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第1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通过对目前我国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分析及软件工程相关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与分析,文章基于黑龙江科技大学与哈尔滨金融学院合作参与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从校企合作平台搭建、MPE-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对于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平台对于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改革效果明显。

关键词: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校企合作;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需求及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偏差,培养体系相对滞后,在知识体系更新、核心技术培养方面与产业发展存在“代沟”;同时培养过程与培养机制等方面也体现出无法适应产业变化的新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顺应产业发展,培养出适应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课题正式基于这个大前提,通过黑龙江科技大学与哈尔滨金融学院合作进行适应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同时着重于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本文以产业发展为方向,以培养优秀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创新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跨校园、跨企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适应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可以极大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从而对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起到促进作用。对于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中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与高校实现更为深入的合作,参与高校师资培养、培养方案制定、软件基地建设等多项工作,根据市场导向,深层次引导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二、创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传统的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存在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实践环节目标不明确,理论教学偏重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在目前国家大力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形势下,这种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目前高校亟待改善的就是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黑龙江科技大学与哈尔滨金融学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目前已与哈尔滨海康、文思创新、中软、达内、富士康、大庆科瑞尔斯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在北京、烟台、大连、盐城、深圳、大庆、哈尔滨等城市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IT企业群,哈尔滨金融学院也充分利用各类校企合作资源,两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为在校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也为企业提供量身培养人才的机会。在校企合作的大前提下,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在校培养3年+下企业培养1年”的模式,通过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导师入校任教并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工程实践、导师制培养、校外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等全方位无缝连接的模式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充分发挥校企各方优势,实现联合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MPE-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

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实践,科学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在“三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搭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引入麻省理工学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后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阶段出发,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设计。基于“三大”教育理念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新了MPE-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制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及相关实施办法。M代表Moral,以德为先是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P代表实践Practice,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非专业能力;E代表工程Engineering,在实践中学会工程化思想,要求学生在做任何一个项目,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实验也都要养成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习惯,强化学生工程化的思想和意识。

(三)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和MPE-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自2010年起就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制定了新型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大纲,搭建了基于MPE-CDIO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鱼骨模型,明确了一级项目、二级项目以及课程群的设计。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了CDIO体系中4类一级能力、17组二级能力以及73种具体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通过新式的课程群体系,合理搭配了软件工程专业各类大类课、基础课与选修课,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与知识架构,在引入软件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下,添加了符合企业研发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企业导师与拥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在校教师共同指导。通过课程置换形式,实现了在校3年与企业1年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提前一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自2012界毕业生起,连续五年实现90%以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于毕业前即可赚取实习工资,50%以上优秀毕业生正式毕业前已获得企业正式员工级工资待遇,并实现月薪过万的高质量就业。

三、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实践

为了辅助新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及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便利,进行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平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与资源共享性,实现了跨越空间距离将师资培养与学生培养同步,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步,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一)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平台建设

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形成平台的需求分析报告;应用Web开发技术确定采用MVC的三层体系结构、确定系统开发环境、完成数据库设计、建立服务平台存档文件架构;采用ExtJs框架、Struts框架、连接池等技术实现平台代码搭建;最终实现了信息化虚拟学习环境搭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教师可以将各类学习资源共享于平台之上以便学生查阅、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产业发展最新动向,企业应用最新技术及方案解析,浏览各类教学资源并实现线上学习、在线问答、线上测试等功能。

(二)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主要完成校内、校外企业各类信息的交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管理以及校外课程置换学生管理等深入辅助校企合作程度的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在校生可以实时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发出实习应聘申请以及课程置换在线申请,并可以实现置换单位变更、校内外导师分配、与校内外导师交互等多项工作;企业方可以投放各类就业信息、招聘岗位、可置换课程安排等信息的共享,实现实习生的在线招聘等互动功能;校方管理人员及校内教师可以利用平成实习学生管理、交互与辅导等工作。

四、结论

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与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合作,以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载体,进行了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研究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创新MPE-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并创新了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搭建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平台建设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弥补了“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问题。通过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摸索出一条成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2010级、2011级与2012级毕业生均实现了90%以上就业,其中50%以上优秀毕业生正式毕业前已获得企业正式员工级工资待遇,并实现月薪过万的高质量就业。通过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与研究,提高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并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及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较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才智 张学金 霍云艳 张枢 何鸣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1138)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张凤武,周广林,曹景萍.基于MPE-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3]才智,王国权,韩紫恒,赵春刚,朱秀,马海峰.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13(7)

[4]才智,赵春刚,顾泽元.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1(8)

第2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P2P网贷;审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革新也在瞬息万变。P2P网贷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风险高和法律缺陷等问题也亟待解决。监管不足是当前制约P2P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审计无论是在行业风险监管还是在行业规范上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将是未来我国规范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部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审计教学模式仍一成不变,人才培养的数质己远远不能满足P2P等新行业网络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特征下的需求,如何推动审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P2P网贷行业分析

(一)P2P网贷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P2P(peer to peer)网贷起源于英国,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如今Zopa的业务已扩至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天线上的投资额达200多万英镑。之后,以Zopa、Lending Club、Prosper为代表的P2P网贷模式在欧美兴起,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

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随后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2014年底全国的P2P网贷平台已达1575家,全年的交易规模达3829亿人民币。随着资本巨头们争先涌入网贷行业,P2P发展进一步加快,但由于行业监管的缺失,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数就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二)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监管不足和诚信问题是制约P2P网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P2P网贷是主要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之间进行资金流借贷的融资行为,其“无纸化”交易及终端多元化的特点,使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平台实际经营情况,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同时,由于当前法律尚未对P2P网贷行业的市场准入、注册登记和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P2P平台上筹资者的信用度无法准确评比,诚信问题只能依赖于筹资者的自觉,这无疑使投资者的投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等而引发的业务风险和平台运作而潜伏的技术风险,也制约着当前P2P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P2P网贷行业良性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P2P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审计,解决监管不足和诚信问题的关键在于健立内外审计体系,而大多数的P2P平台在内外审计方面是一片空白。以P2P网贷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其网络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特征下的需求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创新性要求

P2P网贷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本身具有浓厚的创新文化,在管理方式、资本运作上与传统金融企业有很大区别,且P2P网贷仍在不断地发展,这对审计人才在创新能力上的要求更为高。

(2)专业技能要求

P2P网贷产业的出现,以及近年来金融深化的趋势,审计人员除了被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知识、能力和坚实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力,还需掌握现代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现代新兴行业数字化和网络化特征下的需求要求审计人才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能及互联网的运用,运用数字化智能方式对新兴行业进行监管。

二、审计人才供需分析

(一)我国审计人才的需求现状

2014年审计经费的投入产出比为1:256,这意味着审计每花费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广泛实施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级审计人才和高端银行内部经理人才相对匮乏,当前的审计人才,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素质水平方面,都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完善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的速度,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未来我国审计人才数质需求预测

据统计,我国现有国家审计人员54400人,但到目前为止,仅能完成国务院要求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量的1/3,要想达到国务院“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目标,预计国家审计人才缺口高达16万人以上。同时,根据财政部与审计署的数据,我国内地已有正式注册的会计人员1400万人,而内部审计人员只有35万人左右,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具有中高级职称和其他职称的人数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但中高级会计审计人员则供不应求。若根据我国现有内部审计机构8.6万家和各企业内部审计所需求的审计人员数量计算,预测我国内部审计人才缺口会达到90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将会较为突出。

(三)我国审计人才的供给现状

审计人才的供给主要依靠高校对审计人才的培养,研究我国审计人才的供给问题时,离不开对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我国部分高校的校园网)和立足于本校调研的方法,根据各高校关于专业设置和有关会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资料,选取了全国11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样本对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结构不成熟,不具备专业性

目前我国审计人才的培养大部分以会计学专业为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会计专业知识的引导与限制,部分设置了审计专业的学科,但缺乏专业分类,难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义和融合的平台。

(2)我国审计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相对固定,教学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结合度低

当今互联网+时代重新阐述了世界,审计环境也随之变化,这要求高校审计培养要结合时代的进步而改变,重视对审计人才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网络化数字化技能的掌握。

(3)审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机会不足

当前我国审计教学所设置的课程,片面侧重于理论传授,且由于课程大纲未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过浅或过深奥,难以做到合适教学,而关于审计教学实操,目前只有会计电算化等技术性操作,尚未上升到社会实践的高度,不能适应社会审计人才需求

三、优化审计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一个中心四轮驱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审计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不可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社会大环境进行良好地融合,与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本文通过对P2P网贷行业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又与现行审计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对审计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建议――“一个中心四轮驱动”,即在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的基础上,做到培养目标全面化、课程体系合理化、课程设置市场化、教学内容具体化。

(一)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党的“十”明确把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任务中的两大任务。本科院校区别于职业类院校的重要标志是对于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重视,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学术研究能力则是审计专业人才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审计工作立足于会计,又高于会计,其工作专业性强的特征也决定了审计专业人才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杂度比其他专业要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更要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为审计专业人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全面化

树立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出众且品德兼优的审计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审计工作有着惩防腐败的重要作用,也能为企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助力。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所需要的审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其他财经类专业知识,如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等,甚至要具备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求审计专业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做违法的行为。

(三)课程体系合理化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因此,合理化的课程体系能使提高审计专业人才的学习效率。同时,要多设置选修的专业课程,让审计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科目学习,使专业化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实践对于审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也要求课程体系要做好理论与实践时间的安排。

(四)课程设置市场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行业不断涌现,审计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也要随着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跟上时代的潮流,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具备市场化的特征。如P2P网贷行业的出现,对内部审计人才提出了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对审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课程内容具体化

枯燥的理论传授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学习难度大的审计学更要求课程内容要具体化,注意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与社会主潮流进行结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真实的氛围中学习和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在过去,一个教学计划也许可以使用十年,甚至更久,但这规律已不适用于在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促进下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思维势必应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高校的教学计划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要更多的考虑社会实用性和发展性。经济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激烈的竞争压力对于教育培育优秀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也更加认识到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P2P网贷行业视角看审计教学改革,以P2P网贷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立足于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审计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中,而应付出更多的行动和资金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各高校的师资力量上,唯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艳泓.《央行明确P2P资金托管机制第三方支付企业伺机而动》_《IT时代周刊》[J].2014

[2] 张小军.《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就业需求调查分析》_2013

[3] 刘静.《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下审计人才创新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4] 张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必要性》[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4

[5] 薛群群.《国内外P2P小额信贷企业运营模式研究及实例分析》[D].2013

第3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山东财经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财经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财政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后,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2012年6月9日,山东财经大学正式揭牌成立。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共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现有21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1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艺术和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现有1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9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39人,教授、副教授9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6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89人。教师中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19人,全国优秀教师1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4人,博士生导师46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共有各类实验室141个,设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85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08.2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75.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藏书389万册,中文现刊2786种,外文现刊420种,电子图书171万册,数据库31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比较齐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认真贯彻国家与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深入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和“特色名校工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山东省高层次财经人才培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基地,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学校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三、专业介绍

(一)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及艺术修养,具有创新思维、现代设计理念和突出设计能力的专门设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媒体、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制作,商业展示设计,会展展示设计及计算机设计创意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基本造型及色彩感受能力;

3. 具备一定传统文化素养、从传统中提取设计元素的能力;

4. 具有独立进行各类平面、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展示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5. 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具备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

7.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要课程:基础造型、色彩基础、图形创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中西方美术史、艺术设计理论、民间美术、标志设计、招贴设计、会展视觉传达设计、系统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多媒体设计、城市形象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装潢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等。

(二)美术学(艺术品投资与鉴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审美文化素养,掌握艺术品投资、经营、鉴定所需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艺术品投资、鉴定,同时适于金融领域艺术品抵押、保险等业务的需要及相关管理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品鉴定、投资、经营以及金融、抵押、担保、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书画及瓷器、玉器、杂项等艺术品鉴定、投资、经营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国家有关艺术品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 具有鉴定艺术品主要是书画艺术品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投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担保、抵押、保险等金融业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4. 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5. 了解书画等艺术品市场规律、发展动态;

6. 具备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

7.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投资学概论、艺术品鉴定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美术史、美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艺术品鉴定实践(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杂项等)、造型艺术基础(绘画、书法、篆刻、雕塑等)、艺术品市场分析、拍卖理论与实践、艺术品投资、市场营销、金融学、保险学、担保法概论、企业管理等。

(三)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有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够把艺术设计的新理念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既掌握艺术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艺术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又能掌握与数字音视频、动画、网络游戏等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发挥其艺术创造力,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开发、策划、艺术设计、编创与制作等工作,面向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既具有扎实系统的数字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2. 具有一定的数字媒体艺术欣赏、艺术设计和艺术创意能力;

3. 接受各类数字图形图像制作设备操作和制作方面基本训练;

4. 掌握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电脑动画与网络游戏设计的关键技术;

5. 能够具备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概念设计、内容制作及质量评价的综合能力;

6.了解和初步掌握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新动向和新技术;

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概论、素描基础、数字色彩艺术、计算机图形学、设计美学、美术设计与创意、摄影与摄像、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音视频处理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动画原理与设计、网络游戏、影视艺术导论、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数字媒体后期制作、数字媒体新技术与艺术欣赏等。

四、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层次

标准

学制

招生范围

招生计划

艺术文

艺术理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山东

40

20

美术学(艺术品投资与鉴定方向)

本科

四年

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福建、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四川

40

20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四年

山东

30

10

注: 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参加省美术类统考,我校不组织校考。 美术学专业在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福建、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四川等10个省份文理科招生计划总数为20人。学费按山东省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五、录取原则

艺术成绩合格之后按高考文化成绩排序,分专业按招生计划1:1.5的比例投档,学校按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录取时实行志愿清原则。

六、其他

1.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合法的普通高考招生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办公楼。招生咨询电话:0531-88596191;81793555;81793666;88525423。

2.艺术类招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均由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过学校招生网站向社会。

3.艺术类招生考试由学校纪委监察处全程监督,监督电话:0531-88596235。

第4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战略

目前,上海和北京、深圳三地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竞争激烈。建设金融中心,关键在于能否有足够的金融人才。本文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金融中心的人才需求趋势,提出了有针对性地人才开发战略。

一、上海金融人才资源现状与趋势

1.金融人才数量与质量现状。目前上海与世界上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在很多指标上均有较大差距。但是,最令人担心的差距还是在人才方面。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10%以上,而上海只有1%。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有35万,而上海不足20万。从质量和结构上看,上海基础金融人才总体来看还是供大于求,但高层次尤其是关键岗位的金融领军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金融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和保险精算等领域。既缺复合型人才,又缺相关专才;既缺理论人才,又缺实务人才。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名,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名,而上海才几十名。金融人才缺口超80万。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金融人才缺口达几十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金融人才培养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养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2003年~2005年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在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5%~10%。这两类人才的流动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4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庞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将有7家预期雇员会在2008年以前增加50%,13家银行预计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1000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2007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最缺的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特别是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金融人才和专门人才,如大规模的投资活动,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管理分析及决策人才,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活动和金融创新,需要大批合格的金融监管人才。二、上海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展略研究

针对上述形势,上海应加快进行金融人才开发,形成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1.高级人才跨国培养与引进战略。在高级人才方面,建议先进行内部培养,制定跨国培养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金融业内部良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目前,国内高校在高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能力还不足,上海可以学习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把上海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纪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2.校企共建战略,提升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共存的格局。专业化财经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的来说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国际经验。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业界和教育界的脱节造成的。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促使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相互合作的互动机制,防止教育培训与人才使用相分离、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金融教育机构要与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和配合,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人事、培训、使用一体化。校企共建,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及时了解金融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及时、稳定地获得实践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金融人才再培训战略。针对目前企业不重视在岗人员培训的现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要求各金融单位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再培训计划,并定期上报、检查,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招聘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金融企业内部的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对提高已有人才整体能力形成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筹资途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第三,人才培训要讲究投入与产业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

4.金融人才市场开发环境战略。首先要实现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立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其次,要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行情制定薪金政策,逐步推行年薪制。第三,加快推行人才资本化,采用股票和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鼓励个人持股,实行期股奖励。第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制度建立,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增强对中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度。第五,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特别是要建立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开发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中高层金融人才,特别是银行家的生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机制和选拔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一、依托优势资源,完善动漫产业链

动漫产业链条的建设情况反映出的是一个城市(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路。动漫之所以被称之为产业,因为它涉及到的不仅是动漫作品,而是动漫创作及其他各环节产品的链条。完善的产业链条架构体现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是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所在。

青岛市在动漫产业刚起锚时就将动漫产业链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动漫产品加工、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青岛需要积极从先行国家和城市汲取经验,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强化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整合,探究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

青岛与韩国、日本处在一小时经济圈内,贸易往来频繁,交流便利,对动漫产业链建设思路及方法的外向型学习十分有利。

在内部,2009年青岛市动漫游戏产业迎来开门红,为动漫游戏板块的发展做了良好铺垫:第五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青岛市举行,吸引了10余个行业协会、200多家游戏企业参加;同时青岛市南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正式开放,多家著名动漫游戏企业进驻。

再者在动漫衍生品开发方面,青岛即墨是江北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即墨和莱西是全国著名的木质玩具生产基地,产品80%以上供出口。经历着金融危机冲击的青岛上千家玩具生产厂家和数以千计的服装加工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主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积极寻求转型的历史时刻,政府或动漫行业组织可从战略角度将这部分资源有选择地整合到动漫产业链条中。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一业带来百业兴,拉动衍生产品相关行业发展。

在动漫作品播放方面,青岛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是全国首批实施数字电视的试点城市,数字电视普及率居全国前列,产品到达市场的渠道通畅。

以上优势资源是青岛动漫产业发展的天然根基,若能有效整合起来开展跨行业的合作经营,将会形成强大合力,促进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成熟。脱离开本土资源的产业链条建设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长远发展的。

二、打破行业区隔,共筑人才培养新模式

动漫产业的核心在人。随着青岛动漫产业链的完善,行业间的分工将越发明确、合作也将日渐频繁,对人才的要求将更为专业化、职业化、层次化。2008年动漫人才被列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问题日趋凸显。青岛的动漫人才培养现已形成高校教育、大中专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格局,但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执行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留住外来人才的同时,整合分散的技术资源与人才资源,打造本土动画人才链,形成企业、学校、其他社会力量合力培养的长效良性机制意义更加重大。

首先,将多方培养主体进行分层,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动漫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校、专业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在软硬件资源上的差距客观存在,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也应进行有效区隔,审时度势量力而为。青岛的动漫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软件操作技巧上,拥有良好艺术素养和文化知识的动漫创意设计人员、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人才、掌握动漫运作规律的高端策划人以及营销管理人员更是动漫产业后续发展急需的。政府及相关行业组织可做好各主体的沟通工作,避免人才培养的扎堆,合理规划动漫人才培养这一巨大市场的组成结构,鼓励灵活的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其次,动漫教育要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有力规避人才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培养体系上,动画漫画齐发展,技术艺术共培养;授课内容契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提高新媒体等新兴动漫业态相关知识的讲授,加强动漫教材内容的更新,缩短书本知识与业界热点的时间差;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学校要敞开校门与社会对接,政府可通过牵线搭桥等方式促成校企合作,丰富师资队伍构成,使企业能从源头上介入人才培养,学校师生能走出学校得到业界第一手信息,丰富教育资源。

再者,对于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鼓励学校进行工作室培养,加大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比例。青岛现有的各种动漫专业赛事也可以加大实践项目的比赛设置,此外可从政策资金上对接受学生校外实践和毕业实习的企业单位予以倾斜,降低企业校外培养和使用新人的成本,也可通过人才链的构建使学生学习实训就业一条龙,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三、鼓励原创,打造本土动漫品牌

一只普通的毛绒玩具售价在十几元,一直同规格的喜羊羊毛绒公仔却要二三十元,价格的翻番来自品牌的力量。动漫产业内容为王,品牌的形成需要优秀的动漫形象、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青岛市动漫产业依托区位优势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各专业公司参加法国、美国、日本动漫大国年度动漫盛会,加强本土动漫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动画创作视野,转变创作思维方式,自主创新创作国际市场接受、喜欢的动漫名牌产品,打造动漫产品品牌。

青岛市于2007年投资兴建了青岛数字动漫技术支撑平台,平台拥有二维、三维工作室、动作捕捉集群渲染机房等设备,为处在发展时期的青岛动漫企业节省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制作水平,从技术上鼓励原创、保证创意的可执行性。

2008年青岛“帆船之都”的形象因奥帆比赛远播海内外。是年6月青岛首部本土原创的三维科普动画长片《轻轻松松看奥帆》开播,这部受奥帆委委托,青岛农业大学师生团队奋战700多个日夜的作品,是迄今为止有关奥帆赛知识最全面最生动的三维动画长片,首次进行采用情境化叙事技巧、全三维制作路线相关中详细介绍奥帆赛的竞赛规则、船型级别、水文气象、航向设置、驾船技巧、航行着装等专业知识,首次进行了政府、高校、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融合共享的尝试,增强了市民对于奥帆赛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市民参与奥帆赛的积极性,有力提高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青岛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对于城市形象的挖掘与塑造,动漫有独特的优势。青岛本土动漫企业应积极调整工作侧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植根于青岛文化、崂山文化、海洋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进行创作,提升原创作品的价值。

此外,动漫产业还需要注重版权的保护和原创动漫作品的推广,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推介优秀原创动漫作品,提升原创动漫产品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动漫衍生品市场。

四、导入多元投资主体,拓展融资渠道

动漫属高投入行业,资金问题制约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动漫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动漫企业、动漫相关行业、客户、媒体、社会其他力量等多元主体的资金支持,政府除政策和资金倾斜外,还可以将城市宣传中适宜动漫表现的作为项目进行招标,但外部输血远不如让动漫产业自主“造血”,启用市场杠杆,完善产业链内部机制。

“网娃”玩具运作的成功为动漫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动漫产业链条中的下游企业成为前端的出资方,融前期开发与后期衍生品于一体,统筹运作,既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又可以深化产业链条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产品品牌。青岛也有众多玩具和童装加工企业,在进行自主品牌塑造中可考虑动漫形式与主业产品相结合的路子。动漫产业链条中的运作流程与资金流向并无定势,上下游的界定是相对而言的。

此外,青岛并不乏企业与艺术联动共同打造动漫产品的成功先例,如《海尔兄弟》,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企业形象投资于老少皆宜的动画片艺术市场,利用动画片延伸企业文化,深受国内外受众欢迎。青岛被称为品牌之城,拥有海尔、青岛啤酒等许多知名企业,动漫企业可积极寻求本土企业的注资及各种形式的合作供应。再者,青岛有不少日韩等外资企业,他们大多对动漫的商业用途与功效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也较为积极,因而可以尝试吸引外资注入动漫产业,以产品/品牌植入、联合营销等方式合作。

鉴于动漫等创意文化产业被当作金融危机中璀璨星火的乐观预期,已有风险基金进入原创动漫。青岛动漫产业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可积极寻求金凤凰来栖,借助职业金融家提供的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快速成长。

五、创新意识,培育动漫消费市场

需求拉动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形式。与动漫产品阅听人等消费者的沟通,可以通过节会平台、行业组织的宣传活动以及动漫产品营销推广来达成。

青岛每年一度的动漫艺术节除规模逐渐增大,内容越发整合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贴近受众,强化体验。2008年第六届青岛动漫艺术节以“动漫之岛 创意生活”为主题,除动漫产业展览、青岛原创影视动漫作品大赛、动漫相关产品交易等,还启动了“动漫电影周”,市民可以优惠观看中外动漫电影。

青岛于2006年和2008年先后成立青岛影视动漫专业委员会、青岛动漫创意产业促进会,两者通过行业交流和展示活动,在凝聚行业优势,共同宣传行业形象,合力启动动漫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青岛市计划借鉴韩国首尔动画中心的做法,建设动漫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包括动漫图书信息室、动漫影像信息室、动漫主题展示室、动画放映厅、动漫博物馆等部分,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其中进行体验。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依靠体验服务取胜。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营销风靡全球。人说“动漫是造梦的产业”,为消费者制造美丽的梦境摆脱尘世的纷扰,可见动漫产业天然具有体验营销的优势,在动漫产品推广中注意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针对顾客心理需求提供商品和服务,从而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吸引顾客、培养忠实顾客,达到销售和品牌的双丰收。

第6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从金融企业校园招聘条件看人才需求

2017年长沙银行校园招聘启事招聘条件:全国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院校2017届毕业生,年龄在24周岁以下,需在2017年7月份之前毕业,大学英语过四级,且报到时取得国家认可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吃苦耐劳,服从岗位安排。遵纪守法、品德端正、身体健康、有较强事业心、较强沟通能力,具备合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招聘流程:七所高校校园宣讲(其中湖南包括: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现场初面笔试网上人才测评面试体检录取。笔试环节考试内容主要为能力测试和素质能力,其中能力测试包括综合能力测试、职业基本知识测试、英语能力测试。通用素质能力包括个性测试。建行还有一个独特的考试模块———知觉与速度。不能参加现场初面的应聘者需上传视频简历。个性视频要求现场录制时长约2分钟的自我介绍,要求画质清晰,能展现个人整体形象。个人简历除包含最基本的个人信息外,还需包括裸高、体重、个人特长(特指取得国家级证书的专长)、家庭成员等信息。从银行招聘的条件,我们可以分析出银行机构对本科层次用人的具体要求。

1.1知识要求方面

英语要求明确,要过英语四级证,并在笔试中有专门的英语测试模块。大学里所有专业课程都要合格(才能取得毕业证)。从笔试内容看,经济、金融、会计、法律、管理、时政、银行发展史、计算机,都是考试内容。其中又以经济学、金融学、会计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

1.2能力要求方面

要求具备行政职业能力、银行职业基本能力、英语听说能力。面试中对能力的要求更广泛,言谈举止、对问题的把握都是考核范围。面试中的专业题多为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两难问题或实际操作流程问题。这要求应聘的学生除了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能灵活恰当的处理一些部门协调、客户服务等问题。

1.3素质要求方面

招聘条件中明文要求“吃苦耐劳,服从岗位安排。遵纪守法、品德端正、身体健康、有较强事业心、较强沟通能力,具备合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这对应聘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首先,金融企业工作压力大、精细化程度高,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点多面广、人少事杂、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临时情况多,如果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日常处理上,很难保证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圆满实现,它需要银行员工的真诚努力和奉献。其次,银行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诚信意识。银行从本质上讲是信用中介,每天与资金打交道,是靠信用买卖货币。因此,诚信是银行的生命线。作为银行的一名员工,作为金融产品的直接经营者,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随着时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量大增,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各行业急需的“高级蓝领”。就金融行业来看,从业人员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2014年从业人数达566.3万,人员增速也一改2011年到2013年的低迷,达到5.28%的增速。从本地区来看,长沙以及武汉已被列入计划,将建设成为国家级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此湖南湖北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需培养大量金融人才做支撑。但企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专业化的,我们不可能在大学四年里培养出金融通才,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课程结构,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优势,结合个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课程体系。图1金融业从业人员(2006~2014年)

2.1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从本科生毕业就业的去向反向溯源思考,全面提高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业务热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断调整,力求使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界定更明晰。

2.2调整金融专业的课程结构和体系

金融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应以职业应用为目的,加大素质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比重。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可选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广的系列课程,包含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六大能力模块。这些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它处在最底层,最宽厚。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从上文中银行招聘条件中对职员的素质要求来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内容是高度符合金融企业用人需求的。此外,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英语应用的需求在职场中大大增加。应该在大学英语后继续开设金融英语课程,并重点加强英语四级的考试通过率。互联网金融在近十年里迅速发展,对“金融+互联网”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传统金融行业自身也纷纷加入互联网,除了传统业务上网,更发展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这对我们的金融专业课程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十分必要。精通互联网、数据挖掘的人才能在金融产品大数据分析等岗位有出色表现。金融产品营销类的课程也应加强。如金融产品营销岗位需要掌握同时具备金融产品专业知识和营销学基础知识。现在金融企业中营销类岗位多由有销售经验的“外行”经过短期的针对性产品知识培训而来,或是在金融企业中挑选营销潜质较好、业绩较好的金融专业人员来担任金融产品营销管理。

2.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

“临场”能力金融行业源于自身业务的严谨性、保密性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严苛标准,较难在重点岗位实施深度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但在金融产品推广方面还是可以接受实习并提供培训的。如保险行业现已取消保险行业从业资格的考试,这并非意味着入行门槛的降低,反而会逐步提高人才准入的学历至本科,缩小专业范围要求至经济、金融、营销等专业。金融本科生正是特别符合这一要求的招聘对象。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资金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资助,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企业的起点和摇篮。

2.4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高水平金融专业人才,充实师资力量,同时对现有教师制定培训计划,鼓励外出进修、参加行业学术会议、继续攻读学位、加强科研。引进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不但可以满足对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对教师们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学生老师都能及时了解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变化。

3结语

金融是经济的主动脉,是国民经济的枢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国家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应用型本科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来思考和实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更贴近企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旭霞.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4,(4).

[2]吴红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第7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一、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区别。传统会计培养的目标多是偏向于对会计基本工作的技能培养,其会计培养偏向于计算和数据处理。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应用,会计工作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数据更准确、高效、及时的获取和处理,因而新时期企业会计的数据处理需要已经被弱化。企业更多的是要求会计能利用其对数字敏感的特性,发挥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管职能,因而新时期的企业会计,不仅要掌握传统会计数据处理的会计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管理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做好对经济业务的管理和控制。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职业岗位定位与传统会计有所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对象和竞争压力,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要求的会计人员不再仅仅是能够为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的计算会计,而是要求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会计岗位服务、管理的双重职责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管理效率,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定位与传统会计也有很大区别。传统会计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定位,是要求会计能够掌握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新时期管理会计则要求会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在传统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定位中,并没有对会计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要求。,而新时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外经济交流活动的日渐增多,而这些对外经济交流活动普遍需要会计人员参与,因而企业对管理会计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及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等方面也都有很高的要求。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的会计人才培养观念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观念,是以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技能人才为基础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现代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更新观念,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会计的综合管理和财务事件处理能力上。然而由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型,想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又由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观念突破了人们头脑中对于会计的概念,不仅会受到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抨击,还会被社会大多数人群所不理解。为了实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能够跳出会计看会计,摒弃国内原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局眼光看现代会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人才教育观念,才能够使管理会计人才教育观念能够有效的指导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会计素养的、服务型和管理型共存的、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2.构建全面系统的会计培养知识体系

会计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为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会涉及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内容不再以培养会计数据计算能力为主,而是更多的兼顾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为了使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能够为培养出综合素质型会计服务,我们要建设复合式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传统会计专业和管理学、经济学等重要学科融合,并加大对会计岗位专业英语水平的培养,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目的。

3.教学创新与教材改革同行

第8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物流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期。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促进了现代物流与行业的深度融合,物流产业细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港口物流、连锁物流、快递物流、金融物流、冷链物流、会展物流、危险品物流、工程物流、大件货物运输等。一方面,物流行业细分的倾向明显;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只能培养普通物流人才,例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普通的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事实上,能够从事这些普通物流业务工作的人员较多,供过于求,难于就业。而那些真正存在需求的岗位,很多高职院校又培养不出相应的人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团队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行业缺乏应有的把握,不清楚行业企业的真正需求,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定位。

二、物流行业的用人需求分析

总体而言,能提供普通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的运输型、仓储型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这类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对物流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总体需求层次不高,中职毕业生或社会人员通过短期上岗培训或锻炼就能满足需要。目前,对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存在需求的是那些与行业深度融合、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特殊物流行业的企业。

(一)港口物流

与水运密切相关。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通过水上运输实现的货物周转量多年来持续领先,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应地,港口物流企业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一些省市也产生了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例如四川的泸州港、宜宾港,近年来,就组织人员到四川省内有关高职院校去招聘港口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未能如愿,最终到重庆一所高职院校招聘到了毕业生,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该校开设了港口物流方面的一门课程。

(二)连锁物流

属零售物流的范畴,是物流的典型形态之一。主要特点: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同时开展配送加工。一些高职院校在和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开展合作,培养连锁物流人才。连锁零售企业对连锁物流人才存在一定的用人需求,但院校之间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

(三)电子商务物流

也属零售物流的范畴,是物流的新兴领域之一。主要特点:集中采购,也存在配送加工(这两点与连锁物流相似)。在配送方面,大件商品与连锁物流相似,统一集中配送,小件商品则采用快递物流的方式运作。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商城等)已经在自营物流,在国内一些主要的大中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配送中心。而多数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则实施物流外包,通过与快递企业合作来完成货物的递送。

(四)快递物流

主要针对件杂货及小件商品的快递,速度较快,有健全的网点,涉及取件、送件等业务和服务。近年来,快递物流发展迅速,对快递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

(五)金融物流

金融物流业务在国内已开展了10余年(例如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地方银行对金融物流业务很感兴趣,人才需求旺盛,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科书严重滞后,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企业有需求,但招不到这方面的毕业生。近年来,金融物流发展快速,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供应链金融阶段(像海尔、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大型企业都在开展这些业务)。企业对金融物流和供应链金融人才的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六)冷链物流

属特殊物流的范畴。对于农产品和水产品等生鲜产品,由于保值期短,货物易变值,需要在储存、运输和交易中保持低温,冷链物流企业则主要为这类商品提供相应的低温物流服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海岸线长,内陆水资源丰富,农产品和水产品等生鲜产品产量高,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旺盛。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例如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龙泉“大华国际物流港”就是四川省政府规划建设的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然而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

(七)危险品物流

属特殊物流的范畴。多数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点,需要使用专用设施设备对其进行储存和运输。①对于危险品物流,由于安全隐患大,潜在风险高,国家对企业的资质控制得很严(像四川泸州的叁陆运业、宜宾的天长物流公司等,有些已经达到了3A级以上),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事相应的物流业务和管理工作。企业存在需求,但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八)项目物流

像会展物流和工程物流等,都属于项目物流的范畴。项目物流服务于项目,项目结束,项目物流也就结束。与普通物流相比,项目物流具有以下特点:需要租赁设备,管理按项目对待,采用矩阵式组织机构等。目前,项目物流人才匮乏,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培养。

(九)大件货物运输

主要是针对长、大、笨重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一些重工业基地(像四川德阳),就有很多这样的运输企业(比如飞龙运业等)。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又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与需求严重脱节。

三、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三个能力培养平台

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公共能力培养平台、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三个平台。

1.公共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基本能力。特别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性,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必须开设,并且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学分执行。结合行业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课件制作、电子表格的使用等能力。可以考虑开设“物流英语”“物流数据处理”“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公共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要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2.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在物流行业工作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物流认知”“货物运输组织”“仓储与配送实务”“商品采购与供应”“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物流信息处理”等课程。换言之,无论学生毕业后在何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或货主企业(工商企业)从事何种物流业务或管理工作,这些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能够支持从业者在物流领域的工作轮换(转换)。

3.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这些技能需要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分专业方向办学(如港口物流、连锁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金融物流、冷链物流、会展物流、危险品物流、工程物流、大件货物运输等),通过开展订单培养来实现。

(二)校企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如果高职院校的办学没有差异化,就没有特色,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而校企深度融合,开展订单培养,是创造办学差异化,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必然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可以共享共用高职院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场地、图书、学生等资源,通过合作,可以“量身定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等)。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中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施设备等生产资源、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规章制度等组织资源;通过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可节省大量投资,降低办学成本;通过教师的顶岗锻炼,可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三)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具体做法

1.高职院校首先应进行调研,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这可以通过借助行业协会、早期的毕业生及其他社会资源来实现。

2.根据调研结果和合作企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方向。总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多方向”。换言之,核心主干课程(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平台课程),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班级都要开设,区别只是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平台课程)不同。当然,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制订或调整培养方案,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当然,为了控制办学成本,可以限定专业方向的数量,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确保订单班的人数,从而控制教学成本。

3.关于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的问题。像上述诸多专业方向涉及特殊物流,资产专用性强,设施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为了减少办学投资,可以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合作企业,开展工学交替。

4.关于师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来解决。就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承担部分方向课的教学工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承担部分课程,尤其是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的教师可以到合作企业去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水平。

第9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801-02

Research on Networking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

DONG Ming-gang, CHENG Xiao-hui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Networking engineering is a new professional, how to design a realistic network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an impor tant problem. Based on analyzing the targe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ing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 gram from network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training. The proposed program meets the capacities required by employ ers. And it is valuable for networking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practice

网络工程专业是近几年在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建设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而言,网络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很不成熟和完善。目前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培养方案,另一个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的培养方案。这两类都没有突出网络工程的特色,没有清晰的专业定位,因而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近几年,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有人做了一些研究。文献[1]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献[2]突出了人才培养方案方向性和实践性。文献[3]提出了“平台+方向”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文献[4]对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述。

网络工程是我校2008年新增的一个专业。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区有部分高校也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不同,同时也为了避免竞争,突出专业特色,其它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能直接照搬。在大量的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套与我校实际相适应的科学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1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实际,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网络工程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具备网络规划、设计与实现以及网络程序设计开发能力,能从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工作,具有网络软件开发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部队、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独资与合资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应用、管理工作以及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的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2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打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打通了信息类6门主干课程,本着“宽口径、重基础”的原则,打通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六门主干专业课程。同时考虑到本专业同时具有计算机和通信的特点,在学科基础课程中还增设了《离散数学》和《现代通信技术》两门相关的专业的理论课程,以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

此外,在选修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与《网络工程》专业对应的硕士点是在计算机学科,为满足部分同学考研的需要,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编译原理》等课程列为选修课,以方便学生应考。

2.2设置专业方向,突出培养特色

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专业方向,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特色培养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1,3]。根据我校的实际,确定了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维护三个基本方向。除我院的有关实验室外,我校的网络中心能为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安全与维护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