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改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QQ、微博、微信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而传统媒体明显与这种传播方式不相符合,不能很快地使得信息进行流通,只有与新兴媒体的快速融合,才能加快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速度,进而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与转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交融地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而传播,要以更加真实地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播。各类媒体要切实负责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理念进行客观、详细、负责的解读,使得更多的人能通过媒体来了解到传统文化。其次,利用新型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优势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转化。传统的媒体,大多数借助报刊、书籍等进行文化传播,要先对其内容进行写稿、编辑、修订、印刷等过程,慢而不可听,图像也大多不可视,妨碍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而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的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可以让受众即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传统媒体应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有效发挥媒体的即时性,更快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五、媒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契合;共通性
一方面,在理论的共通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融合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亦存在契合之处。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契合。这种契合让在传人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指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的根本职责在于用所谓的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绝非只是解释世界。基于此,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契合点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探索其在未来发展中,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以及适合社会发展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是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的契合。认为,认得本质在于其在特定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作为人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价值。它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而又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的一些物质表现。在这种区别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和依存社会的能力成了人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中,也提出人对于自然欲求的节制或适可而止的理论,关于“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等原则的阐释,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与的论调一致的。
二是对于“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论述,有孟子论述中的“人性善”论,有荀子提出的“人性恶”论,有孔子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这些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提升,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友爱,讲道义,有礼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表里如一等等。这些也是人社会性的一个表现,这样的道德或者伦理要求的体现也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在理论中,也有笼统的社会规范的概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恰恰是从更为具体、全面的层面上对其做出了很好的补充,这种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教化作用,二者是存在很好的契合点的。
三是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契合。哲学在肯定物质第一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将最终的落脚点直接指向并最终改变现实,在肯定环境和教育改变人的同时,认为首先是人改变了环境和教育,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之相契合的地方,譬如在《论语? 先进》中,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的事情,孔子回答说连人都侍奉不好,怎么去侍奉鬼神呢?《中庸》开篇就有论述,说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它就是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它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对世界本源的探究,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发挥。
四是关于“禁欲主义”观点的契合。相比较主义文化,倡导的绝非用物的东西来满足人内心的贪欲,而是强调一种节制、禁欲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沿袭至今的时代,虽然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商业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是这种物质层面的追求并没有盖过精神层面对人的影响,从“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到“安贫乐道”,这些论道都足以说明。正是这种契合的有力表现,时下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才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
2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现实意义表现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精华的沿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他们的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是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国家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意义所在,才能更加深刻地解读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精神层面的空虚加以补充。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过程。
二是对于发挥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丰盈和调整、对于人更和谐地与世界相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中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的伦理因素提取出来,这对于当今危及社会稳定的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紧紧把握中央关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并与之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恰恰有助于地方政府或个人能够从更多层次去紧跟中央的步伐,对自己的行为作为当否的衡量。
总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是深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让其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伍文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7).
[2]格勒.文化现代化60年[J].社会观察,2011(09).
[3]任培秦,杜涛.浅析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J].理论月刊,2011(08).
[4]徐稳.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1(08).
[5]杨志超,李向晖.论中国化的四大根基[J].理论导刊,2011(02).
[6]刘先春,杨志超.中国化支撑体系的结构性分析[J].理论探讨,2011(01).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画;现状;措施
中国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1
国画作为我国所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绘画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时代的国画创作都具有每个时代的意义,但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创作国画时,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创作出无可替代的艺术佳品。但现存的国画创作中,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富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国画的健康成长。
一、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我国的应试教育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对美术生的招生主要是通过文化课成绩加美术专业的知识考核。美术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大多比较一般,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就选择了美术特长,而大多数的美术考生往往是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学习美术特长,通过专门的有强度的训练使他们掌握了应试所需要的技能,而在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忽略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随之考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大学宽松的氛围也使他们忽略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知识的提升,这样就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没能很好都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二)国画作品重形式轻实质
在国画创作中只重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轻视作品所应表达的实质内容,这也是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最近几年,一些国画画家呼吁在国画创作中要有创新性,而一些人将创新性进行了片面的理解,认为只是形式及创作技法的创新,在国画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技法,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画作品的质量,反而使国画作品越来越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国画作品的西化
现代的教育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渗透着西方教育的思想,无可厚非,西式的教育确实给我国培养了很多精英,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国画创作中,一些画家也是将西方的一些创作思想应用进去,最后导致创作的作品体现不出中国国画所独有的特色,从而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二、加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改变美术生的应试策略
要对美术生的应试教育加以改变,要加强对美术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生不仅要学好美术专业知识也要有比较好的文化成绩才可进入理想的大学。这样就能保证生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美术生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在创作中自觉与不自觉加入个人的涵养,从而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创新与传统相结合
在国画的创作中提倡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完全摒弃原有因素的创新,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含有传统的因素以利于国画作品更好的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但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势,要循序渐进以学习其精髓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创作出具有个人见解的创新作品。在创新过程中始终要秉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东西方的结合
在国画创作过程中不能一问的求新鲜感而将大量的西方的创作思想加入其中,久而久之,国画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会越来越缺失。但也不是说一味的保守,只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不吸取西方优秀的创作思想,应该在深刻理解作品的所表达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宜的加入西方的创作思想,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艺术珍品。
(四)加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艺术创作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在进行某一艺术创作时,可以大量了解与这种艺术创作相关的文化知识。往往在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中就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在创作时可以更多的在与艺术创作相关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但也不仅仅是当下的生活,还要在其历史发展中体会其蕴含的精神。在这里的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国画创作当中的传统知识,还包括与国画艺术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壁画、戏曲、年画等有所内涵的传统文化,其主要目的是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更好地提升创作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国画创作中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就要求在国画创作时不仅仅要考虑艺术表现的一些技法还要更多考虑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也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能够不断地探索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优秀作品,以促进中国国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J].神州,2011,(29).
[2]李薇婷.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J].艺海,2014,(01)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是在一个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全球一体化的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国际间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文化艺术为内涵,它们间不同的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要想在国际间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以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温情,创作出具有高雅格调的室内空间。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不停的发展,演变至今一直影响着中国当代的室内设计。
1、形神兼备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一个“意”字,这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来美好生活及事物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蕴含着人们的理想,通过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来体现,传奇神韵。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来诠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生活观和审美观。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所提出的观点。现今在中国,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国设计师所恪守的设计哲学,追求设计的自然性,模山范水,象天法地,运用人力巧夺天工,再造自然之美,又尽量不露人工斧凿之痕,达到“虽由人作,宛如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此类作品在我国随处可见。
3、崇尚自然
在室内设计中崇尚自然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倡导的一个原则,在室内的装饰装修中引用自然形态则是顺理成章之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渴望在室内环境中营造自然的景物。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当今人们的住宅空间里,其绿化所展现出的优雅,怡人的自然景观,都会给人以重要的影响,是现代的室内设计贴近自然。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时代的向前发展要求当今的室内设计注入新的血液。现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一路向前走来,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中有必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审美理念相融合。
1、传统装饰符号的应用
中国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传统符号繁多,内涵丰富主要是指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有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这些符号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我们将这些装饰符号加以简化,提炼,从新组织后应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营造出现代室内设计的传统风格。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处理的手法有:概括简化,这种手法是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整体或局部的艺术加工,提取出其精华部分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室内设计风格失去了传统装饰符号之形,但没有失去传统之神韵。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功能和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和发展;几何化变形后重构,将传统的装饰纹样进行几何化变形增加其装饰的时代感。例如:古代的回纹、瑞花纹卷云纹等都是先人们在陶器、青铜器的雷纹上简化而来,我们可以借鉴先人们的这种纹样创作思路,将之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变形:对传统的装饰符号按照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局部变形是将传统纹样中的某个局部进行改变,突出其局部特征,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的装饰之中。整体变形是改变其原有装饰符号的外形只保留其整体特征,移植其中的意蕴于现代室内设计的装饰之中。
2、对传统色彩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用色经历几千年的流传至今已经和传统的民情风俗、生活习惯、审美意识、象征会意紧密相连,这是民族的烙印,情感的象征。然而,因为社会形态与生活观念的改变,我们传统的用色习惯也逐步与时尚流行的色彩交相融合,在流行的组合中加入传统色彩能彰显其丰富的审美内涵。这种传统与流行的有机组合,已广泛被当今室内设计所应用。
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吉祥喜庆色“大红”所承载的特殊内涵,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是永远都不能磨灭的。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具有传统装饰色彩的纹样已结合了现代审美形成新的魅力。既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往日的温馨,又能享受到现代的时尚感。
传统的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着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显著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意境。
在当今的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了现代人对传统艺术的不解情结。我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传统,昨日的传统造就了今天的文化,今天则是未来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它丰富了当今室内设计的设计语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形式美,时代精神,居住者的个好等,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方式,努力找到古与今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
[1]莫武刚.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其当代之创新[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12) .
[2]余明,李峰,陶慧.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J]. 陕西建筑, 2007,(09)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教育教学
1老师要改变教育的思维,创新教学方法
典故《眼镜铭》中说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人也证明了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不是一定要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上,比如李时珍通过亲自尝百草,写出了《本草纲目》,徐霞客通过游历山水写出的《徐霞客游记》。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摆脱教材的束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发挥出主动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学习语文的古诗词和历史中的历史事件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老师应该让学生先准备一些材料,通过预习对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后,再进行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老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等方式,将知识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加深记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良好的课堂气氛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让课堂的教学不再空洞,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断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比如小学语文中有《弟子规》、《三字经》等的教学,这些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应用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有很好的效果。如《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通过老师将这句话的意思讲授给学生听后,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并将之付诸于实践,在学习后,有的学生回到家后就会改变以往的态度,父母叫他们的时候,也不再磨蹭,很快的就到父母面前,还学会帮妈妈做家务,比如吃完后收拾碗筷、刷完,帮父母洗脚等,学生的改变也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惊喜,让教学的成果得以展现,让学生的家长很感动。
2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有不同,但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起初是指人文教育,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其体现了对生命的领悟以及个人对道德精神的注重。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有效的教育内容,比如“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操守、“见贤思齐”积极向上的心理以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尊老爱幼的品德等。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的日常教育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到小学的教育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好好学习。
3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而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但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思想观念掺杂其中,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无法分辨其中混杂的错误价值导向。在这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在互联网中吸收错误思维观点,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2.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社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与社会中的不法分子产生接触。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接触人群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伤害;即使在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的情况下,社会不法分子也会有意或无意向大学生传导“负能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一行为也着实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多是以历史知识、政治思想、经济理论为主导,而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甚微。我国对心理教育的理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从而端正行为及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神文明财富。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周围环境以及受到文化影响,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也十分完善。在经过几千年的碰撞与变革后,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其中有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和对道德修养的行为方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国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实现心理健康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灵魂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我国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为此,国家有必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进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传统文化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阶段,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必然冲击了彝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性和规范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个社会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有健全的市场结构,而且要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经济法规,确保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2.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支点。资源配置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转变为现在的市场。其优点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给予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为杠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彝族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必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特别是冲击着数千年来产生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彝族传统文化。
1.经济体制的转型改变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
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不再靠掠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是靠创造财富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市场经济是在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这是一种具有巨大财富创造力的社会制度。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对中国式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起,党的总结了中国农村走过的曲折道路,克服各种阻力,使得到普遍发展,富有生机的新型农村体制使中国80年代初的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初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此后的近30年,我国的GDP总量不断增加,并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的上升了。市场上的商品数不胜数,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3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国富强了,百姓富裕了,银行里的存款翻番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改善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基础的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渗透到彝族民众之中。
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和之后的社会,是两个极其不同的社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都希望自身的生活得到改善,财富得以增加。这种选择,这种希望,也同样是彝族民众的追求。当彝族同胞走出他们原有的天地,他们会发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发明、应用新技术并从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满足,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丰富的,人们身上所释放出的现代化因子,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氛围,都在吸引着彝族民众,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中,学习新的事物,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硕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从某个彝族人、某个彝族地区的某种变化开始的,然后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彝族人以及彝族地区,慢慢地影响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这必然动摇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碰撞着彝族传统文化
随着国际间的商贸往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企业跨国购并之风的兴起,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争夺全球市场。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形成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都作为世界经济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存在。经济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于是,技术、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彝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必然会打破楚雄彝族传统文化机制原有的封闭性。
【关键词】国学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97-01
一、国学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水融的关系①。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脱离目的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土壤。但源语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却一直未引起教学双方的足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处于“失语”的弱势地位。这一现象背离了外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国融入世界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一门了解外部世界的工具,而且还负有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双方的国学文化修养,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而且是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②。同时,这种辩证的语言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姿。
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现实是,目的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单一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用英语表达或阐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从而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止步于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单向输入,而是应当将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在承担起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担负起向世界传播和输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国学文化的教学现状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大学生使用外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也充分意识到了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母语文化即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教学过程中片面单纯地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高校外语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微乎其微,不仅学生使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就连很多教师对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未给予充分重视。很多专业没有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甚至在很多高校连最基本的大学语文课程也给取消了。中国文化处于“失声”的弱势地位③。
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现实是,学习者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和氛围中,必须首先要熟悉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培养用外语表达自己母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强化自己的跨文化学习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刘润清曾经说过:“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④”
三、国学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的施教者和组织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外语教学承担着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应当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所使用的英语应当体现中国的文化,而不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大学外语教学绝不能成为只偏重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而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平台。王宗炎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⑤”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认为,将国学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对比和文化多样性体现在外语教学中。
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改变目的语文化单项输入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具体层面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在教材设计中体现对外文化交流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大学外语教材应当适当强化中国文化元素,改变目的语文化一家独大的强势地位。例如,可以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将其与中国文化作一对比,或者将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篇章编入教材,或者在课后作业中布置有关英译中国文化的作业,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读本,以强化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和交流。
3)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经典导读、中西方文化对比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中国国学文化素养。
高校外语教师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提升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引导者。因此,提升教师本身的国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和交流等方式,多渠道拓宽高校外语教师的国学文化学习途径。
5)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外语表达能力纳入测试环节。
在测试环节强化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核,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国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翻译、写作等形式,将对中国文化元素外语表达和认知能力的考查融入其中。
6)通过第二课堂和选修课等方式,为学生拓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外语教师可以和汉语言文化等专业的教师开展多渠道合作,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英译读本,或推荐相关题材的电影等方式,多渠道拓宽学生跨文化学习途径。
总之,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强学生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等多方面强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 [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3]许朝阳 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的构想 [J] 河北学刊 2009
[4]刘润清 论大学外语教学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
[5]王宗炎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学;现代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57-03
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洗礼后,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也渐渐淹没在飞机大炮、高楼大厦之间,甚至被冠以僵化、保守、封建余孽、重玄学轻科学等罪名,总之是不符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重新思考,并大声疾呼传统文化的重生。于是有人开始办私塾、穿汉服,以微薄的力量唤起传统文化的重生。甚至有人喊出“西方文化已死,21世纪就是儒学复兴的世纪”的口号。作为设计人,笔者看到西方的设计理念、西方的美学原则正一步一步影响并代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原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学校后拿出来的都是现代主义、简约风格……让外国人也叹息“上海只不过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1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
中国传统文化即指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儒家、诸子、阳明心学等。自从西方人用火药炸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加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深广的影响,导致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更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新华网曾报道,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另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调查中,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25%的人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不抱乐观态度。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学生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严责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意境。
仔细想来其实丢失了很多,不仅仅是丢失了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等民风民俗,更多的是忘记了忠、孝、仁、义、信、礼、智、勇这些传统的思想道德。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人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目前,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到传统文化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客观的、冷静的思考,于是传统文化的重现和复苏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私塾的出现最直截了当地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面前,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一种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切实的爱好,打造一些可以承担继绝兴亡之责的毛坯,期冀他们成为栋梁。他们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道德准则,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侠之气 、匹夫之责。人们无权去评价它的优劣,但至少可以让家长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给传统的琴棋书画一个正确的定位。
学术界更是早已掀起对传统文化的大讨论。钱钟书老先生让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及中国古人的智慧,中西文化是应该平起平坐的;钱穆主张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本国历史应有所知,否则“只算是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有知识的国民”,对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要存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一民族失去历史,如一人之失去记忆;一民族没有哲学,如一人之丢失灵魂;一民族忘却先祖,如一人之背却血统。各种形式的讨论、探讨正在沸沸扬扬地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越来越多的人给传统文化做了新的诠释。
传统文化的复苏,正在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国文化的乳汁喂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小心地把这些好东西择出来,精心地研究、总结,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3 传统设计思想现状
作为设计人,笔者更多地关注传统设计思想的现状。在传统文化大量遗失的情况下,传统设计思想也没能幸免,从近些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特色已经荡然无存,即使出现些许带有传统设计符号的建筑形式,也只是拙劣的模仿,完全没有体现出古典建筑的气质、内涵。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以北京为例,这个古老的城市正在慢慢失去记忆,亲切的胡同没了、热闹的四合院没了,连老北京的小吃也变了味。2008年奥运会让北京沸腾,可是胜利的狂热过后,北京是什么样子?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水立方……一座座现代建筑落户中国,有人说是为了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鲜的设计元素,可当你抬头看看身边,哪个不是新鲜的或曾经新鲜的设计元素?而所谓的陈旧的落后的设计元素还有吗?正当国外反思疯狂建设的后果时,中国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而且乐此不疲呢?任何城市都是在建筑的实验中发展的,北京当然不能只拘泥于四合院,还需要给后代留下一些新的好的东西,但是不能让北京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所谓的大师们带来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价值与理念强加给中国,这也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珍贵、最本质的东西,局外人不管贴上什么标签,也不可能对异族的文化有切身的感受,更不能深入这种文化的精髓。任何表面上的做法只能造成水土不服,因为任何建筑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如果说大师们的实验是一种文化的殖民,那么听之任之就是一种自觉的殖民主义,其结果是逐渐用外来的观点观赏建筑,用外来的思维方式思考建筑。北京与过去相比是有了不同,不同就是满身是瑞士的影子、德国的影子,而惟独没有北京的影子,所以为北京的记忆担忧,也为现在的建筑风气担忧。不反对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在中国创造,但是反对国外的殖民文化;不反对向国外的大师虚心学习,但是反对自觉的殖民主义。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要清醒地知道形式可以改变,但唯一不可改变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是内在的无形的精神产物。
与狂热的城市建设相对比,民间艺术更显冷清,如剪纸、皮影、戏曲、民族服饰等民间的民族特色似乎成了外国人眼中的珍宝、中国人眼中的砂土。中国的民间艺术大师多半生在农村,至今处于温饱的边缘,大量的艺术作品得不到保护。即使少量的作品被地方文化站收购,其价格也与其真实价值极不相符。艺术价值无法实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随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而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严峻的现实向人们提出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
在此对比一下日本的做法。在日本,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保护传统文化是官民并举的,大家都在自觉地保护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传统对日本人来说有两重作用:一是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没有失去自己的家园,从而产生自信和面对未来不失前驱的勇气;二是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放松紧张的神经,每天有个好心情对任何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4 对设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其中设计史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所以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现在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观上的冲击,设计已经背负起设计生活方式、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精神的重任,所以就要更加慎重地对待设计学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存在道德危机、生态危机、社会诚信缺失,传统美德被破坏,现实在呼唤一种规范和一种理念,呼唤民族的文化重建和再生,呼唤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超越。设计界也有同样的呼声。作为理论性的学科,往往对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笔者认为更应该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怎样的角度看待传统,以怎样的态度继承传统,以怎样的方式发扬传统,等等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设计教育是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教学系统的完全的现代教学体系,在我国几乎是全盘照抄。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检验,年轻的一代设计师懂得了现代主义,懂得了构成,但没能打上中国的印记。所以,在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尤为重要。
1)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教学。如传统刺绣、剪纸、蜡染、手工木雕、泥塑等,这些是最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途径。各地区也可结合当地特色加入地方特色手工艺。如在呼伦贝尔地区,作为北方三少民族及蒙古族的聚居地,当地特色手工艺很多而且特色鲜明,所以将蒙古族传统皮画制作工艺加入装饰画的教学中。另外还有桦树皮工艺、刺绣、剪纸等课程。
2)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传统工艺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但这不是目的,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并没有采用聘请民间艺人教学的方式,而是组织教师学习传统工艺,然后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加入教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解读传统工艺背后的内涵。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设计应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3)传统文化的设计应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就是要完成设计应用,所以在教学中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应用的设计项目。学生的设计课题中经常会有当地的设计项目加入,这样直接将所学转换成现代设计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国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成效。现代设计界已经有很多中国设计师的席位,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只有把好东西择出来,精心研究,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91-93.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3):43-46.
[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
[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5]苏叔阳.别让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一体化[EB/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