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

第1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关键词: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难点;对策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思想为其内涵、以文化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现象。在企业内进行廉政文化建设需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把企业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找出一条新的企业反腐倡廉的好路子,以发挥廉政文化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

一、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问题

1.企业内部缺少廉政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

作为大众化的一种企业文化,廉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但是,我国当前的企业大环境不利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是当今企业内部腐败文化潜滋暗长,腐败势力强大。腐败文化的潜滋暗长,极易形成一种纵腐暗流。在企业腐败文化气氛之下,清正廉洁干部往往会被孤立,难以容身。而那些宣扬正气的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内也是步履维艰。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市场经济文化的制约。市场经济的求利性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它的一些规则理念发生异化,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对企业廉政文化的思想领地产生威胁。

2.廉政文化建设缺少企业各方面工作合力的支撑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综合工程,只靠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整个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然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一些部门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党组的工作,它们只要形式上配合好就可以,不用出大力。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企业党组处于一种单打独斗的尴尬状态。

3.企业缺少廉政文化建设的经济推力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廉政文化一样具有高消费的特性,对企业经济状况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经济状况不好的企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很容易受到成本的制约影响,不会像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那样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内可以形成铺天盖地之势,我们把廉政文化建设在两者之间开展的情况进行下对比就可以看出其真正的差距最终也体现在企业的经济能力上。大企业因经济推力的作用,再加上积淀了较深的企业文化资源,职工文化活动比较丰富,组织相关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就显得容易些;而经济基础薄弱的小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单调,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显得困难许多。

4.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缺少文化活力渗透

企业文化活力和文化内容是其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生命力。但是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两多一少”的弊端。一是奖励式的创作多。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产生一些企业内部的廉政文化精品,但参与者少,不能产生互动效果。二是传统式的创作多。但这些创作大多是略显弘扬传统有余,而又时代气息不足。这在广大企业职工内部难以产生清新的激荡力。反衬出企业现代廉政文化素材的缺乏和创作的疲软。三是针对性的内容少。现在有些企业虽然廉政文化建设搞得看似热闹,但其内容很多都不具备针对性。既没有认真考虑企业本身的反腐倡廉实际情况,也忽视了职工的文化需求。

5.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缺少相应的信息张力

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信息虽然有着广泛的传播媒体,但是信息达到的有效度不足,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例如大部分企业廉政建设的相关网页信息更新过慢,很多企业仍旧采用老套的展览、板报、公益广告牌等行式, “说教”、“灌输”的方式已经很难吸引职工对廉政建设给予应有的热情和关注。

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选择

面对当前我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重困难,企业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借助广义的教育共性理论,按照人性化和能动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1.提升企业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

要提升企业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就需要正确把握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要有以下三种认识。一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反腐败除了要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去,还要在全企业防止腐败文化的渗透,营造激浊扬清的文化氛围。可见,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种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决定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累效性。职工对于廉政文化建设各方面的评价,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它是一项长期战略而非短期行为。作为长期永久的基础工程建设。三是企业职工要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公众性。企业要建设廉政文化,就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职工普及的廉政教育,将职工拥有的权益公之于众,以此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全部职工之间的工作合力。

2.增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力

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是一项创新型的事业,符合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从根本抓起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要旗贴鲜明地予以坚持和落实。在其推进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安排,逐渐推进。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宣传阵地的拓展延伸求突破,这其实就是要疏通企业内部的廉政文化传播渠道的问题。企业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其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关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增强企业反腐倡廉宣传的声势和效果。二是在强化企业试点的示范效能上求突破。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化的收益是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准则。这一理论引用到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也很有借鉴意义。实际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要讲求一种投入产出比。不过,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3.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的结合力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不同部门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协调,以发挥最大化的工作效能的过程。因此,企业可以把廉政文化建设与职工文明教育、职工德育教育、职工社区文化建设等多项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让廉政文化通过这些载体影响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传媒的协作。让传媒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企业内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情况,使他们更好地策划和推出有社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担负宣传教育任务的社会团体的协作,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廉政教育活动与其他宣传教育活动融为一体,齐抓共管。三是加强企业与各行业管理部门的协作。各行业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廉政教育,以确保企业廉政文化效果的根本所在。

4.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需要以长效机制作为有力保障。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企业要明确党组牵头的规范程序,制定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具体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效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性的保障机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给予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效的经济保障。

综上所述,企业廉政建设只有注入企业文化的基因之后,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只要通过企业切实的努力,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当前的困难局面只是暂时的,企业最终会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明哲,刘光峰.廉政文化建设论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 江雪松.腐败的传统文化分析与廉政文化建设[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3] 刘汇.论廉政文化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 郭佑安.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6.

第2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星眼管窥

2014年5月30日,济南市清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济南市清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下设6个管理处、4个全资子公司和2个分公司,在职职工800余人。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原水供应、城市供水、生态补水、项目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近年来,清源集团公司创办了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以“安全供水、服务民生”为企业宗旨;以“安全优先、水质优良、管理优化、效益优胜”为企业目标;以“团结、进取、创新、和谐”为企业精神;以“抓安全、促生产、供好水、服好务”为核心理念,以“抓管理、促服务、出效益”为经营理念;以“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为服务理念。创建了“碧水清源 尚德至善”的企业文化品牌,以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发展,确保济南市的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现代企业文化》(以下简称“文化”):作为城市供水企业,安全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请介绍一下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上是如何夯实基础管理的?

魏长学:近年来,公司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为全体职工所接受与遵循的,具有企业本土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作风态度和安全管理机制。

为加强“碧水清源”品牌建设,开展了“安全优质年”活动,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一方面强化职工素质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途径,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勇于攻坚克难,解决关键性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具有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意识,在职工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把安全变成职工的需要,把确保安全生产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公司一项长远任务。通过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建立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严格控制各种风险,让职工通过参与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个人、企业以及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职工健康、企业安全、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文化:公司结合“碧水清源 尚德至善”的企业文化品牌,制定了哪些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制度?

魏长学: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定位,制定并完善了《党委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董事会议事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国有企业重要制度,同时在选人用人、人才队伍培养等人事管理方面建立相应制度,共修订《综合管理制度汇编》及《党工团制度汇》90余条,形成了用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改进工作作风的常态化建设,逐步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机制。

积极开展多项文化管理活动。公司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开展了“管理优化年”“管理提升年”“风险管理年”和“问题管理年”活动。通过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服务、学习、素养”为主要内容的9S管理;“建立全面预算、全员岗位承诺和全员考核”的“三全”管理模式;“寻标、对标、赶标、超标”的四标管理,“消除差距”的消差管理;“岗位风险,班组风险,科室、水源地、泵站风险,处室、管理处风险,公司风险”五层分解的风险管理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管理中产生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问题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方法的创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方向、干有目标,严格遵章守纪,由执行向管理转变,大大提升了职工的企业归属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文化:公司一贯重视加强廉政建设,从而保障队伍安全。在倡导为民务实作风的良好文化氛围上,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魏长学:公司上下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学习,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开展了“学、强党性、做合格党员,找差距、促提升、做优秀党员”,“我是党员我担当”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强化学习平台作用。近年来,公司党委先后开辟了清源讲堂、党员课堂等学习平台,其中党员课堂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党建工作情况,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公司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同时各支部在充分利用“”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创新了党员微信课堂、实境课堂、党建理论研讨会等特色学习模式,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切实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创新廉政工作新思路。开展了“纪检监督卡”发放工作。“监督卡”是由集团公司纪委统一印制,机关处室、各管理处、子公司与外单位发生业务关系时,将监督卡送达合作单位,并及时做好登记,上报公司纪委备档。“监督卡”的发放既是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党员干部防范风险意识的重要举措,对集团公司与合作单位起到了双向监督的作用,对合作期间的违规违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与遏制。

为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更好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公司党委制定了工作谈话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个别谈话与集体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谈话人数不低于部门职工人数比例的10%。谈话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上下级之间的了解,使廉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使广大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印制廉政文化展板、廉政文化手册;下发了“两准则”“一条例”等学习资料;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大讨论活动;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文化:在创建文明单位的道路上,公司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拓展品牌建设的辐射力?

魏长学:清源集团公司自2012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以来,一直保持至今。

扩大企业文化宣传平台。2012年,完成了公司网站的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实现了二级后台管理,栏目清晰明确,内容丰富充实,稿件质量逐年提升。创建了集团公司内部季刊《清声源韵》,及时传达上级组织重大部署精神,反映行业最新动态,刊载职工原创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喜爱和欢迎。目前,该杂志由创刊伊始的20版扩增为50版,已编印29期。同时注重与时俱进,紧跟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相继开辟了公司博客、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交流宣传渠道。

弘扬传统文化。2013年以来,公司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职工的道德水平,号召职工认真学习并积极践行《弟子规》,同时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持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印制传统文化读本《道德经道经》《道德经德经》《大学中庸》。同时,以“道德讲堂”为阵地,常态化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职工诵读经典,交流心得,使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涌现出济南市道德模范、拾金不昧等社会榜样、道德楷模。

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载体,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使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强化共识。积极组织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清明徒步祭扫”“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我爱泉城文明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回馈社会、感恩他人的目的,营造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努力把文明创建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公司党支部多次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展现了热心公益事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切实为群众真心k实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坚持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文明基层单位”“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系列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公司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文化:现代企业仅仅依靠严格管理与制度保障进行管理已经远远不够,重视和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魏长学:是的。公司在10年的发展与探索中找出了一条企业文化与人文关怀相辅相成的经营道路,获得了职工的认可与好评。

2009年筹建了公司“爱心基金”,8年来,通过爱心基金这一载体对60余位病困职工进行救助,使职工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公司定期开展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比赛。开展“书香水利”读一本好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以建党纪念日为主题的重温入党誓词、演讲比赛、红歌演唱会等主题活动。开展水文化标语征集,水生态建设征文活动,不断延伸和拓展品牌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3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关键词 行政文化 特色 观念文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复合的文化,它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它是不断被塑造同时也是不断自我重塑的一个过程。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行政文化构成及其特点,我国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影响以及加强建设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途径等方面加以简要阐述。

一、行政文化简述

行政文化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培育、生成的行政观念、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以及物质形态要素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在行政体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由行政物态文化、行政行为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观念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

要建设我国行政文化,除了构成之外,必须要将其特点加以简析。行政文化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特定的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但相对于其他文化形态,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1、鲜明政治性。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式,它总是与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相适应,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观点和意向,反映着他们的利益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集团意识色彩。

2、相对强制性。在现实社会中,行政文化一方面来源于观念、信仰与习惯,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行政活动的法律、政策、条例、制度、规定之中。而这些都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另外行政文化在实现方式上。除了主要通过行为评价外,还要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强制推行。

3、社会示范性。行政文化的主体是行政人员。他们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对社会价值具有再分配作用,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领导、组织、控制、协调的地位。由于行政职业的特殊性,使得行政文化不仅对行政人员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具有影响作用,而且也会向整个社会扩散、辐射,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特性。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

由于受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对于现代行政文化在很大层面具有相当大的裨益,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岁月中,无数圣贤之士将高沽的行为和深邃的智慧留传给后人。传统是不能被消解的,它只可以转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内化为现代公务员的精神,而由于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创造文化的源泉,所以传统文化内化并不断转化成的现代公务员精神课题填充到现在行政文化当中作为很好的精神内核。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速,传统文化在行政文化塑造中存在的积弊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1)重个人修养轻制度安排。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内圣外王”等思想,把治国平天下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联系起来,使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倾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行为模式对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中国古代典籍少有谈及正规制度的安排。(2)重人治而轻法治。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来维持。人治提倡圣君贤人、道德教化;人治主张因人而异、任人唯亲;人治推崇个人权威、专制体制,夸大了当权者个人的作用,把当权者个人置于法律之上,这就为个人随心所欲,以言代法开了方便之门。这种轻法治现象不仅不利于依法治国,而且还助长了腐败的滋生,败坏了行政廉洁的良好风气。(3)重层级节制轻民主参与。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经过演化,逐渐形成了封建官僚文化,注重层级节制,轻民主参与,甚至将管理活动神秘化,形成“官本位”思想和衙门作风。“官本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行政系统内部出现“家长制”、“长官意志”等现象。衙门作风表现为政府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缺乏公仆意识和公共服务思想。严格的等级制带来的后果是下对上的绝对服从甚至造成依附型人格。(4)重维持而轻创新。受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在行政活动中,人人自危,畏手畏脚,按部就班,不敢不愿意也不善于去尝试新思想、新点子、新举措。(5)重形式而轻绩效。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传统公共行政文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形式主义。其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在现实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有的热衷于摆架子,吃吃喝喝,形成了“全力搞接待,抽空抓工作”的局面。

三、加强我国行政文化建设途径

既然行政文化是由行政观念文化、行政规范文化、行政行为文化、行政物态文化等要素构成的,那么在行政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中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行政观念文化建设。

第4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廉洁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充分发挥廉洁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功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对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应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切入点,引导青年学生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线。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

高校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是造就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一片净土。然而,从当前的形势看,腐败问题已经蔓延到高校。某些大学生沾染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出现了“请客吃饭拉选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现象,一些学生组织也逐渐被异化,甚至成为藏污纳垢之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夹杂着大量西方社会文化思潮、错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造成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国家的接班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两者在知识内容、结构层次、教育对象、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因此,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为大学生提前接种“反腐疫苗”,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重视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应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把廉洁教育与学科建设、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地把廉洁文化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生在思想上趋向成熟,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能消化吸收理论学习内容。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作为主要载体,深入挖掘并整合现有课程中的廉洁教育资源,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和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受到廉洁教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逐步形成廉洁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

二、以“基础课”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廉洁意识,牢固树立拒腐防线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意见》所指出的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以及法制的教育,与“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全相符,所以大学生廉洁教育应当首先以“基础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把廉洁教育内化到大学生的思想中。

1.明志爱国,廉洁修身,传承礼义廉耻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某些大学生受传统“官本位”价值观和现实社会中某些官员腐败行为的影响,把当官与物质享受和特权等同起来。以这样的出发点把当官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必然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使社会更加腐败。“基础课”的思想教育版块要求大学生充分认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明确生活的目标,正确认识权力,远离腐败的陷阱。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中,引导学生认清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倡导报效国家、为国献身的民族精神,同时摒弃那些、损公肥私的不法行为,做忠诚的爱国者。

道德教育是廉洁教育的基石,道德水准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大学生拒腐防变意识和廉洁意识。“基础课”道德教育版块中,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有对公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我国的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为,“礼义廉耻”积淀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精粹,是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主要内容。礼义廉耻的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以文明的行为方式进行交流,以正直公正的品行对社会行为进行判断与制约,以“不苟取”的姿态对待富足商品的社会,以自知自尊的德性自觉地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和培养也起着规范和指引的作用。除去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中的“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要求的“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也都包含着廉洁的内容,可以结合真实案例,向大学生揭示腐败的危害,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对道德价值的分析能力,抵制和批评不利于社会主义主导方向的误导性价值观,在激烈的道德价值冲突面前做出抉择,从而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行为。

2.明法知畏,廉洁自律,维护公平正义

法治是治理腐败的必备手段,也是确立和保证公民权利的最佳选择。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大学生不仅应从思想道德角度树立廉政思想,更应从社会法治发展角度形成民主与法治的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基础课”的法制教育版块不仅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同时着重培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具备的法律素质。通过系统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我国的民法、刑法等主要的部门法,使大学生了解廉政建设中的法律法规,熟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作为公民应承担的相关责任。通过持续、广泛地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强化作为公民的权利意识是遏制腐败的前提。同时,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有“畏”字。法律制度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畏惧心理,明白一旦走上的道路,不仅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会为自己带来法律的严惩。

三、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廉洁教育实效性

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空洞的、说教式的和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只会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弱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甚至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基础课”中渗透廉洁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在授课中要积极采用多种手段,结合现实,贴近生活,使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学习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努力提高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确保廉洁教育真正进头脑。

首先,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关心自身的切身利益,比如教育公平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如何解答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是否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直接影响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材,精心选择感人事例进行重点阐释,通过正面典型的激励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使遵纪守法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

第5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探索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和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服务对象参与管理,增强发展活力。倡导单声珍藏文物馆、周志高书法馆、红五星画院的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培育更加多元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已转制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引进实施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用核心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各种形式文化企业发展。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创作主题和创作规划,引导创作主体深入生活,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菜单配送”等方式,实现“送文化”和“要文化”的有效对接,让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为人民共享。

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市创成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启动、两区申报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市力争创建6个以上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加快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紧扣人民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推进各市(区)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免费开放。推动镇(街)综合文化站等级达标率达到80%以上。深入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农家书屋“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70%以上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四送”工程等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全年举办“百团千场”文艺演出100场以上,“百姓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月均演出2场以上,市淮剧团送戏下乡100场以上,每个乡镇每年有4场以上演出,每村每年放映12场电影。加大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改善排练演出条件,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三、提高文艺创作生产水平

用足用好各级激励政策和资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精心组织重点文艺创作生产和重大文艺活动。

促进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力争推出1-2个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艺精品,打造2-3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剧目。认真组织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群星奖”、“五星工程奖”、国家和省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重大赛事评选。组织开展好全市年度文艺创作培训班和全市新创文艺节目调演,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

推进文化“走出去”工程。精心组织和举办好2014梅兰芳艺术节、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做好“梅兰芳艺术奖”、“银杏奖”、年度“新创文艺节目奖”等文艺创作奖项评审工作,加强与省内外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塑造、提升、推介本地文化品牌,扩大我市文化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扎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做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联合规划部门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展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做好撤市建区后文保单位的重新公布工作,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全市博物馆建设工作,鼓励和支持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发展。加强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明确市、区两级文物管理职能。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2014年文化遗产日、文物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认真编纂市第五批“非遗”名录,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加快建设市“非遗”展示馆,稳步发展扬派盆景产业园、老行当文化产业集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加大力度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围绕打造全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抓好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提升工程,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支持泰兴乐器制造、高港壁纸产业基地等加快发展,打造一批错位竞争、差别发展,独具竞争力的地域特色园区,力争创成一批新的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鼓励扶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木雕、盆景、玉石等工艺美术产业壮大规模,引导和培育新型智慧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版权作品对外交流,组织优秀原创作品、产品参加版权交易会、文博会等大型博览会。

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努力招引一批适合在布局的文化大企业、大项目。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鼓励产业的文化植入,推进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新兴文化业态。

六、强化广电管理职能

根据发展需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础、促完善的标准,加快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快建设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及市级广播电视监管平台,完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严防各类突发事件和破坏行为,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敏感时期、重点时段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规范全市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许可管理,规范节目内容、频率、频道、功率等技术参数。

提高广电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在全市开展创建省“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区)”活动,力争全面完成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区)的目标。新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万户,力争总数达165万户以上,行政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数化率达9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期末全市有线电视行政入户率达95%的目标任务。加强电影放映、荧屏广告、卫星电视接收等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市场销售“小耳朵”专项整治活动,创建省级“无小耳朵”先进市。深化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放映18000场农村公益电影。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力度,力争各市(区)均有一批作品获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节目政府奖。

七、着力抓好新闻出版(版权)工作

坚持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生活,不断提高新闻出版(版权)工作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实施省“书香”活动方案,以开展“乐学”读书节等活动为重点,积极推进书香建设,组建成立“市全民阅读推进会”,兴化市、区、区争创省书香建设试点县(市、区)。继续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以全面推进农家书屋通借通还为抓手,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推进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数字化阅读、网络化管理和功能拓展。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加强版权保护工作。将版权工作与新闻出版工作相融合,与企业转型升级相融合,与提高全民版权意识相融合,推进壁纸生产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版权有偿转让,扩大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选取一家企业创争省级版权示范单位。指导市开展登记工作,继续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严格监管出版物市场。扎实开展2014年度“清源”、“净网”、“秋风”等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全市“扫黄打非”信息员管理体系,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定时督查和暗访,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格落地查人。

八、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环境

落实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文化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文件处理、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区域协作等工作机制,以及文化市场日常巡查机制。完善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市场管理网络,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开展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根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依法经营、优质服务、遵章守纪”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充分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管员等志愿者队伍的力量,重点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者的法规培训,对违法违规行为严管重罚。加强文化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认真开展“每月一法”等学法用法活动,完善“以案说法”案件分析研究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执法工作水平,形成上下联动、逐步规范的执法工作机制。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文广新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领会关于“三个必然要求”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四句话”总要求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各项工怍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好自身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遗产保护、产业发展和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干出新成效,用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用各项工作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第6篇:传统文化与廉政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用管理;制度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23-03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推动了社会转型,也给政治、法律、文化与道德等领域带来剧烈冲荡。因为旧的信用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中已根深蒂固,而此时顺应新体制的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致使社会变革中发生许多失信行为,并日渐变成阻扰这场变革的极大障碍。要遏制中国社会失信的浊流,尤其是企业信用的严重短缺,就必须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致力为新的国家信用体系提供良好的发育成长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道德诚信环境氛围

企业信用很大程度是构建在企业间信任和诚信的理念基石之上,借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加以维护。讲究信用伦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公德。因此应注重对企业的信用观念与信用道德的宣传、教育培训,加强企业信用伦理建设。坚决摒弃互不信任和银行的钱不用还的错误思想,将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力量,增强员工的信用意识。要全员积极参与,加快把信用观念转化为各自行为准则。引导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开展更富针对性的活动,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增强企业信用建设责任感,建立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伦理观和信用观[1]。建立完善“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的最终主体依赖是企业自身。企业要遵守道德,应正确把握自主、求利、竞争这三个导向: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自主导向,自动地按有形的手(法律、法规和政策)和无形的手(道德价值观念)来约束、调节。其次,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除追求各自特殊利益外,还要关注社会共同利益,不能重利轻义,更不能唯利是图,而要树立“义利共生”的经营理念。最后,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其实质是科技与道德的竞争,引导经济主体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竞争力。

二、加强有效监管的信用法制环境制衡

目前我国缺乏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市场的法律基础和环境,立法尚未对企业信用进行具体、系统的规定。对信用的管理还停留在原始水平,仅靠社会舆论和道德去约束,缺乏对信用的经济制裁、法律制裁等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改变目前信用约束软化的局面,加快立法,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信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 加强信用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当前迫切需要制定遵守企业信用,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商业秘密等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在中国的信用管理立法初始阶段,应分两部分着手进行。一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实施对提供不真实数据者进行惩罚做准备。二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的新法案。与此同时,关于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当前急需重点在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行为规范和惩戒准则、企业退出制度这三方面加以完善。

2. 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抓好法律责任的贯彻落实。在诉讼审判方面,法院要提高审判效率,规定受理审结的时限,以在尽可能短时间内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胜诉人的权益。政府部门要突出公正原则,避免地方保护、人情关系干扰案件审理的弊端;司法机关和政府管理机构还要大力加强执行力度,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追究债务人违约侵权责任,维护法律的权威。此外要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保证政策与法律的充分一致,使政策成为加强法治、强化信用关系的有力武器。

3. 鼓励并重奖公民举报,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进一步健全投诉举报热线、消费者协会以及政府执法部门联络网,设立案件举报奖励制度、商业信用评价制度、合同信誉公示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执法协调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信用监管合力[2]。总之,要多方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形成一种诚信的社会道德氛围,营造市场公平的诚信社会。而诚信机制是最好的利益保护机制。

三、创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体制

在社会转型期,信用失范的泛滥成灾与现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以往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抵触冲突,导致了信用状况的日趋恶化。有关结果表明,企业假账的首要根源不在企业行业之内,企业假账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所以,如要根本上祛除信用失范现象,必须及时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杜绝信用失范产生的体制漏洞。

1. 推进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企分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减少政府审批事项,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堵塞一切寻租腐败现象,切实维护经济环境。其中最迫切任务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应实行决策、行政与考核的民主化和政务程序化,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供“阳光政策”,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重点加强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企产权多元化应落实到位,减少“国家信用”,抵卸“权利信用”,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真正按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督机制,加大对经营者行为约束力度。还要关注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从根本上规范民营企业不良经营行为,培育合格的市场经营主体。

2.重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健全,确使各类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为经济活动规范化运作创造条件。为了确使各类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创建国家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前瞻性规划,对征信主体和业务流程进行确定和规范,并制定配套法规文件。要把政府政策引导与信用担保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支持环境。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建设诚信政府,营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必定是促进企业克服短视行为,增强生命预期,共建信用机制的战略选择。

3. 加强企业信用监督,培植企业良好信用,整顿规范企业信用秩序。塑造良好的信用关系,需要广泛有力的社会监督,需要加快形成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的社会氛围。为此要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督的力度,强化法律、金融和经济部门的各项监督,严厉查处违法失信企业,违者必究,严格审查经济业务的合法合理性,防止弄虚作假,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 建立信用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的自律管理作用。完善信用市场体系的核心是积极发展包含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信用担保等内容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立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是加强企业信用自律的基本措施。当前我国信用服务行业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也应及时成立行业协会,建立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民间管理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中介机构在政府信息基础上深度开发,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征信公司集中,形成素质高、规模大、信誉好的中介服务公司[3]。

四、健全优良齐备的技术环境保障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及网络技术的支撑,必须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为企业信用制度提供先进优越的技术保障。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使得传输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传输成本也大大降低。因此我国要建立企业或个人信用制度,重要内容就是要进行高效率传输网络的技术建设。

首先,推进我国企业信用专用网络的建立,通过企业信用专用网络实行专线采信,提高数码保密技术水平,防止网络盗取和泄密等违法行为发生,维护网络安全。其次,抓紧“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开发企业或个人社会记录大型数据库,为企业或个人各自建有一份电子化档案,同时开通会员专线网上查询服务,实现社会管理的信息化[4]。最后,大力普及电子化支付手段,推行金融电子化建设,有效地减少社会上的现金流通,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程度,起到支持企业或个人信用交易发展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的作用。

五、强化完善稳健的企业信用风险环境控制

企业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引导企业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就成为有效发挥信用功能、防范信用风险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其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自身的命运,也直接关系银行信贷资金使用好坏和效益高低,对银行信用风险有重要影响。我国企业信用活动的风险多由独家主体即银行来承担,对银行预期收益已经直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必须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社会化管理,强化企业信用制度风险控制的效果。

1. 政府机构联手治理,多管齐下,共同支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和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积极培育多元化社会信用中介机构,规范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信用报告帮助其防范信用风险,通过中介机构特有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社会监督惩罚机制的有效形成,使企业的失信成本远高于失信所获的“收益”,促进社会信用秩序根本好转。

2. 健全我国企业的担保抵押与信贷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补偿资金,建立紧急补偿机制。大力发展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信用再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由政府全额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逐步形成分散中介机构担保风险的信用辅助体系。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类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为银行提供保障。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企业还款能力的风险系数。目前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及保险制度的改革,以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其中,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尤为紧迫。应当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基金筹集、运营良性循环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分散信用风险。基金经办机构在保证正常支付和安全性、流动性前提下,可依法将社会保障基金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证券基金组合投资,以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因顾虑社会稳定问题而引发企业失信风险。

4. 加快信用工具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服务工具体系。有效利用先进的信用工具,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应积极开展商业票据融资,大力发展多种信用形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行信用工具创新,探索建立信用证券化制度,推行资产证券化,以满足市场经济各种信用活动的不同需求。应加快实现信用工具的票据化、电子化,使信用工具的发展与当代信息化的步伐同时前行。

六、发挥自律高效的信用服务环境作用

完善信用市场体系的核心是积极发展包含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信用担保等内容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立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是加强企业信用自律的基本措施。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在于联系本行业或本分支的从业者,从事行业自律方面的建设,同时为同业者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参与政府公共或议会的院外活动,替本行业争取利益。行业协会还提供信用管理的专业教育、举办从业执照的培训和考试,举办会员大会和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发行出版物、募集资金支持信用管理研究课题等。

当前我国信用服务行业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也应及时成立行业协会,建立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民间管理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高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组织化程度,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中介机构在政府信息基础上深度开发,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其业务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征信公司集中,形成素质高、规模大、信誉好的中介服务公司。

建立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与其它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的联通互补机制,动员和组织履约守信的企业、个人或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成立信用联盟。通过发展区域性中间机构管理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提高信用中介机构自身信用,为企业在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提供更多更好服务,进而为企业信用建立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叶.企业信用制度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 56-59.

[2]沃键,徐晔.会计信用评价信息的开放与共享[J].生产力研究,2008, (2): 12-16.

[3]华宇虹,王关义.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信用体系建设构想[J].商场现代化,2009 ,(6): 31-33.

[4]王引.美国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2009,(3): 25-27.

[5]Valarie A. Zeithaml, Mary J. Bitner. Ethics Commmerce Marketing.McGraw-Hill Companies, December 6, 2007: 77-80.

Probe int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Credit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

Xu Guanqun1,Ye Chenyi2,Liu Leixin2 (1.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Department, Baoy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29, China; 2. Accounting School,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