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最基本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的好处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所不同的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快、病情较严重,动脉阻塞的范围广、程度重。单纯的冠心病可能是在某一处的血管壁上形成了粥样斑块,堵住了血管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毕竟还留下一个狭窄的通道,在这个通道放置一个支架或是在合适的部位搭个血管“桥”就能缓解症状。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高,会将这个狭窄的通道也堵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放置支架,此外整个血管呈弥漫性的堵塞,想搭桥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一般心外科的医生对此都感到无处下手。
中医中药在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治疗上可以及早考虑。糖尿病并发症几乎均有气滞血瘀的表现,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尤为突出,冠脉瘀阻,不通则痛,尽早介入活血化瘀治疗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可作为一个基本的治疗原则贯穿始终。又因为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基础是阴虚燥热,久而久之,则无水舟停或少水舟行缓慢。因此,重视养阴生津法的运用,结合化瘀通络,标本兼治,在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上能收到理想效果。糖尿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开始使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如养心氏片等。
养心氏片是在中医“益气扶正,活血止痛”的治则下组方、通过现代工艺制备的中成药,方中黄芪、党参为主药,辅以当归活血养阴,佐以丹参、山楂等活血化瘀药物,共奏益气活血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增加心脏输出量作用;当归、丹参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外周微循环之功效;山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脂。上述诸药亦针对糖尿病(消渴)的“气阴两虚”病机特点,从“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既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标实“,亦培固了糖尿病(消渴)的“本虚”,因而对糖尿病与冠心病两病并发有一定疗效。
重视预防
实验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 教学实践
一、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骨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和方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阐明骨伤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疾病骨伤科疾病的原理,是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骨伤现代化及培养现代中医骨伤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多年以来这门课程在陕西中医学院一直作为自修课程,但随着中医骨伤专业的发展及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必要性愈加明显。通过开设实验骨伤科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中医骨伤科学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中医学(骨伤方向)于2007年正式开设了该门课程。但其涉及面广,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课时相对较少,给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有限的实践与探索。
二、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看,实验骨伤科学涵括范围广,课程内容系统性强,使学生能系统地用实验去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机会增多,课程更贴近临床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同时,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步发展。因此,从课程特点看,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设计看,如果把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目的局限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范畴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只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就能通过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制备狗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及假设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景象以后由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问题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从实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使实验骨伤科学课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手术操作步骤,而是一个探讨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无疑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骨伤科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实践者,从而充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其求知欲望。学生在实验中思维活跃,操作认真,讨论热烈,探索精神强。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实验骨伤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基础医学教育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基石
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些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很多相关基础知识较差,对于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不了解,对一些基础实验的原理也不清楚,这样该课程让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对于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学生,加强基础医学的学习对于开设实验骨伤科学有重要意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了解基本实验程序,实验仪器。
四、科研创新意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内涵
我们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增加我们对中医骨伤疾病研究的本领,要开展科学研究,首先我们要有科研意识,要在我们的工作及学习过程中,通过意识去发现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尚无这方面意识,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培养正确的科研意识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通过介绍近些年来现代医学、现代骨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新动态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这对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时通过课堂探讨,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他们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过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学习,让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的基础上,也了解到学科前沿,同时对他们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中重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类、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有关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等。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骨伤特色及重点病种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训练,如讲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中医药的优势,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长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观察指标。另外,颈椎病、股骨头坏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在科研思路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引用国外最新文献,通过这些文献的结构设计、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来让一方面学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
五、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点
一个好的课题需要严谨的设计,但涉及再好的课题也是需要熟练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完成,所以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基础医学的教学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骨伤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实验,如我们在组织学实验中可以适当增加肌肉,骨骼的标本处理、常规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学;在免疫学实验中可以增加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尚没有统一编制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教材,我们根据以往给中医骨伤专业2003级、2004级、2005级本科学生讲授这门课时的经验,结合教学改革内容,并参考了同类相关教材,编写了内容配套、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同我院现有基础条件适宜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院内教材。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教学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论感官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嗅鞘细胞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培养,我们把培养嗅鞘细胞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培养结果的图像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深受他们的欢迎。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时间。我院目前此门课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里增加了信息量,减少了板书时间,与以往相比相对延长了学时,使我们有时间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人对工作、学习和创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使人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产生较高的智力而获得成就。这门课程因内容较广泛和前沿,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或课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我们布置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就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科研专著去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如,设计思路、动物分组、动物造模、指标测定及统计学方法等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一点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迄今为止,该学科尚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具体涉及到传统基础理论及临床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实验骨伤科学的开设和规范教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增加学生兴趣,培养新世纪中医骨伤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寿好长,朱津浦,金京南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改革[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上接第168页)用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Blog的出现使网络教育的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得人们将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许多认识。在Blog短短的发展阶段,它已经用它的优势,使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将引发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网络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Blog受益者去探究、发展和推广,使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 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冯纪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于斌. Blog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5,(05) .
静坐属于气功的静功。静功虽有坐、卧、站等不同姿势,但以静坐最为普遍。静坐是最基本的修养法,也就是气功锻炼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中国慧莲功》中引《顿悟入道要门》有段对话:“问:入修根本,何以修法?答:坐禅。禅定即得。”
静功一般是静中有动。静坐可以使人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清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能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迷妄,获得安乐。
静坐法除了上身应保持自然端正外,两腿、两手的放法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平坐式及盘坐式。盘坐式又分为自然盘腿坐、单盘腿坐和双盘腿坐几种。至于两手的放法更有多种,一般是将两手仰掌,左掌安放于右掌上面(或右掌安放在左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放在腹前脐下;或两手合掌胸前,手指、手掌对应合拢;或用两手结成手印等。有的平坐式是将两手掌平放两大腿上。笔者根据多年的练功体会,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认为手按膝部的静坐法(平坐式)既方便舒适,且功效亦甚宏大。
平坐式也称自然坐功,是身体端正稳坐在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脚平行着地,脚底踏平。
一、古代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1.南北朝时《昙鸾法师服气法》中说:“初,宽坐,伸两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
2.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中说:“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
3.我国最大的石佛像是四川乐山大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l米,凿建在乐山市凌云山栖鸾峰峭壁临江处。这尊佛像是平坐(危坐)像,两手按于两膝,与其他盘坐佛像不同。
由上所举,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二、手按膝部静坐法的功效和意义
1.有利于上下相通,阴阳平调
上下相通,高下相须,是自然界和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上身属阳,下身属阴,并由于心脏在人体上部胸中之故,血液运行以上身较为旺盛,因此上身常较下身温暖。手按膝部静坐法可使上身阳热之气经膝部温通于下,改善下肢血液运行,避免“上热下寒”、“上盛下虚”,阴阳失于平调的病症;同时因膝部是下肢的大关节,膝部得到温热之气,可增强腿膝功能,防止腿膝疼痛无力等症。实为保健祛病的良法。
2.有利于“心肾相交”
心火下降,下交于肾;肾水上升,上达于心,谓之“心肾相交”和“水火既济”。这是医疗和气功锻炼的重要原则。手按膝部静坐法,可借手心劳宫穴(心包经穴位)之热气,使膝部经脉温通,达于足部涌泉穴(肾经穴位),并因调息、调心以激发和促进肾脏功能,促使肾水上升,而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3.舒适方便,老少咸宜
【关键词】 中医学;方证相关;运动神经元病;痿证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方剂学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已成为临床防治疾病的最基本技术规范。方药与病证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或针对性。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rve disease,MND)是神经科的疑难病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我们基于中医学“方证相关”的内涵,即“方证相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1 中医学方证的相关内涵
“方证相关”学说是探讨临床处方药物应用规律的学说之一。“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与证候是中医学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病证是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邪盛正衰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表征;方剂是在一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针对所主病证的基本病机,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配伍关系,将多味药物合并在一起运用的形式,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固化;“方证相关”则是指一个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针对的病证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1-2],强调了方剂的功用是特定方药与其作用对象特定证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程度及其结果,即“方药-机体”密切的整体相关性。作为医疗实践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病、证、方、药在理论上存在必然的相关性[3]。《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其中“求之”、“责之”均与“病机”相应,是“方证相关”内涵的体现。笔者现将其学术内涵分述如下。
1.1 “方证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统一体
辨证论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而且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临床指导原则、最基本的技术规范,支撑与支配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全过程[1-2]。“方证相关”理论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对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达到“有是证用是方,用是方而治是证”。方剂作为一复杂系统干预了复杂系统的人体,病证亦是一个非线性的“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复杂巨系统[4-5],“方证相关”规律是一种复杂的对应关联性规律,反映了方证在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多时空效应的整体相关性。方药-机体密切关联性的整体观即“方证相关”是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而以方证相关性为核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则是临床辨证、立法、选方、遣药的有机统一体,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统一体。
1.2 “方证相关”是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的有效途径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证以方名,方由证立”。孙思邈亦主张“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关,方证一体。“方证相关”包含着证与方之间相关性的程度,方证的高度相关性是临床所寻求的,从而在理、法、方、药、效的一体上反映了医者的水平。所谓“同证异治”、“异证同治”的法则,也取决于临床方证相关性。方剂的本质是关系学[6],方药与证实质上都是关系学[7],方与证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一首方剂总是有其适应的病证,而机体的一种病证在方证相关体系的指导下定会有与其最佳匹配的方药。故方证之间的关系具有类似锁-钥间的对应关系[8]。中医临床寻求最佳匹配方主要依靠经验摸索,丰富的临证经验与实现方证高度相关性之间成正比关系,名老中医在临床上治疗病证取得的较高疗效,表明了临床实践对正确发挥中医疗效的重要性。因而,方药与病证高度相关性及针对性的原则是指导临床从中医理、法、术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的“最佳匹配方”。
1.3 “方证相关”是中医临床指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特征的循证中医学趋势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一个继承-总结-创新-继承的过程[9],是建立在实践上的以经验为主的医学科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可见,循证的特点是中医本身已具有的。然而,如何构筑中医学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模糊到精确,以及兼而有之的循证辨证论治体系,“方证相关”体系显然成为其最好的指导原则。证的物质基础应是一组相关物质[10],随着对“方证相关”疗效物质结构与功能的逐渐深入研究,方与证的相关性研究必然使中医临床导向具体、定量、精确、微观的趋势,以及兼合抽象、定性、宏观、模糊自身特点的更为完善的循证中医学体系。“方证相关”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思路取向的逻辑依据[1],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医药与世界主流医学接轨的桥梁。由此可见,“方证相关”实质上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
2 基于“方证相关”内涵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MND是指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地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受损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系统进行性变性病,包括运动神经元障碍和运动神经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方证相关体系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结合临床经验,基于“方证相关”内涵将MND分为以下7个证型。
2.1 血虚肝热,筋脉拘急
由于感受寒湿之邪,寒湿侵犯于下,血虚不养筋,故以筋急而挛为主。如《素问·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以两上肢痉挛性瘫痪为主,肌肉拘急,或有大小便失禁,晚期可有强哭强笑,并有肝气郁滞、情志失常等症状,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肌电图和肌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治宜养血清肝、柔筋通络,取大定风珠加减。若伴下肢抽搐、肌肉僵硬者加白僵蚕、全蝎、白花蛇舌草;大小便失禁者加覆盆子、菟丝子;强哭强笑甚至神志不宁、失眠者加茯苓、茯神、远志。
2.2 肝肾阴虚,筋肌枯萎
久病内伤精血,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精血亏损,精虚不能濡养筋骨,血虚失于灌溉肌肉,则筋骨失荣、肌肉萎缩消瘦。首先多见于两手肌肉,以大小鱼际肌肉、骨间肌、蚓状肌肌肉萎缩为主,严重则成爪形手、握固无力。肌肉萎缩从远端向上发展则有前臂、上臂及肩胛肌萎缩,前臂抬举困难,形体消瘦,情绪不稳,脉沉细,舌体萎缩,舌红,少苔。肌容积变小,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柔筋,施地黄饮子加减。若伴四肢萎缩、肌肉挛急者加地龙、僵蚕;肌肤干涩、握力不固者加女贞子、白芍;阴虚有热、掌热颧红者加玄参、知母。
2.3 脾胃气虚,精血不足
久病气虚,脾胃不足,精微亏虚,肌肉失于水谷精微之溉养,上肢肌肉萎缩,下肢萎缩无力,此即《素问·太阳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临床见上肢肌肉萎软,其后相隔数日,下肢也发生肌肉无力,或僵直,动作不协调,行走困难,疲乏无力,但无明显肌肉萎缩;由于肌肉拘挛,行路呈痉挛步态,肌张力增高,肌肉拘紧,运动不灵活,或肢体麻木、发凉,脉沉弱无力,舌体胖大,质淡,苔薄白。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益气养血、生精润脉,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伴食少腹胀者加砂仁、枳壳、焦三仙;四肢乏力者加枸杞子、冬虫夏草、刺五加;气虚心悸者加龙眼肉、远志、柏子仁。
2.4 阴虚内热,精亏肉陷
由于体弱,病久伤阴,精血不足,筋肌失养,肌肉陷下。主要症状为肌肉枯萎,手掌肌肉最为明显,肌肤干枯,肉消陷下,手指间肌肉萎枯,肌腱间呈现凹沟,握之无力,或见肌颤,伴有头晕耳鸣,两目昏花,或见两颧潮红,阴虚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口渴,声音嘶哑,脉沉细数,舌质红绛少津、有裂纹,少苔。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可能存在免疫复合物增高,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应益精填髓、育阴清热,取大补阴丸合左归丸加减。若伴腰背疼痛酸软、肌肉消瘦者加续断、狗脊、肉苁蓉、巴戟天;声音嘶哑、言语蹇涩明显者加木蝴蝶、锦灯笼;阴虚内热明显者加秦艽、鸡血藤、银柴胡。
2.5 脾肾两虚,津精匮乏
脾主津液,肾主藏精;脾主肌肉,肾主闭藏;脾主仓廪,肾主作强。脾气虚则津液匮乏,肌肉痿软无力;肾气不固,精关失守。临床表现为肢体痿软,活动乏力,肌肉瘦剥,皮肤松弛,举握无力,精神疲惫,面浮气短,面色不华,或伴肾虚阳痿,精关不固,遗精,脉沉细,舌体胖质淡,苔薄白。生化检查提示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以温肾健脾、固精生肌,方从右归丸加减。若伴阳气虚衰者加人参、黄芪;遗精者加金樱子、莲须、生龙骨、生牡蛎;阳痿者加巴戟天、肉苁蓉、羊藿。
2.6 气虚血滞,筋肌失煦
由于气虚不能运血,血滞肌肤,肌筋失于温煦,故肌肉枯萎,筋弛无力。主要症状为手指及手肌肉削陷萎软,双手痿软无力,运动功能障碍,抬举握固无力,神疲乏力,肌倦懈怠,易汗出肢冷,心慌气短,口不干,纳食可,二便调,舌质黯、有瘀斑,脉细涩。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治宜益气活血、壮筋起痿,方取人参归脾汤合虎潜丸加减。若伴气虚明显者加紫河车、冬虫夏草;肌肉萎枯明显者加川芎、白芍、丹参;肌束颤动者加白僵蚕、蜈蚣、钩藤。
2.7 邪中廉泉,喑痱失语
病久缠绵不愈,病邪侵入,内犯廉泉,发声障碍,而为喑痱失语症,多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可见构音不清,声音嘶哑,鼻音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流涎,可兼见表情淡漠,呆板,强哭强笑,肢体痿软无力等症。电生理可能显示多灶性传导阻滞,肌电图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治从滋补肝肾、开关通窍,投以地黄饮子加减。若伴痰盛者加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口流涎、吞咽困难者加旋覆花、法半夏。
3 结语
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辨治体系即“方证相关”的指导下治疗MND取得较好疗效。《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因此,肾之精气亏损应为MND之本。现代医学认为,MND主要损害脑与脊髓,即延脑及上下运动神经元。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临证分析应为阴血亏虚、内风扰动、筋骨失养、痰热内盛、经络阻滞之证,病位涉及脑髓、肾、脾、肝及三脏相应的经络。若三脏受损或邪气侵袭可生“筋痿”、“肉痿”、“骨痿”,即所谓“三痿”。本病的病机应概括为髓海不足、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脾虚失健、痰瘀阻络,临床表现为“三痿”并存。MND的现代医学检查包括肌电图、肌活检、血生化、免疫组化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早期阶段症状单一,仅涉及单一肢体、单侧肢体,或仅现吞咽、语言困难,以经络病变为主,脏腑之气未见大衰,治疗以调理脾胃、疏通经络、涤痰化瘀祛邪为主;中期病情加重,病损范围扩大;晚期易合并呼吸麻痹,以脏腑病变为主,病势由浅入深,脏腑之气衰败,病情较复杂,治疗以填精补髓、补益肝肾、化痰熄风、开窍补虚为主。总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为重要,做到“方证相关”,有的放矢,可减轻症状,能稳定病情,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 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26(2):11-12.
[2] 朱邦贤.“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40(8):52-54.
[3] 谢元华,张京春,陈可冀.病证方药相应及其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2.
[4] 陈家旭.试论开展方证相关内涵研究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9):581-582.
[5] 郭 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6(2):5.
[6] 蒋 明.药物的规律性组合研究及其方剂学意义[J].中医杂志,2006, 47(4):243-246.
[7] 郭文娟,烟建华.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19-521.
[8] 范 颖.方证相关的系统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5,46(4):249-250.
中医药的历史和形成和中医药的现状5千年历史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引以为傲和自豪的文化遗产。远古时代,人们有什么不适,就去山上采些树根,草根,青草什么的。例如流血采些茅草根,就可以止血了,再例如鼻子流脓,采些岑草就是鱼腥草,就可以排脓了,还有青蒿,治疗疟疾。这些都是远古的人们通过自己身体不适,就去吃点草啊根的来治病得出的结论。但是这些经验很局限性,只能肤浅的套用,而疾病是复杂和变化的。随着中国另一个文化瑰宝易经的产生,中国历史上现存的医学文献中,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产生,它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矗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确立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精髓,以藏象经络为其理论核心的体系。
给这些草啊根的,注入了的灵魂,使他们成为治病救人的药物。中医就有了阴阳五行学说,把人,自然和环境三者联系起来,就是易经中是天地人。后来经过智慧的中国人不断的探索,实践。东汉末年,另一位国医大师医圣张仲景,经过博览群书,反复临床,拜师请教,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写出的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确立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辨证施治正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本书承前启后,总结性的提出了理法方药,以及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疗特色,使中医学达到了较高的高度。明清时代,由于传染病的流行,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对温热病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思想的成熟到各家争鸣,中药的发展和研究也不断。
明代李时珍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访医采药,翻山越岭,足迹遍及大山名川,甚至整个中国,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使中药学达到了鼎盛。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抗生素的运用,一时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中医也在几千年后,发展陷入了瓶颈。如今,中医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更是陷入了尴尬,国人甚至有发出取缔中医的声音。人们不禁要问,这几千年历史的瑰宝到底怎么了?但是人们不要忘了,非典时期,当西药束手无策的时候,正是中医挺身而出,挽救了人们的生命。时任非典防治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说,中医药在非典时期,抗病救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人对中医的见解我从师从重庆中医院雷正荣教授,到师从福建名医李宁,切实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雷教授治疗小儿脑瘫,西医束手无策,雷教授治疗精神压力大出现的亚健康状态,其效果确实。
福建名医李宁继承张仲景的经方,辨证施治,治疗癌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瘫痪.....让西医惊叹。然而现在的中医药人才相当的匮乏,中医药人才培养有较大的弊端,加上现代人的浮燥,中医医学学生毕业以后要面临工作,社会等诸多因素,医院和社会没有提供一个培养的土壤,中医的学子在毕业后弃中投西,而病人更是对治疗一味的追求速度效率。让中医的水平下降,让国人对中医缺乏信心。而今,现代医学的在治疗中,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产生了诸多弊端。环境污染,辐射,物质现实的社会,人失衡的心理。疾病发生了变化,慢性,功能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西医治疗出现了盲端。国家现在限制抗生素,限制激素运用。推进镇村一体化和合作医疗,发展基层运用中医技术,给中医药在治病防病中创造更大的条件和空间。让我们更加关爱中医药,让我们更加细致的做中医药事业。我们医护工作者的手,是将疾病与痛苦从病患的身上驱走,帮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与死神顽强的奋斗。引用300多年经久不衰的中医药企业北京同仁堂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将中医药发扬光大。
《说文》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得到天地之气而成形,禀天地之道而成性,人也不例外。在自然进化史中,人与自然的不断调适相生,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所以我们说:人本自然。治病与养生都离不开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如今每年都会出现几十种新病种和旧疾病的新亚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新药每年也有很多种,但是依然不能跟上疾病变化的速度。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千百年来辨证施治,挽救众人。而这,正是从人体自身入手,以防治疾病、延续生命。
几年前,有一个小孩子持续发烧,各项检查都难以诊断疾病,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症状也不能缓解,而我仅用了三剂以健脾湿为主的方药,高烧便退了。在诊病中,我更加重视的是自然状态下人体的内环境。这个孩子从小饮食偏嗜,贪食冷饮,脾阳受损,湿气瘀积体内,加之冬季风寒外邪,最终导致高热不断。如果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当时还是有细菌感染的,但内环境不改变,仅仅使用抗生素,仅能取一时之效,难以完全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也常看到,有经验的农民常在橘园行间种植一些藿香蓟,能够防治螨虫害。这并不是因为藿香蓟能杀死害螨,而是因为藿香蓟能为螨虫的天敌长期提供食料和生息场所,增加橘园害螨天敌的数量,从而控制螨虫为害。
《黄帝内经》说:“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也是告诉我们需要关注人体小环境的阴阳平衡,以及这个小环境与自然界大环境之间和谐的重要性。
贵在坚持
说起我年过九旬,依旧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这也得益于我自己一直坚持的一套养生方法。比如说,每天早晨我都会梳头,左边鬓角、右边鬓角,各梳五十下;头顶和后枕,也是五十下。“头为诸阳之会”,晨起梳头,利于阳气畅旺。这一梳头养生的方法,我曾经推荐给很多患者,但大家往往多关注于梳子的材质、梳头的力度、梳头的时间等一些细节问题。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我总会告诉大家:“无需特别关注,只需梳就好。”其实我自己梳头用的就是普通的桃木梳子。梳头时的凝神静虑,比梳头时的动作如何更加重要。时间也是可长可短,甚至每天只是梳1分钟也行,但需每日不断,贵在坚持。
曾经还有一位患者,一直想学习打太极拳,但因心脏不好,打太极时有一个下蹲的动作做不了,就放弃了太极拳。我告诉他,太极拳也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不一定要把那个动作做得特别准确,不能下蹲就站着也行,但是你要坚持天天做,做的时候形神合一。这个患者在打了一段时间太极后,身体也觉得轻快了很多。
顺应天地自然原则
我们讲天人合一,即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东南西北天地”之合称)之中和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正如《内经》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春天来临时,大自然草木生发,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与繁殖,所以气候温暖,主万物升发,主生。而夏日天气炎热,草木茂盛,动物活动积极,繁殖也快,所以也主生长及发散。到了秋天,天气凉爽,草木开始凋零,一片肃杀景象,而树木的精华都会向根部收藏,一些动物也准备冬眠,宇宙间一派收与降的境况。冬天到来时,天气寒冷,冰封万里,动物冬眠于地下,人藏于室内,天地间均呈闭藏之象。
这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亦与之相应,如人体的脉象就有相似之处。《内经》中描写人体脉象的变化时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这充分体现出人体生理活动与季节相应变化的关系。
这个原则要求养生以天地为法则,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使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递迁,悠哉于天地之间,以求强身、祛病、增寿。
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
中医药是文化的,又是科技的,它时时处处都闪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皆有缘。中医药学首先告诉人们如何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如何调节人身之小宇宙以适应大宇宙,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着极其深刻的科技含义。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你是否想过,子时为什么配属鼠,丑时为什么配属牛,子时为什么和胆腑相配,卯时为什么配属大肠?现代的时间治疗学与中医的时间医学是何其的相似。人体的机能其实是随着大自然在一起变化的。
现代科学发现,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居然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有明显的相关性。令人惊奇的是,地壳中的元素与人体血液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是完全一致的。这样就得出了结论,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这充分证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依赖于自然界才得以生存。人体血液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告诉我们,应懂得“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就人类养生而言,凡事都应顺应生物钟,这是生物钟养生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应该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之大环境,使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与节律合拍、和谐。
融入生活养生原则
由于社会的进步,居住环境的改善,食品与各类生活用品日趋丰盛,加上人类对自身与疾病相关知识的重视,人们比以前更懂得如何养生,如何防病治病,因此,人类的寿命随社会的进步而日益延长。
然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人类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音、尾气的污染,居室高档装修带来的居住环境的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不适症状。
这些“现代症状”出现的同时,间接地推动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例如过强的噪音刺激会导致耳聋,经中医研究发现肾气旺者,不易耳聋,于是用补肾法来增强对噪音的抵抗力;又如可通过气功(像八段锦、太极拳等)使人的精神和肌肉得到放松和锻炼,以起到防病作用。
1.中医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方向
中医系统思维方法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中医药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就应在中医教学改革中重视中医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使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都养成用中医系统思维方法去分析、处理疾病的习惯。
目前中医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设制缺乏中医特色,是全日制人才培训计划的压缩版,缺乏继续教育的特色,不符合中医药教育的培养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较难担当起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研究,认为中医成人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现在成人继续教育中非医学课程所占学时数过多。我们对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成人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平均中医类课时仅占32.86%,西医课时则占37.12%,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30.02%。很多成人教学计划中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列为选修课。此外,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中医成人学员对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精通,不会辨识中草药、饮片,不能在临床上灵活辨证遣方用药。不能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不能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成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进行课程编排,对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联系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注重对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不能人为地将理论与临床分割,要加大中医基本理论课的学时,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并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课程打通,从理论教学开始边学习边临床,加大中医学教学课时,适当减少非医学课程学时。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学员提出取消成人中医教育英语课的教学,减少计算机等非医学课学时。因为中医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工作中很少能用到英语,计算机基层最多是文档的处理及系统的应用操作,编程等较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根本接触不到,学而不用很快就会遗忘,用去了成人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并且没有多大提高,还影响了医学课程的学习。
2.加强四大经典课程学习。
保证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对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打好中医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三者作为学习完中医理论经典后的提高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前,中医教学大多是师带徒的形式,学生可跟一师或多师,从学习初期就一边诵读经典,一边跟着师傅出诊,能直接的观察到运用经典理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会更深,长时间临床,自己就能举一反三,随心应手,终身难忘。现在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诵读学习。学生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节较为严重,经典考核不注重临床应用,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经典课做为临床课为学生进行教学,加大学生对经典的背诵数量,并做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会在中医教学上对学生临床技术提高产生较大影响。纵观历代中医名家,他们不仅有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技,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中医教学改革中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为阅读、理解中医古籍和经典打好基础。
3.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R322.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76-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过敏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名鸣音的、以呼气性为主的呼吸困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秋冬季。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所上升趋势。本文就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与证治作一论述。
1 病因病理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动触发,以致痰阻气道,痰气相搏,肺失宣肃,发生本病。病位初起在肺,日久渐及脾肾。
1.1 主因
宿痰内伏于肺为引起本病的主因,而宿痰的生成与风寒风热侵袭,或因吸入花粉、烟尘(多因禀赋薄弱有关)等,影响肺气宣降,津液敷布失常,凝聚为痰;又因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恣食肥甘厚味,嗜饮酒浆,积湿蕴热,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体弱正虚,肺气耗损,气不化津,阴虚灼津为痰,均可致痰浊内蕴。
1.2 诱因
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常为触发哮病的诱因,尤与气候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如外感六,过食甘咸海腥,恼怒气逆,劳倦乏力等,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则可引动肺中伏痰,痰升气阻,因而发病。
发作期,一般多表现为实证,病位主要在肺系。因感邪及体质的差异,有寒热不同的表现。若病因于寒,或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或素体阳盛,痰从热化,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缓解期多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的证候。哮喘的根本原因,可能与肾阳虚有关。因哮喘自幼而发者,当发育期部分病人可自愈,即肾气逐渐旺盛之故;中年以上患者,较难根治,亦与肾气逐渐衰弱有关。
2 治疗
哮喘治疗以肃降肺气和补肾纳气二法为主。哮证急性发作时以治肺为主,为治标;慢性状态时以补肾为主,为治本,肺脾肾同治,气和痰同治。风寒犯肺的寒喘,方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燥热伤肺的哮喘用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痰涎壅盛用三子养亲汤、二陈汤等。肺肾虚肃降摄纳无权的虚喘应补益正气,主要是补肺肾。未发时,以补肾为主,方用都气丸。偏阳虚者加羊藿、巴戟天、附片、肉桂。稍动喘促不止者,加沉香镇摄,肺肾两虚,喘促短气用人参蛤蚧散。阴阳两虚,加枸杞子、菟丝子、肺虚用生脉散、脾虚用六君子丸为主。
临床上补肾纳气可选用胎盘、人参、冬虫夏草、蛤蚧、仙灵脾、附子这些药和方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从而减少和预防哮喘病的发作。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该病的两大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和气道平滑肌痉挛,因而抗炎治疗被推荐为最基本的治疗。降低气道反应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乃为控制症状的关键。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为“痰、瘀、虚”,治疗应抓住“痰、瘀、虚”这些主要矛盾,哮喘即可得到控制。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描述其特点是“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证治要诀 .哮喘》指出:“宿有此根”,《临证指南医案》又有“幼稚天哮”之说,进一步认识到本病与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中医体质决定了疾病的易罹性。中医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对不同疾病的易罹性。中医认为“伏痰”即所谓“痰浊内伏”、“膈有胶固之痰”是哮病的宿根。其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所致。对于哮病发作期,中医学认为素体阳虚,外感于寒,则发为冷哮;素体阳盛,外感于热,则发为热哮。发作期多为标实,缓解期多为本虚,虚实兼夹证亦多见。久病往往多兼瘀血。因此病久多加活血化瘀补肾之品。
哮喘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本病年应重视预防。要忌生冷寒凉,勿食过咸、肥腻、辛辣等物,薄滋味,以杜生痰之源。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忌吸烟和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减少发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姜春华.哮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专题讲座1981,12,104-110.
[2] 李晓君等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3084
[3] 国家卫生部药政局. 中药(新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1993. 124.
[4] 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第1版21―2239.
[5] 匡调元.体质食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 史锁芳, 张华强, 申春娣.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3):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