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进出口贸易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进出口贸易活动

第1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推动论”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物流联盟的出现通过交易费用的降低,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除定性分析外,许多学者从定量视角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类似结论[3-5]。近年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快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6—2009年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从12.93亿美元达到增长到1877.35亿美元,增长了145倍。浙江省进出口贸易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下降,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戎梅(2011)就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货物贸易额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单位物流成本的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杨长春(2008)[7]、侯方淼(2008)[8]等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而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就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而言,张宝友(2010)运用弹性分析法,分别从物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检验华东地区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物流需求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相应的变化2.56%;而物流供给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的变化6.08%[9]。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王领(2010)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利用上海市1978-2008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总额相关数据,对上海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进出口的增加会在长期内促进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对上海市进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运输量的变化对外贸增长的作用有很大的时滞效应。综上所述,有关物流业发展能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不一致看法。而且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思考:如果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其影响程度是多少?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考察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有,那么影响程度是多少,影响程度是否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方法、变量及数据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对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促进作用,影响是否显着。然后,运用弹性理论,通过计算“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即物流发展速度与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变动比率,来测算现代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及其程度随时间的变动趋势。

    2.2变量及数据来源

    衡量进出口贸易的指标,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总额。而衡量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同学者选择的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研究大多以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或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为代表。从进出口贸易涉及的物流系统来看,其物流环节包含运输、仓储、检验、报关、包装、装卸搬运,以及信息处理等作业内容,其中,运输是必须的环节,故本文选择了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选取1986—2009年间的数据。

    3实证分析

    3.1物流产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

    在相关性分析之前,首先对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逐年变化情况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变化的总体趋势,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数据。依据表1,绘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图①,见图1。由图1可知,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初步说明浙江省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说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显着影响,下面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进出口总额为因变量,设为Y,货物周转量为自变量,设为X。根据表1的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线(Quad-rati)拟和模型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变化趋势。回归结果见表2,调整后判定系数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以5%的显着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经过检验,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是显着有效的。回归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促进程度的弹性分析

    (1)测算模型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进行定量测算。弹性分析是计算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一词作为衡量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变化的敏感程度。进出口贸易额设为变量Y,货物周转量设为变量X,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程度的测算

    根据回归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运用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求得弹性系数E,见表3,1986—2009年间,浙江省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平均弹性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物周转量每提高1%,进出口总额约提高2.9%,说明浙江省物流业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3)不同时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的比较表3显示,1986—2009年间不同年份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差异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为了分析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1986—2009年不同时间段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弹性均值从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弹性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趋缓。为了分析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动趋势,以1986年作为时间t=1,对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与时间t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合模型,决定采用三次曲线(CUBIC)模型。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回归结果见表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915,与1极为接近,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均以1%的显着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经检验,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显着有效。拟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计算2010—2014年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指标值,见表5,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应进行产业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等工具,就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第一,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物流业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以浙江省为例,1986—2009年间,浙江省物流业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相应增长2.9%。现代物流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原因有:1)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效益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而物流成本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对外贸易中的物流活动运作效率越来越高,降低了物流成本,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现代物流的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则通过货运等形式,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物流负担,使对外贸易中的运输、报关等物流环节运作效率得到了提高。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消费者的购买空间。由于物流速度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国外商品时,花费在物流运输上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商品,这有利于外贸企业发现新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二,不同时间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有所强弱。以浙江为例,1986-1990年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为6.57,而到2006—2009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下降为1.25,表明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差异较大,且从整体上来看,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应进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第2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中国在1994年进行了货币改革,并轨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下的汇率之后,实行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经过有效的货币改革之后,在合理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合作,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迅速从贸易赤字变成一个贸易顺差。在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成为世界第七大的国家,2004年的贸易顺差达319.8亿美元,年进出口总额的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三大的国家。在一个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顺差的情况下纷纷对中国施压,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空前巨大。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地加剧,迫使中国在2005年不再继续单一性的钉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革措施进行主要的货币改革。通过小心调整人民币汇率,来通过人民币的的灵活性,避免人民币的价值被高估,导致对经济贸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5年7月21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实行进行货币改革,不再实行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是采取一个务实的态度,通过一个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参照一篮子货币调控人民币汇率,最终达到人民币升值2%的目标。中国的货币改革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整体为主体,在未来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将有深远的影响。因为汇率波动和一国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汇率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平衡,深刻影响着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汇率贬值或者升值是否最终改善贸易收支受到世界经济的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人民币升值可以放慢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高速增长的速度,减少和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的冲突,减少可能产生的贸易摩擦,减轻反倾销诉讼和其他的贸易争端。

2010年中国为了应对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经济改革,宣布加快人民币的货币改革的进程,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通过具体得力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连续出现小幅升值。在中国采取可控的货币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增加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进口贸易总额与出口贸易总额却还是带着强劲的势头连年上升,成功地实现了有利于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货币改革的软着陆。

二、货币改革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

进出口贸易传统理论是:货币经过适度的贬值一般可以提高进出口贸易平衡,通过进出口贸易的价格杠杆作用,达到促进出口和抑制进口总额的目的,人民币贬值也会带给总价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但出口的汇率的影响系数的影响汇率超过进口系数,实证研究的结果仍然是使货币贬值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超过了进口贸易总量的增加,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现实的进出口贸易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中,且汇率要对贸易产生显著的决定作用的话是需要两个充分条件:一是,在国际市场上可以提供完全替代各贸易国竞争商品;二是,各贸易国竞争商品包含等量资本、等量劳动与等量的技术投入度。在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进出口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短期中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很难说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发生变动的原因。人民币贬值会带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而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下降。这样的结论与现实经济中国汇率变动和进出口贸易现状部分相符,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数据看,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高达14285.5亿美元,进口总额高达11330.9亿美元,而耐人寻味的是:2009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分别降为12016.6亿美元与10055.6亿美元,是与这期间人民币升值呈明显的负相关变动关系。

三、货币改革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间接影响

第3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822.0;F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汇率如果出现变动,就会使得国内外的劳务以及商品价格发生变化,使得国家的贸易收支发生变动,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我国的进出路口贸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与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健康发展有些密切的关系,还关系到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的贸易互惠等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对贸易收支产生的影响

本世纪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贸易收支增多,进口额也增大,然而出口增长率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进口增长率小幅度提升后又下降。人民币的升值能够使得我国的出口价格增高,降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人民币的升值也使得国内价格水平提升,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原料主要源自国内,生产的成本就会增加,在受到货币幻觉效应的影响,劳动者要求更高的报酬,劳动力成本增多。减少了价格上的优势,生产成本增多会严重打击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会影响产品的出口。也就是说,我国的出口商品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技术含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出口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时,其核心技术主要是来自国外,市场竞争的优势以价格为主。[1]本国国内的需求不多,生产出的产品主要是用来出口,就会很大程度依靠外贸。我国出口增长率的减少,与进口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减小,减少贸易顺差。当前我国人民币增值,外汇储备增加,相关部门需要从根源上着手,减少人民币增值的压力,并对人民币增值的速度进行调节,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能够更加平稳。

2.对贸易结构产生的影响

不同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结果产生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可以说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人民币贬值,出口贸易的商品价格也会下降,劳动力资源出口成为新的优势,并影响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出口贸易结构也逐渐转变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结构。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原料的及价格,对于获得更多进口工业制成皮的出口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在短时间内,依旧会受到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影响,因此不能十分明显的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获利产生影响,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并不是不能被代替的。从长远角度来看,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获利。人民币升值会减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原料成本、进口设备等,这种产品没有很大的需求弹性,其获利的能力更强。利润是资源流动的主要指导,因此资本技术对流向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因此我国必须要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2]生产产品时,应科学使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升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使得技术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人民币升值也会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企业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就会被淘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我国企业的整体质量。

二、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策略

1.积极推进制度改革

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种类比较单一,附加值产品不多,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活动中,贸易数量增多,条件就越差,使得企业的利益获得情况也受到影响。虽然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有助于财政政策实效性的提升,但是我国的债务负担率也增多,财政政策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扩大,就需要维持现有的汇率政策,使得成本则疃唷R虼吮匦胍对现有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使汇率政策持续化。并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科学的调整,出口退税的增多表明人民币贬值,而减少则表示人民币增值。[3]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使得人民币增值的压力得到缓解。此外还需要对进出口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加强外部投资,减少贸易顺差,使得内需得以扩大,使得国际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得以减少。

2.强化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到进出口贸易活动,加之其余因素的影响,比如产品的质量以及竞争力等。进出口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发展理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技术,使得自身产品以及竞争力得到提升。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对贸易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出口商品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当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外国的需求性不强,国内对高新技术产品需求量比较大,对于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增加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使得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要提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实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2:6-7.

第4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进出口贸易;经营成本;贸易规模;便利化;运输方式

现代物流是相对传统物流这一概念而提出的,相比较于传统物流只追求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现代物流在保持传统物流的职能上将物流系统化,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克服了传统物流的供应链短路、市场反应慢、物流总成本高的弊端,以反应快速化和功能集成化为主要特征,将各种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现代物流将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管理智能化作为物流理念。现代物流业是在现代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是顺应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的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其中涉及的产业包括水陆空交通运输、批发业、零售业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随之提高,物流费用的高低和产品的竞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传统物流因其提供的是被动的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的简单的位移,大大增加了物流的费用,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物流业从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过渡,因此现代物流业成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产业。除此之外,现代物流业凭其行业特色和优势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密切的交往,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繁荣,而与进出口贸易有着密切关系的现代物流业能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不一致看法。因此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一、我国物流业的概述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第二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物流系统。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直到21世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代物流业才开始广泛的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物流业的持续升温,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势头,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个方面都有了长期的发展和进步,例如铁路运力跃居亚洲第一、高速公路里程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等,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持;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再加上当前网络经济的兴起,网购、电购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方式,造成市场上对物流业的需求呈扩张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据统计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有70万家左右,其中不乏资金实力雄厚,产业规模大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的增多一方面带动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物流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势必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以此来应对竞争,否则只会被市场淘汰;第三,我国的一些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利用国家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成为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的城市,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制高点,进而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领先城市。其中最具代表的城市包括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长江沿岸龙头城市上海、珠江大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除此之外,通过现代物流企业中的核心城市的带动,由点带面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环渤海物流圈、长江三角洲物流圈、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和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四大物流圈。四大物流圈通过其对周边的经济辐射作用,实现由面及点,从而将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城市纳入到物流圈当中,扩大物流圈的引力范围,促进我国物流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的物流业得到全面的发展。第四,我国现代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二产业而提出的,指的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简而言之就是服务业。我国的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组成的流通部门;第二部分是由金融业、保险业和旅游业等构成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部分是由教育、文化、传播组成的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部分指的是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机关、政党机关、警察、军队等。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根据调查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增长幅度为7.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首超50%。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物流领域缺乏配套法规。当前我国法律在物流企业的融资制造、产权制度、用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的法律体系,使得我国物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当中无法可依,造成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管理的混乱。除此之外,我国国有企业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需要在外部选择更加高效的物流服务,但是因为受相关制度的约束,使得在处置以前的物流设备和人员时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其次,缺乏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服务集中在某一个物流企业当中,主要包括仓储、运输和搬运这三个方面,并没有在整个现代物流行业当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服务系统。除此之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管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还是客户供应链中物流需求的管理以及物流的统筹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后,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当前企业竞争的实质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一点在服务产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现代物流业作为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当前我国开设有物流专业的高校数量比较少,造成我国物流专业的人才在数量上就比较少,再加上高校在培养物流专业的学生时与社会需求相脱钩,重理论轻实践,最终造成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

二、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国际物流的产生。另一方面,物流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国际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物流是进出口贸易的必要条件,而为了顺应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代物流势必需要朝着优质化、多样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国际物流的变革,使国际物流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出口贸易又被称成为国际贸易,指的是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的活动,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种类型,具有提高国民生活品质、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优化产业结构等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经营成本

进出口贸易是建立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优缺点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将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把本国缺乏的产品从其他国家引进而来,而其中所获得的利润主要取决于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物流费用作为产品的成本之一,因此当产品的物流费用变高势必会引起产品价格的升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最终阻碍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实际上,产品的物流费用有着很大的降低空间。现代物流业因其构建了全球服务领域,从而实现了信息化和标准服务化的管理,最终为顾客提供了具有增值效果的整体系统优化的服务,减少了企业的库存和中间环节,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促进进出口贸易便利化

随着贸易数量的增多和当前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贸易便利化具有降低企业的行政管理费用和商务成本、增加商业机会、提升客户价值和安全性以及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的优点,使得贸易便利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倡导。贸易便利化是进出口贸易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加速货物和产品的流通速度,减少中间的贸易协调程序,追求的是国际贸易程序和制度的简化和协调。而这和现代物流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现代物流在进出口贸易中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特别是当前各个国家在交通方面是十分的便利,再加上当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促进了贸易便利化的实现。

(三)加快贸易的进程,扩大贸易规模

随着各国之间进出口贸易联系的增多,资源配置和世界分工变得更加具体和细致,这就要求在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各个行业的企业只有加强合作、交流和沟通才能获得利益。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指的是某一个企业作为从产品生产到销售的第三方,不拥有商品,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通过将供应链进行重新的整合,具有让企业致力于核心业务,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的优点,大大降低了进出口企业的物流压力,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根据调查显示,进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产品的转移,至少可以为企业减少10%的费用,从而加快了贸易的进程,实现贸易规模的扩大。

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物流的高效运作离不开统一的物流标准,我国应该加快对物流标准的建设。在物流标准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立足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更应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不仅适和我国国内物流市场发展的标准,同时也能和国际物流标准相接轨,从而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

(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业作为一门复合型的产业类型,对从业的物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物流专业的学生过程中除了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更应该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学习,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出一批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现代物流企业应该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大力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出国学习和定期组织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在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员工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激励制度,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国际合作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而这种合作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应该加强政治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实现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的双赢。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经营成本、促进进出口贸易便利化和加快贸易的进程、扩大贸易规模这三个方面。为了将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进行更大程度的发挥,需要加快物流标准化的建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现代物流和进出口贸易长远、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作者:韦莉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俊.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

[2]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1).

[3]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

第5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进出口贸易;影响;建议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开展进出口贸易的根基。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但是,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强化农业经济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农业经济尤其是粮食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且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出口增长,有效促进了我国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随着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等困境和压力越来越多,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式经营,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高效消耗,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注入新机。

1.2科学地认识和深入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战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快速增长也被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以及不同的信仰国家逐渐接受。针对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世界各国都形成了农业经济发展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项目。针对农业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理论规范当中也实现了进一步地融合,由此说明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理论必将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正确认识并且深入研究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水平的需要。

1.3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迫切需要开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历时2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因为需要尊重价值规律的发展和应用,农业经济为我国工业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金以及劳动力等诸多元素,但是众多领域在向农业经济领域输送资源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地区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土地、资金以及技术瓶颈,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后劲存在着明显不足。

1.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第一,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并要付诸实践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从而有效保障农业经济发展脚步加快,跟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水平,甚至能够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第二,改革开放发展至今,虽然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偏低。如果能够开创出有着典型发展意义的、成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2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2.1信息不灵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引导能够帮助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可是从目前情况看来,各级政府还有相关部门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相关的信息指导工作根本没有做到位,尤其是针对市场信息方面的统计、分析以及研究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太少,很难准确地有利于市场供需方面的农产品信息。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最为明显。其一是市乡两级和村民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信息沟通渠道。市乡两级之间比较容易收集到有关农产品市场供应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将很难获得农产品市场供应信息,这些信息在农民当中是不流通的,农民也根本接收不到此类信息。其二是农民和企业之间出现信息断层的局面。因此在这方面主要依靠一些龙头农产品公司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供销合作关系才能够解决农民农产品供销难的问题,这也是莱阳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在我国,最为典型的就是进行食品加工,这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方面。莱阳的食品加工企业直接供销往国际市场,在某些方面来说,能够直接指导我国农民做出有效的信息参考。可是从目前看来,企业和农民之间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直接联系,而且这二者之间也缺少了基本的中间载体,没有信息传输渠道,企业也只能够通过极个别的大户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然后逐步扩散到别的种植户,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能够帮助农户增收效益。其三是在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上有断层的情况发生。往往因为一些原因,有的单位或者是企业的和农业产品有关的市场信息都没能够准时到达农户的手中,这些都使得农产品会经常出现供求失衡的情况。

2.2生搬硬套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状况,而且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说,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要根据当地真实的情况以及优势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调整结构规划,选择出具有主导型的产业以及主导产品,并且多种产品之间还可以形成相互之间的补充,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并且具有特色的,带有良性循环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新格局,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可是,我们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农户根本不顾及自身种植的客观情况,所有的都是听从别人的说法,一切都是依照他人的选择作为种植参考的,看到别人做什么种植项目并获得了较好收益就跟随他人脚步也跟着种起来了。这种盲目跟风的状况非常严重,等到自己种植的产品丰收的时候却发现市场已经不时兴了。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的话,很有可能造成一个“种啥啥不值钱”的状况。

2.3资金短缺,缺乏调整能力

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这些都需要获得金融方面的支持。如果没有投入,要想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应该增加农村信贷,要让更多的农民都享受到金融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农民的市场购买力都在不断降低,而使得要真正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是非常艰难的,很多乡镇、企业以及农户都想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没有足够资金,这一切都很难运作。比如说莱励公司从事奶制品加工业务,奶制品非常畅销,达到了日产袋装纯牛奶总量10多吨。由于扩大了市场,市场反响比较良好,公司在2001年底的时候计划投资800多万元从芬兰购买新型设备,开通第二条生产线,但是因为资金紧张,迟迟没有开工。

2.4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去做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乡镇干部普遍心里都有想法,其一是很多人都在做产业结构调整,大部分的农户都在从事种菜以及养鸡等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很多人发现就算调整了产业结构也未必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旦松懈就再也不想继续了。其二是前几年出现了我国的“土豆事件”,还有传播非常广泛的“大蒜事件”,这些都使得乡镇干部对于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感到心有余悸,都很担心一旦发动所有民众都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还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益,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将直接找到乡镇领导对峙,而且农民自身也比较担心,万一自己的投入没有产出的话将会失去更多,所以,思前想后,最终就放弃了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想法。

3农业经济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3.1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进出口贸易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2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贡献

首先,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农业部门的食品消费品主要源自农业部门。其次,农业还对国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原料贡献。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一般国家的工业以农业原料加工业为主,所以工业的发展状况与农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3.3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展现的多功能性

3.3.1粮食安全功能

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的商品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特殊功能。

3.3.2环境功能

农业的直接环境收益包括,通过管理土壤和植物减少污染,通过多种植物轮作增加生物量和养分固定量,通过控制土壤侵蚀技术,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等。

3.3.3经济功能

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功能。

3.3.4社会功能

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现状的系统把握,以及有针对性的国际比较,力求对问题作一较深层次的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政策分析,以期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操作性较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作者:杨婧 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7).

第6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原先的单一盯住美元策略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限制的浮动汇率策略,人民币汇率就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路走高。至2012年人民币汇率已经单边升值达20%。在中国加入WTO后,贸易环境越发地多变,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竞争越来越大,并且在常年顺差的情况下,世界各个主要的贸易大国均有意要求中国政府人民币升值。汇率又是一个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石,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未来经济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参考进出口贸易与汇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因此研究进出口贸易额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特点

1.我国贸易总额不断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良好运行,贸易总额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头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扩大到1988年的1028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5年后的1993年发展到近2000亿美元,8年后的2001年增加到5097亿美元,2002年以来,进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连续6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在2004年超过1万亿美元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万亿到2万亿的突破。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6.7%。

2.从贸易伙伴角度看,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比重不断变化。其中出口贸易伙伴美国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降低,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该国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依然非常大。于此不同的是对欧盟出口比重逐步上升,现在稳定在1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所占比重的变化,在中国加入WTO后,由于我国于世界各国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香港转口贸易的作用不断在减小。以后18%下降至当前的13.5%。总的来说,中国这几年进出口贸易正逐步向贸易伙伴多元化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贸易比重分布会更加的科学化。

3.贸易方式的变化。我国当前主要的贸易方式只要有两种: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而且进料加工为我国创造了相当大部分的贸易总额。最近几年我国一般贸易显著增长,2004年时我国一般贸易顺差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2007年就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发展迅速,在2008年进料加工贸易总额已高达2500亿美元。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特点

1.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加具有联动性。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由于其以一揽子货币作为其汇率变动的参考基础而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政策,使人民币的汇率和其他货币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2.人民币汇率稳步上升。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欧美等世界大国为了缩减贸易逆差给人民币升值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所以人民币后续升值已成必然。

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加入WTO,中国经济将更多的参与世界经济中,并且如果要成为一个在世界经济上具有话语权的国家,人民币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是必要的。

三、汇率上升对我国贸易的积极影响

因为人民币升值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在此笔者只讨论汇率上升的情况。汇率上升对我国贸易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以后就是指人民币更加的值钱了,于升值前相比同样的人民币能够买到更多的东西。这有利于中国对于高端技术,武器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进口增长。大大降低我国进口尖端技术的成本,更加地有利于中国发展自己的高尖端技术产业。对增加我国的技术实力有重要影响。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现今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众所周知,加工贸易附加值较低。在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低端出口产品竞争力将下降,为弥补这样的问题,我国出口贸易部门必将提高自身技术实力,以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3.人民币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贸易顺差压力。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常年扩大,欧美等国迫切希望人民币升值来缓解本国的常年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升值可以适当地缓解贸易摩擦,避免扩大范围和程度的贸易战。发生贸易战将不利于各个国家经济地稳定发展,扰乱经济秩序。

四、汇率上升对我国贸易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在汇率上升的情况下,国外购买者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我国生产的产品。现今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商品主要靠价格抢占市场份额,如果汇率上升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

2.影响我国的市场稳定。汇率上升以后,人民币更加得值钱,必然会导致进口额的增大,进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商品价格的稳定。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会冲击到社会经济活动的稳定,不利于经济平稳高效地发展。

3.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影响社会安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有时候比追求经济发展更加的重要。汇率上升以后,必将会影响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对外贸易额。

五、结论

如前所述,人民币汇率将会左右我国贸易的发展。而在中国实行汇改以来,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人民币不能一直以中央调控为主,应该让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市场化,只有通过市场选择产生的汇率才能更好的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发展方向,才会成为宏观和微观调控的重要指标,让汇率更好的为贸易产业服务。所以让市场来选择汇率比较合理,才能平衡好汇率与贸易的利弊。汇率变动事关中国经济发展,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剑平,周建芳.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因素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樊鹏.迁徙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

第7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越居世界第二,我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到中国寻找商机,同时中国企业也在走出国门,到国外寻找商业机会,因此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机会也意味着风险和挑战。由于国际企业在管理方面更成熟更有经验,他们选择合作伙伴时也会考虑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我国企业要想抓住开展国际合作的这个机会,就应该把企业治理的井井有条,其管理水平越高合作的企业经济规模也会越大,也越有利于在合作共赢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自身能力增强,增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范围。

2.先进的企业内部控制经验,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刚改革开放才三十多年,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内部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企业的内控水平普遍不高,原因是国外的内控理论引入我国后要与我国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才能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如果只是照搬国际经验和理论,会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国在引入企业内控理论后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形成科学有效的企业内控管理经验和理论,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为其它企业提供可以参考经验和理论,帮助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企业决策者管理理念落后、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等,不利于企业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相互配合,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能力不强。

1.企业决策者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许多企业决策者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没必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决策者只是考虑如何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用于生产经营,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也就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不重视。有些企业领导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企业还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管理,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导致企业仍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其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企业领导也认识到企业可能会面临风险,但是并没有建立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出现惊慌失措或消极等待的现象,无法对突发事件形成一个有效的应对机制。内控机制的不健全表现在没有建立一套针对财务的管理制度如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财务一般都进行大量的资金流动,这些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建立预算制度并实行预算绩效考核制度,但是有些进出口贸易公司不注重预算制度的制定,在进行资金收支具有很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容易造成财务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很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3.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快速的获取企业相关信息能帮助企业分析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而能抢占先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有些企业并不注重信息沟通管道和机制的建设,造成信息在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在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就不利于企业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相互配合,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能力不强。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三、提高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1.转变企业领导管理形成内部控制的环境。

首先,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需要领导的引领,同时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且需要领导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过程中,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运行,因此必须提高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建设。当进出口贸易公司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建设后,能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提高员工对企业领导决策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推行,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采用合理的方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进出口贸易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建设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在建立企业内控制度时应遵守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具体为:要结合成本效益原则能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行,相互牵制原则能避免一方权力过大导致决策失误,协调配合原则能保证工作的有序运行,岗位责任原则能提升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系统网络原则能保障信息的共享利用内控制度的整体运行,最终通过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保证企业内控制度的科学性,执行的高效性和可行性、结果的有效性。

3.增强信息交流的管道建设和沟通机制。

第8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二)、复进口(Re-import)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具有重要意义。

第9篇: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关键词: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剧情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角色生活,学生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变成“动脑、动口、动手、动情”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克服学生胆怯、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加深其对职业技能与知识的领悟。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课的教学。

(一)《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方针政策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本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重在将学生认为是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教会学生怎样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业务,尽量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结合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上述两个特点,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重视让学生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探索。

(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思维狭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些抽象的专业理论课不能很好地理解,尤其是对进出口实务课程中的一些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等的应用更是束手无策。其次,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在报读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有的甚至是父母代劳,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也失去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也有的同学是因为对专业期望过高,进入学校学习后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么有趣,而是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因此产生落差,有被欺骗的感觉,也导致了对专业课学习的“厌烦”。基于这些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学习懒散等症状。改变这些症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

(三)在进出口实务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在参与中学习与探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将进出口贸易实务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及墨守成规的条约、规则上升到实践高度,使之得到很好的应用,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再次,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让角色扮演者与观察者一起进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以这种生活原型为媒介,探索角色的情感,洞察角色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模拟性角色扮演

模拟性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所学课文的情景,要求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课文内容的一种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指定或提供进行模拟练习的材料。这是一种有一定控制性的练习活动,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够自然地掌握课程知识,极大地了提高了参与度并加速了学习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角色扮演的基础。适合这一类型活动的课文以对话为主。

(二)创造性角色扮演

创造性角色扮演就是教师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设计的课堂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想象创造空间。这种活动中,情景、人物角色是创造的,活动内容与课文有关,是在课文基础上的延伸或发展。在该活动中,学生没有现成的对话和剧本,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仅为学生创设情景和活动要求,并作适当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式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这一类型的角色扮演活动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案例】《国际贸易方式》一节中的拍卖,尽管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但这样的场景似乎在电视电影中常有见到,所以这一块内容可以采用创造性角色扮演法教学。其步骤如下:

1.选定主题,创设情景。这次模拟的地方就选在上课的教室,事先组织学生准备一些道具作为拍卖会的演示工具。比如参与拍卖的商品(主要是学生的DIY小物品)、一些印有号码的卡片,作为竞拍者的号码牌。

2.演示。为了使活动进展顺利,教师给学生做适当的提示,甚至把可能出现的情节、运用的语言示范出来,供学生参考。

3.小组讨论分配角色。这里是以全班为单位进行谈论分配角色。同学们选举班长作为拍卖会的主持人,其他班干部作为现场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给每位同学发放卡片,其他同学按照卡片上的号码参与竞拍。

4.排练准备。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排练,整个过程很顺畅。

5.轮流表演。由于时间原因,没有组织学生轮流表演,而是大家自愿的来参与,大部分同学在表演中充当竞拍者。

6.反馈。反馈也体现在整个拍卖过程中。整个拍卖会进行得很顺畅,同学们也融入其中。这样的活动课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正常拍卖会下来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课堂。表演中无处不体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对于拍卖的形式及基本程序远比教师程序式的讲解把握得更好。

(三)冲突性角色扮演法

冲突性角色扮演法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面的角色,即赞成方和反对方角色冲突的扮演。首先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个案例,由学生根据案例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分组辩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含了“导读――分组――辩论――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思维过程。《进出口贸易实务》第六章的第三节不可抗力的难点在于判断出不可抗力造成的法律后果,即可以撤销合同和不能撤销合同而只能变更两种情形。简单地说也就是判断是否可撤销合同,答案是是或者否,或者是能或不能。这一内容很适合用冲突性角色扮演教学法。

通过正反两方学生在小组中从搜集资料、讨论分析和总结陈词,学生其实已自主性地开展了探究性学习,学生会很自觉地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然后对零散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归纳,同时通过听取其他小组的成果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从学生中引出真正的、典型的学习反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难重点甚至误区的分析,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路线。这种方法比起先由教师呈现出知识点,然后具体讲解再配以作业的传统方法效果要好很多。

(四)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效的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会采取一种不积极的“低姿态”。而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

(一)学生方面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学生方面的进步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了班里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的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不再觉得专业课只是枯燥的理论,而原本沉闷的课堂也变得活跃,学生参与度和配合度明显比以前要高。第二,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而迅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亲临体验与参与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了一个层次,且会留下更深的印象。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中,学生碰到案例不再是束手无策,作业明显比以前有进步,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也高于以前。第三,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成效,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部分原来属于学困生的同学改变了对人冷漠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教师方面

角色扮演法实施以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改变了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从而密切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校领导与有关专家的好评。笔者的一节《不可抗力》课还参加了富阳市职高教师“五个一”竞赛,获得了二等奖。有关教师对于这堂课所采用的冲突性教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角色扮演者与观察者一起卷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与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也就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1-160.

[3] 熊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