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康庄工程资金,是指中央国债、交通部补助、省交通厅补助及市、县、乡镇政府配套资金和其他捐赠资金等专项用于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的资金。
第三条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筹措的原则为"地方自筹为主,中央、省和县补为辅"。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审计实行分级负责、逐级监督。
县交通局、财政局、农办负责上级补助资金的争取以及按程序及时下拨,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镇乡政府应建立、健全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的内部管理制度,筹措项目配套资金,确保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规范管理、专款专用。
第四条镇乡政府应建立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的投入机制,多方位、多渠道积极筹措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资金。
第五条镇乡政府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国债和其他省拨资金(包括交通部、省交通厅补助、县政府配套资金,下同)两个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专户核算,封闭式运作。国债及其他省拨资金必须用作核准开工项目的建安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债和其他省拨资金在各个流程中产生的利息,视作国债及其他省拨资金。
第六条镇乡政府应配备与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相适应的、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专兼职财会人员,并落实人员负责编报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的有关报表。
第七条国债资金、交通补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国债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康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个别项目经验收后确认质量较差或不合格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复验。质量不合格的,停拨项目补助资金。
第九条县交通局、财政局、农办在单个项目开工报告批准后,随进度报表及时汇总上报,并在收到市交通局下拨的资金后及时下拨资金至镇乡政府。
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资金在用于其项目包装、规划测量、设计预算、安全设施和对乡(镇)政府进行年终考核奖励等经费后,其余资金原则上应按本办法要求执行,及时下拨至镇乡政府。
第十条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的收支纳入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按规定逐级上报。
由县审计局、财政局负责及时对县交通局和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业主资金的管理、运行、使用实地跟踪监督和定期审计。凡列入县财政资金配套的工程项目,其补助资金的下拨由县交通局会同县财政局、农办一并研究。
第十一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暂缓或停止拨付补助资金:
1、不按规定开设国债和其他省拨资金银行专户的;
2、资金安排使用不符合乡村康庄工程有关规定的;
3、资金使用存在违规违纪现象的;
4、有重大工程质量或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5、资金管理不善;
一 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必要,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占主导地位。资金因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剂和基础。发挥其流动性特点,加强资金周转与循环,才能实现流动性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此,加强资金管理对当前的施工企业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就宏观的外部环境而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市场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确立竞争优势,各企业更加关注施工质量、施工水平,关注施工运营成本的降低,并且为适应市场全球化要求,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也逐步趋向于扁平化。企业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需将经营环境的各方面资源形成供应链,并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以往,在许多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资金流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对资金的事后核算,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流的客观反映和监督,资金流的管理并没有实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全面控制过程,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必须不断优化,资金利用效益不断提高,否则整个企业就将面临生存的威胁,会被市场所淘汰。就施工企业本身的微观内部环境来说,也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与控制。这是因为: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希望能及时追踪和分析企业的支出、成本、收益的来源;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看,成本、费用是资金的耗费,收入、利润足资金的来源,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要求企业的资金来源大于资金的耗费,而要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强化资金管理就势在必行。
二 当前施工企业日常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伴随国家日趋的银根紧缩,和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萎缩,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必然导致企业的资金出现紧张,资金管理的矛盾就会日渐凸显。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已成为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日常资金管理混乱,缺乏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施工企业由于其经营比较分散,工程项目存续期较短,所以许多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资金预算、资金的核批支付、以及其他的资金内控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资金管理制度,但实际过程中不按制度执行,使制度成为摆设。对工程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比如,一些项目任意扩大现金的使用规范,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元的工程款、材料款直接采用现金支付;还有一些项目一味追求工程进度而忽略了资金的安全管理,在合同尚未签订的情况下,就开始大量支付工程款、材料款和设备款等,给项目后期的运作留下了隐患。
2 资金存放非常分散,使用各自为政。目前,施工企业普遍采用能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的分权制。即组建相对独立的项目经理部对中标项目实施经营管理。这样,单个项目的管理问题解决了,但对整个公司的资金管理却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首先是引起资金分散,削弱了企业总部资金的调控力度。项目缺乏大局观,公司也缺乏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比如,资金状况好的项目,款子沉淀在银行,而另一方面公司总部和其他资金紧张的项目四处求援,以至于最后向银行贷款,增加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
3 前期市场开发缺乏计划,后期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的市场开发目标,为了能承接任务,相互竞价,最后拿到手的工程,还役有开工就已经是戴上“亏损”的帽子,等到项目开工后资金紧张理所当然。项目在建时,当前的施工项目,几乎所有工程都是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上上下下把精力都投入到现场施工上,必然疏于资金管理,债权债务的清理能拖则拖;项目结束后,更是束之高阁,与业主该要的变更、索赔,无人问津,以至于到期的质保金都不能按时回收,当然该付的工程款、材料款也就没办法及时支付,多数时候落到逼上法庭,账户查封,消耗人力,损失财力。
三 强化施工企业日常资金管理的具体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资金管理一直是财务领域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各行业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在管理体制上,如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在管理方法上,如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和收支两条线。在管理手段上,如统一开户、统一信贷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施工企业对资金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构建完整的内控制度,领导重视,职工参与,外协单位遵守,在当今日臻成熟的市场中,唯有管理才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最佳途径,而管理之核心,乃资金管理。施工企业只有对内加强资金管理,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才能使资金充分发挥经济效益。(1)项目在组建初期,即进行项目策划,要求以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为核心,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如《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资金预算管理办法》、《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资金集中管理办法》、《票据审核报销管理办法》和《备用金管理办法》,等等。(2)应划清各管理层次资金管理的范围和内容、职责和权限,明确在企业统一管理下分级管理关系,每一级管理部门应确定各职能部门和职能人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在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的同时实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分口管理,做到资金全民共同参与,且管理各司其责。(3)由于施工企业的野外施工且经常变更合作单位,所以除了建立好比较完整的资金内控制度外,还应该搞好外协关系,财务部门做好说服工作,把外协单位纳入其资金管理体系,包括业主和材料供应商等,唯有他们的理解和遵从,才能真正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 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1)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资金结算中心要与各家开户银行建立网上银行平台,实行资金远程管理,随时可以对项目部资金进行查询监控和调拨。通过网络系统将各项目部资金划入结算中心帐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实践证明,网上银行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解决了资金短缺和富裕并存的矛盾,盘活了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下级单位资金的监控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营。(2)要建立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将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分析及人工无法做到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予以取代,使管理工作的“手”伸得更长,透明度更高,监控更及时,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用先进技术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等问题。由此,使资金的集中、支付在当日或几小时内完成,提高结算中心的运作能力。
1、成立自查自纠工作专班。我局接到文件后,迅速组织学习并予以落实。成立了以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工作专班。
2、财政专项资金:
(一)2012年313.4万元(其中省级10.4万元,中央303万元)
(1)文化设施维修5万元;
(2)地方戏保护资金5万元;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0.4万元;
(4)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5万元;
(5)湖北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专项资金12万元;
(6)提前下达2013年免费开放经费41万元;
(7)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9万元;
(8)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206万元;
(9)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奖励资金30万元。
(1)文化设施维修3万元;
(2)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补助经费320万元 ;
(3)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和文化设施维修补助;
(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6.5万元;
(5)文化设施建设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80万元;
(6)省级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55万元;
(7)送戏下乡补贴4万亿;
(8)提前下达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50万元;
(9)湖北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专项资金2万元;
(11)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资金30万元;
(12)中央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146万元;
(三)资金使用情况
2、未拨原因:
(2)2014年提前下达免费开放经费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进度拨付。
(3)两馆建设实行的是bt方式,加上地方财政已安排文化中心建设前期费用300万元,所以补助资金也是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工程进度申请拨付。
(4)其它小额专项资金将在2014年逐步安排使用。
二、自查情况
(一) 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1、专项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1)有明确使用用途和确定项目单位的所有专项资金做到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单位;
(2)没有明确项目单位的专项资金,由主管局向财政提出的分配计划,再按分配计划组织实施。
(3)有明确项目单位但由于不是独立核算单位由我局代管,集中使用,单独设置记账科目。
2、所有专项资金各需要衽政府集中采购的,由政府统一集中采购。
3、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不存在截留、挪用和改变专项资金的性质用途、范围。
4、制订了一系列财务、财产、党风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
5、我局和财政局已经联合起草了《XX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五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 专项资金使用取得的社会效果
1、群众文化铺天盖地。农村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中心)、文化广场建成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娱乐中心。各类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送展览等日常性文化活动和举办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扶持每村建设一支舞蹈队,激励全民广泛参与文化活动。
2、精品文化顶天立地。近年来,XX市推出了一批文化精品。如文曲戏《草鞋老太爷》、《渔鼓声声》,XX市农民艺术节,XX市广场舞大展演等。
3、设施文化翻天覆地。XX市文化中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建筑面积还是内部设施设备配置都超过了XX市几十年对文化投入的总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过去相比也是无法想象的。还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三、存在的问题
2、在使用上利用率普遍不高。
3、监督上缺乏共管机制。
摘 要 本文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对策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基本建设的含义
所谓基本建设,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兴建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和勘察、设计、研究实验、征地拆迁、试运转、生产职工培训和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由于我国各地的生产力水平不一,在基本建设方面存在的超概算、超投资、超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有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才能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2.我国廉政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我国基本建设中,屡屡发生一些地方贪污受贿严重,不正当竞争犹存的现象。因此,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透明度,减少违法违纪的发生,促进基本建设的健康发展。
3.强化财务监督的需要。对于任何一个基本建设的投资项目来说,越是投资大,越要加强财务监督。每一个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投人运行,每个环节的操作正确与否,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操作和运行,并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可分割。可以说,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基本建设的财务监督。
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滞后
当前,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办法仍然依据的是1996年制定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1998年《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依据的是财政部2002年修订并施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2003年《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原来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其他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很多新生事物、新兴因素的出现,致使现代基本建设需要更与时俱进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基本建设会计制度。
(二)缺少专业的基本建设财会人员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缺少专职的或专业的财会人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核算,其大学专业设置较少,专业书籍有限,专业培训几乎空白。一旦项目立项之后,通常是由基本建设单位组建一个临时的基建班子。临时班子的人员大都是从一些单位抽调过来,尤其是财务人员,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抽调过来的财务人员不是专业的财务或会计人员出身,不了解基本建设的程序、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造价知识,更缺乏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经验,对基本建设的资金使用,难以做到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项目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基建项目单位的财会人员通常很少参与基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一些财会人员甚至连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定都未参与,同时,在基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会人员对于基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费用支出的范围,工程价款的结算审核不严格或由于对此类知识的欠缺,致使一些人员钻了管理的漏洞,挪用工程款。
三、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依据,健全基建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可谓是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前提。但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已有些滞后,不符合新时期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做到与时俱进,以让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各级财务部门应根据已出台的基建会计和财务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适合本单位基建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建立基建支出预算编制制度,建设项目概预算、决算审查制度,资金拨付制度,工程价款结算制度等等。
(二)提高基本建设单位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
针对一些单位缺少专业的基本建设财会人员,导致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的现象,应着重加强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直接力量,其直接掌控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其不仅要了解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还要熟悉国家关于基本建设所规定的程序和相关的工程知识。了解和掌握项目工程的招投标法与合同法,这是基本建设对财会人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上级财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财会人员一律不予采用。并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开展研讨会,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注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另外,加强对外交流,组织相关的财务人员参加学习先进单位的财务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单位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仅包括项目的建设期间的监督管理,还包括项目建设之前的前期管理,这是很多单位容易忽视的环节。项目前期可谓是“源头”,只有抓好了“源头”,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因此,一些单位的财会人员应积极参与基建项目的准备工作,如项目的招投标,投资预算评审与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同时,在项目的建设时期,应做好资金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计划、程序、预算的财务管理办法,做好资金的拨付管理,并实行资金拨付责任制,对每一笔的资金拨付情况实行责任到人机制,以强化财会人员的资金管理责任意识。另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如上级的财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务检查,时常到基建工程的现场察看工程进度,及时了解资金的拨付和到位情况,以防止资金的挪用、挤占、截留、转借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中石油 司库 革新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剧,众多世界级企业集团实施了跨国经营战略,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些跨国企业集团日益壮大,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撑。经济环境的变迁,经营范围的扩大,组织架构的变革,对这些国际化企业集团的全球资金控制、运营,以及风险防范的要求越来越高,资金管理的内涵从单纯的现金管理向更支持企业发展的司库管理演变。人们所熟知的GE(通用电气公司)、BP(英国石油公司)、SHELL(美国壳牌石油公司)、DELL(戴尔集团)等国际企业集团都相继建立自己的司库体系,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避免资金损失风险。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走出国门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而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因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而被日益重视,在这方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无疑走在了前列。
中石油集团从2000年开始大力推行资金的集中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个全面,三个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并取得了规范资金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的效果。但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对资本结构、总体财务风险、资金流动性管理、融资管理、汇率利率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这些要求,只能另辟蹊径。因此,中石油集团转变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由传统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战略管理、超前管理转变,成立专门项目组,历时3年,成功建立起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司库管理体系。
一、理念创新
一个新体系的构建,如果失去了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而无法进行下去。中石油集团司库项目组首先着力于观念的更新,从司库理论研究入手,提升资金管理理念。
据史料考证,“司库”一词正式出现大约在唐朝时期,是负责掌兵器卤簿的官名,后来,演变为负责保管国家钱财的官员。现如今,“司库”多指存放和支付汇集资金的地方,如金库和国库。而中石油集团的“司库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其所拥有或控制的金融资源统筹管理的行为,其中:“金融资源”是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信贷资产、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和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款项、吸收存款、担保等金融负债,以及信用评级、银行关系、客户关系等影响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的资源。
对中石油集团而言,司库体系建设不仅是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全面总结提升,而且是通过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提升集团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认识之上,更是创造性的提出了建设“大司库”理念,就是按照“服务主业、安全至上、效率优先”的原则,通过结算集中、现金池统一、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资、司库风险全面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手段,统筹管理金融资源,统一管理金融业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保障生产经营需要。
二、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关系,产生“1+1>2”的放大效应。GE、BP等国际企业集团的司库体系,一般采用单设司库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模式,下属公司和其司库是平级关系,可以形成相互制约,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而中石油集团组织层级多达七级,要把资金部门从财务部门独立出来,完全归集团管理,涉及整个体制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中石油集团决定采用以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统一结算平台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内部银行”的职能,担当其所有子企业对外收支的通道,通过将企业原有的收支两条线银行账户与财务公司账户直联,将企业收支全部纳入集团统一资金池管理,从而实现从日终归集到实时归集、从依托银行逐级归集到由财务公司内部逐级归集的转变。
三、制度设计
构建良好的体系,制度保障是关键。所谓制度设计,就是设计与司库体系配套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营造全面、统一的司库管理制度环境。在此制度下,集团各部门与分公司、子公司都能按照统一的制度体系对资金等金融资产进行预测、预算、反映、控制、审批与分析,并通过激励、考核机制确保集团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大司库体系的建立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就是建立以《司库管理办法》为统领的司库制度体系,下设五大类,包括《结算管理办法》、《融资管理办法》、《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客户管理办法》等19个具体管理办法,改变了以往多个具体资金管理办法并行、层次不清、没有总体管理办法的被动局面。
四、系统集成
要想快速实现企业金融信息共享,整合现有资源不失为一种务实的选择。中石油集团将大司库信息系统与ERP、会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投资计划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报销等系统集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大司库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模块无缝衔接,通过流程优化,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直接服务于集团大司库管理。通过构建合理的司库管理体系,消除企业金融资源的内部壁垒,促进金融信息顺畅交流,从而实现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增值。
五、风险管控
在大司库体系下,司库风险被科学地分类为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通过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对资金的全程化、透视化和自动化监控。全程化即强化收入源头控制,完善支出过程管控,通过账户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监控管理、计划控制、资金归集等方式,实现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透视化即采取敏感性支付自动上报的措施进行全程监控,重点筛选,实现对所属各层级资金动向的穿透式监控;自动化即对敏感性支出系统自动预警,主要通过设置系统关键词、规范资金往来频率等方法对敏感性支付实行自动预警,系统后台自动检索、自动上报、上级再行确认。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中石油集团在原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大司库体系,实现了金融资源统筹管理和金融风险统一管控,为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萧玲.中国石油大司库体系建设有序推进[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4).
[2]马丽.中石油司库进行时[J].首席财务官,2010(9).
[3]刘荣.中石油司库突围[J].首席财务官,2011(7).
第一条根据国家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及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验收依据
第二条国家有关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第三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制定的有关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批复的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在项目建设期内调整计划的文件等。
第四条省、市、县各级扶贫办、财政局及相关部门联系批复的各类项目的初步计划或实施方案文件等。
第三章项目验收内容
第五条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是在全面考核项目执行情况的同时,把工程建设情况、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成后管护、项目档案资料以及执行扶贫开发政策情况等作为验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工程管理。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验收主要测重于:(1)核查项目完成情况;(2)核查项目工程量;(3)检查工程质量;(4)工程完工后的完好率和管护措施;(5)重点项目标识牌是否完好、醒目;(6)检查工程效益。
2、项目资金管理。主要检查:(1)资金到位情况;上级资金到位时间与拨出到项目实施单位时间;(2)执行“三专”管理情况,有无违纪违规;(3)执行报帐制情况:报帐是否规范、是否按进度拨付资金并按规定报帐,并逐笔审核报帐单据;(4)检查自筹资金(投工投劳)落实情况(查凭证、台帐),是否与计划相一致。
3、档案资料管理。包括:(1)申请验收报告和自验报告;(2)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申报文件;(3)项目计划批复文件和资金拨付文件;(4)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批复文件;(5)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报告、财务决算报告;(6)培训资料及花名册、物资发放清册及有关表册;(7)年度项目图片、音像资料;(8)项目库建设情况等。
第四章项目验收方法
第六条验收组织。验收由市、县(区)分级负责。扶贫办、财政局共同主持,聘请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分别负责市、县(区)两级验收工作。
第七条验收目标
1、县级验收为全面验收。对省、市批复的所有项目,按照规定的时限,批复的建设地点、内容以及本办法第五条要求进行验收,写出总体验收报告和申请市级验收报告。
2、市级验收是在县(区)级自验的基础上,实行总体抽查验收。即对资金管理和档案资料采取全面验收,对项目建设实行抽查验收。抽查验收量占项目总数的30%以上。重点是1O万元以上以及目标管理项目。
第八条验收方式。验收主要采取听、查、看、访、议的方式,把以往检查存在的问题与整改落实情况结合起来,重点现场检查项目,查阅项目和资金档案资料,访问当地干部群众等。
第九条明确职责。验收组成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明确分工及职责,公平、公正履行验收职能。各项验收数据要真实,并按规定填写。
第十条验收考评办法及标准。验收考评采用百分制标准,按验收主要内容即项目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三大部分实行量化打分,评分标准由市扶贫办、财政局制定。
第十一条等级评定。市级对各县(市)验收实行等级评定,并将验收结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总评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不含90)分之间为良好,70--80分(不含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不含70分)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总体评价,交换意见。市级验收结束,验收组要及时与被验收的县(市)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五章项目验收评价
第十三条验收资料。市级验收组验收结束后,提交以下材料:全市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财务决算报告;市级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报告;市、区(县)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审计报告;验收统计表格及相关资料和验收组成员签名等有关验收材料。
2016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县委政府及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现将相关工程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上级下达我县2016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总任务为1.9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5万亩、工程固沙0.6万亩。任务落实地点在巴彦高勒镇、渡口镇、补隆淖镇、隆盛合镇、沙金套海苏木、巴彦套海农场、哈腾套海农场、包尔盖农场和防沙林场。
二、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人工造林:人工造林项目涉及巴彦高勒镇、渡口镇、补隆淖镇、隆盛合镇、沙金套海苏木、巴彦套海农场、哈腾套海农场、包尔盖农场和防沙林场209个小班,总面积为1.35万亩,其中乔木造林0.5万亩;灌木造林0.85万亩。
(二)工程固沙:工程固沙完成总面积为0.6万亩,共涉及巴彦高勒镇1小班。工程固沙主要以稻草为材料,设置了网格状沙障。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一)组织管理
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发改、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的日常事务工作。苏木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负责当地的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建设期间,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工程质量并把好技术关,做到造林前有设计,实施中有指导,完工后有检查。同时做到不整地不造林,种苗不达标不造林,林地不抚育不予验收等,确保工程质量。
(二)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1、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强化工程管理,确保治理效果,我县严格执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部分)县级作业设计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做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林分抚育和管护工作的通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为治理工程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
2、严格落实执行项目建设“四项基本制度”
根据有关要求,我局严格落实执行林业项目法人责任制、投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运行模式,严格杜绝人为因素干扰项目运行。按照有关制度要求设立了项目法人及管理机构,并且出台了磴口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促进了京津风沙源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区管护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项目完成后积极落实工程管护措施,把管护任务承包到户、到人,保证工程建设成果得以巩固,长期发挥效益。聘请了20余人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管护人员,负责管护该建设项目工程,防止人畜损坏,防虫、防火等工作。
(四)自查验收情况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及我县2016年林业生产任务自查的安排,我局在项目施工完成后组织开展了201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自查工作,抽调县林业局、有关苏木、镇林业站技术员组成自查队伍,按照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和《防沙固沙技术规范》(GB/T 21141—2007)的自查验收方法和标准进行,并对项目自查的情况撰写了自查报告。
(五)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指定专人进行项目档案管理,做到各级相关文件、资金管理使用相关文表、日常工作文表等资料齐全,形成规范的档案收集、立卷、归档、查阅制度,便于查找和使用。
四、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到位。我县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成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建设方案。县委书记经常过问项目建设情况;县长亲自动员部署项目建设工作,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资金等重点难点问题,多次到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分管副县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项目建设。
(二)二是因地制宜安排任务,强化督促检查。聘请市林业规划设计队实地勘察,落实工程建设地块,因地制宜安排造林树种,确保造林成效。广大林业科技人员长期巡回在工程项目区,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指导、技术服务和检查验收各项工作。监理公司的驻县监理深入项目区进行工程监理,并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促进了京津风沙源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维修资金;使用安全;工程造价;监管增值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46 -02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居民住宅逐步走向商品化和社会化。住房的质量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建筑物一旦投入使用,保修期满后难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建筑物共有部分一旦发生损坏,维修、更新、改造往往需要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来实现延长建筑有效使用年限。
维修资金制度自建立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始终遵循“统一缴存,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业主决策,政府监督”的原则,在保障广大业主正常使用房屋,解决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保修期满后的更新、改造和维修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维修资金归集和使用金额的快速增长和监管工作的逐步深入,维修资金“归集难”“使用难”“监管难”等难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笔者拟从归集、使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思考,提出简单的管理设想:
一、依法归集,保障维修资金应收尽收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维修资金由业主共同共有。
维修资金交存作为房屋初始登记前置条件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商品住宅的业主应当在办理房屋入住手续前,将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第十三条规定:“未按本办法规定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开发建设单位或者公有住房售房单位不得将房屋交付购买人”。
维修资金交存作为房屋初始登记的前置条件是全国通行的交存方式,是房地产管理下行之有效的“总闸门”。初始登记作为前置条件也更好地保证了维修资金应收尽收。目前,全国多个省、地级城市都采用这一交存办法。南京市维修资金核算工作也已按国家规定按幢立账、专户存储、核算到户,将维修资金归集作为商品房预售证办理的前置条件,_保应归集的维修资金及时到位。
同时,维修资金监管部门也可以拓宽思路,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多渠道征收维修资金,灵活归集。深圳市的维修资金归集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在缴纳物业费的同时,提取部分物业费补充维修资金以确保维修资金可持续使用。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保障性。住房公积金具有强制存储的优势,可以从业主或业主家庭成员的公积金提取一部分作为维修资金使用将有力的破解维修资金归集和续筹的难题。
二、规范预、结算,确保维修资金合理使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 “房屋的养老金” 是保障居民住房安全、延续房屋正常使用的长效保障。随着时间推移,大量老旧小区和商品房小区已经过了保修期,进入维修高峰期,而在大量的维修工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维修资金合理使用。
在维修资金合理使用过程中,遇到如下主要问题:
(一)预算价格虚高,工程总价难以控制
维修和改造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一般都是简单的维修或改造,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场勘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工作,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难以按规范的工程预结算制度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维修工程报价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工程造价的往往高于实际需要,维修资金难以得到安全高效的使用。
(二)工程量计算造假,工程量虚高难以控制
大多数维修改造工程难以具备完整的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容易具有随意性,一些隐蔽工程维修过程中,造价咨询人员不能到施工现场查看,更不可能有监理工程师旁站,施工单位容易在工程量计算上造假,工程量计算虚高,牟取不当得利。
(三)材料价格“水分大”,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一般占60-70%。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上材料品种繁多,不同的材料选择往往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维修过程中屡见不鲜。
产生上述问题后,审批划拨的资金会造成资金使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这就不利于资金的精细化监管,容易引发广大业主的不满,引发纠纷。
针对维修资金管理工作中预结算工作的现状,为规范预决算工作,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使用维修资金,准确把握工程造价审核尺度,南京市在借鉴外地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南京工程造价信息》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南京市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和更新、改造工程参考价格》(以下简称“参考价格”)《参考价格》涵盖常用工程维修和改造修项目,明确了工作内容和施工工艺,并且根据工作内容和施工工艺提供相应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参考合价,内容清晰,计算方便。
《参考价格》编写包括综合单价和全费用综合单价两种形式,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组成,全费用综合单价在综合单价的基础上考虑到总价措施费、规费和税金以及脚手架和垃圾外运等措施项目单价。
例: 双层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粘法)
工作内容: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及附加层。封口、收头、钉压条。
《参考价格》明确了施工内容和工艺,设立工程参考价格计算公式,含有500多项工程子目,并建立档案,方便日后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及时调整。《参考价格》还列出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验收规范。
《参考价格》根据南京市实际编写,可作为维修资金申请人审核报价、签订施工合同的参考,也可作为维修资金管理部门初步审核报价、审批维修费用的参考。《参考价格》在推广运用过程中为维修的施工单位报价提供计价标准和尺度,提高了工程预算的编制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益于业主公平公开的挑选施工单位,杜绝不良施工企业的胡乱报价,虚报工程量,促使维修工程报价透明化、公开化。同时,也推动业主、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了各方因不同依据编制工程造价产生各执一词的情形。《参考价格》的推广使用降低了资金挪用风险,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发挥好房屋养老金的保障作用。
三、精细监管,促进维修资金保值增值
随着房产市场化程度加深,专项维修资金不断的增加,这些资金非常庞大。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收缴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约有5000亿元,但是支出的规模s相对很小,体量庞大的资金目前绝大部分由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统一进行管理。随着央行降息,广大业主对资金增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希望在确保资金安全、保证资金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对政府主管部门而言,研究建立科学的增值管理制度、完善增值管理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维修资金收益,提高资金增值速度,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下列设想促进维修资金保值增值:
一是在合理预估近期维修资金使用金额后,将可用于银行存储的结余资金向维修资金主管部门申请,向5家以上商业银行发出招标邀请函,邀请银行参与投标,投标内容包含存款期限、存款额、存款利率等,并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接受广大业主监督,最终综合考虑选择利率高的银行进行存储。
二是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协定存款政策,协定存款等同活期存款,其收益根据存款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合同确定,一般而言,存款的余额越高,存款单位获得的利率越高。由维修资金管理部门与银行商谈协定存款,协定存款以对公方式与银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双方商定对公客户保留一定金额的存款以应付日常结算,此部分按普通活期利率计付利息,超过定额金额的那部分存款按协定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三是根据国家现行宏观货币政策,结合本市维修资金管理现状,对资金增值使用及时调整策略,银行利率处于历史高点时,增加长期存款份额,减少短期存款份额。反之,银行利率处于历史低点时,减少长期存款份额,增加短期存款份额。
四是让“沉睡”的维修资金“钱生钱”,是广大业主的共同心愿,《江苏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中提出,为防范资金风险,维修资金只能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禁止从事国债回购,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长期结余的维修资金可以考虑在一级市场上买国债或地方政府债券。
国债或地方政府债券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所以它具有相当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或地方政府债券也有利于促进维修资金保值增值。
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创新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监管工作中也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夯实基础,补好短板,开拓创新,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切实发挥好“住房养老金”的作用,保障好广大业主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郑敏.浅谈乌鲁木齐市维修资金缴存业务管理模式[J].维修资金监管动态,2016,(03).
[2]广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如何构建严密的维修资金使用安全环境[C].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工作课题、论文选(一),2016,(03).
[3]王建安.浅析房屋维修和更新、改造工程施工质量与造价的控制 ――以《西安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和更新、改造工程参考价格》实施为例[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08).
[4]张红.挖潜增效,促维修资金保值增值 [J].维修资金监管动态,2016,(03).
关键字:行政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管理 探析
对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专门工作;三是需要单独核算。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具体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等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配套费减免的项目,如服务业和农业引导扶持资金项目、国债资金补贴项目、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廉租房)等,其资金规模大,资金使用效果影响范围广。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于加强政权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资本金主要以“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由企业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自行解决,政府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地方财政按规定的比例要求配套投入;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组建公司投资项目的,由政府注入项目资本金,其项目资本金资金来源可从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市县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渠道筹集。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够健全,给管理和控制带来不便。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在申报项目上不规范,甚至存在一个项目多个名称申报;有的单位没有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使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挤进专项资金;有的单位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各种费用实报实销,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造成资金浪费现象;有的项目竣工验收时,只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验收,未对资金进行检查验收,使专项资金处于失管的状况。
(二)项目资本金缺口大,投资计划不能实现。部分专项资金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配套,有的地方财政困难或者单位自筹资金困难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或者按计划完工,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三)财务管理不严,核算不规范。一是未实行专账核算,与其它资金混在一起核算,二是结算手续不完善,如白条借出工程款,不开据税务发票,三是工程项目不附材料清单,四是不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而是以工程概算编制竣工结算书后,按承包价开据税务发票报账,五是大额专项资金的拨付由个别领导或者经办人个人决定,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
(四)项目后续管理缺乏。一些项目规模小,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后续管理费用高,难以落实,使项目后续利用不充分,项目长期效益不明显。
三、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方法及建议
(一)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项资金支付,严格核算管理。对专项资金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标准使用项目资金,严禁挤占和挪作他用,不能擅自更改批复的项目地点、性质、内容、标准和规模,不能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 严格财务管理,对项目投资、营运成本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禁白条入账,防止弄虚作假,项目验收前须进行峻工决算审计;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按照项目进度计量支付资金。专项资金的核算行政单位在“经费支出”下设“专项资金支出”、“拨出经费”下设“”“拨出专项资金”,“拨入经费”下设“专项资金拨入”,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款支出”、“拨出专款”和“拨入专款”核算专项资金,下设各项目明细科目,年底结余资金分别记入结余(专项经余)和事业结余(专项结余)科目。
(二)加大筹资力度,弥补项目资金缺口: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来源,首先立足于政府预算(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同时,各地要加大筹资力度,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对于项目资本金仍有缺口的,地方财政在按规定程序使用年度超收收入时,要相应增加项目资金投入。此外,项目单位还应积极寻求市场来源,大体上有两种方式:银行借款或者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这时,银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机构、个人等都能成为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的接受程度、融资量需求和资金成本项目单位或者通过债务或者通过股本获得资金。
(三)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单位内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审查和监督制约机制,及进发现并制止专项资金使用违法违规现象,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积极接受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财政业务处要在搞好部门预算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预算执行、监督资金使用、参与部门发展上来,实现对财政资金全过程的控制,建立起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业务处室的日常跟踪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
(四)加强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考核部门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根据不同项目支出结果,比较项目之间的社会成本效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支出组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单一项目实现效益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有赖于项目资金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绩效评价又能促进项目资金进行规范核算。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判断资金使用效率。实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事前评价,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事中评价,可以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审查和评价对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发挥项目投资的长期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积极指导各项目点后续维护,明确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健全完善后续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多种渠道筹集,加大政府滚动投入,整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巩固、发展、提高项目已经取得的效益。
综上所述,专项资金的投向体现的是公共财政的理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突出以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国家对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今天,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使群从满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