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传统文化的特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特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特质

第1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伦理政治观

各派学者对于政治文化的含义是什么,看法相左,众说纷纭。但不谋而合的是,大家都把政治文化看作是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观性成分,认为政治文化是指政治活动中的价值、情感与态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其杰作《比较政治学》中,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对政治潮流的态度、信念和感情的总和,是政治体系的基本领向。要正确认识政治文化的含义,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了解:

首先,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成分,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政治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反映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必须注意的是,政治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是政治与文化的简单媾和,也不是说政治文化就是文化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其次,一方面,政治文化在内容上是关于政治体系的主观性因素的复杂综合;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在方法论意义上,是通过对个人、集团、民族的政治倾向或态度类型的分析,来研究政治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对政治体系的持续与调节发生巨大影响。其三,政治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具有阶级的和社会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利益的必然反映。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政治文化概括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指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体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感受、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等主观意识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 具体而言,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政治认知成分,即一定社会中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意识,它是政治文化中的理性部分;二是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感情、态度,包括热爱、忠诚、怀疑、疏远等情绪;三是政治评价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价值判断、意见。

阿尔蒙德进而把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地域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也不抱任何期望,更不做出任何努力;第二类是传统依附型(或臣属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施加给他们生活的影响有所认识,但他们只处于政治体系的输出端,对政治体系持被动态,充当执行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治体系,不能主动地把自己的要求输入政治体系;第三类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意识到政治体系的输出部分,而且还要对“输出部分”施加影响,并有较高的政治技能。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革发展,近代开始衰微。根据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参考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分类,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臣属型”政治文化极为相似。无论是它所赖以形成和延续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土壤,还是它的本体,都带有浓厚的等级依附色彩,有着极其深刻的臣属型烙印。具体表现为:以君主为中心的单向辐射性政治意识形态,天、君、国、家长合为一体的政治认知;依附着家国、君父的各色臣民――士、农、工、商、官,其主体性的普遍沦丧,等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为直接、集中地反映,也最为能动地反作用于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表现出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也最为突出和典型。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最大。但墨家的影响不出战国,其他三家的思想则相互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构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的一大特色。其中又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居于支配地位,所以人们又常常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称为封建政治文化或儒家政治文化。因为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加之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有着最为发达的传播手段,其他阶层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思维方式、社会观、道德观的影响,并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同化。儒家思想以其独立性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同构性,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中,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大背景。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钟明善先生在其《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做出如下统计:一是“人文主义说”,认为从商周时期早期政治思想产生时起,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二是“王权主义说”,认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主题是伦理道德,而不是政治的平等、自由和人权,这种认识结构便决定了人文思想只能导致专制主义即王权主义;三是“实用理性说”,认为血缘宗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现实历史基础,而“实用理性”则是这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主张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四是“不断变化说”,或者叫做“不固定说”,少数学者实际上否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核心精神和本质特征,理由是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观点过于偏颇。

客观而言,伦理政治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它适应了伦理型社会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生成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它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最高原则。

什么是“伦理”?其本义指事物的条理,如《礼记・乐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郑玄注:“伦,犹来也;理,分也。”后引申为伦理道德之理,亦即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又与“伦常”相提并论。“礼”与“仁”是儒家学说两大思想支柱。

所谓“仁”,源出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一种好品德。孔子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并把恭、宽、信、敏、惠、智、勇、孝、悌等都纳入“仁”的范畴。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得天下者谓其仁”(《孟子・公孙丑上》)。总之,仁既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又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同时从社会而言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是人类最高的社会境界。

所谓“礼”,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把礼从形式中区别出来,发展成为一种以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孔子推崇周礼,主张对民“齐之以礼”。汉儒对礼作了进一步论述,认为“礼者,理也”,“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到宋明时,礼学更成为理学的范畴,如《直讲先生文集・礼论第一》言道:“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曰仁,曰义,曰信,礼之别名也”。总之,礼既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

第2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秘专业 文化特质 实践探索

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秘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掌握参与政务、办理事务及组织公共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类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和公共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高素质。这种素质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又包括文秘从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观念、职业情操等专业素质。要达到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文秘专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文秘专业人才的文化特质,在内容上具有传统文化的性质,而由于它的主体是高职教育对象,因此它又是文秘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特质的培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专业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的文化形态。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系统,它作用于人的触角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的文化特质对人的内在深层次心理结构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塑造、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文明素养的提升等有强大功能,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内驱力和亲合剂,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包括师生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在内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特质的内核,它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它同时具有认识的整合功能,为学生提供行为参照系,长久而又深刻地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同时,外在的、既渗透着人文气息又彰显着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氛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深邃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秘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加强文化特质的培养建设已成为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文化特质培养的探讨。

一、传统文化特质培养途径探讨

传统文化对文秘人员的影响非常重要,从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到深层的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文秘人员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是一种全面、立体的作用。因此,传统文化的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体系中就必须得到应有重视。

(一)创新思想,树立“课程群”意识

为了能够高质量实施传统文化教学,使传统文化精华在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文秘专业必须做到创新思想,重视课程,树立“课程群”意识,采取多样化、分层式的课程设置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体系庞杂,所以我们要树立“课程群”意识,以一门必修课程为主,多门选修课程为辅,其他课程参与渗透,专业课程有所涉及的方式实施传统文化教学,这种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具体实施。比如说:必修课程重在普及知识,关键是利用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素质培养;选修课程重在培养专长,教师要在选修课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相关课程参与渗透,重在塑造人格,在文秘专业中能够参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两门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内涵丰厚、思想深邃的传统文学经典,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领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至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以科学的思想陶冶学生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知识、管理学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等都可归入专业知识范围。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交叉结合,基本上能够将文秘专业传统文化的教学贯穿始终,这四个层次的课程可在不同年级、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化于心,塑造个人品格,提高专业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变知识为故事,增强课堂讲授的趣味性

传统文化的知识是生动而形象的,教师要增强课堂讲授的趣味性,既要能够深入浅出,把晦涩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道理讲述出来,把简单明了的知识用形象趣味的语言讲述出来,更要精心设置讲授的环节,教师可利用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2.变课堂为舞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方法组织教学。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教师和其他学生可适时提出质疑,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对许多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锻炼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文秘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3.变动脑为动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

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博物院、文化旅游景点展开,让学生在参观文物、游览古迹的同时加深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真正将参观和学习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思考。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实际和专业实际,组织茶艺、礼仪、书法等兴趣小组,在这些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知识,更是自己将来从事文秘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技能。

二、专业文化特质培养途径探讨

(一)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理念提升

专业文化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目的是约束专业中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进入职场的职业人员,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尽量贴近职场,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缩短与职业角色的距离。

秘书人员的职业素质,应该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科技知识、专业技能整合、互渗、交融在一起的,而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颇。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还可以陶冶学生职业情操,熏陶学生职业理想,端正学生职业观念,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并可培养未来文秘工作所必需的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团队与合作精神,等等;促使学生热爱专业,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使学生热爱专业,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文秘专业在模拟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多种实践平台上,通过模拟实训、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多种方式,学生全程、全员参与策划、组织各项活动,体验秘书职业特点,在做中学、知行合一,通过体验、反思、融入职业角色,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所以文秘专业文化建设更体现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二)本校文秘人才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一个实训大楼――文科综合实训楼

在文科综合实训楼中,学院紧密结合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共建设了4间实训室。实训室搭建起校企合作、师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进一步得到关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多元化的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一线文秘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吴文化园位于文科综合实训楼一楼,作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我校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吴文化园在素质教育上发挥其文化孕育功能,有力地提升了专业文化建设品味,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两个大赛―――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和秘书礼仪大赛

通过组织技能大赛,给学生提供大量秘书综合实训机会。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组成的秘书协会全权负责,从开会讨论、起草方案、下发通知、组织竞赛、新闻宣传到最后的资料汇编,都会涉及会议、礼仪、公共专题活动、写作、档案整理、沟通等方面的秘书知识和技能。我们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真正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竞赛选手要参加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指定项目,参加舞台竞赛为主的决赛,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技能。最后对所有获奖选手进行表彰,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发给证书和奖品,优先推荐获奖选手到社会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专业热情。

3.三项措施――模拟公司实训、职业资格考证、顶岗实习

第一,创建仿真的模拟公司,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驱动,设置实训项目,将企业秘书一线工作中最具典型性的职业活动搬入课堂;实训过程中采用企业工资制考核方式,按照职场标准营造职场文化,每天在仿真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使学生在仿真文化氛围中,培养与锻炼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第二,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秘书人才。鉴于此,我们将秘书实务实训考核与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为此,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学校专门建立秘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学生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内容由注重考核秘书理论知识转变为考核秘书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竞争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创造平台。建立实训任务书和档案册,对学生在校三年的实训量进行量化管理,促进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校外社会实践;分配学生到市区内有关机关单位档案室顶岗实习,毕业生可以定向分配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岗位和真实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到很大作用。

传统文化和专业文化一同构成专业人才的文化特质,专业的人文素养更多依赖于文化特质的影响。有专家学者在《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一文中指出,学校教育培养有知识的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但不要忘了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神圣信仰的追求,意义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知识人化。

高职教育,除了需要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提供给他们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专业课程所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将来从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现代职业人,只有既具备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才算较全面地具备了职业发展的条件。因此,要达到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具备未来持续发展的条件,我们目前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注重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之外,还须着力加强文秘人才文化特质的培养,而这一点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莲花,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党史博采,2011(3).

[2]韩晓.略论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

[3]黄晓燕.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0(8).

[4]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书育人,2005(19).

[5]邵文文.高职文秘教育中的专业文化建设浅谈[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第3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为“三重三讲”,即重精神、重集体、重民本、讲伦理道德、讲兼容并蓄、讲尚中贵和。所谓重精神,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物质、轻精神相反,讲究的是重精神、轻物质。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所谓重集体,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注重团队精神,相信并依赖群体的力量。拿语言来说,中国人在说话时往往强调“我们”,在行为上,则强调“人心齐、泰山移”。所谓重民本,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民众是天下安定国家兴盛的根本,民意代表着天意,重视民意、安定民心。如《尚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不一而足。所谓讲伦理道德,是指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礼仪,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并对道德起源和道德本质、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道德修养和道德理想方面的见解自成体系。比如,《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论基础。所谓讲兼容并蓄,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比如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很多次外族入侵,最终同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又比如说,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传入中国以后,纷纷被我们各所接纳,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所谓讲尚中贵和,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中和”二字,“中”指的是适中、中正,“和”指的是和谐、协调。《周易》提出“中行无咎”,意思是处中而行,足以免除灾难,又提出,“中正有庆”,意思是做到了“中正”,就会有喜庆的结局。“和”则强调不同事物间的辩证统一,进入融合状态。《国语》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民间的“和气生财”及“家和万事兴”等,都表达了“贵和”的基本观念。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精华和糟粕都包融于其文化特质之中。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影响

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所以其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也具有两面性,即主流是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一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树立远大的志向。重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事业时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以胸怀天下、奉献国家和民族为己任。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国家突然遭遇危险或灾害时,愿意为国家的需要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二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始至终倡导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警句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这种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职业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大学生不仅在职业观方面表现出十分积极心态,十分看重职业生活的意义,而且所选择的手段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对强调个人奋斗的“有能力”、“有抱负”的评价最高。三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讲伦理道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对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把具备社会责任感、实现社会价值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人无信不立,表示在择业和工作中必须诚信待人。四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学会做人。讲尚中贵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处事原则,这教育大学生重视做事必先学会做人。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良好的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人生在世特别是在工作中必须学会交际,要懂得谦虚礼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消极影响一是学而优则仕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几千年沿袭下来的这种封建观念影响非常大,许多大学生心目中唯有党政群机关、公检法部门,除此之外,别的几乎不予考虑,宁可待业也不就业,以致出现万人争过独木桥,一心成为公务员的现象。二是注重职业的等级性大大缩窄了大学生择业面。长期以来,封建等级观念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的心理,加上大学生们的精英情节严重,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机关后企业,到了大城市大企业也是非“白领”不当,高高的目标定位太高了就业期望值,往往形成高不成低不就局面。三是拉关系、找门路形成了不正当竞争。由于传统人伦关系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把就业希望寄托在父母的社会关系,总想通过走后门进好单位,有调查显示,有近八成大学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这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扭曲的、非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局面。

三、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质,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的珍品,内涵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而且长久。高校要立足实际,发挥课堂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鼓励大学生多读古典书籍、传统文化进课堂、国学教育进校园等方式,教育、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对待社会、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立足岗位作贡献。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是转变学而优则仕观念。摆脱“学而优则仕”、“货卖帝王家”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打破头也要挤进公务员队伍的误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努力走出一片宽广的天地,努力成为行业里的状元。其次是转变精英就业观念。勇敢地走出大学象牙塔,从基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实事做起,积跬步成千里,用不懈努力朝着精英、白领买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4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继承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文化多姿多彩。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表现在自然适应性方面。比如原始人的工具,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 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来很少探讨外来文化的内在本质,很少探求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在差异及深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整合的过程往往要延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打个比方,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曾经有过起伏却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最终结果是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发展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改变下,如政治形式、经济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发展外来文化艺术而丢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适应并与社会环境协调,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

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人类艺术发展由原始社会的单一性、实用性的造物特征发展到当今众多艺术门类就是这一开放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所提到的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艺术的发展本身并非孤立,艺术与众多社会学科及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撞击,因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如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或艺术社会学等。其二,作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审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环境,随着社会分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深化而不断“膨胀”,在审美关系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文化关系和文物关系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到社会之中,这也导致艺术内涵的扩展。其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不但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也表现为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大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在现当代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术思想的改变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继承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的是它的文化特征。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作品能否真正表达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首先就是要强调对其文化构成的发掘。

如上文所述,中国艺术的发展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就必须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要条件。因此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有一定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神话、传说、歌谣、舞蹈、曲艺、皮影、剪纸(技艺)、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节庆、民族体育活动等,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挽救、保存、调研是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但正是通过它们才能了解并认知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太少,而且在教育中不能进行系统的讲授,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了解其中的某些门类,如:剪纸、陶艺等,这样根本谈不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其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文化的需要,在教育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在高校中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谈继承和创新,可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创新?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其实继承和创新是一回事,它们是一体的,只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对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是根本目的,继承才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具体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必须要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后,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以上的三点都必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就以上几点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和继承无疑给了我们以启示。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划归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高等艺术院校来普及,这在全国是一种首创,这是真正从高起点来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问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首先是研究。2003年,通过赴各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开始《口述桃花坞资料》的采访和记录,并于2004年4月出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画册。同年,着手通过文字、摄影、摄像及录音的方法对桃花坞年画的印务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2005年编写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国内桃花坞木版年画收藏目录》两套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其次是传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9月开办了第一届“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从印刻技法着手培养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三届,而且还将持续下去。2002年10月开始复刻、复印传统木刻年画并延续至今。最后是开发。2002年10月,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以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2003年3月以“丝绸和桃花坞”为主题用现代审美眼光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以丝绸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一系列的丝绸服装。2003年,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品的形象注册了商标,并发行了一组以传统年画为题材的纪念性邮票。到现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发出了几十种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的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从而让更多的人走近、关注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充满了生机。

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探索实例中可以看到,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研究着手,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还是对高校艺术发展水平,更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工艺、设计还是其他别的艺术形式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并最终走向世界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使之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

第5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文化因素;差异

随着国产影片《长城》、《爱乐之城》等全球热映,我国电影产业高歌猛进,中华文化正搭乘电影快车走向世界。然而,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如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导致许多国外观众无法很好地理解华语电影的文化意蕴。电影字幕翻译要做到兼顾文化因素传递的差异性和可接受性,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中西文化寻求共同点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卧虎藏龙》茶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结合字幕翻译固有属性,解析影响字幕翻译文化因素传递的重重障碍及有效解决途径。

一、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传递的限制条件

《卧虎藏龙》是当代华语电影走向好莱坞的一个成功典范,其蕴藏的传统文化旨在开拓全球市场。“道家文化、中国书法艺术、山水画艺术贯穿着影片的始终,形成了影片的总体意象。”[1]传统茶文化同样讲究“和”“静”“怡”“真”,正好与道家情怀、水墨画气韵交相辉映。因此,在中国特色武侠大片的外表下,《卧虎藏龙》潜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艺术形态。影片的这种传统茶文化特质囿于字幕翻译活动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种种障碍。

(一)跨文化认知障碍

关联理论认为,语际交往中人们倾向于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关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具体语境因素、背景知识、认知能力可内在化构成“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存在受话人对当下的推理之中,具有动态性和潜在性。关联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人们交往的产生机制,同时也为认识跨文化交际认知障碍产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以茶文化为例,中西方都具有茶文化,由于浸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茶”在各国人思维中闪现的形象差异较大。中国人多饮茶、爱饮茶、饮热茶。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体现佛理禅机,如“禅茶一味”“参茶悟道”,可体现雅致情趣,如“茶品如人品”“从来佳茗似佳人”,亦可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如“粗茶淡饭”“茶余饭后”“三茶六礼”等。相比之下,英美人士多饮冰茶,有“下午茶”“茶点”“奶茶”“红茶”等说法,但较之饮茶,他们更喜欢喝咖啡,且缺少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气韵。西方观众由于不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很难建立与茶文化有关意识形态的认知关联,更加难以体会影片中与茶文化一脉相承的“道法自然”“冲淡平和”的审美情趣。如影片中的李慕白———长衫衣袖、心无所求,颇具茶清淡无争的气质,这种神韵西方观众极难捕捉。共有认知语境缺失,导致《卧虎藏龙》中蕴含的诸如此类的茶文化特质势必在字幕翻译中大打折扣。

(二)字幕翻译制约因素

作为一种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翻译活动,字幕翻译有着时间快、成本低等优点。字幕翻译,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精华,通常要求语言的简短性,宜用词简短,句式简明,甚用复杂叠加句型。电影字幕还具有瞬时性。字幕通常配合画面出现在屏幕下方的一行或两行,每行字幕在屏幕仅保留2~3秒。除了这些固有属性以外,字幕翻译还要考虑译语观众的语言情感化、大众化影响。如为了顾及电影输入国家的大众口味,需要扩展、缩短或删除一些话语含量。受制于时空、语言和情感多重限制,字幕翻译要确保译语文化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多、最清晰的信息,这种矛盾性导致原电影字幕中交代的文化因素不可能一一传达,势必丢失一部分电影中体现的文化背景。

二、优化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文化因素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

关联理论将交往视作交际双方之间的动态推理过程,推导的基础建立在交际双方所共有的文化背景、语言背景和共同的生活经验之上。关联性取决于交际双方的认知图式,是一个流动的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文化融合不断加深,关联性将得到全新阐释和重新建构。如今,随着孔子学院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汉语在全球掀起一股学习热潮,汉语学习和交流早已从最初的字词学习,转向更为深刻的汉语思维习惯和传统文化学习。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影对外输出时,译者不必一味地照顾和迎合译语观众的文化,通过释意或化译等手段刻意避开文化差异,或将带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成分删除。相反地,字幕翻译应着眼于提高译语文化观众的跨文化意识,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找寻思维和文化的交汇点。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也是加深世界文化交流的最佳途径,更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以茶文化为例。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承载了多重传统文化的积淀,如与道家思想、佛法禅机、书法和山水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切入口进行宣传,更易于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画卷。例如在《卧虎藏龙》的宣传活动中,结合影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的道家出世情怀和山水画特质,充分挖掘影片潜藏的茶特质,将此作为电影宣传的最大亮点,吸引译语读者主动了解品鉴中国传统茶文化意识形态。以传统文化为电影宣传的卖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扫清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认知障碍,彰显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提升字幕人员翻译素养

电影字幕翻译在当代翻译学中尚属新兴研究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荧屏,当前电影字幕翻译专业人员显得数量不足,处于紧张状态。此外,字幕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未得到充分重视,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良莠不齐。字幕翻译人员数与质遭遇双重窘境,难以保证精准把握每一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都做到内涵文化和风格。“翻译无小事,也非易事。其对译者有很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熟悉不同文化,有广泛的知识面并有严谨的译风。”[2]这充分说明了译者素养在翻译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应首先对本土文化具备较高的品鉴欣赏能力,善于捕捉电影字幕蕴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尽可能地对整部电影文化底蕴吸收和融合。这无疑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以传统茶文化为例。茶文化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雅致情趣。“文士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3]由于缺乏对传统茶道文化的了解,即使是字幕翻译者也可能无法体悟到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和特质,那么,参茶悟道、佛理禅机更无从谈起。以《卧虎藏龙》为例,为把握影片整体文化气韵和风格,译者要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充分挖掘影片内在的茶文化机理,对影片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译者还应以动态的眼光客观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取舍得当,力求实现翻译关联的最大化和最佳化。翻译活动不可能尽善尽美,译者也难以做到对传统文化元素一一传达。译者应以构建关联为目的,立足于影片整体文化特质和风格,既考虑到源语文化的本土性,又考虑到译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权衡取舍。例如,《卧虎藏龙》在传统茶文化特质的晕染下,勾画了男主人公李慕白在追求归隐脱俗和刀光剑影的矛盾心理,影片中不乏对江湖世界的描写。据统计,“江湖”一词出现高达24次。如“走江湖”,该词不能直译为“lakes”,而应是“rules”。根据语境,其它各处均有不同译法,如“GiangHu”“tobeafighter”“warriordays”等。以动态的眼光客观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译者不必拘泥于一种翻译策略,而是统领全篇,灵活处理,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使得译文简洁贴切、明快流畅,实现画面影音与字幕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字幕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国产影片中文化因素的传递,分析限制条件,寻找解决途径。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只有以动态的眼光客观看待文化差异,寻找东方思维与西方思维的融合点,构建动态关联,才能帮助更多诸如《卧虎藏龙》优秀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长足发展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李灵.人心讲话山水情怀—对电影《卧虎藏龙》的文化解读[J].写作,2002(1):21.

[2]刘正兵.评《国家法》的英译———兼谈译者的素质[J].上海翻译,2005(3):35-36.

[3]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2-52.

第6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中国元素;民族文化;动画创作

1 “中国元素”的来源及特点

(1)来源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在长达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它同样包括经过历史洗礼与革新的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庞大的内容以及多样的形态,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曲、汉子汉语、民间工艺等等。所谓的“中国元素”就是在汲取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形象来体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精神,以及中国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

动画是一种全新的艺术门类,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包含了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而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又来自于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中国的民族文化元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国早期的动画《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民众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猪八戒吃西瓜》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了民间剪纸的艺术文化元素、《山水情》和《小蝌蚪找妈妈》具有着鲜明的水墨画风格、《骄傲的将军》在角色设计上运用了我国民间年画中门神的造型元素、还有《三个和尚》、《南郭先生》等著名的中国动画都是来自于中国的民族文化,从各方各面都体现着中国的民族特征和精神特质。

(2)“中国元素”的特点。“中国元素”处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民族文化处在当今世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可避免的需要信息资源共享,将民族的与世界的文化有机结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寻求一个既能保持本民族文化个性,又能海纳百川,借鉴他国文化精华,囊括世界文化共性的折中点。中国的民族文化,想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传播本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扩大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就必须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敞开胸怀,取他国文化精髓,去外来文化糟粕,既保持本民族独立性,又融入世界文化共性,在逐步探索中始终本着创新精神,才能使本民族文化获得发展和进步。

“中国元素”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中国的动画创作要真正具有民族文化特质,除了在造型、服饰、题材、场景、镜头、光影、构图、声音等外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更重要的是在叙事、表达观念、传递思想、抒感、塑造人物性格和传达价值观等内在方面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这种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精神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使“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一个显像的视觉元素,而是从故事架构到主题思想的表达,完整地诠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文化内核。中国的动画创作向来都较多的立足于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八十年代的优秀动画短片《三个和尚》就是取材于一句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部经典动画短片无论在视觉元素上,还是在寓意内涵上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将“中国元素”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集于一身,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中国元素”具有时代性。历史的沿革与时代的发展使动画创作中所说的“中国元素”的广度与深度更加宽泛了,它不仅是指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也包括了中国近代的民族文化和现代的民族文化元素。动画作品的创作题材来源也就更加的多元化了,我们在创作动画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要素,更要在吸取了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我国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特征,古今结合,创作出更适合现代人观赏的优秀动画作品。

2 “中国元素”在中国动画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存在着单纯追求外在造型上的“形似”,而忽视了精神内涵上的“神似”。当前的国产动画片虽然已经意识到应该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寻求出路。但这些动画片大多都只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各式各样的水墨、剪纸、壁画纹饰、戏曲元素、年画窗花等民族元素出现在动画造型与场景设计的表象中,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意境和浓郁的思想情怀却没有显现出来。国产动画片依旧停滞于低龄的受众定位,主题过于说教,内容上不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2)缺乏创新精神,动画创作中原创能力匮乏,刻意模仿国外动画的形式而忽视了本国动画风格的塑造。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国家涌现出了大量的动画作品,并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对我国动画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动画在美国和日本成功的创作模式影响下,开始效仿和抄袭,角色塑造单薄僵硬、缺乏性格特征的灵活性与生动性,内容形式简单重复、缺乏创造力和表现力,最重要的是忽略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缺乏中国特色的文化精髓。

3 如何在中国动画创作中合理运用“中国元素”

(1)演绎民族文化的形象符号的同时注重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的诠释。中国的民族艺术文化给动画创作提供了庞大的素材宝库,是动画灵感的来源。而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视觉造型符号,更为关键的是透过这些形象符号,去更深层次地体现和发掘民族精神特质和内涵。“中国元素”是一个处在时代背景下的系统化的整体,若想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充分传播民族文化,就不能只在造型风格、人物形象等表面上过分注重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不断丰富、发展和进步的,它是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动画创作既要符合民族精神特征,又要结合时代特性,既要在形式上传承民族的艺术风格,更要在内涵上发扬民族文化。优秀的动画作品往往是“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

(2)充分发挥创造力,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用“中国元素”构建本国动画鲜明的民族风格。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动画创作的灵魂,我国早期的优秀动画作品就是在吸取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既保持“中国元素”的独立性又发挥了创新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当今的中国动画虽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我国的动画人并没有失去发展动画产业的信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发展道路显然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理想途径,国内的动画市场需要本国自己的动画产品,一味地引进国外动画无法使国内市场真正的繁荣起来。发展和振兴本国的动画产业,不但要发挥“中国元素”的作用,更要发挥创造力,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形成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华民族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原川.中国元素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7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先生讲的“文化自觉”指的是什么呢?在跨入现代快节奏生活后,文化、社会的发展随之也在快速加剧,尤其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又如何把自身的文化风俗长期保存下去。先生认为,人口较少的民族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存,要善于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这样民族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以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就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但是,文化在其变迁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顺应时展的趋势下,不妄自尊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解自身民族历史文化,做到以自己的民族为傲,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并传承下去,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

对文化自觉的界定涉及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意蕴:第一层,在追求现代的发展中,要充分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生存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内容,自觉对待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部分,并让其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第二层,注重理解和诠释他者文化的经验和长处,并能够针对社会实践需要,博采众长,自觉吸收他者文化中的精华,运用到自身文化建设中来,在多元文化中自觉交流、吸收和整合,增强文化力量,形成一种人类和谐的文化理念;第三层,在分析、比较、鉴别、吸取和整合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自觉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持也就不会有真的文化自觉,因此在讲文化自觉时,必须要谈及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也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说:“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现在所说的文化,正如克鲁克洪所说的文化的两个部分,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具有传递、接续、承接、沿袭创新、承上启下之意,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文化传承即社会文化的传继,是文化的“历时性”传播,是文化在诸如民族等社会群体的代际成员间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传继的过程。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纵向传继,是文化在时间上世代传递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承虽然强调的是文化在纵向上的传递,但并不否定文化在纵向传递的同时也要在横向上得到传播。横向传播,既包括具有同一特质的文化在同一社会群体成员中传播,也包括那些不同特质的文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传播过程。

但是纵向的文化传承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代人首先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到文化,通过传承来习得该社会所属的群体文化,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不断继承下来,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创造再形成新的文化,再把它们传递下去。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每个时代的群体成员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文化传承中某一环节中脱落,那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再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民族社会文化的断层。

文化传统是一个“静动结合”的概念。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传承的文化、历史的延续,不只是整体上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继承中不断重建的。文化传统是在动态中发展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每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接触的文化也不同,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很自然地继承上一代人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特殊需要下,来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文化传统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历史条件,每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是建立在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的。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绪,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为基础。如果要将民族文化、传统予以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在对自己文化有充分自知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建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强,是今天我们需要持有的一种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1] .九十心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 李艳.文化自觉的三重释义[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3] 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 2012(1).

[4] 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 五禽戏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借助语言教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交流,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多次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是一项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为宗旨的高尚事业。”①因此,除了语言教学以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也是汉语国际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博大精深、蔚为大观,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传统文化样式丰富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课堂呢?笔者认为有两条标准,首先必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次必须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五禽戏正好符合这两大标准,如果将五禽戏引入汉语国际教育中,将使传统文化课堂更丰富、生动。

一、五禽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历史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的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生活习性和神态编创而成。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主治一脏器的疾患,又兼顾其他各脏器,寓医理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于“戏”之中,最终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的弟子吴普因长年练习五禽戏至九十多岁依然耳聪目明,牙齿坚实。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五禽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集运动、保健、医疗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非凡的魅力。不仅如此,五禽戏还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区别于西方文化、反映我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而这种民族特质和风貌与我国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系密不可分。

(一)五禽戏深受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中医气血理论等影响

1.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哲学思想、政治制度、中医理论、语言文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形成我中华民族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五禽戏的产生可谓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神医华佗根据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创制出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每一禽戏与人的五脏及五行都是一一对应的。虎式动作主练肝脏,肝主筋,开窍于目,故练的是肝,五行属木;鹿戏使得腰身得到充分锻炼,故练的是肾,五行属水;熊戏强调锻炼人的脾胃功能,练的是脾,五行属土;猿戏突出猿猴的机警、灵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练的是心,五行属火;鸟戏突出练气,练的是肺,五行属金。显而易见,五行学说是五禽戏重要的指导思想。

2.阴阳学说和气血理论

阴阳学说成为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渊源,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认为人类要健康,必须在阴阳协调的状态下,使之身体与精神达到和谐正常的状态。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通过筋脉舒和与气血通畅的状况表现出来的。若气血失畅,脏腑经络之气闭阻不通,日久则百病丛生。因此,应该通过运动达到气血通畅、筋脉舒和、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五禽戏是一套动静结合的功法,它强调以“动”治病,以“静”治心,动势有刚有柔,静气有阴有阳,在“动”和“静”相互配合之间,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练习五禽戏可使身体气血运行,打通任督二脉,联系身体各大经络,调理脏腑,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这是“动”;五禽戏的“静”体现在练习过程中使习练者必须保持心无杂念,意念专一,心平气和,身体自在放松,呼吸自然顺畅,用意识配合呼吸引导气血运行于全身,使肢体运动协调身体的阴阳,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虎扑”为例,“虎扑”中的动作要抬头、塌腰、尾闾上翘,两手尽量前扑,是体前屈的最大动作。先是身体站直紧腰收臀,双手虎爪平举,屈膝后仰,然后身体慢慢前屈,直到身体与地面成平行状态,此过程能锻炼背部的肌肉,同时使任脉和督脉都得到疏通,运血通气,进而促进气血循环,改善体质,强身健体。

(二)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这句话含义深广,味之无穷,但很鲜明地指出了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效法天地之自然,应该自然而然地以事物自身规律之“道”为法。“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和本体,是统领支配天地万物和人的总规律、总原则,“道”是普遍的宇宙法则,遵循“道”法自然,必然将人天相联系,实现天人合一。而五禽戏这项传统运动是以“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方法,模仿自然界的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自然行为习性和神态特征,创编仿生养生的象形之戏。在练习五禽戏时,要求习练者全身心投入,放弃偏执的想法,做到保持淡泊,心平气和,感受意识与五禽融为一体,感觉自己就是五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柳宗元曾有诗云:“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③诗句说的是柳宗元练习五禽戏之后,与鸥鸟等自然界的事物倍觉亲近,体现出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依相成“天人合一”的精神。

五禽戏以五行、阴阳等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个体的健康、延年益寿为其价值追求,在养生中追求个体的平和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社的和谐,在宁静、冥想中悟自然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行的统一,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样式。

近几年,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开始陆续有人将五禽戏引入教学实践中,比如一些汉语志愿者的培训课程中就安排了五禽戏这样的课程,也有少数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五禽戏教学。笔者已经在2014年印尼支教团中和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春令营中进行五禽戏教学,教学效果好,反响强烈,获得外国师生的肯定。但是近三十多年关于五禽戏的学术研究,都属于中医、体育、养生保健等研究领域,鲜有人将五禽戏纳入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研究之中。

二、五禽戏受众广泛

与相关研究空缺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得者们对中国的传统武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2013年1月,当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五禽戏传承人、安徽省政协委员陈静说:华佗五禽戏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在中国广受人民喜欢,同时也被许多外国友人喜欢,五禽戏在美国纽约州还被编入九年级体育课程中。据调查,已有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等多20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在练习五禽戏④,显示出国外友人对五禽戏的喜爱及五禽戏在国外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以太极拳为首的中华武术文化教学实践,受到业内教学单位和研究者的重视。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教程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并附录了《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在二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中,将了解太极拳并辨别太极拳与其他武术形式作为一个文化任务⑤。因此太极拳教学广泛出现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

事实上作为一门传统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太极拳一样,都非常适用于文化教学,因为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样式,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都具有亲身演练的实践特色。太极拳、五禽戏是武术,是运动,只有在实践中亲自演练,才能学会;反复地联系,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语言教学及其他一般文化教学,大都是采用相对传统讲授法,教与学相对静态化。借助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国武术的文化内容和活动方式,会让学习者从“一看见汉字就头晕”变得享受丰富有趣的课堂。

但是较之于太极拳,五禽戏教学还有不同的特点:

(一)更具有趣味性

兴趣乃是注意的内在动力,要使教学对象保持持久的注意,教学内容就一定要有趣。“五禽戏”,顾名思义,“戏”有玩耍、游戏之意,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神态与动作特点而编排的一种仿生健身操,教学内容本身充满趣味性,自然能让学习者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力。相对太极拳来说,学习者从模仿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入手,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容易引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动作简单易学

五禽戏相对简单易学,现在国内外流传最广的国字派五禽戏是动作最简单而功效最突出的习练版本,五种戏功,十个动作。一种动物,两种神态,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B伸、鸟飞。相比之下,太极拳难度则大了不少,即使是最简易版本,也是二十四式,相对五禽戏来说,难度大了许多。

(三)适应人群更广

五禽戏动作姿势优美大方、简单安全、运动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缺陷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得到。五禽戏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练习时间较为短暂,也比较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当代审美观。因此适应人群比较广泛,无论老人还是小孩,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备学习的能力。而太极拳入门要求较高,因为这项中华经典运动更强调练习过程中心态的虚静,动作的柔和、缓慢、连贯、协调,故而练习者大多是中老年人,许多血气方刚的在现代流行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太能够做到,非常容易半途而废。

综上所述,五禽戏无论是从它的精神内涵来说,还是从它的教学特征来说,都非常适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三、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五禽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素是毫无争议的。实践表明,五禽戏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是十分受欢迎的。两者的结合既能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又能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属难得。最后希望五禽戏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创新的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广泛传递,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刘延东.在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N].中国教育报,2009-11-11.

②老子.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779.

④任向阳.安徽省亳州市高职高专学校五禽戏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8.

第9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职业素养;医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同各个行业需要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仍是以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相对仍然欠缺。如何对接受了较少职业素养培训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尚无具体措施。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是教化和约束人们的最佳社会行为规范。学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我科室自2008年以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传统文化学习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梳理如下:

1医学职业素养的定义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一词(medical professionalism ),此后开始了关于"医学职业素养"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能够解释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和态度的理论结构,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行为。2011年我国学者提出这样的定义:医学职业素养,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三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是个人或组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1]。医学职业素养是指导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人员才可能真正担当起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2学习传统文化对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医学职业素养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3]。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过程。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医患双方受益。尽管目前尚无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规范及措施,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同样可以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正确的医德观念 《左传》书:"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最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根本。"立德"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所托的行医人员,尤为重要。魏晋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书:"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人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如果医务人员人员懂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及追求,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医乃仁术",只有具备仁爱精神的人才可以做医生,古今中外,亘古不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代人很多不懂或不重视传统文化,失去了对最佳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缺失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造成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4],但在医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仍然普遍缺失。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将有益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及根本的观念,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重要的影响。

2.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准 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者必备的素质,一是精,二是诚。有关"精"的解释:"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要求医务人员有精湛的艺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做医以误世"。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竭其一生,献身医学事业,其座右铭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即便有仁爱之心,也枉为庸医。德才兼备是对医务人员的根本要求,医务人员有责任努力学习、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做到"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2.3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有作者认为,现代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主要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5]。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6]。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到"医家十要" ,如:一要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等,对医务人员的德才有明确的要求,辩证应用于培养当前医学职业素养,将有重要的作用。《万病回春》中关于"医家、病家通病"的论述,更是可以对当今医患关系有很好的启示[7]。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医学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应具备实效的治疗技术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8]。清朝王旭高言曾这样说: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者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妄之徒。作为医务人员,具有仁者之心尤为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生命、不被利益驱使的医务人员,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自本土,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有益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情怀,提升医学职业素养,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34(4):573-576.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78-1080.

[5]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91-293.

[6]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