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与艺术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审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 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
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2] 徐丽云.论传统工艺美术对当下地域性居民审美意向建构对策――以芜湖铁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76.
一、核心素养培养从美术体验入手
要想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在美术学习体验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美术学习及美术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而体验式教学更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教师引导小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活动,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趣味性的课堂引导,让其在体验中审美,在审美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色彩大家庭》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色练习。让学生自由创作,真正参与到趣味涂色中,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其美术学习与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色彩识别及美术分析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二、核心素养培养要坚持游戏导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趣味性的游戏,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趣味性的美术游戏,让学生进入到良好的艺术情境之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情境的刺激,学习的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正式授课前,组织美术课程相关的游戏,通过讲解趣味性的故事,消除学生陌生知识学习的紧张感。
在趣味性的美术游戏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例如,在学习《纸袋玩偶》时,教师可以讲解森林玩偶的趣味小故事,让学生制作不同的纸袋玩偶,扮演不同的玩偶角色,形成玩偶游戏,在美术学习与手工制作中实现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也提升其表演能力,起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核心素养培养侧重审美习惯的养成
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想深入彻底,就必须引导小学生养成自觉审美的好习惯。教师应走出一味地营造环境,忽视课堂内容讲解的认识误区,在轻松的环境中,在高效的环境中,做好美术课堂教学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审美能力是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能力,更是一个人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强化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做好小学生良好审美习惯的培养。在学习《民间面塑》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面塑实物作品,让学生观察面塑中的审美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作品具有审美性。小学生有的说是陶瓷艺术品有审美性,有的说剪纸艺术,有的说中国山水画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术作品中所应蕴含的思想,一步步更深层次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通过多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习惯。
四、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联系现实生活
美来源于生活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生活的启迪。因此,美术教学要想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做好与生活的关联,返璞归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与启迪。只有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关联,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其美术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并产生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学关注与生活的关联,以生活的关照为切入点做好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最真实的想法。认识彩泥的特性,了解泥塑的常用表现方法。例如,在学习《花式点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时父髦值阈幕蛘吲纳愕阈恼掌?,也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到点心店去观看,让学生观看点心师傅的制作过程,试着用彩泥制作不同的花式点心,提高学生造型、设计与色彩搭配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要求必须走出课堂的局限,走到自然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活和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和艺术的多姿多彩,自由发挥创造助力核心素养的养成。
五、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发挥多媒体优势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好专业知识的讲解,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以理论为主,带有很大的抽象与枯燥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教师应该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加强美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音视频结合,图文并茂地讲解知识,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相关技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技能的有效把握。例如,在组织《动物身上的斑点》这部分教学时,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动物视频,认识不同动物身上的斑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斑点的艺术运用,呈现来自于动物斑点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意识到各种斑点的形状、大小变化及组合关系,了解斑点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运用。尝试运用动物身上的斑点来装饰生活中的物品,在抽象到具体的展示中实现学生知识的把握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渗透爱国教育
核心素养中最为核心的当属爱国思想,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价值导向,从长远看,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做好爱国教育的渗透,引导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人格,提升核心素养。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教师可以从历史角度入手,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感悟到我国艺术成就的辉煌璀璨。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可以从传统的剪纸艺术入手,教师向学生介绍剪纸的文化历史,讲解其历史艺术价值,让学生在好奇与自豪的情感驱动下去探寻传统艺术的魅力,去揭秘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轻轻松松实现了小学生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能力 美术专业 幼师 孩子
一、提出问题:培养幼师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意义
审美素养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源泉。没有审美素养浇灌艺术的花蕾,最终一定不会开出鲜艳夺目的花朵。绘画是一种典型的视觉艺术,通过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情感。我们都知道,喜欢审美素养是显现艺术学生内心活动的窗口。审美素养的融入,则为这扇窗口打开更加广阔的遐想的空间。所以,这在绘画中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审美素养的绘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种能力行为和学习行为,而是情感的宣泄,是心灵的驰骋。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离奇大胆的审美感,使他们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是他们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更是他们绘画学习过程中的一段宝贵经历。
二、老师怎样引导幼师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挥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源泉。没有审美素养浇灌艺术的花蕾,最终一定不会开出鲜艳夺目的花朵。所以,中职幼师的审美素养就尤为重要。
(一)通过美术作品展览奠定学生审美能力进步的阶梯
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从优秀艺术作品中汲取美的养分。经典的艺术作品总是那样拨动人的心弦,有的构图饱满;有的想象丰富;有的用色漂亮;有的造型生动;有的创造性强,通过欣赏,能让我们的学生们欣赏到艺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感受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感染力和强烈的视觉表现效果,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理解美、发现美、感悟美。
这种审美素养一旦挖掘,其震撼力是惊人的。美术作品展让同学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美术作品的展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的审美经验不断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综合的方向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通过案例教学展开学生审美能力的翅膀
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创新审美的案例,同学们觉得受益匪浅。在一次国际儿童画展中,一位孩子的绘画:《到月亮上荡秋千》的作品一举夺魁,赢得一等奖,专家们称这个孩子是“超级明星”。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能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如此奇异的构思,这并非一般儿童所能做到的。然而让人深思的是,获奖作品的绘画技巧并不出众,他的启蒙老师说,从绘画技巧来看,这幅画与其他一些爱好绘画的幼儿相比,并不是很出色的。那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具有一般儿童所不及的审美想像力
这幅名为《荡秋千》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丰富的审美想像。月亮上荡秋千,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他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月亮、星空、孩子游戏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的结果。后来,这个孩子说,他之所以想到这幅画的创意,是因为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月亮像小船,船上有小朋友在划呀划。妈妈问他,月亮还像什么呢?他就想到了月亮像秋天,许多小朋友都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一起玩游戏。妈妈鼓励了他的审美素养,并且让他画下来。其实,这种绘画正是“我手画我心”的心灵体验。当然就在不自觉中获得了成功。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以后要面对的就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讲一些案例教学,这样,才能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审美的意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准幼儿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充满着童心童趣,也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城堡中自由行走。
(三)在日常学习和绘画中挖掘审美的眼光
同学们在欣赏别人的作品之后,一定会有自己创作的冲动,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去挖掘审美素养。也许,他们的水平还很稚嫩,但是,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挖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让他们辨析美丑,从而培养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可以让学生临摹、设计、配色等等,这样,同学们会在艺术的欲望中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从生疏到成熟,他们在亲力亲为中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新奇的构思,多彩的画面,虽然不能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相提并论,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三、结语
审美能力,是一朵奇葩,是心灵花园里最绚烂的色彩。丰富的审美能力是幼师学生的财富;也是他们快乐学习的动力。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老师,要善于掌握方法,发挥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画面上大胆无拘束的表现自我,把自己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表现出来,让他们在绘画的大海中自由翱翔。这样,我们的“准幼儿教师”将会在美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作为老师,我们不奢望我们的幼师学生成为艺术的天才,我们只愿他们保护好审美素养这一珍贵的财富,在以后的日子里运用到生活中,学习中,让审美素养伴随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传递给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快乐的成长,愉悦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宋齐铭,浅论绘画想象[J],齐鲁艺苑,2005,03
[2]蔡琼,巧用范例,激发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想象和创造[J],长三角,2012,05
健美操艺术素养美学思维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在提高锻炼者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和完善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
一、如何表现健美操的艺术价值
健美操的审美价值,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超越单纯体育运动,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是和体育紧密结合的,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舞蹈艺术。它是体育的,也是艺术的,完美结合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健美操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直观的形式美吸引人、以丰富的艺术内涵美塑造人,以丰富多彩的创新美激励人。健美操将动作、造型、姿态、线条、音乐、色彩等因素有规律地组合,从而传递出浓厚的艺术信息。
首先,是引导大学生在健美操的训练表演过程中培养和树立自己的审美观,从美学思维出发,发现美的存在,认识美的内涵,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健美操的编排和组合,达到心灵上的感应和贯通。
其次,是要研究健美操学生主体具有的综合素养价值和不断发展的创新特征。健美操是综合艺术,艺术是需要创新的,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创造出更加新颖、前卫、变幻、艺术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体现艺术价值。
再次,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健美操运动中,体育力度、舞蹈动作、人物动感、组合造型、舞台色彩、音乐背景,等等,都和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会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健美操充满动感的节奏,身体健美的塑造,活泼矫健的舞姿,以其外观的形式美表达内在的艺术底蕴,令人赏心悦目,艺术价值凸显。
二、健美操艺术素质的提炼
艺术素质由艺术潜能、艺术鉴赏、艺术修养、艺术感知、艺术创新等五个要素组成。健美操课程促进了学生形体健美、动作柔韧、举止端庄、行动流畅,促进了审美能力的提高。
1.健美操教学与艺术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锻炼和表演,既健美又充满活力。学生在热烈欢快的韵律中展现着各自的风采,沉浸在艺术的氛围和享受中,达到身体锻炼、心理锤炼、美育体验、艺术追求的高度统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韵律感、节奏感、艺术感,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2.健美操是校园的重要文化艺术取向
一个项目的兴起和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健美操的存在同样需要滋生的土壤。因此,院校需要大力营造良好的健美操学习氛围,只有普及,才能提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健美操教学录像,体会其中的艺术气息,定期组织校园健美操大赛,无疑都是好的,有效的形式。
3.创新健美操教学的艺术形式
沿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要引导学生对雷同、枯燥动作的大胆改编,鼓励大胆创新,充实艺术内容;有条件的院校可成立健美操的编排研究小组,教师适时指导,给学生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不怕失败,大胆创作,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艺术素养提升的方式和途径
1.教学中体现个性,满足学生特殊要求
选修健美操的学生,艺术素养是不同的,甚至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在健美操中的位置和角色也应该有所区别。健美操不是艺术素养的平均展示,而是在较高水平上的提升。健美操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才能差异,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具体学习目标,灵活分配时间,编排不同特色的,能够体现自我风格的科目,使课程更具艺术含量。
2.注重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健美操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健美操用千变万化的队形,展示出流畅、韵律、动感的美学感动;用稳定大气的几何图形,给人以力量、坚固、整齐、对称之美;柔和、流畅、水泄银池般的变形,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各种队形的交叉变换,各种舞蹈动作展现和交替,传递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带来不同的艺术享受。所以,健美操更注重团队精神,注重艺术水准的平衡,全面地提升艺术素养。
3.丰富的艺术内涵塑造学生良好的艺术气质
健美操表演所展现的艺术美感是多方面的,内涵十分丰富,融合了多重艺术形式。对于激发学生自身的艺术潜质,发掘艺术才能,培养艺术气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健美操锻炼,不但使练习者的肌体、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得到有效地锻炼,更使音乐、舞蹈、健美、韵律等艺术气质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自觉地表露出来,使得身体从内在的机能到外在的形态都显示与众不同的艺术底蕴。
健美操教学力求教师自身素质首先提升,具备该课程所需要的类似于美编、编曲、剧作、文人特有的气质。才能用自己艺术修养和艺术才能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激情来创作,形成自身的艺术造型能力,体现艺术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他们既是艺术的享受者,又是艺术的创造者。使个人艺术气质不断完美,艺术素质不断提升。
4.在健美操运动中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艺术熏陶、艺术审美,增强艺术想象力和艺术理解力的培养
因此,在健美操运动中,要提升大学生的艺术能力,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培养高尚艺术情趣时,更要积极投身艺术实践,充分利用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提升学生的艺术品质和艺术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
健美操教学与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开展健美操选修课程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其艺术素质和审美情趣。素质教育的教学地位不断引起高层重视,健美操课程无疑是艺术教育的优良载体,也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媒介。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书法教育;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创造素养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热爱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1990年国家教育公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的通知》,指出书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着主要作用。
1.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误认为书法不重要了。因而没有必要花功夫去练字,不少青少年的字书写的乱七八糟没法阅读。其实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书法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审美欲望是人的基本欲望的升华,人的需求和欲望是审美的心理动因,在审美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推敲和探索是鉴赏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中国汉字是逅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细块的大小、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2.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书法教育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
3.书法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养
关键词:舞蹈;舞蹈编导;专业素养
一、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之音乐、美术审美能力
从舞蹈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相比,舞蹈艺术具有独特性,同时也拥有自己专有的特征和专业知识,舞蹈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享受,也是审美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比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本身是一面综合艺术,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结合了多种其他形式的艺术,例如音乐艺术和文化艺术。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音乐、文学知识、美术等相结合,通过人体的肢体动作,将这些艺术通过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如果舞蹈编导不具备舞蹈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其编排出的舞蹈将无法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可以是这个舞蹈是失败的,为此在舞蹈创作中需要舞蹈编导,具有专业素养,具有审美能力。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结合,其实就是一种艺术,舞蹈编导需要将自己从音乐中的感受,通过肢体动作呈现,创作的舞蹈和音乐相融合,音乐感要很强,将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融合在舞蹈中。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音乐感是舞蹈演员舞感的基础,舞蹈演员的舞感不同,这是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编排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普遍而又现实的问题,舞蹈演员舞感的强弱是舞蹈作品中的思想和人物形象完美呈现的关键,为此,舞蹈编导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舞蹈演员的舞蹈加强培养,加强舞蹈演员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舞蹈编导对音乐的审美,对舞蹈的审美,是其舞蹈创作的动力,通过自己的音乐感受,对音乐主题、结构等进行了解,用舞蹈动作和音乐主题结合,在音乐节奏和声律中,舞蹈动作的变化是呈现音乐情感的关键,为此舞蹈编导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以及鉴赏能力,还需要有音乐创作能力,将自己的审美通过音乐和舞蹈体现出来。
在舞蹈演出的过程中,服装、道具、布景等都是舞蹈编导审美能力的体现,只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才可以为舞蹈编导提供丰富的文学知识,增加舞蹈编导的想象力,拥有舞蹈创作的激情。在较高的文学素养基础上,舞蹈编导的美术审美才会有依托,文学知识是舞美创作的源泉。舞蹈编导对舞蹈的创作、舞蹈表演中的各项设计,使其审美能力的高度,为此舞蹈编导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
二、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之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这句话中得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舞蹈编导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从舞蹈的角度,对生活进行观察,从生活中获得舞蹈创作的素材。
舞蹈最初是以乐舞和民族舞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舞蹈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民族舞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新形式的舞种。新新形成的舞种是在民族舞的基础上,从生活中获取一定的素材,对这些从生活中获取的素材进行创作和运用,创作出新的民间舞种,将民间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这个舞蹈出创作的过程,需要舞蹈编导,具有一定的信息提炼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生活进行观察,进而获得舞蹈创作的素材,从这些创作素材中,进行提炼,对舞蹈进行塑造。所以舞蹈编导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在生活和民族舞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生活性的代表性舞蹈作品。
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要求舞蹈编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可以促进舞蹈的创作。舞蹈编导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展开自己现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舞蹈的创作,同时也是对自己想象力的培养,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舞蹈形象塑造的更加的有深度,体现舞蹈的精美。
三、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舞蹈编导最需要具有的专业素养就是舞蹈编导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舞蹈编导具有舞蹈的创作、舞蹈的编排等能力,也就说明舞蹈编导也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知道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技能等基本的舞蹈能力,只有这样舞蹈编导,才可以将自己的舞蹈创作意图清楚的表现出来,使得舞蹈的创作意图更加的直观,更好地进行舞蹈的创作和舞蹈的编排。
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舞蹈编导的舞蹈创作财富,用于扎实的基本功,使用带有情感的舞蹈表情,提高舞蹈的欣赏水平,使舞蹈动作,舞蹈节奏、造型等的塑造更加的完美,达到最佳的舞蹈效果。舞蹈编导还需要了解舞蹈的发展历史,从我国悠久的舞蹈历史中获得丰富的舞蹈经验,从舞蹈的发展历程中,获取知识,对舞蹈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舞蹈本身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在舞蹈中结合了音乐、美术、设计、文化、风俗等多种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舞蹈编导只有了解舞蹈的发展历史,知道舞蹈中蕴含的各种文化和艺术,才会掌握舞蹈发展的方向,创作出更加具有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舞蹈艺术,发展舞蹈艺术,创作舞蹈艺术。只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舞蹈的发展史,才可以真正起到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四、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之内在情感和舞蹈创作成果的保存
舞蹈是一个带有感情的艺术,舞蹈具有生命力,为此在对舞蹈进行诠释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舞蹈演员,可以将舞蹈的生命力真切的表现出来,将舞蹈中蕴含的感情准确的表现出来。准确的将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就需要舞蹈演员具有丰富的在内在情感,这种内在情感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的理解,舞蹈编导无法准确的告诉舞蹈演员舞蹈中的情感,只能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对舞蹈演员进行培养,让舞蹈演员用心去感受,舞蹈中具有的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在情感。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无法内在情感表现出来,这个舞蹈将不会具有生命力,将没有打动人的情感,舞蹈演员的内在情感,需要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进行引导和启发,让舞蹈演员重视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舞蹈编导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除了以上这些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善于对自己的舞蹈创作成功进行保存,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学无止境,舞蹈编导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需要跟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的变化,不断的扩充和提高,将自己创作出来的、从其他方式学习中得到的成果保存起来,从这些学习成果中,得到舞蹈创作的灵感,让自己的舞蹈创作水平得到提升。
五、结语
舞蹈是一门艺术,需要认真的体会和感受,才会从舞蹈中看到生活中的情感,感受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舞蹈的创作需要舞蹈编导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这种专业素养不仅是舞蹈专业文化知识、舞蹈专业技能和技巧,还是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对艺术的想象能力,对情感的表达能力等,具备专业素养的舞蹈编导才是合格的舞蹈编导,才会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富有情感的舞蹈,感染观众,传承和发扬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再次强调“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当前民办高校歌唱的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大学生歌唱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音乐审美能力。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民办高校?W生音乐艺术素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而音乐素质教育中歌唱素养的培养则是全面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
民办高校大学生音乐歌唱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学校重视歌唱素养教育,为提高歌唱素养教育质量提供一个参考;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民办高校师生对歌唱素养教育的全面认识,更加清晰地了解歌唱素养教育,更好地促进歌唱素质教育的发展。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歌唱素质的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音乐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对音乐艺术本身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民办高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及学校各类管理制度都与普通高校不同,对歌唱素养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也更加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对于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歌唱课程建设,提高声乐质量和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教学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大学生歌唱素养的培养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民办高校大学生歌唱素养的培养是将歌唱的理论与实践、学与教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优化了声乐课程整体结构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现了当代歌唱课程日趋合理化、综合化的特征。对当今我国艺术教育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教师作为课堂中的重要组成,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进行现场示范演奏也非常重要。通过老师的现场示范演唱,能够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歌唱的过程进行重点强调,仔细分析并倾听各种不同歌曲的演唱韵律、节奏、和声等,对歌唱中的各种符号进行重点解读,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结合这种综合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现代歌曲以及古典歌曲的听辨能力,有效巩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歌唱素养和审美观念。
(一)少儿艺术教育非艺术化
艺术的根本特征与价值在于审美,脱离了审美的艺术,便失去了其社会价值与存在意义。因此,在进行少儿艺术教育时,首先应该进行审美教育,而缺乏审美本质的少儿艺术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存在较片面的理解,重视其对人的德、智功能的开发、促进作用,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独立性与审美价值,习惯以德育与智育的角度,让艺术教育规范化,并以此来评判艺术教育的成败,最终导致少儿艺术教育非艺术化,只能以其附属价值来证明少儿艺术教育的成功。
(二)少儿艺术教育专业化
少儿艺术教育是少儿综合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包含基本艺术素养教育。而在当前我国少儿艺术教育中,其形式整体表现为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专业院校在进行少儿艺术教育时,以传授艺术理论与技能为主要目的,开展专业化教学,忽视了少儿的个体差异,表现出求全、求高、超纲、超量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以艺术知识与技能为教学重点,将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作为少儿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让艺术教学过程直接变为简单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过程,教学枯燥乏味,最终让少儿产生厌倦心理,抵触艺术学习。
(三)少儿艺术教育成人化
少儿是开展少儿艺术教育的对象,只有结合少儿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实现对少儿的艺术教育。解放孩子的天空,是开展少儿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但是,当前我国少儿艺术教育并没有以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为教育目标,而是以少儿作为成人艺术文化的传递者,让少儿艺术教育的目的偏离本质,甚至本末倒置。少儿艺术教育成人化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成人化,与少儿实际生活差异大,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往往偏于艰涩难懂,让少儿无法产生共鸣;在教育方式成人化,照搬成人教学观念,以教师教导、少儿模仿为主,形成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磨灭了少儿的天真,禁锢了少儿的思维,最终将少儿塑造成与成人一致的“小大人”。
(四)少儿艺术教育时装化
少儿艺术教育能提升少儿的感性素质,激发少儿的创造力与开阔思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少儿艺术教育逐渐呈现出时装化的现象。一些学校与幼儿园将少儿艺术教育作为装点门面、突显少儿素质教育的时装饰品。在校领导检查与家长参观时,开展少儿艺术教育,让教学内容看上去丰富多彩,但实质上缺乏内涵,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五)少儿艺术教育尖子化
成功的少儿艺术教育,应包含全体少儿,以提高全体少儿的艺术素养为教育目标,让每位少儿都享有艺术教育的权利。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与少儿艺术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少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出少数艺术尖子与个别艺术家,导致少儿艺术教育尖子化。
(六)少儿艺术教育庸俗化
培养少儿的基本艺术素养是进行少儿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目标。但在实际中,少儿艺术教育不断被庸俗化,部分人将少儿艺术教育当作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一些家长希望借助少儿艺术教育为孩子的升学增加优势,通过“特长”确保孩子顺利进入名校学习。少儿艺术教育的目标由培养少儿艺术素养直接转变为培养特长生,失去了少儿艺术教育的原本意义。一些学校与教师同样为了提高学校与班级升学率,评选为优秀学校或优秀班级,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接受少儿艺术教育,并参加艺术水平考级,通过特长证书加分,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并以此为学校招生招牌,吸引更多家长让孩子选择本校就读。同时,一些家长存在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通过少儿艺术教育,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家,以光宗耀祖。为此,将大量资金与孩子的玩耍时间全部用于艺术特长学习,让孩子身心疲惫。
二、改善少儿艺术教育异化现象的建议
(一)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真正的艺术教育表现为审美教育,是以培养少儿的艺术审美为教育目标,而非单纯的育德、育智。因此,在少儿艺术教育中,首先必须转变学校、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艺术教育理念,明确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艺术审美,让学生在感知中获得领悟,艺术审美能力得到培养,进而达到德育、智育的效果。
(二)优化艺术教育手段
在少儿艺术教育中,需要进行艺术教育手段的优化,以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为教学的核心环节,避免直接呈列出艺术创作方式与手法的教学方式,以让学生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悟,来让艺术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情境教学、联想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的方式,提升少儿艺术教育的水平。
(三)创新艺术教育方法
摘要:每个人的艺术素养与其自身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严格的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素质与才能。而注重加强艺术素养,便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干部教育艺术素养慨述,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教育。
关键词:干部;教育;艺术素养
人的素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更多的表现为是靠后天教育和修养的结果,而艺术修养在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古代或现代的还是国内或国外的,他们都无不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可以说,个人的素质与艺术素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个人素质作为领导者在政治信念、思想意识、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生活情趣等方面所反映的综合素养,它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教育,必须注重提高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造就一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一、干部教育艺术素养慨述
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领导干部肩负着双重的责任。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将对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尤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除在专业技能上遇到的一些挑战外,领导干部还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城市规划、环境美化、文艺宣传等决策性的工作,如果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这样的困难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这一趋势使我们在接受进步与积极的思想理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消极颓废和不健康思想理念的侵蚀,这些文化或精神方面的糟粕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毒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它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以及培育人们高尚情操和良好素质的毒瘤。领导干部是我们时代的代表,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与道德风范,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良好的素质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因此,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点缀,而是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产生信任感和凝聚力所应注重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干部自身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良好的艺术素养,领导者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基础,使这种个人修养的魅力成为向群众的无声命令,故而它理应成为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艺术素养教育
由于艺术作品所包含着的丰富精神内涵,使其对人作用的时间越长便越能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从而能够对人们起到调节思想情绪、促进潜能创造、培育道德观念、激发审美想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艺术宝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的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为我们民族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确立了自己辉煌的地位,这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最好教材。因此,领导干部艺术素养的提高应注重以下赘鲋饕的方面。
1、锤炼自身修养,提高鉴赏能力。一个领导者就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其工作能力的高低、个人学识的魅力以及美好仪表的展示,将直接影响到他所带领的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素质诸多的构成要素中,智商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它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同时,人的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的智商得以充分展现的可靠保证,这在我们当今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反映着其综合的素质修养,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品德修养等方面。在闲暇之余,如果领导干部能够通过艺术欣赏或阅读,积极进行应有的内功修炼,便能获得很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洞悉为政之要。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如果认真观赏画作,仔细品味画内功夫和了解画外故事,就能领悟其中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能力。在艺术鉴赏中,领导干部应注重使自己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不断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通过提高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而培养自己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对履行本职进行更为深层的思考。能够认识和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工作中产生一种亲和力。当然,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经验与感受积累的过程,只有探索和选择一个能够适合个人发展的修养途径,才能达到促使自己全面发展的预期目的。
2、多角度审视观察,拓展超前意识。现代领导者所面临的环境和工作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他们除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以欣赏的艺术目光与外界和他人接触。领导工作的要义就是带领好一班人干好工作,并以个人的工作魅力影响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一个知识渊博和具有修养的领导者,能够以个人行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保证其整个团队工作的协调性。现代艺术从只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狭窄层面,已经扩展到对生存环境及生命意义高度关注的深层追求,艺术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专业人员的范围之内,它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有益活动,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审美创造能力所日益关注的一条有效途径。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讲求领导艺术,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就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干,并调动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在有序、安定、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走在本领域工作的前沿,并从较为被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转变到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工作上来。领导干部要注重了解本民族艺术的过去和现在,要注重了解本地区地方艺术的特点,了解现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以借古鉴今、博采众长,从而以着眼于未来的眼光为人民执好政。
总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注重以艺术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全面实现小康和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无愧于自己光荣使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新生. 浅谈领导者要有点艺术素养[J]领导科学,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