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第1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第2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 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 基于旅游开发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 西北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丝路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鄂温克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适度开发 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延承 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困境及出路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势在必行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定位 浅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4.

[4]张瑛.对云南民族歌舞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3):51.

[5]王佳.现代文化消费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艺术, 民族艺术研究2005,(3):56.

[6][美]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 巴莫阿依等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中译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253.

[7]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4.

[8]文化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china_shizheng_news/2005-04-26.

[9]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问题与思路 2005年7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的大会专题发言.

[10]Cultural tourism: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Bob McKercher and Hilary du Cross;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Binghamton, New York, 2002, ISBN Book reviews / Tourism Management 25 (2004) 409-416.

第3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关键词】博弈;利益群体;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主体性

【作者】王义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贵阳,550002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3-0196-007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成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原本处于边缘化、非主流的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升温,面对这一“流行趋势”,以西部地区为主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出台了各项举措,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宣传、打造当地文化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对此,学者们纷纷予以研究和回应。现有研究中,有学者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1],有人提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应以政府主导,并采取赏罚分明的奖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制等是民族社区走出旅游发展困境的有效措施[2],从社区赋权的角度[3],从权利的角度提出“文化权”概念的主张[4]等等。在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某一群体难以通盘考虑并维护社区的眼前及长远利益,因而群体之间的博弈过程日渐显现。本文通过对西部G省P乡打造民族文化旅游过程的考察,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相关利益群体的表现和行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塑造及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如何对待当地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等问题。

二、调查相关背景

P乡是1949年以后中国成立最早的仡佬族乡,地处G省Z县西北边缘地区。距县城约65公里,地处大娄山山脉西部,平均海拔1080米,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较为恶劣。截止2008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组5015户总人口20319人。少数民族人口4100人,其中仡佬族3486人,苗族338人,彝族146人,其它少数民族(婚进)130人。土地总面积14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28315亩。其中田80325亩,土3925065亩,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517块,保护面积348945亩,保护率8498%。国有土地1605亩,集体土地2174174亩来源于P乡统计资料。。

作为P乡的主体民族,仡佬族文化传承现状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有:1仡佬族祠堂:早在明朝末期,P乡的“山、罗、平、苟、唐、李”六姓仡佬族建立了宗祠——吉安寺。清代平姓为首富,把平姓“金身”塑进宗祠,同时为川祖、黑神、药王塑了神像。后,改办为国民学校。如今能见到的宗祠为两层的木质建筑,因久未修缮,从外观上看已经三面透风,沙土地上杂草丛生,显得荒凉和破败不堪。2“中华仡佬文化博览园”:该园于2005年底开始规划,2006年初由贵州大学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湖南千府规划公司编写出总体规划,2007年7月原市委书记到田坝组调研后,责成Z市建筑设计院做出具体规划。2008年初,Z县成立中华仡佬文化博览园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博览园的建设工作。博览园主园区规划在红心村田坝组,规划范围2平方公里,规划投资127亿元人民币。3红色文化资源:1935年3月,中国工农在P乡活动了一个多星期。其后三渡赤水、四渡赤水时,又几次进驻,故留下了不少红色文化遗迹,如左右对称、组成狗形的“国民匪党”字样的标语,“洞”遗迹等。4仡佬族传统民居:传统上以木制干栏式建筑为主,但随着现代化的洗礼,当地街上已非常鲜见木结构房屋。即使在村寨,所能见到的木质房屋也不多,干栏式木板楼就更少。

文化软件方面主要以语言为例予以说明。P乡的仡佬族主要分为青仡佬和红仡佬(解放前还有白仡佬,后已同化),语言也相应地分为青仡佬语和红仡佬语,由于两个支系几乎没有来往,其语言也无法沟通。如今在P乡,会说仡佬语的人已寥寥无几,多数仡佬族人已通用汉语。对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态度,他们也不太热心,只会简单常用的几个字词或短语,无法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面对这种现状,P乡一方面重拾并发扬仡佬语,乡政府文化站和促进会花了较大力气进行字词、短语的整理,并整理成册,同时,政府安排了专门的资金和人员对博览园所在地盘龙寨的居民进行仡佬语言培训,规定上课及考试要求,还要求在乡民族中学对学生进行仡佬语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熟悉并适当掌握仡佬语。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民族语言逐渐消逝的现实,语言使用已经呈现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语言“有心人”。

三、民族文化开发中各大利益主体关系

在民族文化开发的过程中,有诸多的行动主体参与其中,涉及到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民众等各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共同利益的交汇点,为各个行动者之间博弈关系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一)官方机构:项目化竞争

第4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黎族同胞日常生活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木薯(甘薯)。一般一日三餐,均是粥。他们生活习惯是“爱稀不爱干”,这与当地天气炎热有一定关系。普遍是把饭煮熟后,用冷水冲成稀饭,平时不喝水,用饭米汤解渴。

黎族所吃稻米分为粳米和糯米,平时做饭用的多为粳米。粳米的质量甚佳,“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糯米多用于节日或喜庆时制作糯米团或包粽子,但更多的是用于酿制糯米甜酒。

特色的饭食是烤竹筒饭。其制法是:首先截取一节竹筒(用嫩竹,要直要粗,底部留节),然后放入精米(最佳的米是当地产的山兰香米),再加上适量的水,便放在火堆上慢烧细烤,待竹筒里的水烤沸之后,在竹筒的顶端加盖(塞以木塞或树叶),继续边烤边翻,直至闻到一股饭香味为止。饭熟后,稍候片刻用刀子把竹筒轻轻地破开,就可以用饭了。特点是:饭粒松软,味道特别,爽而不腻,老少皆宜,既有米香味又有竹香味,因而黎胞称之为“竹筒香饭”。烤饭时如果加点野味,如野猪肉、鹿肉之类,并拌入上等酱油、精盐,其味就更美,堪称黎家的佳肴,也是招待宾客的“高级餐”。平日,黎胞上山打猎或垦山,多不回家吃饭,往往就在山上以烤竹筒饭为餐。

黎族过去多采摘山蕨、草菇、竹笋及其他野茶佐餐。近年种植蔬菜已日渐增多,此外还种植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家家户户养牛、养猪、养狗,肉食以牛肉、猪肉为主,兼以取野猪、野禽、蛇、田鼠为食。牛大都在外野放,每户都有自己的木铎,挂在牛脖子上作记号。牛群是家中财富的象征,不易宰杀,只有遇到大喜事时才宰杀。杀猪也是如此。

黎族多居住在山林地带,老鼠很多。山上有山鼠,田中有田鼠,树上有松鼠,家里有家鼠。除认为家鼠不洁净不吃外,而将其他鼠都当作美味。黎胞上山下地,必定腰挂钩刀腰箩(用藤编织的小箩),看见老鼠要追捕。捉到之后,放在篝火里一烧,刮净毛,放在腰箩里带回家中,除去老鼠内脏,或烤,或煮,即可让孩子们美食一顿。

此外,黎胞家家都有腌制食物的习惯。例如将鱼和嫩玉米一起切细,加盐放入瓦罐中腌5~6天,就可以煮吃。罐里的咸水汁可长时间保留,再行腌制,认为此汁时间越久,腌的菜越咸香可口。腌泡成的酸菜,黎语称为“南沙”,一般多用野菜腌泡。采下能吃的野菜,剥去根须老叶,用清水洗干净,加上牛骨、猪骨或其他兽骨,放适量生盐,一起入增中密封发酵。经过长时间腌泡的野菜,酸味浓烈。俗语说:“一家吃‘南沙’,全村都闻到。”

黎胞男子嗜好烟酒,妇女喜嚼槟榔。酒,在黎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歉待亲友,无不喝酒,而且喝得越多越高兴。俗语说:“黎胞喝酒,喝醉为荣”。因此,黎家一般都会酿酒。其自酿之酒多以糯米或山兰香米为原料。先将米浸透,然后蒸成千饭,晾干后放进用芭蕉叶裹封在吊箩里,接着用水泡散酒饼,按一定比例,将酒饼水倒进吊箩内拌匀,箩口用芭蕉叶密封,水从吊箩底的小孔内流出。经过几天的发酵,便沁出一股芳香的酒味。这时,便用盆子放在吊箩底下,接一滴一滴流下来的酒汁,是为“酒滴”。再过6-7天,酒就酿成了。这种酒叫“酒蜜”,是敬请客人的最佳饮料。喝酒时,大家围坐着,将酒罐置于面前,各以细竹管插入吸吮。此酒多加水;中淡,喝多了也不易醉。

第5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在辞旧迎新的那段日子,首都北京民众生活中出现了一件喜人的大事,那就是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由全国主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文化享受,而且让大陆民众开始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了。

根志优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们所知晓。知晓的理由是整个展场所有的宣传画上那行赫然大字――艺术总监根志优,自然还有深层次的知晓理由,就是展场的独特、艳丽、青春、舞动的艺术效果。

根志优谈起他的这次展览艺术创意,心底里的喜悦不自然地溢于言表。用他的话讲,这里积攒了他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期待,他多年梦想把台湾少数民族全面系统地推介出去,没想到这次在北京实现了。正因为如此,当全国给他机会,表示相信他、信任他能够做好的时候,他把毕生的智慧全都贡献了出来。

全国对展览展场布置的主题格调要求是突出热情、歌舞、迎客的氛围,体现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品质,使观众通过观看这次展览,切身感受到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的远古时代和现实境况。

根据全国的总体设计理念。根志优与全国工作班子进行反复探讨,共同研究,逐步形成了展览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艺术手法表现上,注重软与硬、现实与理想的对撞和咬合:竹屋是很传统古老的东西。却是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赖以生存的住所,将它置于展厅最宽敞的地方,周边再配以竹竿架起的用来风干食物的竹架。一个浓缩的古老的传统的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便跃然眼前:而环绕展厅四周墙上的,则是用现代的超视距的大玻璃进行组合,窗窗相连,窗变成了无限长的历史文化长廊。里面盛载着丰富的台湾少数民族知识。这种现代与传统结合上的大写意,无形中为这次展览定格了艺术主题。

在颜色的搭配和运用上,注重冷与暖、冬天与春季的反差和结合:台湾少数民族同胞长年生活在大山丛林中,尽管因多年来的各种因素导致其生活窘迫,但他们所处的自然景象非常地美。为更加准确地表现现实,在展场的主色调上,采用了台湾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色调,即蓝天白云、四季如春、花团锦簇的一派春之景。虽然,恰逢北京大雪交加、北风刺骨、寒意袭人。但当你一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富,你就会被这春意盎然、载歌载舞的现场气氛所融化,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在视角的考量上。更多地是注重体现原野开阔、山林空旷之感。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由于深居老山丛林,其屋外的视野比起城市来那开阔得多。为尽可能地表现这一特定的居住环境,展场结合民族文化宫的实际,采取了整个展场一体化、三个展厅的层次化、视野上的开阔化的布展模式。一进门,连接三个展厅的是屋檐式的台湾少数民族14个族群的图腾,在厅顶的屋檐皆采用弧形制作,看上去有融入蓝天白云之间的感觉。再抬眼向前,你就能越过竹屋、花柱、竹架,看到最里面的生活馆的大荧屏,一层层、一波波,极目远眺,一览无余。而引导你前行的图腾地贴,则是你第六余光的延伸……

艺术成果背后的故事

显然,“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获得了空前成功,来自各方面的赞誉接连不断。特别是来自北京民族文化富那些艺术家们的首肯。让根志优长出了一口连日来久压心中的担忧和顾虑之气。

担忧和顾虑不是没缘由的。

这么多年来,虽说一直在从事台湾少数民族事业,在台湾岛内也大大小小地举办过很多场这样或那样的展览展出,但当全国合联和他商议要办一个系统地全方位地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大型展览时,当全国请他出任这次展览的艺术总监时,根志优除了兴奋之外,那就是担忧和顾虑了:毕竟自己从未举办过这么大的展览,毕竟这次大型的展览是在人才云集的大陆举办,毕竟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艺术总监职位自己心里实在没底。

可担忧归担忧,任务一旦接下来,就一定要办好。这是他根志优的品性,更是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身上那种不服输、不肯输的恒心与毅力的具体反映。

为了展场的设计,根志优和全国工作人员前后十几次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拍照、尺量、度步、测距,他恨不得将展馆搬进自己的心里,好让他随心所欲地用来设计。记者好奇地问他,你是学设计的吗?他诡秘地随之一笑,我聪明呗。就这样,根志优凭着韧性和认真,一笔一画,一张纸一张纸地设计,渐渐地快摞成了半人高。待平面图完功接着开始做3D效果图。

其实,真正困难的还是这次展览的实物搜集。

根志优讲,有时为了弄到一件实物,他和同事不惜驱车12个小时,比如从台北开车出发,先去台东。再到屏东,最后返回台北,一个来回就得十几个小时。现在他已经不知在台湾岛绕行多少圈了。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你看上了这件实物,可人家不一定给你,就算你给他钱、再多的钱,人家都不卖。有一次,他通过朋友寻访到一件非常稀有的实物,说好了时间他朋友与那对拥有实物的头目夫妇等他。可是,在路上由于塞车他晚到了半小时,人家已经向朋友表示出不愿给了,说你朋友不遵守时间、不尊重他们,头目夫妇准备走人了。就在这时他到了,头目夫妇一看是他,马上笑脸迎了上来,还怪他为什么不直接跟他们说实物的事。原来根志优和这对夫妇早在很多年前就认识了,那时,他是到部落来采访来的。像这样的事,根志优说还有许多,不少实物都是在靠以前和部落长辈与兄弟姐妹们的关系,大家帮忙才弄来的。

设计图纸、搜集实物,直至最后进工厂车间制作,根志优都步步紧跟,整整大半年,他都不知道什么叫时间了,台湾一北京。民族文化宫一工厂,就那几条线。整日里就是一个“忙”字。在临展的最后半个月,他与全国工作人员一道,几乎每晚都是工作到深夜二三点钟。有时更晚,而第二天又会早早地有人叫你起来,新的工作又在等待着你,你只得在寒冷的冬天再用凉水往脸上冲一把,以求刺激已经麻木的神经。至于饭菜还是不是香的好吃的,似乎味觉早已失灵。

正是在这种拼命苦干的精神下,此次展览上的上万幅图片、40多部影像、400多件实物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山里锻炼出的勇识

根志优出生在海拔1000多米的台湾苗栗山区,台湾少数民族赛夏族群一个部落长老家庭。那是块土地非常肥沃却很贫困、自然景色非常美丽却很落后的山林之地,根志优打小就在这里生长。他依稀记得,小时上学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11岁那年才有了电灯,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他成长的记忆里有的只是贫困和落后。有一次,他指着山下灯火通明的地方问爷爷,为什么他们那里那么亮?爷爷说,那是他们那里有了电灯,我们现在还很贫困,等你长大了,你要到那里去学习,但学成了一定得回来帮助自己的族人。

在根志优的生命里,他永远要感谢和铭记的

一个人就是他的爷爷。他是随爷爷长大的,父亲在城里工作,回家的时间很少,是爷爷教给了他一切。教给了他胆略、知识、智慧,以及赛夏人的文化――赛夏祭祀仪式和祭祀语言(他们没有自己文字记载,只有口授的语言),教会了他如何面对黑暗。如何长大成人。

为锻炼他的胆识,根志优清楚地记得,在他七八岁的时候,爷爷俩兄弟在打猎时常常带着他来到深山里,到了晚上,他们就在一个稍为空旷一点的地方。点上篝火,然后告诉他让他在这里一边烤着火一边等着他们,他们出去打猎一会儿就回。可是,他左等不见他们回来,右等还是不见他们回来,渐渐地他开始害怕起来,四周只剩呼呼吹响的风,风中夹着野兽撕裂的叫声,他害怕地哭了起来……前几次他哭时爷爷就回来,后来再哭也不管用,或者要等好长一段时间爷爷才回来,慢慢地,他就不再哭了,就静静在篝火旁等待。再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直到他大了的时候,爷爷才告诉他,那是他们在训练他做一名赛夏勇士的胆量,他们始终在他的附近,一直在观察着他,也是在暗中保护着他。

4年前的冬天,根志优继承了部落长老的位子,原因是长年在城镇打工的父亲告老还乡不久。未能享清福就因积劳成疾突然辞世。此事给予根志优以极大的打击和苦痛。他在深深自责未能克尽孝养之时,又惊闻台湾少数民族平均寿命的短暂。遂十分忧虑其悠久的传统文化会因长辈们的渐渐离世而失传。这样一来,他便备感肩上的重担十分沉重,这也无形中使根志优在一贯的急忙脚步声中,徒添了一些深沉而丝丝的忧伤。

长辈们交代给的使命

根志优一路走来。始终没忘爷爷的祖训,即使大学毕业后,即使山下、城里、外面有太多的诱惑,根志优的工作重点都离不开为少数民族乡亲尽点心、出点力。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刚刚毕业踏入社会不久的根志优,没有像父亲一样选择在条件优越的城里上班,而是依照爷爷的谆谆教诲,选择一条扎扎实实帮助族人的道路。从此,根志优在这条路上。为抢救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瑰宝、为推介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帮助族人尽快脱贫致富,艰苦工作,无悔无怨。

20年来,根志优餐风宿露、跋山涉水,走遍了台湾岛上所有的少数民族村寨,深入到少数民族竹屋、茅草棚、田边和丛林中,与各族群老人同吃同住,聆听请教各族群的历史、习俗、传统、语言、祭祀、歌舞活动等,拍摄、了解并记录了大量的原始素材,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影、像、声和图文资料。而每一次采访或每一次与长老头目交谈,他们谈论最多叮嘱最多希望最多的就是,无论如何要他将自己民族的这些语言、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在日积月累的采访、调研、搜集过程中。根志优渐渐地对这个大部分仍居住在深山丛林中的民族越发熟悉了,他根据经验和老人们的教诲,把少数民族14个族群按人居情况划分为部落,并给部落定义:有3户人家以上(含3户)住在一起。其耕田、日常生活都不离左右的,均称其为部落。这样,台湾少数民族共被划分为828个部落。如今。不仅他的这个认定得到了族人和社会的认可,而且828个部落的长辈们、长老和头目。根志优都跟他们接触过、深谈过,他们之间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有一对老夫妇,儿女们都外出打工,老两口子就靠扎扫帚条卖钱糊口。当根志优把他俩的情况介绍出去以后,他俩为了感谢根志优对他们的宣传,硬要把根志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扎的扫帚送给他作为纪念。现今,两位老人早已故去,但那条扫帚却依旧静静地矗在根志优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根志优每每看到扫帚,总会想起两位老人慈祥的面容。

1998年,根志优将自己所拍摄的少数民族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制作成《台湾部落寻奇》系列片,并在台湾东森电视台播出。一时间,热情、善良、智慧、勇敢、淳朴的台湾少数民族新形象。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过去对这个部落民族持有偏见的人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而根志优这个原本普通的名字,亦随之响亮开来。

血管里流淌着的责任

在与族人的长辈们长期接触中,根志优深深地感到,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相当厚重,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也正在逐渐消失,必须尽早尽快地给予挽救。

他是这么想的也努力这么去做。几年前,根志优从拍片推介开始转向全方位地宣传,做节目、去演讲、办展览,这次与全国合作,首次全方位系统地向大陆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更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和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在台湾至今还没有过。

与此同时,根志优还意识到,仅做些挽救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帮助族人的行动中来。他的这个意识来自于一个偶然。那是在他的节目正红火的当口,他再次来到一个部落遇到了曾协助他拍片的一个哥们,俩人就聊了起来。这位哥们告诉他,他走后的七八年,部落没有任何改变,部落的族人收入也没有增加。听到这里,他心有点儿疼。自此,根志优开始不再拍片了,而是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写书、办活动,努力为族人办些谋福祉的事。于是,他成立了“台湾少数民族生态农业协会”、 “台湾少数民族物产有限公司”。

随着两岸关系越来越好,民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陆游客台湾游呈上升趋势,根志优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宣传台湾少数民族居住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宣传少数民族地区盛产的土特产和农产品,他认为,大陆游客台湾游应当增加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地深度游这一项,这样不仅可以更多更好地宣传台湾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通过旅游过程中的购买力会给台湾少数民族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进而改善和提升他们的生活。

在根志优的计划里,还有两个亟待实现。

第6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 传承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众多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收录其中,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休闲、娱乐之中,存在于传统体育技术技能实践之中,它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和高超的技巧性、艺术性反映并充实着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1.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分析

少数民族体育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近占了三分之一。

除了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外,各省市也先后出台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举措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但是以目前的力度是不够的,“华北地区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占整个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43.6%,西部地区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占有率最小,仅仅只18.2%。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丰富的西部地区,只有少数的传统体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目录,说明我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建立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①

1.1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分析

1.1.1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依靠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很多体育文化无法以文字方式加以传授,人们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在上下代之间进行各种行为、技能、习俗的传承活动,从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但同时这也制约了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且家族式的单线传承很容易中断,易造成技艺失传,不利于保护和发展。

1.1.2传承土壤具有独特性

文化土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基,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提供基因和养分。各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都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发生、发展、演变和创新的。如,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铜鼓舞等,均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色彩。每一个民族都因其所处的文化传承土壤不同而保持着独特的生产、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拥有独特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

1.1.3传承形态生动鲜活

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隶属于人类行为活动范畴,一般都不脱离地域、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生动鲜活的形态代代传承。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活态的表现,可以了解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行为特征,以及思想观念等信息。非物质体育文化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生动鲜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生动鲜活的形态传承,并使文化链得以延续,成为历史的一种活态见证。

1.2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2.1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还停留在静态保护阶段

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通过建立分级体系,命名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代表作申报制度、奖励制度等措施来进行,这些保护措施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收藏、研究等静态保护的要求,但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活态保护的需要。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除了要遵循“非遗”保护的总体原则外,更需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承方式,使之在民众生活中得以延伸或维系。而静态保护只能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而不能保护其“灵”,无法发挥其蕴含的文化内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等抽象的东西。

1.2.2传承人濒危现象突出

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言传身教的特征使得传承人成为项目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承人难以凭借某种传统体育技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且传承人的基本权益尚未得到保障,传承活动缺乏足够的外部环境(如财政、技术、法律等)支撑,同时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且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

1.2.3民族传统体育法制不健全

法律法规是保障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基础。②目前,国家在具体法律法规方面并没有正式的少数民族体育专门法律条例,也没有专门的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法规文件,地方政府也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力量,不能规范、约束主体的行为,使其保护与传承处于一个“无法可依”的状态,这种状态必将阻碍我们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与运用。

2.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策

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部分少数民族民族体育文化正在受到冲击,一些文化特性正在消失,有些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甚至正在走向消亡,离我们的时代而远去。在目前这种状况和形势下,利用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快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2.1关注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③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关系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持续发展下去的主要因素。我们应高度重视传承人在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地位,把传承人的保护作为整个保护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来抓;通过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提供相应的生活和社会待遇,为其产品开发、技能展示、带徒授业等创造条件,以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

2.2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中

全民健身是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国策,只有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可能获得最大化发展。只有把一些具有显著健身和娱乐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去粗取精”而成为集养生、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健身活动,推广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保护”与“实用”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少数民族体育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2.3将少数民族体育同区域旅游结合起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成为人“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体育活动形式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体育,而不同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正是不同群体在选择旅游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把少数民族体育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可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体育保护“双赢”,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等。这种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对挖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李杉.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9.4:96-98.

②马辉,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J].宁夏大学学报,2004,(6):107-115.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及法律制度.中国人大网npc.省略.

参考文献:

[1]李杉.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9.

[2]马辉,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J].宁夏大学学报,2004,(6).

第7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融合、迁徙、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受到重视与保护。由于古代各少数民族没有用来记录历史的民族文字,所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以口头与模仿方式传承,也就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法定用语,并被公约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而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1.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重视申办却轻视保护。

自从2001年5月昆曲进入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逐渐壮大,在申报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但对起保护力度仍然较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问题仍然严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单一,仅仅依靠行政规定这一种手段,但这种方式效力低下,而且各地对于相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规定,保护方式的不同成了区域规章制度的摩擦甚至是冲突。

2.经费投入不够。

资金不足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是最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没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经费,在工作过程中,深入村寨,聘请老艺人,摄影、摄像等所需费用无法保证,影响了申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的制约,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

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一方面,部分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过于粗俗,并非中华文化的主流,仅仅是支流,缺乏值得保护的优秀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重视,不支持。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破坏严重。但当地政府却对这一现象置之不理,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加强立法工作,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法律保护,最早国际上是在1989年l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或译为民间文化)建议案》,而日本、法国、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拥有十分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在在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和深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现实课题,应当引起民族工作者和法学界的关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加快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积极完善政策体系是当前立法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2.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各级政府必须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用于保护工作。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巨大工程,必须要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

在投入资金的使用中,必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规律,将资金应用于以下项目。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调查,详细的记录、整理。第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与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并且 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举办各种展览活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覆盖面。最后,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进行收集与收购。

3.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措施,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量流失,许多依靠口头传承与传授的传统文化迅速遗失。但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创了新的方式。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应当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介绍,这样不仅能使在校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充分的理解,更能增强他们承担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责任感。

4.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成为旅游开发的亮点。一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音乐,舞蹈,服饰以及歌剧等。通过对这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够 扩大独特而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更能增加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收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避免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否则就会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毁灭性的灾难。

5.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不仅仅是一国的,更是世界的。我国应当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采访,以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原来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记录并保存下来,将动态的、个人的、私有的文化记录转变为静态的、公共的、集体的社会记忆。

四、结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乎人类文化多样性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一些粗陋的构想,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遏制文化资源流失、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时这又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问题,希望全体国民能够共同努力,保护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汪立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06:62-67.

[2]黎明.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J].民族研究,2007,03:11-19+107.

[3]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7:137-140.

[4] [1]叶芳芳,朱远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广西民族研究,2013,03:197-203.

第8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紧密相连的,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但是随着众多外来文化的流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时,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寻找出更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以文山壮族和瑶族为例,分析一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 云南日报.2003-07-02 (C04)

[2]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

第9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共识。我国非遗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势头迅猛,从2001年至今我国已有34项非遗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2011年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截止2014年7月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17项,其中音乐类项目接近半数。这对音乐学科及其从业者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近年来,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申报轻保护。就音乐类非遗来说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领域专家系统非遗知识欠缺;而非遗专家音乐专业素质不足,两者兼备者有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音乐类非遗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一批既懂音乐有具有系统非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音乐研究都把传承危机指向了传承人的缺失,所以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中之重就是有目的地进行传承人的“栽培”,而作为一个国家来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而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各类高校,所以近年来学界普遍认识到要建立非遗的长效保护机制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参与。

二、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不同性质的高校纷纷根据自己优势提出参与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地方性普通综合类高校强调其“地利”优势;高等师范类院校强调其“人和”特色。那么我们作为民族院校音乐专业的优势在哪里?笔者以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由于其民族教育的特殊学科环境,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及传承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院校不能替代的。从保护对象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相对的特殊性:首先,要熟悉其历史传承与文化背景;其次是要对其民族语言及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再次还要精通专业音乐知识技能。而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几乎得天独厚地具有以上优势:在整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方面,民族院校都有专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院系,这不但解决了语言的问题也一定程度解决了文化背景问题;其次,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文献资料;再次,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源,这些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熟悉包括音乐在内的母语文化,进校后又有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他们毕业后大多回到生源地,成为民族地区音乐艺术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影响着民族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在此基础上,民族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不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为独有办学特色;也为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做出应有贡献,这也是民族大学为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有所担当的体现。

三、当前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参与少数民音乐类非遗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民族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非遗)的内容极少,和普通综合院校一样常将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看成范本及目标,越来越被“学院”化,民族院校本来应该具有的民族特色却越来越少。就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以“原生态”面目入学,却逐渐被学院化的培养方式同化,入学后不久便“自觉”地认为本民族的音乐同服饰一样不合时宜需要“进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