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茶文化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工 医院文化 现状 认知情况调查
1.医院文化概述
组织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虽然也同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各家都认为它应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组织文化应该被内部成员认可并遵循,二是具有能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机构,也是一种向社会提供健康服务的组织机构。最初的医院文化基本是对企业组织文化的简单复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各种组织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股浪潮的波及和冲击,其中医院似乎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例如多种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政府财政补偿严重不足,医患矛盾空前紧张等等。医院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迅速丰富起来,并脱离了企业文化,成为组织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支。
医院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等,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是医院职工在加工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复合体。医院文化的结构层次与组织文化一脉相承,医院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旁支,可据此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在最表层,包括医院建筑、医疗设备、医院环境、档案文书等其他与医院工作有关,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要素。行为文化在第二层,行为文化的主体既可以是整个医院,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医院职工,具体包括为患者提供服务时的医疗行为、医院对外的宣传行为、医院内部举办的各种活动等与医院有关行为。第三层制度文化是以各种技术规范、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形式呈现出来,是行为文化的基础,对后者进行约束。最核心的精神文化被层层包裹,它对外面的三层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医院文化的核心。
2.医院文化建设现状的认知情况调查
2.1调查对象
在开封市选取四家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医院作为样本源,分别对四家医院的院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普通职工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 615份,回收问卷521份,其中有效问卷51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4%。
2.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自制量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第二部分为对本院医院文化现状的态度。
2.3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频数分析。
3.结果
本次调查513人,其中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238人,占总人数的46.4%;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176人,占总人数的34.3%;开封市口腔医院48人,占总人数的9.4%;开封市眼病医院51人,占总人数的9.9%。
职工对本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认知情况和态度见表1。调查职工对本院文化建设的态度,设置了四个选项,其中认为“本院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特色”的有262人,占51.1%,认为“与别的医院大同小异”的有176人,占34.3%,认为“理论与实践风马牛不相及”的有57人,占11.1%,认为“是领导作秀,应付检查”的有49人,占9.6%。可见,接近一半的职工都认为各自医院文化建设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是单选题,调查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整体感知,设置了四个选项,其中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对文化的感受与本院倡导文化“完全一致”的,有72人,占14%,选择“基本一致”的,有265人,占51.7%,选择“一般或说不清”的123人,占24%,选择“基本不一样”的44人,占8.6%,选择“完全不一样”的9人,占1.8%。具体情况见表2.
表2职工对医院文化整体感知情况
4.讨论
医院文化基本囊括了与医院有关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从内容上,可以从七个方面来总结:医院精神文化、医院道德文化、医院管理文化、医院制度文化、医院物态文化、医院科技文化以及医院安全文化。医院精神文化包括医院的战略部署、道德规范、职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倾向等医院的价值理念,医院整体的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医院道德文化的基础是社会责任和民众的期望。由于医疗行业提供的是健康服务,而且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只能相对公平客观去评价,所以对医院职工有很高的道德要求,这体现在医德医风考核上,基本没有其他的组织像医院一样,坚持常年且广泛的对行业道德进行监督,甚至为此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医院管理文化是指医院的管理操纵系统,例如管理体制与管理人员的技术等具体的管理要素,体制的完善与技巧的运用,可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保证医院有序地运转。医院制度文化是医院为维持正常工作而制定的相关工作规程。制度管理曾经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即便是现在,医院的制度仍然是医院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制度文化不仅仅是指医院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等等书面化的规定,它应该具有生命力,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院实际结合,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使医院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医院物态文化相当于医院的物质文化,不同点在于前者还应该包括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医院宣传以及内部文娱活动等。医院科技文化在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对科技的重视。作为一门实践性科学,医院拥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和素材,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作用于临床,因此很多医院都独立或者联合建立了实验室,同时鼓励医院职工开展医疗类的科技研究,这些都是医院科技文化的内容。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个新内容。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医患矛盾空前紧张,2003年“安全文化”被引入医院管理当中,首次有人提出了医院安全文化这个概念,将安全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医院安全文化要求医院不仅仅要保证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还要应该保证医院以及医院职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比如医院保障水电安全,防止医院财产盗抢,保护职工在工作中的各种权益等等。目前有些医院在推行文化管理的同时,仅仅重视文化建设本身,忽略了职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起职工对医院文化的不理解乃至抵触,造成医院管理混乱。因此,了解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它既可以呈现医院运行中受到职工欢迎的政策与管理方式,又可以暴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补救,在总结分析后,可以对医院战略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目前医院文化建设方面仍然缺乏医院的特色,大多数员工对于医院文化的感知甚至说不清楚或者是没有感知,这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结果,因此医院在构建自己的文化时,要充分考虑以上七个方面的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医院文化就要由内而外地全方位来审视自身,在建设医院文化时,要广泛征集职工与患者的意见,寻找医院的优势,在亮点上做文章,同时根据医院发展,不断补充、吸收新的内容,保障医院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卉生.简论深圳市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发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2(6):81.
[2]檀琳、冯泽明.探索构建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院文化体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3):398-399.
[3]张亚兵、丁牧原.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9(9):59.
[4]冀术明、张平.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肿瘤,2012,8(8):594-595.
关键词:民生新闻 和谐社会 差异化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以铺天盖地之势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内容“剑走偏锋”、节目内容失衡带来的受众结构失衡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目前的民生新闻中,然而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全国民生新闻热潮中,各地电视台竞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视民生新闻为挽回收视率的杀手锏。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省会城市在晚间黄金时段至少有两至三档民生新闻,更有多者达七至八档,出现民生新闻“共生”的局面。
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趋近,形式相仿,内容也雷同,多个栏目争夺同一资源,这种内耗式的竞争只会让各自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也是对媒体资源的浪费。“共生”不一定能“共荣”。就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其收视率滑落已成不争的事实,甚至有很多跟风而新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其收视率始终处于低谷,“民生新闻是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也受到质疑。
当高收视率的神话被打破之后,寻求差异化的战略应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何为差异化战略?事实上,差异化战略就是特色战略,即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或者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需要为差异化支出额外成本,但其产品或服务突出的特色优势使该企业可以制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位,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如图1所示)。
图1:差异化如何实现超额利润
差异化战略对中国传媒组织的现实意义在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传媒组织必须走出同质化竞争的误区,只有以独特性才能赢得消费者,而这两点也正是差异化的主要驱动力。(如图2所示)
图2 :差异化的主要驱动力
依据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大众传媒行业的特点,传媒组织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基础有:一是以信息内容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二是以细分市场为基础的受众差异化;三是以品牌形象为基础的声誉差异化。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民生新闻的差异化战略。
一、内容差异化
针对民生内容存在的低俗化、庸俗化倾向,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群众利益。虽然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实际上,不少小事既不关系群众,又不涉及利益。媒体应以有限资源,去解决、反映真正关系群众利益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
2、理智对待受众需求。作为传播者的传媒与作为接受者的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传”与“受”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关系,所以我们既反对“媒体中心论”,也反对“受众中心论”。对于受众的需求,媒体应加以引导,而不能屈从于受众。家长里短似的民生内容,如果说起初还能够让受众感觉到亲切,但时间长了,受众就会觉得民生新闻有点像个“长舌妇”,对民生新闻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却适得其反,可谓出力不讨好,所以,不要低估受众的需求。
3、新闻报道忌浮于表层。民生新闻的定位虽然不在于调查性、深入性报道,但其报道的新闻也不应止于表层。从“小”见“大”,从寻常小事中挖掘一些不寻常的意义,这样的报道不仅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也更具影响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借用“小民生”和“大民生”这样两个理念来寻求一些对策。
我们把民生新闻分成大民生新闻和小民生新闻。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须臾而不能离的生活参考;所谓的大民生,则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同时还包含从民生角度对这些政策走势的解读和诠释。目前,中国最大的国计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构建也是关乎全民的最大的民生。因此,我们在报道与受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题材时,完全可以从民生角度出发,找到结合点,解读那些未必同民生直接相关,但确实关乎百姓的大民生。这样既可以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民生内容又不至于“俗化”;既能贴近百姓的小民生,为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难题,又能从大民生的高度引导受众,让百姓关注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大民生,并进而可以借助民生媒体参与讨论,让百姓的呼声能够被真正地倾听,对党和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受众差异化
针对存在的受众结构性失衡问题,民生新闻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注意城乡报道的平衡。作为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要扩大报道范围,分散部分人力深入田间地头,把镜头对准农村,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关注农业的发展,全面真实地展示农村概况,让更多人了解农民的所盼所思所需所求、乡村的巨大变化及农民的生存状况,为政府了解农村搭建桥梁,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
2、注意市区周边与边远乡村报道的平衡。城市周边地区借助城市优势发展较快,现有的民生新闻报道较多;但边远乡村远离城市,在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流通等方面明显落后,给信息采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民生新闻报道很少。民生新闻要增强对边远乡村的报道,要求民生新闻工作者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深入边远农村,深入群众,扎实采访,让更多人了解边远乡村的贫穷落后与发展变化,让党和政府及更多人参与到边远乡村的发展中来,把整个农村真正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中的和谐农村。
与内容差异化相对应,民生新闻不应该搁置农民的呼声,而应当把农民作为受众的一大中心。通过研究农民收视特点、文化心理,并结合各地农村发展现状,办一档农民喜欢,又能切实服务于农民的新闻栏目。
三、从内容竞争到品牌竞争
媒介品牌是指媒体(频道)名称,节目标志,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包装,节目结构,观众认同等的总和,是媒体的无形资产。电视品牌浓缩了媒体精神、节目个性品质和观众的忠诚和偏好。
品牌竞争是媒介注意力竞争的新举措。注意力竞争是媒介竞争的实质,但由于信息产品自身的特性以及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同质化现象,加剧了受众消费行为的随意性,而消费行为的随意性直接冲击的就是注意力竞争市场。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媒介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1、频道作为品牌。首先,从台标、台标系统的包装打造民生频道的品牌形象。其次,频道通过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和系列大型报道活动建立品牌形象。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提出了“以活动带节目,以节目带队伍;以活动树品牌,以品牌促效应”的基本思路。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关注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发了100多条新闻、十几个新闻专题,拍了一部纪录片《可可西里守护神》,其中,新闻短消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出现断流》获得了中国新闻一等奖,实现了效果最大化;在中法文化年期间,他们主办了“塞纳河的婚礼”将影响扩大到境外。
2、栏目作为品牌。栏目名称要与众不同,恰当表现节目的特定宗旨。此外,栏目片头、片花等要与栏目的风格吻合,体现品牌意识。随着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的大量涌现,也随之产生了一大批深得观众喜爱的民生新闻主持人。比如原《南京零距离》的光头主持人孟非引起的所谓“孟非现象”,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这些主持人准确地把握了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并使自身定位与栏目定位相统一,以“亲民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品牌是一种标准,是品质的保证。只有那些轻松而不轻浮、通俗而不庸俗的主持人,才有可能树立起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要想在民生新闻节目“说新闻”的口语大战中脱颖而出,民生新闻主持人就要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韵味十足的表达方式、视角独特的语言着力点和见解独到的思想内涵,使自己成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标志。作为节目品牌的主持人,一方面要以其“拟人际传播”的亲近性,来增强观众的收视愉悦,树立起节目在观众中的美誉度;另一方面 还要以“见多识广”、“颇有见地”、个性鲜明的朋友形象,来取得观众的收视信任,树立起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通过迎合猎奇心理而吸引到的观众,往往并不稳定,并不忠实。
构建和谐社会为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民生新闻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不仅需要传媒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上做出努力,也需要不断的传媒实践。民生新闻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章平.战略传媒:分析框架的经典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6.
[2]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05:59-61.
[3]郑保卫.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新闻与写作,2007,02.
[4]王起钧,王庆华.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6,06.
[5]任慧静,张晓锋.传媒与和谐社会研究述评.新闻界,2006,06:51-52.
[6]张良君,赵新云.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界,2006,03:80.
[7]赵智敏.试析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民生大参考》为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45-47.
[8]韩雅琴.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做哪些自我调适.视听界,2006,1:36-37.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海南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茶叶已突破物质形态,深入到文化和精神层面,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游客文化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地方开发的茶文化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术界有关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海南省是我国产茶大省, 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笔者在论述茶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以期为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茶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意义
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娱乐和获得知识与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展开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会带来旅游持续增长,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也利于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其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爱心、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弘扬茶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以茶为媒介的旅游活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其将茶叶的采摘、制作、饮用、销售等环节直观地展示给游客,有较强的参与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当地的茶文化,而且或多或少会对茶产品进行消费,这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促销作用,有利于当地茶品牌的形成和茶产业的发展。
1.2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旅游需求逐渐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茶文化旅游将文化旅游与体验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顺应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茶文化旅游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而且可以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联系,相互促进,实现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增加客流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1.3增加茶农收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
茶文化旅游涉及茶叶的采摘、制作、茶艺、茶俗展示等,使茶农在种茶之外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同时为游客提供的“食住行游购娱”相关配套设施的建造与运营,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且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这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茶叶的社会功能,改变茶农单纯以茶叶经济为主的销售模式,变成以茶叶的发展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调动茶农的积极性,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
1.4培育“专业化、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
茶文化旅游重视的是游客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而这种精神体会只靠游客自身感悟往往是不够的,它需要导游人员等的适时引导和深刻讲解。现在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些茶文化旅游的“形象大使”,因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茶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衔接成为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关键所在。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茶知识文化素养的茶人。让她们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一种先锋带头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深刻讲解,给旅游者一种彻底的身心感受,让他们从茶文化的旅游当中得到切实的体会。
二、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
2.1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缺少文化内涵
以海南省现有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来分析,茶文化旅游节、茶乡采茶以及茶楼品茶是产品的主要类型。旅游产品多依托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乡土特色的农家饭来吸引游客,淡旺季明显,缺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度假村,产品开发还处于较低层次,缺少文化内涵。多数游客很少在目的地做长时间停留,这一方面和我国目前大多数旅游消费还处在观光活动为主的旅游初级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茶文化旅游产品缺少文化内涵有直接的关系,造成茶文化旅游仅仅停留在表面,容易误导游客把简单的喝茶、买茶等同为茶文化消费。
2.2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单一,缺少创意
在已有的产品组合中,大多数是结合茶文化旅游节来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节庆活动是卖点但不是主角。旅游活动也是以采茶、喝茶、买茶为主,目前海南还没有真正能体现茶文化主题的景点,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创意表现上显得后劲不足,比如充满艺术气息的茶道、茶宴、茶具设计等在海南市场上几乎没有。单一的产品组合不利于茶文化旅游的推广,也无法为茶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3茶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茶叶生产主要以茶农自发为主,土地资源分割,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难以得到提高和改善。茶叶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受到产地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在资源整合、景区规划等方面难度较大。
2.4茶叶品牌的影响力较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海南是产茶大省,但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与产茶大省的地位不够相称,海南省茶产业在国内知名度高的品牌不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与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等在国内热销的情况相比,海南省茶叶传统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占有份额不高,急需尽快培育茶叶品牌,充分发挥海南茶叶资源的优势,提高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3.1突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加强茶文化研究与宣传,提升茶文化旅游价值。茶如果抛开它与禅、器、水、诗、画、歌舞、习俗、健康、食用等方面的诸多关系,便只剩下解渴的意义,与旅游就无甚相关了。因此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必须突出它的文化内涵,通过学术研究,挖掘丰富茶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性越强,游客的愉悦感就越高。这也对从事茶文化旅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茶文化宣传的力度,使各界对茶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2加强区域合作
建立现代旅游营销系统在区域合作方面,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区域茶文化旅游的合作,打造茶文化旅游区,共创区域旅游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区间茶文化旅游的合作,打造精品线路,实施客源共享。在旅游营销方面,要在主要客源市场建立销售联盟,组织当地重点旅行社、直航航空公司作为营销同盟,联合销售海南茶文化旅游产品。同时,通过举办一系列茶文化庆典活动等措施,加强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努力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3.3不断开发茶文化旅游新产品
“以旅促茶,以茶促旅”。旅游购物是旅游者完整体验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旅游商品开发研制。茶文化旅游产品应包括各种品牌的茶叶以及茶画、茶书法、茶工艺品等。应发挥特色优势,将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创新开发,设计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商品。现在,茶肴盛行,各种调饮茶、茶食品也越来越丰富,茶具茶叶,特别是名茶,正在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赠品。应该抓住这种消费心态,开发既美味又具保健功效的茶菜茶点,同时还可开发更多的既装潢精美,又质量上乘的茶文化礼品,有效地表现茶文化内涵,系统综合地开展配套服务,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好的茶文化旅游副产品不仅能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增加旅游收入,而且也能反过来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
3.4发掘茶文化民俗风情资源
茶文化资源的核心层是文化风情,也是动态活文化,如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利用这些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开展茶民俗风情游,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凭借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艺术景观类资源,我们可以开展各种以茶为题的歌舞戏曲表演、赋诗填词、吟咏古诗名句、书法绘画、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联谊等多项专项旅游活动,它们往往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于一体。
参考文献:
[l]李福全,杨主泉.旅游业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44―15146,15196.
[2]周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6):58―61.
[3]王丰,刘小华.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茶叶为例[J].贵州茶叶,2006(2):32―37.
[4]曹霞.安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0―5932.
摘要: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1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国茶文化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1.3美国茶文化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2研究问题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3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4数据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4.2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5结论及建议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茶叶,2006,32(1):55-59.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它是指在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因技术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宫承波等人从技术上对新媒体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将新媒体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媒体息息相关,媒体的变革必然会促使旅游业的变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是人们获取旅游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依赖于新媒体。当人们有旅游欲望的时候,往往首先会借助新媒体去查询,然后针对去哪里,行程如何安排,游客也会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旅游商家沟通。游客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比如,网络论坛等结伴邀约,寻找“驴友”。旅行归来,他们会将旅行的经历、照片或视频等上传到微信、论坛、空间等社交媒体,吸引其他旅游者。因此,新媒体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四川茶文化作为四川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巨大的新媒体市场,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失去了宝贵的市场资源。
二、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四川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早以盛产茶而闻名于世。西汉时期,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开辟茶园,种植茶树。蒙顶山成为世界茶树栽植的发源地。四川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时至今日,四川茶叶产业成为四川十大优势种植业之一。峨眉山的禅茶文化、青城山的道茶文化、雅安的藏茶文化、蒙顶山茶文化、成都的茶馆文化早已名声在外。仅以雅安地区为例,雅安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全市可耕种面积的50%以上,优越的自然生态,成片的茶园风貌,为雅安生态茶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仅名山县茶企就多达1000余家,名山县确立了“旅游兴区、茶业富区”的战略,兴起了以种茶、卖茶、看茶、采茶等特色生态茶文化旅游,策划了蒙顶山景区、中国茶都等一系列茶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风景线”。四川对茶山景区、茶乡生态观光、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遗址、茶艺茶俗、茶馆、茶商品和“茶家乐”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初显成效。
三、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四川茶文化历史悠久,有很多极富地域色彩的茶礼、茶俗和名人典故,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初显成效。但是,现在对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不够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新媒体的推广营销。四川茶文化旅游推广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报纸、电视、户外广告、会展等形式,缺乏新媒体的主动推广和营销。在国内大型旅游网站,比如携程、去哪儿、途牛网、同程网上从未看到过四川茶文化旅游的推介。但事实上,新媒体在推介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新媒体更强调点对点的传播,通过互动环节更能调动起消费者的兴趣。近年来,四川茶文化旅游在运用电子商务上有一定的尝试,例如,蒙顶山茶在淘宝上建立了自己的旗舰店——蒙顶山茶贡名苑旗舰店。一些雅安的茶企也设立了自己的网店,但这些网店的点击率和成交率都不高,网页的设计也缺乏对四川茶文化内涵、产品特色、制作流程、冲泡流程等延伸内容的宣传,因此,在大众心中的影响力还不够。第二,缺乏龙头品牌支撑和特色专项旅游参与。虽然四川茶企众多,仅名山县就有上千家茶企,但大部分企业都各自为阵,以占领中低端市场为主。在中国十大名茶中,昔日的贡茶辉煌早已不在。古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美誉的“蒙顶茶”在各地后起之秀的名茶品牌前,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福建、杭州、安徽等地的名茶。川茶像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被人遗忘。在雅安市企业服务网评选的雅安十强茶企中,其中有六家以生产绿茶为主:四川省茗山茶业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蒙顶山皇茗园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禹贡蒙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老茶客茶业有限公司;四家以产销藏茶为主: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四川省雅安茶厂有限公司、雅安市名山县朗赛茶厂、四川吉祥茶业有限公司。纵观十家茶企,在国内名茶品牌的地位甚微。同时,由于是分散经营,对茶文化旅游的推介参与度不高。另外,虽然在四川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早就提出了专项旅游的口号,但很少有人选择将川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专项旅游,将茶文化当作一个专项旅游仍需进一步发展。第三,缺乏有影响力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活动主要有茶园茶山观光游览、茶家乐、茶事体验和举办一些茶文化旅游节。例如,每年蒙顶山都会举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旅游节上有很多茶文化活动,如龙行十八式茶艺表演、采茶能手大赛等。但这些旅游节项目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参与度和互动度不高,而且持续时间很短,与国内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节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旅游节上过于宣传茶叶的生产,没有突出茶文化旅游,大多只能吸引本地和周边居民,没有对全国形成影响力。
四、新媒体视角下的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单独使用传统的方式来推广四川茶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和旅游者的要求了,而互动性强、传播性广的新媒体无疑对川茶旅游文化的开发有重要作用。建议搭建以下推广平台:
1、建立社区网络推广平台
现在大多数旅游者在策划旅游时都会先在网络广泛收集目的地的信息。特别是知名网络社区的旅游板块更是热门。在这些旅游板块中,很多人会发帖讲述自己的旅游经历,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发帖一般都图文并茂,甚至带有视频,很有吸引力。很多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冷门景区就是先在论坛被追捧者炒热,然后带动了更多的人前去,一跃成为热门旅游地。例如,成都周边的“楠木溪”、“王婆岩”等等。因此,如果要发展川茶旅游文化,就应该特别关注这类社区,尤其是天涯、搜狐、第四城等知名社区的旅游板块。可以在这些网络社区组织活动,邀请社区名人来游玩,然后以游记形式发表,期待网络推广。
2、建立微信互动平台
微信,是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获取以及传播的平台,用户可以组建个人社区,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即可实现即时信息分享。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根据腾讯的数据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统计,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相比传统媒体,微信的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专门建立四川茶文化旅游的微信互动平台已是时代需求。通过微信互动平台发起话题或者优惠活动,吸引游客的参与、点评和转发,在公众平台上对旅游者的疑问和建议进行回复,对反映的问题积极回应,了解粉丝的市场需求,微信中的粉丝就是实际或潜在的顾客。另外,微信公众号还可以与四川茶文化旅游业的专家、名人合作、知名驴友合作,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广泛的关注。旅游部门可以加强与他们的合作,邀请其观光、参与旅游活动,对旅游地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使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传播。
3、打造特色体验之旅配合以新媒体推广
1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基本的立场主张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今天,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了。我和陈桦同志在此谨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知道,福建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优越,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制茶经验,精湛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在中国茶业发展乃至世界茶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发展茶经济、弘扬茶文化十分重视,坚持把茶叶作为特色产品,出台政策举措,实施品牌带动,加大科技投入,扩大产业规模,使茶经济发展迅猛,茶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07年全省茶园254万亩,毛茶产值50亿元,产量22.4万吨,其中出口1.8万吨,拥有国优和省优茶树良种40个,茶叶平均单产99公斤/亩,全省茶叶主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年均收入的30%。据统计,全省从事茶业生产人口400万,涉茶人员1200万,涉茶行业产值超200亿元,全省180家企业获有机茶、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20家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福建名牌产品。9个品牌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之,福建茶叶无论在产量、品种、出口总量方面,还是在国家级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良种率、对台茶业合作规模等方面,均居全国第一,充分体现出“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正因为如此,福建省作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今年再次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福建连续五年每年投入5500万元在重点品种开发上给予支持,另拨资金在茶叶的检验检测上给予支持。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省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福建与台湾茶缘同根,源远流长。1992年以来,台商已在闽创办茶企60多家,还在漳浦、漳平、安溪等地开发高标准茶园5万多亩。同时,台湾茶业生产技术、加工机械以及包装、市场营销入闽,大大促进了福建茶产业的发展。闽台茶业界优势互补,长期相互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祖国大陆惠及广大台湾同胞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依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各种载体平台,携手发展两岸茶产业,合力打造中国茶品牌,共同弘扬中华茶文化,对于进一步拓展“五缘六求”,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交往,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今年我省“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提出了“组建一个全省性、综合性的茶叶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议,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由张家坤同志牵头筹建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我们希望以协会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努力把闽茶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促进两岸茶产业、茶经济的发展繁荣,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挥茶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相信,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的成立。必将有力推动茶产业、茶文化蓬勃发展,为加快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为农业增收、农民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茶文化;绍兴;茶馆;经营;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3102
1 引言
中国的茶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茶馆的起始阶段可以追溯至两晋时期,之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唐代正式形成茶馆、宋代至清代得到发展、解放后茶馆的新生期,直到在当前形成了现代茶馆。茶馆是绍兴地区群众的重要休闲场所,也是绍兴地区发展的组成部分。但是纵观当前绍兴茶馆市场可以发现其经营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含自身存在的经营问题,例如缺乏自己独特性,经营管理团队不强等;也有其它行业或者同行业的竞争问题,例如分布集中带来的竞争,国外咖啡引起的竞争等。对此,笔者在文中对绍兴茶馆未来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对绍兴茶馆的未来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2 茶文化与茶馆的关系
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以茶作为传播艺术载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茶道、茶德、茶艺等相关内容,其核心是茶艺。茶的起源地是中国,而茶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国,并且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这种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之中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物质层面的饮茶,逐步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形成了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茶道、饮茶礼仪等内容。自古以来,茶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喜爱,因此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茶馆是以销售以经营茶及茶产品为主,并兼具休闲和娱乐功能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人民生活的一个窗口,可以称其为一种社会的“缩影”,其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群众精神生活水平。
茶馆是茶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路径,其可以作为载体,体现茶文化、茶礼仪以及地区的人文风俗。我们知道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而茶馆则是最能直接领略、学习以及研究茶艺的地方,因此茶文化与茶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没有了茶馆,茶文化就失去了重要的传播和传承的途径;而如果没有茶文化,茶馆也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失了人文情怀。所以,茶文化是茶馆的内在涵养,而茶馆是对茶文化的传承媒介。
3 绍兴茶馆起源与功能
绍兴茶馆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众所周知,绍兴地区每年会产大量的茶叶,因此饮茶的风气代代相传,茶馆也是随处可见。在清朝乃至之前的古代社会中,绍兴茶馆还会请戏班唱戏或者请人说书,是绍兴人民休闲娱乐的不二场所。而作为正宗绍兴人的作家鲁迅先生也经常在作品中提到绍兴茶馆,例如《孔乙己》、《药》等。绍兴茶馆作为茶行业的一个窗口,并不单单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还始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一是为人们饮茶、品茶提供一个优雅别致的场所,使人们在茶文化的熏陶中陶冶了情操,身心得到放松。尤其当代人生活节奏过快,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工作之后,许多人们会经常约上老友品茶、交流,而绍兴茶馆就为此提供了一个好的场所;其二是绍兴茶馆能够传承茶文化,传播茶知识,促进文化交流,许多茶馆中会在举办多种活动中渗透茶文化,如民俗文化讲座等,而这里就为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其三,绍兴茶馆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好的场所,茶馆中静谧、和谐、儒雅的氛围,使人缓解了原本的紧张和焦虑,被茶带入一个安静祥和的境界,整个人变得更加的心平气和、睿智,而这样安逸的环境为商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谈事场所;其四,增加茶叶销量,促进茶产业发展,带动绍兴经济发展。众所周知,绍兴地区盛产茶叶,如果茶叶销售良好,则必然将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 当前绍兴茶馆经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得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生活。而绍兴茶馆也迎来了很好的发展,不仅茶馆的数目大幅度增长,而且在种类上也有了扩展,如出现了茶室、以丰富饮食为主的茶楼等。另外,绍兴茶馆不仅仅是数目和种类增多,许多茶馆还为适应当前的发展,将自身内部装修得美轮美奂。但是,伴随着茶馆行业的慢慢成熟,当前绍兴茶馆在行业内竞争激烈,部分茶馆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亦或是服务质量与口碑较差。
当前,绍兴茶馆面临的竞争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现有茶馆之间的竞争。喝茶作为娱乐休闲的方式之一,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部分茶馆为了吸引顾客而大搞装修,并且纷纷推出各种服务,比如自助式茶点、邀请茶道表演等,因此形成了异常激烈的竞争。②面临着新加入的茶馆的威胁。部分新的主题茶馆的出现使得传统茶馆逐渐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③咖啡厅和西式快餐的竞争,如星巴克越来越成为上班族休闲、歇息的首选。
5 未来绍兴茶馆的发展模式分析
5.1 细分市场,选择主要服务对象
当前绍兴多数茶馆主要是面向大众,符合大众消费需求。但是就长远的发展而言,应该根据自身茶馆的规模、资金、定位以及茶馆消费水平,然后为主要面向的消费者群体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因为各行各业的消费者都会有去茶馆的需求,但是一个茶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对此绍兴茶馆应该细分,不同的茶馆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来提供个性化服务,使得每一个茶馆集中精力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来服务,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5.2 合理选址,服务目标市场
绍兴茶馆经营过程中凸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分布过于集中,这种集中状况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在开茶馆之前对选址工作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周围已有茶馆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以及消费特点等,一定要避免茶馆数量已经达到饱和的地方。另外,不同的茶馆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在自己的消费群体集中的地方建设茶馆。再次,要考虑周围的交通情况与环境条件,尽量让茶馆建立在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在不同的条件不能兼得时,就需要决策者自行抉择。
5.3 强化个性,规范市场竞争
绍兴茶馆之所以缺乏个性,是因为部分茶馆消费种类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营。对此,部分存在此问题的绍兴茶馆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营丰富多样的消费品种,包括餐饮、表演等,也可以尝试主题茶馆、特色茶馆、体验茶馆等模式,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并且提供选择性消费的休闲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绍兴茶馆应该强化个性,建立自己的特点,将茶馆明显与其他休闲餐饮区分的标志。并且,绍兴茶馆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应该多凸显自己的特性,走特色化道路,同时要规范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共赢,才能实现持久的发展。
5.4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在竞争激烈的当前,企业品牌建设是尤其重要的,因此绍兴茶馆非常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营造品牌优势。当然,最重要的保证就是提升服务的质量,塑造美誉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建立卓越的品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与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虽然绍兴茶馆经营目前存在着些许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经营者只要着力于改革,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赢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艺馆往何处去?――中国茶艺馆三十年反思[J]. 农业考古, 2010(2):78-86.
[2]夏燕红,张 荣,肖剑斐.茶馆顾客体验价值驱动因素及其体验营销策略研究:以杭州自助型茶馆为例[J]. 经济论坛,2011(3).
[3]黄 泰,保继刚,刘艳艳,等.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结构分形及优化:以苏州市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1).
[4]熊,刘成玉.乡村茶馆功能的演变、原因及对策建议――以四川为例[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3).
[5]张琴.济南茶馆文化发展思路探讨[J]. 茶叶科学技术, 2013(1).
关键词: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下文简称:绿色资源)是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对象,也是拥有绿色资源区域的自然比较优势。随着绿色生活理念不断深入到社会公众的心里,以及对城市工作压力的缓解,生态旅游项目方兴未艾的发展起来。其中,围绕着茶文化而展开的生态旅游项目也比比皆是。那么如何来看待茶文化对绿色资源管理的助力作用呢?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绿色资源管理职能内容来展开。就茶文化而言,本文将其归纳为两个层面: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显性层面诸如茶道、茶具等,这些看得见的茶文化元素往往承载了本土文化的基因。而作为隐性茶文化,则主要指向一种围绕着“茶”而提炼出的精神和民族性的东西。可见,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的管理之中,则能提升生态旅游项目的品味和区域差异性。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对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职能分析
从管理学视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绿色资源管理职能:
1.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将其引入到具体的情景中,便是对绿色资源的开发计划,以及对未来生态旅游项目商业化运作的规划。现实表明,当前生态旅游项目的数量繁多,且质量良莠不齐。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现象归因于生态旅游项目所依托的绿色资源在各个地区都唾手可得。特别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当地的旅游资源也主要以“青山绿水”为主线。那么如何提升本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商业价值,则需要事先完成一系列的计划和规划。因此,这就构成了职能之一。
1.2组织职能
这里的“组织”可作动词来讲,即将各种资源组织起来推动生态旅游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根据旅游经济学原理可知,建立起区域差异化将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识别度,所以这里就需要围绕着“突出差异化”来组织各类资源。鉴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生态旅游项目,并依托本地自然禀赋条件来开发绿色资源。因此,提炼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以及借助显性和隐性方式释放出来,便能增大本地旅游产品的市场识别度。
1.3创新职能
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创新已经成为了管理职能之一。根据熊彼特对创新的解释,其不仅体现为旧事物的覆灭和新事物的产生,还体现在创新成果商业化应用后所带来的利润增值。不难发现,国人关注最多的却是前者。为此,对绿色资源的管理还在于引入创新职能,促使其在商业化运营中获得增值。那么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管理之中,本身就构成了创新.
2茶文化的功能解析
将茶文化融入到绿色资源管理之中,意味着茶文化具有使用价值,进而具有自身的功能属性。那么在茶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功能解析:
2.1提升品质的功能
相对于传统的景点游,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就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且该项目更能适应目前消费者文化层次、家庭收入的群体。那么在数量庞大的生态旅游项目中,通过引入茶文化元素便能提升整体旅游项目的品质。不难发现,茶文化本身所含有的清风雅致便能对现阶段浮躁的社会环境带来“清凉”,从而这就具备了提升品质的功能。
2.2满足偏好的功能
与西方经济学将消费者的偏好做同质化处理不同,现实中的消费者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而消费者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维度、空间纬度上也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偏好。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其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通过融入茶文化,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便能覆盖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事实表明,如何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旅游消费需求,一直是困扰绿色资源开发者的难题。通过融入茶文化,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2.3增强识别的功能
我国作为产茶大国,产茶地都拥有属于本区域的茶文化。如,四川的峨眉地区,其茶文化就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四川的青城山,其茶文化就与道教文化联系起来。再如,云南和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茶文化便与其民族性联系起来。可见,这就体现了茶文化增强市场识别的功能。
3茶文化与绿色资源开发融合的切入点
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其中,涉及到实施的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3.1茶文化与茶叶生态观赏相融合
茶叶生态观赏在许多产茶地区已经得以商业化推广,观赏的载体一般为生态茶园,这样消费者就能在相对完善和集中的场地内感受到茶叶种植的自然之美。那么茶文化与之相融合的切入点是什么呢?从域外经验中可以获知,消费者最为感兴趣的便是茶叶的品种、功效、种植历史、典故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也就构成了切入点。
3.2茶文化与茶叶生产制作相融合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待绿色资源开发,茶叶生产制作构成了其中的一环。在突出生态主题下,手工制茶应成为消费者所感兴趣的地方。那么此时茶文化的融合切入点又在哪里呢?不难发现,将茶文化中的茶道和茶具融入其中,使之承接已经制作好的茶叶,那么将能提升消费者的饮茶欲望。可见,这也是生态旅游所要达到的效果。
3.3茶文化与茶叶休闲品茗相融合
茶叶休闲品茗本身就构成了茶叶的消费环节,而该环节也可以出现在消费者的休息、闲暇之时。因此,茶文化在这一环节的融入可以设计在中途休息期间,也可以作为一种专门项目而存在。那么此时的茶文化应更多包含其隐性的元素,如具有哲理性的文化元素。
3.4茶文化与农家休闲娱乐相融合
笔者认为,绿色资源在开发中还应考虑到拉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带动当地农户家庭经济。为此,在这里提出了茶文化与农家休闲娱乐相融合的议题。那么这里的切入点便可以定位于提炼出具有本土、农家特色的区域文化。
4茶文化融入的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融入的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4.1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
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构成了管理的计划职能内容,而本文也将茶文化界定为绿色资源开发的组成部分。根据以上切入点分析可知,融入阶段包括:生态茶园观赏阶段、茶叶生产制作阶段、消费者空闲品茗阶段、农家乐阶段。为了增强区域差异性,应重点规划第一和第四个阶段的融入途径。究其原因在于,第一个阶段受到自然禀赋条件的决定,各地区是具有差异性的。同样,农家乐承载了当地的民风,而这也是具有区域差异性的。
4.2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
这里体现为管理的组织职能,那么要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工作,则需要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组织。首先提炼茶文化元素一定要建立起区域植根性的效果,那么可以将民俗专家、茶叶种植专家、绿色资源开发主体组织起来,围绕着本区域的生态游项目商业化的具体目标,来分别开展显性和隐性文化元素的提炼。那么就物力资源而言,目前应在“互联网+”战略下充分挖掘线上资源,并在线上建立起组织学习系统。
4.3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
毫无疑问,这里构成了管理的创新职能。而如何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则成为当前绿色资源管理的难点。笔者建议,创新的思路可围绕着:观摩与游客体验相结合的模式来展开。具体而言,在观赏茶园时可以设计出消费者动手采茶或培植茶树的环节,这样能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在生产制茶环节,可以设计出消费者亲自动手炒茶的环节,并将消费者炒好的茶折价销售给他们。如此种种,都是紧密抓住了提高消费者的个体体验感来进行创新的。
4.4控制茶文化融入的效果
控制职能也是管理职能的构成部分,在对绿色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控制茶文化的融入内容和程度。即,对于那些具有大众化的茶文化内容则需要给予尽可能的规避;同时,对于那些过度融入的问题也需要给予控制。
5展望
今后还须夯实以下管理内容:
5.1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
开设茶园生态旅游项目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现有的茶园资源,而且茶园中植被的生长也有较长的周期性需求,从而也使得利用现有茶园资源成为必然。从开设生态旅游的案例中可以知晓,茶园生态旅游项目无论在规模、项目内容设计、路线规划上都比普通旅游项目要广博和复杂。因此,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在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时,也应考虑到不同资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其它关联效应。当然,做好这项工作的第一步,便是深入到茶园基地去调研。
5.2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
由于茶园生态旅游项目应植根于当地传统茶文化之中,所以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的重心便在于将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道等要件整合在旅游项目之中。从管理学原理可知,这里整合的本质在于对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整合,因此,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实施的人才需求,在域内和域外引进相关专业人员。总之,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应重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6小结
本文认为:就茶文化而言,需要大力挖掘茶文化中的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茶文化融入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模式可围绕着:规划茶文化的融入阶段、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创新茶文化的融入模式、控制茶文化融入的效果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凤霜.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生态旅游规划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5(3):60-63.
[2]余兵.茶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5):93-94.
[3]赵国栋.茶文化生态旅游理念要点与SWOT分析[J].农业考古,2015(2):198-205.
[4]吴佳薇.从成渝茶馆看两地的休闲观[J].商情,2010(26):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