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第1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日益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水准,面对此,人们对信息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为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亟待有效解决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但是,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由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同时具有专业性与事业性,因而对工作人员良好的耐心要求较高。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在事业单位档案中存在的重要信息量较大,和事业单位工作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主要包括单位员工的身份背景、工作流程的详细记录等,如果漏掉了档案管理工作,则可能带来泄露数据、侵犯个人隐私权等问题。因此,对事业单位而言,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引起相关成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现实中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无论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完美,都很难给事业单位带来显著的效益,因此,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者都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即档案管理人员等下级员工的积极性也产生影响。许多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将档案管理工作单纯的看成一份对档案文件进行整理与保管的工作,再加上受上级领导的消极态度影响,档案管理人员很难对工作付出努力,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员工们不能按时进行相关档案记录工作,拖延工作时间,最后越积越多,只能一带而过,致使档案不完整,影响他人查阅档案的查阅效果。

1.2 档案管理模式落后且设备老旧

大部分档案管理部门仍旧以账目记录、书本记载为主要方法,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低效运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将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快捷、有效地存入档案库中。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及时更换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新设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员的档案数据记录速度以及档案查阅的效率。

1.3 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不够

档案管理工作表面上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度较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有较高要求。然而大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对一问题不够重视,以为仅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则能有效完成该项工作,造成大多数员工对专业知识的研究、职业素养的培养都难以达到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实际工作中,一些员工缺乏专业知识,没能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些基础工作项目,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员工缺乏职业素养,工作稳定性差,以至于出现员工突然辞职甚至是档案数据泄露的现象,对事业单位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根据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事业单位领导者应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着重抓好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以下几点对策:

2.1 树立法制意识并完善制度

树立法制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应该让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有法可依。而且,《档案法》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会产生一个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管理者可以进行网络管理,在网络的帮助下,管理者对档案工作会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管理者一旦发现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一定要及时告知该工作人员,并督促他改正。除此之外,相关领导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中,这样,在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就会有章可循。

2.2 加大资金投入

因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因而必须改变传统模式,运用新型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完成该项工作。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具,计算机日益发展为新型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角色。相关记录软件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在电脑中方便快捷、合理有序地输入完整的数据信息。档案管理人员可构建一个档案查阅网,将数据传输到网站上,以便人们浏览和查阅,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还是查阅人员,时间精力都大大减少。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网络安全给予重视,避免侵入计算机病毒,防止非档案拥有着盗用档案信息。另外,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的运行必须引进先进的设备,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然而很多地区缺乏充足的经济基础。这时,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资金补助,利用这些资金购进新的相关档案管理设备,并且置办优越的档案管理办公环境,有助于新型管理模式的运行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

2.3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首先,培训管理人员应当增强其对该项工作给予重视的意识,积极展开对管理专业技术的培训。目前,社会发展需要巨大的信息量,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促进培训的积极开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从开发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角度上来讲,首要任务就是根据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做出管理方法上的优化,关键在于树立端正积极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加强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视程度,进而在保证档案管理价值的前提下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优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体现出事业单位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事业单位管理层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进行决策。同时,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传播,宣传事业单位面向社会的服务政策,改善民生的同时为事业单位树立优良公众形象,从而营造出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文件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健全的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由此可见,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仍有较大发展和进步空间。目前我国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关注,重视其在将来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档案管理上,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储存档案,这样既可以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防止人为泄露档案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加强网上安全的管理,防止黑客的侵入以及存储文件的破损。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所以,在现在,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就应该不断努力、不断探究,提升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完成质量越来越高。

第2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艾滋病;档案管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主要由各地的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各定点医院(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科)完成,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工作基本上已由初期的CDC转移至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常规设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同时开设艾滋病病区(专门收治合并机会性感染、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的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其家属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他们在医疗、心理、家庭、经济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对于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更是十分迫切,建立完整的艾滋病档案,可以准确掌握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获得心理支持、社会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方面的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综合关怀服务,对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艾滋病相关性死亡、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艾滋病定点医院在艾滋病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具有保存价值的病历资料、图片影像学资料、数字化资源以及实物材料等等都是艾滋病档案的来源,应用档案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利于充分收集有关艾滋病档案材料,用完整的艾滋病档案为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作出正确决策而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艾滋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定点医院的艾滋病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兼职医护人员负责,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艾滋病档案管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职档案管理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目前艾滋病定点医院的兼职艾滋病档案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很多有价值的材料没有及时收集整理,而且档案材料整理不规范,内容不完善,导致日后查询利用困难。如艾滋病的同伴教育活动中的课件、签到、现场提问和答疑、活动照片或录像、活动总结和费用支出清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档案材料,完善的同伴教育档案不仅对改善和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依从性非常重要,而且可以为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如广西根据近年来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材料提出了由政府购买服务,由合法的第三方民间组织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同伴教育,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增加了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认同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艾滋病档案管理的内容局限,档案材料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管理模式。目前艾滋病档案材料主要限于与艾滋病治疗相关的信息,没有包括病人的心理需求、生活救助需求、工作需求、甚至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热荩造成了卫生、民政、社保等部门无法了解每个病人的实际困难,不能对每个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实行“精准扶持”。目前各定点医院艾滋病病人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分别由抗病毒治疗门诊和病案室保管,艾滋病的疫情档案在预防保健科保管,有关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的材料由药学部保管,有关与艾滋病相关的专项经费使用材料保存在财务科;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不仅造成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整体健康状况动态信息资料的收集困难,而且经常出现有关的档案材料不全,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常无法提供完整的艾滋病档案。

(三)保护艾滋病病人隐私的措施在定点医院仍有欠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中明确指出“从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防止社会歧视”,艾滋病档案记录了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其社会信息)、诊断和治疗经过,这些都是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个人隐私,敏感的艾滋病档案不仅对于病人的工作,而且对于其婚姻、家庭以及其他成员都会造成影响。定点医院如果因为艾滋病档案保管不当,造成病人的信息在没有患者授权的情况下泄露,将会严重侵犯艾滋病病人的权益,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如住院艾滋病病人的一览表和床头卡的诊断写在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或肿瘤,造成病人的隐私暴露,招来病人亲戚朋友和单位同事的歧视。

(四)定点医院的艾滋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在各定点医院的艾滋病门诊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系统和医院的门诊系统、病历系统、检验系统和影像系统均不能对接,无法便捷地进行信息共享,档案管理员必须人工从医院的门诊系统、病历系统、检验系统和影像系统整理出相应的数据再录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系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经常出现错误的信息。

(五)艾滋病档案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目前艾滋病疫情和抗病毒治疗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主要用于上级管理部门汇总,基层单位只是负责数据的录入和上报。由于缺乏管理系统中相应的利用功能板块,基层单位的医护人员基本上不能利用艾滋病数据库中的信息,造成了数据库的大量数据和少量有用信息之间的矛盾,应该说,目前艾滋病档案的价值远没有被充分利用。

二、提高艾滋病档案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建议各定点医院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艾滋病档案管理水平。

(一)建立艾滋病档案管理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艾滋病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从事艾滋病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应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加大对兼职艾滋病档案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档案管理法、保密法、艾滋病条例等),邀请资深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结合艾滋病的特点,采取教、学双向交流及个别辅导的方式,让在艾滋病临床一线的兼职档案管理员学会收集档案资料方法,熟悉建档步骤、掌握建档方法。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有关艾滋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各定点医院从事艾滋病档案管理的医护人员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艾滋病临床工作的需求。各定点医院既懂计算机、又懂医学以及卫生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艾滋病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不断加强艾滋病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拓展艾滋病档案管理的内容,建立由医院档案室参与管理的艾滋病档案集中管理模式。艾滋病档案管理内容不仅要包括与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的信息,更应该包括病人的心理需求、生活救助需求、工作需求、甚至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内容;各定点医院艾滋病病人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艾滋病的疫情档案、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管理档案以及与艾滋病相关的专项经费使用的档案材料应纳入医院档案室的管理范畴,各业务部门可以有一份备件文件供日常工作使用。拓展艾滋病档案管理的内容并集中管理,可以为临床医生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需求评估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的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开发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比如根据不同需求,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可以分别纳入生活救助组、生产自救组、心理关怀组和儿童关怀组,定点医院、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可根据不同小组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关怀策略和干预方法,以达到降低HIV的感染率和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艾滋病病人的隐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易受社会歧视,甚至其家属也受到影响,故必须严格执行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信息要采取保密措施,保护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尊严和合法权益,鼓励其树立生存的信心。定点医院要制定艾滋病档案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对所有接触艾滋病档案的人员要签属保密协议书;定期对兼职档案员和医护人员进行保密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档案法等知识的培训;对所有接触艾滋病档案的人员根据其角色不同授予相应的权限,保证各级人员能安全地收集、存储、传输和利用艾滋病档案信息。

(四)加强艾滋病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艾滋病档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定点医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系统、门诊系统、病历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和疫情管理系统整合纳入艾滋病档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使艾滋病档案管理信息准确而迅速地传输至局域网,实现政策信息、疫情信息与临床信息的―体化联动,建立标准统一的艾滋病档案,这些数据信息记录了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从HIV确诊到死亡的详细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艾滋病的救治水平,而且还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本地区艾滋病的疫情,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可靠的数据。

(五)充分利用艾滋病档案,更好地为艾滋病的防治服务。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是我国艾滋病档案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基线情况、抗病毒治疗方案、随访情况(重点是CD4和病毒载量)及毒副反应,部分病人还有终止治疗的相关内容,对这些重要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临床医生可以详细了解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了解本地区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进展和水平。

由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定点医院、医保部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和宣传部门等机构的联动和社会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特别在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关怀救助方面。根据本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活救助和医疗服务等档案信息的分析,地方政府可制订困难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低保绿色通道”和“大病救助”的关怀政策,避免这部分病人因病致贫,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各个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个人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可建立感染者互助小组或感染者协会,吸引“红丝带”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广泛开展有关艾滋病的同伴教育活动,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减轻其社会心理压力、促进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与社会的和谐,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预防艾滋病二代传播方面,艾滋病档案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染人群是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三大重要策略,尽管国内外专家在艾滋病疫苗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实现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还是遥遥无期,因此,现阶段国内外预防艾滋病流行的成功经验除推广避孕药、美沙酮替代、清洁针具交换和母婴阻断等措施外,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有效管理是最重要的措施。通过对艾滋病档案资料的分类分析,根每一个病人的不同的需求,把常规的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简单随访转变为对他们集中培训,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把常规的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被动追踪转变为他们主动来访,把常规的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提供粗浅的信息转变为他们的综合关怀,使每一个病人都认识到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引导他们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每一个病人都能自觉做到“艾滋病到我为止”。

目前,艾滋病仍然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艾滋病病人仍然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大众的歧视和排斥,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其家人都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只有全社会携起手来,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才有可能预防和消除艾滋病。管理好艾滋病档案,加强艾滋病病人隐私的保护,充分利用艾滋病档案对维护我国正常经济和社会秩序,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昕.艾滋病患者病历档案管理[J].中国档案,2015(02):54-55 .

[2]黎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个人档案管理与应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05):188-189.

[3]杨婷,潘玉华,金碧荣等.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建档工作的思考[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7):484-486.

[4]沈亮,徐刚.浅析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档案的建立[J].兰台世界,2007(16):36-37.

[5]佘春红.柳州市艾滋病档案管理保密性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3中):1844.

第3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0 前言

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民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做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若想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并不容易,因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事业性并存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极大的耐心。本研究就将针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1 工作人员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档案所存储的信息的容量是非常大的,它与单位的很多重要工作流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优秀员工的筛选,对工作人员的审查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自己所做的工作,将档案信息分好类别,这样,当其他的工作人员需要查看档案时,就会非常容易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们的思想仍是停留在“档案管理工作就只是抄抄写写,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个层面上,这种老旧的思想严重的阻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也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自然而然,这些领导也不会思考如何提升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想而知,如果单位的领导都不重视该工作,员工就更不会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了。

1.2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贫乏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周密的工程。这也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超强的耐心和毅力,档案管理人员只有拥有了这些特质,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理论知识并不是非常的丰富,甚至,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兼职工作。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能全心全意的去做档案管理工作。而且,现在有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仍然停留在手写办公的状态,这种办公状态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所记录的信息不完全、不细致;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不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仍是以这种老旧的办公状态工作的话,就会使档案管理部门逐渐丧失自己的工作职能。

1.3 事业单位档案室的管理设备陈旧

如今,国民经济在飞速增长,科学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高,现代化的管理设备被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在一些事业单位中,档案部门的管理设备仍然是非常陈旧的,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现状,不单单会影响档案管理人员的办公心情,还会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树立法制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树立法制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应该让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有法可依。而且,《档案法》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会产生一个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管理者可以进行网络管理,在网络的帮助下,管理者对档案工作会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管理者一旦发现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一定要及时告知该工作人员,并督促他改正。除此之外,相关领导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中,这样,在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就会有章可循。

2.2 增加投入资金,改善档案管理的办公环境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新技术在管理工作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其实,档案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需要这种新技术的,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工作人员不单单要整理这些档案信息,还要将这些档案信息分门别类的存储好。在这种状况下,工作人员一旦拥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做这些工作时就会变得轻松的多。

然而,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区域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新技术的水平也不是很高,自然而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办公条件就不是非常的理想。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档案主管部门可以向当地政府提交一份“增加经费”的申请,当申请被批准后,档案部门的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经费更换档案管理设备,改善档案管理的办公条件。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研发一个适用档案管理的软件,在这种软件的支持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速度就会提升很多,也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可谓两全其美。

2.3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点,要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的认知程度,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第二点,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档案管理工作;第三点,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系统化、科学化;第四点,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五点,让档案管理人员从心底认同自己的工作,这样,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才会充满干劲。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文件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保护体制也不是非常的完善。这也就说明,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些许问题的。现在,我们既然意识到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中就应该加以注意。在档案管理上,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储存档案,这样既可以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防止人为泄露档案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加强网上安全的管理,防止黑客的侵入以及存储文件的破损。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所以,在现在,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就应该不断努力、不断探究,提升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完成质量越来越高。

4 结语

改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是需要领导和民众都积极参与进来的。首先,相关领导应该重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去除那种原有的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其次,工作人员也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宝君,范法.如何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第4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档案保管及利用;保密工作;现状;对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流动较为频繁,基于此种背景的档案保管与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想在在档案的保管及利用环节,做好保密工作,就要及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探究合理的方式与策略提高档案的整体保密性。

1 档案保管及利用环节中保密工作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档案保管以及利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保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各种档案泄密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具体的问题如下: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档案管理以及利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专业人员的匮乏导致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不足问题的凸显。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工作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在管理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开展管理工作,利用手工操作形式开展,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与技术手段;在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构建过程中,无法适应。这与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过程中,缺乏信心技术的操作能力,势必会被时代而淘汰。而且传统的人工管理过程中档案容易造成档案保管与利用的漏洞出现,对档案的保密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二,档案立件(卷)归档问题过程的保密工作问题。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关档案的立卷归档主要通过“四分法”开展,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档案保密工作的漏洞问题出现,在相关技术操作过程中,对于文件以及普通文件无法进行有效的区别,在归档的过程中将机密程度不同的文件档案放在相同的卷宗之中,势必会导致相关文件的泄露;同时在案卷的标示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给予保密程度与要求对文件进行严格的标示,在表面上对于文件的机密程度无法区分,进而导致档案的保管与利用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的产生。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虽然使用了一些全新的档案归档方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规范档案管理与使用涉及的相关文件,导致各种泄密问题的产生。

第三,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问题。在实际的档案利用过程中,相关档案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档案资料的整体利用率,在进行档案Y料提供过程中,会通过一些积极的方式与措施开展,使得档案资料的利用相对较为方便,但是在档案的提供过程中,缺乏档案保密意识,造成各种资料的泄密问题产生,进而对档案资料的整体安全性带来了影响。

第四,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保密工作问题。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其一,文件资料的实际存放条件尚未完善,相关保险库房、保险柜以及防盗器材等不健全;一些非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随意进出机密档案室;

其二,文件资料与一般文件混放,使得档案资料缺乏机密性;

其三,文件资料在使用、调阅以及销毁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严格的要求开展,相关文件资料在进行使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系统清查,一旦出现泄密问题之后,无法探究泄密原因,缺乏系统的不就以及改进措施。

其四,并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保管期极以及保密期限进行系统的区分,导致一些机密文件资料泄密问题的产生。

2 浅谈档案保管及利用环节中保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档案保管以及利用环节中存在的保密问题,我们要基于实际状况,进而宏观统筹,根据具体问题,探究解决对策,全面有效的保障档案保管以及利用的整体规范性,对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基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第一,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塑造与培养,全面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优化,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对档案人员工作责任心的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增强档案管理然预案的保密意识,在国家与法律的角度开展相关岗位培训,进而增强其工作的严谨性与保密性,在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中中融入保密意识,彰显自身的岗位职责;其次,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能力。通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的培养与塑造,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意识与能力,进而保障通过现代化的档案系统对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与安全性。最后,优化工作条件,完善工作措施,全面提高年轻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进而为今后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保密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提高对立件(卷)归档过程中保密工作的重视。在进行相关档案的立件(卷)归档中,要提高对相关档案资料的性质与特征的重视,通过精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其开展编号管理。在整个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基于相关管理工作要求开展,要严格按照规定对档案进行系统的处理,要严禁擅自对档案与资料的密级进行更改以及标示等问题;要在档案表面对档案进行清晰系统的标示,在整体上保障档案管理以及使用过程中相关经手人可以了解档案的具体状况,进而避免各种档案泄密问题的产生。

第三,提高对档案使用前夕的审查工作的重视,在档案使用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详细的审查,要保障档案使用的相关单位以及人员符合使用标准,在具体的审查过程中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首先,档案审查工作。要对档案的机密等级、使用范围以及开放人员进行详细了解,保障使用单位与人员符合要求;其次,相关档案使用单位以及人员的资质审查。要了解档案的使用单位以及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审查资格,然后对具体的档案使用人员素质能力进行详细的审查,了解其与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规定要求是否相符。

第四,档案管理过程的中的相关保密工作。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基于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相关人员要起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改革与完善。其一,要优化机密文件的保管设置,要增强保险库房、保险柜以及相关防盗器材的整体安全性能,制定规定,避免非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在机密档案库中随便出入;其二,对于档案进行严格的划分,避免文件资料与一般非文件的混杂性,要对其进行区分;其三,在相关文件与档案使用以及销毁过程中要提高对保密工作的重视,要基于相关规定严格开展,相关文件与档案资料在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出现泄密以及丢失等问题要探究原因,及时补救完善;其四,要按照相关与要求,遵循严档案保管期限以及保密期限,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要基于国家标准开展相关工作,严格提高档案保管以及利用环节中的整体机密性。

3 结束语

档案文件的保密工作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档案进行保管与利用的过程中,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工作,在整体的档案保管与利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保密意识,要在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保管意识与能力,进而保障党和国家的自身利益,为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兰.关于如何作好保密档案保管工作的探讨就[J].中国新技

术新产品,2011.19.

[2]美日古丽・买买提依明. 浅谈档案保管及利用环节中保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 办公室业务,2012,09:63-64.

[3]姚爽. 档案保管及利用环节中保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史志,2015,13:147.

第5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

1 引言

高校学籍档案记载了一个学生在校时的基本情况,不仅能够反映其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是其教育过程中达到知识水准的基本信用凭证。高校逐步认识到学生档案的科学管理对于高校自身和学生发展的意义,从教育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各个角度来看,加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然而,不少高校的管理手段和理念仍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并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是学籍档案人员所应关注的问题。

2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在高校学籍管理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可以遵循的管理规章制度。在高校内部,每个部分都希望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导致档案在归档的时候出现问题。在管理上权责不够明确,有的时候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实际工作脱节,无法保证一些材料能够真实准确的归档。一些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不惜在档案上造假,有时一个班级出现多个学生会主席,学校有时为了使毕业生获得就业就会,甚至将一些学生处分的材料扣除,正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统一领导,造成了档案失真,学籍档案和毕业生的诚实信用度下降。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导致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方法也比较落后。只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籍档案的编排比较混乱,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专业来分,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专业交叉编排、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毕业年份来分,总之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形成相对规范的做法。另外,一些学籍档案的组卷和装订也不够规范,缺少总的案卷目录,一旦有卷宗缺失或者被改动,工作人员很难发现,电子档案学籍管理正在逐步普及,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严格施行。

(三)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不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其实,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学生档案的记录信息和去留情况,不断开发有效信息,可以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服务。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很少受到过这一方面的专业培训,没有没使用过计算机等技术辅助完成工作,简介造成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落后。

3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意识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所涉及到的学院和专业繁多,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此,要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断制定并完善更加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高校在不同地点开设了分校,学生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管理的时间跨度变大,更需要学校的领导对学籍档案管理统筹规划,将档案管理正规化,严格制定档案管理的流程,努力实现档案归档的真实性,一旦查找可以快速获得有效的信息。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管理有章可循。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明确权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

(二)引进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学籍档案包括入学注册、成绩考核、毕业证书等材料,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原始记录,也是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越来越大,学生的原始资料对于就业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成为了企业选聘人才的重要参考之一。为了更好的指导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应当引进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讲究档案分类,便于信息的查找。不仅从学校的角度进行一个统一的编号,同时,分配到不同学院,也应当遵循相同的规律实现信息的管理。要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利用计算机软件档案信息记录分析,分析数据,发现学校在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高校学籍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既要了解学籍管理的政策、方针,也要熟悉基础的业务操作。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如今更需要掌握电子管理技术,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求学籍档案人员加大对单位内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增加相关的素质培训和业务能力训练,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需求。除了日常性的操作,管理人员应当根据高校自身的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多管齐下,真正实现科学的学籍管理。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就业等方面发力,也需要不断提升管理的能力和细节。积极探索,善于思考,将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落到实处,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6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评制度审核的指导意见时,严格规定各个医疗机构要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医德进行考评,并且要将考评的结果记入到医务人员的医德档案中,这将和医务人员的晋升、奖惩挂钩以及提职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开展此项工作,可以很好的促进医疗行业作风的健康发展。然而,跟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医院目前的管理手段以及高科技的医疗水平在迅速的发展,而医院对医德档案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状态,有着很多的弊端,为了促进公立医院人员为患者服务时拥有高尚的医德,以及带动各地医疗行业建设健康发展的作风,就只有不断德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下去,才能对医德档案的管理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实现档案事业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管理医德档案的方式陈旧

在信息技术发展今天,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建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的电子化系统、电子病志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办公管理的系统等,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很好的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以及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这种信息化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当前在医院医德档案的管理中却受到很多传统管理手段的限制,还是处在纸质化的原始管理方式中,没有很好地对医院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优势进行利用[2]。

(二)公立医院管理医德档案的团队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对患者的诊治效果和医疗的质量非常的重视,但是对患者住院量以及手术量也很重视,这使得即使医疗机构对医德的管理很严格,对医风的建设很重视[3]。但对于管理医德档案的工作还是不够重视,很多的医德档案管理人员还只是兼职的状态,使得很难进行细致的医德档案管理,同时兼职的管理人员的精力投入也会不足[4]。另外,医德档案的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和规范化的档案培训,很难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关的管理档案的制度,对档案的收集意识也很淡薄,这将对管理医德档案的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即使医院有档案专门管理的综合室,相关的管理人员也不对医德医风专项考评和管理进行负责,而是被动的备存医德档案的材料。

(三)公立医院的医德档案未发挥作用

一些公立医院对管理医德档案的工作还是不够重视,只是认为在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会增加医院的负担,致使医德考评只成为一种形式。另外,平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评也没有做记载和年终的记录,造成评价只是凭印象和感觉来写,鉴定材料很多都是一样,促使医德档案的质量很低,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少数的公立医院没有将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的考评和他们的提职、奖惩和晋升进行挂钩,促使医务人员对个人医德档案的不重视,从而对医院医德档案的有效利用和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二、管理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采取更加先进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信息技术发展今天,公立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要采取更加先进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加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有效管理的方式,就要对医德档案的收集范围建立标准的医德档案数据库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医德档案的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另外,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医院的资源,为管理系统创建运行的平台,例如:对于地区人民医院进行医务人员的医德考评系统的建立,用户可以分为系统的管理者和员工,员工以及科室的人员录入之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系统的建立,对相应的项目完成后再保存退出,这样可以很好的确保了数据的安全以及准确。医德档案经过信息化的管理和利用,这样就更直观和高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模式,使医德档案最大的效能得到发挥。

(二)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公立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要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才能更加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建立多种渠道进行医德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这样有利于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要注重医德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进行严格考核,可以很好的增强医德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在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使其掌握档案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医德档案的质量,使医德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三)提高医务人员对医德考核的重视,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只有提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德考核的重视,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在医德档案中进行记载,要严格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让医德档案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公立医院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很多的管理医德档案的问题,例如管理医德档案的方式陈旧、管理医德档案的团队结构不合理以及医德档案未发挥作用等等,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管理对策,只有真正的实施下去,才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更好发展,也能够建设更加健康的医德医风,带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恒.对某公立医院医德医风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的使用与实践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2,129 (22):2064-2065.

第7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halleng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work well, finally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高校;文书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Key words: university;archives management;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60-02

0 引言

文书档案作为信息的最原始记录,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现代化计算机具有同样存储的功能,由于文书档案本身具有安全性、隐私性和不易管理等因素,因此目前来讲计算机存储不可能完全替代文书管理,尤其是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文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文书档案即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档案的习惯称谓,文书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一个单位过去发展历程的缩影,又是现在建设状况的记录,因此在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衡量文书档案价值的关键因素是文书档案的质量,文书档案在行政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机关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接下来将讨论高校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文书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文件材料收集不太齐全 文书档案是为了保存学校在各项工作与活动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的原始记录,供后人查阅借鉴。高校对文书档案管理较为苛刻,但是想保存齐全的档案资料非常困难,一般的文书档案都缺乏完整性,很难真实有效的反映出高校的全部信息。一些档案支离破碎会影响后续的编史修志工作。如果文书档案得到了修复,就能系统而准确地反映学校的发展历史和过程,为学校下一时期的发展提供依据。而目前高校文书材料收集不齐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件存储量小、不完整;②短时间内的材料全,距离久远的少;③大部门文件比较全,小部门的文件较少;④红头文件较全,一般资料不全;⑤归档的档案文件载体较小;⑥行政办公室材料保存齐全,图书馆收集资料样本少;⑦缺乏有效的变化记录。

1.1.2 公文格式不规范 文书档案都需要有一定的格式,与企业公文不同,需要具备相关的学校管理工作专业知识。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撰写公文才具备相关的格式规范,而高校公文格式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公文撰写标题不规范;②文件用纸不规范;③撰写字体不规范;④公文撰写复制粘贴严重;⑤公文公章不规范。

1.2 造成高校文书档案问题的主要原因

1.2.1 一方面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部门的管理员岗位设置不合理,使得文书管理并不规范,档案收集效率也大大降低。

1.2.2 另一方面,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文书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文书管理并不连续,长此以往会使得文件材料的缺失和不完整,不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单位的历史全貌。

1.2.3 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计算机技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高校档案部门都配置了现代化管理设备,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目前,在文件材料的归档上往往有两种倾向:①只存软盘,不打印文字材料进行留底保存,就某些档案室目前的保管情况来看,恐怕很难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这就是多媒体资料存储的缺陷。②有些文件资料存入软盘,但只是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却未经档案室登记、盖章和编号等,因此档案室就无法掌握资料的进出,使得整个档案入档过程变得很不规范。除此之外,计算机的系统问题也会导致资料的丢失以及无法补回,资料的齐全度也会受到影响。

1.2.4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文书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档案工作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对工作的责任感。缺乏档案管理的知识会使得档案管理不符合原则性,案卷保管期限划分混乱或者全宗档案收集不齐全导致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不注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2 提高高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对策

2.1 档案管理应重视突破 一直以来,传统管理方法一直束缚着管理,导致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而死板。管理人员总是以旧有的意识来看待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觉得档案管理工作即是收发档案和存档保管,只要资料不泄密就算是做好了档案管理工作。想要突破固有的低效率档案管理现状就必须寻求突破创新。首先就应该从普通的管理人员开始,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克服管理中的缺陷,克服传统的思维。创新才可以使得档案管理方法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足够重视档案管理以及制度的创新,才能使高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在新时代的形势下,高等院校的领导者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就必须突破旧观念,创新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才能够发挥其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2.2 走创新之路,做好内部改革 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能循规蹈矩,坚持走创新之路就是打破循规蹈矩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想要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就必须基于内部的改革,通过绩效考评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为高校内部档案管理服务。

管理方法的创新,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了长期有效的发展,在这新形式下,高校各学院的领导更需要趁着这股东风在文书档案工作管理的方式方法上谋求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方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比如档案管理加入现代信息化设备,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打造一个“文档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资料备案和系统管理的方法,把文件资料自动录入到档案库中,从而实现公文处理和档案归档的全程管理。这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提高。

管理制度是另一大创新内容,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两不误。高等院校要想做好文书档案工作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就要严格实行部门立卷的归档制度。西南民族大学就采取了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2004年建立了集“文书、教学、学生”等档案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档案馆,加大经费的投入给办公条件巨大的支持,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这证明了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保证。

3 结语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各个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高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应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为文书档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档案管理人员也应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寻求文书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卫务.浅谈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的新路子[J].广酉农业机械化,2003(4).

[2]压恒扬.文书档案意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8).

[3]刘莉,陶惠萍,史桂珍.提高文书档案立卷质量之我见[J].黑龙江史志,2005(7).

[4]曾文芳.论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侯明,白宇红.谈文书档案管理的现有问题及对策[J].科学管理与决策,2012(2).

第8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防震减灾 档案管理 应对策略

近几年中国各个区域对抗震防震工作高度重视,中国地震局下辖的各级单位在防震抗震减灾项目中逐渐制定了相应的科研项目档案,并将材料中的文字、数据和图表等相关内容融入正在建设的档案中,予以保存。因为防震减灾项目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因此整理和保护抗震减灾项目的档案工作是科研机构工作的重点,并将作为建设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科研项目的进展和动态,为建设我国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一、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的概述

我国对防震减灾的研究面非常广,除了研究板块活动的构造、地震预警等,还对地震预测和防御以及海域地震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目前,我国的防震减灾科研项目的种类主要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主管部门的分工以及构成结构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中国地震局属各研究所是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除此之外还有省地震局等项目承担单位。

近年来,由于地震发生的次数增多,为了防止和减少地震对我国带来的伤害,我国加大了对防震抗灾的投资力度,并且进一步地提高了研究种类、数量等方面,这一现象使我国的防震抗灾研究项目档案日益丰富,档案的全面性也得到了提高。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对防震减灾的科研工作的档案管理还不能够充分的满足我国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对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水平提高还需要进行更深的探索与发现。

二、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防震抗灾科研档案的管理系统不规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对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发出,这些文件的概括性和普适性都较强。因为科研种类在不断地增加,我国对于科研项目的各种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普遍性规范文件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的档案工作的需求了。在档案归档的方面,仍然是我国科研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的基础性的依据,但是科研项目研究的内容日渐丰富和国家对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导致了它对档案收集工作IDE指导作用显现出了局限性。在档案整理方面有曾有文案对整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现阶段的情况看来,各类科研项目的档案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编号,在验收的时候往往是使用的临时编号,验收结束后再根据《地震档案分类表》进行编入。但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使档案丢失,还加大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问题。所以在部门验收前,就应当对各类项目进行一个固定的编码,验收后直接进行编入即可。除了这两个方面,在验收的过程中也从存在着问题,各类科研项目的主管部门并没有按照制度形式对档案验收进行一个规定,导致验收条件和验收程序都不明确。容易使验收过程中档案的验收混乱,和验收质量不过关。

(二)前端的控制和档案的过程管理都很薄弱

有文案提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科研和建档工作在任务下达、进度检查、验收、报奖考核的“四同步”管理。但是根据实践显示,“四同步”的管理中对于前两个“同步” 都非常难做到,然而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主要是在“ 验收”这一阶段集中着。通过对此现象的观察,发现主要是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档案部门对于科研项目在报批、启动和执行的情况无法完全掌握,导致该部门无法对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督促和整理收集;二在项目任务和年度或中期检查的统治下达时,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对归档要求和进度检查的要求进行明确提出,导致课题组的人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三)对电子文件材料管理没有一个规范性,对于档案处于“重藏轻用”的管理状态

文件、文档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在与签署、密封等方面集中,这个是文档具有有效性的重要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纸质文件档案应该在档案收藏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正常的情况下电子档案只是作为纸质档案的备份,防治纸质档案丢失或破损出现后,研究内容也随之丢失的状况出现。通过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本身的特点发现,在研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照片、测量资料、观测的出局、图纸等各种各类的材料,其中有部分材料是无法形成纸质的档案,电子档案的成了保存此类材料的首选,从而可以看出电子档案它在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保存的工作中具有不可代替的性质。但是据现状来看,使用电子收集档案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题组的人员往往会大量的收集纸质文件,造成部分重要的材料或者核心的成果没有归档,从而导致科研项目档案的完整性缺失,利用价值的也会随之降低。

(四)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培训,并且流动性较大

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是有课题组和档案部门两部分的人员组成的,这两部分的成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部门的人员不仅要对档案工作流程的非常熟悉,还需要用有良好的档案工作的技能。在档案管理的实践中,一些科研单位中存在部分年龄偏大、工作经验不足且流动性较大的科研人员,从而导致课题负责人在选择完成档案工作的人员时,主要目标放在了正在读研的研究生身上,但这些研究生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并不熟悉,而且鉴于研究生有非常大的流动性,更容易导致项目的文件材料流失,这也对档案部门的指导,监督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还有,科研项目档案人员对于文件、文档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档案人员相比之下,科研项目的档案人员能够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从而导致他们的业务能力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并且做到档案能够达到的“藏以致用”程度

在电子文档的管理上,不仅要看科研项目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图表等,还要根据科研项目自身的特点分类进行纸质和电子档的档案收集和储存,而且对于它的成果、内容等方面的收集范围、收集方式以及整理方式都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以防收集的过程中出现漏收、重复收集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建设一个数据库,保证电子文档的完整齐全,这个数据库除了保证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外还需要整合系统内部科研项目的档案信息资源,并且通过这个数据库平台各单位档案部所储存的档案都可以进行查阅,加大了档案的使用度,达到了档案“藏以致用”的目标。

(二)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要加强,还要加强档案管理的过程

作为地震系统档案工作的主要部门的中国地震局档案部,首先应当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管理方式,针对各种项目不同的需求分别制定管理方式,主要有四个部分,一任务下达;二进度检查;三验收阶段;四报奖考核,从而以此做到使档案管理的过程更加良好。对于任务下达的阶段,主管部门应该将档案收集和归档的要求与任务同时下达和提出,对于承担项目的部门需要对项目下达的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并且对与课题组的收集清单的要求,对兼职档案人员的员工进行档案工作的培训等工作,都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所明确的收集范围和所的任务书的内容来执行。

(三)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的系统化管理

在相关部门对其下达检查通知的时候,不仅要对档案收集整理的检查要求进行明确地表示,承担项目部门还应当按照科研项目的一个进度,来检查相应的档案的收集整理进度,除此之外对于文件档案收集不齐全、不及时的时候要督促课题组的进度,让其进行补充完善。对于档案分类、编目等工作不规范时,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并且要协助其进行整改。除了形式审查外,项目承担部门还需要协助课题负责人完成工作报告,对档案进行检查验收。验收通过后,还需要继续督促课题负责人对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的提交、成果奖励的申报等后续工作,从而将项目档案补充完善。项目承担部门对于有关部门的需求如实报告归档情况,并出具证明,有关部门也应当将其作为科技报将和科研人员提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

中国地震局应当建立统一领导、科技管理部协助档案管理体制,才加强对各单位的档案工作归口管理和业务指导。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由档案部门负责,而科技管理部门主要对各类科研项目特点进行档案归档范围、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协助配合。

我国的防震减灾项目还处于一个发展积累的过程中,对于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的改善和提高,想要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其科研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改善问题,而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科研管理档案的体系、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等方面,只有将这些问题处理妥当之后,才能够使得我国防震减灾科研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使我国再次面对地震灾害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后期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毛莅霞.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档案,2014,07:67-68.

第9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医院;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化

1前言

医院卫生档案作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综合管理水平势必成为评估一间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1]。规范化的卫生档案管理可以随时提取任意一门医学、任意一个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结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高疾病治愈率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医院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管理规范化程度、馆员制度建设与落实以及存档数据检索等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医院卫生档案的管理现状,从卫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谈起,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基本的解决对策。

2医院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

档案,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记录。属于国家所有的,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具体范围;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征得国家档案局同意后确定具体范围。医院卫生档案是医学知识储备的财富,是医疗科技储备的一种形式,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对于储存数据、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档案资料微观上记载了医院诊疗过程和结果,宏观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具有不可替代和无法复制的特性,这两大特性决定了医院卫生档案的重要性。完整的卫生档案不仅可以真实的反映具体病案信息,也可以从中分享资源,为日后的疾病诊治积攒经验,提供借鉴,应该说卫生档案是每一家医院都不可或缺的医疗资源和宝贵财富。

3对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

3.1制度不健全,未做到细节量化医院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仍然延用粗线条,未引入精细管理模式,只简单的约束管理范围和方式方法,却未细分若干管理单元,造成卫生档案的混乱无序,即影响信息检索又降低管理效率,无形中干扰了档案信息的利用质量。

3.2基础不夯实,人力物力投入小,缺乏现代化手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中,电子档案应运而生。档案人员对电子档案的存贮管理、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缺乏足够的应付能力。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开发较其他领域仍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一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仅限于将计算机作为检索工作来使用,计算机的许多功能和特点均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发医院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拓展计算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范围,已迫在眉睫[2]。以笔者所在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例,日均300件档案的存储量,却仅有11名工作人员,除做好基本的几项归档工作外,其他细分内容无暇完成。而且档案室设备简陋,未实现信息化,所有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

3.3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关键还在于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目前医院对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门槛过低,对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信息化水平以及政治素质等方面要求的均不严格,以至于档案管理人员频发违背管理原则的问题,对学术领域研究不能及时总结和发表成果,以及对管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等等。

3.4档案管理工作自我封闭性由于片面强调档案工作的保密性,从而造成服务对象仅限于院领导及职能科室,人们对档案室望而却步。而档案人员也习惯于单一的服务对象,缺乏主动与创新,往往是“送交什么就收藏什么”、“要什么提供什么”,加之档案工作保密的需要,墨守成规,习惯于老一套,形成以物为管理中心的自我封闭。

4医院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化措施

4.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制度管理的有效模型档案靠管理,管理靠制度。只有具备精细的管理制度,才能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为此,医院要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做到细节量化,对每一操作环节和流程进行规范化运作,即要有标准规范,又要有激励和考核,不断促进管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提升卫生档案的管理质量。

4.2补强基础工作,加大档案管理的基本投入信息化是现代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的必由途径,各家医院均应结合本院的实际设计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并尽可能的开发普及通用型的管理软件,以便于院与院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档案室应引进密集架,实现档案分类的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

4.3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素质达标考核制和从业资格审核聘用制,保证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达标,做到档案管理人员即能保证档案信息的机密性、又能保证管理质量,同时能够及时总结和提炼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行学术领域交流,不断提升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5结语

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档案的价值只有在不断的开发利用中才会体现。通过利用档案,为医院业务、医院管理及患者服务,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档案业务工作实绩,提高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档案建设[3]。

参考文献

[1]刘晓卿,肖燕.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5,12(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