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问卷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生活 问卷调查 大学生
引言
低碳生活是一种绿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编制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日程》,在日程中环境教育被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绿化明天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的十报告更是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青春活跃的群体,他们追求个性的自我,同时又关注集体和国家的动向和命运。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观念形成和巩固的重要阶段。他们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为此,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情况。
一、研究方法
2012年9月,我们调查小组在衡水学院分院教室及校园内,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98.25%。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低碳生活调查参与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共393人回复有效问卷,其中男生约占5.1%,女生约占94.9%;生源来自城市的约为27%,来自农村的约为73%。在校月平均支出400元以下的为24%,400-600元为53%,600-800元为15%,800元以上为8%。我校为师范类院校,女生比例较高,农村生源较多,在校月平均支出较为稳定。
2.低碳生活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发放问卷之前,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并不多,其中有10%没有听说过,说明宣传还有盲区,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度;有84%的调查者仅仅是听说过,比例占了被调查者的五分之四以上,这种现象说明对低碳的宣传不够广泛,我们应把宣传面扩大,面向各层人群;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仅有6%对低碳生活比较了解,因此我们更应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尽管有大多数的人听说过低碳,但是仅有40%的人知道其内涵。
在了解途径方面,60%的人是通过媒体得到有关环保低碳的信息,22%的人通过环保机构的宣传得到信息,8%的人通过身边人介绍了解信息,9%的人通过其他渠道知晓。这说明媒体是宣传信息的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多开拓其他的途径,比如在校园里开办讲座、办社团、组织主题晚会等等,让学生们多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3.低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调查,79%的学生认为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5%的学生认为在某些方面有点关系,1%的学生认为低碳跟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情,还有6%的学生不清楚二者是否有关系。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知道低碳是与生活相关的。64%的学生认为低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18%的人认为低碳肯定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仅有2%的学生认为肯定不会影响自己,另有16%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对自己的正常生活有影响。调查时发现,尽管有多数学生认为低碳生活与大学生活相关密切,但是她们对低碳的认识处于不知甚解的状态,不确定低碳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方面的影响和改变。
因此环保教育要从基层做起,加大宣传力度,让低碳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低碳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4.低碳与日常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习惯调查,挑选了使用空调、购物袋、交通工具、餐具、手机充电、垃圾分类、用餐等6个方面的情况。
现在家庭中空调已经很普及了,尤其夏季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调查中发现,夏季使用空调制冷时,仅有20%的学生会把温度调至25-27度,(国家提倡26度或以上),大部分人会因贪图凉快,让空调尽快制冷,把温度调的很低(18度以下9%,19-21度39%,22-24度32%)。
自2007年12月3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调查发现,学生买东西时习惯自带购物袋的仅占18%,从来不自带购物袋的也占18%。其他64%有时带有时不带。跟学生交流后发现,限塑令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明显的感觉是去大型的超市买东西需要购买袋子,没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但是菜市场或者路边摊还是免费给袋子的,所以尽管限塑令了好几年了,学生们知晓度不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也没有多大变化,购物就自带购物袋的意识仍然很低。
学生日常在学校的时间较多,外出时间较少,以公共交通为主,其中自行车37%,公交车27%,步行34%,出租车2%。
现在手机的使用在学生中很普遍,手机充电时,62%的学生会及时拔掉电源,4%表示拔电源不及时,18%的表示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拔,15%的表示偶尔会及时拔电源。这表示在电的使用上面,学生们的节约意识还不够。
能做到垃圾分类的仅有28%,5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如何做到垃圾分类,还有18%的学生从未分类就处理掉垃圾。这与我们的国情是相符合的,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全面展开,但是处理方式粗放,回收利用率低,垃圾回收的设施分类简单,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因此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很有必要。
外出就餐方面,63%的学生会使用外面提供的消毒餐具,33%的学生会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带餐具的仅占4%。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率较高。大多数情况下能做到用餐“光盘”的占55%,有时可以“光盘”的有31%,每次都能吃干净的仅占13%,1%的学生表示每次用餐都会剩下。调查表明,食物的浪费还是很严重的。
5.对于低碳生活的态度与策略
在调查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会带来哪些影响时,70%的学生认为可以使人们享受到自然舒适的健康新生活,20%的学生认为会促进城市化发展与时俱进,仍有10%的学生不确定有什么影响。访谈时发现,尽管大部分人认同低碳会引领我们的生活走上自然健康的方向,但是,很多人有顾虑,低碳会降低生活质量。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多购置衣物或购置高档衣物,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我认为,这跟没有真正了解低碳生活的本质有很大关系。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提高生活水平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关键是要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高耗能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47%的学生希望加强各地区高校、环保机构和政府三位一体教育,促进大学生环保的自主性和参与性;37%的学生认为应该对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及时表扬环境保护正面典型,曝光抨击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和事实;13%的学生希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公民人人参与的环保机制。这些也说明实施低碳生活的最关键力量是公共态度和行为(84%)。学生们认为目前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最主要的障碍是消费观念虚荣,盲目追求时尚,此比例占到了47%。其次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比较浪费,不考虑生态,占到了32%。
你们好,本人是学校的学生,本人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兼职状况的调查研究,耽搁您宝贵的时间询问一些问题,愿您协助本人搞好这项调查工作,谢谢!本人向您承诺,本次调查供研究所用无任何商业目的,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本人将绝对保密.望您放心与本人合作,来做好这份问卷!
1.您是否做过兼职工作?
A.是
B.不是
请选择您是否做过兼职工作?2.您现在读大几?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请选择您现在读大几?3.得到兼职工作的渠道是什么?
A. 亲戚介绍
B. 朋友介绍
C. 学校
D. 招聘广告
E. 中介
请选择得到兼职工作的渠道是什么?4.您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业吗?
A. 会
B. 或多或少
C. 完全不会
请选择您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业吗?5.你是否希望得到一份兼职工作?
A. 是
B. 否
C. 随意
请选择你是否希望得到一份兼职工作?6.你曾从事兼职工作的类型是?(可多选 )
A. 家教
B. 促销
C. 餐饮服务
D. 发放传单
E. 在学校勤学建工
7.你兼职的最主要目的是?
A. 赚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B. 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实践水平
C. 获得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D. 增长社会见识
E. 其他
8.你一般选择什么时间从事兼职工作
A. 周六、周日
B. 周一至周五
C. 寒暑假期
D. 节假日
E. 根据课余情况而定
9.你平均每周的兼职时间大约是?
A. 5小时以下
B. 5-10小时
C. 10-15小时
D. 15小时以上
10.你平均每个月的兼职收入大约是?
A. 200元以下
B 200—350元
C. 350—500元
D. 500—650元
E. 650元以上
11.你的兼职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
A. 完全相关
B. 多少有一点相关
C. 不相关
12.你在获得一份兼职工作前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
A. 兼职信息太少
B. 中介机构收费太高
C. 担心受骗
E. 其他
13.你在兼职过程中最主要的收获是?
A. 消费水平提高
B. 个人实践能力有了巨大提高
C. 交到好朋友
D. 获得了工作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
E. 其他
14.你兼职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
A. 作为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B. 作为额外的零花钱
C. 交往朋友(包括恋爱)
D. 满足自己一个长久愿望(包括旅游、投资等)
15.家长对待你做兼职的态度?
A. 支持
B. 不过问
C. 不支持
请选择家长对待你做兼职的态度?
16.参加了兼职你觉得自己的社会能力有提高吗?
A. 很大提高
B. 一般提高
C. 和原来差不多
D. 完全没有
请选择参加了兼职你觉得自己的社会能力有提高吗?
17.当兼职与上课时间冲突时,你会
A. 逃课去做兼职
B. 放弃兼职
C. 不一定,有时逃课做兼职,有时放弃兼职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日益走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使他们在择业、就业中面临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越来越显得重要。
1 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就业前景存在渺茫或恐惧心理等,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1]。因此,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职业,也有助于用人单位选择理想的人才,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2 职业指导的现状
对于我院而言,大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师资基本是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和辅导员。而此类人员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认识体验,但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因此,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的整体水平不算很高且参差不齐,缺少专家化、专业化的“气质”。
2.2 职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2]
目前,高校对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大,内容不丰富,只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缺乏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科W性和规律性。许多人误认为帮助学生寻找到职业,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职业指导所要完成指导功能远非如此,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以及培养职业决策的能力。职业指导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设计,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全程性。
2.3 职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是讲座。一些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就是教师“讲”给大家“听”的单向形式,更多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专家个案咨询、小组讨论、就业市场模拟、情景教学模拟等方法的运用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运用更不普及,同时也缺乏丰富的比较全面的适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优质教材。
3 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三大四415名学生。本次调查的问卷由20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心态等四部分内容。
3.1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结果
从调查统计数据看,3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是完善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提高个人修养。30%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生是为了取得文凭,大学文凭更多是一块敲门砖,文凭关系到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多数学生最想进入的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自身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个人素质。对于大学期间是否进行职业规划一项,仅有42.5%的学生有规划,但是没有相关行动。25%的学生对于大学规划很茫然,觉得自己在就业上没有优势;30%的学生选择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争取拿若干证书,或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对于国家鼓励创业,提供优惠政策,62.5%的学生有创业意向,但认为刚毕业没有经验,先积累经验再说。62.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2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分析
从上述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对于自身缺乏必要的行动。能够较为明晰的看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明晰自己身上缺乏素质,但是不能针对此做出具体的行动。
3.2.1 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但是竞争力的缺失和自信不足在求职应聘中的一大主要问题。
3.2.2 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可是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3.2.3 能够认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的,但是自身素质欠缺且培养不够
大学生就业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于此,大学生认识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3.2.4 职业指导类课程效果不明显
学生希望学校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但却只是单方面的呐喊,并没有将学校专门所开设的职业指导类课程与此关联起来,课程仅仅是课程,需要仅仅是需要,二者并不能很好的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主要面对的是大一、大二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认识不足,不能充分融入到职业规划课堂中去。等到大三大四面临就业,忙于找工作,准备考研,却把课堂上老师精心准备的,自己苦苦寻找的就业考研助力剂抛之脑后,就业中处处碰壁,缺乏就业技巧等。再次,我院的职业指导课目前还是选修课形式,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再加上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较少,又是选修课,这本身也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关注度较低。
4 构建适合本校的职业指导体系
通过此次调查,针对我校目前存在的职业指导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4.1 实行职业指导全程化、系统化
由于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成长期,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意识都不太稳定,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即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生生涯和人生规划中。
4.2 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应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机构体系,即学校――院系――学生体系[3]。并对校、院两级职业指导中心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其次,要合理配置职业指导队伍构成结构,职业指导队伍从构成上应有职业指导专职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优秀校友、校外职业咨询师、专业课教师,并且要逐渐加大职业指导专职教师以及优秀校友,校外职业咨询师的构成比例[4]。最后,要提高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鼓励职业指导老师通过职业咨询师资格考试以及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另一方面,通过聘用一些具备丰富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充实到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中来,利用该部分人带动校内职业指导人员,共同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冰,谭汝金.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2]宝小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90
1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做好日常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明确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促进同学们的发展和成才。
2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46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总体情况
本次问卷共调查男生占37%,女生占63%,其中汉族99%,满族1%,农村户口的占74%,城镇的占26%,校学生会及社团成员占25%,系学生会及社团成员占27%。
3.2学习观
3.2.1学习动机在第12题,上大学是为了什么的回答中,86%的同学选择了是为了提升自我,找到理想的工作,改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第4题,你在大学里最想学会的是什么的回答中,87%的同学选择了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现在绝大多数同学是有想要学到一技之长能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动机的。在第3题和第13题大学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惑的回答中,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的占63%,认为学校培养计划不完善,书本知识太枯燥的占54%,这说明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教学还一定程度上存在课堂吸引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少交流的问题。也说明另一方面,学生虽然主观上有积极向上的愿望,但是具体到每天的执行上,又缺少明晰的指导,尤其是亟需就业规划方面的专业性指导。我本身是给学生上过这个职业规划课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深感知识匮乏,能力欠缺。希望聘请校内外高水平专业职业指导师对同学们进行专业的指导,这可能是解决目前大部分同学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3.2.2课外活动在第5、6、7、8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题目的回答上,选择看电影、电视、上网、逛街、旅游、兼职的占了95%以上,选择读书看报的分别只有5%、。与之相印证的还有每天使用网络和手机两小时以上超过80%,手机不离手的分别占了16%。这说明,我们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引导同学们合理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第2题,你如何看待学科竞赛的回答中,70%的同学回答了有兴趣,一定会参加,另外有11%的同学选择了想参加,但是怕做不好,加起来也就是有81%的同学有意愿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在第10题的回答中,只有3%的同学表示,不愿参加学院的课外活动,11题的回答中,只有9%的同学参加的课外学习是与专业无关的。这说明,组织好以专业为核心的课外学习及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入到各类专业知识竞赛当中,可能是今后我们引导同学们走出宿舍、走下网络、丰富课余生活的一个努力方向。
3.3生活观
3.3.1个人消费第14、15题的回答中,66%的同学的月花费(除学费、住宿费)为300-800元,300元以下和800元以上的分别占16%和18%。在这些花费中,除吃饭外,63%的用于日常用品的购买,其次交话费占了13%,再次说明,目前手机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3.3.2积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我们的学生总体的心理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有77%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处于快乐和平稳的状态,2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生活,朝气蓬勃,丰富多彩,10%的同学现在正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69%的同学有规律的作息,71%的同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81%的同学认为自己跟宿舍成员相处融洽,92%的同学认为跟班级成员相处融洽或没有矛盾。3.3.3存在的问题仍有22%的同学感觉每天的生活是迷惘盲目,缺乏目标的。16%的同学选择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压力时独自承受,不想被人发现。5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压力最大的来自于就业,63%的同学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是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就业的压力再次凸显出来。同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培养的不到位,另外很多同学在面对未来时,明显的信心不足。
3.4就业观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3%的同学目前有比较模糊的就业意识,但是只有37%的同学有比较清晰的规划,结合日常对同学的了解,我认为这个比例还要更低。这反映出来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目前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但是缺乏相应的应对策略,所以大部分同学现在的状态就是随大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很多同学在大学选择志愿时还不了解或只是模糊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及就业前景,进入大学后,虽然学了很多相关专业的知识,但大都是理论性的,缺乏对相关行业和相关职业的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同学也不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及职业价值观的倾向,我们现在也缺乏相关的测评手段、评价机制和专业人员。关于大学生创业,有20%的同学有想要创业的意愿,有26%的同学想要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这跟我上创业基础课了解的情况基本吻合。这说明,在目前的就业压力和国家对创业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正在觉醒。这也同时证明了我们学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必要性。
3.5思想政治和人生价值观
这两部分同学们的答卷,我感觉可能受了长期以来高考训练的结果,大家都下意识的选择了“相对正确”的答案。但是仍然可以从同学们的答卷中看出某些端倪。比如,41%的同学想要入党,但是35%的同学是为了就业中有优势才选择入党。有91%的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十分必要,74%的同学会主动参加单位或地区组织的抗震救灾活动,但同时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61%的同学选择个人利益为主,兼顾国家利益。以上数据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更加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兼顾,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实质上当代大学生在集体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上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又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恰恰是社会转型期多元化思想在他们思想意识方面的表现。
4对今后学生工作的启示
(1)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现在的学生普遍个性化较强,传统的说教已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继续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济于事,还很有可能会将矛盾激化或演变为师生之间的激烈对抗,而这已经远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因人施教,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2)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当我们认为一个学生十恶不赦、无可救药时,从他们家长处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会跟你的判断大相径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所有我们认为的学生身上的错误、缺点以及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都可以从他们的家庭背景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因此,只有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标本兼治。(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在关于你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的答卷中,63%的同学选择了演讲、辩论、视频等方式,31%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实践的方式。从中我们看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同开展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进来。我们现在也搞了很多各种各种的活动,问题是参入面仍然相对较低,且主要集中在大一学年。缺乏以班级为主体的全员参与的有特色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董秀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内涵新探[J].理论改革,2005(2).
关键词:大学语文;问卷调查;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各位同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其列为必修课。然而大学语文毕竟是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它既无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重理轻文已经成为一种无言时尚的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正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重冲击与挑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种种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又严重影响到这门课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些人甚至怀疑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程的地位,一些高职院校已开始考虑减少开设该课程的数量,课时缩短又极其有限,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就微不足道了,不由得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因此说,大学语文课程正面临着“新一轮下岗”的危机。由于这个原因促使,也很有必要对现下接受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寻求积极稳妥的解决办法,以期改变这不利局面。
1 调查总结
1.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1道题目,对本校毕业的各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了解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教学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4份,回收率95%。问卷回收后,根据每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百分比统计,由于个别问卷中有多选或漏选项,有的项目分数统计未必正好是百分之百,为保持其客观性,均如实录入。
1.2 调查结果
①所调查对象因院系开设专业原因均属于文史类,其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占27%,基本对口的占36%,不对口的占37%;对现从事工作喜欢的占49%,无明显喜好的占21%,不喜欢的占30%。
②对现从事工作影响较大的在校期间训练活动,选“专业理论知识”的占31%,选“人文素养积淀”的占27%,选“实践、实训活动”的占66%,选“能力的培养”的占48%;认为学学语文对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的占33%,一般的占39%,没什么帮助的占28%。
③通过学学语文课程哪些方面获得提高,选“情操上的陶冶”的占29%,选“人文知识储备”的占36%,选“写作水平”的占25%,选“文学鉴赏能力”的占41%,选“语言表达能力”的占33%。
④大学语文应该培养哪些能力,选“语言表达”的占23%,选“与人沟通”的占27%,选“主动学习”的占19%,选“理解鉴赏”的占31%。
⑤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感到较强的占9%,感到一般的占74%,感到很欠缺的占17%;能总结别人优点并完善自我的占21%,很少注意观察别人的占44%,觉得别人没啥了不起的占35%;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安排时31%的人是克服困难尽力完成,28%的人推给其他人去做,41%的人选择直接拒绝。
⑥在工作中取得进步成功,24%的人是认为自己专业业务水平很强,27%的人是认为自己组织管理能力很强,还有29%的人认为是自己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很强,另有20%的人认为是自己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⑦在工作中,32%的人自认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很强,44%的人一般,24%的人还很欠缺,不能完全掌握;45%的人愿意进一步学习、钻研,并付诸行动以成为单位的佼佼者,37%的人有意愿,但不知如何下手,18%的人不想给自己压力,那样太累了;72%的人很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23%的人视情况而定,只有5%的人不愿意参加。
⑧在工作中受挫,32%的人会垂头丧气、自认倒霉,56%的人会认真总结、吸取教训,还有12%的人不予理睬,认为无关紧要;48%的人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27%的人偶尔会这样做,25%的人从不这样做;56%的人会经常不断吸收新信息,43%的人不经常这样做,只有1%的人不做;78%的人会经常把自己的创新灵感付诸于实际行动,13%的人有时会做,只有9%的人认为没时间。
⑨在看待“再学习”能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上,66%的人认为很重要,27%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还有7%的人没意识到有什么作用;48%的人认为“创新能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很重要,25%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另有27%的人没意识到有什么作用。
2 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2.1 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意识不强
从问卷来看,学生再学习的意识还稍显淡薄,接受新事物比较被动,与如今日新月异的时展变化很不同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制约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极不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步。
2.2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在新的岗位从事具体工作,适应性较差,如何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对学生个体来说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这个能力之间的实际转化过程中,文本课程就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优势,灵活巧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在问卷中就反映出学生有在这方面强烈的意愿提高,毕竟学生在校时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自己动手获取知识并习得相关技能所占比重少之又少。随着时间的延伸,学生在这方面的主动积极性就无从发挥,反而养成了长期依赖老师的惰性,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就越来越差,这点尤为重要。
2.4 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近三分之一人群对创新能力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说毫无概念,这就很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培养学生的求异求变思维,使之眼界开阔,再不拘泥于传统。
2.5 学生的生存竞争发展意识与能力明显不同步
问卷中就反映出有三分之一人群易受挫折,且不能积极应对;大部分人对工作都是被动接受,完成率不佳,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在工作中缺乏竞争意识,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就关心甚少或者极不关注,时间越久,竞争力越弱,以致于到后来就不具备竞争力,直至被淘汰。
3 对策初探
针对以上一些现状,试提出如下一些对策:
3.1 合理准确定位,加大重视力度,提高认识,提升大学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在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往往因领导的重视程度与否随意增减课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错觉,对大学语文就不太看重了,由轻视到忽视,最后到无所谓,那就谈不上能力培养了。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所以我们应加大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观念,重视文本知识的学习,辅以技能技巧,使其内化为外在能力,助其成才。
3.2 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学生普遍希望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授课教师就应及时改进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巧妙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随着热情的高涨,肯定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大学语文应充分发挥其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学术界就提倡大学语文课程专业化、教师学者化,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把传统的一味地“手把手”教换成巧妙地引导,自己讲得少一点,让学生练得多一点,自己引得巧一点,让学生学得精一点。时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材这些新型教学更能为教师提供视听结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的教学方式,这就势必会大大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巩固”诸能力, 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3.3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好等特点,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只有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语文学科对人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不同文体作品的解读就促使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能力,特别对于求异思维能力的运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情气质、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对文本做出不同的解读。语文文本还有极强的包容性,许多作品内容本身就关联着人类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其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无法比拟,如此,在学习具体文本时,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自己评价文学人物和作品中的记述事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质疑、创新精神。
3.4 树新理念,创多渠道,增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享用现有的有限知识,而需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强化自己,才不会落伍,不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弃。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要帮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他们知道,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而不是告别学习,是学习过程中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要终身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研究性学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以及进行成果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与培养,也能够获得科学的求知方法。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是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强化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进行学习的能力,给学生留下供其进一步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其持续学习的能力。
3.5 激发兴趣,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就是要创设有趣味性、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有优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意识,利用教材进行创造活动,开展诸如编演课本剧、论辩、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在有明确目的要求的语文实践中强化自我习得,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锻炼创造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探索知识和驾驭知识的主人。
3.6 注重挖掘,精心塑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学生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与情感,注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化。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人生哲学”,暗含着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其实质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这也是人文素养灵魂之所在,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精神、意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文学知识,了解文学背后暗含的社会、人文价值,提升社会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这次问卷调查,学生反馈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大学语文应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改进,把禁锢在藩篱窠臼之中的学生解救出来,克服前进路途中的种种困难, 努力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乔培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4.
[2]聂凌燕,张建奎.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工会论坛,2012.3.
[3]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育职业,2009.5.
[4]刘咏梅.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再审视[J].大学时代,2006.9.
[5]王淑玲.大学语文课程调查问卷报告[J].科技信息,2012.1.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资助课题,课题编号为2015083Y。
就开始收集所有有关的资料,确立工作分工后。每个人制定出个问题作为调查问卷的问题,然后再把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并讨论当中最佳问题的选取。从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些问题的选取:第一,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针对性;第二,包括设计者与消费者的针对性问题。经过一番的讨论。终于选出了10个问题。最后我决定复印张,分给我组的成员在月日到会展中心做问卷调查。那天会展中心会有一场关于“工艺品与家居用品”产品展会。
早上点钟我问卷组”成员。带着复印好的问卷统一从学校北们坐车去会展中心。月日这一天。
都没有关于做调查问卷此类的经验,车上我发现。但大家一直是信心满满的会展中心我才发现。原来是要售票参观的但我身上并没有带钱,后来派了两位同学跟展馆的负责人进行协商,但他不允许我免费入内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我决定直接在会展馆的各个入口处对行人们进行调查访问。看似简单。却又很难。没有经验的并不能自然地对行人进行调查,并且,不会选择性的进行调查,所以常常被拒绝。拿着厚厚的问卷,心里充满了委屈。但又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鼓足勇气向陌生的行人走去。慢慢的就不觉得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越来越自然,填写好的问卷数目也越来越多,虽然有点累,但是听到您好,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自然的给我一个微笑。当看到接过递过去的问卷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满足。
虽然问卷还没有完成,最后。但我去社会实践的目的达到因为我这一天确实学到很多东西。离开会展中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都没有带伞,却在努力保护我手上的问卷。数着今天的成果。
接触了很多不一样的人,这次的实践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从事工艺品制作的老先生,很认真的做完了这份问卷,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详细解说了这让我认识到。
真的很感激这位老先生。工作中的不足地方。
开了一次会重新讨论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发现其中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回到学校后。就如之前对会展中心的情况没有认真核实好,以致于不能入内参观调查。就问卷本身而言,一些“问题”也存在问题。最后通过大家的讨论,决定重新制定问卷,再做一次调查。但数目减少到份,虽然数目少了但我想要做到更精。
组分散行动。当然这次没有“工艺品展”这样的活动了所以我决定去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场对路人进行调查。因为是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第二次的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得比较顺利。陆陆续续地,问卷终于都做好了。
分工合作,最后一项工作便是统计了统一集合在一起。把调查好的这150份问卷进行了有序的统计。
有过失误,这样“问卷组”工作就几乎完成了一个月的时间。但也努力将任务完成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都学到很多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东西。
摘 要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扩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态度及行为现状成为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大学生大部分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体育态度积极,且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体育锻炼现状不是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大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本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紧张有关。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态度 体育行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聊城大学在读大学生,一共98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书籍,并检索有关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大学生的体育状况等方面的文献。
2.访问法
按访问的具体方式分类:(1)面谈访问;(2)邮寄访问;(3)电话访问;(4)留置访问;(5)个别深度访问;(6)小组讨论等。本文采用面谈访问法对聊城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就有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管理情况加以了解;同时,同一些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方面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为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以及与体育态度的关系,设计并发放了《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调查表》。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备性的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了修正与筛选,最后确定问卷选项。发问卷980份,回收945份,回收96.4%。有效问卷923份,有效率94.2%。
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7.0和EXCEL2003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分别进行了相关性的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态度的现状
大部分学者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基本上处于良好水平,也有个别研究者由于使用量表不同、学校所处地域以及调查对象特殊等原因得出的结论与前一结论不尽相同。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同学中有84.6%的同学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对体育的态度处于良好的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是明确的,对体育具有较高的兴趣和爱好,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大学生体育态度是在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下和在家庭及社会体育氛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二)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二者具有相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没有因果关系。绝大部分学者持有第一种观点,并且从两个方面进行体现:首先是态度决定行为论。认为态度是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体育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个体的认知产生相应的行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直接影响其体育行为,并且,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每周体育活动的次数有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其次,在态度决定行为的同时,大学生通过体育行为得到的良好体验和效果又反过来影响其态度,促进良好体育态度的形成。另外,体育行为手段及手段选择取向,对学生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张素霞根据交叉―滞后相关的研究设计,提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对大部分学者在该问题上的普遍认识提出了质疑。
我们就此统计了大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态度与每周投入课余锻炼时间一致性,结果发现态度与参加运动时间有高度的一致性,一致性达82.3%,因此可以确定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继续加强对学生具有良好体育态度的培养,要丰富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真正体验到参与体育的乐趣和意义;完善体育教育学管理,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意识,领悟科学精神,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利用橱窗、校报、广播、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体育价值,增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态度和自觉体育行为;提示我们扩大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增加体育器材和设备,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素霞.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因素关系[J].体育学刊.2003.10(3):5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学院;重难点;对策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仅要符合普通高校的思政培养规律,也要兼顾该群体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规模和发展与日俱增,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也逐渐凸显。分析和解决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已成为当下独立学院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四个年级学生思想状况重难点
为全面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思政工作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在学工部和院团委的指导下,在四个年级各专业辅导员的协助下,对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闽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政治教育、诚信公德、恋爱状况以及就业价值等多个层面展开。其中,本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为97.5%,有限问卷766份,有效回收率95.7%。下面就闽科的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的特点以及问题进行分析。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问卷表第一部分的问题:(表格一)
题目
A
B
C
D
1、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时政
是
偶尔
没必要
从不
2、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态度
赞成
可以接受
没必要
无所谓
3、大学思政类课程是否有帮助
帮助很大
比较有帮助
无任何帮助
说不清
问卷调查第一部分的统计:(表格二)
题号
A
B
C
D
1、
89.4%
9.1%
1.5%
2、
78.8%
13.5%
7.5%
0.2%
3、
71.2%
13.6%
13.6%
1.5%
从表格二可知,89.4%的学生认为要经常关注国内外时政,78.8%的学生赞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71.2%的学生认为大学设立思政类课程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其中还有将近30%多的学生对这些都持无所谓和没必要的态度,这也说明当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诚信公德状况
在校的部分大学生传递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校园文化段子,然而考试舞弊不仅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更影响社会的诚信建设。为此,我们以闽科为例就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心理原因做一探讨。
问卷表第二部分的问题:(表格三)
题目
A
B
C
D
4、你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
赞成
可以理解
无所谓
不赞成
5、你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否与人品有关
完全有关
基本有关
有些关系
基本没关系
6、你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
过关心理
侥幸心理
从容心理
赌博心理
问卷调查第二部分的统计:(表格四)
题号
A
B
C
D
4、
13%
31%
39.8%
16.2%
5、
11%
21.3%
42.7%
24%
6、
32.8%
32.9%
12.7%
21.6%
从表格四种发现,在校的学生有39.8%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无所谓,所以才出现我们现在一直担忧的考试诚信问题。在此次调查中,我们提及考试额比是否和人品有关,并不想完全凭借一次考试作弊就评价一个学生诚信与否。但是认为有些关系以上的占了一半以上的人数,这说明学生们还是比较如此的反映实际情况的。
(三)独立学院学生的恋爱现象及状况
此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61.8%的学生学生谈恋爱正常但是在公共场合表现则有伤大雅,也有36.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仅有1.5%的学生赞成。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现了开放和宽松的态势,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
(四)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价值状况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就业的总趋势也日趋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大。我们也就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价值和职业选择进行调查,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问卷表第四部分的问题:(表格五)
题目
A
B
C
D
9、试规划职业生涯的时间
大一
大二
大三
尚未计划
10、试对就业流程和就业制度了解
根本不了解
基本了解
比较了解
一些了解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取向 问卷编制 一般特点
1 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的编制
1.1 大学生价值取向理论建构
通过文献综述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价值取向主要包括自我价值取向、生活价值取向、心理价值取向、权力价值取向、消费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取向。
1.2 初试问卷的形成
问卷项目的搜集和编写主要经过以下六个步骤:一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价值取向开放式问卷。二是通过对淮北师范大学220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200份有效问卷。三是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与专家探讨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初试问卷。四是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初试问卷进行实测,共发放580份问卷,回收536份,有效问卷498份。将问卷随机分成两半,用其中的248份做探索性因素分析,250份做验证性因素分析。五是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被试构成:男114人,女134人;大一50人,大二119人,大三79人;理科179人,文科69人。六是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被试构成:男73人,女177人;大一92人,大二65人,大三42人,大四61人;理科65人,文科185人。
1.3 方法
根据开放式问卷,并参照已有的有关文献及相关测评工具,综合起来共编写出初试问卷,题目共70道,其中有3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采用自评式6点计分,从完全不赞同计1分到完全赞同计6分。所得的数据用采用SPSS 15.0和LISREL 8.70进行分析处理。
1.4 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项目的t值均显著,可以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可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检验因素分析的适当性最常用的方法有KMO(Kaiser-Meyer-Olkim)检验和Bartlett球型检验。问卷中,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Bartlett球型检验,其值为1195.117,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变量内部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Kaiser-Meyer-Olkim检验值为0.843。以上数据说明本研究样本的数据结果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值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提取了3个因素,总共解释了总变异的49.993%。因素一命名为自我价值取向,所包含的项目数和所解释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9%、30.965%;因素二命名为消费价值取向,所包含的项目数和所解释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4%、10.806%;因素三命名为心理价值取向,所包含的项目数和所解释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4%、8.222%。具体结果见表1。
注:负荷值小于0.4的未显示。
1.5 信效度分析
1.5.1 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即Cronbach Z系数作为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信度检验的指标。结果显示,问卷总的信度为Z = 0.848,三个因素的Z系数分别为:自我价值取向Z = 0.849、消费价值取向Z = 0.684、心理价值取向Z = 0.634。表明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1.5.2 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本研究请有关专家对问卷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符合性做出判断,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2)结构效度。本研究首先通过个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来估计问卷的结构效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相关系数介于0.1~0.6之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较高,除自我价值取向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稍微大于0.8外,其余均介于0.3~0.8之间。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然后,使用LISREL 8.70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见,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假设模型的p2/ df小于5,RMSEA小于0.08,GFI和IFI的值为0.90,AGFI、NNFI、CFI等拟合度指标接近于0.90,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
2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本研究总体的498个被试。统计工具为SPSS 15.0 统计软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总体特征
从表4可知,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消费价值取向、自我价值取向和心理价值取向。
表4 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特征表
2.2.2 不同性别、学科以及年级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检验
统计结果表明,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价值取向问卷总得分高于男生,且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t = -2.45,p
3 讨论
在问卷编制方面,本研究严格遵循问卷编制的程序,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访谈法的基础上收集到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的题目,并对自编问卷进行了心理测量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一般现状方面,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总体上处于积极水平,并高于其他维度。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他们对经济生活越来越重视,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经济生活也更加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
4 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工具。(2)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并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余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2002.34(5):511-516.
[2]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26(21):194-198.
[3] 龚艺华,黄希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