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劳动教育事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事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事例

第1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 关系 职业流动

[作者简介]米靖(1975-),男,内蒙古固阳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天津 30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A08000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12-03

职业教育要为人们的未来工作做准备,它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入分析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为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与规划、体制与机制以及课程与教学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力市场的内涵

“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

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应当涉及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和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用人单位招聘、给付报酬、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确立福利待遇等诸多环节,还涉及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和终止以及市场中介服务、信息交流等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具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等特性。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劳动力市场加以区分。由于职业教育更多地参与到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资格获取、流动与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职业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交易条件”来区分劳动力市场。这种区分标准也正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所倡导的。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公司之内)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或初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此市场管理非常严格,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在20世纪产生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视为是对个体生产能力的投资,并且这种投资会受到由此投资带来的收益的刺激,即个体在学费和时间上的投资会因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获得更高的回报性收益。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资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到个人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即能够使个体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和获得更高的工资水平。一般情况下,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吻合上述基本规律,但由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因此,二者的关系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必须有制度性保障

现代社会中的工作组织与学校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呼应与联系,但这种呼应和联系是有限的。许多学者指出:“学校教育的结构与劳动岗位的结构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呼应的。不过应予注意的是,由于其他内部的因素也影响学校教育的性质,这种呼应从来也不是完全的。”因此,发达国家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良好的、完备的制度保障。这些保障机制在发达国家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我们就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存在五种制度来保证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分别是培训合同制、培训包制度、产业技术委员会、产业顾问机制、准入机制。

所谓培训合同,是澳大利亚在1991年之后建成的新学徒制和培训者制的基础上形成的雇主和受训学徒之间的合同。通常是在一个雇主和一个新学徒之间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在这份协议下,雇主为自己的新学徒提供实习和培训,以达到双方议定的具体职业或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培训协议要在相关的州或领地的培训当局注册。这种培训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此种职业教育的人数在最近几年急剧增加。

培训包是一套由国家认可针对职业技能的培训、认证和评估的标准、原则和资格。由产业部门开发,其目的在于适应产业群或产业的需要。之所以说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体制,就是在于这套体系是由产业部门开发出来,它直接使得职业教育的结果与产业需求沟通。

产业技术理事会的作用在于向政府提业趋势和未来技术需求以及培训要求的信息。此外,它也支持国家认可的培训产品和服务(包括国家产业培训包)的开发、执行和持续完善的工作。截至2005年6月,澳大利亚共有9个产业技术理事会,分别针对服务产业、运输和物流产业、资源产业、电子和能源产业、社会服务和健康产业、农业食品产业、创新和商业产业、机械工业、建产业而设。

产业顾问机制是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改设为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之后出现的新机制,主要由澳大利亚国家产业技术委员会来负责组建。这个委员会的作用在于向部长会议提供关于劳动力规划、未来培训的优先领域以及解决各类培训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的高水平方案。这些方案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包括各注册培训组织和团体培训公司在内的相关利益。

准入机制是劳动力市场入门的标准与要求,是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最直接的联系。澳大利亚的这一机制覆盖了大量的企业和部门,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标准和受教育者未来的资格要求。

从澳大利亚的这些做法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需要政府设计和出台多方面的制度与政策加以保障,而不能仅仅依靠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去自主地调整与适应。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政府、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协作与参与才可以顺利完成。

(二)职业教育在提供给受教育者特定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应当提供更为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个体在工作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必须为个体的终生发展做准备,不能成为只是面向某种职业的定向的、人门水平的、狭窄的技能培训。这一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已经充分昭示。因此,职业教育除了提供给专门的职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提供给个体较为宽泛的普通知识和技能。

从经济学的视角,尤其是在人力资本的视角下,职业教育应当提供可迁移性强的知识和技术,以确保受教育者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跨越多个工作领域进行发展。早在1985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就指出,通常企业并不对狭窄的职业主义感兴趣。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雇主更倾向于他们能够接受那种强调阅读写作能力、数学技巧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课程,接受那种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课程。

提供可迁移性强的知识和技术、提供精专化的知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而应当在职业教育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三)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机制

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因此,教育部门所培养的劳动力不一定能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而且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尽管要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但许多受教育者并不会在受培训的那个行业领域中就业,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和现象,不容职业教育忽视。

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短缺和富余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教育能够提供的合格的劳动力的数量,这是一个根本的因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第二是某个劳动领域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会直接影响进入到这个领域从事工作的劳动力的数量。因此,职业教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职业教育的地位越高,它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越强;反之,则越小。第三是劳动力市场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和工资水平,因此,这也是影响劳动力及其教育的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一般关系。显然,职业教育会对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流动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那么这种关系的具体细节如何?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

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它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同样是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作用的一项表现。

(一)职业教育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要为个体进入工作生活做一般性准备;二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要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在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界,对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研究非常深入,不仅对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流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也就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作用和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人力资本学说的问世为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现了几项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影响的重要研究。其中,斯彻曼(Sicherman)和盖勒(Galor)于1990发表了《职业流动的理论》一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现象,并且讨论了这种现象对于个体职业生涯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力资本、不同个体的工资差异以及升迁、辞职和跨公司的职业流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项研究显示接受“回归教育”会为职业的上升提供更高的可能性。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职业来说,学校教育都会增加其向上的职业流动的可能性。

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使人们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会对劳动力收人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劳动力的流动。这一点,在今天的劳动力市场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性现象,我们以澳大利亚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职业教育也得到举世公认的赞誉。通过本页的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水平与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位置之间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资格证书的水平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专职性工作的就业率对于那些高水平资格证的人来说更高;相反,失业率就会低。因此,总体而言,对于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且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人力资本理论进而对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培训与职业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早在1962年贝克尔(Becker)就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即“一般的培训”和“特殊的或公司定向的培训”会导致不同的职业流动,贝克尔指出,特殊培训不增加员工流动的可能性,企业可以占有由此带来的收益,因而企业愿意进行特殊的培训投资。由于当雇员被雇主解雇时,特殊培训的投资收益将会丢失,因此,特殊培训总是与低离职率相伴随。一般培训能够提高员工在其他企业的生产率,而由于其他企业并不承担培训成本,他们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吸引受培训的员工。因此,提高一般培训的成本得不到培训投资的收益,企业不愿意承担一般培训的成本。但是,也可以发现,尽管贝克尔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许多学者通过研究都明确提出任何培训课程计划都具有将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混合起来的特点。

真正将培训与职业流动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的研究是由巴坦(Bartel)于1992年提出的。巴坦根据培训目的对培训进行了分类,将劳动力在进入要求准入资格的劳动力市场后的正规培训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核心培训(Core Train-ing);其二为员工开发或职业培训(Employee Development orCareer Training)。

所谓核心培训,旨在适应由技术和组织发展带来的工作变化,以提升劳动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培训。由于技术和组织的发展,处于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专业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不断面临着知识和技术落伍的风险,这种风险尤其在技术类的职业领域中会比较高,因此,提供培训就成为减少这种风险的主要途径。核心培训对于在专业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的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训,可能使他们的人力资本得以提升和更新,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不会下降。巴坦认为,处于二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员工不需要核心培训,主要是因为其所从事的工

作对员工的资格要求比较低。

员工开发或职业培训不是为了目前的工作变化进行准备,而是为了员工生涯中的下一步发展做准备(比如在组织中的提升)。因此,职业培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决定和影响员工未来的潜在的生产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一方面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培训可以提升个体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它也符合筛选(Screening)理论,即雇主在雇用员工之初,并不会掌握每位员工的生产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完整信息,但雇主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来发现员工职业能力的水平和特点。因此,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通过职业培训,不断明确受训人员的职业能力,从而使职业培训这种活动实际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参与培训次数多的员工被提升的机会也就比较大。当然,职业培训是否一定能够确保提升,这还要依赖于组织当中的提升制度。罗森堡姆(Rosenbaum)讨论了三种提升机制,即竞争性流动机制(contest mobility regime)、赞流动机制(spon-sored mobility regime)和锦标赛流动机制(toumament regime),这三者根本的不同在于所强调的是“效率”还是“机会”。

竞争性的流动制度中,“职业前景”是推动每位员工维持生产力和防止懒惰的重要工具。尽管提升的机会是有限的,但员工能够参与到提升所需要的培训课程中,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过程,是一个强调“效率”第一的过程。

赞的流动往往是在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选择总是在最初,并且有可能只有一次,而且培训成本很高。提升的机会有限,而且并不依赖于是否参与培训。因此,赞流动从根本上并不取决于“效率”,而是“机会”。

锦标赛流动制度是前两种制度的混合,既强调“效率”又不忽视“机会”。它类似于体育比赛中的锦标赛,雇主会如同锦标赛中的事先确定奖金一样,提供某种“员工奖励”或“获得良好职业前景”的承诺,以此激励员工创造好的业绩。这种流动体系主要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可以有许多员工获得提升所必需的培训,但雇主会决定哪位受过培训的员工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被淘汰者可能会被调整工作岗位甚至是完全离开组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职业培训对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它可以直接地增加员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或者增加其内部提升的机会,即职业培训只是提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能保证提升”。

(二)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与职业流动

随着对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深入,学者越来越关注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超过职业需要的过度教育会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过度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正向的推进作用?美国学者弗雷曼(Freeman.R.B)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标志性成果为1976年出版的《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这个领域不断涌现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即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或个人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其所从事工作的需要,即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的作用失效。我国有学者总结出过度教育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甚至超过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口或教育层次较低的人口;第二,受教育人口的专业技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就业不充分,或学非所用;第三,高才低用,如大学毕业生通常从事高中毕业生承担的工作,高中毕业生从事常由初中毕业生承担的工作;第四,接受过同一水平教育的人,现今的实际收入要比以前低。

总体而言,过度教育对于职业流动有重要影响。首先,当雇主对于员工的生产率不确定时,过度教育可以作为这个工人潜在的生产率的指示器,从而为雇主使用员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对于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对职业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在入门之时,过度教育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会随着工人不断被提升而降低过度教育的程度。在专业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的情况较少,主要是因为在职业教育和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中,过度教育的现象最为普遍。在内部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只是在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暂时存在,这种现象随着劳动力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向上提升而减少;但是,当有技术的工人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后,过度教育也会随着劳动力的升迁而减少。

第2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中国 中亚五国 劳动力市场 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资源,只有在拥有充足劳动力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资源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本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帮助本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政策,运用劳动力资源,从而,使得劳动力资源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所以,将它们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实际情况。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提出,也就意味着我国将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以下国家:中亚五国、俄罗斯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这会加强我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了更好的促进两国之间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对两个国家进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可以为今后两个国家的合作提供基础和前提,方便两国之间增进彼此的了解,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进行合理的贸易往来,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劳动力流通,从而,提高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状。中国劳动力市场指的是中国的劳工供求市场,其也可以被叫做劳动市场、职业市场、人力市场、就业市场。首先,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所以,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之一。我国人口总量在世界人口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主要来源于这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每年有大批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到人才市场当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我国农村每年有大批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找工作岗位,因此,这又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注入了巨大的资源。其次,我国劳动力价格非常廉价。由于,我国拥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所以,我国的劳动力在市场中使用的价值非常廉价。再次,由于我国国民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非常低,而且,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国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我国教育发展的缺陷,导致我国很多年轻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所以,很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非常低,严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这样就导致我国的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这样就严重制约着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最后,我国劳动力受不到专业的技能培训,所以,技能水平非常的低,这样极不利于他们的就业。

第二,中亚五国劳动力发展现状。中亚五国劳动力资源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并且,劳动力素质也很低下,很多青年劳动力资源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因此,他们的劳动力科技创新能力较低。但是受到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中亚五国工业的发展程度不高,还是处于以农业为主发展的阶段,所以,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很高,就业情况还是有待改善。

三、中国和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发展现状

第一,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劳动力参与情况的比较。中国在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程度要比中亚五国更高,所以,在中国男女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劳动当中去,然而,中亚五国的观念没有中国开放,很多女人没有资格进行就业,所以,在中国劳动力的参与度要比中亚五国高。

第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比较。当前,中国劳动力资源总量要比中亚五国劳动力资源总量要多。中国工业发展比较快,在国家三大产业中工业具有很大的份额,而且,农业和第三产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因此,中国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是,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比较不均衡,除此之外,总量过于大,所以,现在中国还有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中国的就业情况非常不乐观。就中亚五国而言,他们农业发展较快还有以资源、能源为基础的相关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需要较大的劳动力,其总量也相对来说没有中国大,因此,其就业情况要比中国好。

第三,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失业情况的比较。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所以,在我国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在每个岗位的竞争压力也有所提高,优胜略汰较为明显,一些能力较差的员工就会面临淘汰的风险。然而,中亚五国的产业结构没有明显的调整,以及其工业发展的程度没有中国高,所以其失业率比中国要低。

第四,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比较。中国教育改革开展的比中亚五国早,中国的教育实力比中亚五国强,所以,中国的劳动力文化程度要比中亚五国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高。

第五,中国与中亚五国劳动力工资和人工成本的比较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实力和层次不同,中国要比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所以,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较高,中国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中亚五国的强,导致中国劳动力的人工成本和工资要比中亚五国的高。

四、中国和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优势与劣势。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较低。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劣势是: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差,素质相对来说较低。

其次,中国和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机遇。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的劳动力需求都非常大,以及世界各国之间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加快,为世界各国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中国和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需要应对的挑战。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劳动力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五、加快中国和中亚国家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措施

第一,抓住良机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的流通,加强对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训,建立平等就业的机制,为劳动者提供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就业平台。

第二,以高科技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从而,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六、结语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相关就业政策,合理安排人员就业,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相洁.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J].智富时代.2015(05).

第3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二元结构 

 

农村职业教育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扩大,而且转移途径和方式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具体有:第一,技校、中专和高等院校在农村招生,毕业以后在城市就业。许多农民和农村学生把此戏称为“跳农门”,认为这是改变本人农村和农民身份,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方式。第二,参军当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考不上大中院校的农村学生,有一部分应征入伍,参军当兵。按照我国现存的户籍管理制度,军人属于非农业户口。他们复员退伍后,想办法进入城市就业工作。第三,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实现农村户籍身份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城市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向农村人口出卖城市户口,农民东借西凑,给自己和孩子买个城市户口,试图改变人生的命运。有些城市规定:凡是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有固定住所或职业的农村人口,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城市户口。所以,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也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途径。第四,进城打工,即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壮观、也最为悲哀的一种社会群体。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显出来,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劳动收入比较效应的驱使之下,为了生存和增加收入,大规模地进城务工经商,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我国现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他们排除在城市之外,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成为城市中的二等公民,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 

 

二、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在农村内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高的年轻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分析,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40岁的劳动力占23%。从受教育的程度看,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进城打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效果来看,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收入的角度看,受教育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工作后取得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6)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005年,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而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或劳动技能较差的月收入水平只有500~600元;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月收入水平可达到800~1000元。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效应。 

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在城乡与地区之间转移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也比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限的同时,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又对外来优秀人才或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采用种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如户籍接收、住房优惠、安家费补助等,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成为所在城市真正的市民。 

第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续效应来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可以在农村形成巨大的转移效应。所谓劳动力转移效应或转移的后续效应,是指农村每向城市转移一个劳动力,对其子孙后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家乡所产生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出一户人;培养十个大学生,就能带富一村人。转移的后续效应十分明显。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由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最终还要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农村,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其转移的后续效应明显要差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当前城市、县镇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对比情况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20∶9∶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4∶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91∶1.01∶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37∶0.55∶1。另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超过95%。而同期日本同行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我国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要根源。因此,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农村的民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下,如何确定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这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讲,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是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呢,还是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导向呢? 

笔者认为,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原因如下: 

首先,高中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加之目前我国高中和大学的升学压力较大,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宜盲目普及高中教育。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招生人数为382.2万人,而同期高中毕业生为458.1万人,高中生的大学升学率为83%左右;但最近几年高中连续扩招,而大学扩招速度减缓,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50%~60%,升学率处于下降趋势。2003年高中招生为752.1万人,而同期初中毕业生为1995.6万人,初中毕业生中考升学率仅为39%。如果一味地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势必造成高考压力增大、升学率降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自然会成为“升学无望,就是无路,致富无术”的人。这也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症结所在。 

第4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通过政策调整缓解这种现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老龄化系统模型,然后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系统中部分因素进行预测,再将预测值导入模型,从而对2012~2020年河南省人口总量、老年人口量和老龄化系数进行预测。最后,通过政策模拟,预测了不同政策情况下老年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投入对老龄化系数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政府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应措施。

关键词:老年系数;GM(1,1);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33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人口发展出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以及人口寿命延长等现象,这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老龄化社会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简称老龄化系数)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老龄化系数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应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老龄化系数的高低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02年河南人口老龄化系数为7.38%,2011年老龄化系数上升至8.61%,河南正处于老年型社会的行列。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缺乏、老年抚养负担加重、财政压力等都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何在一定的政府调控下实现河南老年人口量和人口总量的有机结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只是对全国老龄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区域的老龄化研究却很少。杜鹏等利用联合国最新数据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进行比较,提出在未来60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吕盛鸽等利用生命表理论、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模型及年龄移算法对北京市人口老年化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预测期内老龄化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包玉香等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方法对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存在的结论。

2 研究方法概述

2.1 GM(1,1)模型

GM(1,1)表示灰色模型是一阶方程,含有1个变量。设系统数列为:X(0)(k)={X0(1),X0(2),…,X0(n)},

第一步对该序列作一次累加生成(1-AGO)得:

(1)

第二步对X(1)作紧邻均值生成得:

(2)

第三步建立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

(3)

其中,-a为发展系数,b为灰色作用量。

方程3的时间响应式为:

(4)

第四步求出X(1)的模拟值

(5)

第五步还原求出X(0)的模拟值

(6)

第六步检验误差,并求出相对误差的值。

2.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机理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被誉为“政策实验室”,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 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系统内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出发,分析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的因果反馈,从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及形成机制。通过获得主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确定如何对系统实施最优控制,使政策变量有效控制系统状态的发展变化。系统动力学具备处理时间滞延、信息回馈、非线性问题、动态性复杂的能力和优点,经多年发展渐渐发展为一门体系完备的学科,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态、企业管理等复杂系统决策的实验和制定。

3 人口老龄化系统SD模型

3.1 人口老龄化系统边界的设定

根据人口统计学原理,生育和死亡是引起人口变动的两大基本原因,为预测河南老龄化系数,初步选取青少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总人口量、出生率、死亡率和女性比例等指标序列,并用牛眼图表示(图1)。

牛眼图又被称作边界图,内生变量放在中心,外生变量放在环外,能明显的表示出建模者对这个系统边界的界定,能显示模型的重点和需要的输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7个内生变量放在内环,生育率、死亡率、女性比例等5个外生变量放在外环,系统排除在外的变量迁移率放在环以外的地方。牛眼中心变量较多这是一个好的标志,表明需要的输入与内生变量之间是相对平衡的。

3.2 人口老龄化系统因果关系图

系统边界确定后,就可以用因果关系图(Causal Loop Diagrams)来描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图中的因果链可标明影响作用性质的正负,正号表明箭头指向的变量将随箭头源发的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而负号则表示变量间与此相反的关系。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可建立因果关系图(图2)。

系统中主要的反馈回路有:

正反馈回路:青少年成熟成年人成年女性出生青少年

负反馈回路:老年人死亡老年人

3.3 人口老龄化系统SD流图

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有状态变量、目标变量和控制变量三种,本模型具体包括:

(1)状态变量: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是人口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变量:老龄化系数,是系统研究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控制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目标结果。

(3)控制变量: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投入是为协调老龄化现状而调整的手段。

系统动力学流图可以反映出因果关系图中没能反映出来的变量性质和特点,使系统各指标之间的作用机制更加清晰,通过数学逻辑关系式量化,实现仿真目的。人口老龄化系统的SD流图见图3。

4.1 数据处理

本模型仿真时间设为2002~2020年,其中2002~2011年的数据均来自《河南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0年,生育率、女性比例和死亡率的数据由GM(1,1)预测得到。建立GM(1,1)模型,预测得到生育率、女性比例和出生率数据(见表1)。

模拟结果表明,生育率、女性比例和死亡率的相对误差都在3%以内,说明GM(1,1)模型的拟合度非常好,可以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

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以2002年的数据作为状态变量初始值,模型的仿真时间设为2002~2020年,取DT=1。应用SD建立的人口老龄化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运行,仿真结果对比见表2。

表中数据显示,模拟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误差范围在10%之内是合理的,此模型运行结果符合要求,证明所建立的SD模型是可行的。

4.3 政策模拟

政策模拟是通过改变SD模型中的某些政策变量来分析政策对系统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研究必须考虑的现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随之带来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等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人口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推动河南省人口结构的优化。而老年医疗投入则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寿命,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河南省发展的老年人医疗投入,从而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因此,应从计划生育和医疗投入两方面,利用政策模拟分析不同的政策对河南省人口结构的影响。一方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从2012年开始实行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另一方面从2012年开始改变医疗投入将医疗投入分别增大20%、减小20%。本模型模拟的是在其他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放宽生育政策,将医疗投入分别增大20%和减小20%时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

图4 不同政策下人口总量预测值图4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增加20%医疗投入将使人口总量增加,减小20%医疗投入将使人口总量减少。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对河南人口总量的影响最大。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20年河南人口总量将迅速增至11050.6万人。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河南总人口的数量变化。

图5 不同政策下老年人数预测值 图5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对老年人口数量的影响较小、增加20%医疗投入将提高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而减小20%医疗投入将减小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增加20%医疗投入,202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增至1013万人;减小20%医疗投入,201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增至977.02万人。由此可见,医疗投入影响老年人的数量变化。

图6 不同政策下老年系数预测值图6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增加20%医疗投入,减小20%医疗投入对老年系数的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012年开始实施相关政策,放宽计划生育的情况下,2020年老年系数将达到8.95%;减小20%医疗投入的情况下,2020年老龄化系数将达到9.26%。两种政策的实施将减小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增加20%医疗投入的情况下,2020年老年系数将达到9.57%,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加快。

5 结论

通过SD模型仿真分析可以看出,老年系数增加一方面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医疗投入的影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将在短时期内减缓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增大医疗投入将加快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减少医疗投入将减小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应从计划生育和医疗投入两个方面着手对河南人口老龄化问题该制定相应措施,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现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邬沧萍,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2]杜鹏.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比较[Z].人口与发展,2009,(2):7580.

[3]李扬,刘慧.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Z].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1):131137.

[4]包玉香.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J].人口与经济,2012,(1):39.

第5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农民工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能转的动、转得出、有事干、干得好、有钱挣,就必须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近几年来,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榆县分校在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了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的优势,拓宽了我们的办学渠道,增强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学校自身发展的提高,并探索出来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好路子。

1 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劳动者就业率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劳动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是通过技能、技术的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最终,农民由一产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转到城镇。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与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式”培养,把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把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和“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的办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和技术培训,努力和企业架起劳务输送、培训的桥梁。几年来,尤其是在餐厅服务员、加工等专业培训中,实行“订单式”培训,按照企业需要的专业,进行培训,培训出来的技术人才,输送到餐饮服务行业和水产品加工厂就业,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率。

2 发挥优势,拓展职能,提高学校开展培训能力

近几年业,我们强化了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涉农民问题不仅涉及市场、经济,还涉及政策制度,培训教师要扎实提高所任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动向、时政热点、国家地方重要文件、市场信息。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儿,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夯实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提高教学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多用“乡村话”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技巧,提高培训质量。

3 结合实际,方式灵活,提高学校职业培训效果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训要根据农民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类别。参与培训学员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应注重针对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目的,并将培训作为推广发展生态农业的窗口。对于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的学员,要做好前期课程宣传与介绍,使学员在参加实际培训前,了解相应课程,明确学习的目的,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培训开始后,学员才产生不适合自己之感。培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采取不同方式、内容进行。农民培训,对象不同、需求各异,应当结合农村干部、农民的实际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首先,可以按农民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多数农民适宜短期培训,而对于种养专业户、致富带头人,就有必要组织长期培训。其次,是课堂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安排教师或聘请行业专家上大课,可根据农民的实际组织专场讲授或直接进入农户开展现场教学。培训还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咨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通过图片、视频把真实情况展现给学员,增强培训的直观性。板书与讲解同步,便于学员记笔记。通过远程技术,可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予以展示。也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讲解。

4 注重质量,培育特色,创立学校培训项目品牌

几年来,学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内抓办学质量,外树学校形象,努力创造职业技能项目品牌。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实践:一抓培训基地特色。主攻1~2个优势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尤其是在社会上需要量大的家政和保安专业下功夫,形成特色基地,这样在吸引劳动者参加培训利于单位招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抓劳务输出优质服务。在信息提供、人员招收、就业培训方面,开展跟踪服务,做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以质量育人,以特色引入,以诚信留人。

5 建立就业网络体系,搞好输出转移能力

第6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劳动力流动;农村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16-03

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是在中国传统的重伦理人情轻物质利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呈现出一种差序的格局。所谓的差序格局即为: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是相同的[1]。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传统的中国农村就是以家庭,或者是扩大了的家庭(家族)家乡为基础,从事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家族的关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虽然有时候这种血缘关系非常的疏远。同乡关系则是一种地缘关系,由于居住于同一个地方,具有相同相近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而结成的关系。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地缘关系,都是呈现出差序格局,即由近及远,由亲而疏。

而西方社会则呈现出一种“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这是一种以个人为社会之基本单位的结构模式。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义务关系,突出规则和制度,特别是正式的成文的规则和制度。自16世纪起,西方国家通过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制度,包括以市场和价格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以权利义务、民主自由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几个世纪的发展,使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发展的比较成熟。

中西方社会结构格局的相同点在于每种社会结构都是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都是适应当时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发展的结果。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所以发展成注重权利义务,规则契约和制度的团体社会格局模式。中国却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发展成为重伦理人情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无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社会格局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各自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当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地区,种种迹象表明着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结构模式正在建立。由于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存在久远,它的解构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当然,这个推动力已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将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3]。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不仅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不变,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基本不变。农村的社会结构发展呈现出一种被“锁定”状态,这是乡土中国最显著的社会结构格局特征。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来打破这种状态,推动农村的社会结构改进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要素在农村劳动力流出后将会重新流转。现阶段农民离开土地后,在保留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将土地有偿或无偿归还或暂时归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经济组织发包,进行规模化经营。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中国土地制度现状讲,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应该引导土地朝这个方向流转。也可以暂时由他人代管,按各自的贡献分配土地收入。无论何种方式,都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当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后,土地的劳动投入减少,势必会以资本和技术替代之,这有利于土地的单位劳动报酬率提高。不仅提高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也提高了劳动力的单位报酬率。有利于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此外,能够留在农村,从事土地的规模承包经营的农民,必是富有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经营模式。他们的生产经营,有力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出人员带回的工资或者是汇款。其中的一部分资金必然会投入到农业中去,或者是农村中的第三产业,这在整体上必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学者对有外出打工的样本户调查访问发现,外出劳动者每年人均带回6 476.92元,这部分现今大多用于改善生活的开支和农业投资上[4]。二是,由于外出,使得农村的劳动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势必以资本和技术来替代,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本化科技化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留守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治理结构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农村治理结构模式是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的村民自治。然而,实际上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却是乡镇政府任命的。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农民开始对乡村政治抱有越来越高的热情。随着参与率的提高,他们开始要求农村治理的话语权,选举自己满意的代表。根据周大鸣在江西所做的田野调查表明:外出务工者影响着农村的政治结构。外出务工对乡村政治的影响,主要通过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多倾向于接受能致富会赚钱的村长和书记,如果他们没有外出的经历,没有致富的经验,就很难赢得村民的信赖[5]。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一大批富有现代经济意识的农村精英脱颖而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影响、带动农村的发展。

(四)劳动力流动对农民的非农化和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只有很少的部分回流到农村,根据学者的研究,回流的比例并不大,如在江苏省北部,回流数量占迁移总数的1/4[6]。白南生通过对农业大省安徽和四川两省的调查发现回流人数占外出和曾经外出劳动力的28.5%[7]。绝大部分务工者留在或者暂时留在城市,使得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中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到农村后,他们更愿意从事非农的产业。这都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中以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后,农村的社会阶层就处在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深度发展,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将更加剧烈。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向团体格局社会格局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乡土中国的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的社会关系转向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职业的关系――业缘的关系。业缘关系的确立不再依靠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依靠的是正式的规则和制度。通过规范的经济规则、契约和制度来实现个人与经济社会联系。在经济社会中,正式的有效的规则和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传统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存在却囿于狭小的血缘和地缘之间。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要求有充分的信息。但是,信息的获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传统农村信息的获得仅靠熟人,基本上没有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这也造成了信息供需双方的不对称。市场的交易出现极大的不信用,造成信息成本的二次附加。信息的不完备使得契约的签订存在欺诈的陷阱,农村的信用状况总体水平不高。但是,毕竟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向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转变,从血缘、地缘开始向以利益为核心的业缘关系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社会的基本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和平等的社会制度建立的过程。

相比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优化具有更多的困难。在尊奉人际关系的农村社会,正式的社会规格和制度难以真正的实行下去。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出城乡“固化”状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开始从生产组织制度方面打破这种状态。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措施,因为农村依旧是农村,农村的封闭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真正使农村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他们在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去寻找工作。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因职业联系而存在的业缘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他们通过政府的职业宣传、用工厂家的招工广告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寻找工作,不再依靠熟人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多的是为农村带来观念和发展的思想。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现代化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市场、职业观念开始影响农村。

中国的农村在保持差序社会结构格局的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使这种传统的乡土社会格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迁。纵观整个农村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更像一种混合的结构模式。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基于职业的联系关系要比血缘关系强得多。当中西部的农民流转到东部沿海地区时候,中西部的农村社会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展望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有效地缓解了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也从根本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得的收入高于农村务农的收入,所以外出务工对农民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农村并没有和农民同步发展,农民是富裕了,农村依旧相对贫困。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当剩余劳动力流出殆尽的时候,农村社会又能凭借什么因素发展?

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恐怕要从制度上找其破解方法。农民基于经济利益外出务工,完全符合经济学上经济人的假设。对于农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对于农村来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也基本上属于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相对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农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是值得思考的。农村的真正发展,需要有一个对农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的存在。

农村的制度变迁,是有阶段性的,也是具体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当农民流出达到一定规模时候,应适时调整农村土地关系,恢复其作为生产要素本来功能,把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让土地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报酬。第二,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业的工场化经营和农业经营者、农业工人的存在。第三,继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村劳动力得以流动的关键是积极培植和发育农村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能够顺畅流动[8]。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为农村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

规范的、完善的组织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就是一个制度的扬弃过程。原有的、不规范的、不符合时展的制度应被废除,规范的,完善的社会制度逐步地被建立健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逐步瓦解,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逐步的确立。总之,通过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富裕、文明、现代的新农村。当前,中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尚处在转轨阶段,即由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社会阶层处在分化组合之中。这是社会转型期无法回避的现象。良好的规则制度是促进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舒尔茨.转变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张永丽,等.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0,(1).

[5]於培.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G]//周大鸣.外出务工与输出地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蔡,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Rural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 Research Based On Labor Force Flowing Angle of View

SHI Bing-b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第7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论文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个极其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它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就在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了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技能,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严重障碍。 

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农业部门在整个国名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它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有效的转移并获取稳定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在城乡两栖流动的农民工大约13-15亿人,正处在代际交替的过程中,然而,不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农民工都存在学历层次低、业务素质较差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如何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使两代农民工能够进的来,留得住,使他们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人力资本投资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1.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西方,目前,理论界对人利资本理论内涵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经济年会上做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首次较全面的向大家阐述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舒尔茨认为,生产活动中的资本实际上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他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在文中他提出了人力资本形成包括五个方面:医疗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他还认为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要比物质资本的收益率高。 

1.2劳动力转移理论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首创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结构中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理论模式。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城市工商业两个部门,并且以两部门之间的劳动力的转移为核心建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型,也称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现代城市工商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资本和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传统农业部门由于技术停滞、缺乏资本凝聚了大量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的剩余劳动力。由于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极大的工资收入差异,使得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流向工业部门。当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完毕时,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工农业两部门工资将由市场来决定,劳动力就会根据市场情况在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这时二元经济消失,工农业都得到均衡发展,达到经济结构一元化。 

2.教育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 

教育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形式,也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自从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研究人员就人力资本或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理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的大小。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的大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能合理有效的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更容易获得就业转移的机会。申靖(2008)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弱,他们没有搜集信息的意识和条件,也无法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他们自身对信息的弱敏感性成为了他们转移就业不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蔡访(2001)研究指出,农村首次外出的信息获得靠亲缘关系的占427%,靠地缘关系获取的占231%,在进城后找到第一份工作靠老乡跟亲戚的占7504%,而靠城市劳务市场的仅占471%。这种方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转移的可能性。 

第二、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选择能力。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期望进而影响其就业岗位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期望也就高,选择职业的层次也高,反之就低。林绍珍(2007)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工作环境、工作文化氛围、发展前景等。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剩余劳动力则比较看重工资而忽视了工作环境等。程伟(2006)对农民工就业调查研究指出,农民进城务工大多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险等工种。 

第三、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越高,则在外就业的稳定性越强。雷重熹(2005)也指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属于季节工,农闲务工经商,农业转移的劳动力将近60%具有兼具性,属于亦工亦农的转移。他们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能够完全脱离农村在外定居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容易形成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 

3.改善农村教育投资的政策 

首先要提高农村教育投资总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加大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力度。要发展农村教育,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教育投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教育事业的成败和兴衰,政府作为农村教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在用于教育的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进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次要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认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培训同市场接轨。要紧紧抓住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要抓住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了解输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变化,以及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二是要坚持为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服务,满足所有农民工的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如文化知识、社会常识、专业技能)。 

 

参考文献: 

[1] 王红玲,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4)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M],人民出版社,2008. 

[3] 张曼,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宝,中国集体经济 

第8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农业推广教育;市场竞争力;特点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力也日趋严峻,大力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对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也会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却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短期内这个矛盾是无法更改的,需要长久的进行农业推广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攻略战。农业需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加大农职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改变现阶段多存在的一些问题。

1要认识农业推广教育

1.1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以农民为主,是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提高农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状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普及性,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它包含成年农民,农村干部及妇女、青少年,又因对象的普及性高,所以文化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农业推广教育的工作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

农业推广教育的接受者,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单单的为获取知识,而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上,所以农业推广教育必须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的农村结构,并做到理论于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是单单的传授知识,而要进行实验、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服务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转变受教者的思想及行为,从而使得受教者更容易接受教育。农业推广教育并不是一次的教育,因为知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急剧缩短,一项新技术随着实践的推移势必又会落后,而受教者需要的是不断的更新知识,以使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之中。

遵循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农民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技术,了解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熟练掌握技术,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及市场竞争力,才能改善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农业推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农职教育环节薄弱

尤其是农业教育,农民的技术知识水平较低,农业推广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者,这样的潜意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及农业推广教育的不理解所长生的误解,这样的观念在许多地方领导者甚至整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直都被作为普通教育生源辅助,在近年来的经费投入中明显可以看出,农职教育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农村受教者的比例于发达国家相比就比较低,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社会的需求。

2.2农村劳动者的年龄比例不均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土地却比发达国家少很多,收益又低,这样就使得很多高学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就趋于老龄化。老龄化的严重也就阻碍了农业推广教育的实施。

2.3受教者的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我国的农业劳动者思想意识落后,收入普遍低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考验,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经济,缺乏创新,害怕风险。

3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推广教育的基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做法就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事态看,调节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3.1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竞争的优势在市场上的体现。竞争的优势包括许多方面,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特色,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复合市场需求等等,但是有了竞争优势也不一定就具有了市场竞争力,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下,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不高,综合效益低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现象尤为突显,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工作,调整市场结构、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发展下的需要。

3.2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加强宣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者了解什么是市场竞争,只有知道了市场竞争,才能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才能了解市场行情,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

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当地情况,多种方式对受教者进行农业推广教育,树立模范带头标兵,针对受教者的年龄化、性别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消除受教者的消极心态,争取使教育工作无盲区。

紧抓青少年的培养工作,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大力拓展农业推广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培养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更新模式才能适应不同的受教群体,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教者,才能使农业推广工作做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

想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务必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农业推广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体系做保证,还要有一批有素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干部队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基本思想,从大局出发,团结、齐心、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第9篇:劳动教育事例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企业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中外合资、外资企业的介入,导致企业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虽然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岗位。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颇为严峻。许多企业招聘更加严格,许多高校毕业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涌入市场,就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等各种手段提高了就业率,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城镇就业为例,全国城镇就业状况较好,超额完成就业计划,如图1。但因各种原因部分职业人员流动率较大,其中,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没有下降的趋势。

在待就业者人数增加的同时,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岗位。按供需人数而言,需求差距理应较小。但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求职者自身能力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吻合等原因,出现就业、招聘两难的局面: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人才。

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个人方面:从高校毕业生来看(1)自我定位不清晰,求职目标不够明确。(2)专业知识匮乏,缺乏工作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也不足,难以胜任岗位要求。(3)心理素质低,承压和受挫能力较弱。(4)不了解经济、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多数人致力于进入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不愿进私营企业或其他小企业,不愿响应国家号召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以及艰苦边远的贫困地区就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他们文化知识匮乏,无技能、无学历,单纯的依靠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从下岗再就业者来看他们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弱,学习能力和精力不足,缺乏技能,不易接受新知识和文化。

高校方面:(1)专业课程设置和使用教材老化。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更新教材,多数教材偏理论且老化。(2)老师教学内容僵硬,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实脱轨,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指导,不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轻视职业生涯规划。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毕业指导单纯的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方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策略。(4)与社会和企业脱轨。多数学校与校外合作较少,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变化调整培养方案。由麦可思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

社会和政府方面:(1)指导力度不足。经济和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较大,但指导性和政策落实性不足。2)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业法律保障不健全,危害求职者合法权益,导致失业率增加。

二、企业需求现状及特点

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可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也不相同。相关信息表明: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5.6%,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0.9%,比之前的需求减少0.1%,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5%。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9.3%,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3.2%、33.1%和9.1%;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1%。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容纳的求职人数最多。

对若干大城市的调查数据可知:(1)63.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和女性的需求比重分别为34.6%、29.2%。(2)87.5%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所要求。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和25–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6.3%、36.8%。(3)约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21.3%、36.6%、17%和8.9%。[2]

在求职中,应聘者是一个身具多种素质的综合体,有些能力是可以被看到的,有些能力是不易察觉的。Maclelland教授在人员招聘方面提出的素质冰山图表明:行为、知识和技能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可以合衡量;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应聘者潜在的素质,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

央视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过调查,结果显示:(1)雇主最重视面试者的素质主要有: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淡吐表达、个性特征、形象气质(重视程度由高到低)。(2)在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的能力主要有: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创新精神(关注程度由高到低)。[3]

台湾青辅会对毕业生就业力进行调查,所归纳核心就业能力主要有:良好工作态度、稳定度及抗压性、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意愿及可塑性、表达沟通能力、发掘及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与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外语能力。[4]

综上可知,企业招聘需求的一般特征可以归纳为:(1)基础能力(Basis)。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迅速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执行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等。(2)专业能力(Specialization)。主要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工作经验,特殊的工作技能等。(3)创新能力(Innovation)。主要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善于利用发散性思维,冲破沉浮观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他方面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心理素质,职业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语能力,职业规划,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其中,企业特别重视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强的人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缩短培训期和磨合期,尽快创造工作效益。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就业对策分析

只有求职者拥有竞争优势或符合企业要求的就业能力,才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对于就业能力,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此解读不一。综合而言是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是求职者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抓住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并能胜任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分析企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个人、高校、企业和社会四方面着手,提出如下对策。

(一)全方位提升自身就业力

应届毕业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后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和动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职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提高专业水平和其他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外语能力,以便增加竞争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面。(3)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前了解熟悉工作环境和本专业的工作内容。(4)关注时政和职场动态。关注经济动态、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调整求职心态。关注求职节目,听取职场达人意见,从应聘过程中学习应试技巧。全面培养创新意识,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注意:(1)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2)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多元化就业,在农村从事畜牧业或自主创业。下岗再就业者应当回炉学习,并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提升自我。

(二)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就业力

高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学分制改革和课程设置。放宽对学制的限制,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可自愿选择性学习。[5]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2)提高对老师招聘和授课的要求。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引入或参考国外的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2002年推广试用的就业能力记分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专注和执着的态度等。(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就要求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初步的职业规划,逐步修改完善。毕业时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择业,讲解经济政策形势和应试技巧等。(4)注重专业实习。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和其他高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5)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或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职业规划,谈论求职准备,工作心得等。

(三)校企联合,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企业应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企业可以到高校招聘,送职工到高校学习理论知识,与学校签订协议委托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以送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请企业负责人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传达职业箴言、就职前准备要求及职业精神等。双方互通招聘及就业信息,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四)国家和社会应当加强监督指引

辅助建立校企之间的联系并强化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合作法制化、公正化。实施政策激励制度,为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提供一些资金补助;对于支援边疆和偏远、贫穷村镇的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奖励和优惠补助;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或其他人群给予政策优惠和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监督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应征入伍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热和金融危机等背景下,求职者若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综合利用各方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力;企业若要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学校联合、与社会接轨。政府和社会也应从各方辅助,致力于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努力打造满足企业招聘需求的优秀人才,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等的就难困难局面。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lO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204.

[2]中国就业网.http:///.

[3]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4]台湾青辅会.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