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青年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与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与传统文化

第1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推翻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个性干涉下的抵触

第2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1)挖掘史料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既是一部追溯中国上下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记载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所以教师要学会运用历史经典和历史材料,从中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予以传承。传统文化总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寻:一是物质领域,一是制度领域,一是精神领域。中国在汉朝、唐朝等阶段都经历过物质的鼎盛,这些物质鼎盛时期所形成的饮食文化、穿着文化等都是教师可以传授的传统文化重点。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形成了专制、集权等制度文化,教师也可以从中深入挖掘,让学生对制度文化中的精髓加以学习。而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则是在历久弥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值得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极多,比如儒家思想中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很值得青少年去理解和学习。

(2)结合传统节日寻根溯源。

历史老师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还应该注意与传统节日的相互结合。比如春节即将来临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历史中春节的相关传统;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等,以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来教授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注重形式,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1)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立体感受。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过程的立体感、现场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历史教学可以运用的多媒体资料种类繁多,从中挑选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给学生播放,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学习民国时期的服饰文化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图片或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展示,这些服饰的样式比较特别,色彩比较鲜明,形象立体感比较强,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

除了丰富教学手段之外,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于在课堂上教授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历史文化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墓扫墓或者去参观英雄纪念堂、当地的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亲身参观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受心灵的震撼,从而对传统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本土体验,结合区域历史教授传统文化

(1)在区域历史中学习本土传统。

历史课程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学生至少应该对本区域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本土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让学生在区域历史中学习本土文化。例如,在湖南长沙的历史中会提到岳麓山,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本土历史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岳麓山上的文化典故。

(2)结合中国历史突出本土典故。

中国历史是由无数的地域历史组成的,地域历史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本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典故向学生讲解地域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所生长的土地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是出自湖南长沙,如蔡伦、欧阳询、,等等。

四、结语

第3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年思想教育新阵地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1.自强不息。

21世纪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当代青年正是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受到长辈的细心呵护,责任心和担当意识比较差,冈0毅的品质相对缺乏。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教育家孔子有一项教育理念,就是要学生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青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借助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断加强当代青年的修养和历史责任感,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2.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在敌人的压迫下可以激发起人们奋起抗战的重要精神,在爱国精神的支持下,中华民族才重新站起来,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忠烈之士,比如南宋的岳飞和文天祥,他们一生为了保卫国家而鞠躬尽瘁,不和权贵同流合污,这种精神直到现在也应该被我们敬仰和学习。无论在任何时期,爱国精神都是指引一个民族前进的核心力量,当代青年要具备爱国精神,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最基本要求。

3.创新精神。

一个民族在任何时期缺少了创新,就会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要增强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就要对自身进行不断创新,创新要包含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知识的创新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摈弃从前的教育观念,不断引进和更新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从而实现创新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1.以儒家思想引导青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青年要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在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孔子还主张人世的思想,他认为人生在世就要通过勤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而不能仅是说说而已,他的这些教育思想给古今无数人带来了启发。当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急需大量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教育如果用孔子的人世观正确地引导学生,那么他们才会更义无反顾地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积极向上的人世观是青年踏入社会的关键基础,当代青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在实践中加强对自身的磨炼,从而形成顽强的意志。当前的经济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当代青年不断加强自身的磨炼,以提升自身素质,消除不良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时,需要注意三点: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锻炼自身的承受力和忍耐力。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青年的爱国精神。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中应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增长迅速,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国内和国际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这就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市场的转变改变了当今社会的消费观,同时带来了很多负面因素,给当代的青年造成了思想上的影响,比如很多青年存在拜金、攀比、贪图享乐的现象。这些不良因素不但影响了青年的思想观念,而且给我国的主流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这种现象,学校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操和个人素养。辩证思想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3.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激发青年的创新意识。

第4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传统节日文化 青少年学生 德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产物,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1],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传承着整个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诉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和谐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厚的贵人伦、重感情的特点,注重塑造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众多节日包含的特定文化感情和习俗中,处处流露着人们对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如春节期间,串亲访友送祝福是我们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祈愿家庭和和美美、国家政通人和;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题,强调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和谐是其主要内容;重阳节敬老孝亲,给长辈送祝福和温暖,尽显人伦情谊。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有着深深的农耕文化的印记。因此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重要的节令人们都会采取相应的习俗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此方式,一方面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激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恩惠;另一方面也祈愿自然更加善待人类,驱灾避难、降福人间。比如清明节人们踏青郊游、植树造林,反映了人们催护新生、热爱大自然的鲜明主题;重阳节人们喜欢登高,感受天高气爽,欣赏自然风光,领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弘扬孝道和感恩

中国大多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孝道”和“感恩”等伦理情怀。如每年春节不变的“回家过年大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父母或长辈的尽孝和感恩。而一到端午节,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孝女曹娥的故事,由此端午节也得了一个别称“孝亲节”。

3.彰显浓郁的爱国情思

传统节日是华夏各民族儿女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其文化习俗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我们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和高度认同感,镌刻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如每年的新春佳节,国人和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遵循着同样的祖训,以同样的形式展示同样的文化,充分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清明节我们遥祭先人介子推,感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的崇高的爱国节操。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智慧,蕴涵着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和丰富的价值观念,在培育青少年学生人格修养、理想与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

1.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而且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并最终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特色节日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儒家思想的糅合、普世百姓对节日文化的敬仰与践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架构模式。因此,认真挖掘和整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青少年学生充分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将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学生德育素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传统”而不“僵化”,它植根于民间,同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化于民间,同时它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不断深化和延展节日文化的内涵,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感恩孝亲、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文化内涵,是公众最容易接受和认可的德育载体之一。因此,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减少青少年学生对德育的抵触情绪,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的意识,从而增强德育的活力。

如今,在多元文化激荡中,中西方文化竞争和冲突加剧,利益化和功利化思潮对部分青少年学生造成严重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理想缺失、信仰迷茫、道德滑坡、人生颓废等,因此如何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品格,是道德教育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亲和力和渗透性强、影响持久、文化样式丰富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营造活泼、轻松的德育氛围,提高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

3.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受此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精神下滑已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是我国各层次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涵盖了追求和谐、爱国主义、人格修养、感恩孝亲、自强不息等文化内涵,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进取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完善的人格,对青少年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4.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衰微和遭受冷落的现状日益严重。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狭窄,对西方文化的崇尚度越来越高。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日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推崇,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和功能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异化。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学校渠道

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学习地,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2]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类学校应努力打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载体,让青少年学生近距离接触、认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最后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实践中强化自我德育意识。

第一,坚持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纳入青少年学生培养体系,以构建良好的德育平台。学校应站在繁荣传统文化和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的高度,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文教育通识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中,通过编订系列教材和读物、聘请优秀师资、开辟节日文化宣传和实践空间等途径,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第二,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突出其德育价值和功能。学校在传授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其文化源流和文化精神,将其中蕴含的人伦教育、人格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以精彩的案例和优美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品味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中了解其文化真谛,感受其文化魅力,并进而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塑造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才能,铸造学生的行为。

第三,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提升自我德育意识。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将节日文化教育继续推向深处。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搭建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如举办节日文化讲座与论坛,组织学校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举办中华传统节日美食节、感恩节,开展传统佳节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等,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应鼓励学生积极组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让学生根据自身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以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自身素养的提升。

总之,学校应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体验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希望、快乐、沟通和幸福。

2.社会渠道

社会力量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实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时也必须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美、人性美、德性美,努力营造一个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第一,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创建教育基地,培育节日文化产品。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不能只靠简单的、纯粹的精神层面的说教,还必须有让人置身其中的文化载体进行体验。因而注重传统节日文化载体建设,将本地域或本民族所有重要节日的历史和现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是文化传承和发挥教育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载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创建静态的文化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建筑物等予以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创建动态文化展示舞台,以游园会、庙会、灯会等予以展示。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站、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传统节日创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产品,注入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源,增强中华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增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染力。[3]

第二,尊重传统,追求传统节日文化的本真。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首先因为它保留了人性和文化中最有力的、最健康的、最本真的东西。因此,社会各方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都必须尊重传统,反对任何不负责任地颠覆、玩弄传统节日文化的行为,避免过于夸张或渲染不当的商业绑架传统节日行为。要让节日过得有文化,有精神,有传统,[4]尽力展示传统节日“贵人伦”的特质,以给青少年学生传承节日文化、增强德行修养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三,善于创新,充实节日文化内涵。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5]在青少年学生眼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只是简单的“吃”或“消费”文化,没有创意也没有新奇感。因此,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是繁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升其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总之,利用传统节日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实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巧妙对接,既能让青少年学生浸润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里,又能推陈出新,升华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让传统节日文化薪火相传。

――――――――

参考文献

[1]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政工研究动态,2008(7).

[4] 李俊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的始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第5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1.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的行为选择。但是,何谓网络文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总称。对照上述网络文化概念,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前者以网络空间本位为前提,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网络文化则被视为伴随虚拟规则行为生成、虚拟实践有序化的内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成果。后者则以网络社会本位为基点,把网络文化视为在虚拟实践秩序化的有效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社会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延伸,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一种亚文化,而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社会的一隅。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滥觞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而止于1840年之前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和缺乏民主等消极性,与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的网络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沿着长辈—后辈的秩序传承与播衍,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主体和传播者皆是年轻人,年长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是后喻文化。而且,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域来看,文化的胚芽是孕育在人认识、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方面,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了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在网络中习得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对于寻找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实路径具有特殊价值。

2.专题调查的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获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用网络的频度、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信息,本次调查以保定市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为样本,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学生工作处大致了解了在校学生的情况,如院系构成、各系部学生人数及性别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把调查对象确定为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种类型。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其中文科生包括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及社科系的学生,而理科生主要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及软件工程系。其次,根据上述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份关于驻保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客观题为主,并结合调查目的设计了一个主观题——“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应该如何传承”,以反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识。再次,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以便分析出科学的结论,在调查样本选择上采用了分层抽样法:①从各院系抽取的样本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②按照各年级占该院系的总人数的比例,从各院系所确定的样本中抽取各年级的学生样本数;③按照各年级中男女比例确定男女生的抽样人数;④按照随机等距抽样法,选择抽样对象的学号。最后,根据预先设计的随机抽样法,分别到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0份,其中研究生267份、本科生601份、高职生302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89份,有效回收率91%。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1:69。抽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生共计670人,占总抽样数的62%;理科生419人,占总抽样数的38%。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237人,本科生570人,高职生282人,所占抽样比例分别是22%、53%、26%。本次调查样本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基本覆盖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学术背景的的学生,因此,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另外,由于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于传统文化问题关注度高,所以本次次调查活动得到了积极配合和认真作答,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认识清醒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判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等情况。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9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地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照单全收”,文化只有在不断剥离其腐朽细胞、生发出其新细胞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次,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本项调查共设计了6个选项:①书本知识获得②家庭、亲戚朋友③报纸、电视和广播④节日或民俗活动⑤网络⑥其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获得传统文化的比例最高,占79.52%,而报纸、电视和广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75.39%的学生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获得的,另外,节日或风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因其喜闻乐见,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它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56.38%的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说明了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日趋主流化。诚然该项选择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但是因文化形态的多姿多彩,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而广泛的,所以13.7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而选项A中的书本知识代表着一种教育隐喻,也说明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再次,关于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调查,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最熟知的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比例分别是83%和83%。与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大众化相比,哲学和宗教类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则小众许多,分别只有22%和18%的同学选择了这两项。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是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虽然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其传承和发展也是多在经院派中进行。而文学典籍和传统艺术,通过数百年的教育传承,也往往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哲学和宗教也可以通过教育传承,但是领悟和融通哲学与宗教所需要的心智力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展现的文字、音律、图形之美,往往更能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另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判断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受访者中只有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被其他文化代替,完全遗失;而抱有乐观心态,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27%,说明此种心态还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而占样本数65%的大学生认可了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已经部分遗失。而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观点主要集中在传递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与传统言教方式有问题,分别占74.84%和55.25%。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大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7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淡化,而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等新文化的逼仄下,面临的发展困境;7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抓起,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教育中。文化的代际传播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就是一种文化的濡化;68%的受访者和64%的受访者分别强调了“国家大力宣传引导”的效用和“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作用”,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也引起了58%受访大学生的关注。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镜像,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意下在文化所承载的群体所共知和共享的集体意会所指导、所规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器,它的传承国家理应有所担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文化的播化可以被强化。而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作用向度,因其虚拟化、多媒化、资源共享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文化拟子的散播范围更加广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2.青年大学生上网频繁,对于网上传统文化有偏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到达5.64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1%。因此,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行为特征信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上网的频率看,36.64%的同学每天都使用互联网,这一部分学生的数字消费平均时长达34.1小时/周,也就是所谓的“网虫”;44.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这部分群体结构类型主要是“信息至上型”,即网络行为多为搜索信息和读取电子邮件;另外,18.92%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不高,只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最后,只有1.84%的大学生排斥互联网,基本不使用网络。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其次,对于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的偏好。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倾向性。经调查,大学生对于网上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依次是:民族民俗类内容、思想文化类内容、传统艺术类内容和典籍文化类内容,其比例分别为65%、47%、38%、34%。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上传统文化内容是国学、哲学和历史类的专题网站,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53%。还有40%的同学通过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不断发酵,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论坛、虚拟社区、WIKI和博客也是引起网民“头脑风暴”的网络空间,据调查,30%的大学生关注过传统文化的个人博客,而19%的大学生访问过传统文化的论坛和社区。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传统内容的偏好与其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网络行为的多元化,也反映出了目前互联网上传统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最后,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传播过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通过转载、分享和发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过传统文化,这一群体所占的比例是67.13%,而且少部分青年学生还发表过原创性网文,可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很活跃的。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文明成果和物质成果,都会积淀下来,形成文化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就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如同生物的进化一般,文化也必然经历产生、发展或衰落的过程,尤其是,当其遭遇异质文化时,文化的涵化是不可避免的。进化或湮灭,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避免传统文化走向湮灭,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也可灭亡文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传统文化光大和传承的先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传承的基本认识是: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既有传统的渠道也有网络等新渠道,民俗、饮食、服饰是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但是他们也通过浏览网站、博客和收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去猎取他们不太熟稔的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部分遗失,并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纾困传统文化。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促进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传承和再造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政府应该主导网络文化价值取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新平台。

第二,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后喻文化,它的符号系统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大相径庭,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改变,要符合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有效传播。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消解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第6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 传统文化 教育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再造弥足珍贵的资源,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深刻指出,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助推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实践,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普通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现状透析

(一)拥有一定的文化储备,但重理轻文倾向明显。调查显示,青年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了解一些基础的文化常识,但重理轻文倾向明显,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文化储备缺乏自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国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缺乏清晰的认知。少数学生缺乏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背景,缺乏哲学思维的借鉴和学习,显示出知识储备的短板。

(二)重视学习和自我锤炼,但思想问题仍然存在。传统文化教育重在个人学习和自我锤炼。大多数学生借助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获取文化知识,但还有少数学员,虽然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但在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面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甚至较少阅读相关书籍,这对锤炼综合素质,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为不利。

二、普通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一)只有关注文化素质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教育必须着眼于综合素质提升,依托传统文化教育,因材施教,在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创新能力、强化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突出青年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既合格,又有特色,从而更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只有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提升教育效能。传统文化教育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吸收,更注重灵魂的打磨陶冶、内化升华,有助于青年学生从思想疏导层面明确其学习目标,增强其学习责任感,激发其学习的内在潜力和动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普通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构建传统文化大教育理念

普通高校是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可以提升大学的品位。

一要借助传统经典。青年学生主观上希望学有所得,而客观上容易走神,目标上求高而管理上求松,难于接受刻板说教。教师通过引经据典,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于课堂讲授的各个环节,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的目的。

二要促进双向沟通。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这是中华教育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要将文化沟通贯彻教学全过程,大学教师一方面要自觉提升文化素养、领导能力、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努力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同,促进沟通,实现有效的信息交互;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员情况,设身处地替学生考虑,获得他们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施深层次文化沟通。

三要拓宽教育资源。高校教育应充分开发各类资源,如开设系列讲坛,邀请名家讲学,拓宽网络教育资源等。让学生在吸纳、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进行整合、内化,陶冶思想情感,升华精神世界。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要拓宽选题角度,既可以从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着手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也可以从宽仁文明、尊师重教等品质出发阐扬其伦理道德品质;可以从忠实诚信、团结协作等意识着眼强化其团队素质,也可以从文化熏陶方面着手培养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品格素质。

(二)构筑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植根于民族心田的传统文化是滋润青年学子成长的“阳光雨露”。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目标,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着力提升文化涵养,为高校提升办学育人软实力服务。

一要注重历史传承。校园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既反映时代特征,更体现历史厚重。要重视发挥院(校)史馆等场所作用,挖掘出最具特色的光荣传统、最具价值的精神财富,使其成为传承优良文化的载体,培育优秀人才的阵地,让传统变得更亲和,让历史变得可触摸。只有抓住历史的“源”,才能形成时代的“流”,使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创新,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二要凝练文化内核。要自觉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弘扬传统文化,讴歌主旋律,抵制腐朽消极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努力净化软环境,精心提炼其文化精髓,突出专业特色和院校传统,形成独有品牌。通过重要集会奏唱院歌、优秀校友报告会、校友会等活动,激发学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作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

三要弘扬校园精神。高校要通过无声而又极具穿透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每名在校成员,使得这种精神和思想成为他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部分,从而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教学上来。大学教师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面向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切实的示范和引导,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

(三)拓展教育空间,提升文化素质

高校应不断拓展教育空间,让学生在更大的社会和自然空间中直接接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实际,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养育。

一要面向社会,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教育。确立“大教育”观念,与社会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各项重大文化庆典活动相互兼容,联教联学。通过当地电视、广播、报纸刊物和网络媒体,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开辟社会课堂,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把驻地革命传统、改革开放成果、人文自然景观融入文化教育,剖析人文传承,增进情感认同。如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深入挖掘内涵,触动学员灵魂。建立集远程教育室、党团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做到教育有阵地、学习有场所、活动有场地。开辟传统文化宣传橱窗,定期展示中国文化常识、名人事迹等图文。

第7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十八报告中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湖南作为湘湖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中伴有重要角色[3]。岳麓书院作为湖南文化的代表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培养了一代代杰出的人物,孕育了湖南特色的文化,激励着一代代湖南人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氛围下,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科教新国”的认识产生了偏颇,导致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造成了现今社会一方面理科知识明显过剩,一方面人文素养严重不足。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意识和精神力量[4]。

二、充分发挥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作用,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5]。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注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注意将“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湖大精神融入团员青年的思想和意识当中,通过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的开展,使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传统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塑造出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先进青年文化,让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了新的积极作用。

1.融入课堂教学。

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岳麓书院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开设专门的课程,鼓励引导大家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让学生感受岳麓书院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让大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推出课外国学课堂、国学讲座、经典诵读等相关教学活动。随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关注,以及新课程的推进演化,学校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上应投入更多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背景下的育人工程。

2.融入社会实践。

挖掘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支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论坛、讲座、征文比赛、校史知识竞赛等多个项目;打造三下乡、文化考察调研、志愿服务活动等品牌活动。使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原有种类,实现在活动策划上的创新;更有利于活动效果的最大化,同时扩大了参与性,增强活动可持续性。其中岳麓书院义务导游活动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活动,节假期间,游客成千上万,岳麓书院的专职导游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次类活动既能缓解书院的紧张局面,方便了游客,又能让同学们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学府的许多典故和底蕴。

3.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围绕“继承”与“弘扬”之间的关系,以青年志愿者与团队力量为整体支撑,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机制。发挥学生组织、团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努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实际成果展示青年学子的才华。千年湖湘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传统文化育人项目的直接精神动力;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自我奉献,自我实现”的思想观念;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项目文化品牌[6]。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广大党员、学生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4.融入理论研究。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深入挖掘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题申报、思政研究等形式提升高校本校的理论研究水平,为高校做好德育教育做出贡献。

5.融入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作为新时代人们交际交往的又一种方式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特别是大学生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新形式,广泛利用BBS、微博、微信、专兼职团干博客、QQ群、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此外,充分利用网上媒体的优势,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从而达到了相互交流,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目的。相信借助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更好的服务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第8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市场竞争;西化;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新基础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控制功能和品牌功能,也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和辐射功能。正因为校园文化能够在促进师生教学、管理学校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化成为了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它不仅作为与改革开放前学校所处的不同的文化存在,而且直接渗透到学校之中。当代学校必须在认清这样复杂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明确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发展意义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

1 市场竞争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由一元向多元发展。人在社会中生存为了提高就业保险系数、求得好的就业岗位与生活条件,人们不断提高学历,获得各种证书。可见“利”在人生价值观中地位的提升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人不能无金钱,人不能不谋利。

人对利的这种追求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与学生,其集中表现是升学竞争的下移、尖锐化和市场化。这就必然导致一些不正当竞争方式的出现,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生活方式的形成,不利于生命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丰富的精神体验。

因此,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所以学校生活的须尽全力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懂得只有提高本身的需求水平和实现需求的能力,才能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人生,为事业、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2 西化对本土文化浸漫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参照系,关注全球性的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强烈的赶超意识和以强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愿望,以及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先进科技、消费生活水平的赞赏、羡慕都使外来文化以顺畅的势头浸漫到中国社会的各方面。

然而这一切在青少年那里是没有感觉到的,他们被新奇、刺激、快节奏吸引,年轻一代赶洋时髦的热情空前高涨,对民族历史、文化、经典、节日和民俗疏远。面对如此的现实,学校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学校教育实现青少年一代文化培根的导引,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关乎民族文化兴旺的大事,是任何国家都会关注,且不能依靠国外文化引进来解决的大事。改变盲目迷信、迷恋国外文化与教育的心态是学校首先要做到工作,而后才能认真对待和承担起文化培根的任务与责任。民族文化的根只有在一代人的心中扎根壮大,才有绵延发展的生命力,这是学校教育不变的使命。

3 现代与传统文化冲突交互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

现代与传统文化的交互和碰撞是今日中国文化生境中十分突出和独特的一个景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同,但它源自历史的积淀。在社会常态稳定发展时期,文化更多呈现的是传统的承继与发现,现代的因素只是局部的起着更新文化的作用。但是当社会进入非常态的转型时期,“现代”似潮水般地涌进,现代与传统就会出现对峙与冲突,并在两代人的显著不同的取向上得到显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当代学校教育如何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互和碰撞中进行以面向未来为导引的新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和教育意义。

从根本上看,学校是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繁衍纵向沟通的重要的机制,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参与当代新文化的创造,为未来新文化的创建培养人才,是学校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民间或办学机构掀起一股“国学”热;政府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民俗节日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期望。这是值得学校关注的现象,也为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社会条件。但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此,而要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的沟通。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并发挥文化创新中的未来导引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求处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处理教育改革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新基础教育”主张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以师生相互在人格上尊重与关爱,在认识上的理解与沟通,在行为上的自主与协同,以及教师的积极导引和学生的主动发展相结合等为特征的,富有教育性的民主、平等、合作、发展的师生关系。

以上从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向学校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同时,也简略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学校所处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文化环境。这种环境一方面以外在于学校的社会存在方式作用于学校,使社会文化影响与原有的学校文化之间产生众多的不一致、矛盾和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它又渗透到学校内部,造成学校内部文化的复杂生态。这是每一个在学校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事实:如学校中育人目标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教师意识中义利关系观念的变化及其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师生之间、青年教育与中老年教师之间价值观的差异、矛盾与冲突;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学科知识价值的判断和实际上的重新定位;校内文化氛围原有打破等等。因此学校要在新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建立新的文化任务,就要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启正。文化复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证券报,2006,3.。

[2] 【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 叶澜等著。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9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红酒 品牌 国产 进口 消费

中国人饮酒消费的习惯历来都是米酒和黄酒,这是与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的熏陶渐染分不开的,此类酒一般在20-40度之间,属于中等程度的烈酒,同时如山西的汾酒、四川的泸州老窖、贵州的茅台酒、陕西的西凤酒、河南的汝阳杜康、北京的二锅头、山东的孔府宴酒等,这些酒也都伴随着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来,直到19世纪末,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在山东烟台创办第一家国产干红葡萄酒企业,广种葡萄园,才使得民族葡萄酒业蓬勃发展,到今天,张裕干红在国内发展成为第一红酒品牌,成为民族红酒工业的骄傲。各地的红酒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长城、威龙、新天、丰收、紫萱、王朝、莫高、云南红、新疆红、吉林通化干红等构成了今天庞大的红酒市场。但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对红酒有一个接纳和适应的过程,就当前国内的红酒消费情况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发达地区消费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消费比重小的情况。由于红酒属于外来饮用酒,在中国人的消费中有着与经济基础十分密切的联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消费红酒已经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特别是在上海,经济基础的雄厚和历史上对外开埠以及西洋文化生活习俗的熏陶,红酒的消费量很大,西化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了全民的共识,红酒亦是主要的消费酒水。但在中西部地区,红酒还没有普及,经济基础的薄弱限制了人们购买红酒的能力,但更主要的还是中西部地区传统文化仍然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白酒仍然占有压倒性的消费优势,红酒的西洋饮酒文化与传统观念浓厚的中西部风俗格格不入。

(二)是在红酒的消费品种上,国产红酒与外来进口红酒在不同地域出现不同的此消彼长的情况。国产红酒一般以其价格低廉,品种繁多作为大众化的消费酒类在市场上广泛销售,而进口红酒一般主要作为城市白领和高收入阶层饮用的日常酒类;从市场上来比较,国产红酒更加普及,在超市、百货商店、饭店、宾馆、咖啡馆以及各类酒业市场中均有销售,且品种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张裕、长城、王朝,也有一般的威龙、新疆天山红、桑葚等,而进口红酒相对价格昂贵,只限于在红酒的专卖店和红酒展销会中大量出售,在超市中只局限于特种酒类柜台,销量普遍不及国产酒类高。这一情况主要在于国外红酒的进价关税较高,进口红酒的价格普遍高国产红酒,还有就是民众对国外红酒的品牌和成分缺少了解,没有大量购买的欲望。

(三)是红酒在城市和乡镇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差别。在城市领域,不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不论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还是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红酒的销量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乡镇、农村甚至是县城,红酒仍然是一种边缘化的酒类,和大城市中人们红酒作为常用酒的情况下,红酒在乡村仍然消费的市场。在乡镇,红酒基本上是作为外销酒类分散到就近的城市去了,只有少数家庭会购买并储存,在许多婚庆或是剪彩以及各种会议的开幕活动中,红酒仍然很少在餐桌上,更多的仍然是白酒,啤酒也只作为陪衬,也许是较为醇厚的口感不合当地民众的引用口味,他们还是习惯于饮用延续了很久的更为传统的白酒,甚至在许多城市中, 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长辈在子女婚嫁中首先使用的仍然是白酒作为宴席的首选,传统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让红酒和白酒并列放置于餐桌上,认为红酒不符合民俗文化中的饮食习惯。因此,红酒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主要是如何去用市场化的导向推动和普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