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隐患风险辨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深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公司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构成如下:
组长:吴远顺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时间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排查阶段。(2020年3-4月)
1、全面宣传发动。制定下发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宣传专项整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专业性,以及与公众个体安危的高度相关性。
2、全面辨识风险和查找隐患。通过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全面、准确、深入查找出在责任落实、管理制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和职业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要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周边环境、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岗位、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加强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环节的风险管控和监督检查。明确分级管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治理并上线运行使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1.根据《青原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2.登入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按要求在线上报送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3.按照省安监局“两个15 天”的要求上线运行信息系统,即每15天内至少登录- -次信息系统,每15天内至少录入一-次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登记和闭环管理。(3)开展--次系统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标梳理对照《安全生产法》和《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全面系统梳理各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4)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1.对照车间安全风险标识评估、安全风险告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标梳理等情况,开展全员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进行考试,保证车间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利用微信群、宣传专栏、典型示范、案例警示、安全讲评、岗前岗中安全培训等方式方法,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5)开展一次全面的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集中行动
1.建立完善反“三违”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2.建立和完善查处“三违”行为实施办法,及时纠正。3.加大反“三违”查处力度,突出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坚决防止因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4)信息和沟通。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5)监控管理。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运行模式为基础,具体由以下七个环节构成:(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前提,通过辨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从而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增强风险预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危险源辨识环节,应确保辨识范围拓展到煤矿整个生命周期和各个生产环节,覆盖到人、机、环、管各个方面,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辨识。(2)危险源风险评估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一般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评估正常生产中的危害因素,对各危险源的风险概率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处理。在风险评估之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将系统风险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3)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是指实施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的具体依据。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程,结合煤矿生产自身的特点和风险管理水平,制定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风险管理标准,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化运行,有效避免危险源转化为安全事故。(4)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管理标准确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和手段,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资源有限,不能对所有风险实施全面控制,所以可遵循危险源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5)日常监测监控在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应充分利用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进行日常监测监控,及时掌握危险源的变化,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对危险源实施日常监测监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已经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监测,若该类危险源超出了可控状态,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二是实时监测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管控效果;三是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危险源,促使危险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6)风险预警当危险源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临界状态时,即危险源失控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危害程度,减小事故发生概率。在风险预警系统中,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以便在危险源失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降低人、财、物损失。(7)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是一个反馈的过程,通过评审考核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促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煤矿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管理文化氛围,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规范员工在生产现场中的工作行为。如,可在井下各巷道、工作面等处设置危险源辨识牌;在专项培训宣传栏上普及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利用井下广播宣传风险预控文化等。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将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到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中,提高企业全员对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视程度。(2)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煤矿企业要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内部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要将井下管理作为重点,实行岗位危险源管理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从人、机、环、管四个层面出发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杜绝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作业行为,从而确保井下安全生产。(3)健全风险预控管理责任与考核机制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应将目标责任逐级细化到各矿井、各区队、各班组和各岗位之间,要求作业人员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作业过程中。同时,健全各级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对各岗位、各班组、各区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安全工资挂钩,实现薪酬与风险责任相匹配。(4)建设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风险管理需要,建设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时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共享危险源信息,为煤矿管理者及时掌握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还应具备登记、查询、审核、考核等功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结论
为进一步做好下半年我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市“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夏秋百日攻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液化气、液氨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为重点,针对夏秋季节安全生产规律和特点,严格落实防雷、防火、防爆、防洪水、防静电等措施,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设施监管;突出针对性,深刻吸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等事故教训,严格特殊作业管理,加强化工装置开停车、检维修等环节管理,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再排查再会诊再整治再落责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整治时间和范围
整治时间:即日起到10月10日
三、整治主要内容
(一)针对夏秋季节特点,加强防雷电、防高温、防潮湿、防洪水、防静电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管理。
1.加强防雷电、防高温、防潮湿、防洪水、防静电等措施。一是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公司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控制和报告事故,最低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二是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查、养护和检修,并建立相关台账清单,确保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正常工作,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安全任务,不留安全隐患。三是在高温天气要采取切合实际的降温措施,如淋水、遮阳等,确保气罐等相关设备设施的正常工作环境。四是密切关注雷电、台风等天气预警,提高防范意识,检查避雷、防静电设施是否正常,做好防洪、防雷等工作,预防和消除自然灾害事故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管理。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完善危化品装卸环节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二是强化生产储存设施、管道装卸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检验,及时更新不合格设施设备,确保生产、储存、装卸设施处于安全状态。三是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看护,从业人员要熟悉危化品理化性质和装卸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安全风险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掌握预防和处置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确保装卸现场安全。
(二)加强特殊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落实各项措施,加强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特别是动火作业等,做好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受限空间风险分析、有毒可燃气体检测等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
(三)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一是对公司全体员工开展“五懂五会五能”培训(五懂:懂工艺技术、懂危险特性、懂设备原理、懂法规标准、懂制度要求;五会:会生产操作、会异常分析、会设备巡检、会风险辨识、会应急处置;五能:能遵守工艺纪律、能遵守安全纪律、能遵守劳动纪律、能制止他人违章、能抵制违章指挥),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和行为要求。二是深入学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并组织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五个必须落实”到位。三是选取国内已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四)开展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
1.对照国务院安委办危险化学品专项巡查、安全隐患再排查再会诊再整治再落责专项行动查出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检查排查出的隐患是否全部整改合格、是否出现同类隐患进行检查。
2.检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是否制定停车、开车方案,是否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业绩等监督管理,特别是否落实外委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检查新改扩建装置是否制定开车方案,是否落实“三查四定”(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新、改、扩建项目,是否经原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部门组织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论证。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环境特点,风险评价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risk, and aims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risk prediction and field risk assessment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ccident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特点及风险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广泛分布在高山、平原、河流、山谷等诸多自然环境条件下,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除具有一般建筑产品所具有的流动性大、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带来的安全隐患外,还具有其他一些显著的特点,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
㈠自然条件复杂,环境恶劣水利工程多修建于深山峡谷之中,有的在高海拔地区,有的在高纬度地区,有的在高地震区,相应伴生着如交通不便以及高原缺氧、严寒冰冻、暴雨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
㈡工程规模大,施工作业面广主要是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管理形式多变,工序交替、工种更换、作业面更迭频繁,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
㈢人员流动性大施工现场除少量管理人员外,其余均为根据需要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应变能力较差,加之工种分配的多变性,增加了安全隐患。
㈣分包工程隐患多客观存在的工程分包或隐形分包,导致以包代管,甚至只包不管,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安全管理的隐形杀手。
㈤安全管理投入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中标单价降低,客观上给安全投入造成了隐性影响,加之业主对工期缩短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施工生产中的不可预见性和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㈥管理难度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多数位于偏僻地区,施工现场均为“开敞式”,难以实施有效封闭隔离,给工地设备器材和人员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预测
施工现场危险预测是指定性分析和评价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过程,其目的是预防、控制或减少危险性,提高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从确保安全的愿望出发,寻找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评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析措施的可能性、有效性,以便采取切合实际的对策,把危害与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
㈠危险预测步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预测一般应遵循如下基本步骤:划分评价单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计划评审。其中,划分评价单元是根据评价目标和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划分成若干需要评价的有限单元;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等级判定是指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事故风险的标准值进行风险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和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风险控制计划是指依据风险等级制定的用于控制风险的对策措施。
㈡危险源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显著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变性。总体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气象、交通运输、抢险救灾、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建筑物结构、防火、防爆、采光、运输和生产卫生等方面对涉及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心理性以及作业环境的有毒物浓度、噪声污染、防火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施工过程的物料毒性、腐蚀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控制条件以及操作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四是从施工设备和监测装置的操作条件、作业检查、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以及危害性较大的特殊装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五是从对于接触粉尘、毒物、振动、辐射等特殊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分析。
㈢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常从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材料性质、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等入手,找出可能引发事故或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施工过程或场所的特征,辨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和分析应当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项目部成立后,项目部总工应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实际操作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划分,从前述危险源分析的五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形成本项目系统的危险源调查表,为进行施工现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可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并按照事故风险的标准值进行风险分级。
㈠风险评价方法施工现场风险评价应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重点是对危险源辨识环节提出的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定性评价主要依据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等直接判断其危险性;定量评价则采用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体系要求的各分项指标的具体量化计算,进行施工现场风险的总体评价。
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系统风险性相关的事故可能性、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事故后果、施工经验以及施工管理水平5 个因子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施工现场的风险程度。其中,前3 个因子促进了风险的形成,与风险性大小成正相关,而后2 个因子则对风险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与风险性大小成负相关。据此,可建立式①所示的风险程度与风险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
式中D 为风险等级值;L 为事故可能性;E 为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 为事故后果;为施工经验系数;为施工管理水平系数。为了简化评价过程,结合多年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经验,根据事故可能性、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以及事故后果、施工经验与施工管理水平,分别给出5个评价因子在不同表现程度下的分值,据此评价施工现场的风险程度,各评价因子不同表现程度分值见表1。
表1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不同表现程度取值
㈢风险等级划分施工现场可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照确定前述5 个评价因子的单项分值,按照式①计算风险值,再对照表2 确定的事故风险标准值,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当D
表2事故风险程度评价标准值
四、水利水电工程事故预防对策
水利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在“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从以下三方面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㈠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从顶层领导、部门负责人直至项目班组、操作岗位,逐一分解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安全职责,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切实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好处,从而更加关注安全工作,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格局。
㈡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意识,减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从事故原因分析看,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两个主流因素。因此,预防事故首先要从基础设施与基础管理的综合治理与整顿抓起,加大安全投入,以彻底消除装置性违章,做到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改善作业环境,彻底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其次是通过教育、宣传、奖惩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强化其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行为,自觉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及护具,实现从“被动服从安全管理”到“主动采取安全措施”的转变,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㈢建立健全事故应急系统,降低事故损失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风险,虽然事先对危险源进行了充分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但仍不可能实现完全安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出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油库,安全隐患,辨识,防控
中图分类号:TE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35-01
前言
石油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点,油库中大量成品油的堆聚对油库安全管理提出了重大的考验。在石油转运和存储过程中,油罐、输油管道等设备性能的优劣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是否得当,都会对油库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加上石油本身易燃的特点,想要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就需要对油库各类危险源作出科学合理的辨识,并做好防控措施,准备应急方案。
1.油库安全隐患辨识的总体思路与措施
1.1 全面加强对危险源的研究和评判
危险源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从生产上就决定的可能释放的能量源或者危险物质叫做第一类危险源,这其中包含的可能释放的能量大小就决定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也是我们在生产中最为关注的类别;而第二类危险源是针对可能引发第一类危险源的有关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它属于状态危险源。
危险源的排查辨识主要从现有设备状况、作业内容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具体包括道路建筑物等环境因素,生产作业过程,储罐和收发油等主要装置设备和电气设备。在排查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按照作业操作方式等因素将辨识区块划分为储油、装卸、辅助生产等三个识别单元,然后列出具体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清单,有效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并进行分类。
1.2 做好安全风险评价及相关措施的制定
按照当地的风险等级分类标准,组织相关专业科室、车间对已发现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和落实危险源防控责任。
为确保消除安全隐患,需要对职工现场作业制度(包括班前、班中和班后)进行规范,强化安全风险的他控力度,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需要落实干部的现场安全管控力度。
2.油库安全隐患的辨识与防治措施
2.1 强化对油库危险源的辨识
这里指的危险源主要是油品,它潜在的危险事故就是火灾和爆炸。我们知道,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接触、点火能量。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发生化学反应。油品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它在油库相关设备中存储时,由于设备老化、密封措施不得当等原因会发生泄漏或直接与周围空气相接处,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导致明火能量的传递发生,那么就会造成油库火灾的发生。对于前两个条件我们是无法在根源上克服的,要想杜绝潜在灾难的发生,控制点火能量是我们能够采取的有效措施。而日常生产运营中点火能量可能来自于雷电、碰撞、静电能量等,此外包括生产操作失误在内的人为因素也会产生明火。
2.2 油库及周边雷电危害的防治
雷电的危害可以从三方面展开论述:雷电直击、引入雷电波、雷电反击。
(1)雷电直接攻击:直接遭受雷电攻击可以在瞬间产生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伏特的高电压,这种高能量的冲击电压足以使油库内的各种电器设备在短时间内被烧毁,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击穿电气的绝缘线路,使变压器、发动机等陷入瘫痪,这种灾害是毁灭性的。与此同时,雷电还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尤其当它的强度达到几千安培的级别时,即使是金属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融化甚至于气化,而且,电流产生的高能量会迅速转化成热能,引发设备燃烧,造成火灾、油库爆炸等灾难。
(2)雷电波的引入:它产生危害没有直接遭受雷电攻击来得强烈,但引入雷电波同样会使配电装置遭到破坏,它也能击穿绝缘线路,而且它极易引发易燃易爆物品的燃烧和爆炸。
(3)雷电的反击和遭受雷电直击一样,同样会烧毁电气线路的绝缘层,产生的强电流和强电压引起热能的迅速蹿升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
针对上述罗列的雷电攻击产生的潜在危害,雷电防控工作迫在眉睫,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入消雷器等引雷装置,避免油库罐区遭受雷电的攻击,大地作为良好的导体能够很好地吸收雷电,将其产生的高电压和高电流传入地下,因此,油库在建设时可以选择配备良好的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安全放电通道中;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由于长期暴露在外或是埋藏于地下,防雷设备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磨蚀、生锈、截面积减小等破坏,加上地面作业、土地挖掘等可能造成其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定期对其防雷性能进行检查,对于那些不满足防雷规格的装置要及时更换或维修;雷雨天气应尽量减少收发油室外作业,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避免油气挥发逸散在空气中聚集,一旦遭遇雷电事故,聚集的油气会发生燃烧,牵连周围油罐的安全。
2.3 静电事故的防范
静电的产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对于油品而言,油品之间的相互摩擦,生产过程中油品与容器内壁相互冲击,油滴飞溅与空气发生摩擦等都会产生较强的静电电荷,由于油品的导电性较差,如果这些产生的静电电荷不能及时地疏导,当它们聚集使得其产生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中的击穿场强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此过程必然伴随电火花的产生,只要微量就足以点燃空气中弥散的油蒸汽。此外天气和温度也是影响静电产生的重要因素,干燥的冬季和炎热的气候都是静电易发的情况。
从静电产生的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防治。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减少使用明流灌装和禁止在出油部位绑扎过滤设备,从源头上减少静电的产生。再者,做好静电接地,保证接地装置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加快静电电荷的释放,减少其在油罐或管道的聚集。油库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和规定,在作业期间穿戴防静电衣物和鞋帽。
2.4 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火源
人为点火能量是引发油库火灾的重要原因,要防治灾害的发生就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根治。通常情况下,人为点火能量的来源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将明火携带入内;二是进入防火防爆区的车辆未安装防火装置。不管是哪种情况,油库管理人员都应该加强检查和监督的力度,严格执行标准,对于油区内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线应及时记录并汇报,做到零容忍。同时,行业内部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加强油库安全的管理防控力度
油库安全作为油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周边民众的生活,也是企业提高自身效益和信誉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缺乏合理科学目标,管理队伍素质差等问题,在当下油库安全隐患防控中,我们需要落实好人和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油库安全制度,利用制度的约束力,加强油库安全隐患的防治,做到以安全制度建设为核心,注重安全教育和宣传,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提高现场管理力度,明确职责,严肃纪律,落实各项安全隐患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油库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
结束语
如今油库生产作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对系统控制线路的掌控至关重要。油库安全生产运营始终是石油生产中关键的环节,掌握安全隐患的研究和评价方法,及时做出必要的防控措施是油库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旦该环节操作不到位,酿成灾难,对于石油行业、对各企业以及民众安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因此,各部门需要从火灾危险源出发,加强从管理部门到一线操作员工,从仪器设备到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完善石油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勇,油库安全隐患的辨识与防范措施分析,科技传播,2013.08.
[2] 任全伟,浅谈油库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科技与企业,2013.09.
论文关键词:财务安全,辨识标志,内部控制
一、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从商业巨子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再到行业翘楚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危机的不良影响正逐步从虚拟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2009年6月,美国通用汽车为摆脱困境放下身段,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突然宣布,棕榈岛集团将推迟至少6个月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依然存在,中国企业面临国内需求不足,
二、企业财务安全
企业财务安全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不会因为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的影响内部控制,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企业的财务失败,从而保持一种可
企业从面临风险到陷入危机直至破产消亡,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是风险产生后的事后处理阶段。但纵观整个过程,风险的前一阶段,财务由安全向风险转移阶段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安全隐患具有动态易变性和可逆性,及早察识财务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就能规避
三、企业财务安全
构筑财务安全的防火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风险,而这一切与企业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通常指企业拥有健全的内控制度,措施完善合理,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从而能充分实现管理目标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内部控制,至少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各项指标提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否有效,来辨识财务安全程度,无疑是一个简便且
表1 国外学者预测企业财务安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Fitzpatrick(1932)
19家公司
单个财务比率模型
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
Beaver (1966)
79家经营失败和79家经营成功公司
30个变量,
单变量判别模型
现金流量/负债、流动比率、净收益/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总资产等6个财务比率准确性较高
Altman
(1968)
33家破产和33家非破产公司
5个比率, Z-score模型
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
Blum(1974)
115家财务失败和115家非财务失败公司
多元判别分析方法
选择反映流动性,盈利性和变异性三个方面的财务指标
Altman、Haldeman、Narayanan(1977)
53家破产和58家正常企业
7个变量,
ZETA模型
经营收益/总资产、收益稳定性、利息保障倍数、留存收益与总资产之比、流动比率、普通股权益与总资本之比和普通股权益与总资产之比
Martin
(1977)
58家出现财务危机的银行
25个变量,
Logit回归分析法
总资产收益率、坏账与营业净利润之比、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总贷款与总资产之比
Ohlson
(1980)
105家破产公司,
2058家非破产公司
9个变量,
Probit模型
公司规模(总资产/GNP物价指数后取对数)、资本结构(总负债/总资产)、资产报酬率或来自经营的资金/总负债、短期流动性(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Aziz、Emanuel(1988)
表2 国内学者预测企业财务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陈静(1999)
27家ST和27家非ST公司
多元线性分析
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陈晓等(2000)
38家ST公司
1260种变量组合,Logit回归
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
吴世农、卢贤义(2001)
70家财务困境公司,
70家财务正常公司
21个变量,预警模型
盈利增长指数、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和资产周转率
姜秀华、孙铮(2001)
42家ST和42家非ST公司
Logit预测模型
毛利率、其它应收款与总资产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股权集中系数,公司治理变量(股权集中度)
章之旺(2004)
60家财务困境和120家正常公司
logistic
现金流量比率
王克敏(2005)
128家ST公司,非ST公司
5个变量,logist
引入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
吴超鹏、吴世农(2005)
540家价值损害型上市公司
20个变量, 人工神经网络法
总资产收益率、股票超额收益率、公司治理指数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
郭斌等(2006)
1265个正常类到期的实际贷款样本、890个违约类样本
30个指标,Logit模型
贷款期限和M2增长率这两个非财务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陈燕和廖冠民(2006)
104家上市公司
Logit模型
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安全均具有显著影响
钱爱民、张淑君和程幸(
由上表可以看
(1)从方法来看,泰勒级数展开式、事件历史分析、遗传算法、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在最近几年相继应用于相关的研究
(2)从研究的数量和指标解释力来看,财务指标结合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的方向。在财务解释变量的选择上,以资产
由此可得,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从财务指标来看,负债比率和营业利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
四、结论与启
(1)建立财务安全指标体系对企业内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财务安全测度的准确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错误的筹资决策、资产流动性较差、盈利能力低下、公司治理机构的影响、行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使财务活动本
(2)科学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安全的基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一方面是出于防护性需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
(3)确立财务安全指标并结合非财务指标内部控制,引入财务内部控制有效的变量,构建财务安全体系,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证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出建设性需要,及时暴露财务管理方面的弱点,保护财务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企业发展。
身和环境的变得复杂多样,这些都是财务不安全的原因所在。由此看来,财务安全与否不是仅由某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使企业处在财务安全状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
示
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综合观察,比较有解释力;从非财务指标来看,公司治理变量、审计信息比较有解释力。
负债表比率和现金量表比率为主;在非财务变量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审计信息,股东持股比率等方面。
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而国内的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模型。
出:
2008)
31家ST公司
13个变量、主成份分析路基回归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可以提前两年对公司财务危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郑育书和刘沂佩(2008)
50家财务危机公司,
50家财务正常公司
6个变量,Logit和Granger检验
负债比率和营业利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比率
安全的代表性方法
/td> 49家破产公司内部控制,49家正常公司
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Lawson现金流量等式
Theodossiou (1993)
197家经营正常公司,62家经营失败公司
CUSUM模型
固定资产/总资产、净营运资本/总资产、每股股利/每股市价、存货/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收入/总资产
全的代表性方法
操作性很强的办法。以下将国内外学者预测企业财务安全的代表性方法归纳总结如表1、表2所示。
包括标准明确;措施适用;着眼全局;信息及时;控制灵活。二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即所建立的关于内控的规章制度在实际中能否得到合理有效执行,能否实现目标,至少包括企业有强烈的建立和推行内控系统的意愿;管理层有较高的监测、指导、协调、监督能力;员工素质符合内控要求。
的识别分辨
危机,避免破产。此外,企业财务安全具有全面性。财务安全隐患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对财务安全的全面性认识,有助于从企业全局出发,寻找财务活动中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特征、度量及控制方法,并对财务安全隐患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正确地判断和衡量企业财务风险。
持续的财务状态(蒲春燕,2009)。企业财务安全的特征包括合理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产结构、正常的生产经营、科学的财务控制(廖爽英,2007)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概念的界定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通胀预期等重重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自身财务安全,辨识财务安全程度,及早发现危机隐患内部控制,有效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财务安全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内部财务控制新视角,比较分析财务安全测评指标的解释能力,提炼出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希望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和企业加强自身财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br> 标志;内部控制
,提炼出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希望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和企业加强自身财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 100029)
,李小燕
制的视角
辨识标志
木衣提
学院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蒲春燕,孙璐.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研究[J].财会通讯,2009(1)
[2]Fitzpatrick P. A Comparisonof the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Companies[R].Washington:The Accountants Publishing Company, 1931.
[3]Beaver W H. Financial Ratios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6,4(3):71-111.
[4]Ohlson J. Financial Ratios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 109-131.
[5]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
[6]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7]姜秀华,孙铮.治理弱化与财务危机:一个预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1(5)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执行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为内容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实化、有形化,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以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为重点,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贸企业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建立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所有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和考核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提高全员守法自觉性,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要强化落实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要在岗在位、盯守现场,确保安全。
3.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要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要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班组和一线从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二)以建立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为重点,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企业要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安全技术团队。到2021年底前,各规模以上工贸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
2.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结合企业装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等,组织有经验的岗位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为员工提供操作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必须严格禁止的行为和异常情况下紧急处置步骤和方法。
3.强化安全投入。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严禁违规挪作他用,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严格落实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支持政策,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及时更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企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劳动保护,配齐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4.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要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结果。
5.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类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和行业专业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自主建设,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九个方面,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企业要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过程中,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改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020年12月31日前,全县所有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至少达到三级标准;小微企业按照《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4〕17号)开展达标创建。
6.强化安全文化引领约束。企业要结合实际,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将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激励、凝聚、约束作用,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员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促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的共同认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逐步形成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和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以设备设施风险源头管控为重点,强化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设备设施的源头安全管理。企业要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选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本质安全型设备设施。加强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淘汰、更换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的、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结合企业特点,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生产效率。
2.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科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持续更新完善。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评估,加强动态分级管理,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档案,实现“一企一清单”。
3.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重点环节,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4.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风险管控和报告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和报告工作全面负责,要按照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要求,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定期向相关监管部门报送风险清单。
(四)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2020年底前,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严格落实治理措施。企业要按照有关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并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2021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要全部利用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及时更新本单位信息、上报隐患自查自改情况,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管理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2022年底前,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以专业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为重点,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
1.建立完善企业安全承诺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在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等情况。
2.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2020年底前,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存在以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生产监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违规更改工艺流程,破坏监测监控设施,以及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迟报事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
3.充分发挥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深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9010-2019),鼓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通过实施安责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31日前)。按照统一部署,各工贸企业要进行全面安排,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二)组织实施(2020年8月至12月)。各工贸企业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推动重点工作、研究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促进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重点推动(2021年)。各工贸企业要坚持统筹推进、持续深入、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紧盯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实施等重点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相关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逐项推动落实。要梳理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成果,报送县应急局,供学习推广。
各工贸企业要总结形成本专题年度工作报告,于相应年度11月20日前报县应急局。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各相关企业要将本实施方案与相关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
(二)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动员和引导从业人员,全面理解、参与和推进专题行动,营造浓厚的氛围,确保专题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市和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全梳理、找痛点、定措施、猛攻坚”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整治重点、深化责任落实、狠抓源头治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控制一般事故,坚决根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建党100周年、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描绘好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盯影响本地、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分析研究,拿出管用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紧盯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各项任务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加强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挖掘各类风险隐患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快政策治本、源头管控、科技提升,着力解决历史性、根本性问题。
坚持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回头看攻坚战。按照重大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特点,组织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科学分析、辨识安全风险。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要主动采取防、管、控措施,把安全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各企业要在风险辨识管控的基础上,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即绘制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分布图,根据四色图对安全风险制作告知牌和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同时对员工进行风险管控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全面梳理出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辨识管控的重大安全风险,列出清单,逐一进行“回头看”,确保管控到位。
(二)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零攻坚战。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健全隐患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严格实行挂牌督办治理,并建立台账,定期督促调度整改情况。推进隐患“清零”。确保2021年底,企业自查、各级检查发现的一般隐患,全部限期整改到位;重大隐患原则上年内整改到位,确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三)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攻坚战。结合我镇实际以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烟花爆竹、消防、工贸、城镇运行、特种设备、校园、农林水行业领域为重点,紧盯无证、无资质、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资质)范围从事生产、开釆、经营、建设、储存、运输等活动,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瞒报、谎报、退报生产安全事故,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等非法违法行为,铁心硬手、重拳出击,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措施,该停产的坚决停产,该关闭的依法关闭;联合惩戒、诚信体系、黑名单等制度作用,切实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四)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提升攻坚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监管执法专业人员力量,积极参与市执法人员培训活动,提高监管执法水平。行政执法文书标准;依托网络,采取全覆盖执法检查,确保监管执法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五)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攻坚战。以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为导向,以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为核心,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人员比例提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凡发生亡人责任事故的一律重新参加培训并经培训。
(六)开展公共安全文化建设攻坚战。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活动。以“互联网+“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安全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平台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引领、警示、教育和规范作用,加强事故警示教育,高危行业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每季度至少蛆织全体职工观看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鼓励检举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加强灾害事故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安全体验场馆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认真落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持续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浓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提升全民安全生产和科学应急意识,真正实现以文化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抓好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七)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攻坚战。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应急演练,依法建设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各相关单位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的管理,进一步督导企业应急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指导各类园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进一步统筹全镇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镇应急小分队,推行规范化管理、训练、作战和保障,打造一支符合我镇应急特点地方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加强重点专业救援队伍装备的配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四、整治步骤
从2021年3月至12月,分为3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1年3月)。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全面总结三年行动前两阶段工作情况,结合本地、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深入分析研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攻坚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员,要通过动员部署会、微信助推、短信速递、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十大攻坚战”具体内容及有关措施,营造浓厚攻坚氛围。
(二)实施攻坚(2021年4月至9月)。各村(居)委会、各有关单位要围绕市目标任务清单(详见附件),照单全收,结合本地单位实际,抽调骨干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责任落实,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部门联动、系统推进,采取现场办公、“开小灶”等措施,加大攻坚力度,确保有效管用。要突出长效长治,对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不仅治标更要治本,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长治久安。
(三)评估提升(2021年10月至12月)。各村(居)委会、各单位要对“十大攻坚战”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先进,着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弱项,攻坚克难补齐短板,确保集中攻坚取得实效,为下一个三年行动提供坚实基础,扎实推进我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攻坚领导小组,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应急办、综冶办、派出所、交警中队、宣伟线、农林水线、民政线、文化线、财政线和负责中小学校长、各村(居)委会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应急办,具体组织协调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各村(居)委会书记和各单位负责人同志是本地、本部门攻坚行动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组织开展本地、本行业领域攻坚行动。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开展自查自改。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省实施细则,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研究指导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分析评估本行业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认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督促、指导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抓好统筹协调。各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攻坚行动落地落实,坚持分工,合作的总原则,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实现长效长治,推进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