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新艺术的音乐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艺术的音乐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艺术的音乐特征

第1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一、引言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流行一时乃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往往受到社会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音乐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种类,其乐风的扩展也几乎完全不受限制,故而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各种不同风格来进行包装,对流行音乐进行设计包装并销售已经是商业社会通行的做法。

流行音乐的包装隶属于商业包装,是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包装,可以借用任何一种现代艺术设计形式来进行设计。由于流行音乐的主体文化具有速食性特点,因此市场的快速更新要求流行音乐的包装必须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这样能使流行音乐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达成促进销售的商业目的。除此之外,流行音乐的包装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还要方便陈列销售,这些因流行音乐文化和商业特性而产生的具体包装要求,决定了流行音乐包装必须具备的艺术设计风格。

二、流行音乐的包装风格

流行音乐有长期的文化积淀,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或深深的民族烙印,可以成为包装设计的灵感源泉。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部分,在形式、手法上沿用了许多艺术设计流派的创作特点,比如超现实主义梦幻式、非逻辑的图形组合;波普艺术带来拼贴手法和大众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图形编辑上具有的前卫性、颠覆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分散性、折衷性和多样性等等。这些非传统、反常规和多变的外观形式,大大拓展了流行音乐包装的艺术设计风格,受到当代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流行音乐包装可借鉴的艺术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本文将其归纳为新艺术风格、民族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和后现代思潮四种,分别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式表现出流行音乐包装风格的多样化。

(一)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风格是十九世纪末最后一个伟大的装饰风格盛宴,从1895年至1905年盛行全球。新艺术包装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崇尚弯曲和自然主义,要求设计者充分发现生活中动植物、女性的曲线美以及象征主义,将柔美的视觉体验引入设计。

2002年歌手counting crows的流行摇滚专辑《hard candy》就运用了欧洲十九世纪现代设计先驱——威廉莫里斯的新艺术风格,音乐包装中将水果植物造型元素按照对称结构排列构图,形成了朴素,严谨,庄重的风格。整张专辑的包装颇具自然柔美气息,并凸显出中世纪的田园风味,与音乐清新的主题相得益彰;借鉴新艺术设计风格的流行音乐包装还有fred wesley的街头涂鸦长号演奏专辑《form be bop to hip hop……full circle》,包装运用蜡笔涂鸦出独具新艺术风格气质的卷曲自然形态——蛇形纹样和温婉轻快的跳动色彩,打造出专辑和谐的视觉氛围,并将字体与暗纹以相同规律重复排列,在极具装饰意味的拉丁字母映衬下,仿佛能够流淌出节奏感十足的hip hop曲调。

(二)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孕育出的本民族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是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经济生活、艺术传统所构成的,民族风格甚至包括了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艺术偏好和审美情趣等。民族风格的艺术设计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是民族艺术的重要标志。如果一张流行音乐专辑包装拥有属于自身民族特色的包装风格,往往最更能打动具有同样民族欣赏情趣的消费者,并得到本民族甚至更多民族商业市场的认同。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很多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包装在打入国际市场时有时不仅不会受到阻碍,反而显得更有优势,而这正是民族风格为流行音乐包装所带来的独特美感所致。

2003年dj歌手dj krush所演绎专辑《the message at the depth》意在表现听觉上神秘的死亡之舞,专辑在包装上就借用了神秘的东南亚死亡祭司造型,并以东方植物和花卉民俗纹样作为装饰图案的元素,以象征东南亚民族的有机形态和抽象曲线作为异国诡异民族风格的表达,同时也很好的表现了音乐的意蕴;《舞曲十全大补帖》是亚洲女歌手王菲在2002年发行的舞曲合集,cd封套运用中国传统仕女简约插画造型,配合舞曲的风格以错综复杂的女性柔美曲线来呈现舞曲的动感韵律,体现出细腻而优雅的民族审美情趣,让本地消费者产生了认同感,进而促进了唱片在商业市场的销售。

(三)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的艺术设计指的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艺术风格分道扬镳的艺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现代主义包含内容众多,其中有风格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设计风潮体现出不同的创意理念,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现代性和突破性。现代流行音乐同样富有象征性、表现性、颠覆性、抽象性和创新性等艺术特点。因此,现代主义包装设计的主要特性可以充分体现流行音乐的形式与风格,将听觉抽象转向视觉具象,将人类多感官的审美有机地融合。

1.风格派

荷兰的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年至1931年前的,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风格派的艺术设计作品以立体主义为基础,趋向完全的抽象。因此风格派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只有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最纯粹的色彩所组成的构图才是最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艺术设计作品。从商业角度来看,为了缩短包装设计的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要求了商业包装设计须将造型设计精简化、设计元素纯粹化、色彩使用单纯化,所以风格派是最适合流行音乐包装设计的商业诉求的。另外,简洁的造型和色彩设计有时反而更能夺人眼球,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不失艺术价值。故此风格派的流行音乐包装风格可以大大推动流行音乐的商业包装发展。

电子音乐专辑《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是使用chill-out风格的音乐来演绎风情万种的世界。其包装主要运用风格派的黑白灰组成画面,在构图上采用非对称均衡原则,简洁的白色圆圈与红色圆点在纯黑底色的衬托下,使包装设计显得沉稳祥和、宽容平静,与音乐的格调很好的搭配起来。morcheeba一直作为梦幻境乐制造的前行者,于2002年发行专辑《charango》。这张音乐专辑的包装根据其音乐的意境采取了风格派的构图主张,将字母的外部特征完全剥离,抽象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并将字母单体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最后构成一套均衡而比例和谐的音乐包装。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指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这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包装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现代流行音乐作品常常显现出强烈的未来感和解构感,而包装中的建筑感和简洁的线条更容易激起人们对专辑音乐的好奇心。

唱片《welcome to the north》的包装设计就利用了条纹与浮点元素共同架构出强烈的未来风格,突出音乐中强大的摇滚力量。包装黑与白的整体基调以及类似于人工合成材质的大色块运用,营造出宇宙的氛围。底特律的机械舞曲代表人物derrick may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innovator》,为了表现舞曲规律冷漠的感觉,使用充满金属光泽的高科技金属色块,规律地排列并组成圆形外轮廓,使音乐专辑包装散发出柔和的金属光芒。

3.后现代思潮

为挑战现代主义的极限,艺术设计家们将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理念所完全背离的思潮称为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思潮对于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都有颠覆性的新思维,包括了如女性主义、波普艺术、简约主义、物质主义、高科技设计风格、解构主义、意大利激进主义等等内容。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设计的流行音乐包装,在商业推广中强调的是艺术品的创造与欣赏不可分离,而这恰恰与后现代设计要求多种功能与欣赏集成一体化的特点相吻合。正是因为如此,在这种专辑包装的理念中,设计、听众、专辑策划与音乐消费环境都是流行音乐包装的参与者,导致了流行音乐的包装与鉴赏形式变得更加多样。

在20世纪70年代,king crimson和yes等乐队利用各种乐器探索复杂的音乐感觉,常涉及深奥的音乐主题及结构,所以常运用后现代思潮之一的解构主义的抽象性插画与具有严密逻辑性和科学性的点、线、面构成具有新型包装含义的设计,使专辑在视觉审美上颇具美感和吸引力。

三、流行音乐包装风格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各种设计风格的影响,流行音乐包装设计已不再仅限于表现“封面”的创新上,更注重于去表现专辑独具魅力的包装风格以及音乐文化的内涵上。流行音乐包装设计的魅力,已从封面表层的美感,深入到专辑封底、正文版式设计等均包括在内的整体性美感中。流行音乐的包装往往以新颖的形式反映时代的精神,以鲜明的风格和深邃的图形设计体现音乐的艺术生命,将优美动听的音乐融入耳目一新的包装设计之中,包括了从视觉效果到听觉感受的全方位体验。

流行音乐的包装设计除了要求图形和色彩设计与其内容匹配之外,合适的材料选择也同样重要。材质和肌理的运用对于突出流行音乐包装的格调和内涵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细致的风格构思和定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专辑包装的成败,材质的合适利用能使得每一张专辑具有独特的气质和起伏的情绪。

从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西方流行音乐的包装对中国的影响很深。西方的包装风格随着时间的脚步,渗透进中国的音像制品包装市场。在学习西方富有整体美感的专辑包装风格的同时,我们更要去深入了解流行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背景。进而在深切领会专辑音乐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娴熟的设计技巧,将各类艺术设计风格灵活的融入流行音乐的包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魅力的流行音乐包装。

第2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当我们噘起嘴唇,舌头轻抵上颚,用丹田之气幽幽吐出Nouveau,这个带有浓重法国情调的单词时,也许一切都改变了,它寓意着“崭新的”。它与任何其他名词的结合,似乎都带上了一点革命的意味,新生儿、新的事物……直至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 Bing)1895年在巴黎普罗旺斯街经营的名为“新艺术之家”的画廊(La Maison Art Nouveau)。当年的《费加罗报》称这个画廊为“杂货铺”,因为它所展出的东西,包括当时最知名的设计师所设计的彩绘玻璃、艺术玻璃、招贴画和珠宝首饰等五花八门,根本无法归入一个统一的风格。逐渐地,萨穆尔・宾的这种另类风格的综合体独成一派,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也使“新艺术之家”的名声不胫而走,从此,这种风格被定义为了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曾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它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发。工业革命使得艺术品不再是富人的独享,那些对于曾经辉煌艺术品的廉价、俗气的复制,使得倡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艺术家们梦想彻底改革工艺美术,用认真且富有意义的手工艺去代替廉价的大批生产。同时,借鉴了东方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的线条感、大胆分割画面的构图形式以及各种视觉要素的强烈对比,新艺术运动产生了属于它自身的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在设计的形式上,艺术家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界的事物作为装饰图案与素材。但他们也不完全以写实的方式展现自然,而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蜿蜒曲折、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在使用的材质上,新艺术运动没有像某些其他运动那样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新机器,而是使其发挥所长,这一点在建筑、室内设计、珠宝和装饰品领域尤为突出。

遍地开花的新艺术运动

在涉及的领域上,新艺术运动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之后,欧洲几乎再也没有这种地域范围如此之广的艺术运动产生,新艺术运动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它试图打破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几乎跨越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雕塑与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对于新材料的使用,抑或是遵循“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1893年建造的塔塞尔公馆无疑是其最佳范本。

塔塞尔公馆的建造者是被誉为“打响欧洲现代建筑第一枪”的比利时建筑家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ta)。他设计的作品摒弃了在此之前的传统建筑不注重实用和个性的特点,从而显露出现代建筑风格的端倪。他坚信,现代建筑应与周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互相和谐的整体,而非拘泥于建筑形式。

塔塞尔公馆被公认为是欧洲最完美体现新艺术建筑特点的作品。在建筑的结构和材料上,霍尔塔大胆地采用了暴露式的铸铁结构和玻璃面。在建筑内部,霍尔塔也竭尽其作为室内设计师之所能,设计了每一个细节,如门把手、木工、彩色玻璃窗户和镶板、马赛克地板、楼梯扶手乃至装饰壁画和家具。从这个完整的设计风格中,我们能够窥探出霍尔塔从日本艺术中学会放弃对称构图,学会欣赏记忆中的东方艺术所具有的弯曲弧线。只是,他不仅仅是模仿,而是把那些线条移植到了跟现代要求十分相宜的铁结构之中。

另一类我们几乎每天见到,但又常常忽略其为“建筑设计”的就是地铁设计。对比我们城市中司空见惯的那些冰冷而又雷同的地铁站设计,骨子里浪漫优雅的巴黎人则为冷酷的机械赋予生命,温暖了整个城市文明。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设计的“地铁艺术品”在材质上多采用青铜材料,而在造型上也使用了新艺术的代表――自然元素。植物与动物的线条或造型,尤其是草本植物与海洋动物的柔软曲线,结合了刚硬的青铜材质,创造了一种刚柔并济的完美表现形式。其出入口和候车亭的顶棚经常处理为贝壳或海螺的造型,而竖直的支撑部件则多选用扭曲的树干或缠绕的藤蔓,这种活泼动感的组合形式常给人一种回到自家后花园的恬静宜人之感。华灯初放时,它们则又幻化为从外星降落到地球上的巨型昆虫或植物,与高迪的超现实主义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地铁的这些装饰造型还无法扣动你的心弦,新艺术运动中最才华横溢的珠宝设计师勒内・拉里克(Lené Lalique)的作品想必会让你无法再移开双眼。

拉里克的珠宝因它梦幻般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灿烂永生。随着设计观念的改变,他设计的珠宝框架越来越轻巧,宝石的雕刻工艺也越来越复杂。除了制作材料上的革新,如采用了珐琅、老化银、铜和玻璃等,他的作品还具有两个主要的灵感来源:自然和女性。充满灵性的动植物最受他的偏爱。除了圆滑细腻的动植物曲线外,拉里克更是大胆地将女性胴体与珠宝造型、材质进行完美结合,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个珠宝设计师会对女性的描述如此开放,生动,唯美而又细致入微。拉里克的蜻蜓胸针就是一个将动植物与女性胴体完美结合的典范。蜻蜓双翅闪耀,振翅欲飞,女性妖娆的躯体几乎要扭动起来,这种人与兽的结合神秘莫测,具有难以言喻的生命力,并带着怪异、诡谲的美感。人与自然在鲜艳的金属色彩下完美结合,展现了新时代下女性意识的崛起,对女性胴体的审美观的改变,自然至上的追求,以及对机械美的认同。

新艺术风标签人物之一慕夏

当这种对女性之美的探索进入到了绘画领域,就迎来了另一位新艺术运动的大师级人物阿尔丰思・慕夏(Alphose Mucha)。出生于捷克的慕夏,却在他的故乡求学遭挫,于是带着波希米亚的民族印记,开始向巴黎的舞台前进。

慕夏的知名度远不及与他同时代的塞尚、梵高、高更等油画名家,可能是由于他早期并未在所谓的传统绘画领域中苦苦求索,转而进入了今天我们归类于设计和应用美术的领域。19岁进入装饰艺术的职场,担任剧场布景、书籍插画等工作,这似乎也注定了他在日后以海报、插图等平面绘图为主的才华,并凌驾于所有的装饰领域,发挥他的设计天分。

慕夏的风格以娇俏的女性为典型,以流畅的线条为塑形主体,并以植物藤蔓般的缠绕线条描绘发丝浓密的女主角。他擅长在画面空间中布置各式的花体文字,搭配装饰的图样,并且以如浮世绘般的平涂套色,营造简单鲜明的色彩,呈现出繁华的华丽气息与娇媚的人物图像。世人毫不费力便能辨认慕夏的女性形象,堪称新艺术风在19世纪末的一个醒目特征。由他绘制的海报既花哨又浓艳,既华丽又优雅,带着悠远的异国情调,又透露出耐人寻味的神秘感。古老的文明符号、波希米亚的民族风、天文星座的命运联想、文学典故的时代距离,这多重复杂的元素交汇成为清晰易懂的慕夏唯美风,也成就了他繁复却又清新的女性风格。

他的这种独特风格不仅让他成为了巴黎新艺术时代的宠儿,风行整个欧洲,甚至远及美国、日本,对中国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老上海的时尚美女月份牌。

老上海月份牌和海报的基因探索

如果说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各种新兴产业,而海报是当时新兴文艺思潮和形形艺术运动的象征,那么远隔万里之遥的古老中国,透过西风东渐的影响,也将海报引进了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商家以绘制细腻精致又独具特色的“月份牌”广告馈赠顾客,一方面起到了宣传效果,一方面又成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设计。

而慕夏海报的风格,恰恰迎合了那个时期月份牌创作的需要,他颇具新艺术风格的设计手法也成为了中国月份牌绘画的内在基因――以大面积的美女造型为主,配上豪华、丰满、充满四时花卉元素的边框或是运用各种手绘的边框与字体。古老的东方与现代的西方,透过工业经济的牵引,呈现出了相似的表达方式。这些绘制着美女们的月份牌,无论挂于老上海狭窄的里弄街衢,又或是陈设在梧桐深处的花园洋房,都好似代表了一种对高雅富足生活的想象与向往。这向往,并非是以金钱的获取而过上一夜暴富的生活,而是用金钱达到一种富裕雅致的生存状态,这一层生活品位的涂抹,恰巧是月份牌在美女策略之外,赢得人心的原因。

今天视觉领域的“老上海”概念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月份牌搭建起来的,论及上海文化,可供展开书写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月份牌。它的题材源于都市中最光鲜的外立面,常常高于实际生活,由此在忠诚于都市时尚之基础上,还单独构建了一个专属老上海的独特视界。

光辉永存的新艺术风格

时光飞逝,如今月份牌的风格作为一种兼具民族文化气息、地域文化、人文情调的设计形式,已成为代表海派文化与复古元素的符号象征。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便是利用这种风格来刺激人们的视觉,从而唤起消费者对于那个流光溢彩的年代的回忆。

创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的“双妹”品牌,在1910年便占据了当时最高端的时尚地标并拥有了众多美妆与香水产品。但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双妹”品牌在大陆逐渐淡出市场。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际,家化携手国际品牌团队并邀请了曾孙蒋友柏的设计公司,负责全新的LOGO、产品包装与店铺设计。蒋友柏表示为了重现这个老上海百年品牌的风韵,在设计过程中,他和他的团队翻阅了大量和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关的文献资料。但是在最后的设计表现形式上,他并没有沿用双妹的原始风貌,而是选择了黑色和红色作为“新双妹”的基础色,用以诠释上海女人的神秘和性感。

第3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关键词:雕塑语言;文化语境;审美文化;现代雕塑

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必然要与历史和现实所给定的艺术资源和大众审美以及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立起选择性的交流关系。支撑着这种艺术创作得以进行的基础便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构成的现实性的文化语境,这种基础性的资源和语境在根本上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人类生活在一个被设计了的世界当中,公众所接触的文化现象是一种被设计了的文化语言,这种设计不管是自觉还是非自觉的,它所创造的物质形象,都是以某种物质性的形式和文化的形式构成当今和未来的审美文化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给定性文化语境形成了艺术创作设计方面得以产生的重大文化背景和话语资源。雕塑造型语言的表达依托于这种庞大的文化背景和设计语境,在相当程度上是艺术家个体创造与这种造型设计语境相互交流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创造的结果。

雕塑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创造活动的载体,是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紧密联系着的。雕塑的设计语言以及创作实现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教育所给定的文化语境中得以进行的。无论是在任何年代,雕塑形式都是立体图像语言与文化语境的同构,雕塑造型是在历史的或现实的文化语境影响下的选择性创造,我们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条件下的雕塑作品中清晰地看到人类审美文化语境对雕塑造型语言的影响。

一、艺术造型语言与时代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艺术造型语言与时代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的关系。为了看清楚这种关系,我们可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影响到欧、美各地人们大众化审美趣味的新艺术运动中得见一斑。新艺术运动最早是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生长出来的,支持此运动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来源于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

拉斯金的兴趣爱好涉猎的范围很广,他不仅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还是哲学家、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家。在维多利亚艺术时期,拉斯金的思想是丰富而又庞杂的。他的思想集中在《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著作中,而其中“哥特式的本质”被作为一种宣言而成为新艺术运动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人性的关注使拉斯金对工业化问题持中肯态度。他认为工业和美术已经齐头并进了,如果没有工业也就没有美术。但是机械化的工业生产外形丑陋,使他特别关注公益,因为它是由人性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他主张艺术要密切联系大众生活,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主张取消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差别,要求美学家从事产品设计。拉斯金的理论带有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他主张“回归自然”,要求观察显示和自然,并且把这种观察贯穿到自己的设计中去。拉斯金热衷于从哥特式风格中寻找出路,然而这种设计带有复古的色彩,同时又暗含了脱离大众的倾向。1这种艺术观点得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以及奥地利艺术家和文学家相应的理论支持,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运动感的线条为审美基础,从而形成了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文化理念。这项运动带动了象征主义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们为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而付出了浪漫主义的努力。

新艺术运动影响之广,以至于20世纪艺术的先驱们,没有不受到它的影响的。这些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并不回避传统风格的影响,但他们所探求的,是那些少为人知、脱出所流行的学院派样式,探求从中世纪、东方或者原始艺术中得来的任何形式或设计,以适应他们所追求的在线条韵律基础上的一种抽象。2正是在这种“综合”精神所出现的实际现象,使得世界美术设计的发展形式在这种社会文化审美语境的启示中蓬勃发展开来。

由此不难看出在我们所生存的年代,那些包含着广阔丰富的艺术视觉文化语言的艺术创作实际上是被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所支撑起来的。

二、在传统与当代文化语境相互作用影响下的雕塑创作活动

从传统美学看来,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一种具有形式的情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的创造物,是一种具有审美和文化可以解释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现代功能主义结构的纯粹和形式的简单。

雕塑作为审美创作活动,其造型语言应该在传统雕塑设计美学类型的逻辑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延展,应该在传统美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而当代西方雕塑语言的发展历程却恰恰相反,作为现代空间造型设计的重要部分,雕塑艺术的发展不是在传统的艺术和美学逻辑上历史性地向前发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了经典美学和艺术的审美原则,与传统空间造型所追求的情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相反,所强调的是雕塑本体语言之中所包含的结构的纯粹和形式的简单之路。尽管如此,这种审美倾向的偏移却改变不了现代主义风格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以为是美的东西,这不仅仅是雕塑家个人创造性和审美趣味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雕塑家所处的整个社会历史环境和审美文化语境所决定的。任何一位艺术家只能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中进行他的艺术创作,任何人也只能接受符合这一阶段特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可见艺术作品的形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美学和艺术传统的发展和延伸。雕塑的创作性活动不仅是纯粹的情感和审美行为,及情感和审美的形式,也是整体时代文化语境的产物。

三、当代中国雕塑语言需要在新的审美文化语境中被重新构建。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雕塑迅猛发展的时期。关注当代和社会现实的一批中国当代雕塑家,在后现代文化背景和全球文化语境启示下做出了大胆的选择与尝试。为了达到意象性表达效果,他们将雕塑设计语言建构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基础之上,与西方现代性的语境相遇并包容了现代性,使作品具有了当代性的意义。他们在处理空间造型方面抛弃了材料本体语言的“真实”性。所表达的视觉形象是主观而非客观的,所呈现的艺术语言反映出作品之上所包含的精神气质而非外在空间效果。也就是说,雕塑家试图运用主观的空间形体制造出一个视觉心像,而非视觉视像。心像是随心境而来,此类作品通过视觉引导,使观者在与雕塑的对话中构成心灵的图景,最终在探讨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取向,从技法层面走向文化精神层面,以期达成在雕塑以外的精神世界中的认同与共鸣。这些当代雕塑作品已然成为了可以承载中国艺术家从容释放精神话语和心境写照的物质载体了。

纵观近十年以来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状态,可以说当代的中国雕塑发展方向正处于一个众说纷纭的争论焦点。如果当代雕塑语言太具传统文化的性质,容易遭到尘俗守旧的诘难;独树一帜打造出的特殊精英气质的作品,则易于被解构。社会对现代艺术的宣传推广和在调动大众审美情趣的当下,雕塑的创作语言又被重新认识;加之当代性雕塑作品近几年在艺术拍卖市场上的提升,雕塑艺术开始被人们重新看好。在这种繁荣现象之下,在雕塑语言表现方面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重视历史文化语境和国际艺术设计思潮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具有深刻哲学思想和美学内涵的意境的理论,正逐渐成为当代雕塑语言设计的美学参照和创作理念。然而有许多艺术家,他们对于传统的了解仍停留在形式和表层,他们中很多的作品所采取的方法和出发点仅仅基于选取具体的传统造型、符号,将这些语言加以形式重组,借以传达某种历史存在的信息。这种雕塑语言的运用虽然也会生成一些好的雕塑创作,但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容易陷入造型语汇贫乏的尴尬状态中。出现这种状态的背后潜藏着的是文化经验和艺术语境缺失的问题。

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知识特征是知识交叉、信息充斥、文化形式传播迅速、内容形式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构成了一个在学科上的融合渗透,在时空交叉蔓延中的立体化的全球知识语境。这种状态下,文化经验和艺术语境往往是不统一的,更多的时候是处于矛盾的状态。文化经验一般是历史积淀的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影响着人们的创作态度和艺术形态的发生;艺术语境随时代的变迁而建构,使人们的文化心理经常遭遇新的艺术语境而不断调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话语立场的复杂性和自身的矛盾性,使艺术语境遭受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碰撞,从而出现新的艺术语境。

一个艺术家在新的语境下是否能够洞见和预测艺术演变的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话语立场,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语境中显示出独特的品质,这需要艺术家具备稳健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心智能力。

四、结语

中国的当代雕塑艺术发展所基于的审美文化语境还不够全面,有很多规则都是按照西方的现代性来演绎中国的艺术语言,其中的一些话语资源和形式语汇出现了错位和误读,而很多的年轻艺术家身陷其中而难以自拔,亦步亦趋地使自身的话语失去立场和对中国的现实关注失去了说服力。因此返回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环境中去思考,从历史传统的话语资源和形式语言中汲取养分,在与国际艺术交流的同时,将目光放在当代艺术语言发展的需要和未来雕塑艺术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把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合理的哲学理念和美学逻辑,在新的选择和转化时,综合为当今和未来雕塑创作的有益因素,从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把握中提炼出个性化的艺术符号,将中国的文化经验中的符号综合在当代雕塑语言之中,使艺术符号延伸出新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和表现当代性的深层问题,而不仅仅是某种单纯的形式和造型的移用。在哲学文化和艺术美学的逻辑与理念深度的启发下,选择性和建构性地寻找自身的雕塑创作语言。

(佘国富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注释

1 陶云.西方艺术设计流派和思想.江苏扬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7.

2 [美]H·H·阿纳森. 绘画·雕塑·建筑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第71-72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第4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关键词】影像 电视 电视舞蹈 新艺术

引言

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文化。通常所说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无疑,舞蹈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一个艺术门类。因此,舞蹈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显现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并未走进公众的视野。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将舞蹈这门艺术引入公众的视线。不可否认,大多数人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实现,也因此诞生了电视舞蹈这一全新艺术形式。舞蹈与各种大众传媒的结合,改变了这门“小众”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同时也对其内在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电视舞蹈的概念

广义的电视舞蹈,在西方舞蹈界称为video dance,即舞蹈录影,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舞蹈艺术的传播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舞台形式,而是借助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兴媒介走进人们的生活。相对于电视舞蹈这一提法,舞蹈录影似乎能更恰当更全面地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形式,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媒介关系。电视舞蹈除了电视技术,也包括电影、录像等传播媒介对舞蹈的再创造。舞蹈录影是将传统的舞台舞蹈与电视、电影等新的技术手段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电视舞蹈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录舞蹈,还在于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数字、角度、电脑特技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参与到某些编舞行为或影像角度的观察中去。

二、以纪实性为主的录像舞蹈

1.影像舞蹈

传统的舞蹈影像作为一种纯记录手段,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影像舞蹈的审美追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艺术再加工,影像舞蹈在传播和交流上有了全新的舞蹈呈现形式。电视版本《扇舞丹青》便是影像舞蹈成功的典型。

电视版本的《扇舞丹青》,在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电视技术来对该作品进行再加工。包括角度、色调、明暗、长焦、虚焦、构图、推、拉、摇、移、特写、剪辑、蒙太奇及电脑合成技术等[1]。这些技术的应用使舞蹈主题表达拥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也让观众更能理解电视舞蹈的意义。

2.录像舞蹈

谈到舞蹈就不得不谈录像舞蹈。由于技术原因,长久以来仅仅用电影、电视等媒介来纯粹地记录舞蹈,早期使用电影胶片,后期使用录像带作为记录材料,以一个固定机位进行舞蹈的全程拍摄,把当时的舞蹈动作和构架完完全全地单纯地记录下来。

然而舞蹈是一门流动的艺术,一个机位的拍摄远不能达到舞蹈原来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效果。如建国初期的舞蹈剧目,由戴爱莲先生改编的《荷花舞》,初次在银幕上出现时就是以一个单机位拍摄完成的,电视上所呈现出来的意境和效果远不能和剧场表演时相媲美。使用固定机位且不添加任何技术处理手段的舞蹈资料是得不到观众认可的,这样的舞蹈资料只能被各大、中专院校作为教学使用。

单纯的纪实手段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舞蹈传播所需的标准,唯有运用现代先进的电视、电影及其他媒介技术手段来拍摄和制作舞蹈,传统舞蹈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传播。

三、大众传媒与舞蹈的创造性结合

1.电视技术与舞蹈的关系

在电视未出现前,信息传播主要通过书籍、广播等来传播。电视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传播工具的种种不足。它功能齐全,可以同时将文字、音响及动态的画面融为一体,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并且能快速直观地传递各种信息,具有特别强的现场时效和立体感。

电视依靠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将舞蹈信息发通过各个电视终端传播到千家万户。电视一方面可以逼真地直播或重现舞台舞蹈的声音和影像;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一部舞蹈作品的观舞观众不再局限于观舞台之中,而是扩大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电视观众,使更多的人分享同一舞蹈节目。它使舞台艺术从富丽堂皇的剧场、轻松灵活的户外环境,走向影院、电视等传媒平台,使之成为视觉影像和肢体表演相融合的一门全新艺术形式。

电视技术还能够更加方便和完整地记录和保存舞蹈。它能够将声音与图像结合起来,快捷方便地记录舞蹈,将一段舞蹈长久鲜活地保存下来。

2.电视舞蹈

Walter Terry在《美国的舞蹈》中曾说:“电视的出现,使无线电无法传播的舞蹈有机会进入每个家庭。”[2]。Walter Terry概述了电视对电视舞蹈节目发展的影响,肯定了电视技术在舞蹈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在增加观众、扩大舞蹈影响力方面,电视传媒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舞蹈录像的发展呈现出“一头独大”的特点,即仅电视舞蹈得到较为长足的发展,因此更多时候,我们将“舞蹈录像”称为“电视舞蹈”。具体说来,电视舞蹈是由舞台剧目为原本,借助电视技术对舞台舞蹈的二次创作,通过电视的演播厅传播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无论舞蹈内容是什么,其表现形式都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但电视舞蹈将舞台演绎与电视技术相结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舞蹈形式。以古典舞《扇舞丹青》为例,作者利用电视技术对该舞蹈进行再次创作,十分精准地把握住中国古典文化精髓,将中国古典舞蹈、绘画及音乐熔为一炉,营造出一种恰淡、雅致、高远的意境[1]。

《扇舞丹青》电视舞蹈作品并非首部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运用电视技术来进行再创作的舞蹈作品,然而,其创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制作作品过程中比以往电视舞蹈作品更加灵活地运用了电视技术。在《扇舞丹青》中,三维动画勾勒出一幅富有线性美的中国国画,而该部舞蹈作品的舞姿也处处表现出线性美,二者相互融合,通过电视技术,成功地创造了一部电视技术与优美舞姿相互交融互相提升的舞蹈作品。

《扇舞丹青》电视舞蹈作品的表现手法简洁。整个作品的表现过程犹如一幅水墨画慢慢舒展,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会感觉既简单明了又不单调乏味。虽然加入了现代的电视技术手段,却不失美感。这种追求言简意赅、丰富多彩的创作意识,也许正是“电视舞蹈”进入成熟的、高层次的境地的一个标志[3]。

《扇舞丹青》的创编摄制所得到的收获,不只是电视艺术手段上的经验积累,更是艺术观念及艺术方法上的感悟,是电视高科技手段参与中国式样风格的“电视舞蹈”的成功尝试[3]。很多学者对《扇舞丹青》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电视舞蹈”作品做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孟秋在《传统艺术思维融会贯通》一文中说:“《扇舞丹青》就表现了电视独有的‘虚’。‘虚’并不意味着‘假’。‘虚而不假’,不仅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学价值,而且还能够使每一个艺术元素都一起升值,使元素的相加大于元素本身的和。[4]”。

当然,在肯定电视技术对舞蹈再创造性的积极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两者的结合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首先,由于电视舞蹈是通过电视技术加工过的作品,它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有加工者的思维导向。观众对电视语言的认知顺序基本是按照电视语言的陈述顺序进行,这就使得观众在欣赏电视作品时会跟着电视的思维走,观众会被迫从摄影机的角度来欣赏舞蹈作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主观审美能力。其次,为了追逐视觉上的饕餮,电视舞蹈作品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将舞蹈成片段分解并重新构造,这使得观众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段跳跃地欣赏舞蹈,但同时,舞蹈的一部分整体美和连贯美也被打破了,变成了断续的舞蹈。再次,观众通过电视观看舞蹈与在舞台剧场观看舞蹈效果有所不同。现场舞台观赏舞蹈的感染力及其带来的视觉美感,因观舞环境及表现形式不同,与电视舞蹈带来的视觉效果大不相同[5]。在剧场观赏舞蹈,观舞的氛围会让观众身临其境,迅速进入角色。而通过电视观赏舞蹈,电视本身形成一道媒介屏障,使得观赏的视觉感受呈虚拟化状态。

因此,我们在利用电视技术进行电视舞蹈的拍摄和创作过程中,也应加强理论的探索与学习。在作品本身的水准、编导者的个人能力及观众的鉴赏力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三者之间能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和发展。

四、网络时代的数字化舞蹈

数字化舞蹈,简言之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软件开发或网络技术),对实体舞蹈或非实体舞蹈进行数字化加工的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它是电视舞蹈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数字化舞蹈一方面以技术手段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由于涉及技术因素,许多人抱有审慎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并非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多媒体舞蹈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电影、电视及录像舞蹈等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加上新兴的技术因素(诸如多媒体舞蹈)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媒介新的涵义。数字化舞蹈让舞蹈艺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方面是创作速度及作品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成本的大大降低。同时在观赏角度上也是一个飞跃,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编导所要表达的意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

文化学者罗兰・巴特曾经说过:“舞蹈是已被看过千万遍的仪式化的姿势组成。”大众在这个仪式过程中保持着身体的记忆,进而在这种身体记忆中保持着具有强大共通性的“文化记忆”[6]。我们相信数码技术的适时介入必将使这些潜藏在舞蹈中的历史性文化记忆与当下人类之生存体验在碰撞中生发更为强大的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技术的出现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伴随着新的电视技术产生的电视舞蹈,既是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兼容,同时又是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形式,不能取代传统的舞蹈和其他媒体舞蹈。同样,电视舞蹈作为一门全新的艺术类型,也不会取代传统的舞台舞蹈。两种类型的舞蹈会沿着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向前发展。全新的电视舞蹈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电视艺术实践,扬长避短,平衡舞台舞蹈和电视舞蹈交叉和兼容的分寸尺度,探索电视舞蹈的个性及规律,使其成为其他传统舞蹈无法替代的一门新艺术门类[7]。

为了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应该充分利用电视技术对传统舞蹈传播的影响和有利之处,发掘出原来隐含在舞蹈深处的“意蕴”,更加合理的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创造出更能让观众熟悉和喜爱电视舞蹈节目。

【参考文献】

[1]马莉,张伶俐. 浅析舞蹈影像与电视传媒的艺术交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7(4):30-32.

[2]杨建生. 舞动银屏――试论电视舞蹈的电视化特征[J].艺苑,2007,35(8):15-17.

[3]白志群. 电视舞蹈创作的实践与思考[J]. 电视研究,2004,28(3):19-21.

[4]孟秋. 传统艺术的融会贯通――评电视舞蹈《扇舞丹青》[J].电视研究,2002,31(9):24-27.

[5]蓝凡. 电视舞蹈刍论[C]. “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评论学会,2004:127-132.

第5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关键词: 广播 电视 艺术学 概念 价值 意义 要素

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

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

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为一门艺术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艺术实践。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

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2]

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3]特别是电视与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播。

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209.

第6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从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了探索。

1.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

动机是推动或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学生的求知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对学习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如果针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行为特征确定音乐教育目标,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要向学生阐述学习音乐的意义,把课堂音乐教学同课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艺术比赛与维护集体利益联系起来,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机体生理与心理潜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进行目标教育要充满竞争活力,多用正误对比、经验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此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正确学习动机。

2.利用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知识、艺术能力的传递过程,而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知识、艺术能力和情感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导致师生双方思想的共鸣。教师要抓住音乐教学过程的这个特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法时,要从爱护学生情感方面考虑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和认识水平,注意突出一个"新"字,因为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艺术能力产生更高水平的定向。如果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枯燥乏味,长时间的单一刺激,易使学生引起超限抑制,会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降低学习兴趣。只有采用新颖、实用、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生动、多样活泼的教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不断的获得新的音乐知识、艺术能力。比如:在学生练习舞蹈时,就可围绕肢体语言艺术的任务,创造出多种以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练习形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争取把最新的音乐知识、艺术能力带进课堂,运用音乐知识教学的言语之趣,肢体语言的动作之趣,载歌载舞的艺术之趣来启发学生学习、练习、思考、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运用艺术比赛,以赛带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艺术比赛不仅是学生肢体和艺术能力的竞争,而且更是双方心理、智慧和意志的较量。激烈的比拼需要学生身体、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综合发挥内在力量进行工作,显然它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例如,在歌咏比赛中,某学生为了争取主动,在对手比自己有优势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运用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载歌载舞,引动全场的力量来努力获得竞赛中的优势。与此同时心理因素,特别是意志力量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比如说,意志的坚定性、果断性、勇敢、自信、自制力等影响,使行动计划付诸实践。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在艰苦、紧张的比赛中你争我夺,力争取胜。因此,运用艺术比赛是发展学生意志品质的最好的手段。

4.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个性

第7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艺术形态涉及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媒介,包括影像、动画、游戏、装置、虚拟现实、网络交互、数码摄影以及数字音乐等形式,其触角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成为反映社会生存体验和认知方式的新兴文化载体。

 

1.新媒体艺术的实验特征

 

新媒体艺术被认为是以有意义的方式运用媒体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它综合了最新的艺术理念、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未确定性和实验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与动态性,是对所谓“旧”媒体的艺术思维、观念意义、功能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扩展或者颠覆。

 

2.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编码化和智能化,它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新媒体技术当下在硬件、软件、平台、传输手段、数字成像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各种新媒介和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意与观念,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兴媒体介质的不断发展,例如网络、手机、智能硬件、互动感应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刺激并推动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新形式。愈加突破了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传统认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和开放的互动参与模式。

 

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新媒体数字科技使艺术家可以综合采用声音、色彩、文字、图形、影像以及特效来体现人类的情绪和思想,带来艺术造型语汇的创新。而瞬时远程传播和实时交互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存在的传统模式。新媒体艺术具有的娱乐性、商业性、数字性、艺术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审美、行为和观念的转变。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网络空间的沉浸感,对于新媒体艺术家有着哲学般的启示作用。传统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供观者欣赏,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多地需要在观者的参与互动中完成。这种由观看走向体验的新媒体艺术方式,推动了文化知觉的再造和沟通机制的再生。观者不单是在观看艺术品,更是在感受艺术品,在艺术情境中获得某种沉浸式的体验。传统艺术呈现的精英特质

 

是基于专业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训练之上的,具有欣赏上的审美距离感。而新媒体艺术则瓦解了传统审美的局限,它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和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并为新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二、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

 

就像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R〇yAs-cott)所说的那样“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家对于旧有的艺术思维和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更新、创造与发展的结果。”

 

1.新的艺术传播规则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④说过,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人类己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看和听。视听结合的新媒体正在对人类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是艺术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的进步也直接带动了新媒体的演变进化,宽带与移动互联的流量扩增使得新媒体影像文件可以被瞬间复制、运输、存储和传播扩散。尤其是在万物互联、即时通讯以及社交网络兴起的时代潮流之下,新媒体构造出的新兴话语逻辑和社会影响力,以无所不在的强力传播,消解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符号体系,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理念进行重构再造。

 

2.新的艺术风格语言

 

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的火花,它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不容置疑,甚至可以说它也是当今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形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美学体现。在这个性张扬、充满自我意识的年代,新媒体艺术家以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技术含量,为社会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数字科技为新媒体艺术家的头脑想象力和心灵创造性搭建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那里成为数字艺术激情飞跃的地方。随着数字功能的增强,数字世界逐渐生成自身的时代使命和游戏规则,视觉、听觉、触觉、虚拟现实等各种介质与交互方式混合在一起,用美轮美奂的图形影像营造出奇妙的视觉冲击力和崭新的艺术风格。新媒体艺术风格语言具有符号化、情景化、趣味化、人性化、意识形态化等特点,先进科技也为超自然的想象、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巧妙的构思创意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时空局限和固有边界,走向更加多样化的组合传播、交叉运用和资源整合,不断探寻与受众之间的交接点,创造着视觉神话和商业奇迹。

 

3.新的商业增长点

 

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传媒领域中引发的深刻变革,从信息领域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新媒体高新技术需要进行人文艺术转化和实现市场应用,以更加贴近受众的需要,引起注意力,创造经济价值。虚拟艺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片头制作、视频传播和游戏共享等领域,带来峰值体验的视听享受。而油画、水墨画等各种艺术技法可以用数字技术轻松实现,甚至动态化。在新经济关系的拉动之下,按照量子经济的飞跃增长模式,通过大数据和全媒体整合的精准传播,新媒体艺术正在融入内容产业。新媒体是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融合,它可以使内容制作具有强烈的商业味和娱乐感,使艺术体验和交互手段成为诱惑消费者的手段,成为商业智慧与市场谋略的有效手段。

         如今的社会消费不再仅是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更加偏重于体验、意境、感受和自我表现的高层次需求。数字化的生存带来了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情感需求,新媒体手段的商业运用也意味着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更具前景的市场空间。

 

三、结语

第8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关键词:西方音乐 二十世纪 音乐创作

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音乐总是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着。对音乐本质,或者说对艺术的本质的疑问是每个新时代探讨的焦点。人们通过不断的质疑,不断的解答,从而得到新的艺术风格,新的艺术概念。正如哲学家阿多诺德(1903-1969)所说,每个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每个社会的音乐都具有唯一性,并不适用于其他社会。在十九世纪末期,当浪漫主义音乐越过巅峰期并开始衰落的时候,人们急需一种新型音乐方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好为此提供了契机,在二十世纪初的音乐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风格产生了。

一、“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浪漫主义音乐美学

十八世纪,通过启蒙运动,人们对“情感需要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概念产生怀疑,对“美”的本质产生怀疑,认为艺术应该是用于表达内心,而不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在康德(1724-1804)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为我们重新定位了“美”的本质:美,应该是一种感性认知,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情绪来认识它,而不是通过一种理性来定位它。美是一种意识,一种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同的情绪,从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是一种逻辑的产物①。对于“美”的判断应该根据其“公众性”及“主观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而不是通过客观的抽象概念来决定。康德认为,艺术就如同一个自由的游戏,人们通过“兴趣”来参与这个游戏。而音乐,就如同一种听觉的游戏。

整个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都在追求着这样一种“美”,追求对作曲家内心情感的阐释。为了追求这种情感表达的极限,瓦格纳(1813-1883)提出了“总体的艺术”这一概念。他想要创造一门艺术,一门可以综合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新艺术,认为只有这样的艺术形式才能够最大化的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瓦格纳将他的新艺术展示在了他的乐剧中,他将诗歌、音乐、舞蹈等一切在剧院可能出现的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展现在舞台上表达剧中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加强音乐的戏剧效果,他改革了传统的作曲方式,在乐剧创作中大量使用不和谐和弦、转调,将大小调体系发挥到了极致。情感是自由的,他认为只有这样的创作方式才能够更接近于这样的自由。瓦格纳对于二十世纪音乐家们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还在于他对无终旋律的运用。瓦格纳乐剧中的音乐是难以切断的,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束点,也就是终止式,二十世纪音乐家在研究瓦格纳音乐的同时将这点引进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完整”作品。这类的“不完整”作品后来成为了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一大重要特征。

二、《怀疑论》所带来的音乐改革

《怀疑论》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来源于黑格尔提出的“上帝之死”。尼采(1844-1900)认为,先前欧洲的精神文化中心都是宗教,圣经中告诉人们,上帝七天创造了整个世界,告诉人们已知的所有事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人也是上帝的产物,人的一切物质精神活动都应该寄托于上帝,上帝判断着整个世界的正误。启蒙运动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对上帝的存在与否产生极大的质疑,尼采沿用黑格尔“上帝之死”的观点,认为“上帝之死”等同于真理之死,由于上帝已死,先前所有已经存在的事物都失去了自己的价值,人们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价值观,来适应这个新的世界。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等同于真理的上帝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就意味着人们失去了一个衡量新事物对错的标准,失去了一个对人们现在的作为正误判断的标准,因为作为唯一可以进行判断的上帝已经不存在了。基于这个观点,尼采提出了《怀疑论》,对一切新事物的价值提出怀疑,从“无”中通过辩证,得到事物的本质。怀疑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主要美学观点之一。虽然“上帝之死”只是一个理论,但二十世纪初,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火充当这个理论的实践基础。两次世界大战直接的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布局,之前所有的价值观都被战火摧毁,一切事物在战后都得重新建立。虽然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却也成为了创造新世纪的一个契机,让人有机会可以从零开始。在音乐领域,由于价值观的遗失,社会性质的改变,作曲家得到了改革和创新的机会,但同时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也是二十世纪音乐创作出现了众多的风格的直接原因。受怀疑论影响的音乐创作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积极型。这类作曲家认为,“上帝之死”带来了全新的、自由的创作思潮,使创作风格不再受到束缚,所以应该创作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来适应新的社会。这类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为勋伯格以及维也纳第二乐派;第二类,消极型。这类作曲家认为,既然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价值观,无法确定新事物的正误,那么就应该延续之前已经确定的正确的价值,而不是冒险试用新的价值。因此,应该回顾历史,在历史中找寻正确的价值并将其改良用于现在。消极派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最后一类,沉默型。这类作曲家对新的作曲风格的积极与否表示沉默,因为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他们认为,创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判断对错,而在于“创新”这个过程。这类作曲家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凯奇、沙弗尔等。

三、社会变迁对音乐的影响

对比浪漫主义音乐和二十世纪音乐,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乐的“和谐性”,浪漫主义音乐优美动听,而二十世纪的音乐多数让人觉得尖锐刺耳,杂乱无章,这种反差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从音乐创作的本质来分析。众所周知,艺术产生于生活,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当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以前那种平静的社会现状被打破,随着战火而来的是恐惧、惊慌和死亡。既然一切的平静、和谐都已经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又如何能创造出如以往一样的“和谐”的艺术?既然社会已经沦为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那么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直接反射也就只能反射出它一切的不和谐因素。也因此,二十世纪音乐作品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无法缓解的紧张和压抑,它以另一种手段向人们展示着社会现状,并隐晦的对这样的现状进行着批判。

二十世纪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使得整个社会得到飞速的创新与进步,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用于艺术的创造。或许现在我们会觉得当代艺术深涩难懂,甚至不知所云,但在未来的某天,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原来艺术从来就没有超脱社会,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们身边。

注释:

①Magda Polo在其《la estética y la música》一书中对康德的美学观点和音乐美学观点进行了详细解释。

②《西方音乐美学史稿》对“总体艺术”与瓦格纳的乐剧有具体介绍。

③根据黑格尔的“上帝之死”观点,尼采在其作品《快乐的科学》以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分别提及了“上帝已死”这个观念。

参考文献:

[1]Polo,M.La estética de la música, Barcelona: UOC.2009.

[2]Polo,M.Historia de la música, Santander: Publican.2010.

[3]Adorno,T.W.Sobre la música. Barcelona: Paidós-UAB.2000.

[4]Fubini,E.La estética musical desde la antigüedad hasta el siglo XX. Madrid: Alianza Editorial.1988.

[5]Fubini,E.(2001). Estética de la música. Madrid: Antonio Machado Libros.

第9篇:新艺术的音乐特征范文

结题报告

上虞市实验小学 刘均波执笔

1、问题的提出:

新艺术课程标准提出艺术学科综合及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将作为我们艺术教学的1个很重要的标准。这也将给我们带来1次“革命”——课程的“革命”。

当然,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应该是1种综合的艺术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能力已成为我们艺术教育的1个重大目标。

从艺术发展历史的眼光来看,艺术的各学科的形成、发展总是互为促进、相互渗透、整体呈现的。哪怕是1幅史前壁画,还是器皿上的1组图案,还是原始人的”化妆舞会”和现代的影视作品,都体现着艺术的整体性。它们都集中体现着说、唱、舞、画、刻等艺术。我们有什么理由将他们完全分开进行教学?我们又怎么做得到单纯的单科的教学?

成功的艺术家及成功的艺术作品,还有其他各个领域的成功者无不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艺术的综合能力及艺术给他们的那种灵感。

同时,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艺术,就会发现艺术的互融性。1幅画里,能让人感受音乐的流畅美、节奏美;1段音乐作品能让人想象意深远的画面;书法是1段音乐;舞蹈能理解音乐……这就提示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各门艺术学科互为渗透的综合艺术教学。

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告诉我们:在1个人的童年时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经常是自然地融为1体的。而我们小学阶段教育又处于这段时期,艺术课程的综合就更适合他们,而且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艺术学习手工艺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

也是基于此,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

然后,长期以来,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分课显明,教师分工明确,教材专业性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综合艺术能力长期得不到培养。而实践应用往往需要学生发挥综合艺术能力,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综合应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前出现的1些课程整合大多也只是搞加法算术,将两个或几个叠加在1起,或是因为要整合而勉强凑在1起。找不到有机融合的方法,做不到真正的课程综合。不能使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得以真正的培养。更有甚者连什么是综合艺术能力也不清楚,以为是简单的艺术能力叠加。也许有那么几个比较成功的课例,但还是不够深入,更不用说有何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所以,艺术课程综合化和学生综合艺术能力提高的研究,有其迫切性和实时性。

2、实验的意义:

1、课程的综合化研究是新1轮新课程和教育之于人的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程综合化和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课题研究是在审视当代教育的弱势形态的前提下提出的1个研究人与艺术、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综合课题。课题指向于人的整体发展;指向于课程间的互通、互融性研究;尤其是课题中重点探索“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对人格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2、课题的实施进1步拓宽了教育视野,为我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教育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

课题的研究重在抛砖引玉,为其它学科提供1种借鉴。课程的综合化研究也不可能只在艺术课程上作作文章,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然得具备“生活即教育”的大教学观。由此而引发的教学大讨论、大改革必将轰然兴起,我们作为这1课题的实施者欣然期待。

3、课题将对弥补国内这1领域的实施途径、方法的研究和结累起积极意义。

国内在以往的教学中出现了1些综合类活动、方法和教学实例,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艺术学科的综合,但缺乏更多的实践和理论,没有有效的操作方法。对大家来说还只是1个新名字。也没有类似的很成功的专门课题实验。此实验必将推动这方面的发展,研究出1些较为有效的操作方法。

3、实验的理论依据:

1、《新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综合化提出了1定的要求。

《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是1门综合的课程。它有意识地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媒体艺术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使各科、各元素的学习结成1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这1理念下就给我们提出了进行这1课题研究的要求,给我们的研究指明方向。

2、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是大艺术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艺术课程本身就是1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作为1门人文学科,它必然具备了科学性与历史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说,对人的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形成。值得1提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决定了这1阶段的人群具有最强的可塑性。因此,把握这1个黄金时期,对其进行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将对其1生的生命质量产生无以伦比的感染力。

3、 多元智能发展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如同电影,它是以多种艺术融合来感染人的。这时你的眼泪是音乐感染了你,还是故事情节,还是那红色,还是那演员的演技?其实它给人的是多种信息交织在1起的、立体的呈现,多元智能的促动。你所获得的信息是来自于各个领域,你也是以各个与其对应的智能区域去整体感知的。电影的导演制作更需要的是1种“综合艺术能力”,说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以综合艺术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不光靠单学科艺术能力,这就呼吁艺术学科的整合化学习。

4、 “整体学习”理念支撑下的课题研究:

人之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整体地进行学习,既多感管、多角度、综合性地学习。基于此给设计1些综合学习的环节,培养艺术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艺术综合思考的习惯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 艺术的起源理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告诉我们:在1个人的童年时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经常是自然地融为1体的。而我们小学阶段教育又处于这段时期,艺术课程的综合就更适合他们,而且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综合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

4、实验的实施:

课题根据研究方案计划,在教师查阅了有关史料和专业资料后动手试验,结累1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课题实施。课题的实施分为研究1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整合,研究同1学科不同元素之间的整合,研究课堂内外艺术活动的整合等3个方面。

艺术课程整合

1科切入,兼及数科 同1学科不同元素 课堂内外艺术活动

美术与其它艺术整合 音乐与其它艺术整合 书法与其它艺术整合

1、 研究1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艺术课程整合的效果。

在实验的实施阶段,我们首先以1科切入,兼及数科为实施途径进行研究。研究采用课题研讨课的形式进行:

(1) 阶段预期目标及论证;

(2) 确定实验内容,集体备课;

(3) 研究人员分散各自备课;

(4) 确定施教老师,由施教老师综合各人思路备课,并加以研讨;

(5) 实施教学;

(6) 总结研讨,改善方案;

(7) 再施教,再总结。

我们分别以美术、音乐、书法等学科切入学科,综合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表演、诗歌等艺术学科,研究:

如何以1科为主,有效综合其它艺术学科?

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使之融合?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是否有效?如何更有效?

A、美术与音乐、舞蹈、表演等其它艺术学科整合;

实录及思考分析:

奇妙的手型

俞亚萍执教

教学理念

当新《课程标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我们的美术课也在推陈出新、日异月新。《奇妙的手型》这课教学思路的设计,本着“艺术课程日趋走向综合,不仅音乐与美术学科开始相互渗透、融合,而且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走进艺术课中,让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了解多元文化。并运用多种材料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创造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理念,以自己的双手为载体,在愉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能力。在教学尝试后,另人耳目1新:

1、《奇妙的手型》是适合小学4年级学生的1堂创编教材。人人都有1双灵巧的手,从生活中常用的手势受到启发而进行趣味设计。以自己的手为载体,摆出各种生动的手势造型,通过联想,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最后以化妆舞会的形式参与表演。让学生体验从未接触过的行为艺术带来的乐趣,给他们1种全新的感受。

2、本课教材为综合性美术实践创作课。“奇妙的手型”承载的信息不仅是美术造型、色彩、技法那么简单,还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相关信息,促进知识的迁移。课中化装舞会的音乐从开始的渗透到乐句的联想,再为舞会伴奏,同1主旋律《在森林》贯穿着整节课。本课从舞蹈导入到舞蹈的欣赏,最后回到舞蹈表演,也深入贯穿着整节课。这两者的渗透也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将综合学科知识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3、本课是自编教材,无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作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相关的视听影响资料,适合的主题音乐等,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4年级学生,与1至3年级学生相比,他们已有了1定的创作基础,对美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以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理解能力也发展到1定的水平。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手势的特定含义;

2、用喜欢的材料为自己的手进行造型艺术的创作;

3、通过手型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结合多种艺术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根据手的形状进行联想并添画,创造出更美、更有趣的造型。

教学难点:

1、造型的联想巧妙;

2、创作时巧妙运用现有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水桶、调色盘、笔、黑色弹子、彩色纸、双面胶。

教室布置:

将所有的桌椅分成6组并置,每组7-8人,每组放两个小水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我们班有没有会绕口令的同学?那有没有听说过绕手令?想不想见识1下?(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

2、谁也来试试?(请1学生表演)是这样的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把它教给表现(师用手语“棒”表示)这样的同学吧!

1、手语造型联想

1、知道这个手语的意思吗?你会用手语吗?来,做1个不同的瞧瞧!

2、(手语交流)大家看,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不同的吗?

3、这些手势都表达了特定的语言,但从它的造型来看,(师手语“耶”)又像什么?再看看你刚才做的手语,它又像什么?

4、这就是“奇妙的手型”(课件出示课题)经过大家的想象,变得更有趣了,看来(课件出示“艺术需要联想”,生读)。

2、孔雀的造型美化

1、(师做孔雀手型)瞧,谁呀?让它活动1下(动手指),干嘛呢?跳舞的孔雀更美呢!1起来欣赏(课件播放孔雀舞录像)

2、真漂亮,还能让它变得更漂亮吗?(实物投影)这里有很多的材料,谁来打扮它?再请1位同学来帮帮他。(指导学生给孔雀手型美化)他们先来美化孔雀的羚毛,用了什么材料?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还需要美化哪些部位?(嘴、眼睛、脖子上的羽毛)如果嘴不用纸卷套上去,还可以怎样做?(可以画--在手上画时颜料要厚1些、贴--直接剪贴或撕贴、粘--用橡皮泥粘上去……)

3、办法真多,你想不想试试?给大家3分钟时间,用你的方法快速地美化1只孔雀。(播放音乐《在森林》)

4、(学生美化手型,教师巡视指导)你的孔雀变漂亮了吗?音乐停,必须展示出来。

5、(音乐停)伙伴们,快把你的孔雀举起来,看哪个组速度最快!认为你的孔雀很美的请站起来,认为最棒的就走到中间来,有自信才会成功!让这些孔雀自由地活动活动吧!(播放音乐)(师生表演几个孔雀舞中的动作)真是1群漂亮的活孔雀,让它们休息1下。

3、启发深入联想

(1)不同的手型

1、大家把孔雀化妆得这么漂亮,不如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吧。听,谁唱着歌儿赶来了?(播放乐句:蜜蜂)这段音乐的速度、节奏都很快,可能是什么动物飞来了?(蜜蜂、蚊子)你能用手型来表现吗?让它飞得快1点,试试?

2、在蜜蜂的引路下,谁也走来了?(播放乐句:大象)速度挺慢的,听起来沉沉的,可能是……?(大象、老牛)谁能用手做大象?(展示大象手型)怎么做?学1学,中指做大象的鼻子,其余的手指当作4条腿,会做吗?再让它走走看?笨重应该是怎样的呢?谁能给大家示范1下,(节奏很慢,身体很沉,师示范)明白吗?把你的大象放在桌上,跟着音乐的节奏再来走1走。(播放音乐:大象)

3、你想请谁参加舞会呢?用手型来告诉大家吧!(交流学生做的手型,教师引导)这是谁呀?能让它动1动吗?(变得更有趣了)用双手配合的动物造型(有创意,与众不同)这么难的造型,你也会做,不简单,让我们来学1学!加上手臂,变成谁了?(长颈鹿)如果把手转过来,又是谁呢?(小猫)1个手型就能想到那么多,真不简单!

(3)舞蹈手型欣赏

1、舞蹈艺术中也是如此,演员们用手型结合身体来表现(课件播放舞蹈片断)

(欣赏:看,伸出的手臂多像两个牛角;

舞蹈中的手型不仅来表现动物,还有的表达某种情境,她在表现什么?〈弹琴〉;

更巧妙的是用手型来表现自然现象,听,是什么声音?〈风〉;

最后的现代舞中,请你猜1猜,又在表现什么?-- 火、小苗生长、小鸟)

2、舞蹈的手型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你还能用手型来表现其它物体吗?(树、蘑菇、花……)好想法。

4、作品欣赏

1、(作品欣赏:树、其它动物)看,有些朋友已经化好妆了,你喜欢谁呢?用什么方法美化的?用了哪些材料?哪个部位比较特别?有趣的树也化了妆,成为舞会中漂亮的1员了。

2、为了舞会更热闹,把谁给请来了(作品欣赏:弹钢琴、吹笛子者)这个手型做的多巧妙,选1个学1学。

3、既然乐队也准备好了,我们也赶紧给其它朋友来化妆吧!这里有个化妆经验,(课件演示)请1位同学来读1读——

(化妆经验:

(1)、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来美化;

(2)、每人必须化妆1位朋友;

(3)、双手造型时,可以请组内同学相互帮助。)

4、明白吗?马上行动!(播放音乐《在森林》)

5、学生创作

1、教师巡视指导;

2、有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想1想,怎样摆出最优美的姿势,等会儿让它活动的更漂亮。其他同学可要加油了!

3、(音乐停)请大家马上停下来。

6、舞动展示、讲评

1、(课件演示:“化妆舞会”出示),化妆舞会马上要开始了,首先要了解舞会活动规则(课件出示)

首先,请大家听音乐,以最优美的姿势自由表演;

然后,边跳边去认识1到两位你认为漂亮的朋友,跟它说说话,交流1下;

最后,音乐停止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你的座位。

2、(音乐停)音乐结束了,找到漂亮的朋友了吗?谁愿意和你的朋友上来介绍1下?(师引导)你为什么找它做朋友?它什么地方吸引你?(师点评)这位朋友的颜色挺丰富的,特别是…部位;还用上了各种点、线、面来画身上的花纹,不简单;这个朋友造型真有趣,和别人都不同,你是怎么想的?为他与众不同的想法鼓掌。

……

3、相信更精彩的作品还在同学们的手中。

7、课堂小结

1、这么普通的1双手,在你们的创作下,竟成了1件件活的艺术品,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就把藏在大树里的礼物送给你们(师点击),谁来打开它?(请1学生)“艺术贵在创新”,读1读。

3、把这句话送给4(2)班的每1位同学,希望大家带给我们更多奇妙的作品。

教学效果

当学生兴奋地舞动着自己的手,1件件千奇百怪的活动艺术品呈现在我面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他们的创造火花?是什么让他们在美术课中迸发如此激情?又是什么使他们的表演生动活泼?……

是多种艺术信息的融合培养了他们综合的艺术能力。这堂美术课中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美术造型技能,却承载着音乐、舞蹈、表演诸多教学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形式上的整合,也不是杂乱地堆砌,而是通过手型这1载体巧妙、自然地融为1体,又不失美术课的特性。教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外,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多种感官,他们的收获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