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震撼的科学实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震撼的科学实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震撼的科学实验

第1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生活中如何测量质量?”王亚平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讲课。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有的说用天平,有的说用电子秤,还有人提到用“曹冲称象”的办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都将“失灵”,那么航天员如何测体重?

王亚平用天宫一号上的质量测量仪现身说法。他们从舱壁上打开一个支架形状的装置,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装置上的LED屏上显示出数字:74.0,这表示聂海胜的实测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向同学们解释,天宫一号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物理学原理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力)=m(质量)×a(加速度)。质量测量仪上的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F,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

演示完质量测量,王亚平又取出一个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王亚平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悬挂点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悬挂点旋转。

原来,这也是因为在太空中重力消失,小球在获得初速度后,单摆不会做往复运动而只做圆周运动。

接下来的陀螺试验显示,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以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本次太空授课最令学生感到震撼的是失重环境下液体表面张力的演示。王亚平也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引发更大期待。

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然后王亚平利用水膜造了一个大水球,并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形成两个球形气泡。随后,奇特的现象发生了,两个气泡各自游移,并未融合。

“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所做的5项科学实验,‘瞄准’的是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两种特性——测质量、单摆运动以及陀螺的动态与静态实验,展示的是失重环境中的刚体动力学特性;水膜及水球实验,展示的是失重环境中液体表面张力作为‘主导因素’的奇异特征。”

在太空授课前夕,参与在轨科学实验演示论证的两位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康琦和研究员赵建福,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详细阐述了微重力科研的独特价值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意义。

微重力科学涉及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这难免会让公众产生理解上的困惑。然而,提起“微重力”的另一个称谓——“失重”,大家则不会感到陌生了。对公众而言,此次太空科学实验授课无疑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和难得的科普经历,然而其背后蕴藏的对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特殊意义,人们则知之甚少。

比如,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设备和燃料都涉及液体管理和热管理,特别是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和水的供应,都离不开对液体形貌的控制。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需要对航天服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如果出汗产生的水蒸气导致航天服内部湿度过大,就会影响到宇航员的体能与动作。因此,这就须将水蒸气冷凝变成液体排掉,而气与液之间的界面在常重力与微重力情况下会有很大差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康琦说。

事实上,在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中,尝试在微重力状态下进行科学研究一直贯穿始终,并且是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苏展开太空竞赛,微重力实验成为两国角力的焦点,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处于保密状态。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其中,中国科协在参与总体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同时,主要负责组织授课专家组、提出授课内容、编写教案脚本、准备课件等,同时负责协助天地演练。

在经过反复讨论并综合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后,授课专家组约定:太空授课要同中小学生常识与知识结构接轨,凡演示科学实验涉及物理学概念时,必须使用通俗语言表述,比如用“失重”而不用“微重力”讲解,使用“测体重”而不用“测质量”的说法……

第2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科学教学 整合

科学是人们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地进入了课堂。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图片,以及网络资源共享更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才是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最佳手段。

一、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效整合优势

1、多媒体能多次重复模拟自然实验过程,再次呈现自然现象,而且它能使“静”态变成“动”态、“微观”变成“宏观”、“高速”变“低速”、“连续”变“定格”,它能使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化变成有“形”、有“声”、有“色”的事物,能变抽象为直观,变讲不清道不明为“一目了然”。在教学中,若将多媒体和真实的实验有机结合,可使实验效果大大提高。

2、多媒体可以使过程得到控制,数据采集更精确、更理想、更智能化,还解除了实验者繁重的劳动,解决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3、多媒体可以将实验过程随时定格,可以将肉眼观察不到或观察不清楚的细节、微观景象记录并显现给教师和学生。

4、多媒体还可以虚拟实验、同步录像,用慢镜头对实验过程加以分析,既有实验的真实性,又有频闪照片的特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有助于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如何聚集起尽可能多的科学资料和信息并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就成了科学教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梦想。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探索。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整合应用

1、通过信息技术形象认识自然事物

如《神秘北极》《地震》《火山》《沙漠奥秘》《太阳系》《恐龙时代》等这类课都有些共同之处:都是平时同学们不易见到的一些自然事物,要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对这些事物的了解等很难形象化。

而现在教师就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技术来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通过学生借助网络的广阔平台亲身去搜寻问题的答案以及合作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就能身临其境,通过逼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近距离地感受具体事物,这必将给他们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

2、运用信息技术深层了解自然灾害

如教学《地震》时,先让学生上网查询世界各地有关地震的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地震信息,如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带给人们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下来通过课件展示:倒塌的房屋、大地的裂缝、扭曲的树木、改道的河流、支离破碎的山峰……更有不绝于耳的地下隆隆声。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什么是地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急于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保持。

3、运用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科学课中,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但现代多媒体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在互联网上有着许多专门的科普宣传、科技博览等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有的还专门开辟了外文专栏、专版,只要知道它们的网址,我们就可以免费进入这些网站,去领略那风云变幻的科学世界。而且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如:中国科普博览网(kepu.ac.cn),它分为《生命奥秘》《地球故事》《星宇迷尘》《科技之光》《万物之理》《文明星火》六大板块,向我们展示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奥秘,以及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科技发展动态等信息。这既拉近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增强了科学课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改变教学方式

计算机环境下的教育出现了新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所取代。教师则更多充当指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被激发出来,他们就能自觉提出很多问题,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兴趣,可以自由组织研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从而主动去获取知识。

综上所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本来就十分感兴趣,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模拟科学家来做科学,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并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养成正确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态度,为他们未来更远地学习、生活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科学新课程标准(3-6年级)》。

第3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科学之美;美育。

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说的就是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梁启超曾断言:“我确信美是生活中的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生活全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生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美对生活如此的重要,所以,我确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杜威),也是“心灵的滋养过程”。要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科学美的滋养。科学本身是美的,而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应该是感受科学之美的人生之旅。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候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到虹与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的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在这些科学家的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类发现自然之秘的自我超越感,是从和谐统一的思想中愉悦自由的心里体验,是促使他们不断求索的不竭动力。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接近真理的内核。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如果先让孩子们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少做一些为了提高考试分数的机械重复的练习题,多一些对科学美的启迪和体验,是不是更容易激发起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对真理的探求之志?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发展学习化学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化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就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在化学实验的教育活动中,作为活动组织者、主导者的教师除了力求做好实验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之外,是不是还有必要刻意引领学生去体验化学实验中的美妙情趣?去唤起学生对科学实验发自内心的热爱?笔者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一点点感悟。

一、引导学生去体验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美

化学实验中的每一个正确的操作方法,都有其科学的道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学到方法,明白道理,而且要在内心认可在科学实验中正确的操作习惯就是一种行为的规范美,就是一种自身的科学素养的体现。当学生有了这种观点后,我们的教学才不至于误入机械说教的歧途,才会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二、引导学生去体验化学实验中的趣味美

有些化学反应具有丰富的、生动的化学现象,有许多现象是学生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在学生心理上容易引起新奇感,因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将这种好奇心引导到体验科学的美感这个层次上,就会激发出学生热爱化学的热情!譬如,在高一《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第2节有一个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演示实验。我对这个实验是这样处理的:(一)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实验现象。把整个班的学生分成十二个组,每个组完成一次实验。(二)完整准确地记录反应现象。(三)各小组对所有现象经过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解释。在这里有一个不能回避的现象,就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时,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解释这个现象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实验验证方案。这时,教室里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啦,有的说是不是酚酞有问题,有的说是不是生成的氧气使红色褪去等等,(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关于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的知识学生之前是没有的。对于学生们提出的种种观点和验证方案,事前都有充分的准备)。我看到学生们的脸上出现迷茫和失落的时候,我就立即给他们补充关于过氧化氢漂白性知识,并告诉他们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首先生成的是过氧化氢:Na2O2+2H2O=2NaOH

+H2O2,而过氧化氢溶易分解,在受热的条件下分解得更快:2H2O2=2H2O+O2,我们观察到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实际上是由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而残留在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具有漂白作用,所以我们会看到变红的酚酞褪色。然后让他们将上述的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中的每一项同时乘2后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将所得的结果与书上的方程式比较看看会发现什么,结果是得到与教材上一样的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们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教材上的知识,同时从实验中也获得了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的新知识。为了增加这个实验的趣味性,做了这样的补充:用两团脱脂棉分别均匀地蘸上过氧化钠,然后向其中一团用滴管滴上几滴水,把另一团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或者用吸管向棉团吹气),这两种都能使棉团燃烧起来!根据常识水和二氧化碳通常是用来灭火的,但这里却可以使棉花团燃起来!看起来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化学的魅力!这就是化学实验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趣味美!

三、引导学生实现由感受趣味美向感受理性美的升华

化学实验中各种规范的基本的操作,比如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各种装置的连接组装,气密性的检测,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化学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和实验原理用化学语言规范准确的表达,物质的计量等等都有其深刻的科学的道理,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绝对不能让学生的情趣体验停留在有趣、好玩这个层面上,而是要让他们体会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化学家们对化学现象进行过执着的探究、深刻的理性思考的结果,是人类积累下来的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无处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那些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成就和思想道德情操,象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一样点缀真理的夜空,那深邃而美丽的内蕴孕育着人类美好的未来!带领孩子们分享人类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去感悟物质世界的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现象的和谐统一之美,去实现一次次精神的升华与自我超越!用科学之美的甘露去滋养学生心灵,让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孩子们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范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5年第5期,《美育与化学教育》

第4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师;意识;兴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56-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而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重知识的掌握、轻科学素养的培养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我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需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培养兴趣的意识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将培养学科学兴趣作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法,但我认为培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还是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往往一个实验现象、一个探究过程、一种探究后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功的体验,在不经意中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如学习《运动与摩擦力》时,我首先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筷子提米”:先将大米装进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中,每装一次都要把杯子在桌子上蹾一下,直到装满,用左手压紧并按在米上,右手把一根木筷从两指中间竖直一次性插入,在插的过程中不能晃动木筷,用手紧握木筷,大米被提起来了。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直盯着看,“触景生疑”,激起了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极大兴趣和愿望。我有个学生现在已在读博士,一次回家聊天时,谈到他在小学学习的情况,说起了这个实验,他说虽然这个实验是在20多年前给我们做的,但回忆起来当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深深地震撼了我,也完全改变了我对自然课的认识,激起了我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二、动手操作的意识

课堂上学生的科学实验是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虽然探究式教学已深入课堂,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课堂引入时间过长,实验前的指导讲述、交流的时间过多,往往实验做到一半就下课了,或者强制性地把学生从动手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叫停,让学生非常扫兴。老师总认为讲的越多、越细,学生越容易掌握知识。事情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在一次听完《昼夜交替现象》的公开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的是做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好多同学说不知道,有一个甚至说是因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让人哭笑不得。事实上,实验课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大多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亲自参与的实验和有趣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的语言要简练、明了,以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动手操作。

在实验指导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学生回答实验的注意点,有不完整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的方式效果并不好。一方面限制了学生交流的广度,更主要的是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往往学生还是掌握不到点子上,特别是操作类的实验。例如在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摆绳如何拉直”,“轻轻松手让摆自由摆动”“怎样算摆动一次”等等细节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必须给予学生指导和提醒,如果单靠教师讲述和学生的回答,很难真正掌握和理解,如果教师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往往学生做过或看过一次就知道了,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让学生动手意识,尽量挤出时间满足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在实验指导中,能用动手操作说明问题的,应尽量由教师或学生演示操作,让学生去摆一摆,动一动,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

三、多思考少死记意识

我们常遇到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课堂上老师费尽心思解释某一条需要学生牢记的知识点,并且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让学生记住,课堂上,学生们都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一些习题也能够快速地解答出来。可是到了第二节课,老师再提问上一节课的知识点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回答出来。这个问题对大部分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头痛的难题。因此,老师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记住,但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增加孩子的脑力负担而已。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思考,不要死记!》中指出: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记硬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要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条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

换一个角度,我们就可以把死记变成思考,找出解决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5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一、实验教学是实践“做中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1.重视课内实验,关注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

课内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的基石,实验技能和探究技能的强弱是生物学素养高低的有力体现。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内容和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决定实验教学效果。演示实验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的要求很高,演示实验不仅能带给学生视觉冲击、还原知识来源、验证科学真理,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实验偶尔会出现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实验的因素,出现问题一定要引导学生一起深入思考出错原因和解决对策,不能一笔带过。

合理编排实验座位和实验小组,转变实验评价机制,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平等锻炼的机会。绝大部分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实验小组的设置和组员之间合作分工情况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在每个新学期上课之前,我都会充分采纳班主任的意见来编排或调整实验座位和实验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既分工,也协作,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实验过程中每位组员都要受到其他组员的监督,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组员之间的互评、组员对组长和组长对组员的评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实验过程中多重评价的基础网,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

2.正确看待课外探究,提倡学生DIY

在日常教学中,受到教学压力大、教学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制约,许多生物教师比较重视课内实验,却容易忽视课外小实验。殊不知,提倡学生课后动手做,并提供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不仅能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引导孩子们反思学习内容,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热情,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特别将课外实验安排在每个章节的后面,并用鲜明的DIY标记标注。绝大多数DIY所需的材料用具都是生活中极易寻找的,且操作性极强,学生通过做家庭小实验能获取知识、获得技能并发展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用吹气球的方法测定肺活量、探究光对黄豆芽变绿与否的影响、制作酸奶等,实验步骤都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结论直观易懂。

二、活动教学是实践“做中学”理念的有效方式

1.巧用“资料分析”,提高学生能力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正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其中包括经典的科学实验(如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巴斯德探究肉汤变质的经典实验、多利羊等)、科学发展史(如学习观察与实验、生物圈Ⅱ号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试管婴儿、太空育种、生态农业等)等信息,集知识、彩图与一体,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把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融为一体,就能锻炼学生的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资料分析可以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目的。

2.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丰富阅历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生物学本身又源自博物学,因此,学习生物学不能离开生活与大自然。所以,室外课堂、课后调查等活动是生物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动手摸等方式,在多个感官的协调配合下,在亲自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大大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像生态系统、植物的分类、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等知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边认边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遗传病、环境的污染等现状的调查分析在生活中去研究和分析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可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能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丰富其阅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符合国家对学生在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6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这部原创话剧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军工人在困难的条件下研制试验反坦克导弹的故事。执著坚守的总设计师周大军、动摇徘徊的技术骨干罗安丽、果敢善良的罗大军妻子刘娟、终生奉献的老厂长罗天柱等一批剧中人物和故事,向首都观众展示了一幅当代军工人的鲜活画卷。

编剧阿莹曾是军工人,切身体验给了他责任感,长年的实践积累使他的作品更具真实性和厚重感。阿莹是个老道的作家,枯燥的科学实验在他的笔下变成催人泪下的故事,在外人眼里严肃甚或呆板的科研人员被他塑造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深山的军工厂折射出民族的大时代,娓娓道来中充满了思辨性,时空交错、扣人心弦的编排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性。

社会大众常常会为国家强大的国防而自豪,也会向那些为军工科研生产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但能够走进他们工作生活的人并不多,能够走进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更是寥寥。《秦》剧以艺术作品的特殊魅力,在社会大众与军工人之间搭起了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会让社会更加理解军工人、支持军工事业,激励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国防建设的队伍中。

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作家、艺术家有着相当自由的创作空间。但我以为,作家、艺术家不应满足于不触碰底线,不应陷于个人精神愉悦式的“自娱自乐”,而应以人文精神观照社会、关注当下火热的社会实践。作品表现形式可以多样,高大上、生活化、幽默式、娱乐性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品的价值取向,要倡导怎样的社会价值观,给人以怎样的思考和导向。

《秦》剧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在于其有力地奏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时代的主旋律,艺术地阐释了军工报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中国军工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回答了事业与爱情、战争与和平、个人与国家、奉献与幸福等重大哲学命题,直面生活实际,直击心灵深处,给人以满满的正能量、极大的震撼力、美的艺术享受、耐人寻味的人生思考。《秦》剧的成功还说明一个道理,人们内心世界中的真善美、高尚感是需要挖掘、激活的,其钥匙就是价值的认同、情感的共鸣。

第7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众所周知,在古希腊城邦中工匠身份的人是被歧视的。在柏拉图那里尤为突出,工匠的地位在其“理想国”中是处于较低的等级。这主要与柏拉图注重“理念”有关。在柏拉图看来工匠的生活是与物打交道,工匠们只关心一些技巧性的东西,目的是将东西生产出来。鞋匠只知道怎么制鞋,而穿鞋是好是坏或在什么时候穿,他们不能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同样,柏拉图不认为工匠能做“王”,只有哲学家能承担此事,因为哲学家能思考更多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在他看来就是知识。基于知识所展开的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合理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哲学关心的是“合理性”问题。因为,哲学家做王看来合理的地方就是他懂得更多,包括道德和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柏拉图将哲学和技艺(art)或技术对立了起来。如果柏拉图是反对技术的,他是什么意义上提出的呢?技艺是基于观察产生的。在柏拉图看来,观察到的东西因为它是易变的所以不能构成知识,因为它并非是永恒的。但是,我们认为恰恰改变人类观念的却又是技术。因为技术是直接源于生活的,它与抽象的世界、人和彼岸世界是没有关系的。工匠根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改进了生产方式和材料,产品最终会发生奇特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此发生的变化要远远大于哲学的教导,或者说要先于哲学的教导。换言之,人们是先接受了科学知识,再接受哲学。观念上的变化,理智的进展并非是哲学的功劳。这个时候科学就是基于观察对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对技术的变更。加拿大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伊恩•哈金在《表象与介入》(1983)中试图劝导大家打破偏见,给科学一个正常的地位。因为,人们总是相信科学有很大的作用去改变生活,但是又不愿意承认科学在我们思想中的地位,因为仿佛只有哲学才被认为是对世界的绝对解释。但是,一方面,人们希望不停地借助科学去生产知识,通过技术生产产品,以此来满足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批评通过科学生产的知识都是有问题的,技术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问题的。当然这种批评最多是来自哲学家(浪漫主义思想家、海德格尔和法兰克福学派),而科学哲学家也尾随哲学家和科学家之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科学哲学家之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对科学进展没有帮助的争论。哈金认为,科学哲学家应该做的工作:为科学辩护———不是为科学造成的影响辩护(原子弹爆炸的厉害)。而他的任务就是为“实验”辩护。①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理解科学的典范。虽然,这些理论对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如果从这些理论的背景上看,我们会发现,他们将研究的领域缩小到了一个更小的范围,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越小的范围越能掌握问题的实质,越能抓住真理。比如,有人曾质疑达尔文为何仅用生物的化石就能说明问题。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关于技术的问题。因为,他使用的这个方法,能为他解释他的理论提供有效的帮助。更确切地说,用一定的技术将化石展示出来和用特定的工具将力学理论展示出来是一样的。而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如果没有技术的运用,科学就难以得到发展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科学在演变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在夏平的《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中告诉我们:科学实验对于科学知识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2]当时,霍布斯被嘲讽为不懂实验就开口说瞎话。霍布斯反对科学实验的理由:一方面是哲学观点的冲突;另一方面,霍布斯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为统治者正言。因为,玻意耳的理论认为,宇宙中某一个部分可以是“空”的,这当然和意识形态的或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是冲突的,因为“普满论”是这一切的根基,当然也是霍布斯哲学的基础。但是,玻意耳的理论形成必须依靠技术生产才能够完成。空气泵难以被推广除了有政治的因素,还有经济上的因素,因为制造一台空气泵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技术因素。从此时算起,科学就成为既是一个实验性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因为,一旦涉及到实验,更多层面上说就是一个技术问题。换句话说,古希腊人之所以不能够达到玻意耳的理论水平,是因为那时的技术手段还达不到玻意耳时代的水准。当然在思想层面上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技术对知识的形成有所作用的观念。虽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创制科学,但是它与理智科学(第一哲学)相比还是要低级一些。

二、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表现

“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的作用”这一说法仿佛给人一种幻象:凡是“作用”,都是“好”的或积极的。而实际上,我们发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它实验中的运用,虽然提高了技术被认可的程度。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技术的运用越发达,我们对所谓的科学知识的了解就越少;技术的发展越精细,我们所谓的科学知识就越加排斥行外人对技术的认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技术被排除在哲学认识论的范围以外一样。在技术运用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多数人要对一个新的理论提出反对或质疑则成为一件难事。于是,科学知识的传播的范围被扩大,这个范围不是知道它的人越来越多,而是参与科学知识生产的“部门”变得越来越大,其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国家的权力部门中。比如,当我们质疑欧洲的强子对撞所提出的科学理论,投入战斗最好的“队伍”就是以国家为代表的机构,而不可能是对强子对撞有兴趣的个人和民间组织。因为,后者无法花费高昂的实验费用去获取有效的论据,以反驳一项“超级”庞大的工程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如果以国家为代表,就完全有可能。但是,我们又发现,在类似的计划当中参与的人员遍及全球各大洲。假如有人对欧洲的强子对撞理论提出质疑,我们会犹豫,因为这个计划中也有中国人参与了。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质疑有意义吗?于是,在未来的这些大型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将越来越少地听到持有相反意见的声音。

自20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很多科学理论的提出,以及各项实验计划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中,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我们对外太空的认知最终得靠哈勃望远镜。而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哈勃空间望远镜会被耗资十亿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所取代①。同样,上世纪90年代末期,诞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即激光聚变装置)”,从计划提出到实施已经花费了超过35亿美元。而容纳NIF装置的建筑物则长达215米,宽120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该装置产生的激光能量将是世界第二大激光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器的60倍。最终,它的任务是通过激光器模仿太阳中心的热和压力,用以创造核聚变反应。这项实验已于2010年10月6日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这些巨大的投入和令人惊讶的计划,给人们带来的远远超过了像玻意耳时代,或爱因斯坦时代的任何一项技术发明或理论发现所带来的刺激和想象。与此同时,中国的“神光”计划也与NIF类似,但是前者能量仅有后者的一半。究其原因我们更多地相信这种差距是来自于技术和资金,而这些都和政府的资金支持有很大关系。①从对微小的技术手段的需求到庞大的技术装备的设置,我们发现科学已经无法远离技术的运用。科学对技术的依赖,致使科学研究必须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因为技术装备的购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需要一批对技术设备熟悉的人,包括实验人员、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逐渐我们发现参与科学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耗时越来越长,耗资越来越大。只要是参与了这些大型计划的人都可以被称为“科学家”。逐渐,我们认可了这种以“庞大”为特征的当代科学形态,这被人们称为“大科学(BIGscience)”。

三、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在大科学中的体现

20世纪以来“大科学”成为科学的代名词。尤其在天文学、高能物理学等领域。“天文学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并蔓延到其他更大型的研究合作,高能物理实验———‘大科学’的象征———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21世纪“大科学”得到了更加“完美”的体现。除了上述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和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之外,还有令人震撼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借助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并模拟出宇宙大爆炸的状态,以期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被称为“上帝粒子”)。LHC位于瑞士日内瓦与法国交界的地下100米深处,由总长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构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对其进行管理。自建造以来共耗资100亿美元,共7000余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在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就表示:“当一个研究团队的人数超过100人以后,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它就会变弱,我个人是不会去参与这种合作和寻找那些令人沮丧的观点。每次我们造一个像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样的新机器,我们都会试图去找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关于LHC话题的新闻头条都用了“可能”、“有望”。因为据我们所知,这项计划的预期有点含混。也就是说,在科学的具体运作中永远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强烈地对成功的实现预期。同时,还要去把握那些始料未及的偶然性。科学家们相信即使强子对撞产生不了想要的东西,但是会有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是根本无法获取的,除非它真的出现了,而它究竟又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又情愿相信自己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毕竟对一项实验的投入越大,产出越大。

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在1964年提出了被人们称为“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假设———“我解决了如何让它产生作用的理论问题,并有可能看到最终结果;我发现如何将好像没有重量的粒子转变成重粒子的方法”———从此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但是这个80多岁的老人至今还在和斯蒂芬•霍金不停地争论。霍金在2008年耗资26亿英镑在强子对撞机上,目的是为了证明“希格斯玻色子”是错误的,人们根本得不到所谓的“上帝粒子”,同时能够通过对撞实验印证科学家曾提出的“超对称理论”和“弦理论”,“不管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否有所发现,结果都会告诉我们关于宇宙构造的许多知识”。而希格斯则认为,“霍金将粒子物理学和引力理论以一种物理学家都不相信的方法放在一起研究,是极不正确的。因为,从粒子物理学和量子论的观点来看,除了引力理论以外,还必须将很多理论结合,才能得出一个前后一致的理论”。通过同样的实验来证明两个不同的观点,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前面,我们曾经认为,一个庞大的计划的反对者必须通过另一个庞大的计划来加以反驳,即由科学理论的外部来实现。而现在这种反驳的变形出现在同一个科学共同体中,因为希格斯和霍金都试图通过LHC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以往,尤其在库恩的时代,科学共同体因为科学家满怀同一种希望而走到一起,即便是共同体中形成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范式的作用下,分歧不会扩散或将范式转换掉,并形成新的目标。[3]而在“大科学”的时代,库恩的范式恐怕会发生一些变化:同一个科学共同体中会允许不同的范式存在,即便他们运用了同一个实验操作系统,但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理论被对方推倒;同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允许不同的理论存在,证明在这项活动中存在有非此即彼的可能性。这实际上证明了,科学总是在对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做出肯定的回答,而回答的结果尤其依赖于技术的优势。

四、结语

我们这里试图表达的并不是技术发生在20或21世纪的事情,只是从20世纪开始,技术的变形和对技术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对技术这个问题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前。虽说在几百年前的工业化道路中,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直到新黑格尔主义代表卡普(ErnstKapp,1808-1896),在1877年使用了“技术哲学”一词,才标志着“技术”正式进入了人们的对生活世界和形而上学的思考中。①技术从一种生活的工具变成决定知识生产的部分。相反,马尔库塞及其学生芬博格认为,技术对知识生产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科学知识的生产不由技术决定,那么究竟由什么决定呢?在福柯讨论知识的时候更多是与权力联系起来,以至于最后在理解科学知识生产的时候,它成为权力决定的东西。[4]在伽利略的时代,我们通常可以接受的观点就是,伽利略利用了望远镜“看”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而这东西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玻意耳通过一个装置将空气中的一些现象表现出来。我们足以相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的生产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的发展又促使我们怀疑这种观点。因为,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运用更加突出,产品更加丰富,人们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也被技术载满了。于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人们耳边充斥着对技术的评论或质疑。如果技术束缚了人,为什么人还心甘情愿地怀着浪漫主义的情节去批判它的同时,还要接受它呢?或许真正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我们能罗列出来的任何一个产品都是基于人的需要而生产的。20世纪的生物医学的突破,新细菌和新药物的发现都和人类的病况有关系。虽然,巴斯德的实验非常偶然地获得了一个具有高效治疗作用的药物,但是他此前并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瓦特的蒸汽机的改良如果不是因为资本家的需要,我们今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不会得到改善。总之,我们在批评技术塑造了一个牢笼的同时,恰恰没有正确地去察看技术本身。技术被人设计出来,以完成制造知识的任务。而今,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深深地植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中。

第8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创新实验形式培养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创造力是人性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因此,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露和提高。

现在初中开设的《科学》是一门综合的理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实验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优化、改进或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笔者就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在此简介如下,以供探讨。

一、设计"破坏性实验",强化"视听效果",增强对心灵的震撼。

在创造活动中,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多恩惠有这样-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

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带双孔橡皮塞的大玻璃瓶内放一只用绳子扎紧口子的瘪气球,用抽气机将大玻璃瓶内的空气慢慢抽去,我们观察到瘪气球逐渐鼓起来了,再继续用力抽,只听"砰"的一声,气球胀破了。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大气压的大小及其作用,思维活跃,气氛很好。可以先由学生自行分析,再由教师点拨小结。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他们会很迫切地想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二、设计"变式实验",使抽象直观化。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实验固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教学中也不能只照搬原实验,对实验的变式将会有更新的突破,更易活跃思维,培养创新。

例如,在教学静摩擦力时,学生对其认识较为模糊、抽象,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绳子一端拴上一个弹簧秤,然后在小木棒上多绕上几圈,让学生用手拉弹簧秤,当绳子没有滑动时,从弹簧秤上可以读得一个值,通过分析原因,使学生轻松认识静摩擦力的存在,抽象变为直观,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达到动手、动脑能力的最佳培养效果。

三、设计"开拓延伸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与"奇"乃思维之始,有疑才需解疑,遇奇方知探奇实验教学,不只是为某个知识的学习而开设,更是为了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对实验的伸延、创造,其意义更深远、更重要。

例如:在电功率的教学中,实际功率对学生是一个大难题,我设计了一个100w的照明灯泡与60w的照明灯泡串联的实际连接装置,先问:"如果插在照明电路中,哪个亮?"学生齐声回答:"100w的亮!",这时我把插头插在220v的照明电路中,学生傻了,是60w的亮,学生在惊讶中分析原因,牢牢地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弄清楚。然后,我把60w的拧下,装上25w的照明灯泡,学生们一致认为25w的亮,结果却是出乎所料,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这样的实验延伸、拓展,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抽象的电学概念充分形象化,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能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及时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参与探讨,归纳出有关知识,以达明显效果。

四、设计"趣味实验",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中国古代早有这样的说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而教人以渔,则将终身受用无穷。"趣味性实验在于"趣"而生"味",有"惊奇"而发"疑问",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一时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探求科学知识的持久兴趣和饱满热情,即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激起自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萌发创造想象。

例如在课堂上做过"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后,学生掌握了定量配制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制柠檬汽水,当堂品尝。学生既掌握了溶液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巧妙设计趣味性实验,是实验教学设计的熏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以满腔的热情和教师共同完成实验,留下深深的鲜明的印象,对相应知识更深刻、更清楚地认识理解。

五、设计"简易实验",以培养创新想象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设问的功能,善于带领学生置身于本实验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应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简易"器材",使其自然而然地进入实验情境之中来,激活其对问题的思考。

例如我在讲授杠杆知识时,设计如图实验:每位同学准备一只搪瓷茶杯(有耳柄),一只筷子、一烧杯水。请同学用这只筷子将装满水的搪瓷杯;滴水不漏地拿起。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一定十分感兴趣,都会情不自禁地动手尝试。用一般思维考虑,本问题是较难解决的,但在教师精心创设一个设问,作为引导解决,就容易成功。这类实验,不仅操作简便接近生活,而且人人都能动手,将轻而易举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想象,能更好地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六、设计"评析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所谓"评析实验"既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老师在旁边也做同一个实验(标准化实验),讲台上的学生先做一步,老师也做学生做过的一步实验,再有下边的学生观察,比较不同之处,并进行分析评论,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正确方法的掌握,以及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初中科学中许多化学实验传统,趣味性不强,知识点散,操作要规范,我根据此特点,常常和学生同台实 验,有下边学生来比较,通过比较、评论,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正确方法的掌握,以及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智能结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原有的仪器设备,并尝试制作一些新的仪器,自行设计,进行实验,两者相辅相成。在设计与创新过程中,既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又要具有启发性,还应力求简明直观,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训练。做到在师生共同创新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2]藏文彧:《初中科学趣味性拓展学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第9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若人们固守这一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年来,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向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无便也入厕、无病也求医。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生方法。

不累也休息

人对劳累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劳累超过极限,健康就要受到损害。不累也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再休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当人感到劳累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积累较多,短暂的休息不能完全清除这些废物,日积月累,便可能积劳成疾。相反,当人尚未感到劳累时就主动休息,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很容易将废物排出体外,使体力得到恢复,精力更加充沛。科学实验证明,主动休息能发挥和协调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特别有助于防范劳累的产生,做到劳动、健身两不误。

不渴也喝水

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研究表明,饮水不足,影响新陈代谢,影响血液循环,使器官的功能降低,毒性物质增多,成为各种疾病的温床。渴感一旦产生,表明体内缺水已达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不饮水也无口渴的感觉,更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人要多喝水,勤喝水。主动饮水是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无便也入厕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要做到“肠中常清”,除了饮食调节、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由于中老年人器官老化、功能下降、腹压降低,一般都患有便秘疾病。应坚持定期排便,即使无便也要到厕所蹲一蹲,养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对于缓解便秘、促进健康长寿具有重要作用。

无病也求医

主动检查身体,是近年来人们养生保健出现的一种新时尚,这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的标志。注意随时观察自身的健康状况,坚持“预防胜于治疗”和“病向浅中医”的原则,有病就医,无病就防,这对健康长寿是十分必要的。

无喜也快乐

快乐的心情可以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使脉搏、血压、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陈代谢均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近来研究发现了一条很有意义的规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会激活人体的适应能力,遏制疾病的发展。喜事不会天天有,但快乐却可日日寻。平时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可多谈欢乐的喜事,多接触幽默的人,多看相声、喜剧小品,多读幽默的书,就能笑口常开,笑容满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