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

第1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高校美术教育;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25-01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时期,过于注重对西方艺术传统的借鉴,对我国传统文化认同和重视程度低。近四十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的一元化教学方式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因其阻碍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广度)。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将祖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高等院校美术传统教育的弊端

我国现行教育趋势已经从过去注重量的提高转变成注重质的飞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凸显的问题颇多。

(一)注重美术课程本身的教育,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化,只讲述美术教育课程,完全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注重将美术教育与社会及他文化的融合,这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知识面窄,且对学生来说不具有吸引力,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重理论不重实践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理论学习,而把实践放在边缘化的位置,教学重点仍放在教师的教授上。而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也没能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经验和团体合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也缺乏对艺术的审美观念。

(三)注重硬件设备的提高而忽视“软件”

由于各个学校经费有限,因此,大部分学校都将经费用来提高硬件设备。然而,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却相当淡薄,在加上各高校教育队伍素质不一,以至于很多院校课程资源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就集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

(四)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现在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来继承,但是,西方的传统文化已经充斥了高校毕业生的头脑,他们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认同感。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学习本土文化,自然,学生就失去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学习的兴趣。

(五)许多传统景点都功利化

要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还必须对传统文化景点有充分的了解,可是现在各大传统文化景点已经成为挣钱的工具,不能为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调件,这实质上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

为解决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低这一问题,各大院校需联合师资力量,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这一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整合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美术和艺术作品,形成作品陈列室,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校外和省内外传统文化作品和文化景点,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

(二)编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教材

对传统文化的运用首先在于教材的编写,一部好的教材能够容纳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能够引导教师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如何编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材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在师资优化的基础上,各地方成立一个教材编制小组,编制具有本地区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是教材,且运用于本地区学校教学中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不需要在地区设置太过编制点,以省为单位编制即可。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区文化认同感。

(三)构建学生实践学习平台

纸上谈兵是达不到良好学习效果的,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学校可以经常性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并定期给学生观赏和临摹。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跟其他同学分析和介绍艺术品的价值。同时,学校应定期举办民间艺人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真实的民间艺术和记忆,使学生萌发学习热情。最后,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民间实地考察,使学生亲生感受民间文化底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使高校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判断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值得所有高校加以重视和运用。

第2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客家文化;传统文化

客家形成的历史,是历经艰辛的迁徙史。在这个过程中,客家文化逐渐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客家文化已不是纯粹的华夏汉文化了,它是华夏汉文化(即传统文化)与客家人迁徙途中所遇到的其他汉民系文化以及土著文化相互接触、碰撞、融合的综合体。客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构,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下文从客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的寓意角度谈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构。

一、客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寓意的认同

对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数字现象进行研究,并和传统文化进行比对,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对数字寓意有很多相同之处。如,共同对数字“四”的禁忌,因为数字“四”谐音“死”。车牌、房牌或电话号码尾数含4的是令人生厌的,一般这些号码只能贱卖。对数字“七”的敬畏,共同认为“七”是一个神秘数字。在汉语中,相对与其他数字,数字“七”神秘性更大,使用范围也更广。早在《周易.复卦》中就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的说法,意思是当天道循环往复一次所需的时间为“七日”,“七”于是成为一个周期数。在传统文化中,数字“七”也经常被人所忌讳的。在给人送礼时七件或七样是不会出现的,在饭桌上七盘菜数不会上的,在挑选好日子时,逢七、十七或二十七日人们也不会挑的。另外,“七”与丧葬有关,在传统文化中尤其在客家文化的丧葬习俗中有“走七”、“四七”、“七七”、“做七”等禁忌之俗。在客家话中,凡带“七”的词都不太好,都带有一层麻烦的意思在其中。客家人对“七”的禁忌,还体现在人日节吃“七样菜”等习俗上。吃“七样菜”除了客家人利用其谐音象征来祈愿家人机灵能干、生活永远幸福之外,还隐含着客家人对数字“七”的禁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自古在追求一种完整、圆满、和谐的大团圆的状态,这种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数字中的“偶数”正好具备那种完整、圆满、和谐的性质。这样,偶数不可避免地被中国人所崇尚,从大量的吉利数字多为偶数的现象中可见一斑。单数由于不具备这种性质,而倍受冷落。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成双成对”的完满状态。对于那些孤立、不完整、不圆满的不和谐状态,人们是十分排斥的,总是想方设法让它们达到圆满、和谐的满意状态。所以,民间送礼是送“双”不送“单”的,婚庆日是不选在单日而选在双日的,待客上菜的数目也讲究上双数的等等。一句话,中国人追求“好事成双”。当然,偶数并不全是吉祥数,有些单数也被视为吉利数。客家人就深通此道,于是在传统文化中“六”、“九”这两个吉祥数字在客家地区也十分推崇。“六”作为吉祥数字的原因,它代表“顺”,酒令以及俗语都有“六六大顺”之语。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六”在客家地区也是个吉祥数,送礼、开业、庆典、婚嫁等喜庆事也以“逢六”为吉日。传统文化中,“九”除了与皇权有关的神圣意义之外,在民间由于“九”与“久”谐音,含“九”的日子就被人们视为是喜日。如,九月九日,含双“九”与“久久”谐音,寓含有“天长地久”之意,是婚嫁的好日子。客家人也对“九”十分推崇,含“九”的日子经常被人们选为办事情的好日子。

二、客家文化对传统文化中数字寓意的重构

在传统文化里,阴阳学说自古十分盛行。根据阴阳学说,世界是由阴阳两极所构成的,一切事物都处于阴阳两极对立的状态中。如,天、男、奇数为阳;地、女、偶数为阴等等。偶数在阴阳二元论中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因此,以“二”为代表的偶数就成为人们所欢迎的数字。人们在婚事喜庆中尤其喜用双数,是取“成双成对”之意。如,婚事各项具体事物中,象婚礼现场的陈设、饰物均取双数。可在客家人眼里数字“二”并不全是吉数,在客家方言中“二”读成“匿”是含有贬意的。客家话中的 “阿二牯”、“阿二麻” 就是指愚笨之人。在粤语区中,“八”与“发”谐音。数字“8”特别受广东人喜欢,他们把“88”念成“发发”,寓意财运亨通。由于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较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对数字的嗜好影响着全国其他地方。受广东人的影响,现在对“八”的爱好已风靡全国。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凡带有“8”的都是非常热销,很受欢迎。可在客家地区,人们对数字“八”并不推崇,很大原因是由于那句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即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再者,数字“八”在字形上有“分别”、“分离”之意。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中数字寓意“大同小异”。两者有着相同的数字禁忌、数字崇拜,这是主要的。两者也有对数字禁忌、数字崇拜寓意不同之处,这是次要的,这也是客家文化所独有的特色。 转贴于

三、客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构

儒家思想文化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尤其是汉民族一直以来主要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我国历代的统治阶级也都把儒家思想当作最重要统治工具之一。国家政治生活、社会日常活动以及人们平时的思想言行中都流露出儒家思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客家文化很好地继承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突出地表现在,“崇敬祖先、重视教育以及因循守旧与锐意变革上。”客家民系是一个非常讲究“孝悌”的民系。某人对上孝敬父母、对下友爱兄弟,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赞扬;反之,则会被大伙所指责、唾弃。客家人的“孝悌”精神,进一步体现在崇敬祖先上。客家人对祖先十分崇敬,每逢仲春、仲秋以及冬至日等祭祀时节和重大事件时必准时向祖先备礼设祭。客家人祭祀先祖的祠堂在客家地区遍地都是,每个家族无论大小都会有自己的祠堂。祠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客家人寻根崇祖的精神。另外,这种崇祖意识还表现在客家方言上。客家人对“家乡话”非常重视,甚至,有了“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口号。“田”指的是土地,“言”指的是以语言为代表的代代相承的文化。由于战乱等原因,客家先民被迫不断地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土地不象语言那样便于携带,于是便成了包袱、累赘。客家先民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使得他们没有土地或少有土地,即使占有土地,也不可能长时间的拥有。所以,客家人对土地的态度是不太看重的。共同的语言文化,是一个家族、一个民系联结在一起的牢固纽带。共同的文化语言,是客家人每到一个新迁徙地,安定、繁衍,抵御外族侵扰,加强内部团结的有力保障。“言”的种种神奇作用,使得客家先民无论走到哪,都是一个团结、强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群体。客家先民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客家人对“言”的重视大大地超过了对“土地”的重视。例如,在客家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汉语,从客家话中可以发现古汉语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痕迹,客家方言被人称为古代汉语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在漫长的迁徙、侨居、聚居过程中,客家先民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环境并融入当地社会,不得不对其原先所拥有的古中原文化进行改动,并适当地融入当地文化的某些元素。客家文化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是古中原文化与侨居地、聚居地的文化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例如,当客家先民行进到江淮流域时就对以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进行了有益汲取;当客家先民进驻到闽、粤、赣三角边地时对畲族文化、瑶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土著文化进行了认同和融合;当客家人定居于赣、粤、闽三角边地时对潮汕文化、福佬文化为代表的其他汉民系文化进行了学习和借鉴,这就使得客家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采。赣、粤、闽三角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一个相对封闭的山地丘陵环境使得客家文化得以相对稳定地保留下来。

数字是文字的一种,从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影子。当客家先民还未向南迁徙时,他们与中原大本营的汉民族,无论是在宗教信仰、民族风俗还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都是一致的,这从数字观念上可见一斑。例如:客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崇尚偶数的倾向,认为单数是不好的、未达到完满的状态。对“四”的禁忌,对“七”的禁畏,对“六”、“九”的推崇等等。随着客家先民不断地向南迁徙,客家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化上。客家人在顽强地保持其原先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在与新的文化接触、碰撞、融合中也吸收了新的文化营养,客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是有一些异同的,我们可以从数字上得到验证。原先在传统文化中吉利数字“二”,在客家文化中并不全是吉利意义,有时含有贬意,客家人就称愚笨之人为“阿二牯”。还有大吉大利的数字“八”在客家地区,也因为俗语“七不出,八不回”等原因而并不受到推崇。

从以上对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中数字现象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字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数字我们看到了客家群体的迁徙史,客家人的生存环境,以及客家文化的演变过程;通过数字我们还了解了传统文化同客家文化的关系是根本与枝叶、源头与支流的关系。数字在客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重构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蓝希瑜 罗琼:《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5).

[2] 温珍奎 尹珊:《赣南客家葬俗述要》[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

[3] 易思羽:《中国符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一、数字动画设计促进皮影文化传承的内在机理

当今世界个性化、多元化和艺术化的文化思潮为皮影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时代空间,而数字动画设计的有效融入则是皮影文化动态传承的平台和助推力。无论是从艺术欣赏还是历史形态的角度,皮影文化天然具备造型、文学、唱腔、表演、技术等多领域的艺术价值;而数字动画设计技术的引入则为皮影艺术的重构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可以说,深入探究数字动画设计与皮影文化传承间的内在传导机制,是理解上述观点的首要前提。具体讲,数字动画设计促进皮影文化传承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皮影戏制作中引入数字动画设计技术,不仅可以真实再现皮影戏的一般性原理,展现其文化精髓,更可以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及偏好运用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对原有的皮影作品进行随意修改和完善;其二,在皮影戏制作过程中,利用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可将电影拍摄中的长镜、短镜及蒙太奇手法应用其中,并以皮影戏的形式演绎其他故事。如此,便去除了皮影作品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沉重感,并赋予皮影文化新的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其三,在数字动画设计与皮影产品制作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便捷的网络技术,可将多样化的皮影产品推向世界各地,让更多的观众欣赏技术进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文艺精华,进而推动皮影文化的横向普及。显然,借助于数字动画设计手法可赋予民间传统皮影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数字影像艺术舞台上的数字皮影动画实践——以《桃花源记》为例

数字皮影动画《桃花源记》是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在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手段的数字皮影艺术,就其表现形式、造型设计、元素库模、空间安排及镜头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通过将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应用于皮影作品设计,用数字艺术接续传统文化,进而挖掘数字皮影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桃花源记》推出后所获得的各项大奖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数字皮影艺术所独有的文化魅力。可以说,这不仅是数字艺术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整合与重构的一次良好实践,更为发展中的皮影艺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参考与借鉴。

事实上,《桃花源记》在创作过程中因数字动画技术的融入所展现出的创新与突破是其后期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在表现形式方面,针对当前传统皮影艺术传承困境及操作复杂问题,《桃花源记》皮影动画在科学借鉴传统艺术操作原理及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动画技术的优势,便于创作者通过从数据库所提供的角色形象、局部或动作,进而配以剧情,并借助于三维效果展示,实现全新的数字皮影,为皮影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桃花源记》中的人物形象在动画线条及传统的五原色调搭配下塑造出生动形象、夸张幽默且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其中的花草树木等环境元素,为使效果更为逼真,创作者运用Paint Effects的技术手法制作花草树木,进一步增强了画面整体层面的缤纷多彩;在元素库模方面,传统的皮影制作工序因极其繁复会给皮影表演者带来较高难度,《桃花源记》通过采用分解与组合、拼贴与摆放的方法,有效提升一次制作完成的数字素材的重复使用率,甚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数码合成进而生成新的人物角色,便于皮影动画的批量操作和拍摄;在空间安排方面,《桃花源记》利用表演和绘画的语言及构成原理,运用数字动画设计平台操作皮影动画,根据表演需求按照三维视角合理化地安排空间。由此,《桃花源记》中所创作的人物角色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展示动作与冲突,从而给予观众新奇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使得观众充分感受到皮影表演艺术的自身魅力;在镜头运用方面,《桃花源记》有效借鉴了影视镜头语言,模拟实拍手法,镜头表现在为皮影动画创作者拓展创作空间的同时,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实现了皮影动画表意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造诣。显然,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的制作技术助推新的舞台艺术的产生,通过汲取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构成要素,辅之以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工具,为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续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空间。

三、数字动画设计助推皮影文化传承的理性展望

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同。如何为传统皮影开辟成功的生存之路,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字动画作为动画制作界的一颗新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影响。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的局限性,将技术引入设计领域,成为设计的重要工具。作为二维软件的平台,它有效地将二维事物和技术连在一起,跨越了由于技术落后所导致的文化断层。数字皮影动画正是这一个技术优点的鲜明体现。它在渊源上吸纳了传统以及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后,逐渐形成了当代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质,《桃花源记》便是对上述艺术特质的最好阐释,既传承了历史经典,又融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思维。实践表明,充分利用以数字动画设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优势,可有效促进皮影文化的历史性传承,而传统皮影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保护中去,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这项工作所体现的意义和影响将是重要的、历史性的。

参考文献:

[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6)

第4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信息流动速度不断加快,逐渐推动着社会众多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建设,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加强文化馆建设,才能更好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文化馆建设暴露诸多不足问题,使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成为必然。

一、数字文化馆的基本内涵

一方面,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建立资源库,以数字为载体存在、传播和发展。区别于数字图书馆全门类的资源搜集,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应侧重文艺资源,建立海量的文化资源库,分享给公众使用。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基础,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立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包括文化资讯、在线直播、远程教学、知识管理、文化论坛、搜索导航及网上办公等),公众通过网络终端即可享受文化服务,也就是使文化馆得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一)信息浏览方式进步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各地文化馆总是习惯于将文化原件或者复制品简单展示出来,人们在欣赏和浏览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自己想看的内容,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效果也比较一般。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数字文化馆的出现,将数字技术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人们只需输入相关的关键词便可在网站上获得想要的资料或视频,十分便捷。

(二)产业文化馆建设的重要基础

鉴于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其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仅仅作为一种公益性组织而存在的。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文化馆决不能再坚持传统的观念,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向产业化发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身的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更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三)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技术给传统文化馆带来了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文化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让人们在电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上获得在线服务。它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满足了信息社会群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三、大数据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不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文化馆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馆不能适应大数据背景的实际需求。首先,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一是文化馆缺乏完善的服务规章制度,未能对工作人员产生规范性影响;二是相关服务设备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获取需求;三是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服务相对较少,使群众难以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编织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空间,社会公众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可见,大数据环境对传统文化馆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馆的创新,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四、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

(一)依靠大数据采集方式加强数字化文化馆信息完善

如今,大数据影响了很多行业,包括新闻,营销和传媒业,受众的研究,商情分析等等。新闻编辑也被称为数据分析师,大数据也在不断改进新闻生产程序,在对新的传媒业态进行改造。不过,这些情况并不象人们预想的那样发展,李彦宏认为,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实际上只有空架子,数据根本没有实现开放。他的观点是,要想真正利用和开发大数据,必须从政府的角度不断推动。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数据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建设数字文化馆的目标是,突破馆际的壁垒,在全城实现一馆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把服务成本降下来,建立一个终端化,多渠道的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大范围覆盖,使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利和丰富。数字文化馆利用高科技网络模式,有效地覆盖了受众体点对点服务,也有效的覆盖了公共服务文化区域。它不仅代替了文化馆的职能,也大幅度提高了公共文化均等性的服务效率。

在网络时代,数字文化馆具有丰富多彩的服务模式,具有非常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是更加均等,便捷和广泛,也更加先进,服务模式种类繁多,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个虚拟世界是一馆制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充分利用广大的资源,有效对受益群体进行拓展,大范围实现政府文化的惠民政策。不断努力,使每一家都有一个文化馆,市民能够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方便、快捷、高效的数字化文化馆服务作为新型的文化馆服务方式,是依托互联网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构建起来的,相对于文化馆传统服务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数字化服务推广实施的瓶颈,文化馆亟须调整原有的用人机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能再限于艺术门类,需要一些现代型的复合人才,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可采取继续再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

五、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具有必要性,既能增强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又能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树立坚持不懈的决心与信心,以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武晓鸣.探索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4,(24).

第5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形式风格;中西方比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53-01

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互相融合。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开启了数字时代的大门。甚至有人预言在2050年之前,纸质媒体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正是数字媒介。

“数字媒体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激励设计师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设计语言,逐渐形成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在视觉审美领域的中心地位已被颠覆,数字技术掀起的冲击波带动艺术设计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有典型的艺术设计都具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的特性,充分反映了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民族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数字媒体设计甚至整个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的不同,这也是中西方在设计方面鲜明差异的根本因素。

一、中西方当代数字媒体设计表现风格上的差异

(一)创意思路

中国当代数媒艺术设计承载并传播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在对儒家思想的“智、信、圣、仁、义、忠”的深度表达,在数媒表达中多体现在亲情的温馨、朋友的互助和爱情的美满。根深蒂固的传统人文价值观,使得数字媒体作品在艺术设计上追求细腻唯美的的画面,真实动人的情景,并将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得以再现。

而在西方文化的根柢中包含着普遍性、人类性的东西,是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强调,因此在很多数媒作品中强调的是自我中心、个性化、多元化。所以在西方艺术设计史上才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创意和无所不能的技巧游戏。

(二)视觉表现

在视觉表现上,中西方的艺术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数字媒体艺术来说,完全依靠于现代数字科技的基础,所以两者在运用手法上,都基本上选用了符合时代感的对称与均衡、虚实与留白、抽象与具象结合等表现手法。但究其文化内涵脉络,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国内的设计往往受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含蓄地表现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讲究“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思想,具体表现效果倾向于浑厚、端庄,在不规律中寻找工整匀齐,在平衡中强调完整统一。而现代西方数字媒体设计,更是将传统西方设计中的自然奔放、韵律感强发挥的淋漓尽致,运动多变、强烈的视觉刺激仍是西方数字媒体设计表现风格的主导潮流。

(三)设计色彩

无论是传统艺术设计,抑或是新兴的数字媒体设计,色彩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代替的。搭配得当的色彩设计不仅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更可以强化感知力度,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审美的享受,甚至精神的共鸣。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对色彩的认知和传达是非常重要的,各个民族对色彩所表达的意义也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寓意,所以在艺术设计的使用上,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偏好。

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在色彩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性。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特点,往往并不太追求物体的光感,而是注意生动的韵味,个中的禅意。正如中国国画重淡兼用、浓墨淡彩的色彩风格,创造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多彩世界。例如CCTV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的动画广告,仅靠墨色的深浅变化和流动跳跃,勾勒出现代科技化发展下中国特色的景象和魅力。而西方典型的数字媒体设计作品,通常运用丰富绚丽的色彩,或是色差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来造成独特新鲜的视觉效果。讲究新颖活泼、充满幻想和浪漫,时代感很强。运用炫彩光影来营造夺目冲击力强的画面效果,是西方数字媒体设计典型的色彩风格。

二、中国当代数字媒体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当代数字媒体设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技术空前发展下,数字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新媒体艺术在为文化发展带来机遇、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消极影响:它的诞生与发展把我们引领向了一个全新的科技与艺术交融的世界,却也容易让我们在全新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从受众的需求来看,在瞬息变化、科技当道的今天,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设计。当人们长久而被动地接受丰富的甚至过剩的数字视觉盛宴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心理学上所谓的“精神需求匮乏”。数媒设计创作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在美学情感上缺乏坚实的根基,无论创作形式还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都与人们传统的心理认知和接受程度拉开了一定距离。数字创作中冰冷的机械条理和传统艺术的细腻深刻相比,也缺乏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受众对于数媒艺术创作的第一感受仍是现代科技的无所不能,以及幻想未来生活的便捷高效,很难实实在在地触动受众内心的情感和共鸣。

此外,不能否认的是,当今时代,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功利性使得艺术设计无法摆脱国际统一化的趋势。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更轻便似乎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追求的唯一目标。然而,正如其他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一样,数字媒体设计也越来越需要以传统的、民族的灵感来激活创作。当我们面对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时,除了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更感叹于设计者对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把握以及作品中透漏出的历史延续感和浓厚的地域气息。尽管数字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炫目的梦工厂,但设计的内涵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文化的结合是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在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不断冲破传统艺术的,不论是视觉效果、表现形式,还有交互手段,都给我们带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和延伸。

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文化的结合,事实上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与促进。一方面,数字媒体需要传统文化坚实的思想根基,来避免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趋同设计,来改善数字媒体缺乏文化内涵一味追求科技的冰冷现实。传统文化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其中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都能促进数字媒体设计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其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可以看到,数字媒体技术迅速地拓展了视觉王国的疆域,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借助于网络平台,为更充分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加盟和渗透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已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传统艺术在不断吸纳数字化的新营养中不断刷新自身,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本身也在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奚春雁.数字媒体在你身边[J].多媒体世界,1999(09).

[2]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05).

[4]邱晓岩.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第6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乐趣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许多的初中语文教学都把学国的“语言文字”作为全部教学内容,“听写生字”、“背诵课文”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正是这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不但无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反而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心生厌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教学目的实现。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即需要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今天的语文教育是不能够和的传统文化划清界限,完全割裂的,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决定着语文课也应当联系现实、传承历史、体现民族特色。

一、从传统文化的现实联系中寻找乐趣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比如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都是由于这些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共同的文化传承同样也会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如果能将这种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在课堂上直接体现出来,那么肯定也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其实这种联系可以是在不经意间随时随地渗透着的,比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三种数字的写法,而其中应用于财务记账中是一种大写汉字的数字,当要求学生们试着写出这些数字的时候,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原来学生们对于这些大写数字很感兴趣,当我介绍到这些大写数字的优点和使用的广泛性之后,学生纷纷表现出了对先人智慧的赞叹,同时也表现出了迫切想要学写这种数字的求知欲。尽管这是一件极其微小的事件,但却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样知识,进而认真学习并加以研究。

二、从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中寻找乐趣

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从历史继承而来,所以要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不能把她和我们悠久的古代历史割裂开来,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撕裂开来孤立地对待,所表达出来地只能是一具没有血肉的骸骨,或者是一片凋落于泥浆的枯叶。当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着介绍这些传统文化中看似细小其实又很有趣味的内容,一定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同时也接受了一次小小的文化熏陶。我们的教学方法同样也可以借鉴一下先人,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重点就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特别是对于儒家典籍的背诵更是要求倒背如流。这种不求甚解,只求死记的教学方法自“五四”以来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诟病,但现在再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其实也不无道理,其实古人的这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语感”。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在《家训》中有关于读的一段话,对诵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说和写。特别是与口语差异大的文言语感更需要通过朗读培养。几乎所有的古代教育家都强调“熟读成诵”,靠反复读来达到意会的境界,靠反复读来积累优美词句为我所用。由此看来,不求甚解的背诵也无不可。在日出苍凉的夏日清晨,一群孩子大声地朗诵着优美经典的文章不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

三、从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寻找乐趣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就在于越鲜明的民族特色,就越能为人们所喜爱。外国人看京剧的大花脸,虽然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历史和传播,但能够认出“白脸曹操,黑脸包公、红脸关羽”就已经很满足,很开心了。其实培养中学生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兴趣也是一样,由于他们的知识局限、学业压力,不太可能对其用系统的课程的加以培训,这也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点滴的积累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渗透进学生的内心,从文化上认同本民族共性,体现本民族特色。这些点滴也可以是非常细小的,比如方言,在一次的课堂教学中谈到了我国的方言,在同学们演绎了各自家乡的方言之后,我们还特意让一位同学表演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整个课堂笑声连连,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领略了充满喜剧色彩的天津话的艺术魅力,更加喜爱我们的民间艺术。

所以,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只要加得巧妙而且不着痕迹,肯定能够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得与众不同,真正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也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

[2] 陈桂生.《现代教师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7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武术文化 数字图书资源 传承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52-0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由于问题提出以及建设时间都比较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本文就先从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必要性说起。

1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意义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有其独自的风格以及潜在的开发能力,借助计算机技术等能够更好的开发文化资源,使得武术文化潜在的优势能够被更好的利用。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之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能够很好的对武术文化进行保护,另外传统武术文化也需要一个能够交流、传承以及推广的平台,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也能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具有长远性。

2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必要性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一方面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时武术文化传播变革的需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武术文化可以说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文化,尤其是青少年,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对传统武术整理时,大概整理了129种拳种,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这些传统的武术文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面对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与与计算机的结合,因此武术文化也很有必要进行数字化管理,数字图书资源平台也有利于武术文化的储存与传播。

3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现状及建议

3.1 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武术电子资源更多的是分布在武术协会、武术学校以及如新浪搜狐等的综合性门户网络,而且很多现有的武术电子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无数新闻动态、产品介绍以及比赛信息等,教学等的内容多是集中在知网空间,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对武术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少、质量差,几乎没什么影响力总体来说就是武术网站不够具有专业性,科研价值也不强,第二点就是没有什么特色,定位不清楚,电子资源很是分散、无序,内容比较肤浅,没有经过系统严谨的整理,内容乏而无味;第三点便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网页设计不合理,搜索利用非常的不方便;第四点便现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缺乏互动,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整体严重缺乏生命力。

3.2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几点建议

一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定位以及建设的一些原则,可以把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定位为:为武术教学科研而服务,内容要包含鲜明的主题,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内容主要包含归家机以及升级非物质武术文化遗产;整个平台最好以静态页面为主,可适量采取动静结合,把图像、音频等设计其中,使得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要符合先进性、稳定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在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立中,最好选用比较稳定易于操作的软件,在数据的加工过程中也要符合相关准则,在收录资源时,要做到多种资源相结合,保证原始资源的权威性,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资源要经过严格筛选,资源要以武术教学与科研训练等为主,另外这些武术资源也要及时的更新,保证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充满生命力。

三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软件不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选用现有的一些商业软件,我国数字图书馆常用的软件包括清华同方的TPI、北大方正的德赛(DESi)以及麦达数字图书系统等,一般选择软件时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所选取的系统要与其他数字系统爆出一直,以方便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这里举出两种检索入口,一种可以根据武术拳种来进入,另一个入口就是根据内容主题、题目等来进入。

四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设中,数字图书馆质量的基础就是数据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条件,由于不同的数据所涉及的数据标准不同,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参照DC、BRAcore等国际通用的元数据标准以及国内的一些标准来制定,以方便以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五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立完成以后,需要对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需要组建一个更加专业性的团队,要想保证数据库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据库建设成员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这些团队人员要具有相关的武术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对现有的一些人员要加紧培训,以保证日常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干礼与维护。在对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进行管理时,学校还要做出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以便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意义,接着又论述了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必然性,最后又说明了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的现状以及建设的几点建议,随着我国的发展,在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中仍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韩红雨.河北传统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3(7):78-80.

第8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形式,比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游戏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能让孩子感受、了解中华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孩子思想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人生开始的阶段,要在这个阶段做好相关人生的启蒙,将最有意义的内容传输给孩子。

一、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的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集合了民族特性的一种民族文化,充分诠释了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被世代子孙所继承和发展。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各种文化形态融合碰撞,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入。传统文化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书法、字画、词曲、歌赋等。

2.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也是一样的。在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和深入的情况下,教育资源作为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内容,开发和应用的过程就显得尤为迫切。当下,诗词歌赋、文明礼仪等内容已被列入幼儿教学中。加快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势在必行,将教育技术理论作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指导,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实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软件的建设。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所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更加重要,幼儿可以通过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达到健全人格、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被不断普及开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地拓展。

1.经典诵读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经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对于幼儿良好心智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将经典诵读和幼儿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把这种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底蕴深刻地植入孩子的成长中,孩子必定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在幼儿的教育课堂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越来越常见,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国学经典的教学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2.从广义上来讲,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等内容。从狭义上来讲,民间艺术的核心和关键就是造型艺术。民间艺术对于幼儿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使他们对于真善美有非常强烈的感知。所以,民间艺术资源对于幼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资源的应用

(1)数字化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幼儿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学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培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幼儿可以学会如何储备知识和知识的分类,同时,对于问题和信息的认知和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实现的,那么,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数字资源的应用,提高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在幼儿教学中,将经典诵读的环境为幼儿创建起来,使他们处于这种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2)在幼儿的学习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将相关的知识融入游戏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到学习的内容。将传统文化和游戏相结合,实现幼儿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将民族特色明显的传统文化深入孩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将其中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比如说,幼儿园会有民族歌谣欣赏的内容,那么,可以在歌曲的编排上下工夫,将歌曲的形象、结构等与一些有趣的故事等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带给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知,从音调、音色、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同时,父母在幼儿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父母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且教师和父母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传达给父母,从而更好地进行幼儿的传统文化教学。

总之,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对幼儿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建设和开发,孩子们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所以,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谢淑海,隗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查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第9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文

我们知道,技术从来都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电影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最深。默片时期的叠印、溶接、倒摄法等技术手段丰富了电影的基本语汇,胶片携载声音技术使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特艺色(technicolor)和伊斯曼彩色胶片技术的出现,使电影转入缤纷的色彩世界,宽银幕技术(cinemascope)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极大提高了观感的愉悦,也成为影院重新捕获观众的法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四声道光学立体声格式,给视觉愉悦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不过,与以往的技术革新相比,数字化技术带给电影却是一次更加绚烂的审美飞跃。为这个飞跃提供跳板的是各种数字软件的开发与使用。CG场景,VR技术,Maya, Fusion, Motor 和PF track,借助于这些电脑软件的帮助,人们在拍摄素材上进行二度创作,把素材转化为奇诡眩目的视觉景观。矫健潇洒的武打动作、宏伟浩大的战争场面、超乎想像的细节再现,都是经过特效软件的加工、润色、渲染才得以完成。电影符号学家麦兹曾把电影称作“想像的能指”,数字化技术使这个“想像的能指”更加虚拟化,这是因为,当传统电影用胶片记录现实对象时,虽然影像本身是二维的幻像,但影像的所指尚有现实基础,但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影像的所指有可能是纯粹的虚构物――漫天飞舞的矢石、武士手中的长矛、排山倒海般的人流都只是数字幻化的结果。数字化技术给想像插上了翅膀,为人类想像的表达提供了更宽广的可能性。在未来的电影里,等待我们的将是无限伸展的虚拟世界。

对制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拓展了想像的空间,对观众而言,数字化技术则意味着视听新体验,感觉新世界。在电影的默片时期,急速行驶的火车、摩托车、汽车都曾成为重要的电影元素,提供惊险刺激的情节和场面,欧洲先锋派艺术部分地也回应的是西方声、光、电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同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也是“感觉反应范围”(米莲姆・汉森语)的扩张,观影感受的强化。

按照西方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焦虑直接导致“否认”心理机制的形成,当婴儿看到母亲的身体时,他看到了两性的差异,但为了避免这一差异给他造成的创伤感,婴儿会极力否认这一差异的存在,他会说“我知道,但是……”,依靠这种“否认”心理机制达到“否认”差异,消除内心焦虑感的目的。根据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观点,观众观影的基础也基于这个“否认”机制,它保证观众在观看虚假的、二维影像的同时, “否认”这种虚假性,从而进入到影像的真实性逻辑当中。“我知道(屏幕上的影像是假的), 但是(我还是承认它们是真实的)……”。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大片,加重了影像的虚拟特性,从假到真之间的游走距离加大了,这意味着“否认”机制需要发挥更大的效力。当人们蜂拥进入影院,深陷在一片幽暗之中时,他们等待的是在虚拟影像中体验到真实性的魅力,虚拟程度越高,对其真实性的渴望也越强,商业大片的吸引力正在于这个从假到真的转化。因此,尽管商业大片一直受到文化批评的诟病,但虚拟影像的观影却一直诱惑、刺激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同样,物恋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途径。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其魅力正是来自人们对物的迷恋。正像麦兹所说的那样,电影的机器设备正是物恋的所在,爱电影的最好标志就是对电影设备和技术的兴趣。影迷、发烧友所痴迷正是影像本身以及创造这些影像的技术手段。

观影者受到景观的迷惑,同时更受到景观背后“电影机器”的诱惑,它所触动的是观众内心对物的深度迷恋。

有趣的是,《终结者》系列、《骇客帝国》系列以及《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经常把数字化景观表现(从人物的变形到巨大的场景描写)与未来和远古时空联系在一起,在奇幻的想像表达中展现技术蕴含的可能性,在大跨度的时空跳跃中表达西方的“科学幻想”。与此不同,中国商业大片,除少数当代题材(《集结号》)之外,几乎全部是历史、武侠、神话题材,古装、宫廷、义士、侠客、神话世界、刀光剑影、飞跃腾挪,其中所寄托的“人文幻想”(李零),成为数字技术呈现的对象。换句话说,数字化技术引发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像重写,因此,中国商业大片面临着一个双重的任务,在影像层面,它们需要通过数字化景观提供物恋满足,在文化层面,它们需要面对传统叙事,让观众在影像中重温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记忆。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赤兔马、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曹营水寨,以及大大小小的各色人物,正是这些传奇般的传统文化符号,催促着人们涌入影院的脚步,累积起《赤壁》的高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