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信息工程职业价值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依据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案”从始至终体现“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思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价值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等通用素质和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方式逐步体现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我校电信专业明确了自己的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知识,掌握分析、设计、应用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质,能在电子信息行业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充分的调查论证
(1)召开学生座谈会,征集毕业年级学生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生对“方案”的修订意见,了解学生自身需求。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2)邀请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的修订。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修订论证,充分考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行业协会制定的人才质量标准。(3)参照执行教育部的专业规范标准,确保专业完整性。
2.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本着“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思想,通识素质类教育贯穿始终,德育工作与通识类课程考核结合,学术讲座日常化,引进并开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针对全国各地生源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对外语、数学、计算机课程进行分级教学。专业教育逐步向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靠近,专业课程开设以业界需求为主导,鼓励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鼓励“方案”的部分课程以合作教育的形式开展,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
2.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方案”反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设置6学分区间,给予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参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技、军事、历史、艺
术类通识课程修读,开展创业,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的学分奖励,该模块是学生毕业必要条件之一。
2.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工科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不低于25%。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毕业实习以集中统一安排为主。重点让学生体验基层行业工人的工作过程,磨练意志,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参与教师的教、科研课题的形式完成。重视课程设计。
2.5合理安排第四学年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方案”要考虑考取研究生深造和就业两种需求,1-10周集中安排课程,剩余时间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准备研究生考试,确保教学秩序。
2.6教学计划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随时关注行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与行业信息交流机制,将行业发展最新的信息整合为课程资源,通过短课时的课程、讲座等形式开设,同时必须坚持“方案”的执行稳定性。
2.7分方向培养
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从第三学年开始分方向培养:嵌入式集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嵌入式集成电路方向主要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主要课程:信息论基础、数字图像处理、DSP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同时设置多门其他方向的选修课: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新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Study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system
Lin Chen1, Ying Lyu1,2, Hongzhi Jia1 and Boqing Xu1
1.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6 Jungong
Road, Shanghai 200093,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ESIGELEC, Rouen, France, 2015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knowledge,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engineers with a sense of innovation. It’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scientific methods’ usage and practical skills. It helps students form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From the view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puts forward a brand new teaching method that consists of three points which are “Put internship as a part of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each courses”,“Encourage designing experiments and series experiments ” which improves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effectively.
Key word: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traditional teaching; new teaching
1.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目前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法国ESIGELEC拥有1900人(员工、学生与教授)。五个部门包括:信息技术、电信和电子、电气工程与能源、嵌入式系统、人文,语言和管理以及八个自动化实验室。16个双学位课程。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份与大学或工程学校的协议进行了签署:包括欧洲国家,中东国家,非洲国家,北美国家南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学生总人数:工程计划占34%的是国际学生其中包括30名交流学生。3000个公司与ESIGELEC建立网络关系,其中有350个法国境外公司(他们可以提供境外实习机会)。有大部分相关课程在IRSEEM实验室完成,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接下来,本文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作为例子,深究法国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是如何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课程安排突出表现了较强的理论性与工程性、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动手的实践能力,为经后从事电子开发,嵌入式工程设计,电路设计以及软件开发等综合性研发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
2.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理念相比,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当前,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中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即老师教,学生就被动学和接受,学生缺乏相应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将所学知识做到真正的融合贯通。
2.2 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不合理
由于资源的限制,我国的教学主要以上课为主,实验为辅,学生刚刚开始动手,实验课就结束了,而且除了在实验课程时间可以进入实验室,其他时间学生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复习。追其原因,是因为实验室有限,电路板有限,学校无法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由于已完成焊接的电路板价格普遍比较昂贵,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和没有实验任务的压力下,无法保证自觉购买电路板进行长期性的实验[2-3]。
2.3 学生众多
国内的课堂,假设班级有50位同学,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同学有问题,老师不太可能在上课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课间时找老师询问进行解答,原因是学生不太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打断老师,进行询问。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考虑到班里同学太多了,耽误其他同学;另一方面原因是考虑到老师的讲课效率,妨碍老师的授课进度。
2.4 笔试成绩比重大
中国的课堂,期末笔试一向占有很高的比重,很多同学在上课时睡觉,却在期末中仍然可以考出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为考试的基础是用书本中的知识,学生只需要认真记忆书本上的知识即可。但让人遗憾的是,这种记忆是短暂的,根本没有通过实践来加深印象的过程和途径。最后导致学生什么都不记得,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全面。
3. 国外可借鉴的实践教学方法
3.1大四上学期企业实习
在国内教学中是很多老师不允许的。但是在国外的教学中,工程师学院要求学生在每个暑假进行两个月的实习,而大四上半学期进行四个到六个月的实习,算作课标的一部分。这样切身体会作为一个工程师,到工作环境中应该具备如何的工作状态,让他们在实习结束之后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更加切实清晰的方向安排。
学生自己寻找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或者网上投简历,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工程师学院的前两年可以选择做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暑假实习;之后强制性在暑期做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最后一年上学期实习为4到6个月,最后要以实习报告进行期末答辩。在实习期间,学校实习辅导导师会到公司进行考察,跟公司的公司实习导师 (mentor)了解实习情况。
校园中的学习和工作有一定的脱节,所以要靠实习来充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实习不仅仅是一个桥梁,更是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的关键性一步。实习结束后,运用实习报告在学校进行毕业答辩。这有很好的意义。因为公司招聘实习生,一般来讲是让实习生做整个团队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将要做的事情。例如在开发团队不确定电路板能否在一个新的软件环境下运行,公司团队会让实习生用半年的时间来探究。对公司而言,当团队进行到这一模块的时候,就会有可参照的资料(实习生论文),同时也可以知道一些已经出现的问题,帮助整个团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对于实习生而言,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历练,熟练了学校所学知识,了解了一个公司的工作情况,同时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项目。对于学校而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习报告中通常会介绍大量新的产品和新的软件环境,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探究的项目,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结合掌握的能力。
3.2每门课都开设实验
3.2.1理论联系实践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中Labview为例,学生上课是在实验室,老师先使用PPT进行讲解Labview的用途,如何打开界面和每个模块的作用等等。然后在两个小时中同学必须完成实验一的前提下,有步骤教学生如何进行操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基本了解如何使用Labview环境中的器件和程序的功能。接下来完成练习一,这个练习没有任何实验指导,只有题目要求,完全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设计电路图。在实验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问老师问题。无论是实验步骤,还是调试问题,老师都很热心的帮助同学解答。由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多同学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四个小时后,绝大部分同学已经熟练掌握了几个器件的使用。并且在两周之后,部分同学已经可以自己编写计算器的程序。
3.2.2 小组形式实验教学
在国外的课堂中,小组活动是十分普遍的。一般由两到三个人一组,比如在C语言的课程中,每个小组分配一块电路板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不同的思路进行碰撞,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今后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协调合作,能事半功倍,加快研发效率,才能创造科研奇迹。
3.2.3合理规划成绩评定
在课程实验设置中,基本上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实验课程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出勤率占百分之十。基于这样的考核比例,学生在平时非常重视实验课,甚至在课后也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和研究。
3.3鼓励设计性实验及系列实验
在法国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里,IRSEEM实验室为公司提供技术,如:电子产品,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微处理器等。同时为学生或毕业生提供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进行项目研发,鼓励他们创新,并且为企业创造收益。因此在学期结束大程序设计时,同学们就利用由公司提供的电路板和资料进行综合的设计性实验。课程要求用到给定的电路板,进行自我设计,语言编程,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考验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样综合性的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发挥长处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完成他们的一个小作品[4-7]。
4.结论
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到企业单位工作,很少有学生选择读博士搞学术研究。因此实践变成是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子信息工程主要面向已经掌握基础的电路知识和电子知识的同学们,所以一定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动手实验,就成了对所学有更深入的理解的目的。由于学校IRSEEM实验室有长期与公司合作的项目,所以可以让有兴趣参与的同学有更加实际的操作和体会,为培养更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要培养的是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电子工程师们,而不是一味谈论书本知识的“呆子学生”。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在学生时代过去之后便开始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加自信,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 陈麟. 光电信息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科教文汇, 2010 (24): 27-28.
[2]陈麟, 汪丹妮, 张蕾, 等. 从《微波与天线》课程看本科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 Advanc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Volume 64. pp. 120-123. 2014.
[3]Lin Chen, Zhaoxiang Cheng, Yiming Zhu.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education sciences. Volume 1. pp.216-219. 2013.
[4]L. Chen, Z. Q. Cao, F. Ou, H. G. Li, Q. S. Shen and H. C. Qiao, Observation of large positive and negative lateralshifts of a reflected beam from symmetricalmetal-cladding waveguides, Opt. Lett,vol. 32, pp. 1432-1434, 2007.
[5] L. Chen, Y. M. Zhu, X. F. Zang, B. Cai, Z. Li, L. Xie and S. L. Zhuang, Mode splitting transmission effect of surface waveexcitation through a metal hole array, Light Sci. App,vol. 2, pp. e60, 2013.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及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楼宇工程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积极推动实体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学院的支持下,该专业与东莞电信合作,开设“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以市场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进行校内外双顶岗,为学生提供电信网络方面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校企合作定向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44-03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发展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多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把建筑、电子、自控、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优化为一个整体,使楼宇的使用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等优势。楼宇智能化行业涉及的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具体可分为楼宇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系统(BAS)、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通讯自动化系统(CAS)、管理自动化系统(MAS)、智能家居系统(HAS)等几大领域。因此,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目前,在我国的楼宇智能化及设施管理技术岗位中,人才建设尚不到位,高素质的智能建筑及设施管理专门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经过智能建筑设备生产或安装企业培训的施工及管理人员也只有少数。
东莞市的城建和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特别是酒店、商场、交通枢纽、体育场馆、高档智能住宅区等的建设水平,一直走在珠三角地区的前列,其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一直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对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开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框架下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此专业的开设填补了东莞本土楼宇智能化高素质技能和管理人才培养的空白,对于东莞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在大部分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在原有建筑技术类专业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来的,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偏少、实践教学偏弱的现象。其毕业生无法适应在智能楼宇系统集成公司、各子系统专业公司从事电气、消防、安防、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等子系统的设计、产品选型、安装调试等工作,更难以适应在智能楼宇产品生产专业公司从事性能测试、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分为应用类(如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技术、智能卡技术等)和工程类(如建筑工程制图、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通信工程、楼宇智能化技术与工程等)。学院积极开设课证相融课程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利用现有良好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训室条件有所侧重地开设此专业,除了有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外,还引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了解行业信息、扩展就业的渠道,以市场为依托,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为了推动实体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协议,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产教结合的深入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与时俱进,使专业朝着 “智能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方向发展。
东莞电信定向培养模式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协议书,学院与东莞电信以长期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身份发挥各自优势,展开全面合作,以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设立“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共同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在每年10月份启动,培养的对象包括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方式以校内相关课程为基础,开展专题讲座、认知实习和校内顶岗实习,最后是为期16周的东莞电信顶岗实习,如图1所示。
校内相关的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通信网络、综合布线、通信工程基础,能较为熟练地使用一些常用仪表及相关的测量仪器,为进入“定向班”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能力。
东莞电信的工程师和培训师以基准岗位任职条件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初步了解电信网络及其设备相关理论知识,网络维护、资源调度的基本方法及规范,接入网末梢线缆及网络终端设施维护相关理论知识,接入网末梢线缆及网络终端设施维护、查障、检修基本方法及规范等。
认知实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东莞电信,深入实际,认真观察,获取直接的经验知识,在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例“零距离”的教学目的。在认知实习的过程中,定向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校内顶岗,主要岗位职责包括校园通信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安防系统的网络维护等。专题讲座、认知实习和校内顶岗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要求、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电信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主要是装维工程师和客户工程师。装维工程师的基准岗位职责包括客户线路及终端的装维服务,承担从最后一个分线盒到客户的线路及其终端设备(如光网升级、宽带调制解调器、互联网视听业务机顶盒等)的装、拆、移、修和日常基础维护等工作,落实客户申告障碍(含公共电话)的查修及用户引入线整修,响应客户需求,开展日常沟通、技术咨询及上门服务,末梢设施和线路的日常维护,承担管辖范围区内末梢设施和线路的日常维护、巡查、整治优化及修障工作,以及公话终端(含话亭)的日常维护、清洁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末梢设施线路装维人员的安全。客户工程师的基准岗位职责包括接应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与客户进行日常沟通协调,承接、分解政企客户的服务需求,协调制定网络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落实全程管控、异常处理及信息交互等组织工作。
“定向班”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学徒制的形式在不同镇区分公司的驻点进行顶岗实习。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遵守东莞电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努力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求教,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评价
针对“定向班”的不同培养阶段,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健全学生评价体系,不过分强调结果,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学习校内课程“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是学生进入“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的首要条件,只有通过此门课程的考核才能参加“定向班”。参加专题讲座和认知实习是学生们进入电信顶岗实习阶段的必要条件,此阶段采用相关理论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双顶岗实习期间,需完成装维服务质量、日常维护质量和达到客户响应及时率等,并通过企业的评价标准、考核制度以及“师傅”对“学徒”打分的形式,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
每年约80人参加“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约70%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东莞电信并在原实习岗位工作。“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受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当然,“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也存一些问题,如校内相关实践设备没有配套使用电信的设备和工具,学生在顶岗时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因不同镇区公司驻点不同,学生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不同,进而导致学生接受评价的标准存在差异等等。通过建立各种反馈通道,将采集、分析和汇总的信息予以反馈,不断提高定向班的教学质量,优化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更好地发展,成为高职教学的生命线。
结语
“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是一个成功的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还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东莞电信“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东莞电信定向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对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长期的、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李龙根,贺定修,范明明.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59-60.
[3]杨润丰,高爽,王志兵.高职《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30-32.
[4]贺定修,杨洋,朱彩莲,肖霞.高职实训课程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64-166.
文/罗 伟
摘要: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特点 技能 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努力构建与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重点突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工作程序为主线,改革课程内涵,是各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旨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分析电子行业对“电子应用蓝领”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准确界定岗位群,合理定位职业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分析表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途径,它既能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真正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能使得电子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和就业方向有更广阔的选项和岗位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缓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人数下滑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达到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指出,职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三要素整合。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因此,尤其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职教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要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立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各电子企业调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报告,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次表现为:首先处于就业量第一位的是装配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和质检工,其次是调试工和维修工,再者是生产管理人员,第四位为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岗位(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质检工较装配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应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而调试工和维修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是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向这个方向进行定位;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虽然就业量不多,但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在这些岗位的需求中,毕业生就业量最少,中职学生如从事此项工作往往还需企业的进一步培训。
企业调研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知识、电子产品原理图与PCB板设计制作、单片机知识。
1.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
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表1),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力求体现能力标准岗位化、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形成实践化、技能鉴定随堂化、教学评估立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针对中职学校电子企业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拟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子CAD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应用基础、SMT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结合中西部地域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子企业产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校选择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方向化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方向与落脚点,开设实用电子产品生产与调试、单片机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布线与控制、家用电器维修、机器人调试与维修、音响灯光与控制、冰箱空调维修、汽车维修电工等“4C”型工学一体化(即Choice自主选择、Change灵活改变、Character个性发展和Compatible德技兼能。以下均称为“4C”)课程,见表2。
在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主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将中级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PLC程序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6个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工种)标准与本地区专业主流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遵循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及迁移能力四个阶段,依层次递进培养。
2.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来自生产,要按照工作逻辑编排,遵循活动规律来构成课程的工作任务。
在“4C”课程组织实施中,主讲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材施教。要积极采用开放式(讨论、研究、网络等)培训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规律,运用多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实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
“4C”课程根据一体化教程任务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教案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等的具体安排。“4C”教案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何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引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配合国家示范中职院校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课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实例库等。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试题库,为教考分离的进一步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依托典型电子产品,培养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下,要大力开展学生电子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参加从班级、电子协会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逐级递进形式的竞赛模式,体现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本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摘要:团支部建设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建设发展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创新型团支部,使其不仅能够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能使广大学生团员形成勇于、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做好服务。
关键词 :团支部;高职院校;创新型;教书育人
共青团组织应该按照党的要求,紧密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①。而高校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共青团组织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基地②。因此,高校团支部的发展在高校学生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团员比例较高、党员人数较少的高职院校,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期,每位同学努力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更应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建设。而我们过去的一些工作方法、内容、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广大学生团员成长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高职院校本身及其学生的特点,建设发展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创新型团支部,使其不仅能够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能使广大学生团员形成勇于、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做好服务。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甚至是生活能力等各方面都较本科院校复杂的多,因此团支部发展建设更为困难。他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
他们也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规划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但是残酷的现实还是使他们进入了也许他们并不喜欢的高职院校。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渐渐地形成了自卑心理,不敢正视自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响应团支部活动,从而使得自己更加自卑,形成恶性循环。
2.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全面扩招以及生源的逐年下降,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尤其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影响更大。很多高职院校只要考生过了线就可以上,学生文化综合素质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也给团支部的工作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学习生活观念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浪潮、网络文化等的冲击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消费、娱乐、休闲观念趋向多元化、个性化。而这一特点也必能给高职院校的团支部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也成为团支部建设的又一问题。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有着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心理问题日渐明显等特点③。
二、高职院校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团支部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团支部管理困难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综合素质普遍较本科生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给团支部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使得很多正常的活动得不到顺利的开展。
2.团员意识薄弱
很多学生都认为入团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们没有实质的利益,只是定期收收团费的“无聊”组织,早已忘记了当年入团时候的宣誓,更别提能做到《团章》中的各项要求了。
3.团干部培训不够
由于学校对团干部的培训意识不强,培训力度、深度不够,很多团员干部也存在以上所说的问题,这更给团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团支部建设还存在着团支部凝聚力不够、团支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团组织影响力下降、一年级团员思想差异较大、学生团干部经验不足等问题④⑤⑥。
三、高职院校创新型团支部建设
针对以上特点与问题,过去的一些工作方法、内容、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广大学生团员成长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建设发展创新型团支部。
1.创新团员教育模式
由以往的枯燥学习转化为从实践中学,从身边的好人好事中学,教育广大团员干部,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发现身边的正能量,并在班会课上积极与同学分享学习。
老师和团干部也要定期分析社会中“黑暗”的一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要让他们被消极因素误导。
2.创新团干部培训模式
加大加深学生团干部的学习培训,培养他们的团员意识、创新意识,从而逐渐影响身边的其他学生。
3.改变团员活动宣传形式
由以往传统的贴海报宣传团组织活动的形式转化为通过微博、微信宣传。不仅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广度,而且配上精美的电脑制作的动画还能加大学生对团活动的兴趣。
除此之外,通过微博、微信还能增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老师与学生交朋友的目的,方便老师管理学生工作。
4.加强学生团员创新意识
除了创新团支部建设思路,还必须加强学生团员的创新意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团支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创作大赛等,通过典型成功案例加强学生团员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高校团支部的发展在高校学生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团员比例较高、党员人数较少的高职院校,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根据高职院校本身及其学生的特点,建设发展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创新型团支部,使其不仅能够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能使广大学生团员形成勇于、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做好服务。
引文注释
①孙晓丽,王慧莹.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能力建设初探[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17(1):60-62.
②李凯,魏旭娇.新时期加强高校团支部工作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08,23(3):88-90.
③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98-99.
④叶婷.当代大学生团支部凝聚力的现状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133-134.
⑤刘庆言,马慧琴,曹人龙,等.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创新[J].南昌高专学报,2011(3):1-2.
⑥秦宁.高校一年级团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8):78.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28-02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同类高职院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从而掌握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并概括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要求。用定量分析验证定性研究,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之下,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对就业质量差的专业做出预警,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预警机制。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根据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即从数量上看的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即就业单位质量、工作收入、工作时间等;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即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薪酬福利、社会保障的完整性、就业单位文化等七个方面。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和测算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结合当前国内外同类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采取定量分析对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分值,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并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及加权运算,得出就业质量的综合得分。在具体操作中,综合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构建了7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总分为10分,二级指标中规定一个统一衡量标准,具体方法就是根据指标内容的特点划分4~10个等级,对每个等级予以质和量的规定并进行相应评分,这里统一以10分为单位。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的测算
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及评价标准确定后,便可对其进行测算:就业质量得分为M,D为一级指标,即Mi=D1+D2+D3+Di。二级指标各项用N表示,N为在等级标准中得分的分数比值,则Di=a1N1+a2N2+a3N3+a1Ni,其中,ai(i=1,2,3)为权重。如D2为就业单位,则D2=1.2×N2+0.3×N3+0.3×N4,以此类推。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测评结果分析
截止2013年4月底,共调查我省高职高专学校22所,216个专业,回收2007、2008、2009三届毕业生调查问卷5326份,其中有效问卷5238份;挂网调查问卷3239份,其中有效问卷3127份,调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不高,只有35.22分,说明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2.我省高职高专就业好的绿牌专业有安全技术管理、产品造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加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镇规划、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种子生产与经营、通信技术、金融与证、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观光农业、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动漫设计与制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导游等44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7.3%。以上专业与2008―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3.就业质量较差的红牌警告专业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渔业综合技术、语文教育、营销与策划、影视动画、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印刷技术、印刷设备与工艺、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医疗美容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仪器维修技术、医药营销、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水文与水资源、水务管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汉语言文学、航海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脑艺术技术等25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9.8%。
4.其他185个专业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专业。
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树立就业质量意识。由于大多数在校生对就业质量状况平时教育指导不多,致使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涉及就业质量问题不甚了解,因此,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很有必要。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的教育,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善自我,增长才干,为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
2.建立预警报告机制,提升全员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关注度与责任感。通过对高职高专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进行监测和预警,锁定并红牌调控专业、黄牌警告专业与绿牌发展专业。各高校应该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的就业状态跟踪,对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在本校各专业最后的专业亮红牌,对失业率上升最快的专业亮黄牌,对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亮绿牌。对于红牌专业,须分析失业率高是本校培养水平低造成的或是该专业供大于求造成的,后者造成的要缩减招生量,分流该专业的在校生到其他专业,对于黄牌专业给予警示,对绿牌专业给予发展。
3.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从内部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使理论结合实际。反映社会需求,减少高校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实施的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其未来工作不可替代性的基础,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年轻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低做起,提取经验,关键依靠的就是适应力。还有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制定科学的就业评估体系,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为能科学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要尽快建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系统的研制。把就业质量,甚至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雇主满意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也能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一、活动背景
【在经济危机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增加同学们的软实力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而人际关系又是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班召开此次班会,让更多的同学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
二、活动名称:【XX学院XX班心理主题班会】
三、活动宗旨:
【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班中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明确大学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进一步为自己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考虑,特举办此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应电0833班心理主题班会。】
四、活动主题:青春飞扬,XXXX
五、举办单位:XX学院XX系XX班
七、活动地点:1-617
八、参与人员:XX学院XX系XX班全体成员
九、组织人员:心理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
十、活动目的:
【在此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本班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本班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让本班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本次班会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有重大意义。】
十一、活动流程:
1.全体同学鼓掌表示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班会主要内容和开场白:
【从出生落地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必须与周围的人和事物打交道,从激动、好奇到平静、熟悉······我们经历,体验,感受。在一天天的接触当中我们慢慢成长,懂得了很多。大学不再是梦寐以求的理想,而是眼前的点点滴滴,一幅精彩纷呈的山水画。从踏进校门的激动自豪,我已感受到自己不再是那个浅陋无知的少年,(班主任 )开始明白我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意妄为”的少年,不是那个在父母面前耍脾气的孩子,我必须为其他人考虑,必须适应这个社会。对于身边的同学从陌生到熟悉,从室友到知己,在大学里我们将一起度过美好的大学三年。
对于我们而言,长大之后接触到的大多都是陌生人,他们对你并不具有责任。我们需要靠我们的努力,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我们不要做孤僻、内向的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把自己实实在在的曝露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还没做好,也许我们准备还不够充足,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找出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9.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大学中的应用推及至上班后的社会,人际关系是关系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进而会影响人一生的幸福。
10.呼应本次班会的“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级”的宗旨,就班级近期情况进行总结。】
11主持人出心理测试题,了解班上同学的心理动态,并借此活动班会的气氛。
12.辅导员总结班会情况,给予意见与建议。
十二、总结:
【(1)今天,我们专门讨论了我们的“家庭”,这个“家”在很多时候总是充满的欢声笑语,总是让我们恋恋不忘;但有时候在这个“家”里也会发生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我们烦恼。就把它当作一种学习的延续,就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人际互动,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我们的“过人之处”,所以就让我们带着一种向他/她学习的态度、一种宽容与大度的胸怀、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来对待每一个人。
(2)没有把班会的主题充分拓展开,内容不够吸引,不少同学感到主题过于空泛,没什么兴趣。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问题 对策
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加强和改进民族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学生的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总结其课程开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若干建议。
1 关于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考
1.1 该校课程体系介绍
该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第一章绪论职业生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二至五章分别从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和职业价值观探索四个层面展开探讨,第六到八章内容分别是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和参加招聘会。其中生涯人物访谈要求要求每三个人一组,寻找本专业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了解其大学学习经历,求职经历以及工作现状,通过访谈增强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了解规划方法,明确目标。访谈后需要以PPT形式对访谈进行展示,要求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每组时间三到五分钟。参加招聘会要求同学们实地参与招聘会现场,感受面试环节和招聘氛围,并将参加招聘会的感想形成书面文字。
1.2 加强和完善该校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为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各个高校在实际操作中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均总结了不同的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建设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而理论界的研究也尚未形成权威性的结论。“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业,作为一个体系的共识还未形成,高校对职业指导课程在职业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够。
中南民族大学对于学生的早期生涯规划指导较为重视,除了在学生中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开设了职业规划的内容。但目前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一方面,受制于课程安排,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尚无法对所有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目前的做法是,在大一的上学期对法学院、文传学院等文科类学院开课,而对于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理工科学院的学生只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学生普遍反映希望在入学伊始开设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
2 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师资队伍的思考
2.1 建立专门化队伍
学校为了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隶属于学校招生就业处。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为主题,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管理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老师为辅的师资队伍。以2013年上半年,通过学生网上挑选的方式,共有20名老师得到了授课的机会。这些老师全部为各学院的一线辅导员老师,他们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了解学生特点和专业情况,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较为顺畅。但是,辅导员老师承担着大量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的工作,能够投入到教学和教研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讲老师只能是他们的“副业”。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往往被成为是学校政工干部的“蓄水池”,人员调动较为频繁,这些往往不利于保持队伍的稳定,影响教学效果。
2.2 提高专业化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是就业指导的较高阶段,要求从业人员不但具有扎实的就业指导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技巧,对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中,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也缺乏全面的了解。”①在该校本年度任教的20名老师中,仅有个别老师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大部分老师的教育背景为经济、法律、管理类等等,对于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等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而这些知识对于职业规划而言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增强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培训,校外学习等方式对现有老师进行培训。然而面对学生对于职业规划、职业咨询、求职技巧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这一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得该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3 关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内容安排上,如果任课老师习惯把重心放在理论讲解上,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理论讲授之外,老师们更应该选择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方法,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较少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学生对职业世界认识深度明显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其它纯理论的专业课程,而是一门实践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当今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应不断丰富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内容,增加其实操性和实践性,尤其要与社会接轨。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种并举,相互穿插,使学生在活跃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教学活动宜采用单班授课,项目任务活动采取分小组进行的方式。应当注重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幻灯、电教片、网络教材和实物有机地融为一体,重视加大课程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②为了保证课堂讲授效果,学校在要求讲该课堂设定为集理论课、体验课、经验课为一体。通过测评工具、人物访谈、见习实习、拓展训练等等方式帮助学生开展职业世界的探索。鼓励老师在课堂讲授讲授之余,多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
注释
【摘要】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和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面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就更为重要了。重点从教师的职业信念、治学态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建设思路,建议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以便形成师德风范的氛围,全面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Brief Discuss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ang Li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is a pivotal fac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tmosphere, academic discipline, school spirit and students’ growth, especially, facing to students in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the degre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building metho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eachers’ professional faith, teaching attitude, being a model for the others, loving the student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a perfact evaluation system is advised to be built so as to the atmosphere forming of teachers’ moral, as well as, improve wholly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make teachers to take on indeed the educational duty.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了,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以其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水平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高尚人格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为关键的是,当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更加重要了,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把职业道德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把育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处处为学生作出表率,成为学生的楷模,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1.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1.1 坚定职业信念。教育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也是“命运之舵”和“幸福之门”,是启蒙大众、兴旺国家的崇高事业。可以说,选择了当教师也就是选择了干一种崇高的事业。但是,相对于当今物质生活十分丰富、选择多多的时代,教师又是一个十分清苦的职业。有的人虽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对教书持应付的态度,脑子里所想的就是如何挣大钱、买名车、买别墅,从而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满足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虚荣心。这样,既误人子弟,又贻害社会。所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有纯洁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当然,还必须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意义,这样才能在教书生活中找到快乐,并获得持久的动力。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境界。崇高的理想植根于人的心灵,驾驭着人的言行,是职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本质的东西。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确立起比他的学生更崇高的理想,那么,他就不配做教师,也不可能有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言传身教。
1.2 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科学的这种本性,不但要求研究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要求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要有严谨治学的正确态度。而且,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是教师本身应该具有的教学劳动态度,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该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认真备课,做好教案,在课堂内外都能够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定要认真、严肃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胡乱进行解释。特别是对实验实训环节,这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对实验实训的安全措施、实施的详细过程都要了然于胸,讲解到位,否则,就有可能发生一些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事故。特别是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其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能力较低,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如果教师本身治学马马虎虎,业务学习松懈敷衍,知识不求甚解,学识浅薄贫乏,讲授似是而非,那么,他很难完成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劳动任务。这样不仅贻害了学生,而且也损害了作为教师的尊严。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上,教师更应该踏踏实实做人,实事求是做事,不能为了评职称而急功近利,在教研和科研论文、科研活动和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丧失人格。这样的人本身就缺乏教师的职业道德,又怎么能够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呢?而且,教师的健康人格特点也是影响课堂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语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只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刻苦钻研科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科学知识,才能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传授科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1.3 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教师讲授课程时,总是站在原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之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来进行“言传身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对学生而言,都是教育的符号和学习的模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要举止文明、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正面榜样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做出“为人师表”的表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不符合“为人师表”的期望,必然导致整个社会伦理滑向荒谬和混乱,影响社会文明的进步。
1.4 关心和爱护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赢得学生的热爱,除了自身具备丰富的学识、文明的举止、风趣的言谈等,更注重的是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理解学生。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学生充满爱心,但也要严格要求,而且“爱之愈笃责之愈严”,把对学生的爱和严结合起来,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使学生朝着健康方向快乐成长。只有一切从尊重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去考虑问题、安排工作,因势利导,以真诚的帮助打动他们,使他们产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态度和能动性,才会真正地把爱送到他们心中,使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其健康成长。
1.5 提高业务素质。做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真诚面对勤学好问、求知若渴的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特别在当今科技信息知识和获得渠道多多的时代,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教科书的局限和教师的所知,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扩宽知识面,把道德美和智力的丰富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吸引学生。凡是教学涉及到的知识、技能,教师均要能够深透领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并且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准确认识和恰当把握上。因此,教师要想愉快地胜任教师工作,必须不断地更新职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增长教书育人的真才实学。
2.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的几点思路。
2.1 关注和调整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被认为是知识和美德的化身,因而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教师在工作中自身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教师自我价值观念的对立、冲突。教师不需要一味追求“完美主义”而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人的个性、能力、机遇、人际关系等。如果自我期望目标定得过高而又不能如愿实现时,就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自怪、自责,对别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陷入情绪焦虑、精神萎靡、一蹶不振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应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和同事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调整、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挥工作的潜能。
2.2 提供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机会。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呆在校园里,局限在课堂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教师也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了解世界。学校应该尽一切可能地提供教师同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派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到国内知名的高校、教育示范基地去参观学习,取得教学经验;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了解国外教育的状况,吸取国外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对中、青年教师,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教学、科研、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拓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源。另外,在教师中引进竞争机制,并开展讲课评比活动,组织研讨会。丰富教师各方面的知识,使教师不仅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善于把这些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促使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开阔知识视野。
2.3 建立公正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制。建议将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五个方面作为师德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量化,使师德规范了一定的权威性和指令性,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使之工作有标准、教育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通过民主管理形式实现师德评价,实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根据师德要求总结自评占15%,学生测评占25%,教师互评及学校对教师总评各占30%,以此比例综合核算作为师德水平的依据。同时,将师德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晋级、推优及职称评定的依据,并通过投票否决;对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严重失职、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有损学校声誉、违反教书育人的规定、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学生中造成严重后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的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连续三年不准晋升,不准参加职称申报,严重的甚至将其调离教师岗位。相反,对敬业爱岗,对教学工作有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个人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发展的平台,在推优评选、工资晋级等方面提供机会。并且大力宣传和弘扬师德典型,形成讲师德人爱人敬的舆论氛围,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3.结论。
一个教师能不能成为好教师,文凭、学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有没有职业道德,是不是与善良和美德同在。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不是先天具备的,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主要是经过后天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进取,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在湘湖师范教学做讨论会上的问答[A].方与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C].上海教育书店,1951
2 李海涛.论教师职业生涯必要修养的目标[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