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象的研析与思考
现象之一:有些家长怕苦了孩子,经常主动代替孩子参加学校劳动,有的甚至就连最简单的值日也甘愿亲手代劳。
现象之二:一群孩子在学校食堂里随意糟蹋饭菜,班主任发现制止后,立即以“一粒粮食是怎么来的”为题,对全班2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答卷中,只有2名同学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从地里种出来的,仅占全班学生总数的10%。其余学生有的回答是从粮店或超市买来的,有的甚至荒唐地说是汽车送来的。
现象之三:一名学生在父母的“特别”呵护下,顺利地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升入大学后,由于父母不能陪读,经常因生活中的琐事影响学习,最后被迫退学。
上面列举的现象,有的虽说只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特例”或“个案”,但它也从不同侧面暴露了当前学生劳动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还应该从学生所处的家庭客观环境与特殊地位中去分析思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在校学生已不是单纯的独生子女,有的已经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几代人围着一个“太阳”转。他们不仅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甚至对家长的服务感到“不及时”“不到位”都:要发脾气。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劳动的概念,更谈不上对劳动的认识以及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多孩子好逸恶劳,讲究吃穿,经不起挫折。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孩子幼稚无知,但在实际上,劳动教育的缺失已影响到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他们全面、科学和终生发展。
实施以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操作。
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现状,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对社会和家庭不利影响的抑制作用,紧紧抓住当前小学部分学科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认真按改革的思路和要求,深入挖掘和整合学科资源,把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全面、准确地融入《品德与社会》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去,编制出适合本校并具有当地特点的校本课程。同时,坚持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和方法实施好以下的操作。
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认识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在小学中、低年级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父母每天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以《父母为我的每一天》为题,要求学生口述父母每天为自己辛勤付出的事例。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可以以一件普通学习用品或生活必需品是怎么来的为题,和同学一起走访当地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学生详细具体地记录出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等过程。教师把这些材料收集整理后,放在教室图书角内供全体学生学习、交流。
对学生进行劳动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和发展进步中的作用。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下列问题为内容,组织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资料。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是劳动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对于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召开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墙报办一期《劳动教育》专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学习和交流。
对学生进行劳动者光荣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劳动者的伟大和光荣。开展这方面内容教学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当地劳动模范、对当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调查走访上,特别是对本地、本校先进模范教师的调查专访上,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使教育内容更具有现实性、鲜活化的特征。
在使学生对劳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锻炼活动。古人说:“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此看来,实践锻炼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1)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实践锻炼。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详细具体地列出自我服务性劳动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单项考核和验收,还可以组织这方面的有激励性的竞赛等,进一步提高教育活动的水平与效果。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值日生工作;存在问题;开展
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是幼儿在园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形式,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其次,可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完成集体所委托的工作任务的状态下,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再次,可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那么,目前幼儿园值日生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值日生工作呢?
一、幼儿园值日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教师对值日生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用一种新的理念来看待,那么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值日生教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值日生教育目的性不强。
教师在开展值日生工作时,只求幼儿会做,能做,对值日生教育可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发展幼儿哪些品质,没有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哪些事可让幼儿做,哪些事不可让幼儿做都弄不清楚,缺乏对值日生教育作用的真正认识。只是把幼儿当作一种劳动力来使用。
2.值日生教育缺乏计划性。
教师在安排值日生工作时,没有周密详细的计划,有的幼儿做的多,有的做的少,有的事情抢着做,有的事情没人做。有时老师临时有事还会请其他小朋友做。不少值日生能做的事情还是由老师和保育员来做,由于对值日生在一日活动中可参加哪些活动,缺乏全面安排和明确的任务要求,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应有的计划性。
3.值日生工作变成奖惩的手段。
有的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把值日生作为一种奖惩手段。一种是教师喜欢或“表现较好”的幼儿,教师为了奖励,经常请其帮忙做事,做小老师,无形中减少了其他值日生的劳动机会;而老师不喜欢或“表现较差”的幼儿,教师为了惩罚,则随便取消值日生资格;另一种则是为了惩罚和加强控制“表现不好”的幼儿,变相地增加其值日任务,而剥夺了其他幼儿当值日生的权利。
4.值日生工作的随意性。
值日生工作的随意性必然会出现教育的误差,有的幼儿一星期做几次值日生;有的幼阂恍瞧诨棺霾坏揭淮巍U庑┫窒蟮拇嬖诙杂锥产生严重的影响,多做的幼儿认为自己有特权,高人一等,傲视同伴,甚至会出现值日生“滥用私权”的现象,助长了幼儿自私自利的心理。少做或罚做的幼儿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默认自己的不聪明,不能干,从而产生退缩、胆小、冷漠、自卑的不良心理。
二、幼儿园值日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1.明确工作内容。
在刚开展值日生工作的时候,孩子们都没有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根据这些情况,可通过谈话、歌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建立起值日生工作制度。例如:幼儿故事《森林幼儿园的值日生》,和孩子们一起熟悉理解故事内容,森林幼儿园里的小动物轮流当值日生,皮皮猪担任值日生一点也不认真,造成不整洁的后果。和孩子讨论正确的做法,明确值日生的一些工作内容:扫清地上的垃圾、擦干净桌子上的灰尘等,并且知道到做事情要认真对待具体的工作任务,不能像皮皮猪一样马虎,在集体中要尽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对值日生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知道的常规项目有: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拿饼干、发擦桌布、发筷子、发盘子、排鞋子、整理图书等一系列任务,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他们热衷为班级、为同伴、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2.轮流做值日生。
在日常生活中,值日生这一职务是很抢手的,家长也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做了值日生而脸上有光,并希望经常有这殊荣。为此活动中采取轮流担任值日生的形式,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管理能力。实践中一般发现以下两种情况: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很好的胜任这项工作,有条理地为同伴服务,同时也规范了一定的学习秩序;能力弱的幼儿,第一次时表现得不太理想,但几次锻炼之后,管理能力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并得到了同伴的认可。
3.评最佳值日生。
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成长的,孩子对同伴的评价非常真实且敏感的,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在意。为此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最佳值日生”的标准:发碗整齐;自然角照料好;按时参加值日生来园;擦桌子干净;把鞋子排整齐;能和小朋友商量不吵架;认真检查洗手;对小朋友的服务态度好;不用老师督促,自己完成;做完事情不影响大家等等。根据在值日过程中的表现相互评价,评出“最佳值日生”,如果被评到就可以多担任一天值日,孩子们就会把掌声送给“最佳值日生”,有了这样的荣誉之后,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担任好值日生的热情。
在每一次的轮流值日中,孩子们领会到荣誉和工作的积极态度是成正比的,他们意识到担任值日生工作时要认真负责,每项任务尽量做的细致,做得好了才会得到同伴们的认可,也为成长后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埋下了优良的种子。
4.教师科学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要用一种科学的观念来看待,真正认识值日生工作的意义和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机会,实行轮流值日的制度,孩子们都享有当值日生的均等的机会,对值日生的工作情况开展评议活动,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当值日生的意义、职责,不断提高值日生的工作质量。坚决避免把安排幼儿当值日生作为一种奖励手段,谁听话、表现好就来当值日生,而调皮、捣蛋的幼儿就很难当到一回,更不能把幼儿当成一种劳动力来使用。有时候也会听到家长的抱怨:“我的孩子怎么经常轮不到做值日生,回家后总是不开心。”看似一句很随意的话,作为老师的你是否感到汗颜呢?可见老师在值日生活动开展中必须抱有公平的态度,正确对待孩子对值日生工作的渴望,满足他们想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各级各部门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区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仍然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难上常规。在农村部分中小学校,虽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挂在墙上,德育工作计划写在纸上,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内容虚多实少,德育工作难上常规。突出表现在:
(1)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能正常进行。(2)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除农村学校资料少、教育基地少等客观因素外,学校怕耽误学生学习、怕外出发生安全事故担责任等也是制约团队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3)家长会不正常。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互动不够,没有调动发挥家长的作用。学生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家长会。(4)校外辅导员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实行校外辅导员定期辅导制度,往往只停留在纸面而没有实施。
2.一心抓应试教育,德育教育被忽视。自教育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理论学得不少,具体实施不够,具体表现在:(1)没有按规定课程开课。有些学校,课程表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课程表相同,但实际上课只上主要学科,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很少开展。(2)班会、晨会经常被改为自习课,或被老师占用。(3)学生作业负担重,压力大,课余活动少。(4)教师因循守旧,只重视应试学科,忽视德育教育。
3.市场经济转型期,特殊家庭的孩子难管理。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令人颇感头疼的问题。(1)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傲气十足,在学校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2)富裕家庭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3)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自卑感,容易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影响身心健康发展。(4)“留守儿童”管不住或无人管。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共同解决。
(一)家庭方面。
1、提高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往更多、更亲密,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子女,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2、让家长明确家庭德育的内容。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学校德育基本一致。但从家庭的特点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充分利用和创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如提供书报刊物、广播、电视等,引导孩子认识学习更多积极向上的知识。同时,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的优秀品质,进而关心和热爱学校、家乡、祖国和人民。
(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德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
(3)家务劳动教育。家务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必要的家务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还可以增强抵御轻视劳动以至厌恶劳动,怕脏、怕累、贪图享受的腐朽生活作风。
(二)学校方面
1、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深入细致开展工作,持之以恒、狠抓落实,将存于学生意识中偏离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扶回正道。
2、加强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使人愉悦的接受、主动的追求和善的境界。许多农村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缺乏亲情交流,心理脆弱,对教师的说教因缺少交流而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心理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3、热爱关心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集体环境。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强师生情感,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对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以自己挚热的爱温暖学生,营造温暖快乐的集体环境。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座谈、讨论、故事、榜样、格言等具体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理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5、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少先队和共青团是青少年中的先进组织,从学生中来,最熟悉了解学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因而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帮手。
(三)社会方面
首先,应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应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尽量减少社会阴暗面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质量;调查
农民工在创造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其生存境况也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社会身份的受害者。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71班全体同学,利用寒假期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大面积的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问题的调查,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分析,对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调查情况简介
这次调查涉及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北京、天津、江苏、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总计17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近21个行业、50多个单位,既有城市中心的农民工又有城郊的农民工,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70份问卷中,男性农民工为113人,占总人数的66.47%,女性农民工为57人,占总人数的33.53%。16-50岁年龄段的人占有92.94%,其中40岁以下的占有74.71%。这说明,农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以受教育程度来看,20.59%的人未受过教育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48.82%的人接受过初中教育,只有30.59%的人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教育,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二、调查数据分析
目前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与城市普通正式工人之间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情况,经过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归纳分析,认为农民工生存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工作重,压力大,待遇差
正式工人每周有双休日,有法定的节假日,8小时工作制,农民工一般不能享有这样的权利。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来,每天工作8-12小时的比例竟高达72%,与此同时,71%的人表示周末一般不休息。农民工如此辛劳却得不到甚至与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待遇。73%的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农民工付出的劳动很多,而他们的所得较少,还常常受到企业主、包工头等的克扣与拖欠。76%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曾经有过工资被克扣或拖欠的情况,更有10%的农民工表示工资经常被克扣拖欠。近年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劳资事件和纠纷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5%的人会通过正当途径诉诸司法机关,更多的人只是忍气吞声或通过、上访等途径来解决。农民工的劳动所得不多但还要交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农民工外出要交外出务工许可证费,到务工地要交办理城镇劳务许可证费、办理暂住户口证费、进城务工管理服务费等等……有的还要给用工单位交抵押金。中央下达了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对农民工乱收费的文件,但不少地方换个名目,还是照样收。
(二)生活质量差
调查数据表明59.31%的农民工月平均消费在200-600元,更有22%的人月平均消费低于200元,远低于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准。同时,在消费的具体项目上,46%的收入都用于日常的衣食住行,19%寄回家,而真正用于自己娱乐休闲的收入少之又少,表明中国农民工在消费的偏好上和消费的理念上层次都比较低。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无聊,53%的人都选择了看电视或睡觉,只有2%的人会选择自学新知识技能或参加培训。在医疗保健方面,54%的人遇到生病都是只买药吃而不选择去医院,更有29%的农民工连药也不吃。住房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或与别人一起租房子,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三)合理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大多数的工厂、企业里,把农民工只作为劳动力使用,基本上不管他们的培训和教育,开始上工的时候只作短期的培训,教会基本操作就派去劳动了,技术培训也轮不到农民工。农民工自身也有临时观念,多数人不好好钻研技术,觉得能干活挣钱就行了。在调查中,有58%的人都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或培训,而且只有24%的人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此外,在购买保险方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3种保险中,均有7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只有工伤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城市中较为危险的职业,所以有36%已由单位或老板购买,但是仍有高达55%的人没有购买。因为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各种悲剧时有发生。近年来,各地煤矿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数以百计的农民工在事故中丧生。在调查中,20%的农民工反映现在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且环境很差,另有28%的人反映环境还不错但是没有劳动保护措施,只有5%的农民工称目前有非常好的环境和严密的劳动保护措施。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
现行的农民工制度是农村把青壮年劳力输送到城市,而城市却把劳动后伤残病弱者退到农村,把扶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社会负担都抛给农村,这是一种城乡不等价、不合理的交换形式,也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71%的被调查对象都让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认为让子女在城里读书的困难太大,其中“学费太高”占到46.5%,“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占到23.2%。相对贫穷的农村承担着为农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责任,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白天在工厂里劳动,晚上挤在十多人、数十人的集体宿舍里休息,能把家属子女接到城市来居住的,还只是少数几个幸运的有了住房的。对多数农民工来说,农民身份不解决,没有居民资格,没有居所,更谈不上家庭团聚和子女在城里就学的问题的。同样的道理,老人也只好留在农村。另外,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管教,导致不少孩子在成长和教育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农民工带着孩子四处流动,入学不稳定甚至造成辍学。
三、造成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资料,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值得关注的是,16-19岁农民工有60多万,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完全或部分接受初中或高中阶段教育,就进入了劳动者的行列。而且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上所述,中国农村劳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在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青少年初、高中升学率普遍较低,青少年放弃求学选择务工经商的较多。另一方面先天受教育不足的农民工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来弥补。在农村,几乎没有继续教育的资源与机会,使大量青年农民到城市去打工,这也就导致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6%的人认为他们和城市居民最大的差距在于受教育程度,同时,有21%的人称缺乏专业技术是他们外出打工最大的困难与障碍。而且根据调查的数据,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与培训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占到58%,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的人数占28%。这是由于他们大多数人都持有接受培训无法直接增加经济收入这一观点。大部分农民工又因为受教育水平低,使得他们只能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因而压力较大、待遇差。
(二)户籍制度(政策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籍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来划分人口,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正因为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这就导致他们遭受的待遇不公平。在调查中,有10%的人认为没有城市户口是他们在城市生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三)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足
在调查当中,面对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行为时,忍气吞声的农民工竟占到了16%,甚至76%的人曾被拖欠或克扣过报酬。导致民工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劳动者相对于经营者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的民工,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敢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农民工因不学法、不知法而丧失了依法维权的时机。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维权成本高,制约了农民工依法维权。一场劳动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仲裁、诉讼、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农民工依法维权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二是用人单位拒签合同,千方百计逃避或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由于劳动力资源过多,僧多粥少,用人单位以此优势规避法律、逃避义务,不与民工签订合同,这在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
(四)农民工所具有的独特流动性导致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现今在各大城市成立了不少民工子弟小学,然而,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仍然严重,这使很多人产生疑惑。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是城市农民工子女人数急剧膨胀并超出了教育机构接纳的能力范围,加之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往往很大,使得子女的学业很难有固定的归宿,使其难以保证正常学习,更使学籍管理非常麻烦。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甚至不能满足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二是从农村方面看,有的民工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由家里的长辈抚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地区普遍教育水平不发达,教育设施落后,教育人才稀缺,有的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这也使得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成了大问题。
四、结束语
虽然调查样本不是很多,调查统计也不尽完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农民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相关的各方面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未来还需要全社会关心这一问题,在很多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占朝.我国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8(6).
2、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6、方云梅,鲁玉祥.中国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J].中国统计,2008(3).
7、白万平,张文专,白明.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08(1).
我国从21世纪初期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说顺应了这一趋势。“技术”成为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单独设立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新课程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在普通高中引入技术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并没有引起真正而广泛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教的短板。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努力推行两证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15-01
近年来,各地中、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要求,专业设置也多种多样。其中,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由于该专业涉及到金材、机械、制图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知识面广与实践关系密切。而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怎样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存在着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一个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关于如何搞好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已成为每个职业中学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职中汽修专业课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搞好实践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把实践教学摆到重要位置。
搞好实践教学,这是由汽车维修专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学校应十分重视起来。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明确汽车维修专业的性质要求;设置汽修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突出劳动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教学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实际上是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各地各学校在实际行动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生产实习厂的建设;尽量配备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上强调生产技能训练,开展技术考核和竞赛等等,并收到了明显效果。但目前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只满足于有校舍,有教师,能开课就行了,与普通高中教学无明显区别;另一种是少数或个别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不考虑专业的特点,盲目向中等专业学校看齐。
二、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学校必须具有一只足够数量,水平较高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这是办好汽车维修专业的关键所在。实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实践活动。教师的素质如何,对培养学生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加强实习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首先是选拔从严。实习教师的选拔调动,必须经人事部门严格考核,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二是在质量上要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实习教师要从实习工厂中选优配备,应具有政治素质较高,技术过硬,又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的实习教师,要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地位上给予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把生产实习教学搞上去,进而把学校办好。
三、努力办好生产实习基地
现在许多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课,但是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下厂实习,导致技能操作训练无法进行。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学校应配备满足教学和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工作人员;实习设备应该是比较先进和完好的,除承担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使学生在厂不仅受到技能操作训练,还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也有相当多学校的实习厂师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厂房,机械设备比较简陋和陈旧,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习厂还处于消耗性生产;少数实习厂也有脱离教学偏重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有的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而造成严重亏损。这些都应及时采取措施,适用政策的优势,切实加以改进。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活动,切实加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目前教学研究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在提高实习设备的使用率和充分利用实习课同时,应密切结合实习教学课题,科学安排生产产品,在实习活动中,实习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
1按五大环节组织教学。一是组织教学。在进行每个课题训练前,实习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做好设备、工具、材料准备。对学生进行三个教育,即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一听、二看、三思、四做、五检。二是讲解课题。针对本课题的授课计划内容和实习卡片的技术要求进行讲解,讲明白课题内容,理论根据,工艺过程,技术要求,操作要领,安全规程,检测手段,验收标准。三是示范操作,实习教师按课题要求,亲自演示一遍操作的全过程。四是巡视指导,学生开始操作,实习教师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或集体指导。五是总结讲评。每一课题结束后,实习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全面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在实习过程中,倡导“苦、严、硬”三字精神。我们知道,汽车维修工作是一种脏活,累活,因此,在实习时,大力向学生倡导苦、严、硬三字精神。即强调一个苦字,坚持一个严字,要求一个硬字。“苦”就是培养学生能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比如冬天天气较冷,在地沟中作业,即使手被碰破了也要坚持练下去。“严”就是严格按课题的技术要求验收;“硬”就是要经常向学生灌输:不满足于达标过关,而要向本工种身怀绝技的人看齐,练一身过硬的功夫,遇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工人师傅请教。
关键词: 办学吸引力 职业教育 三大因素
经常听见家长对子女这样说:“你初三要是再不好好读书的话,你就只能念职高去。”从家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只是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而已,职业学校的办学吸引力真的如此不堪吗?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办学吸引力?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从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吸引教师、如何吸引企业三个方面谈谈看法,以飨读者。
一、如何吸引学生或家长
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当然是学生,没有学生何谈教育?要想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搞清学生不愿选择职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1.就业及前景做保证
促使学生(家长)做出选择的因素是多样的,如职业教育的整体声誉、学生的短期收益和长期生涯发展预期、教育费用、教育质量等。在诸多因素中,决定学生(家长)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生涯发展预期,即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是否有好的职业前景,在经济收入、个人成就和社会声望方面是否符合个体期望。我曾经听一位父亲这样跟儿子说:“你读了大学,进了企业肯定是一线工人,但是你不会做一辈子工人;如果你不读大学,你就真的只能做一辈子工人。”从父亲的话语中可以得出这样的道理:中国的家长更多地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有希望的职业未来。这样的愿望如何实现,就看学生的就业情况。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就业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分析学生特点,设置个性化课程,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就好业,实现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要吸引学生,并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学生不合理的要求。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不论学生成绩如何,都实现零淘汰,只要你不违法,成绩怎样是无关紧要的,最后都能顺利毕业。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无异于饮鸩止渴,真正是只顾眼前升学率,哪管职业教育身后的质量,对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2.社会价值观来护航
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来注重与别人的交往。交往过程中,亲戚、朋友、同学等问到“你孩子现在在哪上学”时,你要是说“在某某职校”,声音总比那些子女在普高上学的家长低。原因无它,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只有学习不行的学生才会上职校,这是整个社会的普遍认识。
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相袭成风,不少人存在鄙薄职教的观念,殊不知社会发展到今天,脑力劳动者固然需要,但技术工人也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国“双元制”获得成功的重要社会基础是什么?全社会崇尚技艺而不鄙薄职教,青年人愿意接受职教,全社会重视职教。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当过学徒为荣,而从事职教管理和职教研究的人员,大多数都有职教背景。
为此,我们应该向全社会号召:从初等教育开始,加强劳动教育,渗透职教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适应现代职业的心理品质,逐渐形成重视职教的社会风气。当然,这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行的,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二、如何吸引教师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这些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首先,教师也是人,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也需要养家糊口,虽然我们现在提倡凡事讲奉献,不能钻钱眼,但试想,如果不能保证家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教师又怎能定下心来,一心扑在岗位上。所以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提高对教师的吸引力的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制订职教师资培训计划,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教师就会觉得这个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挑战的,是值得自己为之努力的,至少和进外企或自主创业的同学相比,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再次,学校要舍得投入,要积极提供条件,激发教师主动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专业技术的更新及工艺的改进、教育政策和教育学理念等方面的情况,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使之能与企业一直保持相当的联系。要为老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只要教师在某个专业中确实有能力独当一面,在聘用的时候就可以灵活机动,采用低职高聘的手段,能真正意义上激励教师。
三、如何吸引企业
前段时间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消息,一个装潢公司的泥瓦匠月收入超万,尽管这样,还是缺少拥有这样好技术的工人。为什么在现在本科生找工作都难的情况下,蓝领工人如此缺乏?原因无它,现在的企业并不缺少管理者,真正缺少蓝领工人。所以,职校正是为企业输送这样人才的基地,那么,如何吸引企业的目光?
首先,培养能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学生是关键。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到企业以后,经过企业简单的培训,就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为企业节省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那么用人单位怎会拒绝呢?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要前提就是学校和企业要实现联动,革新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因此,职教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关键词】品格教育;生物学科
一、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仁”“义”“礼”“智”“信”等教育理念,没有一个不是指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新课程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品格良好的人”。“素质全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生物科学素养与品格教育的相互交叉、叠加与融合。因此品格教育与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学科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应当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过程。依托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结合学校的整体安排,开展学科教学中的品格教育的渗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是对高中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而教材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因素。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结合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生物学史料的真实性和生物科研内容的客观性,让品格教育更真实、感人、可信,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例如,在讲述“科学家访谈”时,教师在介绍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时,仍当着重讲述其贡献背后排除万难险阻的历经。邹承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简陋工作条件下完成了当时全球领先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工作;杨焕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怀着一颗赤子爱国之心回国带领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孙儒泳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在户外进行生态研究,在鼠类和鱼类生理生态、鼠类冷适应研究上有重大成就。这些名人轶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历程,理解生物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专注于学业,发愤图强。
又如,在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中多处涉及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加以正确的认识和公正的对待。必修一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讲述到在体外保存和培养各种干细胞,使之形成组织或器官,用于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损伤组织或器官的修复或更换。以此让学生区分克隆人和医学性克隆器官的不同。必修二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述到我国从一开始进行基因工程研究,就十分重视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试验、生产和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作了具体规定。以此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待转基因食品开发的慎重,让学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公正地对待转基因食品。
2.专题讲座
生物学科与生活气息相关,可开展一些应景的讲座教育。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借此契机,向学生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同时,也给孩子的心里播撒了关爱的种子。讲座从生物学知识分析艾滋病病毒的致病缘由、传播途径;并借助濮存昕、等名人公益广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关爱艾滋病的教育;佩戴爱心红丝带,让学生用行动来宣传艾滋病防治;学生交流自制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海报。让学生从了解艾滋到拒接冷漠,关爱艾滋病患者。在校园张贴制作的宣传海报,让关爱教育像阳光般洒进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3.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课外活动——热带鱼养殖,吸引了许多高中生的兴趣。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品格教育。学生分组分批给鱼喂食、换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观念。为了不过度喂食,设置喂食记录表,记录每次喂食的时间和剂量,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小孔雀鱼出生后,学生又给做了宣传单,让关爱教育扩展到整个校园。目前小孔雀鱼已经出生了3批。热带鱼呈现出“鱼丁兴旺”的态势,这也体现了品格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
三、形成性评价作用于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此教育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更适合。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分析、诊断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育活动质量为最终目的。例如,在热带鱼养殖的课外活动中,从日常喂食的劳动教育中引申出填写喂食记录表的诚信教育,通过照料小孔雀鱼宝宝,进行责任教育;学生自发制作宣传画,让让关爱教育扩展到整个校园。品格教育就是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日积月累中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田。
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选择出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材角度,达到新课改全人教育的目标要求。品格教育有了学科教学的依托,更真实、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占华,李继海.生物学教学与素质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22(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