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调查研究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第1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模式;国际贸易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85-02

互动式教学方式是适应当代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核心的特点,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作为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的国际贸易理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适应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在现实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必须适时地将互动式教学方式有效地融合到该课程中去。

一、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一)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性质的需求

国际贸易理论课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发展和政策实施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目前各高校已将国际贸易理论纳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对整个社会的宏观政策把握程度要求比较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高素质的外贸人才不仅要熟悉外贸行业,掌握从事外贸的各项专业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战略眼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作出正确的抉择。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立恰恰适用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学生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在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大多知识点在学生毕业后已完成自己的使命而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一点在国际贸易政策中尤其明显。

二、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互动式模式的构建

教、学关系是课堂交流中的一条主线,是影响课堂质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必须始终围绕师生互动这一核心,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激情。为此,结合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要求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特点,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互动流程(见下页图):

三、互动式方式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实施

(一)了解学生学习意愿,合理设置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设置的好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质量。由于在国际贸易理论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其结果直接导致“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必须合理地引入互动式教学方式,并使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要在第一堂课,通过问卷或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意愿,然后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意愿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这不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课前引导,督促学生熟悉内容

课前的预习对于学生理解授课内容、跟上授课节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教师不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因此,对课前的引导应该放在每节课下课之前。在下课之前,任课教师要适当拿出一定的时间对下次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做适当的点拨,并督促学生查找与此有关的资料,以便学生最大限度上熟悉该节内容。而每次开课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问答形式简单地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预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正如前面所述,相对于其他课程来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势必会受到事倍功半的结局。因此,在国际贸易教学中要适时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为此,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哪些该讲哪些该让学生自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适当地将视频、动画、图表、图片等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来,以便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诸如,涉及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部分的讲述,大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学,教师可以收集一部分加入WTO之后中国在金融、贸易、知识产权、零售等方面的视频供学生观看,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理解。

(四)合理选择授课案例,鼓励学生讨论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国际贸易理论篇和国际贸易政策篇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从宏观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授课教师讲述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必须结合现实,适时地引入一些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了解现实发展,加深记忆,意义非常重大。而对于案例的选择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精。选用的案例要具有现实性、典型性,要体现课程中所学内容的特征。诸如讲到国际分工,可以引入波音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生产线的案例;讲到倾销,可以引入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的案例;讲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引入温州打火机企业“破壁”之道的案例等等。这些案例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也可由教师在课堂以简单的语言概述清楚,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分析的形式可以采用学生个人分析、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形式。至于采用何种形式,要视课程进度、时间分配、学生人数而定。案例授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而且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与信息的交流。

(五)课后归纳总结,重视调查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因此,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参与一定的调查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对于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可以采取很多形式。在讲到某一部分内容时,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参与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而这将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重要内容。诸如在讲到出口退税的调整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实地走访几家企业,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国家退税政策的影响。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课题也是学生加深知识、锻炼调查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课题的申请与研究往往是与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单纯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协作。

(六)重视课外交流,改善考核方式

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后的交流对于互动式模式实施的成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课之初,任课教师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邮箱地址及时地留给学生,以便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咨询。具备网络教学的学校,任课教师要将大纲、教案、练习题等内容上传至网络课堂,通过网络互动,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课外交流有助于教师不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教师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考核往往只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引入互动式教学方式后,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考核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最终考核成绩相结合,要将学生课外活动中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测评结果纳入考核中来,要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合理公平地给出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画画.《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业圈,2007(1):180.

[2]姚蓓艳.《国际贸易理论》讨论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经贸,2008,(1):5-6.

[3]夏京文.大学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8):22-23.

[4]张小萍.对《国际贸易理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讨[J].全国商情,2009,(19):79.

[5]刘文杰.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8):109-110.

第2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研究生读书的特点和要求

       (一)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

       研究生读书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入学就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来讲毕竟太大,还要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第三个层次: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导师怎样指导研究生?首先就是指导研究生制定这三个层次的读书计划。所以,研究生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

       (二)研究生读书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

       "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懂本专业学术史。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

        "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经典著作就是可以称为大家、名家的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出处、来龙去脉,即源头所在,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御教材,理解和讲授教材。经典著作与史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着史的线索去读不同时代不同名家的著作。

       "论"就是学术论文。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就是通过不断发展着的学术论文掌握学术动态。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有经验的导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和书目,就包括史、著、论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旧专业向新专业扩展,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就可以避免时下有的青年教师拿一本教材就去开新课误人子弟的做法。

       (三)研究生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读书计划,都必须完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一般要求研究生平均每周要读500页书。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可以采取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浏览就像是看报纸一样大标题翻一下,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知道著作、论文讲的是什么。浏览主要就是博览群书,涉猎要宽,沙里淘金,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著作或论文。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重视浏览。泛读比浏览要求要高。

      泛读就是除了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外,要求一页一页翻,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浏览、泛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古今中外书籍虽多,但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这就需要通过浏览、泛读,筛选有用信息。通过浏览、泛读留下需要精读的书。

      精读就是在浏览、泛读的基础上,对需要精读的著作、论文,一字一句的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精读可分四个层面:(1)认知。做到字面读懂,甚至可以复述,背下来;(2)理解。不仅读懂当下所读章节,而且可以和前后章节,甚至可以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3)质疑。在字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出了问题,提出质疑。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导师要有问题意识,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论文写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问题中心。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从社会调查研究中提出问题;(4)创新。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创新。读书提出了问题,而且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研究就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在这个基础上选题,做学位论文就是自己的创新。

       (四)研究生读书要与记笔记相结合

       读书笔记对于研究治学有重要意义。尽管现在有复印、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仍然不可能完全代替笔记,而是笔记的补充。笔记大体有四种形式。

       (1)索引笔记---在浏览、泛读过程中随手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以及用简单几个字概括的问题,即在哪本书或哪篇论文上讲了什么问题。记索引笔记的过程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积累有用信息的过程。平时的积累可以避免使用时的手忙脚乱。

       (2)摘要笔记---除了按索引笔记的要求,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外,还要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观点、材料一字不漏地摘抄(复印)下来。这些观点、材料在写论文引用时可以打上引号,规范引注。写论文的引注材料就是从摘要笔记中来的。

       (3)札记笔记---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读书或论文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也可以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随手记下来,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几百个字。古人很重视札记,如读书的旁批、批注等。札记笔记对文献综述很有用,对理论创新和写论文也很有用,我们平时在读书或讨论中闪现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如果不随手记下来,过后再想也想不起来。

第3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关键词:交互感知;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一个词汇也逐渐在产品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交互”、“感知”。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层出不穷的产品的现,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也日益发展,产品种类也日益繁多,但是,在产品蓬勃发展的同时,有的产品领域也存在着被忽略的现象,例如:特殊人群相关产品较少――以自闭症儿童康复辅助产品为例。

本文将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自闭症相关知识、案例的资料;收集相关已有产品的成功案例及研究,整合并设计研发基于交互感知相关背景下的特殊人群――自闭症患者相关的产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产品设计在为特殊人群服务上较少的空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围绕人群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现有相关研究或产品等模块进行探讨与设计研究探讨。

二、理念概述

“交互”“感知”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概念,交互――交流互动;感知:人类用心念来诠释自己器官所接收的信号。而产品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最需要得到关注的要素便是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中,交互有广义、狭义之分,在产品设计上,交互的理解一般为狭义的:主要研究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以供人们使用,它强调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换。在产品设计中,交互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使用者觉得愉悦的技术。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则是隶属于工业设计专业下面的一个专业,目前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起来,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设计生产的具有一定用途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的总和。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斥着产品设计的成果,小到生活用品、工作用品,大到交通工具都存在着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的身影。

三、产品现状

(一)国内现状

国内对产品研究正在逐步向交互感知的方向靠近,但人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味地拷前人的产品或者是外国知名度产品,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消费者的认知感受,交互更无从谈起,国内目前的交互只存在于计算机相关系统领域,在产品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也在于中国的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在一定程度上,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感知意识也在逐步提升。

也由于国内在产品中的交互感知是个缺陷,设计师、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区分意识不够,“特殊人群”的“特殊产品”也较为缺乏,一般的辅助治疗方式是通过一些道具结合一系列计划对“特殊人群”进行相关方面的刺激,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其各项生理、心理能力,同时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便是自闭症儿童的相关辅助产品,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一个本土化的空缺。

(二)国外现状

国外的产品设计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意识到了交互感知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更注重消费者的感性需求。而针对“特殊人群”,国外的产品设计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块需求,相关的辅助产品也已经有所诞生。单针对于“特殊玩具”这一块,国外设计师及商家已经意识到不单单是特殊人群,特殊儿童也日益增多,对“特殊产品”的需要也日益凸显出来。如:Fisher-Price玩具公司、Taylor公司、Anthony innovation公司等都已经在开发、生产、销售相关的产品。他们的产品有:农场木质拼图(儿童在玩耍时大小脑有针对性地得到了锻炼,对视觉能力及其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Fisher-Price公司的Shake and go car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不能行走的孩子带来了欢乐。

针对不同“特殊人群”的辅助产品,他们会把它们送到相关的研究中心进行试验、研究。位于芝加哥的国立高得中心就是专门试验和研究这些产品的专业非盈利机构。中心会不定期组织医生、康复治疗师对产品进行评估和评级,对产品进行区分以确定哪些产品适合感官训练,哪些产品适合认知训练等。产品设计师和厂家会根据这些评估和评级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和生产,对“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康复做出相应的贡献,当然,也能从中获得相关利润。

四、研究内容

(一)产品相关要素

有关基于交互感知的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研究,主要将涉及对象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生活形态、产品的功能要素、造型要素、物质技术等。

(二)对自闭症儿童的相关调查研究情况

1.生理特征:不会说话,与他人无任何交流、两眼间距较宽。

(1)视觉上:自闭症儿童的视线一般习惯从眼角向外看,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斜视”,且其视觉的注意点往往跟正常孩子不一样,他的注意点不是物体的中心而是边缘位置,因此,特别在面对移动的物体时,他无法看清物体。跟正常人相比,自闭症患者从视觉获取的信息并非是一眼获得,而是通过视觉的不断扫描获得的。

(2)触觉上:自闭症患者的触觉一般可分为过度敏感或迟钝两种情况,他们讨厌新刺激抑或是新鲜事物,适应性较差、固执、暴躁、反应迟钝。

(3)精细动作上:手、眼、脑的协调较差,不协调。

其他生理特征:语言发育迟缓,平衡力差等。

2.心理特征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及其特征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四大阶段及其特征图很好地说明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而心理理论则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和推测,并根据这些认知和推测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自闭症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所存在的心理缺陷体现在缺乏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和推测能力,而更能证明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则是国外的一项相关研究――自闭症儿童通过一级信念测试的成功率很低(15%――69%不等)。

3.生活形态

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形态主要很多体现在语言和认知上。没有沟通性语言的自闭症儿童约占50%以上,但是他们的机械记忆和视觉记忆能力都很强,即使是很细微的变化都能被他们发现;他们情绪冷淡,对新的事物缺乏兴趣,跟一般孩子强烈的好奇心相悖。

4.其他生活特征

一切的聚焦点在自己,对自身之外的事情、事物毫不关心。

由上,在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参照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心理、生活等习惯有针对性地去进行。

(三)涉及研究方法

1.通过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有关感性工学、人性化设计、自闭症儿童的相关资料;

2.社会调查,通过走访有相关设计经验的设计师、研究学者、自闭症康复中心,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生理、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解;

3.归纳与总结,对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了解。

(四)方案举例(推敲)

自闭症儿童色彩形态配对互动辅助玩具产品设计研究:

针对基于交互感知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辅助治疗玩具的产品设计研究,依托专业优势,对相关产品进行了探讨,本产品主要是基于课题理论基础进行的探讨性产品设计,在于解决自闭症儿童与其家长之间的互动问题以及自闭症儿童的视刺激、配对问题。

通过资料调查整理及市场相关调研我们可以发现:自闭症的孩子性格习性孤僻,内心自我封闭多数倾向于冷色系,也就是5-10度色系但冷色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容易造成负面影响。这也促使其性格更加孤僻,由此,建议选择:淡黄、橙、浅绿、天空蓝这些颜色来成为产品的主要色调,以期对自闭症和心理产生一定刺激。

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上,我们遵循以下四点:

1.图形间的对应练习;

2.吸引眼球的艳丽颜色;

3.音乐与图像的辅助帮助;

4.家长与其的交流互动。

一下是针对1―3点的儿童产品设计草图及效果图:

其中,该玩具的发声装置采用的是环绕声,电影院或家庭影院仅仅在听众的前方设置“左-右”双声道或“左-中-右”三声道,随声听领域仅仅在听众的左右设置双声道;而环绕声,属于球面立体声,至少要有三个声道,并且听众必须处于各声道的发声点包围之中,可以更好地使自闭症儿童听到玩具所发出的声音;产品底部的发光部位,采用三色LED可以发出非常宽广的色域以满足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色彩喜好;采用圆形顶部的屏幕,更突出主要内容,有重点节省四角的空间占用且能给使用者带来平衡的感受。

针对家长与孩子间交互的产品,我们设计了一款APP,可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康复锻炼情况以及及时参与孩子的康复锻炼中,使家长和孩子间产生互动。

五、结语

交互技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被提起,但大多只存在于计算机相关领域,很多人都忽视了其在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领域上的应用,而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现在设计的产品多为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符合客户需求而设计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活在社会中的特殊人群,比如本论文所提到的自闭症儿童。一个家庭有一个自闭的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场大灾难,而我们的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为正常人服务,更应该为需要帮助的人去服务。在自闭症孩子最佳康复期设计一些有助于其康复的交互产品,可以帮助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本论文通过调研、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周边产品进行了相关设计,以期得到更多人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江南.美国玩具商瞅准残障儿童大市场[J].中外玩具制造,2007(10).

[2]李敬,程为敏.本土家庭实证研究与海外经验[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3]玛丽安.西格曼.自闭症儿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第4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关键词】 公众; 同性恋; 态度

同性恋现象是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正史和野史都有大量关于同性恋现象的记载,如“龙阳”、“断袖”和“娈童”等。但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同性恋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医学、性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专业的学者们,对同性恋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社会主流文化(包括“官方”的态度)对同性恋“亚文化”也越来越宽容;同性恋人群的各类活动,也从“地下”逐渐转到“地上”。这种深刻的变化,使得同性恋话题和事件在公众中频频上演,公众对同性恋的固有观念也在经受着碰撞。因此,通过社会公众调查的方式了解民众当前对同性恋的真实态度,以及分析不同性取向个体之间的差异,就越发地有意义。基于此,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和武汉市社会学学会,于2007年9月在武汉市居民中对同性恋的态度现状展开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在武汉市覆盖的全部区域内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市22~55岁的居民(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调查样本为300个。调查方法以自填式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以深度访谈。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95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

1 态度概述

态度是指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所持有的看法,并可能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它是一种人的主观倾向,往往通过个人观点表达而表现出来,并不完全都通过行为来表现。

态度来源于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和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有些来源于个体主观,有些则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一生中态度会经过很多改变,不可能一生中永远持有某一种态度而不改变。简言之,态度的产生和改变将伴随人的一生。

态度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认知(cognitive),是指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的信念与看法;二是感受(adhesive),是指人们对这一事物的感觉;三是行为(behavior),是指人们对这一事物的所讲、所作。将它联系到同性恋上,例如面对同性恋的态度,首先是认知――知道同性恋是什么东西,然后是感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反映如新鲜、奇怪、正常和恶心等,最后是行为――支持、反对或无视其存在。以上三个构成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甚至矛盾。

2 研究问题

通过以上概述,从以下四个维度进入本项研究讨论和思考的范围:同性恋态度表现、同性恋认知、同性恋接纳程度和个体性取向。

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源于其对同性恋的认识。认识是多层面的,每一种认识都有相应的心理反映及行为表现。那么,公众对同性恋有着怎样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使得其产生怎样的态度表现?态度的本位来源告诉我们,态度是一个可变的动态过程。公众同性恋态度也一定会经历这个过程吗?中国社会对同性恋已形成了较为包容的环境,民众对同性恋的固有道德批判似应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境下,他们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如何?这与个体性取向是否存在关系?态度既来源于个体主观,又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那么,什么样的环境因素在社会公众中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研究将通过度量上述四个维度,来就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进行研究和了解。

本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是随着(其认知提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无论公众是否觉知到自身的态度改变,其态度变化过程都是一个潜在的同化或顺应过程,进而无形间影响着公众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

3 研究发现

3.1 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表现

3.1.1 初始态度表现

调查显示,初次听说“同性恋”这个词语时,被访者的第一反映以“奇怪”居多,比例为35.6%;其次是“新鲜”,比例为27.4%;再次是“恶心”,比例为19.9%;而感到正常的仅占样本总量的17.1%。这是被访者初次听说“同性恋”的最低心理反映。可以表明,公众初识“同性恋”时,明显的抵触情绪并不是特别强烈,但普遍持有因好奇而产生的观望态度。

3.1.2 现有态度表现

调查发现,被访者对同性恋的看法呈多元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观点:46.6%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没有必要干预的私人生活方式”;31.7%表示“同性恋是一种违背男女自然结合规律的变态的心理扭曲”;28.8%觉得“同性恋是一种另类的潮流”;25.3%则感到“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不容忽视的是,仍有被访者将同性恋视为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且所占比例也达到了14.2%。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对同性恋有明显厌恶感(即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或违背男女自然结合规律的变态的心理扭曲)的被访者占样本总量的28.6%,而对同性恋有明显接纳心理(即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或生理现象)的被访者比例较厌恶者低4.3个百分点。同时,调查认为将同性恋视为“一种另类潮流”的被访者,其对同性恋的心理反映不会是“厌恶”,相反还有追捧的趋向。从这个角度而言,将这部分被访者列入接纳者群体似乎也是可行的,在此可将他们看作潜在的接纳者。因此,总体上能够接纳同性恋的群体人数将占到样本总量的42.3%。由此可见,从初次听说同性恋到现在,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提升了24.8个百分点。这从被访者对同性恋及同性恋婚姻赞成与否的表述中还可以得到验证。

调查显示,对同性恋、同性恋婚姻持肯定观的被访者,分别占样本总量的13.2%、14.6%,其中有10%对同性恋或同性恋婚姻的态度发生过改变,即由原先的不赞成转变为目前的赞成。对同性恋持否定观的被访者占样本总量的29.9%,且不赞成同性恋婚姻的比例较不赞成同性恋的又高出了6个百分点。而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同性恋、同性恋婚姻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出于各种原因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但可以认定的是,认为同性恋或同性恋婚姻是一种没有必要干预的私人行为,是其态度表现的主导因素,见表1。

3.1.3 态度转变的自我觉知

既然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不是恒久不变的,其自身对这种变化是否有所觉知?调查表明,从初次听说同性恋到目前为止,明确指出自己对同性恋的态度有过改观的有21%,认为自身态度未发生变化的有24.9%,而半数以上(54.1%)被访者则表示没想过这个问题。另外,在态度发生过改变的样本群体中,即原来反对同性恋(婚姻)现在赞成同性恋(婚姻)的被调查者,50%已觉知到自身态度的转变;8.9%丝毫未觉察到自己对同性恋的态度已发生了变化;41.1%回答“没想过”,表明其远未意识到态度的可变性。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转变没有明显的自我觉知。

3.2 公众对同性恋的认知现状与途径

3.2.1 认知现状

由此次调查可知,公众对同性恋的认知迥异。被访者中,36.7%同意“以同性为对象的倾向与行为”的观点;34.9%支持“以同性为对象的精神爱慕和吸引”的看法;27%则认为“容易对同性产生好感,喜欢与同性接近”;另有1.4%无法给予评价。可见,在受访公众中,尽管认为“同性恋是以为基础的”所占比重最大,但将“以同性为对象的精神爱慕和吸引”与“容易对同性产生好感,喜欢与同性接近”这两项进行累加后不难发现,其人数已超过六成。因而,从总体上而言,“同性恋是以偏离的精神爱慕与情感反应为基础”似为公众的主流思想。这样,我们似可认为普通大众对同性恋的定义是:基于明显的同慕而发生的以同性为对象的性吸引,这种性吸引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心理之上的情爱关系而非行为之上的关系。

在看待同性恋与艾滋病的关系时,认知正确即知道“同性恋是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仅38.2%;存在认知偏差的高达61.8%,其中:以为“同性恋者全是艾滋病患者”的比例为2.9%;认为“同性恋者大部分都是艾滋病患者”的比例为14.3%;认为“没有直接关系”的比例高达44.3%。可见,公众对同性恋的认知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3.2.2 认知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第一次知道同性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听周围人谈起”,以这种方式初识同性恋的比例为48%;其次是“媒体报道”,比例有28.1%;再次是“日常书刊阅读”,比例也有16.7%。另外,有极少数人是经学校课程内容或其他方式知道同性恋的,分别占样本总量的0.4%和6.8%。

在知道同性恋后,被访者认识同性恋的途径尽管仍以第一次知道同性恋的三大方式为主,但途径的主次却发生了变化。通过电视、电影、电台或网络来认识同性恋的被访者比例分别为27.2%和22.3%,两项均属于媒体传播,累加后比例达49.5%,接近样本总量的半数,成为被访者认识同性恋的首要途径。而第一次知道同性恋所经由的首要方式则位居第二,比例为32.8%,其中“周围人的言论”为23.9%,“道听途说”为8.9%。由此可见,以媒体传播来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同性恋与艾滋病之间的关系似应为主要途径。

3.3 公众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

随着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其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从接受非异性恋人群的倾向上看,在被调查者中,33.1%更能接受女同性恋者,24.6%更能接受无性恋者,22.1%更能接受双性恋者,17.1%更能接受男同性恋者,3.2%都不能接受。从接纳人群的身份上看,大众倾向于接受陌生人为同性恋(209人),而对于其他身份者的接纳率普遍都比较低。

问卷中我们还特别编制了这样一个题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您可接受家人是同性恋的条件是什么?”结果是绝大多数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家人是同性恋,而假如被迫接受,他们比较倾向于所接受的对象依次是自己的兄弟姐妹(35人)、自己的配偶(15人)、自己的子女(4人)、自己的父母(1人)。

3.4 个体性取向

根据著名的金赛性学报告的标准,人的性取向可以分为六级,0级:完全的异性恋者;一级:几乎都是异性恋,偶尔作同性恋的梦或幻想;二级:大多时候是异性恋,偶尔作明显的同性恋;三级:同性恋与异性恋各半;四级:大多时候是同性恋,偶尔明显的异性恋;五级:几乎都是同性恋,偶尔异性恋。

基于以上性取向级别,调查发现占样本总量的80.1%(225人)性取向为0级,11%(31人)性取向为一级,5.3%(15人)性取向为二级,1.8%(5人)性取向为三级,1.4%(4人)性取向为四级,0.4%(1人)性取向为五级。值得注意的是,同性恋倾向明显(即性取向处于三、四、五级)的被访者人数已占样本总量的3.6%,且男女比例为9:1。

4 分析

4.1 公众同性恋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4.1.1 群体影响

调查发现,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受群体影响较大。虽然个体最初对同性恋的心理反映与周围人的略有不同:表现为第一反映为“新鲜”的被访者,其周围人的反映以“奇怪”居多,比例为40.3%。这表明,公众初次听说同性恋的第一反映是一种主观感受,基本上不受他人观念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与周围人互动的深入,个体对同性恋的态度开始出现从众化。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倾向于或者说喜欢那些跟自己的行为相似、观点一致、态度一样的人。因此,当互动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同性恋的态度表现为“无所谓”时,将对同性恋否定观持有者形成群体压力。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个体态度发生变化,且变化是深刻的,即由不赞成发展为赞成。

4.1.2 媒体影响

数据显示,公众对同性恋的认知途径以媒体传播为主。由于面对同一事物,人们可能有多个层面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多个层面的认知和感受,哪一种更为强烈,哪一种就起作用。媒体传播作为公众认知同性恋的首要途径,对公众同性恋认识具有先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公众同性恋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媒体对同性恋的歧视、丑化和扼杀等,会致使公众排斥、谴责同性恋,从而断裂异性恋群体与同性恋群体间的社会对话;另一方面媒体对同性恋的偏爱、美化和倡导,会致使其染上时髦、贵族气或某种浪漫想象,无形间造就公众潜在的追捧心理。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的媒体影响在于促使公众关注同性恋现象,进而推动了社会认知的变化,使社会态度日益走向宽容。

4.1.3 环境因素对个体态度的作用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本着探索的态度勾勒出环境因素作用于个体态度的模式。当然,影响个体态度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作用于个体态度的模式也是多样的。在此,笔者所勾勒的模型仅就本次调查结果而言,是否可推而广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见图1。

如上图所示,个体从媒体传播中获得对同性恋的认识,同时群体态度也使个体得到求证或获得新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其自我观念发生变化,在过滤所得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出现同化、顺应或退化现象。当所接收的信息不利于同性恋时,个体对同性恋产生不良反映进而态度退化,表现为坚决甚至带有道德批判的反对言行。当所接收的信息有利于同性恋时,个体做出客观、公正、理性的反映,进而在同化或顺应的基础上接纳他人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个体接纳他人行为后,将所接纳的行为发展为自我行为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这与人类固有的异性恋观念不无关系。当然,在某种特殊的情境里,尤其是传统观念失范的前提下,发展自我行为不无可能。

4.2 公众对同性恋的接受存在条件

如前文所述,公众较易接受陌生人为同性恋。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接受家人为同性恋也因具体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表现为这样一个难易次序:陌生人――熟人――家人(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父母)。这意味着什么?以接受家人为同性恋的难易次序来看:(1)兄弟姐妹对个体而言关系的密切程度低于其他家庭成员如配偶及子女,且不占据明显的心理地位;(2)配偶与自己的关系密切且一般处于平等地位;(3)子女与自己的关系密切但通常处于主次地位;(4)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在个体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典范性,心理地位通常较高。由此不难发现,个体对同性恋的接受是存在条件的,表现为空间距离、感情距离和心理地位差异。(1)空间距离:他人和自己的生活空间距离越大时,接受程度越高。

(2)情感距离:他人和自己的关系越亲密时,接受程度越低。

(3)心理地位差异:他人在自己心里占据的地位越高时,接受程度越低。

此外,公众对同性恋的接受条件还表现为性别差异与性取向差异。

(4)性别差异:社会公众对异己的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同己的同性恋者。就男性群体而言,可接受的非异性恋人群中,同己同性恋(男同性恋)比例为11.3%,异己同性恋(女同性恋)比例高达42.4%;对女性群体来说,可接受的非异性恋人群中,同己同性恋(女同性恋)比例为22.3%,异己同性恋(男同性恋)比例为23.8%。

(5)性取向差异:同性恋取向越明显,其对同性恋的认同感越低。如表2所示,在 0级、一级性取向者中,选择“排除万难追求自己幸福”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各项;二级性取向者则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三级群体中,则以“自己一个人就这么过”选择者众,其他三项行为表现被选比例持平;四级者的同性恋预期仅框定这样两种消极行为:“痛恨每个人包括自己”和“强迫自己改变性取向”。可见,公众对同性恋的认同感较低,而同性恋性取向者对同性恋的认同感更低。

5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同性恋态度表现、同性恋认知、接纳程度和个体性取向等方面,描述了目前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并分析了公众对同性恋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公众对同性恋的接受条件。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有以下几点:

(1)社会公众认为同性恋更多的是一种没有必要干预的私人行为。他们对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大多持无所谓的态度。

(2)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基于明显的同慕而发生的以同性为对象的性吸引,这种性吸引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心理之上的情爱关系而非行为之上的关系。他们主要通过媒体、言论和书本来认识同性恋。

(3)社会公众对女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而对男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要远远低于女同性恋和双性恋。

(4)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发生变化,但其自身对这种变化没有明显的自我觉知。群体态度对非主流思想的个体形成群体压力,个体在顺应的过程中态度发生变化。媒体传播对公众同性恋认识具有先导作用,它促使公众关注同性恋现象,进而推动了社会认知的变化,使社会态度日益走向宽容。

(5)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接受是存在条件的,表现为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 陈静梅.西方女同性恋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当展[J].兰州学刊,2007,5,164.

2 郭鑫,井世洁.社会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G].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 马辉.同性恋:我国媒体的报道现状与影响分析[J].新闻知识,2006,09.

4 罗曼.“同性恋”研究文献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

5 王浩.西安市487 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28,7.

6 汪亮,等.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8.20,8.

第5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关键词】应用文科;高等教育;文物博物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147―03

近些年来,文科基础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过去我们对文科的定位和培养方式有关。长期以来人们把文科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对文科生毕业后的技能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1]。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下面我们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为例,探讨建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关问题。

一 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在应用性大学办应用性史学专业,需要我们跳出传统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历史系建立之初,专业基本上是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的办学模式设立的,经历了几年的辉煌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历史专业的招生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当时的系领导经过探讨,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培养目标要与北大等重点综合大学有区别。重点大学培养研究性人才的目标不适于应用文理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院校,专业建设应该面向实际,着力培养实际工作的人才,应发展应用史学。二是专业的建设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时调整,使历史学专业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能与特定的职业岗位挂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找到了历史学与社会的第一个结合点,既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经北京高教局批准,从1987年开始,我系开始招收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本科生。[3]专业方向的改变,意味着培养模式需要大的改变。文物博物馆专业注重实用,因此从这个专业的设立开始,我系就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认识到,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程,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文物鉴定等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只有对不同年级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2 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和现实。

历史系自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后,向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文研所以及北京市属博物馆等文博输送了大量人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但是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每届毕业生除个别外,基本都分配出去,但去往文博单位的比例越来越低。北京是中国的教育中心,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其中不少大学也开始创办文博专业,我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加。与文博有关的事业单位,近几年逐步提高了录用门槛,一般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这对于我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又是一个不利因素。特别是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公司大量裁员,一些文博专业的用人大户也缩减了进人计划。种种不利因素,促使我们必须调整现有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培养目标上,要打破过去那种认为文博专业主要是为北京市的文博单位培养人才的想法,拓宽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在文物鉴定、文物拍卖、文物旅游、古籍交易等与文博有关行业的能力。另外,我们的传统北京文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需求上也发生了变化。经调研发现,北京市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早期的修复人员多是学徒出身,现年岁已大,所带徒弟学历又不高,发展乏力,造成了文保人才的严重断层。甚至出现像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博这样的大馆也急缺文保修复人员,致使大量文物标本无法有效保护而无法展陈或损坏。[4]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人才短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培养的学生只会“屠龙术”,没有文物博物馆工作所要求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以上这些严峻的现实,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的变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文博专业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的寒冬中脱颖而出。

二 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是教学,而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链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5]过去二十余年来,我系在实践教学上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联合大学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今年为例,历史系各个年级共有142人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组成10个社会实践团,从事的实践内容包括文物普查、社会调查、服务奥运、科学研究、专业讲解、旅游策划等。历年的实践教学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补充专业课教学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我系每年都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利用“15+2”的时间去各地实地教学考察,涉及的京外地区有内蒙、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四川等,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参观考察文物古迹和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过去学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效果良好。今年我们组织了学生在系里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进行集中文物修复实践教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每星期有3个学时,但涉及陶、瓷、金、银、铜、铁、纸质、丝织品等门类繁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仅仅靠上课期间的教学和实践很难数量掌握,许多学生虽能应付考试,但真正让其修复一件文物,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对于修复书画和丝织品,由于设备和场地所限,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为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我系决定利用“15+2”的时间,让开学后即将学习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课程的学生,先在这两个星期里由老师辅导先集中动手操作。两个星期的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星期在我系文保中心进行,主要学习陶瓷器的粘接和做模、青铜器的做旧、除锈、刷镀金银等基本的文物修复知识。第二个星期则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由专门的文物修复专家带领学生修复文物,并利用首都博物馆先进的设备学习纸质和丝织品的修复。这样由分散的课堂学习,变成集中的实践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以服务首都、开阔学生视野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2000年我系学生参加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等10个单位组织的“逛北京、爱北京、建北京”大型文化活动,并承担导游工作,丰富了学生的相关文物历史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6]今年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知识特点,分别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教学,目的是服务首都、服务奥运、开阔学生视野。我们组织2007级的低年级文博专业学生到历代帝王庙、大钟寺、孔庙、北京古动物馆进行旅游讲解社会实践。这是他们初次走出校园,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讲解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今后要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2005级的十余名学生针对北京市十八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调查。整个团队共分为7个小组,分别负责北京市的十八个区县。他们首先对各区县已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大体了解,并进行记录,然后到各区县文委进行调查,主要是针对申报工作的步骤、申报后的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对当地其他的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进行了登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北京市非遗中心的内部杂志《文脉》第一期的约稿――《中国故事》,内容主要为奥运祥云小屋中“北京小屋”内的各种展品的项目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传承人的事迹和展品背后的故事,共分景泰蓝、荣宝斋木版水印、北京雕漆、金漆镶嵌、京绣、宫毯、抖空竹七篇。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文博专业学生对北京市的非物质之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重新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的重要性。“东城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部分。历史系13名文博专业同学则是负责协助东城区市文委的老师对东城区民居四合院的保护现状进行普查性的调查研究。主要任务是对东城区第一次大面积的普查中所确定的300多个民居四合院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调查、登记,覆盖了东城区的所有街道。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北京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与利用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通过本次暑期实习,他们学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虽然实习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他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实践学习的意义,同时还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道:“我们将难忘这段意义深刻的经历,牢记我们的所见和所学,我们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种15+2的学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他让我们不拘泥于课堂,让我们能学有所用,并且激发了我们的再次学习。”

3 以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各大博物馆的录用门槛再次大大提高,大部分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考取研究生,则很难找到特别对口的工作岗位。过去文博专业的毕业生有部分进入旅行社工作,特别是拥有丰富历史文物知识做起导游来很容易上手,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让毕业班的学生早日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我们组织了文博专业有去旅游部门意向的大三学生和文博旅游专业的学生一道分别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北京青年旅行社、龙润国际旅行社、玩转地球网、神州国旅等单位进行了专业实践。目的是让他们尽早体验旅行社的工作,积累经验,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 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

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围绕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其实在学期中,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开始帮助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在“15+2”期间,他们充分利用整块时间,去实地调研,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先后参与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北京地区宗教研究、北京近代史迹的调查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 今后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和涉及的行业需要扩展,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建立一批长期合作单位。

文科的实践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走出学校自身的圈子,充分利用校外的人力资源,将高校的学术、理论优势与校外的务实优势结合起来。[7]同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实训室建设,有利于推动产学研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8]过去我们虽然与一些相关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从现有的形势看,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博专业日益增长的实践教学需要。许多单位与我系只是通过老师、校友的个人关系来维系,往往在“15+2”之前,临时抱佛脚,缺乏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前面我们已提到,还应扩展实践教学的行业,与书店、拍卖公司、文化创意公司、文物类公园建立联系,扩展我系学生实践教学的范围,从而扩展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2 逐渐培养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系专业教师,二是外聘专业教师,三是实践教学合作单位业务骨干。本系多数专业课老师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确并不是很了解,往往只能充当带队老师的角色,无法做到既带又辅导,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能及时对我系老师有针对性地送到相关单位培训,或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增强交流的机会。培训的资金和时间都需要有相应的保证。外聘的专业教师往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同时又精于实践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课时待遇,调动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于实践教学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要利用高校的优势,经常请相关实践教学单位的业务骨干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或实地辅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有详细的计划,不一定只在“15+2”时才临时组织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我们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博培训班,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这些文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校外技术合作,为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的联系与交流。

3 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历史系实训中心的潜力。

我系实训中心经过两期的大量投入,已拥有超声波清洗仪、洁牙机、显微镜、电焊机、电刷镀、整套陶艺设备、书画装裱台、装裱机、金相分析仪、洁净工作台等一大批文物分析和保护仪器。目前就仪器设备而言,实训中心完全有能力对外承接文物修复和鉴定的相关业务,同时也可为金属分析、陶器烧造、微痕分析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设备支持。在对外承接文物修复、鉴定的业务中,可让部分学生参加,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向立志.把握智力技能的特点,加强高职应用文科的实践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总第476期.

[2] 卢扬奎、唐贤秋、张晓勤.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论,高教论坛[J],2007,10.

[3] 朱耀廷、司美丽、韩建业.艰难的探索光明的前景――应用史学专业改造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设想[A],建设应用性大学研究(三)[C],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 张经、余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的功能与建设,实验技术与管理[J],2008,4.

[5] 姚晓峰.高校实践教学的失真与策略,卫生职业教育[J],2007,25(13).

[6] 陈朝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办学历程概述[A],建设应用性大学之路[C],孔繁敏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范文

1.我省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向、学段特征、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校际差异(重点与一般)、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自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

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比如不少地区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等。而内地山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似乎有放松的迹象。如在勤劳俭朴方面,沿海地区小学生经常干家务事和从未干过的分别为42%和11%,而内陆地区学生则为35%和20%;不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沿海为14%,内陆为23%;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沿海为14%,内陆为21%。因此,应该在内地山区的小学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在勤奋进取方面,内陆地区的小学生也不如沿海地区。在学习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沿海高达90%,而内陆仅为69%;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设法解决的,沿海为91%,内陆为77%。两地区初中差距不大。而内地山区高中生的进取精神又强于沿海地区。这可能由于沿海地区的家庭对幼小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而到高中阶段,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学生减弱了在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内地山区的家长对能上高中的子女升学期望值较高,并不断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欲求。因而,沿海地区的中学应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上的竞争与进取意识,当升学无望时,应使这种品质转移到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上;而内地山区学校应注意从小就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同时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山区,建设山区。

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道德发展未摆脱他律状态的比沿海地区多。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儿童只有在许多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逐渐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沿海地区的儿童相对于内陆地区的儿童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频繁,获得的信息量多,实践活动量也大,因此在道德认知水平上高于内陆地区的学生。

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去看,过去我们的德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分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考试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需要反而促进学校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负担相对低于内陆地区,这也为沿海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总之,扩大儿童的活动与实践领域,在活动和实践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内地山区学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育虽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社会影响,对消极因素不必害怕,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总是会有成效的。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重点小学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反不如一般学校。如在勇于承认错误、干家务事,守信用、喜欢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宽容心和责任感等方面,重点小学学生的良好比率均低于非重点小学10个百分点左右。一般说来,重点小学的学生与非重点小学的学生起始的智力相差并不大。能进入重点小学,有的是因属于片内,相当多的是由于走了各种途径。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寄予厚望,在功课上抓得紧。重点小学的功课也相对繁重。因此,对于重点小学来说,应该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尽管重点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小学生的成绩如此重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重点小学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却不如非重点小学:表示要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的,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分别为79%和93%;表示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努力自己想出来的,重点小学学生只有80%,而非重点小学学生却有92%;表示在事业方面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二者之比为80%和89%。这种情况说明,重点小学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另外,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很多恨铁不成钢,或“陪读”,或请“家教”,学生承受较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比例较大(重点校44%,一般校38%),但他们对学习可能会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而在非重点小学读书的学生,要求将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主动性和进取心。

上述观点,可以从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中得到佐证。重点小学学生中,认为家庭和父母对自己作用较大的有31%,而非重点小学仅为14%;认为电视、电影、广播等传播媒体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重点小学有37%,而非重点小学多达56%。这里说明了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看电视等活动的限制。而过多的限制和他律,使学生在品质发展上自律程度降低,重点小学学生的自律程度就低于非重点小学学生。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发展状况和小学有所不同。首先,重点中学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略强于一般校。如在“为了出国或赚钱,任何下贱的事都干”的回答中,重点校肯定的只有2%,一般校有6%;重点校从未参加赌博之类活动的学生为91%,一般校为85%。在诚实倾向的测验中差异更为显著,重点中学不诚实倾向的有48%,一般校高达76%。在谦恭礼让和宽容心方面,重点中学也略强于一般校。另一个差异表现在重视集体荣誉方面,重点中学占92%,一般校占84%。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学生起点较高,学校校风一般比较严谨,良好的班集体较多,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好。

两类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勤奋进取品质方面差异不大(在事业上力求奋斗不息的重点校为80%,一般校为82%;在学习上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前者为75%,后者为74%),但他们的差异主要在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上,如“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重点校为86%,一般校为77%。因此,对于一般校来说,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上下工夫。

一般中学学生的品质发展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经常干家务事的占46%,而重点校只有26%;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一般校为68%,重点校为65%。这是由于重点校学生在学习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所放松所致。因此,重点校应当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增加集体劳动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学习成绩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一些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明显优于差生,如勤奋进取、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责任心等等。但一些与学习不那么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也大多好于差生。如勤劳俭朴,自制自律、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公平正义、宽容与同情心、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等。在三个道德自律测量题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选择自律回答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道德认识理性化的人数比例越大。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不等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就必然毫无问题。比如,成绩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的不诚实倾向比例几乎相同(54%左右)。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好、中、差生的比例分别为42%、40%、43%。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这两方面品质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诚实正直的比例较大;而在勤奋进取、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品质好的人数比例也从学习差生到好生递增。

但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品质发展不一定与学习的好、中、差正相关。如:尊敬师长方面,比例分别为91%、97%、93%;关心他人方面为92%、96%、86%;宽宏大量方面为62%、70%、59%;乐于奉献方面为80%、90%、86%。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不起别人;平时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对其他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大关心;由于学习上竞争的影响,有时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情绪化,宽容心不够。这样的品质必然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问到“在生活中如碰到严重的挫折或打击”时,回答“会很长时间提不起劲”的,学习好的为25%,学习中等的为21%,学习差的为19%。这是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在精神中总是处于顺心的状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和宠爱使他们自视甚高,一旦受到打击就接受不了。一些中学中的优等生在大学成了中等生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提示我们在中学中应该重视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如果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对位、不适应,那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会取得什么成功。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与其他人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勤奋进取的精神方面,比如,选择“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仅为58%,大大低于好生的92%和中等生的80%;“学习中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为77%,而学习好与中等的学生均为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迁移。从调查看,总体上说,学习差生的自信心并不差,在“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和“虽然有的同学在许多方面比我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的回答中,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差生主要是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差。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或激励他们把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对德育形式和方法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效果良好的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几种比较集中的反映:

首先是理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到生产、生活和市场第一线去进行社会调查;到部队去实地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军训;利用自己的本领切实开展学雷锋助人活动等。

其次是校内德育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主题班会、各种竞赛活动、文艺活动、野外游览或考察活动等。当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在的德育因素,不要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忘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三是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中就有相当多的人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有的中学生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对最差劲的德育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有几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首先是开会,尤其是听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报告;即缺乏生动事例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的宣传。

其次是批评,特别是粗暴的批评和有损自尊心的讥讽,这些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三是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劳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但如果和惩罚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逃避劳动,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教育也就完全失败。相当多的学生对“做好事”也有意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性,而且许多活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效用,更谈不上教育作用。

对于游览活动、野炊、观看电视和录像片甚至读书活动等,学生中有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以及看什么样的电影、录像。比如,有的中学生认为看教育影片没有意义,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应该看一些娱乐片”。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片子对于她来说,太浅或看过多次;看完后没有组织必要的讨论;影片对于她太深了,看不大懂。因此,即使是看教育影片,学校也要精心组织,根据对象掌握时机,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多样化,求新求变意识较强。因此,要力求活动的多变性,挖掘活动中的趣味性,做到适人、适时、适地。对于过去的和现在正在采取的德育形式和方法也不能全盘否定。有的应保留发扬,有的应摒弃更新,有的应注入新的因素和内容。我们应该寻求既适应时代潮流又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德育方式方法,以达到教育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