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土木工程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砌体 ;结构;地震;设计;未来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砌体的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秦砖汉瓦和万里长城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象征。砌体结构的材料有极强地方性,且取材容易、加工简单,砌筑工艺也易掌握,经过长时间改进与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制作方式、砌筑方法。据统计,在全国墙体材料中,以砌体为承重或非承重(填充、围护)材料大约占到85%左右,因而,砌体材料在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主要墙体材料。
一、砌体介绍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虽框架,剪力墙及其他结构迅猛发展,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环境等现实情况,多层砌体房屋仍是多数城镇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但这类房屋建筑,因为由脆性材料粘土砖及砂浆砌筑成,若未合理抗震设计,其抗震性能一般是较差的。
(一)土木工程历史
中国土木工程历史
上古时期,中国古人类在野处穴居,为避免野兽侵袭,有巢氏(中国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教古人离开天然岩洞并构木为巢,居树上。古代土木工程多用土、石、木材料筑造,建造技术、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如长城、赵州桥和都江堰等都是具代表性的我国古代土木工程杰作。
世界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在欧洲,约8000年前就已开始用晒干的砖;凿琢自然石采用,大约5000~6000年前;谈到建筑中采用的砖,亦有3000年历史。世界古代伟大的建筑,以公认七大奇迹最引人注目,它们也都建于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且均是石材建造,大都用于宗教、军事、航海。而且都建于当时经济科技极发达地区,这说明土木工程的发展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密不可分。
(二)土木工程现状
随着在19世纪中叶钢材、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及20世纪20年代的后期预应力混凝土制造成功,造摩天大楼、大跨度建筑及跨海峡1000m以上大桥成为可能。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中国台北101大厦,总高度508m。在近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使大跨度房屋在世界各地亦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二、震害分析
(一)震害调查 历次的震害表明,多层混合结构的房屋最易受地震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一千余栋多层砌体的房屋中,倒塌率70%~90%;1991年新疆柯坪地震,1993年云南普洱地震,多层砌体房屋破坏率达75%。其中,未设防老旧建筑比纵横墙的承重房屋破坏更急严重,平面形状不规则建筑物震害比简单体型建筑严重,节点构造的不合理,纵横墙拉结的不充分,以及整体刚度差,这些都是为地震破坏之隐患。
(二)影响震害主要因素 地震造成房屋破坏,影响因数是多方面的。由于砌体结构布置形式,结构反应及动力特性的不同,抗震性能也各不同,且还与地震烈度、地基条件、建筑体型、房屋的质量、刚度、空间整体性、构造措施及施工质量等有关。
(三)结构在地震中的主要特点
地震是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周围传播,通过岩土及地基,使建筑物基础、上部结构产生不规则往复振动和激烈变形。结构在地震时的相应运动称地震反应,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在结构内部发生大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当它们超过材料构件的各项极限值,结构就将有各种程度的破坏,如混凝土裂缝、钢筋屈服、显著的残余变形、局部的破损、碎块或构件坠落、整体结构倾斜、甚至还会倒塌等等。
(四)震害的防治对策 对于近震中的地区,可能会遭受较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的房屋,要适当加强在房屋的上部安全度。而对于弹性方案的房屋,可尽可能使各墙段有相近安全度,在纵横两向和各墙段间实现“等强”设计。
(五)设计建议 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一般只是考虑水平方向,所以,在现有程序的分析时,房屋的上部结构其抗震验算易满足,这使工程设计人员对调整降低上部结构砌体强度等级和砂浆强度等级时节约投资。
三、土木工程的未来
地球上可居住、生活及耕种的土地有限,反过来,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因此,人类为争取生存,土木工程未来至少应朝五个方向发展:向高空延伸、向地下发展、向海洋拓宽、向沙漠进军、向太空迈进等。
四、结语
砌体结构不仅是一种量大和面广的结构形式,也是一种抗震性能差的结构形式。但我们不可能彻底地淘汰、摒弃它。只有面对现实,并要孜孜不倦地深入研究,提高其抗震性能。不断赋予砌体新内容、新理念,使砌体有更好的抗震性和安全性,这也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H50011).
[2]楼永林.滑移减振多层砖房的研究与试建.第二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论集・杭州.
[3]周炳章. 砌体结构抗震的新发展[J] . 建筑结构学报.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
【关键词】纤维增强塑料筋;土木工程;应用;研究
前言: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们针对建筑材料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针对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改善,并引进了新的材料。在钢筋混凝土方面,较大的强度是传统钢筋混凝土的重要优势,然而它却同时存在着一些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例如使用面积过大造成空间设计的困难和极易腐蚀等现象。伴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研制出纤维增强塑料筋来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一、纤维增强塑料筋
纤维增强塑料筋作为一种复合型材料是由增强和基体材料组成的,高性能纤维是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合成树脂是基体材料的组成成分,有机和无机纤维是高性能纤维的重要部分,而在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当中分别由多种纤维来组成。在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复合材料是使用最广泛材料,例如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1]。
二、纤维增强塑料筋在桥梁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当中,桥梁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桥梁建设当中,载重的能力较弱,桥梁以单行线为主,石料是桥梁建设的主要材料,古代的桥梁还可以建立台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的建设逐渐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增强了桥梁的载重能力,同时桥梁的跨度也不断增加,桥梁的基础建设需要钢筋混凝土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钢筋混凝土由于体积和重量过于庞大使得其无法满足桥梁建设和设计的跨度不断提高的现状,此时就急需一种新的建筑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并且完善钢筋混凝土易受腐蚀的现状。纤维增强塑料筋在此时被研制出并应用到了桥梁的建设当中,以其小密度、大强度和耐腐蚀的优势极好的取代了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它既能够满足桥梁的建设需要,还很好的解决了桥梁自重过大的问题。在水中和土壤当中使用纤维增强塑料筋能够有效降低腐蚀,增强桥梁的寿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新型的纤维塑料筋要具备更好的应用优势,它的质量更轻,强度更大,使得劳动成本、布筋劳动强度和施工荷载都得到了很好的降低。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应用纤维增强塑料筋建设的桥梁例子很多,例如,美国的DEL351桥,它作为美国第一座使用新型纤维塑料筋的桥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功的桥梁建设例子表明,在今后的桥梁建设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运用纤维增强塑料筋来替代钢筋混凝土,能够有效降低腐蚀率[2]。
三、纤维增强塑料筋在岩土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技术类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岩石和土的知识与技术都要由岩土工程来进行解决,由此就可以看出土木工程当中岩土工程的重要地位。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容易造成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产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钢筋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腐蚀而造成的,同时,不同的岩体还存在着不同的腐蚀性,会造成钢锚锚固工程的失效[3]。伴随着土木工程研究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纤维塑料增强筋被应用到了岩土工程当中,它自身较高的耐腐蚀性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了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近年来,国外的岩石工程中对于纤维塑料增强筋的使用非常热衷,以此来代替金属锚杆,有效的降低了刚锚杆被极差的地质条件所腐蚀的问题。
四、纤维增强塑料筋在预防灾害过程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型土木工程逐渐出现并开始施工,自然灾害是破坏工程的最主要因素,要加强对灾害的预防,才能够促进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例如,预防滑坡的产生和道路护坡的固定等,现阶段在进行自然灾害预防的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预应力锚固支护技术,这种技术同样存在着易被腐蚀的威胁[4]。在纤维塑料技术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的今天,在预防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应大量采用纤维所料增强筋技术,来减少钢筋锈蚀的危害。有效使用纤维所料增强筋技术,以使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更加便利,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减少工程成本,还能够对工程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例如,三峡水电站的成功蓄水后,在经过长久的浸泡和腐蚀过后很容易发生山体或边坡滑移,这种灾害的威胁将是巨大的,因此,有效采用预应力FRP筋来减少被腐蚀的威胁是十分必要的。
结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发展迅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纤维增强塑料被有效提出和应用,有效的减少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易被腐蚀的缺点,促进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解决了桥梁建筑过程中的建筑难题,纤维增强塑料筋以其质量轻和高强度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土木工程的需求,我国应增强对纤维增强塑料筋的研究和运用,不断促进我国土木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作诚. 碳纤维筋增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力学性能分析[D].河海大学,2005.
[2]刘喜. 全螺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空心锚杆的应用及力学性能实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8.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时期里,混凝土技术地位不可替代。混凝土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体现除了和材料本身相关之外,也与施工过程有关。因此,掌握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的高质量。
一、土木工程的概况
关于土木工程的定义,存在很多种解释,但是其根本内容是不变的,土木工程就是公路、桥梁等等建造各种工程的总称。它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工程方面的体现,即土木工程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它包含很多的方面,比如说各种工程的要运用的建筑材料分析,各种设备的运用,还包括施工前地形地质的勘察等等方面.不单单是工程的设计与测绘,土木工程是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及门类都很复杂的学科。
土木工程是一个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不但与国家的发展有关,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没有人们办公的高楼大厦,没有跨过长江黄河的桥梁,人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的不便。另外,正是因为土木工程,人民的生活才会有保障,农民可以利用灌溉设施进行农田管理,城市的下水道也可以排出城市人民的废弃物,不难看出土木工程是人们生活的必要保障。
土木工程还可以是一门艺术。不少处于艺术巅峰的建筑都是依赖土木工程的技术支持。像鸟巢、水立方等等都是土木工程的建筑成果,成就了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结晶。总而言之,关于土木工程,它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依赖。土木工程在我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色,最显著地表现就是建筑特色的转变。所以,利用土木工程的这些特点,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混凝土的搅拌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拌制混凝土的相关材料,混凝土施工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要对其进行反复地核算。众所周知,不论是哪一项建筑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有些混凝土拌制人员缺少相关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有些没有正确理解混凝土拌制的科学性,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加水过多。如果在拌制混凝时加水过量,势必就会有多余的水分,那么在混凝土硬化之后,这些多余的水封就会形成水泡。水泡一旦蒸发,那么混凝土中就会形成大量气孔,这对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要掌握合理的知识技能,科学控制加入混凝土中的水量,并对拌制时间进行准确的掌控。这样才能确保搅拌出来的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运输时间过长,那就容易出现离析或者初凝现象,因此,为了缩短运输时间,我们要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路程。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要在浇筑现场附近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地点,这样更有利于混凝土运输。特别是那些应用滑模施工的无缝浇筑,对于混凝土的运输速度也有更高的要求,在浇筑期间,混凝土的供应绝对不允许中断。在运输方法上,同样也有相关要求。我们一般讲混凝土的运输种类分为三种,即平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面运输。在平面运输中,主要运用砼运输车和自卸汽车;在垂直运输中,也有很多种方法,比如井架运输#混凝土泵运输#快速提升架运输、塔式起重机运输等;而在楼面运输中,其主要运输方式则是双轮手推车。
四、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要仔细检查相应模板,包括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等等,都要一一进行确认,同时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尤其是雨雪天气,要防止进行露天浇筑。对于竖向浇筑的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将一些水泥砂浆填筑在底部,在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均匀而连续,防止离析现象的出现。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如果超过三米,这时必须要使用溜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各个结构部件认真地#随时地进行检查,防止移动变形,这样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完整性,我们要尽量压缩中间的停歇间隙。从混凝土的浇筑标准来说,其停歇时间应当少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会造成中间停歇时间过长,比如设备原因或者是施工人员的技术原因等等,从而致使其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必须留设相应的施工缝,对于其留设位置,则要以相关技术和设计要求为依据。在浇筑施工缝时,对新旧混凝土的结合也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性相对较弱,其所能承受的剪力也要小很多,因此所留设的施工缝的位置不仅要易于施工而且其所承受的剪力也应相对较小。在浇筑之后,充分的振捣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使得混凝土填充满整个模板,同时还要确保振捣的质量,以便全部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以使得混凝土更加密实,更加均匀。
五、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浇筑之后一步必不可少的工序。由于水和水泥发生了水化反应,混凝土才会硬化和凝结。在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为使更好更快地发生水化反应,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手段,创建一种适合水化反应产生的环境,这就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想使得水化反应完成得快速而又充分,加快其硬化凝结速度,那么我们有必要对一些恶劣的环境(比如干燥、过度风吹、暴晒等)做好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成型混凝土异常缩或是裂缝破坏的发生。所以,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为确保其表面湿润,要做好及时的洒水等养护工作,才能避免由于表面过干而生成裂缝。对于表面养护工作,有一些几点具体要求:1)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应达到28天;2)对于低塑性混凝土要在完成浇筑之后立刻做好喷雾养护工作,然后再作相应的洒水养护,对于塑性混凝土而言,其洒水养护工作也应在完成浇筑后的六至十八个小时内进行;3)混凝土的养护中间不能中断,应当具有连续性,所被养护的建筑,在养护期间内其表面始终要是湿润的。
结语
综上,在如今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领域,可以说,它是确保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就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而言,它也具有很丰富的内涵,这其中包括了很多相关的施工技术,比如搅拌、运输、养护等等。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技术的严格落实,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发展。要想不断改进和完善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并使得其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要各个相关主体共同努力。笔者相信以后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必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参考文献:
[1]肖明辉.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基础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
[2]范飞.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1.
[3]谢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
20xx年最热门专业有哪些_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前十强20xx年热门专业有哪些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一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行业会持续走强,十分有前途。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专业性很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这个行业也会是个经久不衰的行业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这个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看看美国如今法学低位,那就是中国未来法学地位了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这个行业一直都很火,必进是国民生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工资嘛,也都一直不温不火。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曾近中国第一支柱产业,现在只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土建类现目前正走下坡路,必须要迎来产业改革才会有新的发展前程,如果你还在选专业,那么最好慎重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专业性很强,也是比较有钱程的一个行业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这个行业我觉得会走强,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
学、中药理论。
医学一直都是比较强势的行业
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十强
1、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特点:分数高 学制长 要求严
就业情况:
从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约为75000~80000人,本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在75%至80%之间。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即使有一部分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做医生,我们也应该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城市的大医院根本不缺人,是农村缺、基层缺,而且问题很严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感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xx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比上年增加46万人,但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却减少了2.6万人。
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相当低。不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问题。
2、专业名称:计算机类
专业特点:就业岗位多 高端人才俏
就业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新增网民4299万人。而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也由20xx年的90.1%提升至95.1%,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然是带动网民增长的首要因素。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在75%至80%之间。那么,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呢?如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就业薪金亦不菲;还有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3、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特点:技术含量高 真不是“搬砖专业”
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参观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讲并非难事。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10万人以上,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
4、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特点:高层次人才是“香饽饽
就业情况:
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会计行业入行容易,注重经验,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会越老越吃香。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从数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毕业生规模较大,总体就业情况尚可。
5、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专业特点:企业的“心脏”
就业情况:
就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0000-85000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80%。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毕业后如果能够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会在求职中为自己增加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是认可或有上岗要求的。从事会计岗位,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事银行证券等领域需要理财规划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证,在房地产从事评估专业的需要工程评估师等资格证。
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学习深造,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会计学、会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
6、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特点: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就业情况:
机械行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行业,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类行业的技术支撑,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等,都需要机械行业来帮助制造基础设备。它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8.5万人-9万人之间,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在80%-85%,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
就业岗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向:1.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设计研发人员;3.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
7、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点:能力重外语就业看地域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5万至9万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至80%。
用人单位要求的外语并不仅限于英语,很多企业都招聘小语种的国贸人才。一项以义乌地区外贸公司和出口生产企业为对象的调查显示,该地区外贸企业对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较大,60%的企业对外业务中需要用到阿拉伯语,40%需要用到西班牙语,其他应用频率较高的语种还包括韩语、日语、俄语等。
排名前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城市位于沿海,拥有上海港、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等众多港口。国际贸易市场繁荣势必拉动人才需求,因此,这些城市可以成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8、专业名称:英语plus
专业特点:英语+专业被动变主动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
英语专业毕业生几乎可以迈进任何行业的门槛,但是“入门”是有附加条件的,仅仅会掌握语言还不够,还要将英语跟某个专业或行业融会贯通,用个公式比喻就是:“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中都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学习方向。如英语与管理、外贸、金融、工程、法律、出版、广告等专业相结合。
9、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特点:“雾里看花”
就业情况:
就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75000-80000人左右,该专业的就业率却只在65%至70%之间,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xx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主要就业职业:公务员,律师,公司法务人员
10、专业名称:中文类
专业特点:开设院校多就业对口难
就业情况:
关键词 建设项目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在建及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涌现,也迫切需要一大批同时具有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则是过多地强调重视理论教学和技术教育,忽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即使开设了管理课程,也是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工程管理知识贫乏。从社会需求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将会有一半以上到施工单位就业,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因此,目前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1 课程简介
在我校,建设项目管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讲授,课时相对较少,共32学时。结合本校三本院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从课程的重要性、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考核形式等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为定位目标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教学改革形式
2.1 教学内容编排
本门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田金信主编的《建设项目管理》,本课程是综合国际工程承包与建设项目管理两门课程而设置,所以在以本教材为主的基础上,又单独印制了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概论》作为对本教材中一些内容的补充,并参考建造师考试类辅导教材和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课下自学的学习习惯。同时,鉴于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工程建设监理基础课程,对其中涉及的三大目标控制(质量、进度、投资),站在监理的角度进行过讲授,而且学生对项目管理的一些理论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对本课程的不同章节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2.2 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该课程内容的兴趣,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2.1 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同时包括较多的文字性理论讲述,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实际案例,在进行授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穿插一些相关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介绍相对应的理论知识,让整个过程不会显得繁杂枯燥、无律可循,大大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第一章建设项目管理概论内容时,为了介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兴起过程,引入古代一些比较成功的工程,如众所周知的“丁渭工程”来说明对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通过介绍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事例和有趣的小故事介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源;以此使学生从根源上明白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而在讲授合同管理和三大目标管理内容时,同样穿插鲁布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说明实际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和目标管理过程,使学生通过一个工程了解整个的建设过程及项目管理内容。
2.2.2 注重学生参与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主动参与,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断涌现,要想仅靠学校学到的知识从而一劳永逸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对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管理类课程靠自学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由于课内学时的限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学,而对于自学效果的考查,则通过课堂演讲或者撰写大作业的方式,避免学生应付。
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考查,可以参考程项目管理沙盘课程的教学方法。即站在施工单位的视角对工程施工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直至工程竣工为止的全过程管理,期间学生将围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业务操作、资源合理利用等核心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活动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由专门的软件程序完成。因为课时原因,无法保证完全像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中的要求一样,但对其教学形式可以参考。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之前工程建设监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所以选取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管理组织、招投标过程几大内容作为主题,给定一个拟建的小型项目——我系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五个人左右,模拟一个项目团队,学生在其中要担任不同角色,每个团队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制作PPT或者其他形式,利用课上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自己对该部分内容在拟建小项目中的应用及理解进行演讲。通过该形式,一方面,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营造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模拟,真正把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完成规定的模拟后,所有成员必须对本小组的实施过程做出一个完整的总结,争取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认识。
2.2.3 穿插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及考试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是目前社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培养方法上,要强调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学生本身也希望通过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以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筹码,为了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本课程利用课上时间将所讲课程尽量多和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联系,比如造价员,建造师、造价师等,并穿插一部分考试习题作为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和以后可能面临的各类执业考试联系,为以后可能面临的考试打下一个好的理论基础。如,我校土木专业有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拿到了造价员、材料员、甚至有的同学还通过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就业时这部分学生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
2.3 考核方式
考试具有激励、反馈、导向、评价和鉴定功能。传统的考试方式重知识、重记忆、轻思维、轻创造。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种知识,需要的资料随时可以查阅到,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思维不断涌现,大量记忆现有的资料并不见得对将来工作有多大帮助。考试应该反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得到高分数。因此,在本课程的考核环节,采取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大作业、演讲和平时考勤,考试可采用开卷方式,考题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增加创新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改革中,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实行523模式,即“理论教学(50%)+出勤、自学(20%)+演讲或论文(30%)”。如果学生单靠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很难过关的,而需要平时用心学习,学会运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
3 结语
现代工程实践和研究表明,在未来社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土木专业学生,确保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改革,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积极地参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建筑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毕业生,进一步提升本校土木专业在建筑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9.
[2] 曹永红.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6.
[3] 张兆梁.应用型本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5).
[4] 袁敬,代彬.“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5):40,64.
[5] 谭家兵.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性课程同工作接轨的教学方法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33-3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土力学
有限元法在我国普及的初期,许多工程师对数值分析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曾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不少有识的技术领导还是给予热情的支持。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组织三峡深水围堰第一轮多单位协作分析计算时,长江水利委员会司兆乐总工曾提出计算分析结果能达到“精确定性、粗略定量”的目标。到今天,虽然不能说这一目标已完全实现,但对相当一部分岩土工程来说,做到这一点已没有困难。当然,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要工程师们的经验,但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值分析技术必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须依赖的工具。
同样,在岩土力学研究中,计算也已成为和实验一样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数值模拟甚致可以代替实验。而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相互配合,已经成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一个重大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21世纪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看法,基于作者专业知识的局限,重点探讨土力学问题的数值分析问题。
自古以来,人类就广泛地利用土作为建筑地基和材料。古代许多伟大建筑物,如我国长城、大运河、宫殿庙宇、桥梁等,国外的比萨斜塔、金字塔等的修建都需要有丰富的土的知识和在土层上修建建筑物的经验。由于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阶段经过了很长时间,直到18世纪中叶,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理论提高阶段。产业革命以后,大量建筑物工程的兴建,促使人们对土进行了专题研究。把已积累的经验进行一些理论归纳和解释。如1773年,法国科学家库伦(C.A.Coulomb)发表了土压力理论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1856年,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研究了砂土的透水性,创立了达西渗透公式;1857年英国学者朗肯(W.Jm.Rankine)建立了另一种土压力理论与库伦理论相辅相承;1885年,法国科学家布辛内斯克(J.Boussinesq)提出了半无限弹性体中的应力分布计算公式。至今仍都是地基中应力计算的主要方法等等。
形成独立学科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起,不少学者发表了许多理论和系统的著作。1920年法国普兰特发表了地基滑动面的数学公式,1916年瑞典彼得森提出了计算边坡稳定性的圆弧滑动法。而最具代表意义的是1925年美国太沙基(K.Terzaghi)首次发表了《土力学》一书。这本著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若干重要的土力学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至此,土力学开始真正地形成独立学科。从那时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土力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原有理论与试验充实与完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土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第四阶段。此时,最突出的工作是用新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代替过去的理想弹塑性体。随着应力应变模型建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 1957年,D.C.Drucker提出了土力学与加工硬化塑性理论,对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学者纷纷进行研究,并召开多次学术会议,提出了各种应力应变模型。如在工程中常用的邓肯-张模型、英国剑桥模型等。我国在这个阶段也进行了很多工作,如清华大学黄文熙模型、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沈珠江模型和河海大学殷宗泽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对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规律提出数学描述,并用土的实际情况相验证。
虽然在50年代已有人对塑性理论应用于土力学的可能性进行过探索,但只有到 1963 年, 罗斯科(Roscoe)发表了著名的剑桥模型,才提出第一个可以全面考虑土的压硬性和剪胀性的数学模型, 因而可以看作现代土力学的开端。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现代土力学已越过重要的阶段而渐趋 成熟,并正在下列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①非线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应用;②损伤力学模型的引入与结构性模型的初步研究;③非饱和土固结理论的研究;④砂土液化理 论的研究;⑤剪切带理论及渐进破损问题的研究;⑥土的细观力学研究等。
将土质学和土力学结合在一起的教材,有20世纪50年代巴布可夫的《土学及土力学》与60年代俞调梅的《土质学及土力学》。在这些土力学教材中,特别强调了应当重视对土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土工试验,并将黏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内容列入教材,从而形成了土力学与土的工程性质紧密结合的教材体系。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研究与土的工程问题有关的学科,它既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一部分。土是一种自然地质的历史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变形体材料,它既服从连续介质力学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殊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和特殊的强度、变形规律,因此,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了不同于一般固体力学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必须具备工程地质学、材料力学等预备知识。而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理论与分析计算方法又是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以及从事土木工程技术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是一门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技术基础课。
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高层建筑、高速公路、机场、铁路、桥梁、隧道等,都与它们赖以存在的土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体能否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取决于工程结构是否遭受超过允许的沉降和差异变形等,这就要涉及土中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土的抗剪强度以及地基极限承载力等土力学基本理论。
现代土力学可以归结为一个模型、三个理论和四个分支。一个模型即本构模型,特别是指结构性模型。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本构模型都是从重塑土的变形特点出发的,并把颗粒之间的滑移看作塑性变形的根源,而包括砂土在内的天然土类都具有内部结构,变形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构的破坏和改变。因此发展新一代的结构性模型是现代土力学的核心问题。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实用性很强的土力学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固结理论是从地基沉降计算的需要出发而建立起来的,在指导地基设计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便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说明。
参考文献:
1、桥梁的组成:桥梁主要由桥跨结构、支座、桥墩、桥台和基础等组成,桥跨结构也称上部结构,是跨越结构;支座的作用是支承上部结构,并传递荷载于桥梁墩台上,保证桥跨结构具有预计的位移功能;桥墩和桥台是支承桥跨的结构,桥台又是桥梁与路堤衔接的结构物,其两侧一般做成填土或填石锥体并在表面加以铺砌,用来保证桥台与路堤很好衔接,并保证桥头路堤的稳定;基础是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通常将桥墩、桥台及基础称为下部结构。此外,桥梁还有一些附属设施,包括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伸缩缝及灯光照明等。附属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桥梁的服务功能。
2、桥梁的分类:无论是从外观、使用功能、服务对象还是从结构受力特点等来看,桥梁的种类都是非常多的,为了便于区分,一般将桥梁划分为若干类型。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水运桥(渡槽)和管线桥等。按桥梁长度和跨径的不同,又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结合梁桥指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共同受力的一种梁桥。按跨越障碍的性质,通常分为跨河桥、跨线桥(立交桥)和高架桥。高架桥一般指跨越,深沟峡谷以替代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有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桥。按桥梁是否固定,又分为固定桥、活动桥(又称开启桥或开合桥)和浮桥。
浮桥随水位升降,多为临时性桥梁。当河道两岸不容许修建较高的路堤,而桥下通航又需要保持必要的净空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建造活动桥。活动桥开启方式可以是平转、立转或升降。活动桥水陆交通互相干扰,养护又困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本课程只介绍固定式桥梁。根据桥梁的受力情况,一般又分为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和组合桥。
3.国内外桥梁建设成就与展望。国内外桥梁建设成就:人们为克服自然界江、河、湖泊等出行障碍物而修建的桥梁是人类创造的最杰出建筑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实用结构物,同时也常常成为人们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已修建了大量的桥梁。早在罗马时代,欧洲的石拱桥艺术已在世界桥梁史上谱写过光辉的篇章。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大幅增长,推动 了 工 业 的 发 展 ,19,促进了桥 梁 建 筑 技 术 方 面 空 前 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桥梁建设获得了廉价、耐久且刚度和承载力均很大的建筑材 料,从 而 推 动 桥 梁 发 展 产 生 又一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技术的 迅速发展,使得桥梁设计工程师能进行复杂结构计算,桥梁工程的发展又获得了再次的飞跃。我国是文明古国在桥梁建设史上也写下了不少光辉灿烂的篇章。古代桥梁不但数量惊人,而且类型也丰富多彩,几乎包含了所有近代桥梁建筑中的最主要形式。据史料记载,在三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木 梁 桥 和 浮 桥,稍后有了石梁 桥。世界公认悬索 桥最早出 现在中国,公元前3世纪四川已有竹索桥,公元前2世纪陕西已有铁链桥,而欧洲迟至16世纪才开始建造铁链吊桥。举世文明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由石匠李春于公元591~599年所建造,它净跨37.02m,桥面净宽9m,拱矢高7.23m,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石拱桥,象这样的敞肩石拱桥,欧洲到19世纪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建于1053~1059年的福建泉州万安桥是世界上现有的最长、工程最艰巨的梁桥,原桥全长834m,1996年修缮后长731.29m,共47孔,每孔用7根跨度11.8m的石梁组成,宽约4.9m。该桥在基础工程上首创筏形基础,采用蛎(蚝)种在潮水涨前的抛石基底和石砌墩身上,使胶结成整体。公元1170~1192年建成的广东潮州湘子桥(又称广济桥),全长517.95m,东西浅滩部分各建一段石桥,中间深水部分以浮桥衔接。浮桥可开可合,是世界上活动桥的先导,然而,封建制度在我国的长期统治,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19世纪以后,我国在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至解放前,公路桥梁绝大多数为木桥,1934~1937年由茅以升先生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是解放前由我国技术人员完成的唯一一座大桥工程。该桥为双层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正桥16孔,全长1400m。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的大力投入,使得我国的桥梁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在世界桥梁建设异军突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在大跨径桥梁方面,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尤其是在现代建筑中几乎离不开的材料:混凝土
【关键词】仿古屋面;青瓦;施工工艺
仿古青瓦屋面系指在完成屋面保温及防水等施工工序后于屋面的最上层采用混合砂浆加入麻刀等粘结材料将筒瓦、板瓦、龙头滴水瓦及矛头搭接并粘结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模仿古代建筑的样式和风格。本文从仿古屋面青瓦的施工工艺以及流程进行阐述。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首先要完善细部节点设计,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高程度的熟悉,提出屋面配瓦方案。收集整理施工放样及数据,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图纸熟悉及施工放样等工作。对于正脊、细部阴沟、檐口、翼角等进行细部节点设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进行解决,进行足尺放样后,记录相关数据及时测量。
1.2 材料准备
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瓦的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好,由专人进行采选。根据设计要求,按瓦的型号、尺寸、颜色、表面、棱角进行选瓦。选瓦前先按标准瓦的尺寸做成一个木框模具,控制瓦的宽度和长度尺寸。选好的瓦分类堆放。
1.3 施工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是手提锯、水准仪等。所具备的工具有棉纱、线绳、灰桶、电缆线、铝合金靠尺、样板尺、墨斗、钢卷尺等,对这些施工器具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使用并配备相关备用器具,以防不测。
1.4 作业条件准备
1.4.1 主体阶段施工要点
(1)目测屋面侧面弧形顺畅,梁标高度要准确;
(2)现浇板施工时,为防止浇筑砼上浮,在施工中应注意梁面负弯矩筋必须牢靠固定,以免影响屋面坡势顺畅;
(3)屋脊高度要有充分保证,不足部分用砼加高(高度应考虑筒瓦、底瓦、屋面坡势顺畅及当沟瓦的高度);
(4)挡泥板浇筑时,必须顺直,高度必须充分保证。
1.4.2 屋面防水层及粘背层的施工要点
对屋面杂物进行彻底清理,修补平整,并打扫干净后。按常规操作要求及规范工序铺贴防水层,不得有气泡及破损点,它的做法与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要保证做到横向平整,囊势顺畅,并以此为原则。表面只须拉毛即可,不必压光,以便增强与粘瓦砂浆的结合力。
2 工艺流程与操作
2.1 基层处理
青瓦应镶在湿润的干净的基层上,根据不同的基层要求做不同的处理.
2.1.1 砖基层:在砖砌体表面先用水湿透后,使用1:3水泥砂浆打底, 采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
2.1.2 混凝土基层:应先在混凝土表在内乱凿毛处理,然后用水冲洗湿润。对低洼处处理是用刷刷一道素水泥浆,水泥砂浆打底木抹子搓平, 隔天浇水养护,达到基层平整要求。
2.1.3 木基层:先在木基层上钉铁钉,挂钢丝网,然后铺10~15mm 厚的 1: 3 的水泥砂浆层,用木抹子找平,隔天浇水养护。
2.2 设置青瓦弧型标志:按设计要求的筒瓦,板瓦的弧型设计瓦垅台,按垅台弧线设置标筋,用木板做出弧型垅台的胎样工具。
2.3 打底子灰:用 1:0.5:3 水泥混合砂浆按弧型垅台的胎样铺底子灰,并用木抹子随手划毛。如弧度超出胎样随时修整。
2.4 弹线分格预排:在底子灰达到六七成干后,根据设计要求弹瓦垅分格直线,并根据筒瓦的大小在2m左右长度内做一个标志,用来控制筒瓦的灰缝和竖线条的齐直。弹线分格后进行瓦的预排,找好瓦片与瓦片上下搭接的宽度,可在檐板的两端拉通线,按间距1m做标志来控制瓦片横向的平齐。
2.5 洗瓦:在镶贴瓦前一天,应将瓦片事先做放在清水中浸泡2-3小时用抹布将瓦片洗净,然后取出阴干。
2.6 镶贴青瓦:
2.6.1 镶贴青瓦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白灰膏:麻刀=1:2:3:0.02。
2.6.2 铺瓦顺序:由檐口满面瓦->满面筒->光瓦->光筒向上铺贴->正线盾瓦->吻头->正脊->斜脊接正脊->收口或翘角嘴->瓦缝或脊缝搭色浆->全面清洁瓦面。
2.7 勾缝清理:
勾缝顺序是先勾横缝后勾竖缝,横缝缝宽为5mm,缝深凹进瓦面2~3mm。随勾缝随用碎布或棉纱将瓦的表面擦洗干净。
3 施工要求:
1、3.1 平脊安装,要求平直,斜脊要按图纸抛物线要求施工,弯度曲线要顺畅。
3.2 瓦片座垫水泥要饱满,不能砌筑后松脱。
3.3 光筒砌筑要满浆,一个接一个要垂直,施工要用长木方条压平压直,瓦面曲线要顺畅。
3.4 满面瓦安装要飘出檐口50-60mm,安装满面瓦时要在檐口垫高瓦嘴,保持瓦当滴水花板外垂直,略向外偏。檐口瓦要求出檐尺寸一致,瓦头高度相同,檐头整齐平直。
3.5 瓦片铺贴要求搭接三分之二,要求平直,不能有疏密不一的现象。
3.6 所有陶瓷瓦件,无论用任何方法,都须保证牢固地固定在屋面,而不允许出现任何脱离与移动的现象。
4 结论
综上所述,仿古建筑作为民族传统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时代民族特色,仿古屋面瓦的施工具有工艺简便的特点,施工进度快,够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而且美化了城市环境。可以使现代建筑展出现了古代建筑的风采,使城市保持和发扬了古典建筑文化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郭福荣 女儿墙仿古屋檐玻璃瓦施工工法 HJ2―007―98
建筑环境的经验理性
查阅中国古代的大量文献,无不都表达着“因天材、就地利”,顺应自然的经验理性内涵,这首先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管子》载:“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1]就表达了经验理性的精神。与城市及建筑营建中“象天法地”的拘泥于形式的伦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互补机制。在城乡聚落和建筑活动中,中国古人表现出重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意识。但古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的理论,概括阐释得一直不够充分,有关环境意识的论述,大量混杂在浩如烟海的风水书中。尽管风水书中夹杂了大量的荒谬的故弄玄虚的迷信活动,但其中颇为丰富的、理性的、基于相地实践经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调整意识,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藏风聚气”的理想模式中,取得负阴抱阳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坐北朝南的方位。若受地形的高低限制,风水师往往会依地势走向,偏转建筑的朝向角度。这个角度基本上就是以子午线的正南轴为基准,在南偏西30度和南偏东30度之间,这恰恰与日照的最佳朝向相吻合,从而取得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地形”的地利的双向协调。再如村庄的出水口以“巽”位为吉位,这是因为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多是自西向东,以东南向为出水口,是符合河流流向规律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民居村落的布局大都反映出风水中依形就势的规划意识,民居聚落的形态既配合山川形势,又强化山川形势,使得建筑景观所散发的人文美与自然美得到完美的结合,相互的统一。[2]在这个过程中很注重实用功能需求,从而使功能与美观得到统一。
建筑选材的经验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在构筑选材上,注重经验积累,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构筑体系,但又不拘泥于木构架的约束,常常是就地取材,根据所选材料的材性采取合宜的营造模式,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体、建筑选材多样、构筑形态多元的特点。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系,之所以能从远古时期长久地延续下来,取材方便、构筑体系的合理是重要的因素。从取材上讲,中国古代的土材和木材资源都很丰富。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原地区,有着很厚的黄土层,这深厚的土层不仅生长出多样的作物,也以其优良的材性从一开始就成了构筑房屋的材料。土材不仅是易于挖掘,而且保温、隔热、防火和隔音性能优良,这些都使得土材成为木构架建筑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纯熟的用土机制。首先来看夯土台基,这一技术出现得很早,夏商时期的“茅茨土阶”表明在当时已广泛使用夯土台基。其二,就夯土高台来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这一方式盛行一时。木构建筑依附于高台组成庞大的组群,形成了远胜于木结构单体的宏伟体量。其三是版筑土墙,这是一种长期使用的木构架建筑墙体,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有时会在土中加入草根、竹片或碎瓦片,用以提高版筑土墙的力学性能。其四,土筑坯墙,就是将土和泥注入模范,拓成砖块形状,晒干后叠砌成墙体的做法。有时,土坯墙不仅起围挡作用,它还可以稳定柱网,提高建筑的整体性,增加建筑刚度。[3]此外,土材还用于地面和屋面。上至屋面,下至台基,土的身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土材在木结构体系中广泛使用,使得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相分离,从而使木材和土材各得其所,这就大大提高了木结构建筑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承重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以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基本形式的木构架互补的机制。中国古代匠人对木材很早就有“横担千,竖担万”的说法,可见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木材力学性能上各向不同性的特点,其中以纵向的抗轴压能力最强,木材的抗弯性能犹弱。抬梁式木构架体系是梁柱支撑体系。梁作为受弯构件,虽可以达到六步架的跨度,但同时也要付出增大梁柱截面积的代价。穿斗式木构架体系则是檩柱支撑体系。穿枋起拉结作用,不受弯,木柱间距缩小,上部荷载不需要经过受弯的梁即传入受纵向力的柱,且由于分配到每根柱上的荷载减小,柱的截面也可缩小。由此可见,穿斗式在力学性能方面比抬梁式更趋合理,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由于柱子过密而不能适应大空间要求。因此,抬梁式建筑在官式建筑和大材较易得的北方地区使用得较多,而穿斗式建筑在民间建筑和大材难觅的南方地区使用得较普遍。[4]从明清以来斗栱的力学作用不断消减而趋于装饰的趋向来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木构架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匠人对木材力学性能运用,走向经验理性。纵观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抬梁式和穿斗式的互补运用,就能充分说明这种体系机制的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从木构架体系后来的木材力学性能的合理化趋向,也无疑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特点。
建筑组群的经验理性
由于木构架体系的局限,中国古代单体建筑体量上不能做得过大。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几个建筑单体围合成院落,再由若干个院落组合、连接而成为建筑组群,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的。[5]这种与西方建筑迥异的离散型建筑布局特点,从其诞生时就显露无遗。而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考验,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这种离散型布局形态一直贯穿始终,经久不衰。这种布局形态是中国古代宗法血缘基础上的农耕文化最合适的组合方式,也符合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需求。除此之外,这种布局形态能够贯穿始终地存在,必然有其使用功能上合理和普遍适应的一面。首先,这种闭合而中间庭院露天的院落,具有气候调节机能,可以明显地改良气候条件,将不良自然因素排除在外。有院墙和屋宇围合的封闭空间,可以有效地阻挡寒风和狂沙的侵袭,而天井和屋檐的结合又可以满足遮阴和采光等要求。其次,与底层独立式建筑布局相比,围合式的庭院布局有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用地效益较高。其三,土木共济的木构架建筑相较于西方的砖石建筑,坚实程度和防护性能较差,而庭院式的布局形态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些由单体建筑组成的院落,由坚固的砖石和厚厚的围墙包裹起来,有时再在围墙上布置角楼,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提高了建筑组群整体的防御性,防护戒备的功能较强。其四,有利于防火安全。木结构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很差,虽然中国有高超的木结构使用经验,也可以构建出很高的木结构楼阁建筑和恢弘的集中式建筑,终因其很差的防火性能逐渐趋于离散型的布局。通过建筑之间的防火山墙,可有效地延缓火势的蔓延。离散型建筑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火灾对建筑的破坏。其五,中国古代建筑不论是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组群,都呈现出一种“通用式”的设计理念。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服装、衣服和人体之间并不会要求完全吻合,而是做得都比较宽大,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灵活性和普遍的适应性。建筑组群的普遍适应性,体现在建筑功能的普遍适用性和地域的普遍适应性。其一,功能的普遍适用性。对于围合着的庭院,既是建筑组群的内部空间,又是建筑单体的外部空间,它可以根据建筑组群的用途呈现出不同的用途。在宫殿、寺观建筑中,庭院可以放大到极广阔的尺度,成为各种礼仪祭祀活动中大流量人群的聚散场所;在民居建筑中,各种家务活动、副业生产、休息闲聊和婚丧嫁娶等各种活动,都可以在庭院中进行;在园林建筑中,院落中的掇山、理水、置石、种植花木,又将院子变成了园主诗意的栖居之地。其二,地域的普遍适应性。同样是庭院式布局,在不同地域会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庭院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北京长期处在封建王朝政治中心,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限制。北京四合院就俨然成了等级礼法的物化形态,展现出分明的等级制度。同时,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尺度,又与当地自然气候和使用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契合。庭院空间宁静、安全又生机盎然,院落严整、端庄而内向性强。晋陕窄院的庭院狭长,厢房间数较多,常做成一层半的阁楼,上面半层不住人,仅用于储藏。晋陕窄院分布于山西晋中、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这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对四合院作出的改良。这些地区夏季炎热,窄院可以使庭院的阴影区域扩大,而较高的阁楼使东西厢的住屋避免了阳光的曝晒。这些地区风沙较大,两厢的靠拢可以使房屋之间相互遮挡,避免风沙的直接侵袭。由于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用地紧张,所以增加院落进深无疑更加经济。[6]东北民居常常是采用“一正四厢”的形态。东北地区冬季严寒,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保暖、日照和御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礼制约束较弱,加之土地辽阔,从而形成了相应的“一正四厢”的形态。[7]东北民居庭院宽大,日照充足。正房中,梢间和次间常设有炕,明间集中有做饭和烧炕合用的大锅,成为厨房兼御寒挡风的过渡空间。为了防寒、保暖,将厚厚的墙体包裹住木构架,墙体有砖墙、土坯墙或砖墙与土坯墙混用。天井院是南方地区院落的主要形式,四周用建筑围合,仅在中间留下犹如井口一样的小院。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这种天井院既可以遮阳避暑,又有效地改善空气流通状况。
建筑单体的经验理性
台基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避免水湿和虫害。高高抬起地面的台基,可以很好地保持其上土木构件的干燥,避免水湿和虫害的侵扰。中国木构架之所以可以长久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赖于夯土技术的发展。土基的夯实有力地阻止了地下水的毛细作用。一方面,给木柱和土墙提供了相对干燥的环境,能有效保证土木结构的工程寿命。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古代早期喜欢席地而坐的中国人可以避开潮湿的地面,有益于人的舒适和健康。二是台基发展到后期,基础用磉墩取代了满堂夯土,台基起到了稳定基础的作用。作为台基的附件,台阶和栏杆都是从实用功能出发来考虑、设计和规定的。比如说台阶的坡度选择就是这一理性推敲的典范。宋代喻皓所著《木经》里说:“阶梯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图1)[8]这样,在保持轿身水平的同时,前后的轿夫都可以保持很舒服的姿势,正好体现了现代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古代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从木材权衡向石材权衡的过渡。“阑干”一词,在古语中意思是横木为阑,纵木为干。这说明阑干是木制的。而由古代壁画和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历史早期的阑干确实是木制的。由于露天木构件在长期的日晒雨淋中极易损毁,后来过渡为石阑干。木材向石材过度的阶段,石阑干是以仿木的形式出现的。较之于清式石阑干,宋式石阑干看上去可以分解成更多的小分件,而小分件之间似乎是榫卯结合的。宋式石阑干的望柱间距大,寻杖细长,万字板很薄,常有镂空雕饰,这些都呈现出一种轻灵、修长、纤薄的特点。这种气质更适合于木结构,而用于石构件上无疑增加了雕刻的难度,构件的耐久性也很难保证。反观清式石阑干,每隔一块栏板设一块望柱,栏板更加整体,已看不到细小的分件;望柱间距缩小,寻杖变得短粗,荷叶净瓶变得肥硕;枋板更加厚实,取消了镂空雕刻,仅有浅而规整的浮雕。这些都呈现出厚重、沉稳、有力的气度。这显然更符合石构件的气质。在宋、清两代须弥座的比较中,同样可以看到从仿木向石权衡完善的变化。须弥座最初用于寺庙佛像的底座,由木头雕刻而成。后来受佛教文化影响,须弥座转而被用于建筑台基,由木材作改为砖作和石作。宋代正处于须弥座的仿木时期,这时的须弥座的层次多而密,雕刻细腻、繁复,这都是对木制须弥座的效仿。这显然既费工,又影响构件的耐久性。清代的须弥座已经在石权衡的完善之下,显得更加合理:层次被大大简化,雕刻趋于肥硕、厚实,体现出沉稳和庄重的品格。这种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由木权衡向石权衡的过渡、演变是如此的漫长。因为在中国述而不作的传统下,在形式背后文脉的延续过程中,建筑结构和构件的每一次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显得是那样的步履维艰,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考验和时代的打磨,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许多败笔的总结之后,才作出艰难调整。建筑上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变化,其实是在匠人们悉心经营和精心推敲之下,出色匠心的运用。如木须弥座上原有的几根易于积水的线脚,在最初移到室外时,室外雨水的积存,在室外冷热骤变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冻胀现象,因此这些线脚很快就会裂开、脱落,石构件中这些细小的线脚,在其他雕饰还完好的时候就已经坏了。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后,总结了线脚的这一弊端,进而改变了石构件的样式,使雕饰更加符合石材的材性。又比如石栏杆中勾阑栏板两侧的“素边”,它是之前木栏杆中许多小分件的概括和整合,它的妥帖、自然正是石质材性和石作形式的契合。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逻辑十分清晰,在彻上露明的殿屋中,无论是从外部造型还是从内部空间,都可以看出这种结构逻辑。木构架的荷载经由椽、檩、枋、梁、柱到基座,层层传递,清晰明了。采取这种结构外露的方式,也是经验理性的体现,本身就是长期的经验总结。木材在封闭、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腐烂、朽坏,而木构架任何部位的损毁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为了尽量延长木构架的使用寿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暴露在流通的空气中,这是匠人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的。柱子是由天然的树干加工而成。树木经过一万年的进化,其形态本身就具有非常合理的力学性能。树木都是圆形截面,通过计算得出,各种正多边形中在保持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圆形截面的刚度最大,而且圆形截面不论受来自哪个方向的弯矩,它的刚度是不变的。将柱子选择为圆形截面,是有多方面优点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树干而使横截面积最大化,增强抗压和抗剪性;可以使柱子取得各向均匀的刚度;方便木料加工,节省人力。尽管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方形截面、八角形截面等多种尝试,但圆形截面的柱子,终因其力学和加工多方面的优越性一直是木柱的主流。木柱常常作“杀梭”处理,使柱子由粗到细形成优美的过渡曲线,使木柱看上去挺拔、秀美、亲和,符合树木下粗上细的生长形态。由此可以看出“杀梭”处理的别具匠心,既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木材,避免砍去过多的树干,造成浪费;同时也使建筑具有了有机的自然形态。木材沿纵向的受拉和受压承载力,远大于它的受弯承载力。木桁架体系恰好将木材的受弯转变成木材承受轴向力,正是发挥了木材的优势,相信有丰富木工经验的古代匠人也一定能意识到这点。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木桁架承重体系呢?而在西方民居建筑中,木桁架屋面的运用十分普遍。这是因为多数西方建筑是砖石承重墙结构,雨水的侵蚀对其影响不大。屋面只需要挂瓦以保护木屋架不被雨水侵蚀,而不需要用它来保护墙面。中国木构架建筑就不同了,屋面需要伸出深远的挑檐来保护墙柱和台基。要想将挑檐深远,桁架体系是达不到的,只能是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承重体系。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面反曲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我们先不论其由来,分析一下这种反曲屋面的实际优点。首先,这一反曲面可以接纳更多的阳光,空气流通更好,同时又可以更有效地遮风避雨。在审美上,消除了大屋顶的压抑、沉闷感。同时,在木梁截面高宽比选取上也十分合理。用现代材料力学理论分析清式大式做法中对于梁截面尺寸,发现它十分接近最合理的高宽比。在一定半径的圆木中加工矩形截面梁,这一高宽比可以带来最大的受弯刚度。
建筑装饰的经验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装饰,却并没有给人以堆砌、牵强之感,其奥秘正在于选择装饰载体的合理性。概括起来,装饰主要是存在于以下几个部位。首先是关节点。就是结构或者构造上的连接点,这些个连接点经过美化处理,成为建筑装饰中的重要内容。比如在大门中,门板上的门钉,中槛上的门簪,都是在原有构件基础上,加以美化的结果。驼峰、角背、雀替在一开始时,都有其明确的力学功能,是构架节点的附加件,其优美的曲线轮廓表达出清晰的力学逻辑,是轮廓线和内在力学影响线的高度契合。其次是自由端,构件的自由端常常不承受任何力。因此,这就给自由端的美化处理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于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有了形式丰富多样的各种“头”。如斗栱中的蚂蚱头、头、麻叶头及各式的昂嘴、昂形。额枋搭角上的霸王拳、三岔头,山墙面的博风头等等,不一而足。建筑在逆光下或者是光线照度较差的情况下,常常呈现给观者的是建筑的外轮廓线。建筑的外轮廓线的形象因此也常常成为观者对于某个建筑或者某一类建筑映像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留存观者心底中最美的图式。中国的匠人们投入很大匠心和精力放到对建筑的外轮廓线的塑造和装饰上。屋顶的鸱尾、垂兽、戗兽、仙人走兽,斗栱中的角科,石栏杆上的各式望柱,这些无不是倾注了匠人们匠心的美的凝结。这使得原本乏味和呆板的轮廓线变得生动、有机和合宜。此外,建筑中的门、窗隔扇、挂落,花罩中的各种棂栅格网,以其透空的图案赋予建筑内外空间的流动和渗透,给建筑以轻灵的美感。还有各种板、扇的表面层,也同样是装饰的重点所在。中国古代匠人对于装饰载体的选择是理性的分析和实践下的结果。“一般来说,构件的装饰是多余装饰的构件的。”[9]重要的传力构件往往不施雕琢,仅施以油漆对木结构加以保护。如果对传力构件加以雕琢,势必会减少构件受力的有效截面,甚至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木构件在受到重复荷载作用下承载力大幅降低。装饰主要施加在对所受承载力要求不高的构件上,比如构件的自由端,这些部位是建筑形体的边缘,对建筑造型影响极大,但又不承受太多的力,自然成为装饰的重点并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度。可见,正是这种对装饰载体理性的选择和对装饰理性的节制,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质朴但不粗俗,精致而不巧,厚重却不沉滞的美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