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免疫学;中医教学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它的研究深入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临床应用与疾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对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的研发,同时带动了应用研究与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1]。因此,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或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免疫学课程学时较少,学生西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医院校学生专业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医药与免疫关系密切,中医的一些重要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有着密切联系,而现代免疫学在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以及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2]。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针对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免疫学为必修考查课,课时为25学时,相对西医院校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反映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又要突出中医特色,按照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大纲,主要讲授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导论、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在导论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回顾免疫学悠久的历史。免疫学与中医关系密切,早在公元16世纪,我国就利用人痘苗防治天花,为后人发明牛痘苗和减毒活疫苗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介绍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时,突出了免疫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目前,许多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都是利用了免疫学的实验技术。在讲授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时,课堂提及了Treg细胞是效应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进一步补充了Treg细胞在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毛萼乙素对这群细胞的调节作用。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结合学科研究进展和中医药知识介绍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门课程的重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 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往往“课上抄笔记,课后背笔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如在讲免疫应答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便结合学生亲身经历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为什么要注射三针为例,来引导他们思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及特点,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针对一些研究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讲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介绍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让学生思考这一原理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减轻移植排斥反应中可以有怎样的应用,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树立了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免疫学一直是学生感到吃力的一门课,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各种免疫分子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名词与英文缩略语繁多,内容抽象,难懂难记。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典型的、生动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比如: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功能,如果用flash演示,就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免疫球蛋白如何通过Fab段与抗原结合,又如何通过Fc段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NK细胞活化进而发挥细胞毒作用。动画省去了教师冗长的说理,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
4 结合实验、科研讲解
中医院校免疫学学时较少,实验课相对更少。为了让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验课上,除了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以外,还强调了该实验在基础和临床中的应用并突出其医学意义。比如结合实验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单向免疫扩散来讲述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这一方法常用于定量测定IgG、IgA、IgM和C3等血清蛋白,让学生充分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在上好理论与实验课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免疫学知识和技术进展迅速,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课题设计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的最新进展,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把教研室目前的主攻研究方向、中医药与免疫和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他们成立科研小组,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形成,为毕业后开展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加强教学检查: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与综述报告相结合
平时经常性地随堂提问,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采用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检查学习情况。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比如:“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的整个防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题目综合性强,很难在书上找到现成答案,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免疫学进展迅速,为了紧跟学科发展,并让学生对本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本组织了综述报告的撰写,比如 :“中西医结合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研究进展”,然后进行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开阔视野。期末考试全面考查综合学习情况。
对于免疫学发展中最新研究成果以课堂介绍、学生查阅文献进行书面综述、交流或讨论等多途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们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进行了自学、交流和文献综合与写作的训练。
总之,结合中医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并联系临床及科研实践讲授免疫学,并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结合起来,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较好,而且有学生在进入重点西医院校或海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后碰到相关问题仍愿意回头请教,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合作关系。
参 考 文 献
1、内容多,学时少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5、加强沟通,服务就业
一天的工作流程:
8:00~9:30 上五年级数学。
9:30~11:00上六年级数学。
11:10扫地,拖地。
11:20整理队伍,点名带领学生去谢尔曼中山小学校区。
11:40~12:00午餐。
12:00~14:00看管502寝室学生午休。
14:15整理队伍,点名带领学生去中医院分校。
14:30~16:00上三年级数学。
16:00~17:30上四年级数学。
﹙每个周六要开会总结,老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的问题交流。﹚
数学积分奖罚规定:
在规定时间内上黑板答题做对一次奖励1分。
下课后检查笔记和练习工整完成,并标清楚日期,奖励1分。
每周五检查一周的课堂笔记工整完成,并标清楚日期,奖励2分。
考试成绩达60分、70分、80分、90分、100分范围各奖励3分、5分、7分、9分、20分。
旷课一次或打架一次扣2分、乱丢垃圾扣1分。
我所带的班级情况如下:
三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4人﹚
胡雅琪:不善发言,写字动作慢,课堂上的小动作多,计算能力一般,对应用题的理解不够透彻。
王思佳:计算基础不错,不喜欢多问,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成绩中等偏上。
刘守理:反应迟钝,写字动作较慢,回答问题时对自己信心不够,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陈可情:计算能力很好,对知识的理解也透彻,成绩优秀,就是课后没有复习的习惯。
郑承先:回答问题积极响亮,基础计算不错,但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比较外向。
林天和: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够认真,做练习爱投机取巧,课堂作业完成度较慢。
沈世豪:计算能力很强,对知识的应用很灵活,课堂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是个尖子生。
姚丹丹:计算能力不错,回答问题也积极,学习很好问,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
林紫霜: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回答问题,计算能力较差,成绩一般。
林唐心:写字动作快,计算能力不错,就是课堂上不够认真听讲,成绩一般。
刘德云:计算能力一般,课堂上爱搞小动作,学习不够认真,成绩一般。
梁贤锋:计算有待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练习完成度也很慢。
王安秀:积极回答问题,学习很勤奋,计算能力很好,不过不够自信。
郑必行:计算能力不错,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爱打抱不平,成绩中上等,有点小马虎。
三年级教学总结:大部分的知识讲授都能吸收,对数字的计算和列式较好,对理解型的题目需要加强,特别是时间经过的计算。
四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5人﹚
杨茜茜:不喜欢回答问题,计算能力一般,学习也不爱动脑筋,喜欢投机取巧,成绩较差。
黄雅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好,计算能力不错,学习挑三拣四,有点小骄傲,需要顺和的引导。
黄庆伟:计算能力较好,积极回答问题,就是答题时的审题能力不够好,有点马虎。
陈语熙:学习刻苦,计算能力很好,但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不爱发言。
连子希:性格比较外向,计算能力一般,学习不主动,课堂上不够专心,成绩一般。
林 妍:学习认真,计算能力一般,不善于回答问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需要加强。
王鑫莹:性格比较内向,基础计算不够扎实,吸收知识较慢,需要个别的关注引导。
黄思颖:答题速度快,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字体写得潦草。成绩一般。
郭兴键:学习认真,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堂上有点小动作。
黄 洁:学习认真,计算能力较好,回答问题不是很活跃,应用不够灵活,成绩中上等。
李彦春:答题速度较慢,计算能力一般,上课不够认真,缺乏自信。
王子阳:计算能力很强,对知识的应用很灵活,吸收也快,回答问题很积极,是个尖子生。
梁芳韧:计算能力较好,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作业完成度较慢,有时爱搞小动作。
肖佳鑫:计算能力一般,上课不够专心,对知识的吸收一般,需要加强应用。
陈川帧:计算有待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练习完成度也很慢。
四年级教学总结:每节课的布置量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好,不过需要加强题型的多样训练。
五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0人﹚
万慧柔:计算能力一般,学习耐心不够,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主要还有乘法口诀没记牢,成绩一般。
莫小慧:学习刻苦,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做题量少。
陈华明:学习比较懒惰,答题速度慢,也很少回答问题,需要不断的督促。成绩较差。
梁家炫: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够积极,不愿多思考,需要不断的督促。成绩较差。
熊人兴:能较快的完成课堂任务,计算能力一般,需要大量的答题训练来巩固基础知识。
王晟屹:计算水平一般,缺乏题型的强化训练,答题速度较慢,学习不够主动。
文 飞:计算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也透彻,就是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成绩优秀,是个尖子生。
陈婉婷:上课认真听讲,计算能力较好,对新知识的吸收也快,就是题型训练的太少,是个尖子生。
符宗亮:学习不够主动,也比较沉默,计算能力一般,需要加强基础的列式训练。
许寰志:学习认真,计算水平一般,缺乏题型分类训练,要加强小数除法训练和应用题理解。
五年级教学总结:教学的进行比较顺利,所布置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均能完成,要加强多位小数的除法习题训练,并做好应用分类。总的来看这个班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些学生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实行积分制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挺感兴趣的。因为用两个星期来复习四年级下册知识和讲解暑假作业,五年级上册的新课进度放慢了一周,已上完第四单元。
六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7人﹚
吴坤志、梁骁骉:对待学习,有充分的自信心,思维较敏捷,肯钻研,学习自主能力有较大提高,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习,不过在图形这方面的习题还有待提高。
郑沁韵、王婧苗:这两个女孩,学习认真自觉,积极思考,完成练习情况较好,性格独立,做事踏实,书写工整美观,对应用题的理解有待提高,是可以培养的尖子生。
何远辉、符世贤:学习思维较活跃,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在学习上很努力,但是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中等不上。
蒙定君、江和俊: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上课经常不专心听讲,完成课堂较慢,做几次思想教育后行为有所改观,刚开始接触他们时连笔记和练习都懒得做。
厚、唐浩:学习比较马虎,基础不扎实,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但就是课堂练习时比较懒惰,学习不思进取,永远停留在已掌握的阶段,不过相比补习之前成绩有所提高。
周甜甜、邓晓静:上课注意听讲,有错及时订正,可是,只知道听老师讲,不晓得动脑筋想,害怕举手发言,如果能勤动脑,多做练习,不吃现成的,成绩会有很多的飞跃。
李平凡、张礼杰: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甚至连三年级的知识都没扎实,主要原因是懒得多做练习,只听讲少做笔记,不主动去学习,完全是应付学习的。
张 汛:生性好动,上课不够专心,不过学习自觉性不错,成绩不够稳定,但是在严厉的课堂氛围下,还是能够认真的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堂练习。
占校仿、王宜荣:学习思维比较迟钝,记笔记和做练习速度很慢,课堂上经常分心走神,学习不够刻苦,基础不扎实,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对待学习。
六年级教学总结:这个班的学生基础水平相差太大,几乎是三年级和六年级同班的情况,所以讲课速度比原计划的放慢了两个星期,除了复习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已上完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班的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去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减少对数学的恐惧感。这方面只能做一下较简单的习题,然后指名回答,给予他们答对的自信心。
原定的教学计划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接受范围的,只做了部分的难度修改和练习量的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主要是和学生的交流增加了,学生也愿意告诉老师需要重点辅导哪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还是起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 多元化;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迄今为止,在各个国家,各学科根据本国国情、学科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已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这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教育模式有各自的历史经验和使用范围,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1]。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中医儿科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受其学科性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起初教育模式较单一,体制尚不健全,且缺乏一套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中医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现代化以及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交叉碰撞,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套较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
1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1.1 掌握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中医儿科学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步性和实用价值。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继承发扬中医儿科学精髓,发展中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在掌握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充分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厚积而薄发”,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服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一步整理、总结、深化,是儿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应在具备坚实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扬中医特色[3]。
1.2 培养多元化人才,适应高层次临床、科研需要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医儿科研究生师资结构的优化,以及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条件的改善,实验型研究生的培养已初具规模,但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中医儿科更应该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科研型的人才,更应该培养临床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系统理论水平,培养其知识创新能力、科研工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技能。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术评价标准,促进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
2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
2.1 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中医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带徒式或师承式教育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的中医领域带头人才,对导师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代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的结合与相互借鉴,以及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近年又新兴了分散教学、小组教学等[4]教学方式。多种教育模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
2.2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实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师承带教、导师指导组、临床实践、科研、技能深化培训、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理论技能讲座、参与科研课题等,鼓励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在实践中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定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病例讨论,督促研究生总结学习成果,完成读书报告、读书笔记,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选题、完成开题报告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考核研究生的水平。
在理论学习方面,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指定一部分儿科书目、古籍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领悟中医儿科的精髓,指导研究生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古籍进行整理、总结,不仅巩固了理论的学习,也进一步指导临床疾病的辨证施治。通过跟师学习,深化、继承和总结导师的理论、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在临床学习中分设导师指导小组,通过不同课题、研究方向之间的互相合作,开拓思路,博采众长,深化、拓宽理论学习的范畴。让研究生承担一定课时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其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在临床应用方面,通过参与临床诊疗,以及科研、技能的深化培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专业思维、科研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及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实践中查缺补漏,指导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临床工作中,通过独立分管患儿,书写各种医学文书,提前进入角色,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增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临床带教,提高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思想的形成,以及知识网络的丰富、完善。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指导研究生广泛阅读期刊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增设跨学科课程,为开拓中医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奠定基础。在近些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纳入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如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重点专科工作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选题、课题设计、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报告、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实验室检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论文书写等,提高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设计、实践能力,不仅使其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总结和升华,还使他们科研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3.1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还需进一步强化 为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学习浮躁,经典没有读透,加上临床应用少,跟师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研究生很难形成自己的学术专长、学术体系。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厚理论的肥沃土壤,所以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避免应用型模式取代教科型模式而成为新的单一化模式。《规划》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学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及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鼓励研究生在跟导师的过程中努力学习中医儿科学的理论特色,多读中医经典书籍,提高中医素养,这些是需要不断强化的学习重点。
3.2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不断加强 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缺陷,教学上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每门学科的进步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机械的继承只能造成中医药发展的停滞落后。因此,有效地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今后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加强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培养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量减少机械性、重复性较多的课时,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学习,关注本学科前沿的学术发展,并鼓励他们多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临床、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提出新的想法。
此外,研究生还应该具有创业精神、团队精神、社交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导师传教中,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3]。
4 结语
为适应本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对研究生应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临床实际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基础理论、临床和科研创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此同时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指导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把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成为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新一代高级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保障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标[5]。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应不断摸索和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为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专业技能精专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静,许博.对当代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7982.
[2] 蒋琦,郑莉,卢毅.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重构与学制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728.
[3] 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
关键词:思维导图;制药工程;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87-02
制药工程专业是奠定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制药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特征,是社会急需并且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包括制药工程,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制药工程专升本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具有明显的工科特点,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具有工程技术特点的课程,例如化工原理、药剂学、生物制药技术、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等。这些课程应用型强,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规律性可循,无法系统有效的掌握这些课程中的重点。所以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工程课程系统的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心智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思维导图以关键词和图画来模拟大脑的思维过程,使思维“可视化”[1]。思维导图的关键是一个“导”字,用图来引导思维。把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可以变平面的、线性的教学、学习方式为立体的、放射性的教学、学习方式,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与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一致起来[2]。我们采用思维导图在工科类课程中进行实践研究,能够使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联系紧密,克服传统的“老三段”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基础与实践互相脱离的弊端,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制药工程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到实践问题中。
一、工程类课程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我们以制药分离工程课程中的超微粉碎为例绘制思维导图。首先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主题可以利用关键词和图像来表示。其次是考虑“次主题”,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每个分支都代表本主干知识的一部分,在使用“次主题”后,罗列细节的要点,将相关联系的次主题的知识连接起来,完成一个知识的完整的思维导图[3]。学生通过图片就可以把中药粉碎技术中的超微粉碎技术形象的印在脑海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粉碎技术的基本知识条理化,形象化,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在工科学科中按不同的知识模块绘制思维结构导图,有利于帮助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制药工程类学科的重点内容和知识体系,通过分层级的线条连接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明确教学重点,构建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快速整合工科学科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工程类课程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快速的笔记方法,利用了人们天生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与传统笔记法、传统学习法有很大的差异[4]。利用思维导图,将分散的工程课程知识点网络化,有利于学生总体上来把握,这样学生的印象就很深,达到了复习的效果;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学生同样可以运用以前的思维导图,在头脑里形成一种处理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框架,知道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入手。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开展思维训练,将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观的画面,在图上“画”出便于理解的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实践中,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工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一起总结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在每个学科中绘制思维导图,并且将各个关联学科形成网络,总结上下游关系,绘制课程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工科学科知识点系统化,脉络话,提高他们掌握知识点的能力。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我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共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观看思维导图,将每章的知识点系统复习,掌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我们讲到干燥的单元操作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绘图把干燥的知识点浓缩到一个图片中,通过这张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和掌握干燥所有相关的知识点。
三、思维导图方法的课堂效果验证
我们首先在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中进行的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效果验证考察,我们将2012级制药工程1-2班,2012级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的同学随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2组,一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另外一组不利用思维导图,最终考核成绩如表1所示。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体系中,预科教育迅速发展,教材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不可或缺的因素。研发一批能够满足预科教育目标和教学效率的教材,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在十年的预科教育发展历程中,各预科院校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预科教育目标,编写了一批实用性强、好学易教的教材。
1、预科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教材是影响教育培养质量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学活动重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基础。“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是教学管理主要体现之一,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赵金铭提出: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必定与某种教学目标相结合,必须以经过验证的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为依据,而教材不过是保证了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教材必须有针对性,为谁而编,为什么样的目的而编,要明有所指,要符合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与需求。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预科教育与正常的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它是为国家外交战略服务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外国中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跨文化衔接的介入环节,是汉语国际教育中介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教学类型。它是一种综合强化型教育模式。据《教育部关于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预科教育培养总体目标为“使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阶段学习的基本标准。”公费留学生预科教育培养目标和生源的复杂情况决定了预科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通用汉语、基础专用汉语、基础专业知识、中国文化等多个方面。预科学制为1年,实际教学时间仅为8-9个月,具有短期性特点。目标、生源状况、学制三个因素结合,决定了预科教育必然是非常态的强化教育模式。因此,针对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需要有一套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专门汉语教材才能顺利完成预科教学。预科教育初期,虽然留学生基础汉语教材众多,但适应奖学金生汉语预科教学的教材却少之又少。市面上现有的汉语教材多是分技能编写,各科目间的横向联系不够紧密,缺少系统性。另外,这些汉语教材也缺少针对性,没有针对预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将通用汉语学习、专用汉语学习与基础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了达到预科教学目标,就需要有实用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功能性的教材,使留学生能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外国中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之间的过渡,顺利进入本科专业学习阶段。一本实用性强的、好学易教的教材能在满足学习者目标需求和效率需求方面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样的好教材上到编写理念,下到课文语料的编写与采样、词汇和语法要素的筛选以及练习题型模式的选择,都要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2、各预科院校在教材研发方面的成果及教材简介
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各预科院校集中力量,分类编写了一批适用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预科教育的教材。
2.1 基础汉语教材。南京师范大学本着汉语综合技能教学与听说技能教学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汉语能力的同时突出听说技能的培养。编写并于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汉语初级强化教程》,该教程是北大版外国留学生汉语本科规划教材语言技能类的基础强化教材,适合汉语预科生集中强化教学一学年使用。《汉语初级强化教程》分综合课本和听说课本两个系列,各4册。既可配套使用,也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注重结构、功能与文化的结合,以结构为主线,辅以交际功能。穿插文化背景介绍。将听说整合为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同步强化,避免听说分课.教材不配套,教学相互牵扯的弊端。高等教育出版社基于对已开展预科教育院校的调研总结归纳,始终贯彻将汉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为完成预科教学目标编写并于2010年出版了《留学中国》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目前由《留学中国――汉语综合教程》(1、2)、《留学中国――汉语综合教程练习册》(1、2)、《留学中国――汉语科普阅读教程》(1、2)等构成,以《汉语综合教程》的语法点和词汇量为基础,在《汉语科普阅读教程》等其他教材中复现和延伸,实现各教材间的横向联系更紧密,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又更加深入,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根据HSK大纲和样题设计HSK练习题及模拟题,让学生逐步适应新HSK考试。华中师范大学牢牢把握适用对象为初学者,在充分细致地分析学习者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特点、目标需求和心理需求、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基础上, 同时,根据《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四级》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难度与层级,编写并于2013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飞跃汉语速成系列教材》, 在课文的编写与选择、语法项目及注释的编排、练习的设计上都突出以学习者为主的编写理念。该教材的教学内容、话题、活动场景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做到即学即用,能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及课堂学习活动需要。教材的趣味性在内容和编排形式两方面都有体现。这部教材分为《飞跃汉语速成系列教材:汉语读写入门》和《飞跃汉语速成系列教材:汉语听说入门》。《飞跃汉语速成系列教材:汉语读写入门》练习丰富,题型多样。每课练习训练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先训练学生对汉字的认读,然后重点训练学生对句子、语段的阅读能力,最后拓展练习以充分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为了配合预科生的HSK考试,练习题型结合新HSK4级的考试题型,由易到难,形式丰富。《飞跃汉语速成系列教材:汉语听说入门》力求全面把握学习者的兴趣取向,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尽力使学习者对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兴趣,使学习者真正感到学习内容“有用”、“有趣”,做到生动活泼、寓学于乐。教材编写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规范,注释科学。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更有效提高预科教育质量,2012年开始计划编写一套更适合预科教学的基础汉语教材。该系列教材共8册,其中读写(综合)4册,听力2册,口语2册。读写为主干教材,听力配合读写,听力第1册配合读写1-2册,听力第2册配合读写第3册。口语教材相对独立,注意与读写教材的大致配合。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其中5册已经完成初稿。该教材紧扣奖学金生预科教育培养目标,从词汇、语法、课文、到练习题型均以新HSK四级考试大纲为蓝本,紧密结合预科生生活需要和学习需要,选择实用、有趣的话题。目前编写工作仍在进行中。
2.2 专业汉语教材。汉语教学体系的系统发展、预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使专业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专业汉语是预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带有专业倾向性的汉语,在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兼顾不同专业内容的教学,将汉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寓于专业材料中,以专业材料为呈现语言结构、语言点、句型结构的方式,依据专业特点训练汉语专项技能。专业汉语教材是学生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通向专业学习道路的必要工具,是奖学金生预科教育的重要一环。
为了满足奖学金生预科教育对于专业汉语教材的需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了“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该丛书适用于来华学习理工、西医、经贸、中医及相关专业,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外国留学生,旨在培养留学生学习理工、西医、经贸、中医及相关专业所急需的听说读写技能,掌握专业汉语基本词汇、构词法、表达句式,使之顺利地入系接受本科专业教育。
1、科技汉语。为实现奖学金生预科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天津大学非常重视教材建设。2005年,天津大学自编教材,积极推出了“科技汉语阅读课”。2006年第一次修订《科技汉语读写教程》,增加了三分之一内容,以适应科技汉语课增加的课时。2008年第二次修订,调整了部分内容,更正了部分错误,增加了部分练习。2009年5月成立了预科部科技汉语攻关组,对科技汉语课程进行了基础性研究,拟定出科技汉语词汇词频统计方案,建立初中、高中、大学数理化科技汉语语料库。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合作策划了适用于理工类预科生的系列教材编写方案,并组织编写。致力于研发编写符合理工科预科生使用的科技汉语教材,并努力将教材打造成精品。2012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科技汉语读写教程》、《科技汉语听说教程》两部中国政府奖项金生预科教育专用教材。《科技汉语读写教程》为“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q科技汉语系列”语言类主干教材,是为理工类来华留学生在预科阶段学习而编写的专门汉语教材,是普通汉语课程和数理化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读为主、以写为辅,主要目标是培养预科留学生在数、理、化、计算机方面所需的基本汉语知识和基础汉语技能,提高他们的科技汉语阅读理解能力。为其学习数、理、化、计算机等专业课消除语言障碍,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该教材词汇以书面语通用词汇和半科技词汇为重点,语法主要包括科技语体的常用语法格式、常用句式和科技语体常用意念范畴。汉字以科技词汇中所含的能产性强的根字为主。内容顺序安排根据专业知识内容的难度从低到高;根据汉语表述的难度从低到高;根据专业汉语意念功能项目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专业意念功能为主,专业知识为次,汉语表述为前两者服务。7《科技汉语听说教程》与《科技汉语读写教程》相配合,其练习的内容以听为主、以说为辅,主要目标是培养预科留学生在数、理、化、计算机方面所需的基本汉语知识和基础汉语技能,提高他们的科技汉语听说能力。本教程在细节上突出人性化设计,如特别增加了Mp3目录,便于学生检索和自学,提高学习效率;“听力文本及参考答案”册附有手写体录音文本,并区分三个连写程度不同的阶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入系后对手写板书的认读效率;生词、语音练习均配有录音,并按生词、练习题切分文件,方便学生反复模仿发音,加快知识的语码转换。为加强学生科技写作能力,2009年卢娅编写出《科技汉语读写教程》第二册,根据进入专业以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练习形式上更加注重写和记两方面技能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句、语段、短文的写作能力;用文字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大意的概括能力;整理读书笔记、简答问题的书写能力;边听边记录关键词语和中心思想的记录能力以及上网或以其他方式查找相关资料的学习能力等等,为学生入系以后听课和完成作业打下基础。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留学中国》系列教材中《汉语科普阅读教程》选文主题覆盖了工、理、医、经济、管理等各个学科,讲解基础专业知识内容,使学生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增长专业词汇量,实现预科阶段汉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双重提升。《汉语科普阅读教程》分为1、2两册。一方面配合《汉语综合教程》,注重词汇与语言点的重现,以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另一方面用简易平实的语言讲述科学知识,其内容覆盖了文、理、工、医、经济、管理等各个学科,把预科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2、经贸汉语。随着国内预科教育的逐步发展,预科经贸汉语阅读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逐渐受到语言教学界的重视。由于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预科生专业主要为经济贸易管理,在留学基金委的统一安排下,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生专业汉语系列教材《经贸汉语》的编写工作,教材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经贸汉语阅读教程》为“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q经贸汉语系列”语言类主干教材,是为将要学习经贸类专业知识的预科生编写的专门汉语教材。本教程主要目标是,培养预科留学生在经贸方面所需的基本汉语知识和基础汉语技能,为学生学习经贸类专业知识消除语言障碍,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本教程是以经贸专业高频词汇学习为重心,以汉语言语技能训练为纲要,以任务型教学法和专业内容教学相结合为原则来编写的专业汉语教材。
3、医学汉语。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了让医学专业的预科教育达到汉语与医学基础知识衔接这一目标,组织编写了《西医汉语读写教程》和《西医汉语听说教程》,该教程于2013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西医汉语》分为《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在对医学主题语料库进行词频统计的基础上筛选出词频最高的947个医学基础词汇,实现教材对医学基础词汇的最大化覆盖。针对预科特点提供人性化设计,如每一课都设计了“专项学习”板块,帮助学生梳理专业常用构词法和表达方法。《读写教程》与《听说教程》内容一一呼应,同一主题的课文、生词互相补充,注重复现率,保证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汉语综合技能。教材通过不同层面,充分体现医学汉语的专业语言教学特点。为学生下一步的医学专业学习打下汉语基础和专业基础。中医是来华留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但与之相配套的专业教材和辅助工具书一直十分匮乏。为此,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推出了“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q中医汉语系列”,旨在为培养留学生学习中医专业所急需的听说读写技能,掌握中医专业基础字词、构词法、表达句式等,使之顺利入系接受本科专业教育。《中医汉语综合教程》是“中医汉语系列”的语言类主干教材。该教材编排设计兼顾中医学与专业汉语教学的需求特点,选材既注重中医文献的严谨性,又兼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特别注意整理归纳常用中医词汇、句式、知识,使没有中医知识基础的留学生能由浅入深地学习使用。
关键词: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PBL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22-03
在信息“爆炸”时代,科学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已成为知识更新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简言之,“信息素养是构成人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重要性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医学文献检索(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是培养医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获取和利用医学信息能力的工具性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一种专门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文献检索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
二、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大部分学校开设了这门课,但学生的信息素养仍普遍较低。据廖连生的调查,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使用的文献类型以汉语文献为主;从专业范围上看,学生对本专业方面的资料需求量很大,同时对综合性、多学科知识信息的需求明显增长;获取文献的方式与途径以目录卡和书本式目录为主;绝大多数学生查询资料时都必须借助图书管理员的帮助才能有所结果;查阅文献时经常误检或漏检;图书馆最受欢迎的服务方式为借阅服务。以上调查表明:学生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三、对策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198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课的意见》的通知,为了“提高大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把学生由一个知识型人才培养成素质型人才,要求“凡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作为选修课或先开专题讲座,然后逐步发展完善”。遗憾的是这门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受经费和场地限制,有的未开设这门课;有的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课时非常少;学生把这门课作为容易取得学分的课。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如果条件成熟,最好将这门课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中,有利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备学生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这需要做三个层次的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无定法”,针对授课对象不同,不能机械、教条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我校该课程面向不同的专业开设,需要注意到学生认知层次不同。我校有两种生源:其一,大部分是高考录取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其二,一小部分是“3+2”的高职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具有优势,但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较弱。由于以上差异,备课时只有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备教材
意大利Padova大学的Pinali图书馆开展《医学信息检索教育》采用自行编制讲义,借鉴该校的做法,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制短、课时少的特点,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突破传统的内容体系,合理整合教程,突出应用性、实用性。
1.增加信息道德教育内容。增加保护知识产权,隐私保护,《著作权法》、《专利法》内容,遵守信息传播使用的规定和法律,遵守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主动抵制信息犯法行为,以便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信息化人才。
2.增加网络信息检索和筛选信息内容。通过对PubMed数据库、网络信息查询工具(如Google、Yahoo!Search和百度学术搜索)予以重点介绍,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掌握生物医学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阅读、鉴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备教法
1.传统教学模式与PBL相结。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首创。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PBL教学法侧重于小组讨论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第二,可以不断发现、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第三,可锻炼学生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为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尽管PBL具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现有的课程都适合全盘采用PBL教学。因为PBL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PBL的教学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老师和学生在课前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因此,从我们的教学效果来看,《医学文献检索课程》适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弥补彼此的不足,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其中,“文献检索基础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检索知识的系统掌握。在“绪论”部分,可以从学生普遍了解的某一医学知识点入手,提出涉及检索原理、检索语言、文献类型、图书馆利用等问题,让学生在具备理论基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对专业需求做出反应。对于各类检索工具、专业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等重点教学单元,宜采用PBL教学法,围绕一个个具有真实情景的科研选题展开,例如“艾滋病人的人文关怀”、“叶酸预防胚胎神经管畸形”等选题。在讲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这一部分,采取“以点代面”的方式:为了使学生掌握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但在教学中只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另外两个数据库在PBL教学的实习案例中涉及即可。而PubMed数据库,则由教师进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详细讲解,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同步进行,让学生在数据库中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实践中学会运用截词符、通配符、逻辑运算符等基础知识来调整检索策略,从中体验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获取有用信息的乐趣。
3.任务驱动教学。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只能靠训练。PBL教学中设计的案例,需要结合职业方向,突出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实习课上,我们针对护理专业设置了“乳腺癌的术后护理”、“老年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及护理”等案例;对临床专业设置“检索《中华呼吸内科杂志》上有关消化系统肿瘤的文献”;对药学专业设计了“搜索引擎广告策略”、“现代药品物流企业工作调研”等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有效地将“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融入教学。针对许多学生提出“大专医学生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等问题,教师先请一些同学谈谈如何快速地检索这个问题,再进行补充归纳:要检索一个课题,可以通过文献的外表特征(题名、著者等)、检索途径和文献的内容特征(分类、主题词、关键词等)检索途径,然后通过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或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就可以快速地检索到相关的文章全文或题录。
4.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PBL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实施PBL前一定要组建学习小组,每组6~10人,小组讨论可以使一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也在讨论之中受到启发,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教师在学生讨论陷于僵局时给予及时的疏导。然后,各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该小组对检索课题制定的检索策略。最后,教师总结,对好的做法给予鼓励,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指出检索思路和方法的不足及错误和注意事项,以供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完善课题的检索。教师总结过程可以把PBL的问题转化为更加清晰的学习目标,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
(五)改革考核方式
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平时成绩占30%,期末综合实习报告占60%,综合能力占10%。其中平时成绩指各小组上机操作所记录的检索步骤和检索结果;综合实习报告是学生自拟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并写出检索步骤和结果;综合能力即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态度表现等。
从期末综合实习报告来看,学生检索能力得到了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同义词、相关词的使用。大部分学生都使用了同义词来扩大检索范围。如完成“检索2005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肝炎的文献”这一习题时,不少学生不仅把“中医药”作为检索词,还考虑到“中医”或“中药”这一同义词,写出“急性AND肝炎AND(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AND治疗”的检索式,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第二,使用了相关词检索。如检索“大学生亚健康的状况”,该小组的同学建立了“大学生OR高校OR院校OR大学OR大学学生)AND亚健康”这一检索式,提高了查全率。第三,主题词的应用。主题词是一种规范化的检索语言,使用主题词检索,可将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相关词、拼写变异词及缩略语同时检索出来,且通过扩展检索,可对相关下位类进行检索,故可大大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有的学生在查询“肾功能衰竭”相关文献时,学会查询医学主题词表(MeSH),采用“kidney failure”作为检索词,不仅检索到含有“kidney failure”的文献,而且也将含有非主题词“renal failure”的文献检索出来;反之如果采用“renal failure”作为检索词,则会造成漏检。第四,文献类型的限定。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阅读综述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某一主题的历史及发展方向。个别小组的学生在检索时把文献类型设定为“综述(review)”,能够对医学科研或临床治疗过程中某一疾病进行回顾,了解科研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因此,期末考核需要着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实习报告取代传统笔试的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检索文献的技能,又可以全面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搜集、鉴别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积极参与PBL的教学实习操作和讨论,最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由于学生多、课时少,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自学,并通过教学论坛、E-Mail、QQ群等手段,搭建交流平台,收集并分析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取得满意效果。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不用手忙脚乱地做笔记,这一做法深受学生欢迎。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把《医学文献检索》纳入必修课,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并配以网络课堂为补充,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文献检索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法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慧湘.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高教探索,2007,(3).
[2]廖连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张建卫,刘玉新.MBA组织行为学的教书育人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4]王虹菲.意大利Padova大学Pinali图书馆医学信息检索教育[J].医学情报工作,2003,(4).
[5]梁丽明.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1).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67-02
随着细胞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医科学生来说,具备细胞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2011年以来,我校执行新版教学计划,其中对蒙医专业、临床和护理专业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时改革,学校教研室对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施用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旨在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 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发展历程
1978年,哲里木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成立,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生物学课程,本、专科分别为72、54学时,先后由校内一些教师任教。在当时的医学生物学课程中,已用相当的篇幅向学生介绍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1992年,蒙医学院将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生物学课程一分为二,南×老师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8学时。2000年,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和哲里木盟畜牧学院三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后,教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2011年,学校各学院执行新版本科生培养计划,蒙医药学院蒙医专业、医学院临床和护理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课时压缩(仅24学时)。
二 优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作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和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是对一门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所做的基本规定,是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医学专业目标培养的需要,还要考虑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前后链接,对于已学课程、将开课程和正在进行中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深入了解分析,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避免遗漏与重复,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蒙医学专业,过去曾开设“医学生物学”,该课程中涵盖了部分细胞生物学知识,后来取消了这门课程,这样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安排时增加了相应内容,并作深入讲解。如在医学生物学中第二章《细胞膜及其表面》的教学内容拟定过程中,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细胞膜的特性三部分内容加到医学细胞生物学中。2011年,执行新版教学计划,蒙医、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时由原来的30减为24学时,由于课程压缩,医学细胞生物学总课时数减少。我们知道每个专业培养计划中所开设的每门课程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医学专业也不例外。如今医学细胞生物学面临着学时严重不足的现状,所以,我们重新审视了这门课的教学大纲。甄别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大纲中与其他课程重复的部分予以删除,尽量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精髓内容。近几年,学校教研室通过类似的教学改革研究,更加合理地组织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不但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学生也学有所获。
三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当今很多课程都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当中,我们也将比较枯燥的纯理论知识放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中,将微小的、看不见的细胞变为可视的,并营造了一种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融为一体的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教学情境,确实激起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细胞生物学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的另一大特点(优点)是极大压缩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同时由于屏幕的快速投放,在短时间内播放大量的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解决了学时矛盾。这个优点也在其他很多课程中得到了验证,我们也利用多媒体的这个优点,在教学中增加了细胞生物学的一些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扩展了知识面,这在应用多媒体手段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可以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侧重于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机制的讲授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可以进行大量相关图片的演示。由于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细胞,一般肉眼是看不见的,更不用提细胞的超微结构。在课堂中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语言、肢体表达或是精致的绘画,都难以表现或画出一些抽象的细胞结构图画,而这些结构知识内容又恰恰是细胞生物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的第四个优点就是过程再现等操作,不但可以演示细胞功能机制,还能重现,即一遍没理解,能再播放一遍。例如,讲授“细胞质膜的物质跨膜转运”这一知识要点时,将细胞质膜上的钠钾泵转运细胞内外的钠离子和钾离子,可以把这个过程做成动画,并配以相应的讲解,使书面理论变成看得见的动态图像,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这个知识内容。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板书为中心进行的教学活动。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一些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图文并茂的课件带动学生兴趣;有限的课堂时间汇聚大量知识;易突破重点并分散难点,而且在众多其他课程中已得到了充分应用与认可。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作为21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医术精、能力强等较高的素质,而创新能力就是高素质的人才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四 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
1.课程教材建设目标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体现。发扬内蒙古民族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在保持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民族特色资源,建设符合我校医学专业的课程教材,使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后续的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高素质的生物、医学科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老一辈细胞生物学家的带领下,曾编写了《细胞与遗传实验指导》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评价。目前我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已构建了完整的教学建设体系,教材建设提上日程。
2.教材建设步骤
第一,整理分析已有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教案,积极编写适合我校不同学院专业的新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结合我校的民族特色,如蒙医蒙药研究,增设民族研究特色内容,对学生更具针对性,有的放矢。比如在细胞实验中开设综合性实验蒙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等。第三,聘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作教材编写顾问,对教材编写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加强与国内其他先进学校的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的教师(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的联系与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我们教学的水平。第四,结合多媒体授课手段,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要多插入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方华灿著.论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刘云、陈保锋、申跃武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4):393~395
[3]王晔.论现代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J].教育科学,2013(4):50~53
[4]赖晓云.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设计与加工策略研究――基于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J].电化教育研究,2015(1):77~82
[5]杨桂英、许桂芬.关于多媒体教室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6):179
[6]孙默.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1(7):88~91
[7]朱海英、訾晓渊、苏娟等.基于“平台”理念,打造实用型课程――谈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大实验”课程建设[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1)
[8]靳玉乐、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2~16
[9]黄慧芬、苏文军、孙丽娜等.我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9~10
[10]吴永芳.加快体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100~102
关键词:临床医学;微课;翻转课堂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信息决定着人们的命运。而就教育而言,信息技术更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运而生的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MOOC、虚拟仿真等不断涌现。医学教育承载着维护人类健康和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机械化被动学习严重束缚了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借助信息化飞速发展这一契机,促进网络课程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改革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
以及两者有机融合的契机与优势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且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又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利用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或网络信息等学习资源,在上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答疑解惑、协作探究和知识运用等活动而开展的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与微课均为迎合现代教学方式改革,借助网络信息化,打破传统的“老师”+“粉笔”+“黑板”所构成的传统课堂场景,颠覆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形式而创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的实施可以使教师摆脱课堂的限制,促使授课方式的多元化,促使授课内容的信息量。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资源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并且培养其多媒体的操作实践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两者的有机融合,不仅是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前期-课前:教师对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归纳概括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要求,制定导学方案,制作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视频;中期:学生作为主体,实施自主探究,组成学习小组,他们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网络、图书等多种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自己学习的成果及理念;最后,回归课堂,学生展示自学的成果,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探讨难点及存在争议部分,相互交流,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这一完整的过程可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满足了现代社会碎片化学习、混合式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求.
2现代临床医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思考
临床医学区别于其他专业主要存在以下特点:医学知识量大,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同时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后最终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患者的身上,容不得半点闪失。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传授,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不能将各知识点进行内化,则无法真正掌握并运用。因此临床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临床教学阶段即是医学生将基础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关键阶段,也是医学生正式迈入医生生涯前最后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运用于临床教学阶段有以下优势:对于临床教学的教师主体,即临床医师而言,不仅可以缓解其工作压力大、备课及授课时间有限的问题,医师可以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准备微课视频,而且临床医师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寻找相关教学单元的最新进展及问题,在制作微课的过程融入前沿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最新进展的把握和启示,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自学[4]。翻转课堂对于学习的主体,即医学生而言,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后,根据老师提供的知识点进行自学,并充分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课前就接触相关知识的患者,阅读患者病历,查阅其相关检查,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之后再借助网络、图书等资源,自行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并制作多媒体幻灯,将自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和问题用PowerPoint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两部分在正式授课前即可完成,可以极大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与临床教学的效果。然而医学知识繁多,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选择这样的授课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将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尚需认真探讨。首先,微课的设计是关键,也是开展此教学方法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各系统章节中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设计,最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在设计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做到“有用”,还需要考虑“有趣”;表现手法上不仅拘泥于简单的授课录像,还需要结合画面、字幕、声音以及动画等多种呈现形式;采用风趣幽默、亲切自然、或是自问自答等录音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胸外科教学的胸腔镜部分,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不可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选取此部分知识点进行构思,从胸腔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到手术操作视频、动画,再到术后处理等,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依次把本知识点的关键部分逐步展开,从而在课前提出本部分学习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观看微课视频,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临床实践获取更多的临床资料。如通过体格检查掌握患者的异常体征,通过问诊掌握患者的病史,通过查询各项检查资料获得患者的手术适应证等,在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有目的地进行临床实践;之后学生通过网络以及查询图书资料进一步获取更多关于胸腔镜的相关理论知识。接着,学生将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制作幻灯片。最后就是课堂检验学习成效的时刻,学生充当“小老师”,在讲台上展示各组制作的PPT,在课堂与教师共同讨论,通过组内评价、组间互评、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点评最后总结归纳出本章学习的重点[5]。学生在课后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自己制作的幻灯以及课堂讨论笔记随时复习巩固。网络信息化时代,医学教育也需与时俱进,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更新学生思想观念、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适宜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从课前知识点的获取,主动性地参与临床实践,再到计算机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多方面训练,再到课堂上的成果展示,与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以及课后随时学习的便利性,将学习过程贯穿整个临床实践中。医学生主动性地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微课与翻转课堂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相信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会为临床医学教学带来更大的生机,也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医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9-60.
[2]王娟,徐侠,石盛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7,(1):80-82.
[3]杨鸽.基于网络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63-264.
[4]马佳佳,刘淑娟,陈必良.翻转课堂模式下临床实践教学教师角色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52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