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第1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一、文化常识题考查回顾

高考对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高考初创与探索时期(1952-1965年)以作家作品常识为主,文体知识(1956年)和表达方式(1957年)各出现一次。恢复高考后,自1981年始,文学常识题再次被纳入高考考查内容,1983年改“文学常识”题为“语文常识”题,考查内容愈加丰富,包括默写、文体常识、作家作品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汉字构字知识和文体知识。

到2001年止,历年高考都以文学常识的考查为主。其中有几年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考查对“太行山、江表、关西和百越”四个地理名词解释的正误辨析,1993年要求考生判断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的传统节令,1994年考的是传统礼貌称谓“令和家”的正确使用,1995年又是考古代人物称谓“名和字”的解说,这四年连续考查某一文化现象,而1998年则同时涉及古代的教育科举、职官沿革和纪年纪时等文化现象,真题如下: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此题考查的的文化常识较以前有很大变化,因没有上下文可供参考,难度较大,但不能不说这是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一大亮点。

遗憾的是,1998年后的几年又只是考查文学常识而不见文化常识题了,而且2002年以后直到2013年全国卷乃至各省市高考试卷基本上都没有出现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直接考查。

二、古代文化常识命题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全国大纲卷终于有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身影,2015年和2016年的新课标卷继续出现。较以前不同的是此题放在了文言文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而非像1998年的单独命题,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积淀,又要能结合给定的文言文作出正确的判断。综观这三年的命题,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固定不变

古代文化常识题都是放在文言文中考查,该文言文都选自《二十四史》,如《新唐书・韦凑传》(2014全国卷)、《宋史・孙傅传》(2015课标Ⅰ)、《北史・来护儿传》(2015课标Ⅱ)、《宋史・曾公亮传》(2016课标Ⅰ)、《明史・陈登云传》(2016课标Ⅱ)、《明史・傅传》(2016课标Ⅲ),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篇幅在700字以内。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出自该文言文,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位于三道客观题的第二题,要求判断错误选项,分值三分,题干措辞没有变化,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考查内容稳中有变如表

(1)三年的古代文化常识题都考了职官沿革这一内容。(2)对姓氏称谓的考查频率较高。

(3)古代典章制度多有涉及。(4)另外还考了文化典籍名词。

3.考查范围广而有据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名目繁多,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难于理解,这对广大考生来说的确是一道难于逾越的沟坎。不过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虽然很广,但是还是有据可循的,@连续三年的六套真题的考查点基本上和教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见于教材课文的

故事(2014年):“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名/字、谥号(2015年):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两京(2016年):“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张衡传》);

教坊(2016年):“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有司(2016年):“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陛下(2016年):“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苏武传》)。

(2)见于教材注释的

春秋(2014年):《烛之武退秦师》注释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

嗣位(2015年):《虞美人》注释①: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兵部(2015年)/礼部(2016年)/吏部(2016年):《狱中杂记》中有“余在刑部狱”,注释为:刑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太子(2015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3)跟教材内容有联系的

解褐(2014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乃使其从者衣褐”句,注释为: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百姓。按:“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南面(2014年):《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按古代礼仪,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故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又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所以“南面”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

诣阙(2015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城阙辅三秦”,《水调歌头》中有“不知天上宫阙”,《满江红》中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按:“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庙号(2015年):《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伶官传序》中有“入于太庙,还矢先王”。注释为:七庙,天子的宗庙;太庙,帝王的祖庙。按:“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庄宗;

登进士第(2015年):《师说》注释①言韩愈“25岁中进士”,《书愤》注释①言陆游在“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按: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致仕(2016年)/移疾(2016年):《张衡传》中有“上书乞骸骨”,注释为: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按:“致仕”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中宫(2016年):《长恨歌》中有“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西宫南苑多秋草”。按:“六宫”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后宫”指天子或诸侯的宫室,此处当为“後宫”,指妃嫔所居的宫殿。“西宫”指离宫,别宫。“中宫”指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

契丹(2016年):高适《燕歌行》中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注释为:“东北”是指开元十年至天宝初,唐与东北奚、契丹的战争持续不断。按:“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首相(2106年):《论语・侍坐篇》中有“愿为小相焉”,注释为: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是最低的士这一级。《张衡传》中有“出为河间相”,注释为: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蜀相》中有“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按:首相,谓宰相中居首位者;

建储(2016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按: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周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秦因之。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子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因为太子是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所以建储就是立皇太子。如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在仁宗朝,首开建储之议。”

三、古代文化常识备考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近三年高考文化常识题的考查点基本来自所学文本,有的来源于课文,如“有司”;有的来源于注释,如“太子”;有的跟教材某知识点密切相关,如“南面”。考生们若要取得古代文化常识题质的飞跃,则需立足文本,夯实基础,适当拓展,由点及面,联系现实,深化认识。

首先,要精益求精,深挖内涵。例如,“陛下”一词在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中就已经出现,荆轲携秦武阳来到秦国,“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书中注释为:“陛,殿前台阶。”那么“陛下”则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汉蔡邕在《独断》中作如下解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可见“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此词又见必修四《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此虽为李陵的劝降之词,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但“陛下”的称呼则流露出自己仍为大汉之臣,且对大汉帝王之忠诚,不言而喻。

其次,要勾连相关,比较归纳。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一知识网络。必修五的古代文化常识部分就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和礼仪制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亦只能见其冰山一角。虽然如此,我们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现象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尽可能多的掌握,知其一一定要知其二。比如教材中抛出这样的问题,“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楚是指黄河流域的那个地区”(见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河内”,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河外”,春秋晋人指河西与河南地区;“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样“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必修一《鸿门宴》),以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要温故知新,联系实际。必修二《游褒禅山记》中,有“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句,此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因为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可是如此记忆,有些学生反而容易混淆,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唤起学生的回忆,以故记新。学生初中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衡阳雁去无留意”,此处“衡阳”就是衡山之南。又《愚公移山》中,一开篇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此处“河阳之北”即黄河北岸的北边;该文结尾处是“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此处的“汉之阴”,即汉水的南岸。水之阴阳就是水之南北,一目了然。其实今天我国很多地名都与此文化现象有关,如湖南的衡阳市(衡山之南),陕西的华阴市(华山之北),无锡的江阴市(长江之南),武汉的汉阳区(汉水之北)等。如果学生能够将书本所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则难者亦易矣。

参考文献:

[1]刘汉军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 临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3年第1期。

第2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中学习的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核心,通过核心的作用,开展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非常有必要和基础的。在我们国内特别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课程中更注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另一个侧面就衬托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传统文化目前在我国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完成考核要求。比如:(1)必修课本。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梳理探究

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其中称谓语、禁忌语等都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常常被老师们忽略,有的蜻蜓点水。在高中学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受学生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2)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涵盖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汉民族诸多优良品质:爱憎分明、勤劳勇敢、坚强不屈、开拓进取……这些品质也是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要发扬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中找到源头。可惜的是,选修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而不是教学重点,甚至有的选修课本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多开展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座谈讨论,小组竞赛,让学生自主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通过诗歌、古文等形式的课堂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开展相关性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都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融入自己的深刻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本文主要探讨关于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过程,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点滴过程中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发展。

第3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一、课程

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系为配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学习而设计开发的。其构成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板块四结合,即以文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体,以必修教材课文和成语中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为两翼,包括文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成语典故文选三个主题,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方法指导与实践操作、语言知识积累与表达运用能力、课内与课外学习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背景分析

立足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中考文言文考查课内文章而高考考查的是迁移能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文言文学习有很多困惑,他们读文言而色变、视文言如畏途。该课程从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入手,努力做到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能力的形成需求、文言文和成语的教学需求、人文素养的提升需求,是为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而搭设的一座桥梁。

出发点――被人们称为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活化石”的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言和文化知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作为校本课程的突破口,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上着力,把三者沟通起来,能够起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资源点――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尝试着用成语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成绩好了。驽马铅刀,功在不舍。工作之余,我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成语材料整理成数十篇文章,相继发表在《语文报》《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十几种语文报刊上,并于2002年应邀主持了《语文世界》的“成语大观园”栏目。校本课程就是在这些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基础上酝酿诞生的。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按照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把成语、文言和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从中“撷取语言菁华,提升语文修养”。

具体目标:(1)积累、丰富成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2)学习文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开启智慧,涵养品性,丰厚底蕴。

(三)学习主题

该课程包括文言诵读、文言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法、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文言翻译、文言断句、文言短章、文化常识等十一章内容。

本课程安排在高一的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每个周都安排一个课时将文言知识点分散到每篇课文,以配合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的文言文的教学。第二学期将第一学期所涉及的知识点再循环一次,配合必修教材第三册、第四册文言文的学习,以加深理解与巩固。例如:

每个章节的课时教学目标均围绕以下三个要点实施:

1.梳理、识记相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2.借助成语记忆与课文相关的文言和文化知识;

3.掌握相关知识点涉及的常见成语。

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自主梳理教材中的文言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同步学习其中的相关成语,注重对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每个月都举行一次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活动,诸如成语接龙、猜成语谜、成语知识竞赛、成语故事会、成语中的百科知识讲座等。

(四)评价活动

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一是建立成长记录夹,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例如学习卡片、小论文;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可以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随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评价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二、课时

设计《万马奔腾:“马”字成语知识竞赛》这节校本课的时候,我充分利用2014年是农历马年和央视《中国成语大赛》《中国谜语大会》热播这一有利契机,主打“马”文化这张牌。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流利地阅读文言短文《指鹿为马》,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对“马”字成语的分类梳理,积累成语,提高理解、运用成语的能力。

3.积累和“马”有关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时资源

首先,要求学生搜集、查阅“马”字成语,我也从报刊、网络上搜集了《马年话马》《“马”字成语歌》两篇文章,推荐给学生,为竞赛活动作好较为充分的准备。

其次,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选择了“指鹿为马”一段成语典故,作为每天例行的“课前演讲”的内容,以体现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的课程特点。

第三,从网络和相关的书籍里搜集了上百条谜语资料,筛选组合成包括两个回合的以“马”为主题的谜语,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四,编制了一个百“马”归“圈”表格,对相关的“马”字成语从内容、色彩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梳理,为准确运用成语做好准备。并要求介绍蕴含在这些成语中的成语知识、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最后,搜集了运用“青梅竹马”的几个句子,以及与“马”相关的两幅漫画,设计成抢答题,以落实成语的活学活用。

(三)精彩片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马”字成语这条明线,通过朗诵、讲述、竞猜作答、归类整理、多角度解说、判断、拟题这些丰富而灵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猜、筛、说、用“马”字成语的五个活动环节,同时把知识积累、梳理、拓展、运用等知能训练的暗线贯穿于竞赛活动的始终。明暗两条线索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课堂环节一览表

第4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2015年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总体特征是守正出新,平稳中略有变化,题型成熟而多样,难易搭配合理适度,百花齐放。

从取材方向、题材分类来看,不再局限于某些朝代和作者或文体,而是从经史子集的大范围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章,总体趋向于杂。书信、赠序、墓志铭、杂记、政论文、杂记等各种体式的古代散文备受命题者青睐,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人物传记虽无多年来一统江山之势,但占据三分之一的分量仍不容小视。从文体上看,记叙性文字仍是主体,但越来越多的议论性文字进入试卷,应引起重视。

从考点及分值分布来看,虚词考查、断句类题目进入越来越多的省份的命题范围中,实词考查、翻译和对文章要点内容的理解和解说考查仍是重点。类似于现代文阅读命题形式的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是上海等少数地方卷的命题形式,传统的信息筛选类题目模式已经渐渐退出。

接下来,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一下今年文言文考题的特点。

1.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考查。今年考题依然突出对课本的重视,集中表现于对考生在课本实虚词用法的归纳、导引和迁移能力的考查。例如福建卷第5题中“虽冒风雪,入逆旅”联系类比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2.考查断句能力。(1)根据虚词与断句的有效关联性断句。例如湖北卷第13题“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本题重点是把握关键虚词“已而”“乃”“尤”的用法。(2)根据实词或实词短语结构断句。例如山东卷第11题“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断句时,先应分析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结构方式,注意陈述对象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3.考查翻译能力。(1)对古今汉语双音节词掌握能力的考查。例如新课标卷Ⅱ第7题中“军旅”“咨怨”“游幸”“泉壤”就属于同义复用、偏义复词、古今单双词的异义这类语言现象。(2)考查文化常识。例如广东卷第9题中“自辰迄未”的“辰”“未”属于“地支”,该题考查了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这和全国新课标卷Ⅰ、Ⅱ中的对八个传统文化的考查有异曲同工之妙。

4.考查古汉语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例如新课标卷Ⅰ第7题“吾当死之”可翻译为“我就为此而死”。“当”属于为动用法。广东卷第9题“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N”,“惜”对“多”既考查知识迁移,又考查“多”的活用用法。

5.对复句及关联词语把握能力的考查。例如天津卷第13题“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翻译为“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四川卷第10题“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翻译为“然而积累一勺勺的水成为江河,积聚小土粒来增高山峰,(如果)没有志气不勤奋刻苦,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以上两句中的关联词应该根据语句含义补充出来。

6.考查概括能力。例如广东卷第9题“卢象N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二、命题趋向及备考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对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首先,考查的能力层次有两层:理解(包括了识记)和分析综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调了“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文意的理解)并重。其次,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则是强调对文言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纵观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文和设题已经多元化,呈繁荣之势,不管2016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和设题上如何出新,其考查的本质仍是“课内”与“课外”并重,“言”“文”并重。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下命题趋向以及备考策略。

1.选材:二十四史仍然被看好,写人材料仍为首选,传主大多是以充满正能量的臣子的面目出现的。阅读这样的传记,重点是理清各种人物以及相关事件的关系,还有在事件中体现出的人物品质。此外,包括书信、序文、墓志铭、题记、政论文在内的广义上的散文也渐入视野,已经有经史子集无所不涉的趋势,取材范围逐渐扩大。对此,考生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应该着重找一些篇幅在六、七百字左右的好文章全面阅读,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人物传记。

2.实词:除《考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外,预估古今语言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尤其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会涉及到,其中又偏重于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对此,考生应该重视课本典型范文的复习,重点是把握重点实词在文中的语境义。

3.虚词:在18个虚词中,预估“以”“其”“而”“于”“之”这五个虚词仍然会是重点。对此,考生应该全方位掌握其用法与意义,并能够针对每个用法记准一个典型例子,以做到与陌生词句进行对比鉴别。

4.语法现象:预估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考查仍然会和翻译试题紧密结合,不太可能单独设题。复习时宜重点掌握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特别是省略句与固定格式。

第5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文言文阅读这一块近几年大多为议论文,以与必做题部分文言文阅读的记叙类文字相区别,而且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从教材走向课外,2008年考查了道家和儒家两个学派,以及《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009年考查了对文段相关内容的概括理解,以及《说苑》、《新序》的作者刘向,2010年考查了“四部”和《文史通义》的作者,2011年考查了“春秋笔法”,2012年考查了萧统的《昭明文选》。考查范围扩大,要求考生有思想准备,注重平时积累,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选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学较薄弱,平时在数学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而附加题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因此学生负担着实不轻。

名著阅读考题全在10部名著中,而且命题较稳定,都围绕“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命题。可是10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主要人物、主旨观点、艺术特色足以让学生头大,更别说与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等相关的微小细节了。再加上从这几年的题干设置来看,逐渐从明确走向含蓄,要求对名著的阅读更加深入、细致。因此,名著这一块往往让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而最终却难拿到高分。

趋势使然,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成就感,发挥文科生的“特长”,值得每一位文科语文老师思考。为此,我提出如下思考。

一、摆正位置,调整心态

语文附加题这一块,因其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除材料归纳与分析外,其他考点均与前160分考点不重复,即为新增能力考查点),大家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心安理得地处于“底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前160分得分较高的学生,因为附加题发挥不好而使语文总分落后面现象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文科考生“生死”的也许就是语文附加题。学生必须充分认识提升语文附加题分数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破除无足轻重的麻痹思想和期望一蹴而就的投机思想,充分做好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稳步前进的思想准备。特别是那些自以为语文基础不错的同学,千万不能妄自尊大,而应改变观点,加大投入,保证时间,抓实这一内容的复习。

二、抓住重点和难点,采取措施

在语文附加题三部分内容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逐渐扩大,名著阅读由于面广量大,记忆内容多而杂,都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题

必须牢记与教材(必修、选修)直接相关的知识,比如,重要作家所处的朝代、字、号、代表作及代表作和作品风格等。尽可能涉猎古代文化典籍,尤其是与文艺相关的书籍名称、作者、朝代及思想主张。

(二)名著阅读题

1.必须弄清楚名著命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和特点。分析考纲样题和近几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文学名著题多从考查考生对名著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艺术特色、阅读感受等角度设题。每份试卷涉及的名著共为7部,其中客观题涉及名著5部,主观题涉及2部。主要考查对名著的熟悉程度,涉及面比较广,可宏观也可微观。

2.必须注意分清主次、深浅适度。名著复习面广量大,近年考题既有细节又有整个章回内容的考查,使得不少同学感到范围茫茫无边,复习无从着手,而不得不采取大海捞针式的超低空扫描,其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耗时多,见效慢,在时间紧迫的情势下很难奏效。在平时复习中要抓住重要情节(体现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事件,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另外,还要注意深浅适度的问题,细节要重视,但必须是典型的,不能什么都抓,太偏太怪的、无关紧要的,抓不胜抓,应坚决摒弃,比如,《红楼梦》中何人居何处、贾宝玉小厮惜春的大丫头叫什么等则太偏太怪,可以不抓。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能忽视,但也要注意钻研的“度”,平时复习不必钻得太深,对作品思想艺术的分析点到即止,不必深究。我们概括内容时,只要抓住重点章节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贪多求足。

第6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首次登上日本新车销量排行榜首位,本田飞度和混合动力车InsighL紧随其后。分析人士指出,新款普锐斯每升汽油行驶38公里的高燃油效率和最低205万日元(1美元约合95.66日元)的低价位是勇夺销量冠军的主要原因,而政府针对环保低污染车推出的优惠税制也是混合动力车畅销的助推力。

奥巴马寻求中美联手对抗全球变暖问题

奥巴马政府表示,寻求与中国达成联手对抗全球变暖问题的协议,推动签订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协定。奥巴马政府官员称:“目前,中国也许不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所在,但是,它即将成为关键国家。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与中国共同前进的道路,就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技术合作是中美协议的关键内容,包括为提高工业效率而开发新技术的合作、扩大利用太阳能的合作以及开发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合作。

别了,DDT们

北京环保部宣布滴滴涕(DDT)氯丹、灭蚁灵和六氯苯等4种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面停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按照《国家实施计划》,中国希望在2015年,实现重点行业二恶英的排放量停止增长。但二恶英的排放大户,比如钢铁、有色金属和发电、垃圾焚烧等,自2004年以来都增长迅速;鉴于排放源过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也对记者表示:要想完全解决,比较有难度。

美国孩子越来越多选择“在家上学”

安德里亚・法瑞尔和她的孩子们正围坐在厨房的餐桌旁讨论着家庭作业。她的三个女儿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由妈妈当老师。法瑞尔还在当地社区里的其他23个“家庭学校”中兼职担任教师督导,保证各“家庭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学习计划。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放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而是选择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学习。2007年,美国大约有150万的5岁至17岁的适龄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在家上学,占所有受教育学生的2.9%。近几年,在家上学的学生正逐年增多。

法国人喜欢劫持老板

1993年的夏天,酩悦香槟的老板被困在他位于埃佩尔奈的办公室中整整一个晚上。与此同时,员工们把自己关在酒窖里,将布满灰尘的地道迷宫里贮藏的9500万瓶香槟酒打碎了不少,以此抗议该集团用裁员250人来庆祝其成立250周年的计划。“老板劫持”在法国绝非新鲜事,几乎就像长棍面包和布里干酪一样,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在最近几个月,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及重组事件的大幅攀升,将此类企业劫持事件的发生频率推至异乎寻常的高水平。过去两个月内,至少有10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扣为人质,还有更多公司的工厂遭到了占领。

新西兰: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GPI-全球和平指数测算得出,2009年,冰岛因为国家破产而失去世界第一安全国家的称号,被新西兰取代。新西兰现在正式成为你无风险目的地的最佳选择。全球和平指数是根据世界各国的和平程度每年进行的一个排名。和平指数使用23个标准的加权组合(包括对外战争、内部冲突、人权尊重、凶杀案件数量、服刑人员数量、武器贸易以及民主程度)。在许多国家,急速上升的失业、薪酬冻结以及房价、存款和养老金贬值正在引起大众的怨恨以及政治反响,这些已被GPI通过衡量社会安全性的不同指标记录下来。和平带给人类的纯经济收益是巨大的,政府和企业应该认真考虑采取促进和平的行动和政策如何有助于他们的结局,经济与和平协会要推动的就是这种思考。

非政府组织

九家环保NGO入选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

九家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入选了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未来一年,他们将在资金、能力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获得联想集团的全方位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入选的环保公益组织分布在环保的各个领域。其中,“山水自然”通过实施“金牌森林”、“熊猫卫士”等项目致力于在中国西南山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通过“中国水污染地图”致力于为公众监督企业提供开放的平台;“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科尔沁沙地(吉林)生态环境恢复发展项目”,则通过种草和灌术的方式,恢复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

绿色和平超市“戒毒”

在易初莲花超市北京成府店前,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拿起绿色和平志愿者们手中分发的小传单。传单和易初莲花超市的促销单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每一张传单的蔬果图片下面不是促销的价格,而是超市果蔬农药残留的记录或者转基因食品的标志。绿色和平在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超市前邀请消费者们,易初莲花等大型连锁超市应该立刻停止漠视消费者健康,为大家承诺提供“无农药,无转基因”的蔬果产品,为了自身健康、为了地球环境,一起向拒绝做出承诺的超市说“不”。

中国红十字会部署灾后重建:争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协调境内外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和重庆、云南、宁夏部分灾区已确定首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9.8亿元,重点用于民房、学校、卫生院、卫生站及部分康复中心、敬老院、福利院、村民活动室等重建项目的建设。力争2009年入冬前全部完成农村住房重建,2009年秋季开学前大部分学校完成重建工作,2010年年底前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完成,建立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和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

民政部:慈善组织将获专项财政资金支持

民政部消息称,今年全国众多省份将开展全国救助重大疾病儿童慈善关爱行动。该行动中,各省慈善组织和政府部门将合作建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除了自行募集资金外,慈善组织还将获得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支持。这项活动年内将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展开,由各级政府出面支持、协调,依托各省市慈善机构,建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专门针对贫困家庭重大疾病儿童进行救助。同时,民政部还将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拿出财政资金,投入到慈善机构,与社会募捐的资金结合起来,更大范围地救助大病儿童。目前,该活动已在辽宁、江西、河北等省率先展开。

阅读

(《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

(英)托马斯・里德著,李涤非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虽然这部著作的作者始终被认为是18世纪重要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之一,但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他的传记和著作的中译本。里德曾接替亚当・斯密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讲座教授,但与斯密的思想路向十分不同。这部著作对当代中国读者最宝贵的地方,也正如标题所示,就是作者提供的“基于常识的”关于人类心智的思考。基于常识,不再是学院派的思辨哲学,这对当代中国读者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正因为前改革时代独断论盛行,也因为当下社会的急剧转型

和难以摆脱的沿袭了几十代人的应试教育制度,而彻底丧失了我们的常识。

《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

钱理群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这是一本九年前旧作的再版。然而,再版并不减低它的价值,相反,这表明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本书曾影响了许多青年的思想。今天重读,却有历久弥新之感。对钱先生有着精深研究的鲁迅曾对此种情形发出感慨:不知这是作者的光荣,还是社会的悲哀。钱先生把他的文字称作“自我生命的结晶”,珍视自己作品之真情令人动容。对这样一位学者,他的文字是值得一再品读的。本书收录了钱先生较有代表性的38篇文章,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多年来关注、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找回国家》

(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著,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国家有自主性吗?国家是理性的吗?社会思潮简单来讲总是喜欢在“左”“右”之间摆动,国家据说是一个“被弄得混乱不堪的问题”。或许理论能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理解国家的窗口。在经济危机激起的民族主义思潮泛起之时,梳理国家理论的建构过程,有利于我们摆脱某些认识的窠臼。这些理论思想与具体历史模式的碰面,将不仅会为各种问题提供答案,同时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并提供新的假设命题。

《大学有精神》

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因为事关中国开启民智,引领社会思潮,总是引来学界和社会的注目和讨论。本书是“陈平原大学三书”系列中的一本,其余两本为《老北大的故事》和《大学何为》。本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大学的历史,还对当今有关大学的种种讨论有精到的分析。除了论文,书中还收录了作者的多篇演讲。作者娓娓道出中国大学百年来的沧桑,而又不乏理性思辨。其中,对中国大学现状的剖析尤其值得注意:大学排行榜、大学改名、大学合并、大学分等,这些时下仍在争论的问题,读者可以从中找到作者的见解。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上诲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第7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如何才能避免这两大弊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文道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级均衡呢?在一次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上,我尝试用以下"三种境界"来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流程。

一、一种境界,"音读"。

此读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设定目标是让学生能准确顺畅地诵读课文。

二、二种境界,"意读"。

此读以师生互动为主。所达成的主要目标是疏通文意和把握主旨。

三、三种境界,"美读"。

此读带领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段,以教师精练的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探究为推动力,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超越时空,和圣贤为友、同先哲对话,积贮人生体验、积蓄高尚情感,为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具体步骤如下:

一、音读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懂读或误读的字和词,画出节奏把握不准确的语句,目的在于找出阅读的障碍;

2.扫清阅读障碍。方式可以查工具书,对照注解、同伴互助或是教师指点;

3.反复诵读课文,以达到准确顺畅之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从文中找出一些典型的或易读错的句子来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当堂设置一些针对性练习,这样更会有的放矢,达到训练效果。如辨析朗读时语气的停顿:

如: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像这样的训练多设计几个,学生不仅有了强烈的朗读积极性,提高了阅读兴趣,而且对课文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

二、意读

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在课文上圈点批注;提疑问难,对学生自读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梳理或总结,查漏补缺。文化常识--称谓(君、公、寡人)难句解析,落实特殊句式。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忌不自信。

三、美读

此读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的理解上,还要反复品读重点语段,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汲取文中的做人智慧,涵养心灵。

课题解析

1、文章内容是围绕标题哪个字展开的?

("讽"和"纳",它们是"谏"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用标题的字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讽、谏)

赏析课文

(一) 邹忌讽谏

1、邹忌讽谏时没有直奔主题?为什么?

2、具体说明邹忌以事设喻的"事"是什么,"喻"从何而来?(分角色表演朗读"三问三答",体会妻、妾、客的不同语气;反复朗读"三思三比",体会邹忌丰富的内心世界)"事",三问到三比;由家事到国事,不露痕迹的点出 "王之蔽甚矣"。

(二) 齐王纳谏

1、从齐王对"王之蔽甚矣"这句话的反应可以看出他的哪些特点?在"齐王"和"纳谏"之间填个状语,说明其纳谏的胸襟。齐王脱口而出的"善"字,表现了一国之君闻过则喜的政治家的风度。"勇于"作状语可以体现其纳谏的胸襟。

2、齐王纳谏的方式是什么?纳谏后有何变化?(朗读品析"三赏"及"三变"。)

(三)齐国大治

诸侯各国"皆朝于齐"的原因为何?(善于讽谏的高明谋士,勇于纳谏的贤明君王。)

组织学生讨论

1、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阐发体验和感悟,体会讽谏艺术的生活魅力;

2、引入类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进行比较阅读;

3、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后所得到的启示或受到的心灵触动。

此"三种境界",特点和优势在于:首先,以"诵读"为基础,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有益于学生对文言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其次,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先鼓励学生自主的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第三,"美读"阶段,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富于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体现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新课标要求。第四,教学流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教师操作,发挥引领作用;教学活动,分布推进,螺旋上升,易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第8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边缘化;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

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1)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2)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3)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4)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6)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7)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8)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9)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第9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乐学宫调理论

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习和接触的课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基本乐理”。由于在我国音乐艺术类的院校里所讲授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几乎都是西洋音乐的乐理知识,并不讲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乐理内容。而且,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哪一所音乐艺术院校,系统开设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乐理这门课程。所以,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比较欠缺和陌生。虽然,在西洋乐理课程中也加进了“民族调式”、“工尺谱简介”、“中国古代乐律常识”等章节内容;在中国音乐史的课程中也要触及到一些中国律学、乐学方面的问题,中国音乐史方面的老师们也要讲述一些诸如:十二律、三分损益、五度相生、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在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在学校里进行传授,因此,不要说学生,就是一些先生们对此类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是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中国音乐史课程中所讲述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更有一带而过、不了了之的现象。所以.就是所谓的专业音乐研究者,也只有在“自修”中去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也就更无从知晓中国传统音乐乐理方面的“高深学问”。这样的状态,当然妨碍了国民对我们自己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那么,出现“校正我们的耳朵”去欣赏“好听的”西洋音乐的现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不足为怪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都有自己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文化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凝聚了民族的精神意识;形成了自己对文化的追求意识和整体认识,以及创造文化气韵、意境、风骨、神貌的各种艺术手段。传统的音乐文化更是璀璨耀眼、丰富多采。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观已经形成为一种潮流。如果在今天被称之为“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不去占有我们的“一元”;没有我们“民族文化”的位置,长此以往,也许我们就将逐步地退出这个世界。在短暂的几千年世界文明文化发展历史中有这样的例子。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在今日“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一定要拥有我们的“一元”;要占有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位置。因此,恢复和重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理论体系,挖掘传统音乐中的精神和民族音乐之魂,是历史赋予新一代音乐学者的使命与责任。

迄今为止,西洋音乐理论已经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讲述了七八十年,几乎左右了我们的音乐理论教育课堂,在社会音乐活动中也有了广泛的范围和相当程度的普及。我们要正视这样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怎样来建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并且,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确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一系列历史的、现代的、悬而未决的难题,一系列古与今、中与西、纠缠不清的矛盾,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正如黄翔鹏先生在《乐问》中所说过的那样:“古代音乐史上的问题就象乱麻一样互相牵扯着……”。(1)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问题中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是很多的。

首先,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两大门类律学与乐学之间,本身就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联系,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所以,深入的乐学研究离不开律学理论。象乐学中宫调的基本理论、历代典籍中的传统宫调体系、历代各种俗乐的宫调系统、宫调体系的应用,以及记谱法、读谱法等问题,都与律学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与中国音乐史上的许多问题也纠缠在一起。乐学理论研究中碰到的复杂的“宫调问题”,多年来,在音乐界一直论争未休。而且,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如果说宫调的原义包括“宫”和“调”两个方面、音乐是由调高和调式两方面组成的话,那么,“宫”即为“调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宫”有时又被称之为“均YUN”。“调”则可以理解为今天的“调式”,调高与调式的结合才会产生有调的音乐。有“调高”自然与“音律”就存在关系。从陈应时先生在《传统调名中的‘之调’和‘为调’》0文中把律名、音名、阶名、唱名统称为“律调名”来看,说明了在论述“调”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回避有关“律”方面的问题,陈应时先生所列举的这四种相对应的几对“律调名”,也证明了这一点,如:黄钟调、蕤宾调等是一种调;宫调、商调等是一种调;黄钟下徵调、林钟商调等是一种调;上字调、尺字调等是一种调;A调、13调等是一种调;宫调式、商调式等是一种调;DO调式、RE调式等是一种调;C徵调、G商调等是一种调。虽然中国音乐中“调”的概念有多层和多方面的意思,“调”也有其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轨迹。但是,调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

虽然因历史时代的不同和音乐家学说的各异,调的概念有所变异,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古代音乐中“调”的认识。其实,“调高”、“调式”、“调性”、“调……”的概念,我们古代音乐理论中,大部分都有固定的术语。而且,陈应时先生在上文,以及《调和调式》④文中所做“为调”、“之调”的归纳与阐释,由浅入深差不多已经讲清楚了中国传统音乐乐学中“调”的基本概念。相反,如果非要与西洋音乐的概念扯上关系,肯定就会出现“打架”的现象。这样又牵涉到正确处理好古今、中外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