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第1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文化常识

一、引言

对文化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文化常识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语文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透彻了解民族精神,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困生人格的培养,促进学困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缺失

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可见,理论教育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使得人格教育缺失。2015年的高考全国卷出现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的题型,而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明文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受考试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师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以期通过理论知识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素质教育的忽视和人格教育的缺失,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习惯重理论教学,“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就会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形成不利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学生――年轻一代真正深入体会,才能自然而然生出民族自豪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的民族以及文化。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学生可能都记不全,更不知节气的由来,更难主动去了解它,认可它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现今,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兴起过洋节,如圣诞节、复活节……但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毫不关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教材利用度不高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坚持应试思想,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对课本教材利用度比较低。高中课时比较紧张,教师为了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压缩课堂教学,省下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快速学习课文内容,对于古代文言文仅以原文翻译、串讲、重点词解释等形式展开,对于现代文教学则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仅仅理解课本教材呈现的内容,而且只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含义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很容易忽略文化常识这个知识点,或是照本宣科一语带过,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着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由于缺乏对课本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程度不深,学生认识不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形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学生无法从文化常识中汲取营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基本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例如丰富的优秀文化典籍,《史记》《汉书》《后汉书》《诗经》等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对文化常识进行渗透,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

深入l掘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蕴藏着非常多的文化常识。例如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等。如果不注重学生的体验、领悟,学生停留于表面的认识,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不利于文化常识的真正渗透与传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常识进行深入剖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文化常识。以“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作品为例,选其作品《赤壁赋》展开讨论。这篇文章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将其人生观娓娓道来,既包含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也包含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出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语文教学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等,通过鉴赏这些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鉴赏审美时,还能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和学困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识,还要求学生对其语言进行了解。例如《赤壁赋》一文先后呈现出了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所以,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既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增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要求教师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常识的基本内涵,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文化环境和氛围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来。首先,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由学生阅读包含人文精神的课外读物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目标。挖掘《兰亭集序》《赤壁赋》中的干支纪年法,地支与十二生肖之间的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日历上也标有干支和生肖,这可加深学生对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的敬佩,加深民族自豪感。《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人定”是古时十二个时辰计时法中天色计时法,对应十二地支计时法。其次,通过学生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家庭学习态度,家长人格教育方式等,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鸿门宴》中项羽高居尊位,在现实生活中宴请宾客,有主客的位置之分,有以老为尊。而在工作会议的安排当中,也有上司和下属位置之分。文化常识,古已有之,延续至今,无处不在。学习和积累文化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做有一个素质有文化的人。

(三)让学生自主尝试挖掘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蕴藏的知识量比较多,而且都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试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科举制之前如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名称”“古代节日习俗”等等,要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学生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如“科举制之前通过察举、征辟和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古代节日习俗中春节要贴春联、燃鞭炮、挂年画、耍龙灯,元宵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天文历法当中的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地支和十二生肖的关系,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等,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又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干支纪年法在现在还在使用。古代对人的称谓有多种情况,其中可称官名,如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也可几项兼称,如先称籍贯,再称姓、名,后称字,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人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这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原地区地理及太阳照射有关,被太阳照射为阳,反之则为阴。《游褒禅山记》中的“华阳洞”即在华山的南面。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形成深刻的了解,学生自发将这些文化常识应用于写作中,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在写作中将苏轼《赤壁赋》中关于人生感悟的描写原句用于作文中,就可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实现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写作任务,仔细检查学生写作情况,总结出学生语文知识常识性错误,同时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常识,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常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常识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化常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付娥,左君.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浅谈对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5(01):24.

[2]刘江.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数学“学困生”的人格矫治[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67.

[3]穆占财.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水平――以威宁县保家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4]李祖惠.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培养策略[J].速读(中旬),2016(08):336.

第2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吸收与感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1认真研读古代诗文,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内化学生传统文化内涵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3编撰地方传统教材,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可以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联明才智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5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道德

第3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为迎合高考,教师大多将文学常识、字词句理解等语文基础知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难度较大、内容宽泛的古典文化内容却受到了忽视,通常介绍写作背景、作者资料、文字解释后就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为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文化渗透教育。教材中最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内容就是古诗词,其起源于我国的诗词文化,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古代文学的文字美,还能使我们了解古代的道德观与核心价值观。即使在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备课环节,正式授课前通过查阅图书、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诗词的作者。绝大部分诗词体现了一个人的经历,所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平事迹有助于理解诗词作品,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例如,讲解李清照的作品时,为了更好地解读她的词,应当结合其人生经历的变化分将词归属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李清照与招抚恩爱甜蜜,生活美满,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第二个阶段,国家命运改变了其个人生活,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作品的感情也比较惆怅、消极。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后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内涵。

2.适当引入网络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除了能将更多的教学内容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刺激其听觉、视觉感官,为其构建学习语文的广阔平台及资源库。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各种考试及高考的影响下反复学习和记忆知识,而这种方式却并未起到理想效果。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将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指导其选择有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有文化底蕴的网络资源,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将网络资源作为延伸性教学内容,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比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的有关《鸿门宴》的精彩片段,使学生全面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的礼节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渗透传统文化信息的流行娱乐作品,如郭德纲的相声、侯宝林的相声《改行》、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在选择网络资源时,教师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特别要仔细甄选经过改编的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以免带给学生错误的信息。

3.巧妙渗透知识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语文知识是开展文化渗透教学的基础。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师要充分提炼课本中的文学知识,选出各种类别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地理、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人文知识的内容,促使其全面了解、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和充分思考,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依托语文教材,刺激学生思维发散,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承担起弘扬文化的任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思想、奋发的自主意识、奉献精神等内容。比如,教授《兰亭集序》时,要求学生与文中的描绘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入山水之中,体会作者超然洒脱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对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还要注意文中描写古代文人活动习俗的部分,包括即兴赋诗、流觞曲水、修禊之事等;学生还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教师要重视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语文素质得到提升。

第4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一、现阶段文学批评的现状和困境

当代文学批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转型,伴随着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改革与开放,改革的目标是改革现阶段的文学批评僵化模式,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表现出走向世界的姿态,中国的文学获得的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当代的文学批评进入了失语的境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文学批评在西方的文学建设中失去了话语权,中国虽然人声鼎沸,当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无人听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境地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缺乏一套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为什么出现这类的困境,主要的原因是现阶段对西方文学的滥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当代的文学批评过度的使用了西方理论的相关知识,将西方的理论直接的移植到了中国的理论中,将中国的当代文学批评全部西化,同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批评没有跟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全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里,不是批评西方的文学评论理论,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学理论的时候我们需要化为己用,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有效的运用批评对象的本身,而不生搬硬套,在现阶段全球化的背景下,最重要的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形成一套优特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其中有两条的具体途径可以使我们寻找当代文学中的批评出路,首先是西为中用,确定本国的文学语境,并有目的的深入到西方的理论体系中,打破西方的相应看法,使用拿开主义的相关方式,立足于现阶段的中国文学评论,将中国的传统文学与西方的思想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其次,我们可以古为今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创新,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沿革进行有效的把握,对精华进行有效的汲取,并古为今用,找到中国的传统批评文化之根,源远流长,在中国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以一种坚持自我,不卑不亢的思想,确立相应的文化体系,既不被当代的全球化潮流淹没,也不能故步自封放弃创新,准确的做出文学的判断与修正,在不脱离和不滞后于当代文学现实的情况下实现文学的发展。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变与出路

1.对外来文学批评的转化

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消失,现阶段的社会变得相对浮躁,一些学者对一些所谓的主义进行大肆的鼓吹,并出现精神分裂等的情况,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努力克服,我们不能对相关的内容模仿和照搬照用,我们必须走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方式,并构建较为成熟的文学体系,对中国文学理论内容的精华进行汲取。

我们可以回归到第一种途径,西为中用,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确定本土的相关文化,并有重点的将西方文化融入进来,全方位,多领域的对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有效的解决中国文化的“失语症”现象,针对当前中国的文学批评在西方话语的霸权面前已经失去了相应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一份权力,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内容,打破僵化的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找到属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根,有效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的融合。

2.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学基础,在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较大量的文学理论资源,例如许多深刻的文学礼品成果,西方的理论思维相对来说偏向于追求思想文化的明确性,相对来说形成了较为严谨的理论体系,中国的理论则往往追求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因此理论体系相对来说看起来较为模糊,但是并不代表落后于西方的理论体系,我们的回归传统不只是进行全盘的恢复,而是兼容并蓄,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是中国的评论体系更加的富有活力。

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首先是理性的选择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审视传统文化,对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改造和转化,使之为当代的思想建构和理论建构服务,差异是特色,更是一种价值,我们必须掌握差异的基本常识,现代化的建构和价值建构的理论上,履行建构原则,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精神世界中的“灵性”其中,传统文化的体悟性能够较好的解决相关问题。

3.多元化,创新的建构

第5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很多年来,教师被传统课堂异化为教书匠。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师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把高考考试内容教给学生,并设法提高他们的成绩,这几乎成了高中教师们共同的追求。长期的灌输、限制,让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去读书,不再去关注高考之外的人文素养,当然自己的素养也难以提高。

一个自己都不践行传统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在讲台上影响他的学生呢?所以,要想通过高中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第一要事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师的意识,提高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

二、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当属古诗文。但是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量却又是最少的。于是,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就成为我们教学的突破口。除了以高中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古诗文为重点外,我还从语文的基本能力人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主要是诵读《唐诗鉴赏辞典》和《史记》。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是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一旦,每堂语文课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微略景观,那么,学生将会在语文课堂流连忘返,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以背诵多、准者为优胜,并张贴获奖者的名单和照片。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5.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比如:上元节吃汤圆放花灯、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挂香符赛龙舟、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七月七乞巧节、江苏中秋节的摸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九月九重阳节登高……

最后,还可在考试中渗透文化传统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导向,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等专题的设置,就可以促使学生关注我国的汉字文化。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只是在古诗文中体现出来,现代文的阅读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所以,语文的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第6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含义: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现状 成因分析 教育反思

在封建时代,中国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类型,书面语言又可分为素服语(日常或商用语)、制服语(初级古汉语)、礼服语(高级古汉语)三种类型[1]。今日我国中学生所学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然而在教学当中,大部分老师忽略文言文的语言属性,更多的是追求其背后的文化和文学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中学生很难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文言文阅读能力普遍偏低。

一、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现状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现状可以概括为:阅读兴趣普遍偏低;文言常识掌握较少;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车丽涛[2]的调查显示显示,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数据显示喜欢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只占总体的20%~40%。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是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的讲解过于单调乏味。

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同其他的语言一样有自己的语法、结构、遣词和句式。这些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常识,通过学习文言文来习得文言常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学习方式。但是,姚富根、张厚感和顾振彪[3]的调查研究显示,150份中学生的问卷中,平均分只有27.5分。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基本不懂,不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刚刚具备阅读初级古汉语的能力。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饱含学习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学习方法,很多教育者也明白掌握文言常识对于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目标和考试制度的压力,不得不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文章大意和记诵经典篇章上。

二、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目的:文言文的实用性太低

语言的实用性,就是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思想观点的工具属性,决定语言实用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普及和创作。在普及程度和创作难易上,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的优势不言而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语言和学校教学语言,全部都采用白话,文言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中已然消失。

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待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态度可以用“避难就易”来形容。他们从出生接触到的就是白话,用白话进行交流或者写作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简单;对于文言,没接触之前就不懂任何文言常识,在不懂文言的基础上去领悟微言大义的文言文,难度可想一般。中国的文言文又不同于欧洲的字母文字,在复杂性上远远超过字母语言。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五四白话文运动”和“简化字”推广的影响

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而造成我们轻视文言文的社会因素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一刀切”到底隐藏着什么危害?作为的倡导者,他们没有折中的路可走,但作为后人的我们又是否正确吸取了先辈的改革精髓呢?白话文运动中,一再强调他的“再造文明”的梦想,倡导者们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全民的、没有士与民之分的新白话,要有白话的肉身和文言的灵魂[4]。我们如今使用的白话文只具备语言最基本的工具性,却缺少语言的文化性。

五四白话文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立场是否偏激还有待于商榷,但它对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造成的阻碍却是毋庸置疑的。另一个影响文言文教学的社会因素就是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如今我们使用的简化字有着非常多的便利之处,但它同时造成文字隔阂。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繁体字,这给中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教育的缺失: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有失规范

中学生整体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已不再是简单的师之惰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来说,这只能说明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严重的缺失和不规范。我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学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不是读懂甚至背诵课本上的那几篇文言文。正如前文所说,通过学习文言文来学习文言常识,这是学习文言的基本方式。而现实中我们却遇到了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矛盾[5],在有限课时和学生有限精力的条件下,既要求学生学会文言又要求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这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只有分清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功效。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的文言文没有科学的系统性。学生要学的是一门语言,课程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往往坚持“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标准,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的适应性标准。教材编排的传统总是以文学史为序,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6]。

在考试制度的压力之下,文言文教学不得不改变语言教学的正规路径以适应最终的评价考核。目前高考对文言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形式,内容就限制在教材中那几篇选文当中。这就不得不引导老师和学生们反复的“咀嚼”课本,语言学习的动力完全被考试得分的动力所取代。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一)明确文言的价值所在

文言作为一种与口语相对应而存在的书面语言,历经华夏五千年而延续至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实用价值。民国以前的所有典籍著作(方言和白话小说除外)均由文言文体写作而成,要直接阅读这些资料必须熟练掌握文言基本常识。文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就是文言的价值所在。

学习文言是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前提。自民国废除读经,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以来,传统经典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历经几十年白话文教学之后的今天,精通文言的学者已为数不多,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已经丧失直接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能力,这势必造成一种语言界的“文化断层”。当我们再去品味传统文化经典的时候,我们能够阅读的只是别人翻译的白话文。

文言本身具有修饰性和美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精雕细刻的传统之美。这是文言本身超越白话又与白话的工具性、实用性相互补的价值。今天,当白话身上的文化责任已经全部剥落以后,人们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白话的反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白话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方言白话、网络白话、舶来白话等等层出不穷。这些形式各异的“变异白话”在彰显白话复杂多样性的同时,也表现出白话的低级性。

(二)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育机制

上文我已经探讨了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安排中,要抓住“熟练掌握和运用文言进行阅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制定以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标准的评价制度。除上述几点之外,还应当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育机制就是教育各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方式,具体到文言文教学,就是要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评价制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只有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著.颜林海,译.春秋大义[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67-68.

[2]车丽涛.关于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J].克山师专学报,2003(1).

[3]姚富根,张厚感,顾振彪.中学生语文状况调查报告(二)一一从三百份测验卷看当前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存在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3).

[4]杜素娟.关于白话文运动的几点追问与思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第8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关 键 词】 语文教育;浸润涵养;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范维胜,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语文学习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语文教学法委员会理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中语会全国优秀实验语文教师,首届“语通杯”中学生个性文学鉴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特等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莫言在诺贝尔文学颁奖晚宴上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就在于她没有用处,因为没有用处,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可以摒弃功利。

虽然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兴趣比成绩重要,良知比对错重要,成长比输赢重要,甚至旅行比课堂重要!可是,太多时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甚至我们的老师自己仍然走不出应试与分数的牢笼,所有的重要,都显得微乎其微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渐渐地远离了中学的课堂,甚至是语文教育的课堂。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尴尬之至,令人心痛。如今的学生,你不能说他们知识面不广。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多元,外来文化和俗世文化成了他们追逐的主流。不少中学生不懂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文史知识匮乏,民俗文化无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其实,语文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它不仅肩负着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责任,更承担着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重任。可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对前一种功能过于放大,过于看重,只满足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答题思路、得分采点,功利化的语文教育,让语文的文化性严重缺失。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程度之烈亘古未有。我们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学生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是一代无根的孩子,用着尿不湿,吃着肯德基,看着韩日片,过着洋节日,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冷漠无知。试想,如果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历史,也无法审视现实的处境,甚至于数典忘祖。他就可能对自己身处的家庭、社会缺乏责任感,这是危险的教育处境!所以,我们语文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运用智慧和策略,采用恰当的途径,激发学生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目的。

一、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植入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和个性品格发展至关重要。在学生的语文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基石也就奠定了。

1.每天两个一:课前一个成语,课后一句名言警句。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用的,形式简单而意义精辟的词组或者短语。大多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形式简洁,内蕴丰富。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明白成语的意义及内涵,再追溯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典故,既可以积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名言警句是劳动人民或名人贤士在一定的历史长河创作积累下来的简单而又意义深刻、发人警醒的句子,闪烁着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辉,颇具哲理。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让学生记诵积累,分类整理。或爱国,或诚信;或修养,或理想;或励志,或孝顺。让传统文化在名言警句的记诵中浸润学生心灵。

2.每周两个一:每周一张古诗文书法习作,每周一段《论语》背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不仅历史悠久,诗人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而书法又是另一座丰碑。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国粹,要通过书法写出气象、写出灵魂、写出境界、写出思想、写出人生,也许我们根本不能给予学生这样的境界,但通过古诗文书法的习作练习,至少可以让学生去积淀文化,养成素养。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论语》的精髓、灵魂不能不去探究。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论语》节选,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的浅层理解上。每一周利用一节课,讲一段《论语》,汲取精华,让学生在理解之余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这样久而久之,浸润有序,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优秀的文化向雨露一样滋润在学生的心田。

3.每月一个文化专题。

中国的灿烂文明是各个时期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的,顺着他们的足迹我们可以理清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语文教材编选的古代文化经典的优秀篇章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凭借,对这些经典的篇章追本溯源,形成一个个文化专题进行探究,就会很好地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的熏陶。例如学习陶渊明的相关作品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隐士情怀”;学习蒲松龄的作品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志怪小说”……这样久而久之,探讨优秀文化的传统的氛围自然而然形成了。

4.每学期一次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积累的文化素材需要呈现,学生学习的文化成果需要汇报,那么每一学期的中华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展示就给了学生一个绽放的舞台。或书法佳作展示,或《论语》解读笔记展示,或千古美文朗诵比赛或古诗词默写比赛,或诗词情境短剧表演或古文化常识抢答竞赛,甚至是文化专题小论文评比等,形式不拘一格,旨在让学生形成良性的传统文化学习的习惯,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

二、在课文、名著的文本探究中汲取传统文化

首先,知人论世,寻找文化源头。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是其思想形成的根基,如果抛开作家的生活时代去研究他的思想、作品主题,那只是架空的研究。学生在理解上自然是一知半解。对历史文化名人,尤其是凭借思想影响一个时代的作家,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去探究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方向,探究其思想的成因。例如,学生都知道杜甫的作品风格是“沉郁顿挫”,但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则是和他的生活和时代有关。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撞上这个动荡的时代,个人的离散、贫病交加,悲慨满怀的诗人一直心系国家安危、黎民疾苦,所以他的诗歌必然有着深沉的忧思、深厚的情感,满腔喷薄欲出的悲怆被压抑,释放出来,自然是沉郁顿挫。这样,学生就会在心底里镌刻下杜甫诗歌的低徊转折的旋律。

其次,激情朗诵,共鸣文化情感。语文能让学生在朗诵中进入意境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历代的启蒙教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着力点都是在诵读上。我们的语言,声韵和谐,金声玉振,非诵读不能体味诗人创作的初衷。例如《别董大》,一二句描摹劲舞的凄清,我们要读出悲凉之感,读出人物离别的伤痛之感。三四两句体现出了作者的境况,“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诗人在困境中自信、乐观、积极,同时又希望朋友乐观自信起来,我们要读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面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听着朋友的激励的话语,曾经的挫折失意烟消云散,我们还得读出自信豪情。我们在诵读中达成学习目标,与诗人产生共鸣,送别文化浸入心田。

最后,巧借名著,渗透文化要义。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果教师可以针对传统文化的的浸润需求,对学生的名著阅读的时间和篇目做一个统筹的安排,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教师根据人教版教材后面的名著阅读的推荐书目,每星期上一节专门的名著阅读导读课,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迈进文学名著的神圣殿堂,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的同时,再领着学生进入阅读的深水区,针对名著中精彩的章节、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物形象进行赏析,感受形象的人格魅力,体悟形象内蕴的文化,洗礼精神,净化灵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形象身上体验了感恩、诚信、勇敢、正直、道义等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为了检验学生的真正阅读效果,我们每个月在班里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如读书内容报告会、人物形象讨论会、读书观点辩论会、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譬如读了《水浒传》,可以举办“我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分享交流会,或者“我最喜爱(佩服)的水浒英雄”读书演讲比赛;譬如读了《三国演义》,可以举办“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读书辩论会,或者是“刘备的眼泪有用么”读书讨论会等,这样的名著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满足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心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的要义得以传承,从而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的目标。

三、在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践行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很强,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利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以某一个传统的节日或文化标志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习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我们就可以在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上网去查询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活动。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有关,你是否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你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用网页或者PPT演示文稿的形式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看《屈原》、唱《橘颂》、吟《离骚》、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文化节日,从查阅资料到文化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传统,学国语言,在节日氛围的营造中,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特有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花朝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让学生去探究节日风情,研究民俗文化,体验文化传统,那洋节日就会离他们渐渐远去,这样的文化传承的意义极其深远。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那些积极向上、向善向美、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如脚踏一方土、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戏剧大舞台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它们涉及的素材、人物、语言、风格、地域背景不同,这就给我们的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我们学习时,可以依据文中的民俗文化为主线,重点赏析,赏其事,明其俗,嚼其言,悟其道。例如学习《吆喝》一文,我们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走热闹学吆喝,而是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俗文化,体悟民族精神,把握文化内核,感受语言风格。

四、在作文训练中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

如何把作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记叙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入手,从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着眼,引领学生就地取材体味身边的传统文化,然后进行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样可能会更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为就地取材,亲身体验,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说的有趣,说的有据,说的有理。利用影像设备把当地的优秀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传统工艺、文化名人介绍给学生,再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考察中产生剥开传统文化内核的欲望或者热情,然后再写进自己的作文中去,编辑成一个个文化采风小故事,学生就会兴味盎然。

2.散文的写作训练可以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底蕴入手,不断思考甚至反思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写出古为今用传递正能量的散文来。这一方面的实践,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给了我们很多的借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将散文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并且熔铸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散文中蕴藏的文化独标高格。诚然,像余秋雨这样的散文大家的创作,无论是模仿还是借鉴,对于中学生而言,可能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但我们也不能低估现代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习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散文的手法对一些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思考、阐释、分析、探讨,意在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不求过分的高深深邃,但求学生作文中思想灵光的闪现。

第9篇: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历史课堂 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那么,何谓传统文化呢?通俗的说就是包括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有风、骚、赋、文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文死谏,武死战”,“不、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气;有“修身治平”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自豪的精神资源,是区别其它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应该把它输入血液,融入生命中。如果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抛弃掉,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曾经令国人如此自豪的传统文化必需得到很好的传承。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能真正的把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都值得打个问号?因此,近几年笔者刻意的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探究实践结果表明:师生从中受益匪浅,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中国古文化的美,又提升了情操,丰富了人历史文素养和内涵。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呢?

1以诵读手段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及人文素养内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确是这样的,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历史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读内容。笔者常年进行的历史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识字量不少,但对一些古诗词的理解却不到位,语感也很欠缺。因此教学中,笔者刻意的把书中涉及到的内容让学生背诵,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检查,督促孩子养成背诵的好习惯。此外,根据课标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古诗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留下来古诗文的美妙,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以创设情境氛围为突破口,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熏陶学生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是脱节或许在学生看来是格格不入的,而事实上又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当时的那种情境中,学生才会体验或理解前人的所作所为。例如在教学这些课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石沉江中以及项羽江边自刎等行为,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是呆子,为什么要死呢?不是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为此,老师的情境创设就显得太有必要了。另外在教学《的危害》一课时,可先制作了(一些人吸食鸦片后的恐怖图片)课件,然后再设计了一段台词,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细心体会当今对人类危害的无奈和心酸。这样,学生很快地置身于此情此境之中,接下来教学便如涓涓细流,水到渠成。此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的变迁要求我们在对诵读内容稍稍讲解、粗粗梳理的基础上,要选择部分精彩片断内容进行一些解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等精髓就自然地熏陶了学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3以故事为载体,将知识的诠释化难为易,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之妙,绽放传统文化之魅力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而学生是好奇的,厚重的文化在好奇的学生面前自然不能用厚重的方式去诠释。如果我们能用系列讲座的形式讲一讲历史上的名人名家伟人的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古今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如:我们为什么把咬文嚼字、反复斟酌叫“推敲”?“梦笔生花”讲的是谁的故事?“江郎才尽”是哪个江郎?“胸有成竹”为什么不能解释为“胸中有一根竹子”?等一系列解释,我们就可搜集有关奇闻轶事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妙处所在,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例如,教学《》一课时,可以利用的诗词《诗》作诠释。此外,笔者特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即故事中学古诗,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讲故事、学古诗的另一番滋味,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