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历程 启示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认清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阻力因素有利于走好今后改革之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很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的社会主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难以形成。
一、传统行政文化和政治观念致使市场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转型困难
本质上,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现代市场本该是竞争与合作并存、遵循价值规律的市场。而中国两千多年积淀的“权本位”“官本位”、人情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以及建国后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的弊端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使部分官员认为政府是万能的,以至于对市场不该管的事管了,该管的事不管或者乱管,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越位、错位、缺位”的乱象,二是全盘否定和排斥政府,正如斯蒂格利茨指出的“中国真正的危险在于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即我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1]。这种传统行政文化和政治观念致使市场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转型困难。
二、政府权利格局、利益格局难打破是阻碍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原因
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权利政府,“这是政府角色的根本转变和市场主体结构的位移,是利益的调整或某种权力的失落”[2]这必然要触动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的利益。“当个人由市场中买者或卖者转为政治过程中的投票者、纳税人、受益者、政治家或官员时,他们的品行不会发生变化”[3]当经济活动被个别官员主导时,社会利益和市场规则并不总是他们制定政策的首要考量,个人利益最大化,升迁、政绩无疑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打破政府权利格局、利益格局,不仅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且需要相应的反腐、反不正当垄断制度支持,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4]。这就要“进一步明确审批范围,减少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向社会转移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要减少并规范自由裁量权并加强行政审批的监管,让政府政务处于阳光下运行。
三、市场经济机制本身发育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市场化进程是摸着石头过河,以政府主导渐进式方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致使市场经济机制本身发育不成熟。
(一)理论上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层面的倡导,而对顶层设计和具体制度的研究相对不足。虽然人们已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成了共识,但这种经验型“摸着石头过河”建设模式的选择从一开始就缺乏理论的自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特征和模式设计都没有比较一致的说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市场体制不完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推动的,这种推动是建立在GDP和自然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它没有完全遵守市场价值规律。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兼具三个发展阶段(即政府从市场外部进入到市场内部、政府从辅助功能转变为主导功能、政府的职能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宏观层次)特征”的怪异现象。
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在社会主义市场进程中,尚来不及从制度层面去完善相关制度并依据市场竞争规则、等价交换原则和自愿让渡规则的内在要求,去健全市场有序运行所必需的市场主体规则。政企不分,社会、政府、市场关系没有理顺,宏观调控体制亟待完善,技术、劳动要素、信息、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过低,社保体系急需建立,法制体系仍需健全,个别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特征的服务型政府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暗箱操作时有发生。这些缺陷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一个缺乏稳定成熟的经济基础中,如果市场主体缺乏独立性,也缺乏规则和自由交换精神,市场交易的内在价值规律就会受到破坏,造成市场秩序容易混乱,更谈不上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
四、各项改革的配套跟不上
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有相应的承接主体来承接政府转移出的职能,这就需要及时统筹兼顾各项配套改革特别是需要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公共组织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能够及时转接好,否则容易引起社会混乱。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社保、金融改革等诸方面的改革项目依据一定的组织、目标形成的统一整体。新旧体制交替中产生的摩擦和矛盾,单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难以解决的,而要各项改革的配套跟上也是一项难题。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问诊中国经济[J].望东方周刊.2004(31):35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383
[3]布坎南 .宪法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341
在法哲学思维史上,公理理论历经了一个开展头绪明晰、观念多元化的开展过程。公理与自在、对等等司法的其他价值有亲密联系关系,是法价值系统内部的枢纽和统率,而法是公理的基石奠定。公理一开端就和司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阿谁国度的司法悍然声称不是为了公理的完成。我们常常说司法也有良恶之分,标明的就是用公理价值来评判司法。公理照样各类法价值之间抵触、矛盾的“均衡者”和“仲裁者”,由于无论是自在、对等照样平安、效益,这些根本的法价值都与公理严密相关,公理不只能维护和保证自在,还可以对自在加以合理限制;公理与对等关系亲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以对等为中心的公理观条理比穷,在人类思维史上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色;并且司法的公理与否很大水平上取决于它的平安价值能否获得充沛完成。所以公理不只是一项通俗的司法价值,并且它还充任着法的价值统率这一至关主要的人物。所以,经济法作为一种部分法,当然具有法的普通规则,从法理上剖析,公理也相同是经济法的价值根底。
二、经济法发生于对公理价值的追求
价值在经济学中首要显示为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价值”一词起首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然后被使用于政治学、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之中。在西方,“价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根本范围。而所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需求的关系中,客体以本身功用和属性给主体带来的效应。也就是说价值是从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上来界定的,价值是客体知足主体需求的主要性。公理价值的完成需求顺序法的维持。而经济法作为国度调理社会经济之法,无论是在本钱主义国度照样社会主义国度,其发生和开展的缘由都是出产社会化和国度调理治理经济本能机能的呈现和兴旺,发生的目标都是为了标准和保证国度调理治理经济的这种本能机能。经济法是调整国度调控经济关系的司法标准的总称。其调整对象固然和民法、刑法等司法分歧,例如民法调整的是对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富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是不服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法的自身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公理、对等的价值。早期社会,国度对社会经济的治理按其方法首要是民事、行政和刑事的治理,为调理社会经济的构造和运转的经济调理性治理则很少执行,它尚未成为一种常常运转的自力的治理方法,但跟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市场经济需求与之相顺应的调理机制,尤其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要本钱主义国度先后进入垄断本钱主义阶段。出产社会化与小我垄断之间的矛盾日益凸起,社会经济矛盾激化,自在听任的市场经济激发了很多如贫富差距严峻、经济危机频频发作等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然后招致了整个社会经济次序紊乱、经济平安无从保证,市场机制的缺陷完全表露了出来,现有的司法处理以上问题简直成为了不成能,在这种状况下当局介入经济生涯,干涉经济开展成为必定的选择。所以,很多本钱主义国度不得不接纳国度微观调控等伎俩干涉经济,经济法就是以市场经济开展为根底,以国度的干涉而最终构成。在分歧的国度,分歧的前史期间,民法和行政法对市场公理所起的效果是分歧的。在某些非凡期间,如战争期间,经济危机发作时,行政法起主导效果。在往常期间,两法的效果器械方各具特征。在西方国度,经济法发生之前,规制市场范畴的法首要是民商法,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度则是行政法起主导效果。而在垄断期间,我们可以看出在民商法基本无力处理一些社会新呈现的经济问题时,经济法发生了,其首要目标是为了包管国民经济有序和继续开展,标准市场次序,它调理了小我私利与社会公益之间的矛盾与纷争,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次序趋于公平、对等,所以说经济法的发生是出于对公理的追求。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经济现代化;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确保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世界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维持稳定发展趋势。这一现状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性及抗风险能力,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与战略的科学性。但是,全面小康社会构建中,市场经济文化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构建需求,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引导。以国家政策、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
1 市场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
现代经济领域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经济文化有着重要关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需要以文化及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以文化为动因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通过自由竞争使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实现科学的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文化支撑作用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市场经济文化内容的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借鉴性,因此经济发展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经济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合理的个人利益与价值观、价值评价与社会导向、商业氛围及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确定文化内容、针对社会主义特性完善文化内容,以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2 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分析
2.1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世界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环境不可避免收到了冲击与应用。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质,以市场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依靠市场经济特征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实现健康的市场竞争、市场整合与市场分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目标要求。
2.2 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2.4 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3 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需求、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等方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 市民社会 市场经济 建构 初探
一、市民社会概念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来自西方,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最初是社会和国家的一般用语,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后来表示国家控制以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章制度等等,是对近代欧洲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实的反映。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应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产生、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市民社会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其含义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自然(野蛮)社会的概念。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曾把“市民社会”视为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一种象征着文明、进步、道德的理想社会,为了结束人与人之间彼此“像狼一样”的敌对的自然状态,人们必须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而结合成“市民社会”。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是指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并以国家为存在条件的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有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认为国家依附于市民社会。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则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处在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之间’或‘之外’,但与两者‘相关’的……公共领域”。
现代西方学者柯享和阿拉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一书中说道:“我们把市民社会理解成为经济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它首先是由私人领域(尤其是家庭)、结社领域(尤其是自愿结社)、社会运动,以及各种公共交往形式所构成的”。
我个人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一切私人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有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非国家的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秩序、结构和过程。
由此而论,我认为市民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经济运行形式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建制。市场经济要求市民社会必须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
第二,自愿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首要前提。自愿性即非强制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条件,市民社会成员是自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而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经济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私域。
第三,市民社会遵循契约原则。市民社会成员的一切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法理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在遵循一定的法律和章程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第四,市民社会是公共领域高度发达的社会。市民社会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个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市民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理性来讨论和评判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等等。
第五,市民社会成员具有人格独立性。人格独立性是市民社会成员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领域活动的最起码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虽然只有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这种联合也只是仅仅表现在共同需要的方面,而且是出于自愿,并且个人在联合中并未失去独立性,可以说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外在关系。
第六,市民社会是由每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互依赖的特殊人所构成的联合体。市民社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相互独立的,“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它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市民社会的成员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作为“中介”,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既从别人那里得到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
二、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现实分析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内涵及主要特征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
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国际局势影响,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威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同样遭到质疑,国家与社会没有真正的分离,可以说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国家与社会是一元化的结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自主领域不断扩大、个体主体自由度不断增大、生活方式不断非政治化、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国家对社会全面控制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权力要素流入社会,国家与社会一元化的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生长、发育和崛起。我们理应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市民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和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
(2)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内涵:就一般意义来说,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
主要特征:①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是市民社会成员自发形成的,但是由于我国市民社会发育还不成熟,一些社会组织和团体还要靠国家的力量加以推进和引导。②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组织和团体,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但由于一些团体和组织本身的局限性,还需要政府的控制和干预。③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市民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是第一位的,追求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发挥,但由于市民社会发展的空间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有待加强。④分离性与合作性并存;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发育还不完善,一些民间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自主自发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分离性,但用于本身力量的脆弱,政府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扶植。
2. 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现状
(1)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完善;(2)社会自主资源和自由空间积聚膨胀;(3)以第三部门为载体的非官方性公共领域大量涌现;(4)法治日益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治理机制;(5)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增加。
3.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必要性
(1)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需要;(3)抑制权力市场化滥用的需要;(4)促进弹性社会结构生成的需要。
4.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
(1)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政治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3)文化基础――契约精神的出现。
5.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困境
(1)借用西方理论的学理误区;(2)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3)缺乏构建市民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4)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5)作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发展不够完善。
三、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思路
1.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目标――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
2.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国家培育为主,以市场经济拉动和民间力量的自然增长为辅。
3.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策略――“两个阶段发展论”第一阶段为形成阶段,其间由国家和市民社会成员共举;第二阶段为成熟阶段,其间市民社会成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逐渐进入“公域”,参与和影响国家的决策,并与国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4.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路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市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3)培育市民社会文化,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提供精神动力;(4)大力培养社会中间阶层,加快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5)加强法治建设,为市民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意蕴
1.理论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发展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促进理论创新,使理论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市民社会的崛起,也是积极迎合全球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2. 实践价值
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经过20多年的无畏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领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蓝图已经十分清晰;在政治领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也已经确定;只有在社会领域之中,改革的方向和蓝图还相当模糊。时至今日,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的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所以,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并通过这种研究推进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今日中国学术界面对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霍布斯. 利维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
[2]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 , 1999 ,3 : 35
[3]柯 亨: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M).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2:9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体系 消解 重构
市场经济通过适当安排的市场体制、理性的自由个人以及灵敏有效的价格机制,较为合理地配置了资源,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同时,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在利益追求的冲击下急剧瓦解,阻碍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新的、适合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尚未确立。因此,在实现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认清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注重加强道德的建设。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存在的问题
道德主体目标的弱化。处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势必是多样性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价值体系,出现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削弱和主体道德目标的淡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更具个性化。市场经济体制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鼓励个人利益的正当追求,这种利益驱动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失范行为的产生。尤其是公德意识的缺乏,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组织逐渐自发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得以扩展,公民意识也渐渐苏醒,但不可否认,人们的公德意识仍然淡薄。这些道德问题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目标价值选择的不统一,偏重经济利益,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该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使老百姓有一个明确的道德目标。
道德规范制度的滞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新旧事物和观念也处在激烈撞击和不断更新中,道德规范内容也随之变化,还没有完全内化于人民群众心中,道德理念难以形成合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的道德范畴体系显得日渐贫乏,与其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下,道德内容强调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和公正。市场经济的特征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建立一种普遍性的经济关系。所以在道德规范内容中应倡导生存的同一感,使人们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自觉地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宽容。
道德约束力的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约束力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道德约束作用,法律、制度的有效实行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人们有时发现遵守道德规范会使他们失去更多的利益,这样就导致个人在道德行为上的放纵,滋生出一些社会丑恶现象。道德约束力的弱化使人们的行为失去了一些外在的约束,使法律失掉了一道有力的屏障,社会不良行为激增。而法律的强制作用与威慑力,只有在人们的行为触犯法律时才能生效,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中要不断丰富道德内容,充实道德的内在力量。
道德教育效能的下降。当前不仅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而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都存在问题,以致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能。偏重于崇高道德规范的教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加之通常采用的是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的方法,强调对德育知识的被动接受,人们只是机械盲目地把一种抽象的行为规定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没有真正融入到内心世界中去,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实道德生活严重脱节。这种空洞的道德教育只关注人们的表面行为方式,人们往往只是盲目服从规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道德教育,就更不用说培养自我道德意识,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增强整体道德素质了。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重构的原则
既然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存在以上诸多问题,因此,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就必须强化以下基本原则。
合理性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合理性原则,要有合理的公民道德规范生成途径,合理的公民道德规范,合理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规范应该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而不能仅仅代表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特殊想法,应该是对某种社会关系的合理表述。因此,我们要提高公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整体道德素养,大胆改革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中不太合理的地方,深化制度改革,完善制度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为实现公民道德的实践合理性创造有利的体制保证,使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过程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正义性原则。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公民道德的要求合乎正义性原则。道德的正义性原则,是指被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且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完善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道德,才能称之为正义的道德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把公民道德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具有实用性,而实用性的实现又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实施。具体来说,我们要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公民道德实践当中去,人们才能切实领会道德的要求,才能有意识地遵循公民道德规范。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量化标准不失为一个可操作性的途径。这可以使公民道德管理、教育、实践有了量化标准,有利于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及规范、约束各类组织的道德建设工作、公民道德言行的习惯养成。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有它自己的道德要求,这是由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要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能够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行为、意志及习惯,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激励、调节和评价促进的作用,也是激励道德行为发生的催化剂。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不断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主体缺乏道德情感,要充分实现道德对经济生活的激励,就要注重培养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感。社会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道德教育的加强,相关单位也应该定期组织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应该贯穿在经济活动之中,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陶冶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操,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艺术教育活动,使得经济主体在艺术熏陶中逐步培养出道德情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本文是论述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不良资产做出包括概念、特征以及种类在内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一种中国银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分工合作的金融体制。对于商业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之后发放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商业银行盈利的过程其实也是资产的回笼与发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银行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导致其发放出去的贷款并没有达到银行盈利的目的,比如一些贷款没有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者本金无回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符合贷款“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三性原则的,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①这些贷款被称为不良资产。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良资产其实就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其二,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其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其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
(二)不良贷款的种类
对于不良资产的分类,综合来看国际上目前存在三种分类制度。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良资产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我国所适用的不良资产分类制度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我国不良资产的分类经历个一个从无资产分类标准到“一逾两呆”分类标准再到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并存运用的转变。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到就是年代才开始对银行的资产进行分类,并将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以发还贷款期限为标准分类为逾期贷款、呆帐贷款、呆滞贷款三种类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一逾二呆”。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世界各个国家背景文化、制度、市场成熟度和法律法规制度都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他们都有复杂的共同点,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也错综复杂,由内外因共同作用而成,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
入世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在取得发展的同时各方面都会相应的出现很多问题,不良资产的形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下造成不良资产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面对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由计划到市场的过度以及加入WTO后的各种压力,政府理所当然的将经济增长的速度放在国家工作的首要地位,经济规模在一定时间内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通货膨胀。其二,企业为求得发展的需要。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求得生存必须有一定的资本,这使它们在求发展的道路上不折手段去拢资,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借贷显然是一条捷径,很多时候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原因造成
不良资产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其中银行内部原因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是不注重监管体制建立。我国很多时候只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相关保障体系的建立,在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的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这种监管包括贷款发放前和发放后的监管,贷款前的风险监管主要是对借贷企业进行信用调查和企业实力调查,降低贷款风险。
三、对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信用体制建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被赋予了特有的经济内涵,是市场经济的试金石,市场经济的有序和有效运行离不开信用机制,信用体现从而成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完善度的标志。然而,信用的实现最主要是靠个人的自觉履行,依靠内在约束与自律,所以,信用体系的建立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存在一定难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自建设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信用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建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二)优化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环境
由于市场环境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不良资产大规模存在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与单一,优化不良资产的市场环境,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的处置手段势在必行。
(三)完善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体系
对于不良资产的大部分案件,也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和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但是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接管以前就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债务,就无法适用法律来保障从而出现法律漏洞,因此要对资产管理公司接手之前的债务问题作出法律规定,使这些债务问题能够适用目前的法律。另外,债权人应该积极行使权力,及时作出有效的时效中断保障权利。
四、结语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资产现在已经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影响我国金融行业健康运行的重大隐患。因此寻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方法迫在眉睫。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价值观战略
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价值理念。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核心,企业价值体系可以让员工找到共同的事业目标,这种信念的力量便产生对员工巨大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应多方面入手。
(一)建立与国情及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
1.要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指导
企业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优秀的企业要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企业的价值观的基础。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下,企业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没有国家作为根基,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个人合法利益的保护也愈加重视,这更有利于激励个体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企业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企业价值观的基础。
2.完善企业内的民主公平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全体员工的民主意识,建立公平的员工参与机制,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公平参与机制,保障所有人公平民主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发展中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为达到之一目的,首先,就要克服企业管理中的家长制作风,建立起公平的参与机制,这是培养起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考评机制。良好的企业考评机制有利于激励员工主动地履行价值观标准,同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在这里表现为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的经营和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依赖企业的技术人才。因此,企业要建立起重视员工的价值理念,企业在制定其文化价值观的时候应重视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机制,形成人本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而言,企业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依赖客服的态度,客户群体的满意和认同度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和未来,也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起重视客户的价值理念,只有企业重视客户的需求和喜好,适应客户的要求,建立起“服务至上”的理念.
(二)重视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
1.把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文化的关键,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凝聚员工的力量,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对企业存在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坚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首先需要建立起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利益观,用长远的、全面的眼光去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家也应高瞻远瞩,在制定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能只顾贪图眼前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那。
2.建立以“服务至上”的文化理念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产品质量上的竞争,更体现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谁能打动客户的心,谁就能够赢得市场。例如西方传统快餐企业麦当劳在企业文化中就定位高标准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顾客的消费,这也是起能够快速成为快餐连锁业中领导者关键所在。国内火锅连锁餐厅“海底捞”更是以超越客服期待的“变态”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通过优秀的服务在激烈的火锅餐饮业竞争中一枝独秀,迅速开拓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企业都是本着“顾客至上”的价值观来经营企业。
(三)科学规划企业价值观战略
1.建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价值观战略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当前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企业逐渐直接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抓住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努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决定着企业的存在于发展。“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基本要素,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创新可以剔除落后的企业价值观念,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开发适应市场规律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2.塑造重视竞争的企业价值观战略
竞争性和法治性是市场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激烈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重视竞争的企业价值观,强化企业的竞争价值观念。这就需要企业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强化相应的竞争机制,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断强化整个企业的竞争价值观意识。
3.强化重视人才的企业价值观战略
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和教育中要始终强调重视人才的企业价值观,同过建立维护企业员工的权益制度,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具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这就需要企业给予员工参加公司建设的机会,同事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中融入对企业人才的重视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个为企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人才系统。
关键词:市场经济伦理;必要性;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2-0037-05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民众的利益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满足。然而,利益冲突与矛盾亦日显加剧。经济领域中的伦理底线一再被冲破,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商业信用被任意践踏、攀比性消费比比皆是。同时,把市场交换原则扩展到一切生活领域的倾向,也在个人家庭生活、公共生活等领域产生了震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使传统的道德是非观念产生动摇,人们陷入“道德困惑”之中。
这些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反思,学界也形成了关于此问题的不同观点。究竟是否应该将道德失范归咎于市场经济,经济生活中的任意性、腐败性和无序状态是否是市场经济体制植入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伦理的构建是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道德困惑”的根由
面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对此进行理性的分析,寻找其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为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提供思路。
应该说,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形态,其发展与完善是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进程。这一过程不仅决定于物质和技术条件,也决定于其内生的人文条件和历史背景。市场经济一方面依靠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对资本、技术、人力等进行最优配置,同时也需要行政的、法律的乃至人文的各种社会管理和协调手段的综合运用。其中,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也不可或缺。正如韦伯所说,正是因为有了由新教伦理所焕发出的资本主义精神,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动力。现实也提醒我们:重视市场机制建设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其伦理基础的考量,市场环境没有伦理的约束,市场主体缺乏不损人的求利、公平的竞争、诚实的信用等等道德精神,就难以形成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运行局面。国家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似乎由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道德困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忽视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内生的经济伦理规范又缺乏必要的严格限定,将它与其它社会领域中的伦理简单混同。虽然经济伦理与其它社会伦理有共同的出发点,但不同社会领域中的伦理规范和适用范围是有区别的。在经济领域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领域则强调服从指挥、步调一致、为民服务,在公共生活领域则要求互相帮助、维护秩序、乐于奉献。如果不加区别,将市场经济领域的伦理规范向其它社会领域简单移植,同样会出现“道德困惑”问题。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力的存在,这种移植也大行其道,其后果当然是道德失范的加剧。
可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不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必然结果,而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领域之间关系的结果。当前,迫切需要建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
二、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一种法治经济和道德经济。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伦理的规范和引导。
1 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市场经济以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假设,以市场调节为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但市场经济也有一定的局限与缺陷。
首先,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市场经济主体就有可能破坏公平竞争、公平交易的原则,以违反契约、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市场机制失灵,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其次,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即劣质产品把优质产品逐出市场)和败德行为,并进一步引发信任危机,造成交易成本高昂甚至交易中断。
最后,从社会的角度看,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使社会失去公平和正义;从个人的角度看,市场本身并不能告诉人们如何支配财富,从而片面地追求、占有财富,容易把人与人全面、丰富的社会生活关系简化、扭曲为商品、金钱等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把本应全面发展的人,变成单面的物化的人。
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不够的,市场失灵必然产生了政府干预、法制建设和伦理约束的要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经济调节有三种:一是市场;二是政策;三是道德。确实如此,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契约安排,是大家默认的、反映普遍利益要求的行为规范。它从诞生之初就以约束个人的自利行为为特征,能够帮助市场经济主体公平交易、正当竞争、恪守契约、重视信誉,使个人的自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可见,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
2 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经济。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是追求自利的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求利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每个主体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追求利润必然产生竞争,竞争使经济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积累、开拓市场,从而推动经济整体的发展。
但是,追求利润和财富却不是一个足够“正确”的、足够强大的以及足够长久的动力。因为,财富的积累对经济主体所产生的动力同样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当人们还处在穷困之中、尚未取得温饱时,利益机制确实能够激发起前所未有的积极性。然而,当人们摆脱贫困,或已经相当富裕时,财富的激励作用就会锐减,尤其是长久以来“知足常乐”的传统心态,更有可能消磨掉人们经济行为的积极性。因此,经济活动要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单靠财富这个自发性的物质动力是不够的,它更需要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源于经济主体实现理想的信念。
哈佛大学麦克莱南教授的一项研究很耐人寻味。根据他的研究,在20世纪初,英国的经济无论就其绝对规模还是增长率,都位居世界前列,仅
次于美国。这个时候,英国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位居世界第三。半个世纪后的50年代,这一比例跌至世界第29位,此时的英国经济也已是病人沉疴、暮气昭昭了。这项研究表明,在一个社会中,具有成就动机的企业家的数量多寡是决定其经济活动盛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地讲,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只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发韧动力,倘若不配以特定的人生价值观(比如“强烈的成就动机”),经济增长的目的还是不能达到的。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更明确地表达了类似的思想。韦伯认为,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内在的人文动力。其中,“天职”观念形成的职业伦理、“蒙恩”观念构成的经济合理主义、“节欲”观念构成的积累精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人文动力,它通过“资本主义精神”的中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说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发韧动力,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它有赖于支持它的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有了稳定的精神动力。
事实上,经济主体只有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把经济活动作为一种事业和理想来追求,才能获得无穷的动力。没有追求事业、实现理想这一信念支撑,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难以获得持久的动力和激励。事实上,任何一种经济都不是纯粹的物质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受时代、民族、政治、道德等种种非经济因素影响的综合活动。而这些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成为经济动力的道德精神,正是经济长久发展所需要的永恒力量。
3 经济伦理是我国经济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加入WTO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是一次更具现代意义的改革开放,它将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世意味着中国将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在各个领域、各种层面、各种利益之间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在经济领域内,我们面对的是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竞争。
经济活动不仅是“经济的力量”起作用的体现,同时也是其“内在价值的一种表达”。所以。全球化下的经济竞争并不是纯经济活动的客观较量,而是包括经济主体的道德觉悟在内的伦理文化竞争。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经济伦理的建设、提高经济主体的道德意识、将道德转化为经济的力量对于我们面对竞争尤为重要。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伦理与道德的竞争。
首先,伦理道德是一种人力资本,是创造经济绩效不可或缺的因素。以人力资本研究闻名于世的舒尔茨曾计算过各种“有形”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量,结果发现,除各种“有形”要素贡献所占比重之外,还有很多剩余找不到出处。通过研究发现,这是由制度以及道德因素造成的。现实也告诉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伦理虽然不同,但是敬业精神是每个行业都需要的。而敬业精神则是促使人们提供良好产品和服务的精神力量,也是与发达国家经济比拼的精神法宝。
其次,伦理道德对经济的贡献还在于它能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费用是经济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费用的高低,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以至经济活动的成败。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能有良好的信用,遵守契约、公平竞争,那么,经济主体之间就会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反之,缺乏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则会引发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不道德的行为,产生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最后,伦理道德还可以促进合作效益的创造。所谓合作效益,是指不同主体通过相互合作而产生的超出单个主体所能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的那部分效益。合作效益一方面来自通过合作降低的交易费用和竞争成本,另一方面来自通过合作形成资源的相互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及专业化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创造。而一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是达成有效合作和创造合作效益的必要条件。
可见,加强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建设,是提高我国的经济“软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赢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三、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现实性
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构建面临巨大的困难,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构建没有可能性。相反,只要我们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可以找到市场伦理构建的现实途径的。
1 所谓“斯密难题”
亚当・斯密留下了两部不朽的巨著――《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又名《国富论》)。这两部巨著奠定了斯密在经济科学史和道德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建立了以人的利他心为出发点的道德哲学体系;在《国富论》中则构建了一个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的经济学体系。就是说,在斯密那里,道德人是利他的,经济人是利己的。后人在研究斯密这两部巨著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伦理世界中,经济人的利己行为是不道德,而在经济世界中,道德人的利他行为成了非道德。伦理世界和经济世界现实的不可分性,造成了所谓的“斯密难题”:一个人的行为到底是以利己还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由此说来,似乎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呈现一种二律背反的景象。这么说来,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还有可能性么?
应该承认,从斯密的原著看,其中确实不乏一些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内容。如:一方面,斯密说地主式的“富人只是从这大量的产品中选用了最贵重的和最中意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量比穷人少;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而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即那些“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既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目的,他自然总会努力使他用其资本所支持的产业的生产物能具有最大价值,换言之,能交换最大数量的货币或其它货物”。另一方面,他又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质,这些本质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常为他人的悲哀而伤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情感一样,决不是品行高贵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斯密这里明白无误地承认在“人性”或人的“原始感情”中,“天赋”既有“恶”(如“贪婪”、唯利是图的“自利”)的一面,又有“善”(如“为他人的幸福而高兴”、“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的“怜悯或同情”心)的一面。
然而,斯密虽然认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具
有着“自利”和“利他”的天性,但如果一定要问谁更原始,那么斯密的回答是“……每个人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他自己。无论在哪一方面,每个人当然比他人更适宜和更能关心自己。每个人对自己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比对他人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更为灵敏。前者是原始的感觉:后者是对那些感觉的反射或同情的想象。前者可以说是实体;后者可以说是影子”,即在何者更贴近人的意义上,“感觉”比“想象”来得更真切,从而“自利”先于“利他”、“恶”是“善”的前提。
这样,斯密发现了“恶”对社会繁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观点显然也借鉴了17世纪初的法国思想家孟德威尔的观点。马克思曾有评论说,《国富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几乎逐字逐句抄自贝。德,孟德威尔的《蜜蜂的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的注释”。在《蜜蜂的寓言》中,孟德威尔所表明的是: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蜂巢,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人仿佛是栖居在这一蜂巢里的蜜蜂。如果说只有每只蜜蜂都辛勤劳作、奋力采花酿蜜才会使整个蜂巢蜜汁丰盈的话,那么,对人类而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公益的增长,就直接取决于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人的求利努力及创造能力的自由发挥。其表达的直接意思即“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个体的恶(劣行)直接就是(或可转化为)群体的善(公共利益)。
当然,这里所说的“个人劣行”不是指杀人越货、巧取豪夺或坑蒙拐骗之类的胡作非为,而是指与仁爱、利他及自我牺牲等传统伦理规范相悖的个人自利行为。从而,孟德威尔的意思是:社会中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整个社会公利得以实现的源泉或根本保证。如果说“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的思想在孟德威尔那里还仅只是作为一种文学“寓言”的话,那么,在斯密那里,它就是一种已经得到系统论证的经济伦理理论。
按斯密的理解,市场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参与“竞争和比赛往往引起(人们)最大的努力”。他们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而不遗余力地去进行各种发明、改良和革新,去“极度”地工作。其结果,不但增加了他们个人的财富,而且也在总量上增加了全社会的财富。与此同时,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各个市场主体,出于“个人的利害关系与,自然会使他们把资本投在通常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用不着法律的干涉,个人的利害关系与,自然会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适合于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的用途”。而在分配的意义上,贪婪的富人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的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很明显,斯密在《蜜蜂的寓言》的启示下,创造性地通过“看不见的手”完成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之间的内在联结,可见,所谓“斯密难题”也并非是不可破解的。实际上,经济人的利己性与道德人的利他性都从属于人的社会性,在社会性的基础上,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我们承认经济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己性和利己行为的合理性。但是,经济人的利己行为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经济人的个人利益的实现都必须以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实现为前提,至少是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条件。经济人参与市场活动时,不仅要考虑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且要遵循等价互利、公平公正、诚实守信、节制资源、奉献社会等市场经济伦理。只有这样,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才能得到长期保障。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经济人不仅生活在市场经济领域内,而且还生活在非市场经济领域内。当一个经济人参与市场活动时,必须遵循市场伦理,而当他参与非市场经济活动时,他又必须遵循非市场经济领域的伦理。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经济人与道德人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2 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现实路径
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构建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唯一现实的路径。这一路径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这是一种本质适应;二是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适应,这是一种形式适应;三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一种动态适应。
之所以说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是一种本质适应,是因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运动的本质所在,同时它也决定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本质属性。市场伦理构建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一定社会伦理体系的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