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生态环境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1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特点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环境能够促进或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人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会改变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所呈现的是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阶段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同样会和幼儿产生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尤其是教室墙面环境对幼儿在园的每一日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作用。利用生态学的视野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更清晰直观地把幼儿园教室环境同幼儿的关系呈现出来,进而处理好教师、幼儿和环境的关系,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教室墙面生态环境的要素分析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如创设目标、创设主体、材料、内容、展现形式、色彩等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它与墙面环境、教师、幼儿等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生关系。幼儿园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幼儿园的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就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来进行,要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内容与幼儿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生态关系。墙面内容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材料首先应是环保的、健康的。其次,创设的材料应该注重丰富性和变化性,以适应幼儿好奇的心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墙面创设色彩时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喜好来搭配色彩。同时,和谐性、统一性是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色彩搭配主要的特点。

二、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

以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统性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内所有元素或组成部分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多样性及差异性的统一,是所有元素构成的复合统一整体。生态学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认知都应以系统的高度,了解其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进而真正获得事物的本质。

幼儿园班级教室墙面环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教育目标、创设的主体(教师与幼儿)、墙面的内容、展现的形式等成为其重要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体现着幼儿园班级墙面的教育价值。如,制定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离不开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等。因此,创设幼儿园教室墙面应该以生态的眼光去审视,注重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墙面的教育价值。

(二)整合性

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存在与发展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生态学的角度下提出了如下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领域间的配合。”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既有身体方面的发展,也包含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幼儿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应强调整合的理念,在展现内容上应该整合各领域的知识,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开放性

生态系统特点之一是开放性,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新能量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发展。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生命体越是自主,就越是不足;生命体越是放眼前瞻,它就越是需要外界组织和实践。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必须不断保持着开放性,不间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系本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是无法长期存在的。开放性同样成为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这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着信息、能量的交换,使系统内各要素不断自我更新,保持墙面环境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首先,墙面创设应该对幼儿呈现开放的关系,幼儿可以和墙面互相交流,通过墙面增强认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等。其次,墙面展现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开放的状态,不断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充实,充满强大的生命力,以便能更加有效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四)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其中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学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性,如此才能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

幼儿园班级墙面各要素能够和谐共生是保持整个墙面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重要条件,在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适度把握各种要素(如内容、展现形式、色彩、材料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展现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并有兴趣的,并且内容本身要体现五大领域知识的和谐统一;色彩、材料的选择要为幼儿和主题内容服务,搭配要注意和谐统一,等等。总之,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注意营造它们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

(五)变化性

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实体,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发展。所以生态系统和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生态系统,经常会伴随着时间、季节、创设主题等变化而动态发展着。只有变化多样的墙面环境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不断带给幼儿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一成不变的墙面环境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墙面创设也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另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墙面环境创设的具体表现也会不同。如展现高度,由于小、中、大班幼儿的平均身高不同,墙面展现的高度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幼儿的最佳视觉范围。

(六)互动性

生态学理论主张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是对立并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只有不断互动,产生联系和影响,整个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发展。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性,以及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的⒂胄浴

幼儿和墙面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展现和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如幼儿能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现,联系自己的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和一些操作性墙面的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和生活中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丰富多变的墙面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幼儿参与的机会越多,他们对墙面环境的兴趣就越浓,越有利于墙面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七)对话性

生态式教育主张通过双方的联系和对话,来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它并不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不完全等于讨论,在科学研究中,讨论要么被用来保卫一个新近刚刚定义的理论不被,要么被用来某种理论。而对话是要在师生不同意见和见解之中找寻正确的方向。

对话从不把参与的人分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想象和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情感态度。幼儿园班级墙面是为幼儿服务的,所以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把握整个创设,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创设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在不同见解之间寻找共同点,建立互生的生态关系。

运用生态学原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谐性、开放性、互动性、对话性等来改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环境,善待幼儿园环境,乐于与墙面互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幺丹彦,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华爱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镶黄旗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一、镶黄旗概况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阴山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及乌兰察布高原与锡林郭勒高原的衔接地带,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土地总面积5,172平方公里。东邻正镶白旗,西部、北部靠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南部与乌兰察布市的化德县、商都县接壤。镶黄旗的生态环境状况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平衡,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镶黄旗土地利用特点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1. 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单一,以牧草地为主的特点突出

从土地利用结构看,镶黄旗三大类用地中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22%,农用地中牧草地所占比例较高,为农用地总面积的95.18%。丰富的草场资源促进镶黄旗畜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2. 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严重

据资料显示全旗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约461,0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3%,其中水蚀面积约50,000多公顷,占流失面积的10.8%,风蚀面积约285,070公顷,占流失面积的61.8%。复合侵蚀面积约126,000公顷,占流失面积的27.4%。全旗1公里以上的侵蚀沟有1,100多条,一公里以下的侵蚀沟约3,000余条,沟壑密度0.83/平方公里;土地退化、沙化面积146,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38%;土壤盐碱化面积55,7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1%。全旗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场211,166.67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41.05%,其中:一级(重度)草场42,493.33公顷,占全旗退化草地的20.12%;二级(中度)草场128,866.67亩,占全旗退化草地的61.03%;三级(轻度) 草场39,806.67公顷,占全旗退化草地的19.85%。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日趋频繁,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削弱,生物资源总量下降。丘陵山区,由于过牧或不合理的垦殖,草场退化和土地层贫瘠化更加普遍,部分地区农业用地广种薄收,盲目扩大耕地,造成坡梁地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低洼地盐碱化,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用养失调,地力日趋下降。这些不利因素是土地利用的严重障碍,制约着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

3. 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的生态保护作用甚微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2011年镶黄旗林地面积为8,007.85公顷,森林覆盖率约2%。由于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因此需要加大林业投入,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三、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镶黄旗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状况,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将全旗划分为: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和南部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综合利用区等三个生态区划。

(一)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

1. 土地利用特点:水资源总体分布不足,大部分土壤肥力低,土层较薄,春旱严重,林牧业利用困难,气候灾害也较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域为浑善达克沙地向南延伸地段,区域自然条件恶劣,降水少、风沙大,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生产条件差。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林牧业受降雨量丰欠而波动,处于靠天养畜与营林的被动局面;加之人们为了生存不顾生态环境的制约,无节制地开荒,超载放牧,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存的安全。

(二)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

1. 土地利用特点: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沙化、退化严重,森林草原覆盖率相对较小,虽然造林种草力度在逐年加强,但成活率不是很高,森林草原质量偏低,因此区域内的水源涵养绿色屏障功能正在下降。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位于镶黄旗中部和南偏西区域,地形地貌以缓坡丘陵与低山丘陵为主。区域资源、生态、人口承载量接近饱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有可能恶化。区域植被保存较好,山地垂直带谱较为完整,生物资源多样,土地利用以林牧为主,大部分山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为山地造林种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若因地制宜地加大造林种草力度,本区域会尽早进入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南部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综合利用区:

1. 土地利用特点: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重点区域,林、牧、建用地矛盾突出。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位于镶黄旗中部偏东西走向,地形地貌以缓坡丘陵与高平原为主,区域内草原沙化、退化、草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较重。同时区域内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及农牧业优势产业带,也是承接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和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四)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镶黄旗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相协调。镶黄旗地处内蒙古中西部干旱缺水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特别是春旱时有发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风蚀沙化比较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成为本旗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以镶黄旗北部为甚。镶黄旗南部,沟壑纵横,侵蚀沟与大的沟谷相连,水土流失较严重。

尽管各地区有其特殊性和历史性,但镶黄旗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草原沙化、耕地退化与近几十年来重经济轻环保,重获取轻投入有很大关系,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畜的增加,必然引起对草原和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索取,使得人―畜―草地矛盾加剧,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

四、改善镶黄旗生态环境总体措施

1. 按照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继续组织实施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第3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平原河网 水利工程 水生态环境 效应评估指标

水利工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发河流资源,对河流资源的净化与调配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作用。但我们同时还需要考虑水利工程的建设给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准确评价其对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为了减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文水动力、底栖生物、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开展水力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工作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以山东省东平湖为对象分析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方法。

1.东平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

水利工程对周围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不同的评估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针对的对象以及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在整个评价指标中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为防黄水南侵,近百年间东平湖流域先后修筑了多项水利工程,如新旧临黄堤、金线岭堤、滞洪区工程等。不同的工程性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具体会影响到东平湖的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环境、底栖生物环境以及水文水动力等。由此我们知道,在东平湖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综合性与针对性原则。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的水利工程性质,比如枢纽工程、湖泊疏浚工程等对东平湖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确定评价指标。此外,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指标的概念应该有明确的定义以及一定的科学内涵,让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客观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尽量定量化,在综合性原则的指导下让不同工程的相同指标可以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

第二,代表性与完备性原则。对于东平湖来说,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环境、底栖生物环境以及水文水动力这几个方面最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需要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和发展特征,客观评价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三,独立性原则。不仅是东平湖,平原河网地区其它流域的水利工程指标在度量水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的过程中,信息的重叠情况很难避免,因此在确定评估指标时,需要尽量采用相对独立的指标。在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情况的前提下让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度降到最低。

2.东平湖水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一,东平湖与山东黄河安澜入海口直接相连,存在水量交换情况,二者之间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第二,水质状况对湖泊水体有着重要影响,一旦上游河网遭受污染,下游河网以及湖泊也会在水量交换过程中被污染;第三,大多数为浅水湖泊,水深较浅;第四,东平湖流域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因此很容易爆发湖泊“水华”;第五,水动力对湖泊的扰动作用较大,因此湖泊的水土界面非常不稳定,物质交换频繁,底部沉淀物在释放源的过程中对上覆水造成较大影响;第六,湖泊污染虽然较轻,但污染物物的来源比较广泛,需要及时防范。

3.基于东平湖的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3 . 1 东平湖基本概况

东平湖位于山东省,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湖泊,其水生态环境一直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重点。最近几年,在不合理开发的影响下,东平湖水质大幅下降,富营养化趋势加重,水环境状况明显下降。

3 . 2 东平湖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选择

在平原河网水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力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平原河网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需要包括水体质量状况、物理形态结构、底栖生物、水文特征以及水生生物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水体质量状况、水文特征、底栖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等定量指标借鉴东平湖当年监测到的数据;物理形态结构作为定性指标以及半定量指标,由专家经调查分析以后以主观评分的方式给出。同时考虑到东平湖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的利用状况也不一样,为了全面评价东平湖的水生态环境情况,根据东平湖水功能的不同对东平湖进行分区。

3 . 3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

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情况具体见表1。

3 . 4 水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①建立目标层、指标层和项目层。本次模型中的总目标T共有水文特征、水生生物、底栖生物、水质状况以及物理形态结构等五个准则(Bi),每个准则又包含不同的项目(m)。

②权重值的确定。本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定量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定性指标的权重。权重Wc的取值在上表中,由专家分析计算后给出。

③隶属度矩阵的建立。根据指标值的特征以及隶属函数建立隶属矩阵R,R的表达式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需要遵守综合性、科学性、代表性、完备性、独立性、实用性以及可比性等原则,同时还需要结合平原河网地区水生态环境的特点。此外,在平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之前根据此评估体系评价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龙喜,贾更华,杨钟凯等.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J].水资源保护,2011(09).

[2]石林.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联合调度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马爽爽.基于河流健康的水系格局与连通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

[4]何婷.淮河流域中下游典型河段生态水文机理与生态需水计算[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06).

[5]吕永鹏.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4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呈总体的退化趋势,特别是近50年来,其退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盐化现象加速,使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突出;下游地表水量剧减,地下水潜水面下降,造成了土地全面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下游绿洲大面积退化,植被体系衰退:植物种群向极端的方向(耐旱、耐盐)发展,植物群落总体上呈负向演替,向低级化、简单化趋势发展,群落景观呈现出碎片化、岛屿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抗干扰性更小,极易失衡向盐碱化、沙漠化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仅以黑河下游弱水三角洲地区为例。50年代以前,该地区曾分布连片茂密的沙枣、胡杨、红柳、梭梭、芦苇、芨芨草等灌丛草甸,到70年代末,沙枣、胡杨林减少了5.76万hm[2],植被覆盖率大于30%的灌丛草场减少了327.18万hm[2]。三角洲内的以红柳、梭梭、芦苇及芨芨草为主的灌丛草甸也大面积退化并逐渐被枸杞、骆驼刺及红砂等旱生或超旱生荒漠草甸所取代。与此同时,土壤盐碱化和沙漠化在黑河流域也迅速发展,下游地区有35.09万hm[2]的水域、森林草场变成盐碱地和沙漠,土地年退化面积1.1~1.3万hm[2]。

2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西北地区的长期干旱化趋势是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干旱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将来还会向持续干旱化方向发展。而造成这种长期持续干旱化的原因则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它使中国宏观气候由纬向分带变为经向分带为主,从而使现代四大水文循环系统,即太平洋水文循环系统、印度洋水文循环系统、北冰洋水文循环系统与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系统,成为控制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正好处于四大水文循环的空缺带,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内近地表大气层水分含量少,降水稀缺,水分收支失衡,地下水位下降,气候长期向干旱化方向发展,且主要靠封闭性流域水文循环系统和水分垂直循环系统维护其生态系统的水分均衡。流域内蒸发力大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则决定了流域水文循环系统中水分的最终去向只能以蒸发输出方式为主,由于基本没有盐分排泄去路,流域将始终处于盐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局部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的汇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高。

由于西北地区土壤的水、盐背景值及其分布是决定植物生态种群自然选择的关键因子,因此总体上的水资源极端匮乏造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1水资源系统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过度开采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一般都与其他表流域系统的范围相一致,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且在系统内水资源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间转化频繁,水力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与制约作用强烈,牵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其它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其空缺。而在以往的水资源开发中,缺少对水资源的系统特点的认识,对其采取上、中、下游分段评价与开采,导致了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中上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下游河道断流,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本就极不均衡的水资源在人为作用下分布更趋于极端化,最终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失稳,使下游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2水资源分配中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

在部分地区,虽然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系统性,对其使用进行了统筹规划,但只考虑到人工生态用水、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没有考虑自然生态用水,所以现有的流域水资源分配一般是在中游大量引用地表水或提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而对下游则只考虑分配其生活用水,没有为其自然生态用水预留配额,导致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至生态水位以下,地表植被迅速恶化。

2.2.3对自然生态用水机理不清而导致配水有效性低

一些地区虽然定期为流域下游分送一定水量,但由于对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不清,尤其是对下游植被年内需水量的动态规律不清,导致配水多集中在下半年,对下游地表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作用不大,并易加剧盐碱化。另外,年度配水量也不足以使下游地下水达到生态水位,难以为地表植被利用,因此大部分为无效水。

3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

3.1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分配必须要面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有足够的水量来维系。鉴于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及生态环境特点,在进行水资源开发时,必须考虑其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确定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分配方案,即将水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考虑其时空分布及内部各种水资源间的相互转化,在维护现有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宏观稳定态及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的开发方案,对开发出的水资源也要进行统筹安排、系统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益。

3.2面向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分配的基本模式

为了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以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其耦合模型,进行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其基本思路是:建立流域水资源系统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水资源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该输出同时是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再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得到其输出,即流域生态环境可能的变化。其过程见图1。通过上述耦合关系的分析,继而可以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开展的研究如下:

3.2.1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系统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流域内现有植被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及其所对应的水、盐等对植被影响较大、易受外界干扰的浅地表地质环境因子。根据植物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因子下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植物的生存域,即植物对水、盐等地质环境因子组合的适应范围。从而确定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植被演替的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地下水位这一受水资源开发影响最大的地质环境因子对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模型,模拟各种输入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应输出。

3.2.2流域水资源系统分析

将整个流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其结构特点和环境特点,分析其动力学机制,建立系统模型,研究各种输入下水资源系统的输出。

3.2.3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耦合模型

附图

图1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将水资源的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由其内部结构分析该输入对水资源系统的作用,预测其输出,如地下水位及地表径流的变化等。并将其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通过分析地下水位对其它各地质因子的作用以及它们一起对植被的作用,确定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并以此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出。

3.2.4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预测

利用上述耦合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预测性评价,为确定合理的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依据。

3.3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3.3.1水资源系统的滞后与延迟效应

水资源的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系统的改变并不能立即反映在它的输出中,而是有一个滞后,因此中上游的水资源开采并不能立即反映为下游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同的流域水资源系统,甚至同一流域水资源系统在不同的开发方案下,其输出的滞后也有长有短。而西北干旱区植被的需水量在年内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这个滞后时间。水资源的开发对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还具有延迟效应,在常年开发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各个阶段水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系统的累计影响。因此,正确的考虑水资源系统的滞后效应与延迟效应,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3.2水因子的涨落特点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的植被系统所具有的宏观稳定态较少,但作为一般系统,它也具有多态性。当水因子缓慢涨落时,植被系统产生适应,通过自组织保持当前稳定态或从某一稳定态向其它稳定态演替。但当水因子涨落幅度及速度较大,超过植被系统的适应范围和适应速度时,它来不及适应,现有稳定态难以保持,而新的稳定态也难以形成或保持,可能直接向其终态(沙漠化)方向演替。因此在水资源开发时,应保持水因子的正常涨落幅度和速度。另外,还要注意水因子与其它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在某些地区,水因子的涨落可能会对风因子和土壤因子等产生放大效应,对植被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

3.3.3植被的生活习性

在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被的生活习性。不同植被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依赖程度不同,其年内的需水量也有变化,这对流域内自然生态配水的有效性有特殊意义。以胡树为例,其繁殖期主要是在春季,而这个季节下游正处于干旱少雨期,降水不足以使小胡杨萌芽成活,此时地表水的配给对胡杨的繁殖就十分重要。如果河道来水仍集中在中游农作物成熟后的九月份,其有效性显然不高。

第5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既给环境带来冲击,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急迫需求。为了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防患于未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显得越发重要。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打下前提和基础。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为评价对象,依据农业生态系统属性数据和资料,选取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而进行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它为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建设和保护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基础。

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1.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应科学、准确,要选取能反映所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综合指标。为了使选取的目标具有可比性,相邻地区的指标应统一量化,方便横向与纵向比较。

主导性或代表性原则。制约农业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利用单一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过多又很难操作,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可比较的,能直接反映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的主导性指标。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具有可行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其指标采集工作的可操作性,没有办法量化的资料不能称其为指标。其次,选取指标时应注意灵活性即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能明显地表现出它的变化和征兆,这样选取的指标才有意义。

适用性原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任何一个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故选取的指标应具有一致性,即适用性。当然,不同区域的环境具有不同的具体特点,因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不同的标准。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当前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多注重分层、分系统等方面。例如:李英等人针对济南地区生态环境所展现出来的现实特点进行研究,构建了济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体系。此类指标体系具体到要素层共包括了31个要素,用于对济南市区在内的111个乡镇进行逐层评价。第一层为目标层,反映生态质量总数;第二层为系统层,由5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生态脆弱度、生态影响度、生态抗逆水平、人文发展度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第三层为状态层,对上一层具体评价指标加以体现,并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第四层为要素层,用来评析初始目标对象。“朱晓华等分别以徐州等地做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体系研究的目标区域。区域生态的总目标层由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成,以综合指数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评析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环境、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4个子系统构成了制约层。16个基本要素组成各个子系统构成了要素层。28个直接度量因子构成了指标层。孙希华将山东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评价的总指标,其评价准则主要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技术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所构成,每一准则层由不同的要素组成,48个要素组成所需评价的要素层”。运用“树木活力”法对吉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一新的综合生态指标由千庆兰提出,补充在通常状况下要想科学、全面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存在的不足,仅仅依靠单一的环境指标是不够的。

本文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指标体系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二是使指标体系最简单化。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确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体系和多级指标体系。通常情况下,一级指标体系不能完整而清晰地反映多层次属性的特点。而农业生态环境又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因此,多级指标体系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各子系统之间差异及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因此目前多级指标体系比较常用,其中多以二级指标体系为常见。

根据以上宗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整个指标体系得以确立。通常把农业生态环境又分为四个子体系:“生境资源状况体系、生物状况体系、生态状况体系和环境污染体系。生境资源状况体系由四个指标组成:“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亩/人)、草地面积占有比率(%)、水域面积占有比率(%)、森林覆盖面积比率。”环境污染体系由三个指标组成:“灌溉水质量、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农田大气环境质量。”生物状况体系由两个指标组成: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农作物中农药含量。

生态状况体系由五个指标组成:“水土流失比率(%)、水土三化比率(%)、每亩平均施化肥量(千克/亩)、每亩平均施农药量(克/亩)、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2 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就是指为了满足生态环境过程中的一系列目标要求,所采用的程序步骤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国内外已经提出应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至今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系列,较成熟的方法有:

2.1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即加权平均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易行的德尔菲法(专家评分法)。它可以简便、直观地体现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是该方法的不足是主观性比较大,因为专家在打分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和自己的经验,都在左右着分值的确定。

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后,根据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值,将各因素的变化值得出综合评价值。通常采用的数学模型按因子之间的相互相联性、构成模式,第一步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加权质量指数,然后再按评价因子的归属关系得出三个因子集的质量分指数,最终由因子集质量分指数得出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质量指数分为子体系指数和总指数两级。共有四个子体系:灌溉用水子体系、农田大气子体系、农田土壤子体系和其他生态环境子体系。每个子体系由若干指标组成。由指标值求出指数值。总指数值由四个子体系的分数值加权和得出。然后根据加权值的大小来得出环境质量的好坏。

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环境质量具有精确与模糊、确定与不确定的特性,所以环境质量评价中又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扎德教授创立的。因此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模糊信息,以及评判结果用模糊性的语言,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划,也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计算的综合判断中的各元素之值,对生态环境做出评判,评价等级。模糊评价方法,有时比较粗糙,而且往往受控于某污染权重的项目,以至于有误判的现象,在评价因素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而且导致实用性差。此外,还有一些方法:类比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主要有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以及生态环境整体类比三种类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功能与稳定性分析与空问结构分析进行评价。图形叠置法,即生态图法,即一张图上跌合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构成复合图,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和方向。列表清单,分别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劣种统一表格的行与列里,逐一进行分析并以数字、正负号或其他符号表示其强度、性质等;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是最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表征生态环境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标准的建立,并赋予因子权重,然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值。例如内梅罗指数用于评价水环境质量,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格林大气指数用于评价大气质量。

第6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青海林业;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发展对策

1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严重的荒漠化问题

青海省的荒漠面积较大,荒漠化严重影响了青海的生态环境,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另外青海在地理位置上比较特殊,黄河、长江等大河的发源地都在此地,由于荒漠化的影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给河流下游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灾害。

1.2森林资源较少且种类单一

在青海省境内,其森林覆盖面积较小,森林种类稀少,资源少,在林业结构上来看也不够丰富。主要是因为青海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开发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减少了森林资源。从整体上来看,天然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较低,森林负载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植被种类稀少,自然防御功能较弱,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遭到破坏后,恢复很困难。

1.3水源涵养能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青海省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也逐渐加剧,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应用。青海水源问题突出,本身涵养水源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干旱气候的影响,致使江河流量锐减,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严重威胁着用水安全。

2青海林业作用分析

2.1有助于发扬高原林业文化

青海省林业文化的突出特点是高寒、高旱,森林资源量少,种类单一,林地覆盖面积小[2]。在林业分布上,灌木林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头的峡谷地区,由于海拔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乔木的生长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高旱、高寒的地区,灌木林得以生长,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青海林业,充分发扬了这中高旱、高寒的林业文化,对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自然条件较差,森林资源稀少,生态系统脆弱,已经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的恶性循环发展状态。因此,加快推进青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林业,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用非常大。

2.3有利于满足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

青海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恶劣,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其发展的限制性很大。再加上林业资源不够丰富,林业产品有限,非常不利于其长远发展[3]。通过对青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当前的土地资源,加强林业发展,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林产品的产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有利于提高高原生物的保护作用

森林也是各个物种得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庇护所。在青海的森林中存在着多种生物,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地理条件的限制,森林结构单一,种类较少,覆盖率低,对多样性的物种发展非常不利。通过发展林业,扩大了物种栖息生存的范围,提高了物种保护的能力,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庇护作用。

3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3.1加强防护林建设

在青海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护林建设方案,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防护等工程的发展[4]。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林业发展问题,采取科学的治理办法,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同时,制定严格的惩处机制,对森林破坏行为进行严惩,加强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促进防护林建设的进步,提高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

3.2创新生态治理模式

要打破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生态治理的水平。首先,要强化造林工作,合理考察分析宜林面积,选择合理的造林项目,切实做好育林、造林工作;其次,采用先进造林技术,提高育林成活率,提高森林覆盖率;最后,采取合理造林模式,加快建设速生林,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对林业发展进行科学布局

结合青海的地理特点,生态特性,对林业发展工作进行科学布局[5]。充分考察三江源地区、黄河、长江源头地区、青海湖区域等特殊地域,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布局,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3.4充分发扬地区的生态优势

要对生态优势地区进行更好地保护,发挥其优势作用,强力打造生态治理品牌,推进生态治理的快速发展。例如:对于祁连山、湟水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要进一步强化生态项目建设。重点保护中华水塔,全面提高三江源、青海湖等区域的生态保护效应。此外还要加强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使青海民众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从整体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3.5更新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理念

要与时俱进,结合生态环境发展的大环境,把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不断更新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理念。切实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特点,生态环境特点,确定造林、治理、封山育林的具体思路,使林业发展,生态保护理念符合青海省生态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科学理念指引实际的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既要提高青海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又要兼顾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生态、林业、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高原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以青海省为例,其林业发展对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通过科学发展林业、改善其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对于促进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得红.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林业建设,2013(1):38-40

[2]董得红.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G]//探索创新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2012:6

[3]汪生霞.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7(2):325

[4]谈重鳞.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53

第7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现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逐渐严重,农村生活中的污染正在加剧,面源的污染已经大幅度的加重,工业、矿区污染提高,人们的饮用水也存在了安全隐患,农村环境保护呈现出“小污易成大污、小污已成大害”的特点。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立法不健全

首先,需要提的就是目前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对于农村也建立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有关规定。但是农村的污染和城市的污染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因为农村人口的分散性,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的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其次是农村生态污染面源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最后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污染不易监测性。这与城市和工业的点源污染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农村环境保护污染就形成了难监控、难防治的一种局面。在现行的法律当中虽然有《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保护法》,但是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管理的考虑还不够充分。

(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财政投入较少,造成污染治理不力

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财政投入不够,具体的体现在城乡的分治战略之上,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污染防治都侧重于考虑城市以及工业化的城市,但是对于农村的经费就缺乏了必要的管理。但是,现在的城市污染已经伸向农村,但是农村相应环境保护经费保护的财政资金渠道却得不到保护,申请专项治理的排污费难度也较大。

(三)农村人口较多,就造成了生态与人口之间的恶性循环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但对农村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尤其是在地区偏僻、教育较差的贫困地区,其人口、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深入的进行宣传,使得农民缺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总体上来说,中国对于环保的宣传设计的侧重点都是在于城市,在农村开展力度不够深入。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造成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认为只有那种像工厂、工业区排出来的污染废水才会形成污染,而对于农家使用的化肥、粪便以及农药都不属于污染的一种。另外,农民往往看重的都是经济利益,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普遍的农民认为只有自己的生活水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将所有的问题一一的解决好。大多数农民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环境保护受到破坏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保障体系

想要较好的处理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的是一套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需要对畜禽、化肥、农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规定。此外,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惩治力度不足、立法的内容相对滞后等等问题。所以,对于法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将农村污染主体的责任范围明确。不仅仅是对于当地政府和乡镇有关企业,更多的还是需要将农民纳入到范畴之内,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二,增强农村农民的环保意思;其三,深入了解农村有关环保问题,针对问题修改现有的环保立法,加大惩治制度,其中主要的是乡镇企业。

(二)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能够顺利、正确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找寻源头,从源头上来阻止农业生态污染的继续蔓延。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原理,并且是以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基础,从而促进生态与经济能够得以平衡发展,再将农业的安全生产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摆放在第一位,才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的经营体系。如何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呢?其一,应考虑具体农业每一个区域的特点,实施生态防治技术、平衡施肥,从源头开始抓好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其二,结合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灌水利用以及化肥使用率。

(三)政府需要加大投入

政府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的财政投入,给予物质保障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中一方面,政府必须做出不能将排污费当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还有就是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的行政开支有稳定的来源。

(四)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加大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第8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的书法作品欣赏

关于生态文明的书法作品图片1

关于生态文明的书法作品图片2

关于生态文明的书法作品图片3

关于生态文明的书法作品图片4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怎样实现相互促进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提出旅游业发展如何“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同时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行为与机制,这是旅游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纲领,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正循环发展。

旅游法第四条规定: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显然,对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政府主管部门而言,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

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良好的空气质量、优美的自然景色、纯净的江河湖海、整洁的周边环境。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并筹集资金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行为与机制。

《规划》从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绿色旅游开发、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正循环发展的要求。为更好地落实《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我们需要切实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与机制,需要依据旅游法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主要任务和方式,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有哪些标杆,如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责任体系等问题。

1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主要目标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旅游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主要指标,可参照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保护修复3大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结合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制定。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主要任务和方式

其一是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包括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其二是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包括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其三是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包括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景区点与其他旅游企业环境综合治理;其四是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包括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其五是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包括管护重点生态区域、保护重要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修复生态退化地区、扩大生态产品供给、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六是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健全法制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落实地方责任、加强企业监管、实施全民行动、提升治理能力;其七是实施一批国家与地方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其八是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包括明确任务分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试点示范、严格评估考核。

3

学习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标杆国家的经验

标杆之一是新加坡。虽然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18.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46.97万,但是,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16年9月统计,2015年新加坡接待的入境过夜旅游者达到了121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了167亿美元。这是与新加坡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全体居民建立保护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和机制的努力分不开的。新加坡的主要经验是:绿化建设全面细致,营造赏心悦目的环境,严格执法形成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新加坡城市内几乎看不到交警和城管队员在现场执勤管理,但是市容整洁、交通畅通,街道上看不到乱停放和摆设摊点,几乎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

4

第9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结合海绵社区工程设计及施工的特点,分析其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特点,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具有海绵社区特色的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及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确定,预示着“海绵城市”正式成为城市建设和园林景观行业的重中之重。“海绵型社区”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住区的最显著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蓄集、调配雨水,在硬质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建设蓄排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以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这些优势使其势必成为今后住宅景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内对于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体系构成、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确定还比较欠缺。本文通过对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结合国内外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系统构成,提出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旨在为今后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的预测评价、现状评价和后期评价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特点

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概念,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影响和水自身循环三个要素构成,通过时间和技术来连接和沟通,在健康运行的条件下,组成一个平衡稳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2]。而海绵社区中的水生态环境又有其特有的特点。

1.1水体形式丰富,水量较少。结合海绵社区的建设原则,目前较常用的水体形式有跌落的瀑布式、流淌的溪流式、静止的湖塘式和喷射的喷泉式。水体覆盖面积占据社区的面积不大,常年平均水位0.30~1.20m不等;常年保有水量总体不大,如湖塘等生态湖水量较大,尤其跟城市河、湖自然水景观相衔接的水体,水文指标随城市河湖变化影响较大,如溪流式水景在正常运行时水量也较少,当干旱季节或水循环系统运行不畅时会干涸。

1.2地表径流系数较大。径流系数受集水区的地形、特征因子、坡度、植被状况及土壤特性等因素影响,系数越大,所收集的雨水量越大。海绵社区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及景观设计来达到对雨水的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目的。海绵社区建设技术中,人行道用透水性强的方式铺设,达到对雨水的渗蓄,具有渗透、净化功能的绿化带太高离地距离,使得地表坡度加大;由于采用了下沉式绿化带、植草沟、鱼鳞沟、渗虑绿地、植被等水景景观设计,加剧影响着该区域的雨水径流量。

1.3水体自净能力。水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代谢污染物,从而自我修复。这是水体宝贵的自然能力,在工程上经常利用水体的这一能力进行水污染处理。在海绵社区的水环境设计中,有多种可以进行人工或拟自然的工程进行水体的自净,如瀑布式水景,自上而下水体跌落,对水体充氧;溪流式水景,延长水体流经路线,同时进行充氧和微生物代谢污染物;静止式湖景中往往种植有具有典型污染物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菖蒲、荷花、芦苇等;下沉式绿化带既可调蓄雨水,又可土壤净化污水;特定的护岸护坡既有加固河岸的作用,又能通过植物、土壤进行无机和有机的污染物去除。

1.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较流域式河湖少,种类也不够丰富,但是生态种类构成较稳定,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或劣势种群。

2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目前对于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主要着眼于其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上,在指标的选取上紧扣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即其物理形态、水文、水质、生物、景观、河岸带等。结合海绵社区的特点,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

2.1生态特征指标。

2.1.1物理形态。

2.1.1.1社区水体的通畅性。它涉及到水体生态元素在各方位的流动性,用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元素,可以连通河湖水面的宽度、长度和面积来统计[3]。

2.1.1.2河湖水岸的稳定度。稳定的河湖水岸是水生态环境平衡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在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中,需要进行频繁的蓄水、排水,对水土结构稳定有影响,同时对河湖岸的生境、水系的水文水质及生物多样性都有影响[4]。

2.1.2水质状况。

2.1.2.1溶解氧。它反映水体中的含氧量,直接关系到水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海绵社区水环境中,不同的水景含氧量有所区别,如静态水景中的溶解氧主要靠水面复氧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而动态水景如喷泉、流动式小溪等就可以通过机械、工程手段进行人工充氧。

2.1.2.2BOD5。5日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在海绵社区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径流中裹含的地表污染,而且由于水环境容量较城市的大湖大河要小得多,其自身净化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水环境有机污染严重,需要严格控制。

2.1.2.3富营养化指数。用于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富营养化意味着水体中营养元素过剩,直接导致各类植物的爆发,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有氧生物生存受限制,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2.1.3生物体系完整性。

2.1.3.1河湖岸植被覆盖率。用以表征河湖岸地表状况的综合指数,反映地表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海绵社区中,由于各类雨水蓄排工程的建设,对河湖岸的冲击比较大,需要健康完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来稳定水环境。

2.1.3.2土壤质量。不同的土壤其含水能力、去污能力等都是不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与之接壤的水生态环境。

2.1.3.3生物多样性。它包括了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3.4植被结构完整性。主要针对河湖岸灌木、乔木和草木构成的植物系统,在大量雨水蓄排工程调节下植被结构是否稳定、有效发挥生态功能。

2.2服务功能指标。

2.2.1景观娱乐。人对水体有天然的亲近性,园林设计师通过各种工程技术造就了各类各具特色的水景观,体现文化底蕴和物质文明。

2.2.2自净能力。水体通过水文运动和生物生理活动对污染物起到稀释、扩散、降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净化作用[5]。在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中,由水景水体、水中生物、土壤共同构成了一个物质循环系统,当它健康、平衡运行时,具有可观的纳污能力和净化能力的。一旦这种平衡打破即水环境生态系统被打破,它自身的自净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消失。

2.2.3环境调节能力。水体具有调节和缓冲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夏日炎炎,人们喜欢在水池边乘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3结论

基于海绵城市在城市防洪防汛、生态环境优化上的优势,它的建设势在必行。海绵社区作为海绵城市的有机组成,它的建设成功与否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指标之一。对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健康评价则是其建设成功评价的重要组成。结合海绵社区工程设计、施工的特点,分析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特征,基于评价指标选择的代表性、有效性、系统性的原则,构建出由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两大总指标,物理形态、水质状态等12项分指标的评价指标系统,旨在为今后的评价实践提供些许经验。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M].北京,2014.

[2]张建南,卢中伟.绍兴平原河网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措施初探[J].水资源保护,2009(10):98-99.

[3]李灿等.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J].四川环境,2011(4):71-75.

[4]褚克坚等.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4(10):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