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日本文化习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本文化习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日本文化习俗

第1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自杀文化;无常观;武士道;樱花;生死观

一、无常观――超脱生死

众所周知,日本列岛四面环海。除生存空间有限、自然资源匮乏外,日本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在这种不安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养成了超乎常人的危机意识,更孕育出坚强隐忍的性格,形成了一种“生命无价”且“生死无常”的观念。与崇尚“活着”、将死亡视作不幸和恐惧象征的中国人不同,日本人的这种“无常观”使其在面对死亡时多了一份坦然与超脱。

说到“无常观”,不能不提佛教。公元六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佛教主张世间万物变幻无常,主张将死作为生命的完美结局――“超脱”来追求。而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佛教同样主张“视死如归、生死一如”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过“参禅”领悟到死的“洒脱”,加之对佛教中的“人生虚无、追求超脱”的理解,使得这一“信仰最热烈而真切”的国民对死亡抱有一种坦然豁达的态度。

二、武士道――无畏死亡

自杀有很多形式,其中被视为日本独有的剖腹自杀与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叶隐》一书中对武士道有这样的阐释:“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简言之,作为武士要不留恋生,不惧怕死。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轻生死,重然诺”、“无畏的勇气,无条件的服从,对死亡的蔑视”这一武士信条上。

同时戴季陶先生也说过:“日本人的自杀,我们可以用两种区分来研究。一种是普通和别的民族没有分别的,懦弱至于不能生存,乃至不敢生存的自杀,属于这一种。一种是很特殊的,在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上,舍得有一种积极的意义,物质无常和精神常住两种观念,很明晰的出现在自杀者的意识上面。”很显然,剖腹自杀属于后者。因日本人认为腹部是灵魂所在,人的思想和意志全部集中于此。剖腹则意味着将自己的赤胆红心袒露给世人,以证明自己胸怀坦荡。因此,他们将这种“痛苦最多的、积极的,必须努力而后能达到目标的自杀方法”视为最崇高的死亡仪式。

另外,武士道与日本特有的“耻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武士既要不留恋生,不惧怕死,又要懂“义理”、知“廉耻”。所谓“义理”即正当的道理;人应该遵循的道路。在日本人看来违背义理就等于丢了荣誉,会被视为耻辱。因此他们认为剖腹这种对自身进行极端惩罚的形式可以为他们洗去耻辱、赢得世人尊重。正所谓“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洗刷一个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

三、樱花魂――死亡即美

若说武士道鼓舞人们直面生死,那么樱花魂则让人们看到死之壮美,引领人们崇尚死亡。

众所周知,樱花花期极短,从盛开到凋谢不过一周左右,可以说是瞬时开放、瞬时凋谢的。盛开的樱花花团锦簇,从中不难感受到其饱满的生命力,联想到生之伟大。然而,只要微风轻拂,转瞬间,那充满生命力的花朵便如细雪般轻轻旋转,飘零满地。与喜爱花满枝头的中国人不同,日本人更钟爱观赏樱花的飘落。他们将樱花比作自己的人生,盛放的樱花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象征,飘零的樱花则代表生命的枯萎与终结。生命宛如美丽樱花,由含苞待放到饱满盛开体现的是生的活力与辉煌;干净利落的随风飘落化作红泥,则是死的崇高与尊严。所谓“生的灿烂,死的凄美”正是樱花的灵魂所在。同时,樱花飘落的凄美感也诗化了死的含义。

如樱花般干净利落的“飘逝”,这种思想与禅宗、佛教的“无常观”和武士道所宣扬的“不留恋生,不惧怕死”的观点不谋而合。三者相互融合于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对日本人的思想及其对待生死的态度。

四、结语

日本以世界第一长寿国闻名于世,同时又以高自杀率震惊全球。其频发的自杀事件一方面源于日本高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人独特生死观的影响。本文以日本的自杀行为作引,分析了“无常观、武士道、樱花魂”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了解到日本的生死观既有对生命的挚爱,也有对死亡的泰然。而这种“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日本独有的生死观是值得我们尊重并深入探究的。

参考文献

[1]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 戴季陶.日本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 元坤.第三只眼看日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4]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 [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M].钟旭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 [日]三u由o夫.金w寺[M].唐月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第2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日语教学 文化导入

1.文化导入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人们的思维、生活及行为方式等。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在著作《语言论》中就指出:“语言要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Sapir1921)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因此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外语时不可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明显。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日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日语的人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句型结构正确的句子,就很难与日本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指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将日本或日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生活方式、文学和艺术、行动规则、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导入到日语教学中,将日本社会文化与日语语言的教学充分融合。

2.文化导入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外域教学领域中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国内日语教育的现状看,日语教学大部分局限于日语教材中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交际需求和当今日语发展的趋势,学生在语言教学这个局限范围内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文化摩擦。

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掌握这门语言,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在深厚学生日语文化底蕴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知水平。

3.文化导入在日语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时要做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互补性、同步性和兼容性。所谓互补性是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的,语言教学为文化教学提供了必需的语言基础,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文化支撑环境。所谓同步性是指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同步进行的,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所谓兼容性是指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二者互为促进、互为提高。下面列举几种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现途径。

(1)课堂融入法

在日语课堂上,教师要在教授学生日语语法词汇句型的同时将日本文化融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和感受日本文化及日本文化对日语表达与交流中的影响,提高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度。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具有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学习能力,而且要对中日两国的文化、社会习俗等进行对比学习,防止汉语对日语交际的干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日本人的文化习俗、交流习惯等实时纠正学生的语法、词汇、句型等错误,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表情、用词甚至手势等都不断更正或提醒,增强学生的文化感悟和辨别能力[1]。

(2)开设日本文化课程

在日语教学中,院校可在已有的日语课程的基础上,专门开设关于日本文化有关的课程,例如“日本与日本的文化史”、“日本概括”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掌握日本文化背景的平台。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日本的文化、地理、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会在日本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大大提高运用和掌握日语的能力。

(3)对比讲解法

教师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中文的语言习惯和日语语言习惯进行对比讲解,促进学生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例如,“学生”这个词,在汉语里是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地方受教的人,包括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学习的人,在日语中,学生特指“大学生”。又如,“娘”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指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而在日语中,“娘”这个词则是“闺女、女儿、女孩子”的意思,不但意思截然不同,而且有辈分之差。“手纸”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指卫生纸,主要供人们生活卫生之用,而在日语中,“手纸”的意思则是指“书信、信件”。再如,在汉语表达中“乌鸦”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是凶鸟,在日语中乌鸦被认为是“不知辛苦,带来幸福的鸟”,而被作为“神侍”(神的守护者),等等。

(4)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日语教学呆板、沉闷的模式,为现代日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日语文化导入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可以加入视频、音乐、图片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在《新编标准日本语》初级第一册第10课,在课本内容提到“京都的红叶很漂亮”,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关于京都的相关图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知道京都府作为首席日本古都,是日本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之地等。每年10月底至11月下旬,京都地区的红叶便会以让人窒息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展示相关的京都红叶的唯美图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日语文化导入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授课的内容为中心,不能过于关注形式,一味强调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效果而忽视授课内容的重要性,会极大地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致影响教学效果[2]。二要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相关的视频、图片和音乐中,如果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就会造成学生一味地关注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脱离教学主线。三是多媒体课件内容的信息量要掌握适度原则,教师不能误认为课件的信息量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文化背景知识的时间。文化背景知识的信息量过大会相对削弱正常授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5)使用日语原版教材

当前,《新编标准日本语》作为精读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院校的日语教学中,其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对日语教学要求的改变,其在文化导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之处[3]。例如在教材内容方面,《新编标准日本语》对日本文化的讲解不多,不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日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导入的功能不强。具体到语法和词汇方面,教材中的文体绝笔大多是敬体,不是非常符合日本人说话规则的,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说话者要根据对方的人物特征和社会关系选择使用的文体和进行表达交流。另外,会话中格助词的省略、次序倒置、省略句等经常使用的日语形式,在该教材中很少出现,等等。

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方法是使用日语原版教材。将日语原版教材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直接接触和面对原汁原味的日语环境,近距离真实感受日语和日本文化,通过切身感受教材中的真实场景,保证日语教学的准确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前卫性。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日语原版教材进行日语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学对象必须有一定的日语语言基础。在日语教学中,没有一定日语语言基础的学生一开始接触原版教材会增加学生学习日语的难度,降低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6)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应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有价值的、适宜学生阅读的、介绍日本文化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4],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和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和日语的认知度、理解度。诸如美国作家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克雷格的著作《哈佛日本文明简史》、李雪梅的著作《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陈舜臣的著作《中国人与日本人》等文学作品,都是介绍日本文化的经典书籍。通过课外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日本文化对日本语言的影响等。

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时必须注意避免两种误区:第一,偏重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讲解,完全不涉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导入,将日语教学变成单纯、死板的语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枯燥,学生难以接受相关授课内容;第二,将文化知识导入过多,本末倒置,忽略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将日语教学变成日本文化课而脱离语言教学的实质,教学内容没有重点,学生没有实际收获。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5]。

4.结语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人们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学习日语的人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就很难与日本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度,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对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2]范伟.多媒体技术在文化元素导入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3]赵兰.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以《新编日语》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3).

第3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1理论基础

1.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了解一种新的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解新文化,做到行为举止得当,更是难事一桩。就外语学习来说,文化知识的传授,至少体现了一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差异。

(2)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跳出自身文化的圈子,从目标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3)有助于通过各种课堂练习,强调对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的理解,促进外语学习。?P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

现今的日语教学要传达给学生的也是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思想,要培养的也是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职阶段,通过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基础日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汉文化和日本文化有平等和谐的认识,使两种文化对日语学习者产生和谐影响,共同促进的作用。实施起来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首先,须了解自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应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是将这些知识和情感等付诸实践。

1.3日本文化的特性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为什么?因为它每一片里头,都含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它日本文化非常重要成分的一种结合,融合。”?Q中国日本史学会汤重南会长指出了了解日本文化的难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每一片”。在“每一片”中去看到它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这个意义出发,在中职日语的教学中,不也是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吗?

2跨文化日语教育在中职基础日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2.1由?Z言的功能与作用决定

学习外语,最大的目的就是交流。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其词汇构成,语法规则,还要学习它的文化特性,甚至体现该语言人群的价值体系。现在在职中开办日语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很普遍,既然办了日语教学,就要尊重学习规律,将异文化的意识渗透在有限的语言教学中。

2.2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

3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在中职基础日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3.1整合各种教材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创建校本级基础日语课程

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积极探索,以创建校本日语课程。我校基础日语课使用的教材是《新版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此教材较好的地方是话题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用“专栏”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文化习俗以呈现异国文化。如新标日第17课的专栏就是新年的首次参拜。

3.2开展丰富的日语课外活动,进行跨文化日语词汇句子教学,同时体验日本文化

我校基础日语课使用的教材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职一入门学习阶段,注重听说结合,开展假名游戏、唱歌学日语等活动,进行趣味教学;在基础日语学习阶段,以日本文化为主题,贯穿制作寿司、练习插花、展示和服、cosplay动漫人物展示等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

3.3扩展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化差异

“读”在“听书读写”中是很重要的语言学习技能之一。对职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方法就是“读”。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翻译版的日本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作品。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社会、历史、民俗及价值观等。比如,韩国作家《漫话日本史》《漫话日本人》,书中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正如书面介绍的一样,“文化有趣了,历史易懂了,文字精练了,教育轻松了。”?R对职中日语专业的学生,喜欢漫画的一代学生来说,是难得的一本好书。通过阅读,学生不仅思想情操得到了熏陶,而且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阅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不断在增长,为实际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4创设真实情景,渗透口语文化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示,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当学习者接受了足够的目的语输入时,语言学习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输入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输入可能发生在交互活动中(即如学习者与母语者,教师或者是其他学习者的对话),或者出现在一个没有交互的语境中(例如广播或者看电影)。

第4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文化特征集团意识“和”思想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交谈。我们之所以和人谈话,交流,无非是为了传达信息,寻求心灵的沟通。在正式交谈之前,往往有一个寒暄过程,即“あいさつ”。现代日语的“挨拶”包括言语“挨拶”及与之相伴的动作“お辞”,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寒暄来认同对方,接受对方,同时让对方认同自己,为正式的交流作铺垫。如果没有这一铺垫而贸然地直接进入正题,则对方往往会莫名其妙。因此,寒暄语是人们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其在交往中起剂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的信息。各民族由于历史进程、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有着各自的寒暄形式和内容。日语寒暄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由于受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风俗、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表现形式和成因上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寒暄形式及其内容硬搬到另一种文化中去,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可能产生冲突或更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日本人最常用的寒暄语入手来考察日本人的性格及其他文化特征,以便日语学习者在今后与日本人的交往中能更加得心应手。

一、「はじめまして、の木です(と申し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いします)。

这是日本人第一次与人见面(“初面”)时最常用的寒暄语。“初次见面,我叫铃木,请多多关照。”它不仅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还用于接电话等场合。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也许纳闷:为什么先自报家门,还要一素昧平生的人“关照”呢?日本人生活在一个个界限分明的集团之中,这些集团的特点是:人们按照职务、年龄、性格、学历等排出等级秩序,每个人都使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辞、礼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每个人对自己在集团中的位置,以及与之相应的责任、义务、言谈、举止十分清楚。这就是日本人潜意识中的“内”世界。与之相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其他集团,即“外”世界。日本人在第一次同“外”世界的人打交道时,对自己与对方在等级序列中的位置非常敏感。对方是什么身份?只有明白对方身份,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使用敬语,鞠躬的角度多大,等等。在弄清对方身份之前,自己的应对方式可能不妥,甚至会影响以后的交往。因此,请对方“关照”很有必要。“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对您不了解,我的言谈举止如有不当,敬请原谅。”对日本人来说,这确实是一句十分得体的寒暄语,充分反映了日本人谨言慎行的秉性。

中国人无论是和陌生人见面还是接电话,常常会主动问对方“您贵姓”,而不是先自我介绍。自报家门式的寒暄语是受日本“和”思想影响而成的。然后说“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いします)”,不仅消除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紧张感,还把双方放在同一个位置,归为同一团体,拉近了双方心理的距离,促使双方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人的国民性。

二、「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

这是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三句寒暄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来源于“早い”,这一寒暄语除赞扬对方勤劳、刻苦之外,还包含感动的语义。日本人以勤劳著称,“勤勉”是世人对他们的评价。日本的地理环境和稻作文化决定了日本人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好的收获。勤劳的表现是“忙”。在日本人看来,“忙”是令人愉快的。与生活的安逸、舒服和悠闲相比,“忙”是一种价值认可,它既是日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又是日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祝福,以谋求人际关系的“和”。日本人遇到熟人打招呼,即使是陌生人,有时也会说句“こんにちは”。日本是一个岛国,自古以来资源贫乏,气候变化无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绝非“安易”,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考虑对方的处境,给对方送去了一腔暖意。

当然,在使用这三句寒暄语时,时间上的区别自不待言,它还要考虑与对方的关系。「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使用于自己家人之间或同事、近邻等属于内部关系中,而“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一般不用于内部关系中。这也反映了日本人“家”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内”、“外”集团对日本人言行的深刻影响。

三、「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恩惠表现。日本人是很重视恩惠的民族。例如,家庭主妇接到丈夫同事打来的电话,即使不知道打电话的人和丈夫是怎样的关系,她一般也会说句“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这表现了日本文化中将家庭成员视为一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即将自己和其他成员“一体化”,同时也说明了日本文化强烈的“归属意识”和“集团心理”。“世になる”是对方给我(们)帮了许多忙、为我(们)出了许多力。“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表达了对“世になる”感谢的心情。同时,通过寒暄,暗示了没将对方看做外人,而是当做局内人,从而向对方表达了某种亲近感。另外,即使大家初次打交道,在各种商业活动中,也习惯礼节性地说平素承蒙关照之类的客套话,这就反映了彼此客气又不生分,遵守礼仪规范,喜欢寒暄,讲话委婉的日本文化。“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采用的是敬语形式,使用的对象是“外”世界,一般不用于亲朋好友,而用于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客户或孩子学校的老师等。因为在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这类客套话,往往给人一种见外的感觉。在日本,如果我们给一家公司、银行或邮局等单位打电话,那么即使是第一次和对方联系,对方也会说“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四、「今日は暖かいですね「今日はいい天ですね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农耕稻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环境中生活,虽然有时受到台风、地震和火山的侵袭,但同时也从自然中获得了不少恩惠。日本人从来没有把自然界看做人类的对立物或天敌,而是当做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天气变化复杂,日常生活也因天气的变化而不同。因此,日语中有关自然、气候的词汇很多。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某种词汇的多少和发达程度的高低同该事物与该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日本人对自然界的亲和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尤其在书信中,关于季节气候情况的描述,是问安部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农耕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日本人对天气极为关注。这种关注已经成为日本人日常“挨拶”的一部分。因此,见面寒暄时谈论给生活带来好处,方便的好天气,就一起高兴;相反,则一起担忧,以此沟通双方的感情。例如,相互之间通过「今日は暖かいですね「今日はいい天ですね等有关天气的寒暄语,能够感受到“一体感”、心与心相通,并且确认有共通经验、有共有经验,强调彼此之间有连带感和相同经验所带来的心情一致感。

五、「すみません

日本人常说「すみません或者「すいません,就像脱口而出的歌词一样。这并不仅仅是犯了错误道歉时用的语言,更多的是作为寒暄语广泛应用。「すみません表示道歉内疚的心情,同时还常用来表达一种真诚的谢意。这是因为日本人在接受对方好意而表示谢意的同时,还猜想由于自己给对方增添麻烦和负担,示意感激之余如果漠视对方的好意而不表达歉意,将会被人家轻视,所以怀着这种要永远铭记对方一番好意的心情,日本人在很多场合使用「すみません来代替「有う,向对方表示感谢。「すみません是日本最流行的寒暄语,据说是「む的郑重否定式,原意为“完结”、“完了”、“可以解决”等,其否定式便产生了“道歉”的意思。也有人说其原型是「心がすまない,表示“不放心”、“内心无法平静”的意思,由此发展为“对不起”、“道歉”的意思。老年人乘车时有人给让座,老人一般会使用「すみません表示感谢,以此表示因为自己而使对方失去座位的内疚心情,同时也使让座的人听起来心里舒畅。如果使用「有う,就会给人一种强调自己的喜悦心情而忽视了对方的心理感受的印象,对方听后自然不会感到高兴。由此可见,「有う和「すみません的用法并不那么简单,而是要受到各种场面,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处的地位关系,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年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すみません,表示结婚、吊唁、鼓励或祝福等时候,日语中只能使用「有う。

六、结语

日语寒暄语的种类和用法很多,寒暄语反映出了日本民族的一些特征、日本人的一些文化习惯。概括而言,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孕育了这种特有的语言特征。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日本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注意和周围的人保持和睦的关系,谋求社会内部的和谐。我们研究讨论这些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联系,目的是使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并不只是把语言简单地看成是一套用于人际关系交流的单纯的系统,而是更多地了解这套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这样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才会是全面的、深刻的,同时在运用的实践当中,也可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误会。所以我们要学好日本寒暄语,不仅要从教科书上学习日语寒暄语的用法,而且要了解日本的民族特性和日本文化,了解日语寒暄语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更要深入日本人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较正确地使用日语寒暄语。限于篇幅,本文只对日常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寒暄语作了分析,难免有疏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言语也将发生变化,关注寒暄语的变化及其深层文化内涵是饶有趣味的工作,这一课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王秀文.日本语言和社会文化[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

[4]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野元菊雄,野林正路.ことばと文化[M].京:三省堂,1977.

[7]藤原与一.あいさつことばの世界[M].

[8]奥山益朗.あいさつ辞典[M].京:武野院,1992.

[9]金田一春彦.《日本语》新(上、下).岩波书店,1988.

第5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影视资料 日语教学 学习兴趣 交际能力 日本文化

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已从应试教育发展到应用教育:从单纯教授语言知识到必须使学生了解掌握对方的社会、文化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必须要适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如何在已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利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日语的语言和文化已成为日语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日文原版影视资料辅助日语精读教学,不但可以弥补传统教材的单调乏味和教学法的不足,还能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文原版影视资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把声音与影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语言信息与具体特定的情景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多维地传递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信息。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把形象和言语结合起来,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外语学习规律的。所以,日文原版影视资料以其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影像结合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加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积极地捕捉并理解语言信息,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日语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由于中日之间历史问题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日语的学习相对被动,积极性也很低,很多人认为日语很枯燥、日本人很讨厌。但是通过利用《悠长的假期》、《同一屋檐下》等优秀作品的引导,使学生摆脱了单调的书本知识,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与主角同喜同悲,并且重新认识了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就连讨厌日本的学生也开始重新认识日本了。

二、增强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

日语精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是“精讲多练”,即教师详细地讲解重点、难点后,让学生不断的重复练习。由于缺少语言的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能练得滚瓜烂熟,可是在实际应用时却常常语无伦次,甚至哑口无言了。目前我国一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在利用网络同日本一些大学开展远程教学,使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日本高校中的教学内容和有关的知识信息,便于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日本。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在我国普及还有一定难度。教师虽然也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引导教学或通过游戏,竞赛法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利用影视资料教学即可以采取以上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又可以创造一种非常好的语言环境,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原版影视资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原版影视资料的语言多是不同地域、社会阶层、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的对话,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通过反复观看,不但能帮助学生增强日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且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加快吸收、加深理解,使学生充分体味模仿学习的独特魅力。通过听视觉训练,学生不但记住了影视资料中的优美台词,而且了解了实际生活情景,增强了交际能力,甚至在商务谈判中都能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三、加深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因为文化深植于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时要受到其民族文化的限制和影响。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思维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性格等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知识,所以语言教学只有结合文化进行,才符合语言教学的本质。目前的日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导入。而影视资料在提供学习日语语词知识、语用知识的同时也全面、客观地展示了日本的民族个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丰富多样的影视资料素材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把日语的语词知识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掌握该语言。

第6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中日两国文化;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结而出的精华,文化的沉淀的而促使为地方形成一定的文化精神。中国与日本之间一衣带水,近距离地域也使得两国之间相交甚为频繁,这也是两国经济、贸易、文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追溯两国文化交往历史,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与日本交往已有两千的历史,中国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以日本的茶道精神与文字等为例,从中皆可看到中国文化的身影。但毕竟中国与日本之间为两个国家,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发展方向以及历史不同,因此也导致两者之间的文化具有异性的差异。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创新、艰苦探索之手所创造出的,因此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历史下,中国更应坚持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坚定奋斗信念,自强不息,并将中华文化不断地推向世界,在继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弘扬优秀文化。

一、历史文化视域下两国文化

(一)历史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文化

历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见证,谈及历史发展人们将会想到日期以及相关发生的事件,事件的发生对于当时社会以及当今都将造成重大的影响,1972年中日建交公报的签订就是其中一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受到众多关注其重要原因在于首先,两国之间的交往中渗透出了一种文化的特性,另外,两国交往通过文化相互渗透来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后代,这也是历史视域下文化交流多特有的特性。人类历史发展不能忘却历史,在历史长河发展下也使得民族文化形成以多元文化为代表的艺术形式[1]。实际上在社会变迁中,文化也将会随之所变迁,并吸收各自独特性格的精神内涵,这一变化过程也是导致地域文明出现的重要原因,文化意识形态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更展示出民族发展的特殊性。中华历史的上下五千年造就了今天中国人自求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文化下形成的、实践下形成的发展观念。中国的独特的发展观念则来源于中国地理环境的重大影响,东邻海洋,四处环山,西北边陲临近沙漠,这种环境也是养成了中华民族发展下的坚韧性格[2-3]。追溯中国的文化发展历史,不论良好的影响方面还是坏的影响方面,这些促使中国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二)历史文化视域下的日本文化

独特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日本富有特色的文化,日本从地理上进行划分为岛国,因此历史文化也具有强大的鼓励性。古代中国历代朝代变迁,日本也曾见证了的中国各朝代的繁华,因此日本也在一段时间内以中国为中心。日本深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文化交往中也多呈现出不安等现状,时刻担心自身与他国之间的差异[4-6]。在日本发展上,“明治维新”事件影响深远,削番置县集中重要的权利,并以引进西方发展技术,这一历史事件则直接推动了日本进入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之中,也正是这一变革,使得日本未能卷入半殖民地的发展之中。探究日本的历史文化,不难发现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的茶道精神,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并颇具东方韵味,最早曾被称之为“茶汤”是一种以茶为饮品的待客方式。茶道多有讲究,如主人的穿着,动作,茶具等这些都有着一定的讲究,而这种文化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方式流传至今。

二、历史差异化发展下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

(一)社会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当前社会发展中任何个体不可能脱离整体社会环境而独活,因此日常的社会交际不可避免,个体如此那么国家也亦是如此。社会交际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方式。日本的社会交际中多重视礼仪,因此也导致其语言中出现了众多的问候语,部分地区人们也将这种问候语语法形式称之为公式化的问候。例如,双方在交流中,必须进行正式的应答,如回到家中需讲到“我回来了”,而对让也需说“你回来了”,在吃饭之前需说“承蒙招待,我开动了”等,各种问候语也是日本人际交往中所不能或缺的方式[7]。

相比于日本的人际交往问候方式,中国就显得较为随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客套话语通常运用与陌生人打交道之中,而关系较近人之间则不需要过多的客套,但这并不意味着亲近之人之间不需要礼貌,而是讲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不必过多的客气。此种方式尤其体现在家人之间,家人之间若过于客气,则将会容易引发误会,误认为双方关系出现了裂痕。公式化的问候方式中国人际交往中也有,如“打扰一下”,这一词汇多用于两个双方生疏的人之间,在麻烦对方或者打断对方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汇[8]。

总之,中国的问候语多用于交际会话之中,且多数是没有格式要求的,并且中国的交际问候可进行随意的调节,结合不同人群,以及不同交际地点都可进行调节,而相对于日本的交际用语多是较为正式性的。但实际上不论是交际用语其都是一种民族文化形式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示形式。

(二)民风民俗之间的中日文化差异

两个之间的地域不同因此造就出的文化传承方式也将有着一定的差异,与日本文化相比中国文化较为保守,而日本文化相应与较为开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保守思想与历史上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之间息息相关,受到多年文化思想的禁锢,虽然国家倡导打开思维,着眼于世界,但此种保守的心态仍然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之中[9]。

历史背景下中日文化发展也造就了两国民风民俗之间的众多差异,以婚庆习俗为例,婚礼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婚礼中各种风俗习惯也皆渗透出当地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风格[10]。在举行婚礼中不论各种布置,还是婚礼服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式会场布置中有着一套系统的流程,首先新郎与亲友去新娘家接亲,到新娘家后,新郎与朋友需缴纳红包方可进入新房之中,而后为了多留新人相处时间,多采用藏鞋等方式,最终新郎怀抱新娘步入婚车。会场布置,通常为新娘家为结婚当日的前一天,主会场为新郎家,新郎家结合参加婚礼人数,摆放桌椅食物,并在会场中摆放气球,燃放礼炮等。待到吉时在司仪的见证下,双方完成婚礼。

日式婚礼会场具有众多的礼节,例如婚礼中男女双方需要通过多次的交杯来完成意识,此数量多为339次,在客场上,客人给新郎倒酒,新郎必须分为三次喝下,这代表着对客人祝福的答谢,而后客人之间相互的敬酒。而在婚礼会场中还有一点重要体现那就是,在佛前宣誓,这与西方教堂式婚礼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日式婚礼中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家人把“纸垂”剪成纸条,而后将纸条绑在树枝上,此种寓意着要将亲人的魂魄召回来,以此保证此对新人的平安幸福[11]。

(三)交往方式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中国历史中形成了众多派别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则中国具有代表特色的思想观念。儒家思想是贯穿中华数千年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从春秋时期开始,儒家思想便影响着我国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因此,在交往方式中,儒家思想的渗透与融合亦十分明显。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涕”。而“仁是儒家思想理论的核心,是儒家学派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及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和要求[12-13]。可以说儒家思想的所有思想著作、理论都是以“仁”为前提和基础,“仁”所体现的“爱人”、“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等思想。除了儒教思想的渗透,也有其他各派别,如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非攻”,以及后来演变而生的“天人合一”思想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更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这些一度成为指导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思想,并深深地印刻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我国具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团结共处,和谐共进,这种地理发展特征也要求着中华儿女应融合相处,坚持“仁爱”,广交天下,一同建设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在交往方式中,中国人也更加喜欢交朋友、在汉语语言中常见的词语如“老朋友”一词,朋友之间相互交往,进而使得朋友逐渐成为一种家人,对待朋友坦诚如宾,当朋友遇到困难更会积极的深处援助之手,中国古典成语中更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词汇来表达朋友之间的交往深情。中国人可以在任何场所中广交朋友,如饭桌之上,列车之上等。

日本交往文化中则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日本文化产业异常发达,有资料显示,其文化产业占CDP总值的20%左右,而其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十位。实际上,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影响深远,日本在借鉴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也推动了本土文化的良好发展,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下也形成了当前日本的多元文化[14]。而这一经济与文化领域中的快速发展的岛国,其多元文化主义中也具有主要的发展脉络如日本武士道精神等,这些文化也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向多元文化发展。多元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称呼,在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中,多种文化相互交织与融合统称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形成与构成难以脱离人类社会发展,在社会变迁中,文化也将会随之所变迁,并吸收各自独特性格的精神内涵,这一变化过程也是导致地域文明出现的重要原因。文化意识形态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更展示出民族发展的特殊性。日本在交往中认为与不熟悉的人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麻烦,更不会因为习惯而养成的一点小事儿成为朋友,相对于社会交往则并不会积极主动,而对于请求别人的帮忙,日本人则是很少会强求他人。

由此可见,中日文化中国交往也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注重情感,看重朋友这些被誉为中华美德。因此,中国人在广交天下的同时,也应注重与朋友之间相处的度。而日本交往中的淡薄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相处冷漠,与此同时,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发展。各个国家相互借鉴吸取,方能更好地推动世界之间的交往[1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从历史视觉下探究中日之间的交往,可以得出两国文化有着众多的差异,而部分差异也是由历史差异演变而来的。基于此,本文从历史文化差异视角下探究了中日之间社会交际差异、民风民俗的差异、交往方式的差异,而除了这些差异之外,还包括众多差异,本文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中国与日本之间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但在经济全球化下这些文化发展也逐渐趋同,并共同推进地球文明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陈聪.中日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差异与启示[J].求索,2016(03):50-52.

[2]彭春艳.中日两国民众的历史认识差异――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的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3):27-29.

[3]赵建民.概论中日文化关系及其思考[J].中国文化研究,2014(03):112-117+4.

[4]杨阳.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20):168-169.

[5]李莹.近代中日两国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以和明治维新为例[J].科技展望,2015(35):219-220.

[6]陈思思.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J].宜春学院学报,2016(04):59-62.

[7]张婷婷.文化视角下的中日狐狸形象研究――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心[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03):69-73.

[8]Wang Dijio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J]. Business,2015(38):121.

[9]史思雯.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含义对比――以“红、白”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23):90-91.

[10]刘利国,何志勇.时代语境下的中日文化冲突格局及话语解读[J].日本研究,2012(03):88-96.

[11]戴向东,刘文海,李晴,黄艳丽.中日传统家具品类的比较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08):48-51.

[12]Yan Ni. Analysis of Sino Japa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mpact of Sino Japanese trade [J].Intelligence,2014(06):282+284.

[13]铃惠.从礼物赠答看中日文化差异[J].戏剧之家,2014(11):297+301.

第7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 《菊与刀》 日本人 “义理” “人情”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研究生专项科研项目,编号:12YKZ031。

引 言

“义理”和“人情”是规制日本社会人际关系和道德关系的两大要素,经常作为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概念在起作用,日本人生活在“义理”与“人情”之间左右为难而苦恼。因此,要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深入探讨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就必须理解“人情”和“义理”的深刻内涵。人类学家发现世界文化中一切的独特的道德义务范畴中,“义理”是最奇特的一个, 是日本所特有的。 “义理”和“忠”、“孝”不同,它既不是源自中国的儒教和东方的佛教,它专属于日本独特的道德义务范畴。[2]在日本,不存在像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基督教思想体系中的“爱”那样完全人格的综合道德,日本人的道德体系是由恩和报恩义务组合而成的。如不了解它,就无法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义理与人情

日语中有“义理”和“人情”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叫“义理人情”。“义理人情”是日本人的传统思维观念,这种形成于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在众多日本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直继承至今,已成为日本人忠于职守、勤奋献身和维系日本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两大要素。

(一)义理的概念

“义理”一词本身来源于中国文化,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将讲求经义、探求明理的学问。《礼记·礼器》:“义理,礼之交也。”汉时指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传》……由是章句义理被焉。”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讲究其道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3]这也是中国“义理”的最初之义,然而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作为日本的道德义务中的一个特殊范畴,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也被赋予了新意,成为日本社会中独特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般来说,“义理”用汉语来说,可以用“情义”、 “情面” “情分” 、“正义”、 “情理” 、“礼节”来表示。而在日本“义理”一词多用于体面、脸面、情谊,还用于不是血亲由某种关系联为血亲的场合。另外,关于“义理”一词的含义,『広辞苑的解释为“事物的正确道理,体面、面子等。[4]通常是指儒家学说中所提倡的为人处事应该遵循的道理。”即就是“义理”是维系“主徒关系”、“父母与孩子关系”、“夫妇关系”、“弟兄关系”及“朋友关系”等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一种行为规范。这一概念重点强调、“宁可牺牲个人,也要保全他人的幸福,当对方陷入困境时,应该不顾个人得失,鼎力相助的”精神。需要强调的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非本义的,不是个人心甘情愿的”这一点。

本尼迪克特把日本人的“义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社会的义理”, 即向人报恩的义务,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法律上的近亲关系所产生的道德义务; ②作为一种社会习俗理应遵循的准则; ③施于他人的善意的道德行为; ④履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种为“对名誉的义理”,是指使自己的名字或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5]

(二)人情的概念

与“义理”相对,“人情”主要指“父母和孩子”、“恋人”、“朋友”、“熟人”等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同情、怜悯等情感,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人情。“义理”的精神实质是“知恩图报”,其中包括对他人所施善意行为的回报和对所供职公司的回报。“人情”的精神实质是表达亲情,是对他人的情感的自然表露。把个人的立场、意志、感情称为“人情”。它是和“义理”既相对立又联系的东西。据此产生了道德,并使道德渐次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认为“义理”作为与“人情”相对的概念发挥着作用。“义理”含有公的意味,而人情则具有私的意味。

(三)义理与人情的关系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土居健郎指出,日本人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受“人情”和“义理”的影响。[6]所谓“人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人情。“义理”就是这个人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也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但是跟这个人交往,令人有一种跟自己人及家人交往的一种感觉,于是这种感情就被称之为“义理”。 义理本义是表示“人应该履行的正确的道理”的道义, 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生活的安定, 因此并不会与人情对立。但是,由于封建制的强化而逐渐被形式化,变成一种固定的理念,逐渐加入了非人性化的要素,成为压制人情的强大力量,义理人情也因此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一对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江户时代的名将重盛有句名言: “忠孝不可两全。”人们通常解释说这是“义理”与“人情”的对立和冲突。本尼迪克特也主张义理与人情完全脱离、且相互对立。而源了圆考察分析了日本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义理”、“人情”事例, 指出“义理”与“人情”不是一组单纯的对立概念, 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又有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的一面。[7]日本人在社会生活中常讲“因人情面子左右为难”强调的是两者的对立与互相交错; 而在评价某人“很懂义理人情”时, 又是把两者作为一个结合体来进行考虑。“义理人情”是主宰日本人“表”“里”两个世界的相关规则, 两个看似矛盾的规则水融地渗透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义理和人情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表现形式

日本人的“义理人情”这种思想观念,主要是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早萌发于17世纪,也就是封建社会的江户时代。当时“义理人情”的社会表现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法律上的近亲关系所产生的道德义务。②作为一种社会习俗理应遵循的准则。③施于他人的善意的道德行为。④履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日本战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人对“义理人情”又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现代日本人普遍认为,“义理人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在家族、亲戚、朋友、同事、上下级、亲戚、邻里的交往中,日本人严格信守“义理人情”。

关于义理人情的几种观点

(一)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日本人的义理人情

日本人的自我构造之一就是,日本人对自己所属的集团的目标活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深的亲和感,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集团成员,加深集团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及心理连带感,于是就形成了日本独有的“义理人情”这种心理关系。[8]一般认为, “义理”与“人情”是对立的矛盾关系,为了“人情”必须牺牲 “义理”。但是,实际上,“义理”和“人情”并不是一组单纯绝对对立的概念,二者是相互交错在一起,同时主宰着日本人“表”与“里”两个世界。

(二)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日本人的义理人情

“义理”与“人情”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娇宠”意识。[6]心理学的观点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日本人的“义理”与“人情” 。其一就是“人情”这个词和“娇宠”有密切的关系。日本人认为强调“人情”就是强调“娇宠”,是对“娇宠”感受性的鼓励。其二就是“义理”与“人情”不仅仅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人情”不仅仅指人类之间的“感情”,我们常听日本人说“外国人不懂人情”、“外国人也有人情”之类的话。)强调“义理”就是褒奖由“娇宠”结成的人际关系。如果将“娇宠”换成一个依存性较弱的较抽象的词汇,可以说人情欢迎依存性,义理却受到依存关系的束缚。因此,把日本社会看作是一个以“义理人情”为主流道德观念的,充斥“娇宠”的世界恐怕也不是言过其实。

义理人情在日本社会的实现

通常认为义理和人情是相互对立的一对概念,然而在日本社会,人们认为与“人情”相比更应注重“义理”。在封建时期的日本,在战争中,必须为他的养父而战,即使令其杀死生父也在所不辞,或者为了报答对君主的义理,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这些都是重视义理的典型。在现代日本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不能违背义理”因为要是不懂得“义理”就会遭到非议,让人觉得名誉受损。重视社会交往的人会被认为是“重义理的人”,“中元”“岁暮”等的赠答习惯是贯穿于日本社会普通人生活中的国民,但它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人在收到礼物的同时也具有了还礼的义务,这正是“义理”成为社会规范一种很好的证明。

结束语

毋庸赘言,建立在近代契约精神基础上的商业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封建社会那种“义理”与“人情”了。但是,现代日本社会日常生活中追求“不欠缺义理”的心理依然很常见。日本人重视社会交际就是一种很好的证明。直到现在“义理人情”这种复合体,仍然是规范日本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深刻剖析了日本人的“情义理人”这种传统观念,加深对日本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借鉴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来说就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立紅.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10.

[2]本尼迪克特[美]著.谭杉杉等译. 与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102.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4]新村出等.広辞苑(第五版).岩波書店,1998.

[5]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72.

[6]土居健郎[日].甘えの構造[M].弘文堂,1973:30.

[7]源了圆[日].義理と人情日本人の心情の考察[M]. 中央公論社,1969:60.

第8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 日语教学文化差异意识文化友好交流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外语。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背景尤为重要。

一、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注重中日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1.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异。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这使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了一种文化的连带感与亲近感,相对于迥异的西方文明,人们更容易看到彼此之间“同文”的共通性,而忽视了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长期受这种中日同文观点的误导,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中日文化的共通之处,而忽视了日本语言文化的特性,对于中日文化的差异之处疏于介绍,导致学生在与日本人实际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然而,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1)部分词汇的感彩、文化伴随意义有所不同。

日语汉字源自中国,中日文中许多汉字字形完全一致,但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如,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在男子姓氏后加上“先生”表示礼貌,而在日语中“先生”仅用以称呼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如对一个普通的日本人用“先生”来称呼,会使对方不知所措。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应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对此类词汇进行辨析,避免学生望文生义发生误用。

(2)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有所不同。

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在引进、吸收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伦理道德,以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中国人相似,但实际并非如此。中国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主体对他人的爱戴、尊敬和宽容,提倡“仁者爱人”,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将其改造为以“礼”为核心的日本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主体维护自己的名分,遵从社会制度和习俗,注重人伦规范,包括人与人交际中的仪式。尽管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中国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有人情味,日本人注重礼节,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但流于表面文章,人情淡漠。

2.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必须在日语教学初期引导学生树立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中日文化差异。

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往往不是“语法错误”,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指出人们对外国人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容易被认为是失礼的。因为人们不大可能认识到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说得越流利,目的语国家的人越不能容忍说话者犯的常识性的文化错误。

如果对中日语言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之处缺乏理解,在与日本人的交际过程中习惯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标准去要求对方,很可能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交流失败。例如,日本人收到礼物时,会说一些对礼物表示赞美的话并表示感谢。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即使内心很喜欢,也会说“心意我领了,可这东西我不能要”之类的话,先客套地推辞下再收下。如果对日本人使用同样的表达方式,他会很生气,觉得对方很没有礼貌。

二、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注重中日文化友好交流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近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但是,日本的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中日关系时冷时暖,也曾经历过十分艰难的时期。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却“虽近又远”,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还缺乏理解。为了促进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充分了解日本的中国人与熟悉的中国的日本人在两国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

然而,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日语语言文学、日本社会文化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中日关系方面的历史及现状疏于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意识淡薄。

2.培养学生的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符合《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中要求开设日本文化史、日本概况等日本社会文化课程,要求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基本了解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及政治、经济情况等。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也就包含在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过程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词汇、语法等狭义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导入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相关信息,在培养学生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于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途径,探讨颇多,本文中不再赘述。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教材、课堂和日语教师的传授,因此,日语教师的引导作用无疑是重要的。日语教师不仅是日语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启发者。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细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脉络、社会文化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和近期动态,对中日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之处有较深刻的理解。教师要能够抛却个人成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日本文化。教师还应对某一情境中学生有可能犯的“文化错误”有一定的预见性,有针对地进行阐释。教师要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自觉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

四、结语

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培养中日文化交流意识,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能够有利于加深文化交流意识,文化交流意识有利于对文化差异的主动探求和理解包容。两者都对提高日语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两种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注意潜移默化地引导,不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新中华学校编.日本文法辑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Z].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日本 文化产业 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1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118-07

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止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

的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共生、共存的国际化社会正在形成,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不仅是可以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社会生产力,更“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支柱”,它不仅在许多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培育创新能力、增加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凡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文化经济、文化贸易设定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产业。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并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就不仅是本国经济的强大驱动力,助力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彰显着国家的整体形象与软实力。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体系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两个概念:一是文化产业,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官方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而日本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则是“与余暇相关的服务行业,包括电影业、演出业、广播业、其他娱乐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中,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和可利用资源的高效整合与配置,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需要的货物或服务产品,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优于其他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和持续赢利率的能力。

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很多,其中,做出开创性贡献的是迈克尔・波特(Porter)的“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Porter,1990)通过对10个重要贸易国上百种产业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解释一国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完整的竞争力理论(即“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策略等四个关键因素和机会、政府行为两个辅助因素,这六个因素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见下图)。

其中,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一般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需求状况指对某个行业商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包括本国的主力需求在整个国际市场结构中的位置、本国需求的规模和成长模式、由本国市场向国际市场转换的能力等。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指的是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企业策略指的是以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竞争中的本质。机会和政府行为则分别显示了偶然事件和机会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政府通过资本市场、外资、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对产业竞争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国内针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主要建立在波特的分析框架基础之上。其中,祁述裕(2004)的实证研究较为完整和具有代表性。他经过对文化产业的价值形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文化产业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建立了由三大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发展状况、政府行为)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15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测定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的竞争力指数最低,仅为0.22,不仅低于美国(0.87)、英国(0.7)、法国(0.69)、德国(0.64)、加拿大(0.6)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0.23)、南非(0.24)、巴西(0.32)等国。此外,花建(2005)设计了四大能力(包括整体创造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七个竞争力指标板块(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来考查文化产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赵彦云、余毅和马文涛(2006)设计出包括文化实力竞争力、市场收益竞争力、文化产出竞争力、公共文化消费竞争力、人才和研创竞争力、政府文化竞争力以及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七大指标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既然文化产业密切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下面本文就从对日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剖析人手,试图找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在日本,文化产业一般称为“内容产业”,在有些资料中,也叫做“创造产业”。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日本的发展战略逐渐开始转向“文化立国”。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中,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文化产业仍持续增长。1995-2002年,日本的文化产业中增长率为5.8%。近年来虽有所降缓,但手机游戏、广告又成为新的增长点。2005年,日本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12兆8243亿日元,其中在海外的市场规模达到2599亿日元,世界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以动漫、电子游戏、流行音乐为中心大量向海外出口。世界的动画片中有65%为日本动画片。如今,日本文化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优先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任其衰落下去。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这样的倾向就更加明显了。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大众文化可以说基本上从欧美进口。今天代表了日本当代流行文化的动漫、游戏,主要始于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种不同于过去日本传统文化的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受到了大量欧美文化影响的混血文化。究其根源,可以说是明治、大正年间日本社会对于欧洲文明的向往,以及战后横行世界的美国大众文化,再加上日本战后的一代人的“反体制文化”。这种流行文化也正是从日本战后的一代开始风靡起来。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产业链,再加上面向国际化的市场,以及高科技和复合的媒体与媒体资

本的支配,使得日本的文化产品很快在世界范围类流行开来。在经济近乎于停滞的这20年间,其文化产品却仍然以极快的速度走向世界。

诚然,我们若是仅从数字角度看,日本的文化产业还是以内需为中心,海外市场仅占其总市场规模的1.9%,但正如日本传媒大学的杉山知之校长所言:“日本酷文化的影响力绝非数字可以衡量的”。

美国记者道格拉斯・麦克雷在他的《Japan's Gross National Cool》一书中这样写道:“日本的超级能量又一次再生了,在众所周知的政治经济的逆境中,日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正在悄然成长,从流行音乐到家电,从建筑到时装,再从动漫到料理,日本展现出了甚至超过其80年代经济力的超级文化力。”

最近这几年,日本更是将国际市场视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如对海外知识版权的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目标是在2010年,使文化产业的年出口额从现在的3300多亿日元增加到15900亿日元,从而占总生产的比重从现在的3%提高到10.9%。

可以说,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已经非常明确地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心转移至了海外,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量:首先,不少专家学者已经指出,日本国内的文化市场已经接近于饱和,再加上日本社会的少子高龄化,任何企业若是想通过扩大内需来增加市场份额,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这个时候,将目标投向海外,已经是唯一的出路。其次,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日本的文化学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奈的理论中,“软实力”的三个资源中,第一个就是文化,尤其是对他国能够产生吸引力的大众文化。提高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对于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意义,这早已成为日本各界的共识。

日本海外拓展的具体经验

1、建立独特的文化产业平台,寻找世界性的元素,“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文化产业平台”是指文化产业中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价值的各种必要条件。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需要一个发展、推介的平台。有了产业平台,发展才会有基础。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小国”不同的是,日本一直将自己视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大国”。日本的文化企业不仅重视文化产业本身,还致力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并积极寻找世界性的元素,以迎合各种文化消费者的需要。他们通过和海外的电视台、电影公司、财团等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并建立战略同盟关系,来整合资源,在保证其独创性的同时寻找共通点。如聘请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从而在创作开发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各地消费者的兴趣取向。日本还利用学校、财团等民间团体在海外设立了大量日本文化研究和推广机构。比如,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不少大学都有日本文化创意中心、日本文化研究所的机构,通过派遣教员、邀请学者访问和接受留学生等方式促进文化的传播,日本政府文部省每年都有上亿日元的经费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国际间的交流所带来的成果也有相当大的部分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不断创新的硬件产品也可以更好地支持软件的发展。日本公司斥巨资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使其硬件产品流行于世界,随身听、CD、MD、PS2、PSP等的先后出现也为日本游戏、音像制品软件的流行提供了条件。在此推动下,日本的游戏产业一直是其文化产业中最闪亮的出口部门。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资料表明,2001年日本的游戏软件生产为18480万件,其中的39%供应国内市场,20%向欧洲出口,37%向北美出口,总出口额为2532亿日元。日本硬件年均产量5716万台,其中4701万台面向海外市场。

2、通过大企业问的合并、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向合作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日本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正在不断打破行业与地区之间的分工界限,通过大公司之间在资金、技术、经营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新组合集中,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形成传媒业、娱乐业、电信业、电脑业、出版业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格局,出现了几家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索尼公司和日本广播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索尼在数十年间先后并购了哥伦比亚、米高梅等多家美国大型传媒公司,最终美国人可以接受索尼公司作为一个领先的美国娱乐品牌。现在,索尼美国公司的营业额已占索尼公司总营业额的1/3。成功的并购使得索尼不仅在音视频产品的开发制造方面领先于其他世界上同类公司,在进军影视音乐娱乐业上也获得了成功。

同时与国外相关产业的企业签订协议相互授权也有利于市场份额的扩大。例如索尼公司的PS2游戏机就已经获得了数百家外国企业的资格认证,使大量的外国软件也可应在PS2上运行,既延长了其产品寿命,也增加了出口额,这样更促进了日本游戏产业的国际拓展。

文化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进入该行业的技术难度大。因此,从专业人才到专业技术都属于短缺资源产业,这就具备了产业垄断的基本条件。而与其他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更新频繁,产品寿命相对较短,因而进一步增大了投资规模和投资难度,只有组成大型企业才能应对国际市场巨大的风险,增强其竞争力。

在日本文化产业中各个业种之间,无论是动画、漫画、游戏还是音乐,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形成品牌,从而推动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出口。比如,日本的动画片大多来源于漫画。一部漫画出版后,可以产生出许多其他产品,如拍摄动画影片、电视连续剧,制作相关主题音乐CD,甚至可以与游戏和玩具业合作,制作网络游戏和玩具。从原来的一种产品衍生出多种产品,相互促进,从而增加市场份额。

文化产业在其向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财务与管理风险等多方面风险因素,对小企业来说,这种问题更加明显。对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往往望而却步。而由于文化产业高风险的背后伴随着潜在的高收益,通过有效地控制风险并分享收益,风险投资领域就不再让人望而却步。日本的风险投资深入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层次,在创业初始投资研发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日本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巨大推动力。

3、创造性的中小企业对于竞争性的意义

在日本的文化产业中,除索尼、任天堂等少数大企业之外,可以说众多的中小企业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游戏软件业为例,2005年,有146家企业存在,其中45%都是资产不到1000万日元的中小企业,也正是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保持了其竞争性。

由于大量的小企业的存在和激烈的竞争,开发人员的创造力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

说,该文化产业的开发人员在企业内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日本的其他产业,这对于独创性产品的诞生是有着极大积极意义的。也正是由于开发人员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有着远高于日本其他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这也减小了中小企业倒闭所带的失业风险。

4、通过各种大型会展和颁奖向世界宣传日本文化产业的魅力

日本的会展业相当发达。近年来,日本正通过以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授奖和展览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比如一年一度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东京电玩展等都给日本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东京国际电影节在最近几年,在单纯的“电影市场”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以音像制品、出版物等为对象的电影衍生文化市场。可以说无论是参展数量还是成交额都已经在亚洲首屈一指。从2007年开始,东京国际电影节与东京动漫展、东京电玩展合并成“International Contents Carnival”(国际文化嘉年华),这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日本文化产业的宣传平台。除此之外,日本在文化产业方面大大小小的奖项也令人侧目。1957年由日本通产省设立的“good design”奖项用以奖励有接触创意的文化工作者。新近设立的“国际漫画奖”、“总理大臣授奖”等都是用以表彰向国际社会宣传日本文化有杰出贡献者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国际普及起到巨大作用的外籍人士。不仅是日本政府,民间机构同样如此。日本讲谈社拨出资金设立了多种奖项,奖励那些漫画、非小说类文学界作品(传记、随笔等)、杂文、插图、写真、书籍装帧设计、画册、科学出版等各领域的优秀作品。

在国内举办各种会展的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鼓励本国企业走上世界的展会大舞台,宣传其文化产品。比如每年的奥斯卡、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大型的国际展会,都由经济产业省、文化厅、日本贸易振兴会等牵头,负责联系和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并拨出经费用于日本展台的租用、布置,促进本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和销售。

5、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海外盗版市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

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主要的课题之一。由于文化产业巨大的开发投资费用和无形性等特殊性质,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企业来说很有可能是致命的。2002年2月,日本首次把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表明了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同年7月,又召开了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正式确立了“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明确提出了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3月,日本政府又根据“信息技术基本法”设立了“知识财富战略部”,由小泉首相亲任部长。同年7月,在该部制定的“知识产业推进计划”中就重点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加强国际专利体系建设,实现日、美、欧三级专利局互相承认制度;在亚洲地区协调专利制度的运用;推进国际合作审查,改革国际专利条约,构筑国际专利审查合作网络等。

与本国内的盗版相比,海外的盗版就显得更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危害更大,打击更难。最近几年,日本政府一直把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视为重中之重,通过政治经济手段与别国政府进行谈判协商,以寻求共同治理和国际立法,同时派出海外机构加强监测和打击力度。日本贸易振兴会向其在北京、上海的事务所派出了大量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用于情报的收集和市场的调研,并和当地机构进行商谈。2002年8月,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了旨在维护国外日本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的民间机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2004年“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同海外各国政府协力在亚洲各国共收缴了约245万份盗版制品。该机构还设计了“内容产品海外流通标记”,通过在日本的文化出口产品上贴上专用的统一标记,从而达到方便迅速地发现盗版产品的目的。

6、创意方面较少的规制,适合全年龄段和卡通形象的无国籍化

日本的动漫、游戏不像美国等其他不少国家有太多的规制,除了个别专门面向儿童的文化产品,大多数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儿童动画之外,成人动画也占动画片整体的很大部分,游戏亦是如此。略加的暴力等情节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观众和玩家,对于不少国家的人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新鲜感,虽然有不少内容在一些国家引起争议,但丝毫没有妨碍其大受欢迎,比如前段时间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死亡笔记》。

日语是一个小语种,而且日本文化特征也与流行的西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这就使其产品的出口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产品设计开发上他们就努力走以“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利用电脑科技发展“轻语言重表现”的“无国籍性”动画片,造就了如阿童木、哆啦A梦这样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取得了市场收益最大化的效果。

即便如此,文化产品也不可能每一个都成功,而且还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观众的需求,这样一来,品种繁多的产品就是必要的。日本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漫画制成,在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之下,大量精品的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7、政府积极推动并倾力支持

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但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很明显。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也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长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对振兴地区和地方文化,日本政府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政府应支援地区文化活动,包括重新挖掘、振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祭祀活动等;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等等。

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日本不仅在政策上予以鼓励,而且还制定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是197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该法经过20多次修改,于2001年更名为《著作权管理法》并开始实施。近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本又制定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可操作性强是日本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特点。新的法律颁布后,往往还有更为具体的措施相配套。

对我国的启示

1、以“拳头产品”带动“衍生产品”,创立自己的品牌

日本传统漫画产业的市场开发,沿着卡通漫画――动画片――卡通商品(变形金刚、玩具娃娃等)的脉络,使漫画作品得到“二次”乃至“多次”开发,衍生出卡通产业、游戏产业和电脑动漫产业,充分利用了现成的文化资源,进而带动电影、电视、音乐、出版、主题公园、网站资源的发展,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品牌的效应,推动了产品走向世界。而我国的文化产业的不同行业间往往就缺少这样的合作,大家各忙各的,既无法形成最大的宣传效果也浪费了各种资源而收效甚

微,自然无法走出国门了。

2、将自己的本国特色融入世界

我国一部分想走出去的电影在制作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考虑海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只是单纯按照中国观众的口味来设计,这是很致命的问题。只有根据受众的喜好创作出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作品,才是有市场的作品。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的文化,必须要有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东西。

日本的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混血文化的产物,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日本也就很善于将本国的文化融入现代科技中,像风靡世界的日本游戏软件中常用日本传统的三弦和长笛作为背景音乐,不少的游戏题材都是以日本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的,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物常常作为主角出现,而日本风景和习俗的画面及古代日本战刀的频频亮相更是颇得游戏爱好者的欢迎。

3、重视文化中介组织的作用

通常,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文化中介组织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国家、行业和企业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本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在海外文化贸易与维权方面的成就显著,对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实力还很薄弱的我国文化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就更需要中介组织的帮助。

4、重视人才的培养

《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日本为了培养专门的文化产品创造和制作的人才,设定了专门的方案和计划,委托国内的教育机构(主要是国内的大学和专门学校)负责培养,如东京大学的“内容产业工程”、庆应大学的“数字媒体与文化统合研究机构”,并通过“海外教育机构”派遣研修生出国留学,并对培养文化人才方面贡献杰出的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