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传统文化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建议

第1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欧建筑;传统建筑

1前言

作为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艺术,建筑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致使建筑风格的分界线不再一如既往的明确。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回归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方可探寻出各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中欧建筑正是世界建筑之林中的两大代表。中欧传统建筑在材料使用,色彩选择,美感效应,建筑理念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成因可以从中欧两地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时下,中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一大趋势,两大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比较,交流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本文将对中欧传统建筑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自然成因与文化成因两方面阐述形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为国内建筑设计者们提出少许建议。

2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分析比较

中欧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中欧传统建筑在外在与内涵两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2.1建筑外在的差异

2.1.1建筑色彩的差异

从对颜色的喜好上来看,中国人视红色为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以往的建筑者们多将建筑装饰为红色。鲜艳夺目的颜色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欧洲传统建筑则以灰、白、蓝为主色调,外表的低调朴素暗涌着一种对朦胧美、理智与冷静的追求。

2.1.2建筑选材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体系。木材的质轻,和缓在适于横向延展的同时在造型上彰显出曲线美与生动的气韵。不同的是欧洲传统建筑以石为主要材质。石质的建筑高耸入云、造型厚重。各式各样的柱式便是其建筑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适用于个体生活,往往由居民的经验与巧思所得。而欧洲传统建筑中则融入了精密的力学知识,例如宽广的教堂足以容纳上千会众。

2.1.3建筑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建筑个体在同一平面上铺展开来,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追求一种空间上轴线的对称。中国人通常将建筑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庭院与走廊的结合正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含蓄,严谨的建筑性格。然而欧洲古建筑布局无时无刻不凸显着单体的艺术效果,空间上轻盈的垂直线贯穿于整体,高耸突兀,犹如飞腾的火焰,体现出公民们对神灵的崇拜,对天国的向往。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布局中运用到彩色玻璃窗画、罗马柱、水晶大吊灯等元素,每当光束投射入圣殿,烛光、苍穹与圣坛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使信徒们心中产生一种模糊的崇敬感。此外,建筑者们还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宏大雄伟。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的中轴对称截然相反的的中心放射状,渲染出自由的,开放的氛围;显示出城市强大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

2.2建筑内涵的差异

2.2.1建筑美感效应的差异

建筑的美感效应暗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中欧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来了两地传统建筑不同的美感效应。从观摩鉴赏的层面看,中国传统建筑更适用于“游览”,欧洲的传统建筑侧重于“观望”。置身于中国的建筑中,情随境迁,感受各种细节的精雕细琢,游走于虚与实之间,领会建筑中蕴藏的神韵。身处欧洲,可将古建筑们视为一件件独立的雕塑作品,感受其孤立的空间氛围,特有的灵魂。建筑的美横冲直撞般暴露眼前,面对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客体将不由自主的萌发一种“朝圣”的心理,似与“上帝”在对话,华丽的美中透露着一丝丝浪漫的人文情怀。

2.2.2建筑理念的差异

文化底蕴深深根植于民族建筑之中,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建筑理念上。中欧两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对建筑设计理念就有着“建筑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这样的表述。在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的体验胜过物的自我表现,建筑的生活气息与理性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此外,“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古人们视建筑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中正纯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念因运而生。与中式传统建筑相比,在一直以“神”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观念中,建筑设计与雕塑设计为同一性质的艺术。欧式传统建筑以“创造静态美”与“以人观物”为主要设计理念。一所建筑的设计与雕琢一件美术品的视觉要求是统一的。

3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成因

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在色彩、选材、布局、建筑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都可以从中欧两者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

3.1自然成因

3.1.1自然资源差异

中式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要材质。为什么古人会选择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质呢?第一,中原地区发达的林木资源便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且远比石材丰富易得;第二,相对石材,木材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第三,木材的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欧洲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结构上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即石质结构。首先,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那里的主要地形为石头山,石头山上很难生长出高而大的树木。其次,相较于木材,石材坚固性更强,易于防守,不怕火攻。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战乱频繁的欧洲,重要的城池都是石质的堡垒。再次,石头冷的调性也迎合了欧洲人崇拜上帝的心理。

3.1.2气候差异

气候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中欧两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两国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双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季风气候是东方民族的主要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冲积平原面积较广,便于灌溉,光与水土组合良好,这确保了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序,造就了古人们自然无为、温顺易养的性格。于是,平和、含蓄的风格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与东方民族相比,古代欧洲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致使土壤贫瘠,水土组合欠协调。海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们常要与狂风巨浪斗争。这也遂之造就了欧洲民族爱于拼搏,竞争的性格与“天人二分”的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应到建筑风格上便是极端,突兀的。

3.1.3内陆文明与海洋

建筑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与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时空观,即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身处内陆的东方人在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对四季变幻的依赖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时间意识”。而古希腊地形多变,岛屿众多且互不联续。这种独特的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无形中孕育了欧洲人强烈的“空间意识”。海洋环境的恶劣使得居民们常要应对自然灾害,使他们的空间布局,地理方位感十分强烈。

3.2文化成因

3.2.1宗教观念

中欧两国传统建筑的差异也受着不同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对往往伴随着功利色彩。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采用的多为民间与官式建筑的模式,与封建时期的其他建筑区别不大。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古欧洲,“宗教入世”的观念盛行。重要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座落在城市中,反映着人对上帝的膜拜。“尖峭、高耸、光怪陆离”的装饰风格呈现出意境的空灵。建筑形态的垂直向上,暗示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宗教美、崇高美、终极美的歌颂,对天国文化的向往。

3.2.2政治观念

建筑好比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思想。欣赏中欧传统建筑,要从政治文化的层面去体会与把握。皇权至上、等级森严是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小则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些也同样被反映到建筑上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维持秩序井然、轴线贯通的布局风格,数千年保持着整齐统一的风格。居民的住宅也会根据其社会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户人家的社会地位会由其住宅屋顶的形式、台阶的高低、面积大小可想而知。而欧洲传统政治则呈现出自由民主的风格。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伴随着大面积的广场,城市布局表现出同心放射状。在这种环境下,公民们性格开朗,过着自由的生活。

3.2.3价值取向

中欧两者的政治观念从根源上影响了公民的价值取向,促使了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形成。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欧洲传统建筑注重个体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际关系靠血缘来维持,文化自然表现出群体意识。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没有强权,海上贸易的繁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于是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文化本原。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家族式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盛行。此外,客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备元素。作为会友接客的重要场所,客厅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是“人和”这一理念的重要象征。相反,古欧洲建筑富有意识形态色彩。古代的设计者们利用建筑赞颂时代或暗讽现实。建筑可以创造优美也可以寄寓文化。建筑常被作为一种观念性、内在性的事物。

4中欧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建筑文化发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当下,文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化问题。然而,建筑与文化存在着血缘般的关系。因此,建筑更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好的建筑既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排斥外来建筑的信息。

4.1国内住宅设计的欧化现象

如今,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机会史无前例地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取舍。然而,全盘西化或单纯本土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内居民住宅的欧化趋势正是建筑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的一大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一代建筑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建筑师在对过去几十年建筑的思考与批判中,将中欧建筑文化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海经贸大厦在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庭院中,西式残墙断柱与中式白桥共存。而如今,国内居民住宅出现了欧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民族文化内核。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应从中欧传统建筑的对比中发掘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开发出一条可以更好的融合中欧建筑风格的道路。

4.2中欧建筑在客观规律中的融合与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建筑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即使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对比与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中欧传统建筑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将有助于国内的建筑工作者们发掘两国文化中优秀与合理的内核,推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发展。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能只是沿袭大多固定的建筑式样,而是应注重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层次的思想诠释。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工作者们要用更为包容的胸襟与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外来的建筑文化,正确处理好本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建筑文化关系。

5结语

建筑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中欧传统建筑在外观与内涵两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形成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普及,新技术、新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建筑更多还得依靠设计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文化格调的趋同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累积多年的民族情感,建筑工作者们应尊重它们并融入自己独创的特色。融合与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主流,然而盲目的移植或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可取的。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应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作者:马晨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炳和.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J].当代建筑,2007,(5).

[2]王丽萍.中西建筑人文主义比较[J].山西建筑,2008,(3).

[3]刘金祥.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J].南方论丛,2013,(3).

[4]李昌勇,张玉潇.论中西建筑美学的视觉差异[J].大家,2011,(14).

[5]苏生文.赵爽.石头与木头-对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认识(一)[J].文史知识,2008,(8).

[6]郭鹏飞.中西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异同初探[J].南方建筑,2006,(12).

[7]胡云杰,梁钢强.从文化内核浅议中西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2008,(8).

[8]修贝贝,刘福智.浅谈不同自然观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6).

第2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创设昆曲兴趣班

学校地处苏州古城中心闹市,坐落在平江河畔,有着100多年的历史。20年前的一次偶遇,让昆曲与笔者所在学校结下了深厚的缘分。现在的学校,昆曲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块招牌,每一个师生无不知晓昆曲。在校园内,昆曲艺术处处存在。从最初的红领巾昆曲研究院到现在的小兰花昆曲艺术团,一批批的小昆班演员从这里出来,走进社区,走进央视,走进上海世博会的舞台。

为了能够增强队员对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喜爱,学校成立了小昆班。小昆班由市关工委的专业昆曲老师到队员中进行一对一授课,老师从身段、唱腔、眼神、手法进行手把手教学。小昆班的学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等,他们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排练。专业老师在教授高年级老队员动作的时候,小队员们只是在一旁看着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老师并不采取过多的指导,而是用一种在“玩中学”的模式。在平时的时间,如下午的综合实践课中,会有高年级与低年级孩子的一对一辅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对低年级孩子传授基本知识,这样既能够帮助低年级孩子更好地掌握基本训练,还能提高高年级学生自己的昆曲水平,也让他们得到能力的锻炼。在平时的校园中,也能经常看到他们练习的身影。2004年,在平江区教育文体局的关心下,该校还成立了“小兰花昆剧团”,有了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小昆班成员越来越多,昆曲已经渐渐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将昆曲艺术融入课堂

学校的昆曲教育不仅仅在一个小昆班的建设,在其它很多方面也充分渗透,如创编昆曲的校本教材。在音乐课上,结合每学期教材内容中戏曲这个单元,把昆曲渗透在其中。比如说给队员听上一小段小昆班演员唱过的昆曲,给队员们说说这段唱词的含义。如果有队员正好是昆曲班的话,那么还能请他们来段现场的表演。曾经有队员向笔者提出,这个昆曲的“水磨腔”太慢了,不太适合现代的音乐感。为此,音乐老师在安排欣赏的过程中,特地采用了现代版的昆曲。如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游园》,这样的现代昆曲没有改变其中的唱词,但是能够用现代音乐的手法来重新演绎古老的艺术,耳目一新的现代版音乐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昆曲艺术。

普及昆曲艺术的意识

小昆班在全体队员中有了很广泛、深入的影响力。为了能够扩大昆曲的传播范围,让更多的队员能够了解它、喜爱它,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环节中增设了特色章——“京昆章”。“京昆章”根据不同年级段队员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低年级段(一年级、二年级),主要是能够区别昆曲与其它剧种,简单欣赏昆曲的小故事、小片段;中年级段(三年级、四年级),可以了解昆曲与其它剧种的不同,知道昆曲的发源地、名家、名段等基本常识,能够欣赏一两段昆曲名段;高年级段(五年级、六年级),可以很明确地区分昆曲与其它剧种的不同,知道昆曲的基本知识,欣赏几段昆曲名段,并能哼唱出一两句昆曲的旋律。队员们通过雏鹰争章的活动,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昆曲艺术的熏陶,循序渐进,让每个毕业的少先队员都能对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近几年,学校昆曲艺术越来越得到各界的认可,经常和“伊顿国际”外国语学校进行联欢,给金发碧眼的外国孩子表演昆曲,教她们最简单的唱腔、走步,深受外国孩子的喜欢。传统节日来临时,如重阳节、中秋节等,学校小演员会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向社会传播昆曲艺术。学校不仅连续参加苏州市少儿艺术节,而且还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再度亮相,这项荣誉是其它学校所没有的。学校的小演员剧照还登上了《家庭百事通》封面,接受媒体专访、报道。学校的昆曲教育秉承这样一种理念:让队员能够以在“玩中学”的形式了解和熟悉昆曲。每年都会有学校的小昆班主力演员毕业,但是学校都是用一种以老带新的教育模式,让不断毕业的队员会有一批批的小演员补上。所以,学校一直有三四个传统保留节目,并且力求在保留节目上不断创新。

第3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精英与草根 小传统 发展现状 保护措施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即所谓“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他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社会上层、精英或主流文化传统,而小传统则是指存在于乡民中的文化传统。大传统主要依赖于典籍记忆,尤其是文学经典所构造的记忆与想象而存在、延续。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性的、活的文化形态流传和延续。[1]根据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习惯以及学科传统,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若干大类,其中第一大门类即“民间文学”,对于该板块的认定标准中最重要的即是“传统”二字,是不是“传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不是“非遗”,而这个传统其实就是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小传统”,即存在于乡土民间的活态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是在特定民族或区域的群体间世代相传的、体现该民族或该区域群体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游戏、礼仪、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 是一定思想或情感的表述。民间文学艺术以其特有的功能满足人们一种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与这种需求相伴而生的经济价值,开始走进人们的研究,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开发引起人们的关注。[2]民间文学承载着道德教育、审美观念传播、价值信仰传递等功能,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对民间文学进行挖掘与保护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优秀文化主体意识,有利于共建和谐社会。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一是通过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进行对比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及民间文学在塑造民族性格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建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二是探讨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问题;三是思考对保护民间文学应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论述以期增加公众对民间文学的认知。

一、精英与草根的互涉――民间文学对经典文学的价值意义

一提起文学,最先涌入大众脑海之中的莫不是《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古至今这些作品都是文人士大夫的必修科目。可以说,一个民族经典文学样式的发展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该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经典文学的原始源流是什么?它是从一出生就被冠上精英的名号还是经过一场痛苦分娩的挣扎才改变其生存环境的?我们以《诗经》为例,《诗三百》是最早被经典化的文学,很明显,它的最初存在场域是在民间,当《诗经》中收录的“国风”存在于自己的原始活动语境中时,无疑是各自地域中人们共享和认同的情感交流活动,这和今天仍然存在的所谓“原生态”民歌情况类似。但被辑录、阐释成“经”之后,那种原始身份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自汉至清的两千年中,《诗经》成为一代代经学的典籍,从阐释中生成的“言志”、“比兴”等意义成为主流文化的思想传统,这一切被古典时代的精英阶层普遍接受,就像《论语》所言:“不读诗,无以言。”人们把《诗经》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道德性情培养的工具书了。不过,在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经典时,可以发现更多的原初人民的古朴生活。因此,草根文化是可以走入精英殿堂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教化作用的。由此可以看到民间文学巨大的文化价值。

二、“小传统”的文化认同感――民间文学的保护现状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的人类文明的国家,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反映民间社会和老百姓情感与审美价值观的民间文学的资源也极其丰富。民间文学主要是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在我国古代传统社会中,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艺术,它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间叙事诗、说唱文学、谚语等。民间文学的特征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人民性等。民间文学因其有着自身独特而优越的艺术特点,而在民间得到广泛流行和传诵。恩格斯说:民间文学的使命是一个农民在经历艰苦的日间劳作后,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瘦脊田地变成美丽芬芳的花园。[3]由此可见民间文学在历史上的非凡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新科技的迅猛冲击,我们所处的时代被一片嘈杂、喧嚣全面覆盖,人们的精神世界充斥的是现代高科技创造的文化商品,对传统、清新的民间文化越来越缺乏关注的自信了。

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前景不容乐观,甚至面临着灭亡的危险,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将民间文学作为重点保护项目之一,以期引起当代人对文明退化的危机感,并树立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那么具体说来,民间文学就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空间范围的逐渐窄狭

民间文学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娱乐、情感抒发或生活需要经过口口相传而创造的文化产物。在今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摇身一变,成为农民工,迅速汇入现代城市的文化氛围,科学技术发展神速,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的急剧变迁,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娱乐形式的日新月异,都给民间文学的生存带来巨大威胁。随着新型媒介,如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的不断普及,使得人们对民间文学早已淡忘,更失去了相传的热情和信心,导致民间文学的传承空间越来越窄。

(二)民间文学遗产多已散佚

之前很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民谣等已经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人们劳动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文学失去原有赖以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传唱者的老龄化和去世,也是造成民间文学流传内容越来越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民间文学自身的局限性

传统民间文学内容、传唱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节奏以及老百姓的接受方式,加之民间文学的模式性使得受众不愿意深入体会其深层的文化韵味。所以难以培养新一代的受众群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民间文学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适应当代民众对文化的审美需求,导致民间文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弃儿”。

三、拯救本民族的原始记忆――民间文学保护策略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下,如何加强民间文学的保护,使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我国文化部门的长期努力下,相当一部分宝贵的民间文学得到了有效保护,使得许多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但是,我们也同时意识到有太多的民间文学已经失传,而现存的也快散佚这一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成为文化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项非遗保护政策及措施的先后出台后,我们深感民间文学的春天到来,它的传承有了希望。但是在特定时空产生的民间文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一)完善民间文学体系

民间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文学艺术和民族历史的宝贵元素,完善民间文学体系,把各个地区的民间文学资料收集整理,编排出版,增强民间文学的学术价值。

(二)保护民间文学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传承人至关重要,绝不可缺少。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使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无法保证,无奈只好执著于物质生活的追求,那么我们民族的这些传统基因就将无人来接续,因此,非遗工作人员要对当地的民间艺人、传承人进行周密的调查摸底,建立传承人资料集,并拨专款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中去。

(三)培养民众对民间文学的热情

民间文学需要广大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才能散发其巨大的生命力。在各个大中小学校中设立民间文学相关课程,培养青年一代对民族传统的亲近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多媒体等新兴科技媒介播放那些故事性强、趣味性高、群众喜闻乐见、传诵容易、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让广大的群众、学生从中感受民间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民间文学,其措施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我们必须要在“非遗”工作的具体开展中结合各地具体发展现状采取适宜的方式,更好地把我们老祖先的文化结晶传承下去,以便让当代人和后辈子孙们都可以感受原始集体的文化记忆。

四、结语

民间文学是民族的精神文化资源,其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抢救民间文学重大举措,可以唤起人们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豪感,使人们从中认识到民间文学潜在的文化价值与朴实自然的艺术魅力,这样一来,民间文学定会散发出它清新迷人的芬芳气息,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非物质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J].文艺争鸣,2007(3).

[2] 袁志政.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及探析[J].作家杂志,2007(12).

第4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1.建构的角度

错误的使用传统样式会导致复古建筑的泛滥,过于商业化使得传统元素只成为一种拼贴符号,单纯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构造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样式的模仿上,因为其存在条件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对传统材料的使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样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这种材料的构造条件。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构”应该是“源自建造形式稳定持久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又无法仅仅以结构和构造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诗意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是十分建构的,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有明显的区分,结构的受力特征十分明显。斗拱是满足大屋檐向外悬挑的受力构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学特征。传递力的梁柱体系和用于护的砖墙或夯土墙有明显的区分。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结构决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样式。我们可以以伍重对于《营造法式》的理解和再运用为例。这部著作对于伍重的特殊意义是,中国传统木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法则和标准的构件来搭建,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横梁叠加结构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样式。标准的构建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样式,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伍重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解决起拱壳的结构问题。此外中国木构体系还具有内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头都能够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符号的表面。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新的解读和理解,将它转化为我们现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继承

传统在汉斯-格奥尔格•斯达摩尔被称为“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转变自己。对于斯达摩尔来说,批判理性和传统是解释学循环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种文化遗产中存在偏见必须通过隐藏在“其它”文化传统中的批判力量不断加以判断和认识。尽管批判性文化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但他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弥补世界的“失魅”状态。通过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进行自觉地从新解读和创造,才会使传统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今的时间,表层化的复制只能含混和抹杀时间,无法体现时间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了。批判性的继承,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重新解读、收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3.精神的继承

继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说符号。但是,在中国,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符号的运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设计中,斗拱(中国传统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为符号运用在外立面设计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学特征,仅仅成为一种装饰语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师及其学者推崇这样的做法。符号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新的经验和见解融入到符号之中。其实,符号也在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恰恰也是在这变化中。

在内在精神上继承,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建筑师王澍。普利兹克奖官网公布评委辞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将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把传统材料的运用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并使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进行有深度地重新转换。他曾说,“这栋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这么说,而是如何让人直接在现场体会到。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传统文化通过物质进行深度转换,传达给每一位来访者。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符号上,而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

第5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作为中医药文化节的“常客”,首儿研究所基地也早早为此次文化节做好了准备。橘黄色的展板,摆满首儿制剂样品的展柜,显眼的蓝色首儿标识,还有那盛开着的蝴蝶兰,让首儿在本届中医药文化节中别具特色。

中医药文化显魅力

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以“中医药文化,在你我身边”为主题,通过中医讲座、文化宣传、趣味游艺等多种体验形式,践行“传播文化、服务百姓、促进健康”的活动宗旨。

活动主办方在方泽坛内设置了中医药发展历史场合图片展、2012年北京中医药精彩瞬间照片回廊、中医名家大讲堂和中医药科普图书馆等四个文化传播区,以及重要文化荟萃展示区、中医保健技法展示区、中医专家团队义诊咨询区、大讲堂义诊咨询区、中医药文化互动游艺区、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等多项主题活动区。趣味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广大市民乐在其中,浓厚的健康服务意识与多样化的体验形式,让市民全方位、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活动三天,权威医疗机构的237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为市民提供专业义诊咨询1.75万余人次;9100余人次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及社区、护理体验;累计接待游人7万余人次;75个展位进行中医药相关产品的展示展卖,发放经典中医药文化手册7.5万余份。

内容丰富添趣味

方泽坛西侧的中药文化荟萃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写有“庭院阳台鲜药园”的红色横幅下,几十种中医药盆栽姿态各异,高高矮矮地簇拥在一起,引来市民驻足观看,鲜药专家们也忙着为市民介绍这些中医药植物的栽培方法。这些中医药盆栽均来自北京市自采自用中草药示范基地,有藿香、玄参、刺五加、党参等40多种。花盆里的小卡片上,每种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标得清清楚楚。专家向记者介绍,用鲜药防病治病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由于鲜中草药取材方便,见效迅速,在民间用鲜中药治病很普遍。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此次展出的鲜中草药,都是药食两用的品种,而且栽培方法简单,特别适合家庭自种,既能美化环境,还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首儿研究所基地展区,主要展示了首儿现代儿科专用制剂、传统膏方剂、中药饮片炮制等,产品涵盖儿童呼吸、消化、补益、脑瘫康复、外用、微量元素保健等儿童健康领域,体现了首儿“专家、专科、专病、专药”的中药产品研发特点。展区工作人员忙上忙下,为前来咨询的市民介绍首儿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科研成果,并为来参观的孩子们分发了玩具,领到玩具的孩子一蹦一跳地向其他小伙伴炫耀着。

专家义诊引围观

今年中医药文化节的义诊中医数量是往年的一倍,高达200余名,众多名中医悉数到场,唐启盛、李乾构、鲁兆麟等平日“一号难求”的名专家义诊区更是排起长龙。首儿研究所基地此次也安排了数名儿科专家轮流坐诊。

五月的骄阳不留情面,但丝毫未影响市民们的参与热情。听说这次地坛文化节首儿研究所会有儿科专家义诊,家住西城区的李大爷一大早就和老伴儿带着小孙子赶来了。首儿的中药师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并为孩子做了细致的检查,提出中肯的临床医疗建议。

坐诊的专家们尽管被前来问诊的市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口干舌燥,汗流浃背,但仍耐心地为市民们解答疑惑。而此次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专为儿童“量身定制”的中药批文产品、制剂,如小儿咽扁颗粒、杏贝咳喘口服液以及肤乐霜等也深受市民们的欢迎。

前来问诊的王阿姨说:“首儿制药,我们信得过,之前小孙女儿老是咳嗽,用了他们的口服液,很快就好了。”

传播中医药文化新能量

第五届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出中医药在老百姓心中的深厚情结,也展示了首儿“产、学、研、用”于一体,量身定制儿童药的独特魅力。

第6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在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的不断引入,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进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甚至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进一步地被侵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在悠远的历史中,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叹为观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程中,历经着战乱、历史的更替。因此,历史中就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其说是政治上的实体,还不如说是文明的实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一直接受着外来的文化思想的熏陶,最早的是佛教,但是也没有将中国人变为印度人,在学习西方科学的时候,更不没有将中国人变为欧洲人。进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通,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2.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表现为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虽然爱国主义讲的是政治范畴中的,但是根据文化层次中来看,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上的信念。它是巩固自己对于祖国之间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爱国主义是有据可考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让中华民族的儿女不断向前,勇敢拼搏。

在传统文化古代圣人贤士中,都表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无论是林则徐还是屈原、文天祥、范仲淹、岳飞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宽容、海纳百川的思想对学生起到了带领前进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在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学习时,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时候,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选取《满江红》《离骚》等相关传统文化的教材,并对上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或者多在报纸上、书籍上找寻相关的爱国主义文化,再或者利用现代技术,在网络上观看林则徐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2.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现有学科相互融合,展现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同现有学科相互融合,进行有效教学,并要树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办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或者国画等;抑或是开展一些汉服表演、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利用典故进行教学,等等。经过丰富的课程融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为导向拓展教学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宣扬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导向,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进行拓展,让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比如,在闽南这个地方,进行地方文化的学习,学唱闽南地方的歌谣,学习优秀的文化故事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进化自身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爱国主义的传承。

总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在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我们必须学好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各类的历史资料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地增强自身的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萍,曹志超.论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J].艺海,2014(12).

第7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生活领域中复兴,中国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也呈现出文化意义上的不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下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一场设计的已经逐步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三十余年,不仅是经济上的高速腾飞时期,也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的时期。在这个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设计理论体系,逐渐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根源。然而我国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发展很快,但文化内涵却往往被忽略,使得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缺乏生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以传统文化为落脚点,尝试从传统文化出发,探讨其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期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融进传统文化提供借鉴和参照,并给传统文化在空间中的应用提供启示。

一 当前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设计古板模仿

面对“设计趋同”的现状,九十年代国内“继承传统”的呼声越来越强,复古之风一时风生水起,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不加以改变地全部被“搬运”到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来。固然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视觉美感,但若是到处古板模仿,那便不是设计与创新,而是抄袭与复制。例如,国内许多传统风格的当代建筑都少不了大坡屋顶,似乎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名词,这种情形在各地新建筑中比比皆是。

2.设计缺乏深层次内涵和特色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建造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文化却渐行渐远;设计费扶摇直上,发明的作品体现出的文化气息却越来越淡薄。只是强调高度现代化的设计,难免会使人们感到失去传统的根基和精神的寄托。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这种文化性在中国当代的空间设计中却很少能充分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一大部分空间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少且浅,很难能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艺术价值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装饰上,更不能被空洞而表面化的潮流所淹没,应承载着一代代人民沉淀下来的思想和特性。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再现历史的载体,才能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 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影响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取决于设计师们选择优良文化的能力、公众的认知水平、对文化的态度,它是公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展现于公共空间中,具有物质性;同时存在于文学、伦理规范上,具有精神性;也存在于特定价值观念里,具有排他性。

1.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正面影响

(1)发挥步行街区的活力

中国传统公共空间长期以来都是以线形为主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古代布局多是以皇宫为主体进行整体规划,没有为普通民众服务。公众的生活基本上集中在庙会、集市和以街道为主的带状空间中。到了宋代,经济进步、交通设施的发达以及商业的发展都丰富了公众的生活,也延伸了街道的空间范围和意义,具有深厚的生活和文化底蕴,因而有了比其他类型的空间更为浓厚的生活、商业气息和空间活力。

(2)提高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和文化性

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记录,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标准。社会的进步需要文化的进步为支撑,城市的发展是来自于市民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新文化的包容,作为继承者的我们更要善于选择、归纳并解读出所拥有的现代意义。在塑造公共空间时,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线性空间布局形态,塑造流畅、活跃的活力空间,深入了解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图式,提炼出程式化的认知模式,唤起民众对空间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在节点处设置分流的广场,在街道中合理地分布点状的休息区域,并通过人性化的景观设施,营造吸引市民停留观望的宜人的空间氛围,满足使用者观看人流和展示的内心需求,如南京的夫子庙。

2.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负面影响

(1)对公共空间发展的制约

中国模式由原始社会的聚落空间而来,具有集中性和内敛性的特征。在古代,由于阶级间的矛盾突出,历代帝王在建设都城时是出于阶级统治的需要。里坊制是“礼"与“法”结合的典范,在区位和组织功能上达到了“朝廷宫寺,居民市区,不复相参”的目的。建设街区是为了皇帝出行和抓捕罪犯,街区的网络密度较低,尺度较大,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决定了临街面极为有限,对城市市民的生活影响较小,渗透率低,商业活动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制约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常发展。街道宽度的制定是以满足市民步行和牛车的需求产生的,因此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市民有了更高要求的时候就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再满足需要。在此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修补和改善,但由于初期规划的弊端,很难形成有组织的、高效的空间。

(2)群众参与性不足

“院”是中国传统公共空间建设的基本单位,通过“院”的有机组织和展开形成中国传统公共空间的基本组织格局。这样的组织模式以“院”为单位的中国传统居住模式强调安全,表现出以“院”为中心的封闭性,而西方的建筑组织模式强调开放性与街道外界的交流性。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儒学为官方思想,儒家思想中对礼制的强调、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形成了城市布局中等级明确、层次分明的特征。古代小农经济体制下,中国人封闭、分散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公众对于公众活动的参与性。

三 未来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

1.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应用越来越广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要使大家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可以从传统文化思想中去得到灵感。所以在公众空间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惬意,使内心得到平静。从目前我国发展趋势看,以传统文化来引导空间设计不乏意境深邃的作品。学界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也在逐年增多,并从理论探索逐渐转向实践转移。我们应该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空间设计中展现出其稀有的魅力。

2.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大放异彩

文化可以展现出一个空间的思想,如果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中展现不出文化内涵,那么这种设计就是没有生命的。当前,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正朝着西方现代设计的方向前进,在这种试图国际化的进程中,反而忽视和丢弃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应用。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其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与方法都是源于我国传统的空间设计,在此基础上,日本的空间设计理念又研究学习并结合了西方优秀的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两者相互补充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空间设计。通过以上反思,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更应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融合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从多层面去表现出我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在现代和未来继续传承发扬,并展示在世界设计之林。

3.具有强烈现代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正在逐步完善

中国传统的古典的空间设计思想与手段,在现代空间设计中是不能直接搬运和模仿的。这就需要把传统文化应用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时,要结合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并加以传承,以新的表达方式来推进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征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风格。同时,在思想上不仅需要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学习,而且需要不断学习和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将我国的独特空间设计风格不断完善。

四 结论

目前,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汲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仍然十分漫长,需要设计者们不断积累学习。艺术设计就是一种领悟,既需要用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来积累经验并提升自我,也需要不断的思考、思辨。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并在设计中给人们以启示。总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具体应用,当代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从未间断过。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化必将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慧.构筑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安徽建筑.2005(1):9-13.

[3]李婧.浅谈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里的传承[J].经营管理者,2010(3):333.

[4]杨丽娜.浅析中国传统元素与公共空间设计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2(2):136-137.

第8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儒家思想;市场经济;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0日

一、引言

概括地说,企业文化是指用于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些思想理念和基本原则,也是企业制定各种具体规章制度和实施各种具体经营行为的基本指南。企业能否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企业文化是否先进与适当。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种企业文化的发展、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背景。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那么企业文化自然也会受到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企业文化就像没有根的树,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东亚一些国家也有着广泛的传播。这是因为一方面儒家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品格和社会生活活动,而这种影响至今也或多或少地依然存在。如果将儒家文化的这种影响有效地运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使我国企业形成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又具有现代精神风貌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也仍然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吸收儒家传统文化中那些积极、有价值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践当中去,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本文在此选择一些儒家文化中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的理念加以阐释,就是希望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这里很难将其进行全面地论述,所以本文只是选择其中的一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重要理念予以阐释。

二、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理念

儒家的“义利观”在历史上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曾经被认为是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但是如果加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就会发现在儒家学说里,义与利并不总是全然对立的,也并不总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式选择。它提倡的是人们在面对“义”和“利”的选择问题时,应该先“义”后“利”,需要首先考虑公众的利益而不是只顾及自身利益。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尽管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孔子同时也说,“富而可求也,虽持鞭之士,吾亦为之”。由此可见,即使在非常强调义的重要性的孔子看来,义与利也是可以并行不悖,统一结合的,合理的利也是应当求取的。所以义与利,在儒家学说里并不总是冲突和矛盾的,只是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义放在优先的位置加以考虑,需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大众的天性,没有人想要过贫穷的生活,因此人们才会努力去追求金钱与利益。追求利益在孔子看来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这种利益就是不应当获取的,不要也罢;贫困卑贱的窘况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是如果以不正当的方法去除,不去也罢。所以在儒家思想里,“义”和“利”可以是统一的,只是想得到的东西应该用正当的方法获得,自己讨厌的东西也不应该用不正当的方法去除。也就是说,君子取财,要取之有道。无需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但是不能为了获得利益而不择手段,无所顾忌,不能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对社会道义不闻不问。企业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所以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有悖社会公德,对社会、消费者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一个有责任心、有道义感的企业,应该是把“义”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企业在赚钱实现“利”时首先要考虑“义”这个基本准则,在不违法、不失德的前提下,以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利润。这才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取财之道,也是实现儒家思想中义与利的结合与统一的取财之道。不义之财、不当之利,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不应当谋取的。因此,儒家文化中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理念,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成为指导所有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基本行为准则。

三、重诚信的理念

诚信的理念在儒家的学说中是经常提到的,它也被称作“修身之本”,因此孔子说“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可见,诚实守信在孔子看来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失去了诚信,一个人将一事无成。因此,诚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根基。同样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市场经济大规模、高效率地运行是建立在有效的信用制度基础上的。如果完全依靠面对面的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那么无论是交易的规模数量还是交易的地理空间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商品交易可能就只能停留在较小的数量和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了,也就不可能产生规模化的现代市场交易体系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愈发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交易的规模和范围早已超过地理空间的限制。那么怎样才能让企业和企业之间便捷高效地进行交易和合作?其中的答案就是讲诚信。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很难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当然就更谈不上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诚实守信”是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信条。企业要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在合作伙伴和顾客中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样对方才有可能将企业视为长期可靠的交易对象,企业也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如果企业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轻则损害个体顾客和消费者的利益,重则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良性发展,甚至引起系统性的经济风险。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在我国因为合同双方毁约或诈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五六百亿元,而每年因为企业不讲信用而产生的不良贷款坏账更是高达上千亿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重诚信、守信用,更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立业之本。一个失去了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将会失去在市场中的立足之地。因此,儒家文化中重信义、守信用的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当成为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仁爱的理念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的理念,一部《论语》共一万多字,“仁”字被提到了一百余次。可以说,整部论语都是以主张和宣扬仁爱为宗旨的。尽管对于“仁”的含义,在不同的论述里,有不完全相同的解释。但是如果加以全面、概括地理解,孔子所说的“仁”,其本质含义就是“仁爱”。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儒家的另一位先贤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爱人、敬人的理念,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很早的先秦时期就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和对人的尊重、关爱,这也是中华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文明高度的重要标志。尽管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但是不论在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中,关于仁爱的理念,始终是各种伟大的文明中一个居于重要核心地位的主题。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地位在进一步地上升,人的重要作用也在进一步地显现。在一个现代企业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是管理者,有的人是普通员工,但从基本的文明理念来说他们首先都是人,因此只有工作职位的区别,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许多企业也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但是却少有企业真正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含义。如果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理念真正贯穿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真正地做到仁者爱人,真正地从内心去关心和爱护企业的员工。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庭,企业的员工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如果企业把员工当作家庭成员一样对待,企业员工也就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愿意为它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企业应当把“仁爱”的理念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对企业的员工施以仁爱,真正地关心和爱护员工,这样企业才能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很多公司的竞争其实追本溯源是人才的争夺。企业如果要留住人才,首先就需要怀有“仁爱之心”,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需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样才能让员工觉得在企业里工作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也应该在企业大力提倡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这样才能让员工有对集体的归属感,因此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共同促M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观念,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五、反求诸己的理念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自省、自强和自律对于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从自身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另外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源自于自身的修养和德行,而不应当依赖于外界。企业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分析挫折的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归咎到外部环境,而没有意识到自身原因往往是根本症结所在。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是员工水平低、人才平庸导致的。结果企业管理者就对已有员工不加重视,另外又大量招聘新员工进入公司。然后又由于新员工对企业业务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发生下滑,由此产生了企业经营的恶性循环。最后原本公司的人才流失了,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管理者没有发现由于自己的一些原因,导致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制度实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样企业就会遇到一些经常性、反复性出现的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肯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问题是经常性、反复性出现的,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先思考自己身上或企业制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而不是一出问题就去责怪外部环境、怪罪企业员工。这样非但于事无补,而且可能会使问题恶化。如果出现问题时采取儒家文化中“反求诸己”的理念,遇事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从改善自身因素和制度设计的角度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将会更加有助于问题和矛盾的化解。而且由于上行下效的影响,员工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也会学习上司“反求诸己”的做法,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反求诸己”不仅是一种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的方式,也是一种指导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儒家文化中反求诸己的理念,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有益的现实借鉴意义。

六、结束语

从对儒家文化中一些重要理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儒家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仍然是具有非常有益的现实借鉴意义的,本文只是选择了其中几个基本的理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当然其中某些部分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不相适宜的,尤其是其中强调封建专制部分的内容。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儒家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有益成分。只要我们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扬弃的方式,择其有益成分而用之,择其无益成分而弃之,就能够发挥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指引,文化的发展也需要现代经济的载体。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意识、自觉地吸收和利用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于企业经营有着积极作用的有益成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仅仅是全部依靠其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需要依靠其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儒家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内容,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标志。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儒家传统文化这个宝贵文化资源,将儒家思想中符合现代文明的有益成分,比如重道义、重诚信、重仁爱等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会使我国企业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且也成为一个造福于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贡献者,进而使我国企业成为真正令人尊敬的企业。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现实的传承载体,进而重新找回其原有的文明价值,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再次显示出绚丽的光彩。由此在伴随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软实力,最终实现国家综合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松.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2.

[2]牟浴.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

第9篇: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在浩大的中国当代作家群体阵营中,作为在小说界有着较高声誉的张炜就是深受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不仅富有非常浓厚的“正统”向度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质,兼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个人阅历、生命体验及其生存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共和作用,他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便更大,这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张炜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表现出情有独钟的喜爱,而且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及其所富含的精神意义、审美价值进行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精神探索。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脱离传统的某些倾向,他深感“传统文化之核”在当下社会的严重偏离,或是被现实功利主义、唯科学主义等进行无收集整理情解构,以致消弭、遗失;也曾满怀忧虑地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批判以及痛彻心扉的呼吁。与此同时,张炜小说创作中民间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精神价值判断和审美观照。从文化的内涵上说,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但三者之间亦存在着某些重合与关联,而且民间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固的部分应该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中,以“仁”、“义”思想为内核的儒家文化,基于儒家文化之上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道家文化;开放浪漫、哀乐无极的荆楚文化,等等,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宏浩绚烂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不是以零零碎碎的形式散落在民间,而是从上到下在不断冲击、改造民间的同时,被世人作为世俗价值吸纳、接受,进而成为民间思想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部分。“与八十年代文化精神相比,更深入张炜之心、并更坚固地据有他的文化立场和情感的,是传统的民间文化。”①对小说家张炜来说,它们像一些纵横交错、繁复相织的精神脉络,既渗透在其具体的小说创作,又延伸于他的整个文学世界的建构之中。

儒家文化促成了张炜小说伦理思想的内在结构

作为一个植根于齐鲁大地的作家,张炜的小说创作始终高扬着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这首先来自于儒家文化对他的积极而直接、持续、深沉的影响。儒家文化(即通常意义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和完善道德人格;仁者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恻隐之心,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儒家精神要求人不仅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且要求人能够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儒家文化的这种“仁”、“义”精神穿越古今,激荡天地。对于从小就受到齐鲁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小说创作又扎根于齐鲁大地的张炜,当然会自觉不自觉地欣赏齐鲁文化,更无不对之有着极为深刻的领解与透析,并自觉地将之纳入到自己小说世界的建构中,从而赋予自己的小说以浓厚的儒家文化意味和深刻的传统文化精神特质。这从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便可见一斑。张炜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闪烁着儒家人格理想的“理想人物”,比如《古船》中的隋迎之、隋抱朴,《柏慧》中的导师,《家族》中的宁周义、曲予,《外省书》中的史珂、鲈鱼,《能不忆蜀葵》中的桤明等一系列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在性格上存在着某些软弱,也未免过于保守,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表现出了鲜明的立场,不仅有所坚守,而且特别隐忍,有的甚至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即便是其小说中对某些“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一潭清水》中的老六哥、《秋天的愤怒》中的老得等,作者也极力赞颂他们的美好品格和人文德性。在作家看来,这些人物虽然憨厚淳朴,但爱憎分明、勇敢忠义,具有民间人物特有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内质。所谓“礼失求诸野”,张炜在民间大地上寻找这种正在失落的理想人格,自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蕴示和审美理想追求。

从另一个角度看,张炜小说中的山川风物、生活场景、人物故事,其多情重义、温柔敦厚的仁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齐鲁文化的特质。齐鲁文化的核心是沉稳厚重,是带有济世思想的儒家文化。然而长期以来,儒家文化曾受到无数诘难,对此,张炜的文化立场是非常坚定的肯定其价值,并辩证地去看待儒家文化。“儒学本身不具有虚伪性,操作儒学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虚伪。”他认为,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是充满文化辩证法思想的。张炜反对纯粹化的物质主义和单质意义的技术主义,认为它们不利于世界的持续发展,更会对人们的思想情感、文化意向、精神本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人们一旦丢掉了儒学文化,也就丢掉了“诗意”,浮浅和极端化、片面化的认识伤害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威胁了人类的明天。②正是这种极力倡导、宣扬儒家文化精华的行为,让张炜的小说创作更具有“纯文学”的特征,而这也正是我国优秀的主流文学传统的本质。

道家文化幻化为张炜小说创作的精神品格

儒家理想是把仁爱精神由己及人、由己及宇宙万物,主张把人的

转贴于

精神提升到超越人与我、物与我的“天人合一”之境。但是儒家的“天”与“人”的关系,“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谐调终要归结为人际谐调。道家则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倡导个性自由,歌颂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成为世俗人生的一种选择模态和精神存在方式,因而道家文化与民间伦常是血肉相连的。

民间是相对于上层庙收集整理堂的下层指向,对知识分子而言是另一个精神家园,当游离于政治中心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退守之地。事实上,古代文人崇尚自然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求某种精神寄托;对于当代的知识分子而言,由于远离了政治权力,亦趋边缘化,济世思想得不到实现,不得不沉到更为深层的民间“起自民间,通往的终点仍然是民间”。张炜有自己的入世情怀,甚至一度高扬着道德理想主义的大旗。但是传统价值体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社会的侵扰,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观念变得较为尴尬、举步维艰。知识分子如何安身立命?民间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张炜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寄寓了个人的民间理想,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固守葡萄园,踯躅于脚下的大地,要在纸上建筑一个精神的自由王国。于是我们看到,张炜固执地在文学创作中书写孤独的“自己”告别喧嚣,逃离现实,融入野地,更在现实中建立起了一座封闭的现代书院,并试图用微薄之力来挽救正在跌落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小说中那些仗剑行走天涯的人物,他们的传奇经历和放荡不羁、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胸襟情怀、精神气性,也体现着作者苦苦追寻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更不消说那些苟活于大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人们,他们安分守己,甘于穷苦,淡泊名利,完全是自由自为的生命状态。作者说,我想我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我对大地的情感是自然的,因为我生活在大地上,我依赖它犹如生母。”“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那种文学。”④因此,张炜是以一个大地之子来看待自己与自然世界的各种关系及其关联的,这又与道家的思想一脉相承。

在《古船》中,一些人物的命名竟然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比如“迎之”、“不召”、“抱朴”、“见素”,甚至是“其生”;而“含章”出自《周易》,《周易》虽被列为儒家经典,但也属于道家的经典文献,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我们不妨“断章取义”,从名字上判断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实际上两者是基本吻合的。其实在张炜心底有自己的一片葡萄园,他说:“登州海角……类似的葡萄园当然是很多的,但完全相似的一片也没有。它只能是作者心中的田园。”⑤张炜做不到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做不到像大文豪托尔斯泰一样在庄园里躬耕劳作,出世的情怀萦绕在侧,又无法在现实面前彻底实现,只好根据自己有限的生活体验和细致的观察付诸于笔下的文学虚构和想象。晴耕雨读并不容易,抵御外界的纷扰和世俗的诱惑,且战且退,张炜“得道”却没能“成仙”。

荆楚文化生发为张炜小说精神意蕴的超然品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根基在于老子、庄子的思想,老子和庄子大概可以划归楚文化圈,接着楚国又出现了一位影响后世的人物屈原。屈原思想的核心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寻求真理九死未悔、有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与主张无为的道家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两者在宣扬自然和浪漫主义格调上却如出一辙。浪漫主义是屈楚文化的思想精髓。浪漫主义也是张炜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特征。纵观他的所有小说作品,无不充溢着一种超然之气和精神浪漫,小说中的生活或许是沉闷的,但是人们的心底却是自由的、张扬的,在精神上是不可压抑的。因此我们看到,张炜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神奇的想象,非常注重抒发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生存体验,或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呓语倾诉,或是借小说中的人物宣泄自己的情感。

张炜对屈原有着一种特别的好感,甚至是向往和崇敬之情,这

转贴于

也是古代文人爱慕、追求高洁人格普遍具有的一种情结。张炜始终保持着与古人精神上的沟通感应,而与两千年前的屈原更为靠近,因为两者具有很多先天的相似性。或者张炜在后来受到屈子的影响很大,不自觉地与自己的精神“导师”惺惺相惜,学习仿效。屈原在《楚辞》离骚篇中开首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对于自己的高贵血统非常自信,而张炜在小说中也常常在追索自己的家族历史,叩问自己的身份,追记过去家族的荣耀以及所受到的历史苦难,这在《家族》一书中得到了体现。屈原是一个喜欢美好事物的人,《楚辞》中的他身穿奇伟的服饰,浑身缀满鲜花,披挂着香草,饰物闪烁,散发出兰馨的香气;他不仅在身上装饰奇异的花草,还以它们自比,映衬自己高洁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性,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主义。张炜对此由衷叹赏,更将其视为伟大人格操守的必然修为,还列举出了爱兰的孔子,爱菊的陶渊明,梅妻鹤子的林逋……虽然张炜的手脚上沾满了泥土,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但他也喜爱美好的自然事物,花草树木,山水,动物,作者都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芸芸众生,去关怀身边的巨细。1998年秋天以来,张炜常常去一座山中的老屋,在那里耕地翻书,这次看的只有屈原,“我被淘洗被冲刷,接受着真正的神启与惊愕”,“然而我在午夜的寒冷或温煦中,在经受生命之水的洗涤中,却能自信地感知他的声音”。⑥作者写道,“我沉浸陶醉的时刻,大山之外正泛着‘全球一体化’的喧声。这喧声几可淹没我们的白天和夜晚。但我融入的一片时光属于另一个天地,人类历史上至为绚烂的一章就写在这里。如果连她也被‘一体’化掉,那么末世之哀又将疼过几千年前。”⑦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由此,张炜写下了《楚辞笔记》。他用审美的眼光去把握《楚辞》与屈原,应和着两千年前屈子的行吟,一唱三叹。屈子的不朽辉光映耀着张炜,张炜也在解说着屈子。

阴阳家、方士文化和“聊斋文化”等

丰富着张炜小说创作思想的血脉

其实早在先秦,楚文化与齐鲁文化在不同时期就有过此消彼长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即使在各地方文化特点消失、全国统一文化形成之后,楚文化在齐鲁文化里还留有很多深刻的遗迹。齐、楚两地在艰苦创业、追新逐异、兼收并蓄、尚武爱国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一直到今天,这种文化渊源仍不可能完全消解。灿烂多样的古代哲学文化在当代民间仍有余续,甚至成为人们骨子里不可更易的东西,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乃至性格气质。

同样的,张炜还受到齐国邹衍、淳于髡、徐福等阴阳家和方士文化,以及“聊斋文化”的影响,这让其小说创作涂上了“怪诞”色彩。怪诞一词是相对于当时的历史情境来说的,由于邹衍等人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思维方式与儒道不同。早期的神仙观念,以及《聊斋志异》的鬼仙神怪,让张炜的创作也越来越蒙上了魔幻色彩。尽管张炜对蒲松龄的志异小说评价不太高,但在创作实践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考察一下明清以来在齐鲁大地上生活过的小说家,他们都离不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的熏陶浸和影响,齐风鲁韵,成了他们不可抛却的共同的历史文化思想源泉。张炜曾经说,其小说创作借鉴过《聊斋》的“山野精神”、“民间精神”,比如《九月寓言》和《刺猬歌》。但对作者来说,或许这不是刻意的杜撰,因为在民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态。人们立身天地,崇拜自然,笃信天命,敬畏鬼神,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信奉生命轮回,因果报应,因此与其说是张炜在故弄玄虚,不如说这是对民间大地做出的最真实的反映,是民间大地的慷慨的精神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