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教育学网络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网络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学网络教育

第1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1、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现状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提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评价、利用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资源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两大对象之一,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教育资源,现在还未有统一定义。从字义上讲,教育资源库就是各种关于教育的资源的汇集,本文所讨论的是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出现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如教育网站、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从服务目标看,有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也有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也有为社区(community)教育服务的,等等。本文只讨论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问题。

中小学网上教育资源库的种类有很多,包含教育新闻信息、各类教育统计数据、教研论文库、学科教案库、题卷库、课件素材库、课件库、教育法律法规库、招生考试库、教育产品信息库、教育机构库、共享软件库、图片素材库、动画素材库、音像素材库、百科知识库等各个方面。

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司正在进行中小学网络教育库的开发。如,北京腾图科技集团开发的国内教育教学资源库由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监制,它由中央电教馆教育专家、学科教学专家、学科研究员、学科编辑、多媒体开发人员以及地方的优秀教师,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参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制作出权威的、标准的各学科教学素材,提供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资源,汇集了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四大基本媒体形式。中基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小学校和地区教育城域网,采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清华同方思科公司"基础教育资源库",包括城域教育网版本和校园网版本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如学科课件库、学科教案库、优秀公开课、学科挂图库、信息技术课资源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科利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学科教育资源及管理系统,包含学科资源及第二课堂、教育论文、通用素材等教育资源,可以为建设普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专题库服务,元数据采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数字图书馆。根据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的需求,她包括“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百科知识库”、“图书库”、“教材库”等资源,既有原始素材(原材料),又有经过初步整合加工的素材(组件),还有按照课堂教学要求整合的可以直接使用的素材(成品课件和教案),为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积件,便于教师组合、参考借鉴和选择使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教与学的需要。

这些教育资源库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小学教育而展开的,表现形式各有特色,所提供的与资源制作、组织与管理相关的功能也大相径庭。对一些教育资源库的核心管理功能进行概括,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功能模块:资源制作、资源导入/导出及上传/下载、资源检索/浏览、权限管理、统计、分类。当然,由于不同开发资源库的开发者由于本身实力及着重点的不同,它们对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相差很多。

2.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前进的步伐,影响它的长远与整体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统一规划,缺少协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现在许多公司、企业参加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缺乏统一规划,各个资源建设者之间的合作是比较困难的,竞争在所难免,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许多网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通过与公司合作,从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到每一门课程都是全部重新开发。其实目前网上的远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相似,如中小学的远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习科目为主。

第二、我国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不足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数量和种类不足;二是内容不够丰富;三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适用性强的优秀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网上教学资源缺乏主要是好的网上素材库和网络课程较少,缺乏网上多媒体课件。一些远程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将教案的文字材料以网页形式放到网上,这样的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少数附以教室授课的视频图像,但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慢,视频图像的连续性很差,没有多少可视价值[1]。教学资源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现在的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不同的公司、学校,都关注提供课堂教学内容,资源库建设基本上围绕基础教育知识点做文章。

第三、教育资源库偏重资源建设,而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组织重视不够

考查已有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状况及提供的服务功能,可以看出,许多教育资源库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制作更多的资源,资源是它们的一个卖点,但对这些资源的组织方式却很原始、单一,提供的查询检索服务比较初级。如一些教育资源库只将资源根据年级、学科分类,这种组织方式假定用户都已经知道自己的需要,知道可以在哪里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资源。但教育资源库的用户可能不知道有哪些教育资源适合自己使用,他需要浏览或进行检索。由于资源组织的粗糙,造成这些资源库不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浏览,也不能提供多种检索手段,因此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知识检索需求。

第四、由于使用不同的资源制作或元数据标注标准,不同资源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困难。

由于缺少资源库建设各个阶段的统一标准,不同资源库无法共享数据,甚至元数据也无法实现互检互换。对用户来说,如果他购买多个教育资源库,只能单独使用,而不能综合使用,不能达到”1+1>2”这种使用效果。

3、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基于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提出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统一规划,制定相应的标准

我国已经开始这一部分工作,如制定《基础教育元数据建设规范》,但还需要更多的标准,包括不同粒度的教育资源(公用素材、教学素材、课件等)在不同库之间互用的标准,如资源的封装;不同资源库之间交换元数据的标准,等等。

第二、建设各级资源中心,包括全国教育资源中心、分区教育资源中心及各省、市教育资源中心

全国教育资源中心要由国家来统一管理,对全国教育资源进行统一索引,并存储一些关键、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对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可以建立分区教育资源中心,它们提供全国教育资源中心统一索引的镜像。各省、市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源中心,存储元数据及对省内重要教育资源。省以下又可建立地区教育资源中心。各个资源中心又可有自己的资源制作中心及资源服务中心。下级资源中心向上级资源中心提供元数据,以在更高级别上形成统一索引。

第三、各级资源中心的职责分明,不能涉及面太广,而应该各有自己的特色

各个资源中心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制作有特色的资源,形成特藏,而不要使用覆盖面特别广,但全做不好的开发模式。资源中心提供的服务可以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发对用户最有用的服务;如果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某些服务,应该与其他资源中心合作,如向后者提供数据(教育资源或其元数据),使用户能从后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第四、在进行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

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应该加强网络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学习理论及网络教学设计。在这些理论工作的指导下,建设教育资源,而不是简单的制作。同时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因此,资源库的成功建设应是多方面合作的结果。

第五、资源库本身应该是自主的,但应该支持数据的互换互用

资源库是自主的,可以有自己的数据结构、数据格式,但是它们应该尽可能支持在整个资源建设框架内数据互换与互用的各种标准,而不应该对自己的数据持保守态度。只有建立在开放思想上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才可能持续的发展,取得最终的成功。

有的资源中心既可以提供资源,也可以提供服务,也可以只提供其中的一种,资源中心提供什么取决于它的能力。如果它擅长于资源制作,可以作为一个专业的资源提供者。如果它擅长对资源进行组织管理,提供检索与查询服务,则可以专门作提供服务的事情。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可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的方式可以交换教育资源本身,也可以只交换元数据,这要由资源中心自己决定。下面对图1中的资源制作、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进行较详细的说明。

资源制作必须遵守相应的标准,如制作资源时有采用的媒体形式最好是通用媒体,以使普通用户能方便地使用,而且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之间交换资源后能互相使用。在资源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为资源进行元数据标注,进行元数据标注时,内容可以采用资源中心自己的元数据标准,但是在进行资源交换与共享,资源提供者必须能够提供符合元数据标准的资源元数据[3],如:IMS的LearningResource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Object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DublinCore的DublinCore元数据标准,ADL(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Initiative)提出的SCORM(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以及“基础教育元数据标准”,等等。资源提供者应该提供符合什么标准的元数据,取决于它与需求方的协商,资源提供者要按照需求方的要求提供元数据。这样,需求方才有可能理解元数据的语义。国家应该定义一种元数据标准,如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所有的资源提供者都必须能够提供这种格式的元数据,以达到最小程度的元数据共享。同级资源中心、不同级资源中心之间都可以进行资源交换。

资源中心在进行资源交换要对资源进行标准化封装,从一个资源中心导出的资源包可以被另一个资源中心使用。资源交换只是资源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元数据的交换,这是资源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的比较合理、易于实现的方式。通过元数据共享,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资源中心提供的用户界面,在来自多个资源中心的元数据形成的联合元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资源中心之间如何交换元数据?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建立一种资源中心之间交换元数据的机制,制定元数据交换的协议,建立元数据在资源中心之间进行交换的框架。为了建立这个机制,我们可以从其它领域借鉴一些研究成果,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数字图书馆领域已经对互操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研究的最新成果是OpenArchiveInitiative提出的OAI-PMH(OpenArchiveInitiativeProtocolforMetadataHarvesting)[4]。OAI-PMH是基于元数据收获这种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数字图书馆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协议,它比较容易实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得到数字图书馆界的重视。对OAI-PMH进行研究之后,我们认为资源中心之间元数据交换协议的制定可以OAI-PMH为基础,考虑教育资源中心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特点,对一些OAI-PMH没有考虑而对教育领域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如元数据的推送(push)方式,权限管理问题等,对OAI-PMH进行适当的改进,结合SIF(SchoolInteroperabilityFramework)[5]中的一些规范,来满足教育资源中心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需求。

第2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医学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诸多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整体化的专业体系。生命科学不断发展进步,新知识、新发现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对疾病新的认识、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然而这些全新的医疗知识很难第一时间普及到所有的医务工作者,网络教育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极大拓展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医务专业人员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局限于更新较慢的传统教材,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加快了向更大时空领域拓展的速度,呈现为信息资源的全球化共享和优化配置,使得信息资源获得更为简捷化、短时化、整合化。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医务专业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汲取相关知识理论,掌握最新的医疗专业技术,了解当前最为前沿的科学动态,及时更新陈旧观念,以发展的理念指导临床工作,在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最为合理的医疗服务。

二、继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学习班和进修的方式进行,由于时间、距离、工作等诸多原因,很多医务专业人员无法亲临授课现场或参加进修,无疑失去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网络教育可以使教学活动扩展到任何网络技术普及的区域,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视觉作用与旁白讲解、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听觉作用一体化,呈现教学现场最真实的情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时空、跨距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专家授课方式多受到授课时间的限制,并不一定能详尽、全面的展示某一医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心得,并且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也不见得适用于所有参加的医务人员。网络教育可以完成从以传教者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手段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换。网络继续教育可以提供系统化的文献资料、授课专家录制的完备的教学视频,包括手术视频等,详细讲解疾病诊疗的重点、难点,分享治疗心得,洞察治疗理念的最新动态,更便于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形成完整的疾病诊疗概念。医务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诊疗水平,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医务专业人员的真正需求。

三、适时的互动交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平台的功能日益完善和强大。在网络继续教育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如通过网络和网络教程的交流互动模块:包括电子邮箱或专家信箱、电子公告牌、论坛或聊天室、问答天地等。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处理,不再只是被动的看和听,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客座教授或其他同道进行讨论、辩论、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日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医学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可实现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及危重患者抢救等临床经验的共享与传播,帮助临床医生从多因素、多角度、多视野去认识临床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四、自主化学习行为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与时间的局限,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手术视频等,为医务人员的自主继续教育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随时查阅网络上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料和医疗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业自由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网络远程教育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可以系统地记录网络继续教育学员的基本资料、学习进程和阶段情况;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继续教育学员具体信息,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作为一名医学专业人员,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飞速发展,固守陈规,不与时俱进,必将落后于时代,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工作者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主要手段,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禁锢,并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其职能。

五、结语

第3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员管理;措施;研究

一调查的开展

(一)收集资料

本文以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无锡学习中心132批次、141批次、142批次的在读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最终获得调查结果805条,其中有效的记录为613条,有效率在76%以上,调查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了网络教育学员的满意度以及看法。

(二)调查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通过信度分析和项目检验,对问卷调查表的项目进行区分,让表内项目有良好的一致性,运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文的问卷填写情况男生多于女生,80年代出生的学员最多,占46%,70年代、90年代分别占25%左右,最大年龄为56岁。在专业方面,调查涵盖的专业较为广泛,包含十多个专业,其中专业样本最少的为安全工程专业。在学历方面,高中起点专科比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多,分别占62%和38%。在调查的613份有效问卷中,成绩良好的占58%左右,成绩优秀的占18%,及格的学员占16%,不及格的学生仅占8%。

(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测,问卷中的项目都有显著的区分度,在对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对监督和提醒,以及信息非常重视,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最不重视,在满意度中对作业的收缴问题非常重视,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学习计划和考试的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员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比较高,但对学习计划的提供方面满意度比较低。

三加强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班主任的服务意识

由于网络教育学员本身的特殊以及教育形式的特殊,导致网络教育的班主任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全日制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网络教育的班主任将受到一定的阻碍。鉴于这种情况,网络教育的班主任首先要与学员多沟通多交流,与学员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以便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多主动的向学生询问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区别对待,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服务,大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二)提高网络教育平台质量

网络教育主要是依托于网络,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网络教育的学员基本上不会到校,导致学员与学校的关系比较弱,学员与学校的关系主要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来进行维系,这样的特殊性不利于对学员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质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服务。为了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首先应该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让学员通过平台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丰富学员的见识。讲座的开展还可以让学员们感受到学校的氛围,感受到学校的文化,让网络教育的学员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这种福利,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愿意学习。

(三)提高学员的归属感

网络教育学员比较松散,难以建立其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要想加强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必须要提高学员的归属感。学员和网络教育之间要建立起联系,相互之间要有感情,要认同学校的工作,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为了加强学员的这种归属感,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员参与,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可以组织摄影,技能以及知识的比赛,让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展示自己的水平,与学员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归属感的建立。

(四)加强学员的奖励制度

目前的网络教育在奖励方面长期缺失,所以网络教育学员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一般网络教育学员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学习,取得毕业证书,还有有一些学员是为了丰富知识,如果在这些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将会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网络教育应该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各种方式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在奖励制度和措施方面,可以制定各种评选,针对每一学期,进行评优评先,并将评选结果共享,大力加强学员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员都有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便于对学员的管理。

(五)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育的学员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要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提供服务。网络教育的学员很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平时还有工作,学习时间有限,所以网络教育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功能和教程,对自己进行服务,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学员的这种意识可以很好的分解班主任和学校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学员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结语

学员的管理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学员的管理,将会对网络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促进的作用。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也随时都不能松懈,应该渗透在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招生到中间的学习过程,以及后来的毕业管理,都应该做好网络学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33-37+42.

[2]林卉.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124-126.

[3]邓康桥,宋晶.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100-104+110.

第4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一)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

1.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触的课程、图书资料、测试、音频资料、档案等都属于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分享;

2.网络不会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英语教育是在无界限的情况下开展的。其所指的界限主要是突破了传统界限中的某些约束,从而产生了认为设定的一种界限;

3.由于网络英语教育具有数字化存贮和无界限的有利条件,所以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利用,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来传输任何教育资源,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阻碍知识的获取。

(二)全人教育模式

由于网络英语教育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一学习理念在许多网络教育学校中都所体现。例如我国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全人教育”目标中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以下几种素质:自主学习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主动做事的能力;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妥善处理家庭、工作和学习的能力;领导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培养自我的能力;自信。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基于网络教育的特点而产生的,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自学观念。在网络教育中,这些理念处于主动地位,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够体现在学生身上。

(三)优势互补,处理好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育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展开学习活动,而传统教育一般都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由此可见,网络教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网络教育还具有海量、独立等学习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网络教育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所以在开展教学方面,可能不太易于学生接受,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而且没有良好的氛围影响学生。大部分网络教育学校在监督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教育设施没有跟上最新的教学趋势,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二学历网络教育能够结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由于在校本科生容易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并且具有便利的网络设施辅助学习,所以在接受网络教育时,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总结

第5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课程网站;混合学习;信号与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62-03

0 引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类专业重要的平台课程,尽管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趣味性不够。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内容是三大变换,涉及较多数学知识、公式和定理,学生普遍反映内容较枯燥、单调。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感到吃力、公式记忆容易混淆、物理意义不明,不少学生对此课程有怕学、厌学以及学不会的现象。虽然在授课用的多媒体课件中考虑了动画等趣味因素,但由于课时有限,使用中有所顾忌;(2)互动性不够。当前大学本科教学多数在新校区进行,平时师生见面较少,尽管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增加互动环节,如提问、让学生发表意见等,但由于合班上课,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满堂灌的现象;(3)应用性不够。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阅历等因素制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应用性不够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这门课学了没用的思想,出现学生厌学现象;(4)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上依然是传承性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上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面对大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积极转变旧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从而理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网络教学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可以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学习效率。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教学,可以突出网络教学的互动性,满足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某些特定要求,与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相结合,能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互动效果,弥补单个学校、单个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能力的不足和知识面的欠缺,提高网络教育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结合网络教学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针对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构建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站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的方法,对改善合班上课效果及学校多校区办学导致的教学质量下滑很有必要。

1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结合——网络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根据混合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一方面,教师可利用课堂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也更具有人情味。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在视觉效果、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方式、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方面提供了平台。

混合学习是对所有学习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学习效果及学习项目的成本达到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混合学习理论期望用最低成本产生最大学习效益,最终实现教育机构最关心的目标。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混合的一种方式是网络化课堂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联接而成,教师通过主机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主动去学习并接受。这种方式通俗点讲就是将网络搬到了课堂上,即在机房上课。网络化课堂教学对软硬件和教师、学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目前成本较高,尚不具备此条件。另一种是以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答疑,如与计算机相关的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比较适合。如何针对课程和学生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对计算机使用、网络资源和搜索引擎等已有一定基础,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采用网络辅助教学,不改变目前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的特点,增加了网络教学的辅助功能,课堂上以教师为主,课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为辅。下面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从教学平台和教学设计两方面介绍。

2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课程网站

现有的网络教学主要依托两类机构:一类是以各种技能培训为特点的教学网站和网校,另一类是依托高等学校设立的网络教育学院。一般的网络教育平台立足于远程教育,能在不同用户间进行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性网络支持服务系统,具有媒体多样性、交互实时性、施教针对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征,其功能覆盖了教学安排、网络学习、网络考试、网上答疑、学习过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务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运行安全监控、数据备份等。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育学院广域网网络教育支撑体系,仅限于网络教育学院的合法用户使用。对于全日制学生而言,没有必要选用远程教育那样的支持服务系统,考虑到成本因素和教学资源的特色化,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用课程网站作为支撑,网站相关的教学资源由南京邮电大学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构建,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分工合作,进行多元、有效的教学,发挥协同教学的优势。网络上现有的一些学校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站大多数是为申报精品课程而设,主要栏目局限于介绍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主讲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等统一格式,并不适合网络教学,为构建课内一课外、课堂一网络立体化的教学环境,课程组建设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站,探索了利用课程网站进行课程辅助教学、发挥网络协同教学优势的方法。

建设课程网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选取合适的网络环境。考虑到南京邮电大学购买了WebPlus平台工具,且许多二级学院网站就建立在这个平台上,于是决定也用这个平台。其次是网站的栏目设置。网站内容可以分为两类:(1)教学资源查看及下载服务,属于资料展示类。与常见的网站类似,教学资源栏目提供了课程公告、主讲教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课件、考试试卷几个子栏目,学生可以下载课件及往年试卷,补充材料和拓展材料分别展示了和信号与系统课程相关的前修课程和后续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点。如网站介绍了形成傅里叶级数思想的过程,介绍频谱资源的有效性与认知无线电,介绍压缩感知,介绍各种调制等;(2)在线调查、在线测试、学习园地和问题留言及回复,这些栏目提供了师生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

3 网络辅助教学方案设计

网络辅助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主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情景因素和学生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恰当方式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获得预期效果,包括互动技巧、学习活动安排、引起注意和增强记忆的手段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和呈现包括:需要说明什么?多少信息才够?对于一项学习任务,内容如何呈现,采用何种呈现方式?这个阶段的成果分别呈现在教师课堂教学上和课程网站上。

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阶段和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自主学习阶段,在目前的师生比条件下,基础课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授课,尽管效率很高且面对面实时交流,然而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只能满足一般学生的要求,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站自主学习的并行模式双线教学,并且将小组探索性学习引入到网络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习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工协作、策划、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传统答疑、网上答疑和辅导阶段,主要任务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师和学生间可以异步进行,也可同步进行。(1)在原指定教师在指定地点的面对面答疑安排基础上,网站上开辟问题留言及回复栏目;(2)网站增加了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某知识点相关联的新技术或技术领域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在对应的概念介绍完后加以引申。如在讲授傅里叶变换性质——调制定理后可以联系调频广播电台的使用频率,发现在南京收听某个频率的调频台节目,而在其他地方可能变成了其他电台的节目,因为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每个国家的无线电委员会需要对频率资源加以分配,网站上有无线电委员会频率分配的情况。接着可介绍3G网络与小灵通间的频谱之争,由于无线电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频谱使用情况不均,有些频率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频谱空穴,利用此空穴进行无线通信属于认知无线电的范畴,是当前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网站上有进一步的介绍,学生也可在学完基础课后跟导师继续研究。

第四阶段是测试和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教师评价为主,期末考试占70%,平时作业、课堂出勤情况、网络参与情况占30%。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基本概念方面有欠缺,有些虽然依葫芦画瓢能做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主要原因是缺少适当数量的习题练习,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概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拟出一些与概念相关的单项选择题,放在在线测试栏目,要求学生学完一章后,在网上做测试,回答正确有鼓励的话语,如果回答错误,可以看到错误的原因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学生的网上测试结果和平时的作业只关注有没有完成,希望学生不要片面追求正确率,鼓励学生反馈真实的学业水平,教师再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设计。在考核阶段,针对强化班开展了完成项目的活动,要求学生就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Matlab GUI完成一个演示小系统,学生以3~4人为一组协作开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项目策划、理论依据、图形展示、编写程序、项目汇报等,完成的作品在课堂上讲解并演示,在教师主持下学生相互评点,最后上传到网站教学园地栏目,还可作为教学资料供参考。

网站建设初步完成后,利用此教学模式在南京邮电大学部分班级进行了试点。采用基于网站的课程教学模式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给网站寻找一个方便的入口。由于网站访问人数有限,用普通的搜索引擎难以找到课程网站,让用户输入网址很不方便,为此,在学院网站的首页给出了一个课程网站的链接,学生可以方便地找到入口;(2)网络互动环节要及时完成。如果由于访问量有限而疏于回复,人气会愈加降低,为此,在教学周内安排了任课老师值班,保证24小时留言有回复;(3)为激励学生参与网络基本概念测试,期末考试试卷中可包含部分基本概念测试的题目。当然,要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该教学模式中,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教学网站内容设置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

第6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网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79-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目前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生活的科学文化含量,丰富我们的生活内涵。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核心,建设开放性、标准化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实现终身学习,使教育走向大众化、社会化的关键。

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大有可为

远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逐步推行教育大众化以及开放化的重要手段。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手段,以个体化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形式或教学结构,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1.教育模式的开放性。远程教育利用现代通信媒体实施远程教学,使学习的课程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的界限,延伸到受教育者所在的任一角落。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学习条件以及相应的职业需要选择自身所学的专业、课程,并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渠道接受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模式的开放性,就受教育的对象来说,他们可以不受年龄、职业以及学历的限制;就学习的时间来说,他们可以采取随机、变动的方式进行选择。中央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采用免试入学、宽进严出的方法,更体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是一个向全社会提供终身教育的开放教育体系,为大力提倡的学习型社会构筑服务平台。

2.教学方式的交互性。现代远程教育引入动态教学资源,形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资源建设共享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人机交互,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学习,体现其交互性。除此之外,可以让教师以及学生之间通过相关的合作、合理的竞争、充分的讨论以及多方面的交流等多种形式实现协同学习,完成每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展示其协作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现代远程教育除了在学习时间和方式上有多种选择,在专业(学科)设置上也具有多样性。这也充分说明,现代远程教育适应时展需要,可以满足各层次求学者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适应各种类型学生在教育需求方面的不同层次、水平、目的的需要,同时也迎合了广大的受教育者在空间方面不受课堂地点约束的需要。此外,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还为广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方便条件以及最为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4.教学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当今社会环境下,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教学借助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资源优势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广大的受教育群体在同等的教育投资状态下享受教育资源,因此,接受远程教育教学的人数正在以几何级数的比例增长。除此之外,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还极大地降低了我国在教育成本方面的投入。同时,由于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健全,使得新的课程、新的知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每一个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益。

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

1.创造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优化环境。远程教育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前是需要政府全额资金扶持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事业走向市场已成为发展趋势。上海市的部分成人业余大学已与地区教育局脱钩,实行市场化运作。民营企业参与教育投资,兴办学校的也逐步增加。所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依靠政府政策主导的基础上,更多的要寻求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倡导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优化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环境,并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2.建立现代远程网络教学资源联盟,发展教育资源门户。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最需要考虑的是提高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教学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教育单位的重视,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应用对教学资源形成旺盛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远程教学网络,在市场上拥有相当的品牌度和占有率。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发挥更大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形成更强大的规模效应,这就需要构建全国性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联盟,整合资源,加强合作。2003年“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的落实,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3.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远程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视频、音频、图片资源,还有信息采集、编辑、查阅、传递、管理系统,因而不易管理和利用。为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库,促进资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制定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教学资源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以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保障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以实现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等对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能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操作提供支持。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课程开发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技术指标,对于现代远程教育今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构成其长远发展和全面普及的基石。

4.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自我评价。重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评价,旨在通过评价机制筛选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科学的发展进行实时更新,不能像以前传统教学那样,一本备课笔记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对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要进行跟踪分析,了解其进展情况、总体表现、成果和不足方面,从而不断完善、提高、更新。通过自我评价,也进一步促进远程教育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顺应时展的需要。

三、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充分认识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优先增加其投入,挖掘其潜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迅猛发展,我国以虚拟网络大学为新的教育代表的新一代的远程开放性教育正在全

国各地广泛兴起。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既适应我国的经济基础,又符合我国在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的具体要求。近些年以来,全球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正在突飞猛进,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紧跟世界的潮流,所以,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我国在教育体系方面的资源,优先发展远程开放性教育教学,逐步加大我国对现代化远程教育投资建设的比例,进一步挖掘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的潜能,逐步建立“知识经济”形式的学习化的社会。

2.改革教学模式,使之与经济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工程,是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体系。一是要在平时的学习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获取最大限度的发展,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二是要构建在线课堂或网络课室,通过在线课程和实验课,组织学生在在线课堂内通过计算机会议进行交流,师生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实现考勤和作业的在线提交;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功能,注重“交互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进而取得成效。一种好的教学模式要体现交互性,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以及情感交流等。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论文指导等。

3.建立正确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质量观。远程开放性教育教学体系的评价是一项很复杂的问题。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与我国全日制学校所培养的对象不同。远程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是成人,这些人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是“查漏补缺”的学习,所以,更加强调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培养。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依托于现代化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受教育者在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准确地对受教育者的学习状况予以反馈,观察并记录每一名受教育者在平时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学习、探索,以及实验的意识、本领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克服我国在传统教育领域“一锤定音,一卷定终身”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考核办法。

4.信息化技术防范方面的注意事项。(1)确立正确的设计原则。充分重视网络系统和信息的安全,建立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信息控制和授权管理机制。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兼顾未来的发展趋势,既量力而行又适当超前,留有发展余地。

(2)采用综合安全措施。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技术讨论中的热点。事实上,在网络建设初期,用户对安全性可能要求不高,但是,随着用户数的不断上升和提供的服务种类不断增多,用户将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信息的安全性。

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广阔的市场。我国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还刚刚起步,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关注,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以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程杰.建立终身教育网络资源库的若干问题[J].教育信息化:学术版,2006,(12)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中小学网络平台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又使一些青少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也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呈现明显下滑。面对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实施以“网”治“网”战略,开创德育创新局面呢?

一、建立班级网页,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我们在校园网上设立了班级“绿色”网页,作为宣传班级文化、教育学生的重要德育窗口。我们的班级网页首页为“我们自己的网吧”,以下栏目设有“班级概况”“风采展示”“心灵小憩”“智慧宝库”“教师寄语”……用我们自己的精心打造,把学生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学生在班级网页里,或为集体出谋献策;或通过“风采展示”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或在“心灵小憩”里窃窃私语,增进了解;或在“教师寄语”里平等交通,和谐发展。“智慧宝库”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拓视野,增长学识的平台。班级网页的建立,学生求知欲望更高了,竞争意识更浓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师生关系也因此更融洽,更和谐。

二、开辟网上论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应积极规划和建设德育网站,利用校园电子布告栏系统,开辟德育新天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和网上服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论坛”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可以对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网上论坛”与“班级网页”不同的是:进行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姓名,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能真真正正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实话实说。因此,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现象,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息事宁人。论坛网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对平时老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立场明确,观点新颖,使我们能从多重角度换位思考,给班级管理及学校建设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三、运用电子邮件,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为顺应时代潮流,德育工作者应建立个人的德育网页,因为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能让学生感到平等而且容易接受。再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进行开展工作。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特权给学生带来的压抑感。这样,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或心里困惑都可以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电子邮件逐一回寄给学生。这样对症下药,既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把话题复制、粘贴到德育论坛上来,让学生在论坛里开展对话、辩论、答疑、咨询等,使德育在网上得以延续和发展。

四、创建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虽然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不容忽视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对网络的选择力与免疫力。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经常利用学生下课时间主动与学生聊天,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上网的心态,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调查。

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相当复杂。有的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脆弱、自卑,很容易迁移到学习上,从而影响成绩;有的在平时学习中遇到挫折,心情紧张,内心烦躁,导致自暴自弃,从而影响生活;有的却因同学之间的摩擦、师生之间在教育中有意见分歧,产生误解与冲突……所有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为做到防微杜渐,我们要求学生有不良的心理反应就及时登录学校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咨询,以寻求答案与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及时沟通,适时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建立QQ群网,加强家校联手工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立体型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孤军作战,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因此,我们设定了以学校为主力,以家长为后卫,以社会支持为基础的德育思路。认真举办家长学校学习班,经常性地向家长印发现代家庭教育与网络教育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以提高家庭素质,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在中国移动通讯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家、校移动通讯“集群网”。另外,在网络上我们还建立以学校为主,以班级为辅的QQ网群。这使家、校形成强强联手的网络教育。通过QQ天地和集群网,及时、适时与家长进行QQ聊天或互发短信息,介绍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动态,对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同时,老师也可以把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通过上传介绍给家长,增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方法既节省老师家访的时间,又缩短家、校之间的距离,极受老师和家长青睐。

总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前沿,用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德育教育,为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光芬.浅谈中小学德育的新特点.管理观察,2008,(23).

第8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 个性化学习 网上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33-02

一、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认为“情境”、 “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有效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效果与效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习效果的可测性和量化、教师的反思意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学习需求以及师生分离的教学实际,结合课程特点,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为网络课程设计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方面,远程教育学习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各自的学习进度和采用的学习策略也因人而异,学习需求也随之多样;另一方面,“教”与“学”过程师生分离,造成两个教学主体间心理疏远、情感交流缺失。这是设计该网络课程的两个基础。同时也要求网络课程设计提供融合式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混合式学习。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以解决专业相关问题为目标,我们建立了教学内容体系,引入相关虚拟实训软件,并对相关专业典型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在选取内容与资源建设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此,我们在课程设计时,根据学习者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导学-精讲-跟我练习等学习环节。同时,为尊重知识的连贯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建构的过程,课程设计时在导学-精讲-操练等环节,重视知识体系构建,方便学习者系统学习。而且也要创造仿真的学习环境,围绕学习目标和主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各种学习情景,增加真实感和吸引力。如:虚拟教师指导学习-跟我练习、虚拟教师指导实验-跟我实验、虚拟课堂答疑-按知识点互动答疑,虚实结合辅导-课程论坛和在线课堂,为学习者创造了网上网下的融合式教与学活动的场所。

网络课程打破时空界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不同年龄、不同起点的学习需求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个性化学习途径。根据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我们就助学-操练-互动设计了三个活动区,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的学习活动区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对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分析,按照教学任务总要求,将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依照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的顺序进行一体化“教”与“学”设计,发挥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途径,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将网上学习和面授导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设置相应的栏目,支撑课前网上预习-课后网上复习-课堂网上再现:教师在网络课程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应用网络课程进行课前预习;在面授环节,不仅强调以导学为主,而且更关注应用网络课程来组织教学;学生自主进行课后在线复习,未参加面授导学的学生可通过观看面授导学的实录播放及网络课程中的直播进行在线学习。

二、技术规范

本课程充分根据教学有效性,且考虑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基本需求,以人机学原理为指导思想,将学习资源和我们的教育理念通过恰当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加工、丰富的人机交互技术加强辅助、强大的数据库和动态语言技术作为支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首先,在技术上,本课程教学网站基于B/S架构,采用SQL数据库、等开发平台,并综合运用了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等多种技术手段。手机版课程网站则利用最新移动开发技术HTML5,CSS,JQuery-Mobile做支持;使用缓存、利用AJAX局部刷新,使流量达最低。运用音视频、图像和动画以及流媒体课件等技术和形式,以HTML载体进行组织和链接,使教材立体化、多维化。Windows 流媒体(Stream Media Technology)技术的运用让对视频的访问更流畅和自由。Adobe Flash 动画技术使枯燥呆板的内容展现的更精彩。

本网络课程采用的数据访问控制技术ADO,它是一种高效的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对虚拟实验的开发设计,考虑到虚拟实验需要,同时又要能够在浏览器中运行,因此使用FLASH+XML作为虚拟实验的整体解决方案。

其次,本网络课程设计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导航式栏目指引学习方向。“学习指南”、“教学文件”、“教学评价”、“网站链接”、“课程导航”等栏目介绍课程内容、提供学习策略与方法,为学生有效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设置“渐进式学习”、“查找式学习”、“案例式复习”、“模拟测试室”、“虚拟实验室”为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供了可能。网络课程中的“跟我练习”和“跟我实验”栏目,分解解题和实验过程,每个解题实验步骤都进行提示和解答,特别适合基础薄弱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设置“课程论坛”、“网上答疑”提供仿真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干扰、解决学习问题、督促有效学习,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师生间的交互。

“教”与“学”行为栏目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记录统计学生在各章知识点的学习活动行为,如观看系统精讲和例题精讲等栏目次数及时间;浏览课程导学等栏目的情况;参加课程论坛和网上答疑的发、回贴数量;知识点作业、本章测试和综合测试完成情况,这些信息可在学习评价界面中以图表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使其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各章中的学习进度和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并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计划。同时,教师可以查看到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统计评价情况,便于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组织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对于教师的网上教学活动情况,则统计该教师的发贴数、学生满意度、批发作业份数等行为并进行考评。

本网络课程在页面画面的设计以及诸多细节方面,都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应用特性。以简洁的文字、动画、和谐的色彩、清晰的音视频等相辅相成,力求使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增强教学内容表现力。通过层次分明的内容设计,形成了以章模块为母体系,以节模块为子体系的框架结构系统,以超链接方式实现便捷的内容展现,既体现了该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的特征,又体现了该课程的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系统性特征。

三、学习支持

本网络课程充分考虑 “情境”、 “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构建仿真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矩阵列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从内容学习的助学区、强化训练的操练区、到交流答疑的互动区的完整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完成相对独立知识点的学习过程。

其次,各栏目的精心设计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每一节的“课程导学”指引初学者了解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和学习策略; “跟我练习”、“在线作业”和“虚拟实验”栏目,引导学生从初学、了解到掌握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循序渐进、手把手式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基础薄弱的初学者;“在线课堂”通过再现面授导学,以实时、在线点播的方式满足不能现场参加课堂教学的学生需求。

再次,创造了仿真的学习环境,“系统精讲”和“例题精讲”为学生创造熟悉的课堂教学环境;“本章小结”、“本章测试”等栏目为学生提供复习、检验学习效果的功能;“网上答疑”、“课程论坛”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交流经验、相互励志、协作学习的平台。

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活动组织形式采用了应用导向、任务分解、案例引导的教学策略;在学习策略运用上:依托网络课程,采用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三种形式,按照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的顺序完成预习、掌握重难点、巩固测评等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分为:课程导学、渐进式学习、实训室、查找式学习、案例式复习和作业与测评等环节。

四、教学支持

在教学活动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依托信息技术,将面授导学和网络课程相结合,实现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采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一是该模式强调应用网络课程开展面授导学和网上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面授与网上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由该教学模式导出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适合远程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二是将教学总学时分成面授导学学时与网上学习学时两部分, 通过n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总任务目标;三是按照“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顺序,借助于网络课程进行课前网上预习(网络课程提供个性化预习教与学环境),课堂重难点讲解(网络课程提供网上直播和实录后的上传区)和课后网上复习(网络课程提供个性化复习教与学环境),其中相连的两个环节(指网上学习或面授导学)互为联系与补充,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打基础,对学生起指导作用,而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给教师或学生同时提供反馈信息,网上学习与面授导学过程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循环巩固。

2.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列举了大量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授人以渔”,启发思考,教会学生掌握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案例均来自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以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职业应用能力。

3.创造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

本课程充分尊重“教”与“学”师生分离的实际,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教学网站根据角色不同设计相应栏目,提供人机交互窗口,如疑难提问、交互课堂、课程BBS等;二是提供基于互联网络的视频流、文本相结合的授课系统和多媒体实时交互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例题重难点的针对性辅导,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就像在传统的课堂上一样,生动、亲切,使远程教学的学习环境更加人性化;三是提供基于最优教学设计、适合多层次学生学习的“跟我练习”、“在线课堂”和“跟我实验”栏目;四是融合式教学加强了学习过程督导,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五是手机版课程网站则利用智能手机点、拖等交互形式进行人机交互,适应触摸屏操作习惯。

五、网络课程构建和效果

该课程具有显著特点:将数学建模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在数学教学内容做到“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跳出了《线性代数》数学理论体系的束缚重新架构了矩阵教学内容体系,达到了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有效融合。将数学实验软件MATLAB引入教学内容中。

《管理线性规划入门》网络课程,是上述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我们开展基于该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网络课程获得2012年深圳市教师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考文献:

[1]骆舒洪. 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J]. 2007,(9):25-28.

[2][美]R・M・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50.

[3]胡新生.开放大学背景下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研究 中国远程教育[J]. 2012,(7):48-52.

[4]孟香惠.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中国远程教育[J]. 2013,(6).

[5]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J]. 2011,(7):153-156.

[6]袁薇.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计算机教育 2006,(8):47-49.

作者简介:

赵凯: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

第9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网络环境 英语教学 思考

随着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摸索中日趋清晰。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是“传授──接受”的传统教学,这种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组织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禁锢。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下,课堂上既保留了“传统──接受”式教学的优点,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既发挥了教师引领的作用,又给予学生写作和探索的机会。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平等、开放与自主学习。由于各种原因,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在欠发达地区的开展无法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本文试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入手谈一谈在象我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1. 网络自身就是一个生动丰富的背景课堂,它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学习,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环境。网络英语教学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海量信息

(2) 空前的强时交际性;

(3) 多媒体功能;

(4) 交互性与易检性;

(5) 全球性与个性化。

Internet 网络教学资源大容量、多形式、高效率等特点为任务型教学创设了极佳的语言学习环境。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起,能使学生从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这正体现了英语教学交际的重要。

2.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新特征的具体分析

(1) 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团结合作意识明显增强。网络学习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下检索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资源等),借鉴其他学生的经验,体会等自主完成学生目标。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作是实现学习任务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他们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2) 网络环境中学习可以充分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习风格,张扬个性。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好某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它源于学生个性学习过程中的定型和习惯化。网络学习的如下特点为学生发展和完善学习风格,张扬个性提供了条件。首先,网络环境下缺乏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容易克服对教师和其他学生的畏惧羞涩心理,虽然觉得自己的意见和其他人可能不一样,但不会招来非议或难堪。其次,E-mail,BBS的使用,为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他们的交放慢了节奏,不能立即获得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外界的压力和干扰。再次,网络中的远距离交流和匿名方式使学生降低了传统的社会限制,压抑个性的可能性减少,从而可以比较自由地发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观点。

(3)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角色扮演意识增强。高夫曼的“印象驾驶理论”指出,每个人都会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采取他们认为与环境相符合的策略,扮演不同的角色,动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艾金德进一步指出,相对于成年人,青少年更容易沉浸于自我想象中,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具有过高的自我意识。学生们通常没有最终定位,他们会不断尝试各种角色去获得成功和经验。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角色扮演往往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学方法,而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空间。学生随时可以通过鼠标进入另一世界,让自己充当不同的角色。而且,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一旦失败,学生可马上再来,不必考虑损失和挫折,更不必担心别人的冷嘲热讽。

3. 课堂英语教学和网络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课堂英语教学理念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虽然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比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监控能力强,但是其结果就会产生课堂灌输,教师劳动强度大,学生学习效果低,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缺陷。这样的教学效果恐怕是谁也不期望的,但又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利用新技术手段激活死气沉沉的课堂。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引入网络英语教学的模式,目前实际上是可行的。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当然,要采取这种课堂英语教学与网络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便利的上网条件,并且具有使用网络设备的能力。另外,教室最好是多媒体教室能提供图文声像。教师在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拥有现代化设备就可以把网络教学带入了课堂了。

4. 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策略

(1) 利用网络学英语就是个性化的学习的真正体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名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是使学习者主动地卷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勿容置疑,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个性化的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帮助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使教师实现个别指导,与各程度的学生进行有效、密切、快速的联系,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英语学习资料,包括听力、口语、阅读、语法等。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还可以同其他英语爱好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更多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有选择性地就某些没有掌握的语言点重新学习直到掌握。

网络的实质是资源共享,“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在强调网络个体化学习的同时,重视开展师生、学生之间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交流思想和情感。这样一来他们掌握的英语知识会得到巩固,英语交际能力会提高的。毫无疑问,他们所学到的英语会及时派上用场。让学生恰当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中促进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资金交流中与同学分享学习的成果和学习的快乐,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学习的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别人的合作学习,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 利用网络学英语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体现

对于网络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窗口、界面的操作教学,而更应是使用工具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教学。网络必须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就该让学习者自己动脑筋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帮助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为英语学习服务。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进行探讨性的学习,让老师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欠发达地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奖金不足的限制

网络环境的软、硬件投资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是相当困难的。许多学校因奖金严重短缺,而千万网络教育不能开展。甚至有些学校奖金不到位,虽然有了校园网的初建,仍处于半工作状态,因不能及时投入而无法完成后期工程,造成浪费。

2.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教师数量少,水平低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像过去讲,写等那么单纯,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有教师的语言,也有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还有教师和教育媒体,学生和教育媒体之间的交互活动。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有处事的经验,熟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积极有序地进行。网络开发水平无疑是创建与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而多数英语教师对网络知识了解甚少,能用于教学的多为较为简单的PowerPoint软件。为了适应网络社会,教师应熟练驾驭教学设备,跟上先进的教育技术并努力积极地创造真实的多媒体网络环境,运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网络资源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所需,自由的整合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达到个人的最优化设置。

3. 不能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英语教学

网络环境下开展英语教学时存在很多“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

(1) 教师太注重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样式的花哨,使学生完全受制于视、听觉刺激,对课堂的主题没有了深入的了解,明显是本末倒置,学生只是走马观花。

(2) 教师只是把教案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在网络环境下展现出来,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影像和声音的综合运用。

(3) 教师一般都是边点击鼠标边讲解,很少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和思考中来。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是很明显的。首先,课堂基本上是虚拟的,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主要通过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和课本。面授辅导只是作为一种助学手段,而不是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的地位不再是主导的,教师的转变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学习探索活动。教师要由主讲者变为管理者,辅导者。同时,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作好角色的转变,真正成为学生的辅导者,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而不要把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变成“课堂搬家”,新瓶装旧酒。

4.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1) 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我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黔南各个地区甚至是贫困地区,很多学生从未上过网。尽管有些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的信息素质有待提高否则很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教师要实现英语课与信息技术课的整合,加强与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们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2)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中不能正确利用网络

通过平时与学生交流得知约10%的学生上网收发邮件,约30%的学生寻找资料,上网用于聊天、网上娱乐、在线学习及交友的大约分别是 40%、70%、10% 和 25%。由此可看出学生还不能正确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高中英语学习。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把教学活动扩展到课堂之外,以他们所喜爱的网络方式开展高中英语学习,比如利用网络环境,把作业和作业答案放在网上,让学生自己测验。而教师应该可以监控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质量。数名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形成学习竞争伙伴,看谁的作业错误率低,以此来在网上进行排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e-mail,论坛的方式,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甚至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出一些建议。教师也可以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个别辅导,跨越学生中个体差异给教学难度和进度带来的障碍。

5. 学生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信息迷航问题。

所谓的网络迷航,是指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面对大量信息而生的、类似于大海中航行时迷失方向而不知所措的现象。洛扎克曾经说过,信息太多反而会排斥观念,使人在零散的事实面前六神无主。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前要收集和查阅大量与教学有关的资料,选取一些相关的英文网站、网址等供学生们参考,并将教学任务制作成精美而适用的网页,引导学生们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学生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们兴趣很浓,课堂气氛活跃。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不会在众多网络信息中迷航了,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会逐步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地学习,能充分地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他们的个体积极性。

6. 学生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失去自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直接帮助学生选择和理解信息、指导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这虽然有许多合理的地方,但它带来了降低学生信息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具有无组织性。一旦来自教师的帮助和监督减少,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随意进入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网站去休闲。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把网络环境和英语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是一种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现代英语教学,应该调动一切手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这种结合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此同时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监督,控制,引导的作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欠发达地区进行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还不能如我们所愿得以顺利地开展。如果客观条件允许,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势必会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具有更多深远意义的是,通过英语教学这个窗口,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意识都会焕然一新。那么无形中英语教学也为全人教育贡献出了一份力量,为促进我国的人才朝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良钗,《农村学生对MCALL所持态度和教学效果的调查》,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4-05 学年度第 36 期;

2. 崔虹,《任务型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04-05 学年度第 19 期;

3. 张明辉,李剑,《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优势》,哈尔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

4. 王娟,《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外语教师角色的转换》,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3月

5. 黄鸣《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