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风险管理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定义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是离不开市场风险的,一般而言,市场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由于巴塞尔协议影响的广泛以及用法的普遍,巴塞尔商业银行监管委员会所采用的广泛的定义也越来越普遍。其广义的定义是:由于因市场价格波动使商业银行的表内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而狭义市场风险的定义指的是股票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对市场风险给出了全面而完整的定义: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类
分类是在定义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延伸,由于市场风险的定义没有统一明确,商业风险的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实践活动,分类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的前提和依据,对市场风险进行分类是必不可少的。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标准就是根据诱发风险的原因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业从事资本市场业务的有限性,其市场风险主耍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
1.利率风险
对利率风险的定义为:利率的不利变化导致银行利息成本升高、投资或贷款收益降低。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跌而导致银行利润减少的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利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汇率、股票和商品的而价格都与它息息相关。比较笼统的说法是利率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利率风险是指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固定收益证券的价值将会下降的风险。但是,在利率敏感性的复杂资产组合中,大量风险可能来自于不同到期日、名义价值、工具重置日和现金流等资产类因素和负债类因素。
2.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特定货币敞口或者特定货币资产的不完全对冲而引起的风险。这里的外汇资产不一定是由于任何交易某一货巾头寸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能是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汇率的波动可能会使公司在同国外投资者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
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并抑制投资。汇率变动的不完全相关性以及国际利率的波动是汇率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涵义
市场风险管理的定义: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银行为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而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也在于此。商业银行只有充分识别、准确计量、续监督所有交易中的市场风险,才能有效控制经营活动中的市场风险。并把市场风险与银行的战略规划有机结合,更好的应对市场风险。
2.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程序
依据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可以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
(1)市场风险的识别
市场风险的识别是指对银行面临的各种潜在的或存在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认识,在其基础上进行鉴别和分析。银行为了能够应变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市场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市场风险暴露。重点对其成因和特征进一步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能管理、控制好市场风险。
(2)市场风险的计量
基于风险识别之后,就必须要对风险进行计量,市场风险的计量是指对市场风险水平的分析和估量,包括计量各种市场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常用的计量方法包括利率缺口分析法、久期分析法、风险价值方法等。评估市场风险的大小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获取利润都十分重要。
(3)市场风险的监测
为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就必须对市场风险进行监控,市场风险的监测是指商业银行应该具有完备的市场风险监测系统,满足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财务、审计部门的管理耍求。风险防范是离不开监测的,监测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对商业银行在整个业务中对风险因素进行检查、反映。建立健全风险监督系统,对于提高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侧面的反映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4)市场风险的控制
市场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程序,市场风险控制是指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后,运用科学有效的理论及方法,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的经济活动。商业银行可采取规避、分散等相应策略有机结合,,通过对风险源头的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程序,达到预防和控制市场风险的目的。
3.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方法
在长期的风险管理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保险管理法、投资管理法、衍生工具管理法三大类。
保险在市场风险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是最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按照可保风险的标准,市场风险大都是不可保的。保险可保的部分仅是部分有形的风险。对于股票、债券买卖等金融交易的风险,属于不可保的范围。
运用投资方法管理市场风险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散化的投资来对冲一部分风险,采取的策略包括:?用组合投资的方法管理市场风险;采用指数化方法管理市场风险;?用证券组合保险的方法管理市场风险。
然而经济形式的发展要求有新的风险管理工具,上述两种风险管理手段操作不够简便,面临新的经济环境形势无法发挥有效地作用。为了应对利率、汇率以及价格变动风险的加大,随之产生了以衍生工具为代表的金融工程手段。它们的特点就是可以把风险通过衍生市场集中后再分配,使得套期保值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规避正常经营中的一些风险,从而起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由于衍生交易的杠杆比率较高,可以使套期保值者以比较小的代价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市场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管理理念也相对落后。很多银行从业人员不能正常的理解市场风险管理,更有人会把它视作是对银行业务扩展的障碍,不能像国外商业银行一样,认为控制市场风险是有助于创造利润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耍集中在信用风险控制上,忽略了对市场风险,。现行金融体制下,承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凤险的主体是国家,缺乏专业的银行管理者。市场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数据库不完善、以及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同时制约了市场风险管理理念的推广。
2.市场风险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不完善
市场风险一直在我国银行得不到重视,大多数银行也就没有设置相应的风险资本,预防控制市场风险体制不健全,更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横向交义现象。而组织结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3.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匮乏量化管理薄弱
现行的金融市场还没有足够多的的风险管理工具,对这些风险管理工具的缺乏,在某些方面制约了我国市场风险管理的发展。比如,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所提供的市场风险管理?具非常有限。在我国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重视定性分析,忽视量化分析,以至于量化分析手段相对落后,也就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量化管理相对十分薄弱。
4.市场风险管理数据储备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备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各类交易数据分别储存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各个系统之间又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导致数据分类、蹄选和整合的过程十分繁琐。市场风险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不能够很好的整合,甚至于银行内部在制作分析报表时没有统一市场数据,从而阻碍了市场分析的进行。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审计
开展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既是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精神的需要,也是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内在要求,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审计课题,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在广泛意义上,风险无处不在,但如果把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搞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工作,或者演变成其它的专项审计,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在目前状况下,开展该项审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理顺审计头绪,明确审计的内容和程序,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荒腔走板,或者主次颠倒。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与对象
(一)关于审计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了从规划、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以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重要过程,是否每一个过程的风险问题都纳入审计的内容,或者说都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这要对项目本身情况、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特征,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在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首先,就广泛意义而言,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这二个阶段的风险无疑是工程项目最大的风险之一,但是,这些风险不但受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划和投资战略决策的约束,而且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项目规划和立项的风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风险,它不由项目本身的建设或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规划和立项本身不构成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内容,而是构成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影响因子。其次,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产生的主要风险是项目的设计标准问题,它影到项目的防灾抗灾能力和投资收益能力,而设计标准又主要受项目规划(地方经济发展有联系)和立项的约束,因此,项目设计标准也不构成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但是否按标准进行设计是审计关心的主要问题。另外,项目设计在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所以涉及到项目设计变更和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审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前面的分析,这里可以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作如下定义:它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招投标、合同、物资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这一系列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体系和防灾体系的安全目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这个定义包含了下列几个要点:第一,有限时期;风险发生在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施工期间,它不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和交付使用这三个阶段。第二,包括了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在大部份的文献中,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排除了机会风险,这与国资委的关于风险的定义有很大出入。第三,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对于确定性的损失或收益,就不能再当成风险问题。第四,约束目标的有限性;一方面,每个工程项目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上述定义将风险约束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和防灾四个基本目标,尽管这四个目标之间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和交叉关系,但这样定义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不仅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审计目标更趋明确。第五,重视法律责任所产生的风险问题;法律责任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
(二)关于审计对象
首先,要分清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区别,也就是说审计的对象是风险还是风险的管理。由于审计本身就具有管理职能,如果不能准确区分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使工作重复低效乃至于d俎代疱。按照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第十条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部门自身承担的工作之一。内部审计部门从事风险管理,区别在于内部审计是对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所从事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或者说内部审计更强调的是,对这些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因此,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是同一管理过程在不同层次上的反映。
其次,要注意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与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区别。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强调的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问题,关注的对象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中各项经济活动。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强调的是管理活动的充分性、存在性和有效性问题,关注对象是各项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管理,以及管理的不确定性问题,它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对项目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否进行了管理、管理是否充分;二是该项管理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管理无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作出如下定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能力安全为目标,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的存在性、充分性,以及由于该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
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风险影响面广等特点,涉及土建、安装、信息化与通讯、调试等子项目,对这类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内部审计而言,要想通过审计及时并准确地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而在审计过程中又要避免将风险管理审计脱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这将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十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要明确二个问题:第一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目标;第二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框架。
安全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中心目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目标约束于下列三个子目标:一是由质量和工期引起的建设项目投资安全风险;二是由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事故责任安全风险;三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防灾安全风险。这里,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风险、立项和设计导致的风险并没有被包括在安全目标的约束条件中,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必然会通过质量和工期等途径的传导,从而引起投资安全风险;又如前面所述,立项与设计风险它本身不由项目建设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这些风险因素如果被纳入到风险管理的安全目约束条件中,有可能使风险管理审计演变成包罗一切的审计,进而造成了什么都审,但什么都没有审好的情形。
受投资安全风险、事故责任安全风险和防灾安全风险约束的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风险管理审计区别于建设工程项目其它审计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因而,围绕安全这个中心目标,紧紧抓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不确定性这两个基本内容,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目标必然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围绕工程项目的投资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安全这个中心,通过对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有关信息,适时地对从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控制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帮助企业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效地担当起责任。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框架
目前,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什么,如何审计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与项目的常规审计和风险管理职能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设计其审计框架,难免将使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失去其本来的价值。因此,在设计其审计框架时要遵循下面的指导思想: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体现综合性管理审计的性质,既要反映L险管理的本质要求,还要突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内在特征,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要以便于审计人员实际操作为基本设计目标。
第三,要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导向服务。
从前面的定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包括二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对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二是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管理活动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一个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失效,必须对风险管理活动自身的风险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管理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前面提出的三个指导思想,本文将审计框架设计成由目标、项目流程和风险管理构成的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每一个维度由若干个审计元素构成:
目标维(Z轴)是一组由四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防灾安全};
项目维(Y轴)是由建设施工流程的六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竣工验收};
风险管理维(X轴)是由风险管理的七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监督改进};
从上面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各个审计元素在空间坐标系中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审计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构成了一个审计对象,为了便于实际运用,将三维结构模型划分为审计模块、审计单元和审计点三个层次:
审计模块。目标维中的四个审计元素(安全子目标)构成了四个审计模块:质量安全模块,工期安全模块,事故责任安全模块,防灾安全模块。
审计单元。审计单元是审计模块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两两元素构成的一个集合。这样,每一审计模块下面都有6×7=42个审计单元,全部四个审计模块共包括了4×42=168个审计单元。如{招投标,风险评估}、{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就是各个审计模块其中的二个审计单元。
审计点。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的各个审计元素,都可以再分解为若干个作业点和控制点,它们的两两组合就是审计点,如在{招投标,风险评估}这个单元中,招投标又是由标底、开标、评标、定标等一系列作业点组成;而风险评估也是可能是由形成多个控制点,如专家评估、业务部门评估及审计评估等,作业点与控制点两两对应就构成了一系列审计点。审计点是审计框架的最小单位和审计模块(单元)的基本单位。
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价值在于,首先,它从项目安全的角度明晰了审计目标;其次,它通过对建设周期和风险约束状态的分析,为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界定了明确的审计范围;第三,它从建设项目的三个维度出发,把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划分为三个清晰的层次,为审计人员厘清审计思路、找准审计要点提供了可供依据的审计路径;最后,这一框架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绘制了一张全面的风险控制图,使风险管理人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大疏忽和遗漏。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与路径
前面构建的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由4大审计模块、168个审计单元、以及成千上万个审计点构成,要对每个审计单元和每个审计点都进行审计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特别是像大型基础设施如电网建设这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通常集成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子项目,通常会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信息工程、调试等子项目,使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更趋复杂。同时必须看到,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具有综合性审计的性质,但它不是全能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应当遵循它内在的要求和逻辑关系。因此,如何运用审计框架,提高审计效率是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这需要在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审计的思路和路径:
首先,根据审计的时间点来决定项目风险审计框架的运用,并编制审计方案。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在不同时间段上的风险形式与特c具有较大的差异。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对框架中的审计模块、单元及审计点进行筛选,抓做主要矛盾并在审计方案上要区别开来。
其次,要对项目风险进行预估。风险预估考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判断需要根据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问题,依照风险管理原则、方法,按风险管理目标的要求,运用专业方法对机构风险的范围、识别、评析、管理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查证与鉴别,对风险管理及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捕捉风险征兆。缺乏风险预估的情况下筛选审计框架中的内容可能会导致重大审计风险的出现。在风险预估之前,审计人员要做好知识和信息二个准备,知识准备包括审计专业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信息准备包括各种历史档案和前期审计调查内容等。
第三,要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在风险预估后紧接着要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风险分级可用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主要指标,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等级;风险分类比较复杂一些,选取的指标不同,分类的差异很大,一般可按风险处置方式分类,如分为自留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等;也可以项目的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把风险分为土建工程风险、安装工程风险、信息工程风险等。风险分类指标的选取无一定之规,但要紧扣目标。
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在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能够将审计框架中的审计数目最大程度地缩减下来。
第四,在运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时,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进行,所谓“自上而下”的审计路径,是指根据风险预估和分级分类后,先确定主要的审计模块,然后向下进一步确定审计单元和审计点;反之就是“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两种不同的审计路径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审计思想,前者重视不同风险的相互作用,审计思想重在“面”上的控制,后者则关注重大的和关键的风险点,审计思想重在“点”上的控制。
最后,撰写审计报告要围绕项目安全这个中心,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开展监督和评价,实际上,风险管理的存在性和充分性反映的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有效性反映了能力问题。
五、风险处置的审计
风险处置是风险管理流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企业在开展风险管理时更多的注意内部控制问题,或者把风险管理等同于内部控制,因此内部审计的重心往往也在内部控制方面,虽然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相当多的合理成份,但如果不重视风险处置环节的审计,则风险管理审计与其它的常规审计就会出现趋同现象,浪费了审计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处置的审计是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二十六条,具体提出了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七个措施。这里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处置措施归为风险规避、风险自留和工程保险三个类型,内部审计人员要对这三种类型要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对采取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依据作出评价;
第二,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具体方式作出评价;
第三、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影响作出评价。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在承保工程项目风险的意愿受到很大的制约,可能会造成保险合同不公平现象,在可能的情况下,由保险经纪公司承揽工程保险中介服务的情况会成为常态,因此,将保险经纪服务也要纳入审计的范围。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能很好地起到信息沟通作用,也为保险人和被保险对象之间搭建相对公平的平台。
上面关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从它的一般属性上展开论述的,具体到不同的项目,其风险点的重要性排列会有差别,风险管理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上要有所区别,但其基本的审计框架是可以相互套用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工程项目,如电力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发生,则有可能就是社会风险事件,理所当然地要提高风险管理目标的约束条件,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中的目标模块就要有相应的调整。
在审计实践中,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在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事先作出估计,同时制订周密完整的审计方案和计划是审计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发
[2]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4]谭丽丽.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蔡春,赵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什么是风险
尽管风险管理的理论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风险的普遍存在以及风险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专门化,风险管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特定的活动范围,对风险给出不同的定义。对风险进行定义是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出风险的对象和目标。下面给出有关风险的两个定义。
风险管理的经典著作《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将风险定义为:给定情况下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差异性。
保险理论中有关风险的定义为:风险是对被保险人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风险理论的研究,风险的一般性定义为人们对未来行为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的负偏差,这种负偏差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一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可能发生差异的程度,差异程度越大,风险就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这种偏离可由两个参数来描述:一个是偏离的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概率;一个是发生偏离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又可以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R=f(P,C)
其中:R表示风险的大小;P表示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C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后果,即偏离的方向或大小。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定义为:在特定的条件及时间之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结果与系统建设预期的目标之间可能发生差异的程度。
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能增加或产生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的因素,是对象风险产生的内在的、间接的原因。
2、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风险之所以会导致损失,主要是因为风险事件的发生造成的;如果风险事件没有发生,则不会导致风险损失。
3、风险损失
是指某一结果可能发生的与预期结果的负偏离或差异程度,所谓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是指对风险主体的非故意的,非计划性的和非预期的某种价值的减少。这个定义中包括两个重要要素:一是非故意的、非计划性的和非预期的;二是价值的概念,这种价值不一定表现为经济价值。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均不构成风险损失。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的特征
风险的特征是指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对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风险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减少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客观性
风险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人们既不能拒绝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风险存在于客观事件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且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风险;
二、可预测性
风险是可以预测的。我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的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或者别人的经验,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某种风险发生的可能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其它的系统建设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对突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三、损失性
风险的发生必然会导致损失。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而言,风险造成损失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损失有时侯很难估计它的大小,有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对系统来说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使系统建设完全归于失败,最后无法产生任何效益。
四、结果的双重性
2014年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已施行近两年。学习和运用新准则对推进保险公司内审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新准则反映的内部审计发展最新理念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保险公司内审转型向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新准则建议
一、内部审计准则新变化
1.进一步提升准则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比修订前后准则体系结构可以看出,由于新准则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ISA),其编码更加科学。在将具体准则分为作业、业务和管理类的基础上,本次修订后准则体系均使用四位数编码。其中第一层次为: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编码为1000。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为第11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第1201号。具体准则作为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编码为2000。其中,内部审计作业类编号为2100,分别为第2101号至第2109号;内部审计业务类编号为2200,分别为第2201号至第2204号;内部审计管理类编号为2300,分别为第2301号至第2307号。以第2306号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为例,第一个数字2代表该准则为准则体系中的具体准则,第二个数字3代表该准则为具体准则中的管理类准则,第四个数字6代表该条准则在管理类准则中的序号。实务指南作为准则体系的第三层次,编码是3000。第3201号至3205号分别为建设项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审计报告、高校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这种编码方式系统性强,避免了交叉、重复,也为准则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2.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审计定义。原准则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和目标的实现。”新准则将其修订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有关内部审计定义的接轨。与原定义相比,主要变化体现在:
(1)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之前内部审计过于强调发现差错的作用,修订后内部审计更加强调价值增值功能。因此,借鉴IIA的定义,此次修订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和评价”改为“确认和咨询”,拓展了原定义中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
(2)关于内部审计的范围。修订后的定义将内部审计范围界定为“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由“经营活动”改为“业务活动”,旨在说明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还包含非盈利组织。修订后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体现了内部审计重点在发现风险。
(3)关于内部审计的方法。修订后的定义中增加了“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强调了内部审计的专业技术特征,展现出内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助于内审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内审职业对技术方法和人员素质的要求。
(4)关于内部审计的目标。修订后的定义将内部审计的目标界定为“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在提升组织治理水平,促进价值增值以及实现组织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对内部审计目标更高的定位将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内部审计的层次。修订后定义中着重指出了内审的价值增值作用,突出了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治理、价值增值中的意义,明确了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服务的宗旨,并且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实现与国际、国内先进审计理念的接轨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变化。
3.扩大了准则的适用范围。随着经济发展与新《劳动法》的实施,许多企业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而外包的业务在旧准则中未纳入监控,新准则将审计业务范围作了重新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根据其中“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本组织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的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的规定,对于非本组织所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包括外包的审计业务在内,均应适用本准则。
4.增强了准则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准则对原准则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可操作性和适用范围,对内部审计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绩效审计准则是将原准则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具体准则合并完善的结果;修改和补充原准则中遵循性审计、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风险管理审计三个具体准则,形成完善后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同时,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相辅相成,对准则的适用性有大幅提升。此外,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中有关诚信正直、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保密义务等具体规定也进行了细化,删除舞弊的预防、协助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工作等操作性不强的相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0个具体准则和5个实务指南等内容,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二、内部审计准则变化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
1.目前的内部审计理念、目标存在滞后性。新定义突出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内部审计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位于一种“确认和咨询”活动,查错防弊的功能将进一步淡化。保险公司目前内部审计审仍将财务审计作为重点工作,审计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如2014年,审计重点集中在虚列收入、三重一大、劳务派遣违规、小金库等方面,当年查出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2015年内部审计部门的目标仍集中于这几方面。而对于企业风险管理、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都没有列示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目标里。
2.现有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不科学。保险公司目前组织机构与新准则不适应。新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多层级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实行集中管理或者分级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并保持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及时、高效的沟通。”并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都是在业务上受本级机构和上级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双重管辖,这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本级领导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利害关系,让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大打折扣,对内部审计转型产生很大影响。
3.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此次修订后第2201号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包含修订前第12号、第16号、第21号和第5号具体准则。从审计范围角度看,修订后内部控制审计可分为全面和专项内部控制审计,并且从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其中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规范,同时借鉴、吸收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有关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规定,力求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相衔接。近几年来,邮政系统加大力度建设邮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初见成效,但目前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集中于控制活动方面,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控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缺失。要想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经营、管理行为和管理制度的关注上,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审查保险公司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就必须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4.内部审计的绩效审计工作缺失。此次修订将第25号、第26号、第27号具体准则合并修订为第2202号具体准则———绩效审计。新准则再次强调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对本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对审查评价的内容、方法、报告的书写做了详尽的规定。这对保险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从设立至今,审计工作主要集中于事后财务审计,从未将管理业绩评价,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充分利用资源,增进经济效益,提高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纳入其工作范围。从近几年内部审计部门查出的重大问题概要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审计部门主要集中查处“小金库”、虚列收入、违规操作等问题,很少对公司绩效问题提出异议。新准则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
5.保险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节薄弱。众所周知,内部审计工作最注重的是审计质量,修订后内审准则从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关内容,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内审质量控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包括的措施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质量评估的主体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保险公司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方面较薄弱,没有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流程。
6.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新准则》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及后续教育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内审人员工作从“监督和评价”上升到“确认和咨询”,也对内审人员在关注层面、专业强度、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人员为财会人员,管理、工程技术、法律、IT业专业背景方面的人员不多,不能完全满足管理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既熟悉传统审计,又具备现代企业管理、风险控制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保险公司内审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江波.内部审计对寿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
[2]刘永勤.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与执行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1(6)
[3]杨炜杰.内部审计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新财经(理论版),2013(2)
[4]尤广辉.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审计报,2013.9.18
[5]吕文慧.新旧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7)
[6]姚小燕.内部审计新准则对央行内审工作的启示.青海金融,2014(9)
[关键词]军工科研单位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71-01
0、引言
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策。
1、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1.1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军工科研单位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通过界定项目范围,可以明确项目的范围,将项目的任务细分为更具体、更便于管理的部分,避免遗漏而产生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各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会带来某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来评价这些不确定性,从而向项目范围管理提出任务。
1.2 项目风险管理基本性质
风险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存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风险主体是独立存在的,不管风险主体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变为现实。其次,还表现在它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潜藏于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之中。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风险的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均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
风险一旦产生,就会使风险主体产生挫折、失败、甚至损失,这对风险主体是极为不利的。风险的不利性要求我们在承认风险、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决策,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将风险的不利性降至最低。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以转化。
2、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
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按风险后果分为:(1)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没有损失或有损失(不会带来利益)。(2)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没有损失、有损失或获得利益。纯粹风险一般可重复出现,因而可以预测其发生的概率,从而相对容易采取防范措施。投机风险重复出现的概率小,因而预测的准确性相对较差。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常常同时存在。
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按风险来源划分:(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导致财产毁损或个人员伤亡,如风暴、地震等。(2)人为风险。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风险。人为风险又可细分为行为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等。
军工科研单位项目风险管理按风险的形态分:(1)静态风险。静态风险是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或由于人的行为失误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静态风险多属于纯粹风险。(2)动态风险。动态风险是由于人类需求的改变、制度的改进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的变迁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动态风险既可属于纯粹风险,又可属于投机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按风险可否管理分:(1)可管理风险。可管理风险是指用人的智慧、知识等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风险。(2)不可管理风险。不可管理风险是指用人的智慧、知识等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的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按风险的影响范围分:(1)局部风险。局部风险是指由于某个特定因素导致的风险,其损失的影响范围较小。(2)总体风险。总体风险影响范围大,其风险因素往往无法加以控制,如经济、政治等因素。
3、项目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
3.1 经济性措施
主要措施有合同方案设计(风险分配方案、合同结构设计、合同条款设计);保险方案设计(引入保险机制、保险清单分析、保险合同谈判);管理成本核算。
3.2 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措施应体现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主要有预测技术措施(模型选择、误差分析、可靠性评估);决策技术措施(模型比选、决策程序和决策准则制定、决策可靠性预评估和效果后评估);技术可靠性分析(建设技术、生产工艺方案、维护保障技术)。
3.3 组织管理性措施
主要是贯彻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和经济、合理、先进性原则,包括管理流程设计、确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标准制定、人员选配、岗位职责分工,落实风险管理的责任等。还应提倡推广使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4、项目风险管理管理历程分析
4.1 第一阶段
在风险的潜伏阶段,风险尚未显现,但其可能性存在于各种征兆之中。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重在预防:(1)识别潜在的风险。这是预防风险的第一要务,不能识别就无法预防。识别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量化,量化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对比来鉴别风险征兆,可以设置临界点作为预警指标。例如,我们识别出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的重大风险,为此我们设置出一套检测血压的量化指标,把预警临界值设置在90/140。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与正常指标的对比来监测高血压的风险了。(2)规避和转移风险。是预防潜在风险的另一个有效办法。当你识别出某件事情可能会有风险时,只要放弃做这件事,或者换一种较稳妥的方式去做它,就可以避免风险发生。如果你知道喝酒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或心脏病,只要避免喝酒或者改喝红酒或啤酒,就可以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最常用的办法之一是买保险。即使你不幸患了心脏病,医疗费有保险公司买单,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经济损失。(3)准备风险应对方案和危机处理预案。是预防风险的核心内容。一旦风险和危机来临,有应对预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的损失和危机的灾难。你可以把常用的药物分放在家里和办公室容易拿到的地方,把医院的电话输入电话机,预先嘱咐身的人如何处理,这就是风险预案。一旦心脏病突发,这些事先准备好的预案就足以挽救你的生命。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这些预案而猝死非命。也许有些风险预案永远也用不上,但是这并不说明它们是多余的。只有风险降临的危机关头,人们才会感觉到它们性命攸关的价值。
4.2 第二阶段
在风险的发生阶段,风险已经来临,风险将带来的损失已经不难预料,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重在应对:(1)选择和实施风险应对预案。事先准备的预案可以大大提高风险应对的决策效率,把决策简化到抉择。例如,当飞行故障发生时,油料往往只够飞半个小时,没有时间决策,只能在预先准备的预案中选择实施。当你的电脑系统被病毒侵袭的时候,当你的技术关键人突然辞职的时候,当你的主要客户因故拖延付款的时候,当你的主要供应商突然宣布提高价格的时候,如果你能够事先准备好应付的预案,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充分的应对时间,就不会在突然降临的风险打击下束手无策。(2)采取权宜措施缓解风险。有些时候实施风险预案需要时间和条件,权宜措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面对绑匪,你首先应该派遣的不是军队而是谈判代表,后者将为前者的部署争取时间;面对航班拖期后愤怒的旅客,你首先需要调动的不是飞机而是饮料和食品,以抚慰旅客激动的情绪;当你的电脑被病毒袭击而瘫痪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也许不是修复系统而是抢救文件;当客户拖延付款的时候,你当务之急也许不是催讨债款而是拆借周转资金。在很多情况下,权宜措施也是构成风险预案的组成部分,但是当风险预案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时,应急的权宜措施最能考验一个管理者的应变能力。(3)采取补救措施抵消损失。当风险造成的损失不可避免的时候,可以堤外损失堤内补救。例如出口产品如果在进口国因质量问题退货,则“出口转内销”,挽回部分损失;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可以用汽车及电脑之类的资产抵扣部分损失;如果因下雨不能户外施工,就安排培训,以免浪费时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4.3 第三阶段
关键词:风险度量;VaR;CVaR;一致性公理;最优再保险
1.引言
投资专家学者曾提出了很多不同的风险度量模型。传统的方差度量方法也曾被Markowitz提出并作为风险度量指标。由于该模型需要假设投资组合的各项资产的收益率的联合分布为正态分布,其实用性受到众多的批评和质疑。
20世纪90年代初,VaR风险度量方法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各界的欢迎。但随着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缺陷也逐渐暴露。尤其是在1999年Artzner等人提出了一致性风险度量公理后,VaR的缺陷更加明显。而CVaR风险度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VaR方法遇到的问题。它比VaR方法求解效果更好,并满足一致性公理,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2.VaR、CVaR的定义
VaR的基本含义是在某一特定的持有期内,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给定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值,体现了VaR度量模型技术的综合性。定义为如下:
定义1在置信水平为β(0
VaRβ(X)Δinf{x≥0|P(X>x)≤1-β}
对某资产或资产组合,在给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VaR给出了其最大可能的预期损失值。此外,由于风险的度量更多的是在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时所提出的,所以学者对VaR有更为具体的定义,其中J.P.Morgan将VaR定义为:VaR是在既定资金被冲销或重估前可能发生的市场价值最大损失的估计值;而Jorion则把VaR定义为:“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的预期损失”。
其实,计算VaR的主要涉及两个因素:目标时段和置信水平。目标时段是指计算的未来多长时间内的VaR,它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流动性,一般取为1天,1周,10天或1月;置信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该投资组合中风险管理者的风险要求,一般取90%~99.9%。从VaR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VaR仅仅给出了在一定的置信水平的条件下,投资收益分布的最大可接受值,但丝毫未提对于超出这个值之外的可能性,这也正是VaR模型的主要缺陷之一。
CVaR最早由Rockafellar和Uryasev 2000年引入,即条件在险价值,定义如下:
定义2 在置信水平为β(0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CVaR代数式为CVaRβ(X)=11-β∫1-β0VaRs(X)ds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Pflug在此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最优化问题定义CVaR为:
CVaRβ(X)=infC{C+11-βE[X-C]+}这里E[X-C]+=max{X-C,0}
在投资组合中,可用如下表达式表示:CVaRβ(X)=E[f(x,r)|f(x,r)≥VaRβ(X)]
其中,x=(x1,x2,…,xn)T:投资组合中某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r=(r1,r2,…,rn)T:投资组合中某种资产收益率的随机向量;f(x,r):投资组合的预期损失函数。
根据E(x+C)=E(x)+C,C为常数,可知
CVaRβ(X)=VaRβ(X)+E[f(x,r)-VaRβ(X)|f(x,r)≥VaRβ(X)]由此可以知CVaRβ(X)≥VaRβ(X)
下面是度量CVaR的另一个数学公式,该公式更为精确,也可以称为过量损失的预期值的分布函数:Ψ(x,a)=∫f(x,r)≤ap(r)dr它是关于a的非增、右连续函数。
则对于任意置信度的β∈(0,1),VaRβ(X)=min{a∈R:Ψ(x,a)≥β}
于是:CVaRβ(X)=11-β∫f(x,r)≥VaRβ(X)f(x,r)p(r)dr
3.VaR、CVaR及方差模型的优缺点比较
根据方差模型、VaR模型以及CVaR模型的定义可证明得出,传统方差方法完全不满足一致性公理,这说明某种程度上来说,利用方差方法来度量风险在是极不可靠的。而VaR方法虽然满足一致性公理的正其次性、单调性以及平移不变性,但是其不满足次可加性。这说明VaR方法与投资上要求的分散化可以降低风险的性质不符。并且由于VaR不满足次可加性,易证其不满足凸性,表示作为投资组合的函数存在多个局部极值,无法通过优化技术来有效的寻找基于VaR风险度量的最优投资组合。
CVaR方法完全符合一致性公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满足次可加性,即该方法符合投资上要求的分化可降低风险的性质。而且CVaR模型是凸性的,可以求得全局最优解,这意味着不论投资者的回报是否为正态分布,它的优化问题计算简单,能够便于处理大样本事件,并且存在有效的最优解。这满足了风险度量方法的直观且易操作的有效性,很好的达到了应用到风险管理的实践中的要求。
4.VaR和CVaR的最优再保险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保险业自入市之后保费与日俱增。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巨额保险资金,找出科学的风险度量方法管理并控制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再保险的模型的研究中,可以应用VaR和CVaR风险度量方法,从而得出优化的再保险模型。
如果X表示由保险公司承担的最初的损失(即在没有再保险)。假设X是一个非负的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FX(x)=P(X≤x)和E[X]
根据再保险安排,保险公司的风险敞口不再由X所引起。事实上,保险公司总风险敞口是自留损失和再保险保费的总和。使用Tf(X)代表保险公司的再保险的存在时的总风险,有:TfX=RfX+∏fX。
一个合理的标准,确定最优分出损失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适当选择的风险最小化测量Tf(X)。
基于这两个风险度量方法的定义,以风险度量为基础的最优再保险模型如下 VaR-优化:VaRβTf*X=minf∈CVaRβTfX
CVaR-优化: CVaRβTf*X=minf∈CCVaRβTfX
这里C是可容许的分出损失函数的集合,f*∈C是生成的最优分出损失函数。
从上述两种基于风险度量的最优再保险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求出最优的分出损失函数,从而选择一个风险最小的测量Tf(X)。
根据上述最优再保险模型,求出的最优分出损失函数的结论为:
对于VaR-最优再保险模型有(i)在分出损失函数为增凸函数时,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最优的;(ii)当分出及自留的损失函数的限制放宽,为增函数时,有上限的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最优的;(iii)在一般的递增和左连续的自留损失函数下,截断的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最优的。然而,CVaR-最优再保险模型,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总是最优的。
5.结论
目前,对于风险度量方法来说,VaR和CVaR方法在各个性质上均优于传统方差方法,已成为各个领域中非常流行的度量风险的方法。在数学意义上,CVaR体现的是一个条件期望,是大于VaR的极端损失的平均值,即当损失超过VaR值时,可能遭受的平均潜在损失的大小,体现了更好的数学性质,更直观的对潜在的风险价值做出了估计。(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大鹏,古艳玲.风险度量研究综述.上海:上海期货交易所,2002
关键词:实际风险 可保风险 证券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来分摊保险公司承保的巨灾风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践。为解决保险公司自留风险过大、对巨灾风险承保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实际风险直接在资本市场进行交易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目前存在的保险风险连接证券本质上属于保单资产证券化,其依托保险公司的保单未来产生的利润流作为证券化的资产。出险概率越大,保险公司就面临更高的预期赔付支出,期末所能获得剩余的数量或可能性就越低,证券持有人能够获取的期望利润分配也较少,证券现期价格就较低,这样,保险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融资构成的赔付预备基金就较少。反之,出险概率越小,证券价格较高,保险公司能够融到更多的赔付预备基金。
这种资产证券化模式增强了保险人进行风险管理的激励,但是保险人依然面临着很大的赔付风险,阎建军和关凌(2011)的研究甚至认为资产证券化显著放大了保险公司经营面临的风险。同时,资产证券化也不利于证券的购买者或持有人获得保险单所承保的实际风险水平高低的信息,因为,显然保险人有激励与被保险人进行合谋,掩盖揭示实际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信息。此外,C. Hill(1996)认为资产证券化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柠檬困境”——投资者可以专注于证券所依托的资产,而不必担心“柠檬”公司的经营财务情况。然而,从社会角度说,这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却没有能够引进足够的激励改进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是由于与被保险人实际风险相隔离的证券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实际风险的关注程度,另一部分是由于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可能出现的合谋。
因此,进行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将投资者监督引入到被保险人风险管理的博弈机制当中去,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一、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的涵义
根据美国学者E. Gardener给出的资产证券化定义:资产证券化是资本市场上资金的借方和贷方之间得以全部或部分匹配的过程或工具。公开市场(多元市场)在证券化产品市场上取代了传统借贷方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封闭市场(二元市场)。据此定义,传统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都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证券化工具,有学者称之为“一级证券化”。那么,如果企业面临的风险本身也能够进行一级证券化,该风险能够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分摊,投资者的监督就自然能够被引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去。
实际风险与金融风险不同,前者指客观世界真实灾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直接损失,后者指由于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带来的财产上的损失。这两种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首先,群体行为和市场形势的走向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期;而实际风险的出现则表现出显著的客观随机性,虽然其产生也必然缘于某些风险因素的积累,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人们尚不能准确预测。其次,金融风险本身即由货币来衡量其大小,因而能够直接对其定价;而实际风险涉及客观世界发生某种危害事件的概率大小,这种风险的水平无法直接用货币来标价,因此,这就导致了对直接风险进行定价的困难。最后,按照传统理论对风险的划分,金融风险是一种投机风险,实际风险是纯粹风险,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可保性。
进行实际风险证券化必须要考虑上述风险性质的差异。本文认为,探究能否开展该证券化的问题需要理清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企业是否有发行实际风险证券的需要,资本市场上是否有购买和交易该证券的需求;第二,该实际风险能否被量化(货币化),这一点涉及风险水平的评估和定价问题;第三,发行该证券能否造成福利的溢出效应,其发行和交易能否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有增进作用。
二、引入实际风险证券对证券供需双方的影响
(一)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对证券供给方的影响
这里我们建立一个单期模型来说明实际风险证券化能够改善证券供方,也就是面临实际风险企业的福利情况。
在企业管理中,某一特定的标的物会面临着诸多因素导致的风险暴露。我们假定该风险暴露值为L,并且假设在出险的情况下,该标的的损失一定为全损。则如果按照传统的保险方式,企业理论上应当支付的保险费为:
P=■·q1·L
其中, 为保险费, 为企业预期的损失发生的概率, 为贴现率。则可将保险费率表示为
P=■·q1
上述保费可以理解成企业对于消解该标的物面临的风险愿意花费货币的最大值。那么,如果企业不进行传统的保险,而是寻求在市场上发行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其愿意支付的最大额也是P 。在考察期末,购买证券的投资者预期的收益函数如下:
在出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期末获得风险保费与出险价值的差额,表示投资者对企业出险进行的赔付;在未出险的情况下,投资者获得企业提供的全部保费。
用q2来表示投资者预期风险发生的概率,则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为
ER=q2(q1L-L)+(1-q2)q1L
=(q1-q2)L
由于投资者得到的全部收益来源于企业的支出,即企业出售的证券获得的收入必须能够弥补企业在未来出险时所要承担的损失额。在期初,有如下的等量关系
■q1·L=■(q1-q2)·L
其中, c是该证券的约定收益率。化简可得c的表达式
c=(1+r)1-■-1
即为企业在发行该证券时要预先确定的约定收益率公式。 是企业通过发行实际风险证券获得资金需要付出的利息率,也就是获得资金的成本。
显然,若p≥c,企业通过传统方式进行保险的成本大于通过直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保险所负担的成本,选择发行实际风险证券进行保险就能够改善企业的福利状况。
假设p≥c,r≥0,有
■·q1≥(1+r)1-■-1
q■■-r(1+r)q1≥-(1+r)■q■
设f(q1)=q■■-r(1+r)q■,g(q2)=q■■-1(1+r)2q■,只需证明在q1≥0 ,q2≥0 条件下f(q1)≥g(q2)。
f'( q1)=2q1-r(1+r)
f''(q1)=2>0
g'(q2)=-(1+r)2
故f''(q1)是单调增函数,g'(q2)是一个常量。在q1和q2的定义域内f'(0)=-r(1+r),g'(0)=-(1+r)2,f'(0)>g'(0)。因此,f'(q1)的斜率始终大于g(q2)的斜率。而f(0)=g(0)=0,故有在q1和q2的定义域内f'(q1)≥g(q2)。
因此,企业选择发行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付出的成本较投保传统财产保险更低,企业具有发行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的激励。
(二)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对证券需求方的影响
从投资需求角度上说,由于该证券是与企业面临的实际风险相关联的,与市场上其它金融风险无关。因此,根据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在无摩擦市场的假设条件下,理性投资者在原有资产组合中加入与其它金融产品风险相互独立的该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之后,其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能够实现投资有效集的帕累托改进。G. Carpenter(2006)的研究显示,在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中,加入2%的巨灾债券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标准差0.2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在金融市场中引入实际风险证券能够改善该证券供需两个方面的福利情况。它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进行保险的成本,而且能够降低投资者的证券组合面临的金融风险。所以将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产品引入资本市场是可行的。
三、实际风险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可行方法
(一)风险的中介人:保险机构的新形态
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后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风险分散的范围与传统保险模式相比有了显著的扩大,同时也将保险机构经营风险的功能转移给了整个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在传统业务经营上受到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保险机构必须全部或部分改变自身功能和经营方式,将传统上依靠大数定律的“展业承保理赔”的经营方式转变为类似投资银行的“估值发行交易”模式。这种由业务主导向交易主导的改变是由业务规模扩大、专业性增强,公司的内部交易成本超过了市场交易成本导致的。保险机构日趋向风险中介商和专业风险咨询服务供应商转变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长期趋势。
由于有着风险评估和管控上的专业优势,保险机构在此类证券发行活动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首先,保险机构要承担对企业某项财产标的的风险水平进行全面而专业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保险机构应对该财产标的的风险管控措施给予建议和指导,同时由该保险机构进行保荐,企业才可发行某一类财产标的的实际风险证券;其次,为了自身参与实际风险交易市场上的交易、向企业提供全面风险管控的咨询服务和面向市场提供实际风险水平评估报告,保险机构都必须充分重视对实际风险的研究、对企业可以采用的风险管控措施的研究以及实际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在保险机构实现自身效益的同时,又会提高整个社会的风险管控水平。
(二)实际风险证券化的流程
鉴于目前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除了实际风险评估和定价技术有所不同外,实际风险证券化可以采用现有证券发行或巨灾连接证券发行的方法。
首先,保险机构应当设立单独并且利益隔离的部门担任实际风险证券的发行商,由企业向该机构缴纳担保金作为趸缴利息支出,并由该机构对企业进行证券化的实际风险进行评估;其次,由该保险机构对企业缴纳担保金形成的“保险单”进行拆分,对相同或相近风险的单元进行重组,以单位“保险金”进行风险证券的定价,这样就启动了实际风险证券的发行程序。最后,由两家或以上的保险机构或专业风险评估机构进行保荐或担保,并经公开披露等一系列条件满足后,该企业某个风险标的的实际风险证券才能够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并进行交易所内的交易。
发行证券获得的收入可由保险机构和证券发行企业共同指定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由商业银行对这笔资金进行托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能够被合规使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并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能够完全转移出保险公司传统的偿付风险,降低企业进行保险的成本,降低证券持有者证券组合面临的风险,将大量证券持有人引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激励中去,改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意愿,并激励保险机构和各相关方进行实际风险的研究,提高全社会的风险管控水平。在这些方面,实际风险证券化比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具有显著的优势,但这决不意味着证券化产品会完全取代传统的保险业务。大量研究显示,两者之间并非相互替代关系,而是补充合作的关系。
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产品交易市场,核心在于为该市场产生、存在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准备好必要的条件。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设立专业的实际风险证券交易所
实际风险证券不仅是一种专业的金融产品,也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设立专门的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有利于发挥风险管控的专业优势,有利于增加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和主动监管的顺利开展。
(二)设立官方或半官方支持的风险数据库
风险数据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实际风险证券则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而高效率的风险管理也是实际风险证券得以顺利交易的基础。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特征要求尽快建立具有一定公信力的风险数据库,以完善风险的评估、定价和管理机制。因此,具有官方或半官方背景的数据库系统是开展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交易的重要前提。
(三)建立完善的诚信保证体系
任何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都需要负责任的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操作,这是对投资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保护。由于实际风险证券特殊的属性,能否将实际风险因素引入到原有评估模型当中去,将更加考验评级机构的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始终没有高水平的评级公司出现,更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去思考解决办法,更多地关注高水平评级机构的培育。
(四)坚持自由交易的同时完善监管体系的构建
自由平等的交易是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交易公平高效地进行,实际风险证券的交易也应遵循自由交易的原则。但是,必要的监管仍然是必须的,合理的监管体系、适度的监管水平有利于维护该市场平稳运行。因此,针对崭新的实际风险证券交易,相关部门必须能够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工具,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管的职能。
(五)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支持
实际风险证券化产品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在我国的市场形势下尤其需要得到官方给予的认可和支持。由于该证券的发行能够激励相关各方改善风险管理、改进全社会的风控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应当考虑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该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的开展。
最后,将实际风险直接证券化并引入交易所进行交易,更为深远的影响还是保险市场的转型。假如实际风险证券化成为一种趋势,保险业、保险公司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如何实现转型并且保证转型阶段公司运营和效益的稳定,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保险业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顾业池. 保险证券化对金融格局的影响[J]. 中国金融, 2011(7).
[2]阎建军, 关凌. 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资产证券化视
角[J]. 金融评论, 2011(4).
[3]Hill C A. Securitization: a low-cost sweetener for lemons
[J]. HeinOnline, 1996, 1061-1082.
[4]Gardener E P M, Revell J. Securitisation: history, forms and
risks [M]. Institute of European Finance, University College of
North Wales, 1988.
[5]胡威.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效应[J]. 浙江金融,
2012(1).
2.1 基本概念。
2.1.1 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并对其进行积极明确的处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具安全保障的方法,以实现企业或项目以最低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根据巴塞尔协议,金融界通常把风险分为三种,即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我国对于风险主要分为战略、法律、财务、市场以及运营风险。对于信托风险管理来说,《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中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评价要素主要涉及信托公司的内控管理体系、信托业务风险管理以及净资本管理。
2.1.2 信托定义、业务类型及风险。
(1)信托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清晰的定义了信托的概念,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和目的以自身的名义对受托财产进行管理及处分。
(2)信托业务类型。
在我国对于信托业务类型的划分可谓多种多样,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可能存在一项信托业务可以被理解为多种信托类型。对于信托业务的划分,如果以关系成立的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任意信托与法定信托;按照受托财产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动产信托(受托财产属于动产,如机械设备)、资金信托(即受托财产是货币资金)、不动产信托(即受托财产属于不动产,如土地、房产等)、金钱债权信托(受托财产为金钱债权,如保险单存款凭证等)以及有价证券信托;根据信托业务所涉及的法律依据属于民法或者是商法可以将其分为民事信托以及商事信托;根据委托人的性质又可将其分为个人、法人信托以及个人法人通用信托,即委托人如果为自然人,则设立的信托为个人信托,法人及个人法人通用信托亦如此;从受托人承接业务目的(即是否以获利为目的)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营业与非营业信托;据信托业务受益人为委托人自身、第三人又或者是业务本身能够促进某项公共事业或间接使得委托人受益,可将其分为自益、他益、公益以及私益信托;根据信托财产的流动是否局限于国内,可将其分为国内信托以及国际信托;根据我国《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说明(试行)》,以信托公司是否具有信托财产的全部或者部分决策权将信托业务分为事务管理类和主动管理类信托业务。
(3)信托业务风险。
对于信托业务面临风险的类型一般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以及政策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权或金融产品交易的对手方由于自身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其没有能力履约或者主观上不愿履约,影响该债权或金融产品的现有价值或到期价值,从而对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带来某些或大或小损失的可能性。同样对于作为金融机构的信托公司,信用风险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都有可能遇到因交易对手方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主要业务类型就是信托融资项目中融资人的违约、金融机构间拆借市场拆入资金方的违约、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中正回购方的违约。比如常见的违约有以下两种: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经济转型期,如果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使得融资方经营环境恶劣,导致其现金流发生不利的异常变化,使得交易对手方没有能力履约或者履约能力降低,就会给融资类信托带来致命的信用风险;当货币市场政策突然趋紧、央行不予释放头寸缓解时,即便信用度较高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因为头寸难平引发资金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大面积违约,且该类信用违约传导性极强,影响效果恶劣。
操作风险是指来源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机构内部制衡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和管理有限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监督管理设置不够合理,不能及时发现信托业务中各种不利因素的行为风险。在信托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风险主要是因为风控督查对业务人员没有起到严格的监管,导致业务人员故意犯错或者因失误导致风险结果的发生。还有一些诸如因为对业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导致其不能及时了解监管机构出台的监管政策,影响业务发展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信托公司因现金流不充沛,不足以满足自身业务需要,从而使得业务可能面临风险并遭受损失。流动性风险主要发生在信托公司以及信托项目两个层面。在公司层面,由于信托公司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充沛资金来应对业务的快速增长或按时支付到期的债务从而产生风险;发生在项目层面的风险,是指项目在信托计划到期日没有如约完成或者项目收益产生风险影响资金的回流,从而使得信托公司无法兑付投资者本金及收益或出现信托理财刚性兑付的现象。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会使整个信托行业的理财都将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对于当事人信托机构以后的理财发行产生致命性的不利影响。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政府有关某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某个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基础资产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与其有关的金融产品或衍生产品价格异常发生的风险。信托业务常见政策风险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存款利率的变化影响信托理财的销售,比如存款利率突然调高而信托理财收益并没有及时变化,则会降低社会投资者对信托理财的收益预期,动摇其购买信托理财的信念;第二类,行业政策变化对投向某行业的信托项目兑付产生的影响,比如当下信托行业主要投向的房地产行业,一旦政策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发展,将会对投向房地产行业的信托项目兑付带来重大打击;第三,股票价格异常对证券类信托的影响,比如 2015 年 7、8 月份股灾发生时,信托公司的盯市交易员要时刻紧盯市场行情,以防持仓股票跌破警戒止损线时不能及时抛售股票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2.1.3 内部控制的定义。
关于内部控制的思想早在 18 世纪就已经产生,后来逐渐发展为调控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其可以定义为企业为了稳定持续发展,并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识别处理于公司不利的事项,从而保证企业合理经营的政策与程序。
2.1.4 资本管理。
(1)资本管理风险。
资本管理风险表示由资本充足率不足所引起的风险,当企业的资本金的名义规模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但是其实际资本却没有达到最低标准或者一部分资本金的来源与规定不符,从而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风险的现象,即为资本管理风险。一般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包括实收资本(实际出资)、资本公积金、风险准备金、留存收益以及稳定长期负债等。资本充足率是监管资本(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要求的最低资本标准)比风险资产加权值(以一定方法对各项目加权计算所得)。金融机构往往希望以较低的资本撬动较高的杠杆,即以低资本支撑大规模资产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其目的又与监管部门的意愿相反,因为监管部门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保留充足的资本金以应对金融风险,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金融机构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违反监管规定,以非常规手段掩盖其资本不足的事实,从而引发资本管理风险。
(2)净资本管理。
为了强化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监督力度,《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得以颁布,办法中指出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净资本是在净资产中除去各类资产及或有负债的风险扣除项和各种业务可能导致的资本损失。为了使得信托公司的资本保持充足以应对业务风险的出现,信托公司必须落实并实施净资本管理。
2.2 信托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亨瑞?法约尔是法国着名的管理学家,他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正式引入了风险管理这一概念,风险管理这一重要理论早在 18 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法约尔的定义正式将其引入了企业管理的领域。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威雷特在其书中提出了关于风险的解释,这是经济社会中人们第一次关于风险的正式定义,其提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而这种不确定性是指人们不愿意让某一事件发生,但其确实存在并可能发生的概率。莱特纳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德国经济背景,提出了风险处理手段这一说法,并且其强调关于风险的处理主要包括了风险发生前的控制与规避和已经发生时对其进行分散以及转移、消除。莱特纳认为对于风险的处理应该根据客观事实选择相应的手段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保护企业使其正常发展的目的。
20 世纪以后,风险的定义更加趋于成熟,奈特认为风险的不确定是可以测度的,并且提出风险虽然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但是其与不确定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 20 世纪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1952 年格拉尔再次对风险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演变为一门新的学科,其通过初期的识别及度量,并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规避,并在风险发生时对其进行整体研究且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损失及成本的目的。
2.2.2 信托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自出现至今,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关于其分支,即企业、金融等风险管理已成为具有关联性的独立学科。1979 年,我国为推动经济发展、打破计划金融体制,人民银行建立了信托机构。由于信托制度及理论的缺乏,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先后被监管部门进行了六次整顿。我国信托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保险业成为第二金融支柱,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扩大经济社会利益、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所受监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上通用的监督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使用监督管理所依据的一法三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以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管理
近年来,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商业巨头相继倒闭,株冶、中储棉、新加坡中航油和中盛粮油等巨亏事件连续发生,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企业运营风险更是因为其“操作程序、人员和系统上的不足或失误或外部事件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特征成为企业风险防范的重点。
风险的产生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只要能及早发现,做到“防微杜渐”,将风险及早发现并控制,就能避免更大的风险事件发生。风险有来源于企业外部的,也有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但人们通常只关注企业外部风险,较为忽视企业内部风险。一项错误决策、一次操作失误都会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正如前例所示,内部风险已成为企业的最大隐患。当前,我国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盲目投资、扩大规模、生产流程无序、信息管理失败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问题就会显露出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这些风险因素无处不在,又难于把控。因此,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要从理论上探讨企业运营中风险因素的管理方法,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为企业的运营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运营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形成一套防范风险的工作机制,使运营流程中的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提高企业运营绩效。
一、国内外关于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发展研究的状况
1.国外运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虽然运营风险的思想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但运营风险管理的提出却经历了大约80年的时间,它是在风险管理的发展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如下:
(1)20世纪30年代:运营风险管理的萌芽。20世纪30年代,风险管理最早应用于保险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博士1930年在一次保险问题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1932年,美国成立了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思想的初步兴起。保险是转移企业运营过程中纯风险的损失,对保险的管理也就是对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运营风险管理的思想也在萌芽。
(2)20世纪50年代:运营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最早出现在1950年Russell Gallagher的调查报告“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对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则以梅尔与赫尔奇斯1963年出版的《企业风险管理》和Williams&Heins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为标志。同时,成本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极力推动了运营风险管理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的影响,金融业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其结果是产生了著名的《巴塞尔协议》(1988)。该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规范,标志着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性研究的开始。
(3)20世纪90年代:运营风险管理的成长期。20世纪90年代后,非金融领域中严重的风险事件(即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绩效,而且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企业主们发现这些风险因素绝大部分能够管理却没能得到有效管理,风险管理逐步向监督、管理和控制有关组织机构和流程的方向发展。运营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国际结算银行在2001年1月在发放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首先给出了运营风险的准确定义,并在修订案中要求“为运营风险专门拨出法定资本金”及“建立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架构”。2001年新加坡的《证券和期货法案》则要求确认、解决并监控所有与业务活动相关的风险,要求核实内部政策是否得到遵守,自行决断的权限及运营和会计程序等是否得到遵守和监控。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要求所有美国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以确保提交的财政报告的正确性。Jack・L・King在《运作风险:度量与建模》中也提出运作风险管理通过降低影响公司收益的整体风险来增加股东价值,其代表了一个新的前沿学科。
2.国内运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1986年的“期限管理”为起点,以1993年7月开始的“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推进金融改革,强化宏观调控”为风险管理实质发展的开始。之后,国家先后出台的一些法规政策,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等,极大的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为运营风险管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6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提出了运营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对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代表着国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实践发展的新方向。
在国内学术界,1984年台湾学者宋明哲出版了《风险管理》一书,1987年郭仲伟出版了《风险管理与决策》,1990年金润圭出版了《企业风险与管理》,林义出版了《风险管理》。1993年香港保险总会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手册,1997年王诚出版了《竞争策略与风险管理》,1998年赵曙明出版了《国际企业风险管理》,这些著作主要是针对财务风险进行的研究。1999年张纪康出版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2004年严晖出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张坤等出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等这些著作中逐渐开始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研究,不过大部分的研究只是提出了运营风险的初步概念,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作为一门学科,运营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二、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的研究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建立了一套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如下:
(1)分析企业运营风险因素:首先对企业的运营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企业运营系统中价值创造流程,确立企业运营系统的核心流程。其次是通过对价值链模型的分析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模型。再次通过对企业运营价值创造活动的分析确立企业风险因素的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指标分解模型。
(2)建立运营风险评估体系: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确定后,必须对运营系统的核心流程进行风险管理。本部分主要是通过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制定量化公式和规则、定位数据来源、确定控制目标、区分管理周期等步骤来分析风险因素指标的体系,采用控制图法来实现对关键运营风险的有效管理。
(3)建立组织体系保障:我们拟在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引入了运营监控单元(OCU)的概念, OCU单元负责管理企业日常运营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OCU管理层,然后监督相关部门的风险控制成果,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管理过程。具体设计如下图:
(4)建立集成化运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运营风险管理体系运用于实际,通过建立各级OCU单元(运营监控单元),利用各种有效沟通渠道传递信息,及时反馈,确保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
运营风险管理体系是根据企业运营风险的特点建立,对企业内部的运营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而集成化运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形象化的操作界面、清晰明确的风险等级和完备的风险数据库,不仅使风险管理的过程简单明了,而且实现了信息集成和共享,有助于风险的防治。
作者单位:童利忠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国祥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旭香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振钦,崔子栋.风险管理的研究与教育[J].北方经济,200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