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第1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角色体验式 教学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角色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而且它的实践和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综述

“体验”一词是指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和了解周围事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在这一基本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假定某一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表演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环境当中,学生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体验教育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的创立源于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的经验教育和心理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最早提出角色体验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瑞诺,他于1960年提出: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态度处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随后该方法逐渐进入教育界并成为一种崭新的授课方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学生确定为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表演的演员,多数是按照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延伸为学生的朋辈辅导员,教师通过协调的方式使师生同台,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深思的作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当中,才能有较深刻的感受,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的做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被动的、被灌输的、被“填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表演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效果,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内省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性课程,它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并能迅速地达到内省的效果,只有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助人自助的效果。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的过程当中,也能使其他未参与的同学通过观察扮演者的表演,从中得到感悟,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在全国各高校的授课方式多数属于考查课或者是选修课,多数学生在态度上不能够像对待专业课一样重视,这在短时期内无法改观,因此授课教师只有在授课目标的确立、课程方法的设计、授课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学生喜欢并热爱此门课程。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符合青年人的思维习惯、能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充分表达广大青年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热情。

4.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传统的授课方法已不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有效载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实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一是可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备课负担,降低枯燥理论的授课难度,尤其对授课经验欠缺的教师能有缓冲的作用;二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做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三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拉近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远关系,达到共同烘托课堂学习气氛的作用;四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受众面较广,能使参与者与观察者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说、有所悟。

5.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容是开放的、师生是平等的、交流是顺畅的,因此学生可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真实感受,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由于没有受到过多的外力强加的束缚,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千人一面的刻板教学效果,也可打破以往标准化答案所产生的弊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及日后创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互动性教强,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在较多的教学内容中得以应用,具体可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1.课前的准备。授课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准备主题,所选择的主题既要涵盖所讲授的知识点,又要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建议可将主题设计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学生较熟悉的场景,例如在讲授人际交往中可进行“盲人排队”的体验式互动游戏,以强化“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作用;在讲授恋爱心理时可让学生换性别模仿电视剧《奋斗》中杨晓芸与向南办理离婚时吵架一段,以使学生理解站在对方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要准备好角色体验所需的用具,最好将用具预备出多余的部分,以防止在体验过程中损坏用具。

2.课堂的实施。授课教师要做好规则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明白所要扮演角色的所思、所想,更要使学生明确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理解角色体验式互动游戏的规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做好体验的演示和引导,演示的目的是确保活动的安全和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引导的目的是掌控体验式教学的时间及成效,授课教师应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在交流和体验中做好充分的总结。

3.体验后的交流与反馈。体验式互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做好体验的交流与分享,此环节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学生体验交流的基础上做好正确的总结工作。授课教师要能够平等、真诚的对待所有学生,对待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包容,对学生的积极参加给予鼓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授课教师应在体验活动后对表现不积极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辅导,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进行有效的跟踪。

四、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调动课堂的授课氛围,但如无限制地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势必将造成课堂混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想做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能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的始终。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授课方法一样,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角色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要素中不能运用此方法,在讲授矛盾冲突较大的观点时慎用此方法,在讲授理论理解、情绪体验等方面多用此方法,同时,只有与其他教学方法共同作用于课堂当中,才能使课堂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兼顾文化性。

第二,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的教师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授课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教师一定要选好、选准知识点,做好各环节设计工作,以确保角色体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授课教师在学生角色体验互动中要做到掌控有度,在学生偏题、跑题的情况下能用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在学生角色体验无法进行中能给予有效的引导,既要防止游戏无度,又要做到发人深省。

第三,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体验环境的绝对安全。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授课也要注意安全工作。由于角色体验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可变因素非常多,既要注意选定的教具绝对安全,确保无明火、无利刃、无强电,又要注意师生的人身安全。

第四,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对所扮演人物的理解。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与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理解的深浅程度有很大关系,如学生对所扮演人物的心理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将会造成体验后的结论与授课理论相差很大或者完全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在体验前讲明每位学生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该角色对某些事物看法的最底线与最上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验时既能有章可循又能脱离俗套。

综上所述,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内容,更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授课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必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JY10-91]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2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体育;社会化;教学

社会化对于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课堂体育的社会化就是课堂中人的社会化,它包括课堂中的主要成员教师和学生,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学生的社会化,换句话说,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的人。课堂体育的全过程无非是在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因此,课堂体育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体育文化内化的过程。本文从社会结构的立场出发,来研究大学生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所承担的角色,学生社会化的木质不过就是在课堂体育中角色承担的过程而已,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融人到社会共同的价值体系,使他们成为品行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的社会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江西师大、南昌大学、华东交大、井冈山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本科生共720名,其中男女生的百分比为70%和30%,教师每个学校6人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

二、分析与结果

1.课堂体育社会化能为学生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

每一组单独的社会关系都有构成关系的两极,如师生关系的师与生所处的位置是社会关系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生的社会地位。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与规范。角色的划分是很多的,这里我们把课堂角色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在课堂教学行为期望与规范中,教师的正式角色被认为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教师非正式角色被认为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者、学生交往的控制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社会标签的张贴者等。

学生正式角色被认为是既定课程的学习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群体规范的遵守者等,学生非正式角色被认为是主体地位的谋求者、展示机会的竞争者、肯定评价的寻求者、同伴与教师行为的制约者等。在课堂体育社会中你担当厂某种社会角色,就要表现这个角色的特征。当教师就要像教师,当学生就要像学生。。如果做什么不像什么,不但完成不了自己角色的任务,还会影响别人。人们常说的“教不严,师之过”,就是指教师辜负了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角色的期望。可以说,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课堂体育社会化恰好能为学生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

2.课堂体育社会化的良好气氛与课堂角色有必然的因果关联

欲构建体育课堂良好的人际氛围,最需师生进行角色学习与角色扮演的恰恰是非正式角色,充分挖掘师生非正式角色的正向功能,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关键。通过对非正式角色的正向功能调查,有4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待学生热情、耐心与理解的“学长”;有咒%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代表课堂社会民主与公正的“裁判”;有2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激励、关怀与幽默的“权威”,这些能满足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因为学生都想争当教师的“宠儿”,都希望教师对自己采取有别于普遍主义的“特殊主义”方式。总之,课堂体育社会化中学生期待的教师不是“工具角色”,而是“情感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学会和扮演好情感角色,才能使学生的“非正式角色”生动起来,也只有学生扮演了非正式角色,才能有理想的课堂氛围的生成。运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角色互动,以及角色与氛围之间的交互促动,是课堂体育社会化的良好气氛生成与变化的内在机制。

3,在课堂休育社会化的学习中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角色经验

在课堂体育社会化的学习中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角色经验,不仅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意识地让某个学生扮演超出他本人的能力与特性界限的角色,如在课题实验的比赛时让替补队员担当主力队员的工作,让体育技术和技能差的学生担任小队长在体育游戏中发挥玉要作用等,能够提高本人的自豪感和自觉性。能够刺激本人通过加倍努力去获得成功,这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而由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又会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发展。相反,如果你一旦接受了这个角色,意味着必须承接其他成员的期望,假如扮演失败,等于辜负了众人的期望,不仅不能满足其本人的成功愿望而丧失信’心,同时还要接受来自众人的非议。本人在课题实验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学生,扮演失败后让他们灰心丧气,没有了信心,有的还冲出了课堂,挥泪跑回寝室。通过实验发现前者扮演的角色会促使他在群体内的地位上升,后者则会导致其地位的下降。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角色加工时,必须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帮助措施,以利保证其成功。

4.课堂体育社会化的角色培养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课堂体育角色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这有利于教育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课堂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它所包含的无数大小事件,很多是属于社会事件。这些社会事件中所扮演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角色是互动的,也就是说,教师扮演好情感角色,才能使学生的非正式角色生动起来,也只有学生扮演了非正式角色,才能有理想的课堂氛围的生成。也只有师生共同完成了各自的角色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为其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地基础。

2建议

①应在体制文化与精英文化、年轻人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寻找角色结构的平衡,或权威公正、或慈祥殷切、或机智幽默;

②善于应用异质分组和游戏比赛方式,以灵动的“规则”烘托气氛;

第3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教学录像和课件制作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精彩的导入是奠定一堂优质课的前提。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其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如在学习《光与色的世界》的这一课时,教师先课堂展示自己所拍的地方美丽特色的摄影作品,在点燃学生本土乡情的基础之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这一课的兴趣,引发学生了解不同的光源作用和特点。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前尝试拍一些不同时间段阳光下的人和建筑的相关画面,观察并思考学生自己所拍照片画面的不同变化,促使学生思考光的对色产生的作用及对光的运用等一系列问题并深入学习这一课。

二、艺术课的探究学习同样需要学生意志投入:

如鉴赏莫奈的《鲁昂大教堂》时。分析墙体色调,不同的时间段光与色的分析,需要学生实践,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分析,按不同天气,时辰深入细致的感受观察,体验。不同的时间,天气,光照的强度,角度不同,墙体的色调则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认识到个人对色彩敏感度是随时间和自身眼睛的适应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课堂小组合作表现一些小幅风景画的主调练习,真正体会画家创作《鲁昂教堂》作品的过程和细节。

三、艺术需要创新性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案例鲜明,选材典型,以点带面,由进及远,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备课有效调控好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针对每一个学生基础不同因材施教,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如:现阶段的高中生的绘画基本功是不齐全的,有强有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初中阶段的时候美术课过于简单或者没有条件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课程单一专业美术教师缺少等。

但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个能画能唱的优秀学生,充满这方面的自信和人格的完美。如何解决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呢?这是每个美术教师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人物,建筑为对象的绘画要求学生绘画的基础技能和空间塑造能力要强,尽量避免去表现。而风景绘画创作抓型和色彩表现的笔法概括性强简练。则比较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展示相关本土山水风光摄影作品,让学生针对练习绘画创作。学生不仅有亲切感梦回故乡的情怀而且有绘画表现的欲望,成效显著,一个阶段学习下来,每个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诞生了很多优秀精彩的风景素描作品和色彩作品,在每次精品展示中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而今的美术课虽然每周一课时却成了学生最喜爱和期待的一门课程。风景绘画创作的教学实践成功,让艺术的优雅真正走进了美术课堂。

四、配合学生开展好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做个参与者和引导者。

如宋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宋代山水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宋代山水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宋代山水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宋代山水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宋代山水画进行临摹,对宋代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宋代山水画派别与历史背景地域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宋代山水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山水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山水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山水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宋代山水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通过系统的对宋代山水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宋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五、给予学生温暖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教师要求做到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的空间,并给予微笑、赞美、鼓励、民主、平等,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欣赏《鲁昂大教堂》作品时,通过对不同时辰的画面感受后,学生在回答作品情境时,竟说到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情感至深之处,感动四座。又如,学生回答作品情境突显了宗教迷幻的特点和表达作者对教堂的热爱和激情。丰富的联想展示了每一个智慧的结晶,教师的评价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的。对于答案的多元化的认可和鼓励,促进引发了学生的联想,让其思路得到拓展,耳目为之一新,越发激起学生的探究的热忱和信心。

六、教师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热情的投入用实力说话,教师必须理论深厚,解读精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

如现代主义画家认为色彩自身就存在主观色彩,把色彩的审美价值提至相当高度,又如凡·高的《向日葵》突出了色彩的生动感和生命的表现力。凡·高的画完全解放了绘画的整个灵魂。在欣赏《星空》时教师应对梵高的生平解读注意全面性辨证性的评价,给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情感体验和认知,避免画家本人自身精神缺陷带来的精神负面效应。

第4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师 角色 教育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担负起传播思想文化和培养社会人才的社会使命。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具备许多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就成为教师的内在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角色问题追踪

1.高估或低估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掌握而备课。但是在课堂中显现出许多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或者学生的回答根本就不符合。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过高的估计,教师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而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还仍然一味地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期望,那么就必然给教学带来阻碍。另外,作为一个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一点是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不需过多地担心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那么就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阻滞,思维的空间性也更小了。

2.教师课堂文化失色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过度的放手其实是一种教育文化的丧失。在教学中,对教育规律、学习规律的淡化、教师目标和成果的追崇以及课堂中缺乏创作型思维模式等等原因,都会促使我国的教育走向盲目化。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没有真正地做好学生引导性学习的工作,这就表现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文化不够充实。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促使教师更加地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在教材中融入了许多社会性的内容,但这些知识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二.现代语文教师角色转型的探索

1.资深的学习者

从语文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出发,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综合的语文知识以及娴熟的授课方式;还应担负起对文化的传播和人格的塑造。语文教师在第一步就要把自己当作是学习者,才能进一步地成为教学者。教师应该站在学习者的视角来解读文本,领略学习的氛围,并深入地探寻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这样就能促使教师充分地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及问题。其次,教师再回归到讲台上,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角色来带领全体同学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并明确文本中的难点信息。另外,教师还应该深入地研究教育学,促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迈进。

2.必要的讲述者

事实上,教师是一个从事于语言的工作行业,语言成为教师基本的表达方式。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因为讲得太多了,并受到严厉的批评。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在课堂中对一些错误的问题不敢多讲,并任由学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但是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对文本的讲述是必要的。另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不到的深度,这时教师就应该进行深入地讲析。对于一些必要的问题解答,教师就不能随意性地对待,要把提到的内容展现教材的相关知识,或者是对重难点的详细解读,或者是教师创新性的理解,或是为了表现语言特色。在课堂中,教师必要的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准,不能过长。

3.灵活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应掌控整个课堂,并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文本知识进行合理地分配,适度的深入挖掘和突出重难点知识,同时教师还要鼓舞学生,用知识感染学生,保证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另外,教师要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当组织一些有利的课堂活动,并管理课堂的秩序,能恰当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况。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有利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5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角色体验 中学心理辅导课 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72-01

中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学生以及中学心理辅导课堂的特点,心理辅导老师应致力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中,获得启发性的人生知识,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 中学生以及中学心理辅导课的特点介绍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顺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心理变化剧烈,心理状况极其不稳定,所以中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也就需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首先,中学生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与依赖意识冲突强烈。中学生生理上逐渐成熟,急于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意识增强,但他们年轻气盛,在遇到不适应的环境或困难时,仍然本能地想要依赖成年人,这就造成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与依赖意识的强烈冲突。针对这一点,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中要将中学生向成年人的角度引导,但是需要循序渐进,循序善诱。如何引导学生成功渡过过渡阶段,是中学心理辅导课教学中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其次,中学生对于世界有强烈的渴望和好奇,这也是角色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应用的契机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到新颖的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中学生的大脑发育正在上升阶段,具有特别强的创造能力。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引导中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创造力,更好地完善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

2 角色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探讨

角色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确定一个具体的模拟场景,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围绕该场景进行分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表演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环境当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反思,在角色体验中获得启发性的感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中学心理辅导课堂的角色体验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表演心理剧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角色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通过自身感悟、反思以及教师的引导,获得心理启发。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心理辅导课堂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1教学方式新颖,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单纯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角色体验式教学采用的情景再现模式,让学生们过一把“演员瘾”,亲自参与到课堂心理情景剧的制作、表演中去。角色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其如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2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心理辅导课程不同于普通的文化类课程,它具有非常强的社会适用性和实践性。心理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的分数,而是要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更好的适应社会。角色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设计的情景中,在表演中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从而刺激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加之教师积极地交流引导,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带到积极、健康的轨道中去。

2.3促进寓教于乐,激发创新意识

中学生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仅靠教师的教学设计尚不能达到完善,而作为角色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学生,可以用其聪明智慧帮助完善。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都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 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心理辅导课堂中的运用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只有将其在课前准备、课上实施以及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的工作都设计得当,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价值。

3.1课前准备阶段

中学心理辅导课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进行精心的备课。教师在课前要细心准备课程主题,主题内容不仅要涵盖本节课的重点,还要便于设计表演情景。教师准备的主题,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可以给学生带来较强冲击力的案例为宜,还可以涵盖一些当今社会和网络中流行的事件,增加学生兴趣。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还应该可征求学生的建议,与学生们共同探讨。

3.2课上实施阶段

应用角色体验式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气氛较为活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角色体验表演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保证学生表演流程的顺畅和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把握住大的方向,保持课堂的井然有序。教师要将学生的表演状况以及其中细节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在表演后与学生进行针对性探讨交流。

3.3课后反思阶段

一堂优秀的角色体验式教学课程,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更重要的是表演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探讨、反思。角色体验让学生体会到了乐趣,但教师要及时加强与学生表演后的交流,真诚地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根据其想法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稳步提升。

总之,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中学生充分理解中学心理辅导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贴近实际、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教师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不断推动中学生心理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丽苹.山东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龙宇蓬.体验式教学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2008(2).

第6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观众效应”;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等。若把一堂课比作舞台剧,那么教师就是舞台剧的“演员”,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老师的“表演”,从中汲取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在参与课堂,参与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强化“观众效应”,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观众效应”

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小学英语课大多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教师对教学环节的预设,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分析就是“脚本”。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对话展示、小组竞赛等经常出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这些都存在“观众效应”。展示的同学是“表演者”,教师和其余同学在观看和欣赏中其实就是在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演员”的表演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观众”的评价也是对“演员”的激励。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产生“观众效应”的原因

1.性格差异以及性别差异

心理学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种: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以及抑郁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胆汁质以及多血质性格的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思维活跃。较之,黏液质和抑郁质性格的学生往往情绪稳定,注意力不易转移。随着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的性别意识开始萌芽,相对来说,男生容易被“观众”的数量所影响――“观众”越多,表现越活跃。而女生则对“观众”的类型更为敏感,如果是他们所敬畏、尊重的人在场,她们的行为表现会更好。正是这种性格以及性别的差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自觉扮演了“演员”和“观众”的不同身份,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观众效应”。

2.知识掌握水平

教师一般将课堂表现好定义为遵守纪律并且积极举手发言。在课堂中,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的学生因为自信或是渴望被表扬等心理会更加愿意在他人面前进行展示。反之,知识掌握情况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因为心虚或不自信等原因则会选择退缩和抗拒,所以他们习惯于做一个倾听者。

3.环境因素

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课堂教学的环境对他们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在常规课中,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同学和教室非常熟悉,行为表现一般趋于日常化。但是如果课堂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课堂中产生“观众效应”的原因之一。

三、有效利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观众效应”

1.用兴趣激发积极性

在课堂这个舞台,每个孩子都是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学生不但有被关注的需求和期待,同时也在期待着观看别人精彩的表演。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真实化的教学导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操练形式等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整节课的专注点自始至终保持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2.用鼓励给学生信心

小学生作为英语学科的初学者,有些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对它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害怕在其他人面前暴露出自己不擅长的一面。这时,教师的鼓励是最好的良药,适时、充分、恰当的鼓励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鼓励要适当

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教师鼓励的次数和方式不同。对于英语学习略显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大方地表扬。一次主动举手,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诵,一次完整的情景对话等等都应该成为表扬的契机。这类学生在“表演”环节中获得了表扬,同时也收获着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这对他们树立信心十分重要。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立下更高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展示过程中,更加强调表述的完整性、语音的标准性、动作的丰富性等等,让好学生精益求精。

(2)鼓励的形式要多样

课堂中,教师的鼓励不一定是要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小学英语课堂中经常会有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环节,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一时难以继续,教师突如其来的一句鼓励可能会打断学生的思路,这时,无声的鼓励就是更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利用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或者鼓动台下的观众们一起鼓掌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顺利攻克难关。

3.精心创设情境

“生活即教育”,因此,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交际性是根本的语言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把它当作交际工具来教。如今倡导的新型课堂中,教师需要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知识。

例如,教学指路和问路的句型“How do I get to the...?Turn left/ right ...”时,教师可以将教室走道设置成街道,并和学生一起在特定位置设置图书馆、医院、学校、书店等标志性建筑,再让学生进行对话和表演。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教育融入生活,让学生真正利用生活情境学习。在这样的“观众效应”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大大调动,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总之,“观众效应”的运用得当与否对小学英语课堂效率有重要影响。教师要针对不同气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享受课堂,收获学习的成就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英语n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英语语言技能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才必备技能之一,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实用的专业技能,为日后踏上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打造现代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多的知识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角色有所变化,教学资料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学习时间、空间不再受到限制,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也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因此,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推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指日可待。

一. 翻转课堂的特点

1. 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互换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每一堂课中讲话最多的人,而学生大多数都在低头记笔记,怕自己的笔下错过任何一点知识点。但是,他们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错位的师生地位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越发僵化。翻转课堂中学生一改往日的形象,在课堂中开始作为主导去思考、去研究,教师变成了辅助者的角色。

2. 教学手段与资源发生变化

翻转课堂将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引入了教学过程中,用视频录制的形式将课堂精华提前给学生研究和学习,节省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等到第二天师生在课堂上就作业和问题进行集中研究,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对自己不懂之处的理解。

3.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传统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英语知识,学习英语课文,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自己完成作业。整个流程僵化,无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家或是宿舍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可以重复播放,针对重难点自主研究,再根据学习的成果做作业,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探讨重难点。

二. 高职英语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意义

1. 提供了先进化的教学手段

翻转课堂采用的是视频教学的形式,将教与学相区分,视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感官体验,而不是传统课堂上教师将知识点平铺在黑板上,视频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家中、在宿舍里,还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反复进行观看。除了在课堂上与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探讨后,还可以通过邮件、网络平台来与教师实时探讨问题,及时疏通学生的不懂之处,使得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2.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改变了自己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取代了以前站在讲台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变成了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的“旁观者”,一切以学生的自主研究、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只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提供帮助。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放松身心,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教师的真性情也会得到更多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还能够通过邮件、QQ、微信等进行实时沟通,及时疏导学生不懂之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而提升和师生之间交流的增加。

3.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最大的特征就是先学后教的模式,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后,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再根据学到的知识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视频的理解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这对学生自我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在翻转课堂的整个流程中,学生完成对视频的学习,到课堂上再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总结,最终提出重点难点与与教师共同讨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 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堂建设中的应用

1. 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视频,将完整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眼前

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是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教师应该着重把握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见的时间跨度,一般来说学生一节课有15分钟是高度集中的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知识精华讲解完毕。再者,视频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教师还应考虑将网络上的元素适当加入教学视频当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视频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 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将知识点“碾碎、咀嚼并消化”

翻转课堂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探讨和总结。课堂是学生的主场,教师应该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讨的时间和机会,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自主研究的机会,时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终共同总结、升华知识。

3. 翻转传统课堂形式,将翻转理念落实到实处

翻转课堂是现代化教育的最新产物,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完善升级的重要途径。翻转课堂打破了以往“课上讲解、课后做题”的模式,将其“翻转”为“课前预习、课上讲解”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这种翻转理念的落实为教师与学生之家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生成为课堂上展示自我、披荆斩棘的主角,教师退居课堂二线,成为学生的鼓舞者、监督者和辅助者、引导者。

翻转课堂是现代化教育在新世纪的体现和产物,它打破了以往“课上讲解、课后做题”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全新的“课前预习、课上讲解”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合作探究意识的体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给学生更加宽广的展示舞台,也给教师角色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2)

第8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翻转模式的应用是在课堂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利用这种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更是基于英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翻转模式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

1.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是讲解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学生学习应用中的问题却不加重视。而且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是学习的引导者而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却不得而知。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主导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地学习,带着问题上课,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思考者。

2.教师由静态的教学者转化为动态的引导者。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是静态的教学者,在教学中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但翻转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跳出原来静态教学的框架,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的问题,而不是固定的模式、固定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引导者而不是静态的教学者。

3.教学方式由传统向信息网络化过渡。翻转课堂是与信息网络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上不再进行授课,学生在课后根据学习内容,看视频讲座、听博客、搜索网络信息等进行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当代信息网络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当下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大部分学生也都有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途径,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翻转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1.课前的引导规范。在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时教师在课前首先应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目标明确,方向准确。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一的Unite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教师应明确这单元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英语的通识类问题,例如英语国家都有哪些,而这些国家在英语运用上又有哪些异同,或者是探究英语是如何演化与传播的,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说不同的语言等,同时也包括课文中具体用到的一些词汇句子等。在英语翻转模式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能在课后明确学习的方向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2.课中与课后的学习探究。在课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课上的时间、明确自己在课上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学生自学了Unite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后,教师可以合理分配学生自我发言、小组探讨、学习探究的时间。首先可以请同学根据课后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发言,并请几个学生详细地说明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其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交换自己课后学到的内容;最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发言,总结小组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说明本小组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完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讲解,但应明确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监督者的角色。而在课后在教师进行总结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中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的学习探究,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仍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而不是仅仅来听课。

四、翻转模式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应用中的重点问题。基于翻转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应把握应用中的重点问题即翻转课堂的两个角色的转变,应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而这对于教师来说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但教师应有角色转换的意识,在课堂中注意把时间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发言、对话、谈论等部分,注重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用中的难点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当前虽然有改变教学模式的需要,但学生在长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环境下并不擅长提问与发言,并且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要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着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自制能力。其次从教师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的革新使得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变为引导、由主动变为被动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一方面教师不再是根据教案来上课而是要随机应变地引导学生,并且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单纯的书面成绩更多的是上课的表现,这要求教师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合理评价学生。因此要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中应注重解决这些重难点问题。

第9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应用探索

一、翻转课堂和主问题

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很快吸引了多方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课堂上的时间都是由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讲解,而学生知识的内化都是靠课堂外的时间通过大量的习题、作业完成的,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内化,缺乏约束力,而学生的自制力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知识内化不充分,影响教学质量。翻转课堂模式下,知识内化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的传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就必须设计好主问题,以主问题引领学生阅读的深入。那么,何为主问题?

教学的主问题,是课堂中教师连续提出的、带有引导性的小问题,主问题是针对整体来讲的,从课文整体抽取全文的精髓提出问题,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主问题是一堂课中的主线,所有内容都要围绕主问题展开。主问题的提出,必须建立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课文中去阅读、去感受,这样主问题才能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改变当前对课文粗略浏览的现状。

二、“翻转课堂”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对课堂内容提出了改变,在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或学生进行回答或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答案,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充分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不再是单一地讲授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课堂外的时间主动获取的,然后带着问题到课堂中解决。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为此,我认为通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研究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把“翻转课堂”所制作的“教学视频”转化为“主问题”的设计,结合“思维导图”重构新的课堂模式,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高效。

翻转课堂中的“主问题”“思维导图”教学突出落实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新,提升了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自觉、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通过“主问题”的引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主问题”“思维导图”和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好处如下:

1.运用“主问题”“思维导图”和微视频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

意识。

2.运用“主问题”“思维导图”与微视频,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主问题”“思维导图”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预定的目标转变。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和课型,进行“主问题”“思维导图”和微视频的整合,不仅能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还可以为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种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翻转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应用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与改进,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