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
一、以教学工作为载体,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
1.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知识基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核心,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科研则侧重于理论的突破和运用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理论突破和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所以说教师只有将教学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2.教学过程能激发教师对科研的思索与研究。教学过程是高校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自己探索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过程。从教学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业务作以客观地评价,对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作以规划和分析,更能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为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开拓思路。这些环节都可加速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科学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和方向。
3.教学能培养和推动教师走向科研,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教学只有在不断创新、吸纳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而这种创新和吸纳过程就是教师从教学走向科研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先把握好教学关,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联系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内容,由传授科学内容转变为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做到边科研边教学,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科研型的全能教师,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科研过程能够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提高教师素养及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及时向学生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2.科研成果能够扩展和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当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时,课本中一些陈旧的观点就需要得到改变,同时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及时被补充进来。通过把科研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课本知识基础性强新颖性不足的缺陷。科研成果的渗透,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可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课题项目、研究内容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3.科学研究促进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对于不同专业来说,实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科实验、实践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经验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学校和学院资金的投入,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室、实训室,同时也能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极好的场所,很多教师都利用本学院的实验室作为自己科研的基地。
三、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辨证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自然联系,在适宜的条件之下,可以得到强化,促进双方充分展现各自特质,同时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它们都是以知识为基本对象,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都贯穿了创造精神和创新思想。教学和科研都可以很好地统一于同一主体中,那就是高校教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两个互补的角色,一个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一般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而优秀的研究者,亦会是优秀的教师。教学与科研在教师的这一活动主体中相互结合渗透、相辅相成,已经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清明.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规律促进高校协调发展[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20-25
[2]陈红.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带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45-46
[3]刘献君.新世纪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闭[J].高等教育研究,2001,3:39-47
[4]董文明,吴荣书,林奇,龚加顺,高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2:5-7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 教学归因方式
一、前言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析的过程,在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和其它专业教师。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工作任务、工作目的等许多不同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归因方式与他的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被试来自湖南大部分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39份,回份率86.89%,其中有效人数120名,有效率为86.35%。男、女人数与自然分布成一定比例。
2.测量工具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俞国良等人1995年修订的。量表的Cronbach Alph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工具。《教师教学归因方式量表》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等编制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归因方式的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回归分析:
以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个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一般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剔除决定系数(R2)较小的模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的四个变量全部进入一般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其预测力为56.2%,解释量大,且F检验显著;进入个人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内部原因(成功)、外部原因(失败)、外部原因(成功),其预测力为28.5%,F检验显著。
四、讨论
1.教学效能感与成功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成功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其归因为自己教学能力强和自我努力的结果,那么这种归因倾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我能力的信心,提高教学动机水平,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其教学效能感必然较高。同时,这种自我归因会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再次教学成功的期望,会积极主动为下次成功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时,那么他会认为教育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否取得成功与教师自身原因不可分;通过教育,学生是可以产生积极的正向改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获得这种教育体验,会坚定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信念,这样必定会提高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总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等内部原因,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就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努力行为),提高教学效能感。自然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外部原因,就会感到侥幸不在乎,就不会再作努力(懒惰行为),自然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进行积极的归因,不可做出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即端正心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2.教学效能感与失败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教学失败的情况下,归因于外部原因对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归因内部原因对其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这观点与谷生华1999年研究的《教师教学归因刍论》观点相同,与单玉涛2005年《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论文观点相背。这表明,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失败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认为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内部原因造成的,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降低教学的自信心,缺乏下次成功的期望,而放弃继续努力,经常地失败容易使教师对教学失去兴趣,并缺乏改进提高的动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而趋向于将教学的成败归因为学生、运气等外控因素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这种失败就会增强行为的坚持,会再作努力。所以,对于教师的成绩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
五、结论
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中,责任意识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情绪敏感性却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负向作用;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中,外向性和责任意识都对个人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卫.环境因素、教学归因对中小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
[2]谷生华.教师教学归因刍论[J].上海教育科研,1999,(1):40-43.
[3]JAMES P. BURTON NOLA-JEAN BAMBERRY JASON HARRIS-BOUNDYD developing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in New Teachers in University Settings[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5,4(2):160-173.
[4]单玉涛.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
高校管理科学化的内涵是指在高等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办法,从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的有效动态管理。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教学管理决策、 保证决策正确的教务状况反馈以及对教务过程进行检查的教务过程控制三方面内容。建立规范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指导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时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速度,推动了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高校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对于学生、教师、教学课程三者进行协调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书本传授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法过于死板,并不能全面的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带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活跃性,此外对学生的培养也具有局限性。在各种因素的限制之下,教学管理很难进行全方面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地位常常被忽略,教学管理也就变成一座围城。
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今天,教学管理的数据信息统计已不能只依靠人工完成,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等,越来越多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学管理也有了新的方式,即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它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能更好的进行协调以及管理。在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中,教学管理能够更加透明化,更加公开化,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反馈得以及时、迅速,从而使得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也得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化教学管理传统打破了管理教学的围城,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网络化进行管理,将学生细化为个体,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安排,使得教学更加自由化、创新化,摆脱老旧教学理念,从而也为找到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奠定基础。现代学校管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教学数据库以及教学信息的管理。在过去,学校的教学信息以及教学数据都较为分散,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也较多,但在现在教学管理的改革当中,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新的教学信息技术管理当中,数据电子录入、资源电子整理等都能够实现,还能够使得教育资源数据共享,资源充分使用,同时也减少了教学人力资源的浪费。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使得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得到系统化和规范化,教学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教务管理服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得到提高,保证了高校科学化管理中信息统计的渠道通畅和管理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高校管理信息化在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高校管理带来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需通过机器来实现。教学管理人际关系的疏远形成了交流主体间的沟通障碍和不信任,从而导致了教学管理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高校管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务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作为教务管理工作的参与方受病毒的攻击后,会形成教务系统瘫痪和教务管理系统信息的篡改、丢失,从而使得教务管理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对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同时,现代技术带来的巨额信息量使得网络下载变得很方便,这让人们不愿去追究网络下载信息的真实度,同时网络信息往往带给人的是僵硬的结果性信息,无法让人们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下载的信息如不能与实际结合,则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从而影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现代工业技术赋予计算机拥有强大的信息存储、传递能力,网络技术将巨额信息量展现给人们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选择信息的困扰,信息化管理教学人员在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时,不能做出及时、清晰的判定,从而影响信息化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在高校信息化管理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反馈往往会出现统计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老师的教学质量跟学生的评价不一致(如严格的教学老师不能得到其应有的评价),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
四、改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性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将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重、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能力与素质并重的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同时要把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落到实处,在教务管理工作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工作上进行实践,改善因教学管理信息化带来的不良状况。
关键词:360°视角;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40-02
高校实验课是理论课程的延伸与深化,经济管理类实验课也不例外。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在大力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实验课教学对于推动创新、创造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显重要,这不仅是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亦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经路径[2]。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经常被忽视或是被认为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实验仪器也无非就是计算机之类的,配有相关的软件而已,实验也无非是些验证性的,不像理工科的实验,有内容,有设计性和创造性,在现实中,难免会存在这样的误区。因此,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实验课开设的必要性以及从360°视角对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课开设的必要性
目前,明显感觉到经济管理类学生实习单位难找,而学生就业时,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又要求学生有实习经历。实习难安排、又要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这个矛盾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学校开设必要的实验课,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使用相关模拟软件对经济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让学生对现场的经济管理有感性认识[3]。由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开设不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1.从加深对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理解的角度,需要开设实验课。经济与管理的概念原理等都要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对于刚学经济管理的学生来说往往是一头雾水,一些理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与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便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通过实验课的开设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从实践角度用经济管理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某种程度上缓解实习压力,实现就业的零过渡,需要开设实验课。目前,受扩招、经费、人员、企业实习条件等限制,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外产、学、研基地相对较少,哪个单位的经济管理类岗位都难以承受众多学生实习的压力,学生在校四年实践机会并不是很多,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培养。[4]而没有实践经验又是导致就业难的因素之一,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传统观点都认为所学知识偏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的开设,将企业的情景搬到实验课上,进行模拟实验,既能缓解实习压力,又能达到实习效果,也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和就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需要开设实验课。管理类实验课模拟公司运营,让学生充当各种角色,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师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较深,习惯于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实践动手能力弱,而实验课在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难以替代的[3]。所以,开设必要的实验课对于改变师生这种潜在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5]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需要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来发掘和培养创新意识与激发创业兴趣,在实践中形成创业精神。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360°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既然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的开设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保证其教学质量呢?本文试图从360°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实验课作用的充分发挥。
1.“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包括:①教学态度主要观测点:教风教纪(即上课有无迟到早退现象,实验课亦不可随便上下课,严格考勤学生,不无故调课);实验准备(即实验各环节准备认真,有实验指导书);仪态仪表(仪表端庄、穿着得体、言传身教);实验指导(指导耐心及时,实验报告批改认真)。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观测点:是否运用启发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③教学互动主要观测点:实验知识内容互动、情感互动。④教书育人主要观测点:做到耐心教育,善于在课程中合适的环节引入做人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⑤教学能力主要观测点:教学内容安排得当、专业知识渊博、课堂掌控力强、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⑥教学效果(学生收获)主要观测点:知识获得、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所提高。⑦教学特色:学生认为的特色方面。
2.“管评教”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几个方面。教学资料评价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案(讲稿)、实验指导书、教学日历、教学总结等资料是否规范齐全、按时提交进行评价;教学态度评价包括抽查教案,检查备课情况是否认真、是否按时上下课、调课等,检查试卷质量、实验考核是否严格规范;教学水平看是否有各级实验教改立项、教学论文、编著实验指导书等。
3.“专家督导、同行评教”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包括:教学态度(备课充分、教案质量、实验指导书、上课认真、是否按时上下课);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灵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体验式教学方法等);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实验过程紧凑、实验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教书育人(严格管理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培养团队精神等);学习风气(上课是否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玩手机、说话、睡觉、吃东西等等);教学特色。
4.“教评学”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包括:学习态度(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互动、上课认真程度、答疑、考试纪律);学习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考核情况)。
5.“教自评”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主要包括:教案质量;教学态度(有无迟到早退现象、调课次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互动;教书育人;教学水平(有无教学论文、实验教改项目、编写指导书等);教学特色。
6.“教、学评管”指标体系构建。该体系包括:硬件条件(实验室容量、实验器材);实验环境(实验室建设、各类软件装备更新升级情况)、;验教学激励制度(管理部门有无实验教学激励政策、制度等)。
三、结论
在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没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实践知识,将阻碍其前行的步伐,所以,开出适合时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至关重要,对于一门实验课教学质量从360°视角进行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一些评价中,比如实验环境、多媒体等出现问题,学生和专家督导等都会将这一问题归结在教师头上,对教师的评价就会有影响,学生出勤率不高,也都会影响对教师的评价,似乎一门课教学质量高低完全由教师一人来决定。其实,一门课的教学质量是要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和从多视角反应出来的。本文构建360°视角的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多方参与、相互评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评价机制,能体现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5]。然而,要想真正做好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又非一日之功、一人之事,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全面管理,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做好实验教学评价,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实践能力强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6.
[2]骆旭林,李梅,包国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研究[J].当代经济,2007,(11):132-133.
[3]刘慧明,罗炜.经济管理类学科实验教学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3,26(11):79-82.
【关键词】高校 学前教育艺术课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一、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作为与生产、营销、财会并存的职能,主要的目的是制定、实施有关质量的方针、目标和职责。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是指为了发展、实施质量管理相关的项目而开创的一系列的研究进行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情况的述评,找到更好地评价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明相关研究中的不足,并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质量管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基本内容等,从而对理论发展与现实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竞争力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信息服务与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选择服务数量,艺术课的知名度和质量信誉成为首选的目标。
(二)提高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者的质量意识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实践,进行全面学习,以便更高水平地参与到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管理中去。质量意识也逐步成为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质量管理标准中真正落实到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者日常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体系建构对于艺术课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善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办学质量,而且可以使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能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步入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路径。
三、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信息服务质量管理
我们应该明确设计质量体系结构及体系要素。学生是质量系统的重点,学生往往要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服务提供,并直接评估过程的效果。要根据需要制定质量手册,规定工作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确定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服务质量体系要素,对服务质量过程中的主要重点,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要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制定各个岗位规范、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学校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的服务需求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研究和交流,对沟通的结果进行排序、汇总、分析,形成学生服务的摘要,以便奠定学生服务设计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质量管理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人员是艺术课的宝贵财富。在参加价值转化活动中,工作者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在于提高网络环境下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保持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要积极接受并善于利用网络文本。要适应广大90后大学生群体试图通过图画、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以及微博、微信等微客户端进行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文本形式。二要营造大学生群体参与并互动的网络微环境。要通过网络文本的互动性、创新性、集群性,营造90后大学生群体在场的意识形态现场,让大学生群体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实现交互层面的动态性质的审美需求。三是创新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途径。要广泛利用纪录片、专题影像、学术论坛、高校网站,实现传统文本正统性向当下网络文本灵活性的转变,淡化网站类的政治色彩,以网站作为主要平台,围绕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引领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认同度。
(三)学生行为质量管理
高校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而社会不同于学校生活,前者强调规则、强调责任、强调合作、强调创新,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对学生施以必要的责任意识和艺术行为规范教育。这对学生迅速适应艺术需求、高效融入社会大有裨益。第一,强化行为规范教育。考虑学校教育在规范教育上的先天不足,可以采取聘请教育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开设专门课程培训和讲座的方式强化这一教育职能,使高校毕业生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观,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塑造艺术精神和践行艺术行为规范。第二,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状态之下,积极、乐观和自信的生活态度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要素。学校应加强挫折教育、压力教育,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引导大学生培养自我调整、自我修正、自我适应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第三,提升学生的艺术精神。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艺术精神内容,改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融入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艺术精神教育,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择业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愿和能力。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能充分了解专业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现状,由此有的放矢,使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岗位实践平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工作状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01).
关键词:科研;教学;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05-03
当代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重责任,学术性与教育性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包括为人才培养所展开的一切工作,例如备课、授课、作业检查、考试等。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与创造知识,是通过研读文献、资料收集、深入调查、精准实验等获得知识的创造性工作。与科研相关的活动还包括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虽然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两者的关系应该加以具体分析,科研与教学在高校内部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内教学与科研彼此分离的趋势越加明显,两者之间的界限也越加明晰。不可否认,任何时代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这一基本职能不应该被忽视。然而现实中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国家到高校,包括教师个人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一、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现象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科技水平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而高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也获得了很多平台与机会,国家还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引导并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目前高校负责和承担了全国超过半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分科技攻关项目。然而关于高校教学,国家只是在一些政策法令中强调了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相关的具体政策以及项目则是寥寥无几。就资源配置而言,我国在高等学校的财政支持方面也表现出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费拨款与科研经费,其中国家经费拨款的主要依据是各高校学生的人数,国家科研经费则是高校依据自身的科研水平与科研力争取获得。由此可见,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质量与高校所获得经费多少没有关联,但是高校却能够通过提升科研能力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这种依赖国家政府投入科研经费的体制使得高校必须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期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对于教学的关注自然有所不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也在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需要依靠重大的、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基于此,在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的相关制度中也表现出了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激励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于各个级别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研究成果等级越高,奖励也越多。很多高校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是教师教学课时费的数倍。在教师职称评定时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而教学能力往往被忽视,或者仅仅作为参考。此外,高校内部对于科研与教学的资源分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高校将大量经费用于科学研究,缺乏专项经费用于教学工作。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科研与教学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难以很好地两者兼顾。在国家与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面对这样的压力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中,而教学工作则难以全力以赴。由于科研与教学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教师很难真正地做到两者兼顾。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工作严重缺乏动力,教师对于教学积极性不高,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缺乏热情,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关系冷淡,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后辅导与监督往往重视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将教学工作当作是负担。
高校中除了教师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就是学生。大学生在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除了大学校园内自由轻松的生活之外,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所遇到的老师也有着无限的期待。但是,由于高校内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生对于高校教学的期望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高校教师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授课准备,教学内容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激情。这样的授课不仅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代签到、玩手机、睡大觉成为大学课堂中学生的普遍状态。很多大学生对教师授课评价并不高,抱怨课堂内容乏味,气氛沉闷,对上课缺乏热情,学生的不满意与高校对教学的忽视不无关系。
二、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原因
大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同时也是国家进行科学研究与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在科技之上的环境中,政府必然会在一系列针对高校的政策中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大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国家以“211”、“985”院校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等各种形式的项目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国家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关注则较少,缺乏一些实质性的措施。
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比2005年的1792所增长了42.86%。高校数量的增加也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对于高校之间的评估与比较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以及武书连高校排行榜是目前我国较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高校评估体系,在这两个不同考核体系中与科研相关的指标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当然其中不乏存在科研指标相对更容易量化与测量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评估标准设计更多地反映出当今社会对于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视。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科研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对于高校的定位与评价。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家长与学生对于高校的选择越来越慎重。知名度高、排名靠前的高校成为广大学子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高校势必会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与声望。
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2005年的1561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2547万人,涨幅达到63%。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于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对其进行与教学相关的专业训练与培养,但是高校教师大多是由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特长的专业人士来担任的,没有明确的院系或专业可以专注于高校教师的培养,所以有可能成为高校教师“候选人”的大多专业能力出众,但教学技能欠缺。由于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候选人的学历、毕业院校以及科研能力,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候选人,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候选人更是青睐有加。经过这样筛选进入高校的教师大多擅长科研多于教学,对科研的兴趣也高于教学,科研带给个人的成就感也高于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后自然地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而对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其中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职责,而且与基础教育不同的是在高校中学生学习的是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前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所知甚少,这就尤其需要高校教师给予认真的引导与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国家以及高校对于科研的重视远远超过教学工作。高校内部对于教师的评价、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大多也都是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的标准,拥有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科研能力的教师比教学经验丰富但科研成果平平的教师更加容易获得校方认可,在职称评定薪资奖励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也就是说教师获得报酬、荣誉与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科研,而专注于教学所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科研与教学所带来的收益相差甚远,很多教师在心理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工作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因此教师纷纷转向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收益的科研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在社会上兼任了很多职位,教师为校外兼职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远超过其为教学工作所付出的。
三、改善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措施
高校作为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为了加强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应该对高校的财政资助形式进行创新,增加针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与支持。目前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主要是以高校的运行需求为依据,实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的一体化资助方式。对于用在教学、科研、行政等方面的费用分配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很难保证国家的财政资助真正落实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支持上。因此我国可以向英美等国家学习,对高校拨款进行用途限定,保障高校确实将财政经费用于教学工作。同时对于高校的支出统计应该要求其明确表明各项资金的用途,从而可以对高校的教学投入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我国高校用于科研的资金主要是通过申请科研项目的方式获得的,而科研项目的申请大多是竞争机制,这就导致高校科研能力越强,其可以争取到的科研项目越多,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就越多,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而我国高校的教学经费主要是固定拨款,国家根据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给予财政支持。因此高校很难依靠高质量的教学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高校缺乏改进教学品质、进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在美国设有学历教育发展基金,专门为教学提供支持,这一基金主要是帮助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可以设立有竞争性的教学拨款,提高各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各高校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在关注科研的同时做好高校教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职工作。
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的“厚此薄彼”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高校内部的晋升聘任、绩效考核、奖金荣誉等都与科研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教学对于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高校应该对教师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增加教学在考核机制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在高校中学生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对象,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言,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对象之一。因此,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最直接的监测手段,高校应该加强学生评教在教师考核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评教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作用。高校应该设置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及评测方式,评测内容应该包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学内容的翔实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师生交流互动的程度等,评测内容要反映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以此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使其对教学工作加以重视。另外,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应该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重视教学工作的教师加以奖励,学校对于教学质量不过关的教师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这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环境中,教师依靠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更大的荣誉、更高的地位,但是高校教师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人员不同,他们最基本的一个角色是教师,其在高校从事科W研究也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这是当前高校教师需要明确的。当今社会略显浮躁,大众对于金钱、荣誉、地位的追求更加强烈,但是高校教师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守本心,时刻谨记自己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更是一名教师,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加强教师自身对于职业的认同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完成教师这一职业的使命。
不可否认,高校教师面临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有些高校为了增强自身的科研水平甚至强制性地为教师设置科研任务量,这也为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但是教师并不能以此为借口敷衍教学工作。面对这样的压力,高校教师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将两者冲突的关系转为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基础教育,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除了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将这一领域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学工作,在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入,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⒖嘉南祝
[1]卞军.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孰为熊掌孰为鱼?[J].教育教学论坛,2013,(8):5-7.
[2]曹如军.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1,(1):52-55.
[3]田有,冯t,刘财.科研与教学并重成就优秀的大学教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33-35.
[4]尹先清,梅平,付家新,郑延成.科研与教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6):43-44.
[5]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关键词:医科类高校;教学;科研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直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教学和科学的结合能够产生正面效应,促进彼此的发展。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辅助,教学和科研都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一直是高校的“主业”,而高校的科研功能主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作为医科类高校的中心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应该以“教”为本,同时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和服务作用,在教与研的有效结合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一、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科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医科类高校教师需要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了解医疗卫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和思考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持续的科研活动来达到“厚积薄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积累,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传授给学术的知识始终前沿化,教师对知识的深厚积累也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再者,科研过程中,教师掌握追求真理的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不谋而合,科研方法能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管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术展开研究性学习,帮助学术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都带领自己的学术建立了科研团队,在教学中展开科研,在科研中促进教学,这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教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丰富的学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帮助学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医科类高校教师在指导学术展开科学研究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创新意识会更强,敢于追求真理的决心会更大,对医学类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在科研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养成,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都会得到培养。科研过程中,医科类高校大学生需要大量的检索医学资料、提炼医学信息、分析医学案例、运用医学技能,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激发,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三)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科类高校拥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设备多数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通过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形成对医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对于医学设备的使用更加熟练,对设备性能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医科类高校不断加大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进而也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
二、医科类高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建议
(一)为教师提供科研激励保障
医科类高校必须在经费和个人晋升空间上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激励保障。医科类高校应该将办学经费的很大一部分用在科学研究上,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同时,医科类高校必须不断完善教师以科研促教学的相关规定。例如在评职称时,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手段作为评审的重要条件,要求科研成果突出并且能够将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以及发挥科研促进教学作用的教师才能够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审。在聘任新教师时,可以优先招聘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对于那些能够指导学生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与更大的奖励。对于参加科研项目的教师,必须带领至少两名学生共同参与研究,否则就不能结题。
(二)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优秀科研教学团队
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成正比例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团队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要凸出学科特色,比如由几个学科带头人带领本学科若干名教师形成优秀的科研团队,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不断生成科研成果,并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例如在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医学专业领域都可以将科研课题形成精品课程,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学发展。与此同时,医科类高校还应该鼓励临床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探索医教研相融合的办法,及时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
(三)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改革
对于那些综合性、交叉性的科研项目,医科类高校需要减少因学科限制而导致知识割裂或重复,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衔接。医科类高校应着眼于培养复合型的综合能力强的医学人才,以便于将来能够胜任繁杂的医学岗位。此外,医科类高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课程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科研能力的渗透,指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医科类高校应该开设《医学科研方法》、《医学统计学》、 《SAS 统计分析》 、《实验动物学》、《医学文献检索》和《机能实验学》等课程,建立医学教学研究室,例如将DNA 提取、PCR 等生物学常用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构建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体系
首先,医科类高校可以积极开展选修课、专家讲座等教学活动,让学术了解科研发展的新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研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医科类高校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本校举办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医科类高校应该设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对于在校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与奖学金或者专项资金资助,同时,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纳入学分管理,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的大学生都可以获得学分。最后,学校的科研实验室应该向学生开放。对于学校的科研室应该制定开放的时间运行表,做好学生参与科研室开放的记录。此外,医科类高校应积极打造精品社团活动。有条件的医科类高校应该鼓励学术成立科研协会,举办科技活动竞赛,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以此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发展。
总而言之,医科类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工作,认识到教学和科研两者的辩证关系,在鼓励和支持科研中促进教学发展,在推进教学改革中提升科研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科研融合 运行机制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活动。提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硬币的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理想的状态上看,这种观点不可否认。但是,在实践中教学与科研相互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科研工作甚至已经取代教学成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有的高校为了追求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地位,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忽视科研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这一重要任务。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无精力从事本科教学,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学任务甚至由研究生完成。由此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低下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为了改变上述局面,江西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将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专门从事科研或教学。该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科研和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但是对高校的师资规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师资均较紧张,因而这一方法的实施困难重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必须建立起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运行机制。既要遵循教学与科研的实际运行规律,又要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实现教研并济。
一、建立兼容并包的高校评价机制,实现学校的分层定位。
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一书中表明,研究型大学要达到两个标准:第一,提供从学士学位直到博士学位的教育,每年至少授予50个博士学位。第二,置研究于优先地位,每年至少得到1550万美元(研究型二类)和4000万美元(研究型大学一类)的来自联邦政府委托的科学研究经费支持。在研究型大学中,由于其树立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因此一切活动均围绕科学研究展开。
按照该分类标准,我国除部分“985”和“211”工程大学可以称之为“研究型大学”外,其他大部分高校都应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顾名思义,对这些大学而言,教学工作应始终放在首位。教师即使从事科研活动,也应该始终围绕教学展开。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些学校在科研上的政策倾斜、经费投入比重甚至远远超过了研究型大学。究其原因,我国对于高等院校的社会评价存在较大的偏颇。虽然也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等不同类型,但在评价机制上,区别并不明显。一所大学的排名如何,往往以该大学有多少个硕博士授权点,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少国家级项目和奖励,每年发表多少核心论文等为衡量标准。而排名又切实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地位、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家长和学生在择校时,也以学校排名为主要参考。这种以科研为取向的社会评价标准迫使许多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脱离自身发展实际,盲目地为追求声誉、获取更多的经费支持而“科研兴校”。
高等学校要想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要改变目前的高校排名机制。国家教育部门应倡导树立兼容并包的社会评价体系,对高校实行分层定位:没有分工就没有专家,重视教学的大学是好大学,重视科研的大学是好大学,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也是好大学,而并非以“科研至上”作为评价大学的唯一标准。地方高校在兼容并包的评价体系下,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和地区实际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创办出特色,或为国家科研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或为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二、建立教研并济的科教关系,实现科研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教学作为大学最古老的职能,自大学出现以来便一直存在。直到19世纪洪堡在德国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科研的地位才开始在大学中得以确立。洪堡提倡的科学研究是纯粹的基础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使研究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由于它能够给政府、企业甚至是研究者、大学带来许多实际的利益,科研被赋予功利目标,不但无法成为教学手段甚至出现与教学抢时间、抢资源的现象,从而造成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这种科研活动的发展无疑背离了洪堡的本意。
高校科研应区别于科研院(所)的研究,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服务。高校教师的科研导向,一是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二是为教学服务,主要应围绕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清华大学教授张维等堪称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他们一方面立足于博大精深的学术、科学研究前沿,另一方面注重面向人才培养,其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为北大、清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一部分高校教师在从事科研时却存在着与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科研方向不稳定,随意性强;科研目标与学科专业建设目标不一致,不能形成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支持。
因此,必须重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接轨,高校科研的中心应围绕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和培养学生进行。
(一)高校科研应围绕着提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进行。
一项好的科学研究,它的成果应首先在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方面。高等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方面,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提倡研究型教学。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以此作为科研的切入口进行分析,直到最终解决问题,然后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再教学的良性循环。
当然,要实现教研并济,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考虑教师的科研方向;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及时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科研管理部门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上也要鼓励与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一致的科研。
(二)高校科研应围绕着教育科学研究进行。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即教学现象、教学规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本身。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在入职之初会进行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学习。然而,入职之后,便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自己的专业科研上,却忽略了教育科研活动。当然,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掌握专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如果自己学富五车,却不能将知识通过适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也能充分理解、牢固掌握,这样的教师同样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专业科研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科学研究。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教学现象,揣摩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高校科研应围绕着培养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都要不断调整和明确办学思想,要真正做到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教学工作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把教学改革作为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由此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大学作为为公民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应始终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将教书育人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讲,学校不但要通过教师授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训练大学生在就业后懂得如何利用研究成果。因此,除了常规授课之外,教师还需要将科研与学生创新教育相结合,通过在授课中给学生介绍自己的科研活动并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文献的能力和独立观察、思考和总结的习惯;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实现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
虽然目前高校制定的科研奖励政策和评价机制已经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称科研”、“量化科研”倾向严重,而教学评价机制则还不明确。因此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更够反映教学和科研质量的科学评价机制至关重要。
(一)树立“以质取胜”的科研评价观。
在科研评价上,将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与科研挂钩,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在科研评价时采用“量化标准”,将文章和项目按照刊物级别和项目等级分别计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科研评价的“公正客观”。但是,在这种功利性评价的导向下,论文和著作的数量被当做衡量教师科研水平和享受一切经济待遇的依据。教师为了自身利益,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忽视科研的质量,甚至拼凑炮制论文,滋生了种种学术不端。因此应该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过度量化考核体系,严格把握好科研成果的质量鉴定关,树立以质量取胜的评价观。在进行成果评价时要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课题完成数量,又关注科研成果的影响因子及课题与成果的关联紧密性。如果高校教师通过发表几篇影响因子较大的论文,或者在无人研究的领域作出开拓性研究,就能完成结题工作甚至职称晋升,就不会为了凑够论文数量而苦思冥想,而是踏踏实实静下心来保质保量地完成科学研究。同时高校科研管理者还应完善科研失范惩处制度,一旦发现科研行为不端者,就应及时作出严肃处理,提高其“违规成本”,对研究者产生威慑作用。
(二)树立公正多元的教学评价观。
在教学评价上,由于专业、生源的不同,更由于教学成果表现为学生内在素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目前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和效果未能制定出客观公正的衡量标准。在职称评审时,涉及教学方面,除了教学工作量外,其他方面均无法作出客观评价,人人皆可冠以“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欢迎”之类的评语,致使教师普遍认为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从而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科研上,忽视了教学这一中心任务。因此,建立一套确切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在教学质量方面,高等学校一方面需要成立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专家库,随机抽取评估小组专家,不定期对教师(不但包括年轻教师,更包括科研能力较强的资深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在职称评定上,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对教学效果达不到优良的,以及开设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数量的,坚决不给予晋升。同时为提交教师不断改善自身教学的积极性,还需要出台一些有利于教学与教研发展的措施,如建立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奖;加强“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奖励和宣传力度;加大教学研究发展基金、专著及教材出版基金的支持力度等。在教学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力求指标体系客观化,尽量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职称评审要有所倾斜。
参考文献:
[1]陈英,陈善榆.初探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4-66.
[2]刘占祥.创建高水平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0.
[3]濮雪莲.基于教师层面的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8-30.
[4]施维成.教学与科研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考与体会[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77-79.
[5]王彦.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3-234.
[6]袁祖望.教学与科研:鱼和熊掌能否兼得?[J].现代教育科学,2005(3):43-44.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师科研能力 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都纷纷提出了创办一流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随着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大学也将发展目标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五个特征:一是在办学理念上,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工作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工作,但不能忽视或弱化科研工作。二是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达到较高的规模。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在学科建设上,突出重点学科,加强优势学科,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五是面对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
总结起来,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相比有着更多的科研优势,而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则需要承担更多的本科教学任务。因此,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既要注重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型,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又要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和谐,避免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
1)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型,科研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科研经验不足,独自承担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成功申报课题的机会较少;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是教授的事,和自己很遥远,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没有深刻的认识,片面认为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无关。
2)知识结构不完善。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研究的学科,而且要对一些边缘交叉学科有所了解。对于高校教师来讲,除了受自身专业的限制、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外,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方面也存在不足。
3)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缺。随着知识代谢周期的加快,学科知识不断渗透和融合,而学科又在不断地生长,各学科知识在不断细化的同时,又在逐渐走向融合,一些重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撑。因此,科研中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许多教师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团队协作攻关的能力较差,造成科研成本大大增加,而且难以争取到重大科研项目,不利于多学科教师参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
2.管理因素。
1)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许多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评价与考核上,对不同类别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科研任务要求,有的学校即使有,也缺乏督促和考核制度,制度上的缺失使许多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不足。同时,对教师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小,在学习机会、职务晋升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向从事科研的教师倾斜少。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容易挫伤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更多的教师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搞科研,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
2)教师培训制度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缺乏针对性。教学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但缺乏对教师培养的总体规划,没有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很少针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送到著名大学或研究所培养的。
3.环境因素。
1)科研环境欠佳。一方面,很多学校图书馆,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提供充足的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课题及其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缺乏学术带头人与课题组织者,学术氛围整体性差,无法形成集体合力,以取得科研工作的较高成就。
2)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这类教师在科研立项的申请中占主导地位。科研经费的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发展导致了师资力量进一步紧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此外,随着教学方式的更新,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就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显然,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科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没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搞科研,更不用说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了。
三、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1.完善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科研经验。
科研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结合教学工作,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在申报课题时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提高申报成功的机率,也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申报经验。
2.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因此,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不强,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对教师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分别提出要求和考核办法,并作为收益分配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3.创建灵活多元的培养机制,形成有创新活力的科研梯队。
高校科研梯队由老、中、青年教师组成,这三个年龄群体比例适宜、素质合理,是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首先,学校应尽量根据需要定期选派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校进行进修学习,这对青年教师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支持有需求的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深造,担心教师外流而阻碍教师深造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摒弃。再次,院系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层单位,应做好科研“以老带新”工作。
4.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高校要努力提高硬件水平,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科研群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把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上,在强调个人贡献的同时,还要抓好团队建设,鼓励素质好、潜力大、层次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构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互补、内部凝聚力强、具有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另外,高校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科研方便,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对教师评聘尽量做到评价标准量化,公正科学,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公正而又充满竞争的制度环境。
5.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减少科研经费分配不均的现象。
为了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高校应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工作开始阶段的经费困难问题,为他们申报市级和国家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途径有三:一是争取政府投入,保证各级政府财政经费对科技的投入;二是学校安排资金投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三是其他投入,要尝试与金融部门实行科技贷款合作,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所不可分离的两个主要标准。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带动教学的发展,没有科研为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教师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就会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就不可能保持高水平的教学,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高校教师应完成好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并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大力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应避免出现轻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黄建晔.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2]戴文彬,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学研究管理,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