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德育的特殊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特殊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的特殊途径

第1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内蒙古通用航空公司

总经理

机型要求:30座(含)以下民用航空器(初级类航空器除外);飞机兼顾舒适性与经济性,养护成本低、可靠耐用的飞机是通航短途运输飞机首选。

航线距离:小于500公里

机组人员资质要求:飞行机组为双人制,指派一名机长、一名副驾驶,飞行人员需持商照且体检合格类别为1类; 机务放行人员执照需要型号签注。

运行标准:昼间目视飞行标准,飞行高度≤3000米

市场开拓:不定期载客及货邮运输服务;根据需要决定飞行频次;不从事危险品运输;以包机形式运营;简化购票流程;简化票务管理规定;机场单独旅客通道。

短途运输是解决交通落后地区百姓出行的有效手段:一公里高速路,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而一公里跑道却拉近这个地区与世界的距离;打造一小时“时空圈”,构建干线、支线和“毛细血管”共同健康运行的良性立体航空交通网络布局。

短途运输有力拉动地区高端旅游:缩短“旅”,延伸“游”,改变旅游永远在路上的窘境,提升旅客出行品质,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

丰富旅游产品:低空看草原,俯视大森林;观光体验飞行;旅游产品从二维变为三维

短途运输极大方便政务、商务出行:为商务人士提供便捷高效、灵活的出行方式,减少航班时刻固定带来的困扰;为政府公务出行提供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出行方式,有力配合政府车改政策;低成本包机服务。

探索客货混运模式:提高运输速率/通航航空器对机场设施要求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灵活多变的特点,充分提高了偏远地区货邮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品质/航空运输由于速率快,可减少在运输途中水果存放的时间。且由于航空运输不会产生持久的颠簸,对保障水果品质将有极大的贡献。提高资源利用率/客货混运模式,将弥补单一客运或货运带来的资源闲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经济价值。

为短途运输提供运行标准的修订依据: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是一个新业态,没有足够的运行经验可循,各种标准需要不断修订更新,以适应通航短途运输的特点,试点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勇于创新运行模式,探索新的形式,为局方提供可行的修订依据。

加强与空管机场协调,灵活安排航班:根据通航飞机与民航客机高度、速度、性能的差异,结合空管、机场地面等保障能力,结合当地机场夏秋季和冬春季运行时刻安排,以及航线飞行时间,科学计算并安排航班时刻,方便旅客出行。

第2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型的机构,是学校的教学保障单位,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任职教育,图书馆要蓬勃发展,服务好是首要宗旨,而任职教育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和学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图书馆要着眼于任职教育的特点,相应地进行服务转型。

一、任职教育的特点

1.信息需求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学历教育转为任职教育,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学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术性人才,教学内容宽泛,注重专业课和文化知识齐头并进。而任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目标重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更贴近时展、军事任务和部队实际,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指向和针对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2.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虽然任职教育的信息需求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但任职教育的学员多为不同职别、不同类型的部队各级领导及专业技术骨干,他们文化背景不同,认知结构不同,而且比学历教育的学员经历丰富。他们实际经验足,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因而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3.信息需求的分阶段性

任职教育的培训层次不同,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士官任职教育和军官任职教育;根据培训级别的不同,又可分为初级任职教育,中级任职教育和高级任职教育。

二、根据任职教育的特点相应地进行服务转型

1.组织馆员培训,满足用户信息指向性和针对性需求

虽然军队院校之前积累了大量学历教育的经验,但并不适合目前的任职教育。或许图书馆大多数馆员很多也是学历教育出身,加之之前关于学历教育的定向思维,还达不到军队院校转型对图书馆馆员素质的要求。这除了要求馆员努力学习、积极赶超之外,院校可以实行“科技兴馆”战略,采取相应措施,组织馆员外出培训,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让馆员学习和掌握与岗位任职相关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使馆员综合素质提高,军事知识更加明朗,从而更好地为任职教育服务。

2.扩展资源,满足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1)做好网络资源服务

为了适应转型,军事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有针对性地增加。但每一批新书上架,要经过物理加工、采访、编目等一系列繁复的过程,新书上架需要一定的时间,图书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善共享化的图书馆网络平台,除了适时增加网络资源外,还要办好纸面上的新书通报、网上资料推荐及简单说明,不断丰富网上资源,为用户需要的信息多元化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虽然馆藏资源在不断增加,但还不能满足任职教育对信息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不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比如开办讲座、座谈会、读书节等比较活跃的活动,让每位读者都参与进来,互动交流,产生知识思想的碰撞,进而扩大用户信息量,满足信息多元化需求。

(3)开展馆际互借

为弥补馆藏不足,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各军队院校图书馆可逐步开展馆际互借和网络资源共享服务。这样既可节省资金,弥补资金不足,又可扩大视野,为用户提供本馆缺藏的国内外优秀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图书。

第3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现代教育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的主要手段,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作为高校要切实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开设艺术课程以及校园艺术化建设的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地域性艺术教育,坚持把高校艺术教育与对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方文化熏陶,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基本目标,依托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影视、曲艺等艺术载体,通过赏析优秀艺术作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和人生境界,然后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气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大学生的一生有着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21世纪是人格的发展时代,人格的完善需要艺术熏陶。艺术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最具表现力的教育形式,艺术的精神力量可以从政治态度、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影响众生,艺术教育运用其丰富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领会理解艺术的内涵,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智商与情商, 从而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变化、定型和巩固时期,高品位的艺术审美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获得更高层次美的享受,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素养。积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理解力。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讲的这个道理。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素质

人类通过两种途径认识世界:一是科学;二是艺术。当我们接触到艺术作品时,就会被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所感动,学生通过艺术教育感知美,将审美情感升华为社会道德情感,使艺术审美对现实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陶冶性情,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能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激发智慧潜能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艺术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大脑,有效地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创造力,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若没有逻辑思维的指导,也难以有所成就,反过来,科学家从事发明创造,形象思维无疑给科学家的想象力、洞察力注入了新的生命,艺术需要想象,科学更需要想象。

(五)艺术教育有利于构建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教育体系

人们常常会被一些消极心理所影响和变化,当代大学生更是心理预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心理承受力差、适应能力差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原则,提高大学生心理意识和调适能力,而艺术教育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美的享受和放松的感觉,能唤醒人们积极心态的产生,容易产生幸福、快乐和满足的感受,容易产生心理阳光普照的积极倾向。

二、湖北高校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以所有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基本任务,目标指向是让大学生接受美的体验或艺术的熏陶,一次高校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把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确立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课程确立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湖北省九省通衢,高校林立,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绪,创造和发展了富有楚文化传统的多种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湖北院校艺术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和充实湖北高校艺术教育的内涵,将湖北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面就湖北高校艺术教育与湖北地方特色文化结合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团结协作,健全和拓展艺术课程管理机构

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就要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门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由专人分管、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并强化其岗位职责,明确其岗位权限,下设专门负责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可以邀请和聘请大量省内文艺名人、名角、文艺界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来担当院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领导和顾问,督导等,充分发挥这些名人、离退休老干部等的社会效应,不断拓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渠道,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联手,加快课程管理步伐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指示精神,高校要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优化课程体系。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使用和评估教材,将国家级、示范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纳入课程开发的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引进湖北地方文化特色的题材,满足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大学生舞蹈、戏曲、绘画、歌唱等多方面的艺术需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的动态平衡,把地方文化艺术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1、影视文化教育:影视文化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学生欢迎。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经常开展影视文化教育,如湖北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可以经常利用思政课时间和课外电影场馆组织大量爱国题材的专题电影录像的观赏;还可以邀请名人名片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如:刘亦菲、邵军等名人和他们主演的片子,从而促进大学生对湖北特色红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2、戏剧文化教育: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极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艺术。所以高校艺术教育中必须加强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化教育。湖北地方剧种有22个,有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有东路花鼓戏,湖北花鼓戏,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清戏,以及高台戏,灯戏等,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这些地方剧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是湖北特色经典剧种和剧目,可以大量组织大学生观赏和学唱,比如说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百余年历史,楚剧从京剧,汉剧中吸收了大量的艺术成分,并要求演员熟悉本地方言俚语,生活习俗和人情世故,因而保持了浓厚的湖北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经典传统剧目有《葛麻》、《百日缘》、《泼粥》、《狱卒平冤》和现代剧《双教子》、《追报表》等。

3、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融为一体必不可少。湖北每年的名人巡演、大型音乐会和名人演唱会层出不穷,武汉的琴台音乐会则是国内外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同展风采的盛会,显示了楚风汉魂的民族特色,它与“上海之春”、“羊城花会”、“哈尔滨之夏”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音乐节。各大高校应该选派学生参加湖北省盛大音乐盛事,组织学生团体观赏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引进湖北音乐名人名家走进校园,如高峰、、胡杨林、梦鸽等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和歌唱演员。

4、舞蹈文化教育:舞蹈是人体艺术之一,有动作而无声音,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艺术手段之一。所以,高校理应强调舞蹈艺术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表演和创造大型特色的地方歌舞,湖北歌舞在国内外较具影响的有《编钟乐舞》、《九歌》、碟子曲、薅草锣鼓,以及穿号子,邰丽华的《千手观音》等。如编钟乐舞是湖北省久负盛名的大型歌舞剧,全剧分成十个部分,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既保持了古朴粗矿的荆楚风貌,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作欲望。

(三)梯队兼顾,加强和提升教师师资水平

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要求高校在稳定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基础上,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可以走出去,请进来,派教师以参观、访学的途径学习国内外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或是聘请资深教授、艺术造诣高深的学者、演员、名人名家来学校作报告,开讲座,进行学习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切实提高教师的艺术专业理论水准。此外,可以任用和聘用湖北演艺界一些名人名家,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来担任高校艺术教育的客座教授和专职教师和艺术指导,建立行之有效的交流与学习渠道,提升艺术教师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内外兼顾、艺术和科学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专多能的优秀师资,来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

(四)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艺术活动

第4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关键词:精装商品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防裂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其主要应用在诸如精装商品房等大型设施建筑的主体部分。在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现代化建筑蜂涌而出,混凝土凭借着其施工方便、物美价廉、承载力大,以及装饰性强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是,在混凝土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因此,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裂缝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施工技术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构物产生变形;第二,工程条件复杂;第三,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第四,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对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限制以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产生的温度力也越大;第五,当结构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混凝土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进行凝固的过程中,其水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加剧蒸发的程度,而且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其自身体积会逐渐减小,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干缩。探究出现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造成的,而混凝土表面干缩变形受到了其内部的约束影响,最终产生应力导致裂缝情况。一般情况混凝土干缩裂缝主要呈现为表面性的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主要发生的时间在混凝土进行浇注的7天左右。

(二)混凝土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水和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在硬化时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外硬化速度不一致,内部的热量挥发困难,不断膨胀,当对外部产生的拉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有裂缝产生。其次,由于外部环境的气候、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结构会随之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和钢筋是成对出现的,通常情况下,钢筋的膨胀系数要比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大,当温差较大时,钢筋的膨胀程度超过混凝土的膨胀程度,混凝土就会受到钢筋拉应力的影响,导致裂缝产生。

(三)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进行凝结之前水泥由于受到水化反应,最终出现的水分急剧增加的情况,最终所引起的混凝土失水收缩状况,则被称为混凝土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水泥的活性大,加上混凝土的温度高,或者是在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会加剧引开裂缝。表面的水分会随着蒸发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稍接受一些外力,混凝土就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的裂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一)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我国的水泥品种品类很多,所具有的用途和性能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在建筑工程中大多数会选通用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粉煤硅酸盐水泥。要明确水泥的品种的强度等级,在施工中要选择散装的水泥,但是不能将不同品种或批号的水泥混装。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通风,以便保存和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骨料等掺合物的质量控制,其中要选中粗砂为宜,使砂率控制在43%以内。同时必须严格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能够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此外,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是避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混凝土的配比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建筑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等情况,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要针对施工现场的石料质量等情况进行配比的调整,与现场的养护工作协调一致。

(二)强化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工作

想要最大限度地对混凝土裂缝情况进行预防,强化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方面的控制工作也很重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将具体的荷载情况列入到计算范围内,避免可能由于漏算所带来的结构计算偏差情况,在选择力学模型时要保证其能够与实际问题相符。结构设计的首要因素是要满足构造的要求情况,有效的避免可能由于构造的钢筋过少所带来的门窗、边框的斜裂缝状态。同时要保证施工方面的科学合理性状态,在展开施工之前要对结构设计的图纸以及所用的材料情况进行严格全面的审查工作,对于使用到的钢筋要做好验收工作,在进行水泥的使用之前要对水泥的性能以及骨料的强度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对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情况进行审查,尽量控制水泥的使用量状态,保证满足承载力的具体要求以及准备工作的充足性。

(三)科学使用混凝土添加剂

增加添加剂的使用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之一。例如,合理使用减水防裂剂是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使用减水防裂剂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收缩功能,而且可以使水泥浆的稠度得到改善,减少混凝土的沉缩变形。同时,减水防裂剂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的添加剂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抗碳化性提高。贯穿性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严重的裂缝问题,要想得到有效改善,就必须认真做好防止和控制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抗裂能力,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四)强化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指混凝土在浇筑的初期,在凝结硬化的过程当中进行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利于大体积混凝土获得设计时需要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浇灌的时期,水分可以充分满足需要时的量,但是由于蒸发所导致的水分流失,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这对混凝土的表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灌最初几天是最关键的时期,所以在施工中必须重视起来。其中措施有: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采取蓄水方法进行养护,定时,定点,定人来操作控制。2在比较寒冷的冬天可以采用加工骨料和水的方法来进行加温,已达到需要预定的初始温度,但是不可以直接加热或者放入暖棚里存放。其中加热骨料的温度在20~40℃,而水的加热温度在60~80℃,混凝土的储罐温度不能超过25℃。3浇水的频率应保持大体积混凝土的湿润。4在混凝土表面振捣抹平后应该及时地覆盖草帘或者是湿麻袋进行养护,避免水分的蒸发流失,混凝土终凝后应该持续浇水14天。5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灌时最好选用晴朗的天气,避免雨天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但是必须将防雨设备准备齐全。6在浇灌厚度大于3m时,最好应在其内部安置冷却水循环降温措施。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房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性问题,必须要得到良好的解决。当前,精装商品房建设面临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要想保证商品房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保证商品房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小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5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素质 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科目,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都有着较大作用。音乐又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一门艺术。所以音乐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时,音乐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有助于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高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育人的特殊途径。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可以看出他提出乐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心胸宽广,心地善良的品德。同时他也指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这进一步提到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感化人的内心。

著名钢琴家帕莱夫斯基说:“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震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必然也有音乐。”音乐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人心与心的沟通,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情感,音乐又可以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修养。

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反映了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精神,在今天重新歌唱,依然令人热血沸腾。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能提示人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同命运做斗争,这种精神现在乃至将来,都会同那铿锵有力的音响一样,在人们的心头久久回旋。

音乐教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健康的音乐作品蕴涵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能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完善,进而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促进个性向着完善和优化的方向发展。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并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技能。

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即文字、数字和音符”。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音乐艺术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学生演奏或演唱作品时,会努力表现作品意境,从而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应变力和创造力等都会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所以,通过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的灵感、开发潜能,促进智能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音乐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能表达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内心活动,具有其它任何表达方式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

列宁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每次听到这首乐曲,他都会热情沸腾,他常说:是音乐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是音乐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所以在音乐实践中,有助于自信心、自制力、毅力、耐心、细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大学生通过聆听或表演,达到情感的体会和抒发,不仅具有消除疲劳、调节精神的功效。还有一些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可进行自我调节,这也就是盛行的音乐疗法。

四、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讲述结构的形式美、旋律和声的和谐美、乐器的声音美、内容的思想美、环境的意境美等,以审美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例如民歌欣赏,就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当代大学生就严重存在着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对我们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往往在他们耳边环绕的都是流行音乐。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所以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也更好地弘扬了民族音乐文化。

总之,音乐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娜.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初探.社会科学论坛,2008.

[2]邓辉.素质教育视域内的音乐育价值的实现问题.大学时代,2006,(6).

[3]章佩君.试论学校音乐教育对德育的渗透作用.育人,2006,(4).

[3]常云昆.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2006,(1).

[4]金玺泽.黄澈.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5).

第6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一、王国维的美育思想

1903年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发表了《论教育的宗旨》一文,该文中提到:“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到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事毕矣。”①

这是近代中国最早述及美育的理论文献,并且将美育提到了与智育、德育相同的高度,倡导美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王国维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发前人所未发的创举。而且,他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呼吁,对美育则从学理的高度进行了科学地阐述。王国维提出:

“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也。”

他认为审美直接关乎人的感官,而无须思虑,审美是超物质性的,虽然许多美的事物有它的实用性,但在欣赏它的“美”之时,不涉及实用价值,美属于精神而非物质范畴,美自有其“独立之价值”。任何人学术思想的形成,固然与个人的天赋禀息相关,但肯定也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王国维也不例外,他的美育思想深受“西学”与我国传统“国学”的影响。西学对王国维的影响首先要数哲学大师康德的美学思想了,此人是王国维最早崇拜的西方哲学家,康德美学思想中对王国维最突出的影响便是“审美无利害性”学说,康德认为,人与事物的审美关系完全不同于人与事物的利害关系,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与人发生着利害关系,但人与事物的感性形式却不存在利害关系,而美只与事物的感性形式有关,所以审美不具有利害关系。“审美无利害性”学说对于区别美不同于自然万物,探索审美的特殊本质有着重大意义,是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重大命题。我们可以见出,王国维“美之可爱玩而不可利用”的美学命题跟康德“审美无利害性”学说的渊源关系。此外,康德的“审美自由”、“美在形式”等观点也对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王国维提到:

“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记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②

正因为审美的无关功利性,审美过程消除了审美主体对现象世界的感官欲念,审美自由的特性也随之彰显。王国维认为美是自由的,美育是审美的自由观照,一切自然之美乃至艺术创作的美是使人们愉悦的对象,艺术不是人们可利用的“器物”,更不应该成为社会政治与道德说教的工具。另外他还提出了:

“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就美之自身言之,则一切优美,皆存于形式之对称、变化及调和……就美之种类言之,则建筑、雕刻、音乐之美之存于形式,固不俟论。”

在我国传统的文艺观念中,艺术的形式常常被视为“雕虫小技”而不受重视,王国维认为美的本质乃在于形式,而“不关乎材质(内容)”,形式美是艺术的特殊性所在,尤其是音乐、雕刻等艺术门类。他认为审美的过程只应唤起审美主体的美感兴趣,而不应该引起人的欲念,所以审美更应关注美的形式这一本质。对此观点,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以为王国维此说是在完全否定美的社会功用,其实不然,正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超越功利的特点,所以审美能使人远离政治、道德和各种欲念,但世界不存在完全独立自足的精神实体,事物的美、人类的审美不可能与现实世界毫无关系;正因为审美的超物质性,从而使得审美更具有情感、精神、理想层面的普遍人生意义,即王国维美育思想中的“无用之用”观点,也许这样来理解王国维的美学观才是客观、全面的。王国维的审美观点,从探索美的本质规定来认识美的社会功用,对于纠正我国历来过于关注艺术作品内容“善”的审美规定来说确实是很大的进步。此外,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美学思想、席勒的审美游戏说、尼采的天才论等美学思想对王国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传统国学根底的人士,王国维在接受西学影响的同时,也全面吸收了我国的传统审美学说,表现在他积极主张道家超然、无为的美学观点,反对儒家用仁义道德作为美的本质规定,例如老庄的“少私寡欲”思想、道家的“自然无为”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观、李贽的“童心说”等等,在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中均有体现。王国维将西方近代“审美自律”的美学思想与我国历代传统的美学观点相融合,他的美育思想“是借助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材料进行阐释、刷新和改造的结果”③,他明确提出了文艺要超越道德政治、美的本质在于形式、美育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等观点,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是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开端,他为从封建地主阶级审美观为核心的旧体系转向资产阶级审美观为核心的新体系奠定了第一块基石。”④

二、王国维的音乐审美教育观

20世纪初,以学堂乐歌运动为先导的我国近代新音乐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社会人士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依然十分模糊,再加上国难民困的社会现实,对学校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就是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工具,外加通过乐歌来倡导新思想、新观念,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新音乐担当思想宣传的工具。社会统治阶层这样要求、文化精英人士如此鼓动、就连音乐界的专业人士也一般附和。虽然这般的新音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了学堂乐歌的普及,但没有认识到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从长远看必定不利于中国社会新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王国维谙熟艺术审美的特殊本质,认识到了此举对新音乐发展的弊端,在《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然就唱歌集之材料观之,则吾人不能不谓:提倡音乐、研究音乐者之大半,于此科之价值,实尚未尽晓也。夫音乐之形而上学的意义姑不具论,但就小学校所以设此科之本意言之,则一调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一与三为唱歌科自己之事业,而二则为修身科与唱歌科公共之事业。故唱歌科之目的,自以前者为重。即就后者言之,则唱歌科之补助修身科,亦在形式而不在内容。虽有声无词之音乐,自有陶冶品性,使之高尚和平之力,固不必用修身科之材料为唱歌科之材料也。故选择歌词之标准,宁从前者而不从后者。若徒以干燥拙劣之辞,述道德上之教训,恐第二目的未达,而已失第一之目的矣……循此标准,则唱歌科庶不致为修身科之奴隶,而得保其独立之位置欤。”⑤

此文虽短,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堪称中国音乐审美教育第一文。王国维在文中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第一,痛斥当时学校唱歌科教学只重道德修养而不重审美教育的不良倾向,批评业内人士不懂得情感教育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王国维看来,诗文的好坏不在于所写的对象、所用的词藻,而在于情感的真挚与热烈,更何况作为最富于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呢!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情感教育,必须从音乐审美教育自己的特点、规律出发,用其独特的美感形式,施于学生美的陶冶、涵养美的情感,才能实现审美的目标。第二,科学论述了音乐教育的三方面功能:一调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聪明官及发声器,一与三是音乐艺术“自己的事业”,是本质功能,二则是附属的修身功能;若唱歌科不致力于自己之事业,非但完不成美育的主目标,也无法达成道德修养的副目标。在此亦可看出王国维的美育观并非杜绝艺术的社会功用,其宗旨就是从培养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倡导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将艺术教育完全政治化和道德化是十分狭隘片面的,然而艺术与道德和政治的关系却是艺术本身不可缺少的维度,也是艺术教育在学校体制中获得重要地位的必要条件。”⑥科学地美育教育应当是在实现情感教育这个第一目标的基础上附带去达成修身的副目标。第三,王国维始终认为美的本质在形式,音乐的形式与歌词的内容相较,宁重前者,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实现并不依靠歌词内容的利害观念,而是要依靠音乐自身的形式美来达成。他提出音乐审美教育的对象必须选择美的作品,在歌曲中当然指曲调美和歌词形式之美的有机结合,他的观点挑战了我国自古以来“文以载道”、“尽善尽美”的传统信条,极具进步意义。第四,倡导要保持音乐审美教育的独立地位。在王国维看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整个美术(艺术)界均无独立之地位可言,他说:

“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⑦

他极力主张学问的独立自由,艺术不应该是“羔雁之具”,学校音乐教育要遵循审美教育的宗旨,用音乐艺术自身的美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感、塑造完美之人格、培养完全之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位置,并发挥出音乐审美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育人作用。

三、近代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两种理念

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方面,伴随着西方列强对老大中国的入侵,西方文化及西方音乐开始渗透进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之中,例如西方传教士在我国沿海地区办的教会学校中就已开设了音乐课程的教学,部分中国学生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国人对西方音乐的主动接纳,为了革新社会、振兴中华,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参照西方开办新式学校教育,乐歌课便是新式学堂中的教学内容之一,随着部分留洋求学音乐人士的回国,我国国内出现了第一代传授西方音乐的教育人士,以上几方面合力,促使了我国近代新音乐的发端。然而,缘于对新音乐本质及教育功能的认识不一,自我国新音乐发展之初,就对新音乐的社会作用及发展理念存有异见。

首先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社会精英及竹庄、曾志等音乐界人士为代表的“音乐精神教育理念说”,他们普遍认为,发展中国新音乐的首要目的便是开启民智、培育新民。康有为、梁启超二人作为近代中国维新派的干将,均是新式学校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们对学校中的新音乐教育都有认真思考并作有科学表述,康有为指出:

“夫礼乐不兴,治何能洽?不待礼乐而能治洽,则礼乐何用?何必兴哉?……食不必精,要可以饱;衣不必绣,要可以暖;礼乐虽不及先王,要可以移民。”⑧

他科学地认识到音乐对人的情感培养有着学校教育中其他科目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遂提倡音乐教育特别热情,但他的出发点显然旨在提倡音乐鼓舞、砥砺人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社会改良的作用。梁启超亦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对学校音乐教育也多有提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此稍有识者所能知也”的表述。康、梁二人作为教育维新运动的倡导者,他们的音乐功能观均侧重于政治学的分析,意在宣扬“礼乐育人”的伦理主张。作为社会政治精英的音乐观点或许我们后人尚可接受,那么当时的音乐界人士又持怎样的音乐功能观呢?竹庄说:

“音乐既关乎德育,则于风俗人心影响尤大。凡所谓爱国心、爱群心、尚武之精神,无不以乐歌陶冶之。则欲改良今日中国人之人心风俗,舍乐歌末由。”

而在我国学堂乐歌的先师曾志那里,音乐则成了包治人生、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他写道:

“知音乐之为物,乃可言改革音乐,为中国造一新音乐。然则音乐有利于国也何如?曰:音乐之于学校改良儿童性质尚小,音乐之于社会改良一般人民性质更大。”

此种“音乐精神教育理念说”向上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的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向下可见自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受俄苏功利主义审美观思想的影响,我国音乐界相继产生的左翼音乐、解放区音乐,直至音乐、样板戏、语录歌等音乐艺术的全面异化,这种理念一直贯穿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全程,“从历史的角度看,新音乐在过去一百年的中国现代化过程里,大体上是一种工具艺术,亦可以说是一种实用艺术。”⑨

其次,在我国新音乐的发展中也产生了以王国维为代表的“音乐的审美诉求理念说”,在对艺术从美学理论层面进行自觉探求的基础上,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与社会功能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王国维提出了音乐艺术要追求本身的审美价值,音乐不能沦为道德与政治的奴隶,要确保音乐艺术的独立地位等主张,上文《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便对“音乐的审美诉求理念说”作出了全面的解释。王国维的理论对当时社会音乐思想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为后续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如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令》即对美育作出了政策性说明,并开始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20世纪末起我国实施的“以审美为核心”的学校音乐教育等。从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上看,不受传统儒家礼乐教化思想的束缚,强调音乐艺术的相对独立性,认为音乐艺术是个体人性自由的体现,持有这种思想的也大有人在,如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魏晋时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明清时代追求情趣和韵味的文人琴乐思想等等,但能从学理的高度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做出分析,总结音乐艺术的审美规律,并提出普遍性的音乐审美理论,王国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可以说,王国维的音乐审美诉求理念,是我国近代音乐审美理论的一块界碑!

结 语

由于王国维的音乐美育思想没有能贴近当时国难民困的社会现实,满足不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因此他的观点很长时间以来是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冷落与排斥的,声音自然微弱。然而,一旦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正常、多元化的时代,从有利于音乐艺术本身发展的高度看,王国维的“音乐审美诉求理念说”无疑更具合理性,他的音乐美育理论为此后乃至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无意于全然否定“音乐精神教育理念说”,在特定的时代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其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音乐社会功能的最大化,但同时也使得音乐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逐渐缺损。所以说,王国维的音乐审美诉求理念科学指引了我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

①林文光《王国维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页。

③何志钧《新时期审美主义思潮评析》,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8年第9期,第15页。

④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⑤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⑥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⑧《康有为全集》(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第7篇:德育的特殊途径范文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确保不发生人身事故、电网和设备考核事故为首要任务,以保护人的生命、规范人员行为、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目的,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动员全员参与,激励全面投入,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全方位控制,进一步改进人、设备、管理三要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努力实现2007年度安全生产零事故,为XX电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保证。

二、安全目标

1、不发生生产性重伤及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控制三人及以上的生产性轻伤事故。

2、不发生责任性主设备损坏和电网事故,不发生二级及以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不发生万元以上的负同责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不发生生产性火灾事故。

3、不发生误操作和误调度及继电保护误碰、误接线、误整定、室内小动物、设备污闪等人员直接责任事故。

4、农业变电事故率低于0.1次/台·年。

5、农业送电事故率低于0.5次/百公里·年。

6、配电障碍率低于3.5次/百公里·年。

7、全局安全日3个100天,力争实现全年无事故。

三、工作要点

1、固化安全观念。治行,先治心。抓实安全生产,关键要固化正确的安全观念。

——安全发展,是对安全工作地位的科学把握。投入安全,就是投入发展;安全发展,方能稳固长效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殊途同归,并不矛盾,矛盾在于认识的偏差和不到位。要牢固确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经济,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服务的观念,增强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安全责任的全面全员到位和安全工作的全面全方位落实。

——人员发展,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十分急迫而重要的目标和任务。离开人员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扎实有效的安全发展。人员发展,核心在提升素质,关键在心智改善。着眼安全生产,人员发展重在加快提升全员安全素质,重中之重是不断提升全员对安全第

一、安全发展的自觉认识,急中之急是加速提升能安全、会安全的技能,适应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高要求。惟其如此,预控才能到位,可控才有把握,能控才能实现。着眼安全,追求人员发展,要舍得投入抓安全教育,千方百计抓实安全教育,下定决心抓出教育成果。立足安全,追求人员发展,要突出学以致用,加大投入,强化对技能“短板”的加长培训,尤其是各专业技师的培养,力争关键专业都有技师人才。重点优化考核体系,创新用人机制,形成自发自动自觉学技术勤钻研的学习风气。

——和谐发展,是实行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和谐促进平安,平安有助和谐。立足和谐促平安,着力营造全员皆言、全员可言、全员善言,言安全发展大计,言安全生产之不足,言安全生产之隐患的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立足和谐促平安,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以忠诚企业、关心自己、关护他人、关爱生命的朴素观,引导激励凝聚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全员关注安全生产,全员倾心安全生产,全员确保安全生产。

2、优化安全环境。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环境。搞好安全生产,实行长治久安,同样需要充足的投入、完善的机制、健全的组织作保证。

——良好的投入环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方面要做到人员优选,好钢用在刀刃上,确保安全、技术职能机构完善,安全网络健全,人员充足、力量充沛。另一方面要做到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安全隐患整改、两措计划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激励、生产环境改善等资金投入。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严格的制度约束,安全生产难有保障。不仅要注重制度建设,确保行有章,为有规,着力追求作业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更要强化制度执行观念,加大制度执行力建设,营造严格严厉的制度执行环境。结合实际,尤要重视优化、创新安全激励机制,从制度上、机制上培育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安全工作氛围。

——良好的组织环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系统性质,决定安全生产离不开方方面面、条条块块、里里外外、全员全面全方位的齐心协力、同抓共创。百分之百落实行政各级安全责任,发挥行政各级安全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要突出发挥党工团的各自特色作用,更好地动员引导激励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谋安全抓安全。切实抓好党、团员身边无违章无事故责任区活动;围绕安全主题活跃QC、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活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组织技术攻关,完善、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或老大难问题;总结经验,早作计划,进一步抓实“安康杯”竞赛;加大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针对安全生产典型事件,褒优贬劣,广为宣传,广泛开展安全大讨论。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通过对员工人性关怀,情感尊重,激发负责、敬业的精神,服从、诚实的态度,增强安全生产“软”动力。

3、强化安全管理。首先,要健全三个体系,即风险评估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事故调查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强化安全生产预防意识和基础管理,增强员工安全风险和危害辨识能力,形成安全生产预防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电网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制订应急预案管理规定,规范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各级应急机构,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和处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体系,严肃责任追究。加大事故监察整改力度,严肃事故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和“说清楚”制度。认真总结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积极吸收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水平。其次,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安全考核,做到层层细化、量化。推行安全生产积分制度,实行积分奖励,形成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的你追我赶的激励制度。再是,改进安全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安全目标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大力倡导严、细、实工作作风,始终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放在安全生产突出位置,紧抓基层、基础、基本不放松。采取以点带面等科学的工作方法,成立专门的攻关小组,确保线路通道、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雷害、违章作业等影响全局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得以根本性的解决。注重科技兴安,扎实推进生产MIS系统、可靠性管理系统、智能开票系统等的应用,加快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的采用。

[NextPage]

四、工作措施

1、立足源头,加强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的着眼点是生产有序、作业高效、行为安全。无序生产,导致意外与事故,有过不少血的教训。忙而不乱,忙而有序,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抓实生产计划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预控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计划来之于对全局工作、自身现状、问题因难的清晰把握,不善总结,不善分析,不作理论联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不注重计划的执行,计划必然流于形式,不仅无助安全,反而累及安全。严格生产计划管理,既要注重计划制订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肃性,协调好年、季、月、周计划,按部就班,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又要坚决反对追求计划执行率而少安排甚至不安排工作的消极做法。加强对计划编制质量、计划执行的考核,促进有限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生产工作效率,确保生产工作质量,助推安全生产。

安措、反措作为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和生产计划的主要编制依据,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分解,科学安排,有序实施。

停电计划、检修计划作为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直接影响安全指标、经济指标。临时安排、计划外工作坚持严格管理、严肃考核,按程序报批,严禁擅自作为。

2、持续改进,强化变电运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检修,所承担的安全风险大责任重。切实抓好变电运行检修管理,是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随着电网发展,电压等级提高,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运行管理方式的变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变电运行检修管理,既是我局生产工作亮点,又是安全压力最大所在。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居安思危、自我加压、持续改进的要求,加速提升运行检修水平。在人员安排上,要立足发展,立足长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XX电网不断状大,积育运行力量。在人员素质上,要有只争朝夕,全力改进的决心、信心和紧迫感,多形式学习,多途径培养,力争在技术层面、技师、高级工队伍培养上,变电运行检修这支队伍能够再出亮点,再创荣耀,再作贡献,成为全局学技术长技能的先进榜样,更好地适应110千伏电压等级运行要求。

在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上,要坚定决心、树立信心向运行检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制度建设、设备巡视维护、危险点分析与预控、设备停复役操作、缺陷管理、预防性试验、标识标志管理、图实相符、设备检修管理等,都要立足三化要求,取得明显成效。针对继电保护、自动化专业在运行检修管理中的困难和不足,生技、调度、信息、运行部门要认真吸取2006年冷水变事故教训,健全两大专业工作规范、管理制度,加大力量投入,梳理存在的问题,明确面临的不足,总结取得的经验,吸收人家先进做法,改变两大专业在安全生产中的“短板”现状。加强变电所解锁钥匙和接地线管理,重视变电所内的所用电、直流系统、交流保安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等系统设备的管理,防止因上述设备的故障或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运行工区要成为学习型单位,无违章无事故集体,沟通协作服务优的典范。在工作作风上,要发扬光大运行队伍一贯的传统,以更加高涨的工作激情,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负责的责任感,更加团结的集体风貌投入工作,为赶超兄弟单位运行检修管理水平,为稳固全局安全生产而积极作为,开拓进取。

3、规范实效,进一步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完善“两会”(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员例会)、“两措”(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两薄”(班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着力实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完善安全监督和反违章管理规定,制订、规范安全监督标准,健全常规监督、专项监督、事故监察三者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继续抓好春(秋)季安全大检查、重要活动和节假日安全检查。强化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两票三制、班前班后会、应急预案管理规定、继电保护专业规范、电力建设工程分包管理规定等执行情况的专项监督。继续抓好全局安全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强硬强势,狠抓配网安全管理。配网安全管理,既是重点,更是难点。点多面广,人员复杂,设备落后,网架薄弱,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配网安全管理主要目标,是坚决杜绝农配网高、低压触电、倒杆和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在措施上,一要加大投入,加快网架改造,杜绝装置违章,积极开展标准化线路、标准化开闭所的创建工作。二要高度重视配网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做到运行分析、设备巡视、数据测量等流程化、统一化,以坚决的态度推广作业标业卡,使用好标准作业卡。三要改变培训方式,严格上岗证制度,强化岗位练兵、实战演习,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坚决淘汰安全意识差、安全技能弱、发展潜力小的人员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和担当生产重要岗位工作。四要进一步完善配网目标管理,重视追求目标的过程管理,事前多谋,细化措施;事中严控,及时纠偏。要注重目标的层级管理,一级保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重视目标的阶段性考核,严字当头,严格考核,始终保持目标考核的压力。五要建立配网运行分析制度,交流运行管理经验,分析障碍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改进措施。

5、攻坚克难,推进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通过近几年开展专项整治,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外力破坏现象仍有发生,电力通道清理依然困难,用户设备缺陷导致扩大停电事件还是不少。为此,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规定》,利用各种新闻媒介,继续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要进一步规范重要防护地段安全标识、警示标志的使用,加强易受外力伤害线路区段的管理,特殊区段特殊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得以处理。要坚持以属地管理与采取多种技术防范措施相结合,提高电力设施保护能力。依靠政府支持,强化电力设施及安全用电考核力度,强化行政监管,加大打击偷盗、破坏电力设施犯罪行为的力度,建立三线交跨部门例会制度,从源头上治理违章交叉跨越、危害设施安全。结合XX实际,重点治理农户砍伐树木、用户设备故障引起的扩大停电事件。

6、形式多样,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违章是事故的薮源。反违章,是反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反违章人人有责。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要围绕各自职责,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开展安全稽查,倡导安全行为,治理违章作业。反违章,须用铁腕手段,手软不得,心慈不得,坚决反对老好人做法,对违章视而不见,姑息迁就。反违章,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既要突出重点领域,始终把生产班组作为反违章的重点对象,抓紧抓严抓实,又不能忽视领导层、管理层的违章指挥,这些层面的违章犹如蝴蝶效应,对安全“软实力”构成极大的破坏。反违章,要善于总结吸取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违章记分制度、说清楚制度、作业点评制度,深入开展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创建活动。反违章,同样需要转换角度、转变观念,坚持反的同时,着力安全习惯的培养,把《XX省电力公司现场作业安全生产要点》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严格落到实处,尤其要突出新进职工、农电工安全习惯塑造,“水未来时先筑坝”,通过强化安全习惯德育,从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为反违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7、全面动员,积极开展第二轮安全性评价工作。安全性评价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规范管理、创新提高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超前发现和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实现事故和危险因素的预控、可控和在控。坚持全面开展、全员动手,精心部署、专项考核,严格按照省公司安全性评价查评手册,进行评估评价整改。总之,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使全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基础资料更为健全,电网结构更趋完善,设备状况更显健康,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8、提高认识,确保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与改造,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组织开展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排查隐患,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制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机制。规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调查和考核工作。

9、落实措施,加强交通、消防、治安保卫工作。注重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行车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尤其是车队临时用工人员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教育,着力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驾驶队伍。坚持车辆准证驾制度,严禁非准驾人开系统内车辆,规范租用社会车辆。探索用车管理模式,力求做到方便用车,规范用车,节约用车,效率用车。始终把交通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严格按照《XX电业局违章作业处罚及离岗培训管理办法》规定,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违章记分,确保车辆交通安全。

重视消防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火场逃生自救技能,提高员工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严格执行《消防典型规范》,保证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完好、有效,做到配置合理、设施齐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保证消防安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消防能力。明确消防重点,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局大楼、变电所、开闭所和好乐多商场等重点目标和重点部位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强基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严格消防验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