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案例一:有的老师是这样执教人音版第二册《海》: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出发吧!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播放《海》音乐前奏)看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海(出示图片:美丽的海岛、沙滩、鱼儿、贝壳、等)。音乐家叔叔编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去学生学唱歌曲……。我则不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出发吧!听!我们快到什么地方了?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海》音乐的前奏)你能把这些声音模仿出来吗?(学生用动作和声音模拟海边的各种声音:海风:呼—呼—、海浪:哗———、海鸥:哟哟哟哟、海浪抚摸着沙滩:沙—沙—。汽笛:呜———)老师:“可有时候这些声音常常是同时发出来的,你们能让我听听吗?”于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分组、分角色,在教师的引导和指挥下用动作和声音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立体音响:海风:呼—呼—,沙滩:沙—沙—,海浪:哗———,汽笛:呜———,海鸥:哟哟哟哟,海浪:哗啦啦啦、哗啦啦啦。反思:我这样的教学善于仔细分析、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整合教材的内涵。先创造和提供开放式、趣味性的大海音乐情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和表现出海边的各种声音,再由浅入深,巧妙地将各种声音进行组合,在游戏中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多声部的音乐,为今后学习和感受多声部的歌曲打下了基础,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思维和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坚持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音乐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把握教材的特点,合理设置音乐的三维目标。显然,加强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目标真正起到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案例二:我在新授《共产儿童团歌》这首历史歌曲时,由于学生感性理解不够,因而无法准确把握情感,演唱不够生动。为此我在第二次教学时稍作了调整:给学生简介了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用电脑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苦难画面,还给学生观看了《红孩子》的录像片断,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少先队员的前身就是儿童团员。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过重大的作用。这样一来,同学们就理解了乐曲的内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自己已是威武的儿童团员,在战争年代,学知识学本领,救国民于危难之中。当然,演唱起来也就铿锵有力真实感人了。
1.1课程教育总体目标不明确,课程定位不合理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向音乐教育专业化,我校2009年7月修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从事小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1]有的教师依据培养目标中的“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套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轻视审美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时数、学生基础形成很大的反差,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最终令教师感到不知所措,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1.2教学管理不规范
这门课程是我校师范学院开设的,由艺术学院、高职学院及外聘的音乐教师任教,目前还不知道归属于哪个教研室。任课教师各人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主要是针对每学期的教学检查而写。没有针对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经过认真研讨而制定的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性与全面性,起不到指导、规范教学的作用。教学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1.3选择的教材不适用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尹铁良、孙兰娟主编的《音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才内容分为四篇:乐理与视唱基础;声乐与合唱指挥基础;音乐欣赏基础;少儿歌曲创编基础[2]。各章的音乐知识以“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的陈述方式编写,各章内容没有建立横向联系,融合贯通性不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不大;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上的经典曲目[3],反应当前学生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曲目很少。在“反应学科最新信息,并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5]、学科综合及文化渗透方面做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该教材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来说不适用。
1.4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大多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或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教学
首先,由于任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闭门造车,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支撑,教学观念肯定会落后。其次是没有专门的《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缺少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再次,由于《音乐基础》学科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不能充分给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尝试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2解决教学现状的对策
2.1合理定位《音乐基础》课程教育总目标
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况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基础很差,经过64学时的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况且,目前我国小学的音乐学科教学一般是由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承担。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应该理解为: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主要课程的教学,且能兼带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英语、科学、社会)的教学。如果要担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习《音乐基础》必修课以后,通过进一步的音乐专业学习(选修),才能胜任。所以,本课程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型教育。它既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选修课。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程,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同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最后达到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的终极目标。
2.2建立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严格组织与管理(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全校只有艺术学院有一个音乐教研室,主要负责音乐教育(本专科)专业的音乐各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而(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基本上顾及不上。我校(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包括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都开设了《音乐基础》必修课;目前每学期面对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音乐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见,建立一个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严格组织与管理该课程的教学,依据本课程教育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适当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积极研讨课程改革与发展,使该课程教学逐步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最优化。
2.3精心选择一本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音乐教材
传统的音乐教材是“教程式”教材,即立足教师的教学需要,突出的是音乐学科内容和逻辑结构,其目标是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当代教育与课程领域,强调的基本价值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生成的价值观是‘学习为本’。”在“学习为本”价值观指引下,音乐教材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音乐艺术特点与音乐学科教学特点;体现现代音乐课程的“多元化”、“精品化”和“时代化”的特点。“切忌把音乐教材当作是音乐知识的汇编,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在音乐知识的陈述方式上,要超越‘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走向‘多维对话式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信息技术整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数字化校园”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信息技术为音乐学习创造了新的境界,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和已势在必行。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改变以往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单调、教学评价不全面、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等的弊端,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创设的真实情境,针对问题,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浏览音乐欣赏专题网站,搜集相关的音响、文字、图片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处理,获得全面、立体的审美体验,了解相关文化,提升审美素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二、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近年来,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条件日臻成熟。
二是探究合作学习策略,所谓探究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确定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实验、搜集和处理信息,与小组同伴合作交流信息,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课题实验研究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合作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自学了解与音乐作品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作者生平等,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聆听和感受音乐,使他们感受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的运动中的美和丰富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同时,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公德,从而真正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
3、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软件制作音乐欣赏专题网站的方法。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4、探索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学科整合是新课改中一个全新的理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我们试图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全面整合、促使音乐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四、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摸式,建立音乐欣赏专题网站,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上自学、小组协作探究、会话讨论等一系列学生参与活动,建构起学生自己的音乐欣赏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以五年级三班为对比班。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上网。
五、研究成效
1.通过研究,提高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1)通过在计算机教室中,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学生不仅能欣赏到不同版本的同一音乐作品,而且还能通过动画、图像、文字等信息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鉴赏能力,拓展了学生对相关文化的了解,
(2)在计算机教室中,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欣赏专题网站上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得出结论,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得到充足发展。
(3)学生学会了“数字化”的学习,音乐欣赏专题网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根据确定的主题自主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概括,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在网络上怎样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比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都重要
2.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主要表现在:
(1)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和学生一道操作,一起讨论,一起攻克电脑操作难关,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理解、掌握了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念和方法。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3.我们依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题研究,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反思、修改,探索出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网上探究――协作交流――知识(能力)建构――拓展延伸。
六、结论
我们进行的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题探究,探索的是在建构学习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新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这种新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先进,课题研究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课题研究也锻炼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同时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加深了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认识,解决了一些小学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中的技术性和理论性问题。
七、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在我们这次课题研究中中,我们研究的是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验,只是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一个方面,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还应包括很多内容,例如: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浩瀚的音乐资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在现代音乐学习新境界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等等,这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发展;小学教育
相对于书本知识而言,行为习惯、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愿望与方法等已经成为小学生更为重要的素养。小学教育者越来越多地在思考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扩展学习平台、更新学习工具,思考如何有利于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信息技术脱颖而出,为新时代的小学教育插上了双翼。
一、信息技术拓宽小学生学习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在小学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让教学丰富多彩
首先,实物投影、交互电子白板、局域网、班班通等信息技术无限拓宽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空间。无论是资源的丰富还是手段的多样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新颖、更加有吸引力。比如用实物投影,能及时展示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观点、不同作品的对比分析,让传统学习中呆板单一的内容充满“观察的魅力、动手的喜悦”。而低年级识字,利用电子白板,不仅能清晰呈现每一笔画的顺序、写法,还能让学生在与白板交互中亲历写字的神奇。其次,信息技术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法主要特点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演示,学生在座位上听、写、记、背,严重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2]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不再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课堂变教师主导为以生为本,教师的关注点也变成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知识结构,发现学生个性成长需求,组织合作式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求知与探索把四十分钟的课堂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这一切,没有信息技术是不能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让学生思维活跃
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绝不是要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3],而是要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呈现思维过程、构筑一个跃动的思维场,让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精神。例如“鱼儿游游”一课,各种各样的图形拼成各种各样的鱼儿,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在白板上自由选择图形、灵活拼接图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设计出了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鱼儿作品,无限的想象空间、无拘无束的创造动力,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鱼儿展现出来,让灵动的抽象思维得以直观体现。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小学生的发展往往很不平衡,小学教育担当了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的重任。下面以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实例说明信息技术如何为小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服务。
(一)利用信息技术综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深入人心,信息技术也已经融合到各种学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中,实现了各种课程的资源共享。光明实验小学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科资源的载体主要有:学科主页、主题网站等。学科主页由各科教师把学科学习内容按不同年级分类上传,除了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扩展与学科兴趣的培养。比如音乐学科主页,除了各年级教学大纲要求的音乐目标,还增设了“名曲欣赏”“音乐常识”,为热爱音乐的学生打开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另外还通过“小荷风采”“舞动瞬间”把课上课下学生们的音乐表现随时展示,让学生自己的收获成为其他人学习的资源,鼓励先进、带动全面,在学生间营造了浓浓的音乐学习氛围。主题网站则是校本课程的融合与共享。光明实验小学是河北省校本课程实验学校。坚持“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基本方针,包含三十六项校本课程。比特实验课,是动手拼组、创意想象、科技运用三项功能完美结合的学习实践活动。航模创新课,从简单的模仿拼组飞机模型到网上模拟空中飞行,最后发展到真正的遥控航模翱翔蓝天,航天的神秘点燃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网页制作课程,光明实验小学校园网能成为全国优秀校园网站,学校的网页制作课程小组功不可没。这一课程的开设集结了校内的电脑小高手,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校园网各个栏目的设计、内容的上传得到了验证。其他如国画、书法、舞蹈、合唱、足球、武术、实验等课程都经历“制订方案”“研究内容”“实施论证”“教学准备”“活动实践”“评价反思”“整改优化”七个阶段而开发。所有课程均有课本、课程计划、课时安排、作业、反思等,既选取了本课程的学生学习的素材,也拓展了其他相关的知识。利用主题网站,学校把校本课程呈现给所有人,真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要使丰富的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让每一个生命个性发展,小学生还需要教育者协助,这也是把以上资源共享在家长、教师、学生面前的又一原因。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资源的阅读次数与回复率、评价语是他们更新学科资源、选择最佳教法的参考标准。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在浩瀚的资源面前,分析学生的优势与长处,找准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种交流机会,让展示与互动成为生命成长的学习方式
光明实验小学把学生互动与个人展示作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开设在校园网上的“学习园地”是主要平台。[4]分为“音乐之声”“书法丹青”“神奇鼠标”“文学天地”“运动之美”“小小书虫爱读书”“光明榜样”等栏目。把学校四大节日“健康光明体育节”“多彩光明艺术节”“创新光明科技节”“书香光明读书节”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好习惯培养”的“校园明星”展示在全校师生与家长面前。学校的“光明榜样”评价体系规定:在校级四大节日、“好习惯培养”德育活动中获得优胜的学生被命名为“光明之星”,如“健康星”“艺术星”“科技星”“读书星”“礼仪星”等,这些校园明星要在“学习园地”中开设个人主页,有个人宣言、日常点滴、最佳作品与表现、受欢迎度等栏目。教师们、家长们、学生们要在主页上浏览、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就某些主题进行讨论并评选出心中最佳,这些最佳就成为校级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光明榜样”。这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把出现在“学习园地”当成自己进步的标志,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身潜能,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家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学生们就能在交流中进步,在展示中提升,在互动中纠正言行,体会成长的快乐。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接触资源—挖掘潜力—自我发现—个性发展四步走的成长轨迹,真正实践了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1-06-08)[2016-06-21].
[2][3]韩万青.让梦想在多媒体的世界中放飞[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3):37-38.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对学校音乐课程实施提出了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总目标。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提出了学段目标,并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不同教学领域分学段提出了更为明确清晰的基本能力评价要求(多数用“能够……”进行评价要求的描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年段的学生,在具体设计和使用评价时,需要根据实情适当对评价标准进行微调,但是这种微调需要建立在基本能力达标的基础上,不得随意进行过度的拔高和降低;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所制定,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音乐教学材料,是具体设计评价方案的主要载体。由于教科书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基于教科书进行教学评价的设计和使用,是构建有效评价机制的基础和保证。根据所使用的教学音乐材料,制定符合所教学生学情、难度系数相近、丰富多彩,并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评价材料,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是实施和优化评价本身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研读标准,明确职责
研制科学有效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依据《音乐课程标准》而进行,因此研读标准必不可少。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年级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7—9年级)。3个学段的课程内容,既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又呈现出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内在联系。如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1—2年级】。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3—6年级】。增进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7—9年级】”。仅此两项而言,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应已经或基本具备较为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以及初步的音乐审美和评价能力。
这种目标递进要求的描述,是建立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基础上的。这样的学段目标要求我们关让学生在不同学段的音乐学习上需要达到不同标准,从而为下一学段标准的达标奠定基础。因此,明确职责,完成自己所教学段目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链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常听到年段间的相互抱怨,其根本原因在于职责不清、目标不明、内耗过多、效率不高。认真研读标准,明确总目标、理清学段目标、内容标准(分层)以及相互之间的递进和支撑关系,做一较为系统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反馈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安排,有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及持久的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依据标准,细化对策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细化相应评价对策是确保课程有效实施,并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和促进功能的基础。如“感受与欣赏”,该部分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感知能力,只是由于生活经验、环境、知识结构等的不同,在音乐的具象感受上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和评价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及对音乐和音乐作品敏锐的听觉意识,学会关注音乐情感变化的缘由,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做出独特的反应和表达独立的见解,这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及后续的自主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课标中“感受与欣赏”涵盖了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流派四个层面的内容,对不同年段学生在四个层面所要达到的学段目标均做了明确具体的表述,这就为我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理论依据。如音乐表现要素:
【1—2年级】针对童声、男声和女声,以及常见打击乐器音色,可以通过听选(图片)、听一动作模仿、实物、图片等进行训练和评价;针对二、三拍子音乐以及力度、速度的反应,可以通过听选(对比)、听画、听辨、体态律动、简单描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师生、生生)。
【3-6年级】针对人声分类、常见乐器及音色,可以通过听选(图片/文字)、听辨、听一动作模仿、表格填写(高年级)等进行训练和评价;针对二、三、四拍子音乐以及旋律的高低、快慢和强弱可以通过听选(文字、符号、指挥图式等)、律动、语言描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针对音乐基本段落,可以结合动作、色块、图形谱(中年级)和简单的文字(高年级)进行表述,并结合歌曲、简单乐曲、自编练习材料进行训练和评价(师生、生生)。
【7-9年级】针对人声和常见乐器音色特点,可以通过听选、听辨、语言描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针对节拍、调式,可以通过听选、听辨、随乐划拍、语言描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对于速度、力度、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可以通过作品分析中的词语选择、语言描述、音乐实践表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针对音乐结构,可以结合简单乐曲、歌曲伴奏的听辨、听选、语言描述、音乐实践表现等进行训练和评价。
三、内化标准,实施对策——以歌曲《歌唱祖国》为例
在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机制并具体实施时,需要“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由于评价的使用具有教学导向功能,因此,在1-4年级需要保证定性述评的权重及有效使用,5-9年级需要保证定量测评的权重及有效使用;此外,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方案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继而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意识。
1、融评价于情境之中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聆听,既是音乐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科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一首军乐队演奏的《歌唱祖国》,可以唤起聆听者光明、向上、激昂的情感,联想到红色、一条直线、康庄大道、整齐划一的步伐等,这样的学科特征是语言难以替代的。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引导学生了解为何评价、如何参与评价,也是情景创设的重要条件。这些情景的创设,需要融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试想:从未进行过音乐聆听训练的学生,要求随《歌唱祖国》的音乐从强拍开始行进律动、或听辨音乐的节拍,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对其结果都不会满意。
2、融评价于激励之中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内在动力,发展自我。
问题:从两个不同版本《歌唱祖国》中你体验到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感?(1,齐唱版2,2008北京奥运会合唱版;可以通过文字、表格等形式提供问题回答的扶手)
生:齐唱版,整齐豪迈,慷慨激昂,一个充满朝气的祖国!
生:合唱版,大气磅礴、气势恢弘,一个繁荣强大的祖国!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为什么相同歌曲不同版本却给我们如此不同的感受?是怎样的音乐语言向你传递了这种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要素作用的对比,提供问题回答的扶手)
生:齐唱版,铿锵有力的节奏、行进的速度、明亮的音色、齐唱的表现形式。
生:合唱版,宽广的节奏、舒缓的速度、童声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使音色、和声都显得十分的丰富丰满!犹如展开了一副“我和我的祖国”瑰丽画卷,温馨而又震撼!
师:想象丰富,很有音乐感觉!你们独特的见解同样给了老师欣喜和启发……
分析:对不同版本《歌唱祖国》的体验感悟,以及对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关注音乐本体,理解音乐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从而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就音乐作品做出的反应和表达的见解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鼓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以及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也为接下来的欣赏分析做了自然的铺垫。
3、融评价于综合之中
有效评价能够促进学生音乐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快速转换,从而形成持续长久的音乐学习动力,这也是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再次强调学生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因此,在评价设计初始,需要尽可能减少纯记忆性的评价内容,增加知能转换的评价内容。如:
填空:《歌唱祖国》是一首-拍的-调歌曲,该作品的词曲作者是-。该作品的副歌部分置于歌曲的一部,是一首具有-风格的-歌曲。
分析:该类型评价,即使给出选项,也属于是记忆性评价。该类型评价既与音乐学科教学特征有违,更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智能转换以及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再设计:聆听作品,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序号依次填入题前括号内。
王莘于1950年创作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的歌曲《歌唱祖国》,是一首1拍的2歌曲,该作品的副歌部分置于歌曲的3,是一首具有格的爱国歌曲。( )
1、A 2/4 B 3/4 C 4/4
2、A 大调 B 小调 C 五声调式
3、A 前部 B 后部
4、A 圆舞曲 B 进行曲 C、叙事曲
分析:如果说评价本身既是一种教育,那么该评价设计除了评价本身以外,还向被评价者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作品、结构、体裁等诸多信息。这样的评价设计不仅凸显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音乐表现特征,还能够达到音乐学习策略举一反三的效果。
4、融评价与递进之中
依据九个学年三个学段以及普通高中音乐学习的不同内容标准,学校音乐教学评价递进关系的确立,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形成学生应有的音乐素养及较高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尊重学生心理生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内化各学段内容标准,制定并使用循序渐进的评价,无疑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合唱、独唱、乐队等12个不同表演形式的《歌唱祖国》版本为例:
【1-2年级】简单律动;色块、线条或图片的选择;随乐击拍;打击乐伴奏;乐队和人声的音色听辨(选择);不同速度和情绪的听辨(选择);童声、男声和女声的音色听辨(选择);旋律模仿哼唱(4小节);简单词语描述(选择)等。
【3-4年级】律动创编;简单节奏模仿;音乐表现形式听辨(选择);音乐情绪听辨(选择);音乐要素听辨/描述(选择);对比聆听判断(选择,图片);色块、线条构图创作;音乐表演;旋律模唱(8小节,鼓励用唱名演唱);哼唱主题旋律;简单词语描述;参与评价思考等。
【5-6年级】音乐表现形式听辨;音乐要素听辨;随乐划拍;对比聆听判断(多选,图片);结构听辨(选择);音乐情绪听辨(多选);音乐要素听辨/描述(多选);音乐创编表演;旋律视唱(16小节);音乐主题旋律听辨;口琴、竖笛演奏;简单音乐评价;参与评价设计等。
【7-9年级】音乐表现形式听辨;音乐要素听辨/描述;对比聆听判断(文字);旋律视听辨;结构听辨;音乐创编表演/演唱;口琴、竖笛演奏;主题旋律背唱;相关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与介绍;简单作品分析和评价;参与评价设计等。
【高中】音乐表现形式听辨;音乐要素听辨/描述;对比聆听判断;演唱实践;旋律视听划分小节线;作品价值的评价和描述(音乐价值、社会功能);相关网络资源收集、分类、整理与展示交流;参与评价设计等。
关键词:宏观;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价值;研究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处于核心地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应从其课程体系的改革着手进行。
一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一课程一科目。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只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的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只是加进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
二 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课程设置来看,以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24.6%)、音乐学科专业课程(27.9%)和教育专业课程(6%)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教师专业选修课占的比例很小(6.5%),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
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
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约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其次,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上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
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1 教材改革。我国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尚未有统编教材,大多采用传统教材或自编教材,虽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了一套“21世纪高师音乐专业教材”,但仍是以传统的课程设置组织编写的,不能适应高层次课程建设的需要。本课题组目前以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牵头组织包括河北、河南、山东省近17所高师音乐院校编写适合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材,并在这些院校试用。
2 课程改革。目前以下课程改革正在和将要在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实施:
(1)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替代第三学年《钢琴基础》课教学,学程为一年。利用现代化设备,既体现教学直观性,还能使学生相互参照。为适应中小学音乐课和音乐素质课的需要,器乐主修生增加《合奏》课,学程为四年。
(2)合并《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学程为两年。前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后者是音乐技能训练和巩固前者,二者紧密联系不能割裂。
(3)《音乐欣赏》包括中国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欣赏两部分内容。欣赏音乐必然要分析作品,故将《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合并,合并后的课程为《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和《外国音乐史与欣赏》,学制分别为二个学期。
(4)《歌曲作法》中增加《音乐文学》课,既可提高歌曲写作的质量,还可弥补学生文学方面的不足,着重加强儿童歌曲创作部分的学习。
(5)改《艺术概论》课为《音乐美学》,提高音乐学的层次。
(6)《配器》课更名为《小乐队配器》,因为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小乐队(各种乐队)的编配和排练,而不是交响配器法。
(7)《歌唱语音》课在原有的《意大利语音》、《德语语音》课的基础上开设《古诗词朗诵》课,以加强中国歌曲的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歌曲教学 双基 和谐
2006年,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升区域艺术学科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品质,常州市天宁区教研室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学科质量监控制度,音乐作为艺术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采用了以自然班为单位的班级歌唱形式,用现场录像采样的方式进行调研。汇聚到一起的录像视频有全区各小学专职音乐教师执教的30多个班级,总体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容乐观。可以说课改之后的6年时间,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歌唱水准大大下降,享受歌唱的美好,从三年级起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几乎成为空谈。由此引发了区音乐教师群体的深刻思考,为什么我们的音乐课堂如此热烈活跃,如此受学生欢迎,而最后的效率却如此低下,成为有形式没有内容,有活动没有体验的典型样板?
课程改革重在改变学习方法,强调合作学习、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从而似乎在表面上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三对矛盾:传授学习与探究学习、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很多教师在方法论的认识上进入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在理解上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完全对立,认为原有的学习方式必定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笔者认为,改变这一观点是解决课程改革出现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思想方法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以实践研究为依托,由此,我们提出了“和谐化课堂教学”的观念。
一、音乐需要“双基”与情感的和谐
在《辞海》中,和谐的解释很简单,即和睦、协调、融洽之意。我们需要以和谐作为一种教育观和学生观,在和谐理念的观照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抓手,对新课程下出现的和原有的音乐课堂教学的不合理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诊断和反思,探求和谐共存的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和谐课堂,可能偏重于和谐的人本内涵,提出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尊重和维护教育对象的心理和生理,求得和谐健康发展。实现“课堂公平”,坚持“以生为本”,体现“教学民主”。我们提出和谐化课堂教学,则更注重挖掘音乐教育本身的和谐因素,拓展和谐的涵盖面。能使学生更善于学,教师更善于教,形成共同促进、互相交融、双赢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领域,建设与研究音乐课堂的规律和矛盾,调动音乐教育所有的元素,通过策略使之互相依赖、互相制约,而又互相合作、促进。从某种角度说,和谐的本质就在于找到合适的规律,把握相当的尺度。和谐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找到合适的音乐学科教学规律,对教学行为能够把握合适的度。小学和谐化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以和谐的精神去看课堂,对和谐的涵盖作深层的理解,挖掘音乐学科本身的和谐因素,有针对性地为音乐课堂服务。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谐仅仅是一种理念,中庸之道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意趣,需要一个较为显性的点去展开研究。于是,凸现出来的亟待解决的不和谐问题就成了我们的着手点,虽然面对国际前沿的教学思想,“双基”这个话题已经显得非常老套,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里,我们缺的恰恰是“音乐学科的双基在歌唱教学中的和谐”而体现出来的天籁般的童声。因此,双基在歌唱中的适度把握非常值得重视。
二、以多元视角解读双基教学
双基教学的产生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我们中国人惯用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语句,都体现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重视程度。我们国家沿用已久的考试文化和考试制度对双基教学的衍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虽然中国双基教学理论没有公认的倡导者或权威性著作,但确确实实对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代代沿袭,使得中国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自觉地萌发了“双基”情结。在双基教学理论中,“基础”是一个关键词。被选进课程内容的多为基础性知识技能,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将有助于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教学中主张“练中学”,教师要精于讲授,学生则勤于练习,耐得住反复,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最后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在双基教学中既是主导、榜样,又是管理者,教学的每个环节安排紧凑,有固定模式。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进程中,比较注重为新旧知识架桥铺路的做法,由此,产生了我们中国特色的铺垫理论,也称脚手架理论,有着非常好的价值。
以课程改革的观念来看,双基教学并没有抵制对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品质的塑造。相反,能力培养一直是双基教学的核心部分,如数学教学始终认为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的三大基础能力。可以说,双基教学本身就含有基础能力的培养成分和带有指导性的个性发展的内涵,同时也非常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严谨性。所以,我们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否定“双基”,提出“双基”和强调“双基”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我们原有的观念异化了“双基”的本义。过分强调经典知识和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在这样的思路下,“双基”要求必然被不断拔高,内容出现了繁、难、偏、旧等问题。不难想象,双基教学在某一个时代成为学生的超负荷机械训练的符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因此提到“双基”,就令人皱眉。
音乐学科的课程标准出台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放在三个维度的首位,相当令人瞩目,未免诱发了一些不正确的理解,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普遍问题反映出一个观念:“双基”似乎可以不要了,音乐课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关键要让学生喜欢。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并不是作为一项娱乐存在。过分地以缺乏学科特质的娱乐活动迎合学生兴趣,那么让学生喜欢的仅仅是音乐课,而不是音乐本身,这也是不对的。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撑。课程改革不仅不能削弱“双基”的地位和作用,而应通过改革使双基教学更富内涵更有成效。在现行《课标》小学音乐教材中,内容的编排是分单元的,以人文情感为主线,但我们觉得有其潜在的“双基”线索,将潜在的双基教学目标渗透到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获得“双基”,才是根本之道。
三、和谐化“双基”需要行动的诠释
用和谐的精神去看课堂,就会衍生许多的和谐状态,如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以及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状态。包括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激励原则和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有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民主精神,等等。更重要的是,这种宽松、平等、互相吸引、互相需要的氛围是否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情绪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师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实施教学仅仅是初步概念,和谐课堂还需要我们追求各种音乐的内在因素和学生生活实践心理感受等外在因素达到协调融合,实现整体优化。将教学的各种因素更好地调和,取得初步的和谐的课堂内化状态。因此,用和谐的精神去看课堂,不应当止步于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的营造。更重要的是应该挖掘音乐学科本身的特质,有针对性地为音乐课堂服务。使得音乐学科的审美特征、情感特征与“技”特征和谐地共存发展。
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它包含着情绪情感的体验和生发,同时音乐又是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对人产生审美作用的。在小学音乐课的歌唱领域中,一直以来教师都把音乐学科的“审美”“情感”与“学科性技能”放在对立的位置去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应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血肉相依的。没有音乐知识、技能的支撑是不能够形成有审美价值的音乐表现的。而在一定知识技能支撑下,具有个性的审美、情感体验又会使音乐的表现更加出色。尽管在观念上取得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教师本身所接受的音乐专业教育影响至深,很难立刻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我们进行了案例的微格研究,曾经看过一节香港老师到深圳上的录像课,将此案例中的一个小片段与我们所习惯的思路下所做的教案设计做了比对。
香港课例:《调皮的小闹钟》
问题:
1.说说生活中的规则和不规则的声音。(队列口令、警察吹哨子、汽车喇叭)
2.听听音乐中的不规则声音,并举手示意。(听音乐过程中举手示意)
3.听到音乐中的铃声响了吗?用的什么乐器?(回答打击乐器名称)
4.出现不规则声音和铃声时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再次聆听,用两种手势进行参与性表演)
本组备课:《调皮的小闹钟》
问题:
1.听音乐,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闹钟?为什么说闹钟调皮?(初听音乐)
2.出示切分节奏谱例,要求学生拍打节奏,不断纠正。(节奏练习)
3.切分节奏就好像闹钟在调皮捣蛋,同学们说对不对?(再次聆听)
由此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香港教师的课例俨然从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所谓音乐的知识技能要求,在这里非常明显地体现为感知音乐要素(节奏变化)在整首音乐作品中产生的表现作用,最关键的是教师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直接用自己的耳朵去触摸了音乐,并且层层深入,不见繁复。这也是这节课最具表现力的地方。我们的设计,虽然教师认为有技能含量,体现了渗透“双基”,但是这些设计是背离了音乐的兴趣指向的,把教师自己的间接经验和经过理性分析提炼的感受直接给了学生。这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显然是不妥当的。学生兴趣的指向应该是音乐本身,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而不是只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片面理解知识技能的含义成了我们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大问题。其实,这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从过去的“专业”观念上转变过来,由于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体系脱胎于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我们的教师也长期认同的是一种“音乐精英教育”。当我们开始提出要正视知识技能时,原有的影响又完全凸显出来了,一不小心我们又将恢复到课改以前的音乐课教学状态,那将是十分可悲的。
举一例说明受专业化音乐教学影响的教学步骤设计和和谐化歌唱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当我们学习一个音符,唱好一个2拍的mi的时候,它所包含的内容有音准、节奏准确、圆润的咬字吐字、自然连贯的声音,只有这些元素共同协作才能产生一个有音乐感的音,也是我们想要通过各音乐元素和谐共存获得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从原有的习惯去着眼,要获得这个音的演唱能力,教师必须把符号认知放在第一步,从谱面上记住五线谱的第一条线上有一个音,符头是空心的,它是mi,唱2拍。第二步,练习节奏拍击,数清2拍的节奏时长。第三步,吐字发音唱mi。如此一来,谓之循序渐进,貌似与双基教学的精神本质非常吻合:所谓获得基本知识,就对应是否掌握第一步。技能则对应第二步。实际上第一步仅仅是一种符号识记,简言之会读mi未必能唱好mi这个音。从小学音乐课的能力培养角度看,并没有太多价值。这种基本知识的传授方法割裂了音乐各要素之间的血肉关系,单独抽离。这类逐项强化训练的方法,对已经有一定音乐基础同时又可以花大量时间在这上面的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进入音乐专业领域的必要基础,但对于需要形成基本音乐歌唱表现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却毫无必要。
而课改之初的6年时间,我们在歌唱教学方面使用的典型方式应该称之为“不作为式”:既然要学生觉得音乐课有趣,那么我们可以充实大量的活动吧?于是唱游戏歌曲就做游戏,唱抒情歌曲就写小诗……唯独不对歌曲的教唱过程进行展开,一般都是用各种问题的推进为借口,一遍遍播放录音,让学生靠自己的耳朵听会。我们的研究发现,一般一首新歌需要5遍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基本听会。但是具体听到什么程度,个体的音乐表现能力又到什么程度,教师基本上无暇顾及。听会了就活动,将人文大肆渲染开去,这样,6年的不作为式的歌曲教学造成了学生整体音乐表现能力下降,好声音越来越少是必然的。毕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这种默会式的听唱歌曲的方法会有良莠不齐的学习质量,而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也逐渐褪去了专业技能的需要而沦为一个活动节目主持人之类的角色。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改之后教师的角色转变?当然不是。其间教师的理解偏差在今天的冷思考阶段逐步显现:三维目标被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了“标签”到处贴,同时将其与知识技能目标完全对立,简单地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由此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也缺乏必要的理解,出现了“游离”的现象,使得音乐课堂没有“双基”的内容。
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歌唱技能的形成,不在书面,而在于歌喉。我们所认为的音乐学科“情感态度”的基本内容应该做诸如此类的解释:有敏锐的听觉意识,对听觉表象和音乐作品能做出积极(独特)反应。听音乐,在音乐中体验,表现音乐,在音乐表现过程中获得享受。能自觉、自信地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和方法。追求更高的音乐品位,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审美的最终价值永远是以情感的直接体验为依据的。当我们的学生放声歌唱,在歌唱的过程中彼此倾听协作,享受歌唱的过程时,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才走上了更为宽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一、规章制度是前提
音乐老师是一个普通人,是人就不会那么完美,所以,很难预测课堂上会有什么突发事情,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理很有必要。
(一)通识性常规
我们知道,教育的终极成功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和功利的辉煌,而更是平和、宽容、淡定、乐于分享、博大精深等。这种奠基于幸福意义上的成就,才是教育的最大责任和成就。所以,音乐老师不能狭隘地认为,我们的任务只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经营好自己的“三分地”,非音乐方面的东西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仅是狭隘的,更是错误的。因为学生要学习和遵守的通识性常规,是音乐课良好纪律的保障,也是学生取得优良学习效果的前提。所以七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就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性常规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后,能做到安静欣赏音乐或自主吹奏课堂乐器;课上要认真听讲,踊跃表现,不破坏和影响大家的学习环境;对音乐课上的卫生问题提出目标:不要在丢垃圾的同时,把道德给丢了。其次,对音乐课上的座位安排的要求是:初中三年随时跟着班级位置的变化而调动,并在需要时随时做特殊处理。当然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保护和爱护公物的教育也很重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初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有这个认识和行动,音乐课更不能例外。而这种非音乐性的教育,一般来说学生从心理上都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
(二)学科性常规
初中的音乐教学不外乎以下主要内容: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乐理知识教学、实践与创造教学(单元内作业)等。音乐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方法,让学生乐意学习和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科教学活动中,这需要一些激励和评价策略。
在歌唱教学方面,在开学初就告诉学生,每一个单元的学唱歌曲,都是歌曲考核的内容,每位同学平时歌曲演唱的记录,取一次最高分作为歌曲的期末成绩;如果自己选择期末时再考核歌曲演唱,则采用抽签形式进行,即抽到哪一首演唱哪一首。
在器乐教学方面,规定每次上课学生都要带竖笛,因为竖笛除了每节音乐课堂上要集体学习外,还要在音乐课前练习以及在课外单独请教老师解决吹奏中的问题时使用;还要向学生说明平时抽查的器乐曲也是音乐总成绩的一部分。
欣赏和乐理知识以及实践与创造教学中,老师会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模仿和探究,为了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老师要随时对于在活动中精彩的即兴表达、表演给予奖励分数并记录在案(称之为综合分),综合分也是音乐成绩的一部分。
二、维护规章是关键
立章建制是容易的,但师生共同遵守和维护规章制度还是比较难的,操作稍有不慎或不当,都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记忆,所以音乐老师要把握好“度”,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
(一)坚持不懈,缩短“磨合期”
七年级学生分别来自多所小学,他们学习音乐的态度、想法、习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因而对新的音乐老师也会有多样的好奇和期待,所以缩短“磨合期”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面临着每个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不同要求和规章,他们需要记住和改变的东西太多,这时学生们往往应接不暇。因此,音乐老师在最初的几节音乐课上,要耐心地对学生多提醒、关注、暗示,从而使学生尽快养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通常说 “抓好三个月,受益于三年”,这同样适用于音乐学科。
(二)“八分目标”管理较适宜
有一种所谓“0.8哲学”的说法,就是说:“不必每件事都强求做到付出百分之百的力气,使出80%的力气就可以了,剩下的20%的力气,权当给自己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这样才能避免自己被完全‘掏空’。”①音乐老师对课堂的要求,窃以为,达到“八分目标”就行了。因此,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做了不合时宜的言行,有些无意识地犯了小错误等。只要没有严重地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老师最好给以眼神的暗示,或以提问和其他肢体语言互动方式进行提醒,学生也会心领神会改正的。
(三)给予后进生进步的时间和空间
初中生里总会有学生因小学没有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或音乐学习习惯差,致使音乐感性经验缺乏,实属正常现象。如果老师想去“改造”他们,在短时间内让他们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那是不现实的,也容易把他们推到老师的对立面。因此容忍后进生,让他们逐渐地进步,反而是最好的办法。如竖笛吹奏水平高的学生,应能较熟练地吹奏四首乐曲为优秀;而对后进生,则鼓励他们如能较好地吹奏一首也为优秀。让后进生在音乐课上感到有希望,在班级里获得适宜的生存空间,这个班级的音乐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好,课堂纪律问题也会逐渐减少。
记得一则广告语这样说:“青春是一种刺,穿透虚伪,挑破陈规,用棱角改变世界的圆滑。”这可以说是个别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育管理方法都难以适合所有的学生,难以适合所有情景下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逆反情绪,老师要学会忍耐和承受“委屈”,用机制和智慧与学生“化干戈为玉帛”。
(四)教师不要以“强势”自居
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对老师的“强势”能被动地接受,反而“被尊重”会对他的内心触动更大。因此引导学生的自尊自重心进行教育是最重要的。比如,音乐课上发现有个别学生比较出格,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提醒和暗示都效果不佳。对这样的学生最好在课后留下谈话,不在其他同学面前伤他的自尊。当师生坐在一起 “对话”时,避免“追问式”、“逆向性”的责怪。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之于众,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老师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许就会给学生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三、专业魅力是根本
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是很可爱、很容易满足、很容易被“忽悠”的。音乐老师的胖瘦、美丑、穿戴时尚与否,可能在最初的几节音乐课上,学生会有点在乎,但让他们长远地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的理由,恰恰是音乐本身的魅力。因为,多数学生是以满足自己的感官享受为标准的。觉得老师教的音乐好听、好看、好玩、好懂,他们就喜欢。如何让音乐展示其魅力,音乐老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关注。
(一)让学生“忙”起来
有句话叫“忙得不亦乐乎”。音乐老师可以运用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忙”起来,不给学生空闲、说话、做小动作、“开小差”的机会。比如,音乐教师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多样,让学生应接不暇;没有表演唱奏的同学,要给他们“评”、“说”的机会;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参与,给每位同学分配角色;聆听音乐时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并能讲出一定道理……让学生“忙”起来,让他们充实,有收获。学生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无暇顾及课堂内容以外的事情。
(二)让老师“热”起来
说:“对人最大的折磨,莫过于给别人一张苦脸”。音乐老师要带着灿烂的微笑给学生上课,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愉悦,满腔热情和智慧的眸光,要善于突破自己,去掉“不好意思”,要有“人来疯”的精神,因为激情和兴奋是会传染的,西方有一句谚语:“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老师有时会遇到学生音乐基础差、教学硬件不够好、音乐教学大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但只要真诚、激情四射地去感染学生,用心教学,学生就一定也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但如果音乐老师都不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岗位,牢骚满腹,把教学当成应付差事,那就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三)请老师“勤”起来
课堂上音乐老师把握住学科的特点和内涵,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音乐活动和音乐要素的学习中去感受、体验音乐的魅力和快乐,这就要求老师们要足够的“勤”,要勤于学习和钻研,勤于思考和反思。比如,教师要花时间反复练习范唱、范奏、范跳、指挥;进行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准备几套教学方案;课上课下及时分析情况,对自己的预期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当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出现了“度”的问题时,要勤于和学生沟通就会给学生以心理抚慰。把发自内心的情感互动和信任与学生紧密相连,并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是一项对智力充满无穷挑战,又充满无限创新空间的事业。”的确如此,而这个“事业”,只要做到“勤”字,就会有收获,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柯达伊说:“学生不是为了生存而学习音乐,而应该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如果初中的音乐老师把音乐课变成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场所,把音乐的“乐”变成了让学生索然无味的苦,就不能责怪学生不遵守音乐课纪律。当然音乐老师也很难做到每节课都很精彩;即使精彩的音乐课,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被所有的学生接受和认可。所以师生之间的约定、宽容和享受音乐的过程就显得很重要。当约定和宽容都成为一种习惯时,问题就会减弱和消失,这样一来,初中音乐课的纪律问题也就会改善和缓解了。
注 释:
【关键词】协同教学课程统整教学团队教学策略
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师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教师个人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不同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班级的学生采取大班教学、小组讨论、独立学习或者个别指导的方式,来完成某一单元或者某一领域的教学活动。[1]上海市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自2005年开始《课程统整理念下的小学协同教学实践研究》,迄今已有2年的历史。我们在课程统整的基础上进行了协同教学的初步探索,通过主题式课程统整的教学设计,来探索一种协同、高效、乐学的协同教学实践,为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努力。
一、确立课程统整的目标:协同、高效、乐学
协同教学的理论内核来自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协同学是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研究开放系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其内部诸要素、诸层面和诸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内部机制和规律的科学。协同学的基本原理是协同效应原理、自组织原理和有序原理,其中协同效应原理是核心。[2]所谓协同效应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而且呈现相对无序状态。人们可以对系统中各要素施加影响,当外界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内的要素会呈现出协调、合作的态势,达到一种有序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
基于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我们将协同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协同、高效、乐学”。我校通过三种课程统整方式、多种教学团队的组建、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发挥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在对学校课程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我们从探索自然、关心社会、体验成长三个方面进行主题式协同来达到“协同、高效、乐学”的目标。课程统整以新课程中的语文教材为主线,其他学科有机渗透融合,形成一系列知识群。在探索自然中,设置了动物天地(一年级)、植物王国(三年级)、生物天地(四年级、五年级)等主题;在关心社会中设置了“手牵手,共成长”(二年级)、“奇妙大世界”等多个主题;在体验成长中设置了一年级的“我是快乐的小学生”、二年级的“鲜艳的红领巾”、三年级的“我十岁了”集体生日派对、四年级的“广阔天地任我行”社会实践活动、五年级的“追寻新的理想”等。这些主题内容的安排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环往复、循序渐进。
二、选择课程统整的方式:单科协同、多科协同、循环协同
长期以来,小学课程仍然以分科为主。分科课程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相互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学生的思维方式常常局限在各门具体的学科材料和书本知识中,难以抽象出普遍的思维方式、方法。学生难以将知识融为有机的整体,表现出思维的片面性、凝固性,缺乏创造性。不同学科的知识重复现象严重,学科间顺序安排不合理。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协同,各学科的教师只关注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目标,造成了学生的重复学习,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为了改变分科课程知识孤立隔离的现状,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个人生活意义的状态;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校对现行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统整。课程统整的方式一般有6种:(1)学科内统整,(2)以学科为中心的跨领域课程,(3)多学科课程,(4)整合式课程,(5)科际课程,(6)超学科课程。这6种课程的统整程度逐步升高。我校采用了其中三种课程统整的方式:学科内统整(单一领域协同)、整合式统整(多科协同)、超学科统整(循环协同)。
单一领域的协同是在一个学习领域中采用纵向协同的方式对一至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主题进行整合,增加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与意义。这种整合方式仍然以分科方式进行,协同的要求比较低,所占比重不大。多科协同以主题的方式将现行教材中不同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统整。我们从一至五年级的教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选择了不同的主题,从目标、内容、实施方法三个层次上进行统整。例如,我校在一年级的“动物天地”主题中,将语文学科的《小乌鸦爱妈妈》(40)、《比尾巴》(48)、《小溪生病了》(54)、《小海马》(57)、《小猪问路》(58);数学学科的《海底世界》;美术学科的《我绘制的鱼》;常识学科的《亲近动物》;音乐学科的《跟着动物走》;体育学科的《滚翻、走和爬》等内容进行有机统整,形成目的明确、内容连贯的主题,以达到协同、高效、乐学的目的。在课程的实施方法上也进行了协同,如《小乌鸦爱妈妈》的教学中:
1.协同音乐课中的同名歌曲,使学生在吟唱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2.协同课程中有关鸟类喂养的知识,突破难点,体会小乌鸦对妈妈的爱。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要有爱心,并学会关心别人。
循环协同根据课程标准来设置主题,以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为主线,而不是根据学科内容来选择主题,因此统整的程度高。循环协同主要由专长教师组成。我们学校按照不同的线索设置了多种主题,如“精彩午间”中安排有“我行我素”、“天生我才必有用”、“奇妙大世界”、“小雨点广播电视台”、“健康卫生”等。循环协同以轮换方式来实施。
我们认为,这种课程的统整方式,可以使课程成为一个过程,一个教师展示课程能力、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充满活力的过程。当课程成为过程,教学就内在地与课程整合为一,从而结束了课程与教学的长期分离状态。课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统一为学生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出广阔的空间。这种将课程与教学过程统整为一体的协同教学,为我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契机。
三、建立专长互补的教学团队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实践中,一间间的教室隔离了教师在教学现场的同伴交流与团体智慧,教师必须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造成了个人主义与互不干涉的传统教学文化,从而阻碍了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而协同教学让教师突破教室的隔阂,由2个人或者2个以上的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共同授课,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我校根据课程的协同方式组建了三个教学团队,单一领域教学团队、跨学科教学团队、智能教学团队。单学科教学团队主要由不同年级的某一个学习领域的教师组成,如语言学习领域、或者数学学习领域等。跨学科教学团队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常、音乐、美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而智能教学团队则以个体教师的智能强项为核心,团队(7位)的每位教师确认自己的智能专长,担负一种智能课程的规划,相互支持。在协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合作意愿以及相互尊重对于协同教学的成功非常重要,而教师的自由组合是形成这种团队的重要条件。自由组合的团队使团队成员间学科知识、兴趣、视角、经验背景和资格水平上各不相同,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学团队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但是在专业知能水平上,如果教学团队成员的差距太大,则可能造成教学团队成员之间难以保证真正的平等,展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力互动。因此,教学团队成员间的真诚合作、平等相待是协同教学成功的保证。
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多种团队合作方式。最常用的是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整个协同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协同方式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评价等,共同确定实施时间。教师们或者在不同的课堂中相互配合;或者两位(两位以上)教师都在同一教学现场,在教学过程中轮流呈现不同的教学材料;或者合作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但分别对同一班级的不同小组进行教学,分别批改同一堂课的作业。虽然教学团队采用了不同的协同方式,但是协同教学并不等于教师轮流呈现特定的教学内容,而需要进行整体设计,使不同教师主导的课堂都成为实施统整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在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为了实现协同教学的目标,我校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的决策活动,以达到最佳效益。我校主要采用了两大类教学策略,一类是合作式教学策略,如教学团队教师共同拟定教学目标与计划,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讲解或者角色扮演的方法,共同观察与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来充分展示与分享学生学习的成果,最后由教师综合及总结。一类是采用多元智力的教学策略,如头脑风暴、写札记、做中学、音乐欣赏、同伴分享、合作小组、一分钟内省等。
五、提供成功的保障
在课题研究启动时,我校成立了“学校统整课程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长、各学科组组长、科研室主任、科研员、大学的课程专家、家长与学生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制定《学校统整课程开发指南》与科研实施计划,统筹安排学校统整课程的开发与课题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我们确立了定期研修制度,利用周三的上午两节课时间,每月进行2、3次研修,学习协同教学的理论、修改完善课程指南、设计主题教学、反思与提升教师的实践。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到网上,教师则根据自己的专长自愿参与课题研究。同时也将教师撰写的文章进行网上评选、交流。
课题研讨活动以学习团队的形式从不同的层面展开。目前主要有两类团队:管理者学习团队由校长直接领导,由科研领导小组与行政班子成员组成。活动形式是每月举办一、二次论坛,主要由校长组织团队进行学习反思,调控学校课题的运行,规划课题的下一步实施计划。同时,管理者学习团队都会深入各教学团队,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将学校的决策传递给教师,另一方面将教学团队的思想传递给学校决策层。协同教学团队的研习以教师论坛为载体,开展全体教师学习研讨,利用每周五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2次活动。一次为协同教学理论学习,一次为协同课堂教学研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多次外请专?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对课程统整与协同教学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教师参与课程统整的规划与研究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能力,而协同教学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一种和谐有序、高效乐学的新型教学文化正在全校师生间悄然兴起。
【参考文献】
[1]张德锐等著.协同教学——理论与实务.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