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考核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

第1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关键词] 管理模式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劳动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把劳动管理和劳动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一种较为科学、实用的劳动模式的确立和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的建立发展,为将来职业岗位需要和今后的个人生活做好充分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一种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理解、尊敬的人本理念为前提,以提出期望、确定标准为目标,以鼓励、激励为手段,以充分认识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识为动力而建立起来的。

一、基本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推选值周长,并由值周长去搭建“小班子”,经过管理者认真辅导,使之确立劳动目标和管理方法、工作方案、工作艺术。以便使劳动值周过程在劳动教师的督促和引导下,值周长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约束紧紧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完成劳动教育

当然,这些自觉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动力源,即学生对劳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我价值含义的理解和同步进行的其他思想教育内容获得。让这些认识固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习惯,不只是使之成为他们自治管理劳动行为的动力,还要使这个育人效果经得起生活和社会的考验,成为融入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元素。

二、具体的操作内容

我们在总结多年来从事和研究劳动值周管理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每个内容、环节进行了细化,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强调将内容、方法与目的紧密结合。

1.规范性内容

①确立形象标杆。如每天三次站队。校园劳动中落实“三人成行,五人成列”的队列管理。理解和强化“一眸一行是形象,一言一行是素质,一点一滴是服务,一分一秒是岗位”的总体形象理念。校园劳动中学生穿校服,配戴劳动教育胸卡。同室的工具摆放、规范的语言交流,倡导班级有专业特色,有形象特点,树立“礼貌我先行”、“学生我来示范”的形象标杆,让每个人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②建立考核制度。一是班级以10分为满分的量化考核制度。一是以100分为满分的学生个体考核制度。其中班级量化考核纳入对班主任考核范畴内,学生个体考核进入档案,来强化班主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懂得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③搭建劳动的学生分配制。劳动教育严格按着“一人一岗位,一人一责任区”进行分配和考核。不断强化岗位责任,为对学生的个体考核提供第一手材料。

④建立劳动标兵的评选制度。学生在每一次的劳动中,以5%的百分点比例,让班级通过多样化选举这次劳动中的劳动标兵。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自豪感,劳动的光荣感。

2.思想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机说道,“只有当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思想,被孩子们的接纳并印在行为中时你的劳动才是最伟大的劳动”。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它的意义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体悟到了对于他们成长、成人的作用和意义时,才能够在头脑中接受他,在思想中重视他。才能把诸多的硬性内容印在他们的行动中,才能成为劳动教育。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的大讨论教育,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是创造美的活动,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美的,劳动是美的!使他们真正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直至以劳动为乐。

五、劳动教育作用

1.在思想方面

通过“自治管理”模式,使学生从自我觉醒中变成自觉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岗位意识。使学生体悟到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从“自我、本我”中走出来进入“超我”境界”。

2.在行为习惯上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体悟到“优秀是一种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

3.培养了一种理念

第2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同时,使学校的德育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

关键词:社会实践;学校;德育途径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没有地位。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劳动技术课是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衔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劳技教育。

同时,开展劳技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德、智、体、美、劳都是重要的,他们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还需要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不断熟练,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发展,可以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得到升华。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一无劳技教师、二无劳技教材、三无劳技设备、四无劳技基地的困难,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艺美术、计算机操作、电气维修等六门劳动技术课。学校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建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学和活动基地,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

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由学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学校植物园,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向外提供优良花卉苗种,创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工艺美术组制作的根雕等艺术品受到外省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每学期末,学校对劳动技术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并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等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规定劳技课成绩不足80分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劳技课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必修课。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年前,本校与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建立了厂校共建对子,成立了校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厂校长期稳定合作的联系制度。我们动员工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任务、定目的”的“四定”方式,营造全厂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教育的局面,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与生命力。我们聘请工厂领导、工人、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参与学校有关教育教学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并就办学情况向学校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厂校互派代表共庆。每年暑假,工厂帮助学校在营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学生定期到工厂参观、学习、劳动,熟悉化学工业的工艺流程,听取厂史和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工人师傅忘我的工作精神、严明的劳动纪律、娴熟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地与工人师傅结成了朋友,他们互赠礼品,互通书信,相互激励,并肩奋进。

三、创建劳动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学校植物园、临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锦纶厂短丝车间建立了三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工农群众,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主要劳动。这些基地平时由学校教师和农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们确定劳动内容,保证了基地平时有人管、活儿大家干。大家为学校植物园栽花种树,挖坑掏沟;到农村积肥除草、割稻;到工厂搬运货物。一个学期后,到劳动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达3500多人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一粒种子经过劳动者的播种、育苗、锄草、灌溉而丰收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到了粮食从粗糙的原料变为精美的产品所经过的几十道工序,不仅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珍爱劳动人民的道理,而且体验到了人类驾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生产劳动虽然是艰苦的,但所获劳动果实是甘甜的,它给人们带来喜悦,使人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就是美,不劳而获就是丑。”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那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学激动地说:“劳动不仅能创造人、锻炼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体,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体,美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古往今来人们讴歌劳动神圣的理由。

在办好三个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给学生每人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载家务劳动情况。通过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辅助劳动,大大地克服了当前学生中的娇、骄二气和好逸恶劳的恶习,既培养了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美德,而且训练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美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从小培育了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们还要求学生参加“当一个星期家”的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社会当个好青年”的教育活动系统地结合起来。

四、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农村、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工厂,调查劳动致富的农村专业户等等。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学生在参观一个纺织工厂后在日记中写道:“平时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产一件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今天工人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体会到了工人为四化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一名学生在考察了工厂计算机指挥中心后,大开眼界,在作文中写道:“我进一步懂得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同样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层次劳动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针对假期举行的活动,举办了“家乡新闻会”、“寒暑假调查报告评选”、“‘祖国在前进’摄影展”,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事实面前坚信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3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学校;德育途径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没有地位。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劳动技术课是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衔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劳技教育。

同时,开展劳技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德、智、体、美、劳都是重要的,他们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还需要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不断熟练,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发展,可以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得到升华。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一无劳技教师、二无劳技教材、三无劳技设备、四无劳技基地的困难,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艺美术、计算机操作、电气维修等六门劳动技术课。学校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建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学和活动基地,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

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由学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学校植物园,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向外提供优良花卉苗种,创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工艺美术组制作的根雕等艺术品受到外省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每学期末,学校对劳动技术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并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等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规定劳技课成绩不足80分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劳技课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必修课。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年前,本校与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建立了厂校共建对子,成立了校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厂校长期稳定合作的联系制度。我们动员工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任务、定目的”的“四定”方式,营造全厂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教育的局面,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与生命力。我们聘请工厂领导、工人、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参与学校有关教育教学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并就办学情况向学校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厂校互派代表共庆。每年暑假,工厂帮助学校在营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学生定期到工厂参观、学习、劳动,熟悉化学工业的工艺流程,听取厂史和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工人师傅忘我的工作精神、严明的劳动纪律、娴熟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地与工人师傅结成了朋友,他们互赠礼品,互通书信,相互激励,并肩奋进。

三、创建劳动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学校植物园、临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锦纶厂短丝车间建立了三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工农群众,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主要劳动。这些基地平时由学校教师和农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们确定劳动内容,保证了基地平时有人管、活儿大家干。大家为学校植物园栽花种树,挖坑掏沟;到农村积肥除草、割稻;到工厂搬运货物。一个学期后,到劳动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达3500多人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一粒种子经过劳动者的播种、育苗、锄草、灌溉而丰收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到了粮食从粗糙的原料变为精美的产品所经过的几十道工序,不仅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珍爱劳动人民的道理,而且体验到了人类驾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生产劳动虽然是艰苦的,但所获劳动果实是甘甜的,它给人们带来喜悦,使人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就是美,不劳而获就是丑。”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那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学激动地说:“劳动不仅能创造人、锻炼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体,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体,美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古往今来人们讴歌劳动神圣的理由。”

在办好三个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给学生每人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载家务劳动情况。通过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辅助劳动,大大地克服了当前学生中的娇、骄二气和好逸恶劳的恶习,既培养了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美德,而且训练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美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从小培育了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们还要求学生参加“当一个星期家”的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社会当个好青年”的教育活动系统地结合起来。

四、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农村、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工厂,调查劳动致富的农村专业户等等。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学生在参观一个纺织工厂后在日记中写道:“平时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产一件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今天工人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体会到了工人为四化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一名学生在考察了工厂计算机指挥中心后,大开眼界,在作文中写道:“我进一步懂得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同样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层次劳动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针对假期举行的活动,举办了“家乡新闻会”、“寒暑假调查报告评选”、“‘祖国在前进’摄影展”,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事实面前坚信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此外,本校还积极组织科技实践和军事训练。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科研开发部门参加活动,调查现代科技管理需要具备的现代科技知识以及现代科技人员应具备的智能和品质;邀请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军人无私的个人奉献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4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精神,特别是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符合教育实际、具有县域特色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新机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资源,形成完整的德育工作新体系;深入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的法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一)深化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重点抓好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首见负责制、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德育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制度等工作制度,将全员育人纳入教师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扎实推进全员育人,确保育人成效。深入推进“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建设,发挥家长学校功能和作用,全面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依托学校所在地各类教育资源和志愿者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主要工作任务:①全员育人各项工作制度;②家校共育工作资料;③德育工作网络。

(二)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

1.深化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统领作用,积极拓展德育课程内涵,因地制宜,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建立学段衔接、内容丰富、系统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拓宽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效。组织开展德育课程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打造一批德育精品课程,丰富德育课程资源库。

主要工作任务:①组织开展德育课程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②组建校本德育课程和读本。

2.充分发掘学科课程德育价值。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探索全科育人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探索实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形成学科大德育观。定期举行学科德育研究活动,推动落实学科德育育人目标。在优质课等各类课程资源评选中将德育实施情况纳入评选标准。开展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打造一批学科德育精品课程。

主要工作任务:①各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②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案例征集。③学校开展班主任节、班主任论坛等德育交流与提升平台。

3.提高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水平。全面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开齐开足开好传统文化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中小学要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如,邢瓷文化、老游戏等地方文化,纳入校本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通过校史馆、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雕塑、校刊校报、校园网站、广播站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以文化人”校园环境,发掘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层次,形成“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特色;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建设、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教育等活动。

主要工作任务:①挖掘开发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的校本课程读本2-3种;②每学期校刊出刊至少一期,校报至少编辑两期;③建好校史馆,馆藏实物增加5件次以上;④落实德育品牌创建工作,健全一校一课题,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三个一”工作机制,所选品牌资料要经局主要领导和分包领导会审同意,开学2周内向教育局报备,学期末要有支撑(发表经验文章、证文等);⑤各种教育活动开展资料在第一时间形成并报备。

4.突出实践活动德育功能。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按照落细、落实、落小原则,积极打造学校德育品牌。丰富完善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倡导学校节会活动,创新发展学校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大节日”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升国旗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开展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入团、成童礼、成人礼等仪式教育;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指导,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和社团活动需要。创新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意见,加强对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规划建设、课程资源、教育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的管理。推动所有中小学校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托省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引导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考察、实验等等探究学习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要工作任务:①各类节会活动资料;②各种礼仪活动资料;③各学校劳动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资料,每学期开展活动资料。

(三)健全德育引领和考核

1、以文明校园创建引领学校德育。贯彻《省中小学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深入打造“双十好”文明校园文明学生评选、新闻进课堂、爱国主义电影进校园等德育品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等。

主要工作任务:①文明校园和文明学生创建及评选活动资料;②积极创建各级文明校园;③新闻进课堂资料;④爱国主义电影进课堂资料。

2、健全考核机制。在教师工作考核中强化育人业绩的考核,强化育人工作内容,调动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督导评估范畴,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开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定期评选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

主要工作任务:①德育列入绩效评估;②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申报;③学校层面开展德育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评选。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

第5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外贸单证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42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改革最大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简单、机械地记忆,而是以项目化教学方式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更主动接受新技能,符合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

单证课程的技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单证技能并灵活运用,因时、因地而不同,传统地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如今学生的学习实际,需突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强调能力目标,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从本质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 传统外贸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外贸单证课程的特点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为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以各种单据的缮制与操作流程为主,要求学生能根据贸易合同以及信用证的有关要求制单和审核国际贸易单证,并且能根据有关业务规定进行国际贸易单证的传递处理。该课程特色鲜明,一是突出学生实际单证操作技能的培养;二是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两点,笔者认为,过去传统的教学法运用于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的弊端。

1.2 传统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内容单薄、不连贯,知识体系被割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一种单据类型或某一知识点,纯粹“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法,无知识迁移,教学内容甚至前后无关联,学生接受的教学理论体系是被割裂地、断开地、无连贯性。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实际复杂的事项,就无从入手,导致不能胜任日后工作岗位。

1.2.2 教学手段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

在过去教学中,以“教师+黑板+练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空洞、枯燥和乏味的感觉,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课堂上缺乏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占用大量上课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 考核方式单一,无法体现技能的提升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以闭卷形式考核,由于受出题方式、题型,试卷载体所限,只能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同时,也无法体现学生不同技能水平,分数也只能“一刀切”,最终造成学生口中“贝多芬”,即“背多分”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在深度与广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项目化教学法理论背景与内涵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起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项目化教学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3.1 确定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3.1.1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审核、修改信用证并根据进出口合同、信用证制作结汇单据、运输单据、保险单据以及报关单据等各种类型的单据,或在进出口电汇、托收方式下,缮制各种单据。同时,能对单据进行操作与管理。

提高独立缮制各种单据的能力,做到所提供的单据内容完整,份数齐全,数据准确,表面清洁美观,单证一致,单单相符,并能对各种单据进行分类、索引标目、归档保存。

能运用计算机等操作工具,迅速、准确地进行业务操作,并对价格、运费、保险费、汇率、银行手续费等进行运算。

3.1.2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国际贸易制单的基本技能,并熟悉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流程,了解对外贸易行业的国际惯例和法规,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来指导对外经济活动。懂得国际结算和汇兑方面的知识,掌握国际先行有关信用证和托收业务的统一惯例,并能实际运用操作。能阅读国际贸易单证的有关文件及资料,并能在交涉中运用自如。

3.1.3 素质拓展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恒心,并且养成做事认真、谨慎的态度。

3.2 项目化教学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3.2.1 外贸单证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

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中,要做到三个转变:“以教学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主转变为项目化任务为主,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室为中心。”我们将外贸单证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岗位为导向,融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岗位为载体,工作过程作为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室还原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最终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一体化,弥补两者的衔接不足。根据以上原理设想,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将课程体系设置为项目化活动。项目内容可分为:①出口L/C业务。②出口T/T业务③出口D/P业务。④进口L/C业务。⑤进口T/T业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改变原有教学模式。首先,介绍项目概要和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路径,制定实施计划,再分组进行团队商谈,合作解决,教师从旁引导与讲解,这样将理论知识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最后,由教师点评或学生互评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3.2.2 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项目化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闭卷考试,学生的成绩考核由项目完成情况、表现、实训成果、报告等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应显现能力水平高低,打破百分制,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一组或一个团队同学在完成一个项目环节可核定同一层次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春宇.“做、结、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实践――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2]徐锋.谈高职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

第6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一、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准确地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

转变音乐教育观念,要以“双基”为手段,审美为核心,启迪创造性思维,培养综合能力。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音乐教育不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在于对学生作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理解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具有独立的、强有力的育才功能。

1.它表现为情感陶冶的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流动的音乐中,可直接而自由地将情感通过音乐语言,贯注于形象之中,流溢于音乐之中,而且有突出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这一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及的。也正因为如此,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音乐又是思维取之不尽的源泉

音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使他们的心理能在愉悦的音乐情境中得以发展。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来的。”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右脑完成。右脑的发展:(1)通过训练左手运动。(2)音乐教育对右脑的影响、开发。(3)音乐教育对人品德的形成有特殊意义。贺绿汀说:“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根据音乐教育自身的规律,在潜移默化中予以体现。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我的祖国》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通过学唱民歌,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因为音乐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和鲜明的意向,所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动作中形象地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方法最优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有抽象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我们应借助于舞蹈、美术、文学等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顿悟。因此,教师在设计或选择教育方法时,应尽量直观、活泼些,让学生去体验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如,让学生扮演成“音符”,来说明音乐的高低;让学生做个舞蹈动作,来体会歌曲的内容、情感;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把一首乐曲用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等。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斯等,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根据教材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借鉴性地加以选择,以期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推动音乐教育健康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估制度

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音乐教得好不好,不能只看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拿了多少大奖,而主要看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否得到提高。

第7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衡水学院法政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对实践教学类型的分析,探求提高《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实践;教学

1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该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基本类型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根据实践的场所不同,载体不同,环境不同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四类。

2.1 《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以固定课堂为教学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资源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1]这种实践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课前实践活动,如课前新闻播报,学生上台讲课,小品表演等,另一种是课中实践活动,针对授课内容,对某一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反馈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并对学生存在问题给以解答。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的授课内容把握更准确,理解更深刻,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基本原理概论》课校园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校园实践教学是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在课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微电影制作,撰写读书笔记,访谈等。由于校园实践比较复杂,因此一般采取分组的形式完成,对于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题材较多,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音乐、舞蹈类学生倾向于视频制作微电影拍摄。而文科学生更乐于选择读书笔记的撰写。理科学生喜欢具有分析内容的问卷调查。只有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各学科学生的特长,才能更好的激发其实践能力。

2.3 《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社会活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与校园教学实践相似,包括:问卷调查、视频制作、访谈等。所不同的是校园教学实践对象是学校的师生,而社会实践的对象是广大群众。学生通过深入基层,自身体验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锻炼能力、提高觉悟、增长才干。

2.4 《基本原理概论》课虚拟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虚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空间有目的的创造社会实践情景和条件,引导大学生进行探索、交流、自我教育的新型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网络论坛、网络调查等。虚拟实践教学由于其沟通便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大量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提高《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改变传统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其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两者相互区别,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功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实践教学建立在系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之上,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综合提高学生能力,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3.2 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实行学生自主式实践教学形式与学校定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自主式实践教学通过劳动教育和社会服务两种形式完成。学生自愿参加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可以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学校定期实践活动是通过参观红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3.3 加强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队伍。要解决实践教学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就要大力提高教师质量,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上着手,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发展双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既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逐步发展为教师工程师、教师技师等复合型人才。另一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校可以定期进行相关培训,聘请知名高校的教授,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3.4 完善保障机制

完整保障机制应采取多种形式。首先,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保障,因此要有科学合理的预算和规划,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建立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由学生、实践单位、指导教师、个人自评四位一体的考核形式,将考核结果计入大学素质拓展证书和学生档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评估考核高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2]

参考文献

[1]刘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第8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德育方式

2011年7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出版。深入分析发现,新课标虽然并未明确强调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彰显了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要求和重视。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新课标所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总结其德育价值,并据此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从而深化对新课标的认识,为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

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传统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平、统一,尊重兄弟民族等等;2.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尊重、关心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维护集体团结与集体荣誉等等;3.社会主义教育,也即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路线的信心;4.理想教育,也即是要明确学习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方面的内容;5.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备社会公德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等等;6.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劳动,勤劳简朴,尊重劳动人民及其劳动成果;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由此看出,新课标背景下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既涉及到维护国家发展、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学生性格、心理、情感健康发展方面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重视。

二、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

1.基础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从特定的音乐作品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思想、情感意蕴以及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观念等等。这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与情感观念,增强其情感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认知能力,从而能够从日常学习、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另外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音乐创作活动来自由地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更需要其主动地挖掘、发现并利用合适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兼具音乐创作的技术性与情感性双重特征。而且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还必须考虑到外在听众对象或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状态,据此建构起合理的音乐情感内涵与表达方式。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其道德行为。

2.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欣赏每一首音乐作品的过程都是一个用心体验和感受新的情感思想的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不仅能够培养出强大的情感认知、情感体验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思想,使其具备丰富而深厚的道德情感内涵,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活动,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中小学最常学习的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运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与崇敬心理;《前进,快乐的少先队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各类青少年团体的热爱,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意识;《十四岁》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理。

3.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

基础音乐教育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作用,由此呈现出更具实际意义的德育价值。首先,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方面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本身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表现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大众认可的行为方式。其次,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部分音乐作品在歌词内容中本身就直白地表达出善恶、美丑、正确与否的观念,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规范作用,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唱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爱憎分明、艰苦朴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呈现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4.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而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性格方面则呈现出多方面的功能价值,比如特定音乐作品的歌词内容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爱憎分明、积极进取等等;特定音乐作品的曲式旋律培养学生多情善感、温文尔雅的情感心理和性格特征;特定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忍受孤独和寂寞以及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性格特征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对中小学生实施德育活动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新课标下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

1.中小学校应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是顺利地实现德育效果的载体,因此,各所中小学校要想发挥基础音乐教育应有的德育价值,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益观念,抛弃单纯地追求学生升学率和提高上级部门考核水平的理念,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并按照主干课程的标准,结合国家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活动的德育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建构起一套系统、严格的基础音乐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

2.中小学校应实施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

各个中小学校除了要提高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并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开展活动之外,还必须在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规划的指导下,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德育价值的重视,并且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情况,建构起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计划,包括本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模式、德育效果监督与考核措施以及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

3.中小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

各个中小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活动,包括其音乐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标准,由此为随后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地实现德育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后期培训活动,包括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音乐教育中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方面的培训等等,由此使其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的认识,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由此顺利地实现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德育效果。

4.音乐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制定出系统而严格的考核措施,提升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既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德育观念,又符合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基础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与感染,最终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总体来说,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既体现在歌词内容、曲式旋律之中;同时也体现在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各个中小学校应深化对新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德育要求的认识,据此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建构起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以及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由此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思想道德教化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关新旸.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高教论坛,2012(05).

第9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三五”时期和2021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现代化学校管理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新突破。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建设一支潭西镇小学教育系统高素质教师队伍。

2、狠抓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潭西镇小学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

3、加强辖区内各面上学校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干部队伍,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4、改进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5、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努力做到“零事故”。

三、具体举措

1、队伍建设

以激活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为主要策略,以开展教育科研为重要手段,以青年教师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潭西镇小学教育系统高素质教师队伍。

(1)在镇内开展结对互学活动,共同提高;每年进行一轮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建立奖励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他们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培养各校骨干教师,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2)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管理。除了鼓励教师参加重大课题研究以外,还鼓励教师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选择确立小课题,并纳入学校的课题管理系列,形成有分有合的科研课题群和勇于探究的骨干科研群体。

(3)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组织各类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和校内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

开展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结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五认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要求镇内各学校要以“备课要认真”、“上课要认真”“作业要认真”“质量监测要认真”“认真做好辅导”这五认真为标准去抓教学常规管理,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各校进行抽查。

(2)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形成备课组长、学科主任负责制、教学常规考核制、教学质量随机调研制、教学质量跟踪管理制,完善创新质量保障机制。

(3)通过实行“推门听课”制度,促进高效课堂常态化。

要求各校校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教研(备课)组长要进行推门听课,要有记录,并列入教学常规检查的范围内。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1)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形式听取教职工意见,做到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3)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4、改进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以“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德育目标,开展以“有礼、有爱、有美”为主题德育活动,统筹学校各项资源,整合各类教育内容,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良好基础。

(1)进一步营造充满童趣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爱心月等专题活动。

(2)开展以培养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懂得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与社会规范为主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以培养初步具有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意识与情感的爱心教育,能知道生命的重要,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做到时爱自己;开展以培养初步具有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

(3)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班级文化建设。

5、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努力做到“零事故”。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加强演练,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加强课间护导,值日教师要加强课间巡视,学校安全领导组成员,要定期开展对学校及学校周边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上报。

(3)要定期更换、保护好消防设备,加强学生消防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加强防盗设施的维护检查,加强节假日值班巡查,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新的学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繁重的,任务是艰巨的,在新的一年里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务实拼搏,与时俱进,为开创潭西教育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