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银行发展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同产权模式、组织体制、治理方式的村镇银行纷纷组建,作为服务县域、服务“三农”的这类新型银行机构,尤其需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发挥作用。有的人士不考虑县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产业构成、信用环境,也不考虑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规模、网点有限等情况,试图在“村镇银行”字面上总结出某种现成模式。为避免先验观点扼制村镇银行创新能力,笔者主张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出现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达到激活县域金融服务的目的。
一、正视村镇银行的具体模式受多种因素制约.
村镇银行的具体模式受县域及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每家村镇银行的治理模式与业务运营特色,受到产权及构成、资本规模及控股银行、县域环境与经济发达程度、自身网点数量和科技水平、员工素质及创新能力、股东大会及决策、经营团队与业务策略、业务模式与风险防控措施等复杂因素影响。试图对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不同特征的村镇银行,总结或抽象某种发展模式、业务策略、经营方法,我认为注定难以成功,县域县情、乡风民俗、银行差异,注定不可能采取固定的运行模式。
村镇银行的个体差异决定,我们难有标准模式可以概括。就投资者的构成与并表监管的模式而言,就有多种途径差异。具体有银行独资的并表模式,银行绝对控股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并表模式,银行相对控股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并表模式,银行绝对控股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表模式,银行相对控股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并表模式。既有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而规模类似于农村信用社的微型村镇银行,也有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近乎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规模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大小与多少,影响其经营网点的延伸,决定其科技投入的能力,影响其客户构成与变化。
不同县域的村镇银行会清晰论证自身定位。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县、经济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业竞争力有较大差异,这决定了不同县域的村镇银行会优选自身的合适业务模式。如四川,有的县正在实施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工业化、开展城镇化建设,银行自然会不失时机支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的县正在实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与正常生活,这类县灾民抵押担保能力成为空话,银行支持重心会优选建筑、建材企业,恢复受灾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提供就业机会也成为重要且现实的任务;有的县仍是纯粹农牧业县,工业基础极其脆弱,注定其会支持广大农户;有的信用环境极差,自然会采取抵押与质押方式;信用环境好的县,必然会推行信用放款方式;有的网点发展快,覆盖范围大,可以更多服务“三农”;有的网点发展慢,影响范围小,暂时只能服务有限客户,等等。
银行经营策略差异也与政策导向差异相关。银行感觉党政重视程度的不同,其采取的经营策略也不同,员工与文化的本土权化进程也不一。党政采取的扶持与激励措施差异,对于银行的评价与社会对村镇银行的认同度与信赖度也不相同,银行应对的策略自然有会发生变化。这种由里外复杂因素决定的组织体制、产权模式、并表方式、治理模式、经营策略、服务流程、业务品种等差异,必然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特征,这也符合改革试点追求的“多层次、广覆盖”目标。试点阶段就主观认为村镇银行的某一种模式或某种经营策略,注定会影响改革试点效果和扼制村镇银行的创新能力。
二、村镇银行的经营策略取决于县域的经济状况与需求.
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策略,当前有多种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群体先后、服务对象选择、服务途径、业务方式、信贷品种、利率高低、信贷多少、期限长短等。就是同一家村镇银行,其决策、执行与监督层面也有发展方式的争议。我认为,县域信贷投入不足,大量资金流向大中城市,严重影响了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设置村镇银行就是要增强县域就地媒介资金的能力。服务“三农”、支持县域应是村镇银行的最重要任务。在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只有一个网点、其覆盖面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就地服务“社区”、就地媒介资金是必然选择,在网点有限、银行电子技术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片面或狭义理解服务“三农”的内涵,反而不利于增强村镇银行就地媒介资金的能力,不当的导向与不尊重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规律的美好愿望,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的组建与发展。在县域资金严重流失、农业种植、生产养殖、农产品加工信贷需求暂时有限且涉农信贷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如果客户缺乏这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基础,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村镇银行不可能贸然投入。将现代银行引诱入日益狭窄的传统领域,注定不会受到投资者响应、发起银行的认同与经营者的响应,经营商业银行既要审慎,又要与时俱进,推进具有市场前景、竞争能力、比较效益的产业与客户。诸如在地震极重灾区,面对可以救助和迅速恢复产能的企业信贷需求、具有可靠行政资源保障且能够稳定民生和努力实现公共目标任务的项目,村镇银行不能不作为优先选择服务的对象。暂时失去家园、缺乏抵押担保能力和还款能力的受灾个人,需要政府统筹综合救助和支持,作为纯粹商业行为的银行信贷,明显地不会无条件信贷介入。在地震重灾县优先试点村镇银行,正是需要这类机构快速的决策、灵活的经营、高效的信贷服务,去支持和促进社会急需且安全的项目形成生产能力,或在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增大、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为政府实施灾后重建、推进公共服务建设提供配套的银行支持。这在种背景下,我们仍然采取常规思维开展监管与评价工作,注定也有形而上学之嫌。作为一家新型商业银行,其选择的服务介入点、当时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一般应该是理性且符合县域实际的。即使是其选择信用、保证、抵押、质押、票据等不同的业务,是个人优先还是法人优先、其服务需要政 府配套还是不需要政府配套,这均应充分尊重法人治理,尊重县域实际,尊重银行实践。
三、村镇银行应围绕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大胆自主创新.
村镇银行原本是增强县域金融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性、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产物。村镇银行的根本任务是避免资金继续外流,增强就地媒介信贷资金的能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际上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统筹。特别是设置在城乡统筹试点县的村镇银行,本质上是冠名“村镇”、服务县域的现代商业银行,就应当遵循银行的规律,紧密地扎根县域、服务包括“三农”在内的各个具有还款能力的县域信贷消费者。围绕县域的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与习惯,积极推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区避免将村镇银行办成传统的典当行。而在信用环境欠佳、信贷消费者习惯不佳,诚实守信观念未树立、第一还款来源有瑕疵的客户,的确需要运用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方式,既支持客户的信贷需求,又防范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为追求商业可持续目标的村镇银行,如何选择支持加工业、服务业、采掘业、建筑业、种植业、养殖业、房地产业,这的确需要研究县域客户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研究产业政策与调整,研究客户的商品和劳务的竞争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正确处理银行业务的量本利关系,科学把握金融运行的象数理本质,遵照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在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四、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不利于村镇银行创新实践.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成为重点中的重点时刻,推出村镇银行改革试点,这本身是一项尊重事物。首家村镇银行__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至今运行三周年,该行选择的模式,适应了工业不发达、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通过四条途径探索服务,已经为2500多客户提供信贷,显现了求实创新。如果不尊重村镇银行的现实选择,我相信不会走出其特有的发展路径。如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乡统筹县、地震重灾县、信用环境欠佳的县、工业基础极其良好的县、纯粹牧业县也套用或照搬某种方法,注定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四川的模式中,相当部分县域的行政资源组合、党政必要的激励与约束力度日渐增强,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超乎预期,之所以开业的14家村镇银行均能够在一年之内实现赢利,本质就在于因地制宜、求实创新、各显特色,不搞一种模式。我们不主张村镇银行试点只有一种模式,对其业务发展的模式自然也不强求只有一个。如果认为村镇银行只有一种模式,并持固有的论点,就是主观主义,就是本本主义,就不符合科学观,也不是与时俱进。
关键词:融资政策;县域经济;发展;影响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首先,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缩小地区内的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影响了各个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很多县域的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等基本建设比较滞后,农户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比较辛苦。农业、农村和农民集中于县域,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富民经济。其次,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巩固农业、加强工业,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和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再次,县域经济更多的是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可以鼓励个人创业,增加造血能力,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筹划好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利于地区的振兴。最后,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扩大地区的市场需求。很多地区的发展无法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没有出口的市场,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也导致当地的有效需求不足,县域居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不足导致市场需求有限,不利于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好县域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转型。
二、县域现行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融资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县域金融环境有明显的好转和改善,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些变化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县域金融的发展与其应承担的使命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从融资机构分析,融资网点匮乏、种类单一、体制不完善
全国有2000多个县,但是各个县域内的金融机构网点匮乏,部分乡镇没有设立金融网点,涉农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县域内的网点也很少,绝大多数的农村县等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担保公司等几乎为零。由于部分县域的银行网点盈利能力弱,银行将经营的中心也退出县域经济,导致网点服务面狭窄,基本上是以储蓄为主。这样的形势导致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市场的地位更加突出,金融机构的过分单一导致了竞争缺失、效率低下、贷款成本偏高等问题。
(二)从县域融资的有效信贷投入分析,县域资金外流、涉农贷款少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很多的县域经济资金出现外流,如储蓄银行等,多是负责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力度小。资金外流导致农村资金非农化,对原本就资金紧缺的县域经济而言,将严重制约其发展。就算一些有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其本着减少坏账风险的原则,也多以短期贷款为主,无法及时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长期资金需求,投向乡镇企业的资金也不高。
(三)从县域融资服务水平分析,金融品种单一,多层次服务体系未建立
三农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推动城镇化的建设,这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的县域融资政策主要集中于存款、贷款、汇款等传统业务上,很多城市金融融资业务并没有同步推向县域经济,金融产品不足、单一且同质化,无法针对具体的县域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农业地区的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目前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还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金融需求。主要的涉农金融机构改革没有深化。由于难以达到保持自身持续发展并服务三农的平衡,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离农脱农现象明显。
总之,县域经济的融资政策没有解决市场发育滞后的问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无法有效结合,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对民间借贷等融资方式也没有全面解决其市场准入的问题,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等都造成了县域经济的融资困难。
三、县域融资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县域经济的融资主要是依靠银行融资及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由于《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政府融资平台有一定的要求,县域经济的融资难度更大。
(一)融资难度大、融资金额少、服务面窄,不利于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县域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部分乡镇的财政资金可支配数量少,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加不利于三农的发展,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当地的财政收入。这样就导致县域的基础设施长久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而目前的融资平台受限,融资方式也较少,政府可以进行融资的品种、金额均较少,无法真正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的融资政策无法真正解决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的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解决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以工业带动农业,最终达到居民收入提升、就业提升、产业升级及市场需求提升的目的。农业的产业化需要对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对农业生产品种进行优化。工业的规模化需要生产线的投入和市场的开拓。以上的这些前提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目前县域经济的农业和工业造血功能还是太弱,无法提供以上的资金,如果单靠自身的积累将导致县域经济失去发展的契机。因此,融资受限将造成县域经济无法及时把握机会发展,无法真正达到产业的升级。
(三)现有的融资政策无法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现有的融资政策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信用和政策性资金,县域的经济没有发展起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没有真正培育出合适县域发展的高水平金融机构和体系,县域经济的直接金融体系也没有成型。而县域的融资体系不成熟也直接导致未来的融资政策无法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无法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也将导致其金融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无法达到二者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以融资等金融发展促进县域
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配合政策等保障措施,促进县域融资环境的优化
县域经济的融资政策需要县域政府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进行配合。首先,县域政府需要推动完善金融立法体系。县域及县域以上的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地方融资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明确界定县域金融的概念,对涉农、支农的金融融资体系机构的监管和扶持要建立明确可执行的制度。其次,政府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和其他政策支持。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必要的利率、再贴现等手段,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比不同的贷款对象采取不同的贷款利率;对县域的一些优良中小企业实行必要的优惠利率;对县域金融部门的存贷比和再贷款采取扶持力度。在财政政策上,政府需要在税收、补贴政策上有所作为,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引导银行资金等向县域流动。同时,政府还需要组织力量宣传和普及金融政策和知识,让县域金融部门和融资需求方可以多方面利用已有的融资政策,推动社会资金参与融资。
(二)重构县域金融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县域融资金融体系需要对已有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首先,要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县域金融部门要保证国有的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明确各个金融机构存款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县域经济中,限制县域金融资源的外流。其次,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政策性银行要拓宽其业务范围,增加支持农业生产、加工、转化及基础设施、产业调整等领域的业务,对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要研究可行的措施。再次,要进一步推动农信社的改革,完善其法人机构,转变经营机制,提升盈利能力。国家可以对其政策性贷款进行风险补贴,对其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推动农信社结合当地县域的发展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
对于一些目前在县域没有足够资源开展的融资业务,县域政府也要有意识地进行构建。首先,可以引导设立区域性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县域政府可以组织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主、个人等入股,以良好的产权制度保证中小银行的稳健发展,完善其制度设计,从而完善对中小客户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对于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业务也需要进行规范和引导。县域政府应当允许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个人、私营企业的多层次金融需求。通过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成为融资的有益补充。再次,构建县域经济特色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较为不稳定,经济基础较为脆弱,县域经济主体经营的风险较大,信用也不高,中小企业和农户等个人贷款均遇上担保的问题。县域政府可以适当引导资本建立一些担保机构,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大企业和大公司的入股,提升担保公司的支持能力。
(三)创新县域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县域经济的融资生态环境
县域的融资能力弱化部分原因在于县域的融资生态环境恶化。政府要优化县域的金融环境。县域政府要加强一线监管队伍的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将金融监管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对一些新型的业务进行专项监管,提升融资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对县域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监管方式上,监管单位需要引导服务方向,防止系统性风险,构建统一监管原则下的分类监管模式,对经济发展水平、机构性质不同的机构等进行分类监管,完善风险评测体系和预警机制。
县域经济要完善融资生态环境需要建立起信用体系。县域政府应当对社会信用服务行业有足够的支持,建立起社会中介、服务和监督机构,通过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守信氛围,通过合理的激励和惩处机制加强信用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通过开展征信系统的建设,县域政府要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过银行、工商、科技等部门的监管联动,建立完整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法制建设和信用整治活动,提升违规成本,优化县域的融资环境。
现行的融资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融资政策支持。本文立足于融资环境和融资体系的建立,探讨融资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丁继友.浅谈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2(17).
[2]李富香.浅谈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J].中国商界, 2013(01).
[关键词]比较角度;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广东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自古便是我国文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广东省也只是我国的一部分,与其他的省份共同经历了祖国近代史中的坎坷命运,虽然有领改革之先的荣光,但也有民族经济惨淡收场的经历。
本文着重探讨民国时期广东省的县域经济在民族经济蓬勃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以陈济棠先生主粤的这段时间为代表,来论述广东省的县域经济差异性自古有之,是一个政治历史以及水文地理等综合条件作用下的产物。
一、民国时期的广东县域经济
陈济棠,字伯南,光绪十六年生于广东防城,在1929到1936年间主政广东,而此时正是那次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危机的兴起以及深化时期,广东作为外贸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上手下军阀的庞大开支,经济上的困境可想而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济棠利用广东原有的民族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了工业、农业以及广东的金融业,改变了广东经济结构的同时也对地域经济的结构带来了极大影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经济成果
首谋工业之兴,体现了陈济棠对工业经济的重视,为此而制定的三年计划更是验证了其对工业的偏爱,截止到抗战开始之前,广东的民族经济囊括了制糖、缫丝以及食品等行业在内的众多产业,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厂商包括番禺新造糖厂、揭阳糖厂、顺德糖厂以及东莞糖厂,这些厂商无疑不是在政策的支持帮扶下下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充分发挥组合良好的水热条件,发展了县域经济。另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上记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糖产量最多的是汕头地区,其次是惠阳地区,两者合计超过全省土糖产量的80%,一定程度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1]。
(二)发展原因
1.先天优势
在当时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以降低原材料环节的采购成本来实现经济利润的,所以建厂的前提便是拥有廉价的原料,便利的运输,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一)相关研究标明,当时闻名的几大糖厂建设都是因为当地的水热条件利于糖分的积累,甘蔗等产糖作物长势旺盛,便于就近取材,才发展了制糖业,并由此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果当地不具备丰富的原料,就近选择原料产地也是一种较经济可行的办法,比如吴川梅的麻纺织厂,使用的就是产自南方的麻;另外如广东西村土敏土厂,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一开始全部进口自德国,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难以保证质量,之后才转为开采附近采花县的石灰石,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带动了采花县的经济发展,一举双得[2]。
2.政策扶持
蚕丝一直是广东出口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上诸如日本等对手的竞争,许多依靠蚕丝经济的县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为此陈济棠专门为蚕丝业的复兴拟定了五年计划书,拨出专门经费,用来恢复广东的蚕丝生产能力。经过政策上的重视、经济上的支持以及技术上的提高顺德、南海以及中山地区的养蚕缫丝业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并为地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制糖业是广东农业经济的支柱,农业部门为了糖业的复兴,在沿海地区推广了甘蔗的种植,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建立良种甘蔗种植繁育基地,选育国内外良种进行培育,提高甘蔗的产糖量以及糖品的质量,截止到1936年,建立了广州、惠阳以及潮汕三个经营区,发展了包括东莞、番禹、海丰、陆丰等十多个县市在内的县域经济,同时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县域金融业的兴起与繁盛,大大改观了广东的经济面貌。
自身的条件加上政策的扶持往往是一个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根本性推手,比如顺德。顺德自古出产蚕茧,塘鱼,鱼米,花果,这些是拉动顺德经济的支柱,加上经济形势的影响,缫丝也更是发展迅速,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同时也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一时之间顺德有了“广东银行”的美誉。
但是这也只是顺德一地的发展状况,在当时没有蚕鱼优势或是对外出口便利条件的其他县域,正处在社会动荡变革的阴影下,苦苦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与顺德的差距逐渐拉大,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显而易见。
二、当前条件下广东的县域经济
无论是基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还是竞争力指数,广东的县域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与经济大省的称号都不相适应,不仅表现在与同等经济实力的省份相比排名的靠后,还表现在入围的县域个数在逐年的减少,并且榜上有名的总是那几个县域,体现出了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弱小的同时,也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
三、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结合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弊端,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识到发展的紧迫性
县级建制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传达沟通的作用,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关系重大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基于县域经济如此重要的关键地位,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重视,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县域经济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它是以农业和农村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以实现发展工业化为方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广东省,84%左右的土地面积以及63%左右的人口分布在县域,对于广东省的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起着关键的影响左右,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3]。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便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经济基础薄弱,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大省的名号不相匹配,相较于其他的经济大省,县域经济的比重也是远远落后,在发达地区日趋发达的现实条件下,县域经济只有加快追赶速度,才能有效缓解对经济的拖后腿影响,改变自身的被动地位,放弃对机遇以及发展条件的死等态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自身的进取意识,充分意识到时代以及形势对自身的要求,增强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发展的紧迫性。
(二)改革管理体制
县域经济的特点便是有自己的县级政权以及自己的财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由决策权,是一个可以大有所为的经济系统。
浙江通过对县域经济的扩权放权,给予那些有实力、有能力快人一步的强县以优先发展的权利,县级的财政直接对省级的财政负责,县级的人事任命直接由省级来完成,减少了行政审批的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使得全国百强县的排行榜中,浙江省屡屡完胜。
广东省也学习了浙江发展的经验,根据“能放都放”的原则,进一步放宽了县域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调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目前看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该放开的权利还没得到解放,反而那些应该收回的权限继续在放开,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顺,市级管理县级的体制存在的弊端有[4]:
(1)大部分地区发展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市级政府手中,县域政府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没有话语权,影响了县域政府职能的发挥;
(2)一些经济实力弱小、对周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的地级市为了保住手中的控制权,而与管辖下的县域政府不停博弈,不仅仅浪费了时间,耽误了效率更影响了整个县域乃至地级市的经济发展;
(3)管理层过多,没有直接拍板决定的负责人,所有的政务都要层层报告、审批,才能最终定案,再经过层层传达,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耽误了时间的同时就可能延误了商机;
(4)市级对县级的“刮、卡、要”,很多时候应该市级财政负担的任务都因为权利级别的关系,被转嫁到了县域财政的身上,导致县域财政吃紧甚至巨额入不敷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因此,当前县域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应将重点放在减少对县域的管理环节层次,减少上级的限制,确保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能及时有效的落实,保证县域经济的独立自主性,才能真正的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5]。
在对县域进行放权扩权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县域的基础进行区别,对那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县域,必要的财政帮扶以及一定的转移支付都是扶持发展的手段,这与激励弱县探索自我发展的机制并不相互矛盾,关键是要选对帮扶的办法与途径,培养出落后地区发展的基础,才是真正的扶贫。
(三)规划发展思路
政府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能是方向的规划者、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发展的指引者,通过详尽的规划,确定县域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对资金以及经济主体进行引导,让县域经济在清晰的思路指导下逐步走上发展的正轨。
发展战略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县域政府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地域特色,结合自己的优势,找准发展的路子,所以决策的过程一定要科学化、民主化,听取多方的意见,对决策方案反复论证与修改,从根本上避免战略错误带来的后果。
正确清楚的战略也需要清晰明确的实践思路来进行实施,所以明确发展思路,并且坚持贯彻到底,不因官员的更换而废止,造成计划的中断,资源的浪费,才会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
目前适合广东省的发展思路有:
(1)主攻民营经济,可以通过放宽民营经济的经营领域、投资范围以及消除一些歧视性、不公平的政策限制来调动民营经济的活力;
(2)发展园区经济,因地制宜、客观灵活的选择工业园的建设模式,只有依据市场形势建设的工业园才能更好的吸引外资,招商引资才会顺利进行;
(3)发掘特色产业,广东省地域广阔,经济基础以及先天条件多样,所以一定要灵活的进行产业调整,发挥地域的比较优势,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6]。
四、结语
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相比于其他的经济大省,却存在着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缺点,无论是因为县域面积与人口在广东省确实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还是因为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没能跟上改革的步伐、从中受益,发展县域经济都成了广东省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文认为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对县域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便捷性、行政审批的快捷化,给予县域政府充分的自,才能保证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活力,才能贴切的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广东省志―轻工业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版.258―312页.
[2]丘传英主编:《广州近代经济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301页.
[3]陈济棠:《救济广东农村计划》,《广东西北区绥靖月刊》.1934年第31期。
[4]张淑芬.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华章,2011(04)
[5]何问陶,王金全;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J].南方经济,2005(11)
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主管部门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通过全面的“量本利”核算,对机构网点的资源配置进行了有序的整合,并对一些效益低下的机构网点进行了撤并。从某种意义来说,采取这种措施也是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另外,由于近年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地增加科技投入,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对外业务由手工记账、双人复合变为微机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工商银行自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核算一体化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出纳,储蓄、会计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实行了单个柜员对外办理对公、储蓄及一些收费等业务。在过去业务一线由两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为减员撤并网点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自1996年8月到2002年,我国连续进行了8次存贷款利率的大幅下调。由于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致使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在这以前银行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但在这段时间内曾出现连续多年的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由于定期存款对储户实行的是合同利率,在那时存入3年、5年、8年以上的存款就特别多,这样银行就得按合同利率付给储户。由于存贷款利率的连续下调,致使贷款利率远不如到期的存款利率高。这种现象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最为突出。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前几年各媒体曾大量报道一些基层行处如何多吸收低成本活期存款,用以提高资产质量的宣传。可见这是各家金融行业经营“吃紧”效益低下发出的一个信号。也正是在这段期间,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所有工业企业都面临着重新调整的阶段,并且有大批的中小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被淘汰出局。尤其是技术落后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县管企业一个个地显得岌岌可危,面临着停产或破产的被动局面,导致绝大部分贷款本息不能偿还银行而形成呆帐,最终使国有商业银行也就普遍面临着巨额亏损的惨淡局面。
从1998年开始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为化解经营风险,减少业务费用的支出,先后都采取了整合机构资源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银行储蓄代办员进行了分批的清理,紧跟着就对银行的联办所、代办所进行撤并,随后又对储蓄存款额相对较少的储蓄网点进行了撤并,随后就是对部分在职的正式员工进行工龄买断或办理内部退养。
由于以上工作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有的行处也就出现了一些“改革与发展的挚肘现象”。已经深深地触及到整个团队的切身利益,毫不知觉的进入一些改革误区。最终导致了改革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已经造成了经营上的被动,也对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下面就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笔者的一管之见谈一些看法,以便借此研讨引起广大金融同仁的关注,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误区一:外资银行的到来,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溃败之时?
近年来,只要我们留心各家媒体对外资银行的大力宣传,也确实感觉到有一股刺骨的寒风袭来。从一些说法上就是外资银行的到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也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但是,笔者也从多个方面得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主要是分两种方式。一是采取独资经营,二是向国内银行参股。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开拓业务方面主要选择一些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并且有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首先是在一些经济势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建立机构,所选择的客户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和三资企业,由于这类企业的跨国业务相对较多,在金融需求方面中国的本土银行很难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它们就比较青睐外资银行。
从这里就会看出,外资银行的进入就会使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一部分优质客户流入到外资(或中外合资)银行,但同时也对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对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因此,客观地说外资银行的到来对国有商业银行可起到一石双鸟的作用。会产生一些业务竞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同时又会起到推动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变革,会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更健康地发展。因此说,外资银行即使在全国的所有的较大城市设立机构,也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会起到双重作用,但不是致命的。
误区二: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金融机构的退出能否带来预料之中的好处?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加快,其商业化的经营气息也就更加地浓烈。从1998年开始,县级国有商业银行一改过去的广设网点而变为大批量的网点缩减,其经营发展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据媒体报道:某国有商业银行2005年已经把在某省内的县级支行全部取消,把所有存款全部移交给当地县联社。并对所有在职员工不论年龄大小全部实行了工龄买断或提前内退。其标题还以“XX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域将不是梦”进行了长篇报道。文中还分析说:“XX国有商业银行在当今社会已经在县域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等等”。
在我们的身边及周围县市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变化。如某县支行实行了整体退出,把所有业务移交县农行,其他县支行也在一步步地采取了精减机构或网点规模,并对全行员工采取了鼓励的“不限额”的工龄买断或提前内退等措施。笔者还从有关资料得知,某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与美国花旗银行的人均资产与负债对比,感觉与其相比差距非常大,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网点、减人的艰苦工作,但是还远远地未能达到规划中的预期目标。计划还要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要把现有的在职员工削减一半,并且把该行经营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大中城市,并以此来“作好城市保卫战”。笔者还从业内人士得知:“现在所有县支行存款加起来还不及城市的某一个支行一家的存款多,因此,作为上级行只要把握住城市行的快速发展,减去一些县级支行的网点对整个银行的存款增长影响不大。”——果真是这样吗?笔者深感疑虑多多,实在不敢与此种说法相苟同!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县辖范围内的已经小有名气的邮政储蓄及各种寿险公司,不顾未来的风险,正在逐年地大规模的“招兵买马”,网点规模及从业人数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如某县城范围内现在正式从事邮政储蓄及各种寿险的员工至少已达200多人,并且还呈现出网点及人员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其实它们所从事的业务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一样,其业务扩张正在一点点地补充着其他国有银行“退出的坑”,呈现出与国有商业银行截然相反的经营策略,孰是孰非还待以下分析。
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退出或大量撤并网点是不可取的
1、从部分县域的全部退出:虽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只是从个别地区或贫困县域的全部退出,即使它有很多退出的理由,但是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这是绝对不可取得。虽然从现在看来撤并一个没有太大效益甚至是在当前亏损较严重的县支行就如同甩掉了一个包袱一样的轻松,其实并非如此的简单了事。因为作为一个中国知名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果在全国没有一个健全的经营网络,把经营的重心全部放在大中城市,这就预示着这家银行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最终就会在业务开拓方面出现一些挚肘而受挟于其他银行。
因为,作为一个知名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最基本条件就好比一个人健康的躯体一样,每一个部位都应该是健全的,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认为减少一些县支行是无足轻重的,最终就会使这家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后劲不足,并在同行业中逐步衰退下来。因此说,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外资银行,而是我们自己的思想。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国有商业银行毫不顾及地放弃一些县城,这就意味着这家银行对这一区域内广大民众的怠慢和不友好.这不但对这一区域内的民众乃至外商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由于金融机构的不健全,就会直接和间接地导致该县知名度乃至品位的下降,进而就会对当地的投资环境造成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影响。同时对一个国有知名的商业银行来说,就会造成“撤出县城这一块,影响全国一大串”的连锁反应,此为其一。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利率化市场 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73-02
2015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放开,取消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大额存单的推出等一系列措施,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意识到利率市场化已经越来越近。农村信用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发展思路,对利率定价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特点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服务县域和“三农”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客户面广量大,业务成本较高。农村信用社虽有点多面广、人熟、地熟、决策链短的优势,但也存在业务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人均收益率较低,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如存、贷款等业务笔数多、金额小、分布散,低端客户占比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拓展市场和维护客户,业务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2.营销理念落后,经营规模较小。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县域经济、社区居民、当地农户,受市场范围的局限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在县域范围内虽然具有比较优势,但农村信用社的营销理念尚未彻底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危机意识不强,客户至上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与现代金融企业营销模式和经营规模相比,农村信用社仍存在不少差距。
3.业务品种单一,利润来源渠道狭窄。在当前金融业竞争白热化的格局中,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运用金融工具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金融需求,然而农村信用社仍然以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手段不多,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中间业务、国际业务、托管业务等新业务收入占比较少或尚未涉足,经营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存贷利差收入。
4.贷款利率定价缺乏科学性,风险管控能力弱。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水平依然粗放,忽视第一还款来源,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管理模式尚未彻底改变,对行业走势的分析判断不科学或较为滞后,一般需等借款人出现贷款欠息或到期无法偿还贷款本金时才予以关注或警惕,时常错失风险处置的最佳时间。贷款利率一般都是采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的简单定价方法,定价方式没有科学的浮动标准。
二、市场利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1.存款、贷款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往依靠资源拉存款的方式将难以维持,农村信用社因规模小、品牌知名度相对低,在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只能以价格取胜,常采用上浮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如西部G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利率一律上浮30%。随着利率市场化趋势加大,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兴起,县域、社区客户、农户的选择面拓宽,对农村信用社传统信贷营销理念及贷款利率定价形成巨大的挑战,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业务将受到巨大冲击。
2.利润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将受到巨大冲击。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产品少、收入占比低,盈利绝大部分来源于利差收入,随着存款利率可自主上浮,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势必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收入减少,利润空间压缩,盈利能力下降,这种仅依靠存贷款利差收入提高利润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要求。
3.风险管控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利率的风险管控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风险管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信用社贷款“重发放、轻管理”的思想及“典当”式的贷款经营模式尚未彻底改变,风险管理基础薄弱,某些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部门都用来安置接近退休的老员工,风险管理部门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4.利率定价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目前,大部分县域农村信用社还没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做不到根据客户风险评级、贷款期限、担保方式以及本机构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实现科学的逐笔定价。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贷款利率与客户的风险等级不相符,与贷款期限联系也不强,与经营和管理成本不匹配,贷款利率不能有效反映出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波动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管理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
5.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每年农村信用社组织招聘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充实到农合队伍中,但农村信用社均未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员工的后续培训非常少,职业规划模糊,归宿感不强,业务水平仍然是停留在原地,绝大部分属于操作性员工,员工综合业务素质整体不高,能够为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提供理财、融资、资产规划、客户咨询等服务的专业人才非常少,难以维护或发展优质客户。
三、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1.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对利率市场化的敏感程度。利率市场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高管应高度重视,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对利率市场化敏感性,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准备,加强对筹资成本的测算,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信贷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贷款利率来保持利差收入。
2.挖掘市场潜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作为扎根“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必须减少“走读式”信贷员,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人熟、地熟、决策链短的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深入农村、农户、商户、企业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依托现有客户市场,抓小不放大,按照农户、种养大户、外出务工人员、公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按类别推行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在巩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薄弱地区的营销力度,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寻求新的客户资源,培育新的客户群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收入渠道。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在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农村信用社应由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通过梳理操作流程,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业务处理的专业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由单一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变,借助科技的支撑作用,推进电子化建设,提升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力度,充分挖掘县域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县域市场消费者心理,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先进的创新工具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开发出符合县域消费者的中间业务产品,增加手续费收入,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减少依靠存贷利差增加收入的依赖性;创新担保方式,不断研发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业务的推广,利用布设便民服务点,将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屯,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不断加大,同业竞争的加剧,还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4.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加大对利率的监督和核算。利率市场化后会出现利率变动频繁,利率风险加大,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高度重视利率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提升自主定价能力,加强对利率定价的合理性的评估,改变过去不科学的利率定价方式;针对不同客户群和行业,实行差别化利率管理,培育可议价的优质客户群,对优质客户实行优惠利率,对高风险的客户持审慎态度,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寻求利润最大化,保证合理的经营利润。
5.加强培训力度、频度,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坚持“逢进必考”原则,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后,每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类资格考试,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环境适应能力,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成长的设计,制定公平的用人机制和奖励措施,使每位员工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加营销型、专业型员工数量,为金融创新,应对利率市场化筹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吴.农商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N].金融时报,2013.10.31(12)
[2] 刘文杰.排斥还是普惠――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效果初探[J].银行家,2014(2)
[3] 张数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4(6)
[4] 张兰.存贷利差趋小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6)
关键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利率市场化 风险管理
一、我国农村新型机构利率市场化现状
在经历了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利率和外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利率市场化又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率市场化品种不断增多。第一,放松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价格的管制,逐步实现价格的市场化。第二,提高市场交易主体利率管理的自主性。市场利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对利率管理过多过严,不利于活跃交易市场。第三,逐步放开对企业贷款利率的管制,加强了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提高了服务水平,同时有利于企业贷款。第四,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由此可见,我国已基本完成货币市场和部分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2013年7月20日起,我国中央银行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使得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更为巨大。利率市场化使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单一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但另一方面,加强了其市场主体地位,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经营效益。
二、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吸储能力
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县域和农村地区资金供求关系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提高其吸储能力,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增加其贷款数量。
(二)有利于提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在县域和农村经济中,由于每笔贷款的性质和投向不尽相同,每笔贷款所面临的风险也有所不同,所以利率应当有所调整。通过利率市场化,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客户实行差别化利率,满足不同客户的贷款需求,有利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提高其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
在央行规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的背景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增加其吸收存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增加其贷款额度。存贷款业务的增加必然会使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
2012年至今,我国在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方面的工作一直在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存款利率上线的适度放开和贷款利率下线的取消,拓展了其客户群体,加强其竞争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存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
(一)经营理念落后,对利率市场化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单一的通过降低存贷利差来吸取更多的短期业务,对如何提高其工作效率、创新金融产品等实质性问题考虑不足,缺乏长期准备。
(二)对利率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控制能力
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基准利率是其他市场利率的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金融商品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而只能以央行所规定的基准利率为准。这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和风险性,使其能够通过传统的存贷业务也可以保证相当的利润,但同时也降低了其风险意识和金融创新的动力。
(三)产权不明晰,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目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担当着专门向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的“职责”,政策性较强,而市场性被弱化,导致两者的界限模糊不清,产权不明晰。身负重任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难以放下包袱,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的进程逐步加快,是建设市场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虽然给金融机构带来了竞争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提高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自身建设。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应当抓住机遇、完善自身、适应市场,完成华丽转身。
(一)树立差异化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数量的不断增加,通过传统的严重依赖存贷利差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在此基础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应当准确定位,细分市场,明确“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依托农村,拓展城镇,确定目标群体,与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竞争。
(二)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首先,制定风险策略。根据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按照“稳健经营、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全面风险管理总体策略,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立风险监控,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再次,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政策应保证连续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三)加快业务创新,实现服务升级
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定位于县域和农村,根据县域和农村的经济特点与小微企业、农户的金融需求为基础,大力构建新型金融产品体系,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金融品种,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其次,根据小微企业和农户担保难、融资难的实际情况,创新担保方式,在固定资产抵押和动产质押等传统担保方式基础上,大力推广“政银保”合作担保模式,共担贷款风险。再次,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深入实施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主动做到金融服务能够深入县域和农村地区,满足其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晓冉. 我国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010年末,全州51个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42个银行业机构网点加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机构网点80%以上实现电子通汇。以“三票一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迅速发展。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覆盖全州18个县,信息涉及银行信贷、住房公积金、法院、环保等多个领域,收录企业信用信息427户,收录中小企业信息1224户,为4739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对2711户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为银行业机构贷前调查提供便利,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截止2010年末,银行业机构网点184个,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设2个,金融机构营业场所美化,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ATM机、POS等自助银行机具达到520台,新增107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从无到有,户数已达15.66万户,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效率。“十一五”期间新进驻1家保险公司,已经拥有各类保险网点14个,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设7个。(一)金融改革成效显著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在确保政策性信贷业务的同时,逐渐加快向开发性金融业务转变;二是建、农两大国有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上市工作,整体资产质量大幅提高,营运能力持续增强;三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结构得到优化。全辖18县农村信用社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全面完成,累计兑付专项票据11118万元,置换历年亏损4759.86万元,不良贷款6358.14万元;四是农业银行以“三农”事业部制建设的内控机构设置完成②,突出了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五是甘孜州邮政储蓄银行挂牌营业,业务由储蓄汇兑向综合转变。(二)金融运行质量提高2010年末,全州银行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7%③,较“十五”末下降22.68个百分点;2010年全州银行类金融机构实现拨备后利润总额1.9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12倍,平均资产利润率0.44%,银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州保险机构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保险业稳健运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保险业由“十一五”末的亏损实现整体盈利。(三)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州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相关政策和手段,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一是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特别是对基本项目建设、水电能源等支柱产业以及农牧业、牧民定居、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幅提升,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以及民生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改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保险业加强与发展地方经济的结合,加强与完善社会保障的结合,结合辖区实际探索青稞、牦牛、能繁母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和保障稳定的功能。三是担保公司从无到有,担保融资为增强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信贷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业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本身创造的增加值也在不断增长。2010年,甘孜州金融业增加值4.7亿元①,较2005年增长90.2%,在全州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9.6%,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十一五”时期我州金融业增加值及在GDP中占比走势。
存在的问题
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截至2010年12末,全州各项存款余额24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1.6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0.8%、0.57%,均位列全省第21名(四川省辖21个地、市、州);人均存贷款分别为2.3万元、1.06万元,相当于省平均水平的67.85%、48.85%。货币市场发展迟缓,目前尚无金融机构具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员资格③,目前同业拆借主要以金融机构之间网下拆借为主。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4家公司仅收保费1.3亿多,“小、散、弱、乱”现象突出。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上市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与省内其他市(州)相比差距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种类不齐全,城乡布局不平衡。目前,全州银行业机构设置种类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缺少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地域分布上,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布局在县城,县以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甘孜州184个网点中,县城网点85个,占机构总数的46.19%、县以下农村机构99个,占机构总数的53.81%,辖内325个乡镇中有226个乡镇金融服务缺失,占乡镇总数的69.54%。城乡布局不平衡导致县域及农村金融服务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效率不足。(三)金融资源利用率偏低甘孜州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明显,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金融资源有限,同时城市形成的金融洼地,导致县域、农村金融资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不能够对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持续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受到抑制较多,不利于金融深化,提高农村金融效率。2010年末全州银行业存贷比为45.8%,低于全省银行业机构存贷比18.08%个百分点,特别是康南、康北金融资源利用率较低,康东地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比为66.16%,康南地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比为25.6%,康北地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比仅为6.27%(四)经济对金融业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质量有待加快扩大、转变和提高,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优质大项目进展缓慢,影响和制约了金融的支持力度。
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年是我县“*”规划实施第一年,为实现“*”我县财政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积极创新理财思路,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全力支持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财政与经济初步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至11月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44953万元,占预算的89.9%,比上年同期增收5605万元,增长14.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2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420万元,增长1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185万元,增长16.3%。
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累计完成28788万元,占预算的87.2%;地税部门累计完成9746万元,占预算的97.5%;财政部门累计完成6419万元,占预算的91.7%。财政支出完成57500万元,保证了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必须保证的社保支出,保证了政府安排的重点支出和全县的社会发展需要,收支结构和支出效益也逐步提高。
(二)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年,我县深化多项财政改革措施,走在全省县级市县前列。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创新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将财政补贴农民的资金集中实行“一卡式”发放,共发放16类补助7164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深化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规范县乡财政管理,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率先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部门预算、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全面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和创新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方式,把该征的税坚决全额征收上来,至11月底两税累计入库1283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财政支农进入新阶段
*年我县严格贯彻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农民受惠持续增加。一是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向农民及时全额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清理核实农业税垫税情况。二是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全县农林水气等支出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水养殖小区建设重点工程。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96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财政支农资金得到初步整合,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要求,建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工作机制,并在部分项目开展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试点,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县乡财政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是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累计安排工业园区及城市建设资金1500万元,带动了金融和民间资金,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增加对乡镇的财力补助,增强了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保证了乡镇正常动转。三是建立乡镇财力最低保障机制和财政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乡镇预算统编、支出统管,乡镇工资实现了正常发放,政府债务得到了初步控制,基层财政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五)支持全县经济发展
*年,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支持了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和工程的建设。累计争取国债资金3081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教育、污水处理等重点项目建设,申请国家开行贷款,多渠道筹资,支持“5511”工程的实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了鑫泰化工、天都纸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我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顺利加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1255万元,为70户下岗职工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争取徽商银行设立*支行,全方位促进我县金融体系发展。积极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全县社会事业又有新发展
至11月,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拨付资金3663万元,全县4536名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初步构建了城乡特困群体救助体系,今年拨付低保补助资金772万元,拨付225万元救灾资金,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一方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建立老师工资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500万元,改造危房一万平方米。安排农村远程教育工程568万元,安排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486万元,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寄宿生予以生活补助。计生投入稳步增加,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全县全面实施。累计安排资金1710万元,不断深化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工作。改善了基层政法部门办公办案条件,支持了平安*建设。同时加大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投入,有力支持了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关系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置。
(七)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几项工作
一是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工作走在全省县级市县前列,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艰苦努力的工作,申贷工作进展很快,用短短4个月时间申请了3.2亿元的信用额度,申报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项目1亿元,目前已到位3千万元。二是完成了争取徽商银行设立*支行工作,经过与徽商银行总行及阜阳分行反复认真仔细的磋商,徽商银行总行已批准在我县设立支行,这也是徽行在全市设立的第一家县级支行,徽商银行作为我省自己的地方性银行,随着*支行的设立,将为改善我县金融服务质量,增加我县信贷投入,缓解我县经济发展资金不足发挥较大作用。三是我县担保中心顺利加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我县担保中心也成为皖北地区第一家加入省担保集团担保体系的县级担保机构,这将有利于解决一直困扰我县的中小企业发展贷款难问题,控制和分担我县担保中心的经营风险,提升担保能力,并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我县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我县顺利被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第二批4个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工作试点县之一,省财政厅并把我县列为侧重发展型试点县。为使我县县乡债务化解工作顺利进行,我局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化债方案,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化债目标如期实现,并在化解县乡政府不良债务的基础上,探索理顺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政府债务的职能作用。
(八)财政管理呈现新面貌
*年,我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实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推行全面部门预算、追加人大审批、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等办法,财政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大大增强。三是坚持统筹发展。财力分配向保工资、保运转,向民生社保倾斜、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一系列有关吃饭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和财政发展的成果。四是坚持依法理财,加强制度建设,我局制发了财政规范性文件30多件,财政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不断完善工作责任制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财力分配,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
二、财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发展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增多
从财政增收上看,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县域经济总体发展不高的现状,仍将影响经济增长对财政的贡献率。煤炭等支柱财源受宏观调控影响大,增长空间受限。土地和信贷“双紧”,国债投资淡出,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增收慢,势必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从财政支出上看,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经济波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新*,也将增加财政支出压力。
(二)财政资源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有限
我县在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产生了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矿区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社会转型与和谐发展等深层次问题。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直接上项目、减免税等财政资源扶助做法,如同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国债、金融支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运行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双重压力大
*县财政收入受煤矿税收的影响较大,财政收入增幅忽高忽低,收入增幅不稳定,加之其他行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比较少,财政收入规模与支出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改革、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和加大社会保障等事关社会稳定的支出等一系列增支因素,财政收支的压力将逐步加大。收支矛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乡镇收入与支出严重倒挂,并呈现逐年拉大的趋势。
(四)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不健全
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县域经济不够发达,县乡财政仍比较困难,县乡公共服务水平仍不公平;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薄弱,低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各项公共财政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需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县乡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债务负担依然沉重
目前已知的政府债务全县达8.53亿元(其中政策性挂帐债务5.45亿元)。乡镇债务超1000万元的有6个,500—1000万的有10个,30个乡镇只有谢桥镇没有债务。由于我县财政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属“吃饭型”财政,财力基础薄弱,筹措偿债资金的能力小,在保工资、保运转和一些必要的建设外,没有更多的剩余财力用于消化债务。
(六)农村税费改革中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
1、我县农业税垫税原因十分复杂,与村级债务又裹在一起,在清查农业税垫税工作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今后其它政策的执行。
一、2009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逆势而上,成绩显著
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结合湖北县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抢抓危中之机,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支撑力量,克难奋进、危中寻机、着力赶超,推动全省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提质提速、结构改善、后劲增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活力进一步显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上年、好于年初预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应对危机保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大工作推动力度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科学判断县域经济形势,发挥县域内生型产业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引导县域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和推动力度,先后在黄冈和荆门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和现场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清泉书记、鸿忠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两次会议对于各地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加快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全省县域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县(市)、园区和企业调研,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举办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并组织赴湖南、江西、安徽考察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推动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省直各部门以开展“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认真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产业支撑
引导各地科学规划工业园区,鼓励各地抢抓机遇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了部分县市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中的难题。全省县域工业园区面积不断扩大,集聚带动、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坚持引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走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安排2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县域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发挥1亿元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支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培育集群领军企业,加强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群品牌,以集群发展带动县域支柱产业的壮大延伸和完善配套。发挥县域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即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过百亿的县(市)、一批过50亿的园区、一批有很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影响的品牌。全省农副食品加工业近几年保持高速发展,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40.4亿元,增长53.9%。通过坚持特色、重点扶持,目前大部分县(市)支柱和特色产业已现雏形,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县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推进服务方式创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创新服务企业的方式。全省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的建立,推动解决了包括一批县域企业在内的企业困难和问题。各县(市)以本地重点企业为对象,相继开展了本地直通车服务和“企业服务年”、“千名干部进企业”等活动,全省上下联动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服务企业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大力实施“成长工程”。一大批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75家,比上年净增1900家。2009年,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045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31家。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启动民间资本,激发民间创业热情。2009年,全省县域民间投资达到3697.3亿元,增长49.7%,高出全省7.8个百分点;全省新发展私营企业4.41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9.4万户。四是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反映最多、困难最大的融资焦点问题。省直相关部门以搭建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为抓手,整合各级财政、银行、担保机构的资源,充分发挥省级财政性资金的信用度和省级银行资金的放大作用,引入再担保的模式,大大提高担保总量。目前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已初具雏形并已收到良好效果,各市、州、县的担保机构也都在积极努力,帮助县域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五是增进银企间的互相了解,多形式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在2009年第六届银企对接会上,20多家银行共向1291家企业投放和意向投放贷款159亿元。同时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12家县域重点企业成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还有一大批县域骨干企业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接受上市报备辅导,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4、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支持,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交通、水利、电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2009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26.6亿元,增长50.1%,高出全省8.5个百分点。积极推动扩大县域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农机、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等政策措施,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2009年,全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153亿元,增长22.2%,高出全省3.2个百分点,对全省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会等平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大项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09年,全省县域引进到位资金90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完成工业投资l834.3亿元,增长42.9%,其中在建的亿元项目642个,比上年增加230个;完成投资额766.3亿元,增长43.4%。提高县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依法关停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淘汰了部分落后产能,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县(市)领导干部重要考察内容,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健全激励机制。修改完善了县域经济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更好地发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导县域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工作观。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清理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和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2010年,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湖北县域经济
2010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推进“工业兴县(市)”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求发展,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增强紧迫感,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调整结构
近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省县域最大的实际,县域经济仍然是我们的“短腿”。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省县域跨越式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氛围前所未有、势头前所未有,压力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一手抓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一手抓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在提升总量中促进转变、在转变中加快发展。要处理好调整结构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没有总量规模,就没有调整的基础、转变的空间;不调整结构,现有优势将会逐渐丧失,环境资源也难以支撑,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促转变与谋发展统一起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性;把调整结构与扩大总量统一起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协调性;要调整投资结构,自觉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化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一主三化”,关键是工业化。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首要支撑,是发展的“第一产业”,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今年我省表彰的县域经济发展二十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业规模总量大,依靠工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市)”战略,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重中之重,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把抓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支撑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推动县域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县域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有重点地培植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镇,把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一是要找准特色定位。优势源于特色,特色就是优势。县域情况各不相同,要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求发展,找准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形成自身的经济特色,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要抓好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有利于实现资源集约、要素集聚。要着力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项目集群能力,努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切实搞好园区规划,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切实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发展,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要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用好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成长型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竞争力,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要重视培育集群领军企业,通过引进龙头骨干企业,推动集群内企业的重组联合。着力打造集群品牌,推进产业集群技术进步和共性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突破集群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集群壮大与升级,完善产业链和服务链。推动集群内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物流、展示、融资担保等公共平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四是要大力培育精品名牌。精品名牌是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强化质量管理,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培育工程,以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优势。
4、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要搞好项目策划,充分利用县域工业、农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投资者进行整体开发。把吸引投资者并购重组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瞄准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求战略合作,不断培育壮大县域优势骨干企业。推出一批成长性强的产业集群,与产业的链条式转移相对接,吸引沿海整体性的产业链及企业集群的转移,促进产业和生产要素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向县域转移。
二是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综合性招商与专题性招商相结合,既要以大型经贸活动为依托开展招商引资,又要鼓励各地各行业开展专业性、经常性、小规模的招商活动,积极开展委托招商、招商、以商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延伸和壮大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既要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重奖有功人员,充分调动各类人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加强对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完善配套设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使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进一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准入领域,激发创业热情,释放创业能量,放手、放心、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围绕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批规模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小进规”工作目标考核,加强跟踪督办和检查考核,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育大企业,用好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县域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湖北省投资兴业,培育一批行业的龙头和“旗舰”企业。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5、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激活、发挥县市自身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加强调查研究,高度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对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加快发展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发展。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认真分析研究县情、市情,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发展思路,引导科学发展。
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今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30亿元。各地、各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和职能,完善和创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认真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检查督办,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转化为生产力。
四是加大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县域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业资源比较匮乏。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引导、公益服务为基础、商业服务为支撑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充实资本金,做大担保平台,增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积极推动建立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拓宽县域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