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女小说范文

父女小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父女小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父女小说

第1篇:父女小说范文

2、《绝色妖孽排排坐》,作者为泪渲染憧憬;

3、《三大恶魔宠上瘾》,作者为皇家绝儿;

4、《关门,放妖王》,作者为数星星的羊;

5、《恋上校草的吻》,作者为扬扬;

6、《萝莉宝贝奶爸控》,作者为韩伊兮;

7、《恋上皇室冷公主》,作者为茶小沫;

8、《超级兵王在校园》,作者为洪七;

9、《校园纯情霸主》,作者为柳江南;

第2篇:父女小说范文

1、《京门风月》,作者是西子情,简介是:本以为尘土皆无,奈何上天厚爱,再许一世,于是,她弃闺房,出侯府,混入皇室隐卫的巢穴里习武艺,学权谋;

2、《盛世安稳》,作者是落雨秋寒,简介是:这一世,她活得太糊涂,家族灭亡,儿女离世,她有太多的恨与不甘,如今她重活一世,家族危机已现,她只求自己与家人能够平安顺遂,一世安然;

3、《毒妇从良记》,作者是帘卷朱楼,简介是:如愿成为那人的续弦,她尽心教养子女,照管后宅,哪知丈夫成就大业后,骂她为毒妇,并妻妾位置互换,重生后,吃一堑长一智,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父女小说范文

20世纪40年代,大上海当红女作家张爱玲注重服饰的修饰早为众人所知。张爱玲对服饰的痴迷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华丽,追求服饰内涵和古典美结合的她常常津津乐道地谈及自己对服饰的见解,甚至这一点也成了她在文学作品中与众不同的特色之一,她的独树一帜还表现在日常服饰颜色搭配超乎常理的大胆犯冲,她这种用服饰话语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同行中堪为罕见。张爱玲还把自己对服饰钟情的研究沉淀成文化底蕴,把人物内敛的性格、情感变化都通过服饰的变化表达出来,这也是文学作品中罕见的写作手法。张爱玲对服饰文学的追求和渴望或许是她自身需要服饰来烘云托月的表现,亦或是她想结束颠沛流离生活而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再或许是对与众不同家族史的回顾关照。无论哪种可能,都能看出张爱玲把淤积的情感借助服饰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她作为个体生命体验人生、观察人生的独特思考。

一 从张爱玲的家族史追溯她和服装的渊源

富于传奇色彩的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清末宠臣李鸿章的小女儿就是张爱玲的祖母,而个性耿直,敢于弹劾大臣、评议朝政的“清流派”成员张佩纶就是张爱玲的祖父。其母黄逸梵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张爱玲的外公是湖北的一个提督,“钟鸣鼎食之族,替缨冠玉之家”是她家族的真正写照。随着清朝的完结,张家的荣耀也接近了尾声。张爱玲的童年印象里留下了没落家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也为她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嵌入张爱玲童年世界里的还有在晒出来的衣服下穿行,衣服的色泽、香味、质地成为了她记忆里无法抹去的一部分。于是,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家族末世繁华中捕捉色泽亮丽的衣服,织成文字片段装饰她的文学作品,可以说她的这部分记忆是一笔无法替代的财富,为她成为高品位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创作离不开生命的亲自体验,只有亲自体验到的写出来才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为了让读者能够深刻体验到这种服饰文学,她每一部作品里都会潜心酿造字句珠玑,良好的出身、优越的家境,让她汲取了深厚的古典文学营养,她所涉猎的古今中外的文学铸就了她的修养。她的作品很少见到关于战争、革命、严肃、沉重的话题,可见她本人并不接受这类文学作品,她喜欢倾情打造人情味道浓郁、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在张爱玲的后期作品中,经常可以窥探出张爱玲虽然出身望族却想拥有平凡人生,这是她家族生命展示出的细节,影响了她透视人生、感悟人生、把握人生的看法。这种人生经历使得她的精神世界里经常出现一些虚实不定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唯有寄托在衣服文学、衣服语言上才能够得到诠释和满足。在张爱玲作品的主意识流里,衣服就是家,衣服就是生活环境,她把自己对服饰的情节用互文置换的方法在作品中展现出来。可见,张爱玲的家族史与她强烈的服饰情节渊源很深,她用服饰家园的意识,在作品中塑造自我,塑造他人。

二 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塑造和服饰的相关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的也是生活,一部作品的形成往往和作家的经历、人格、性格、灵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和作者自我表达情感、认识及对社会的理解程度、态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最主要的作者本人审美的自觉性直接影射到作品中,一如张爱玲,可以断定,没有谁能对服饰痴迷到如此地步,她对服饰的迷恋情节已经成为她作品的个性体现。她不惜纸张在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服饰,用服饰塑造个性不同的人物已经是她惯用的特有方法之一,她甚至可以准确的把人物命运的转折、情绪的改变用不同的服饰细腻地表达出来,包括复杂的、抽象的心里活动依然如此,这种创作手法是独辟蹊径的,不过,这种尝试可以证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依托服饰来表达得更完美。

1 人物性格可以用服饰语言来表达

张爱玲在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可以通过设计服装来婉转表达出来。当人物内心世界处于复杂的环境里也可以通过设计服饰来完善人物的思想内涵。张爱玲用服饰暗示人物性格不留斧痕,宛若天然,顺手拈来,且栩栩如生,蕴含丰富,个性鲜明,印象深刻。流连于服饰的五彩斑斓就可以打造平凡人物或悲或喜的故事人生,这的确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写作手法。

张爱玲的作品《半生缘》中有个文静单纯的上海小户人家的女儿,这是个既事故又纯真、既活泼又热爱生活的女子,对曼祯这个人物形象的定格是与她的服饰描绘有着直接关系的。曼祯和世钧的初相识是在一个店面不大的小馆里,“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她在户内也围着一条红蓝格子的小围巾,衬着深蓝布罩袍,倒像个高小女生的打扮。蓝布罩袍已经洗得绒兜兜地泛了灰白,那颜色倒有一种温雅的感觉,像有一种线装书的暗蓝色封面。”

这两段文字的阐述足可以推断出人物性格如何,淡灰色既可以暗示家境不过如此,也可以折射出人物如衣服一样不事张扬,含蓄、平淡、温和、低调;而另一个人的出场则是另一番光鲜:“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一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然是美丽的,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一个交际花出身的曼璐就这样在读者心目中烙下了印痕,而且那件八成新的旗袍足可以推断当时上海如斯者泛泛皆是。毋庸赘言,人物性格全在这惊心描绘的服饰里隐藏着、宣泄着。而大户出身、生性骄傲的又该如何出场示人哪?“穿着件翠蓝竹布袍子,袍叉里微微露出里面的杏黄银花旗袍。她穿着这样一件蓝布罩袍来赴宴,大家看在眼里都觉得有些诧异。”一个城府深、思虑远、善于表演的翠芝因为世钧出席,故而假装矜持高贵,故意放下身价寻了这么一身行套,可见作者独具匠心的服饰描绘,似乎已经暗示着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定义了人物命运的终结了。

再者《花雕》中不善于交际、性格沉静的川嫦,是在这样的一段服饰描绘中体现性格的:“小姐们穿不起丝质线质的新式衬衫,布褂子又嫌累赘,索性穿一件空心的棉袍夹袍,几个月后,脱下来塞在箱子里,第二年生了霉,另做新的,丝袜还没上脚已经被别人拖去穿了,重新发现的时候,袜子上的洞比袜子大。”一个不修边幅的人物就这样鲜活地跃然于纸上了。川嫦在等待相亲一段的文字也可以透视出女卫悦己者容的缜密心思:“她穿着一件葱白素绸长袍,白手臂与白衣服之间没有界限;戴着她大姐夫从巴黎带来的一副别致的项圈。”与常规相反的刻意穿着,凸显了此刻人物的性格。这位活的真实的川嫦是张爱玲最少批评的人物形象之一。

在《封锁》中吴翠远的那件白洋纱旗袍,《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如同赛金花一般的葛薇龙的浅薄轻浮,暗示了她必走沦落之路的命运终结,可见,人物性格完全通过服饰描绘就得以尽善尽美了。也可以笃定的说,小说里人物装束是有艺术性和目的性的,它体现作者的文化诉求,人物装束也为灵魂世界里的凸显角色服务。

2 人物命运可以用服饰语言来描述

张爱玲最善于用不同服饰来表达不同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人物命运,她还会把同一个人遭际不顺时的穿着也进行详细的描述,即不同场合中的不同服饰搭配。张爱玲的小说中女子大多都是固步自封、幽闭、压抑形象。如《金锁记》中,七巧几次命运遭逢都与她的服饰关系密切,七巧的生命历程完全用服饰的动态描写展示得一览无余。婚前的七巧:“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有时她也上街买菜,蓝夏布衫裤,镜面乌绫镶滚。”充满活力、健康朴素的七巧是那样美目清晰,而婚后的七巧:“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着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子。”俗气、自卑、张扬、虚空,全在这服饰的语言里了。可见,服饰预示了七巧的悲惨人生命运,服饰细节和命运细节完美的结合。

三 张爱玲的服饰美学观

张爱玲把服饰当做人生诉求的文字符号,从她的符号里我们可以嗅得一股股芳香的美学味道,张爱玲的服饰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服饰审美文化,是社会历史的富有个性的理性精神及其美学思想兼容并包的融汇渊薮,乃至兼收并蓄的承传载体”。生逢末世的她叛逆于封建家庭,却不乏留恋;她皈依于都市文明,却又傲视这一切。她游离于战争,却又改变不了飘蓬,唯有诉求于服饰语言,精神乐园才得以圆满。她穿着接近诡异,足可以推断出她对不平凡人生的憧憬和渴望,然而她有希望自己的一生无坎坷般的平淡,矛盾的心里职能让她在文字里或虚或实的诉求着。婚变、出国,一生坎坷的她只能安于写作,至少,小说里的人物命运、服饰语言可以无条件地满足她,安慰她渴求的灵魂,满足她际遇不平的宣泄。她喜欢闲适的水蓝色,更喜欢刺激的宝蓝、鹅黄,颜色的相冲相撞正是她对命运的一种反抗。可见,张爱玲爱美、爱生活、爱服饰、爱文学,她工于文学,更工于服饰文学。

结语

第4篇:父女小说范文

关键词: 灵魂救赎 救赎作用 《弗洛斯河上的魔坊》

女性主义自产生以来,主要探讨的中心议题就是男女两性关系问题。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关系常常表现为男人对女人的压迫及女性对男性压迫的不断抗争,由男女构成的人类社会陷入了困苦的深渊。从基督文明角度看,当时人类始祖亚当犯罪便意味着人性的堕落、道德良知的丧失。当他犯罪之后,他把责任推给妻子夏娃(Eve),夏娃又把责任归咎于蛇。因而,男女两性,即整个人类均已深陷罪孽之中,不能自拔。自此,人类便开始寻找“自我救赎”的漫长之路。自18世纪产生以来,“灵魂救赎”业已成为英国女性主义小说的一个文学传统。通过对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的梳理,笔者发现,在忏悔、救赎方面,女性先知先觉,走在了男性前面,她们在自然中率先获得自我救赎,然后便去拯救她们的那个“他”(张宝国187)。笔者将以英国19世纪中后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名篇《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下称《磨坊》)为例,探讨女主人公麦琪·塔立佛(Maggie Tulliver)如何率先觉悟,然后去拯救她的哥哥汤姆·塔立佛(Tom Tulliver)。

根据侯雅丽在其“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一文所表述的观点,艾略特的创作深受人本宗教思想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人生是“悲剧性的”,在这样的悲剧人生中,人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并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本秩序,即道德秩序”,需要提倡“具有同情心、利他和自我牺牲”(137)。不难看出,艾略特的人生哲学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语境下的“自私、贪婪、欺骗”等格格不入,甚至针锋相对。按照艾略特这种宗教观,爱情不是至上的,唯有亲情、责任才是做人的准则。在女性观问题上,艾略特认为女性应该追求在教育、职业和婚姻等方面的“自由和权利”,但男女并不“绝对平等”,女性应该发挥、展现“克己、屈从和自我牺牲”等品质来实现“男女的和谐共处”(石晓杰 51)。总之,关键是“克己、利他和自我牺牲”。艾略特认为,做到了这些,人们就是在追求“大爱”,就是在追求“自我完善”,也唯有做到这些,人类才能实现“道德升华”和“心灵的救赎”(侯雅丽137)。

很显然,麦琪就是艾略特宗教观和女性观的实践者。她与简·爱追求爱情至上的“小我”形象比,更能体现人性的“光芒”。综观作品全文,我们发现麦琪的性格也有发展变化。小时候和哥哥及表妹露茜一起玩耍时,由于常被哥哥忽视,麦琪产生过懊恼和嫉妒,她偷偷跑上阁楼往木头娃娃头上钉钉子进行发泄,甚至把穿着干净、漂亮的露茜表妹狠狠地推倒在烂泥里。还有一次,倔强的她一气之下跑到偷盗、欺骗成风的吉卜赛人那里流浪了几天,害得全家人到处找她。

在以极端利己方式反抗失败后,麦琪开始在痛苦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偶然之余,她接触到了《效仿基督》一书,接受了“放弃隐忍的自恋自爱,放弃一切的个人享乐”原则,逐渐走出了困境。在她成长的第二阶段,麦琪自身有了显著的变化。她把披散的头发编好,脾气也变得温和许多。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她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学会了同情爱护别人(菲利浦Philip),学会了克制自己、默默隐忍,为他人着想,不再公然反抗周围社会,实现了心灵的自我净化。在意外发生、差点形成与露茜未婚夫斯蒂芬所谓“私奔”的事实情况下,为不使露茜受到感情上的伤害,她内心的道德责任感使她战胜了感情的“诱惑”,冒着被误解的危险,毅然返回,独自承担自己不慎带来的后果,以自我牺牲、自我克制的方式完成了道德上的“自我救赎”。最后,在洪水来临时,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划着小木船去救哥哥,终于与哥哥和解。她通过死亡,实现了女性的“自我救赎”。

然而,在艾略特看来,由男性主导的这种困境又是可悲的,因为人类本意在于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殊不知,由于超越了自然的承受力,人类的这种美好愿望却“不得不走向它的反面”(郑克鲁 2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也许不想作恶,却“不得不作恶”(29);人们不想毁灭,却“不得不走向毁灭”(30)。艾略特用“残酷”一词来描述当时的商业社会,他把工业文明下的英国社会比作一个“缠结的网”,整个国家不断滋生邪恶的根源就是缠结的“商业关系”,它把一切“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人类这种逃不掉的“宿命”也许在于“商业化”异化了人的本质,使人变得贪婪、自私、无情、傲慢;也许在于资本“使每个毛孔都渗满了罪恶的鲜血”(马克思 18)。

作品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老塔立佛与威克姆(Wackem)的官司失败后,妻子的整个家族都变了副嘴脸:葛来格夫人认为妹夫输了官司是件很“丢脸的事”(艾略特264);葛来格先生只是送了“一磅茶叶”;普来特先生最关心妻子有多少钱借给了“大姨姐”家。面对家庭的变故,身为儿子的汤姆性格更为恶劣,在他眼里只有磨坊、只有财富、只有金钱,甚至只有复仇。他变得更加偏执、狭隘、自私、傲慢、无情,对妹妹女性人格、爱情婚姻进行了肆意践踏,兄妹关系变得更加对抗。很显然,汤姆也许本意并不如此,是有巨大破坏力的工业文明恶化了他的本性。在浩浩的工业革命滚滚洪流面前,他所代表的农民阶层是羸弱的,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他的追求迫使他走向了追求的反面,他的“不得不作恶”使他最终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自此,由男女组成的整个人类都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此时,人类要想摆脱危机,就要借助自然的力量,于是洪水来了。洪水来临,麦琪才有机会冒险去救哥哥汤姆,汤姆也才有机会认识到妹妹的价值,有机会被妹妹“舍己救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动,有机会意识到自己对妹妹的误解及刻薄,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的罪责。至此,兄妹二人和解了,哥哥汤姆灵魂获得了最终的救赎(The Final Rescue)。作为女性,麦琪与自然不分,她对哥哥/男人的拯救象征着自然对人类的拯救。这里“麦琪与自然不分”与“洪水象征麦琪、象征自然”互为印证,与前文所述的磨坊形成了本作品完整的意象,即磨坊和弗洛斯河、兄与妹、人类与自然。

总之,在人类困境、男女对抗矛盾关系中,女性率先觉悟,在自然中率先自救,之后,她们转过身来去拯救同在矛盾困苦中的男性。这一点在本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Eliot,George.The Mill on the Floss,New York:Penguine Group,2002.

[2]侯雅丽.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3):137-14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石晓杰.从女性主义角度评析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50-51.

[5]张宝国.女性、自然与救赎:英国早期女性自传小说对人类救赎主题的关照[J].兰州学刊,2012(9):185-190.

第5篇:父女小说范文

关键词:成人 儿童 “进步” 狄更斯

引 言

在狄更斯的众多作品中,或多或少体现了19世纪一个突出的现象:成人与小孩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被扭曲。在《董贝父子》中,不管是董贝跟儿子的关系还是跟女儿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父亲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甚至压根儿就不关心孩子们是否有一个真正的童年。而在《荒凉山庄》中,斯墨威德一家更是秉承了“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心狠手辣”的祖训,因而在小斯墨威德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尽管他年纪尚小,但就已经在法律界算个人物了。对于这种非正常的关系,蒂洛森曾经赞扬狄更斯开创了一个传统,即“把儿童置于为成人所写的小说的中心”[1]。至于狄更斯开创这一传统的原因,蒂洛森认为其目的是要改善当时的儿童生活状况。我国有学者在蒂洛森的研究基础上作了更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原因,即狄更斯在提请我们从儿童的遭遇来审视‘进步’话语的危害[2]。在此,我们不妨顺着这条线索,以《董贝父子》和《荒凉山庄》为例,探讨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在“进步”话语中受到的迫害。

“进步”话语中儿童的遭遇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董贝父子》这一题目应改为《董贝父女》。小说总共有62章,但是小保罗在第十六章就夭折了,而董贝跟女儿弗洛伦丝之间的故事却从开头一直持续到最后。所以,就人际关系而言,书中最引人注目、起着核心作用的是董贝父女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对引人注目的父女却有着一种异样的关系。小说的第一章呈现了董贝父女俩的接触。董贝当时心里想的是:“一个女孩儿对董贝父子公司有什么用!这家公司的名声和威望好比一笔资金,而这样一个孩子只不过是其中一枚不能用来投资的劣质货币。”[3]可见,弗洛伦斯在父亲的心目中是何等的卑微;而董贝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心中满怀的不是父亲的慈爱而仅仅是金钱至上的标准。弗洛伦斯在自己的家里也是一个陌生人,她的家只为“董贝父子公司”而存在,只为物质进步而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董贝家的父女关系根本就是名存实亡。当然,小说最终还是以董贝人性的恢复而结束(小说结尾时我们看到董贝父女俩带着第三代在海滩上幸福地散步),但是这一切只是发生在董贝彻底破产之后——和谐的父女关系只是在物质财富消散以后才得以实现,这样的安排可谓寓意深刻。因此,“选用《董贝父子》代替《董贝父女》来作为题目,这实在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它悖论式地突出了董贝父女关系的重要性,既彰显了和谐、正常的父女关系的缺席,又暗示了其中的原因,还召唤了这种关系的回归。”[2]

且不说董贝对弗洛伦斯的冷漠,就连他对小保罗的“钟爱”也是以对童年的漠视为特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父子之情。董贝对小保罗的“钟爱”体现于他急切地盼望儿子迅速长大——也就是迅速“进步”——的焦虑。在小保罗出生才四十八分钟时,董贝就迫不及待地构筑起跟儿子共图大业的宏伟计划,就连日月星辰都绕着董贝父子公司在转,“地球是造来让董贝父子公司在上面做生意的;太阳和月亮是造来给他们光亮的;江河大海是造来供他们的船在上面航行的;彩虹是用来给他们预报好天气的;风也是针对他们的企业而吹的,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星辰沿着轨道运转,是为了使以他们中心的体系永远不受侵犯的。”[3]董贝连续三次称眼睛都张不开的幼子为“年轻的绅士”。在小保才六岁时,董贝就觉得他很快会变成十六岁,因而匆匆忙忙地把他送到了一家能够培养“男子汉大丈夫”的学校。该由勃林勃尔博士所开,其宗旨正好与许多维多利亚人所热衷的“时代快车”完全合拍:“勃林勃尔博士的学校是个大暖房,里面有一架强迫机器在不停地工作。所有的男孩都提前开花结果。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蔬菜是在最寒冷的环境中从最干枯的男孩细枝上采摘下来的。”[3]让孩子们“提前开花结果”,实际上就是扼杀他们的童年。

如果说《董贝父子》中弗洛伦斯和小保罗在“进步”话语中所受到的迫害是被动的,狄更斯对其所作描写也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那么《荒凉山庄》中年轻的律师小斯墨威德则乐此不疲地沐浴在“进步”浪潮中,狄更斯对其的处理方式也更令读者印象深刻。

在斯墨威德家里没有一个小孩,而小老头小老太太倒是有,直到斯墨威德先生那位健在的奶奶返老还童、稚气十足起来,家里才称得上有了一个“小孩子”。咋一看,这家子人个个都长得像猴子,“活像一群小妖怪”,对于加减乘除以及一些实际经验记得清清楚楚,甚至那位返老还童的老奶奶一听到数字便把它们和金钱联系起来。尽管斯墨威德家一直人丁不旺,但他们家的人因为从小就外出闯荡,年龄很大了才娶妻生子,倒也养成了非常现实的性格。在这样的家里没有长幼之分,没有亲情可言,以至于在斯墨威德老太太的兄弟克鲁克去世后这家子人马上出现声称要管理他的遗产,尽管在他生前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往来。斯墨威德家人没有理想、信仰、幻想之类的意念,他们所信奉的上帝就是一己之利,“为它而生,与它联姻,最终也因它而死”[4]。

小斯墨威德欣然传承了这一信奉。跟他的父辈祖辈比较起来,斯墨威德先生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不到十五岁,在法律界就已经算是个人物了。他的同行都怀疑他是否有过童年,“如果说他曾在摇篮里躺过,恐怕也是穿着燕尾服躺在那里”[4];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的第一块尿布都是用装文件的蓝布口袋改做的。跟小保罗相比,虽然他们俩都是通过揠苗助长的方式抚养长大,但他们的成长却不尽相同。小保罗因受不了这种不健康的抚养方式而夭折,但斯墨威德先生却适应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且是茁壮成长,并为此自鸣得意。他眼光犀利,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喝酒、抽烟的时候看上去格外地神气活现。谁能想象这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子的形象?无独有偶,斯墨威德先生的妹妹朱迪长得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朱迪“从没有玩过玩具,也没有听过灰姑娘的故事,甚至没有做过游戏。……还有她是不是会笑,这可是值得怀疑的。……至于姑娘们那种娇羞的笑,她肯定是想象不出来的。”[4]生为一个女孩,不知道什么是笑,什么是羞,世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因此,卡莱尔强调,“目前受机器主宰的不光有人类外部世界和物质世界,而且还有人类内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光人的手变得机械了,而且连人的脑袋和心灵都变得机械了。”[5]众所周知,19世纪的英国痴迷于一种宏伟的构想,即人类社会因财富的无限增长而无止境地朝着幸福状态进步,这在年轻的斯墨威德兄妹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结 语

在《董贝父子》和《荒凉山庄》中,狄更斯通过对弗洛伦斯、小保罗和斯墨威德兄妹成长经历的描写,渗透着“新型小说”共同的焦虑:一种对“进步”速度的质疑,一种对“进步”话语的反感,一种对“进步”所需沉重代价的担忧。作品中成人与儿童之间扭曲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了新兴工业城市典型的“进步的异化”。换言之,物质文明在迅速地发展,可是道德文明的发展却与其不成比例;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赚钱、生育、制造机器,然而我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跟不上这种速度了。

参考文献:

1.Kathleen Tillotson, Novels of the Eighteen-Fortie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2.殷企平著,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查尔斯·狄更斯著,祝庆英译,《董贝父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查尔斯·狄更斯著.张生庭 张宝林译.荒凉山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5.Raymond 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London:Chatto &Win

第6篇:父女小说范文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宗教对西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话,那么中国人更多地接受的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人重视家庭对家庭怀着宗教般的情感,犹如西方人信奉上帝”。[3](p18)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家庭为本位的。“这种文化所培养的文化价值观念最核心部分是祖宗观念、后代的观念,即种的延续观念。其他观念,如婚姻观念、望子成龙的观念等等,都是由这一核心观念衍生出来的”。[2](p267)也就是说,中国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现是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特别是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妇随之类。

1、关于作品

《红门》(the red doors,2004)是当代美国华裔导演李绍琪自编自导的家庭,美国纽约首映,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该片围绕一家五口的华裔家庭展开,以美国第二代华裔的视点,传达出年轻一代对“传统和文化”的认同和回归。 王先生和妻子以及三个女儿住在纽约郊区,外表看似和美的家庭却有着许多不足与外人道的烦恼。王先生退休在家,跟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总想着有朝一日逃离家中,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大女儿萨曼沙是个成功的实业家,还有个出色的未婚夫。不过办事中规中矩的她,私下却对父母事事为自己做主恨到极点。 30岁生日临近,萨曼沙回家,并和高中时代的男友再次相遇,这次的经历令萨曼沙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并对所拥有的一切产生动摇。二女儿朱莉是家中最安静的一个。在医学院读大四的她不善社交,不过当她所实习的医院里来了一位体验生活的女演员后,朱莉的感情世界被彻底搅乱。还有正在读高中的小女儿,也是个不让王先生省心的叛逆分子。女儿的日渐疏远、家庭的不和睦令王先生寄托宗教寻找安慰。在他离家出走之前,一段多年前的家庭录像勾起了他对过去美好家庭生活的回忆,来自过去的温馨故事和影像,也成为三个女儿和父母重新沟通的语言。本片再现了美国华裔身上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中国家庭价值观。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小说中美国华裔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与父母和子女关系,探讨中国人的孝爱观和教育观在美国华裔及其后代身上的传承与延续。

2、孝爱观

中国人的孝爱观是家庭价值观的核心,它所处理的是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孝爱观的总原则是“父慈子孝”,即所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礼记·大学》)这里的父慈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护,子孝即子女对父母的敬顺。《红门》中的主题之一是父女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起因全在于家庭责任感,它潜藏于电影人物的言行中,是双向的,既表现为父亲对女儿的不理解,也由女儿对父亲的疏远来体现。因此,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父慈子孝”在电影中转化为父女间的日益疏离,而母亲却充当了二者之间的调解器,是家庭重新团结在一起。片中的父亲王先生不断回看女儿们小时候的一段录像,家人之间那么和谐,充满欢声笑语。时值女儿们长大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父女间交流日益困难。大女儿沙曼莎想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和优秀的未婚夫,二女儿朱莉的喜欢一位女演员,小女儿更是沉浸在西方流行文化中,这一切的变化与老父亲心底的中国传统家庭观发生激烈

转贴于

冲突,无法共存。好在有王太太在中间调节,慢慢理解了女儿们的变化,在家庭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挽救了这个面临交流困难的家庭。

3、责任观

家庭价值观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承担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这一文化底蕴使华裔美国人被冠以‘模范少数民族’的称号。”作为在异域文化语境里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华裔美国人,《红门》中的女儿们虽然像美国人一样追求个性自由,追求独立,但骨子里还是深受着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母亲所提倡的家庭价值观在华裔及其后代身上的延续是全面而深刻的,它遍及华人移民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美籍华裔提供了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在小说的结尾,女儿们都回归她们的中国文化传承,父女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和解,恐怕也在于她们都理解并部分接受了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当然,那种回归并不是毫无进步的原始回归,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己的文化传承的进一步探索。

4、结语

在多元文化共存逐渐成为趋势的语境下,具有华裔独特族群性的文化新范式虽微弱但却不懈地宣扬着传统文化内涵的精华,努力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基,这种文化传承似乎是华裔文学作者责无旁贷的功课,正如巴勒斯坦裔的赛义德在《东方主义》2003版序言中提到“长久以来,我感到我们这些学者与知识分子肩负着一种特殊的知识与道德责任。我认为将简化的表述象、有势力的思想复杂化和/或否弃,对我们而言责无旁贷。”经过类似《红门》的优秀作品的影响力,以它们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即使在话语霸权的美国,仍将得到延续和传播。

第7篇:父女小说范文

[关键词] 《冷山》;女性生态主义;自然和谐;两性平等;反战

《冷山》不仅是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到目前为止惟一的一部小说,小说以“描写了人与土地的复杂感情与关系”而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该作品在发表之初曾引起了美国文学的热烈评论。作为一本畅销小说,它被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相中,并拍摄成以成长为主题的同名电影,电影自上映以来曾获得多项大奖,为此媒体杂志对这部小说和电影也给予较高的评价,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拥有“震撼人心的美”,甚至有人评论这部小说是“一幅徐徐张开的壮丽画卷”。感人肺腑的文字与惊心动魄的情节使得它与《飘》被并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双璧”。

一、影片《冷山》

影片《冷山》讲述的是一位叫英曼的士兵身受重伤,为了见自己心爱的女朋友艾达最后一面而逃离部队,对家园强烈的渴望使得他踏上了漫长的回家之路。一路上英曼遇到了凶残变态的牧师、一个山里人和他好色的亲戚、一个饱受摧残的怀孕少女……在追杀和煎熬中英曼终于回到了他的家乡冷山,与此同时英曼的爱人艾达则在偏僻的乡间忍受孤独,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最初艾达是当地山区传教士的女儿,在一次聚会和做礼拜中与英曼产生了感情,内战爆发后英曼被迫参战,父亲离开人世,奴隶因为战争而逃去北方。自小过惯了优越生活的艾达突然被生活无情抛弃,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战争结束后,英曼回到自己身边。在艰苦的乡村生活中艾达的境遇凄惨,在山区女孩露比的帮助下,艾达渐渐学会了与周围艰难环境抗争,并重振了父亲留下的农场。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冷山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与美丽,但对于艾达来说,失去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回来了,而英曼也将永远存活在她的记忆中。

二、女性生态主义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解放妇女与保护环境的一种结合体,最初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作为反对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控制自然的一种理论,它表示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重要的联系。女性生态主义主要是针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提出来的,在男权世界和物种至上的世界,女性与自然一样被作为可掠夺的资源,被人类和男性作为私有品占有,甚至被当做物品用来交换。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和自然都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地球作为承载和孕育生命的载体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一样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使得人类社会出现了重大的生存发展危机。

三、女性生态主义意识在影片中的体现

(一)女主人公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说《冷山》的女主人公艾达原本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在经历家破人亡的遭遇后,开始学会了与周围粗粝尖锐的生活环境对抗,在对抗中她的精神得到了彻底的蜕变,而这种蜕变离不开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种族之间的平等相处。在传统文化中大地总是象征着母亲,小说也是如此,从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自然和大地的热爱,他将这种爱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中,也正是因为这部小说描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才使得它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父亲的不负责任使得露比从小就开始自己在野外找吃的,在露比8岁的时候,有一次她去森林中找吃的,结果睡袍被树给钩住了,怎么弄也弄不下来,小露比就这样被困在森林中过夜,在饥寒交迫中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像母亲般的爱,在黑暗中小露比听到一个声音在对她讲话,泉水般的声音就像是某种温柔的力量,又像是动物的精灵将露比放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从此露比就像是拥有了守护神,在漆黑的晚上照顾她、守护她、安慰她。

小说的女主人公艾达与土地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她出生和成长在这片土地并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又重新经营着这片土地,她的生活可以说是和土地息息相关。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她望向院子那头的菜园时她眉头紧锁,尽管提供了足够的生长环境给它们,但土地上的南瓜、豆子、西红柿等果实仍小得可怜,甚至比她的拇指还要小,许多蔬菜的叶子都被虫子吃了,只留下空荡荡的筋脉在风中摇曳。菜园荒凉的景象又不免勾起了艾达对过去痛苦的回忆,父亲的去世又碰上了战乱,英曼参战后自己就越发孤苦无依,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过上了饿肚子的生活。在露比的帮助下艾达开始对大自然有所了解,并与土地建立了有意义的关系,在生活中她学会了尊重自然,并根据自然规律安排种植和生活,在她们的妥善经营和管理下农场的收获日益丰富,她们安稳地度过了这个冬天,最主要的是她学会了怎样处理种族与性别之间的问题。露比虽然是艾达的助手,但她非常尊重露比给露比平等的待遇,并像一个饥渴的小孩渴望从露比那里学习一切与自然相处之道,而露比就是她获知自然的媒介。每个生命都会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包括自然界流露出来的任何迹象,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它就会具备自身的意志,而这就是自然吸引露比的根本原因。

(二)男性和女性平等相处

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关系在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异性关系的处理,作者列举了与艾达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位男性角色,即她的父亲和她的爱人英曼。在小说的开始作者就介绍艾达的父亲去世了,关于艾达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能从艾达的回忆中拼凑出来,据回忆艾达的父亲生前曾是一位传教士,他对艾达的教育的方式非常开明,他允许艾达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适时采纳艾达的建议。尽管父女关系缓和,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艾达对父亲还是保存着一种畏惧感,就连父亲死后很长一段时间,艾达都不敢靠近父亲的房间,因为她对父亲的房间也存有一种畏惧感。另外,艾达对父亲发表不同意见时也只是私底下,更多时候她在父亲面前还是顺从的。例如,根据父亲的意愿和喜好成长,学习父亲想让她学习的艺术、钢琴和绘画,当他们刚搬来这个山区小镇时,艾达对这个地方并不喜欢,但她却说只要父亲喜欢她就愿意在这里生活。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艾达天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当父亲去世后,艾达突然发现父亲过去对她的教育是多么不实用,在生活和经济上都无法独立的她,开始有点埋怨父亲过去对她的教育方式。

在父女关系方面与艾达完全相反的另一个人物是露比,在露比很小的时候她就得独立生活,每天必须要去野外找吃的,在她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保护,更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战争爆发后,露比以为父亲死了,所以当她的父亲因偷粮食而被抓住时,露比的态度极为冷漠,在她看来除了顺手的事情,父亲从来没有刻意为她做过什么,在父亲的眼中她什么都不是。尽管父亲从来没有打过露比,却也从来没有夸赞过露比,父女关系的冷漠使得他们一直僵持着,直到父亲差点丧命关系才有所缓和。当父亲中枪的消息传到露比的耳中,露比和艾达一起赶到了出事地点准备安葬他,当她们到了那里后发现他并没有死,于是便救下了他,可父亲被救活后露比却因此而寝食难安,她对艾达说我睡不着是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和他相处。在露比的帮助下艾达和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为此艾达也决定帮露比消除她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在艾达的劝说下露比的心结被打开了,她陪伴在父亲身边,让父亲安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晚年。

(三)人类与战争的对抗

在战争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轨迹全都发生了变化,战争使人性变得残忍,也暴露了人性的虚伪。影片《冷山》就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表达一种反战情绪,从作者对战争创伤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而导演则借助人物之口将这些思索传递给观众,该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罗列所有的看法,为读者和观众留下自己思考的空间,在思考中探寻真理。在艾达看来战争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在农场夫妇看来农场需要有人帮忙,战争的结束可以让她看到儿子们从大路上走回来;而在逃兵们看来战争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单纯,从前的他们是盲目的,为了维护富人对黑奴的所有权而战,而今他们醒悟了却也被玷污了,是“仇恨”蒙蔽了他们的眼睛。

虽然《冷山》是以战争为背景,但作者并没有将笔墨过多放在战争的血腥上,他只是通过描写人性的善与恶、悲伤与忧愁来展开人物的传奇经历,并将主人公的人生感悟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一部畅销小说它更像是一部描写骑士的传奇史书,书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平静的叙述却蕴涵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作者借助英曼回家过程中的遭遇以及艾达在乡村生活中的见闻来展示人性邪恶的一面,从联邦骑兵到南方土匪,为了钱而出卖英曼使得英曼牺牲的农夫朱尼尔以及想趁乱发财的变态牧师,最丑陋的就是生活在冷山周围的南方兵,他们视普通人的生命如草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连妇女和小孩都不放过。由于作者并不属于愤世嫉俗的反战人士,因而他并没有将写作主题完全放在对战争的控诉上,从更深的角度分析,他主要是描述战争状态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绝望、无助以及对生命的漠视。

四、结 语

女性生态意识是结合女性与生态主义的一种产物,由于女性和自然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女性生态学家看来,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重要的联系,女性生态意识的提出是为了消除人与自然及男女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电影《冷山》是一部以爱情、战争和回归为主题的传统影片,但战争和爱情都只是影片中的一小部分,导演及作者的意图是为了凸显在战争环境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它表达了作者及导演对战争的反对以及女性生态意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道云.女人·大自然·战争·爱情——美国当代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畅销小说《冷山》研究[J].山东文学,2008(04).

[2] 朱丽.美国女性文学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批评[J].作家,2011(04).

[3] 周小英.浅析《冷山》——探求《冷山》的文本渊源及文本渊源的变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0).

第8篇:父女小说范文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

杨照/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父女俩生命的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很明显,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家长写给孩子的书,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想想,之所以畅销,名人效应和对孩子的关切之外,作者的真诚与思考,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再见童年》

张倩仪/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从长期逃学的沈从文到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作者搜集100多位民国人物的自传材料,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

读毕,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励志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考拉小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这是献给考拉小巫粉丝以及所有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一份礼物。作者分享她人生中各个阶段学习英语的所有方法途径及心得体会,也分享了她与伊甸园字幕组的亲密接触、她被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美国名校录取的成功申请经验、她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以及在美语环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新思考和新感悟等。

这不仅仅是一部英语学习日记,更是一本她在彷徨、动摇和无助时的人生感悟,是关于坚持、奋斗和梦想的碎碎念,是关于她一路走来对所有的所学所得和所思所想的沉淀。

希望它能激发你去为理想奋斗和拼搏。

《励志人生》

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本书内容分三个部分――“人生研究”、“励志人生”和“人生归宿”。这本书着重将林语堂对中外人性、人生及其人的理想追求、生存状态、成功原则等等所作的议论和探讨的文章进行了编辑。其中第二章“励志人生”所收作品多系林语堂翻译美国著名成功学导师奥里森•马登《人人都是一个王》的经典篇章。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你的生活有所感悟,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过的,这本书里不存在极端,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朴实,对生活本真的回归。

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活。

休闲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九把刀/著现代出版社/出版

柯景腾是个成绩暴差、调皮的男生,老师将他“托付”给班里最优秀的女生沈佳仪。在其监督和鼓励下,他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这个气质优雅的女生。但是他却不敢向表白,因为几乎被所有男生喜欢的沈佳仪对追求她的男生一律反感,她只想好好学习,不希望别人介入自己的生活……

出版已久,却因同名电影而大热。小编觉得网上一句话说的挺好,每个男孩心中都住着一个女孩,不在爱情的位置,却永远让他铭记。比情人饱满,比朋友扎实,那是羁绊。

让我们走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起寻找最纯真的感动!

《此间的少年》

江南/著华文出版社/出版

本书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

第9篇:父女小说范文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本考点要求考生: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二、典型题例

例1.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和氛围。

例2.2007年江苏卷《麦天》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到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例3.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解析】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

例4.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技巧点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