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大直辖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数据 大学生 思想 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学作为科研和教育的主要阵地,新形势下,各种数据的统计综合更加快捷。教育工作者如何分析大数据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更全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精确的,而是混杂的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关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数据化”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行为可能侵犯学生隐私
大数据分析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看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多多少少都会侵犯到学生的隐私权。虽然我们在收集数据之前,可能依照当下隐私保护法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告诉学生,我们收集了哪些数据,作何用途,并且在收集数据之前征得学生个人的同意。但是大数据的价值更多源于它的二次利用,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数据在收集的时候并无意作其他用途,而最终却产生了很多创新性的用途。所以我们无法提前告知学生尚未想到的用途而学生也无法统一这种尚是未知的用途,在这个过程中便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2.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可能不可靠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可能让我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但是大数据可能没有那么可靠。数据的质量可能很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不是客观的;数据分析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具有误导性;或者数据达不到量化的目的。比如说用标准化测验来检验大学生的思想表现和评定其对大学老师或者学校的奖惩是不合理的。测验能否全面检验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反映出师资队伍所需要的品质?这些都无法回答,但是数据分析却看不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二、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形成全方位的思想行为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数学算法来分析海量数据,最终预测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技术层面上建立行为预警机制是可行的,将微博、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中获得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某些大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例如,许多大学生在遇到恋情告吹、就业不顺、学业受挫、人际矛盾等情况时,会通过人人网、微博、QQ状态、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宣泄情绪、表达感想、寻求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后,就可以预测哪些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加强关注、哪些需要朋辈互助、哪些需要老师的沟通和引导、哪些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哪些需要特别关注以免出现突发事件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云课堂”
目前,课堂讲授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位老师面对一大群学生,教育的形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为主,学生对传授的内容无法自主选择,缺乏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在线教育和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堂(MOOC)横空出世,使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如同已有的一些专业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所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政教育“云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自由地选择受教育的地点和时间。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这种思政教育“云课堂”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而老师也能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云课堂”在开展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热点、思想动态、学习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
3.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怎样满足每个毕业生个性化的需要、怎样实现学校和市场两方面供需的有效匹配,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普遍遇到的难题。各高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大多也都开设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有的高校在各院系还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以常规意义上的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讲座、企事业单位就业宣讲会、就业经验分享会等为主,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开展得很少或者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求职意向、专业测评、个性分析、岗位匹配、薪酬对比等服务,产生每个毕业生的个人数据信息,再将社会上分散、海量、复杂的就业需求信息与每个学生的个人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匹配对应,帮助每个学生认清和解答“哪个城市适合我发展”“这个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空间如何”“我目前的水平和能力能够胜任哪方面的工作”“我还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才能胜任心仪岗位的需要”等困惑和问题,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入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新时代。
关键词: 地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然地理 人文环境 经济条件
大学是一个群英荟萃之地,生源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因此每个学生身上必然烙下各自地域的烙印,有北方人的豪放、粗犷,有南方人的细腻、婉约,有城市家庭的自信、自傲,有农村家庭的自强、自卑,等等。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如何让他们在大学这方净土顺利成长成才,地域因素应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及其所形成的自然风景。
首先,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要生存,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自身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关地域的划分就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外在特征的影响来划分的。其曰:“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民丰而庳。”①纵观整个大学校园,我们很容易通过学生的外貌特征看出他们的地域差异。如北方男生的高大勇武,女生的骨宽颧高,南方男生的瘦小白皙,女生的娇小玲珑,等等。透过这些外貌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进而使思想政政治教育更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深刻、准确地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文化结构,从而从心理到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深刻影响人的外部特征外,还能影响人的性情。如《礼记·王制》云:“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谷,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②《汉书·地理志》亦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③无论是《礼记·王制》,还是《汉书·地理志》,都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对生在此区域的人的性情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是不可推移的,甚至是区域内风俗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的外貌和性情,而外貌和性情又影响人的气质和语言交往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所以,在大学校园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基本都有着各自地域特有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如“山东大汉”、“重庆辣妹”等词语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深层次发掘这些内在因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师培先生曾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重水源,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④尽管刘先生仅仅以南北这种大的地域观进行观照,但这同样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明显的。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格的可塑性很大,地域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地域人文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相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人文特色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水土不同、民俗差异,以致人们的性情也不同。不同地域的人,在长期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必然会养成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据《管子·水地》载:“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⑤地域的差异已是客观事实,人只有主动地适应它,才能获得生存。鲁迅先生在论述南人与北人不同时也说:“北人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⑥为什么会有“厚重”与“机灵”之别,这与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人文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北方大多为平原之地,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战乱频繁之处。长期的战乱,迫使生在此地的人们长期过着生离死别、漂泊无依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人豪爽、刚毅及果敢的性格。所以,来自北方的大学生大多生活比较独立,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追求公平、公正的心理较南方学生要强烈。其在处理事情上常常是大大咧咧,按章办事,果断,不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烦恼或者往心里去,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较南方学生少得多,但是易冲动、急躁,很容易因一时的血气方刚犯下过错。
江南地区具有经典的水乡泽国和山水秀美的特点。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灵动”、“柔弱”联系在一起。如《老子》中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⑦还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⑧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⑨江南典型的水乡泽国特色,塑造了江南居民细腻精巧、灵动柔弱及秀气的性格特征。在灵山秀水的浸润之下,江南地域的人们性情多精明灵动,情感多柔婉细腻而又多情善感。如靳怀堾在《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中说:“在香山软水、闲适生活以及先进的中原文化共同滋养下,吴越人尤其是男子便在悄然间发生了蜕变——他们不再孔武有力,不再喜欢打打杀杀。他们追求富裕安逸的生活,他们热衷于读书入仕……女人则被塑造得娇小秀美,温柔多情。”⑩所以,来自南方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喜欢追求一种舒适的环境,讲究较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为人处世上想得比较多、比较细,感情也比较细腻,往往容易出现“一个点的事放大到一个圆”的极端心理模式,很容易将自己带入死胡同,出现心理问题。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必须深刻认识到因为地域文化传统因素带来的种种差异,深刻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采取“分门别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地域经济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与行为方式。在此,笔者以农村和城市大学生为例进行简要阐释。首先,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高中教育普及率很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聪明、好学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一般都有着吃苦耐劳、刻苦努力的良好品质。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热爱集体,勤劳朴实,具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进入大学之后能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同时,也正是因为经济因素,让他们在大学的竞争中有着诸多劣势。如贫困生问题,根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人数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11}由于农村大学生承受着比城市大学生更重的经济压力,较城市大学生而言,他们从骨子里就存在着自卑、妒忌、焦虑、心理封闭等不稳定因素。因为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先天教育和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自身发展不够全面,视野不够开阔,在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上也较为缓慢。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较少担心经济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大学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他们活泼开朗,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视野开阔。但是,因为经济的优裕,让他们养成了懒散、自傲、自私、抗挫折能力差等诸多缺点,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心理承受能力上产生诸多问题,等等。总之,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如今的大学生中频频出现“贫困生”与“富二代”的流行语。两类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必然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手段。
大到整个学校,小到一个学生寝室,不同地域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处事原则、行为习惯、说话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人生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和引路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的地域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如肖川教授所说:“道德教育之所以应该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关注学生的生活意味着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对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对学生当下生活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和强调。”{12}
注释:
①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64.
②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110.
③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1640.
④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61.
⑤石一参.管子今诠.中国书店影印,1988:315.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436.
⑦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31.
⑧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301.
⑨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62.
⑩靳怀堾.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河海大学学报,2008,VOL10(4):10.
{11}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VOL27(1).
{12}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石一参.管子今诠.中国书店影印,1988.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靳怀堾.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河海大学学报,2008(4).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
所谓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指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全面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一个人只有首先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心态,有一个平衡、平和的精神世界,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才有可能很好地融合到社会当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这一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一致的。康德曾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长,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得到协调的发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谐社会理念,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以人为本”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育人为本”,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视野在手段、在方法,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
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现在,我国的改革在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的具体利益,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导致了许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以改革促发展的同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极其敏锐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家庭、学业、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都比过去增加了,极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因此,“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依据。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研究发现,心理问题与物质进步没有同步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而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同样,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只有处于和谐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而有些大学生的违纪行为就是由于心理障碍不和谐所造成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的施以大道理,而是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教育加以解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其教育效果自然不可能好。近年来,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普遍加大,因此引发了心理问题的增多,萌发了不满、焦虑、怨恨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消除,就会影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采取积极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组织,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建设
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除了在认识上提高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确保这种理念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和谐的目标体系。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共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阶级的行为准则,而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幸福的追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脱离了社会现实和思想实际。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社会。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整体发展达成统一,从而造就出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准社会成员。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种全面和谐发展的认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一种功能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如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第二,建立和谐的教学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客观存在的认知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其内容应当吐故纳新,弘扬和倡导符合现代和谐社会精神的价值观;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单向的灌输方式,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这种简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治标不治本,无法达到教化的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要构建和谐的服务体系。从人的发展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满足学生对生活、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目前,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就业关系到每一位学子,被数百万的家庭所牵挂。为此,要将大学生就业教育纳入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从改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率的出发点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对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心理障碍生也需要给予更多关怀与帮助。首先,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展资助育人功能。其次,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形式,承担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健康,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培养学生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红蕾.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王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德育[J] . 思想教育研究2005,(8).
[3]李耀臻.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德育环境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4]邱伟光.围绕和谐目标创新学校德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05,(6).
关键词 大学生 数学 思维 品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对新的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国要继续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就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素质全面、思维缜密的一流人才。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将是祖国的希望,在校期间通过数学这门理性思考科学的锤炼与锻造,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数学思维,继而提高思维品质与思维水平,为未来有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数学本质与数学思维
在一些大学生眼中,数学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提到它便倍感痛苦与煎熬。其实,数学不是恶魔,它是一种颇有诱惑力的另类的艺术,希尔伯特等数学家甚至把它定义为一种游戏。人们之所以认为数学枯燥、乏味、艰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本质特性以及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所造成的。概括而论,数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远远超过其它领域的高度的抽象。尽管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现实性两重属性,但数学的抽象性更为凸显。它其实就是一种对模式的研究,或者一种模式化的过程,即抽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是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一般的仅仅停留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称之为数学。由于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以及结论往往表现出来的也是抽象的,因此,难倒了仅有简单的感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众多大学生。数学的第二个特征表现在它的严密的推理性。从已知推导出未知,这个过程需要理论的演绎以及耐心细致的缜密推论。而数学答案的唯一正确性和排他性又对人们思考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数学的第三个特征是探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亦即建立起一般性模式。这就使得数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其解决的问题便具有了广泛的共性以及适应性。这也就自然增加了数学本身的难度,提高了人们对数学的期待性。由于数学具有上述高度的抽象性等特征,因此,数学就有了提高思维品质的价值与作用。
所谓数学思维,即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和原料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思维是以最鲜明的形式反映一般的科学理论思维的方式。数学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思维有自身的逻辑进路。从生理过程看,数学思维是人脑对外部信息或内部信息整合加工的过程。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以及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各种数学对象,构成了数学思维的对象,即外部信息。而内部信息则主要指人脑中的认知结构,其中主要的是数学的认知结构组块。流畅的数学思维要牵涉到主要负责逻辑思维的左脑,以及主要负责非逻辑思维大脑的右脑。从某种意义上讲,左脑思维是一种“收敛思维”,而右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也就是说数学思维既有左脑思维,又有右脑思维。他提醒我们,数学思维需要左右脑配合,要避免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往往只重视数学的抽象、符号化、逻辑推理等左脑的思维活动。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体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四个方面。要通过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来发展抽象思维;通过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来发展形象思维,建立起思维科学的突破口;通过经历统计过程,培养学生以随机观点理解客观世界;而发展推理能力,主要是发展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2 思维品质与数学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不同维度上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是人们思维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的概括。而大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也是在两极性之间运动变化,表现为大学生的数学能力之间的差异。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数学思维品质主要表征在思维的逻辑性与抽象性、透彻性与发散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批判性以及想象力等四个方面。在提高数学思维品质的过程中,要避免思维的狭隘性、肤浅性、呆板性与盲从性。
第一,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数学的思维是严密的,它往往从一组平凡的公理出发,按照一定的程序依次展开,丝丝入扣地推论出一系列的前后有序的定理链条。数学思维反映出思维的条理性与秩序化。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强化人的逻辑性,从而,培养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开展工作的作风与习惯,并进一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指抽取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由于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因此,培养数学抽象的关键是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达到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进而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
第二,数学思维的透彻性与发散性。数学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这就要求数学必须能够从复杂的事物对象中准确洞察并把握住其本质,掌握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与结构,形成恰当的推理和作出正确的推断与猜想。形成正确结论,找出正确答案,克服一知半解以及思维的表面性。事实上,思维透彻性反映了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刻和难度。对问题的思考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其解决的办法也是多样的,进而形成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并扩大结果的适用范围。与数学思维的发散性相对应的是思维的狭窄性,这种思维常常处于封闭状态,只有一条思路,跳不出束缚,甚至片面僵化。
第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基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固定程式或模式,必须避免先入为主的想法,打破某种倾向,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研究对象,有主见地评价事物,合理使用及时调整思维过程与方法,恰当并灵活地运用相关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具有逢山开道遇河搭桥的气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探索,提出新见解和采用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过程,是一个再造与创造的过程。它也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高级表现,是思维的高级形态。数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推动事物的前进。
第四,数学思维的批判性以及想象力。数学思维是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具有独立意识,提出个人见解,发表不同看法,客观评价事物,决不人云亦云,或投其所好,这是数学的品质,也是数学的内在要求。数学思维批判性的要求就需要消除个人思维的盲从性以及服从性,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敢于挑战权威与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不轻易相信结论,对问题给予自己的回答。数学也是一场聪明的游戏,它应该不拘泥现有的思维方法与途径,善于独辟蹊径,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善于走捷径,超越常规,依据一定的事实材料, 运用格式塔学派所认为的新的结构、新的完形以对未知对象进行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构成理想化的模型路。
3 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有自己的路径与过程的。它首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自主探索过程。它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途径。自主探索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数学思维品质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形成。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学会选择有用信息以及直观思考也是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条件。由于图形语言是文字语言过渡到符号语言的桥梁。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路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就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数学最根本的概念和原理是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培养数学思维品质,首先需要把握数学思维的要素。其一,从问题出发,凸显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出发点以及归宿点。没有问题就不会导致数学的思维。正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促使数学去发现、去研究,从而推动数学的发展。与此同时,数学思维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形成。所以,数学思维开始于问题的提出,并且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始终。其二,思维的提炼与概括。一般而论,数学所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具体的客观事物,而是从众多客观事物中抽象出的事物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所以,没有提炼与概括,就没有了数学在科学中的一席之地,更没有了所谓的数学思维。正是数学思维具有高度的提炼与概括性,从而使数学具有迁移的功效,从而进一步使数学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应成为我们的朋友,愿更多的大学生早日走出数学的困扰与迷雾,培育出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情真意切话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41-03
一、大众文化内涵概述
目前在理论界,对大众文化内涵的表述有多种,本文更倾向于下面这种表述,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 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1]。从上述大众文化的内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的诞生,与以下两个因素紧密相关:一是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的好多欲望和追求新事物的想法难以实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欲望和个性终于找到了大众文化这个可以释放的出口。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我国大众文化的母体,它催生了大众文化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品的无纸传递成为现实,文化传播越来越便捷,也使得大众文化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大众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其种类与形式也很多,如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娱乐节目、世俗文学、畅销书籍等都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矛盾的,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
(一)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使得它一出现就受到大学生群体的亲睐,以往大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外基本很单一,每天重复着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众文化所带来的电影、偶像剧、娱乐节目等以其通俗性、娱乐性的内容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大众文化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大众文化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解放
大众文化敢于挑战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文化上的权威,追求个性的独立、平等、自由。它具有去权威化,平等化的特点,很接地气,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有一种亲近感。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服饰、流行音乐等为大学生个性解放提供了载体。通过这些载体,现在大学生的吃、穿、住、用很前卫,这都是大学生个性解放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为了把大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的人,而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个性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众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解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乐于见到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3.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相关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通过与社会接触,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并成为可以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众文化作品是对社会大环境的反映,并且通俗易懂,大学生接受大众文化熏陶的过程,也是在与社会慢慢接触、磨合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
(二)消极影响
1.政治信仰淡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迅速传入我国,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这个群体受大众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很多大学生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等感兴趣,认为中国更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很漠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信仰淡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大学生了解、掌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大众文化所传播的西方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无疑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审美情趣感官化、低俗化
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感官化、低俗化倾向。大众文化对事物的思考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很少对问题进行理性、深入思考,表达方式更是浅显直接,视觉听觉冲击效果较强,大学生很喜欢追求这种感官的刺激。当前一些娱乐节目、歌曲、影视剧展现的主题比较低俗,而这些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大市场,大学生群体与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渐行渐远,与浅薄通俗的大众文学作品却越来越近,可见,受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直线下降。如今的大学生读名著、读经典的越来越少,他们对大众文化作品越来越着迷,对人生、对国家未来的思考相对也少了很多。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3.加剧了非理性消费
人的消费行为与其接受的文化有直接关系,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使其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剧、电影、广告、娱乐节目等不断诱导人们的消费欲望,这一点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追求时尚、品牌等非理性消费主义观念,他们认为,穿名牌、带名牌、用名牌,是身份的象征,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可以比别人高出一等,一些大学生看别人用苹果手机,自己不顾自己家庭条件如何,也向自己父母要钱买,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状况,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大学生本没有那么雄厚的经济基础,但为了追求时尚、品牌,甚至不惜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大众文化使得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愈演愈烈,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4.削弱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是创新。而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它的作品,像电影、偶像剧、娱乐节目等无需动脑筋过多思考,只需直接体验就可。有学者就指出,大众文化是“华丽的形象消解了文化的深层含义,以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了价值的超越性,瞬间的体验取代了永久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拒绝严肃人生意义而只求当下快乐的趋向,无疑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2]。大学生长期受这样的大众文化影响,会不再想思考问题,这样下去,会导致大学生的思考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迅速下降。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创新能力被削弱,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5.使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
大众文化中的某些灰色文化因素,比如,其所宣传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成名等,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也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1)爱情观出现偏差。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看重物质的重要性,《非诚勿扰》节目中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使女大学生在考虑爱情时,对物质这方面看得越来越重。(2)诚信缺失。近几年来,出现了大学生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甚至拒绝还款的情况,这是典型的诚信缺失的表现。可以说,大众文化的消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下滑。
三、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高校需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面对大众文化的猛烈来袭,校园文化不可能独善其身,高校应该以兼容并包的心态对待大众文化,万不可一棒子打死,应该建设一种多元的、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才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大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随着大众文化作品大量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无味与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不及时做出调整,必会遭受重创,所以,面对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大教师们须及时改变教育观念,大胆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同时正视大众文化的存在和意义,对大众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大众文化的各类产品,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甄别出思想健康向上的作品,介绍给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师应该使大众文化充分为我所用,要把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益的内容带入到思政课的课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要组织师生参与创作演出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相声、小品、朗诵、话剧等文艺节目,让师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扎实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编进教材,教师要把内容带进课堂,带进学生头脑,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校园红色网站,要利用大学生感兴趣的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用高尚的精神引导大学生
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包括校训、校风等等。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最先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每年新生报到,进入校园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门口的校训,校训往往言简意赅,但却会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深刻的影响。校风则体现了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包括教风、学风等。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教师要为人师表、严谨笃学,要有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应该脚踏实地的学习,有踏踏实实地学风。高校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才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校园文化,才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二)政府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
1.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鉴于大众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才可以规避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深入的研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阐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都要剖析清楚,同时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土壤,还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其次,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起源、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的关系等的研究,只有深入研究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才会有的放矢。
2.要对大众文化进行人文提升
有学者指出:“就大众文化性质而言,其问题在于缺少对现代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真正灌注和弘扬。”[3]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政府必须要对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提出要求,给予规范,要使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不能任其发展。另外,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众文化创作者的人文素质,大众文化创作者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是提升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关键。对于人文精神严重缺乏的大众文化作品,政府要采取行政等强制手段禁止其进入市场。
大众文化的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4]。如果一味打压大众文化,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大众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对大众文化要扬长避短,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使大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6.
〔2〕傅守祥.大众文化也需坚守人文精神[N].学习时报,2009-08-03(6).
(东北石油大学 党委宣传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已经显现出适应性差、对接不够等诸多问题,所以如何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东北石油大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实际做法为例,对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31-02
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GJB1214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14G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报告为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早在2004年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规律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要对此做充分的研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一、对新媒体的认识
关于新媒体,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谈到新,自然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的。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给予这样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当下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有网络、手机短信、QQ、微信、手机报、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桌面视窗等。所有这些常见的新媒体中,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娱乐和学习影响最大的当属网络、QQ、微信、手机短信、手机报等。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
1.传播速度。由于传统媒体受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等传播载体的束缚,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通常慢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
2.媒体人。传统媒体主办方明确,通常有明确的媒体人,媒体人数量有限,可控;新媒体的媒体人数量庞大,大到了任何人只要他想做都有可能成为媒体人,所以难以控制。
3.传播内容。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容易掌控,通常正面的声音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新媒体因为媒体人的良莠不齐,传播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既有正面的主流的声音,也有反面、非主流的内容;有红色的、无色的,同时更有非红色的内容。
4.互动性。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个体往往只是接受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界限不清,或者是模糊,通过网络、手机等数字设备,个体在参与过程中既可能是接受者也可能是传播者。
5.影响面。传统媒体受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的影响,通常影响面比较小;当今由于网络、手机等几乎覆盖各个角落,数字设备十分普及,所以新媒体的影响面非常广泛,一个普通人的牢骚就可能演变成影响面极大的社会事件。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对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非常大,既有积极一面的也有消极一面。
1.消极方面。由于新媒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完全超出了教育工作者控制范围,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正面的、负面的,健康的、不健康的,真实的、虚拟的。正面的、健康的、真实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人格、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积极方面。新媒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信息。丰富多彩的内容信息,形式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从多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新媒体的出现,大大强化了当代大学生们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新媒体的出现,将教育领域中延续了很久的权威“灌输”模式改变成了大学生们的自主、自由的学习和提升模式。当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声、形、色等传播方式,且有各种层次和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宣传报道和文章信息等学习资料使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不尽相同的大学生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自主作词选择,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储量,拓宽他们的视野。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不仅调动了当代大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有养成了他们积极独立思考能力及严谨的思维习惯,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效性。
四、创新教育手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近年来,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得了积极的效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建设。当今,互联网和手机毋容置疑地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们学习、娱乐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和手机在改变着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教育者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这两个重要载体,有效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东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队伍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努力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通过开办铁人精神教育网站、红枫阵地、网上党团校、东油微信公众平台等一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正能量的网站、平台,广泛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激发当代大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正能量。不断在新媒体上挖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实际需要的教育内容,例如,大学生就业、扶贫资助、法律问题、热点问题探讨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素材。如2014年我校计算机学院一名学生不幸患上白血病,最初学生自发地在微信朋友圈中倡议募捐,后经学校相关部门组织并在新媒体上,短短几天就在全校产生很大反响,不仅使患病学生得到了及时救助,同时更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教育。
2.培养一支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思政工作队伍。几年来,为了适应新媒体条件的要求,我校努力提高辅导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学习培训,如今学生辅导员都开设有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QQ、微信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和大学生进行互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批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学生辅导员更是成为红极一时的、深受学生喜爱的网友。有时虽然不和学生见面,但是,通过QQ,微信、博客,他们既能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心理需求、关注的热点,同时,也适时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仅仅使学生受益,辅导员也感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工作便利。
3.建设一支善于监管新媒体的监督员队伍。新媒体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宣传报道、文章资料等信息铺天盖地,大学们在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海量的信息的同时,对有些信息的真伪还不能辨别,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还不能看清其真实本质。加之当前对新媒体还缺少相应的规范和法律约束,网络上的一些不法行为、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发挥新媒体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要对网络行为进行规制,净化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辅导员队伍又是“新媒体监督员”队伍,在工作中、工作之余都要经常浏览、光顾学生经常点击的网站、公众微信平台,适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不断提高教育者和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和知识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生活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获取媒介信息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是对繁杂的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1]。因此,不断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是发挥新媒介作用的关键。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要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远,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熟悉新媒体,掌握其规律,才能利用新媒开展工作,才能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75-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爱弱势群体,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只有不断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大学生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更加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我们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思想政治功教育要功能多样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着较多不适应的地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功能多样性,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强调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没有错,必须长期坚持。但是,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只发挥好政治功能就够了。要想做好思想政治的作用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的多种功能。要发挥思想政治的沟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古板的在那里教育大学生,而应该让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维等能力实实在在地得到提高,让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样大学生就不会对思想政治产生厌恶、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沟通桥梁
以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的关系是失衡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他们以政府和政党的代表的身份出现,他们以导师和领导的身份出现来宣扬理论,方针,政策,采用的手段也是强制性的,大学生只有接受的选择,没有不接受的选择,久而久之大学生就逐渐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敬畏和厌恶的双重情绪,这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影响和思想政治活动的双方的关系和谐。
(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尊重创造,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改变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定位,从管理者身份变成服务者的身份,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正确引导其发展和社会共性需求的共同发展,以每个大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其不同特点,让其获得平等、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国门的各种文化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由此导致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2.部分大学生个人品质低下,缺乏诚信
他们做不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他们普遍对人不信任,对任何人都心存提防,总是通过说假话、好听话和别人交往,他们觉得当今社会不能太诚实,太诚实的人在社会上会吃亏,他们相信别人在骗自己,自己也就不能以诚相待别人,以会撒谎为聪明,以善于隐藏为成熟。大学生是知识文化层次高的群体,他们的言行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言行缺乏诚信,直接导致这个社会诚信度的降低,一个缺乏互信的社会是个令人惋惜悲哀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更谈不上和谐的社会了。
论文摘要: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重视创业精神的传承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解决鱿业问题夯实基础。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随着些年来我国高校的连续扩招,就业难、难就业缨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面对澎业困难,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引领毕虫生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更新就业观念,顺利习业,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指与工作是高校就业服务的重要形式,对毕业生浪义重大。
1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右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荃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长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皮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2建立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
多元化就业指导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全程化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并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全员化指导,即高校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都能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帮助,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要设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专业化指导,即就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极具研究性的学科。其科学化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要有科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是指要有专业化的专家队伍。要以课程设置的形式将职业生涯指导纳人日常教学,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指导,即要将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构建校内、校外两块信息化平台。应建立省市之间和高校之间的就业信息联网,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并能及时反馈。
3丰富、规范、完善就业指导策略
传统的就业指导局限于就业服务,侧重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强调就业观的重要性,属于被动的感知,很难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远离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应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室,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职业生涯咨询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际问题。
常规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在政策性的指导,缺乏深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也不可能实施科学的就业指导。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专门的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策略。
4改进就业指导策略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人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教育、管理、心理等多种学科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要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必须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力度,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目前,大多数就业指导只针对毕业生,对非毕业生以及就业之外的环节缺乏指导与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对于大一新生,应着重就业形势的认知及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应着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对涉及就业方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接触社会。对于毕业生,侧重就业形势、政策、方针的宜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从容面对挑战。
学生只有对自我进行科学的测评、客观的评价,才能冷静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教育和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同样都还有一个职业生涯再规划的问题。比如就业,到单位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要有很清晰的规划,对未来充满理想。而继续深造的学生漫终还是要就业的,同样需要做出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来,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5信息化促进多元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指导体系,即指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桥梁,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此,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JIJIS的模式,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互联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和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及获得途径。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具有学科差异,它们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教育为主的思想观念教育;而积极心理学则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学科,是一种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事实描述,并对人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进行揭示的研究型基础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后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组织系统等。
尽管二者存在学科的差异性,但二者也存在诸多的联系和相通之处,这些联系和想通之处,就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可行性的一个理论基础。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完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水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促进学科之间的学习借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确立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维度: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是发现“问题的学生”,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发掘自身优势和潜能。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教育即生成”。而所谓生成,就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发展。雅斯贝尔斯抨击现实教育中忽视人、压抑人的现象,呼吁教育改革,他认为,现实的教育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当做容器而机械地灌输,不利于学生整体精神的成长,只是训练他人意志的工具、社会的机器,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教育既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又是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育上,他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非强求一律”。在实践中,他要求学生“不要追随我,要追随你自己”。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抱着积极的人性观,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宽容心和信心,在工作中丢掉那种简单、直接的,以反复提醒、批评惩戒为主的教育方式,采用理解、接纳、欣赏、说理、赞美等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方法,善于给大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善于发现大学生的积极特质,同样也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力量,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自我认同感、自我决定感。
(二)丰富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出,积极情绪是指能激发个体产生积极或行为倾向的情绪,包括主观满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倾向的情绪体验就是积极情绪体验。一旦积极情绪体验产生,学生就会主动接近思想政治教育,用心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动理解和接受,纳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体验到自身价值目标实现时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达到了自我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愉快的教育方式,将内容趣味化等手段,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调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通过对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回忆,提升他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能力,树立对待生活的乐观主义态度,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满意感和快乐感,并能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应该创新教育方法,根据教育的不同内容和特点,组织自助式的讨论、发言、辩论、对话、戏剧表演等形式,营造宽松、积极、平等、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一舞台上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感受成功,获得积极体验,也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开展参观调查、实践考察、拓展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生活、感悟人生。
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贯重视社会性,但更要重视个体性,特别是个体承受能力。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自身感受,了解他们对目前的状态是否满意,需要是否能够满足,是否快乐,引导大学生遵从内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帮助大学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受能力。
(三)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品质有促进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的成长除了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同样得益于学校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成长过程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因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有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应从多层面和多空间于潜移默化中吸引和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产生教育效果的连续性和最大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建设整体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先进合理的制度文化,形成浓厚的优良学风,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从而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给大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