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

第1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第2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第3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商务英语

1、中华传统文化的涵义

关于传统和文化,《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给予了解释: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文化财富和物质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天、地、人相对话的历时性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有形的历史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理应发扬光大。

2、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

传统文化是渗透在血脉中、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渠道:

(1)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操作简便的PC机,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了解异彩纷呈的各地文化。世界各地的媒体,能更直观地让人了解各地以政治、军事、体育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

(2)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通常是通过诸如孔子学院等的教学实践来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越来越多的国外院校开始开设汉语课及以中国法律、传统民俗为主的相关文化课程。此外,国内外交流学生、留学生的日益增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道路。

(3)诸如贸易博览会、经贸洽谈会、世博会,甚至于奥运会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4)人员接触的感知、渗透更能潜移默化地向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当前,国际间的交流日趋紧密,人们的足迹可以遍布整个地球村。而起到国际交流作用直接与外国人接触的主要是从事外交、外贸、涉外旅游、石油、技术等人士。从事涉外工作或与外国人直接接触的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育水平对文化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大多数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都曾接受过商务英语教育。追本溯源,商务英语教育_与基础英语教育承载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3、构建商务英语的内部环境

(1)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理论的重要基石。

(2)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第4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融入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任。因此,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更应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学生提供方向上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现阶段,不良的网络信息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让他们模糊是非、混淆黑白,忽视质疑的重要性,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个体的发展相结合,限制了自身的成长成才。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比如,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辅导员在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在确定工作范围与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情况,创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方式,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简而言之,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发挥其功能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使学生意识到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持续性、长远化的发展。

二、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的时代,也是人才培育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任。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重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将自由、创新与活跃等作为成长路上的推动力,但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却缺乏感知力与认知力。而且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对有限,对其理解仅停留在表层,很难进行深层次感知与体会,这就使得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等无从入手。针对上述问题,很多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入新理念,努力跟上时代潮流,以网络直播、短视频、公众号等诸多形式积极贴近学生,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高地。但是,部分辅导员缺乏对热点话题的整合与把控能力,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面对个性化突出、思维活跃的“00后”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自然德育效果也不够理想。除此之外,受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或者不能提供对应的媒体舆论阵地,使大学生在舆情探讨的过程中无法把握整体方向,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不仅会加大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难度,而且会间接削弱思政教育的效果,难以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方式

1.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专业能力、德育素养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阻碍他们的发展。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还要借助实践活动做好价值引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稳步进入社会。高校辅导员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感受到沟通能力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而逐步适应社会。高校辅导员要组织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实地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会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观。这些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高校可依托相关专业,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国学专题教育、国学实践体验、国学精神传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还可组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心中扎根。

2.利用思政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

高校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在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从源头上深入、透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能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具全面性和持续性。高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并将课堂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优化教学方案,使教学方式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监督作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基于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创新思政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度,以达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除了重视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比如,教师可开展讲座等,通过讲座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形成勤俭节约、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使其思想和行为受到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一些建议。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拓宽育人渠道,提高思政育人水平,努力将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郑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9(01).

[2]徐锋.中国传统武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

[3]王晓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9(04).

[4]黄岩,朱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第5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目前,正处于初中阶段成长时期的学生,其自身文化底蕴、知识体系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还并不深刻。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应担任着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重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培育学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博大的民族情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概述

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良美德的重要载体,其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大纲拟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关键性因素。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中国文字”,是体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表述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诗、词、曲、赋、散文”等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精神文明理念与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经典文化内容,可使其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了解到我国历史文明的意义与伟大,从而形成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另外,初中语文教材中创作的《孙权劝学》《木兰诗》《陈太丘与友期行》等课文,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文明,也就是“礼仪”,这一精神文明的存在,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是传统文化内容渗透最有价值意义的一种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解析

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我国独特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弘扬历史发展遗留的重要思想、文化精神与艺术宝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与国家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渗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思想等方面共同发展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其是明辨是非能力也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品质,帮助其形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相比,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身心投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起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形成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等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一)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目前,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入较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编目,如七年级的《论语》《木兰诗》《游山西村》;八年级的《核舟记》《孟子》;九年级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屈原》等,这些文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篇目,里面的名言名句都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仅可通过精心筛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字、句、词、篇和所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探究,便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到良好的传统文教育熏陶作用。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以丰富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详细解读、注释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深入研究文章内所撰写的主角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掌握文言语言朴素简练的写作特点等。这样一来,不仅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还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可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篇章、国学经典,进行自由诵读、咀嚼体悟,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与消化,以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实现传统文化外化于身、内化于行,铸造人格的支柱,在无形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其次,还应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结合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喜好,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课外读物等,要求其必须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为学生拟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参与一次读书交流会,利用假期时间,将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在上课时期进行朗读等,并为表现优异者先进典型奖、实物奖等,以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其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开展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专题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文交流会、观看优秀历史人物事迹影视作品讨论会、组织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

(三)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型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挖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在此过程中,事先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知识,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去探究、去体验、去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精神文化内涵,以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而并非仅停留在片面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开展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型学习活动,让各大学习小组分别调查研究端午节的地方习俗与活动形式、各地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赋、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等。并进行收集、整理,在上课时发表演讲,讲述自己对端午节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大意了解,讲述有关于端午节的趣事等,以便增进对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第6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满族文化;建设;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实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提出科学、实际、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建议,对做好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民族研究和现实民族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对辽宁省满族自治县的实际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探讨,梳理总结,实事求是呈现现阶段辽宁满族传统文化的资源和保护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辽宁省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咨政建议。

1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资源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

1.1 满族历史遗址、文化古迹价值珍贵

辽宁是满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遗留大量的遗迹文物是历史的必然。满族古建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都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和古老民居等。满族建筑是我国特别是辽宁独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观赏价值。

1.2 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数量众多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文档案、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满文图书数量巨大,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还有省内各市县档案馆和图书馆及一些大学图书馆都藏有数量不等的满族档案和图书,具有重要的保存与开发价值;辽宁省博物馆和各市县博物馆都有一定数量的满族文物、碑刻、书画作品;一些民间收藏者手里也有数量不等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

1.3 民俗风情浓郁厚重、民间艺术多种多样

辽宁满族民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以汉族为主的周边各民族的习俗,并将之融入到本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间艺术特色。满族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无不体现着满族民众的智慧与创造力,住口袋房、吃火锅、吃粘食、穿旗袍、绣枕头顶、说书、扭秧歌、滑冰、娶亲仪式、插佛陀等习俗,民歌、鼓曲说唱和民间乐舞等艺术表演形式和古法酿酒、鸩蔚让褡骞ひ粘晌辽宁民间风情和艺术的典型代表。

1.4 抢救整理满族文化资源成果很大、满族艺术不断创新

辽宁省近年来在挖掘整理满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新上成果比较突出。我省有关文化部门先后出版了《满族文化通论》、《满族文化史》、《满族通史》、《满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资料本)等研究论著,还整理出版《满州源流考》、《尼山萨满传》、《清代八旗驻防志丛书》、《熙朝雅颂集》、《内阁满文老档》等一批满族历史文献,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省内新宾、岫岩、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满族民间故事集和满族民间歌谣集。在歌舞创作方面,继八十年代享誉国内外的大型满族舞剧《珍珠湖》、《珍珠湖畔》、《白鹿额娘》,锦州市创作的京剧《酒魂》等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

2 辽宁民族地区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1 从中央、省到各市县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不断出台

各级政府积极根据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实施意见》;各市、自治县不断出台各种满族文化保护政策;积极制定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方案,包括确立目标任务、保护方针,制定实施原则、实施步骤,明确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建立组织机构等。有了政策的指导,才能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2.2 组织保障,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干部认真

辽宁省相关单位,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纷纷设立满族文化保护机构,建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成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办公室,各单位设处、科、室,加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在组织保障,机构健全的有利条件下,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工作,把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民族工作者注重满族历史文化和理论学习,加强满族文化工作实地调研,多次深入满族自治县最基层,坚决杜绝走形式的调研,回来必须撰写调研报告,对满族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找问题、出点子。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抓紧、抓实,要成果,要实效。

2.3 满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财政资金不断增加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发展满族文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为了发展本省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把满族文化抓起来,依靠满族文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经济发展了再带动文化繁荣,满族自治地区综合水平就会上得快,近年来,辽宁省在满族文艺、体育、教育、语言文字等方面采取新的措施,增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随着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依托具有“朝阳”气质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经济不断受到重视,呈现很好的发展前景,我省不断重视民族地区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满族文化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东北其他两兄弟省吉林、黑龙江好几年,近几年,终于在满族文化保护发展方面确立了专项资金投入。

2.4 相关部门履职尽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满族文化保护传承

近年来,为了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省市县相关文化工作部门立足满族文化工作实际,着眼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合作,友好沟通,共同推动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健康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民族文化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满族文化学会、满族企业家协会、满族联谊会等各类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工作,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许多满族同胞都会自发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节日气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吸引了众多的满族群众积极参与。

3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认识不够,发展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人们对满族历史文化不了解,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干部群众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被忽视,未能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

3.2 满族历史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大量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一些不可复制的固态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抢救,濒临消失灭绝的境地。清朝时期建的满族古老民居、露天存放的碑刻、缺乏保护措施的民间许多实物文化遗产都会逐渐破坏直至消失。许多满族非遗项目及满族传统技能、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

3.3 满族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各级财政自身投入乏力,民间融资能力又十分有限,资金不足是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

3.4 具有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能力的人才不足

首先是满族文化研究队伍不强,而且辽宁省内高水准的满族文化专业研究人才不多;市、县内更是缺乏满族历史文化专业人才,民族干部专业素质不高。

3.5 满族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产业链

近年来满族文化产业与以往相比投资比较大,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跟不上文化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链和鲜明的文化特点,更没有精典作品。缺乏资源整合开发利用。

4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4.1 树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总体目标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统文化意识,基本实现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网络化。使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4.2 确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针

对满族传统文化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满族传统文化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4.3 坚持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

4.4 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障

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有法律作为保障,要把临时性的政策保护逐步导入法制保护的轨道。具体到我省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要在充分贯彻执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具有稳定性和法律保障性。同时还要将民族地区法制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法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第7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一、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危机原因分析

(一)目标群体-农民文化的主流人员逐步缺失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使得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青年农民逐渐变成了农村民俗文化的主要传递者,他们大多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去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民俗文化主要观众的流失,农村文化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二)形式和内容问题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先进于农耕时代形成的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文化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观众的要求,这样现代观众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是青年观众表现的非常明显。传统文化在表现手段上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的需要;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也很难和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保持一致。

(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矛盾,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管理机制依旧对现今的农村文化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先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相关管理机制要求,各乡镇文化站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案。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把经济文化发展看得越来越重要,规模空前,导致文化的社会价值在面对经济的巨大光环时变得毫无光彩,“文化专员不专干”成了一种流行,他们转变思想,到乡镇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岗位去工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政府降低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许多文化事业单位不得不面临被“砍掉”的危险,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寸步难行。

二、保护对策

(一)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新农村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这就要我们把建设立足点定在独特文化的创新上面来,把乡村民俗特色打造成特色经济链条,依照这条思路,既要形成创新民俗文化,还要将民俗文化的弘扬建立在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不仅要保留民俗文化的传统,还要不断的创新民俗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认真钻研民俗文化从中汲取比较好的部分,丢弃民俗中不好的部分,坚持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其影响力,让民俗发展创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里程。

(二)加快民俗文化创新

民俗文化以一种文化形式存在着,它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形式中的一种,它不断的适应着人们变化的新生活。内容创新是民俗文化创新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创新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民俗文化创新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跟随着现代文化流行的步伐,这就让传统民俗文化不得不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从而促使民俗文化不断走向创新。

(三)加大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否被“边缘化”的决定权就放在了政府的扶持上,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守护和扶植成了政府主导机制的一大部分责任。政府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等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已达到抢救性保护的目的。保护的重点放在农村民俗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传人和名作;通过以音像、文本或者超文本等形式将其事物形态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再现或表现出来;在博物馆中保存其原本的面貌;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应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作为总体规划,强化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确保农村民俗传统文化受到法律保护。

(四)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完整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形式,在我国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制度。版权的制度保护范围包括保护民俗文化形式、保护民俗文化衍生的商品以文化特色形式进入市场、保护民俗文化品牌影响力。版权制度的保护在精神价值上更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从长远来看民俗文化将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可或缺,保护民俗文化版权是对地方精神信仰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8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 低年级 小学生 传统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13-03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各个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国内多所小学都设置了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此同时,过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在德育中起源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是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在语文学科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可见一斑。同时,在一些思想品德课程上,教师会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隐射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或理念,以或故事或诵读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仿效形成美德。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德育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榜样示范,营造一种文化熏陶的氛围。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有的小学在学科课程外特设国学课程,与一般的语文学科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分开,将国学经典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各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不同选择,共同承担着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3.在家庭教育中传承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花大力气、高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练习传统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诚然,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在拥有了一项或多项特长的同时或多或少接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不得不说,家庭教育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片沃土。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中起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风生水起。

二、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些文化典籍中被保留下来,又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九九重阳,登高怀远,诗人王维写下“遍插茱萸少一人”,遗憾自己未能与兄弟共度佳节,来表达心中的那一份思乡怀亲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溢于言表。古人以诗歌这样的方式寄托着一份感情,传播着一种文化,散发着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是一种节日的魅力,更是一种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对学生进行这些诗歌教学、文化常识灌输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深入感受其背后的文化魅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目标的完成。但目前在小学阶段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显得过分“刻意”,为了教育而教育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态很难。教育,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而不是“揠苗助长”,“循循善诱”而不是“急于求成”。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人格塑造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门单向的学科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模糊

要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或研究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好“文化”与“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这几个概念。在西方,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而在中国古代,文是指纹,即花纹。“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文化的概念侧重于人的精神领域。传统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传统文化“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纽带,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关注重心集中于文化传统中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模糊不清,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热却又流于形式。因此,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对于有效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建设意义。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1.认识偏差,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整体,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教育。由于这种认识偏差,导致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局限在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这类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上,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背诵和默写。

2.墨守陈规,教学内容单一

在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节日、民族音乐、国画书法、古典文学、传统历法这些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史上流传下来的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拿传统节日来说,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节年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的重要意义之一,但很少有学校能够适时适地地对小学生进行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久而久之,放假最大的意义变成了不用上学。如果学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能更灵活、细致一些,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将大大提升。

3.施行不力,系统性、整体性不足

在很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课程中关于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其他一些课程,例如音乐、美术课程、体育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却难见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子。追根溯源,墓家颁布文件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施行的过程中,学校的相关教育缺少系统规划。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在层层施行的过程中又缺少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使得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然存在后天不足的情况。

4.条件有限,技术性问题客观存在

不可否认,在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虽然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语文学科教育完全区分开来,但是仅仅依靠语文教师一己之力,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衡。而如果语文教师在承担语文学科教学之外还要再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又难免会力不从心。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补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需要在加强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同时,在一些经济水平不是很发达的城市,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多数教学不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具任何色彩的知识,不能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这给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实施带来一些阻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

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教材为主要手段,主体、场所、手段单一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淡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家长们仍然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框定孩子的一切,加上传统文化在成绩中所占比重极小,甚至几乎没有,这必然导致教师、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降低,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日益淡薄。

(四)学生缺乏兴趣

就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容来讲,可能有些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小学生由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对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并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识字量的有限,又无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校外的一些书法培训班、奥数班等很受欢迎,但像京剧这一类的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培训几乎没有。而且参加这些培训班的也多是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大部分学生接触到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课堂内外的背诵之外便再无其他。

三、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层面

国家教育部门应从宏观把握,制定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计划。考虑到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思维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同一种文化F象作出不同的阐释。这一套系统完备的课程计划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不同学段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每一次系列学习中对同一或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循序渐进的了解和思考。

(二)学校教育

1.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学校如果有电子屏可不间断播放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学校的宣传橱窗、文化墙等的布置可充分挖掘传统歌舞、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重视课程设计

国家的顶层设计就好比一棵树的“树干”,有“干”必有“枝”,而树的“枝干”就需要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内容。除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学校教学还应分学段制定阅读计划。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写的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中建议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分别作为一至四年级教学书目,当然这只是作为教学建议,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除了必要的国学课程,其他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武术、书法、棋艺、陶艺等也要考虑纳入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

3.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学实验的难点是专业师资问题,培养具有国学文化基础和传统艺术修养的专业师资是学科教学实验最艰巨的任务。学校既要提高新教师准入门槛,又要加强对老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文化素养。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4.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适应

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适应是必然的趋势,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安排学生读诵中华传统文化古籍的做法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早期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5.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小小书画展”、传统音乐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书法、绘画、音乐之美,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是实实在在地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活”文化。

(三)家庭教育

1.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的文化环境是最直观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墙上挂上一些名人字画,在家里专门设计书柜摆放传统文化典籍等。

2.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大家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身教,要远远好于空洞的讲解。所以,在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前,家长要先广泛地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3.注意方式方法

“棍棒教育”“填鸭式教育”都不可取。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种家庭教育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因材施教”。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也同样要与时俱进,或循循善诱,或潜移默化,或言传身教,或榜样示范,总之,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

(四)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教育就是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如果全社会能形成一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这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古有“孟母三迁”就很好地说明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仍然存在。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文化精神学习铺设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段漫长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分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持续推进。只要我们充满信心,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我们的继承、延续和不断创新中注入全新的活力,焕发生机,绽放魅力!

参考文献:

[1]傅丽霞等.文化传统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社会文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3-02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人自身因素就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又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谓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一、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鼓励创新行为和创新思想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战国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以及近代的领导者等变革者以及他们倡导的社会变革,可谓是充满创新的智慧体现,是对创新的推行和实践。尽管如此,中国的主流思想却一直较重,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完美的人伦关系,稳定的社会秩序,高度统一的政治集权,中国传统文化压制改革求新,排斥异己思想,反对“离经叛道”的行为。张岱年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弊端是尊古保守,重继承轻创新。”自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之后,中国独尊一家思想的行为在历朝历代就反复出现,广为效仿。秦朝统一之后,著名的“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行为也是。此后各朝也都不同程度的尊崇一家思想,限制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这种“独崇一家”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便形成了强调整体,忽略了个体;注重大多数,忽略了少数;注重求同,忽略了求异。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压抑人的自主创新和自由发展的天性。近20年来,社会各界对个体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然而,不受束缚、自由宽松这种适合发展独立个性的条件依然不足。如今社会上依然存在认识偏差,将个性张扬表面化、庸俗化,认为在服饰、外表、装束、娱乐等消费方面的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张扬,而在教育、文化、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张扬却明显不足。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性,个性不足。在高校中多是创新口号响亮繁多,创新宣传多式多样,创新理念层出不穷,创新条例要求宏观多具体少,难以在具体实施中落实。因此,高等教育在这方面依然是“走在老路上”。教育只把人当作“类”来看,而不是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忽视了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不通的个性、知识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导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人的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

2.就业压力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就业情况对高等教育教育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因此说教育的发展走向跟社会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就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来看,各项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张国宁对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调研显示:“认为形势好,没有压力的硕士研究生只有2%;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有10%;形式较严峻,比较困难的占到55%;感觉就业形式严峻,非常困难的有33%;只有40.4%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人才市场,以学历为重的现象较重,有学历人就业比无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高学历人就业比低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重点院校毕业学生就业率高于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海外留学归来的就业率高于国内毕业生,“唯学历”的盛行。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硕士研究生当成了取得好工作的一个跳板,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家长对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选择,选择提高个人就业所需的素质、能力,创新能力不一定能被重视。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热衷于实际技能的掌握,致力于考取各种证书,以提高个人就业的机会。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便被束之高阁了。

3.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不足。我国对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起步都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且开展的效果也尚不尽如人意,至今还没有形成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创新环境,社会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氛围明显不足,高校为硕士研究生创造的创新环境多体现在促使硬件建设方面,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硬件设施改善以促使学生创新的可能性,但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氛围。

二、弘扬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一概否定、全盘抛弃,但更不能固守其中、一成不变。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要继承发扬,但对于“重中庸、守古训、循传统、排斥‘离经叛道’、压抑变革求新”等循规蹈矩、排斥新事物、因循守旧的思想必须革除,促使全社会形成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而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创设适合创新的文化必然有其积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构建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氛围:首先,要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到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鼓励创新的思想、支持创新的规定,以及古代创新的伟人、轶事等创新典范,社会要重视宣传教育,在社会文化中不断渗透,在新闻、网络、报纸、电视影片、科普读物等进行普及,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收、重视,慢慢深入人心。第二,在全社会鼓励创新,使创新成为一项习惯。除了国家大力宣传、奖励重大发明的专家之外,各地都应重视发明创造、改革创新,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出创新之举,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都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也应该对创新改革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而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改变人的思想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应该重视培养认得创新精神,建立促使创新的体制。使创新成为人的生活“必需品”,一项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重视创建创新理论体系,加速对创新技法的研究,加强对创新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全社会的创新成果,尽可能以大众能够的方式,在报刊、杂志等各种普及读物上得以刊载,在网络、电视等进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得以传播,促使创新“平民化”,真正的让社会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人人都能创新。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讲座等方式,对进行创新技法的训练和推广,提高他们的创新技能。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会被着色,如果全社会崇尚创新,必定会影响其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使每个个体重视创新,以创新为荣,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宁.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调查[J].中国硕士研究生,2007,(1):4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