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第1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设计教学;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民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如何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当代大学生在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接触与掌握也就成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加大民俗文化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不仅要提升理论课堂授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还要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使民俗文化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活动让学生打开一条通往提升民俗文化素养的通道,让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

一、充分认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从大处讲,文化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还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小处讲,文化与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是党的十为何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1] 文化不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还要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因为文化“引导我们构想真正的人类完美,应是人性所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完美,是社会各个部分都得到发展的普遍的完美。”[2] 就个人而言,我们人性的所有方面要得到完美的发展,就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尽善尽美;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的各部分要得到和谐发展也要依靠文化的力量,全面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生活在文化营造的氛围中。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越来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苏蔓 就曾指出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还认为民俗文化承担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及具有审美等功能。除上述功能外,民俗文化还具有一如尹伊君 所言的下述功能:社会认知、启蒙教化、道德规范和心理调适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俗文化中,我们有时将倚重民俗的道德约束力,由于“民俗在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3] 因此,人们通过民俗文化所产生的约束力,在生活中按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使人们在自己的心理和周边环境之间找到平衡。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民俗文化必将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难以割舍,只有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才能获得健康、持续地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习俗与文化的总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民俗的也就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审视我国的民俗文化,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

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又极具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要适应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我们是要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我们不能忘记的前提是:我们的文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就是我们的特色,民俗文化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应该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得到重视。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是盲目照搬照抄,更不是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是要择其利而用之。我国的美术专业院校、艺术研究院、高校中的艺术学院及艺术系中基本上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受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呈上升趋势。而他们的整体文化课基础令人堪忧,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民俗文化素养已刻不容缓。

强化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地位,增加民俗文化的教学比重。要强化民俗文化在课堂中的地位,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民俗文化重要性的意识,学生只有从心里上重视我国的民俗文化才能使它在这一阵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民俗文化的比重要加以体现外,在学生实习方面也可尽可能多地安排对民间美术的考察。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诸如剪纸、刺绣、蜡染、陶瓷、泥塑、年画、漆器等的考察,让学生了解每种民间美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其次,要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在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学生通过造型语言的学习对我国集体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所认识,同时认识到我国人民对民俗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色彩结构既是物理上的视觉结构,更是精神上感觉的一种体现。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符号作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含义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形式。红色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的流行色,就是因为它象征着红红火火和美好的前途。因此,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加以学习和运用,可以提升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素养

让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成为提升当代大学上民俗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当代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大都有了自己的“专业”或“方向”,而且随着“专业”越来越细,“方向”越来越明确,大学生所学课程也日趋精细化,而对于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涉猎也就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偏食”。如果不是主修文学或文化专业,能够了解到的文化知识和理论也就相当有限了。艺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本来文化基础就较弱,再加上读大学时很多学生自身对理论课程的不重视,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就更为欠缺。对整体性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加大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力度就成为大学生了解、接受民俗文化的关键一环。强化大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力度有助于他们从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4] 我国的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因此,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反映形式。它承载的是民俗的观念,反映的是民俗的文化。因此,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文化的形式、意义及重要性,才能在潜意识中去重视它,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从这层含义上说,加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力度是提升他们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而重要的途径。

要培养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如何培养他们综合的人文素养就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让学生了解、接触、掌握、运用民俗文化,使他们在接触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观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康庄大道上,对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包括当代的大学生。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绝不等同于对西方文化的简单接受,而是在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来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同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习、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 韩敏中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10.

[3] 钟敬文. 民俗学原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3.

[4] 张紫晨. 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 18.

[5] 唐家路. 民间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随想[J]. 设计艺术, 2002(2): 26.

第2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1.辅助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民俗成分,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高中语文中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如鲁迅作品中就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渗透,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极度迫害,揭示了腐朽黑暗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其中还引入了“捐门滥”这一俗语,其实它是一种封建迷信,现代人早已将它抛之九霄云外,但在当时柳妈的这个词分量却极重,甚至影响着祥林嫂的一生,如果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没有了解,就很难体会到祥林嫂当时的悲惨处境,学起文章来也就索然寡味。

2.拓展知识。

民俗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科学信息,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语言方面,如古诗人喜欢借“杨柳”一词来抒发离别之意。其中“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以“折柳相送”以示留念,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又怎能懂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对情人的难舍之情。在礼仪禁忌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礼仪、禁忌,如果学生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某些文本。如小说《边城》中塑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民俗画卷,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湘西特有的“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习俗,与汉族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截然不同,这显示了一种纯厚的湘西风土人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边城》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优美、自然。

3.德育作用。

民俗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如《三字经》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又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体现了主人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可贵品质;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勉励年轻人要珍惜光阴;如“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人们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还有卧冰求鲤、铁杵磨成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将民俗文化融入的高中语文教育之中,可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要想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从教师角度来讲,要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增强对民俗文化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进而身行于教。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民俗文化难进现代课堂的思想误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与角色,热爱民俗文化,积极将古人劳动智慧的成果发扬光大,开发更多的民俗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2.立足课堂,援引课外。

在课堂上进行民俗教育的渗透,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对课堂教学做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对于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借助民俗知识,解读课本,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当然,民俗文化毕竟不是学习重点,所以民俗文化的渗透应以备课形式出现。单纯挖掘教材民俗文化,无疑是画地为牢,不要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索取局限在课上,要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挖掘身边的民俗知识。“活”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

三、结语

第3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文化内容被称为民俗文化。由于我国民族的多样性,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许多民俗文化甚至被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京剧、剪纸、皮影戏等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然而有些民俗文化由于年代久远,运用的人数较少,正逐步走向灭亡。为此,我国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了一些戏曲和风俗习惯之外,民俗文化还包括各地的民俗建筑、民俗景观等等。这类民俗文化由于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而遭到了影响和破坏。部分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过大,导致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是由于各地游客的不重视和游客素质的高低差异,导致建筑和景观被破坏。例如,2015年9月11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出情侣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图片。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流传,也触犯了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由于多数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强,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程度。出现对民俗文化肆意破坏的现象,致使民民俗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二、新时期的油画创作

油画的传入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将油画带入了中国,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专属于宫廷的绘画艺术。后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创新之后,油画开始逐渐走入民间。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主要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派、以刘海粟为代表的新画派以及以庞薰琹为代表的现代派。在战争年代,油画家们颠沛流离,尽管如此,面临国难当头,油画家们虽不能上场杀敌,但他们以自己的油画作品作为武器,大力弘扬抗日精神,创作了诸多警世之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油画从原有的抗战和革命的内容变为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但是由于建国后一段时期油画受到了政策上的限制,虽然后来政策有所改变,油画仍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快速发展。到了新时期,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油画也更为关注起来。新时期的油画更加重视作品的写实和情感的表达。油画家对油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油画的创作上不断借鉴和吸取西方油画的精髓,并且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中国油画更具有特色。

三、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对油画家创作情感的影响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油画作家也不例外。在民俗风情的影响下,油画家笔下的油画也多少带有了一些民俗色彩。例如,红色在中国一直代表着喜庆和吉利,鲤鱼代表着成功和好运,喜鹊代表着幸福和吉祥等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画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感情会受到这类十分普遍的民俗文化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顾黎明的《吉祥如意》就在画中利用了牡丹来表达吉祥高贵的创作情感。

(二)中国民俗文化和新时期油画的融合

第4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传播已成为人类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和概念,并且也成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对其研究应愈来愈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此间民间风俗的传播及其生态问题,以此来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传播生态层面保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因此,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③,它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关于“传播生态”的概念,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传播生态是研究传播符号在人类事务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看重的是传播符号的演化过程;其次,把传播生态看作是在20世纪以来社会迅速而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对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研究;其三,传播生态考察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情绪和价值,以及传播环境如何影响或促进我们的生存机会。由此可看出,无论是对于传播符号演化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研究,传播生态终究离不开对于环境的研究。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以此为理论引导,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纪这个特殊又斑驳的时代背景中,研究当时环境对于民众生活、民间习俗、风俗面貌所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民俗作为特殊的传播符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化变迁和文化涵义。这里的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俗文化涵盖的领域极广,从生产劳作到衣食住行,从人生礼仪到信仰禁忌,从岁时节日到民间戏曲,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截取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民众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民俗文化“不仅要研究俗民们传递了什么,即研究所传的民俗符号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研究俗民们是怎样传递那些用民俗符号构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传”的活动本身。”④民俗文化不仅要关注其本体特征,也应关注文化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特质,不仅要研究民众怎样传递民俗文化信息,还应重视为何要如此传递民俗信息,也即“人—环境”作为探析民国民俗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对于其传播生态考缺一不可。民国时期,还仅是现代传播媒介出现的滥觞期,在大众传播媒介尚不发达或传播手段较单一的传统习俗环境中,民俗文化信息“传”的传统形式是如何与大众传播的现代传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对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国社会中的各种活世态,要立足于具体历史环境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进行思考,关注点简而言有三:首先,传播生态关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次,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再次,民俗文化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文化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下面以民间戏曲艺术的演变为切入点来透视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兴起与繁荣,一些曲艺艺人纷纷流入城市行艺,在竞争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戏曲艺术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二是为适应城市各阶层文化娱乐的要求,茶楼、书馆、戏园、杂耍园子遍布,为城市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的新作,顺应了民心。四是受“五四”的影响,曲艺这一属于大众人民的艺术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其间,并有许多人进入了戏曲艺术研究领域。”⑤清康熙以来,在民间产生的如“梆子戏、皮黄戏、秧歌道情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⑥,这些新的声腔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清光绪至之前的近现代,是我国地方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其中当然包括有民国时期。

无论从创作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舞台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间戏曲的表演风格较为简单、形式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厚,但也存在艺术性较为粗糙等特点。源自于民间舞蹈与民间说唱的民间戏曲大多是在会社、灯会或乡村集会上表演,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有对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与场面的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戏”场景!清末的地方戏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欢迎,它以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大众艺术表演形式解构着封建阶层所构筑起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来到雍正、乾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控甚至禁毁。但更多的较为远离社会意识形态的民间小戏仍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沿袭,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灯戏,则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节,结合人们的岁时民俗文化,边唱边跳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清纂民国修《湖北通志•风俗二十一》中记载:“正月十五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以后为续元灯……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国时期,随着末代王朝的灭亡与以来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社会形态与民众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西方外来新学说对国人学术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存,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间文化,多种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都处于动荡摇摆期。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创作与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出相应的信息内容,民间曲艺所负载的信息传达着民国时期民俗真实的时代政治内容。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艺术的传播承载着其民俗文化转型中所透视出的时代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清末到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我国约有300多个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则更多,而时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戏只有几十种了,活力较强的则更少。比如建国初期仅山东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就有十余个之多,山东地方剧种的代表首推柳子戏,中国古代四大声腔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但柳子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之后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柳子戏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戏曲类的民俗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确,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播,而任何文化传播都面临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传播两个方面,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以为续的问题,有学者尖锐指出:“近现代戏曲作家数量少,而且大多数以整理改编旧戏为职,新创作的戏曲文学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欧风美雨洗礼的文学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现代品格的小说、诗歌和话剧创作,少有人涉足戏曲文学创作。新时期戏曲文学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剿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语粗疏,诗性品格丧失。”⑦这是从民间戏曲创作主体的缺失层面痛感戏曲艺术品种与个性化风格的丧失,原因源自近现代以来的民间曲艺传播生态的“欧风美雨”环境、到新时期仍把其传播看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属,由此所造成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于艺术感知与价值的变异。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又涉及到传播受众的文化接受问题,同样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异域民俗文化不断冲击本土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文化受众是否乐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还是热衷于国外民俗文化的崇拜,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在此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传播主体到传播环境再到传播受众,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以达到民间戏曲艺术在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深究的问题。#p#分页标题#e#

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在传播生态学中,传播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除生态学上界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五类生态因子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受众等。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莫过于政治、经济、创新、受众、审美这几类。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后技术时代,艺术传播正发展为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传播,当然,实际上戏曲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属于听觉艺术。传统艺术传播在顺应当代文化的走向时,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众。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⑧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有多种影响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艺术往往对其欣赏者提出要求,能够欣赏一定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欣赏者个人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⑨如果你不能欣赏美的音乐,那并不能证明我的音乐不好,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是“非音乐”的,是缺乏艺术素养的。而在艺术的当代传播中,文化的权利与艺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发生了转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大众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传统戏剧艺术在经历过历史的兴衰变迁之后,也要以大众消费者为服务对象,能否赢得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成功的一个标志。

传统艺术的现代生态传播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二者的结合,共同发力,即既需要培养欣赏者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赢得观众,使传统戏剧艺术的美学追求与受众的审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众的需求把握住了,传统戏剧的价值空间才能得到更大的扩展。因此,创新因子,是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接轨,实现戏剧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录音与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形态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与支持下,已经发展出新的传播形式与途径,电子书报、网络广播与电视、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介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昆曲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应积极寻找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共契点,“以社会的热点包装昆曲艺术的亮点”,江苏省昆剧院就把高铁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结合,打造了“高铁昆曲”这样一个全新概念,“高铁大概是现在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将最现代的科技和最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将须臾纵横千里的空间感受和瞬间穿越千年的时间体验结合起来”。⑩不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它仍要传递和交换信息,它所要传达的都是人的观点的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把传播当作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明现象,我们虽不似麦克卢汉所认为的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现代传播中所承担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中,现代传媒就是传统文化艺术信息与思想的传递中介。如“环球昆曲在线”的创办,就是一个昆曲的“网络电视台”,正如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所言:“因为未来就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我们在南京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的。”瑏瑡?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样式的衰落,归咎于文化开放和文化的市场化,在抱怨戏曲等传统艺术门庭冷落的时候,就会说是由于年轻人普遍地选择时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娱乐,而冷落了本土的传统样式,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样式与艺术市场的萎缩。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艺术的开放在拓宽国人眼界的同时,也使国人更全面的了解作为支撑我国这样文化资源大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重要性。另外,传统艺术样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环境,归咎于对于这些文化样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有化的院团体制,抑制了艺术家的热情,妨碍了演出市场的发育,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传统艺术样式与传播形态的退化,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政府抢救和保护传统曲艺的政策扶持,传统艺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语

第5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第6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在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应用景观表达特殊文化,已成为景观设计师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现阶段,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可以促进景观设计师的创新设计理念,并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景观将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包括独特特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这些文化至今还发挥巨大的作用。

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在国外,这个学科包括规划布局,分析、保护、管理、复苏,景观的设计和转换。一般来说,景观设计和规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对区域进行正确使用功能分配。

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景观必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地域文化中,不仅提供自然的享受,还需让使用者觉得有兴趣,有魅力和归属感等,这就需要其景观效果通过符合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元素来表达。

地域文化下的景观设计原则

在地域文化的角度下的景观设计就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适应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文化:符合历史背景。

1.适应自然环境

由于不同地区形式的景观,地理条件和建筑材料也不同。虽然风景有相似性,但从从深层角度来看,研究重点应放在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集成,以及是否可以永续性的发展,不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适应自然环境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的说:

首先,尊重原有地形。景观设计必须沿着原始地貌特征和构造对区域进行分析,在保证永续性的前提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此时地域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完美的风景。

其次,尊重地区气候差异。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了不同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和不同地区的地形,使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和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气候差异对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尊重区域植物品种。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不同品种的植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本地植物有助于突出典型区域里的植物景观特征。

2.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

景观作为个客观存在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载体,尊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尊重民俗文化不仅要“激活”区域传统文化,使用区域传统形式作为参考,还需对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进行思考。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

3.符合历史背景

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符合文化历史背景的特点。换句话说.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继承传统空间尽可能多的特点,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城市空间与现代景观环境的完美呼应,强调生态效果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

景观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个深刻的理解,在当地实地调查历史材料和风土人情,了解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获得在地域文化精髓。

首先,有关资料和数据应该汇总提取设计元素。将抽象的书面材料转化为视觉图片,用颜色、材料、典故和隐含意义等进行景观设计,以反映区域文化。

其次,设计元素应该转化为设计符号,实现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展示地域文化基于景观的文化特征该如何表达。

第三,在景观设计中使用设计符号。将地域和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比如雕塑的形式.人行道等。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的继承和创新

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不是简单地反映了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时代的元素和一些新兴元素应该相辅相成的。设计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

第7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理念;模式;机制

大湘西地区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三个市州辖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当地居民的共同劳作和生活交往中,大湘西地区形成了大批优秀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民间艺术等各方面,湘西民俗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湘西因其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旅游发展趋势也迅速加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中来,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并为大湘西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批游客的涌入不仅打破了大湘西原有封闭的文化氛围,干扰了大湘西民俗文化原有质朴的秩序,还加速了大湘西地区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等。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开发设计层次低、市场调研环节薄弱、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等,严重阻碍了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

(一)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重保护就容易受损乃至消亡,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切中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要求。当前,湘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旧以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为主,部分地区将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和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促使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前提下,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和过度开发,导致大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基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提出,对于指导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所强调的是,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开发地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具体思想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二)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具体思想体现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开发活动的,只开发不保护,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只剩下没有灵魂的存在物。而只保护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内涵得不到永续发展。因此,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想,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在遵守旅游社区土著居民的文化演进规律、、民族习俗等前提下,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最大化的目标,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合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序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只有适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才能使大湘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应有价值体现的同时实现当地人民求发展的长久愿望以及满足外地游客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旅游需求。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兼顾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在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中是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性关系。从经济角度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尽量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在相同投资的情况下,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从社会效益看,为旅游者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或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从文化效益看,开发是将区域民俗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加以保护和保存。获取经济效益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但决不能为了扩大民俗文化旅游业而片面、无视科学规律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忽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而应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不能损害当地的社会安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可持续开发理念贯穿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科学统筹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复杂工程,开发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旅游客体,还包括旅游主体和旅游介体。因此,要协调好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减少甚至避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所产生的问题,则必须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从整体的高度进行协调。一方面,既要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主题的科学定位和形象宣传,还要协调好相关经济部门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又必须统筹到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本身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还应涉及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协调配套。只有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才能把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者有条不紊地开发好,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述

模式(Pattem)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是对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如何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日渐成为学术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对历年学者们关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相关研究的认真梳理发现,传统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地浓缩模式。它属于一种原地模拟型开发模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且独特的地区,由于旅游进程的加快,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使得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开发商运用人工方式,有意识地修建一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主题公

园。②原生自然模式。以民俗文化村落为典型代表,它是一种就地展示型民俗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居住、饮食、节庆等,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求。③资源凝聚模式。以民俗博物馆为代表,它是一种静态的开发模式,对传播民俗文化,满足旅游者体验民俗文化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④短暂表现模式。由于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如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采取此种模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吴必虎、余青提倡引人生态博物馆模式,即将整个社区作为一种开放的博物馆,对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马晓京“针对生态博物馆的模式”,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并提出了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师杨振之则根据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得“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前台、帷幕、后台”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主张通过利益再分配,用前台创造的“收入”补偿后台因丧失发展机遇而付出的代价。从实践来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它忽视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所以效果不容乐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其“局部开发”和“小规模开发”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民俗旅游地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民俗旅游开发的根本矛盾。而“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由于其主张利益再分配方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很难调动起前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以及压抑后台保护区居民求进步和发展的需求,注定该理论在实践中得不到具体运用。因此,选择何种开发模式,还需要学者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探讨,使理论研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

无论是传统的原地浓缩模式、原生自然模式、资源凝聚模式及短暂表现模式,还是学者们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旅游村、“前台、帷幕、后台”模式,通过对其认真的梳理和分析,都有其各自适应开发的优势及不足。而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中,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自身地域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套用哪一种开发模式,或教条地照搬书本上固有的开发模式,这样只会将民俗文化旅游业引入绝境,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乃至枯竭。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如何寻得一种既能发展地区经济,又能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是现阶段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急需实现的主要目标。

鉴于上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何种模式作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时,应根据大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及其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结合考虑,在明确开发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有区别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既不固定是一种开发模式的单独运用,也不是多种开发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旅游开发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开发,从而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线、面全方位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科研理论,提升旅游价值,还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机制

(一)改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力度。

由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隶属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等三个不同行政区,缺乏一个涉及旅游发展各部门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政出多门的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空间协作性差,整个大湘西地区没有形成联动优势,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规模的形成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大湘西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划体制观念的束缚,促进三地市政府间交流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能力,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规划和开发,防止盲目和无序竞争。尽快建立一个涉及整个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主管机构,来参与制定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加强对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使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面,则根据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市场属性进行综合规划,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实现市场共享、共同经营。此外,可以利用整个大湘西的力量和联合优势,加快湘西州、怀化与张家界旅游资源优化整合,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来提高张家界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度、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实现整个大湘西地区人、财、物和各种民俗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赢得广泛的市场和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产权所有关系。

社区居民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和参与者,本应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社区居民无法获取民俗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效益,挫伤了他们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以至于使更多真实的民俗文化正悄然失去。为此,大湘西地区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合格的利益相关者,使其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另外,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做到权、责、利公平清晰,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经营,通过享有完整的产权,行使使用收益。此外,政府还应建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评估,为社区居民参与产权划分提供明确的依据,从而保证社区居民应得利益不会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强势主体所侵占,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推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被生产或开发出来,必须按照市场的一般经济规律,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被旅游者所认可和接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当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分强调资源导向型开发,忽略了对旅游消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调查。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机制,认真分析和掌握旅游者的偏好,运用市场细分策略,把旅游者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及其兴趣爱好等分成若干目标市场,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特点,正确进行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价格定位,从而突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化立体式的营销手段,精心策划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宣传主题,调动旅游企业和媒介的积极性,实行联合促销活动,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营销水平。如媒体宣传、文艺作品促销、节庆促销、电子商务促销等多种促销方式。快捷、方便、现代化的营销宣传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体形象的推广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8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博物馆;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45—02

朝鲜族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由朝鲜半岛逐渐迁入我国境内并定居下来的跨境民族,一方面其语言、传统、习俗等文化特征与朝鲜半岛民族具有同源性,另一方面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经过长期不断的文化积淀与发展,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中国朝鲜族文化既区别于朝鲜半岛的生活文化及国外其他朝鲜族群体生活风俗,又与国内其他兄弟民族的生活文化有区别,是独具特色的朝鲜族生活文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朝鲜族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日益迫切。本文认为,民俗博物馆在对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整理与保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宣传的重要途径。

一、哈尔滨市朝鲜族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哈尔滨市约有12万朝鲜族人口,占黑龙江省朝鲜族总人口数的30.86%。哈尔滨市从地理和人口分布上看都位于黑龙江省朝鲜族社会的中心,这里不仅朝鲜族人口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全省朝鲜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也相对集中。哈尔滨市朝鲜族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着风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餐饮、服饰、歌舞与节庆活动别具特色。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朝鲜族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加之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工作相对薄弱,导致朝鲜族民俗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一,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朝鲜族的影响巨大,许多民俗文化已从生存活动中脱离出来,失去了生活基础。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变得日益活跃,有大量的朝鲜族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外出务工,使民俗文化的传承缺少了生力军。近年来,我市朝鲜族青年,尤其是市区内生活的朝鲜族青年,对朝鲜族传统文化逐渐疏离,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已出现文化特征的淡化。其二,由于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民俗文化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挖掘,同时又对部分传统文化过度利用,导致很多朝鲜族传统文化已经流失,一些传统礼仪、舞蹈和风俗习惯已经很难看到。以上种种直接影响到了我市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民俗器物等正面临消亡。

二、民俗博物馆对保护和发扬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民俗博物馆承担着收藏、展示、研究、传习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能,随着哈尔滨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朝鲜族传统的民俗物品正慢慢消失,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将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应该以民俗博物馆为平台,尽可能搜集朝鲜族民族文物,使之形成一个个系列,生动全面地以实物形式展示给观众;不断地去挖掘、整理、恢复、弘扬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打出我市独特的文化品牌。

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是规模比较大、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博物馆,如目前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建有“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另一种是设想在阿城、尚志等朝鲜族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充分利用旧有的村落、建筑等,因地制宜,将其改造建设成民俗文化陈列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平时可供人们休闲、学习、娱乐,年节时可供开展民俗活动,使其成为一处当地人传承民俗文化的基地,同时也可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后者将成为综合类博物馆的有力补充,使朝鲜族民俗文化得到积极的调动和良好的传承。

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位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展览展出的民俗文物约有16大类共304件,涉及朝鲜民族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馆内的朝鲜民族村落微缩景观将给市民展示朝鲜民族生活常态。2012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展馆扩建工程顺利完成,重新开馆。扩建后的展厅采用回廊式设计,将朝鲜族人民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生活情况分类展出,使参观者仿佛游走于时光长廊,体会这个民族的发展之路。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一直以来得到了我市朝鲜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此次扩建,又得到群众无偿捐赠展品百余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也使重要的民俗文物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和保护。4月末,黑龙江省博物馆专家组对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的展品作了详细考察,对民俗文物进行评级确定,其中一架具有百年历史的伽琴被评定为二级文物,另有其他四十余件民俗文物被评为三级文物。

该馆坚持每天开馆7个小时以上,平均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5万多人次,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特色旅游资源。除定期开放展出之外,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还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化展览,曾先后举办了朝鲜族传统礼仪展、韩国工艺品展、朝鲜书画手工艺品展、哈尔滨市少数民族书画展、哈尔滨—清州中韩书法展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展示服务。

三、扩大民俗博物馆文物保护功能的前景展望

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给哈尔滨市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提供了一方沃土,但要使朝鲜族民俗文化在这里继续开放出灿烂之花,则需要文化工作者辛勤的耕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

第一,要继续积极主动地调查、征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有形遗产,完善文物信息。前阶段的文物保护工作,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民俗文物的征集主要集中在距离城区较近的一些地区,且主要收集室内的有形文物,未能深入偏远地区,而往往在那里民俗文化受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影响相对较小,更有希望征集到价值更高的民俗文物。下阶段的工作就是要积极筹措资金,深入基层继续征集、保护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拓展保护范围,注重对大型文物的整理和保护。在前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民俗文物是征集并得到保护了,可是对于某些展品的名称和具体使用方法,却未能确定下来。由于很多民俗文物早已被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工具所替代,不再被使用,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了解这些文物的老人越来越少,因此及时正确地总结其名称和使用方法,成为关键问题。

第二,拓展保护范围,开展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下一阶段,要注重保护那些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朝鲜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加强对象帽舞、农乐舞、朝鲜族传统民俗婚礼、洞箫、伽琴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鲜族生活民居、民间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积极利用现有馆藏特色资料和优势,同各地同类博物馆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交流。积极举办参与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了解的平台,活跃区域间、民族间的交流协作。树立开拓创新的理念,广开征集调查藏品的新渠道,探索保护藏品的新措施,寻找研究藏品价值的新途径,创新藏品展示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纪芒.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第9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不断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跟进,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来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底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发展群众文化也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是在促进文化传承、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多样性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两者的关系,以及阐述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相互作用,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引导和贡献。

【关键词】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文化传承;发展

1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1.1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每个时期都有它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因此它具有某个时代的特征及时代烙印,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基于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文化习俗产生并流传至今,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进而流传下来。这些历史文化特色传统虽然历史久远,但都保持着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独特的文化特色,进而促进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在中国的历史长卷中,中华各民族的群众文化犹如滚滚的长河,永不停息地奔涌向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传向了世界各地,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要想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就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中,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1.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文化的创新与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艺术的结合,更加体现了我国文化独有的民族性,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分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然途径

我国的文化艺术之所以如此得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如此得深厚,这主要得益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为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并被人民群众所创造,也就是说,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有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创造的年代不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所产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就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看待民族文化的时候,要区分其文化的自身价值和高雅程度,我们要坚持并发扬优秀的、积极的民族文化,抵制和摒弃庸俗的文化,提高我们辨别文化的眼力和鉴别力。但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渗透,我们仅仅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不够的,在这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创新,进而来顺应时展的需要,使其赋予时代性和多样性,并积极地加以宣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唯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地融入发展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来,积极地发挥其在文化传播与创新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社会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其与时代紧密结合,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促进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性继承,推进与群众文化的完美结合。比如,我国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这就进一步确定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个经济发展相当快迅速的,生活节奏相当快的社会,给人们特定的时间来领悟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使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来感受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养分,进而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文化的辨别和甄别能力,抵制和摒弃庸俗、消极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同时,要求我们要既克服又保留地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才可以更好地发展。相对独立性是民间民俗艺术文化最具代表的特点,它不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亡,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来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这样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和造福。正如上文所讲,群众文化的发展要以民族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作为基础,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尊重历史,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避免与历史脱节。与此同时,也要积极与国际接轨,汲取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不断加以改造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才可以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才会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才可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对发展群众文化的影响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而群众文化中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批判地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让人民群众去自觉地加入创造历史的氛围中来,只有这样,才会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具有时代性和历史主体性。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根本要素,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和基础来展开,因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也应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不然,便会失去其发展最基本的意义。

5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继承和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与国际接轨,抓住时机,顺应时展的潮流,才会使我国的文化屹立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林,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刘淑娜 单位:河南省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