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银行从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从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从业现状

第1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 无锡市 旅游从业人员 现状 成因分析

一、引言

“十五”期间无锡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旅游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无锡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蓝图,无锡旅游业进入了科学、和谐、稳步的发展时代。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无锡市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无锡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和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无锡市旅游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横向课题)的成果之一,笔者参与了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课题组对无锡市92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景点、12家旅游推销商店、7家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即为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和相应现状分析的依据。

二、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

“十五”期间,无锡市旅游大力发展推动了旅游人才规模迅速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无锡市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1.5万,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中包括了旅游核心从业人员和具有旅游特征从业人员,110万间接从业人员是由旅游业带来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征的从业人员。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无锡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见表1。

依据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笔者就无锡市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1.从业人员的地域开放性程度较高,地区之间流动性较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非常住人口(即外来打工人员)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从业人员达到29%。非常住人口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占60%,来自江苏省外的占40%。

2.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40岁~50岁中老年层次为主,占41%左右;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30岁~40岁中青年层次为主,占37%左右;一般员工的年龄以20岁~30岁年轻阶层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比例占到75%。

3.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或培训)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无锡市旅行社新员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到85%以上,酒店业新员工职业培训的比例在60%以上。

4.从业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到32%,而流失率达到20%。其中,自动离职成为流动的主要形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流动人数的59.5%(表2),值得关注。

5.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无锡市旅游行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分布较广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专文化为多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0%左右,高层管理者的总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通高校大专教育和职业类教育,本科旅游专业与非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基本持平。

6.员工对旅游行业的认同度不高。抽样调查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有56%的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43%认为说不定,与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员工队伍不稳定。

7.旅游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经费占营业额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业忽视了员工继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3%左右。而输出培训和国外短期培训的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为12%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以本企业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66%左右。其他类型尤其是高级培训形式比例较低。

8.旅游管理队伍缺乏“领军”人才。现有中高级经营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倾向明显,无锡市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未形成,高层管理人员短缺。

9.员工的薪资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且差别很大。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普遍较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管理者中也出现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现象,而在普通员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厨师和旅行社的导游为主,具有典型的行业工种的特殊性。但是总体无锡旅游行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较低。

10.员工技术优势不明显。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职称普遍较高,以专业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31%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职称普遍较低,以初级工和中级工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层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级工,职称偏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22%左右。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占员工队伍的0.3%,有初级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8.4%。

三、当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传统观念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传统的观念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有所偏见,这种偏见继而引发了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过程理解上的偏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行业的行业偏见和职业歧视,并在旅游行业和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利于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观念有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背景,与我国旅游行业历史和现代旅游行业建立时间不长密切相关。

2.薪资制度存在不和谐因素。合理的行业薪资体系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体系存在低收入群体化、薪资政策不合理,分配体制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缺乏、非理性的市场恶性竞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等。

第2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一、我市二手房市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三)我市二手房贷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1.还款风险

借款人的还款风险包括还款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风险。由于我市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商业银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难以对借款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真实性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造成银行二手房贷款形成逾期和坏账的风险。

2.二手房贷款服务机构的诚信风险。

在二手房贷款操作过程中,二手房贷款服务机构的道德风险、信用风险、资质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操作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银行的利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从调查到我市二手房市场现状来看,房屋中介公司在二手房贷款申请人与银行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和二手房贷款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我市二手房市场刚刚起步,有关管理部门尚未制定针对二手房中介公司和专业贷款服务公司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它们的服务收费标准,造成这些服务公司的准入门槛低,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大大小小的中介公司;并且,二手房中介从业人员素质大多不高,再加上一些购房人(借款人)自身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二手房贷款市场蒙骗现象严重,收费较为混乱。如有些中介公司唆使或协助借款人虚开假收入证明,提供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或高比例贷款,从而,向借款人收取高额服务费。在高额暴利的驱使下,这些违规操作的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客户骗取银行贷款。一旦利润到手,他们便销声匿迹。而且,二手房贷款的期限一般比较长,在房地产市场动荡和下滑时期,承担风险的只有银行和广大购房借款人。

3.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完善

由于二手房贷款只针对每一位单个住房消费者或住房所有者,贷款金额相对比较小,手续烦琐、复杂,再加上大多数借款人对二手房贷款所需资料和交易程序了解甚少,银行若要从收集资料开始直接与借款人联系,收齐资料后上报并逐级审批,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银行在开展二手房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较多的是与中介公司合作。然而,由于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二手房贷款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机制,再加上银行之间竞相竞争,使得银行不科学地简化了审批程序、放松审核原则,甚至把某些关键的贷款审核环节下放给一些资质较差的中介公司,在放款的环节上不严格控制,这不仅严重违背了银行的风险管理原则,也使二手房贷款市场进入到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状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尽快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等级制度

借款人是否具有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是住房贷款产生的源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房屋的区域性和固定性,以城市为单位,依据借款人的工作情况、收入状况、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年龄等方面信息,评价借款人在贷款抵押期内是否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据此评定借款人的个人信用等级,作为确定贷与不贷以及贷款额度的基本依据。

2.各商业银行还可通过审查借款人是否存在债务和先期贷款,并通过审查其债务和贷款的偿还情况,来评定借款人的信用资质。

第3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市场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国内商业银行或已股改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员工队伍,如何盘活存量的人才储备,尽快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改善人才的结构,是确立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制胜地位的紧迫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强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分析

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业务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现实竞争能力是指银行在当前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而潜在竞争力则代表了实现这一现实竞争力的进程。

我们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

(一)盈利能力之比较

在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下,国内银行经营同质化致使行业内存在同层面的低水平竞争状况。目前,国内银行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资产扩张效率与资产盈利能力即存贷利差收入,占总体盈利水平的90%以上;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依然未摆脱种类少、收入占比低、盈利能力差的状况,其总体盈利水平在10%以下。

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银行业信贷业务日渐萎缩,为此,ZF和美联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例如,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人、财、物优势的大银行,全面转产,开发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附营业务。正是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90年代后半期至本世纪初,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20XX年20.3%、20XX年的35%上升到20XX年的41.9%。到20XX年,美国商业银行业更是取得了1205.78亿美元这一创历史记录的纯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4.2%,当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接近50%。需要强调的是,大银行从附营业务获取的利润,其实远不止占总收入的50%!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已成为大约100家全世界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作为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中间业务创利水平代表银行创造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而其收入水平将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的薄弱最主要的原因固然有政策因素,但归根结底是缺少熟悉中间业务的人才。

(二)银行对中高端客户私人业务服务能力之比较

近年来,美国银行把以往用于公司客户的一些服务手段,用来对中产阶级以上的高端客户提供私人理财服务。为这些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除了银行自身或外聘的投资专家,还可能会有税务专家,或公正机构的公证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制定一些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把他们当作小型机构(或者说是小型公司客户)来对待,使他们的金融资产能规避风险,并得到保全和升值。

国内商业银行在近两年才开始尝试建立个人客户经理队伍,服务中高端个人客户的战略转型刚刚起步,处于一个销售银行产品给客户的营销员阶段,根本谈不上替客户理财和规划;个人客户经理队伍与国外商业银行在经验、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国际规范、国际准则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传统银行借网络走出新路径之对比

十年前,美国一家名叫安全第一(SecurityFirst)的网上银行呱呱落地。它的出世,成为美国整个银行业全面转型的先声。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这家银行为客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业务涉及信息传递、数据查询和交易支付等各项传统银行业务。借助网络手段,网上银行无需修建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雇用大量柜面操作人员、支付昂贵的办公费用,所以其经营成本只占营业收入的15%,仅为传统银行的1/4。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传统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为了幸免于难,近几年来各国传统银行纷纷拿出巨资开办自己的网上银行。美国人由于此前已长期使用信用卡,电脑普及率和因特网走在世界前面,因而很容易接受网上银行业务。目前,美国传统银行原来手工办理的存贷款业务几乎都转到网上银行。而花旗、汇丰等银行不仅提供个人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而且对于公司客户,他们可以提供完善的现金流管理平台、财务顾问系统,运用知识进行营销。

国内商业银行也看到了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招行、建行、工行等紧跟潮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用国际水平衡量差距仍是很大,症结之一是银行技术人才队伍数量、质量的不适应。

第4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金融机构的建立健全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的发展情况又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金融服务逐渐地渗透到我国的农村地区,为推动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的改造步伐的加剧,原有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逐渐地退出了农村的金融市场,如县级以下的基础网点;使得一些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农村对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虽然部分金融服务机构没有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但是在农村地区这类银行仍然存在网点少,农民办理信用贷款手续麻烦、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广大农村对金融需求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据我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2年7月末,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34家,其中376家设在我国的经济不是很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据人民银行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2年8月末,在全国范围内总共设立了只贷款,不存款的小额贷款公司有4122家,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增长速度比较迅猛,但是根据有关部门对这些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大多是来自财政资金,很少有农民通过这些金融机构贷款,即使有农民通过这些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也是采用采用小额短期贷款、整贷零还的操作模式,这样的操作管理投入成本过于高昂,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规模有限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我国的新型农村机构存在资金筹集难度较大,并且资金来源渠道少的问题。在现行县级以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部分村镇银行虽然通过一些渠道吸纳了一些存款对象,但是基于这些金融机构起步较晚,农民群众对其功能不甚了解,信誉度积累不够,营业网点较少等原因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业务的发展。此外,从目前农村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职能来分析,这类公司只具备贷款职能而不具备存款职能,并且公司注册资金比较少,致使资金匮乏,后续资金跟不上,难以满足农村贷款市场的需求,这些都是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2.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时间不长、人员配备短缺等因素,使得金融机构的股东会、监事会等未发挥出其职能,不能对金融机构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存在诸多漏洞,没有结合本金融机构的实际经营情况而制定,大多是照搬其他金融机构的制度;执行能力比较弱,如审贷分离制度执行得较差、内部机构设立重经营轻管理等,没有设立独立的内审及风险岗位、强制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等。

3.政策扶持深度不够

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村镇银行在所得税、营业税征收方面,其标准都是参照商业性银行的标准,享受不到和农村信用社一样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资金覆盖深度和广度不够,财政只针对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所发放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而没有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进行贴息。

4.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因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规模比较小,环境条件差和薪资比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很难聘请到业务技能及素质高的金融人才,同时基于农村金融人才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并且培训技能滞后,进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1.努力拓宽筹资渠道

基于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规模较小的现状,应制定相应的融资措施:一是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规范地投入,改善资本结构,壮大资金实力;二是适当增设营业网点,吸收储蓄存款,扩大资金来源;三是努力探索业务创新,研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2.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为了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建立严密的内部审查工作机制;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指引意见及规定,但这些政策远远达不到“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国家应继续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方面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供给的同时,务必要有相关配套措施。

第5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 策略

一、私人银行概述

私人银行是指银行专门为高端富裕客户提供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包括为客户量身定制投资规划、财务规划、私人财富管理等一揽子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和其他高附加值(高尔夫球赛、艺术品鉴赏、贴身商务秘书以及财富沙龙等)的非金融服务。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和计划以及遗产咨询和计划五部分。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启动私人银行业务;8月6日和8日,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正式推出该项业务。其他中资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介入这一高端理财领域。

二、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

1.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近调查,中国的富人市场巨大,并且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根据数据统计,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富裕家庭大约有300万户,其中不到0.5%的中国家庭却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社会个人可投资资产、高净值人士数量的不断扩大,国内急需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如何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能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是打造独特银行品牌的重要课题。

2.目前国内私人银行领域存在的劣势。其一,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不占优势。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发展私人银行所需的宽松,缺乏完整的法律环境尤其是与私人银行发展息息相关一些重大法律制度,如信托、私募、遗产、离岸金融以及委托理财,同时有关资产传承、个人隐私保护等法律规范的规定模糊。因此现阶段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秩序及银行保密制度的国际信誉,使投资者、富裕阶层放心把资金或资产存放在国内,交由国内金融机构管理。另外,私人财富能否自由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以及自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都是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配置资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现行的税务制度,外汇管理政第的限制,对居民使用外汇相对严格的控制,诚信制度缺失,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缺乏法律支持等现状,都一定程度制约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抑制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其二,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缺乏专门的理财策划师认证制度。其三,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调、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的能力,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一)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监管体系,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保驾护航

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私人银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我国,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滞后,法律空缺,导致私人银行业务在操作上出现了不少困难,阻碍了其正常发展;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促进私人银行健康运作,并起到一定的警戒惩罚作用,尽量避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风险与混乱。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一些基础性、制度性工作,从监管层面上保证私人银行业务顺利发展;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私人财产、现金、财务、投资、债务、信托、保险、不动产、税务以及遗产等等,涉及面较广,跨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并且私人银行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尚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这都给给我国金融业目前存在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打造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

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财富管理者具有典型的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信息化和私密性等特征,这对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外一流商业银行特别注重私人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对私人银行的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设置了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准入制度。目前,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对不断涌现的新型产品和业务,如现金管理、结构性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资产管理等不太熟悉,对私人银行的经营管理流程比较生疏,缺乏一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化金融理念的人才。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还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使从业人员专业化。同时要积极培养以注册理财规划师(CFP)为标准的产品经理队伍和培养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等方面的投资专家队伍,大力引进有关私人银行的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

(三)采用有效的客户细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第6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49-02

一、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致使民众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增加。负利率时代下,储蓄已经不能满足民众保值的需要。同时,2011年受地产调控的影响,地产股市值蒸发2128亿元,同比下降20.87%,居民纷纷选择其他更利于保值的财富产品。因此,各种旨在“跑赢CPI”的理财产品应运而生。2011年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2010年分别上涨71%和134%。

在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同时,也受到来自于政策环境、行业竞争、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宏观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一定程度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分业经营制度使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分离,客户资金只能分别在三个体系中循环,导致某一个市场的客户资金就不能利用另外两个市场实现保值增值。

其二,外资银行对国内个人理财行业的冲击。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积极抢夺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国内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国内银行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其三,国内银行自身的缺陷。目前国内银行发展仍不完善,包括经营理念、机构设置、产品设置、营销渠道、信息系统、人员培养、服务机制等方面都处于落后阶段,尚未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综合效益为目标的新模式,难以为客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其四,中国民众传统观念难以改变。中国民众传统思想认为储蓄是最安全最保险的理财方式,不愿尝试新的个人理财方式。同时,由于金融理财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普通民众缺乏相关的知识,对财富交予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充满了不信任。

二、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理财服务机构:组织结构混乱,营销渠道单一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业务广,涉及部门多。而目前很多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归于个人金融业务部,部门配合协调不一致,使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国内银行依赖有形的商业网点来扩大市场份额,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局限,容易出现服务缺失。

2.理财产品结构与内容:业务范围狭窄、产品同质化,产品保障性不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美国纷纷走上混业道路,混业经营逐步成为了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由于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国内银行无法结合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者的互补优势,无法利用多样的资产组合为客户制定最优化的资产配置。

3.理财服务质量:产品缺乏专业理财人员

我国理财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内理财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原本银行储蓄所的员工,对新兴的理财行业了解较少,理财建议局限于传统储蓄相关的业务,难以针对目标客户制定最大收益的理财方案。同时,由于业务考核的压力,国内理财从业人员过分侧重预期收益,强势宣传预期收益,弱化回避风险提示,导致客户对个人理财义务信任不高,个人理财师被定位于理财推销师。

三、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国内银行为在复杂的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对现有的政策、制度做出改革。国内银行可以将以下几点作为发展方向:

1.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国内银行可以积极争取宏观部门支持,创新发展理财业务,绕开政策壁垒。同时,相关部门逐步改革金融监管,减少行政干预,鼓励金融创新,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逐步促进金融自由化,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

2.树立诚信品牌,保障客户利益。商业银行应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销售过程中

(下转第54页)

(上接第49页)

根据客户特点推荐适合产品,并提前说明产品类型、购买方式、投资方向、预期收益、市场方向等,完善发行和后续服务,提高自身信誉。

3.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差距,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十分缺乏。国内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参与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理财人员。

4.改善营销模式,做好宣传推广。国内银行应该将落脚点放在“客户需要什么产品”,而非“银行能提供什么产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同时,推广“全员营销、专家指导”的营销模式,既能完善服务链,又能保障服务的专业性。

尽管个人理财业务竞争激烈,但国内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是具有固有的竞争优势的。国内银行长期在本土开展传统借贷业务,有着深厚的客户基础,同时国内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保证。国内银行应该利用优势资源,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促进国内个人理财行业的发展。

[1]胡维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瓶颈及其突破[J].金融与经济2004.(05).

[2]陈继红,郑振欧.香港银行业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背景及内容比较[J].金融论坛2003.(11).

[3]叶蓓.个人理财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特区经济2005.(03).

第7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摘 要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并给予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发展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

相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发展快,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时期,各种对应制度还不完善等的原因,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如制度问题、业务问题、人员问题等等。归结起来其原因可分为外部客观原因与内部原因。

(一)外部客观因素

1、现代经济制度初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现代经济制度尚处初建阶段,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时间,一些理念和思想还处在口头上,并未在实际行动显现。

2、居民的个人理财意识淡薄

相比西方人的独立性格,我国的传统意识影响较深。父母对子女抚养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既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压球,也是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的基本义务,正是这种传统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居民对个人理财的需求。并且我国传统的“财不外露”思想也是个人理财观念淡薄的原因之一。

(二)内部因素

1、个人理财从业人员观念落后

个人理财业务就是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在事业发展不同时期的收入、支出状况以及风险偏好等,充分运用各种理财工具,制定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具体方案。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长期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影响很深,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尚处初级阶段,一些商业银行的员工甚至一些领导都对个人理财业务缺乏理性认识,市场营销观念也比较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壮大。

2、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缺乏专业性

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操作性很高的业务,它涉及到税收、会计、投资、保险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据国外情况看,其理财人员都要经过学历、道德以及综合知识等方面的考察,并且还要经过一系列专业知识的培训。相比较而言,我国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就素质偏低,很多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方法也很缺失。开展理财业务,专业的从业人员是关键,而我国当前还缺少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专业化知识、熟悉现代金融服务产品以及工具的现代型人才[1]。

3、个人理财业务种类重复率高、缺乏个性化与品牌

数据来源:各商业银行官方网站

由表中我们可知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结构比较单一,种类较多但重复率高,缺乏必要的品牌支撑,导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理财业务既有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优化客户结构,又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2]。因此,发展和完善个人理财市场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一)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不断推进和深入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的紧要任务。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积极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与方式方法,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居民的理财意识

居民理财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因而,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改变居民过去的固有理财眼光,对居民的理财进行正确引导与宣传,让他们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器理财观念和欲望[3]。

(三)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

针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专业水平低的特点,我们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培训培养机制,提高我国理财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素质。并建立一系列的监督评定制度[4],对理财从业人员进行周期的考核评定,建立考核评定与待遇升迁挂钩机制,促使从业人员加强自身的提高。

(四)加强业务种类的品牌创新与专业化建设

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种类已有不少,但是却缺少自己的特色,更缺少一些成熟的品牌。商业银行缺少对当前居民实际情况的具体研究,个人理财业务有强烈的针对性与差异性,但在我国却还未体现出来[5]。因而,应加强对广大客户的特殊性的研究,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特色理财产品,并加强宣传,提高质量,加强品牌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第8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通过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得出: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金融行业岗位需求、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等情况;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获得启示: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东莞地区;金融专业;需求;分析

1概述

1.1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背景近两三年,广东省东莞市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东莞市政府政策扶持和经济大环境的积极推动下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2014年东莞金融行业综合实力持续上升,银行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都快速发展,东莞还出台专门措施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特别是2014年前期,银行业净利润达80.48亿元;保险业一共实现保费收入92.64亿元,同比增长32.92%,总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4.91%,继续领跑全省地级市。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突出金融业岗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1.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目的调查目的基于以下两点。一是通过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可以统计分析金融业岗位的种类和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二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金融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和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基本数据和相关情况,利用工学结合理念开发设计出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课程,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课程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3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深入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专业人才结构、金融行业在线职位和学历要求;三是深入调查分析金融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从业素质和技能;四是了解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调查分析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1.4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方法第一,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等方法,了解分析金融业的概念、体系、发展历史;特别了解分析东莞地区政府在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调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以及相关代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第二,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分析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需求量、金融业人才结构、各结构金融业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调查分析金融行业对不同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重点调查大专学历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在金融业人才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第三,立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和东莞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采取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追溯研究、访问、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2015届毕业生在金融企业实习、见习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2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2.1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发展调查分析2003—2013年,是东莞金融业发展关键的10年。在这10年间,东莞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打造东莞上市板块,同时全力支持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布局、加强金融创新、规范金融监管,将东莞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打造金融强市品牌。2014年1月,东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风投创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时表示,金融业要进一步做好为实体经济、为镇村集体经济、为科技服务工作,力保经济运行“血脉”畅通。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了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挂牌全国股转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接着,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公布了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东莞民间金融街发展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进驻东莞民间金融街的对象、新设、增资、进驻奖励和租金补贴,支持各类机构进驻民间金融街开展小微企业和民间金融服务。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突现了金融业人才总量不足,呈现短缺的发展态势,以及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东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东莞地区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建设适应东莞金融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东莞要建设成为金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并打造金融强市品牌,人才的配备是不可疏忽的。总体来看,目前东莞金融人才体系,无论从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能素质和学历等方面来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人力资源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推动东莞金融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业人才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来莞工作。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对东莞地区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人才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以及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2.2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对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和金融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中,主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调查等方法,以及结合会计专业2014届和2015届等两届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毕业生取得的相关资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于2015年7月仍没有毕业生,只有2013级和2014级在校学生,而同为财经系的会计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中的部分学生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企业就任或实习,通过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可以获取金融业岗位以及人才需求方面更具体的信息)。金融企业岗位群的分析: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的80%以上,其他金融行业的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20%左右。这三种金融行业的岗位群具体情况如下:银行业有以下主要八种岗位:一是私人客户业务岗;二是公司客户业务岗;三是资金交易岗;四是风险管理岗;五是会计核算岗;六是信息技术岗;七是新业务(产品)研发岗;八是稽核监督岗。证券业主要有以下六种岗位:一是市场推广岗;二是客户服务岗;三是市场研究岗;四是金融工具岗;五是风险管理岗;六是资金财务岗管理研发类。保险业主要有以下五种岗位:一是保险经纪;二是保险;三是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四是保险产品研发岗;五是寿险精算岗。各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相对比中,银行风险管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及保险精算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金融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也较一般行业高。具有实践经验、高学历和多种岗位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流动的主流,成为各机构争取的主要对象。同时,整体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比较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员工(如银行个人理财、证券交易和保险推销员)供需存在较大缺口。近几年来,金融企业持续出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金融企业出现岗位要求与员工素质错位的矛盾。虽然目前大部分金融企业已意识到员工队伍的岗位层次特点,在招收一线员工时已开始将重心调整到动手能力强、掌握业务基本技能的应聘者身上,招收高职院校或大专院校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但是,金融行业基层员工短缺矛盾依然突出,据“智联招聘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单是银行业基层员工缺口已达8万人,并预测随着金融业产品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加,基层员工缺口将会不断扩大。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大专水平,在调研过程中,着重调查统计相对应岗位需求的具体情况。东莞地区金融行业岗位需求基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情况的分析结论。银行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银行大堂经理,综合柜台业务员、银行会计、理财顾问、会计主管、会计主管。证券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产品销售经理,机构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操盘手,市场规划员,投资经纪人,会计员。保险业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客服,保险经纪,保险人,保险核保岗客户服务,保险产品研发岗,寿险精算岗,会计员。其他金融行业(如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融资公司等)的需求岗位有:基金交易岗,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专员岗,资信评估,信贷管理。综上内容: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人的需求量最大。

2.3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东莞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必备能力: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业务实施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二是应备能力:英语水平,领导能力,粤语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三是从业资格证书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保险人资格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四是学业文凭要求:博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针对东莞地区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调查分析统计得出,在金融行业从事一些有关会计业务、银行柜台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操作是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的,其他的工作岗位一般不需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在金融行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中,用人单位最注重的能力是毕业生的发展(学习与适应)能力,学习与适应能力决定该毕业生在工作上的工作效率和发展空间。在应备能力中,统计包括粤语能力,突出了地方语言特色(东莞的地方方言为粤语),一定比例的东莞居民对粤语外的语言不精通,金融专业人才掌握粤语在开展工作上非常有帮助。从人才能力要求上看,金融企业中的管理研发类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般要求本科生或硕士、博士学位人才,或具有在相关行业或岗位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而客户服务类以及业务操作类岗位的学历层次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招聘对象为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2.4全国高等院校,特别是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全国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也得到壮大,并向金融行业输送了许多金融人才。不同高等院校制定的金融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金融专业,主要培养专科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课程开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第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金融专业,培养的金融人才包括本科层次的和研究生层次的。一是本科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这一类型金融人才主要是培养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研究生金融人才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是立足于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建立了快速人才培养通道,通过本、硕连读等方式加快了高级人才的培养。随着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东莞地区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第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金融、金融学(投资理财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熟悉经济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东莞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需求,能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二,广东科技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基本理论、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具备经济、管理、法律、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和金融工程方面的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学历等次:本科。第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名称:金融实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知识及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适应岗位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营销服务技能,能够较好地与客户沟通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学历等次:专科。

3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到:东莞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扩大了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金融行业岗位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也促进了东莞地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发展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大专学历,学历层次上比东莞地区、广东地区、全国地区许多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等学历要低。而一些大型或经营业绩优良的金融企业在招聘金融人才时,往往以学历为第一条件,如何在金融行业发展良好的态势下,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就业竞争力强、工作能力强的金融专业人才,这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学金融专业和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和核心。

3.1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开设和完善为了使金融专业开设的课程知识与实践岗位工作内容接轨,在开设和完善方面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开发是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过程实施如下:在开设和完善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先对金融企业进行详细调研,确定金融行业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的具体任务完成分析表,挑选符合我院金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典型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和描述,归纳出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制订出学习领域框架计划,制订出具体的课程体系。

3.2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联系东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根据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制定和优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合作机会,组织学生现场观摩岗位工作过程,加强就业意识和工作感受;聘请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重点培训金融专业人才的技能操作,提高技能操作水平;落实和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就业打开路子。

3.3加大银行会计实务等实训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根据金融行业工作岗位的课程内容与技能实训要求,加快银行会计实务实训室的建设,并完善其他相关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训的场所,提高学生银行会计、理财等专业业务处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业务技能竞争力。

3.4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金融教研室的金融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水平的金融专业教学能力,能游刃有余地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学校教师在校讲授专业知识时必须密切关注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实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教研室应积极与学院主管部门沟通,与金融企业联系,给金融专业教师创造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同时,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技术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提高学生专业视野和实践能力。

3.5理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完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包括带领学生深入了解金融行业的特点和工作岗位,制订专业学习计划,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建立可行的学习成效检查和评价机制。第二,加强学生在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每一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都很高,金融专业教师在专业讲授时应强调相关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把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第三,巩固金融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核心能力。巩固学生基本能力培训,使学生:能准确快速进行手工点钞,能准确鉴别假币及现金挑残;能熟练使用防伪点钞设备、自动存取款设备和工作现场的办公设备;熟悉金融专业英语基本词汇,能熟练运用基本金融服务英语口语。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基本知识、业务要求和操作流程,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能快速识别客户,有效地与客户沟通,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第四,注重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五,帮助学生加强对金融行业就业形势的了解,做好就业准备分析,考取相关的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市场论坛,2008(11).

[2]冯文芳.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中国市场,2015(37).

[3]赖逸飞.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大学生的生涯规划[J].中国市场,2014(26).

[4]张保帅.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基于人才培养视角[J].中国市场,2013(46).

第9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也随之提升,居民更多地关注起个人理财需求。同时,金融系统的操作越来越复杂,而大部分个人居民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地进行投资选择。因此,成立专业的理财机构、培养专业的理财师成为个人理财的新需求。

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环境来看,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既充满了蓬勃的机遇又充满了艰巨的挑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背景及经验来看,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推动既是商业银行走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其实现全面?l展道路上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找到存在于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问题,结合不断加速的利率市场化趋势与新时代剧烈互联网在线金融竞争的大环境,对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理财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种类

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储蓄结算类业务

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中最基础的就是向客户提供各类储蓄业务,包括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教育储蓄、通知存款等类型的传统储蓄业务。

(二)个人信贷业务

主要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等针对主贷人为个体的贷款业务。

(三)银行卡业务

1.借记卡。主要具有个人现金存取、个人通存通兑、刷卡消费等功能。

2.信用卡。按照是否向发卡银行交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与准贷记卡两种。信用卡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提供透支服务,具有融资功能。

(四)业务类

1.个人投资业务。包括第三方存管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债券业务、代客理财业务(信托基金、资金管理、信贷咨询、投资组合业务)等,还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存折理财、银行卡理财、电话理财、手机理财、网上理财等等。在这些业务以外,商业银行还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信托产品、通过与证券公司合作发行证券集合理财产品等多形式的类理财产品丰富自身的产品线。

2.电子银行业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通过不断开发革新技术,提供了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办理查询、转账、挂失、汇兑、缴费、外汇买卖、证券交易等业务的在线渠道,使客户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银行在线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3.理财顾问业务。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了个人理财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和金融政策咨询等多方面内容的咨询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咨询业务的主要内容有:(1)信息咨询。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大数据信息优势和与时俱进的经济信息,为有需求的个人用户提供全方面金融信息、经济信息等。(2)投资咨询。商业银行针对客户关于各类投资工具、投资方式、产品风险分析、产品收益比较等多方面进行解答。(3)融资咨询。当个人客户在资金周转方面发生困难时,商业银行通过对个人客户的家庭资产、收入偿债能力、信用资质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判断后,提供合适的个人贷款业务,包括贷款品种的选择、申请程序的提示、办理贷款相关流程等。

此外,商业银行还根据客户对资金流动性、风险度和回报率需求,由理财顾问来为客户进行投资方案选择。

三、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

近年来,虽然浦发银行推出自己的理财品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却非常类似,“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从浦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其主流模式悬类存款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该产品具有非常相似的产品期限与风险特征描述,很容易复制;从投资组合的配置来看,其投资的品种无外乎都是由证券、外汇、保险、等金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浦发银行并没有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与实际需要来设计理财产品。

(二)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从业人员

在我国,浦发银行理财业务由于起步较晚,且受长期以来分业经营的影响,非常缺乏金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理财从业人员都是从传统的银行业务领域转型而来,对客户细分策略、数据库营销的技巧、专业理财知识、为客户设计合适的理财产品方面都与国外同业差距巨大。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师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很少会根据客户的资产情况、财务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而只是单一地进行产品推销。而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内在原因是由于国内银行业对个人理财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缺少一个成熟的理财师培训体系和理财师专业执业资格准入的专业认证机构,这些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专业个人理财师的缺失现状。

四、浦发银行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一)加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

目前,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与发行数量都十分庞大,但是各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互复制的痕迹明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髓,对银行业来说更是如此,要想保证自身在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那么对理财产品的创新将成为其企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同时,提升商业银行对不同类型金融产品的投研能力,通过对产品投研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达到促进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结果。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只有具备了胜于竞争对手的个人理财产品投研能力,商业银行才能利用好现有资本市场的条件为理财客户制定出最佳投资组合,才能通过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去满足多样化的个人客户理财需求。

(二)注重市场细分,加强品牌建设

鉴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于市场定位非常明确,他们会根据客户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银行的贡献度的不同对客户进行分层,提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水平的差异化服务,而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以营销理财产品为主,从而忽视了不同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细分。就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来讲,商业银行的营销体系比较单一,主要渠道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网点大堂进行营销。因此,通过对个人理财客户分层化服务,通过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的营销体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培养专业化的理财从业人员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种全面综合的业务,它对理财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理财从业人员不仅熟悉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具备证券、保险等一切与投资有关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操守。国外因发展时间较长,商业银行的理财师专业度及成熟度均远高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师,同?r国外也有专门的理财师资格培训与认证机构。而我国受到商业银行发展时间较短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也较晚等原因,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全面营销能力的理财师,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更离不开专业的理财从业人员。

(四)强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具有产品的复杂多样化特点,各大商业银行在抓住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加强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