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作者眼中,百多年来,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诸多瑕疵。现代人思维的根基尚可商榷,动辄以西方文化的诸多标准蠡测中国传统文化也绝非聪慧之举。譬如:在论及“天人关系论”时,他肯定了该理论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问题也属于法里含情,有其合理性;现代人以科学的标准量度宗教,他则提出专注于研究人类精神与情感生活的宗教亦属于科学;对于人们崇尚理性的科技思维方式,作者则觉得传统文化中以直觉的智慧去认识世界也有着可取之处;有些人用西方理念为标准误读中医,作者却盛赞中医为“国医”,将其视为具有一套望闻问切系统的内观解剖学,应保留其主体性。
对于广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力图使之大众化的某些做法,作者则不循惯例,认为对小众的文化不必苛求其大众化,最佳状态应为:“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
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人文化成”,即“以人为本”。以两个层面去体现:“以史为鉴”与“以天为则”。楼先生通过梳理《周易》《诗经》《尚书》《韩诗外传》等典籍,总结出“天”在华夏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他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受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不是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他把人文关怀视为情感的投资,认为发展科技的同时,也应当提倡科技伦理。他觉得科技创造要用人文精神作为指导,否则盲目实现一些科技目标,未必不会给人类带来负面效应。
作者突破了现代人审视中西方文化的惯性视点,强调儒家“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认为西方科学重在探索“物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旨在追寻“人道”。一个是以“物”为根本,另一个是以“人”为对象。侧重点不同,各有短长,不必厚此薄彼。而应该择善明用,并序兼容。
传统与现代,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是非此即彼的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对象,国人对于中华传统的文化认同感逐渐消弭。传统文化的精神、逻辑思维方式不断受到国人质疑,其主体内容在现代人的错解与误读中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渐行渐远。楼宇烈则主张要“做传统文化下的现代人”。他直言,一个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国,才更具有世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相融互补而成,同时融摄了其他思想学派的精髓。治心以佛,治身以道,治世以儒。传统文化充满正向力量,譬如:礼、义、廉、耻等文化因子在现代社会尤为匮乏;华夏文明的“致中和”等思想,在这个交流与竞争并重的时代下,更有着积极的文化探究与推广意义;传统书院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学为主与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仍历久弥新。
编辑通过对老人的讲座录音、学术作品以及学生的课堂笔记等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娓娓讲述着这位耄耋之年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博见与思索,努力搭建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桥梁。传统文化的希望何在?楼先生的答案宛若空谷传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东西方都在回归传统,二是向东方文化靠拢。从这两大趋势看,中国回归传统文化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 著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和体现,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国的人物形象设计师们提供设计元素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中国的人物形象设计怎样才能打造出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跟上国际现代设计水平的优质作品,是当下中国所有人物形象设计师都应当深思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对具体个人整体形象的诊断和设计,专门为社会各个阶层人士提供私人化、差异化的一种服务行业。形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本人在身高、体重、身材、肤色、发色、五官轮廓和气质气场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个人特征,参考客户的工作职业、社会地位和将要前去的场所等具体情况,通过高雅的审美观设计来对客户的妆容进行设计,对服装风格进行选择,对发型配饰进行推荐,为客户打造出最适合本人的整体人物形象。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切文化遗产的统称。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体指的是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提取出来并被大多数中国人承认、接受和认同的一种意象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既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象征着中国国家尊严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文化符号,具有神圣而庄重的严肃意义。自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文化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行业都在频繁地学习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性的文化元素被大量运用于世界级的设计作品中。古老的中国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全球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各国设计大师争相采用的设计元素。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外观设计、房屋室内设计、商品包装设计和服装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较多,但仍然很少有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方面的应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每一个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喜爱、偏好、选择、提取和采用都有着个体的区别和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区别和差异创造出了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的艺术设计作品。
(一)妆容。中国古代的女性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对面部进行修饰的设计工作了。应运而生的胭脂水粉更是每位女性必备的设计工具。在历史画卷中相继出现了注重眉眼描绘的眉妆和泪妆,强调脸颊色彩的粉脂妆和三白妆,还有以胭脂晕染眼角、眉梢、嘴角的红妆和血晕妆等。随之产生的还有额黄、面靥和斜红等修饰面部的绝妙方式。以修饰额际的花钿为例,女性将各式各样花朵形状的饰品贴在眉心作为修饰额眉的装饰道具。如果将这种古代的妆容绘到现代丽人的额际与眉间,就又是另外一种新鲜的风格和韵味了。
(二)发型。中国古代女性的发型和发饰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以发型中的盘髻为例,光是唐代的发髻造型就有同心髻、交心髻、抛云髻和鸾凤髻等上百种不同的髻形。而修饰发髻的发饰更是五花八门。汉唐以真假花朵居多,宋代以绸缎玉器为主,明清则主要是金石珠翠的宝钗发簪。即便是到了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女性的发饰造型也仍然是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基本参考而设计出来的。据2010年国际发型机构的统计数据信息显示,中国红、凤纹、晕染和盘髻编辫等一系列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型设计元素成为了隐居在人们发丝间的新一季流行风尚。
(三)服装。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气韵的培养,大多数的服饰设计和纹案设计都有着吉祥如意和平安祥和的美满寓意。其中,红色飞龙、金色凤凰和紫色祥云等都是最为常见的服饰图案。“飞龙”是中华民族最高阶级的图腾代表,象征着天命的尊贵权威。“凤凰”是与龙相对的一种威严代表,凤为黄天,凰为厚土,象征着成双成对的贵族强权。“祥云”代表的是安康和祥瑞,是中国古人对和谐平安的祈愿和祝福。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从中华民族悠久漫长的历史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财富,和世界范围内的人物形象设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任何一位设计师应用到任何一种形象设计中去,进而创造出兼具前卫时尚风格和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30-31.
不同也有很多。当代的所谓“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地成了一群受过主流“高等教育”、掌握了某种专业知识的“脑力劳动者”或“白领”的同义词,在精神上越来越贫瘠、单薄、苍白,失去了“士”的精神意义与文化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士”从来不仅仅是“通古今,辩然否,谓之士。”在所有“有用”的知识之外,“士”还要“左琴右书”,懂得琴棋书画“四艺”,甚至“士无故不彻琴瑟”,将艺术实践作为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和终其一生的生活方式。“琴”与“书”,“情”与“趣”,不但完善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而且成就了他们“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在刘明康的画作中,我似乎看到了“士”的影子,也看到了“新文人画”的影子。
刘明康的画作,是他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是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记忆,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设法把走过的路,看到的事,用画笔写成小故事,向大家一一道来。”在他的这些“小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异域风情、看到了童年时光、看到了形形不同的人,更看到了一些已被“现代化”的巨大橡皮涂擦掉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而无论是欧洲月下的古堡、伦敦宏伟的大剧院,还是浦东的鸭场、吴淞的小火车站、生产队的老仓库,无不在观画者的心中勾连起某种情感、思绪,或清晰、或朦胧,或甜蜜、或伤感,甚或有一种淡淡的乡愁与难言的惆怅。“旧忆”与“忆旧”也有不同,“忆旧”是动词,是一个情感的过程,以“忆”为手段,以“旧”为皈依;“旧忆”却是名词,是动态时光的固化,像一本珍藏在祖母箱底的老相册,是由已逝的吉光片羽串起的珠串,应该供在家堂正中的香炉前,可与同代人共享,也可供后人寻根觅祖。
我不是画家,我也缺乏从技术上评判画作的习惯与能力。但是我知道,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们曾经为我们品评画作奠定了一些原则。南北朝时代钟嵘在《诗品》别强调一个“味”字,天才地、创造性地将艺术给人的感觉用人们在享受美食时的生理来形容。在谈到五言诗时,他强调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反对“淡乎寡味”的东西,指出“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艺术的至境。值得深思的是,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中,还常常在“味”字后面加上一个“道”字,“道可道,非常道”,“味道”二字,近乎体验艺术品的至境。在《旧忆》的一些貌似平淡的画作里,我的确体会出一点“味道”。
也是南北朝,那个中国历史上最富艺术气质的时代里,一个叫姚最的美术评论家在其评价体系里提出“画有六法,真仙为难”的观点。他特别推崇萧绎的画作“特尽神妙”,是因为这位画家并非“职业”画家,而是在其皇帝工作的“业余时间”里,“斯乃听讼部领之隙,文谈众艺之馀,时复遇物援毫”,是我们所谓“画着玩儿”的。也正因为他在绘画时“不加点治”,没有把技术当成绘画唯一的追求,所以才能“造次惊绝”,成为“心师造化”的艺术典型。文人画的高妙之处,在于重神似、重意境、重性情、以书入画。早在西洋“抽象派”画风出现之前八百多年,坡就已吟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名句了。董其昌所谓“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的话,虽失之为极端之语,然亦被广大“知识分子”视为圭臬。
一、发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只有37.8%的同学热爱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7.6%的同学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37.2%的同学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11.1%的同学没有兴趣参加。只有10.5%的同学喜欢读古代经史子集,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偶尔翻阅,甚至有9.3%的同学对此敬而远之。
2.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关于四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吃惊,只有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22.7%的同学只读过一本甚至一本也没读过。有12.2%的同学不愿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十分单一,缺少系统学习:将统计数据平均后,每个同学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只有三到四个,最多的获取途径是电影书刊,其次就是课堂。
4.少数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正确:13.4%的同学认为“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是腐朽封建,不应在现代社会发扬。
5.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欠佳:43%的同学不是十分愿意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出力
6.对传统文化的目前状态和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81.4%的同学认为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还有待加深,35.5%的同学在曾经或目前为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担忧,7%的同学认为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接受调查的同学在反省自己为什么对传动文化所知甚少时,除去所占比重最大的兴趣爱好(29.9%)这一主观原因,其次就是家庭的影响(23.2%)。乏能够沟通的人和氛围的熏陶,才渐渐流失了个兴趣。家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于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另外,也由于社会现实,家长们都觉得现在的社会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这功利的社会立足,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学些实用的东西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凡是那些对好工作没有直接作用的可以少学点,或者忽略。换言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家长们一直在重复的给孩子们灌输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重要,没必要重视的观念,导致大学们对传统文化作用的误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选择。
2.传统文化基层教育的缺失:24%的同学认为文理分科及受教育程度会影响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课堂被同学公认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大途径,是占据学生生活最大部分的活动。34.4%的同学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由于学校没有相关课程,无法更多的了解传承文化,渐渐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据了解,学生就读的初高中及大学大多都没有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即便有,也缺少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并且只对文科生开放,这让许多理工科的学生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当家庭不能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场所时,学生把希望放在了学校课堂上。但现今传统课堂的内容与模式都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得不到普及,从而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校园忽视,遗忘,形成目前重智育轻人文的教育趋势。
3.社会现实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竞争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大力提倡科技创新,鼓励人们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适应需求,这使全社会都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了创新方面,忽视了传统他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使得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冲突,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日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摒弃。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学生更关注于如何提升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而更加忽视了从小就应识习传统文化。
4.外来文化的影响:信息快速交流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文化交流的初期由于缺少经验而没有设置相应的管控措施,使得外来文化不论是否适合或好坏都毫无节制的引入我国文化市场,日漫、英剧、美剧和韩剧都获得了学生集体的关注和追捧,过多的追捧外来文化必然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三、应对策略
1.学生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调查得知类似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书籍都只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很少通过阅读学习传统文化。阅读课上学生们去图书馆的阅读是无规律性的阅读,不能挪出一些整块的时间来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借阅书籍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借阅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完成情况更无法保证。因此,要多开辟多条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来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参加一些博物馆的展览,到剧院感受一下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等。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家庭成为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培养孩子最好最直接的摇篮。在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针对当前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温暖水平的高低,往往也决定着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父母需要言传身教,用自己举手投足间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同的成长时期,孩子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
3.注重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影响因素 意义 文化教育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在课后重视练习和巩固,拓展阅读量,才能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师的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3.教学形式的因素。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传统文化的美德包括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礼仪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传统文化美德走向世界。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这要求中国人首先认同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
三、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
1.课前小点尽享。一节英语课仅有短短的45分钟,虽然日常的英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但教师应有效利用和紧紧抓住课堂的每一秒钟,特别是课前预备两分钟。为更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我设计了如下教学内容,称之为“课前小点”,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旅游景点开心数。假期前后,我总是由假期的旅游引入对中国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的介绍。由于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总会很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地址、名称。
(2)传统小吃香课堂。假期旅游时我们会品尝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即使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中餐也是丰富多彩、颇有情趣的,师生间的问答让我们的课堂芳香四溢。学生们沉浸在这样一种充盈着中华食文化气息的氛围中,英语学习的欲望也被充分激发了起来。
2.课中文化饱餐
(1)立足教材,渗透熏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仔细分析和研究现行的教材,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同时收获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节日荟萃,传承民族精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独特。特别是实行了新的休假制度,更体现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亲近。在教学这一内容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各种节日的一些信息。学生们非常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Dragon Boat Festival的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习俗是吃棕子、赛龙舟。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充分享受和感受了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深邃含意,并传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同时,还通过探究课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了对中外文化的探索和分析中去;通过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透过语言文字,体验了课文内涵,引发了情感的共鸣,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民族精神的教育。
(3)时政契机,渗透德育。2008年5?12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是一次很好地体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赈灾的思想教育的机会。我用形象的、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让学生们感受和学习earthquake(地震)一词,学生们备受感染,自愿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来,为这些地区捐款,献出了自己的一颗爱心。
关键词:人伦文化;传统;现代解读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40-03
“人伦”即人与人关系中的次序与道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道理或规则。中国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加工制作使人伦之道发展成为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
一
1、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的长久存在为社会基础
在古代,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的好坏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划分为三阶段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对人的依赖”阶段,调节人际关系的人伦之道也就应运而生,而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人际调节方式便成为人伦之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内容,并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根本手段。人伦之道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与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血缘关系到身份关系的历史变化休戚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革,就意味着人伦之道的必然衰落,反之,则意味着人伦之道有条件得以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
无疑,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意味若对原有社会样态的打破,它需要诸多能够引起变化的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民族精神中不断打破原有方式的思维趋向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或融合产生新质的思想等。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之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使我们祖先养成了对土地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乐感意识与静态思维的趋向不易破旧立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从物理空间而言,人们大多受制于土地,社会流动匮乏;从交往空间而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熟人化,血缘宗族邻里往来;从思维空间而言,人们的思维是以经验为主,就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所说的是一个“前喻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由于白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售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
2、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宗法制度为强大社会支撑
人伦之道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它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氏族生活的结构和需要,因此,它的产生是原生态的、自然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和人的天性。中国社会在西周之后,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一方而使人伦之道在制度化建设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另一方而,由于人伦与宗法的结合,使人伦由天然形成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变为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维持政权的政治工具。西周的人伦之道就是建立和维系在宗法制度的主轴中。周宗法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宗族的存在,而宗族依托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周土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土室的屏障。同时,周天子与分封的诸侯有着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以维持天子的绝对权力地位。宗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把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等级隶属关系建立在宗族等级隶属关系之上,其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种君臣关系却主要借宗族的血亲、世袭、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这样,就形成了宗法等级与人伦相混合、把自然人伦关系变成为君臣统治等级关系的中国社会独具的宗法社会与宗法制度。
宗法等级同人伦,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有压迫与剥削;而人伦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关系,如夫妇亲子结合共同生活,彼此养育互助关怀,是建立在亲情血缘的天然联系和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实存关系之上,本身并没有压迫剥削之本义,如尊老敬贤。可是到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就改变了人伦的自然性,形成了宗法与人伦的特殊的对立统一结构。一方而,宗法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人伦,并且始终离不开人伦,因为宗法制本身就是借人伦关系来建立和划分的。另一方面,人伦就不再是原本自然的人伦,而是经统治者人为加工过后的特定的宗法人伦,成为维护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分配、维护统治者刘其他人的剥削压迫并要求他们顺从的形式。所以宗法人伦自身就带有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等级森严的又是讲团结和睦的;既把人按尊卑上下名分分离刘立起来又要按亲爱感情联系结合起来。宗法人伦的这种双重性和对立又统一性是宗法血缘关系建立家天下的文明路径,形成了中国社会统治的政治与道德合一模式。
3、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道德教育的自觉为社会传载方式
由于人伦之道是人类最早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就产生了关于人伦之道的思想。据《史记》记述: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予孝,内平外成。“这段古文记述是说,舜委任契作司徒,让他针列氏族家族不亲、五品不和的情况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造成各族人民亲密和睦相安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由于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人际关系拥对简单,这里只涉及到亲子(父母和孩子)和兄弟两种家庭的核心人伦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调节的方法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孝”,以维系和谐的关系,由此反映出中国人从远古时期已经注意人伦之道的重要与教化。西周之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建立,使原本自然火性的人伦之道打上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制度化的烙印,这种自觉为之的制度必然反映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
孔孟的人性论就是在西周宗法人伦的制度化下产生,也是中国人伦文化的必然产物和逻辑演绎。因为人性是恶,就很难推行人伦之道,反之人性为善,人伦之道的推行就是顺乎人性于必然的了。孟了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人伦,”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予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其次,他把远占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了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予・滕文公上》)。最后,强调人伦“虽凡人皆有,但关键在于能否列他有自觉,”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要人自觉其人伦之道。孟子相当系统地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的人伦文化的传统。由于儒家传统把德育的同标与教育的日标等同,因此,人伦之道占据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修己以安人”的君子,其施教的纲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沦语・述而》)。西汉董仲舒则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重要。宋明理学家注重“心性之学”,朱熹在教导其弟子所言”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39),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由此可窥见一斑。由于儒家把“明人伦”作为“兴国以致”王灭下“的大法,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信念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认知,再加上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人伦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
二
中国的人伦文化在中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刘社会秩序的维持、列人的德性的教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传载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伦文化无容讳言,也存在着与现时念不太相符的部分,它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现代化,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
1、克服人伦文化过于强调群体的价值而易于培植依附性人格的局限
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原生经济形态相适应电就十分注重个体与群体和谐的人伦文化,反映在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定位上就是强调群体在于个体之上的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由于人伦文化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群体的、社会的,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个体是没有独立的存在方式,不能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相反,他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既没有内生出一种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也始终无法形成在主客二分的意义上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因而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性人格。而一个无法拥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也与人的自由发展不相适应的。
2、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关系本位而限于熟人道德的局限
中国儒家把人伦之道作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大法,瓶人伦之道本质上就是协调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从关系本位的角度,对“什么是善”和“何以能善”、“何以为善”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阐释。在对“什么是善”的价值判断上,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协调的基本关系便是“五伦”,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故“善”便是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价值判断,即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便是符合道德,便是善,由此儒家道德学说从关系本位人手,围绕着五伦而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孝”、“悌”、“礼”、“义”等。在刘“何以能善”的理解上,强调“明人伦”,儒家从我与人的关系中加以阐释,认为只有教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备种伦常关系及掌握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原则,才能使人“守礼”成为“善人”。客观而言,关系本位的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洞彻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的特点,看到个体人生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由于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相密合,社会流动匮乏,社会交往熟人化,因此中国人的道德往往局限在熟人道德,而且道德的水准呈现出随亲缘度和熟悉度的递减而弱化的态势。
在信任的达成方而,人们主要是依据相互之间心理情感亲密认同的差序来和互决定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中,不同关系类型是与不同信任程度相关联的,信任度的强弱与对方同自己的关系远近几乎呈现同一走势,以当事人这一“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关系建构的核心是血缘家族关系,然后通过拟亲化的方式将血缘关系进一步泛化、扩展和延伸到与没有血缘联系的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后天归属如同学、同事等关系,在相互了解和熟悉中培育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达成感情及认知上的认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加彼此问的信任程度。显然,道德如果仅仅局限在熟人道德的范围,这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公共道德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概括的具有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对“缺场”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社会,空间与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社会生活的纬度总是“在场”,受地域性活动的支配。而现代社会则通过对“缺场”各种要素的培养,日益将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广泛空间中再联结或嵌入。这样,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始超越传统的熟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趟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背景下交互联结了”。从主体的“在场”与否角度看,承诺可分当而在场承诺与非当面在场承诺,前者所表达的是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后者所表达的则是超越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前现代社会的承诺是熟人社会中的当面在场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有某种“家”血缘纽带为依托,亦有当而、在场熟悉了解为依据,更有熟人社会所共有的群体、风俗、习惯为有效监督制约,因而对这种承诺的可预期性与可信性,在实质上是对传统熟人社会那种交往类型的相信信赖。而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非当而在场交往,则使得传统的那种承诺及其监督制约机制失去有效性,而必须寻求一种瓤的具有可公度性的交往媒介及对承诺拥有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确保承诺的可倍性与可合理预期性,这就需要公共道德与社会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调节方式。
3、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道德本位而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
关键词:文人画 笔墨 传统 现代
笔墨原本是中国独特的绘画、书法、缮写工具,后来发展为中国画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笔和墨实际上不能各自独立存在。一个笔触下去,既是用笔又是用墨。在中国画里,每一个笔触都是一个基本的造型元素,这个造型元素既是某一完整的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于形体而独立的审美价值。如借用书法笔法画画,画枯木是写篆书的笔法,而画竹子用的是行草笔法。这些“线”和“点”所构成笔墨形式,不是为了“摹仿”一些事物的外形特征,而是如同书法艺术一样,其本身已具有一种独立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了。
传统中国画笔墨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程式。五代宋初的山水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笔墨皴法,例如。范宽的用笔多以短促峻削的线条和点子,来摹仿北方山景的自然特征,后人称为“雨点皴”;董源则以参差平直的线条作“披麻皴”,描绘江南山景圆浑秀润的自然特点;而李成、郭熙的山水画,则以侧笔作波状线条,描画中原一带平坡丘陵的地貌特色。再从画树的笔法中产生了“介字点”,进一步丰富了文人画笔墨技法。引书法入绘画,发挥笔墨的抽象美,追求绘画的形式意味和个性表现,是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书画相同的工具和近似的线、点构成元素,所以唐宋时期已形成了“书画同源”的观念。南宋院体山水画中占主要地位的李唐原是北方人,南渡之后,他把原来学的范宽画北方山景的一套画法带到了江南。历经刘松年,演变到马远、夏圭,他们把范宽的所谓“雨点披”的笔法加以发展,成了所谓“斧劈披”的新程式。但是,传统绘画笔墨技法的程式化进程,最重要还是在一些文人画的创作中。其中以“枯木竹石”“梅兰竹菊”一类自然物象为题材的文人画,笔墨的程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原因在于这些画家都是高明的书法家。如苏轼,尽管他的书法作品存世的已如凤毛麟角,但他的画就是一种“书法绘画”,摹仿性的因素在历史上第一次遭到了有意识的排斥。但南宋的扬补之,以楷书笔法写梅枝,劲挺流畅。元代的赵孟颊又把这种程式化的笔墨技巧推向了更完整成熟的境界。明清以来,也都是在这个强大的传统源头上继承并发扬光大,蔚为潮流。
文人画传统笔墨从中国画笔墨发展的情况看,文人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一大批文人对中国画的画法长期玩味、揣度、探索、归纳,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程式化的笔墨产生。面对历代大师们的杰作,我们既为其“可望、可游、可居”的气象所惊服,又为其一笔一划的表现而一唱三叹,更为其精妙神奇的笔墨魔法而如痴如迷。试看黄鹤樵的《雅宜山斋图》,那纤细的笔迹,细若牛毛,而又空疏别透,在扭屈婉转的笔线变幻中,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律动。倪云林秀润的干笔,中、侧锋的自如转递,造成一种冷隽洒脱的空灵气。石涛纵横悠肆的线条,加之时而“当头劈面”,时而“空空阔阔”的墨点,给人以淋漓痛快的力的感染。山人的用笔圆厚丰腆,“纯棉裹铁”,在奇妙的运腕中拖出那拧动的线条,表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千余年的中国绘画一方面使它的体系日臻完善,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过分内向的保守模式,从而限制了中国画向更高阶段发展。文人画虽然对中国的传统绘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客观原因和文人本身的局限,他们又过分强调“笔精墨妙”的单向审美情趣,题材狭窄,风格接近,笔墨的表现力也被囿于一个比较狭小的模式之中。他们在笔墨形式的探求中削弱或丢掉了汉唐之风的气度,在追求书卷气的高雅格调中,脱离了“粗俗”的民间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滋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禁锢了文人画自身。
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的新时代,原来在农业社会形成的绘画传统模式必然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中国画从传统向现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传统的精华,概括起来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1)对待自然和人的主体意识之间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2)对待艺术内涵中强调和发挥借物抒情的“比”、“兴”观念;(3)在创作意识中强调发挥主体能动精神的“意象造型”观念;(4)在视觉情趣中强调“似与不似”的审美观念;(5)在形式意味中追求笔墨的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念等。而联结这些观念的纽带,正是中国画的笔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传统的再认识,把这些国粹拿来为现代所用。必须克服因历史局限形成的惰性,从蛮荒朴拙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宝库中,从粗俗而不入品的民间艺术的广阔天地中,从眩目多姿的西方近现代艺术和某些理论研究中,拿来能为我所用的东西,使中国画在对古今中外的纵横借鉴中得到拓宽。也就是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如石鲁画古人不曾画过的黄土高原,一变古人“平淡天真”的“静气”,而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豪气”。李可染表现古人不曾表现过的逆光下自然山川之美,一反前人空明淡雅的“灵气”,从越来越黑的笔墨中表现了深邃含蓄的神秘感,把“黑”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石鲁以他过人的才华,如一声春雷,在当年中国画坛的沉闷空气中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而李可染虽然画的是被人们画“烂”了的黄山、桂林,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中国画表现意境和个人风格上的创新。
概括地说,笔墨本身的作用,体现在它表达视觉形象时的某种力度感和画家驾驭笔墨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往往在儿童书画作品的某个局部中,发现精妙甚至老辣的笔墨,那是在稚拙的涂抹中出现的偶然效果。而成熟画家则是在长期实践中,把无数的偶然从经验中变为必然和自由。这种必然和自由的理想境界,表现为变化、统一、和谐之间的适度的关系。在多元化的趋势中,中国画必然要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综观古今,中国文人画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现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向着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方向发展。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之而显示出崭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介乎抽象与具象之间――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J].中国画研究,1981,(1).
[2]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特点、“比德”理论、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三方面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并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宗法社会以及儒家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形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予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孑L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日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日:“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超级秘书网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修己安人、天人合一、慎独思想4方面阐述了护理内涵,提出传统文化在护理人文中的具体应用,告诫我们应不断汲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人文素质,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护理;人文素质;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在站稳脚跟的根基[1]。现代护理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2],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运用,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当今医疗环境、护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护理自身的特点发展优质护理文化对培育优秀的护理人才、提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可将之贯穿于今后整个护理学乃至医学发展过程,甚至改变其行业演化进程。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护理内涵
1.1仁爱思想
所谓“仁者爱人”,“仁”即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3]。据东汉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道,“仁”的组成包括“人”和“二”两个单字,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如相互之间表现的仁心、友爱、怜悯等爱人之心。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4],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颗仁爱救人之心,不分贫富贵贱长幼,均应一视同仁;设身处地考虑病人的病情痛楚,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仁爱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是护理文化的精髓[5],应将“仁爱思想”一直贯彻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既能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奉献精神,又能满足和维持病人的需要,真正实现仁心、仁术。
1.2修己安人
孔子思想中已明确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的思想[6],该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内在心性的光明。根据“词语释义”:“修己”即管理好自己,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安人”就是在“修己”的前提下去管理别人,使整个组织的人能够安得其所,各司其职。该思想理念上至护理行业领导者、管理者,下到护士长、一线护士身上均是同样的体现,坚持“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以礼待人[7]”等高尚的个人修养,并全面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从而使被管理者深受感染,做到上行下效,保持一致,齐心协力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1.3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通过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和谐共处。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和”是我们为人处世、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一。“礼之用,和为贵”[9],面对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不仅仅是护理人员,包括病人都应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双方之间的矛盾,,以恢复健康为首要任务,从而建立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对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还强调整体观念、遵循客观规律,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处理事情应将整体与部分联系起来[10]。目前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它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需要,提供最佳护理[11]。因此在护理中,不仅要开展治疗上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精神需求以及生理需求等,引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宜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志,进行合理运动锻炼。
1.4慎独理念
“慎独”从字面就可看出,它强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小慎微,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业道德。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独自处理护理工作,即使是白班也经常是一个人来完成某项工作,因此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护理质量[12]。护理人员在值班时,有没有经常巡视药液是否滴完,有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病情变化是否及时记录等,这些都是“慎独”修养的具体表现。在儿科、ICU较常见的年幼婴儿、昏迷病人,还有其他无法自诉或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不能或不善表达自身的病情感受,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巡视,从细节着手,谨慎观察,善于思考,否则易造成因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耽误抢救时机的严重后果[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还应做到不泄漏病人隐私等信息,发生了护理不良事件应及时上报和处理,而不是遮掩隐瞒,尽最大可能避免对病人的伤害。与生命打交道的护理职业,护理人员应一丝不苟完成每一项护理任务,杜绝一切侥幸的心理,无论任何时刻、任何场合,生命至上,这才是“慎独”修养的最高境界。
2传统文化在护理人文中的具体应用
2.1形象上注重文化元素
人性化护理理论,凭借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人的健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护理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14]。从建筑形象上来说,医院可在各病区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门诊大厅安装音响设备,播放一些优美舒适的轻音乐,从而缓解病人焦虑、紧张的情绪。从文化教育上来说,为能使病人在住院治疗中得到健康教育,每个病房撷取闭路电视,定时播放相关疾病及保健知识;在各病房书架上放置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化学习资料以供病人自由阅览。从设施布局来说,病区走廊尽可能不加床以尊重病人的隐私,让人人都可以享受最佳住院环境,从而为病人营造舒适方便的休养医疗环境。我们尽力创造和谐自然的医院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清新卫生的环境,赏心悦目的植物花草等利于病人康复的人性化措施,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仁”“和”“礼”的思想[15]。
2.2氛围上营造文化气息
医院可营造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传统文化氛围。强化医护人员着装的规范统一,重视护理人员文化礼仪的培训,微笑体现出热情服务[16]。以文化理念灌注到行为基础的土壤之中,成为“格物致和,修身养性”的营养源泉,润物无声的贯通在个人行为之中。正如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肖长江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掀起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文化的热潮,每天查房前医护人员首先全体朗诵《弟子规》,每次诵读后会请一位同事分享读后感[17]。《弟子规》中说道“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把病人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学会了换位思考,也避免了许多矛盾。该科室在提高临床、科研同时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使得整个科室具有一个医院所特有的文化气息。授而学之,学之用之,科室病人亦能深受感染,保持一种平静雅和的心态,这对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疗及维持科室良好的秩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3心神中用文化与病人共情
护理人员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仁”的体会和理解,能够深化他们的仁爱之心,也更懂得病人最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生命至重,有贵千金”[18],护理人员必须有敬畏生命之意识,才会尽力救死扶伤。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和”,表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自然观,渗透于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之中,对医学、护理学和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因此我们要知道“人”不仅存在自然中还存在与社会中,在养生调护同时从整体出发,达到心身全面和谐统一。只有文化融入血脉、注入骨髓,护理人员才能够与病人共情,在工作中富有同理心,才真正能够面对病人不论贵贱贫富、远近亲疏的一视同仁,才真正能不顾饥渴劳累、险恶困顿的一心救助。
2.4文化渗透护生,培养优秀人才
朱婷婷等[20]在护理学生实践技能成长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结果显示通过教改项目的实施,与往届实习护生相比,在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操作水平、尊师守纪、沟通协作方面,带教老师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笔者身为护生之时,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经常强调:“做学生工作过程中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导向,将儒家文化、仁爱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中,使学生内心深处感受仁爱思想的慈悲、怜爱之情,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传统文化氛围的和谐高校。”而对于护生而言,可借用《周易》中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激励之辞,这是古人观察到天地运行稳健而怀抱广大的特点,告诉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刚勇奋进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怀柔包容胸怀[21]。努力创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护理相结合的教育情境,使护生不断得到关怀体验,并自觉践行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对于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营造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小结
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不只是将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展现,而是要使传统文化成为护理现代化研究和发展的要素[22]。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消极的东西,定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与护理相融合是医学领域内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背景下,护理领域不断汲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人文素质,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护理理论,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
[2]刘伟.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1.
[3]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1.
[4]孙玉英,孙爱英.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