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社区安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安全教育

第1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附近社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慢性病患者120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其中男78例,女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0.6±8.4)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20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2例,同时患2种疾病以上10例,病程1~27年,平均病程(12.8±6.9)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医疗22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0例,自费医疗8例。研究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3.9±7.2)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22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9例,同时患2种疾病以上6例,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2.5±7.8)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医疗24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1例,自费医疗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疾病诊断结果、病情进展、基本的治疗措施及长期服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社区慢性疾病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用药的健康教育措施:①向患者介绍服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服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口服药物时的食物及药物之间的禁忌;学习阅读药物说明书;理解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学习记录用药后身体反应。②向老年患者发放安全用药的手册: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安全用药的知识,增加对药物的基本认知,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③强调不规律服药或者不按照剂量服药的危害:自觉症状改善不能代表治愈;服用药物存在个体差异,别人的经验不能作为参照;保健品只能辅助治疗而不能代替药物。④对于记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可以采用三色口服药杯和闹钟结合的方式进行服药,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行为评分情况针对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购买药物、研读说明书、服药依从、药效自我监测、贮存药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一项满分为100分,安全用药行为评分越高,安全用药行为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2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近日,黑龙江省司法厅通报了两起外地、市公安机关监管未移交保外就医罪犯和取保候审保外就医罪犯重新犯罪案例,发人深省。针对这两起保外就医罪犯重新犯罪案例特性。在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特别是对保外就医人员的监督管理,做好“两节”期间日常监管工作,杜绝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疏忽等问题导致社区服刑人员出现脱管失控和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哈尔滨市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做好中秋节,国庆节期间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抓好七项工作,以确保“两节”期间不发生重大恶性案件,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和其他重大安全问题。

有效防止社区服刑人员发生脱漏管和违法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宾县司法局在落实“七项工作”过程中借鉴和研讨了一些办法,量化、细化了工作方式,希望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推进平安宾县建设、构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一、落实社区矫正七项工作的做法

一是组织走访排查。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所辖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走访排查,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对保外就医等重点人员做到逐人见面,有效监管。对排查出来的异常人员进行严管防控,并时刻关注其动向;对存在矛盾纠纷的人员进行及时化解,防止问题激化。

二是开展一次集中点名训诫教育。严格要求社区服刑人员不到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不法集会,不传播不良言论。在教育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各社区服刑人员签订一份自律承诺书,承诺 “两节”期间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相关制度和纪律,承诺绝不涉及“黄、赌、毒”、不酒后驾驶、远离是非场所,若有纠纷及时报告并保持冷静。

三是严格请销假制度。原则上“两节”期间禁止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对特殊情况符合外出请假条件的,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手机定位监管措施,利用手机定位监管平台加强管控。

四是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病情复查。按期组织保外就医罪犯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病情复查,如发现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要及时提请收监执行建议。对于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保外就医罪犯,落实每天通话、隔日走访制度。

五是加强手机定位监控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值班值宿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登录手机定位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定位信息进行查询,做好重点人员活动范围记录。

六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对职务犯、暂予监外执行、涉黑、涉毒、涉及金融犯罪等重点人员提高报告频次。

七是开展帮扶活动。对生活困难或者身体有残疾、疾病等情况的社区服刑人员,协调社会有关力量,为特困人员“送温暖”,切实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帮助落实基本生活保障措施,确保过好节日。以减少诱发社区服刑人员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使其安心接受社区矫正。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教育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富有经常性、实效性。由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后,通过对矫正对象的走访和谈心,使矫正对象及其家属与矫正机构的距离感拉近,进而使矫正工作者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矫正对象的真实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研中,我们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到我县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开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人翁态度明确、本职工作责任意识强烈、踊跃承担和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热情高昂,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以毫不推诿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姿态,勇敢而坚强地接受“监外执行”监管任务、迈出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步”,从而为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矫正工作更具实际性、可操作性。多借鉴一些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以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推行巧妙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管理社区矫正重点对象,将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望,即经常走访,望其行踪。通过电话、短信、家访等多种形式,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踪去向,并经常发送法治短信提醒他们珍惜机会、遵纪守法,强化其矫正意识,确保其服从矫正管理。

二是闻,即闻群众反映,矫正接受群众测评。建立社区矫正对象群众测评制度。在社区矫正对象所在的村(社区)广泛发放调查问卷,每月对社区矫正的学习情况、公益劳动以及遵纪守法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表现较好的予以表扬,对表现差的进一步查找出具体原因,使矫正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第3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安全建设;自评体系

为健全完善学生社区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区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管理规定》和《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在征求相关处(室)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社区实际,我校构建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安全标准化建设自评体系,分别是:

一、安全防范

1.人防。

学生社区设立保安值班室,实行保安员24小时值班制、社区辅导员每天值班制、学生义务安全员随机巡查制。

2.物防。

保安室配备安防设备(橡胶棍、强光手电、钢叉、防暴盾牌);社区周边加高围墙,加固防盗网;门卫室值班电话畅通,社区辅导员、保安员手机须24小时开机,确保“有事必接,快速联动”。

3.技防。

增加监控探头和实时监控系统等设施,使监控探头全面覆盖社区通道(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学生寝室门口、食堂以及其他师生进出的重要卡点位置),值班室全天候监控。

二、安全排查

1.系(院)月安全[患排查。

各系(院)领导亲自负责,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员、思政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深入本单位所管辖的学生宿舍进行全面认真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立即上报。

2.社区辅导员月安全排查。

以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为主,组织每位社区辅导员进行每月消防安全防火巡查,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部门领导。

3.学生义务安全员安全巡查。

学生义务安全员在安全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供各种安全情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安全整治

1.机动车辆停放管理整治。

制订学生社区及周边区域车辆的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及周边区域(含秋实园餐厅和学生街)进出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

2.室外场地使用管理整治。

制订学生社区室外场地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区室外场地的使用流程,加强使用管理。

3.高功率电器使用整治。

宿舍楼内不准私拉电线,严禁存放及使用电炉子、电热壶、电热杯、电磁炉、酒精炉、“热得快”、取暖器、电热毯、床头灯及各类劣质电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的,须经社区辅导员批准。

4.管制刀具使用整治。

禁止学生携带和存放管制刀具,是维护治安、确保校园平安的重要举措,对学生非法携带和存放的管制刀具必须及时收缴。

四、安全教育

1.安全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包括消防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

2.防灾减灾安全宣传教育。

举行防灾减灾知识教育的主题班会课,推动学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安全主题宣传。

用简报、展板、网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安全活动

1.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认真制订应急避险和疏散预案,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练,不断提高学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2.安全知识竞赛。

通过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全院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广泛性,通过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3.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开展学生社区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及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增强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及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其自防自救、抵御火灾的能力。

在高校学生社区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安全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的住宿环境,需要不断分析客观形势;同时需要更多部门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形成齐抓共管的学生社区安全管理模式,并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并落实各方安全责任。要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社区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虞跃光.关于高校学生社区安全问题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6(3).

第4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各校要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区中小学生、幼儿的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精神和区教育局转发的《马尾区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充分认识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措施,建立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把全区学校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各学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专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杜绝因学校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溺水死亡责任事故。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教育,注重实效。

各校要结合校情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通过上一堂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报告、知识问答、承诺书、倡议书、每天五分钟安全教育、给学生及家长发一条预防溺水温馨提示函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幼儿)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监管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或游泳,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和施救方法,尤其要教育他们,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学校要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各校要对照附件3:《马尾区教育局防溺水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情况记录表》和附件4《马尾区学校防溺水工作进社区、乡村联系表》重点做好防溺水相关工作。

(二)开展“三进”活动,增强责任意识

1、广泛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干部进学校活动,着重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区教育局机关干部由局领导带队,到所挂钩的乡镇、社区(乡村)和学校对照《马尾区教育局防溺水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情况记录表》(附件3)和《马尾区学校防溺水工作进社区、乡村联系表》(附件4)的内容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督查并通报。

2、广泛开展学校进所在社区(乡村)活动,着重联系、推动四个方面工作。各学校领导要到所服务的社区(乡村)开展走访活动,着重联系和推动社区配合落实以下工作:(1)社区内公共活动设施,特别是图书馆(室)、体育场所等免费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节假日、暑期有安全、健康的活动去处;(2)社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吸引学生参加;(3)社区内山塘、水库、河浦、江海、公园、游泳池等水域场所树立警示标志,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值班巡逻等工作,严防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嬉戏;(4)社区组织加强宣传教育,把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进一步做到家里。

3、广泛开展教师进学生家庭活动,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沟通工作。特别要重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的家访工作。教师家访应着重了解学生暑期生活安排,督促家长加强孩子的监护工作,切实承担起监护人应尽的责任。家访工作情况要登记造册,并进行综合汇总。

(三)多措并举、加强管理

1、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溺水事故逐年上升的态势和事故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专题研究部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引导家长或监护人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告诫他们注意监管孩子的游泳和嬉水安全,切实承担监护人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2、各校要对校园内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详细的排查,将校内的危险地段告知学生及家长;在校园、校门口等显眼处张贴(挂)有关宣传标语、横幅,提示学生及家长;在校内水池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方设立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等。争取当地政府、社区(村)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提醒池塘,水库管理者或权属人落实好防溺水相关措施,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

3、各校要强化对家长的安全教育。要尽早召开一次预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使预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确保孩子离校后有人管。要将教育部起草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到每一名学生家长手中,并要求家长在回执上签字,4月25日前学校回收并统一保管回执。(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今后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省级教育部门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对于因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不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家长,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附件送达家长,确保不漏一生。)

4、根据《马尾区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管理办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各校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要隐患再排查。各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会同当地政府对学校附近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河流等地段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完善防溺水警示牌和隔离带等安全设施。二要加强安全巡查。学校要与学校附近的水库、湖泊、池塘的管理者建立相互联系,建立每日巡查制度。三要加强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委会的联系,动员有责任心的同志组成巡查队或担任义务安全监督管理员,在事故多发地开展安全巡视工作,严防学生溺水等事故发生。

四、工作要求

1、为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区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局副职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校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和分析本地本校防溺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防溺水管理的经验教训,落实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预防学生溺水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生防溺水工作方案,狠抓落实,确保今年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并报教育局未保办。

2、要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长期性,进一步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责任制,对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3、各学校要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确定一名负责同志为信息联络员,及时将本校好的做法上报教育局未保办。

第5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消防安全教育

幼儿消防安全知识,都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和掌握。我们把消防教育渗透到科学、语言、艺术、体育等领域中。

如:我们与孩子们共同收集一些各种火灾现场的图片以及消防人员在现场救灾的影像资料,在科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制作成展示课件并配上生动解说词以及音效,让幼儿直观的感受火灾给人们带来的重大损失和伤害,从而产生学习从灾难中解救自己和保护自己的欲望。

如:开展消防体育游戏,小班的“消防员救人”、中班的“我是小小消防员”、大班的“怎样逃离火场”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不仅发展了动作技能,而且萌发了消防意识。

如在语言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等让幼儿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二、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在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与消防相关的游戏内容和活动伙伴,寓消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耍中自己去体验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如:在表演区准备消防队员制服、自制一些灭火器、水管等消防模具,让一些幼儿表演消防队员,其他人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假如身上着火如何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练习猫腰或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

如:在美工区,我们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的消防资料。

如:在语言区提供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的图书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通过系列看图说话、看图讲述教育活动,让幼儿认识16种消防安全标志,让幼儿懂得如何拨打“119”火警电话等等。

三、在主题活动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如:在消防主题教育活动中,组织幼儿听消防辅导员上消防常识课,观看消防常识画册、挂图、防火录像,观摩消防官兵灭火演练等,进行消防主题教育。参观附近的消防站,以了解消防员的工作任务;了解消防车、消防器材及消防员的特殊穿着;消防队员给他们做真正的消防演习,介绍一些自救技能等,培养幼儿热爱尊敬消防员的情感,教育幼儿学习消防员的勇敢精神。

如在主题环境创设中,设置安全消防知识宣传栏,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将“安全通道标志”、“不玩火,不玩电器”、“遇到火灾打什么电话求救”等,做成有趣的、生动形象的卡通连环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在安全宣传栏或墙饰上等,可让幼儿明白不要玩火,了解最基本的防火手段,让幼儿从图画中了解在火灾发生时该如何处理。

四、在社区活动中强化消防安全教育

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社区的参与。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可以发动家长和社区人士,广泛收集各种消防宣传材料,布置“消防宣传园地”,让家长和社区居民阅览,了解简单的灭火技能和自救方法。请家长将这些知识告诉幼儿,用这种方法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幼儿学会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基本技能,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对。

五、在模拟演习中巩固消防安全教育

进行现场模拟演习,让幼儿将自己所获取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自觉的现实行为。

如:在模拟着火的场景中,教师投放电话、毛巾、毛毯、绳子、灭火器等材料,当火警警报响起的时候,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当时火势的情况,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逃生和求救的办法:有的幼儿迅速选择有安全标志的出口,用毛巾捂住鼻子弯腰离开“火场”;有的幼儿则站在阳台挥动毛巾呼救……当现场的演习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互相交流和评价,使那些在现场中没有找到正确逃生方法的幼儿获得了正确的经验。通过现场的模拟演习,使幼儿正确的生活经验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而且有助于幼儿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付诸行动,从而取得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六、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安全随机教育

《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着各类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真正成为一个教育整体。安全教育是孩子们的正常生活游戏的保证,所以应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校 安全教育 实践研究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15-02

学校发展,安全先行。近年来,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安全工作被党和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在安全教育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变成为人人重视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并有效地转化为每个人的安全的行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一 整合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工作的机制保障

课题组收集班级安全管理个例,对比班级安全管理案例,问卷调查班主任认识制度重要性,实行网格化管理必要性,得出结论: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实行学校各个部门班级网格化管理,学校才能够得以健康发展。安全教育靠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才能实现常态化,从而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

1.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我们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相关的岗位操作规程,加强学习,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工作管理更加有序和规范。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在内部管理上,学校各处室之间、处室与工作人员之间、年级组与班主任之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在校外管理上,学校与社区、居委会达成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协议,安全工作做到网格化管理,内外联动,综合预防,层层负责,责任到人,提高安全教育实效。

2.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教育网络组织

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了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义务巡逻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统筹、组织、协调学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督查、整改和记录等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责任人具体抓的良好氛围,同时构建了一横两纵的管理网络,横向为校长——分管校长——责任处室——责任人,纵向为政教处——班主任——学生,总务处(校舍、消防、食堂、安保、校车)——责任人,明确分工和职责,形成了学校内部安全教育的校网络组织,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二 整合资源,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

课题组收集学校原有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组织课题组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对比不同安全教育教材收效好坏。总结出安全教育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行动,重在坚持;安全教育必须有课程、课时、教材、教师的整合作为依托,达到持久和常规化,才能收到实效。

1.开设安全教育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订购生命教育教材和使用课题组编写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从思想政治课教研组选拔了教师兼任安全教育课,其他学科(如生物、语文、地理、物理、化学)教师渗透。高一、高二年段进行生命教育课的教学,每周一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安全教育内容要求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明确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校园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防水安全教育、防自然灾害教育、用电安全教育、思想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设施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假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等。

安全教育内容要求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在不同时期课题组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重点的安全教育内容。首先,要突出安全教育阶段性,学年初是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假期或学期末阶段是安全教育的关键。其次,要针对季节性的安全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春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这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春夏之交和夏季时又是学生容易发生因私自外出游泳或郊游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时期,这时教育的重点就是要进行活动安全和禁止私自到江河游泳的安全教育;秋冬季节又是火患的易发季节,因此要把防火安全作为这一季节的工作重点。再次,要加强特定日期的安全教育,注意“五一”、“十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假日安全教育,突出对学生进行活动、旅游、饮食、交友、上网等安全教育。学生放假前进行假日安全教育,同时在整个假期对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跟踪教育。

三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针对安全知识的习得与行为养成不能密切结合,安全知识与行为养成存在脱节,知与行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学生虽明白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也清楚相关安全知识,但在具体情境中却没有相应自觉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安全教育的实效。课题组一年半来利用对比班级安全教育样本,总结本地区外校安全事故教训产生原因等,分类梳理安全教育效果成效,认为:安全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1.寓安全教育于各种活动中

我们非常注重安全教育的内化和实践体验。一年之中,我们举办了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方面的征文比赛,组织安全方面的演讲比赛,发放调查问卷,定期出黑板报、团队角、橱窗、画廊、宣传栏,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片,安全知识展览,安全手抄报评比,开展安全方面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动手、动脑,活化了安全教育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情境设置演练,对安全知识进行正确行为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在不同危险情形下能有正确的行为选择,使安全知识与行为养成紧密结合,做到知行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2.安全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一年来,我们聘请了学校辖区的派出所,公安局、交警、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学校安全教育内容要求的讲座或展览。如派出所的生动讲座,公安、交警部门鲜活的案例、交通安全纪录片,法院、检察院违法犯罪的深刻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难忘的安全教育印记。同时组织高中学生面向社区、街头宣传安全知识,到社区宣讲安全警示的案例,安全常识,自卫、救护知识,在安全知识辐射到社区的同时,也使学生自己的安全知识巩固和内化,在情感体验中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升华为珍爱生命、重视安全,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四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和评价机制,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出现走过场,为了应付检查,出现问题、危急情况时才抓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也往往无计划、没系统,安全教育不连贯,学生不可能形成对安全教育合理的观念和良好的自学的行业习惯,安全教育也就无实效可言。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政教处、保卫科、年级、班级调查了解,配合学校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奖惩机制,落实安全教育实效性。

1.学校安全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之本

安全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时时必须关注和认真做好的第一项工作,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处室是各处安全工作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的责任人,任课教师是本节课课堂安全的直接责任人,上级主管部门要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列为对各学校进行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也必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安全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与绩效相挂钩。

2.实行安全工作奖励制度

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考评细则,同时切实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将系统的安全教育付诸教育实践。对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做得全面的,无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在安全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安全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的给予批评。学校安全教育与教师的评先评优相挂钩,贯彻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使安全教育持续有效。

五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为增强安全教育实效性提供有效模式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课题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调查问卷、教育形式、上传下达等方面加以利用,使学校安全教育获得成效。

1.利用网络世界进行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我们要利用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辟灵活快捷、易于使用的安全教育素材,如我们可以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动画,制作成影片,改编为短剧、故事等学生喜爱的形式共享在网络上。同时也鼓励、培养学生开发创造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学校安全教育素材,利用网络进行安全知识的竞技、在互动交流中掌握学校安全知识。模拟安全事故,置身于不安全的环境中,学会自护、自救,学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使安全教育收到实效。

2.运用高科技手段,占领网络这块新阵地

充分利用网络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建设学校安全教育网络资源,引用各部门、各地区的安全教育资料,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让枯燥呆板的安全知识在网上变得趣味横生,安全教育变得有趣、轻松。同时主动深入青少年经常访问的各类网站,以论坛、BBS、QQ参与者的身份,发现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控,达到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总之,只有扎实落实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设平安校园。学校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形势逼人,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7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一是以学习促认识。3月29日,南平市胜利小学举行了安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墙报、黑板报等,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学校还采取了各种师生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如开展安全讲座、观看安全教育片、组织安全班会等,增强安全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学校认真分析了本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确保安全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学校采取各种形式,动员家长、社区及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让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大力支持学校的安全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学校安全工作网络,真正做到“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使安全教育工作更有序,更具规范化。

二是以活动促提高。3月29日是全国第十五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当天,南平市胜利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上午,南平市延平区紫云派出所民警吴有文应邀为胜利小学全体师生作《小学生安全出行》讲座。吴警官以周围生动鲜活的例子向学生讲解上学、放学以及节假日外出路上的安全,并传授一些基本安全防范知识。下午,南平武警支队的消防官兵应邀到校作消防安全知识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火灾逃生等知识,并指导全校师生进行灭火、逃生疏散大演练。演练前,学校通过广播对师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并结合演练进一步对师生开展防震、防火、防暴力事件等有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反复告诫学生,在开展疏散演练活动时,一定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防各种事故尤其是踩踏事故的发生。经学校领导、老师及武警消防官兵细致的策划、严密的部署,演练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演练结束后全体师生还观看了消防安全图片。

安全教育日活动安排饱满,每一项活动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体师生受到的安全教育是深刻、有效的。

第8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国;生命安全教育;启示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学生意外死亡事件不绝于耳。中小学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个家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险,同时还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最担心、害怕的事情就是发生安全事故。鉴于此,学校该建立怎样的安全工作机制,尽可能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遭遇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如何应对?如何加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警觉到潜在的危险,自觉的远离伤害?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遭遇安全事故能够沉着机智应对,顺利脱险?这样一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美国生命安全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一、美国生命安全教育的经验

美国是一个高度移民化的国家,尽管存在各种文化差异,但是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中小学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合力。美国政府认为,保障学校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司法部门、社区组织、社会媒体、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因此,美国学校在制定安全计划时,注重与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协议,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1]例如,美国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几乎所有的警察都与中小学校合作,从一年级就开始行人、自行车安全教育,除在课堂教育外,还到实际现场教驾车(需达到法定年龄),同时提倡中学生鼓励父母积极参加安全驾驶项目。

2.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美国政府规定,每个学校都要制定安全计划,此计划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所在地点等主客观条件来制定。而且,学校安全计划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依据安全规章制度的规定,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学校安全工作督导评估以及此后的总结反馈等,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列入日程。

3.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训练。美国政府要求每一个学区、每一所学校都要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详细的应急预案,主要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参考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建议,协调法律实施部门、社区危机情况服务部门和媒体部门等。每一项工作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每一成员的职责清楚明了。但仅有预案还不够,美国还要求针对应急预案进行长时间演练,以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知道该做什么及如何做。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到位,一旦危机情况发生,学生与教师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沉着应对。

4.生命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的主动性。美国学校并不忌讳谈自己学校的危险性境况,而且要求学校公务人员要注意学校附近的危险性人员,同时注意具有危险性的学生转入或在学区内就学。在学校中公布危险性的境况与人员,希望学生引起注意与重视。另外,要求教师在学校中进行走访,与学生交谈,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忧虑,并鼓励学生、家长及时向学校报告危险性情况,共同研究处理对策。[2]

5.设身处地,寓生命安全教育于游戏之中。美国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充分考虑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体验教学,寓教于乐。美国教师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尽量保障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玩耍,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孩子以运动经验获得的功能,创设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安全教育与孩子们的游戏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体会到什么是安全,逐渐养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对我国的启示

从美国生命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它的显著特点在于:政府重视、学校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讲究实效。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1.建立长效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安全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失去了安全,教育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搞好校园安全,确保师生有一个安定、安全的学习环境,越来越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3]为切实完成这一任务,学校需建立长效的安全工作机制,并做到落实到位,执行有力。具体包括:第一,安全工作计划制。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学校由校长负责组织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本校的实践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计划,保证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第二,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本校的教学区域和生活区域进行划片分区,落实安全责任人,并挂牌公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便于师生监督,通报情况。第三,安全隐患排查制。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区域、生活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记录在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第四,安全工作考核制。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各安全岗位进行定期考核,通报考核结果,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和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达到要求。

2.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中小学学生的生命安全,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学校事无小事,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47条明确规定:教育、公安、司法协助、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根据这条法规,学校作为生命安全教育的主导者,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不但有责任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生命意识;而且有责任教育学生学会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有责任教育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能够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警方有责任打击一切威胁学生安全的暴力行径,为校园周边创造安全的环境;街道、社区有责任建设基层的防范网络,让学生上学、回家没有后顾之忧;媒体有责任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报道,让一切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事故得以曝光,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意识;每个公民有责任和义务在孩子可能面临危险时给予及时提醒和帮助……只有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安全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才有可能为中小学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3.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训练。学生安全事故多为一些突发性的,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给学生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但是,如果提前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事故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如果预案能够较好的发挥作用,则有可能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多以说教形式为主,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仅仅依靠单一的说教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较差。因此,学校不但要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而且要针对预案组织师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的演练,通过逃生、救护演练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护、自救的实际能力。

4.学生能多途径、多渠道获取安全知识。[4] 2008年3月,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新闻会上表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中小学学生事故有45%是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由此可见,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导致安全意识淡薄,这是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问题之所在。因此,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保障学生能多途径、多渠道获取安全知识。具体的途径和渠道有:第一,学校自编安全手册,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编相应的安全手册,安全手册要体现短小精悍、简单明了、学以致用;同时依托安全手册,开设生命安全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寓教于乐,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习安全双丰收之功效。第二,组织课外安全主题活动。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鼓励全体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主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主题活动,包括安全教育宣传月、演讲、小品、游戏、角色扮演、竞赛等,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普及安全知识。第三,学校主动与媒体联姻,利用媒体加强安全宣传。媒体是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学校主动与媒体联姻,利用各种传播平台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如与电视台合作,制作安全教育宣传专题片、安全教育公益广告等;与广播电台合作开设安全教育专题节目;与报纸、网络等媒体合作,开辟安全教育专题栏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形成普及安全知识的立体网络,提高公众、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意识。第四,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教育,其优势是无人能取代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安全常识,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其它的途径还有社区宣传、孩子自学或与同伴交流探讨等。

参考文献:

[1] [2] 张献. 国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3).

第9篇: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摘 要】本研究从现下校园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现状等方面入手,通过思考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写作背景,对于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做具体的介绍;第二部分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探讨校园安全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为本文章的重点,提出关于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机制建立的思考。

【关键词】校园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

一、由新时期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社会急速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一方面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存在安定团结的大局面,另一方面又不乏潜在的危险因素。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校园安全问题,从立法到行政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保护,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危险因素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对校园安全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早就于1996年确立了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提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但从近十几年的成效来看,对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流于形式,传统注重成绩和学习的教育观念也使得安全教育边缘化。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切实实行,且其需要一个涉及全社会的培养机制而不仅仅是靠学校来实行。本文所研究的正是怎样构建这样一个机制,使其成为校园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久以来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致力于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我国的安全教育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学生缺乏安全知识或者不能在危急时刻自如的运用相关技能。综合大量的调查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这些话耳熟能详,人们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转化为行动的却少之又少。一方面,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存在的潜在危险,在行动上应付了事。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文化往往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至学校、家长甚至学生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学习上,安全问题沦为课余时间的一句口号或一次意义不大的活动。

⑵安全资源分配存在地域差异。安全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大中型城市与小型市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城市中,人们的安全意识更高,政府也有庞大的资金投入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紧急演习。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小城镇,资金的不充足使得部分学校连正常的教室和书本都难以保证,更谈何安全教育的投入,因此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3)学校相关教育形式化。虽然现在有部分学校开设有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形式化,层次较低,学生提到火灾就是“捂住口鼻”,缺乏实际操作和长期的训练,学生根本没有掌握相关技能。更有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进行全封闭式的教学,杜绝学生与危险源接触,体育课也变相成了课外活动课。这种因噎废食的行为反而使学生受到约束,不能和大自然接触,安全知识也只能纸上谈兵。

⑷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的言行也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家长虽然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与学校的沟通,再加上自身能力局限,可能盲目的教给孩子一些不正确和不科学的避险知识。

三、关于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机制的设想

构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机制,可以在校园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身的素质。笔者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对相关机制的构建提出以下设想:

1、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政府导向。任何一件事物要得到完整彻底的保护,都需要法律对其加以确定。我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但并没有强行规定对子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虽然设立了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仅仅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活动是不够的。在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政府的政策和相关法规对学生安全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超过了半成人数。由此可见,相关教育法规中应明确具体的指出在全社会开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供一个法治的背景。同时,教育部门应规定相关课程的开设,每一学期必须有多少课时,使安全教育成为一门常规的课程。教育部还可以编写教学大纲,便于教学借鉴。作为地方政府也应当以身作则,提倡安全教育,使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注中小学生安全的氛围,关注国家的未来。

2、学校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应树立一个这样的观点:让学生在做好防护的环境中去感知“危险”,了解“危险”,懂得如何去避免“危险”,实现自救和互救,而不是一味的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远离危险,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学校可以编写自己的安全手册,可以邀请当地安全部门和家长、学生等的加入,便于大家的沟通和交流,也能使安全手册更为实用。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设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避险。还可以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增长和锻炼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训练有素。

3、家长积极配合,科学讲解安全知识。家长自身要有安全意识,也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讲解给孩子。对于学校或社区等的活动,家长也应积极配合。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最好能参加亲子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加深与孩子的了解,并使双方都学习到了安全知识。

4、社区或公众活动对培养机制的补充。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又一重要场所。社区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要担负起一部分培养的责任。尤其是节假日,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应建设成为了学生喜欢去的地方。一方面,社区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社区应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丰富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使其获得知识。

5、建立健康向上的青少年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每年的寒暑假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休整,但也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阶段,学生出门旅游、下河洗澡等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这个时候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锻炼毅力,也能增强与同龄人的交流,从而提高安全素质和修养。

以上所列几点并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由这几点相互交叉和联系所形成的全社会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体系。

以上是笔者对校园安全体系所做的一些探讨,希望能为我国校园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尽绵薄之力。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现下的少年才能在将来成为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滕红琴、赵慧敏等:青少年自我保护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曾洁珍编著: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孙云晓、胡霞著:“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