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高效课堂推进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推进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课堂推进方案

第1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推进;关系

一、独学与对学、群学的关系

独学、对学、群学是“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独学其实质是自主探究学习,是学习的核心;对学、群学其实质是学生两两之间、组内学生之间、班内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是对独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目前课堂中有一种怪象,教师一味地组织学生开展对学、群学,却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表面上课堂热闹非凡,其实对学、群学问题价值不大,有的根本毫无价值,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研究表明70%左右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靠自学完成。“高效课堂”倡导合作学习,推行对学、群学并不是不要自学,而是要通过合作,生生之间结对或学生共同参与解决自学有困难的问题,说到底是把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包揽的问题交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二、教案与导学案的关系

教案以教为中心,导学案以学为中心;教案服务于教师,为教师上好课预设教学方案,导学案服务于学生,为学生自学提供学习方案。“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旨在引导教师更多地将关注点由重视教法设计向重视学法设计转变,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鲜活的生成问题。但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有些学校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案又要编写导学案。实际上教案主要用于应付各类检查,导学案主要用于教改实验,教案与导学案并存却又用途相悖导致教师心生抱怨又疲于应付,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教改的热情。“高效课堂”解放的不仅仅是学生,更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减轻教师无谓的负担,教师不必再为应付检查写教案,而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导学案编写上。导学案的编写要注重对教材重组,关注学法指导,以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切忌用要求代替方法,更要杜绝资料搬家使导学案变身为习题集的倾向产生。

三、课堂检测与课外作业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检测和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效课堂”要求“堂堂清”,教学检测被纳入课堂教学,于是在有些学校又产生了一种怪象,既组织当堂检测,又布置课外作业,还要学生完成学辅资料,而且内容重复,无形之中又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课改精神相悖。“高效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使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如果课改一搞,课内进行检测而课外作业依然未减,而且作业内容课内课外又是老面孔且重复出现,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认同感势必会被过重的课业负担冲淡,无形也会影响学生参与教改的积极性。“高效课堂”关键要课内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检测要将课后作业和学辅资料有机整合,并按照基础型、拓展提高型分类设置,力戒资料搬家,课外作业则以实践活动为主,不再设置书面作业。

四、教学模式与学科特色的关系

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基本程式,在这种基本程式下派生出了“三三六”“271”“五步三查”等好多可行可学可推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教学模式的运用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尤其在课改初期有效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流程和教学行为,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解决了新课改推进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但有些学校和教师“为模是举”,一味地追求模式,不论学科特点只管套用现成模式,导致“高效课堂”模式化,更严重的是不论学校实际、不分学科套用一种模式,使五彩纷呈的教学失去了自身特色,导致课改成为“千课一模”“千校一面”,这既不利于“高效课堂”,更不是课改的初衷。推进“高效课堂”必要的模式必不可少,但当新的课堂结构构建后,就要自觉地“破模”,再建模,最终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学科特色的模式;模式一旦建成,更不能一招鲜吃遍天下,而要不断创新、发展,及时顺应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更多体现的是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对教材的处理、对学情的了解、对教学资源的支配,是教师教学验的展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其实质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生成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疑惑、独特的体验、生活的状态,是学生生命现状的张扬,其彰显的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讲究预设的精彩;“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生成的意想不到;“高效课堂”强调多学少教,教服务于学,但并不排除预设,而且对预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发展预设;好的课堂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以下文章由工作总结网小编推荐!

一学年来,我校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强化。我作为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以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工作重点,以创建高效课堂示范学校和“三好一星”活动为契机,着力推进师资队伍业务素质提高,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外出培训与校本研究并进,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我认为,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知识丰厚,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教法学法研究到位,日常教学中就能够游刃有余,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的高素质,才有教学的高质量。一学年中,我不失时机地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加学科业务培训,骨干教师分别到滨州、博兴、枣庄、寿光、青岛、济南、上海等地听课学习、培训达40余人次,有一百五十余人次到县直小学参加高效课堂展示听评课研讨等业务活动,使全体教师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们还多次邀请县第一实验小学名师来校听课指导,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新信息,学习新教法。

校本培训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式,每学期初,我都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分学科安排一学期的校本研修内容,在每周的集体业务学习时间落实。本学期带领老师们组织了高效课堂创建和“三好一星”系列活动,学习高效课堂标准,分小组听评课,评选出了本校各科课堂教学名师十二名,我本人参加听课评课130多节,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搭建起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使业务能力和专业理论有效融合,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让更多的教师走上了县、市、省级优质课评选的讲台,一批教坛新秀脱颖而出,一学年内有16节课获奖,其中2节获省级奖,优质课获奖率比去年番一翻。

二、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第3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效率;积极性

一、教师积极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模式

课堂是否高效和老师的备课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虽然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但是注意力也同样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一个规整、有序、高效的教学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堂重点,从而集中精力进行攻破。因此,老师要积极备课,将课堂重点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做一个规划,并准备几套教学方案,这样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做及时的调整。有备无患,方能百战不殆。

二、丰富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

一个好的教学方案,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其目的,完成高效教学。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学习新鲜事物上也表现出较快的学习速度。但是与此同时,其遗忘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老师要重内容,更要重过程,以不断的记忆刺激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并且通过教学手段的调整来提高他们吸收课堂知识的速度。创新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结合小组学习方法、趣味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利于学生接受,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实践,加深印象。

三、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发展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当中,要加强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推进课堂。而且还要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这样逻辑思维强的基础课,老师更要让学生步步为营,清楚明白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使得数学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总之,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协调教师、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三者合理、高效地运用到数学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以及应用能力。让小学数学打实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也培养科学学习的观念。

第4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一、别树一帜:循环大课堂的产生

循环大课堂是在学习和借鉴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原来是一所落后的农村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在校长崔其升带领下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十年磨一剑,终于创造了教学的奇迹。兖州一中认真学习了杜郎口模式,并且把这一模式从鲁西引种到鲁西南,然后对这一模式进行借鉴、发展、完善,从而创出循环大课堂。可以说,没有杜郎口模式也就没有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是在“教学孵化室”里具体产生的。所谓“教学孵化室”,就是教师举行公开课的一个大厅。大厅的前方有5块黑板,用来让学生板书,边上还有1块大黑板备用,学生8、9个人一组围在一起学习。学校每天都在“教学孵化室”安排公开课,让老师们去上、去品、去研究。结果,循环大课堂就在“教学孵化室”里产生了。

循环大课堂产生的诱因是课堂教学的低效。兖州一中的课改源自一项调查结果。他们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竟高达38%,而高效学习率不到50%!“两率”调查结果充分反映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正是为了改变教学的低效,创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高效学习,他们才摸索出了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产物。自从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积累了不少失败的教训。兖州一中正是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借鉴了新课改的成功经验和吸取了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别树一帜的循环大课堂如新生的婴儿,带着勃勃生机,带着教育的理想,带着成功的希望,呱呱坠地了!

二、别出心裁:“35+10”课堂教学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其“35+10”课堂教学模式别出心裁。所谓“35+10”,就是将一节课的45分钟分成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前段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按“六段”式(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之后进入后段10分钟,发下一课的导学案并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35+10”课堂教学模式新颖之处主要是:

导学案――另起炉灶。该模式抛弃了传统的教师习以为常的教案,另起炉灶,代之以导学案。导学案是与教案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它强调学生“怎样学”而不是“怎样教”。精心设计导学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

预习――旧瓶装新酒。该模式的预习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它把预习的地位提高了,放在了传统课的所谓“正课”上;它把预习的时间延长了,从课上持续到课下,又从课下持续到第二天的课上;它把预习的要求改革了,一改传统的笼统的、概括的、粗线条的预习,转变为清晰的、具体的、精细化的预习;它把预习的形式改变了,一改传统预习一般只是读读、看看教材的做法,转变成了以导学案为路线图的预习,用笔在导学案上填写、作答的预习;它把预习的作用增强了,让学生围绕导学案预习,围绕导学案进行展示、交流,围绕导学案填写、修改、补充、完善,这就大大增强了预习的作用;它把预习的效果提高了,预习地位的提高,预习时间的延长,预习要求的改革,预习形式的改变,预习作用的增强,最终导致了预习效果的提高。

课堂结构――反弹琵琶。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该模式的课堂结构“反弹琵琶”,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一般是“导入新课、指导预习、明确目标、讲授新课、知识迁移、教师总结”的课堂结构,而是采取了多节课“展示――课上预习――课下预习――展示”的大循环结构,采取了一节课“前段展示、后段预习”的“双段”式结构,采取了展示阶段“六段”式结构(见上)。课堂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这种课堂结构严谨有序、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

教学要求――标新立异。第一,教学设计新。该模式的教学设计是设计导学案,并且导学案的形式和内容也和教案有很大的不同。第二,时间要求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存在把一节课的时间划分为前段和后段的问题,也不存在把预习的时间前置和延伸、持续的问题。第三,活动顺序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先是教师讲授活动,后是学生作业活动,活动顺序是“师――生”,而该模式则先是学生预习活动,后是教师点拨参与,活动顺序是“生――师”。这种活动顺序的改变,创造了教学的新天地。第四,预习手段新。传统预习的手段一般是看课本、划课本中的关键词句,而该模式预习的手段是自学导学案,并且要求用黑色或蓝色笔填写导学案。第五,课堂板书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上课时板书,并且是边讲解边板书,而该模式的板书是由多个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课上尽量减少板书。正是这些方面的不同,才使教学要求标新立异。

三、别开生面:“三步六段”教学法

兖州一中所独创的循环大课堂,采用的是别开生面的“三步六段”教学法。所谓“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所谓“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三步六段”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是:

三步贯通――持续推进,善始善终。第一步:课前。教师的任务是:第一,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第二,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学生的任务是:通过预习,解决A(识记级内容)和B(理解级内容)两级问题,对C(应用级内容)和D(拓展级内容)两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第二步:课中。按上述“六段”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第三步:课后。教师的任务是: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习中“未清”问题解决方案。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一节教学内容。“三步”是一个持续推进、善始善终的过程。第一步是“预热”,第二步是“发热”(激情燃烧),第三步是“余热”,这三步是一个循环,下一个循环是再“预热”、“发热”和“余热”。课前“预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是否科学、实用、有效,学生的预习是否落到实处,是否通过预习产生困惑;课中“发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是否准确、全面,学生的展示是否到位,教师的点拨是否有效;课后的“余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未清”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学生的作业是否扎实、“未清”问题的反馈是否及时、全面。可见,只要走好“三步”,抓好“三热”,就能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六个阶段――展示点拨,环环相扣。“六段”就是课中的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让学生分组学习,激情展示,教师适当点拨,做到了展示点拨环环相扣,课堂教学扎扎实实。这六个阶段重视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了自主学习。该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就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兖州一中的课堂上,没有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有的仅仅是必要的精讲点拨;没有教师的包办代替,有的只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第二,重视了合作学习。该教学法采取了分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学习小组由8名左右的同学组成,他们一起合作学习,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第三,重视了探究学习。该教学法让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第四,重视了互动交流。该教学法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动交流。第五,重视了教师的引导。该教学法的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特别是精讲点拨,更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第六,重视了高效学习。该教学法是以教学的高效为目的的,它力求实现学生预习的高效,展示的高效,问题解决的高效,教师点拨的高效,检测、小结作业的高效。

八个环节――重视常规,打破常规。“三步六段”教学法的导学案是教与学的路线图,是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是展示交流的依据,是纠错完善的蓝本,是反馈总结的材料。导学案包括八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当堂检测。这些环节既重视了教学常规,又打破了教学常规,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问题设置。导学案重视问题设置的逻辑性,使问题清晰明确,条理清楚,严密准确;重视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分A、B、C、D四个层次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重视问题设置的关联性,关注该问题与前后问题的联系,关注该问题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第二,重视学法指导。导学案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学,诸如告诉学生抓住课本中的关键词,掌握学习记忆的方法,知道理解问题的角度,提示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等。第三,重视能力培养。导学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总结反思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总之,通过导学案的八个环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书本,学生能够真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级要求――层次清晰,尊重差异。“三步六段”教学法的导学案是把知识问题化,又把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A、B、C、D四个层级。四级要求层次清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自和选择权,体现了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

十个原则――高效课堂,高效学习。“三步六段”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预习先导,学生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这十个原则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诸如主体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理念,和谐教育理念,有效教育理念等;体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诸如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参与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方式、体验教学方式等。贯彻好这十个基本原则,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和高效学习。

五个规范――推行改革,雷厉风行。“三步六段”教学法的强制规范:第一,必须做到一课一案。第二,必须采用“35+10”教学模式。第三,学生的导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第四,必须杜绝学生单人板书现象,尽量减少课上板书现象。第五,杜绝导学案剪贴化、习题化、粗放化。沿着导学案确立的目标,指示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应能完成自学。从这五个强制规范,可见兖州一中推行改革是雷厉风行的,运用该教学法是坚定不移的。正是这种坚定和执着,才使得该教学法的实行是扎扎实实的,是富有成效的。

四、别再等待:学习借鉴循环大课堂

兖州一中所独创的别树一帜的循环大课堂,以其别出心裁的“35+10”课堂教学模式,别开生面的“三步六段”教学法,带来了新课改的一片蓝天,它要求我们别再等待,立即行动起来,学习借鉴循环大课堂。

1.毫无疑问,循环大课堂可学。

循环大课堂重视推进素质教育。从兖州一中的标语口号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是重视素质教育的。诸如:“个人不拖班组的后腿”;“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培养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走行为――习惯――性格―― 命运的立德树人育人路线”;“我的课堂我展示,我的班级我管理”;“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习惯来自行为的养成”;“让精彩展示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等等。

循环大课堂找到了推进新课改的突破口。第一,实现了课程功能的突破。它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做到了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自信学习,这就实现了课程功能的突破。第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突破。它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尽情释放自我,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新鲜气息,这就实现了学习方式的突破。第三,实现了师生关系的突破。它把教师从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它把学生的身份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教育者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它强调人人是教者,人人是学者,这就实现了师生关系的突破。

循环大课堂解决了主动学习的问题。传统课堂与循环大课堂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后者学生学习是主动的。循环大课堂的导学案把知识问题化,再把问题层次化,实现了问题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循环大课堂解决了高效学习的问题。循环大课堂追求课上和课下的双高效,既追求教学的高效率,又追求教学的高效益;它的导学案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肯定比传统的教案更有效;它特别重视学生的课上和课下预习,把预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师让学生盲目预习、有布置无检查、有要求无落实的问题,这样的预习肯定是高效的;它特别重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交流,这种展示交流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它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创新的舞台,它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找到自尊、自信,找到学习的强大动力。

2.必须明确,循环大课堂不可照搬。

不可照搬导学案。要设计出科学的、高效的、实用的导学案,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丰富的命题经验和能力,还必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情。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许多教师还没有能力编制出好的导学案,只能借用市县教研员编制的导学材料,可见,我们不可照搬也难以照搬其导学案。

不可照搬预习的做法。兖州一中非常重视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这种预习往往就是课下的书面作业,但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政史地生等学科,由于不准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因此这种预习的做法也不可照搬。

不可照搬让学生课间板书的做法。兖州一中的课堂板书都是学生利用课间写的,学生的板书数量大,速度快,字又比较美观。如果是初中生来板书,是不会达到这样的板书水平的。况且,让学生课间10分钟板书,也似乎存在剥夺学生休息权的问题。可见,如果初中学校学习循环大课堂,就不能照搬这样的板书。

第5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以区教育局和农场教育总支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为指导,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有效校本研修机制建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组织领导

1、高效课堂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后勤主任)

2、业务指导小组:

组长:

成员:(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政教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区赛课一等奖)、(数学教研组长、区优秀青年教师)、(综合教研组长、区赛课一等奖)、(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学能手)、(区教学能手)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认真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能力。

2.通过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4、消除课堂中存在的重形式、轻效能、课堂活动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学生无收获的现象。

5、杜绝课堂教学随意性,改变低效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开展各种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备课案例评析研究、同课异构、优秀教案评比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促进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3、落实教学反思。活动期间内,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精品课进行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案例分析。课后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并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或课例分析,发送在学校QQ群共享上。每学期3篇,每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期末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4、加强常规管理。教导处、教科室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讲评分析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教研组的工作效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

(二)、切实抓好课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不同的课型模式,并得以推广。

1、提高使用教学资源的高效性。

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为了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在执行国家统编教材的同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于2009年在创建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期间,编制了《关注学生的生命、实施关爱教育》的校本课程。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积极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校本研究成果,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实效。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采取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五、“高效课堂”研究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行政会,传达上级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目的及实施意见,分析、研讨我校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成立领导小组,拟订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3.召开专题会,论证、修订“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4.召开构建“高效课堂”动员及起动大会,学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理论培训阶段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

2、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引导教师自主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负担过重,教学低效益的主要问题,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基础性思想准备。

(三)、调研反思阶段

1、以校为本开展课堂教学互动观摩活动,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2、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撰写构建高效课堂个人发展规划。

(四)、构建模式阶段

1、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高效课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岗位练兵活动。

2、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三个无效的训练——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经过调研反思初步构建我校各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五)课堂实践阶段

1.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校内、组内汇报课活动。

(六)汇报研讨阶段

1.开展“同备、同上一节课”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

3.征集、评比“高效课堂”教学故事、教学反思。

(七)总结提高阶段

1.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研讨后,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为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

2.撰写一份有较高价值的论文、调研报告或经验总结。

(八)成果展示阶段

1.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活动。

第6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城阳二中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而课堂教学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将有效教学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研究,学校将11月定为“高效课堂规范月”。为落实本次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施各年级培养学生指标化、教学工作规范化、教学管理精细化、教研活动科学化为保证,在城阳二中“443”学教合一高效课堂基础上,以城阳区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六学”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切实解决影响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活动目的

1、全面深化教师的课改理念。提高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改变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思想不重视、行动不落实的问题,积极实践反思,重构、深化个性高效课堂。

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充满学习的激情,让思维活跃灵动,语言正确流利,目标达成率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得以展现。

3、促使高效课堂建设出成果、成特色。围绕高效课堂策略,各学科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轻负、愉悦”的生本课堂,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国家教育理念融入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推出一批有特色的优秀教师和优势学科,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新跨越。

三、领导机构

成立“高效课堂规范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规范高效课堂”落实工作。

组长:陈岩

副组长:张式珍 邵杰杨小伟

成员:张瑞云 秦萍 黄爱玲 郑宗来 陈秀玲 王才芬 吴瑞艳 时彦龙 查杏枝 袁萍 秦雪丽 王强

四、“高效课堂规范月”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设定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解疑升华、小结反思”,(学生:自学、互学、展学、评学、悟学,教师:导学)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个性化教学流程。

2、设定导学案及手写教学案标准。

(一)导学案

(1)页眉处从左至右依次注明年级、学科、编号、编写人、审核人、学生姓名、班级、小组、年级发展理念、时间。

(2导学案要有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应采用可检测、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譬如:描述、列举、解释、阐明、设计、撰写等等。

导学案要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案“三案”齐备;要突出体现“导学”功能,要有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的学习内容呈现和有序的学习内容安排,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手写教学案

(1)要有体现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2)要有清晰、有序、高效的教学设计,课堂提问对象体现计划性、目的性。

(3)要有课堂小结。

3、对课堂教学实施严格管理。

(1)科学引导,情感投入;(2)引导为主,管理为辅;(3)纪律为始,自律为终。

4、重视科学的教学评价。

(1)发展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不仅要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要其潜在的发展可能性,突出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激发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潜能取得成功。(2)导向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注重把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使其个性发展目标符合学校和社会的需要。(3)差异性原则。在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文化、身心发展基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因材施评。(4)激励性原则。评价时,教师应该注重感情的投入,用简短、恰当、热情的话,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克服缺点,让学生感到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五、实施高效课堂的落实保障

1、构建科学的“高效课堂”实施工作评价体系。由教务处牵头,制定“高效课堂”实施工作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满足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要求。评价积分标准必须在10月30日之前公布并实行。

2、加强课堂教学和自习辅导的监控督查,成立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联合构成的检查小组,每日逐节课对教师的上课辅导情况进行检查,每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组织检查,两项检查结果在每周工作简报中公布。坚决杜绝各类课堂教学事故的发生,如出现无故迟到、中途擅自离岗、课堂教学或辅导中玩弄手机、无特殊情况说明而坐着上课、无教案上课、教学准备不充分、如出现以上现象,任课教师必须作出深刻的检查与反思,并限期整改。

3、实施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主任推门听课制度,活动陈岩副校长具体负责,每周至少听课4节。每次听课前5分钟须与上课教师联系。通过随机听课,深入了解教与学的实情,提高指导教学的针对性,每周详细点评一次。对发现低效或无效课,要求执教者整改。

4、做好“高效课堂”的评比奖励。学校将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年级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阶段(11月1日——11月9日)

传达学校“高效课堂推进月”实施方案,营造活动氛围,强化课改理念。组织再学习“443”课堂教学策略、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开展高效课堂专题学习专项阅读活动。全体任课教师自学阅读有关高效课堂方面的书籍、文章,任课教师每人撰写“高效课堂之我见”材料一份,谈谈自己在高效课堂实践中的做法、认识和体会,字数在800字以上,11月9日前用电子稿传至教务处,学校将择优编印成册,供全体教师交流学习。

(二)推进阶段(11月11日——11月23日)

1、实行课堂开放。活动期间,要把相互听评课等校本教研作为重要内容。领导小组成员听评课不少于20节,任课教师听评课不少于10节,其中听本学科组(备课组)课不少于6节,听其它学科课不少于4节(重点是高效课堂攻关小组成员),所有听课必须进行不同范围内的评课交流,并填写课堂评价表,附在听课记录后面,做好交流记录。每周由教务处集中点评一次。

2、开展课堂打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语数英以备课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织,在本组推选一位教师进行课堂录像,然后组织同组教师观看、评课,对录像课进行精细打磨,重点在教材处理、课堂结构、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目标达成等方面找优点、查不足、促进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基本策略。

3、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在部分学科中开展骨干教师同上一节课活动,领导小组、攻关小组参与指导。在同一内容的不同设计中,体会课堂设计技巧,体会教无定法的真谛,激活教师思维,构建个性课堂。在比较中感悟彼此的闪光点来丰富自己的教学,交流评析不足,找准原因。

4、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挑选部分高效课堂加以展示,供教师学习借鉴,既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特色,又在全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示范课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并认真进行评课,评课过程分为授课教师说设计思路及原因(教材的理解、方法的选择、重难点的处理等等)、教师质疑提问和教师评课三个环节,务求实效。

5、严格常规管理活动。要落实常规管理活动的管理力度,特别是集体备课、听评课、理论学习等。常规环节中,课前重点抓好“教学设计”,课中重点抓好“教学组织”,课后重点抓好“教学反思”,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前延后续”的复合体。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24日——11月30日)

主要是针对已形成的高效课堂策略进行再认识、再学习、再完善、再提高。“请进来”,请专家指导,请校外名师授课;“走出去”,组织高效课堂深化小组成员外出学习参观,更好地把握课改方向,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四)总结阶段(12月10日——12月16日)

一是开展反思提高活动。全体教师要针对“高效课堂规范月”活动展开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顺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策略,更好地把握课堂。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要写出对高效课堂的再反思、再理解的材料,字数不少于2000字,将择优同“高效课堂之我见”一起装订成册,进行交流学习。教师通过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二是对活动进行总结考核。教导处要形成书面的、详实的、全面的“规范月”活动总结,对“规范月月”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7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四步导学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57-02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但由于受考试指挥棒和不良习惯的束缚,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仍然常见,体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得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往往更注重自身的活动设计,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科学过程和活动建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迫切需要建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教学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教学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些模式的创建大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进行的,在价值选择上,体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左摇右摆;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你进我退;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此消彼长;在教学策略上,体现了强迫灌输和自由学习的冷热参半。随着现代科学综合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教育理论研究愈来愈深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多种理论,多种模式进行整合,成为建构高效教学模式的一种新途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活动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科学过程和活动建构。

国外关于高效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高效教学的专题研究虽比国外起步晚,但研究内容与国外的研究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它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而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何高效学习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东庐、洋思、杜郎口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些学校的课堂大多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模式,一般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即10+30+5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要求很高,同时也不是任何教材、任何内容都能适用的。因而建构一种能普遍运用的高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求稳定、求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需要。

四步导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和众多一线教师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科学高效教学法。四步导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由定案、预习、导学、提升四部分组成。定案是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学习方案;预习是特色,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科学途径和良好习惯;导学是关键,教师围绕学案合作探究部分组织学生探究、质疑,最后帮助学生掌握听课要领,实现知识建构;提升是落脚点,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讲求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自主地学习,实现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四步导学法还改变了教师不重视教学效率的思想,转变以时间换效率的观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课前重预习,课堂上注重螺旋式的提炼升华。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使教学成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教学。

第8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动教学;学生个性特点;形式;问题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稳步推进,如何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仍然是解决高效课堂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互动教学符合新课标对师生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现在我们面临的教学困境是:一方面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热情。

二、互动教学的课堂形式

互动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庭互动等形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两种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法、谈话法、角色体验法来进行师生互动;通过竞赛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来组织生生互动。家庭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互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保证课堂的严肃性

一部分学生对于互动教学的热爱源自于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难免有少数学生打着小组讨论的旗号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虽然这属于个别现象,不足以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处理的时候教师要讲究技巧,内心要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同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一堂课毕竟时间很短,那么互动方式的简单易行就十分必要了。和谐的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愉快,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激情孕育思想,让思考铸就灵魂,这是思想品德课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和表面上的热热闹闹,那么学生看似“动”了起来,但内心深处却丝毫未动,秋水无痕,既无“情”又无“义”,就谈不上信念和践行了。

参考文献:

第9篇:高效课堂推进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标 理念 课堂 高效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94-01

一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十年,但在我们周围的常态化的课堂上,还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教师培训学习接受的是新理念,但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是表现出“不放心”。不放心学生自学的效果,不放心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已经自学解决的问题还会再重复,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总会被侵占挤压,甚至于会把在教案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在课堂上流于形式。教师还是以自己的意念主宰学生,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这种现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和“集体朗读”,老师的问题一出,马上是不约而同地说出答案;集体的朗读也感受不到语言的节奏美和情感美。

二 反思其中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师不重视学习和提高。一个没有学习习惯的教师能做的就是抄写教案,照本宣科。不重视学习,文学素养、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艺就很难提升。不学习自然就不会思考。每天照本宣科的教师也许只知道要给学生今天学哪一课,至于“怎么去教”“为什么要这么教”就没有去做深层次的思考了。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学校的培训引导一定要落实。不能只写计划不实施,不能让“校本研修”和“集体研讨”只成为一种口号和倡导。作为学校,应提要求、勤组织、多督查,逼着教师学习、提升!

三 “构建高效课堂”的提出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低效而言的。高效课堂旨在推进课堂转轨,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机勃发、思维并进、情感激发的课堂。它的提出,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也迎合了多数教师增效减负的愿望。经过反复比较与研究,专家认为最适合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当属于合作学习。所以,改革目前双人同桌的课堂形式布阵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课堂布阵也就显得势在必行。白水县曾在2011年召开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会,倡导全县小学语数课堂积极践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以这种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事实证明,我们的课堂在逐渐活跃开放起来。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在朝着“教学有效、以生为本”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四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洋思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学法指导后,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学习流程为:确定目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小结——当堂训练。

五 践行“洋思模式”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深切感受到这种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它确实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展示,在展示中得到了提升,在提升中体味了快乐。

作为课改践行者的一线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必须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会的不用再浪费时间,学生质疑尽量由学生交流研讨解决。教师直观适时地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信心。

同时,要在备课上工夫用足。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备课标。全面贯彻新课标,清晰课程标准总要求、学段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创新实践。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第二,备教材。教师研读教材,明确教材体系、编写意图、单元训练目标、课文重难点,弄清楚自己“教什么”后设计“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导学设计方案。

第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该学什么,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顾及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水平,激发兴趣点,设计个性化方案。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理应以博大的胸怀,以去伪存真的态度,善于汲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负责,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聚焦课堂教学,践行新课改理念,在学习尝试中反思、进步,在反思、进步中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的课堂也将更加高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