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逐渐产生了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三个主要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关注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也正是经历了政府高度管制向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图基于金融发展理论来观察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以此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改革开放前的银行体系
在这个阶段,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中,银行体系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银行,既行使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交易结算等功能。在银行的运营方面,也是由总行下达指令,各分行严格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最初单独成立的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也最后并入了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原本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后来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基层农村的分支机构。我国这个阶段的银行体系对应着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抑制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政府实行金融抑制政策在保证银行系统维持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以一个较低的风险水平获得一定的收益。政府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和经营进行控制。金融抑制为银行业的经营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使银行不必因为激烈的竞争压力而产生较高的经营风险。这就使银行可以在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阶段可以稳定的发展,在国家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来袭时,也可以以很小的代价维持国家经济的稳定,不会使一国的经济剧烈波动。这对于一个金融体系稚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金融抑制政策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金融抑制政策使政府对汇率和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这就意味着资金的价格是扭曲的,并不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关系。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就会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这就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储蓄倾向,导致银行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资金,市场上资金的供给被抑制;另一方面,实际利率为负意味着贷款人对借款人进行补贴,刺激了资金的需求,而资金的供给相对不足,造成了资金的供不应求。政府在此时通常实行资金配给制度,依据自己的偏好分配资金,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此时极易产生麦金农所说的二元经济结构,即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与落后的金融体系同时并存。国有企业和政府扶持企业可以从银行已较低的利率获取资金,而大多数企业则很困难从银行系统得到资金,于是产生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组织,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未来的发展制造了不稳定的因素。同时,由于金融系统的运行不是由市场进行调节,而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支付大量的行政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金融系统运行的效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系统的改革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三、改革开放后的银行体系
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抑制政策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渐渐不适应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反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于是在上,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同时也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大致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979年至1993年:恢复并建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其他类型银行也在不断成立,相继成立了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组成了我国的二级银行体系,各个银行间实现了分工协作的局面,同时为商业银行的自由竞争创造了制度环境。此时的商业银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管理权限,但在银行内部依然是行政性质的管理方法。此时的商业银行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经营,主要职责仍是为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扶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1993年至2003年:在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了金融体系的法治建设,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条例。《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作为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商业银行法》明确了性质和地位,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在1994年,我国先后成立了三家政策性的银行,对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职能进行剥离,完成了从国家专业银行向国家商业银行的转变,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97年,爆发了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了我国对金融系统安全性的重视。相继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管理公司,用以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成立了证监会以监管商业银行。
2003年至今:我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步放开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限制,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进行市场化竞争阶段,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这个阶段的金融体系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约束政策相像。政府对金融系统进行选择性的干预,这并不会抑制金融系统的发展,反而有助于金融深化的进程。金融约束是金融深化的一个过程,金融约束的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正的实际利率水平。实行金融约束政策要求政府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在保证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的同时,避免发生过度竞争,浪费社会资源。同时将存、贷款利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存款者具有正的收益的同时,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和企业的融资成本,用以促进金融系统和经济的发展。实行金融约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金融深化。我国改革的目标也就是金融深化,即金融自由化。实行金融深化政策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金融深化要求的条件是具备完善的金融体系,在不具备这个条件时进行金融深化不但无法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给经济带来波动和混乱。在向金融深化推进的过程中,运用金融约束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金融系统进行管制,有序的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是一个稳健的选择。
【摘要】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相应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索的制约,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以我国流行音乐近30年的发展为线索,回顾了我国流行音乐30年的发展概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历程问题
流行音乐(PopularMusic,简称PopMusic)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基于其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流行性”传播特性,流行音乐亦可称之为“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历经30年发展,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商品化、国际化,传播手段现代化、表现方式多元化的过程,对繁荣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近观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特别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为触发,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在大陆,原创音乐方面,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邓丽君、山口百惠、刘文正、谭咏麟及披头士等,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基于录音机、唱片(磁带)的快速普及,流行音乐个体化听赏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以新兴的音像产业为核心,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拓展。同时,电视传媒迅速崛起,成为又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介,电视歌手大赛出现美声、民族、通俗的专业分类,唱法的细划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新兴艺术市场的需求方面,晚会歌曲、影视剧主题歌曲、唱片歌曲逐步成为推动流行音乐创作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国内原创作品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影响较大的如“西北风”,代表性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等。抒情流行歌曲如《我多想唱》、《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朋友》、《裸》等。
3.多元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化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在国内流行音乐领域,港台音乐、欧美流行文化的无障碍输入,使我国社会音乐生活面临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音乐文化的社会需求量极剧扩大,多元化受众使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其次是音乐创作多元化。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降低了流行音乐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流行音乐的创作或生产者更加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再次是传播媒质多元化。除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流行音乐具备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如MV制作发行、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特别是网络成为推动音乐传播强劲引擎,网络原创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亮点。
至此,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必然刺激和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人们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
二、国内流行音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流行音乐30年来的发展与倔起虽然生气勃勃,但也有严重的先天不足,凸显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行业发展的无序化状态依然存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国内流行音乐市场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运行机制和市场秩序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法治,盗版现象普遍。其次,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国内流行音乐创作深受港台影响,加之欧美强势文化的渗透影响,窃用与拷贝旋律或节奏的现象普遍,原创精神缺失,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再者,流行音乐创作人才依然缺乏。在网络传媒推动下流行音乐创作泛化,大多数网络歌手、网络词曲作者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演唱技能和词曲创作基木功,加之制作设备简陋,在歌词、曲调以及音乐制作、录音合成上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内容上泛化和平面化,对音乐的艺术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有些作品甚至带有明显的低俗倾向,歌词粗俗、曲调怪异、脏话连篇。
关键词: 学校地理教育 显性地理课程 隐性地理课程 地理素养发展
目前,学校地理教育是地理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地理教育担负着与其它学科相比独特的重任,即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地理素养是学生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1]。地理素养由三部分构成: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综合性,这就决定地理教育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也可以是社会各界。那么怎样将更丰富、更有效的信息从广泛的自然界和社会界中挖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地理素养?本文就对此加以探讨。
一、学校地理教学形式分析
从地理课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地理教学形式呈现方式可分为显性地理课程和隐性地理课程[2]。
(一)显性地理课程。
显性地理课程,亦称“正式地理课程”,指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并按照学科实施的地理课程。这是我国学校地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①保证有效时间内较大容量的教学内容;②便于形成统一的地理知识、技能和素养;③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
显性地理课程的意义在于:是实施课堂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隐性地理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源于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其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的。它也被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的特点是:①隐性地理课程是一种与显性地理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式,并没有统一的要求,是非强制性的;②隐性地理课程是存在我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当中的,来源非常广泛,是具有开发性的;③隐性地理课程是学生个别零碎获取的知识,因此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现象;④隐性地理课程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形成的,所以学生愉悦地、容易地接受知识,并持久保持。
(三)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关系。
隐性地理课程通过学校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优良的地理素养。如:学校开展“远足活动”,学生在学校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感到压抑,形成了对知识的抵触情绪。这时有计划地开展“远足活动”,学生在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的环境中,极易接受知识,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肯动脑去思考大自然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再者,学生必须跋山涉水、风吹日晒顶风冒雨地在野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同学间相互合作形成团队,有利于地理素养的形成。
隐性地理课程有助于显性地理课程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都是理论性的,而隐性地理课程作为特定的地理文化知识,是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如:有些学校建起的科普气象站。通过组织学生成立气象科学小组,学生在每天的实地观测中记录有效数据并通过小广播播报,这样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更扎实地掌握气象气候方面的知识,从而弥补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
隐性地理课程可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隐性地理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各界当中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隐性地理课程需学生亲自对地理现象观察、原理思考,否则对地理感性认识不深,也无法为地理理性知识打基础。
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是相互促进的、依赖共存的,也是互补的。显性地理课程通过普遍的课本教会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方法与技能,同时使学生形成新的隐性地理课程。隐性地理课程的发展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促进显性地理课程的发展。
二、地理素养发展
现代公民素养基本包括认识和履行公民所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在国际交流中的权利和义务。现代公民既要有国家意识,又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要树立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地理教育有很强的公民素质教育,地理教育中有国情、国力、国策、国法教育,有我国自然条件的教育,又有我国社会状况的教育,还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教育,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是迫不及待的事情。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必须先了解地理素养。
(一)地理素养的层次构成。
《地理教育国际》在“地理与个人教育”一节中从三个层次分析了公民应该具备的地理素养[3]。
1.知识和理解方面
认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架构下审视国内外的事件,以及理解空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地球上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文系统和形成区域概念,以及全球的机会和挑战并存意识。
2.技能方面
学会利用文字、数据、符号等资料表达地理信息。练习怎样进行实地考察、绘制地图、分析二手资料,从而探究区域到全球不同规模的地理课题。
3.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产生兴趣,会欣赏自然世界的美和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生活情况。关注后代的居住和环境质量与规划,尊重别人的平等权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具备地理素养的意义。
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的载体。中学地理教材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独特的地理学视角,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解决当今世界三大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经济发展问题。
2.保证人文素养的培养
地理人文素养培养有助于了解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形成人口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全球意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十分不平衡、人均资源不足、东西发展不平衡,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理素养一旦形成,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对个体终身发展具有意义。地理素养对学生的地理认知、地理技能及所有跨学科的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以此保障实现学生终身发展。
三、学校隐性地理课程建设与地理素养发展关系
(一)加强隐性地理课程建设,促进地理素养发展。
隐性地理课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构成于地理活动课、校园文化中和社会各界。地理活动课是在课堂以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有关地理知识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一个非正式的课堂中、和谐的氛围中,通过团队的合作形式愉悦地接受知识,而且是在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接受的。这种知识的内在保留时间是长久的,慢慢地会在学生的认识世界中积累起来,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师生共同创造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随时发挥地理教育的作用。
在社会各界中与地理相关的隐性地理课程很多,一些全国性、世界性的节日宣传都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4月23日世界气象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等等。这些广泛存在社会各界中的零碎的隐性地理课程逐渐积累,会慢慢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二)加强地理素养建设,促进隐性地理课程发展。
隐性地理课程包含在物质和文化当中,以及生活空间当中,是非系统的,零碎获得的,这样就决定了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是有差异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个人的学识、兴趣、爱好不同,就接受不同程度的隐性地理课程。这就说明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差异会形成对隐性地理课程的不同认识,甚至认识不到隐性地理课程的存在。
地理素养的实践性告诉我们,通过实践活动,个体亲身体验各种地理问题,可以获得丰富真实的经验,加深个体对自然生态问题的感悟。个体的地理素养不同,得到的经验不同,感悟也就不同。地理素养来源于实践又付诸实践,正像隐性地理课程隐藏于社会又实践于社会。
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在当今学校地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隐性地理课程的教育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服务。学生在地理素养发展的同时,在生活中能够发现更多的隐性地理课程,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使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业务转变 转型升级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47-02
一、中间业务在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费、咨询、、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它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能为商业银行增加其经营利润。
中间业务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的主业。当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40%~70%来自中间业务。随着市场和信用的发展,一方面产生了对中间业务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中间业务的大规模供给,这样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有了中间业务的飞速发展。
目前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处于起步阶段,中间业务只占商业银行业务总量的10%~20%,有的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业务总量的50%,这说明中间业务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成为主业,而在我国商业银行总的来看,还处在附属地位。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差距
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仍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1.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差距。在经营理念上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从事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运行和操作,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收益和资产业务收益,普遍没有树立把中间业务收益作为银行主业收益的理念。理念上的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内部管理上,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管理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分散在各个部门之间,业务的拓展没有领头部门去规划、组织、管理、协调。
2.我国银行受严格分业管理制度约束,中间业务产品同质化,服务趋同化问题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普遍起步较晚,业务范围较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而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已达2万多种,形成了包括结算及其衍生类、避险类、信用类为主体的完整的业务体系,涵盖了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基金业务、保险业务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服务上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行业内存在许多同层面的低端竞争,极大地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中间业务创利水平代表了银行创造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其收入水平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金融创新,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借以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3.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低,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大都依赖机构网点多,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开户等硬件l件,且停留在一般的服务项目,如银行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保管业务等,很少能利用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和金融人才的软件优势开展高端服务。
我国银行对于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不充分,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如许多银行的收费业务常常因为系统故障,而使顾客不能及时缴费;网上银行也常常出现问题,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中间业务发展。
4.缺乏创新型人才是主要弊病。事业是人创造的,伟人创伟业,有什么样人才,就有什么样事业。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科技等诸多领域,是金融业的高科技“板块”。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系统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专业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专门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各行应尽快建立一支能将系统性、综合性金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三、实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策略建议
1.以先进理念带动业务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理念,高度认识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经营理念上从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在经营目标上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并重转变;在经营意识上从“副业”向“主业转变;经营模式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经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产品转变;在经营手段上从科技含量低向高技术转变;在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在经营态度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经营机制上从僵化向灵活方式转变;在经营作风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通过系列转变,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而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中间业务发展有法可依。中间业务作为近几年商业银行的创新型业务,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最为重要的是我国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中间业务往往处于尴尬状态,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中间业务的混业经营同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管理的矛盾。实践表明,任何新型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引导,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许多问题关系模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中间业务存在界限不明,责任不清。因此,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制,把中间业务纳入正常运行轨道。
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中间业务的科技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快商业银行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信息化程度。根据中间业务范围广、操作技术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创新类金融产品,是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和信誉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利用现代电子化技术是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强大的推动力量。因此,应花大力气完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实现银行业务全国网络化,使客户享受到方便、快捷、完全、周到的全方位服务。
4.招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知识型产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来说,掌握专业知识并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中间业务来说,是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崭新渠道,和传统的存贷业务有很大区别,没有深厚专业底蕴的人才作为业务的驱动者,该项业务很难有长足的发展。
商业银行应建立富有吸引力的人才选聘和培养机制,全方位地做好吸纳人才的工作,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运作和电子化建设等方面的优秀人才,银行才能有竞争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参考文献:
[1] 于春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分析[M].商业研究,2006(10)
[2] 程飚.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对策.中国金融家网,2005.5.29
(一)经营发展现状及差距
1、增长方式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待风险与发展问题上存在树立正确的观念难、坚持正确的观念更难的现象,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竞争行为,[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银行这个行业风险的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些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相反却热衷于对个别年度利润的评价,不考虑对风险的拨备和对利润的冲减,使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之前有很大差距。结果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银行发展史上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计、资产质量下降不断交替出现的怪圈。近年来,这类非理性的行为仍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规模扩张似乎成为某些银行业绩的唯一衡量尺度,而长期稳定的利润却不太被评价,作为以风险为基本经营特征的银行,这些做法和评价客观上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形成负面的引导。
2、资产负债现状的差距
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问题也运而生。银行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存短贷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反常翻转,对利率敏感性强的资产和负债将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银行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备协会危机就是由于利率
的变化引起的。
从近几年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流动性总量仍然过剩,但短期流动性指标欠佳,
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偏离监管要求较大。存款来源定期化势头减弱,但流
动性管理风险增大。
数据支持。流动比率:某行流动性比率指标11.37%,较年初增加1.74个百分点,
短期流动性状况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该指标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25%)相
差较大。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90天
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某行流动性缺口率-582.73%,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
-10%)相差较大。
3、外部经营环境的差距
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特殊环境加剧了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首先,信用风险受
制于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在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
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我国企业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美
国为36、日本25。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相关
数据显示,20__年,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
资所占的比重为72.8,20__年前半年攀升至97.8。目前维持在95以上,远高于
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例,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
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
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大向商业银行集中。其次,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
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不断积聚。我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宏观信用体系没有得到同
步发展。
在宏观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
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
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而言应该是勉为其难。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环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是银行降低
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
下降,客观上都要求商业银行还是要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二)业务流程自身问题剖析
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
序集合,不同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商业银行绩效和组织结构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业
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
台支持流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服务流程依据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
服务,可以分为信贷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表外业务流程、咨询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等;后台支持流程可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分为综合管理流程、计划财
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后勤服务流程等。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机构日趋庞大,部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考核目标分散,使得
局部与总体经营目标出现偏离,在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追求的管理背景下
,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而设立的各个控制环节,在现实中却因受部门分工
的影响,往往使部门的意志成为左右事物成败的砝码,造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分
散得支离破碎,相应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繁多复杂,使经营和协调管理成本不断上
升,有时运营支出费用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但是运营效益却低下,对市场变化
反应迟滞。根据流程诊断的一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主要存在以下
问题:
1、业务管理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
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环节不下二十个,主要的流程环节是:
客户申请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合同审查
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这里的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
贷款审批、用款条件审查等环节基本上都是对客户资信的审查,贷前调查要写调
查报告,项目评估要写评估报告,风险审查要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批要准备审批
报告,不仅重复
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仅要经过同级机构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
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
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数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
尽管有些审查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
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却是不可行的。
2、业务流程的设计不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流
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为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满足管理的需要设
置的,“流程为组织而定”,笼统地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将从事相同或相
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型群体,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
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组织中,从客户的需要来
看,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往
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没有打破传统的思定式
,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连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只是对业务流
程进行一些修补性的工作,这样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是方便客户的流程。另外
,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
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往往造成越是优
质客户、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3、各业务流程彼此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
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和冲突。譬如,国有商业
银行虽然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
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
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
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带来管理
上的混乱。而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
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银行的各项流程都存在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银行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也就是
说,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
之间彼此协调,减少磨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4、一些不必要的后台支持流程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
部门林立,人员众多,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在一些管理层后勤服务等非业
务人员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业务人员。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员工培训、科技开发
,国有商业银行也往往自我承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价值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
以利润收入与成本资产负债业务为系统列的价值流和以市场金融产品资
产负债业务为系列的业务流往上自成体系,虽然二者的交汇点为资产负债业务,
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两者的轨迹往往难以重合。
1、银行业务的产品越接近市场,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或成本收入比)就越模糊,
利润对产品的控制力也越差。极易形成为实现对利润的追求,不是把着眼点放在
单位产品价值量的提升上,而是通过增加单位产品数量来完成利润计划的趋向,
粗放经营迹象难以避免。
2、价值的正向流向过程利润分解的过程与业务的正向流向过程即利润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幼儿;家庭因素;情绪;社会能力;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4-0295-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4.014
Relation of gender and family environment to social-abilit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ged 30 ~ 36 months in urban China
LIU Guo-Yan1,WANG Hui-Shan2,ZHANG Jian-Duan3,LIAN Guang-Li2,
HUANG Xiao-Na2,SHI Shu-Hua3
1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Teachers College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2The National Center for Women' s and Children' s Health of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13,China
3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Public Health Institute of Tongji Medical Colledge,Hua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Wuhan 43003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LIU Guo-Yan,E-mail:lgy70@szu.省略;SHI Shu-Hua,E-mail: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gender and family environment to social-abilit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ged 30~36 months in urban China,and to optimize the children education environment,promoting their healthy of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Methods:Totally 1437 children aged 30~36 months were involved by a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scheme from 14 large-media cities in China,and were surveyed with the Chinese Toddler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CTSEA)and social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Thet-test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urveyed results.Result:There were 301(20.9%)ohildren who had the suspected positive social-emotional ability,including 60 boys(11.1%)and 141 girls(9.81%).There we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suspected positive rates of social-emotional ability(χ2=2.220,P>0.05).But in the social-emotional ability,girls scored higher than boys in compliance [(8.00±2.59)vs.(7.67±2.50),P
【Key words】 child;family factor;emotion;social-ability;cross-sectional study
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1]。情绪作为新生儿适应生存而先天具有的心理工具逐渐体现出情绪社会化。在幼儿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能力反映着幼儿在社会情景中做出的有效和适当行为,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以至于未来的社会适应[2]。幼儿情绪社会能力的发展不仅受其遗传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对30~36月龄幼儿社会能力调查,了解性别及家庭因素与中国30~36月龄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关联,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照全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地理位置,选择全国东、西、南、北、中(北京市朝阳区、西安、咸阳、南京、南通、成都、绵阳、哈尔滨、牡丹江、张家口、石家庄、武汉、宜昌及广州)共14个大中城市作为调查现场,根据各城市所辖城区的经济状况,以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城区后再从所抽各样本城区中随机抽取若干个街道作为样本街道;在各样本街道中,按照所辖居委会30~36个月的幼儿数排序,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居委会,所抽居委会中所有符合条件的30~36个月正常健康幼儿1468名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占50%)。以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通过询问主要抚养人的方式填写调查表。获有效问卷1437份(男709份,女728份)。
1.2工具
1.2.1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
包括父母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幼儿一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住房面积,幼儿抚养情况等。
1.2.2 中国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Chinese Toddler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CTSEA)[3]
包括4个域:外显域、内隐域、失调行为域及社会能力域。4个域重测信度为0.71~0.86,Cronbach系数为0.80~0.88。本研究采用其中的社会能力域对幼儿社会能力发展进行筛查。社会能力域包括35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游戏、掌握动机、移情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每个条目0(不符合)-2(非常符合)级评分。幼儿社会能力域分数T≥37分为正常, T
1.3 统计方法
建立EpiData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双核查。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幼儿性别差异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1437名幼儿中,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异常者301名,占总人数20.9%,其中男童160名(11.1%),女童141名(9.81%)( χ2=2.220,P>0.05);社会能力发展各维度中,女童的依从性及亲社会同伴关系得分高于男童(表1)。
2.2 影响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社会能力域中各维度为应变量(Y),分别赋值为Y1=依从性,Y2=注意,Y3=模仿/游戏,Y4=掌握动机,Y5=移情,Y6=亲社会同伴关系。幼儿家庭各相关因素做为自变量(X),具体待分析的指标及其有关赋值见表2。
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对孩子了解程度较高,可促进幼儿社会能力不同维度的发展(依从性、注意力、模仿力、移情能力、掌握动机能力、亲社会同伴关系能力);母亲职业为教师、医生或公务员,对幼儿依从性或注意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母亲是下岗或在职工人,对幼儿依从性、亲社会同伴关系能力或掌握动机能力发展起阻碍作用,另外,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及父母年龄等均与幼儿社会能力不同维度有关,具体见表3。
3 讨 论
3.1 性别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
本研究幼儿社会能力,主要分为情绪及社会能力两方面。1437名幼儿中,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偏离的幼儿为301名,虽然总体上社会能力发展异常发生率无性别差异(χ2=2.220,P>0.05),但女童的依从性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能力较男童好。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情绪能力是儿童在引绪的社会情景中做出的有效和适当行为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儿童为了顺利地适应社会而具备的社会、情绪和认知方面的技能和行为。情绪能力与社会能力相互影响。据已有资料表明的3岁幼儿在识别情绪表情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4-5],推断情绪理解能力的性别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因此,30~36月幼儿社会能力发展总体上表现不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另外,幼儿在从情绪能力到社会能力获得的过程中,由于男女社会角色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及生理因素中性激素分泌的不同,导致男童较女童活动水平高,女童与男童相比更文静、听话,女童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及同伴的喜爱和关怀,进而女童依从能力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能力较男童好。
3.2 家庭因素对情绪社会性发展能力发展的影响
幼儿对家庭的依赖不仅仅是物质,还需要父母的抚爱、支持及行为规范等社会适应机能的传授,这些需要可使幼儿在获得安全感和信心的基础上面对新的环境,是形成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儿童所处不良的家庭环境为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产生因素[6],而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教养方式及由于教养方式不同在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类型的差异等与儿童心理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受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及育儿意识的影响。本研究根据相关资料自拟幼儿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其中包含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结构等因素,以进一步了解与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在选择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时,排除以上条目作为自变量时是否存在较大的共线性。通过初步分析发现,结果中偏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大小、符号既没有与常识不符的现象,方程的回归系数值也无剧烈变化,且没有在专业知识中认为可以肯定对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并不能纳入方程的现象。因而推断以上因素虽很难做到完全独立,但在本研究中仅为一般程度的相关,亦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大,研究质量控制较好等原因,对模型的拟合没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最终选择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父母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父母对幼儿了解程度与其社会能力发展相关。其中,母亲对幼儿了解越多、每天照看时间越长、母亲职业以及所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7],幼儿是模仿能力较强的时期,家庭教育与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关系密切,父母文化素质不同给幼儿做出的行为规范及所传授的社会适应机能亦不同。通过模仿学习而具有行为问题的幼儿不仅不受同伴喜爱,且这些行为问题是幼儿整个童年乃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发展的危险因素[8]。因此,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而造成的消极教育方式有碍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9]。相反,幼儿如能根据父母良好的教育把同伴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范相比较,可产生积极道德体验及社会能力,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0]。
另外,家庭结构是影响幼儿情绪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核心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水平高于三代家庭的幼儿,其中独立性、自制力、行为习惯的差异特别显著[11]。本结果显示直系家庭及联合家庭不利于幼儿移情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能力发展,但在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有移情能力较差的现象,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策略不容忽视。由此可见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即要与子女有积极的感情交流,还要以在对幼儿的爱、理解及尊重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严格要求,并教育幼儿能在情绪及理智上处于别人的地位、立场来想问题,以提高幼儿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移情能力。
参考文献
[1]Parkman JG,Gottman JM.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relational context[M]∥ Berndt TJ,Ladd GW.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1989:95-131.
[2]Anthony LG,Anthony BJ,Glanville DN,et a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stress,parenting behavior and preschooler' 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J].Infant Child Dev,2005,14(2):.134-154.
[3]Zhang Jianduan,Wang Huishan,Shi Shuhua,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standardized Chinese version of urban Infant-Toddler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 [J].Early Hum Dev,2009,85(5):331-336.
[4]Gross AL,Bailif B.Children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from facial expressions and situation.A review[J].Dev Rev,l99l,11:368-398.
[5]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12-16.
[6]Matsumolo D,Consolacion T,Yamada H,et al.Ameri-can-Japa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judgment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J].Cogn Emot,2002,16(6):721-747.
[7]Lesile AM.Pretense and representation:The origins of"theory of mind"[J].Psychological Review,1987,94(4):411-413.
[8]Dodge KA,Pettit GS.A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conduct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J].Dev Psychol,2003,39(2):349-371.
[9]Walling AD.Postnatal depression in fathers:Effects on children [J].Am Fam Phys,2006,73(1):158.
[10]Drugli MB,Larsson B,Clifford G.Changes in soci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 treated because of conduct problems as viewed by multiple informants [J].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7,(16):370-378.
【关键词】信托 信托业 发展 法制
一、中外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一)国外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1.英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英国信托业是世界上信托业的发源地,最早出现的形式是以社会公益为主的非营利性民事信托。在1925年,《法人受托者》l例颁布后,由法人办理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营业性信托才真正开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的突飞猛进,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英国财产的 1/20 是信托财产。英国信托业务偏重于个人信托,这一点是英国信托与其他国家信托相比最显著的特点。英国的法人受托信托业主要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兼营,英国信托有着极为广阔的海外发展空间。
2.美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美国开始从英国引进民事信托。不同于英国的是,美国一开始就把信托业作为一种事业经营,用公司组织的形式大范围地经营起来。美国比英国早80多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个人受托向法人受托的过渡,民事信托向营业信托的转移,为现代信托制度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信托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
3.日本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日本的信托业是从欧美引进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日本法律意义上的“信托”始自1900年的《日本兴业银行法》,之后日本的信托公司和信托业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而获得迅速发展。二战后,日本信托业务日渐衰落,信托专业公司只剩下7家,为了解除信托公司的经营困境,日本效仿美国让信托公司兼营银行业,信托公司在形式上转化成了银行,7家信托公司除1家转化为证券公司外,其余全部更名为信托银行。但信托银行成立不久,日本又对信托业重新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模式,规定信托银行以信托业务为主,只是在与信托业务有关的范围内可以经营银行业务,而银行兼营的信托业务则全部移交给信托银行管理。
(二)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最早的近代信托业产生于1921年,但是并没有像英国、日本、美国等国那样发展成为国家金融、服务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现代信托业发展虽然只有短短30几年,但是呈现出了其非常有特点的一面:首先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管控之下,目前在法律方面还是有很多缺失,但是中国现代信托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却是逐渐趋于完善。
二、中外信托法制差异分析
(一)信托的设立
1.委托人的地位
在是否将委托人视为信托当事人的问题上,英美法系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英美信托法由于出现在合同法之前,并未赋予委托人权利主体的地位而我国《信托法》认为,委托人作为信托的设定者,在信托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运用直接关系着委托人意愿能否实现,肯定委托人的信托当事人的地位符合合同的基本法理。
2.信托受益人的确定性
信托制度作为一种为受益人的利益而进行财产管理的制度,受益人的确定性至关重要。没有受益人,信托关系就不能成立,受托人不履行职责的,就没有人要求强制实施信托。
3.信托登记制度
信托登记又称为信托公示,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对有关财产已设立信托的事实向社会予以公布。信托登记的实质是信托财产的登记。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法没有专门的信托登记制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信托法》,近年来,上海在对信托登记进行试点,并建立了专门的信托登记中心,并面向全国提供信托登记服务。
(二)信托财产
1.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英美法系中,信托财产有双重所有权制度,即受托人享有普通法上的权利,受益人享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我国《物权法》奉行一物一权主义。财产权的法律构造方面包括物权和债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财产所有权是指对物全面的排他性的支配权利,实践中一般是赋予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物权性的实际控制权。受益人则取得受益权,并使之债权化。
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财产独立性是指信托一旦有效设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对于保护信托财产,实现信托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信托法》对此都有明文规定,但在英美国家没有成立信托法。我国的规定是将该项利益归入信托财产。因此可以认为美国信托法的此项规定暗含着将受托人谋取的私利归属受益人。
三、结语
本文的研究是笔者在以往学者及信托从业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结合当前的我国信托业发展形势及自身在信托行业的工作经验,分析中外信托制度的不同,从而得出对我国当前信托业结构优化的启示与可操作性的建议,所得出的观点难免因数据时滞或考虑欠周而不妥,或引用文献出处有疏漏之处,在此敬请指点和谅解。谨以此文献给初入信托行业的从业者,以供建立信托行业知识架构以及对信托业结构优化感兴趣的同仁,以供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小明.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2014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
发展评析.
[2]李雨潼.中日信托业发展历程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
济,2009(165).
[3]曹芳.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美、日三国信托发展比
较研究及启示.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自1989年10月15日第一张牡丹信用卡发行以来,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紧跟时代的步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历了艰辛,创造了辉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中华第一信用卡品牌。可以说,工行信用卡的发展,展现了我国信用卡产业乃至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作为全球最大商业银行,同时也是中国最大信用卡银行,无论是从卡片种类、发卡量还是从消费额来看,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工行信用卡合作发卡的卡组织最多,包括了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等银行卡组织,拥有准贷记卡、人民币贷记卡和双币种贷记卡的完整基础卡种,形成了主题卡、功能卡、联名卡三大系列多种卡片的丰富产品系列。截止到目前,工行信用卡发卡量超过了7000万张,到8月底,累计消费额超过6000亿元,发卡量和消费额两项核心指标都接近我国信用卡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可以说“三人行,必用工行卡”。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都表明,工商银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大发卡银行,工行信用卡是名副其实的“卡中之冠”。
辛勤耕耘,终将成果累累。2010年以来,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荣誉。这一项项荣誉有如一枚枚印记,凝结着工行人的心血和智慧,也记录了工行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0年末,工行牡丹信用卡荣膺知名媒体、国际组织等机构颁发的22项大奖,如《环球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信用卡银行”、搜狐网评选的“最佳网友体验信用卡”、腾讯网评选的“最具品牌价值信用卡”、金融界评选的“最受尊敬发卡银行”、中国银联授予的“银行卡业务杰出贡献奖”、VISA授予的“最佳芯片卡产品奖”和“最佳收单业务进步奖”、美国运通授予的“最佳合作发卡奖”、“美国运通环球网络业务最佳服务奖”等。
苏州分行自1990年发行第一张牡丹信用卡以来,风雨兼程,拼搏奋斗,从发卡初期的几千张,到本世纪初的十几万张,再到2011年9月发卡一百多万张,工行信用卡这一路走来,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实现了众多丁行人的梦想。现如今,工行信用卡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持卡人”的服务理念,“创新无止境,服务更用心”,正因为如此,牡丹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牡丹信用卡的发卡量,还是交易消费额,工行信用卡都牢同地确立了同业第一的地位。
工行卡的品牌系列最为齐全:从尊尚的白金卡,到惠及市民的普通信用卡;从适合结算制度改革的公务卡,到符合各种行业需求的功能卡;从满足企业层级管理要求的商务卡,到多领域特享消费优惠的联名卡;林林总总。作为国内白金卡产品线最丰富的工行白金卡,除了常规白金卡外,还推出了芯片白金卡和联名白金卡等。工行推出的具有多项适合特定单位需求功能的公务卡,覆盖了中央预算单位、军队、武警部队等众多单位,满足了单位工作人员公务消费、日常采购、差旅支出及相应的财务报销等需求。工行根据企业客户需求,推出了具备数据传递和报表管理功能的,将持卡人纳入到企业与银行统一管理的牡丹商务信用卡。
工行卡的行业运用最为广阔:苏州工行率先推出适合多行业运用的芯片磁条合一信用卡,芯片技术指标符合银联机构PBOC2.0的要求,容量超大,并与苏州公安局成功合作,可以为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发行永久免年费的交通信息卡。卡片在提供具备强大金融服务功能的同时,还向社会各个公益行业开放信息载体和行业运用的多个服务平台。牡丹交通信息卡还被广大市民评选为“2011年市民最喜爱的信用卡”。工行卡与国内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合作,信用卡的普通消费可换取免费航空里程;工行卡与全国200多家高尔夫球场合作,推出的1872主题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专享统一280元的高尔夫服务和优惠。
工行卡的便民功能最为实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苏州工行发行了第一张完全意义的联名信用卡。联名卡持卡人凭联名卡在合作商户刷卡消费,可直接享受到不同比例的折扣优惠。如今,工行联名卡已涉及百货、电子产品、商会、社保、交通、书店、院校、企业等多个领域,给持卡人带去了多行业、多级别的刷卡消费优惠。苏州工行仅联名卡的发卡量将近50万张。牡丹联名卡的发行,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提高了合作单位的品牌效应。除此以外,苏州工行还建立了100多家的牡丹信用卡特惠商户圈,也让广大持卡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实惠。
关键词:商业银行;租赁业务;合作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刚开始起步,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从初创到飞速发展再到后来的行业清理整顿,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正逐步迈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自从《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于2007年3月允许了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参股或者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以来,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租赁合同总额达到了17300亿元,相比2014年合同总额增长了约33%,并且仍具有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凭借其独特的行业竞争优势,在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及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等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一、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纵观我国金融租赁行业3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第一个阶段从1981年到1987年,在这一时期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增长速度惊人。据有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从1981年到1987年,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企业从业数量超过了100家,租赁金额的规模也将近24亿美元,在当时我国的金融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1988年到1998年则是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行业发展面临问题最多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明显特征就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因为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飞速发展,金融租赁行业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并且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导致现象不断恶化。再加上当时一些租赁企业沉重的税收负担以及人民币贬值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企业(承租方)不能及时返还租金,金融租赁行业整体进入萧条时期,行业的发展遭到了重大的打击。经历了快速发展、整顿发展后,我国金融租赁行业进入到了恢复和稳定发展的一个阶段。伴随着商务部关于融资租赁行业法律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一系列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法规的出台等,金融租赁行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市场规模于2014年底达到了12900亿元,同比增长51.2%,与此同时社会对金融租赁行业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1、租赁市场发展前景巨大。融资渗透率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租赁业务的发达程度。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租赁业务总量占GDP的比重很高,有的甚至达到了30%,融资渗透率普遍高于25%,美国甚至高达30%。相比之下,我国的租赁渗透率仅不到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模式为银行使用资金购置设备获得设备的所有权,将设备转租给企业(承租人),但是仍保留设备的所有权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此外,金融租赁业务的收益相比贷款收益要高。因此,发展前景较大、相对高收益和低风险的融资租赁市场都为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2、融资租赁行业地位的提升。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就修订和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这也是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商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背景、雄厚的资金资本和先进的人才资本,在金融租赁市场上迅速崛起,从而带动了我国租赁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于2015年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加快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史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也意味着国家层面对租赁业务发展的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租赁行业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二)内部环境分析。
1、有利于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业务,提高盈利能力。一般而言,银行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一些银行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导致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一方面增大了我国间接融资的比例,另一方面使得我国的融资结构失调。而银行通过其广泛的资金优势、客户网络优势以及品牌和人才优势开展租赁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与此同时,租赁行业还具备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虽然相比上市银行公司12%到18%的利润率,租赁公司的资本以及资产回报为平均利润率的10%。但是租赁业务的收益相对稳定,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对股东的回报。
2、有利于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因为我国国内很多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传统的借贷业务为主,使得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极大程度上依赖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由于自身缺乏稳定增长的盈利模式,银行的普遍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国家化进程加快,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将会提升。开展租赁业务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业务的集中度,通过从不同领域培养核心竞争力进而一定程度上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分析。
1、金融租赁市场的整体认知度不高。总体来说,我国目前金融租赁行业租赁渗透率低,市场总体规模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金融租赁机构也没有向社会广泛地宣传金融租赁业务的主要内容,给企业带来的便捷再加上新闻媒体宣传机构等对融资租赁业务宣传的不足,导致社会对金融租赁行业的认识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弄清楚金融租赁、分期付款以及抵押贷款等购置机器设备方式之间的差异,更不用说主动去接受融资租赁业务了。对比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金融租赁不仅是一种金融手段而且是一种促进经济流通的营销方式。
2、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完善的空间。除了社会对金融租赁的认知不足以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以从我国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答案。我国的金融租赁业务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变以及改革开放的实施发展起来的,当时的经济政策、信用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公司管理经验的缺乏共同导致了我国租赁行业艰难的发展道路。而且从我国目前的租赁行业角度出发,信用问题仍是阻碍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租赁公司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承租人的信用等级,出现了很多承租人不能够及时缴纳租金等情况,从而使得租赁公司的资金周周转面临较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
(二)内部问题分析。
1、租赁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够准确。目前,在我国经济市场大舞台中,中小企业一直是社会经济中最有活力以及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小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供就业机会方面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得到相应的扶持力度。以租赁行业为例,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当时国有大型和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政府允许国有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并且采用法律规定的使用年限与租赁年限中较短的折扣原则来引进机器设备。当时租赁公司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是为一些国有企业引进机器和设备,从而支持国有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国有企业逐渐退出了市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虽然租赁方式下,租赁公司仍然保留机器设备的所有权,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存在很大的波动性,面临较大的倒闭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往往倾向于瞄准大型机械设备比如船舶、飞机等租赁市场,而对中小型企业市场视而不见。
2、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不够。相比国外尤其是一些金融租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租赁市场上存在着杠杆租赁、风险租赁以及收益百分比等形式多样的租赁方式,不仅分散了租赁公司的金融风险,还能够为承租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反过来看我国金融租赁市场,仍然以直接租赁、转租赁等简单金融租赁方式为主体,而且租金及期限确定的这一类租赁业务还使得租赁公司和承租双方都面临着较大的利率以及汇率风险。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的对策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的对策主要有1.加强风险预防及控制能力;2.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及管理经验;3.通过业务创新实现租赁方式的多样化;4.加快金融租赁的信息化进程及人才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每一个对策的实际情况详细解读。
(一)加强风险预防及控制能力。资金量较大、租赁期限较长以及投资回收期中存在的众多不可预测因素等是金融租赁业务的典型特点。所以对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首先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前应当对承租人的信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避免给信用状况较差的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业务风险。其次,在租赁业务的期限内应当保持对承租人经济状况的监督,及时督促承租人按时交纳租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业务风险。
(二)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及管理经验。相比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租赁行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业务模式也相对较为成熟。很多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在产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广泛的国内客户资源、熟悉国内市场等优势与一些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就租赁业务展开合作,学习其发展经验及管理理念为自己所用。
(三)通过业务创新实现租赁方式的多样化。创新作为租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租赁方式对金融租赁公司、承租人以及设备生产厂商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于商业银行投资的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创新融资租赁可以成为其业务发展的一大契机。通过金融租赁机构业务的拓展,从而有机会进入一个发展前景较大的新兴的市场,实现银行的长远发展。其次对于承租人来说,租赁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他们的融资渠道将增加,而不仅仅限于银行贷款这一途径,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对技术创新有着较高要求却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的中小型企业来应对资金困难的难题。从机器设备生产商的角度来看,租赁方式的多样化是其由单纯销售转变至推销的有效途径。此外,融资租赁公司一般掌握着较多的设备供求信息,其业务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将有利于融资租赁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进而能够促进机器厂商的资金周转。
(四)加快金融租赁的信息化进程及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平台在各行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业银行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通过建立租赁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提供便捷的通道,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还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简化公司的业务流程。此外,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创新的源泉应当得到企业的充分重视。而且金融租赁行业作为一个涉及经济、金融以及法律等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求对相关机器设备等租赁物较为了解的行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金融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设定招聘人员的专业及能力背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方式,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作者:钟倩倩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吴志坚.我国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