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劳动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研究

第1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现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56-03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级大力倡导将剩余农村留守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但是,由于城市对现有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户籍等制度性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影响,还有大约4.97亿劳动力继续在农村生活。那么,如何让农村留守劳动力在自己的本土建设家园、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教育是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么,教育如何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农村留守劳动力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目前,对于留守劳动力的研究还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留守劳动力养老等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对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移培训方面研究,对如何开展本土化适应当地农民致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地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开展针对性、实效性远远不够。

一、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现状与分析

教育需求包括国家需求和个体需求。本研究中教育需求是指农村留守劳动力个体需求,它是农村留守劳动力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潜在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教育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规模、速度、水平和结构的需要和要求。不同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对教育的需求既千差万别又有共同之处。

(一)农村留守劳动力基本特征

农村留守劳动力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的人口特征、从业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对其教育需求影响很大。

1.人口特征。从年龄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年龄35―55岁年龄段,占到农村留守劳动力的86%。35岁以下留守劳动力比例非常低。从性别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女性比例略高。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以初中(57.%)和小学(21%)文化程度居多,高中(14%)和大专(2%)以上文化程度,还有一少部分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2.从业特征。农村留守劳动力从业的主渠道还是传统农林牧副渔。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出现典型兼业性就业。

3.文化特征。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二是继续教育严重不足,连续三年来仅有不到10%的农民接受过劳动技术培训;三是文化生活单一,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本土文化事业衰落,农民文化生活以看电视、打麻将、聊天为主,从事读书、看报等发展性文化活动寥寥无几。甚至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趁虚而入,填补了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需求空白。

4.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调研情况来看,连续三年来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在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中的比重很低,农村留守劳动力收人主要来自养殖业、交通运输业、个体工商业等产业。消费情况也是反映农村留守劳动力经济状况的重要方面。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家庭支出主要在三个方面:就医、子女教育、盖房子。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

1.总体教育需求情况。农村留守劳动力接受教育愿望十分强烈。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留守劳动力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农村留守劳动力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对教育的期望值非常高,接受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通过接受某种程度的教育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甚至改变命运。调查反映,几乎100%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致富能力和社会地位。

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总体前景广阔。农村留守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80%左右。无论从农村发展实际和农业基础地位来看,还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不可能一夜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不可能简单地从“农业人口”到“非农业人口”身份符号变革。相当一批农村留守劳动力必须在自己的家园发家致富,开创美好生活。

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征。农村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留守劳动力从业结构和收入渠道深刻变化,整个农村正在实现战略转型。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职业结构、社会分层和发展目标等发生变化,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出现多层次和多元化。

2.农业生产技术教育需求。农业生产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第一职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基本稳定,主要是对农业优良品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相关病虫害防治方法两个方面需求为主。主要希望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经济作物为主。

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技术获得途径,主要希望通过电视、农资门市部、技术培训讲座、基层农技服务站等方面来获得。从农村留守劳动力社会心理来讲,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部门,是值得信赖的,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小,能够降低他们的内心担忧。因为,农村留守劳动力承担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非常弱。

3.非农生产技术教育需求。非农生产经济收益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经济收益中所占比重非常高。从调查来看,非农收入占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的76%以上。比如,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大大活跃农村经济市场。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都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才实现致富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对这些产业领域的知识需求也非常旺盛。

对于非常生产技术教育,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机构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非农产业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高,力争“精准细”。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接受比较系统专门培训,确实掌握劳动技能。将近90%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接受非农生产技术教育。

4.经营管理知识教育需求。从调研来看,目前农村留守劳动力不是生产不出优质的农产品,也不是提供不了优质的服务。他们最大的困惑是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农业进行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的能力,对市场前景和价格变化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是影响农民致富的关键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对市场的掌握和判断主要依靠在外工作亲朋好友等了解市场变化。他们对市场前景、经营方法和管理知识等方面教育需求是十分强烈的,特别

是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

对于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希望通过短期培训、广播电视、读书看报、实践总结等途径来学习获得。因为生产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方面,需要基本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践经验积累。

5.文化卫生知识教育需求。受各种因为影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农村留守劳动力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途径有看电视、打麻将。只有个别农村留守劳动力能够读书、上网。农村电影、戏剧、社火等传统文化生活已经基本停办。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身心健康,也影响其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比较强烈的,主要包括科学常识、计算机等信息化知识、道德风尚等方面内容。

农村留守劳动力家庭就医花费是其家庭三大支出之一,也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留守劳动力发展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及其家庭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渴望的。从调查来看,他们主要对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饮食、作息等)需求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减少患病机会。一方面,能够减少消费;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家庭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沉闷心情,增强生活幸福感。

对于文化卫生知识,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通过短期培训、报刊自学、跟着能人学等方式获得。这主要是文化自身特点以及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文化的感悟方式决定。文化卫生知识对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来说固然重要,但不是吃饭本领,没有其他需求那么强烈。所以,希望通过文化自觉来慢慢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三)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制约因素

1.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基础、兴趣爱好、从事职业、职业满意度、学技术动力、个人主观认识等因素。从调查来看,个人特征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显著。其中个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影响更为明显,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高、经济基础越好的农村留守劳动教育需求最为强烈。

2.教育条件。教育条件是指教育活动时间、地点、周期、层次、方式等培训活动客观条件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积极性的影响。调查发现,培训条件即培训活动属性也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但是这些因素影响不是非常明显,主要是因素影响培训机会和培训收益,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需求。其中培训层次和培训方式影响相对明显,这两个要素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接受教育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因为农村留守劳动力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技能差异较大并且相对较低。

3.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指农村留守劳动力获得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受教育活动频次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农村留守劳动力自身影响。从调查来看,教育活动频次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更为明显。面对培训机会,他们都会努力去克服各种因素,争取教育机会,积极去参与受教育活动。所以,只要能够提供适合农村留守劳动力相适应的教育活动,农村留守劳动力都能积极参与。

4.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指教育活动的产生的作用,也就是对农村留守劳动力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从调查来看,教育收益与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关系显著,教育收益越高,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就越大。他们是十分朴素的,也是十分实惠的,由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参与教育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从中受益。

二、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农村留守劳动力具有鲜明群体特征,但是教育需求受群体特征影响不是很大。在人口特征、从业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中,对教育需求影响最为显著的两个因素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其中文化特征影响最为强烈。经济基础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没有文化程度那么显著。

2.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十分强烈,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开发。面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农村留守劳动力个人诉求,需要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他们教育需求出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对于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稳中有升;非农产业劳动技术需求最为旺盛,特别是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生产技术教育最为明显;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受到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精英阶层的青睐;文化卫生知识教育需求开始受到关注。

3.教育收益是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的关键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有强烈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诉求,他们是否选择参与教育活动的关键就是看能否从中获得提升自我的作用。

(二)发展建议

1.构建适应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体系。在制定教育政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国家战略需要,同时也应该考虑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尽快实现农村12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农村留守劳动力客观需要和主观诉求,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重新构建适应国家需要和农村留守劳动力需要的教育供给体系。

第2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首先农村中比较常见的劳动力转移的就是升学转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每年有很多青年考入高中、大学、中职院校等,可以说升学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区域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我国农村教育观念革新的重要体现;其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些年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大有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提升、初中、高中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升学率上升,这些受到教育的农村人口掌握了大量专业技能,就业能力明显提升,不再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中,这实际上为他们在城市中寻找就业机会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条件;最后,从农村人口的观念上来说,受到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其目光不再局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思想比以前更加开阔,也不再满足于面朝黄背朝天的生活,希望寻找到更多的创收机会,过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因此进军城市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总结来说就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观念的革新,其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

(二)发展农村教育成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劳动力大量转移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实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并且,各个国家已经认识到农村教育在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里以日本为例,日本本身的义务教育就普及的非常好,文盲率处于世界最低水平,在这样的良好基础上,日本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除了普及高中教育以外,还在农村开展职业训练,使农民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这部分农村人口在掌握新技能以后,非常愿意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可以说以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是非常成功的思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奏效,农村劳动力在接受更多教育以后,能够迅速适应非农业环境,其综合素质并不比城市劳动力差,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阶段,产业结构处于进一步优化之中,为了使劳动力转移到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通过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增大,虽然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是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农民收入过低,导致没有过多剩余资金投入到教育中,这对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地区倾斜,最重要的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舍,为其免费提供住宿,减轻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压力,同时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设施、多媒体设施以及图书馆等,为学龄儿童和少年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继续落实义务教育政策,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教育中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无论是基础教育教师,还是一些专业职能教师,平均受教育水平都不高,一方面年轻教师数量不多,另一方面现有教师中民办教师转正居多,这就导致教学理念不够创新,教学方法落后,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因此,要想通过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来促进劳动力转移,就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投身到农村教育中去;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师编制,消除区域间编制的不平衡问题;第三,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偏远地区支教一年或两年,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要求农村任教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使自己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政府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协调,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计划,并将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联系起来;其次,农业职业教育要不断革新办学目标,除了培养农业技能以外,同样要重视非农业技能的培养,通过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指引方向,充分了解当前工业经济形势,明确哪些岗位缺口最大,并将这些岗位的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农村劳动力接受完教育、来到城市以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就业,这不仅填补了城市岗位缺口,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信心;第三,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与相关教育部门建立联系,保证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持续下去,为实现农民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重视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教育是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要深入到农民工群体中,了解其技能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同时要通过村级政府、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培训计划,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另外,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还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很大影响,村级政府要了解每个学龄儿童的家庭状况,保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避免出现儿童失学现象,如果父母都在城市打工,校方要为其提供住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对其进行照顾,为进城务工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三、总结

第3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5-01

一、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根据对相关农业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民收入有重要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高的农业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也较高,在文盲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很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影响收入水平的高低,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收入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地区农民收入是保障教育发展的前提,收入低的地区无法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收入高的地区则可以较好的保证受教育的程度和时限,使农村劳动力有一个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影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从而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素养好的农村劳动力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较低,大多进入第二、三产业发展,收入较高;而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较低级的农业生产,影响了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农村劳动力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术与经营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极大地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程度不是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相关资料显示,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收入一般要高过未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无论从事的是否为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都有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在生产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从而制约着收入的增加。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更加倾向于在企业和服务业等非农领域创收,而没有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培训与否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的就业,从而影响着农民收入。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上更有优势,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表现明显,他们大多有能力选择规范严格素质较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自主选择性较强,不用依赖通过各种关系来找到就业机会,他们有能力选择就业地区,可以选择经济发展环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发达地区就业。培训使他们增强的就业能力、提升了自身素质,有着广泛的就业选择空间,这就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会有力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经济发展的越好,农民收入越高,就会更加重视培训工作,就能通过劳动力培训持续地提升劳动生产经营的效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所以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有利于农村经济长期繁荣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应当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培训的能力和水平,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培训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三、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与农业发展其他关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在经济学的视域下,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对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水平产生影响,在其他因素(如土地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否和提升程度,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培训程度,所以,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就可以积累农村农业的人力资本,提高农村农业人力资源的效率,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基础。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加快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和价格也不稳定,农民收入有下滑的趋势,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这其中既有农业自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程度较低、农民自身素养水平偏低造成的,这是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就不能准确的分析判断市场需求,市场预见能力差,同时缺乏组织对应市场生产农产品的能力,更加没有运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所需技术与知识的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而又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大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为提升农民文化科技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后的就业是农村劳动力的双向选择,这样的机制造就了不管是城镇就业还是农业内部的就业都需要有必备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关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能力越高、素质越强,越倾向转移,就业机会和空间越大,收入也越高。同时,城镇化进程也需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转化为市民,关键在就业,这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程度,农村劳动力整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是决定由农民变为市民的关键。素质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既容易就业,有了生存基础,又可以融入城镇,有了发展空间。所以,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4).

第4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投资;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068-02

一、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我国是一个有着显著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而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固有的显著制约因素。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涉及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大系统,关系到许多复杂的规律和原则,其切入点和立足出发点却始终是在农民。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它的农业劳动力比例是相当大的,占据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9%,它的人口基数也占据了省人口总量的54.9%。伴随整个国家社会科学技术的不停发展进步,经济发展更加显著的加快,湖南省的劳动力资源质量偏低、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偏低。农村农业的劳动力将出现大量的剩余,这种状况是不利于本省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是一种阻碍。故对本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主要围绕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这一主题,分别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等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

二、理论分析

1.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指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一种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它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让它在劳动力的市场上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湖南教育基本投资基本情况(见图1)。

2.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变迁包括制度、产业、意识层面三个部分的转变。产业层面是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制度层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路径的根据,它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框架;意识层面是劳动力的经济层面变革的表现形式,能够形成新的形成方式,而且构成了劳动力效率跟进的源泉。总而言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是由于在城市能够积累更高的人力资本。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只有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才能让劳动力成功转型。伴随社会结构的更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处模式都必须向新的方向转移。实现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是达成社会的经济转型的关键方式。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见图2)。

3.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研究数据表明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的影响,Huffman(1980)对276个被研究的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的结论发现教育能够直接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非农就业的概率,并且计算出它的弹性是1.2。Zhao(1995)对于北京市的昌平区几千户农户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979―1985年,农村的劳动力被教育的年限每增加一年,他们能够进入非农的产业部门的就业概率就会上涨三个百分点。

三、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择。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基于转移回报率,转移难度和自身状况。因此可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率,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第一产业在GDP中的贡献变化率作为解释变量,且假设数据是平稳的。

2.模型的构建。从2004―2014年《湖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可以得到(见表1)。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所以模型回归方程为:

第5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一、中国和美国的劳动合同法的差距在80年 

    1938年,美国因为大的经济萧条和经济危机,出台了FLSA法案法令,叫做《公平劳动标准法案》(the fair labor standards act),核心目的是用尽可能低的工资成本提供大量的岗位,以解决经济大萧条情况下的就业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FLSA法令明确规定了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准杓,通过限制工作时间等以增加劳动人数和解决就业,同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这个法令由联邦劳工部负责贯彻执行。 

    2008年,中国的新劳动法才有了类似的规定,比如把工作时间规定为40小时,之前规定的是44小时。这个步伐和美国差距了整整80年。 

    二、中美两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差距在6.6倍 

    美国政府公布的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显示,美国公民个人年收入低于45060美元或已婚家庭收入低于50270美元的,可以获得税收抵免即免税待遇。按美元和人民币比例1:6.22的比例换算,相当于个人年收入280273.2元、月收入23356.1元是可以免税的,而现在中国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这个起征点是总收入减去社保和公积金缴纳等之后的数字。中美两国的个税起征点相比差6.6倍,这也是国民收入的差距体现。 

    三、结论 

    第一,  两国的经济实力差距是明显的,特别是在老百姓的层面。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中,目前能关注到的,就是就业率的问题,每年能解决多少人就业,而美国的劳工部则关注每年职工工伤人数的环比,关注每小时钟点工费用标准的核算,以2012年为例,美国最低钟点工标准为每小时7.5美元,换算人民币为46.65元,而中国同期钟点工每小时为13.5元,美国的钟点工工资标准是中国的3.45倍。这些细微经济层面的差距,是中国政府职能改进的奋斗目标,也是人民幸福的量化指标目标。 

第6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劳动力流动;农村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16-03

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是在中国传统的重伦理人情轻物质利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呈现出一种差序的格局。所谓的差序格局即为: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是相同的[1]。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传统的中国农村就是以家庭,或者是扩大了的家庭(家族)家乡为基础,从事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家族的关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虽然有时候这种血缘关系非常的疏远。同乡关系则是一种地缘关系,由于居住于同一个地方,具有相同相近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而结成的关系。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地缘关系,都是呈现出差序格局,即由近及远,由亲而疏。

而西方社会则呈现出一种“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这是一种以个人为社会之基本单位的结构模式。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义务关系,突出规则和制度,特别是正式的成文的规则和制度。自16世纪起,西方国家通过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制度,包括以市场和价格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以权利义务、民主自由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几个世纪的发展,使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发展的比较成熟。

中西方社会结构格局的相同点在于每种社会结构都是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都是适应当时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发展的结果。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所以发展成注重权利义务,规则契约和制度的团体社会格局模式。中国却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发展成为重伦理人情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无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社会格局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各自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当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地区,种种迹象表明着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结构模式正在建立。由于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存在久远,它的解构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当然,这个推动力已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将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3]。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不仅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不变,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基本不变。农村的社会结构发展呈现出一种被“锁定”状态,这是乡土中国最显著的社会结构格局特征。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来打破这种状态,推动农村的社会结构改进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要素在农村劳动力流出后将会重新流转。现阶段农民离开土地后,在保留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将土地有偿或无偿归还或暂时归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经济组织发包,进行规模化经营。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中国土地制度现状讲,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应该引导土地朝这个方向流转。也可以暂时由他人代管,按各自的贡献分配土地收入。无论何种方式,都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当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后,土地的劳动投入减少,势必会以资本和技术替代之,这有利于土地的单位劳动报酬率提高。不仅提高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也提高了劳动力的单位报酬率。有利于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此外,能够留在农村,从事土地的规模承包经营的农民,必是富有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经营模式。他们的生产经营,有力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出人员带回的工资或者是汇款。其中的一部分资金必然会投入到农业中去,或者是农村中的第三产业,这在整体上必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学者对有外出打工的样本户调查访问发现,外出劳动者每年人均带回6 476.92元,这部分现今大多用于改善生活的开支和农业投资上[4]。二是,由于外出,使得农村的劳动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势必以资本和技术来替代,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本化科技化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留守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治理结构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农村治理结构模式是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的村民自治。然而,实际上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却是乡镇政府任命的。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农民开始对乡村政治抱有越来越高的热情。随着参与率的提高,他们开始要求农村治理的话语权,选举自己满意的代表。根据周大鸣在江西所做的田野调查表明:外出务工者影响着农村的政治结构。外出务工对乡村政治的影响,主要通过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多倾向于接受能致富会赚钱的村长和书记,如果他们没有外出的经历,没有致富的经验,就很难赢得村民的信赖[5]。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一大批富有现代经济意识的农村精英脱颖而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影响、带动农村的发展。

(四)劳动力流动对农民的非农化和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只有很少的部分回流到农村,根据学者的研究,回流的比例并不大,如在江苏省北部,回流数量占迁移总数的1/4[6]。白南生通过对农业大省安徽和四川两省的调查发现回流人数占外出和曾经外出劳动力的28.5%[7]。绝大部分务工者留在或者暂时留在城市,使得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中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到农村后,他们更愿意从事非农的产业。这都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中以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后,农村的社会阶层就处在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深度发展,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将更加剧烈。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向团体格局社会格局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乡土中国的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的社会关系转向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职业的关系――业缘的关系。业缘关系的确立不再依靠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依靠的是正式的规则和制度。通过规范的经济规则、契约和制度来实现个人与经济社会联系。在经济社会中,正式的有效的规则和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传统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存在却囿于狭小的血缘和地缘之间。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要求有充分的信息。但是,信息的获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传统农村信息的获得仅靠熟人,基本上没有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这也造成了信息供需双方的不对称。市场的交易出现极大的不信用,造成信息成本的二次附加。信息的不完备使得契约的签订存在欺诈的陷阱,农村的信用状况总体水平不高。但是,毕竟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向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转变,从血缘、地缘开始向以利益为核心的业缘关系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社会的基本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和平等的社会制度建立的过程。

相比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优化具有更多的困难。在尊奉人际关系的农村社会,正式的社会规格和制度难以真正的实行下去。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出城乡“固化”状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开始从生产组织制度方面打破这种状态。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措施,因为农村依旧是农村,农村的封闭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真正使农村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他们在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去寻找工作。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因职业联系而存在的业缘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他们通过政府的职业宣传、用工厂家的招工广告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寻找工作,不再依靠熟人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多的是为农村带来观念和发展的思想。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现代化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市场、职业观念开始影响农村。

中国的农村在保持差序社会结构格局的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使这种传统的乡土社会格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迁。纵观整个农村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更像一种混合的结构模式。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基于职业的联系关系要比血缘关系强得多。当中西部的农民流转到东部沿海地区时候,中西部的农村社会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展望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有效地缓解了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也从根本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得的收入高于农村务农的收入,所以外出务工对农民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农村并没有和农民同步发展,农民是富裕了,农村依旧相对贫困。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当剩余劳动力流出殆尽的时候,农村社会又能凭借什么因素发展?

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恐怕要从制度上找其破解方法。农民基于经济利益外出务工,完全符合经济学上经济人的假设。对于农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对于农村来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也基本上属于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相对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农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是值得思考的。农村的真正发展,需要有一个对农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的存在。

农村的制度变迁,是有阶段性的,也是具体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当农民流出达到一定规模时候,应适时调整农村土地关系,恢复其作为生产要素本来功能,把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让土地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报酬。第二,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业的工场化经营和农业经营者、农业工人的存在。第三,继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村劳动力得以流动的关键是积极培植和发育农村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能够顺畅流动[8]。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为农村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

规范的、完善的组织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就是一个制度的扬弃过程。原有的、不规范的、不符合时展的制度应被废除,规范的,完善的社会制度逐步地被建立健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逐步瓦解,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逐步的确立。总之,通过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富裕、文明、现代的新农村。当前,中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尚处在转轨阶段,即由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社会阶层处在分化组合之中。这是社会转型期无法回避的现象。良好的规则制度是促进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舒尔茨.转变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张永丽,等.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0,(1).

[5]於培.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G]//周大鸣.外出务工与输出地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蔡,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Rural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 Research Based On Labor Force Flowing Angle of View

SHI Bing-b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第7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企业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中外合资、外资企业的介入,导致企业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虽然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岗位。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颇为严峻。许多企业招聘更加严格,许多高校毕业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涌入市场,就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等各种手段提高了就业率,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城镇就业为例,全国城镇就业状况较好,超额完成就业计划,如图1。但因各种原因部分职业人员流动率较大,其中,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没有下降的趋势。

在待就业者人数增加的同时,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岗位。按供需人数而言,需求差距理应较小。但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求职者自身能力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吻合等原因,出现就业、招聘两难的局面: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人才。

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个人方面:从高校毕业生来看(1)自我定位不清晰,求职目标不够明确。(2)专业知识匮乏,缺乏工作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也不足,难以胜任岗位要求。(3)心理素质低,承压和受挫能力较弱。(4)不了解经济、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多数人致力于进入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不愿进私营企业或其他小企业,不愿响应国家号召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以及艰苦边远的贫困地区就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他们文化知识匮乏,无技能、无学历,单纯的依靠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从下岗再就业者来看他们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弱,学习能力和精力不足,缺乏技能,不易接受新知识和文化。

高校方面:(1)专业课程设置和使用教材老化。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更新教材,多数教材偏理论且老化。(2)老师教学内容僵硬,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实脱轨,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指导,不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轻视职业生涯规划。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毕业指导单纯的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方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策略。(4)与社会和企业脱轨。多数学校与校外合作较少,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变化调整培养方案。由麦可思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

社会和政府方面:(1)指导力度不足。经济和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较大,但指导性和政策落实性不足。2)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业法律保障不健全,危害求职者合法权益,导致失业率增加。

二、企业需求现状及特点

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可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也不相同。相关信息表明: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5.6%,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0.9%,比之前的需求减少0.1%,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5%。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9.3%,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3.2%、33.1%和9.1%;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1%。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容纳的求职人数最多。

对若干大城市的调查数据可知:(1)63.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和女性的需求比重分别为34.6%、29.2%。(2)87.5%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所要求。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和25–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6.3%、36.8%。(3)约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21.3%、36.6%、17%和8.9%。[2]

在求职中,应聘者是一个身具多种素质的综合体,有些能力是可以被看到的,有些能力是不易察觉的。Maclelland教授在人员招聘方面提出的素质冰山图表明:行为、知识和技能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可以合衡量;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应聘者潜在的素质,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

央视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过调查,结果显示:(1)雇主最重视面试者的素质主要有: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淡吐表达、个性特征、形象气质(重视程度由高到低)。(2)在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的能力主要有: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创新精神(关注程度由高到低)。[3]

台湾青辅会对毕业生就业力进行调查,所归纳核心就业能力主要有:良好工作态度、稳定度及抗压性、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意愿及可塑性、表达沟通能力、发掘及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与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外语能力。[4]

综上可知,企业招聘需求的一般特征可以归纳为:(1)基础能力(Basis)。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迅速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执行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等。(2)专业能力(Specialization)。主要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工作经验,特殊的工作技能等。(3)创新能力(Innovation)。主要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善于利用发散性思维,冲破沉浮观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他方面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心理素质,职业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语能力,职业规划,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其中,企业特别重视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强的人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缩短培训期和磨合期,尽快创造工作效益。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就业对策分析

只有求职者拥有竞争优势或符合企业要求的就业能力,才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对于就业能力,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此解读不一。综合而言是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是求职者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抓住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并能胜任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分析企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个人、高校、企业和社会四方面着手,提出如下对策。

(一)全方位提升自身就业力

应届毕业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后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和动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职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提高专业水平和其他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外语能力,以便增加竞争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面。(3)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前了解熟悉工作环境和本专业的工作内容。(4)关注时政和职场动态。关注经济动态、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调整求职心态。关注求职节目,听取职场达人意见,从应聘过程中学习应试技巧。全面培养创新意识,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注意:(1)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2)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多元化就业,在农村从事畜牧业或自主创业。下岗再就业者应当回炉学习,并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提升自我。

(二)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就业力

高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学分制改革和课程设置。放宽对学制的限制,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可自愿选择性学习。[5]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2)提高对老师招聘和授课的要求。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引入或参考国外的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2002年推广试用的就业能力记分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专注和执着的态度等。(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就要求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初步的职业规划,逐步修改完善。毕业时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择业,讲解经济政策形势和应试技巧等。(4)注重专业实习。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和其他高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5)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或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职业规划,谈论求职准备,工作心得等。

(三)校企联合,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企业应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企业可以到高校招聘,送职工到高校学习理论知识,与学校签订协议委托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以送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请企业负责人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传达职业箴言、就职前准备要求及职业精神等。双方互通招聘及就业信息,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四)国家和社会应当加强监督指引

辅助建立校企之间的联系并强化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合作法制化、公正化。实施政策激励制度,为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提供一些资金补助;对于支援边疆和偏远、贫穷村镇的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奖励和优惠补助;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或其他人群给予政策优惠和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监督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应征入伍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热和金融危机等背景下,求职者若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综合利用各方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力;企业若要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学校联合、与社会接轨。政府和社会也应从各方辅助,致力于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努力打造满足企业招聘需求的优秀人才,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等的就难困难局面。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lO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204.

[2]中国就业网.http:///.

[3]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4]台湾青辅会.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Z].2006.

第8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经历了从低速增长到较快增长的发展历程,逐渐走出了徘徊状态,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如表1所示。

从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93%以上,构成了农村居民的基本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逐年攀升,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1943.86元,比2000年增加1470.18元,年均增长15.2%,其间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6%;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3.9%提高到35.2%,十年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这充分证明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河南是中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2010年,全省农业人口为7109万,占常住人口的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9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河南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围绕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以落实河南省省政府与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签署的“共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主线,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千方百计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新增10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980亿元,人均年劳务收入8380元,比2009年增加873元,增幅达11.63%。

(二)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河南省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的提出,采取大力招商策略,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大量吸引外部资金。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下,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2010年,河南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142万人,占48.33%,与2009年相比,省内转移增加123万人,增幅为12.07%。

2、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转移就业主要力量。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30岁以下的占总量的50%以上,说明80后、90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河南省外出务工的主要力量。

3、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多。目前河南省12个县市被授予“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称号,数量居全国首位。培育出“林州建筑”、“长垣厨师”等有较大规模的劳务品牌95个,涉及30个行业50多个工种,初步形成了建筑、服装、餐饮、电子、家政、装卸、采摘等成规模的优势劳务产业。

4、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向高层次过渡。部分农村转移人员通过自身打拼,逐步走上了企业技术岗位和管理阶层;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本领,积累了一定资本,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返乡创业当起了老板。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不可低估的力量。

5、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目前河南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12个月以上的达到933.13万人,平均外出务工时间由2005年的7.5个月提高到目前的10个月。

二、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薄弱,就业服务对农村和农民覆盖不够

目前,全省1400多家就业中介机构和800多家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几乎全部在城市,多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存在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没有办公场所的困境,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机构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二)业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回乡创业农民工比例较低

河南省目前回乡创业人数仅占到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95%。同时,由于创业观念滞后、缺乏开办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低、规模较小,生存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三)城市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务工农民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尚未得到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部分务工群体,由于城市户籍制度尚未改革到位,很难获得城镇户口,无法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权利,且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城镇住房,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农村内部的“推力”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艰苦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条件好的区域转移。

2、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推动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

3、有限的耕地面积维持不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劳动力不得不外出从业或从事非农行业。

4、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与非农产业相比反差较大,农民愿意从事非农产业。

(二)充分发挥城镇的“虹吸”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虹吸”主要来自于城市,属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包括城市环境的吸引,收入、子女就学、公共服务等引力作用。

(三)加快政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就业、创业和到城镇就业的外部环境

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近期出台的“限购令”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四)努力消除就业空间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城市中就业困难群体激增,大学生、退伍军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也要求解决就业就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工转移的就业的空间、渠道更加狭窄。因此,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和渠道就更为紧迫。1、完成服务网络;2、输出基地化;3、培训层次化。

(五)消除产业转移的障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带来新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辛小柏.“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

第9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