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美学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美术教学;情感价值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two aspects: Students- centred colorful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Class- centred creation of harmonious and relaxing study environment, illustrates the basic view of the Humanism learning theory and also tells how to mobilize th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art-class teaching and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Key Words: The Humanism Learning Theory; Art-teaching; Emotional value.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计算机、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不直接或轻易地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习者参与进来,向学习者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参与,“迫使”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机械联接,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人本主义理论更加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情境的情感方面,因此主张尽可能地直接“进入”学习的情感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发展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它表现为个体对该事物或者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一个对美术感兴趣的人,他的认识活动就会优先指向与美术有关的事物,并且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而且这种在激起学习者兴趣之后使学习者能够保持这种注意力,这种保持又有赖于现代教育媒体所提供的情境的变化。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果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强调教学任务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世界为基础,从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取得学习的具体知识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我实现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现自我的资源,学生主动对这些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控制、利用和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自我发展的,即使动机来自外部,发现、获得、掌握、领会的感觉也是来自内部的。人本身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构成了学习的动力,因此这种学习是自发、自主、自觉的。学习的目的是实现自我,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指导下,由学生慢慢地发现揭示自我,并逐步走向独立,走向创造的过程。人本身具备一定的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提供环境让这些潜能得以发挥,教师只是学习者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实现自我的学习空间和环境来塑造人。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采取自我评价的方式,尊重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突出学习者的情感、意志力、价值等学习品质。它反对外部评价,因为这样评价只能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能技巧作出评价,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力、刻苦勤奋和态度、动机等因素。在美术学习中,不应仅仅用分数来评价学生,而应提高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这样就充分尊重了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权利。
二、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
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学生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有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课堂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供学生欣赏的CAI课件。例如,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等,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同时还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个人差异以及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从现在的美术课主题组合看,虽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是具体分析,这样的主题搭配显然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缺乏情感性和生活性。罗杰斯强调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这个最高的需要。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有必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适合于自己的所教对象,适合教师自己实际的知识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结构,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只不过教师由传统的一味地追求讲授变成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咨询者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从而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自主学习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作法除移情教学外,还必须编写好便于学生自己学习,适合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特点的教材,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自己学习。根据美术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充分扩展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充分去感受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白雪石的山水画《长城内外尽朝晖》时,可采用CAI引路,由图引思,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充实个人情感,从琐事找生活的朴素情感。这一切都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高尚情趣。无论挖掘教材中的任何一种情感因素,教师都应首先自己丰富自我情感,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在美术教学中,要尽量介绍学科近来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内容。注意学科实际生活价值,让材料更贴近于学生实际。编写的教学内容应充分挖掘原教材的生活性、实践性方面的内容,密切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学科背景知识介绍。所编内容应对某一具体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无论是组织课堂教学,还是组织课外活动,教师都应注重情感投入,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因为现代教学已不再是简单零碎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自由学习。
三、以课堂为中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罗杰斯主张学校教育完全自由化、人性化,而自由化与人性化教育的内涵,则是情感教育为主。学校只需提供自由和平而又资料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先养成爱学校、爱教师、爱同学、爱求知的习惯,从而培养其自尊自信,自动发展的态度,即使不予教导,他也会自行读书求知。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起教学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以利于学生学习时自由地发挥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真正意义的学习。例如,在欣赏齐白石老人创作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时,画面上虽然只是几个好象是微微抖动尾巴的蝌蚪,自由自在地游动着,随着出洞急湍顺流而下,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青蛙,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随着作品的构想,去想象急流十里后出现的蛙声,直至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从而脑中出现一幅优美动人富有诗意的画面,使学生渐渐进入美感中的境界,形象思维开始得到升华。
(二)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互相转换,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例如,色彩的微妙与情感,图画中的意境、教学挂图的作用,不同于风景名画的相互比较。教师只要有计划,有目的,在传授绘画技巧的同时,给学生提示出可比较想象之处,给学生留出联想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与教师一起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学活动主体。教学过程已成为教师和学生自身情感活动与认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教师需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对学生具有自身价值独立体的任何思想与感情都应予以认可,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移情性地、设身处地地去教育学生、尊重学生,不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性作出评价和批评。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坐在一个他们愿意与之合作的人身旁,让他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以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种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
罗杰斯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甚至思维也存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兴奋程度。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都不应该要求全班齐步走。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与学生真诚谈话,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习惯。例如,在画画时,有的学生习惯于一股作气把画画好,有的学生习惯于断断续续的画画,有的学生爱在人少的环境下画画,有的学生则喜欢在人多的场合下画画,也有的学生习惯于边听音乐边画画,还有的学生习惯于边看电视边画画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并尊重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适当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
总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反理智重情感、反灌输重创造,反强制重自我的新姿态而别于行为主义及认知主义。因而,要使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发展,就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渗透,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建立起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绪勤,张莉人本主义教学观对CAI课件设计的指导作用[J] 中小学电教,2003,(1)
【关键词】艺术;美学;特征;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75-01
一、艺术美学的特征
艺术美是艺术形象之美。艺术美能够显现美的千姿百态。经过艺术创造实践,艺术美相比较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具有更显著的形态美。现实美是相互分离的,即使它五彩斑斓、形态万千,不过它们相对自由,不能整合成一个具有某种联系的、和谐的整体。与之不同的是,艺术美比较聚集,虽然不如现实美灵动自然,但是,能表现出内部的连结与和谐,显现了人类的感情、现实的规则。因此,艺术美作为艺术形象的特殊潜能,拥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美的一个经典形象。所以,艺术美对于人类所表现的效果才具有影响性。现实中的丑通过艺术性的加工整理,引入艺术作品中就会变成艺术家们否认性格感情评定的艺术形象。此类的艺术形象并不能改变其本身丑的事实,不过相比较下能体现现实的美,确定了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潜在能力。以下是现实生活中艺术美的几大特征。
(一)虚拟性。虚拟与现实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意象如果通过物态化与物化加入到艺术作品中,就变成艺术意象。如古诗名句中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二)感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感性关照”的形式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因此,感性就是人类通过主体感官来体会生活,意识主体不需要通过理性的验证,仅仅依靠感觉就能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三)想象性。审美意象是通过一系列的意向与想象把“意”与“象”结合为一个整体,就是寓“意”之“象”,意象自身就是想象的结果,它与普遍直观表象、具有深远意义的人工表象或者是简单的回忆表象是不一样的。如马致远《秋思》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依据作者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情感性。感性生活中情感和“意”具有紧密的联系,也是艺术融入想象的主要动力,并且跟随意象创造的整个流程。艺术意象总是掺杂着某些不固定的感性认知,这也使意象拥有超强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二、艺术美学的表现手法
艺术重视的本质是意象的生成,就是重建。一些人欣赏作品依旧是感知艺术意象,经过对意象的鉴赏,接受了才会赢得审美愉悦与艺术品位。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中,“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惨,夜长衾枕寒。”这表达出他接受了这个事实,艺术作品的符号与寓意具有直接的关联,这也使符号的解读更加顺畅与不同。艺术符号形式提供给接受者用来获得意象的诸多可能性或者是有迹可循的导向。
艺术形象是艺术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再次体现和主观表现的统一。虽然有些艺术形象重视客观存在的再现,有些艺术形象则重视主观表现,但是它们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例如在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中,主要再现了18世纪法国社会大环境,巴尔扎克运用真实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赢得胜利与封建阶级逐渐没落,无法规避的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走向。从另一个层面看,巴尔扎克也在艺术形象中表达了自身的感情与看法,展现了自身对衰落的贵族阶级的可惜,对资产阶级的深痛恶绝,对广大人民群众表示同情的感情倾向。他的一系列作品就是客观的再现与主体的表现的统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美也就出现于生活,艺术与现实世界存在紧密关联;在艺术活动中,艺术美是艺术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展现。
因为艺术形象既是艺术活动中主观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又是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以艺术美事实上是构建艺术形象美的主要因素。现实生活中艺术美即能体现客观上的美学,又涵盖了艺术家所表达的主体环境的美,也就是艺术家所表述的情感、幻想、美好愿景的美。历史上人类无数的艺术活动中,不管是艺术的主体,还是艺术的方法,这些都是艺术家创新生活劳动的产物。艺术家不仅能从深层次反应社会实践主体的潜在能力,还能从艺术本身体现其潜在力量。艺术美是人类潜在能力在艺术品中的完美展现,经过艺术形象的感性认识表现出来。
艺术家想要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身的主观情感,就必须在艺术品中表达自己的感知认识,向人类传递自身对事物以及生活的主观看法。艺术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艺术和客观世界的紧密联系;二是注重艺术家的内心想法。艺术家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性源自客观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是我们所推崇的具有共性认识的马哲思想原理。客观世界的美学也决定了艺术家主观感性的美学。
参考文献:
从这个意义上说,崔宁《艺术美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的出版,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日益浸染学术界的今天,尤其能够显示出作者清晰的学术定位与追求。《艺术美学新论》借助心理学尤其是神经科学的前沿成果,对审美艺术活动的发生机制做了符合科学实证结果的分析与总结,从而为艺术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艺术美学被归属于人文学科久矣,从方法论上看,主要还是借重文艺美学(其实也就是文学美学)和艺术风格学的人文学研究方法。《艺术美学新论》显然对这一学科定位以及方法论取用有所不满,因此它尝试着重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艺术美学重新焕发出交叉学科的光彩。
事实上,实验美学与心理学美学自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以后,曾一度兴旺发达,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仍有重要成果问世,但之后却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走向边缘。中国美学刚开始建立学科时,也曾出现过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显示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交叉学科的身份。但新时期以来,艺术美学研究的自然科学路向却似乎走得并不顺畅,迄今为止,国内坚持结合自然科学方法的美学研究团队,恐怕只有西南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等少数几家单位。《艺术美学新论》的作者能够在这样的研究现状下重新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艺术审美活动中用单纯的人文学方法所难以解答的课题,体现出过人的自信心和学术眼光。
《艺术美学新论》共分三卷,分别阐述“艺术认知的哲学与美学原理”“艺术认知的神经科学原理”“视听觉艺术审美创作心理观”三大问题。但整体看来,作者主要就艺术审美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都要倚仗一座桥梁——以间体世界的方式存在的镜像时空。全书即围绕此一理论展开各个层次和各艺术品类的论述。
仔细分析,这一理论其实包含两重思想内容。首先是审美间体,意指主体为了与作为异质性存在的客体达成情感与经验的交流,以感觉方式析出客体的外观形式及符号形式,进而在内心形成感性表象,从而借助这一感性表象与客体在共时空中发生交互性投射。这个使主客体得以共时空交流的感性表象仿佛是一个间体世界。审美间体理论的提出显然受到了美学的移情说和哲学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说的影响。其次是镜像时空。这一思想来源于前沿的心理学概念镜像神经元。后者是西方心理学界最近十年所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认为人类大脑皮层各区可能存在一种触感模拟体验与对象化认知活动的神经元网络系统,它可以使人脑产生幻象,作为个体与他人产生共同体验的媒介。《艺术美学新论》正是从镜像神经元的心理学假设中得到启发,同时结合了审美间体理论,认为艺术审美活动的心脑机制的核心环节在于间体性的镜像时空的创生。
《艺术美学新论》之新,即在于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的提出与阐说。应该说,这一理论对于艺术审美活动的心理学本质有着很好的阐释效力,也因此而能够对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的许多现象予以透彻的分析。从方法论上看,该著很好地结合了现有哲学美学、文艺美学与神经科学的理论成果,为艺术美学研究的人文学偏向做出了一些纠正的工作。
譬如作者在解释音乐艺术审美活动时指出:“人的音乐审美体验与认知均发生并统一于个性化的‘镜像时空场’。其中的‘镜体’是含纳审美主客体价值互动关系的共时空表征体;‘镜’中的主体体现了‘审美间体’的认知特点,即能折射对象化的主体特征与客体属性,又能与主体自身及镜内外的客体发生互动映射而妙不可言……而此情此景之中的主体间性又使作曲家、演奏家与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了一个共时空平台;它又通过音乐想象而实现了表象转换或角色移情。”[1]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音乐这样一种在作曲家、演奏家、听者三类主体之间发生审美交流活动的艺术的内在机制,使以往音乐美学界对音乐本体究竟是趋于抒情表现还是审美自律的争论可以暂时告一段落。另外,作者还据此探讨了音乐审美教育的问题,对现有音乐教育中仅仅关注外在性、实体性和对象化的音乐经验的现状表示了不满,提出应该在音乐教育中重视审美主体时常面向内心、指向自我和观照本体的这种更深幽的返身审美经验。这一基于科学论证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对更为宽广的美育实践问题的关注。
不过,作为一本艺术美学专著,《艺术美学新论》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全书对于具体的艺术作品或现象的美感分析尚显不足,尤其少有紧密结合艺术技巧与风格的细读,从而很难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艺术作品的个性之美,也很难使读者学会如何更好、更体贴入微地进行艺术审美感受。又如,审美间体和镜像时空理论对艺术活动的道德涵养问题似乎阐述力度不够,从而难以在美育的层面上发挥更大的理论效用。
当然,就本书所设定的预期而言,《艺术美学新论》已经达到了很好的论述效果,其结论对艺术美学研究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其研究方法使学界重新看到了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路向的前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贡献。可以断定,这是一本走在学术前沿的不可多得的理论专著。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这么一本厚重的著作,涉及到多学科的文献资料以及丰富的艺术文化现象,而作者却能予以举重若轻的贯通和运用,不得不说是作者勤勉与功力的体现。诚如作者在后记中自述:“本书的构思与成稿过程异常艰难而独特。遵循认知科学的上行—下行加工原理,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感性体验,进而诉诸知性体验(或符号体验),再动用理性体验(或意识体验);尔后将初步形成的理念性认识转换为概念性的符号图式,再将符号图式还原为具身性的表象情景,借此对自己的审美思想展开对象化的价值体验和情感体验。细溯起来,大约是从1992年我开始集中收集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及研究性、自传体书目……1996年以后,又从东西方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各类美术作品中精选了三千多件样本……然后结合分析作者的自传、传记和研究性书目等资料,对它们展开了同样的认知过程。”[2]可见此中所积累的工夫确实非同一般。如果我们的学者都能以此科学、严谨的态度治学,何愁我们的学术研究少有实质性的进展?
1.室内设计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室内设计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自己的起居场所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布置,让其达到功能的实用性和环境的美感,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始时期。室内设计指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使用功能和视觉感受的需求的特殊目的,而对室内空间进行加工、布置的一种活动,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一种再创造。室内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要实现装修设计材料的最大化应用,突出经济性的同时,注重实用性和艺术美感。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的结果,它可以分为居家空间和公共建筑空间两大类,它泛指能够在室内建立的所有物件,例如:墙体、门窗等原有部分,还有灯光、视听设备空调等后期添加的部分。室内设计所涉及的专业术语有空间、照明、功能、色彩等等。
2.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是以研究技术美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现代美学应用学科。它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后来得以在设计领域广泛应用。技术美学是一种综合性很强学科,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符号学、文化学、建筑美学、工业美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室内设计与技术美学关系
自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建构之中,并在逐步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现在建筑特别是室内设计能否达到既定效果,越来越取决于技术水平。
二、室内设计中技术美学的特征
室内设计是通过对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的应用,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综合艺术。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基础是技术性,同时在设计风格和式样中展现出美感。在室内设计中,技术美学所包含的功能美和技术美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技术美学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功能性是设计的基础和根本目的。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
1.技术美中的功能美
功能性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是设计的目的和基础,没有功能性的设计就不具备设计的本质特征。功能美能否实现是衡量一项设计成败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使用功能的室内设计作品,是没有使用价值的设计。因此,具备功能美是设计成功的基本要求。在室内设计中,功能美是体现技术美学的主要内容,同样,功能美是人类设计目标的现实化。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使用者的体验和对使用者的关怀,突出人性化,这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功能性的必然要求。
2.技术美中的艺术美
在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技术往往不够成熟,相应地产品也与人们的希望相左,其使用功能大打折扣。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美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设计中,与之相伴的是许多设计作品中开始呈现出艺术美的特征。功能性是功能美是设计的本质要求,但是在几个具有相同功能的设计产品中进行选择的话,人们往往愿意选择那些具有艺术美感的设计。可以说,艺术美是在功能美上的另一个更高层次。
3.技术美中的形式美
形式是表现技术美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在满足了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设计产品的外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形式美在产品审美构成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三、现代室内设计中技术美学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技术美被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设计之中,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技术美学。
1.结构中体现的技术美
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风格,对玻璃和钢结构运用较多,设计风格也注重简洁、精密。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室内设计的美学手法融合了结构形式、光影塑造、材料质感等内容,其中,室内设计以有机结合结构为重点,让技术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在90年代以来,室内设计师着意通过对构造进行精致的设计,力求在视觉上达到轻盈、精致的美感。同时,注重对金属材料结构和构造的设计,大量的金属网状结构被运用到室内装饰中,很好地展现了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技术美感。
2.材料和工艺中体现的技术美
材料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没有材料,就会不可能有设计。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材料的更新,新的材质在表现设计作品的技术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装饰材料的增加,运用适当的工艺来展现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并表现美感是现代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之一。现代室内设计,材料和工艺越来越成为设计的精髓。设计师通过因材施法和因质施材,将装饰材料通过相关工艺加工,呈现出技术美感。
3.形式美中体现的技术美
体育美学是研究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由于体育美的本质与体育的本质关系密切并受其制约,所以,在界定体育美的本质之前,应该对体育的本质作出科学的断定。
关于体育的本质归属问题,历来是我国体育界辩论的一个焦点,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认识流派,一直没能达成共识。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大家对体育本质的研究与认识正逐步趋于统一。体育是一种“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界定已被广大体育工作者所接受。
体育的本质特点规定着体育美的本质特点和内容,也决定着体育美的欣赏和创造的方向。由于体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健身教育过程,那么,体育美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感性体现,它反映的是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同时具有丰富可感的形式。它是体育运动实践的产物,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对象,离开了人,离开了人体运动,体育美也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现实美的基础上,融人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是美的理想化的形态。
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高度融和统一的产物,是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的结果,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从主观上看,艺术美是按照本人的审美理想,对已感受到的现实社会生活进行筛选和加工,再把个人的情感融人进去,从而使艺术美带主观性和表现性的特点。从客观上看,艺术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对现实中各种美的事物的真实反映和再现。因此,笔者认为,艺术美是艺术家在感受现实美的基础上,经过审美理想的过滤和情感融化,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它集中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中,反映着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包含着一定的客观真理。因此,艺术美的本质应该是:人的审美意识的集中化了的物态化形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理解的感性体现.也是人的自由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体现。
2体育美与艺术美的特征体现
事物的本质必然会由现象表现出来,从而构成审美属性,成为审美对象。体育美和艺术美的基本特征就明显反映出了各自本质现象的特征。
创造性是体育美与艺术美所共有的一种特征,但它与体育美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因为体育运动的创造是实践的直接产物,而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带有艺术家主观精神的外射。体育美一旦创造出来,就能与社会的进步和体育运动的发展相适应,反映出一种积极、进步和肯定的趋势。另外,体育的创造主体即是创造者,又是审美对象;即主体、客体都是运动者本人。这与艺术美的创造特征有明显区别。
形象性是体育美的又一特征。虽然艺术美也讲究形象性,但体育美的形象性主要是由人体表现出来的。在体育实践中,人体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以匀称的体型、健美的肌肉,正确的姿态充分展示出体育美深厚的内涵。如:一套刚劲有力的健美操;一套优美双逸的自由体操;足球守门员一次飞身跃起扑球的空间造型;跳高运动员腾身过杆的英姿,这些具体生活并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体育美具有变易性和易逝性的特点。它受时空的局限,它始终处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可能被人们自由地观赏。如跳水运动员一连串高难动作转眼即逝,留给人们的是瞬间之美和极大的振奋。艺术美则能把现实美和人们的审美意识凝固在艺术作品中,使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够欣赏它。如:许多古代的优秀绘画和音乐及雕刻艺术作品,至今仍能带给我们艺术上的享受,它们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审美价值,这反映出了艺术美具有永久魅力的特征。
艺术美的另一个特征是典型化,也就是说,艺术美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虽来源于现实美,但高于现实美;它集中和概括了现实美,从而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力量。
另外,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的时候.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中的美,并在集中现实美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融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所以,理想化是艺术美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与体育美有着根本的区别。
3体育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确认
3.1同出一源,相互联系
无论体育美或艺术美,探索其根源,都离不开人类社会实践和物质生产劳动。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古代宗教礼仪中形成的原始艺术和体育萌芽,二者之间是没有区分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劳动与体育、舞蹈、音乐之间没有界限。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的发展,体育和艺术才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并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
纵观历史,体育与艺术有过密切的联系和结合。古希腊奥运会的竞技场,为艺术家的创美活动提供了源泉,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流传百世的艺术珍品,如:《掷铁饼者》、(短跑者》等力与美、雄与健、韵与律融合的英雄形象。而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的技巧、风格的演变,又为体育美的创造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体育审美的价值。今天,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许多项目对艺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跳水、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技巧、武术等。所以,正确地借鉴艺术,深人了解艺术,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对现代体育创美活动意义重大。
3.2本质迥然,不可替代
体育美是现实美,存在于现实生活领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情感、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融合,存在于艺术领域。体育美是人的全面本质的感性显现,是内体和精神,体力和脑力的全部功能的外显和确证。这与艺术美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精神本质对象化截然不同。
关键词:摄影艺术;美学;内涵
每一件摄影作品,不论摄影师在拍摄之前是否找准角度、多次尝试,最后观者都会分析作品是否包含艺术美,即是否有美的图像和形式,给观赏者以美的感受,这是作品评价必须经历的过程。文章探讨的摄影艺术并不是指摄影的艺术形式,而是指艺术具有的本质与内涵。
一、摄影艺术美学的意识形态
摄影艺术的美学分析属于哲学,从中可以看出美学的意识形态和摄影作品的艺术内涵。摄影作品只有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视觉的美感,才能够给人以联想,使人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而摄影师在拍摄作品时需要不断推敲,才能更好地完成拍摄、达成目标。1.超前的思想意识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美感。对摄影艺术美学的研究,是对客体的研究,运用哲学理论分析美学的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让其具象化,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作品思想具有超前性是作品成功的前提。人的思想会从感性与客观两个方面发生多次转变,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就是由感性向客观的转化,要求摄影师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发现客观物体包含的美学价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身的文化修养与超前意识把它呈现出来,创新作品的表现形式。2.客观与主观相结合摄影艺术会把时间定格,用一张张具有美感的照片记录下来,给人们留下回忆。摄影的客体有三种,即物体、人物和景物,把这些景观呈现出来,需要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相结合,展示出这些客体的差异。摄影师要在脑中呈现出需要拍摄的客体画面,从审美的角度加以分析,根据客体的特征,结合个人的构思,在作品中加入感性与理性的因素并让其融合,提炼出作品的精华,展现出作品之美。3.意识形态的发展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会展示出一个人思想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创作规律,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是人生活的环境,艺术家开展各项艺术活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融合新内容,使作品变得更加精练。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其创作也与摄影师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艺术家根据对社会的不同看法,在作品中彰显自己的意识,并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摄影艺术美学的内涵
摄影艺术美学的内涵是指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升华了客观事实,深化了艺术思想,摄影作品的内涵则是艺术品本身的审美价值。1.摄影师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艺术技能与文化修养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家美学修养的提升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一是生长环境,有的艺术家生活在江浙地区,那里风景秀丽,其心理也会随着环境变得柔和,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情感更加细腻;如果艺术家生活在草原,其内心就会变得宽广,作品也具有强烈的生命活力。其二是社会环境,一旦社会环境出现很大的变化,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外,艺术家要想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还要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的发展,熟悉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寻找灵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发现生活中的美。2.摄影作品的内涵创作者的修养对作品有直接的影响,而作品内涵的延伸也会给创作者以新的灵感。作品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性格”,其包含两点,第一是作品的真实性,第二是个性。摄影创作者以客观事实为载体,结合自身的灵感,增强作品的个性,把创作思想附加到作品上,让其具有独特的内涵。
三、摄影艺术美学的表现
摄影艺术的美学在作品上的体现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意境、寓意和造型。首先,意境是创作者对客体事实的评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使其体会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有的创作者会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生活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想,增加作品的内涵,让其更具个性。其次,艺术通过人的视觉向人们传递信息内容,摄影将拍摄内容变成一种可以直接观赏的物品,展示创作者的个性。而作品的寓意也会与时代特征结合,融合社会元素,升华创作者的情感。创作者在摄影中加入自身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独到的理解形成构思,延伸作品的意义,使观赏者产生共鸣,让其产生联想。最后,作品的造型会融合不同元素,如光线、光影和色调,它们共同构成作品的造型。摄影家会用这些元素体现出摄影艺术的美学。一幅作品的好坏,可以从光影、线条等内容分析出来。其中,光线是摄影必需的元素之一,光线的变化可以让作品呈现出明暗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结语
摄影艺术的美学研究可以从意识形态、内涵、表现三方面进行,让摄影作品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摄影师应当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作品的内涵,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并融合不同的元素,最终将美轮美奂的造型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夏乾丰.论摄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1).
[2]李琴.摄影艺术的三重美学探析.理论与创作,2005(5).
关键词:舞蹈;美学;研究方法
舞蹈是一种给人以美感的肢体表演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蕴含了生命活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动[1]。美学是一门着眼于研究美的本质与意义的学科,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体现了审美范畴内的艺术在人感知中的审美映射。舞蹈以其浓烈的表现力一直是人类文艺活动中给人以美感的表现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舞蹈美学这一学科正式建立,从而开启了舞蹈美学的探索之旅。舞蹈美学是一种以舞蹈为研究本体的学科,旨在探索舞蹈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从审美的角度将我国舞蹈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整理和提炼,得到的一种研究理论。从实践来看,舞蹈美学的研究对于舞蹈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舞蹈美学要结合多种艺术形式。
舞蹈美学与艺术美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很多共性。有着相似的审美规律,在韵律和节奏上有着审美的共性。舞蹈美学的研究要结合其他艺术美学的特点,与舞蹈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就是音乐美学。舞蹈在诞生之初就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说到舞蹈很容易让人想到音乐。舞蹈与音乐相默契的结合和表达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舞蹈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音乐作为舞蹈艺术的烘托背景,可以有效提高舞蹈审美情趣,载歌载舞的方式也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们内心强烈的情感,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2]。当然舞蹈美学还和其他的艺术美学有紧密的关联,如文学、曲艺等学科与舞蹈美学渊源颇深,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审美共性。
二、研究舞蹈美学要对西方近现代美学有所了解。
舞蹈美学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要研究舞蹈美学就需要对美学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现代美学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西方现代美学。西方美学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在西方现代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有过两大流派的碰撞,一个强调内在美,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等国,另一个强调形式美,主要是当时的俄国。而我国的现代舞蹈又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因此要研究舞蹈美学就需要结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在舞蹈美学方面,西方美学注重追求对舞蹈形式美感与现实美感的相互融合,注重这种形式上的美感也是中国舞蹈美学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学者大都还是在保留其自身舞蹈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将西方美学大胆地引进来,从而为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增加新的色彩,有助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三、研究舞蹈美学要对中国美学思想有所掌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舞蹈艺术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的舞蹈美学研究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向西方舞蹈美学靠拢是不行的,片面地将西方舞蹈美学作为标杆,就忽视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因此,我国舞蹈美学的研究要注重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保持舞蹈美学研究是时代性,博采西方美学之长处,同时也要注意到中国自身舞蹈的特性,保留中国美学的精华,保持舞蹈美学的民族性特点,弥补我国舞蹈发展的局限性。我国艺术美学专家彭吉象教授曾在上世纪八十年表文章,结合西方的美学思想,阐述了对舞蹈本体的进一步认识,从舞蹈自身的动作入手,到舞蹈艺术的本体研究,最后再高的层次就是对舞蹈美学的研究[3]。这一思想对于我国舞蹈美学早期研究有着启蒙作用。
四、研究舞蹈美学要注意现代科技的运用。
西方舞蹈大都注重力量的彰显,也就是其“力的幻想”和“张力结构”,而东方舞蹈由于舞蹈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特点,大都更富灵敏性,注重“灵性”与“柔和”的舞蹈美。通过现代医学科技的运用,人们可以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特点有更量化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地开展舞蹈创作和学习活动。再者,现代舞蹈蕴含古典美的同时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彰显更加别致的艺术效果。3D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3D技术的成熟推进了影视作品的制作。舞蹈作为身体艺术最好的体现形式,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传统上运用二维技术进行舞蹈影视作品的制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舞蹈审美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体现舞蹈的立体感和情景感,可以运用3D技术制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同时也利于舞蹈艺术交流上更贴近真实效果。另外舞蹈场景结合声光电技术,增加舞蹈的时空感,达到很好的视听效果,结合视频处理技术研究舞蹈动作,更透彻地以量化的方式开展舞蹈美学研究。
总的来说,舞蹈美学的研究也不必拘泥于某些美学原则,舞蹈作为一种个性很强的活动,其美学研究也要结合舞蹈美学的多样性,注重舞蹈美学内在美学本质的探索。作为舞蹈工作者,舞蹈的美学意义与我们的舞蹈实践息息相关。我们要结合舞蹈创作、表演、理论、教学等多个环节中舞蹈美学的个性与共性,东方和西方舞蹈美学的互补性,以及古典与现代舞蹈的变迁,将舞蹈美学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平台,从而对舞蹈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平心.舞蹈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彭吉象,吕艺生,平心.舞蹈美学漫谈[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1).
【关键词】古典家具;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沉淀,已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体系。人们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其艺术的持久和独特。从神秘威严的商周青铜家具,到写实精练的秦汉漆木家具;从丰满华丽的大唐壶门结构,到典雅柔美的宋代框架结构;从简练秀丽的明式风格,到繁琐富丽的清朝家具这一恢宏的演变过程,与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的发展与更新密不可分。古典的意义、古典的概念,已经包含了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历史与文化的辉映,令古典家具珍藏再久,品位依然至上。它将历史与现实遥遥相系,继续成为现代艺术的标准和典范。
要谈审美,就要先从美学谈起。就美学研究的内容来说,美学首先要研究的是现实存在的美,即现实美。现实美既是美感的基础,又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也是美学所研究的对象。对美的认识只能是美的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美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意识的心理或精神的活动。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中的美。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和现象,称为自然美。社会美即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或社会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或现象。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进行创造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体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美。[1]
一、现实美
(一)自然美
家具作为一种实用工艺,具有实用因素与审美因素相统一的特点;由于实用性对审美因素的制约,实用工艺的艺术语言主要是造型,而造型的塑造受材料的制约。可以说创造家具的美应该因材制宜,因材而异。
家具的自然美按照其定义来说,一般是指家具不加装饰,不刻意人为的本身自然的美,多为家具材料的自然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遵循“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至质至美”的艺术传统。强调天然材质的审美格调,正是江南文人长期津津乐道的“以醇古风流”为根本目的的追求。[2]
硬木是中国古典家具对所采用的各类优质木材的统称,常见的有紫檀、花梨、黄花梨、酸枝、铁梨、乌木、鸡翅木等,主要生长于南洋一带。进入中国以后,这些热带木材很快就被蓬勃发展的家具制造业所吸收。硬木的优点,首先是纹理、色彩的自然美,如黄花梨、鸡翅木等色泽美丽,紫檀、乌木则沉稳庄重,瘿木还可天成山水自然之景;其次是木性稳定,加工性能好,抛光面光洁,耐久性强。用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多利用木质本身的自然色彩,很少雕刻花纹。家具的边角处多刻出线条,既增加了美观效果,又不破坏木质纹理的自然特点。这些特点都构成了家具自然美的因素。
木材种类不同,其相应的自然美也不同。如紫檀多呈紫黑色,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我国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制作家具。颜色由浅黄到紫赤,一般用此木做的家具通体光素,不加雕饰。鸡翅木较紫檀、花梨更为奇缺。据《格古要论》介绍:“鸡翅木出西番,其木一半紫褐色,内有蟹爪纹,一半纯黑色,如乌木。”由于鸡翅木木质纹理另具特色,匠师们在制作家具时反复衡量每一块木料,尽可能把纹理整洁和色彩优美的部分用在表面上。优美的造型加以色彩古艳的木纹,这样的自然美能使家具增添浓厚的艺术韵味。
(二)社会美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人类劳动的结晶,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等决定了家具的内涵与造型;另一方面家具也是文化的见证和缩影,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蕴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因此家具审美中社会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其社会因素、地域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都有其特点,因此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也各不相同,家具的社会美当然也随之变更。
商代是一个崇拜巫术美的时代,因此商代的青铜家具,造型上运用对称、规整的格式和安定、庄重的直线,体现一种神秘的美、凝重的美。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时期的家具集当时科学技术、哲学、艺术之大成,反映出当时的文化内涵,虽然原始简单,但是却充满着一种激情美、浪漫美、人生美。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塌为中心。与先秦世道比,最大的特点是礼教含义退却,使用功能增强。“非壮丽无以重威”作为整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因而汉代的家具,整体上具有一种气势美、壮丽美。
唐代江山一统的局面给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初唐时蓬勃的进取精神和恢弘远大的理想都是在长久压抑之后一种热情的迸发。在这种文化状态下,追求雍容大度、华贵富丽的审美观念以及中西艺术的兼容并蓄,使唐代的家具体现出华丽的美、丰满的美和多元化的美。
宋明理学,给宋代和明代的审美观念都带来广泛影响。但在审美特色上还各有不同,宋代家具,是一种清淡的美、含蓄的美,而明代的家具,则有一种成熟的美、精致的美。
清初之时,尽管在家具上的创新不多,但在开国之初,统治者以既开明又保守的姿态面对一切,体现在家具上就出现了尺寸扩大,形式守旧的特征;但随着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体现在家具上的追求,一是体积加大,二是装饰一味趋细趋腻。总的来说,清代随着统治阶级从强盛走向衰落,审美观念也和家具一样,在珠光宝气、繁缛堆砌的后面,暴露出一种畸形的、病态的美。
中国古典家具的起源和发展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始终遵循着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审美的价值标准。有了这样的审美标准,才会有家具如此富于内涵的社会美。
1.儒家的美学价值观。儒家作为孔子开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上袭远古文化,下开封建社会的正道。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和之美。中国古典家具是由仿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组合而成,其对称和谐的形式也由此衍生而来。
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论语》中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将道德观与审美结合在一起是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论语》中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而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可见,艺术包含了道德内容才引起美感。“美”与“善”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古代艺术家的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最本质的状态和最具生命力的状态,因此也是最美的状态。
儒家重“人文”,讲“人伦”,“圣王之道”的思想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因此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等级分明,男尊女卑是非常鲜明的。这在家具的使用、设计思想以及审美上也都有所体现。正如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于是在几的制作方面、审美方面就要考虑其使用对象,也就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会有相应的审美情趣,美学思想。
2.道家的美学价值观。道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一种互补的关系。道家所尊崇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道家美学的一大贡献是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的境界,它的基本特征是“虚静”和“空灵”。道家重“天然”,讲“自然天放”,在家具设计上突出地表现为对家具的虚实、空间感、体积感、重量感的认识,以及对造型和尺度的把握,家具和人的亲和力的理解。例如明式椅靠背板的曲线,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体靠坐时的舒适感,在审美上,则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具形体的空间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
二、艺术美
以一件木器家具为例来理解什么是家具的艺术美:木质材料优美的纹理是它的自然美;作为一件实用器物,为生活所必需,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了一种美,即是社会美;家具的制作者、设计者,使它具有一种风格,具有精神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认为是艺术美。[3]家具是艺术与技术的杰作。
中国传统美学含蓄而内在,强调境中之意,形中之神。意境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意境。而没有景情交融,就没有具有生动艺术情趣和艺术气氛的艺术形象。因而中国古典家具也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作用,善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其他器物和建筑上的精华部分而加以简练和浓缩,表现的是一种含蓄深刻、着意于形的艺术美,营造某种艺术氛围,给人带来某种精神享受。古典家具中还常运用名人书画题材作装饰,表示某种雅趣,也有书画家作铭题刻后用来作为一种装饰的。如明式紫檀木文椅椅背有书画家周天球的题铭装饰“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这种追求意境的思想展现了古典家具极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从艺术美不可能把客观世界的现实美全部反映在家具里来看,现实美比艺术美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但是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可以补足现实美的种种缺陷。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生活往往过于枯燥而不生动,过于分散而不集中,过于平淡而不强烈,过于复杂而不典型,过于平庸而不理想,只有通过匠师们的艺术加工才能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艺术美具有永久性。昙花虽美,但总有短暂的一现之感;艺术美却不这样,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空,流芳百世。明式家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者王世襄先生用“品”来评述明式家具的特点,得十六品,曰:“简洁、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实质上包括了中国文人的尚古情绪和对中国文化本体加以说明与肯定的期望。这样的艺术美怎能不恒久?
三、结语
古代匠师们于家具美的处理,不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是包含了自觉的构思,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尽管他们在那时还不知道近代审美心理学的成果,但他们牢牢掌握了审美课题,使我国古典家具始终沿着一条美学与力学,视觉效果与使用要求合理结合的道路发展。
中国古典家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创造出具有东方风格的家具艺术,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遗产。通过分析古典家具的审美,对古典家具进行整体把握,联系背景,才能认识古典家具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1]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音乐美学;声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40-01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生命力的启示
在音乐实践中,无论是音乐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音乐美学的某些具体观点都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美学观念纳入到思考的范围内,一旦形成某种声音审美观念,就对实践起着或多或少的指向作用。具有鲜明个性观念的学习者更容易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然而假如没有正确的美学理论指导及完善的声乐美学认识,孤立的个人观念只会将学习者引入狭隘的领域。
“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与审美实践的本质与规律的一门艺术科学”,它的研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具体说有以下四个方面:音乐的本体;音乐的实践、传播、接受、评价、美育等;音乐的功能价值;中外音乐美学思想及发展历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音乐审美坐标和立美标准,使我们更全面、深刻、专业地领悟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感悟、创造音乐美的能力,以及通过这个支点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和人类文化,达到促使音乐实践向着更具价值的方向前进的目的。
在我看来,真正完善有价值的美学思想来源于对整个音乐美学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到声乐艺术,还需要对本专业的美学构成及思想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中西方声乐的社会功能、文化背景、音乐创作、审美都存在一定差异,只有深入地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较好把握中西声乐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而准确而有效地进行声乐艺术表现。”{1}声乐演唱到达一定高度后的生命力靠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屋建瓴的审美标准的支撑。另外声乐学习者应当在扎实唱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现歌曲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表达人们普遍期待的健康美好的审美愿望,才能深层次的实现声乐的审美价值。因此,只有把声乐演唱放在声乐文化的范畴内去研究,形成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演唱风格,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二、音乐美学对声音观念及个性的启示
歌唱艺术是人声的艺术,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声音观念主导的,是用声音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意境来表现的。歌唱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声观念外化的过程。因此在声乐学习中每个演唱者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嗓音气质条件,完善自身的声乐艺术修养,建立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声音审美观念。而这种观念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随着演唱者的实践和认知水平、个性特征不同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当今音乐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有明确的声乐艺术美学立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是不断调整、修正自己原有的声音观念,即旧的狭隘的声音审美观念,使之符合当代审美的最高标准。
在正确观念的支配下,要重视歌唱基本功的练习,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歌唱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绝非仅仅是发声技巧,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自心理,即那些支配我们到达所希望的技术要求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技能的训练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无论怎样的生理训练都难以达到真正高超的技术水准。心理技巧的训练源自我们对声乐艺术的真正热爱,只有把练习当做艺术享受才能获取成功的秘诀,而这种艺术享受便是获得审美上的满足,因此技巧的练习只有真正与审美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美的神力,只有真正懂得美才会实践美、创造美。
“主体性,主体能动的、独特的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艺术”{2}个性是艺术的生命,风格是为个的,在声乐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富有个性的演唱,个性的形成是声乐演唱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演唱者的唱腔、吐字、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乃至用气的方式都能成为个性的载体,究竟怎样才能唱出风格唱出个性呢?答案不在于外在能出多少“新花样”,而在于拥有内在高尚的审美趣味,这种高尚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3}一旦具备了这种审美趣味,便会有一种崇高的立美使命感,促使我们发现真美,研究真美、创造真美。
三、音乐美学对声乐理论的启示
当今音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个性多样、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数不胜数,优秀的歌手、歌唱家也很多,作为专业声乐学习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音乐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呢?在徘徊的同时,我将视线转向了声乐艺术美学和音乐美学,相信能够从中摸索出一条宽广正确的道路。通过阅读音乐美学方面的著作,我认识到,当今的中国民族声乐在风格中欠缺幽默的元素,许多民歌手的文化内涵欠缺,个性不够成熟,作品多重技巧的展示,缺乏思想的深度广度,难以迎合大众越来越高的审美趣味。
声乐艺术自古以来就以其直接独特的表达方式活跃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对声乐艺术美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微观角度把握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及创造规律,从而揭示声乐艺术美学形态的本质及特殊性。声乐美学已经渐渐从音乐美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标志就是余笃刚先生著的《声乐艺术美学》,此书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完整深入地论述了声乐艺术美学的构成及特征,书中渗透的实践观点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使该书精彩的内容体现出优雅的形式美特征。
理论的成熟是技术走向成熟的关键,因此作为声乐学习者,务必要在理论方面下足功夫,培养深厚的音乐理论学养和文化艺术素养。综合素养的完备体现为思维的成熟,而思维成熟则体现在乐音当中。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只有思维着的声音才会富有内涵,好的声音必定是思维着的声音:有思想,有逻辑,有秩序,并因为“正在思维着”而让人激动不己。
理论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审美与立美的实践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才有意义。因此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务必要懂得美学的法则,避免陷入历史重复循环的误区。要重视结合自身特点,切忌单纯模仿和盲目练习,应该立足本色和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对构成声乐艺术美的各种要素进行新的合理探索和改善,努力把那些纯属于个人的心理体验升华为具有人类共性的,能够引起人类普遍共鸣的感性样式。尽管我们要思考时用到的理论很多,但却不能为理论所累,最终还是要以容易被人接受的感性样式使自己的作品打动人心、启迪人心。
四、总结
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学习者,应将声乐艺术置于本国和世界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它的美学特征,重视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以意境美为自己的最高境界,以简约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对善的向往和人生的感悟;而西方声乐艺术则注重美与真的和谐,并把它具体化为和谐形式的创造,以瑰丽的形式美化人们对真的理解和对善的认识。由此看来中西方的声乐艺术都对“美”和“善”有着共同的追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足见善良对于音乐和美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对声乐的启示是巨大的,声乐艺术的理论及实践都离不开音乐美学的指导,而音乐美学的理论精髓在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中都有着具体的体现。无论理论如何丰富和完美,都要付诸于行动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要想真正达到艺术至美至善的境界,应该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完善自身的人格,做一个思想的行动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