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数字化经营思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经营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经营思维

第1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基层管理 方式方法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无论做任何事情,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是我们基层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机遇,更多地是一种挑战。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数字化管理的挑战,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在石油企业中,我们要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市场。因此,企业基层的优秀管理方式方法和卓越管理执行效率将给石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当前时期,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在油田企业的基层管理中要如何体现呢?我们可以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呢?

数字化管理是什么?数字化管理就是通过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来收集相关管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型,实现高效、简洁的“短平化”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等都属于重要的过程手段;技术量化、目标执行、行为管理等等则属于工作的目的方式。在数字化管理执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职能不会被消弱,只能被加强。通过数字化管理的运行,决策部门的意图会被真实地反映到生产过程中去,又会被高效率的完成。

1 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有什么优点和内涵呢?

数字化管理的主体因素是人,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它强调的是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要求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任何一个部门或者基层单位的错误信息都能被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极易被发现加以纠正。任何人的工作都需要以数据来说话,而这些数据的来源则是对于相关生产要素和指标的统计。因此只要准确地录入相关数据,则数字化管理就能良好地运行。而错误的信息数据统计呢?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就能被发现。

数字化基层管理是一种简单易通的运行模式,它强调客观公正地反应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加上高新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我们基层管理部门在数据信息的收集、统计、计算和分析过程中事半功倍。因为数字化基层管理更能够贴近油田的经营组织管理,所以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这一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如科研能力、过程控制能力、目标前景预测等等。

数字化基层管理是管理上的一种开创性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我们油田企业的基层管理部门,是这项管理模式推行的基本单位要素。只有相关的基层管理者彻底掌握数字化管理的内涵,那么我们的基层管理必将有一个新的天地。当然,在数字化基层管理的推行过程中,基层人员的硬件素质水平也要不断提高。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每个基层管理人员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的运用。

2 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是一个数据化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随之不断更新进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采用,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众所周知,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是今年才出现的管理概念,也是我们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选择。国外的先进油田企业,如壳牌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在它们的基层管理构架中,数字化管理早已经被彻底的落实。也恰恰是因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所以他们引领了全世界油田企业的发展。

当前时期,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次贷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使的我们的油田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既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不能应对当前的国际危机。在我们油田企业的经营和生产中,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附加值产品。才能使得油田企业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企业思维中,降低成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基层管理要从各个方面来降低成本,因此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就成了油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也是油田企业国际化发展,纵深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油田的井口现场、报警条件、管线运营状态都会得到良好的监控。在这一前提下,油田的安全生产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在油田产品的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关键因素都会得到最大的协调发展、安全运营。相应地,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也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减少。所以在清洁生产中,数字化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数字化油田基层管理的遵循原则与方式方法

在数字化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当前,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构建一种和谐氛围。以人为本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和谐的管理就是管理的和谐。因此,在油田企业的数字化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极力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是解放思想的要求。在数字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管理导向作用,不可以漫无边际地任其发挥。

数字化管理的实事求是原则指的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基层的管理者只有真实地汇报相关数据,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虚假的数据信息,只能对企业产生危害,甚至毁灭这家企业。我们需要在油田的基层部门中推广数字化管理,但是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形式。只有彻底地贯彻和落实,我们油田基层的数字化管理才能良好地运行和发展。

油田在推广数字化基层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充分的调研。以油田的实际工况,做到最佳的优化调整。油田基层管理单位的数字化管理也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我们的目的方式就是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降低单位的消耗。

参考文献

[1] 丑世龙,陈万林.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建立与实践, 2010

[2] 赵爱民,唐元璐.浅谈数字化油田系统在地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2012

第2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在当前的环境下,实现企业的全面数字化手段的经营与管理是企业转型的基础。对传统企业来讲,当前企业迫切需要由IT时代,尽快走入DT时代。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区别在哪里

对大多企业来讲,基本都已经走过了信息化时代。那么对比即将需要走入的数字化时代,与信息化时代有哪些区别:

信息化时代是以商品为中心,数字化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企业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中心是商品,也就是把以往的传统手段管理商品,升级为信息系统管理商品。这在当时环境下,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精准。

但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需要升级企业的信息系统,由以商品为中心升级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一切需要围绕满足用户需求、消费者需求,如何更好的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重构新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体系。

如果说信息化时代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数字化时代将会重点解决的是企业外部效率问题。

信息化时代是以管理为主导,数字化时代是以效率为主导,以数字化提升效率:信息化时代,需要人围着系统走,也就是用信息系统锁定了企业的各项流程,用系统严格约定了企业的流程行为。

数字化时代需要用系统、用数字化服务用户效率提升。数字化时代,系统的指向就是以提升效率为中心,系统的服务目标就是如何有效提升用户效率,如何借助数字化链接、如何借助更多的数字资源,提升用户效率。

信息化时代主要是静态数字特征,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动态化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数字特征主要表现的是静态化的,是时点数据为主体。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企业数字的动态化。能够通过在线化的手段,实现企业数字的动态化链接。这种动态化的数字特征,将会在提升效率、挖掘价值方面产生更大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各要素之间是分割的,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全要素的打通与链接:在信息化时代,总的讲企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数字关系是分割的,是不完整的,甚至有些更重要的数字如顾客数字是缺失的。数字化时代一定要借助互联网的连接手段,实现企业各要素之间的数字化链接,打通企业全链路的数字化链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数字化链接。通过这种链接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信息化时代是PC承载,数字化时代将呈现明显的移动化特征:信息化时代是主要依靠PC承载的系统模式,在数字化时代,将主要转化为移动模式的系统特征。这种移动化的系统特征,将会使用户的使用效率得到更大的改善。

数字化时代将打通企业软件与各种智能化硬件的连接:在数字化时代,将通过各种智能化硬件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并通过各种智能化硬件,更好地帮助企业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企业要在哪些方面实现数字化

目前,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运营是当前转型的重要基础。未来企业实现效率提升、模式创新的的关键基础在于首先需要搭建完整的企业数字化基础。

但在目前时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照搬、模仿,需要结合自己的行业实际、企业实际,结合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对数字化的理解创新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当前,要在以下方面实现数字化:

用户(顾客)的数字化:当前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必须要实现用户(顾客)的数字化。

用户(顾客)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在企业由产品主权时代走向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新环境下,企业转型数字化,首先需要实现用户的数字化。

所谓用户的数字化就是完成用户注册,为用户建立账户体系。把以往企业与用户之间没有链接、没有用户信息的失联关系,转化成一种实时链接、实时交互、可触达的新关系。

实现用户数字化的经营逻辑是企业必须要转化传统经营思维,需要转化由经营商品走向经营顾客。有效经营顾客的基础是要实现顾客的数字化。

实现了用户的数字化,可以建立用户的可链接,实现用户信息的全纪录,并可借助相关账户体系实现用户画像,结合用户画像实现营销的直接触达与精准。

产品的数字化:要用产品的数字化,把产品变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数字化入口。要借助数字化,打通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把产品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更好的匹配。

订单的数字化: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把企业的订单模式有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变为数字化平台订单模式。

企业的数字化订单将为企业改变交易效率带来重要帮助。在互联网环境下,未来的交易模式将主要是数字化订单模式。

同时目前分析,只有这样的数字化订单模式,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小众化、分层化的市场特点,也才能适应当前多元化的终端环境。

通过这种数字化订单模式将会去中间化,改变交易效率,降低渠道成本。

交付的数字化:在未来平台化的环境下,企业的物流交付必须要适应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方式,更要体现更快、更近、更便利的的交付效率,还需要体现开放型的物流体系,能够实现对用户交付的全链路的可视化、数字化开放。

企业需要实现物流交付环节的数字化。以数字化、平台华交付方式,提升交付效率,适应新的环境需求。

营销的数字化: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是以数字化的线上营销模式为主体。数字化营销模式,不论其在营销方式、营销效率、投放效果等多方面,对比目前的传统模式都是无法比拟的。

企业运行的数字化: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行的基础,要实现企业整体运行的数字化。要构建企业完整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要通过企业运行的数字化体系,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能实现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资源的打通与连接,以数字化整合各个关键要素,以数字化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重构企业模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模式的深度变革。核心是由以往的以商品为中心,注重内部环节,转型以用户为中心,企业可以开放性的对接各种外部、内部资源。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包括企业的产品模式、营销模式等一切需要围绕以用户为中心,彻底改变以往的企业为中心、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然后把这种模式,用数字化的关系表现出来,用数字化体系支撑企业新的模式。整个的模式重构,需要以新的模式转换为基础,以数字化体系做支撑。

构建完整的数字化前台、中台、后台体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搭建完整的数字化体系,重点体现小前台、强中台、大后台的系统特征。

小前台:重点体现以数字化体系支撑的前端用户的便利性、智能化。增强用户的便利性、提升用户体验。

强中台:重点是打通所有要素之间、环节之间的数字化链接,通过数字化增强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把以往没有链接、缺乏关联的数字关系,通过中台体系,形成系统关联,特别是把企业的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订单信息、交付信息、营销信息等形成完整的串联。发挥出更强的数字化价值与能力。

大后台:重点体现的是提升企业的系统运算能力与效率。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等支撑企业的系统处理能力,使企业的整体系统更有效率、更智能化。

第3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一、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含义

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收集、鉴定、整理、保管、传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信息化管理,实现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询、借阅等功能。它的优势包括以下:第一、扩大经济效益。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快捷,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造成的纸张和人力的浪费。第二、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第三、方便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具有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大量存在,使档案具有了开放性、检索性,可以使档案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企业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要求

企业档案数字化所要实现的就是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服务,他的主要目标是,第一、解决传统档案的存储问题;第二、企业通过创建自身网络平台,使有效意义的动态链接成为可能;第三、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使档案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最大的利用价值。

企业档案数字化有如下要求:

一、科学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应具有科学性。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档案的分析、筛选,确定数字化范围。对档案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优先对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档案,用户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

二、系统性。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时,只有系统地、连续地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无论对档案的来源,还是对档案内容的内在逻辑,都应保持档案外在的连贯、完整与内在的有机联系。

三、企业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

档案数字化工作,不是简单的档案扫描转化问题,而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量大、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软件研发、流程设计、标准规范、量化管理等方面均需要进行相关的论证。

第一、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服务意识。

企业领导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力颇高,所以对档案数字化工作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落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档案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数字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档案管理的主动意识,提高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及服务意识。

第二、加强档案人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

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职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技巧。除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引进精通信息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使之成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坚强后盾。基于此,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团队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技能,而且为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要科学确定企业档案数字化的范围。

库房的全部档案数字化,是理论上最彻底的数字化方案。事实上,对于库藏较大的档案馆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哪些应该数字化、哪些不需要数字化、哪些急需数字化、哪些需要数字化但可以缓一缓,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和规划。

作为企业档案馆应以利用需求为导引,结合公司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优先数字化利用频率高、具有企业经营与管理特色、最为珍贵的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提供利用,企业档案数字化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服务利用展开,如果偏于此,则不利于体现档案的真正价值,也影响档案数字化工作效益的发挥。

第四、要高度重视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标准化研究。

企业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可以从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三个层面来研究制定和推行。从简单的标准化向科学、精确的标准化,从孤立的标准向标准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从单个标准向标准体系发展,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但目前看,企业档案数字化标准化建设还处在简单、孤立、单个的状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软件开发、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还很不完善,还亟需加强研究。

第五、要充分发挥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效益。

效益是一切社会活动所追求的基本目的,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同样要注重效益。提高数字化的效益,就是要在提高服务利用上下工夫,就是要把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尽可能地用起来,使数字化成果真正产生价值。当前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档案(数据)的鉴定、应用系统研发和安全体系建立上,确定了开放的数据、拥有了超强的应用系统、建立了完备的安防体系,数字化档案信息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档案数字化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第六、要切实保证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

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涉及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三个方面。实体管理就是加强档案实体流动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档案实体的绝对安全;信息管理就是做好档案内容的保密工作,严防失泄密。数据管理主要是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被盗、更改,消除电磁辐射、非法下载复制、病毒侵袭、系统崩溃、硬件损坏等不安全因素。上述三个方面,必须综合管控、不可偏颇,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实施阶段

在数字化工作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统筹规划是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关键。

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工作的全局出发,从档案利用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务实地制定出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又是一项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必须加强统筹,确保各部门的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数字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保证质量是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必然影响到整个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如前处理要数据准确、标识清楚;扫描要维护档案原貌,符合质量标准;光盘刻录要格式正确、内容完整,能够独立浏览和检索等等。只有对数字化工作的所有环节和流程实施有效监控,才能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

第三、技术保障是提高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效率的依托。

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必然对硬件和软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扫描仪等硬件配置低、性能不稳定,影响扫描的速度和质量;软件功能越强大、操作越简便,质量就越有保证,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第四、科学管理是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有序发展的保证。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有力保证。

1、要积极探索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优化数字化工作流程;

2、根据任务需要,适时调整各环节人员比例;

3、应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全程监控和自动统计;

4、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责;

5、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4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1.1数字化电网概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电压等级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些现状都导致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运行管理时,必须依托于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来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可观测性。随着数据采集、网络通信、电力电子、自动控制、智能仪表以及GPS、GIS、RS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完善,给数字化电网的构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和保证。目前,市场上运行的数字化电网,其内容大体是:采用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的电网数据信息技术(包括采集、分析、整合、优化等),进一步的实现电网建设在设计、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数字化。同时,从电力企业的全局出发,通过计算机、先进传感器、网络通信、GPS、GIS等先进数字技术的保障,进一步的将电网工程的相关资源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和统筹,从而更好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电网企业同供电需求、用户要求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2信息化企业概述。所谓电网信息化企业,就是依托于数字化电网为技术核心,所组建起来的一个高效、经济、可靠运行的整体经济实体。信息化企业的构建,即是在现代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将数字信息技术当作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建立起能够覆盖企业整体经济管理活动的、规范的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构建相应的数字化信息模型,从而实现电力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推进企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及企业内部。

2数字化电网以及信息化企业的构建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力企业要想实现数字化电网及其信息化企业的构建,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2.1进一步加强网络通道构建。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各级电力网络主要包括直管县市电力网络、代管县电力网络以及企业城域电网所构建而组成的。虽然,目前城镇和农村的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基本改造完毕,但网络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仍然同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电力部门和企业在未来建设发展阶段中,必须要进一步的强化网络通道,优化光纤环网,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电力传输速度较低的线路进行更新和提速,同时加强各地域间、各企业间的电网联接和疏通,从而实现各级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单位的整体入网,进而为电网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2积极构建电网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构筑数字化信息电网企业的软件基础就是一套完善、系统、规范的电网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因此,各级电力企业必须科学建立和大力健全电网信息服务平台,为平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以确保电网企业在计算机、小型机、服务器以及其它数字网络设备上的足质足量。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专业化的数字信息人才,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养,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知识、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从而更好的保证电网信息平台的顺利构建。此外,电网企业还要加强构建Domino办公自动化系统、Windows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数字信息平台,从而不断提高电网企业在开发、应用、运行、经营等各个方面、各个类别的数字信息管理。

2.3积极应用配网GIS系统。在电网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配网GIS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在各类电力业务流转方面的实时性监控,并能够对违反电网运行规定、标准和要求的业务流程进行自动的重置、回收、回退、作废以及删除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能够随时对电网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网络巡视,并及时的对电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问题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设备检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从而确保了整个电力网络系统的顺利、正常运行。因此,各级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大对配网GIS系统的采用和推广力度,构建统一、综合、全面、系统的电网配网信息服用管理平台,提高电网配电网运行的可视化操作、数字化跟踪以及信息化管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规范化、网络化、系统化和信息化。

2.4加强电网企业现代首席信息官制度的落实。现代首席信息官制度时现代信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人事管理方面的保障制度,是确保电网企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必须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现代首席信息官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并修订、完善和优化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从而真正发挥其在现代电网企业中的领导作用,促进和推动企业管理层经济的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更新旧理念,创新企业经营模式,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电网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第5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

一、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法

解决思想问题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认清当前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转变审计思维,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努力适应新变化。其次,确定“一二三”工作思路,即:制定一个规划,分三步走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审计思维的转变,二是审计手段的转变;打造“三个一”建设,打造一个数字化审计平台、建立一个数字化审计机制、锻造一支数字化审计队伍,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

(一)制定一个规划

结合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步调,制定“三步走”数字化转型规划。第一步,试点阶段:试点积累获取经验可选择一些比较成熟、具有大数字特点的业务尝试开展大数据审计。利用审计信息化平台、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等开展数据式审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有效加工、分析和把控,得出线索、疑点或预测结果,实现“灵活机动”“精确制导”“准确出击”,以提高审计效能,积累审计数字化转型经验。第二步,推广阶段: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按照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变革审计流程、建立新的审计制度办法,可考虑设置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大数据分析监测、项目实施及现场核实取证等部门。“大数据分析监测”部门利用技术手段,采用审计模型及分析工具,负责对大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及预测,找出审计线索,为项目的建立提供支撑,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项目实施及现场核实取证部门负责对已建立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大数据分析监测移交的审计线索进行现场核实、反馈和取证。各个内设审计部门,按照分工建立相应的职责,制定符合数字化转型的审计流程和操作手册。利用大数据优势,从实质上完成数字化转型,大幅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价值。第三步,全面运用阶段:完成审计数字化蜕变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的审计架构下,开阔审计思路,端正审计态度,创新审计思维,全方位实现审计数字化转型,使所有审计工作“互联网化”“数据化”“职能化”,实现真正意义的审计数字化转型。

(二)积极实现两个转变

第一,思维的转变。面对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金融科技的普及,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审计思维,适应科技发展的大潮。当然,有了好的审计思维没有好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也是惘然,必须借助新技术,实现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变革。第二,审计手段的转变。实现审计手段的转变,可从三个方面开阔视野:一是面对大数据和金融科技,调整传统的大海捞针、人海战术、随机碰闯的审计思维、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模式下的数据式审计思路、逻辑判断、分析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洞察发现力和数据分辨力。二是引入灵活和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数据分析工具,如尝试应用聚类、关联分析等技术方法,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创新审计思维。三是坚持审计为经营服务、为业务服务,从优化流程、堵塞系统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制度等方面开阔审计思路,发挥审计和内控换位思考的优势,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咨询和智力支持。

(三)打造“三个一”建设

打造一个数字化审计平台:按照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数字化审计信息平台,使其满足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监控、大数据审计的需要。实现数据分析机器化、专家化、智能化;监控预警模块化、自动化、实时化。建立一个数字化审计机制: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还是制度、流程安排,以及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数字化特性。只有机制上顺应了数字化审计特性,审计的内生动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锻造一支数字化审计队伍:实现审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人才,必须培养和锻造一支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更懂大数据的审计专业队伍,为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保障。大力培养数据分析师,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不仅积极鼓励老审计人员更新知识、提升水平,还要积极引进信息化审计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只有从激励机制和晋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处理防风险、防案件与管理审计的关系

由于大数据审计具有点、线、面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对防控风险、揭示案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从管理审计角度看,大数据分析可为管理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从数据的视角看待问题。但在利用大数据审计时,由于数据的完整程度、时间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审计向数字化转型期间,尤其是初期,还要结合管理审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部分现场审计,以补充其不足,使风控案防的有效性、实时性、智能化水平与管理审计的针对性明显得以提升。

(二)正确处理数字化审计项目的组织落实、数据分析结果与审计取证的关系

由于数字化审计的新特点,过去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尤其是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利用、现场审计取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要针对数字化特点,加快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分析流程和方法等方面的适应性变革,制定标准化审计流程、实施符合数字化特点的质量控制,建立审计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审计机制的变革,推动传统“专家经验判断”向“数据模型分析”模式的转变,提升审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6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由于营销工具的数字化革命使得更多的定制化产品、服务和促销信息得以实现。这也就使得市场营销者需要真正建立和维持与顾客的关系。同样数字化技术也使消费者可以更容易且更有效地寻求到更多关于产品、服务、价格的信息。

一、数字化革命导致消费者行为明显变化

(一)消费者比以前拥有更大的权力

消费者能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更多的商品信息。如对于正在考虑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他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先前购买了该商品的消费者的相关评论,只需点击按钮就可在在线零售商的网站上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比较,还可以加入“虚拟社区”来分享某些人的共同兴趣。他们充分应用“智能”来寻求产品或服务的最佳价格,对各种营销提供物进行出价,绕过分销通道和中间商以及根据他们家庭生活的便利全天候地在全球购物。

(二)市场营销者比以前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信息的数字化使卖方可以定制他们出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以一个可观的价格将它们卖出去。这也使市场营销者定制面向大多数消费者的促销信息。例如,亚马逊(Amazon.com)向已购图书的消费者发送个性化的电子邮件来预告最新出版的图书信息;这些建议是基于目标消费者的兴趣而给出的,而这些目标消费者又是根据他们先前的购买情况而区分的。类似地,一家网上药店也在变换着当回头客再次访问网站时所见到的产品陈列形式。如果买者先前的购买表明他倾向于购买全国性的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品牌排列的产品展示。如果买者先前购买的产品大

部分属于处理品或者商店自有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照价格和折扣品分类的产品展示。

(三)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瞬间性

传统的广告方式是单向的,市场营销者在大众媒体上投人大量的资金以期接触到大量的潜在

消费者,然后通过未来销售量或者市场调研来衡量广告信息是否有效。数字化沟通则开辟了双向交互式的交换,这样消费者可以通过点击网站上的链接或者离开这个网站等方式来对市场营销者传达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迅速衡量促销信息的有效性,而不是依靠那些滞后的、通过收集销售信息而得到的反馈。市场营销者可以追踪消费者在线的行为,通过要求消费者在享受网站的特性之前先进行注册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来收集信息。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有效而又廉价地构建与更新他们的消费者数据库。

二、数字化革命与消费者行为变化正在颠覆以往的营销思维方式

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载体的广告模式效益日渐下降。广告边际效益递减的主要原因产生于媒体和信息的多元化,大流量的信息导致了消费者信息接收中的零和反应;与此同时由于以承诺和创意为特征的广告,企业和品牌在广告创意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广告可信度大大降低;再加上一体化的市场格局,使得众多的品牌在共同市场上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信息干扰也减少了消费者的认同度。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普遍报有怀疑心态,品牌忠诚感降低等。营销环境的数字化革命表明:作为一度最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工具电视和报纸的作用今后会大大衰退,而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网络营销将成为更为有力的市场营销工具。数字化革命把缺乏鲜明个性的大众细分为存在各种明显差异和高度相关的目标市场成为可能。面对数字化和消费者行为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的颠覆性思考对今天营销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要学会了解消费者的真正行为,他们是新的消费者还是老消费者,他们是如何消费?需求有什么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在财务效果上进行有效评估。简单地说,比如这个消费者可能让我赚更多的钱,在财务上来说他是重要的客户,然后把消费者进行区分,对每一种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更加详细的量化分析。

其次,学会把营销信息有效地传播到目标消费者的脑海中去。当然不仅是需要传统的广告,因为大家一般对广告都有一些成见。关键是要告诉消费者,经营者通过数字化革命所创造产品和价值与消费者交换,能最大限度地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这些在网络营销正成为现实。

再次,数字化革命要求经营者一定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要学会评估一下你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每一种类型的消费者所做的投资是否值得。这就需要通过构建数据库为经营者提供方案,提品,还需要将一些讯息触及到目标消费者的脑海中,简言之,我们要强调一个概念就是消费者在帮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产品在帮我们创造价值。

上述观点表明:面对营销环境变化,经营者应将消费者从营销目标变为企业发展价值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消费者就从局外人变为企业自己的人。也就是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于一个大的合作范畴之内,共同谋求各自的利益,共同发展,相互依存。这一全新“双赢”式营销理念,意味着未来营销将不再是如何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是如何去影响品牌关系利益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面对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思维构架,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所有价值链上的环节或部门都要学会从目标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思考营销与传播。这样也许更能够帮助企业考虑到消费者的层面,让整个企业都来考虑营销的问题,而不是某个部门的事。

中国的营销进程经历了从生存之道到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但从营销学角度上来说,我们的营销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比如管理者常问员工,今天你做什么了?他们通常会说,我做了这项事情,签了一个计划,签了一个合同,这些都是有用的,但更具挑战或价值的问题是,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结果,你做的事情对公司特别是对消费者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对于这些我们经营者确了解的很少。

第7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 应用 实践

1 自动化在油田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的油田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员工及时有效完成相关任务,需要大量生产、安全、技术、培训等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建成了班组、井区、作业区和厂部四级管理网络,管理链条较长,管理区域范围大,导致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制约油田快速发展。

为此,必须探索适应大油田管理的运行机制,摒弃传统的依靠人盯人、地毯式的检查和单纯的行政命令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实现企业运作的决策程序化、权责明晰化、业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控制过程化,达到生产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受控、有序、准确,切实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自动化”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2 自动化采油厂

“自动化采油厂”是应用自控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将生产、安全、科研、人事、经营、企业文化等整合到同一平台运行,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实现采油厂跨区域、跨领域、高效率的管理。

3 自动化采油厂运行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是油田管理的一次革命,不仅需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应用好,需要配套相应的机制体制,需要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动上保持一致,做好两个保障: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

3.1 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1)加强设备维护,做好故障原因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降低设备故障率;分析制度化,结合开展专项研究,确保前端设备平稳运行;完善维护体系建设,培养自身维护力量,确保各项系统长久稳定。

(2)完善站控系统功能。站控系统是前端数字化应用人机交互的窗口,是数字化管理的核心,随着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完善、拓展。

(3)保障网络安全,为了更好的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畅通、强化数据安全,从链路畅通、设备管理、数据安全三个层面严密布防,提升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助推数字化管理。

3.2 完善管理体系

3.2.1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

油田自动化管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程,领导从自身做起,率先应用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部署工作,检查指导,督促完善,统一思想。

3.2.2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为了全面推广数字化管理,使全厂干部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数字化操作技能,从一线员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三个层面强化培训。

3.2.3健全管理体系,确保体系运行顺畅

建立了“厂-作业区-生产单元”三级管理体系,界定了各层级工作权限,明确了岗位职责。建立与机关部门、作业区、基层管理单元之间应用效果、信息反馈、维护考核、问题整改等沟通机制。

3.2.4完善工作机制

结合生产实际,重新制定了自动化采油厂的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党群管理等业务新制度,完善调整了自动化模式下的各单位、各部门岗位职责,编写了自动化采油厂工作流程、运行权限及考核标准,建立了信息工作督察组,补充了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优化调整了岗位人员,精简了程序,提高了效率,逐步实现采油厂由传统的岗位管理向自动化管理模式下流程管理的科学转变。

4 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效

4.1 推动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形成,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运行效率

通过油田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彻底改变了油田传统生产管理方式,构建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撤消了传统的井区、班站设置,减少了管理机构和层级,缩短了管理链条,实现了生产岗位、工种的大幅度减少,单位用工数量的大幅度下降,为油田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和管理保障。

4.2 强化了生产运行协同调度,提高异常情况处置效率

通过网络办公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生产动态分析、日常安排、工作进度、产量监管紧密衔接,加大日常产量监管力度,突出问题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置,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生产运行方式。

4.3 完善了安全环保远程监控网络,成功实现了风险预警管理

通过成立厂、作业区、基本生产单元三级预警监控体系,完善了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利用井站视频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集输管网监测、车辆GPS监控等数字化监控手段,及时分析、处理报警信息,强化了安全环保管理,避免了生产事故发生。

4.4 改变了技术管理方式,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报表自动生产、油井工矿自动诊断与提示,利实现生产与报表同步进行,改变了传统人工录取技术资料滞后、不准、不全等现象,让更多的技术人员从资料收集整理转向了技术研究,有效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4.5 实现了油区综合治理精确打击,改善了油区治安环境

建立油区综合治理指挥中心,构建了保安大队、作业区、应急班、基本生产单元四位一体的网络监控体系,充分利用井场站点视频、红外线闯入报警和电子路卡等 “天眼”的优势,超前预警,快速出击,精准打击,有力震慑了犯罪,改善了油区治安环境。

5 几点认识

油田自动化管理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各方面进行积极变革,适应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时的应用和普及:

(1)要做好采油厂自动化管理,需要全体人员首先在观念上进行转变,真正认识到自动化管理是采油厂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2)自动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完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需不断加强前端研究、完善各级平台功能,调整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3)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必须以积极、完整、彻底改革原有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为有力保障,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效能,才能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8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媒体转型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媒体数字化的发展机遇

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是由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的特征,它们集传统媒体优点于一身,并增加了海量、及时、互动、精准等优点,突破了单向的传播维度,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读者兴趣、终端界面形成细分化服务市场,同时注重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这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求新、求变与新媒介合作,寻求自己的新媒体发展战略,谋求数字化生存和跨媒介发展。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互联网是补充品而非替代品。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主要的传统媒体的覆盖面。来自数字化媒体的竞争使得传统媒体在编辑预算和内容上面临严峻挑战。但是这一竞争所带来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供应商

受众真正需要的是内容。人们订阅报纸,在报纸上寻找的是内容;人们登录网站,在网上寻找的也是内容。而受众通过什么载体,到底是纸质的载体还是网络的载体或是手机的载体来寻找内容,那只是载体的不同。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网络媒体嫁接,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与徘徊。“嫁接思维”要求传统媒体顺应发展潮流,树立数字化战略意识,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制高点。“嫁接”的关节点在于:内容为王,实现多渠道传播,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

3 学习国外成熟的报刊网站的经营模式

一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以原有的媒介内容为主体,扩张和包容新的信息量,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二是众多媒体联合经营一个大型新闻网站,但内容相对独立,将传统媒体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它是一个链接各报刊网站的通道,更是一个把信息进行综合分类与深加工整理的加工厂;三是一家或数家传统媒体与其他网络服务商联合,经营专业性网络信息服务,这样,可以为传统媒体业开拓各种类似中介服务的新商机。

4 数字化创新进行品牌延伸

数字时代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内容,因为内容的采集、核实、归类、分析都是报刊等传统传媒的优势所在。静观10 年来的网络传播,其新闻几乎全部来自传统媒体,网络的海量信息不过是传统媒体信息的汇集。特别是在中国,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报刊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网络扮演的角色是二次传播。而传统传媒拥有专业水准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策划、编辑、记者队伍,他们在大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和强大的社会动员和影响能力。这是传统传媒的生存基础,也是传统传媒向数字化进军的创新基础。

要实现传统传媒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一是挖掘资源特质,延续传统传媒的生命。进一步“养活”对传统传媒情有独钟的受众,拓展的产品应当有:以深度的解释性报道为主的报道;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类报道;以提供资讯和广告服务为主的免费报道。二是生产数字化产品,促进传统传媒在生产方式上的彻底转型。从目前国内外的探索看,已经成熟的数字化产品主要有:在线新闻,即通过网络进行即时新闻;网络报刊,即把编辑成型的报刊省去印刷环节直接通过网络传播;手机报刊,即把报刊内容直接传送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三是多品牌延伸,使传统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品牌延伸的方向包括:通过网络开展音频视频业务;介入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图书、期刊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向电子商务延伸;向其他领域,如会展经济、中介服务等延伸。

5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表现方式――国外报业的转型实践

5.1考虑读者兴趣

《泰晤士报》网络版在向网民推出“最受欢迎的文章排行”时,采用“最多E-mail推荐”、“最多博客引用”、“最多搜索的关键词”这样一些统计指标在网络版的主页上,也有三个排行榜:“最多阅读”(Most Read)、“最多评论,(Most Commented)和“最大惊奇”(Most Curious)、显然,前两个排行榜是有客观依据的,而“最大惊奇”的依据是主观判断。有两个记者专门搜索和挑选这样的故事。选择标准是:一要出人意料;二要特别有幽默感、有趣,对报纸是个补充,因为《泰晤士报》是很严肃的报纸,一些有趣的事登不出来,网络版则可以做报纸所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三要有影响力;四要有视觉冲击力,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短片等,声像信息是纸媒介所不能表达的,这也是网络版的优势所在。

5.2报网融合,新闻标准保持不变

比如《泰晤士报》网络版要把读者链接到别的媒体,一定是链接到和《泰晤士报》差不多的大媒体。链接是有标准的,必须链接到可靠网站,可以证实的内容链接的内容是否符合这些标准由编辑决定,这和记者采写新闻时必须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辨别一样,网上信息太多,必须运用新闻专业标准进行取舍。归纳起来,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要符合集团文化,还要经过编辑的专业判断力考察。

第9篇:数字化经营思维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 艺术 发展 应用

1 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文化巨大发展则遭遇了西方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跨文化传播体系中又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发出了召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新媒体艺术形式就应运而生了,并且因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新科技的支持,随着摄影、电影、影视、录音技术在20世纪初期的出现,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应运而生。尤其是计算机与互联网在70年代出现后,艺术家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创意,比如利用计算机绘画作品。成功的案例就是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电子版“清明上河图”的视频投影数码艺术作品。另外,现在一些国外艺术节上备受青睐的3D建筑投影艺术,就是将视频投影与建筑结合,从而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

2 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它的外延所涵盖的范围还不够明朗,它的内涵也存在争议。但是,依然不妨碍它将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因为整个人类社会都逐步正在进入“数字化生产”的时代。

因此,我们需要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产生发展的原因,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受时代生产力、数字信息技术、新媒体的渗透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研究整理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以及它的具体呈现形式,分析其与传统艺术和传统美学的关系。数字媒体艺术,就像一枚三棱镜,观察者的观察角度不同,折射出的光芒也会不同。在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时候,特定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专业角度这些是必要条件,从而进行纵向的探索性研究。为了更有效的对这一新型的艺术设计形式做出系统而严谨的整理、归纳,并揭示其艺术特色与发展规律。应该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异同,进行横向的交叉与整合。利用市场与社会实践调研的方法,对一些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并融合艺术设计的共同规律进行综合性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基础上,把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它由艺术层、科技层、媒体层、应用层相互交叉构成,包括广泛的商业设计和大众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作品呈现的多态性、创作工具的数字化、表现题材的广泛性、作品展示的交互性特征。其具体的呈现为:影视艺术、合成艺术、网络艺术等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并通过与网络媒体的结合迅速广泛的传播;最后与智能软件结合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就是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主流将是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将带来艺术创新的新思维和新视野。

3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3的媒体正在使用数字策略,在硬件方面开发了移动端App应用程序,在软件方面制定了数字新闻政策,例如在第一时间通过数字渠道优先突发性新闻,以及要求记者针对同一则新闻准备不同的版本,以便在不同平台上。另外,有超过1/5的记者会经常在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Youtube、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寻找新闻线索。

易思闻思公共关系咨询副总监Kelvin Chen表示,“如果数字化趋势持续加速发展,那么我们至少会看到以下两方面的变革。首先,移动设备上的触屏界面让媒体和传播行业不得不思考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呈现故事,例如对图片、大数据和文字重新编排,让他们更具有交互性,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其次,新闻生产将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在移动屏幕上的‘短快频’和转发,确保实时消息的及时性,另一方面通过传统的新闻渠道,例如纸媒、电视和门户网站进行深入报道。”

数字媒体的优势是,通过彼此间技术和服务的互联,能够低价、高效、简易地满足使用者即时即地享受所需信息的要求。在新媒介具有了这种植入消费者日常工作生活的技术优势之下,广告行业必然就以这种特性作为其经营理念,才能最大程度上顺应媒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而获得发展。广告公司的广告经营模式也在随之转化。

广告公司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应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在这种广告理念下,广告公司的经营模式变得多元化。UGA(User Generated Ads)成为广告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UGA的传播形式多样,传播的渗透性强。在SNS网站兴起的当下,社群好友间的病毒式传播、媒体口碑传播的优势,是传统媒介远远无法企及的。用户的高卷入度和高参与度,使得品牌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以视频网站为例,虽然当下盈利模式不被业界看好,但是视频网站无疑被视为富有前景的广告空间,硅谷分析师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内,视频网站的传播价值会被彻底开发,其盈利当量将完全超过当前任何一种数字化媒体。视频网站这种媒体具备媒介终端的逆向生产功能,以及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受众所创造出来的内容空间具有了聚集注意力的功效,成为潜在的广告空间,所以受到众多资本新贵的青睐。此类视频上传网络充分调动了融合终端的内容逆向生产能力,广告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独到的内容资源,拓宽自身优秀广告作品获取渠道,坚持广告产品创作和的模式优化转型,获得竞争优势。

4 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传播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是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产生的必要条件。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的基础上,把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为一体,在一开始就表现出魅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内容产业,凭借科学技术,图像、影像、互动的媒体内容正在取代过去以文字为中心的媒体内容。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数字信息传媒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这种跨媒体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现今这个世界,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这个世界,而艺术和网络的结合就衍生出来了数字媒体艺术。从很早开始,日本就以低廉的价格将经典动漫片贩卖至我国,一批日本动漫影像占据着我国儿童片大半市场,比如铁臂阿童木、一休、花仙子、机器猫等。这些动画片中夹杂着大量日本文化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通过动画片的方式在我国得到大量的普及。也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小孩从小就开始被“洗脑”,所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许多的“哈日族”。

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虽然近几年有了一些进步,慢慢的开始占据一点市场,但还是离可以传播中华文化有很远的距离。而且我国的动漫片也很难进入海外市场,除了自身技术水平的缺陷外,作品的创意能力也不尽人意,进驻海外市场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路程。即使如此,数字媒体艺术依然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翠.浅析数字技术在电影上的应用[J].剧作家,2011(04).

[2]程家星.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3]于明刚.论数字技术与雕塑艺术的关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8).

[4]颜纯钧.从数字技术到数字美学?[J].电影艺术,2011(04).

[5]李然.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浙中地区的发展思路[J].大众文艺,2011(12).

[6]陈慧云.数字化背景下的装饰艺术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1(14).

[7]张梦晓.数字技术与影视创作观念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13).

[8]郑良斌,程明智,刘华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能力探讨[A].第一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规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