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1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下面是笔者对近几年来高考中出现的相关生态农业模式试题进行的归纳、整理和分析,以期望了解其命题的主要形式和考查的主要方向。

例一 (2008年江苏)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牛棚内产生的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扩散进入牛棚。

(2) 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 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4) 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和。

(5) 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 。

答案:(1) 二氧化碳 氧气 (2) 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 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 太阳光能 发酵产热 (5)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试题分析:

从背景材料上分析:本题是以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式图的方式展示其基本构成,该生态模式主要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为基本原理;以太阳能为动力,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的质能转换技术,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猪禽舍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本题第(1)小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其关系;第(2)小题考查了生态系统成分中分解者的作用;第(3)小题考查了关于动物代谢方面的知识;第(4)小题考查了生态系统成分中非生物的能量的来源;第(5)小题考查了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例二 (2007年广东)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

(2) 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 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 。

(4) 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答案:(1) 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2) 化学 (3) 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

试题分析:

从背景材料上分析:本题是以我国南方等地区的“稻―萍―鱼共生水田农业”模式为背景材料,既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体农渔业的生态结构。充分发挥水稻、红萍等生产者与害虫和鱼等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实现水稻和鱼的双丰收。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本题第(1)小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第(2)小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信息传递功能;第(3)小题考查了变异和进化方面的内容;第(4)小题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的绘制,提高了试题考查的难度。

例三 (1997年上海)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

(2)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3) 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等生物作为。

(4) 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率。

(5) 该生态系统是根据的原理建立的。

答案:(1) 太阳能 (2) 水稻、桑 (3) 腐生的微生物 分解者 (4)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5) 生态学和工程学

试题分析:

从背景材料上分析:本题是以我国南方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为背景,通过提供文字箭头示意图的形式,展示了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该模式主要是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本题的第(1)、(2)、(3)小题均是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属于基础考查;第(4)小题则是从生态系统的功能上考查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较的突出优点,即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第(5)小题则是考查了建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例四 (2009年全国卷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 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 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3) 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 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

答案:(1)(2) 无,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捕食与竞争,捕食。(3) 玉米(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太阳能,CO2 (4) 减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试题分析:

从背景材料上分析:该题是用文字描述了某农场的种植及养殖相关情况,并明确提供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沼气池的设计使得农场中各种废弃物的能量能够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所以应该可以把该农场看成是一个生态型农场。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第(1)小题是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网的绘制;第(2)小题则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第(3)小题考查了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及物质循环的问题;第(4)小题则考查了能量流动流动的特点。

第2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工业园(EIP,EcologicalIndustryPark)是循环经济在产业领域的主要实践形式。在业务上相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顺序形成高效率的闭环系统,既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又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这是建立生态工业园的最终目的。生态工业园已成为各国在产业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已建立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兴建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业生态工业园(AEIP,AgriculturalEcologicalIndustryPark)。农业生态工业园就是通过各个农业主导产业的相互耦合,合理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相互利用和发掘资源潜力,节省外来资源的输入,降低农业废弃物的输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在实践中,农业生态工业园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两种应用技术。

农业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通过建立产业系统的“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利用,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

发展农业生态工业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看,首先,它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违法行为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绿色产品。其次,一些基本服务可在园区企业间共享,例如废物管理、培训、采购、环境信息系统和其他辅助服务等,园区成员通过合作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在获取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方面存在困难的经营农户。此外,能够增加工业园内物业资产的价值,为园区管理部门带来收益。

从环境效益来看,农业生态工业园减少了许多污染源和废物源,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园区企业通过更为创新的清洁生产方法,减轻了环境负担,比如能源的有效利用、水的管理和资源的再生利用。

从社会效益来看,园区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基地,吸引效益好的企业进入,为新企业和本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从而为更多的居民找到就业机会,并为小规模农户的产品找到出路。

第3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4]。

    1.2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5]。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4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庭院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系统性特征;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57-0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80%以上的农业人口居住在农村庭院,待开发的庭院土地面积有400多万公顷[1],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势必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庭院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将从更深层次上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它不仅要求农产品的质量要符合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而且要求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基地也要实现“绿色化”。因此,原先普遍存在于农村庭院中的“小作坊”式的农业生产加工,将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而被更加合理的庭院生态农业所替代。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庭院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2]。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村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关系:(1)“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应做到三者兼顾,即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中心、寓社会效益于生态和经济效益之中。(2)“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的关系。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重点,加工业能使庭院农产品增值,服务业既要重视农产品流通,也要重视农业技术传播等。(3)“政府、企业、农户”的关系。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合理开发农村庭院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引导;企业应紧密配合农户,增强其对庭院产品的消化能力,发挥对农户生产的带动效应;农户应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科学自主地进行庭院开发,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事半功倍。从实践层面上看,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开发要与市场相衔接。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都要由市场需求去决定。二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连。庭院经济发展需要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需要有一定生产技能的人员去操作,需要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去管理,才能发挥庭院生态农业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三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相连。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制,促进庭院生态农业走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四是要把庭院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改厕、改圈舍”结合起来。如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将人和畜禽的粪便通过液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生成的沼气用于解决农村户用能源问题,剩余的沼渣、沼液用于施肥,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防止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二、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

近十余年来庭院生态农业在全国蓬勃兴起,推广面积呈扩大趋势。以系统工程学的视角看庭院生态农业,应从其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进行把握。

(一)整体性

系统工程学中的整体性,即指一个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所有要素的集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3]。以庭院生态农业的典型形式――“四位一体”为例,该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智能转化技术,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建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上述每个要素都是组成该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模式的整体效应又大于各部分分别发生作用时的效果,体现了该模式的整体性。

(二)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指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强烈的目的性,它是系统的主导,决定着系统要素的组成和结构。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是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进而起到促进农村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无论从其发展的策略制定还是推广机制上,都要与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的目的相对应,由目的决定组成和结构。

(三)相关性

庭院生态农业中的土地、太阳能、沼气、植物、禽畜、温室及厕所等要素之间相关,这种相关性从价值流、物质流、能量流等方面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是一种集种植、养殖、加工、商贸为一体的高效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活动[4]。

(四)层次性

庭院生态农业的层次性体现在:庭院生态农业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但其同时被包含在中国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内,中国生态农业又是世界生态农业系统的子系统。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 055万hm2,中国约4000hm2,占世界生态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微乎其微[5]。从我国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庭院占地在400万hm2,庭院占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庭院空隙地有200万hm2,若能有效地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加我国生态农业用地的比重,也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五)环境适应性

庭院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要具有环境适应性这一特点。即庭院生态农业系统要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变化。

三、庭院生态农业的推进机制

综合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今后应该着力构筑以下机制,加快庭院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推进庭院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建设和生产,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庭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庭院农产品的重要属性,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大田作业农产品的重要特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企业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庭院农业生产领域,实施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就生产基地建设而言,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行标准化模式图,争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按照规模适度、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建立庭院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农产品质量生产基础。就生产过程而言,以村、乡为单位,建立健全庭院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条件不足的地区可以申请要求当地的农业质检机构辅助加强对庭院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测,定期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政府和市场约束两方面的力量提高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推进创新性庭院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构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机制。庭院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经营主义的素质和组织形式。由于庭院生产通常是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一时期农户家中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劳动力都转移到大中城市务工,实际进行庭院生产的劳动力通常是留在家中的“3860”部队(妇女和老人)。因此,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培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庭院生态农业是以单个农户为经营单位的,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必须以组织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或“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将市场和农户连接为一体,从农资购买、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避免企业与民争利,实现农企互动、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的组织机制。

(三)推进庭院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构筑机制。品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和特色的标志,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媒介,也是庭院生态农业产品面向市场的一面“旗帜”。推进品牌建设,首先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原产地保护,再将这些优势品牌进行整合,解决可能存在的品牌“多、杂、散、小”的问题,凸显地区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国内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四)推进农村庭院资源的有序开发机制,把握生态经济化规律。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庭院内部的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生态效益。按照环境经济学的观点,庭院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政府和公众都应该给予这一正外部性一定的回报。这就要求政府从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改善的层面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公众方面以资金资助、人才援助、物质支持、舆论宣传等方式支持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庭院生态农业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李新平,黄进勇,马琨,王兆骞.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

[3] 李季圣.庭院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

第5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一、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政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制度是根本保证。西塞山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确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农户之间承包土地的转包、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人股、联营、租赁,以及“四荒地”使用权的拍卖等土地流转机制。据统计,该地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比重基本稳定在98%左右。风波港、道士袱首先推行连片土地流转机制,反租倒包、有偿转让,把主导产业向基地种植能手集中,走集约化之路。

在实践中,西塞山乡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在努力扩大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还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经营和服务机制,积极为农户提供农机、水利、植保、防疫、经营管理等服务。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们积极创建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基地+农产”等农业发展模式。全乡五个村共创建三个大型基地,这就是高标准大棚蔬菜基地、柑橘基地和雪梨基地,共带动全乡1200多农户。与此同时,西塞山乡政府还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乡、村与农户共同投资的机制,形成政府以奖代补、村筹资扶持、农户投入的投资格局,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来投资,共同参与西塞山农村经济建设。几年来,西塞山开发引进了多项新品种、新技术,创办了西塞山电站、生茂特钢等乡镇企业,共立下10余个新技术开发项目。

二、重视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

西塞山重视农村科技和教育,坚持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西塞山逐年增长的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的科技贡献率超过40%,逐步改变了以往的粗放性经营。全乡农村总产值由1996年的1870万元递增到2000年的2920万元,年平均增长儿8%,全乡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2200元递增到2000年的3540元,年平均增长12.6%。为了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西塞山乡党委把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与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教育的发展,才会有西塞山经济的发展。西塞山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每年的教育经费约占乡财政支出的40%以上,占各村财政支出的71%以上。西塞山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改革以招生考试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举办了各项兴趣小组和特长班,加强了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技术、电脑等课程的教育,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有了发挥的场地。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该地区拥有1所中学、3所小学,初步具备了比较完整合理的教育体系、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和比较齐全的教学器材。

三、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整休、协调、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基本原理的核心。西塞山注重协调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可持续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系统。与前几年相比,当地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情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处理率及固体废物利用率都有很大提高。通过试点村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农业的路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部分村民在探索农村能源问题、推进农村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道士袱村提出了建立沼气池的构想,以此缓解农村地区能源短缺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西塞山在盐碱地改良、低洼地改造、易涝地改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低残留、低毒性农药和无残留化学膜使用量进一步进加,绿色食品与人类健康有了真正的保障。

西塞山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逐步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种植结构,确立了以蔬菜、水果为主业、禽畜奶蛋为副业的多种经营方式的特色产业经济。据统计,该乡拥有蔬菜基地3000亩,水果基地4000亩,可养殖水域面积2000亩,山场林土地6850亩.在农业灌溉方面,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漫天式灌溉,利用栽培、农艺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形成了多种节水灌溉模式。他们还以传统耕作技术的连作、间作、套种、轮种换茬等技术为基础,运用物种共生互惠原理,建立起立体式农业模式。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

第6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一、对解题模式的探究

高考解题最怕的是不知如何下手。教师须帮助学生探索答题模式,打开思路,找到得分的渠道。如自然地理中对某地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类题目,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特征等方面展开思考,以后遇到此类题答题就会有明确方向。分析内流湖(咸海)缩小的原因及危害这类问题,只要注意归纳提炼,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危害影响,可以从对气候、生态、湖水性质和土壤等方面着手思考。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导学生找寻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相关的因素,分析内在联系,自然不难探索出答题模式---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危害:a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天气频繁b加剧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c湖泊含盐量不断上升 d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同样人文地理中如“分析某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首先要让学生探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做法是怎样的?然后再指导学生建立答题模式(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2)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3)加大科技投入(4)制定限耕、休耕、补贴等政策,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民积极性(5)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有了基本的答题框架再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材料组织答案,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对读图方法的探究

地理高考图示语言丰富,几乎都是借助图表载体进行考查,即便没有图的题也是无图考图,对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要求很高。 图的形式多样,有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坐标图以及漫画、区域图等等。分门别类系统性地加强读图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以等值线图为例,除了常见的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外,还有等太阳高度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震线图、等地租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教师要找各类图的典型例题进行方法指导,而且对此类图的总体读图原则规律进行归类。提醒学生注意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重点判读等值线走向、疏密、弯曲状况;仔细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

再如地理分布图,有纬网图、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图(如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分布图)、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如我国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近几年的考题中,整体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以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这种图的判读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地图所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或哪些要素;读出图中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经纬、海陆或相对位置);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回答。

对线性统计图的阅读重点指导:①找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与纵坐 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如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第7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教学;资源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2-03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农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属于环境生态类[1,2]。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3]。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农业院校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有较大的变化。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课程设置的调整变化很大[4]。人类80%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关,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资源调查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资源环境专业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相关课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理信息系统贯穿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分析及决策中,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提供动态模拟、统计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服务[5]。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GIS软件的应用能力为基础上,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能力[6]。基于此,在本科教学方案中增设“GIS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目前“GIS设计与开发”作为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实践性、跨学科和领域等特点。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发展特点,本文讨论了“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置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及其特殊性,先修课程调整、综合实习内容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给出教学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专题GIS应用系统,提高GIS应用水平和效益,本课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产生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导论、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地图学、C语言、Windows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综合GIS、RS和GPS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理论,以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遵循地理信息标准,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地理信息自身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特点,设计和开发具有明确目标的信息系统。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GIS设计与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熟悉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应用项目开发中组织和管理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策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资源与环境专业方面实际问题的水平,为毕业设计和后续其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二、课程特点与基本要求

1.课程特点。(1)“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性特征的课程。该课程本身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遥感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Windows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就资源与环境专业而言,设计与开发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表达,因此在课程中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和制图表达上,但是对一些基本的功能的要求也必不可少。故此,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上应该兼顾所有的基础学科,同时对数学建模相关课程有深入了解。(2)“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GIS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受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的,这也对GIS软件设计与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吸收新兴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查阅与GIS软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关的新兴资料,把握GIS的前沿动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查阅图书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3)“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进行GIS软件设计必须在软件设计模式、集成开发环境的运用、软件编码等方面都较好的基础,强调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将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与方式用于具体实践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单独的“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采用分解知识点进行训练和综合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组织和管理的特殊性和相关理论,学习GIS软件设计的方法,理解其特殊性,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能熟练运用一种程序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掌握GIS软件的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熟悉组件式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架构,了解目前主流组件库的基本特征,具备开发GIS基本功能的能力。能使用C#和ArcEngine进行GIS组件式二次开发。掌握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模型及其他系统集成综合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达到会设计与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

1.参考书选择。由于“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这方面的教材比较少。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Ian Sommerville编写的《软件工程》部分内容为指定阅读材料;同时考虑到GIS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共性和特性,理论教学选择吴信才等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版)》为参考书;课程是实验采用ArcEngine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参考相关的二次开发教材,主要包括ArcEngine开发帮助、类图等。同时给出部分图书清单,要求学生自学完成C#程序设计和设计模式等相关知识。

2.开发环境。学生的先修课程包含C语言、数学建模及Matlab等课程。然而除了个别学生自学了VC程序设计之外,大部分不具备VC的开发能力。如果为了可视化编程选择VC,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将投入大量精力来学习VC及MFC的基本开发技能。Matlab软件是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考虑到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Matlab能在GIS开发中能够很好的挖掘和分析资源环境数据。但是考虑到GIS需要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然而常见的空间数据Matlab不能进行直接的支持。因此Matlab不能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开发环境。结合学生现有的开发基础,以及.NET在界面设计和面向对象的优势,因此本课程选择C#.NET作为高级语言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作为一个强大的开发环境,直接对C#等.NET原生语言支持。在Visual Studio 2010中对UML进行了支持,能够创建UML类图、活动图、序列图、用例图和组建图。利用对UML的支持,能够很好的支持在课程中的设计和建模。

在二次开发控件主要选择目前主流的ArcEngine提供的基本控件和类库。利用ArcEngine来开发实现GIS相关功能,而其他关于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挖掘则采用Matlab来实现,并通过Matlab Builder将Matlab代码成为.NET程序集实现Matlab和.NET之间的互操作。

3.教学课程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课程为32学时,实验课程为16学时。考虑到培养学生对GIS的实践能力,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比例达到了2:1,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表。

全部课程安排了16课时的实验,其中C#开发4个课时,基于UML的GIS系统设计4个课时,最后还有8个课时进行ArcEngine的二次开发内容。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及相关的源代码和对应设计文档,用以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教学方法。“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主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配合对应内容演示,融合其它课程内容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GIS软件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是课程讲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对同一问题的分析,促进对理论理解,对问题的分析方法理解,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方法也很重要,采用研究的方式与激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阐述观点。

5.考核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侧重应用开发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本课程主要采用平时考核、最终试卷考试和实验考查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没有较完整的教材,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较多的新兴资料,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指定内容的文献资料,学生提交相关的读书报告,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标准之一;平时的出勤率和随堂提问也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实验课程考核包含实验完成代码、设计文档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试内容包含了对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还增加系统分析和设计讨论题。该类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能体现教学效果。学生最终的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和出勤率占30%,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40%。

四、教学建议

1.调整先修课程。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开设都建立在先修课程基础之上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先修课程中虽然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数学建模”等课程。然而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发现,学生对GIS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如在简介空间查询时,需要先讲解空间拓扑的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简介基于空间的查询方式。其次,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动手能力表明,通识教育的高级程序语言现在还是侧重基本语法,导致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难以满足GIS开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改变课程教学侧重点,使之更加符合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增加综合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较强的课程,同时其中的软件过程管理的内容又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同时掌握基本的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管理。因此增加2周(80课时)的课程实习。集中时间让学生完整完成从设计到开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学习的GIS软件的设计方法,理解软件过程管理,同时强化学生的开发能力。在实验课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和程序开发技能。通过综合实习,能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将学生分为2个实习目标,每个内容约30人,其中包含5个实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围绕实习目标完成不同的任务目标,由组长控制整个开发过程协调组员之间工作,在80课时内完成小型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原型系统的开发任务。通过实习使得学生将基本的理论与应用开发联系在一起。

3.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本校的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管理、土壤与环境污染评价、防治与规划,耕地肥力管理、专家系统开发等。学生在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到了相关应用领域工作,把GIS作为处理该领域的一种工具。在先修课程中主要是利用Matlab、SPSS等软件对资源环境信息进行挖掘,同时也采用ArcGIS中的ArcTool工具包进行空间分析。因此在课程培养中需要结合上述的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统计和空间分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GIS的发展为资源与环境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资源与环境专业设置地理信息课程是顺应时展趋势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理论抽象和实践较强的特点。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力争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地理信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长明,于群英,刘正,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023):150-151.

[2]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8(4):40-41.

[3]田应兵,王文凯.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244-244.

[4]孙枢,李晓波.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726-733.

[5]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1-7.

第8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有机农业有别于化学农业和传统农业,但又源于自足的传统农业[2]。有机农业即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精髓,有机农业积极提倡系统内部的自然循环,反对转基因改造技术[3]。有机农业在哲学上强调“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天人合一,物土不二”,适应自然而不干预自然,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追求生态的协调,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可见,有机农业是产生于一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一种符合现代健康安全优质理念要求,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激素、饲料添加剂和转基因品种等生产资料,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农业原理,吸收了传统农业精华,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农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护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

2.1建立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利用体系的原则

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尽量不从外界购买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质。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养物质高效、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这样既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避免了引入外来物质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2.2培养健康的土壤的原则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中心。没有健康的土壤是无法生产出好的作物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法都立足于土壤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有机生产中施肥技术与防害虫技术,虽然效果没有传统农业生产中那么明显,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土壤的健康是有利的。

2.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传统农业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这样造成对环境破坏与农产品污染的同时,也耗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而有机业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来为作物或畜禽提供养分和食物,这就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人类也是一大贡献。如,有机农场经常利用轮作与套种等方式种一些紫花苜蓿或其它豆科植物,这些作物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把空气中的氮吸收转化为有机氮,然后被作为绿肥来使用来为其它作物提供养分。

2.4根据动物行为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管理的原则

有机农业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牲畜,要把牲畜看作人类的朋友,在有机养殖中要为牲畜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牲畜能够按照其天生的行为习惯自由地生活。这样喂养出牲畜质量更好,最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2.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的原则

良好的有机生产体系是种植与养殖共同发展,这样就以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来生产有机肥。在设计养殖的规模大小时,须根据种植作物土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牲畜产生的粪便正好满足种植的需求,有利于有机生产系统内物质与养分的循环,保证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2.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益虫总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只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虫害的。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治理虫害的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如利用轮作,使对于某种作物寄生性强的害虫不能长期生存;引入天敌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栖息地,使其能够消灭害虫等。

2.7生产高品质的食品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的原则也是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食品,如果因为产品是有机的而外观或食用品质不好,也很难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有机食品的品质。

3有机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具有战略意义: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有效缓解其生产过程中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所造成的能源危机;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虫草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耕作与合理利用资源,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②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机食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的问题,并有利于妇女加人到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有机食品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更强的竟争力,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还将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增产不增收问题。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可促进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扼制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库[4、5]。四是有利于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资源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

4.1稻田养鸭共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1]。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棚鸭和圈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露宿饲养的饲养方式),经历了大约400年的发展。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

4.2稻鸭共作机理

现代稻鸭共作模式属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即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同时,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憩、运动的场所和大量的动植物饲料等。这样,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质鸭肉两种完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开创了水稻、水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4.3稻田养鸭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现代的稻鸭共生模式技术,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日本,稻鸭共生技术于1991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从其发源地日本九州岛地区开始普及全国各地,并于1999年秋天,被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定为全日本12项受国家资助的环保型持续型农业技术之一,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到2001年,日本实施稻鸭共育技术的农户已达一万户。亚洲的韩国、越南、缅甸等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已召开了10次日本全国合鸭研讨会,3次亚洲合鸭研讨会,1次国际研讨会。国内最先开展稻鸭共作的省份有湖南、江苏、浙江、安徽,而现在这项技术又推广到了广东、云南、四川、江西、海南、吉林、黑龙江省,就全国而言,现在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江西。这反映了城乡市民对稻鸭共作这一无公害稻米、鸭肉需要的迫切性,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4.4稻田养鸭共作系统分析

4.4.1稻鸭共作系统实际操作过程:稻鸭共作是根据水稻和鸭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的阶段,使稻和鸭和谐共生在一起。即首先在水稻播种前在田块四周围网作业,等秧苗抛植12天左右放鸭下田,每亩放鸭数量约25只,鸭群从此留在稻田里觅食,直到抽穗灌浆时才把长大了的鸭子赶上来。在这段时间里,早晚定时对鸭群投喂少量饲料。等稻谷收割完成后,再将鸭群赶回稻田使其觅食散落的稻穗。

4.4.2稻鸭工作系统对农业生产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1稻鸭共作系统对病害的控制作用:稻田养鸭可以减少稻田中水稻病害发生的几率,为稻田中不添加农业化学用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有研究表明,鸭子可以剥食到稻子基部带病的叶片,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抑制菌源,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使纹枯病发病的指数明显下降[6]。还有研究表明,由于鸭子在稻丛间穿梭觅食,身体频繁接触稻株,对水稻产生刺激作用,促使群体长势健壮整齐,抗倒伏,同时鸭子在稻丛间活动抑制了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和加速基部枯黄叶片脱落,从而改善了水稻群体基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4.4.2.2稻鸭共作系统对虫害的控制作用:在稻田中主要的虫害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蚊螟等。稻田中养鸭子,起作用原理是利用鸭子可以啄食水稻基部和叶鞘外表中的虫卵,减少田间有效卵的孵化,与此同时可以捕食漂浮于水面上的成虫、弱虫,可以大大减少虫源的数量。

4.4.2.3稻鸭共作系统对草害的控制作用:现如今,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不使用任何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据观察,鸭子除啄吃杂草茎叶和种子使杂草的数量减少外;还通过鸭子在田间的活动(脚踩、嘴拱泥巴等)使部分杂草踩入泥中腐烂,同时使稻田水体混浊,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的数量。有研究表明,稻鸭共栖的农田杂草的控制效率可以达到98.8%,基本完全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其余剩余的杂草可以人工拔除[7]。从而起到消除使用农药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隐患。

4.4.2.4稻鸭共作系统对肥力的影响:常规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通过鸭子在稻田里全天候地活动及其粪便排泄,对土壤养分性质具有一定的调控、缓冲和促进作用。鸭稻共作系统能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鸭稻共作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无大的差异,有些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方式,这说明鸭稻共作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生产有机大米的目的。

4.4.2.5稻鸭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稻鸭共作系统是一个双赢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体系对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与常规栽培方式比较,稻鸭共作农业体系对水稻的生长因素的影响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中,鸭子活动可对水稻产生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地上部植株到地下部根系)、频繁的(全天候)的机械刺激作用,包括鸭子觅食过程中对水稻植株的碰撞与振动,对植株茎秆与叶片的嘴啄与抚摸,鸭脚的践踏中耕及其对水稻根系的触摸和轻微损伤等,这些活动势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许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方面有减小趋势,但根冠比、根系活力等指标却有增加趋势。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稻是否增产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9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1.1生物课程

课本多结合实际案例,并以课后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措施与途径。如在生物必修3[2]中立体农业有关内容,讲述了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对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详细讲解,明确其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的意义,并结合合理放牧养蓄、合理利用秸秆制作沼气池等生活实例加以说明;生态农业部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多级利用能源及资源,以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例,说明生态农业对减少化肥用量、净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作用;生态缸的制作与观察,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对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恢复生态学,应用于盐碱化草地、洪水破坏的地区的治理与恢复等;对河流生态系统受生活污水轻度污染的相关分析。同时,也有从宏观角度,对生物圈内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难题的介绍和我国应对策略的普及。

1.2化学课程

在化学必修书中,一是在化学必修1[3]中对自然界中碳、氮循环及硫转化的具体知识的讲解,并重点选取资源利用中有人类参与却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一部分进行学习,如在氮循环中,人工固氮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造成了温室效应、水体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在硫的转化中造成的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等问题,说明了在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仍存的欠缺与不足;二是在化学必修1中通过对海水的综合利用、工业流程图、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处理汽车尾气、选取途径增大化学反应程度,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方面的重点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意识。

1.3物理课程

在物理选修3-2中交流电压一部分提及的远距离电能输送中,采取减小输电电流、提高输电电压的措施,以降低输电线路中的消耗;同时利用输电新技术:现代的直流输电技术,无感抗和容抗,解决电网的同步问题,使我国“西电东输”的全国联网战略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1.4地理课程

在地理必修2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实施的必然性,且选取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实例,结合传统与新模式的比较,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必要与优越性。而在地理必修3中,着重分析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协调关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防治问题;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分别以我国山西省、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详细分析能源资源、流域的综合利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做好对可能带来的后果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中,以西气东输、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从多角度讨论资源调整的可实施性,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带来的巨大效益。

1.5政治课程

在政治必修1[4]的“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具体讲解了经济建设需增强发展协调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

2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高中课程中的设置意义与不足

2.1意义

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学习,广大高中学生确实学习和体会到了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树立国策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再加上由于课本采取生活实例结合知识点的形式,学生容易理解这一内容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对生活中农业、工业生产运用的环节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否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这些对学生以后应用于工作中,并为我国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不足

虽然当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资源节约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全面分析,我们学习的内容仍有少许欠缺与不足。由于使用对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局限,课本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基本原理与大致解决方案的层面上,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整体来看,课本囊括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论知识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利用问题等,对于学生初步把握有关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且与生活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目前严峻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势要求,我认为列入上述内容还有些欠缺,应加大列入的篇幅,加大对此内容的重视程度。

3改革建议

3.1加大现有课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的体现

3.1.1生物课本中应增大对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生产模式的介绍,原先大部分只出现于课后知识链接或课后习题的部分,容易被学生忽略,虽然其中有很好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思想内涵,但不易引起学生重视,建议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主要知识之中。

3.1.2化学课本中对化学反应的讲解比较透彻到位,重视化学最根本的反应原理,而对于联实际生产中的相关问题不如生物部分全面,建议增加对废水、废气排放,工业流程中废物利用、废品回收等处理问题的有关知识。希望能具体探讨对重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回收重利用及如何有效处理等问题,联系诸如北京五环外的“垃圾村”的废品大面积堆放且处理难的现状,思考如何解决电子垃圾等处理问题,避免其产生的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此问题高中学生欠缺处理能力及经验,但可作为相关链接或课后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3.1.3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雾霾现象不仅需要社会分析解决,也需要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因为学生正处于需要培养思考能力及关注社会、帮助社会的责任心的阶段,为何会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如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怎样能够调整、避免以后出现雾霾甚至其他环境问题,思考现有阶段有哪些缺陷,都是我们学生需要思索的问题,因此应将雾霾问题放入化学课本,使学习课本知识更为充实、有意义。

3.1.4生物圈中的资源大部分不可再生,且煤、石油等储存量在逐渐减少,如何寻求新能源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目前应用广泛且重要的核能源及核发电在物理课本中相关甚少,建议在物理课本中适当增加有关知识和内容,将更有利于学生将来投身于解决核能源的利用及核反应堆的处理等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能的开发利用还相当落后,发展速度缓慢且技术比较落后,建议加入到物理课本中,作为阅读拓展,提高学生对新能源的关注。

3.2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体现在重点课程中

在语文课本的说明文阅读中希望增加关于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与基础知识的介绍,在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同时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目前文言文多是人物传记,历史史实等,可以适当增加先人天人合一的原始环境保护思想的有关文章,让同学们增强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自信心。而在历史课本中,可以适当增加世界有关著名的环境公害事件原因及危害介绍的篇幅。在地理课本中,可以另外结合过去和现在的环境问题,介绍土壤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和典型案例。在英语课本中,希望适当有几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经验、好做法的文章,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增强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信心。在政治课本中,可以加入最新十会议中提出的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同时,在大多学校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鼓励学生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课题,在学校的帮助下,亲自调查当地工厂等对资源的利用途径,分析当地措施的完备与否,加强学生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案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些学校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中,可跟随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监测人员、污水处理人员及节能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其工作的大致流程,拿出在课本学习中的疑惑向其请教,巩固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